641 条搜索结果

末田底迦

Madhyāntika,又名末阐提,末田地,末田地那,末田鐸迦,末弹地,末田提等。比丘名。译曰中,日中,水中,金地,河中。据付法藏传二言,阿难弟子有二人,一云末田提,二云商那和修。阿难於此二人付法藏,令末田提布化罽宾国,商那和修布化中国。商那和修有弟子曰优婆毱多。以法付...

《佛学大辞典》 / 552字 / 7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十二应

由观音普现色身叁昧应现之叁十二身也。楞严经六曰:「我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法华经所说叁十叁身与此大同小异。一佛身,二独觉身,叁缘觉身,四声闻身,五梵王身,六帝释身,七自在天身,八大自在天身,九天大将军身,十四天王身,十一四天王太子身,十二人王身,十叁长者身...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大笑明王

梵名折罗吒訶婆Vajrahāsa,明王部之一尊。陀罗尼集经九折罗吒訶婆法说其修法。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6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八、驼骠比丘被谤缘

昔有比丘,名曰驼骠,有大力士力。出家精勤,得阿罗汉,威德具足,恒营僧事,五指出光,而赋众僧种种敷具。由是佛说营事第一。弥多比丘,自薄福德,当次会处,饮食粗恶,乃反恚言:“若此驼骠,料理僧事,我终不得好食自活,当设方便。”弥多有姊,作比丘尼,往共相教谤于驼骠,乃至...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89字 / 6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比丘

佛最初所度之五个比丘。皆為佛之姻戚。一、憍陈如,二、额鞞,叁、提,四、十力迦叶,五、摩男俱利。是為文句四之叁之说,而诸经论诸家之义皆同。然列為一、陈如(又拘邻),二、頞鞞(又湿鞞阿说示马胜),叁、拔提(又摩訶男),四、十力迦叶,五、俱利太子。又玄义释籤六之二...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6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三、鹦鹉子供养盲父母缘

佛在王舍城,告诸比丘言:“有二邪行,如似拍鞠,速堕地狱。云何为二?一者不供养父母。二者于父母所作诸不善。有二正行,如似拍鞠,速生天上。云何为二?一者供养父母。二者于父母所作众善行。” 诸比丘言:“希有世尊!如来极能赞叹父母。” 佛言:“非但今日,于过去世,雪山...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77字 / 6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铃供

供金铃於佛塔,则世世得好音声,唄比丘是也。释门归敬仪中曰:「声驻军马,由与铃供。」见[唄比丘]条。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6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种邪命

谓以此五种邪法,用求利养,而自活命。为比丘者,当深戒之。(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诈现异相,谓诸比丘违佛正教,于世俗人前,诈现奇特之相,令其心生敬仰,而求利养,是为邪命。 二、自说功能,谓诸比丘,以辩口利词,抑人扬己,自逞功能,令所见者,心生信敬,而求利...

《三藏法数》 / 228字 / 6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分律

四律之一,六十卷。五部中曇无德部之律藏也。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佛灭后百年,法正尊者(又曰法护尊者,梵名曇无德)於上座部之律藏中契同己见者,采集成文,随说所止,而為一分,四度完结,故称為四分律。盖四分之名,非依义而判段章之名,乃四度结集之,分之為四夹,故名...

《佛学大辞典》 / 889字 / 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旃檀耳

生於旃檀木之耳。纯陀以之供佛。佛受之而涅槃。纯陀又作周那。长阿含经叁曰:「尔时世尊於负味城随宜住已,告贤者阿难,俱诣波婆城。(中略)路由末罗至波婆城闍头园中,时有工师子名曰周那,(中略)即请世尊明日舍食,时佛默然受请。(中略)大眾围绕往诣其舍,就座而坐。是时周...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九十九、尼乾子投火聚为佛所度缘

佛在舍卫国。尔时如来降化外道邪见六师,及其眷属,悉使破尽。五百尼干作是念言:“我等徒众,都破散尽,不如烧身早就后世。”即集薪草,便欲烧身。如来大悲,欲拔彼苦,使火不然。佛在其边,入火光三昧。诸尼乾子,见大火聚,心生欢喜,而作是言:“我等不须然火,皆共投中。”既到火...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463字 / 6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空王佛

过去世之一佛。空王為佛之总名,而今為一佛之名也。法华经说,释尊与阿难共於空王佛所发心。法华经人记品曰:「诸善男子,我与阿难等,於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又,阿弥陀如来於因位為比丘时,与他叁比丘共拜此佛之白毫相而成佛。见...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法藏

又曰佛法藏,一名如来藏。法性之理也。法性含藏无量之性德,故曰法藏。无量寿经上曰:「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又曰:「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又曰:「為眾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同嘉祥疏曰:「名理為藏,解契宗源,故云入佛法藏。」同慧远疏曰:「如来藏性,是如...

《佛学大辞典》 / 720字 / 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依止阿闍梨

比丘新度后,以依止其他先辈比丘而受其监督為法。此师曰依止阿闍梨。五种阿闍梨之一。见四分律叁十四。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6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尼寺

比丘尼所住之寺也。世亲传曰:「於阿输闍国起叁寺,一比丘尼寺,二萨婆多部寺,叁大乘寺。」我国西晋建兴中,尼净检等於洛阳城西,创建竹林寺,是為尼寺之始。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6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九十、子为其父所逼出家生天缘

昔舍卫国有人,使子出家事佛,佛即度之,恒使扫地,不堪辛苦,罢道还俗。其父语言:“汝但出家,从今已后,代汝扫地。”父即共子,往彼祇洹精舍。儿见精舍,其中清净,心生欢喜,便作是言:“我宁杀身,出家扫地,不复还俗。”其后命终,生于天上,即来佛所,佛为说法,得须陀洹。...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73字 / 6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怡-台+追]惕鬼

或作堆惕鬼,埠惕鬼,埠场鬼。以[怡-台+追]惕鬼為正。坐禪时来作人障碍之鬼名也。治禪病经下曰:「罗旬踰等一千长者子,始初出家,请尊者阿难摩訶迦叶舍利弗等為和上。摩訶迦叶教千比丘数息静处。鬼魅所着,见一鬼神,面如琵琶,四眼两口,举面放光,以手击攊两腋下及餘身分,口中...

《佛学大辞典》 / 318字 / 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佛说木槵子经

闻如是: 一时佛游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无数,名称远闻,天、人所敬。时难国王,名波流离,遣使来到佛所,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我国边小,频岁寇贼,五谷勇贵,疾病流行,人民困苦,我恒不得安卧。如来法藏,多悉深广;我有忧务,不得修行...

《佛说木患子经》 /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 514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9日

憍梵波提常在天上

於过去世為雁时,以供养雁王之功德,今生為罗汉后,常在天上。文句二上曰:「昔五百雁,一雁常得花果,供於雁王。佛一夏受阿耆达王请,五百比丘皆食马麦。而憍梵波提,独在天上尸利沙园,受天王供养。增一云:乐在天上,不乐人间者,牛迹比丘第一。」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6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菩萨僧

出家菩萨僧与声闻僧其受戒及外形等之异同颇有諍论,以梵网為宗者,谓声闻僧之外有菩萨僧,外相虽与声闻僧為一、而其戒法别有梵网所说之菩萨戒,大异於声闻僧之小乘戒,引心地观经报恩品所说之叁种僧為其的证。稟承瑜伽者,以智度论之文為的证,谓餘佛虽於叁乘之僧,各异其戒,以别...

《佛学大辞典》 / 570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十七、长者子见佛求长命缘

昔佛在世,有一长者子,年五六岁。相师占之,福德具足,唯有短寿命。将至外道六师所,望求长寿,瞋彼六师都无有能与长寿法。将至佛所,白佛言:“此子短寿,唯愿世尊与其长寿。”佛言:“无有是法能与长寿。”重白佛言:“愿示方便。”佛时教言:“汝到城门下,见人出者,为之作礼,入者...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80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四十八、长者子客作设会获现报缘

昔佛在世时,有长者子,早丧父母,孤穷伶俜,客作自活。闻有人说忉利天上,极为快乐,又闻他说供养佛僧,必得往生,即问他言:“用几许物,可得供佛及以众僧?”时人语言:“用三十两金,可得作会。”便来向市,求客作处。市边有一大富长者,雇其客作,长者问言:“汝今能作何事?”答言...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619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摈出

又曰驱遣,驱摈。比丘七种治罚法之一。為折伏恶比丘摈出本处也。若随顺懺悔而乞解,则许还来。其摈出时僧眾相集,行白四之羯磨,谓之摈出羯磨。见行事钞上之二。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六大阿罗汉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其生死已尽,无法可学;又云无生,谓其断见、思惑尽,无复叁界受生;又云应供,谓其应受人天供养;又云杀贼,谓其能杀烦恼之贼。以其皆具叁明六通,无量功德,故称为大。此阿罗汉,承佛敕故,以神通力,延自寿量,住于世间,守护正法,至今犹未入灭。若...

《三藏法数》 / 852字 / 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七十五、差摩释子患目归依三宝得眼净缘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释氏园。尔时车头城中有释种,名曰差摩,净信于佛,净信于法,净信于僧;归依于佛,归依于法,归依于僧;一向于佛,一向于法,一向于僧;于佛无疑,于法无疑,于僧无疑;于苦谛无疑,于集谛无疑,于灭谛无疑,于道谛无疑;以得见谛,获得道果,如须陀洹,所...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665字 / 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九净肉

九净肉者,律中但开不见、不闻、不疑叁种。楞严要解加自死、鸟残,为五种。而此经复加不为己等,是为九净肉也。然如来护生戒杀,而听比丘食此净肉者,盖因地多沙石,草菜不生之处,听以活命。此亦权巧方便耳。若大慈利物,皆所应断。故此经复制诸比丘悉不得食也。 一、不见杀,...

《三藏法数》 / 421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门叙密咒功德深广

一、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宝星陀罗尼经云:一切国土中,所有陀罗尼流行之地,令其人王,常得拥护,势力自在;亦能拥护王之政教;一切不祥之事,皆悉断灭。复令财谷丰饶,人民安乐也。(梵语陀罗尼,华言咒,即愿也;亦云捻持,即真言也。) 二、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菩提场...

《三藏法数》 / 1158字 / 6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僧自恣日

七月十五日也。安居九十日行既竣,而行所谓自恣作法之日也。十方诸佛,欢喜卒其安居之修道,故亦曰佛欢喜日。盂兰盆经曰:「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叁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代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5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七、梵摩达夫人妒忌伤子法护缘

佛在王舍城,语提婆达多言:“我恒深心慈念于汝,及身口意于汝无恶,今可共忏。”提婆达多,骂詈而去。 诸比丘言:“云何如来慈心若此,提婆达多,反更恶骂?” 佛言:“非但今日。于过去时,波罗㮈国,有王名梵摩达,夫人名不善意,有子法护,聪明慈仁,就师教学。时梵摩王,将...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49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羼提仙人

佛往昔修菩萨行,成满忍辱行时之名。又云:羼提比丘。贤愚经名羼提波梨。智度论十四曰:「行者常行慈心,虽有恼乱,必能忍受。譬如羼提仙人在大林中行忍慈时,迦利王得诸婬女,入林游戏,饮食既讫,王小睡息。诸婬女採华林间,见此仙人,而加礼敬,在一面立。仙人為诸婬女讚说忍慈...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六群比丘

梵语比丘,华言乞士。谓此等比丘,于佛世时,聚集成众,作诸非威仪事,群出队入,故名六群比丘。 一、阐陀,又云阐那,即车匿。 二、迦留陀夷,车匿,又云阐释迦(无翻),是释种也。梵语迦留陀夷,华言粗黑,以其颜貌粗黑故也,是婆罗门种。此二人性多贪痴,不受人语,住迦尸...

《三藏法数》 / 513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相貌品第一

我今当说思惟法 三种真言而次第 初用大心外加持 第二根本复想内 第三小心内外通 应可存心无错乱 如是三道妙真言 安立行者明王地 若有修此三昧耶 须具七种殊胜相 犹如轮王持七宝 王四天下皆降伏 次说顺诸念诵法 复择清净吉祥地 或在山间及池边 或在伽...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 解脱师子译 / 285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娑罗林

Śālavana,娑罗者坚固之义,因而谓之坚固林。慧苑师云高远之义也。佛在拘尸那城阿利罗提河边,娑罗树四方各二株双生中间入灭,故佛之入灭处谓之娑罗林,而曰娑罗树间。又云牛角娑罗林。牛角者表双树。或言角者拘尸那城之别名。又佛涅槃时,双树悉变白如白鹤,故谓之鹤树。玄应音...

《佛学大辞典》 / 425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坏衲

坏色之衲衣也。比丘之法衣以木兰等不正色染坏之,谓之坏。纳缀种种之杂片而造之,谓之衲。因而指比丘之袈裟或比丘,谓之坏衲。祖英集上曰:「坏衲之外皆清堕。」(此指迦叶尊者,為头陀第一,常着坏衲)。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九十五种外道与九十六种外道

经论中举西域外道之总数有九十五种与九十六种之二说。九十六种者,六十华严经十七曰:「令一切眾生得如来幢,摧灭一切九十六种诸邪见幢。」央掘摩罗经四举往昔自佛慧比丘生种种之苦行外道,其结文曰:「如是九十六种,皆因是比丘种种形类,起诸妄想,各自生见。」增一阿含经二十曰...

《佛学大辞典》 / 922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八大童子

又云八大金刚童子,不动尊之使者也。八大童子仪轨曰:「一慧光菩萨,二慧喜菩萨,叁阿耨达菩萨,四指德菩萨,五乌俱婆誐,六清净比丘,七矜羯罗,八制吒迦,是等使者,四智四波罗蜜,為亲随顺大日教令故显现此形,围绕圣无动尊也。」 一、慧光童子,面貌少忿怒,着天冠,身色黄白...

《佛学大辞典》 / 612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种鬼神魔

魔能现诸形相,恼乱行人,障蔽禅定;若不预善分别,以祛除之,则使魔得其便,身心恐怖,有妨精进,而道业难成矣。 一、精媚鬼,谓精神变化厌媚于人也。以十二时中子鼠、丑牛等兽为种种相,或作少男少女,老宿之形,及可畏等相,恼乱行人,各当其时而来。善须别识。若多卯时来者...

《三藏法数》 / 534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种净食

佛制诸禁戒,令诸比丘,勿啖生气,若有草菜瓜果,当以火刀爪等先净之,方可得食。故有此五种净食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生气即生物也。) 一、火净,谓一切瓜果等物,先当以火烧煮,令熟后方食之,是名火净。律云:以火触着。是也。 二、刀净,谓一切瓜果等物,先当以刀去...

《三藏法数》 / 269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九地

又名九有。以欲界為一地,色界及无色界各分為四地也。一欲界五趣地,二离生喜乐地,叁定生喜乐地,四离喜妙乐地,五捨念清净地,六空无边处地,七识无边处地,八无所有处地,九非想非非想处地。欲界五趣地者,或名五趣杂居地。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及天之五趣等為散地,并有欲故...

《佛学大辞典》 / 659字 / 5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比丘得禅

七十五、 昔者比丘,饭毕澡漱,入深山丘墓间树下坐,叉手低头,一心灭念。内意心中消去五盖,五盖灭后,其心照然,冥退明存。顾愍天人蜎飞蚑行蠕动之类,伤其愚惑怀斯五盖,遏绝明善之心。消去五盖诸善即强,犹若贫人举债治生,获利还彼余财修居,日有利入,其人心喜。又如奴使...

《六度集经》 / 465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尼师坛

Niṣīdana,又作尼师但那,[寧页]史娜曩。译言坐具。一曰随坐衣。亦為卧具。长四广叁。坐卧时,敷地护身,又布於卧具上护卧具之具也。以為礼拜之具者,谬也。寄归传二曰:「尼师但那坐卧具也。」行事钞下一曰:「四分為身為衣為卧具故制。」慧琳音义一曰:「尼师坛,梵语略也。正梵...

《佛学大辞典》 / 309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增益福德品第六

我今略说福生法 大慈悲故顺有情 菩萨分身遍一切 随彼众生所乐心 又复安立诸珍藏 种种法门各不同 百千万国所随者 一一勤求皆悉成 或说相法或无相 随顺众生性所趣 建立佛法护世界 大圣力势不思议 奉现一法速超越 于一法中复现三 三部各别有三种 就中最...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 解脱师子译 / 733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十四、波罗㮈国有一长者子共天神感王行孝缘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言:“若有人欲得梵天王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梵天即在家中。欲使帝释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即是帝释在家中。欲得一切天神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当知一切天神已在家中。但能供养父母,便为和上已在家中。欲得阿阇梨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840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唄匿

单曰唄。又曰婆陟,婆师。梵音之歌咏也。引声咏偈颂,是為讚嘆叁宝之功德,故曰唄讚。佛在世有最巧於唄道者,称為唄比丘或铃声比丘。佛教来汉土,人未知唄道之音调,魏陈思王曹植,游鱼山,闻巖谷之水声,自感得之,遂制曲谱云。见[渔山]条。文句记四曰:「经云唄者,或云唄匿,云...

《佛学大辞典》 / 365字 / 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阿沙陀

Āṣāḍha,又作頞沙荼,阿沙荼。比丘名,此人為比丘尼所度而得度。见阿育王经九,经律异相十七。 又译曰四月,见西域记二,梵语杂名。 又星宿名。译曰箕宿。斗宿。见翻梵语。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六和敬

和敬者,和同爱敬也。此六者,通名和敬。盖外同他善,谓之和;内自谦卑,谓之敬。今称僧为六和,盖出于此。 一、同戒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理,知罪不可得,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名...

《三藏法数》 / 522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旧称泥洹僧,涅槃僧。新称泥缚些那,泥伐散那Nivāsana,译作裙。比丘穿於腰部者。十叁资具之一。西域记二曰:「泥缚些那,唐言裙,旧曰涅槃僧,讹也。既无带襻,其将服也。集衣為襵,束带以緇,襵则诸部各异,色乃黄赤不同。」百一羯磨曰:「泥伐散那,唐言裙。」寄归传二曰:「四...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七眾

一、比丘Bhikṣu,二、比丘尼Bhikṣuṇi,是男女之受具足戒者。叁、式叉摩那Śikṣamāṇā,沙弥尼之学六法者。四、沙弥Śrāmaṇera,五、沙弥尼Śrāmaṇerikā,男女之受小戒者。六、优婆塞U āsaka,七、优婆夷U āsikā。男女之受五戒者。此中上五眾出家。下二眾在家。是诸经论通说之七眾也...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憍梵波提入水定涅槃

智度论二曰:「佛既入灭,摩訶迦叶欲结集叁藏,议言谁能结集毘尼法藏者?长老阿泥卢豆言:舍利弗有好弟子,名憍梵波提,能知毘尼法藏。今在天上尼利沙树园中住,可遣使请来。迦叶便遣下座比丘,召憍梵波提。比丘至天上,传迦叶意。憍梵波提语比丘言:召我日佛灭度耶?比丘言实如所...

《佛学大辞典》 / 366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常不轻菩萨

常不轻者,梵语Sadā aribhūta之义译也。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曰威音王如来,当其佛像法时,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其菩萨凡有所见,不问四眾皆悉礼拜恭敬,我深敬汝等不敢轻贱。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故言。而此比丘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

《佛学大辞典》 / 352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羯磨

Karma,译曰作业。作授戒懺悔等业事之一种宣告式也。以由此宣告文而其事成就故也。行事钞上一曰:「明了论疏翻為业也,所作是业,亦翻為所作。百论云事也。若约义求,翻為办事。」玄应音义十四曰:「羯磨此译云作法办事,优婆离问经作剑暮,此梵言之讹也。」慧苑音义上曰:「羯磨...

《佛学大辞典》 / 938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问

佛将入灭时,阿难悲嘆呜咽,举体烦闷。时阿泥楼豆安慰阿难曰:如来灭度时至,汝依我语,咨啟四问。阿难从教问佛,佛答之。一问:佛灭度后,恶性车匿比丘,云何共住?佛答:车匿比丘,其性鄙恶,我灭度后,如梵天法可治。若心调伏,应教那陀迦旃延经,即当得道。二问:佛灭度后,我...

《佛学大辞典》 / 233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毘舍离城结集

是小乘叁藏中毘那耶藏之结集也。佛灭后一百年,於毘舍离国有十个非法起。长老耶舍(陀)比丘,於毘舍离城波利迦园召集七百圣眾,断十箇非法,洗净律藏云:四分律五十四、十诵律六十、五分律叁十、僧祇律叁十叁、毘尼母经四、善见律一、西域记七之诸书所记同。西域记七曰:「吠舍釐...

《佛学大辞典》 / 345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初度五比丘

佛成道初度之五比丘也。见[五比丘]条。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禪比丘

智度论十七谓佛弟子中有一比丘,得四禪,生增上慢,谓得四道。得初禪谓是须陀洹,第二禪时谓是斯陀含,第叁禪时谓是阿那含,第四禪时谓是得阿罗汉。恃是不復求进,命欲尽时见四禪中阴相来,便生邪见谓无涅槃,佛為欺我。生此恶见,故失四禪中阴,便见阿鼻泥犁中阴相,命终便生阿鼻...

《佛学大辞典》 / 231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成就世间出世间除灾护摩念诵品第五

我今顺于莲花部 略说如意摩尼轮 能胜诸部最秘密 成就世法出世法 念诵都有四种相 行者谛听我说之 初作息灾加持法 第二增益福智成 第三随心爱念法 第四降伏一切怨 此四种持护摩事 上中下法次第陈 若欲成就息灾者 先发安忍慈悲心 须求无上妙觉地 莫乐声...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 解脱师子译 / 361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大心密言品第二

先用大心真言王 澡浴洗净结护法 咒水洒身加持衣 复须想念皆成就 如此五种随次第 都用大明及本印 唵波怛摩进跢末尼摩贺惹嚩(引)啰吽 澡豆沐浴之具。各咒七遍。然后澡洗。 想水白色 犹如甘露 又想自身 垢秽烦恼 受此水已 一切尘劳 皆悉落尽 洗浴毕已 ...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 解脱师子译 / 356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力士生地

拘尸那城有力士之一族。是彼之生处,故云力士生地。涅槃经一曰:「佛在拘尸那国力士生地阿利罗提河边娑罗双树间。」涅槃经疏一曰:「力士生地者,人中力士力敌千人,凡叁十万共為群党,无所臣属,以法自持,亦不乱暴,即土人也,故言生地。」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佛具九恼

如来已离一切障碍,成就无量诸胜功德,岂有如是种种业报之实。盖亦善巧方便,令诸众生,知造善恶业因,必有苦乐果报。故说此九种恼事也。 一、六年苦行,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二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火鬘...

《三藏法数》 / 2142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七众

七众者,谓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也。 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土。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以色身也。亦名苾刍,盖苾刍,雪山香草名,草有五义,以喻比丘五德。(五义五德者,一体性柔软义,喻比丘折伏身语粗犷之...

《三藏法数》 / 511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迦旃延经

经中所说离有无之二边也。智度论二曰:「车匿比丘,我涅槃后,如梵天法治,若心懦伏者,应教那陀迦旃延经,即可得道。」探玄记二引之曰:「恶性比丘以梵檀治之,此云默摈。若心耎伏為说迦旃延经,此云离有无经,破我慢心也。」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子品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犹如母人,心怀笃信,唯有一子,恒作是念:‘云何当教,使成为人?’”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我等,世尊!不解此义。世尊是诸法之本,如来所陈,靡不承受。唯愿世尊与诸比丘说此深法,闻已奉行。”...

《增壹阿含经》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 2424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0日

经行

於一定之地旋绕往来也。即坐禪而欲睡眠时,為此防之,又為养身疗病。寄归传叁曰:「五天之地,道俗多作经行。直去直来,唯遵一路。随时适性,勿居闹处。一则痊痾,一能销食。(中略)若其右绕佛殿,旋游制底,别為生福,本欲虔恭。经行乃是销散之仪,意在养身疗病。旧云行道,或曰...

《佛学大辞典》 / 364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覆肩衣

依南山之旧律家,则覆肩衣祇支為二物,覆肩衣為覆右肩者,祇支為覆左肩者,是比丘尼受持五衣中之二衣也。其本制兴於比丘尼。但智度论记佛,对阿难特听覆肩衣,别有缘由。又汉地之风,不好露体,故倣阿难,两用祇支与覆肩衣。遂製出缝合两衣而為褊衫者云。此以四分律以叁衣与祇支及...

《佛学大辞典》 / 435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不拜

受叁归為优婆塞优婆夷者,不得拜餘道之天神地祇。受具足戒之比丘比丘尼,并不得拜国王父母也。般舟叁昧经四辈品曰:「自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不得事餘道,不得拜於天,不得祠鬼神。」梵网经下曰:「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礼。」唐彦悰所...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小心密言品第四

复说最胜小心王 能成一切诸悉地 三业齐用结妙印 诵秘真言而付嘱 又于想中除结界 次奉遏伽洒四方 后责已过深惭愧 引大圣者还本宫 安置尊者彼殿已 辞别自念还本方 又复行者 每持诵已 须作付嘱 结此密印 及诵真言 付嘱圣者 作如是语 所有遍数 及持功...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 解脱师子译 / 733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五逆

一、杀父母,谓父母养育,恩同天地,为子者,当竭力孝养奉事,以报其恩,况行杀逆;若行此事,是为逆罪,即堕地狱。四分律云:若杀父母者,不许出家受具足戒也。(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 二、破和合僧,谓比丘集众行布萨时,和合作法,若后来者,当随顺寂默,或当出避。...

《三藏法数》 / 477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随心忆念品第七

我今复说随顺事 人与非人及畜生 又取盐和大麦面 所求随心作其形 男左女右从脚兴 须用宾铁刀细截 每日三时各百八 乃至千八自随心 若欲罗遮令忆念 所造形持称彼名 护摩亦须念名号 不过八百即随心 若摄诸龙作随顺 先作一龙似蛇形 若欲祈雨须青色 复若涝...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 解脱师子译 / 304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华严九会说

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也。梵...

《三藏法数》 / 1259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婆师波

Vāṣ a,又作婆师婆、婆湿婆、婆沙波。五比丘之一。译曰起气、泪出、气息。佛灭后,窟内窟外结集时,於窟外领界外之大眾结集叁藏者,即大眾部之祖也。佛本行集经叁十四曰:「次长老婆沙波,隋言起气。」叁论玄义曰:「界外大眾乃有万数,婆师波罗汉為主,此云泪出。常悲苦眾生而泪...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舍利弗

Śāri utra,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罗,舍利子,新作舍利弗多罗,舍利富多罗,舍利补怛罗。舍利者母之名,弗或弗多者,弗多罗之略,子之义也。為舍利女之子,故曰舍利弗,舍利子。又父名云优婆提舍,故从父而称之曰优婆提舍。然母名之為舍利,古来有二释,一為鸟名。译曰秋露,鶖鷺...

《佛学大辞典》 / 743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比丘尼品

一 “我声闻中第一比丘尼,久出家学,国王所敬,所谓大爱道瞿昙弥比丘尼是。智慧聪明,所谓识摩比丘尼是。神足第一,感致诸神,所谓优钵华色比丘尼是。行头陀法,十一限碍,所谓机梨舍瞿昙弥比丘尼是。天眼第一,所照无碍,所谓奢拘梨比丘尼是。坐禅入定,意不分散,所谓奢摩比...

《增壹阿含经》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 1151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0日

十二分经

(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曰法,叁世不易曰常,此圣教之总名也。又修多罗即是长行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892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根本密言品第三

复说根本轨仪法 想念奉请大圣王 诵此密言及结印 一一自想往彼山 存心顶礼而奉请 迎引尊者入道场 复用遏伽而授与 香华饮食及涂香 灯盖幢幡兼药等 如法供养彼明王 想念供养尊者已 随便持珠诵密言 悔先世过及发愿 至诚端坐观明王 行者像前端坐思惟。存心...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 解脱师子译 / 1004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弥迦弗品(鹿子十四偈)

昔我逐勇狗,往诣药肆上, 缘一觉之尊,身体得不豫。 给之以医药,瞻养至七日, 尊人过七日,便飞升虚空。 我时见告语,家之仆童客, 众祐已来臻,如是出家学。 我闻仆所说,辟支佛飞行, 其志踊跃喜,一意叉手向。 缘是喜悦意,布施医药故, 在天上人...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388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四马

以四马譬四等之比丘。杂阿含经叁十叁曰:「世有四种良马:一第一良马,顾其鞭影驰驱,迟速左右随御者意。二第二良马,以鞭杖触其毛尾察御者意而随其意。叁第叁良马,鞭杖小侵,随御者意。四第四良马,铁锥刺身伤骨然后着路,随御者之叱。比丘有如是四种。」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印光法师文钞

释圣量着。无卷数。共九十五篇。徐文霨曰:「印光法师,法名圣量,别号常惭,陕之郃阳人。驻锡普陀法雨寺之藏经楼,世罕知者。甲寅岁,高鹤年居士,攫师文稿数篇,印入佛学丛报。霨受而读之,合掌欢喜,叹未曾有。大法凌夷,於今為极。不图当世尚有具正知见者如我师者。续佛慧命...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陈弃药

又云腐烂药。南山旧律家依僧祇四分所说谓為大小便,义净新律家依有部律谓為人所遗弃之医药。僧祇律四曰:「若被毒,医言应服大便汁。若自己许不须復受,若他许者当受。比丘病,医言当服小便者,不得取初后,应取中。若自己许承取即名受,若在地及他许当受。」四分律四十二曰:「尔...

《佛学大辞典》 / 497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号

此十号义,若总略释之,则:无虚妄名如来,良福田名应供,知法界名正遍知,具叁明名明行足,不还来名善逝,知众生国土名世间解,无与等名无上士,调他心名调御丈夫,为众生眼名天人师,知叁聚名佛。具兹十德,名世间尊。祖师所述经教,皆依此义而释。今此经中,合世间解、无上士...

《三藏法数》 / 669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具足戒

比丘比丘尼当受之戒,别解脱戒中之至极也。比丘為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為五百戒(实為叁百四十八戒),比丘之二百五十戒,為四波罗夷,十叁僧残,二不定,叁十捨堕,九十波逸提,四提舍尼,百眾学,七灭諍。比丘尼之叁百四十八戒,為八波罗夷,十七僧残,叁十捨堕,一百七十八波...

《佛学大辞典》 / 453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果

律戒比丘不啖生物,谓如枣杏等果,必以火熟之方食。肤壳之果,须以刀去其皮然后食。故说此五果之名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核果,核果者,谓枣杏等是也。 二、肤果,肤果者,谓梨柰等是也。 叁、壳果,壳果者,谓椰子、胡桃、石榴等是也。 四、铖果,铖果者,谓松...

《三藏法数》 / 139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方服

比丘之法衣(即叁品袈裟),尽為方形,故谓之方服,又云方袍。葛城慈云比丘着有方服图记。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缚曰罗

Vajra,又作嚩馹囉,曰罗,嚩曰囉,折罗,闍罗,波闍罗,伐闍罗,髮闍罗,伐折罗,折多(斫迦罗)。译曰金刚,金刚杵。陀罗尼集经二曰:「折囉唐云金刚杵。」大日经疏一曰:「伐折罗即金刚杵。」孔雀王咒经上曰:「髮闍罗夜夜。」贤愚经二曰:「波闍罗女,晋云金刚。」...

《佛学大辞典》 / 307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大弟子

佛弟子中以舍利弗,目连,须菩提,摩訶迦叶為四大弟子。智度论谓舍利弗目连為佛左右弟子。须菩提修无諍定,為行空第一,摩訶迦叶行十二头陀,為头陀第一。佛在世时,有人欲求今世之果者,供养此四人。輒得如愿。 又迦叶,宾头卢,罗云,君屠盋叹之四人也。法护译之弥勒下生经曰:...

《佛学大辞典》 / 233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梵坛

法藏以為梵语,译曰默摈。眾僧不与之交言语也。智者元照以為汉言,谓梵王於宫前立一坛,天眾不如法者则令立坛上餘天不与之往来交语,佛依车匿比丘恶性故,制此法,又名梵天法治。长阿含经四曰:「阿难白佛言:阐拏比丘(即车匿)虏扈自用,佛灭度后,当如之何?佛告阿难:我灭度后...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寺内葬

寺為叁宝之住所,死骸葬此亦无咎。行事钞下曰:「高僧传多有寺中葬者,经律中亦有之。僧祇持律法师,营事比丘,德望比丘,应起塔。相轮悬於幡盖,在屏处安置,不得在经行处作之。」律以尸為不净,禁置於佛殿,故特以此辩解也。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不分

小乘经典第一期之结集,有分窟内窟外二部者,亦有不分者。不分之说,如阿育王传四曰:「迦叶与[五百罗汉]同至毕波罗窟,先使阿难结集修多罗藏,次使优波离结集毘尼藏,后迦叶自结集摩得勒伽藏。」(取意)。十诵律六十曰:「大迦叶与五百比丘共安居王舍城外精舍,先使优波离结集毘...

《佛学大辞典》 / 943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佛十宿缘

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

《三藏法数》 / 2599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八敬戒

又名八敬法,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如来成道之十四年,姨母求出家,佛不许之,盖以正法千年,若度女人,则减五百也。阿难叁请,便传八敬法,使向彼说。若能行之,则听女出家。姨母顶戴信受,乃得戒。由得戒之十缘而正法亦復千载。四分律四十八曰:「佛告阿难,今為女...

《佛学大辞典》 / 439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提河

阿利罗提河Ajiravati-nadi之略。舍卫城岸之河名。西域记六曰:「阿恃多伐底河,唐言无胜,旧云阿利罗提河。讹也。」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