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教所说四智之一。转凡夫之第六识而得至於佛果,观察诸法而说法之智也。心地观经二曰:「妙观察智转分别识得此智慧,能观诸法自相共相,於眾会前说诸妙法,能令释生得不退转,以是名為妙观察智。」 又密教所说五智之一。配於西方无量寿佛之智德。菩提心论曰:「西方阿弥陀佛由妙...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10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实相者,谓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相也。印者,信也。如世之公文,得印可信。盖如来所说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之理,印定其说。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若有实相印,即是佛说。若无实相印,即是魔说。经云:世尊说实道,波旬无此事。是也。(梵语波旬,华言恶。释迦如来...
《三藏法数》 / 125字 / 10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极者,谓华严经广谈法界之旨,妙极无二也。盖如来出世,首为诸大菩萨说佛菩萨真实境界,不说二乘方便之法。是故声闻、缘觉,虽在听次,有如聋聩,寂无所闻。故疏云:一极唱高,二乘绝听。是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三藏法数》 / 101字 / 10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语者,如来之语也。经云:如来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盖言于一语中,演说妙法无量无边。譬如泉之初发,细若一线,流之不已,为江为海,无有穷尽也。
《三藏法数》 / 72字 / 10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石上印佛足也。佛将入灭,於摩揭陀国留足迹。西域记八曰:「窣堵波侧,不远精舍,中有大石,如来所履双迹犹存。其长尺有八寸,广餘六寸矣。两迹俱有轮相十指皆带花文,鱼形映起,光明时照。昔者如来将取寂灭,北趣拘尸那城,南顾摩揭陀国蹈此石上,告阿难曰:吾今最后留此足迹,将...
《佛学大辞典》 / 502字 / 10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弘经叁轨之一。弘通法华者,宜以柔和忍辱之心為心,吾心柔和忍辱,可以防一切瞋恚之害毒,如衣防寒热之害,以為因喻。法华经法师品曰:「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尔乃应為四眾广说此经。如来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10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无苦乐,无苦乐者,谓无世间之苦乐也。世间之乐,即是苦因。故经云:不断乐者,则名为苦;以断乐故,则无有苦。无苦无乐,乃名大乐。此即涅槃之大乐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大寂静乐,谓涅槃之性是大寂静,以其远离一切愦闹法故,以大寂静,名为大乐,此即涅槃之...
《三藏法数》 / 199字 / 10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行者,如来所行之行也。行以进趣为义。能行此行,则能趣向佛果。虽名一行,而具足五行。故经明五行之后,乃云:复有一行,是如来行。谓能于一心中行于五行,具足而无缺也。(五行者,圣行、梵行、天行、病行、婴儿行也。)
《三藏法数》 / 95字 / 10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西域记云:姓所以系统百世,使不别也。佛祖统纪云:世人皆知如来为刹帝利之主种,而不知瞿昙释迦前后立姓之由。瞿昙之义有四,或云纯淑,或云地最胜,此从本德而称也;或云甘蔗,或云日种,此就本缘而言也。释迦之义有叁:据德立号则曰能仁,依处称名则曰舍夷直林。然释迦立姓之...
《三藏法数》 / 613字 / 10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叁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叁昧之力也。梵语叁昧,...
《三藏法数》 / 1983字 / 9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大日如来之异名。以佛身广大,完具法界之事物故也。焰口饿鬼经曰:「由称广博身如来名号加持故,能令诸鬼咽喉宽大,所施之食,恣意充饱。」秘藏记本曰:「广博身如来,中央毘卢遮那佛也。」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9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佛乘,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乘即运载之义。谓如来以一乘实相之法,运诸众生同到涅槃彼岸,是为佛乘。(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缘觉乘,谓缘觉之人,由观十二因缘生灭,除于我执等惑,觉悟真空之理,以此因缘之法,运出叁界,是为缘觉乘。(十二因缘者,一无明、...
《三藏法数》 / 371字 / 9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婆伽。是为十号。如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应供内具智断受天人供养。故名应供。正遍知。解离邪错。名之为正。有境斯鉴。名为正遍知。明行足者。明行无缺故言明行足。善逝者。善好也。逝去也。去至涅...
《法门名义集》 / 222字 / 9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佛告寂慧菩萨言:如来非于唇齿舌喉及其面门,出诸音声。当知如来音声,从虚空出,具有六十四种殊妙之相。 一、流泽声,谓如来音声,流演润泽也。 二、柔软声,谓如来音声,温柔和软也。 叁、悦意声,谓如来音声,欢悦一切众生意也。 四、可乐声,谓如来音声,巧妙而可爱乐也...
《三藏法数》 / 1919字 / 9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谓菩萨修习一切法门,皆须作意欣乐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广大意乐,谓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奉施如来;复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乃至现世得证佛果,犹无厌足,是名广大意乐。(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
《三藏法数》 / 323字 / 9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融者,通也、会也。叁世间者,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叁、智正觉世间也。谓菩萨知诸众生心,随其所乐,融会叁种世间,以为十身。复以十身及自身递互相作,融通无碍,是名融叁世间十身也。(隔别名世,间差名间。有情世间,即众生世间;器世间,即国土世间,谓世界如器故也;...
《三藏法数》 / 785字 / 9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法明门者,为令众生破除昏暗,通达一切智慧也。故护明菩萨在兜率天宫,欲下人间托生,即于师子座上,宣说此一百八门,留与诸天,以作忆念,然后下生也。(护明菩萨,即释迦牟尼佛在天宫之号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正信法明门,谓不破坚牢心故。净心法明门,谓无秽浊故。欢喜...
《三藏法数》 / 2717字 / 9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指,手之一指。经云: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叁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也。(梵语叁摩提,华言等持。离昏沉掉举,曰等;令心住一境性,曰持。诸漏即叁界生死也。)
《三藏法数》 / 113字 / 9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胎藏界中臺八叶院东方之尊也,赤白色,即日初出之色也。宝幢者以菩提心统率万行,降伏四魔军眾之标帜也。密号曰福聚金刚,是此如来转第八识而得之大圆镜智所成。而此镜智含藏一切智德,故亦曰福寿。左手為拳,安於胁,右手垂而触地。种子為无点之字,以是為初发之菩提心故也。金刚...
《佛学大辞典》 / 260字 / 9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尔时佛告诸菩萨及一切大众:“诸善男子!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复告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又复告诸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 是时菩萨大众,弥勒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如是三白已,复言:“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
《添品妙法莲华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共笈多译 / 2315字 / 9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9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9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念即心念。此之一念,有真有妄。若凡夫以根对尘所起之念,念念生灭,此妄念也。若离根尘,真净明妙,虚彻灵通之念,即是如来正智之念也。此正智之念,非生非灭,不常不断,促一刹那而非短,延无量劫而非长。经云:一念普观无量劫。是也。(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尘者,色声...
《三藏法数》 / 147字 / 9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释迦如来真身毘卢舍那佛净土之名。最下為风轮,风轮之上有香水海,香水海中生大莲华,此莲华中包藏微尘数之世界,故称莲华藏世界,略名华藏世界。凡报身佛之净土,具十八圆满,其中之依持圆满,即莲华藏世界也。唐华严经八曰:「尔时普贤菩萨告大眾言:诸佛子!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是...
《佛学大辞典》 / 606字 / 9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常身,如来常住解脱之身。众德悉备,万行俱圆;先百千万亿劫而不见其生,后百千万亿劫而不见其灭;是名常身也。 二、无常身,如来方便为欲度脱一切众生,示现生死之身,出家修道成佛说法入于涅槃,是名无常身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三藏法数》 / 107字 / 9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首楞严经所说大佛顶咒之名也。悉怛多般怛罗,译曰白伞盖。以譬大悲之光明徧覆法界。经七曰:「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訶萨怛多般怛罗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為心佛从顶发挥,坐宝莲华所说心咒。」又曰:「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微句出生十方一...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9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音教者,谓如来一代之教,虽有顿渐诸说不同,而皆不出一音也。故罗什法师云:佛一圆音,平等无二,无思普应,机闻自殊。是也。(梵语罗什,华言童寿。)
《三藏法数》 / 71字 / 9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二、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谓如来于一切众...
《三藏法数》 / 599字 / 9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我即自在之义。谓如来有大神力,有大智慧,故能随机示现,自在巧妙。经中谓如来常乐我净之我,具此八义,故称我德。(常者,不迁不变也。乐者,无生死苦也。我者,即八自在也。净者,惑业净尽也。) 一、能示一身以为多身,一身多身者,于一身中现无量身也。经云:如来身数,犹...
《三藏法数》 / 707字 / 8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顺於如来藏申二水指(第四指),使指头相柱如山峰,其二火指(中指),头亦相柱稍屈如连环状,又开二空指(大指),相去二寸已下,即是。真言曰:南磨萨婆怛他揭帝弊(归命一切如来等),萨婆佩也微揭帝弊(能除一切悕障等也,亦是嘆佛归命也),微湿囀目契弊(种种门也亦是巧妙养...
《佛学大辞典》 / 568字 / 8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在久远过去之世界名。其时轮王名无諍念,王有千子。大臣宝海梵志之一子出家成佛。谓為宝藏。宝海梵志,劝王及千子发菩提心。使供养礼拜宝藏佛,已先得成佛之记,次王及千子皆得成佛之记。宝海梵志為今之释迦如来,无諍念王為弥陀如来,千子為观音菩萨势至菩萨阿閦如来等。见悲华经...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8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乘人而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叁乘有四种:(一)大乘之叁乘也。一声闻乘,又云小乘。速则叁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於现世闻如来之声教。而悟四諦之理,以证阿罗汉者。二缘觉乘,又云中乘,辟支佛乘。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修空法,於其最后之生...
《佛学大辞典》 / 882字 / 8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尔时千世界微尘等菩萨摩诃萨,从地踊出者,皆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于佛灭后,世尊分身所在国土灭度之处,当广说此经。所以者何?我等亦自欲得是真净大法,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而供养之。” 尔时世尊,于文殊师利等无量百千万亿旧住娑婆世界菩萨摩...
《添品妙法莲华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共笈多译 / 1283字 / 8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具曰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萨埵也,解之者有浅深二释。若依浅略释,则秘密主為夜叉王之异名。夜叉之身口意。隐密而不可了知,故西士之俗谓為秘密主,今金刚萨埵现此夜叉王之身,手持金刚,常為诸佛侍卫,故谓為金刚手秘密主。若依深秘释,则诸佛之叁业秘密。金刚萨埵执持其秘密,故...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8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天台宗所传之神道曰一实神道。真言宗所传之神道曰两部神道。两部者,金胎两部也,金胎两部之曼陀罗,天竺所奉之一切诸天神祇,亦包罗而尽本迹权实之深秘。日本之密教者推此意,亦使本国所奉之大神与大日如来,阿弥陀如来等两部曼陀罗之诸尊合同,名两部习合之神道。参照[东台二密]...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8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梵语阿僧祇劫,华言无数时。此叁僧祇,且约释迦如来修菩萨道时以论分限也。俱舍论问云:既云无数,何复言叁?答曰:言无数者,显不可数,非无数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 初阿僧祇,谓如来始从古释迦佛至尸弃佛,值七万五千佛,名初阿僧祇。(大论云:释迦文佛先世作瓦师,...
《三藏法数》 / 369字 / 8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兔马象也。叁兽渡河,兔足在水上,以譬声闻之悟道最浅。马足在水中,以譬缘觉之悟道稍深。象足到水底,以譬菩萨之悟道最深。见思之烦恼有正体与习气,声闻但断正体,缘觉兼侵习气,菩萨正习俱尽。法性之空理,或譬生死為河水,譬叁乘為叁兽。叁乘之人,虽证同一之法性,渡同一生死...
《佛学大辞典》 / 420字 / 8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小乘经所显释尊以外之唯一现在佛,过东方七恒河沙之佛土所出现者。增一阿含经二十九曰:「目连礼世尊足,即於如来前没不现,往诣东方七恒河沙佛土,有佛名奇光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彼土。」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8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是乃密教真言行者之菩提心也,密教立五佛有各别之主德,以东方阿閦如来之大圆镜智立发菩提心之德,故行者初发之菩提心,為毕竟厌求之心,此虽属第六意识,而其菩提心之性德,则為大圆镜智,故以自身之第八识為发心之体,受叁昧耶戒者,亦向东方以阿閦如来為本尊。盖叁昧耶戒,以此...
《佛学大辞典》 / 630字 / 8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金刚界曼陀罗五智如来之第叁,南方月轮之中尊也。自大日如来之平等性智流出,从宝光幢笑之四金刚菩萨司一切之财宝。金色,左手為拳,右手开於外方,屈无名指与小指,中指与头指大指剑立,或曰:左手执衣两角,右手仰掌,成满愿印。密号云平等金刚,其种子為。胎藏界谓之开敷华王如...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8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如来之别名。过去之诸佛如从生死去於涅槃中之义也。又乘真如之道而往於佛果之义也。大日经疏一曰:「梵本云但他揭多者,但他是如义,揭多是来义,知解义,说义,去义。如诸佛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今佛亦如是来。故名如来。(中略)一切诸佛得如是安乐性直至涅槃中,今佛亦如是去。故...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8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有一字咒,小咒,大咒之叁种,其一字咒又有二种,一為之一字。理趣释曰:「紇利字,具四字,成一字真言,(中略)若人持一字真言,能除一切灾祸疾病。命终已后,当生安乐国土,得上品上生。」其小咒又云心咒。本名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无量寿修愿行供养仪轨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
《佛学大辞典》 / 582字 / 8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十地者,谓菩萨所证之地位,一切佛法依此发生也。然地位有浅深,故始自欢喜,终于法云,分为十也。 一、欢喜地,谓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经云: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得法喜者,谓于证得之法而生喜...
《三藏法数》 / 583字 / 8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又作五智金刚杵,五峰金刚杵,五峰光明。略之五鈷金刚,又云五鈷。鈷者支之义,又作股或[月古]。即有五个支之金刚杵也。原為坚手天手所执之武器,真言家以之与叁鈷,独鈷,共為行者修法之道具而常用之。為显永断所谓难断之惑之金刚智德者,表五佛五智。中鈷表佛之实智,弯曲於内部...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8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密家所立五智之一。无尽之诸法名法界。其诸法所依之体性,名法界体性智者,对之决断分明也。此智以之配於五如来中之大日如来。菩提心论曰:「中方毘卢遮那佛,由成法界智為本。」秘藏记本曰:「法界体性智叁密差别,数过剎尘,名之法界,诸法所依故曰体也。法然不坏,故名為性。决...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8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大日如来之净土也。密严经及金刚顶一切瑜祇经说之,為金胎两部法身之依处。华严经所说之华藏世界,净土门所谈之极乐世界,皆為此异名。密严者,以叁密庄严之大曼陀罗道场也。不空译之密严经上曰:「今此世界名曰密严,是中菩萨。悉於欲、色、无色、无想、有情之处,以叁摩地力生智...
《佛学大辞典》 / 370字 / 8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Mahoraga,莫呼洛伽摩,旧曰休勒,摩睺罗伽,新曰莫呼洛伽,摩护囉誐。八部眾之一。大蟒神也。胎藏界第叁院之一尊,释迦如来之眷属也。是為大日如来普门示现之一法门身,一类眾生,因此法而遂得到於一切智地。大日经一曰:「尔时执金刚秘密主,於彼眾会中坐。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
《佛学大辞典》 / 449字 / 8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顶上结五髻,為童子形。常云文殊之本体,為此五髻文殊,其他之文殊以之為本,五髻表五智五佛,童形取天真也。是為五字文殊法之本尊。五字即五髻。五髻即五智五佛。以阿字為种子,密号云吉祥金刚。大日经一曰:「次至第叁院先图妙吉祥,其身鬱金色,五髻冠其顶,犹如童子形。左持青...
《佛学大辞典》 / 280字 / 8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七种境界者,即诸佛、菩萨所证所得之境界也。而皆云第一义者,乃约究竟极处而言。然此七种有通、别之异,前六种通于佛及菩萨,后一种乃如来自到境界也。 一、心境界,谓中道之理无二无别,即诸佛、菩萨心之所造至极之处,是名心境界。 二、慧境界,谓至极之理心既能造,即发通...
《三藏法数》 / 491字 / 8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释尊,一夏九旬,昇忉利天為母说法,不远阎浮。时拘睒弥国优填王思慕之。以牛头栴檀造如来像高五尺,如来自天宫还,刻檀之像,立而迎之。故世尊於彼像嘱末世之教化。见增一阿含经二十八,西域记五,经律异相六。又佛上天时,优填王铸金作像云。见观佛叁昧经六。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8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梵语阿逸多Ajita,译曰无能胜,弥勒菩萨之字,以其威德广大无能胜之者,故云。真言法中以慈氏菩萨(即弥勒)為自性轮身之名,以无能胜胜金刚為释迦如来教令轮身之名(教令轮身者,奉其如来之教令,现忿怒之身以对治恶魔者)。补陀落海会轨曰:「无能胜释迦牟尼佛忿怒,自性轮慈氏...
《佛学大辞典》 / 343字 / 8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佛担父王之棺也。净饭王般涅槃经曰:「尔时世尊,念当来世,人民凶暴,不报父母育养之恩,為是不孝之者。為是当来之眾生等设礼法故。如来躬身,自欲担父王之棺。即时叁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中略)尔时世尊,威光益显,如万日并。如来躬身,手执香炉,在丧前行。」又舁姨母大爱道...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8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提婆达多未来成道时之佛名也。彼既生堕无间地狱,当时弟子皆以彼為极恶人。佛言彼為权者。往昔為阿私仙时受持法华经,我於其时依彼闻法华经,故今日得成佛。彼实非恶人,為权诫世人作逆罪耳,故今在地狱。未来必当成道,号天王如来。是法华经提婆达多品所说。经曰:「告诸四眾,提...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8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六根互用者,谓眼等六根更互而有其用也。如涅槃经云: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一根既尔,余根亦然。此真六根互用也。若据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所明,谓人以持经力故,得胜根用,虽未入初地,亦能一根具五根用,此相似六根互用也。若此言阿那律陀,无目...
《三藏法数》 / 737字 / 8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此為密教所立。一自性法身。诸佛之真身,理智法性,自然具足,常住之法身,叁世常恒,為从身流出之菩萨说叁密之法。自体法然,故云自性,具无為之作业,故云法界,此有理智差别,法界诸法,体性寂然,法尔不改,名理法身,即胎藏之四重圆坛是也。一切之法,互相周徧,冥理同体,名...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8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Vairocana,又作毘卢遮那,鞞嚧杜那,毘卢折那,吠嚧遮那。佛真身之尊称也。解此者诸家不一。 準天台以毘卢舍那与卢舍那及释迦,如其次第配於法报应叁身。毘卢舍那,译曰徧一切处。卢舍那,翻曰净满。法华文句会本二十五曰:「法身如来名毘卢,此翻徧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遮那,...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8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如来藏,藏即含藏也。谓真如法性之体,不离一切众生色心,具足圆满染净诸法,是名如来藏。 二、自性清净藏,谓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从无始已来,叁智四德,具足无缺,烦恼垢缠,不能染污,是名自性清净藏。(叁智者,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也。四德者,常德、乐德、我...
《三藏法数》 / 280字 / 7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十山皆称王者,谓依海而住,高出一切诸余小山,以喻十地菩萨修行,同入如来智海,高出一切二乘诸行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雪山王,谓此山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取不可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法药,用之无竭,以破无明,超前行位,如雪山王也。 二、香山...
《三藏法数》 / 688字 / 7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十种智者,即叁世诸佛一切种智也。如来为令一切菩萨,应当修学而自得开解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叁世智,谓于过去、现在、未来叁世之法,皆悉通达,圆明显了,是名叁世智。 二、佛法智,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觉法自性,善出世间,现诸威仪...
《三藏法数》 / 442字 / 7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阿闍梨所传曼荼罗观音院之一尊,又窣堵波大吉祥菩萨,谓之戴塔吉祥。即弥勒菩萨也。表菩萨绍释迦如来之佛位,或以手结窣堵波印,或顶戴塔也。图作带塔德菩萨。大疏六曰:「戴塔吉祥於顶髻上置窣堵波,或在所持华上。」不同记二曰:「窣堵波大吉祥菩萨,梵号阿梨耶窣堵波摩訶室利Ār...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7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如来藏,即是众生本源清净心地,诸佛法身之果德也,具足诸法,包含万像。诸佛证此藏心,利益群生,应用无尽;众生迷此藏心,常为无明烦恼障覆,业惑之所缠缚,而不能证得。佛令众生修行一切善法,断除烦恼无明,显出自己如来藏清净法身之体,故说此九种譬喻也。(无所明了,故曰...
《三藏法数》 / 961字 / 7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尘者,一微尘也。经云:譬如有大经卷,量等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尘中。一微尘既然,一切微尘皆亦如是。时有一人(谓佛也),智慧明达,有净天眼,见此经卷在微尘内,即以方便破此微尘,出此经卷,令诸众生普得饶益。以譬一切众生身中,具有如来无碍智慧,但由众生妄想颠倒而...
《三藏法数》 / 172字 / 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火宅喻,火譬众生五浊等苦,宅譬叁界。谓叁界众生,为五浊八苦之所煎逼,而不得安隐。犹大宅被火所烧,而不能安居。故以火宅为喻也。(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八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
《三藏法数》 / 804字 / 7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路,犹道也,即能通之义。谓诸佛如来,离于生死,入大涅槃,无不皆以首楞严大定而为正路,舍此则无由而入。经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是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又一切事究竟坚固。梵语薄伽梵,佛之总号。其义有六: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
《三藏法数》 / 128字 / 7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解脱者,无拘无碍自在之谓也。一切众生同有佛性,本来解脱;良由心生执着,妄自迷倒,受诸缠缚。若能一念反妄归真,了缚无缚,则与诸佛如来同一解脱,无有差别。经云:同一解脱。是也。
《三藏法数》 / 82字 / 7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是普贤如来(即大日如来)之叁昧耶印也。瑜祇经曰:「普贤叁昧耶,屈进力(左右头指)如鉤,檀慧(左右小指)禪智(左右大指)合,是名彼大印。」是外五股印也。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7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谓菩萨约位进修,以妙觉为本,此觉由信而入,入则能住,故自发心住至灌顶住,通为十种也。 一、发心住,谓由前十信,相蹑进修,作真方便,显发十住之心,此心真精,发本明耀,令彼十信之用,于明耀中,遍互涉入,圆成一心之德。经云: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辉,十用涉入,...
《三藏法数》 / 806字 / 7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如来所应供养,谓如来出现世间,咸欲利乐一切众生,于天人中,最尊最上,不降伏者而降伏之,无救护者而救护之,未度脱者而度脱之,以是因缘,一切天人所应供养。 二、阿罗汉所应供养,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阿罗汉生死已尽,梵行已立,而能利益有情,为世福田,以是因缘...
《三藏法数》 / 186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本觉,谓众生心体灵明虚廓,本来离念,等虚空界,无处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是名本觉。 二、始觉,谓众生本觉心源,由无明熏动,觉成不觉,多劫在迷,今始觉悟,是名始觉,始觉究竟,即成佛也。
《三藏法数》 / 86字 / 7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如来因无垢藏王菩萨称叹涅槃法胜,乃说此五味,而以醍醐比法华、涅槃也。隋朝天台智者大师,因此约如来所说一代圣教,次第立为五时,以对教之相生,机之利钝,譬犹五味之有浓淡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乳味,乳味从牛而出,以喻十二部经从佛而宣说也。谓如来最初时说...
《三藏法数》 / 618字 / 7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佛為示叁乘解脱同一,分半座与迦叶使坐。华手经一曰:「尔时长老摩訶迦叶在韦提訶山帝释石室,五百比丘俱止其中,皆行头陀乞食纳衣,受常坐法随敷树下。少欲知足,乐远离行。时大迦叶以佛神力於彼石室忽然不现,现於竹园行诣佛所。(中略)世尊遥命之曰:善来迦叶!久乃相见,汝当...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7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又作苏陀沙拏,旧作须大拏,须达拏,须提梨拏。译曰善牙,善施等。释迦如来因位时,為叶波国太子,行檀波罗蜜时之名,又名须提梨拏,译曰好爱。太子须大拏经曰:「如来往昔為叶波国太子,好施。应敌国来求而与以国宝白象,父王怒,放之檀特山。太子携一妃二子至山中,后復施与之於...
《佛学大辞典》 / 272字 / 7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如来叁昧耶之本誓也。大疏九曰:「结叁昧耶者,即是必定师子吼,说诸法平等义故,立大誓愿,当令一切眾生得如我故,欲善為眾生开净知见故,以此警觉眾生及诸佛故,是故此叁昧耶,名為一切如来金刚誓诫。」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7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Akṣobhya,如来名。具名阿閦鞞、阿閦婆。译曰无动,不动。无瞋恚。往昔於去此东方千佛剎,出现於阿比罗提国之大目如来所发愿,修行后,成佛於东方,其国土名善快,今现於其土说法。又依密教谓阿閦為金刚界五智如来中住於东方之如来。左手作拳,右手持梵函。黄金色。阿弥陀经曰:「...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7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又曰佛法藏,一名如来藏。法性之理也。法性含藏无量之性德,故曰法藏。无量寿经上曰:「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又曰:「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又曰:「為眾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同嘉祥疏曰:「名理為藏,解契宗源,故云入佛法藏。」同慧远疏曰:「如来藏性,是如...
《佛学大辞典》 / 720字 / 7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金缕织成之袈裟。又曰金色衣,金色[(畾/(冗-几+互))毛]衣,黄金[(畾/(冗-几+互))毛]衣,金缕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爱道,上之於释尊,其因缘散见诸经论。依贤愚经第十二,佛母摩訶波闍波提,於佛出家后,手自纺织,作金色之[(畾/(冗-几+互))毛],既见佛,喜发心髓,持奉如来...
《佛学大辞典》 / 931字 / 7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Vajrarāga,位於金刚界曼陀罗第一成身会中,东方月轮五尊中阿閦如来左方之菩萨也。司大悲爱染。秘藏记末曰:「左金刚爱菩萨,肉色,持箭。」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爱大悲箭叁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爱菩萨形,住阿閦如来左边月轮。」出生义曰:「於一切如...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7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复次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告寂慧菩萨摩诃萨言。复何名为如来心密心业清净。寂慧。譬如无色界天众生。生已同以一识而为所缘。住八万四千劫。彼识亦非随余识转。尽寿边际于彼灭已。随业成熟随处受生。如来亦复如是。以无住识于昼夜中。菩萨成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于昼夜中如来入...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奉诏译 / 933字 / 7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二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叁世业缘果报...
《三藏法数》 / 620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生身舍利,梵语舍利,又云设利罗,华言骨身。谓如来应身灭度,既阇维后,所有舍利,其色有叁。骨舍利色白,发舍利色黑,肉舍利色赤。体性坚固,椎击不碎。若菩萨、罗汉者,其色则同,而坚固不及。光明经云: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故人能起塔供养...
《三藏法数》 / 242字 / 7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即如来之十力也。地藏十轮经十轮品之说转轮圣王以十种智力劝諭国土人民并惩诫之,使己国土增长安乐,能伏一切怨敌,得种种之福利,是名十王轮。如来亦成十种智力,知第一分别道理非道理,乃至第十永断惑习之法,於一切眾生中大转梵轮,故名為十种之佛轮。见[十力]条。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敬礼遍照尊 我今依契经 略说阿閦佛 修行念诵仪 行者应当礼 五方诸如来 尽想虚空中 遍满如胡麻 即对一一佛 尽心而忏悔 随喜及劝请 我所积集福 回向诸有情 次即对本尊 应当结跏坐 端身应正直 闭目离攀缘 即起悲愍心 观察无边界 初结三昧耶...
《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6455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23日一、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宝星陀罗尼经云:一切国土中,所有陀罗尼流行之地,令其人王,常得拥护,势力自在;亦能拥护王之政教;一切不祥之事,皆悉断灭。复令财谷丰饶,人民安乐也。(梵语陀罗尼,华言咒,即愿也;亦云捻持,即真言也。) 二、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菩提场...
《三藏法数》 / 1158字 / 7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尔时世尊游化依止王舍城中,时彼国主阿阇世王,创发净信归依于佛,四事供养曾无所乏,大臣人民四部之众,咸于如来亲近恭敬,以梵音声说微妙法,教诸弟子断十恶业,勿杀生命、窃盗他财、作非梵行、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瞋、邪见。是诸众生蒙佛教诲修行十善,于佛法中清净而...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870字 / 7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一、翻译,翻译者,谓翻梵语而为华言也。又译之为言,易也。以华夏之言,易彼梵语,俾大法以流通,如摩腾初至于汉,译四十二章经之类是也。 二、解义,解义者,谓善解如来所说诸经甚深法义也。盖依解以立行,修行以契理,则可以弘大教,可以证菩提,如佛弟子迦旃延善解契经是也...
《三藏法数》 / 1012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融叁世间为十身,融即融会之义。隔别名世,间差名间。即众生、国土、智正觉之叁世间也。言融叁世间为十身者,众生身、业报身即众生世间,国土身即国土世间,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即智正觉世间也。 二、佛自具十身,佛自具十身者,一菩提身...
《三藏法数》 / 161字 / 7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法者轨则也,师者匠也。法虽可轨,体不自弘,弘之在人。是故五种弘经之人,皆得称为法师也。 一、受持,信力故,受念力故,持谓于如来言教,以坚固深信受之,于己忆持不忘,是为受持法师。 二、读经,对文曰读,谓正心端坐,目睹经文,口宣句读,是为读经法师。 叁、诵经,背...
《三藏法数》 / 195字 / 7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佛告诸比丘:“道法一等,无有二乘,谓无上正真道。往古来今无有两正,犹如众流四渎归海合为一味,如日所照靡不周遍未曾增减。若族姓子欲至正觉,解无三涂去来今者,当学受持正法花经分别空慧无六度想,不以花香伎乐供养为供养也;当了三脱至三达智无极之慧,乃为供养。所以者何?...
《正法华经》 /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 4609字 / 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种种不一。(一)称讚净土经十佛:一东方不动如来,二南方日月光如来,叁西方无量寿如来,四北方无量光严通达觉慧如来,五下方一切妙法正理常放火王胜德光明如来,六上方梵音如来,七东南方最胜广大云雷音王如来,八西南方最胜日光名称功德如来,九西北方无量功德火王光明如来,十...
《佛学大辞典》 / 549字 / 7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理一,理即中道一实相之理也。此实相之理,诸佛众生体性平等,无有增减。但众生体虽本具,全体在迷。唯诸佛觉知如实之相,乘此实道,出应于世,要令众生得此实相。故经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又云: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
《三藏法数》 / 452字 / 7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大圆镜智,谓如来真智,本性清净,离诸尘染,洞彻内外,无幽不烛。如大圆镜,洞照万物,无不明了,是名大圆镜智。 二、平等性智,谓如来观一切法,与诸众生皆悉平等,以大慈悲心,随其根机,示现开导,令其证入,是名平等性智。 叁、妙观察智,谓如来善能观察诸法,圆融次...
《三藏法数》 / 204字 / 7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九净肉者,律中但开不见、不闻、不疑叁种。楞严要解加自死、鸟残,为五种。而此经复加不为己等,是为九净肉也。然如来护生戒杀,而听比丘食此净肉者,盖因地多沙石,草菜不生之处,听以活命。此亦权巧方便耳。若大慈利物,皆所应断。故此经复制诸比丘悉不得食也。 一、不见杀,...
《三藏法数》 / 421字 / 7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两足加於两髀,谓之结跏趺坐,又曰全跏坐。一足加於一髀,谓之半跏趺坐,半跏趺。全跏坐有吉祥降魔之二坐。半跏坐亦有吉祥降魔之二种。以右之单足加於左之髀上,為吉祥之半跏;以左之单足加於右之髀上,為降魔之半跏。全跏坐為如来坐,半跏坐為菩萨坐。禪苑之半跏,降魔之方也。释...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7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又曰佛顶咒。白伞盖者,佛顶尊之名也。白伞盖佛顶尊所说之陀罗尼,名為白伞盖神咒。首楞严经所说总有四百二十七句。其中最后之八句,称為心咒,特念诵之。梵名萨怛多般怛罗。译為白伞盖,与妄染不相应為白,徧覆一切為盖,即如来藏心也。楞严经七曰:「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訶萨怛多...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7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经论中举西域外道之总数有九十五种与九十六种之二说。九十六种者,六十华严经十七曰:「令一切眾生得如来幢,摧灭一切九十六种诸邪见幢。」央掘摩罗经四举往昔自佛慧比丘生种种之苦行外道,其结文曰:「如是九十六种,皆因是比丘种种形类,起诸妄想,各自生见。」增一阿含经二十曰...
《佛学大辞典》 / 922字 / 7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