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摩竭陀国,那烂陀寺之住僧。护法菩萨之弟子,玄奘叁藏之师。梵名尸罗跛陀罗,Śīlabhadra(西域记八作尸罗跛陀罗慈恩寺传十作尸罗跛陀),师為叁摩咀吒国王族,婆罗门种也,少好学,有风操,游诸印度。求询明哲,至摩竭陀国,那烂陀僧伽蓝,遇护法菩萨,闻法信悟,而请出家,既...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10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不杀生。二不偷盗。叁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沽酒。六不说出家在家菩萨过失。七不为贪利自赞毁他。八不故悭。九不故嗔。十不故谤叁宝藏。从今身至佛身不得犯。若有犯失。四十二贤圣法此是菩萨戒。
《法门名义集》 / 79字 / 10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法华经卷第八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一品别行者,称為观音经。法华传记一曰:「唯有什公普门品,於西海而别行。所以者何?曇摩罗懺,此云法丰,中印人,婆罗门种,亦称伊波勒菩萨。弘化為志,游化葱岭,来至河西。河西王沮渠蒙,归命正法,兼有疾患,以语菩萨。即云:观世音此土...
《佛学大辞典》 / 350字 / 10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说阿弥陀经之异名。此经為一切诸佛护持忆念之经,故名。同经曰:「汝等眾生,当信是称讚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0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众生忍,忍即忍耐,亦安忍也。谓菩萨于一切众生不嗔不恼,如慈母爱子。又若一切众生以种种恶而加于我,心不嗔恚;以种种恭敬供养于我,心亦不喜,是名众生忍。 二、无生法忍,理本不生不灭,今但言不生,故名无生。谓菩萨于无生之法,忍可忍乐,不动不退,是名无生法忍。
《三藏法数》 / 119字 / 10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台依华严经所立,喻显彼宗所立之五时教者。一、高山,日出先照高山,以喻佛成道后,最初说华严经,化顿大之菩萨。二、幽谷,日光次照幽谷,以喻於鹿苑说小乘经化声闻缘觉。叁、平地,日光次照平地,以喻说方等经乃至涅槃经,化一般大乘渐入之机。而照平地之日光分食时,禺中,正中...
《佛学大辞典》 / 645字 / 10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叁宝者,谓佛法僧,可尊可贵,名之为宝。 一、大乘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足叁身、十身,能现无边相好,是名大乘佛宝。(叁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
《三藏法数》 / 405字 / 10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名五彩叠云。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右一手所持之物也。其手名五色云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曰:「若為速成就佛道者,当於五色云手。真言唵(引),嚩日罗(二合),迦哩囉吒[牟含]吒。」又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曰:「若人為成就仙法者,当修五色云法。其仙云观自在菩...
《佛学大辞典》 / 240字 / 10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佛告诸比丘:“乃昔过去无数劫时,姊弟二人。姊有一子,与舅俱给官御府织金缕、锦绫罗縠,珍好异衣。见帑藏中琦宝好物,贪意为动,即共议言:‘吾织作勤苦不懈,知诸藏物好丑多少,宁可共取用解贫乏乎!’夜人定后,凿作地窟...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1364字 / 10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此是习种性前外凡之位。叁乘诸人舍本别习。回心向大起十心。一信心。信佛庆住大乘。归宗不二决定无疑。二念心。于六念处忆念不忘。叁精进心。如念而行勤修正观。四慧心。还观人法二种无我。五无定心。解空处寂止心理静。六不退心。正观两融心不退后。七回向心。善会平等回向于舍。...
《法门名义集》 / 151字 / 9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失译。一卷。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9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一觉者,十界众生本性之觉也。谓六道众生,业惑所覆,不能觉了,名为不觉。叁乘之人,断惑证理,未能究竟,名随分觉。惟佛一人,诸惑净尽,彻见本性,名究竟觉。迷悟虽殊,觉体本一。论云:本来平等同一觉故。是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修罗...
《三藏法数》 / 171字 / 9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会者,谓如来于灵山会上,与诸大众说法华经之时也。隋天台智者大师,于光州大苏山修法华叁昧,诵法华经,至药王菩萨品中,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之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彻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是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
《三藏法数》 / 105字 / 9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佛告诸比丘:“调达凶危,横见嗟叹者,不得其理。” 拘迦利比丘嗟叹调达,调达亦复叹拘迦利比丘。其彼二人,横相嗟叹,无义无理。诸比丘闻,往白世尊:“唯然,大圣!观拘迦利比丘,因依正典,缘法律教,以...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668字 / 9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文殊菩萨之本地。文句二上曰:「悲华云:宝藏佛言:汝作功德,其深甚深,愿取妙土。今故号汝名文殊师利,在北方欢喜世界作佛,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佛。今犹现在,闻名灭四重罪,為菩萨影响释迦耳。」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9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闻如是: 一时佛游于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佛告诸比丘:“昔有兔王,游在山中,与群辈俱,饥食果蓏,渴饮泉水,行四等心,慈悲喜护。教诸眷属,悉令仁和,勿为众恶,毕脱此身,得为人形,可受道教。时诸眷属,欢喜从教,不敢违命。有一仙人,处在林树,...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626字 / 9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昔者有一鳖王,游行大海,周旋往来,以为娱乐。时出海边水际而卧,其身广长,边各六十里,而在其上,积时历日,寐息陆地,而不转移。时有贾客,从远方来,遥视见之,谓是可依水边好处高陆之地。五百贾客、车马六畜有数千头,皆止顿上。炊作饮食,破薪燃火,饲诸牛、马、骡驴、骆驼...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361字 / 9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佛言:“昔者,有鹿数百为群,随逐水草,侵近人邑,国王出猎,遂各分迸。有一母鹿,怀妊独逝,被逐饥疲,失侣怅怏。时,生二子,舍行求食,茕悸失错,误堕猎者弶中,悲鸣欲出,不能得脱。猎师闻声,便往视之,见鹿心喜,适前欲杀。鹿乃叩头,求哀自陈:“向生二子,尚小无知,始自蒙...
《佛说鹿母经》 /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 3514字 / 9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时诸比丘,会共议言:“有此暴志比丘尼者,弃家远业,而行学道,归命三宝。佛则为父;法则为母;诸比丘众以为兄弟。本以道法而为沙门,遵修道谊,去三毒垢,供侍佛法及比丘僧,愍哀一切,行四等心,乃可得度。而...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760字 / 9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度者,超度也。谓此十度各有叁种殊胜行门,菩萨修行此法,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同证无上菩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施度叁行,此施度有叁种:一、财施,谓以己所有财物,施与他人,令其安乐;二、法施,谓...
《三藏法数》 / 877字 / 9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法华经妙音菩萨品谓释迦如来放肉髻白毫二光,照东方八万亿世界,过此有国名净光庄严,佛名净华宿王智如来。妙音菩萨自彼世界,与八万四千菩萨,共来灵鷲山,时雨七宝莲华,百千音乐自鸣。花德菩萨问佛:此妙音菩萨植何善根,有此神力?佛言:过去有云雷王佛,此时妙音菩萨以十万种...
《佛学大辞典》 / 311字 / 9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于是须菩提白佛言:“唯,世尊!菩萨行、菩萨行者为何事?” 佛告须菩提:“菩萨行者,道行也,是故名为菩萨行。” 须菩提言:“世尊!菩萨行者为在何处行?” 佛言:“于五阴行,空于内外法,于六波罗蜜行,于内外空及有无空作四禅行,于四无形禅行,于四等行,于三十七品行,...
《放光般若经》 /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 1083字 / 9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9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谓之通戒或略戒。诸佛出世之初,因弟子清净,不须别制戒禁,但以一偈通為禁戒,故曰通戒或略戒。即七佛各有一通戒也。增一阿含经四十四十不善品,谓第一毘婆尸佛偈(百岁中但说一偈):忍辱為第一,佛说无為最。不以剃鬚髮,害他為沙门。第二式詰佛偈(八十年中但说一偈):若眼见...
《佛学大辞典》 / 483字 / 9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俱。尔时梵志,迷惑异道术,不信佛法,欲乱佛教。行于城中,遥见佛来,恶不欲睹,窃入他舍,得无世尊瞿昙见我。于时大圣愍伤怜之,寻到其所住于目前,欲得避去永不能得,又欲驰走不能自致。来诣佛所,彼时世尊,为说经法,寻时欢喜,...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881字 / 9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昔者一国,有大丛树,树木参天,无折伤者。中有树神,明达义理,出入行节,与众不同。四方来趣,经历树木,时树神悦豫恣人所欲,采果薪草,不以为恨,荫凉泉水,服者大安。时有一鸟,他方口含弊恶毒草,飞过此树,因投其上,适堕上枝,毒侵其树,寻枯过半。时丛树神,心自念言:“...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578字 / 9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兜率陀天众宝庄严菩萨宫殿曼拏罗中,无数菩萨相好庄严,知法真际诸如来子,皆从种种佛刹土来,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大众言:“诸善男子!有陀罗尼,名佛心印,恒河沙等如来所说。我今利益兜率天人,为令获得相应快乐。若善男子受持、读诵、...
《诸佛心印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1025字 / 9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23日闻如是: 一时佛游那难国波和奈树间,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尔时和利长者往诣佛所,稽首足下,退坐一面。佛告长者:“吾欲问汝,假使魔来及魔官属及无央数诸外异道,问以时答。汝当谛听,善思念之。”“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于是长者,与诸大众,受教而听。 佛告长者:“何...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897字 / 9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为十二部经名藏。修多罗者。是一切本经一切论法。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无问卷数多少。皆言修多罗。祇夜真说偈不重说。受记经如释迦如来为弥勒授记。于来世当得作佛。是授...
《法门名义集》 / 275字 / 9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昔者菩萨,身为女人,厥婿禀气凶愚妒忌,每出商行,以妻嘱邻独母,母奉佛戒为清信行。时佛入国,王逮臣民靡不受戒,独母闻经,还为妇说之。妇喜叹曰:“斯即无上正真道.最正觉者也。”从母闻佛,即遥稽首。斋日母曰:“可往听化乎?”妇喜曰:“可。”寻之城外,忽存婿妒,怅然不悦,旋...
《六度集经》 / 834字 / 9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谓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藏一切世界,深广无穷也。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此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
《三藏法数》 / 1802字 / 9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功业明。内明者。佛所说者名教内论。因明能屈他论。自申己义。名为因论。声明显示一切音声差别巧便言辞。名为声论。医方明者有四种。一者显示差知病因。二者显示病因。叁者能显示除已起之病。四者显示已除之病令不重起。功业明显示种种世业成就。此五种...
《法门名义集》 / 118字 / 9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云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经,一卷,宋曇无竭译。佛在鹿苑為华德藏菩萨说如幻叁昧已,放光照安乐世界,观音势至二大士来,佛说其过去发心之因,并授补处成佛之记。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9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象有大威力,而其性柔顺,故菩萨自兜率天降下,或乘六牙之白象,或自化白象而入摩耶夫人之胎。瑞应本起经上曰:「菩萨初下,化乘白象,贯日之精,因母昼寝,而示梦焉,从右胁入。」因果经一曰:「尔时菩萨,观降胎时至,即乘六牙白象,发兜率宫。无量诸天作诸伎乐,烧眾妙香,散天...
《佛学大辞典》 / 379字 / 9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因者,谓圣凡平等之理体也。盖此理体,诸佛众生皆性本具,初无增减。然诸佛悟之而成妙果,众生迷之而流转诸趣。若全此一因,而修圆顿之行,则能超出叁乘所修之因,而证一乘之果也。(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三藏法数》 / 99字 / 9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9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难有大疾病。佛自知已即诣彼所。敷座而坐告阿难曰。汝今谛听我有六字大明陀罗尼。能消灾患增益寿命。汝若受持非但自身。复令四众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长夜安隐远离众苦。 复次阿难此六字大明陀罗尼。七十七俱胝佛。并六大...
《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680字 / 9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尔时魔众尽其威力,胁菩提树,不能惊动菩萨一毛。有偈说言: “‘天魔军众忽然集,处处打鼓震地噪, 吹螺及贝诸种声,唱言:“子欲作何事? 今见此魔大军众,何不起走离此中? 汝今妙色如铸金,面目清净天人仰, 如是身体不久坏,此大魔众难可当。 但看地上及虚空...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1797字 / 8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一切恶无不断。是摄律仪戒。一切善无不修。是摄善法戒。一切众生无不度。是摄众生戒。此叁聚戒者菩萨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叁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绮语。六不两舌。七不恶口。八不贪欲。九不嗔恚。十不邪见。十地论中有五种十善。一者人天十善。二者声闻十善。叁者缘觉十善。...
《法门名义集》 / 136字 / 8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须陀洹向。地前叁贤菩萨是。大乘须陀洹向须陀洹果。初欢喜地菩萨是。大乘须陀洹果斯陀含向。二地四地五地菩萨是。大乘斯陀含向斯陀含果。第六地菩萨是。大乘斯陀含果阿那含向。第七地菩萨是。阿那含果。第八地菩萨是。阿罗汉向。第九地菩萨是。阿罗汉果。第十地菩萨是。佛是大乘罗...
《法门名义集》 / 132字 / 8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无量寿仪轨曰:「即结观自在菩萨印,加持四处所谓心额喉顶,其印以二手外相叉,二头指相拄,如莲华叶,二大指并竪,即成。即诵观自在菩萨真言曰:唵(归命),嚩日囉(金刚),达磨(法),紇哩(观音种子)。由结此印及诵真言加持心额喉顶故即自身等同观自在菩萨。」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8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尔时,彼等魔诸女辈,善解妇女妖幻之事,更复别为余诳惑法,媚乱菩萨,而说偈言: “‘初春佳丽好时节,果木林树悉开花, 如此美景可欢娱。仁色丰盈甚端正, 现今幼年情逸荡,正是丈夫行乐时, 欲求菩提道甚难,仁可回心受世乐。 宜观我等天女辈,可喜形貌柔软身,...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7245字 / 8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一致者,谓佛乘宗极之趣惟一也。如来设化,始随机宜不同,故有叁乘之说。终归显实,但名佛乘一致之理。钞云:混万化即真,会精粗一致。是也。(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三藏法数》 / 85字 / 8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种性住(十解十行是也)。解行住(十回向是)。欢喜行(初地是)。增上戒(二地是)。增上意住(叁地是)。道品相应增上惠住(四地是)。谛相应增上慧住(五地是)。缘起相应增上惠住(六地是)。有行有开发无相住(七地是)。无行无开发无相住(八地是)。无得住(九地是)。最上菩萨住(十地是)。菩萨是...
《法门名义集》 / 184字 / 8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地者,一实相地也。地有能生之义,一切草木种子皆依于地而得生长,以譬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一切习因种子,皆依五阴之身,增长成熟。至于法华会上,闻佛说一乘法,皆成菩萨。法性五阴,则是一实相地。故经云:一地所生。是也。(习因者,所作之因,习续不断也。五阴者,色阴、受阴...
《三藏法数》 / 127字 / 8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所欣释子,多所游至,出入无节,所诣门族,不可称计。或晨、或冥、或早入冥出。于时阿难、优陀、薄拘卢等,合会一处,谓所欣释子曰:“贤者!何为而多行来不知时节,何不时出时入?所诣之处,不自节量?”所欣释子...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867字 / 8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闻如是: 一时世尊游于摩竭,在法闲居佛之道树初成道时,与万菩萨俱。一切成就普贤菩萨,行于无愿,其行无余,及空无菩萨、莲花藏菩萨、宝藏菩萨、行藏菩萨、妙曜菩萨、金刚藏菩萨、力士藏菩萨、无垢藏菩萨、调定藏菩萨,与一万菩萨俱,与一佛世界三千大千尘数菩萨俱,各各从异...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891字 / 8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Vajrayakṣa,新称金刚药叉。五大明王之一。為住於北方叁面六臂,或一面四臂之忿怒尊。是金刚界五智如来中,北方不空成就如来之忿怒身也。就菩萨而言,则或為金刚药叉菩萨(仁王经),或為牙菩萨(补陀落海会轨)之教令轮身。不空成就如来与释迦如来,有一体异名之义,故此尊又谓為...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8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不闻而闻。十二部经其义深邃昔来不闻。今因是经得具足闻。先虽得闻唯闻名字。而今于此大涅槃经乃得闻义。声闻缘觉唯闻十二部经名字不闻其义。今于此经具足得闻。是名不闻而闻。善男子。一切声闻缘觉经中。不曾闻佛有常乐我净不毕竟灭。三宝佛性无差...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7142字 / 8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叁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三藏法数》 / 1095字 / 8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此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地藏院上第二位。梵名阿目伽捺罗舍,译言不空见。密号曰普观金刚。普观眾生,开五眼而不空见,故名。菩萨形為肉色,右手持莲,上安佛顶,左手為施无畏,坐於赤莲。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8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师子吼言。世尊。如经中说。若毗婆舍那能破烦恼。何故复修奢摩他耶。佛言。善男子。汝言毗婆舍那破烦恼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有智慧时则无烦恼。有烦恼时则无智慧。云何而言毗婆舍那能破烦恼。善男子。譬如明时无闇闇时无明。若有说言明能破闇。无有是处。善男子。谁有智慧。谁有...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8899字 / 8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六种之波罗蜜,為证明菩萨之印契,故云六种印。善戒经一曰:「菩萨性者,有六种印。以此印故,一切眾生则得识知此是菩萨。何等為六?所谓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8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闻如是: 一时佛游波罗奈国,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及诸菩萨俱。尔时,五百幼童行步游戏,同心等意,相结为伴,日日共行,一体无异,一日不见,犹如百日,甚相敬重。彼时一日俱行游戏,近于江水,兴沙塔庙,各自说言:“吾塔甚好,卿效吾作。”其五百童虽有善心,宿命福薄。时于...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491字 / 8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大苾刍众,持钵食时诣迦里梨道场,共坐思惟:“过去世时有何佛出现,族姓寿量其义云何?”如是思已,互相推问而不能知。 尔时,世尊知此苾刍思惟是事,即从座起,诣迦里梨道场,结跏趺坐。时诸苾刍,头面礼足住立一面,合掌恭...
《七佛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5784字 / 8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见一切处住地(遍通叁界烦恼)欲爱住地(欲界烦恼)色爱住地(无色界烦恼)小乘叁果四向。渐断前四住地烦恼未尽。故在叁界中受分段生死。阿罗汉辟支佛地前叁贤菩萨。乃至十住已还。断四住地烦恼尽。故免叁界分段生死。仍有无明住地渐断未尽。故受叁界外变易生死。故经云。阿罗辟支佛大力...
《法门名义集》 / 133字 / 8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统志一百十四曰:「五臺山在五臺县东北一百八十里西北距繁峙县一百叁十里。水经注,山五峦巍然,故谓之五臺。其中南臺去中臺八十里,臺高叁十里,顶周二里。金莲日菊佛钵华灿发如锦,亦名锦绣峰,世传文殊菩萨示现之处。」华严经疏曰:「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五...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8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俱。尔时有一比丘尼子,舍家为道,喜诣家家,与诸白衣杂错粗犷,行不纯一。母数诃之:“勿得尔也!行有节限,若有法会,讲经说义,乃可行耳!无得效进为俗间事。”父亦呵之。亦不肯受父母之法教,在于人间,家居造乱。但与恶人不成就...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616字 / 8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梵名邲输跋陀Viśvabhadra,又作叁曼多跋陀罗Samantabhadra,或译曰普贤,或作徧吉。主一切诸佛之理德,定德,行德,与文殊之智德,证德相对。即理智一双,行证一双,叁昧般若一双也。故以為释迦如来之二胁士。文殊驾师子侍佛之左方,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方(今反智右理左之说者,...
《佛学大辞典》 / 629字 / 8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亦名四无碍辩,出法界次第) 谓菩萨于此四法,智慧明了,通达无滞,故名四无碍智。以其辩说融通,亦名四无碍辩。 一、义无碍智,谓菩萨了知一切诸法义理,通达无滞,故名义无碍智。 二、法无碍智,谓菩萨通达一切诸法名字分别无滞,故名法无碍智。 叁、辞无碍智,谓菩萨于诸...
《三藏法数》 / 190字 / 8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昔者,菩萨身为九色鹿;其毛九种色,其角白如雪,常在恒水边饮食水草,常与一乌为知识。 时,水中有一溺人随流来下,或出或没,得着树木,仰头呼天:“山神、树神、诸天龙神,何不愍伤于我?”鹿闻人声,走到水中,语溺人言:“汝莫恐怖!汝可骑我背上,捉我两角,我当相负出水。”...
《佛说九色鹿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1076字 / 8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小乘之七贤位也,是為入见道之圣位之方便行位。故曰方便。详见[七贤]条。 又天台涉於诸教立二种之七方便:第一為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藏教之菩萨乘,通教之菩萨乘。别教之菩萨乘。此七方便依药草喻品叁草二木之意而立者。法华玄义六曰:「章安云:或以七方便根性為七子,...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8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此是内凡下品叁贤初位。一发心住。始从凡境发无上道心。历奉众圣广多闻慧。始入空界住性位。由彼发心而得此住。二治地住。更起胜解净治八万四千法门。离诸尘秽。心地清显。叁修行住。善观诸法对治之门。慧照逾明解心涉境修种觉故。曰修行住。四生贵住。理解胜还生在真如法性理寂种...
《法门名义集》 / 270字 / 8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Maitreya,新称弥帝隶,梅低梨,迷諦隶,梅怛丽,每怛哩,梅怛丽药,昧怛[口履]曳。菩萨之姓也。译曰慈氏。名阿逸多,译曰无能胜。或言阿逸多為姓,弥勒為名。生於南天竺婆罗门家。绍释迦如来之佛位,為补处之菩萨。光佛入灭,生於兜率天内院。彼经四千岁(即人中五十六亿七千万岁...
《佛学大辞典》 / 618字 / 8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谓菩萨修慈悲行,视诸众生犹如一子。若见众生修习善业,胜进圣道,心则欢喜;若见众生造作恶业,流转生死,心则愁恼。譬如父母见子安隐,心则欢喜;见子遇患,心则苦恼。经云:视诸众生,同于一子。是也。
《三藏法数》 / 89字 / 8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默者,无言也。默必对说。诸佛菩萨或说或默,皆能显于妙理。故经中叁十二菩萨,各谈不二法门竟,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此即默而说,即说而默也。(梵语文殊师利,华...
《三藏法数》 / 137字 / 8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安九个讫哩字之曼荼罗也。其曼荼罗於开敷莲华之中臺并八叶各安弥陀观音共通之种子讫哩字而建立之。有以像而现之者,於中臺观自在菩萨八叶上,各安置阿弥陀佛。观自在菩萨,左手持莲华,右手作开华叶之势,阿弥陀佛结跏趺坐,住於定印,各面中臺观自在菩萨。又於次之八叶,次第安置...
《佛学大辞典》 / 668字 / 8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善男子。若言如来毕竟涅槃不毕竟涅槃。是人不解如来意故作如是说。善男子。是香山中有诸仙人五万三千。皆于过去迦叶佛所。修诸功德未得正道亲近诸佛听受正法。如来欲为如是人故告阿难言。过三月已吾当涅槃。诸天闻已其声展转乃至香山。诸仙闻已即生悔心作如是言。云何我等得生人中...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6505字 / 8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一、佛乘,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乘即运载之义。谓如来以一乘实相之法,运诸众生同到涅槃彼岸,是为佛乘。(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缘觉乘,谓缘觉之人,由观十二因缘生灭,除于我执等惑,觉悟真空之理,以此因缘之法,运出叁界,是为缘觉乘。(十二因缘者,一无明、...
《三藏法数》 / 371字 / 8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谓妙见大士妙见菩萨等。北斗七星之名也。有神咒拥护国土。经中不明其本地。诸师异说,或以為释迦,或以為观音,或以為药师。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二曰:「我北辰菩萨名曰妙见,今欲说神咒拥护诸国土,所作甚奇特,故名曰妙见。处於阎浮提眾星中最胜,神仙中之仙,菩萨之大...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8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尔时,彼处别有地神,将于一瓶凉冷之水,洒魔王上,而告之言:‘汝魔波旬!速疾急起!走向自宫,今为汝故,当有种种器仗,欲来害于汝身,节节解汝。’而彼魔众,本时所作,杂类形容,殊异身体,变现而来,执持种种兵戈器械,如是怖已,不能复形。还如是归,至本来处,各相迷失,经...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1799字 / 8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众菩萨。时佛明旦着衣,手执应器,入城分卫。时远方民,将一大牛,肥盛有力,卖与此城中人。城中人买以出之,欲以杀之,在城门中,与佛相遇。其主见牛,既大多势,畏奔突故,请十余人,将牛共行。牛遥睹佛,心...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877字 / 8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又称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阿弥陀五十二尊曼荼罗。或名五通曼荼罗。即以阿弥陀佛為中心,图绘五十二尊佛菩萨像之曼荼罗也。原為印度鸡头摩寺五通菩萨感得之瑞像,故有此称。据集神州叁宝感通录卷中,昔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往安乐世界,白阿弥陀佛言:娑婆眾生,愿生净土,无佛形...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8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昔者,遮罗国王嫡后无嗣,王甚悼焉,命曰:“尔归女宗,以求有嗣之术,还吾不尤也。”后泣辞退,誓命自捐,投陨山险,遂之林薮。天帝释感曰:“斯王元后,故世吾姊也,今以无嗣捐躯山险。”怆然愍之,忽尔降焉,以器盛果授之曰:“姊,尔吞斯果,必有圣嗣,将为世雄。若王有疑,以器示...
《六度集经》 / 1534字 / 8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善男子。如来复有随自意语。如来佛性则有二种。一者有。二者无。有者。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慈大悲。首楞严等无量三昧。金刚等无量三昧。方便等无量三昧。五智印等无量三昧。是名为有无者。所谓如来过去诸善不善无记业因果报。烦恼五阴十二因缘。是名为无...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9359字 / 8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佛语须菩提:“疾欲得佛者,索般若波罗蜜,当如萨陀波伦菩萨。于今在上方,过六百三十亿佛国,佛名揵陀罗耶,其国名尼遮揵陀波勿,萨陀波伦菩萨于彼间止。” 须菩提白佛言:“萨陀波伦菩萨本何因缘索般若波罗蜜?” 佛语须菩提:“乃往久远世有菩萨,名萨陀波伦,为前世施行功德...
《道行般若经》 / 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 5176字 / 8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梵语曰缚日罗夜叉Vajrajakṣa,又译曰金刚食。金刚界叁十七尊中,北方不空成就如来四亲近菩萨之一。标咬噉一切怨敌之德,住於金刚药叉叁摩耶形,有大牙。秘藏记末曰:「白色,二手作拳当臆。」略出经曰:「由结金刚牙契故,设是金刚尚能摧破。」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
《佛学大辞典》 / 266字 / 8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善男子。如是诤讼是佛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知。若人于是生疑心者犹能摧坏。无量烦恼如须弥山。若于是中生决定者。是名执着。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执着。佛言。善男子。如是之人若从他闻。若自寻经若他故教。于所著事不能放舍。是名执着。迦叶复言。世尊。如是执着为是善耶是...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7553字 / 8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融者,通也、会也。叁世间者,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叁、智正觉世间也。谓菩萨知诸众生心,随其所乐,融会叁种世间,以为十身。复以十身及自身递互相作,融通无碍,是名融叁世间十身也。(隔别名世,间差名间。有情世间,即众生世间;器世间,即国土世间,谓世界如器故也;...
《三藏法数》 / 785字 / 8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不空羂索观音之像法,依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有叁说:一者叁面十臂,一者叁面六臂,一者一面四臂。今世间所见之像多叁面六臂也。叁面六臂者叁面各有叁眼。经二十二曰:「不空王观世王音菩萨,身量横量十六指数,叁面六臂。正中大面慈悲熙怡,如首戴大梵天面,眉间一眼,首戴天冠冠有...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8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谓菩萨修习一切法门,皆须作意欣乐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广大意乐,谓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奉施如来;复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乃至现世得证佛果,犹无厌足,是名广大意乐。(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
《三藏法数》 / 323字 / 8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令人得道,智者消息意度弘廓,则获五福。何等为五?一曰施命,二曰施色,三曰施力,四曰施安,五曰施辩。 “何谓施命?人不得食时,颜色燋悴不可显示,不过...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 591字 / 8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2日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时一比丘,疾病困笃独自一身,无有等类,无有视者,亦无医药衣被饭食,不能起居,恶露自出。身卧其上,四向顾视,无来救济者,便自叹息:“今日吾身,无救无护!” 时阿难见,往白佛:“唯然大圣!吾身今日,得未...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957字 / 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佛说无常经之异名。一卷,唐义净译。马鸣菩萨於经前与经后讚嘆叁宝之德,论迴向发愿,添述意及宣明经意无常之偈颂,开一部為叁段,故名為叁啟经。佛制使以此经於葬亡时讽咏之。又印度僧徒,於日暮礼塔必讽咏此经。寄归传四曰:「所诵之经多诵叁啟,乃是尊者马鸣之所集置,初可十颂...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8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极者,谓华严经广谈法界之旨,妙极无二也。盖如来出世,首为诸大菩萨说佛菩萨真实境界,不说二乘方便之法。是故声闻、缘觉,虽在听次,有如聋聩,寂无所闻。故疏云:一极唱高,二乘绝听。是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三藏法数》 / 101字 / 8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尔时,菩萨在于菩提树下坐已。时菩提树所守护神,生大欢喜,心意踊跃,遍满其体,不能自胜,即解其身所有璎珞,并散头髻,速疾而向于菩萨所,以最胜妙吉祥之事,赞美菩萨。内心殷重,发大希奇,悉命诸亲及其眷属,守护菩萨,恭敬俨然。 “尔时,彼处四面林木,无问大小所有树神...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4490字 / 8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佛言:“昔者,有鹿数百为群,随逐美草侵近人邑,国王出猎遂各分迸。有一鹿母怀妊独逝,被逐饥疲失侣怅怏。时生二子舍行求食,茕悸失措堕猎弶中,悲鸣欲出不能得脱。猎师闻声便往视之,见鹿心喜适前欲杀。鹿乃叩头求哀自陈:‘向生二子尚小无知,始视蒙蒙未晓东西,乞假须臾暂还视之...
《佛说鹿母经》 /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 1434字 / 8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复次持诵者往于河岸。用白檀香作曼拏罗。献广大供养。时诵真言一阿庾多。至第七日复作广大供养。至夜半彼摩拏贺哩尼夜叉女。即来现身甚大苦恼。女言呼我何作。持诵者言汝为我婢女。即听允日给金钱一百。赡彼行人等八人丰足使尽复与。若不使尽不复与之。 复次持诵者往彼尼拘陀树...
《佛说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7395字 / 7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13日迦叶菩萨言。世尊。如佛所说众生佛性犹如虚空。云何名为如虚空耶。善男子。虚空之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佛性亦尔。善男子。虚空非过去。何以故无现在故。法若现在可说过去。以无现在故无过去亦无现在。何以故。无未来故。法若未来可说现在。以无未来故无现在亦无未来。何以故。无...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7757字 / 7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Bhadra āla,梵名曰颰陀,跋陀和,跋陀婆罗,跋陀罗波梨。或曰贤护长者,贤护菩萨,贤护大士。在家之菩萨也。玄应音义五曰:「案移识经云:颰陀罗波梨,此译云贤护,亦云贤守。邻圣曰贤,固道称守。幻士经云:颰陀,此言仁贤。是王舍城在家菩萨也。」大宝积经百九卷贤护长者会第...
《佛学大辞典》 / 370字 / 7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闻如是: 一时佛游㝹檀㝹国,宾近大海之边,佛所行树,于师子座,与无央数诸天眷属围绕,而为说法。彼时世尊,告安详摩夷亘天及净居身天子:“诸天子!当知有总持,名佛心之法,过去如来.至真.等正觉所说,为四部会,最于后世救摄拥护,令得自归,普获特胜,所生到处护一切义...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1133字 / 7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亦名解行地。叁贤位之内凡之上品。一救护一切众生相回向。菩萨摄无为众生不合住空。摄有为众生不令着俗。皆回邪倒而向正道故。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者不坏回向。有则有为所不碍。回无为而向有为。则无为所不俱。有无俱通。则行成莫毁故。曰不坏回向。叁等一切佛回向。若行...
《法门名义集》 / 452字 / 7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师子吼菩萨言。世尊。若一切业不定得果。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应当修习八圣道者。何因缘故。一切众生悉不得是大般涅槃。世尊。若一切众生有佛性者。即当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须修习八圣道耶。世尊。如此经中说有病人若得医药及瞻病人随病饮食。若使不得皆悉除差。一切众生亦复...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9344字 / 7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佛言:“昔者,菩萨身为九色鹿;其毛九种色,其角白如雪,常在恒水边饮食水草,常与一乌为知识。 “时,水中有溺人随流来下,或出或没,得着树木,仰头呼天:‘山神、树神、诸天龙神,何不愍伤我也?’鹿闻人唤声,即走往水边,语溺人言:‘汝可勿怖!汝可骑我背、捉我角,我相负出...
《佛说九色鹿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1031字 / 7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师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说。一切诸法有二种因。一者正因。二者缘因。以是二因应无缚解。是五阴者念念生灭。如其生灭谁有缚解。世尊。因此五阴生后五阴。此阴自灭不至彼阴。虽不至彼能生彼阴。如因子生芽子不至芽。虽不至芽而能生芽。众生亦尔。云何缚解。善男子。谛听谛听我当为汝...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8637字 / 7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