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小乘俱舍宗所立贤圣之数也。七贤如前,七圣者,俱舍论,四教仪之目也。华严孔目章谓之七士夫,七大夫,七圣人。圣者正也,以正智照见真理,故名。见道以上者是也。差别其圣者之位次,有八圣,四向四果是也。今由利钝之根性差别其圣者,则為七圣:一随信行,二随法行,叁信解,四...
《佛学大辞典》 / 359字 / 8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七处征心者,佛于楞严会上,征诘阿难心目所在之处也。此由阿难遭摩登伽之幻术。佛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阿难,归来佛所。佛问其发心出家之始,阿难以见佛胜相而答。佛遂征其心目所在,阿难答以目在外,而心在内。及佛征其心不在内,又计之在外。如是展转穷逐征诘,至于无所着处...
《三藏法数》 / 1070字 / 8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8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梵语Nirgrantha,天竺二十种外道之一。表远离一切之繫缚,以裸形為正行也。寒天裸形,趋拜佛神,為裸形外道之遗风,佛门无之。唐华严经二十五曰:「愿一切眾,得惭愧衣以覆其身,捨离邪道露形法。」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8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金刚智仪轨曰:「其像作黄白色种种庄严其身,腰下着白衣,衣上有花文,身着轻罗绰袖之天衣,以綬带繫腰,朝霞络身,其手腕以白螺為釧,其臂上之釧,七宝庄严,一一手上着指环,都十八臂,面有叁目,上二手作说法之相,右第二手施无畏,第叁手剑,第四手数珠,第五手微若布罗迦果(...
《佛学大辞典》 / 188字 / 8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释迦如来真身毘卢舍那佛净土之名。最下為风轮,风轮之上有香水海,香水海中生大莲华,此莲华中包藏微尘数之世界,故称莲华藏世界,略名华藏世界。凡报身佛之净土,具十八圆满,其中之依持圆满,即莲华藏世界也。唐华严经八曰:「尔时普贤菩萨告大眾言:诸佛子!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是...
《佛学大辞典》 / 606字 / 8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除一切盖障之略名。除盖障院之中尊也。大日经一曰:「次行者於右方,次作大名称除一切盖障,执持如意宝。」同疏五曰:「次於第二重大日如来左方画除盖障菩萨,(中略)左手持莲华,华上置摩尼宝珠,右作施无畏手。此菩萨及诸眷属皆是大慈悲拔苦除障门,正以此菩提心中如意宝珠施一...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8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8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人间之中阴,身如童子之形,且必以七日為一期而生於本生处。若於七日之终,未得生缘,则更续中阴七日,至第二七日之终而生於本生处。如此七日為一期,最长者至第七期,第七期之终,必生於一处矣。因之此七七日间称曰中阴,在此时為追荐之法事,是曰中阴法事。略称曰中阴。於生缘未...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8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玄者,妙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玄妙之门,能通莲华藏海故也。盖此十门,乃晋云华尊者依华严大经一乘圆顿妙义而立也。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谓举一法时,顿具一切诸法。一法既具,法法亦然,交互同时,皆得相应,具足圆满。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是也。 二、广...
《三藏法数》 / 1015字 / 8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往昔佛生於南天竺富单城婆罗门家。时王迦罗富,性暴恶憍慢。尔时佛為化度眾生於城外修禪定,王率其一族宫人游观到树下。婇女捨王来佛处。佛為说法,王见之生恶心。问佛曰:汝得罗汉果耶?佛言不得。更得不还果耶?佛答曰否。王曰:然则汝以尚具贪欲烦恼之身恣见女人耶?佛曰:我虽...
《佛学大辞典》 / 344字 / 8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毒龙持戒而失身。智度论十四曰:「菩萨本身曾作大力毒龙,若眾生在前身力弱者眼视便死。身力强者,气往而死。是龙受一日戒,出家求静入林树间,思惟坐久,疲懈而睡。龙法睡时形状如蛇,身有文章,七宝杂色。猎者见之,惊喜言曰:以此希有难得之皮,献上国王,以為服饰,不亦宜乎!...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8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法华经庄严王品曰:「佛难得值,如优曇波罗华。又如一眼之龟,值浮木孔。」十住论八曰:「人身难得,如大海中有一眼鱉头入板孔。」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8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一、不变真如,谓真如之体,从本已来,毕竟平等,无有变易,不可破坏,体恒寂静,无一异相,故名不变真如。 二、随缘真如,谓真如之性,本无生灭。然因无明熏动,起一切相。如水因风,妄波忽动,若风止息,动相元无,故名随缘真如。
《三藏法数》 / 98字 / 8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一者不二之义。如者不异之义。名不二不异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叁藏法数四曰:「不二不异,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文殊般若经下曰:「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讚弥陀偈曰:「同乘一如号正觉。」教行信证四曰:「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密教以事...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8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法藏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大,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法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彻见。复白佛言:我已摄取如上佛...
《三藏法数》 / 2629字 / 8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一、如理智,谓诸佛菩萨以如实之智,彻见实际之理,妙极寂静,无增无减,是名如理智。 二、如量智,谓诸佛菩萨究竟通达一切境界,若见众生乖于理智,则成生死;若见众生称于理智,则得涅槃;是名如量智。
《三藏法数》 / 95字 / 8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如来之别名。过去之诸佛如从生死去於涅槃中之义也。又乘真如之道而往於佛果之义也。大日经疏一曰:「梵本云但他揭多者,但他是如义,揭多是来义,知解义,说义,去义。如诸佛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今佛亦如是来。故名如来。(中略)一切诸佛得如是安乐性直至涅槃中,今佛亦如是去。故...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8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大指与拇指相捻如执花之形,餘指申散而竪之,即是。大日经疏十六曰:「执花印空风相捻,如执花形,餘指申散而竪之。」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8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是乃密教真言行者之菩提心也,密教立五佛有各别之主德,以东方阿閦如来之大圆镜智立发菩提心之德,故行者初发之菩提心,為毕竟厌求之心,此虽属第六意识,而其菩提心之性德,则為大圆镜智,故以自身之第八识為发心之体,受叁昧耶戒者,亦向东方以阿閦如来為本尊。盖叁昧耶戒,以此...
《佛学大辞典》 / 630字 / 8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虚空藏菩萨之德分為五方者。五大虚空藏菩萨速疾大神验秘密式经曰:「东方福智虚空藏菩萨,坐白宝莲华,戴五佛宝冠,以种种瓔珞严饰於身,右手施无畏,左手持宝莲华,华上有羯磨杵,形色黄。南方能满虚空藏菩萨,坐赤莲华,顶有五佛宝冠。庄严如前,形色赤色,右手持宝剑,左执青莲...
《佛学大辞典》 / 525字 / 8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释迦佛於灵鷲山说法华经,既终迹门叁周之正宗分,至其流通分,忽然地下有安置多宝如来全身舍利(佛体之化石)之一宝塔出现於空中,塔中发声讚嘆释迦,证明法华,法华经见宝塔品曰:「尔时佛前有七宝塔,高五百由旬,纵广二百五十由旬,从地涌出。(中略)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欢言,...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8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佛之光明譬以月,与[佛日]同意。大集经五十八曰:「佛月灭度后,烦恼痴諍闇世间。」 又眾生之心水清,佛应现於此,如水中之月,故云佛月。金光明经二曰:「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无有障碍,如燄如幻。是故我今,稽首佛月。」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8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一流转真如,谓有為法流转之实性也。二实相真如,谓显於二无我之实性也。叁唯识真如,谓染净法之唯识实性也。四安立真如,谓苦諦之实性也。五邪行真如,谓集諦之实性也。六清净真如,谓灭諦实性也。七正行真如,谓道諦之实性也。流转安立邪行之叁真如不通於佛,又实相唯识清净之叁...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8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大雪山伽王那兰陀。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其名曰大目犍连舍利弗。摩诃迦旃延波多。阿难陀摩诃迦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复又菩萨万八千。皆得不退转陀罗尼辩才。如是等恒河沙数众中转大法轮。尔时迦夷城宫内使。来诣佛所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波斯匿王使我咨...
《七星如意轮秘密要经》 / 三藏不空译 / 1736字 / 8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又云供物。供佛菩萨等之香华饮食幡盖等事物也。宝积经叁十四曰:「齎持微妙供具,奉献如来及诸大眾。」法华经曰:「於当来世,以诸供具,供养奉事。」往生要集中本曰:「随力办於华香供具。」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8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天台之说。一大藏经之题,不出人法譬之叁,此中由单復具足之不同,而生七种之别:一,单人立题。如佛说阿弥陀经,佛為能说之人,阿弥陀為所说之人,是以两土之果人立名也。二,单法立题。如大般涅槃经,大般涅槃為经中所说之法也。叁,单譬立题。如梵网经,梵网為梵天之罗网,以譬...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8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如来於十方叁世,积集无量福德,一切事业不可破坏之无比力所生之真言句也。大日经二曰:「如巧色摩尼,能满一切愿,积聚无量福德,住不可害行,叁世无比力真言句。」同疏九曰:「常编十方叁世,以无量门植种种德本,无穷已时,住不可害行,即是於一切事业中皆悉不可留难不可破坏之...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8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地藏菩萨久远之昔曾為女子名光目。时於其母亡日供养一罗汉,知母堕在恶趣,发大誓愿言:我自今救拔一切眾生,一切尽成佛后,我方成正觉,依此大誓愿,得救拔母之罪报。故菩萨今不成佛也。见地藏本愿经上。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8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以宝珠庄严之幢竿也。大日经疏五曰:「上置如意珠,故曰宝幢。」 又天神名,司音乐。弥勒上生经上曰:「兜率天宫有五大神,第一大师名曰宝幢。身雨七宝,散宫墙内。一一宝珠化成乐器,悬处虚空,不鼓自鸣。」观无量寿经曰:「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7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佛最初所度之五个比丘。皆為佛之姻戚。一、憍陈如,二、额鞞,叁、跋提,四、十力迦叶,五、摩男俱利。是為文句四之叁之说,而诸经论诸家之义皆同。然列為一、陈如(又拘邻),二、頞鞞(又湿鞞阿说示马胜),叁、拔提(又摩訶男),四、十力迦叶,五、俱利太子。又玄义释籤六之二...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7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密教於每一修法结之解之。结界者,遮恶持善之义,分迷悟善恶之界畔,退恶类住善者之法也,其法有五种:一地结,二四方结,叁虚空网,四火院,五大叁昧耶。第一地结,又名金刚橛,立橛於大地其橛為金刚橛,其橛之根或说到金轮际,或说到水轮际等。是十八道之第六也。第二四方结,又...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7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第一内心地有九净月轮,中央之月轮中安置施无畏观音(是二十五观音中南大洲之观音但今取千体之总本尊),妙色超叁界,具金色暉曜,首戴髮髻冠,自冠下垂紺髮,顶上有十一面,诸头之宝冠中,安住化佛身。菩萨身上具足四十手。一一手掌中各有一慈眼,随诸眾类而执持杂宝物,住莲华臺...
《佛学大辞典》 / 598字 / 7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梵名乞叉底蘗沙Kṣitigarbha,在忉利天,受释迦如来付属,每日晨朝入恒沙禪定观察眾机,於二佛中间无佛世界教化六道眾生之大悲菩萨也。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又在密教其密号為悲愿金刚或称与愿金刚,在金刚界示现南方宝生如来之幢菩萨,在胎藏界则為地藏院中...
《佛学大辞典》 / 915字 / 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有二人:一,弥勒所问本愿经曰:「过去有太子,号莲华王。端正殊妙,威神巍巍,出游,道见一人,身体病癩,见已悲念,问病者:何药能疗?答曰:得王身之髓涂身,其病乃愈。是时太子即破身骨,与髓於病人。欢喜惠施,心无悔恨,尔时之太子。即我身是也。」(取意)。一,百缘经四曰...
《佛学大辞典》 / 307字 / 7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发胜知胜见以捨贪爱之八种禪定也。是為起胜知胜见之依处,故名胜处。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心有色想,故云内有色想,又以观道未增长,若观多色,则恐难摄持,故观少色,谓為观外色少。但观内身之不净,或观少许之外色清净也。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内心有色想之义如上...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7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梵曰斫迦罗代棘底曷罗闍Cakravarti-raja,又作遮迦越罗,转轮圣王,转轮圣帝,转轮王,轮王。此王身具叁十二相,即位时,由天感得轮宝,转其轮宝,而降伏四方,故曰转轮王。又飞行空中,故曰飞行皇帝。在增劫,人寿至二万岁以上,则出世,在灭劫,人寿自无量岁至八万岁时乃出世。...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7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佛趣阿耨达龙王之请,為说无欲之法,使诸菩萨修诸清净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诸眾生也。一、志力,菩萨心志,善总持一切诸佛所说之法,以化眾生,名為志力。二、意力,菩萨心意与佛之所行同。於诸眾生未度者愿悉度之,名為意力。叁、行力,菩萨能以精进之行,通达一切...
《佛学大辞典》 / 495字 / 7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摩訶止观一部之正说,广立十科,谓為十广。其第一大意中,更有五种分科,谓為五略。摩訶止观第一上所谓「今当开章為十:一大意,二释名,叁体相,四摄法,五偏圆,六方便,七正观,八果报,九起教,十旨归。」又所谓「初释大意,囊括始终,冠戴初后,意缓难见,今撮為五,谓发大心...
《佛学大辞典》 / 466字 / 7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十山皆称王者,谓依海而住,高出一切诸余小山,以喻十地菩萨修行,同入如来智海,高出一切二乘诸行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雪山王,谓此山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取不可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法药,用之无竭,以破无明,超前行位,如雪山王也。 二、香山...
《三藏法数》 / 688字 / 7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Vairocana,又作毘卢遮那,鞞嚧杜那,毘卢折那,吠嚧遮那。佛真身之尊称也。解此者诸家不一。 準天台以毘卢舍那与卢舍那及释迦,如其次第配於法报应叁身。毘卢舍那,译曰徧一切处。卢舍那,翻曰净满。法华文句会本二十五曰:「法身如来名毘卢,此翻徧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遮那,...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7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六根互用者,谓眼等六根更互而有其用也。如涅槃经云: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一根既尔,余根亦然。此真六根互用也。若据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所明,谓人以持经力故,得胜根用,虽未入初地,亦能一根具五根用,此相似六根互用也。若此言阿那律陀,无目...
《三藏法数》 / 737字 / 7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贤愚经大施抒海缘品曰:「摩訶闍迦樊,译言大施,又云能施太子。昔释迦佛為大施太子时欲賑国人,入海求如意珠,知在龙王之顶,欲抒尽海水而取之。虽筋骨断坏,终不懈怠。诸天感其至诚而来助之。龙王恐送珠与之。」智度论十二谓為「能施太子。」是為毘梨耶波罗蜜(精进度)之圆满行...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7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又名护身加持。即為避内魔外魔障难,守护自己身心,结通五种印言之作法也。五种印言者,净叁业印,佛部叁昧耶印,莲华部叁昧耶印,金刚部叁昧耶印,被甲护身印也。见如意轮念诵法等。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七种境界者,即诸佛、菩萨所证所得之境界也。而皆云第一义者,乃约究竟极处而言。然此七种有通、别之异,前六种通于佛及菩萨,后一种乃如来自到境界也。 一、心境界,谓中道之理无二无别,即诸佛、菩萨心之所造至极之处,是名心境界。 二、慧境界,谓至极之理心既能造,即发通...
《三藏法数》 / 491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一、内空,谓内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无自性,故名内空。 二、外空,谓外之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皆无自相,故名外空。 叁、内外空,谓六根、六尘、六识,都无自性,故名内外空。(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四、空空,谓一切法皆空,此空亦空,故名空...
《三藏法数》 / 715字 / 7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一、火宅喻,火譬众生五浊等苦,宅譬叁界。谓叁界众生,为五浊八苦之所煎逼,而不得安隐。犹大宅被火所烧,而不能安居。故以火宅为喻也。(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八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
《三藏法数》 / 804字 / 7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如来藏,即是众生本源清净心地,诸佛法身之果德也,具足诸法,包含万像。诸佛证此藏心,利益群生,应用无尽;众生迷此藏心,常为无明烦恼障覆,业惑之所缠缚,而不能证得。佛令众生修行一切善法,断除烦恼无明,显出自己如来藏清净法身之体,故说此九种譬喻也。(无所明了,故曰...
《三藏法数》 / 961字 / 7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一卷,唐不空译。佛在摩伽陀国清净园白莲池侧七宝如意树王下,住於如意宝珠王叁摩地,而说佛设利之神咒及修法。经题之宝,即如意宝珠,标眾生心性之宝珠,且标佛舍利之宝印也。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7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十地者,谓菩萨所证之地位,一切佛法依此发生也。然地位有浅深,故始自欢喜,终于法云,分为十也。 一、欢喜地,谓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经云: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得法喜者,谓于证得之法而生喜...
《三藏法数》 / 583字 / 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则寿减一岁;如是减至人寿十岁则止。复过百年,则增一岁,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名为一小劫。如是二十增减,名为一中劫。总成、住、坏、空四中劫,名为一大劫。 一、成劫,成劫者,谓世界初成立也。...
《三藏法数》 / 916字 / 7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色即质碍之义。凡依正色法,不出此五也。(依正色法者,依是众生依报,即山河大地屋宇之类也。正是正报,即众生五阴之身也。此二种皆有形量分嗮,故云色法也。) 一、极略色,谓于色上分析长短形相粗细,以至极微,故名极略色。 二、极迥色(亦名自碍色),谓上见虚空青黄等色...
《三藏法数》 / 359字 / 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佛之本愿譬如船也。净土传曰:「菩萨乘大愿船,住生死海,就此世界,呼引眾生上大愿船。如是送至西方,如有往者,无不得生。」往生要集中本曰:「无量清净觉经云: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乘大愿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唤眾生,令乘大愿船送着西方。若眾生有上大愿船者,并皆得...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自在天外道之主神也。梵语摩醯首罗讹略,正為摩醯湿伐涅Maheśvara,译言大自在。在色界之顶,為叁千界之主。此大自在天有二种:一曰毘舍闍摩醯首罗,一曰净居摩醯首罗。毘舍闍為鬼类之名,摩醯首罗论师之所祀,有二目八臂,乘白牛,住於色界。密教以之為大日如来之应现。彼又言此...
《佛学大辞典》 / 1079字 / 7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一、安立真如,体非伪妄曰真,性无改异曰如;即一实相之体也。谓真如之体,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二、非安立真如,谓真如之法,从本已来,性自清净,离一切相,寂灭无为,故名非安立真如。
《三藏法数》 / 100字 / 7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无着菩萨释摄大乘经(未渡)之摄大乘品而作摄大乘论,世亲无性二菩萨各造其释论。本释合有叁本。梁真諦译无着之本论及世亲之释论,唐玄奘亦译无着之本论并世亲无性之二释论,此称梁论新论。其中弘布梁论者。名摄论宗。沙门慧旷亲就諦师闻摄论,同时法常智儼等诸德各研之,其后道岳...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如来叁昧耶之本誓也。大疏九曰:「结叁昧耶者,即是必定师子吼,说诸法平等义故,立大誓愿,当令一切眾生得如我故,欲善為眾生开净知见故,以此警觉眾生及诸佛故,是故此叁昧耶,名為一切如来金刚誓诫。」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7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物之不坚实,譬之空中之浮云。维摩经观眾生品曰:「如智者见水中月,(中略)如空中云,(中略)菩萨观眾生為若此。」新译仁王经中曰:「叁世善恶,如空中云。」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7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大海有龟,腹有一眼。随波浮游於中,遇大木之穴则乘之,偶风吹来,遂覆此木,龟仰向其腹之一眼,当於浮木之孔,见日月之光,此譬希有难逢之际遇(见十住论之鼇眼持头),盲龟之喻少异之。法华经庄严王品曰:「佛难得值,如优波罗华,又如一眼之龟值浮木孔。」十住论八曰:「人身难...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7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依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以金轮,白伞,光聚,高,胜,五佛顶尊為本尊而修之密法也。形像,一字顶轮王身為金色相,瞻仰如来,左手执开莲华,於华臺上侧,竪画一金轮。右手扬掌,身背有圆光。白伞盖佛顶身為金色相,视一字顶轮王,左手当胸,执开莲华。於华臺上画白伞盖。右手执...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璎珞经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彻照无碍,故名神通。 一、天眼通,谓能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及见一切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是名天眼通。(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天耳通,谓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
《三藏法数》 / 358字 / 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二卷,唐不空译。略称大随求陀罗尼经、随求陀罗尼经、大随求经、随求经等。佛在大金刚须弥峰楼阁,集一切大眾,放顶毫之光照十方一切佛剎说大神咒,名普徧光明。(中略)大随求陀罗尼。并说种种灵验之事。更有宝思惟译之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一卷,同本抄略。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7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种种不一。(一)称讚净土经十佛:一东方不动如来,二南方日月光如来,叁西方无量寿如来,四北方无量光严通达觉慧如来,五下方一切妙法正理常放火王胜德光明如来,六上方梵音如来,七东南方最胜广大云雷音王如来,八西南方最胜日光名称功德如来,九西北方无量功德火王光明如来,十...
《佛学大辞典》 / 549字 / 7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身长一丈六尺,是通常化身佛之身量也。佛说十二游经曰:「调达身丈五四寸,佛身长丈六尺,难陀身丈长五四寸,阿难身长丈五叁寸,其贵姓舍夷一丈四尺,其餘国皆长丈叁尺。」行事钞下曰:「明了论云:人长八尺,佛则倍之丈六。」业疏四上曰:「佛在人倍,人长八尺,佛则丈六,并依周...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6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又云八大金刚童子,不动尊之使者也。八大童子仪轨曰:「一慧光菩萨,二慧喜菩萨,叁阿耨达菩萨,四指德菩萨,五乌俱婆誐,六清净比丘,七矜羯罗,八制吒迦,是等使者,四智四波罗蜜,為亲随顺大日教令故显现此形,围绕圣无动尊也。」 一、慧光童子,面貌少忿怒,着天冠,身色黄白...
《佛学大辞典》 / 612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摩尼珠也。译云如意珠。法华经曰:「净如宝珠,以求佛道。」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曰:「心性宝性无有染污。」智度论五十九曰:「如意珠能除四百四病。」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6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总而合数为叁十七道品。四念处大小乘名有异。观身不净。观受有苦。观心生灭。观法无我。是小乘四念处。观身如虚空。观受内外空。观心但名字。观法善恶俱不可得。是大乘四念处。四正勤。恶法未生方便令不生。名一正勤。恶法...
《法门名义集》 / 246字 / 6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一、至诚心,真实愿净土之心。二、深心,深愿净土之心。叁、迴向发愿心,迴向所修之功德,愿求往生净土之心。具此叁心者,必得往生。观无量寿经曰:「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叁者迴向发愿心。具叁心者,必生彼国。」 又一、根本心,第八阿赖耶识之心王,含藏一切善恶之种子,生染...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6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Sūtra,又作修单罗,修妒路,修多阑,修单兰多。以綖為正翻。谓如以綖(线字同)贯花,使之不散。言教能贯穿法义使不散失,故名之為綖。其餘经文谓為契经,经本等者,义译也。新作素怛缆,素呾缆,苏多罗,苏呾罗。译綖或契经。綖之义如前。契经者,契於理,合於机,故曰契。贯穿...
《佛学大辞典》 / 1194字 / 6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又名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等,异名同体也。性之為言体也,不改也,真如為万法之体,在染在净在有情数在非情数,其性不改不变,故曰法性。此法性小乘多不言之,大乘诸家则盛论之。其论有四家之不同。第一法相慈恩家,言法性為叁性中之圆成实性,是依地起性,一切有為万法之所依也,...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6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Ullambana,又作乌蓝婆拏。译曰倒悬。言苦之甚者。玄音应义十叁曰:「盂兰盆,此言讹也。正言乌蓝婆拏,此译云倒悬。按西国法,至於眾僧自恣之日,盛设供具,奉施佛僧,以救先亡倒悬之苦,旧云盂盆是贮食之器。此言讹也。」然宗密之盂兰盆经疏曰:「盂兰是西域之语,此云倒悬。盆...
《佛学大辞典》 / 323字 / 6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起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叁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叁、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梵行,等入法界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谓由前修十行,神通满...
《三藏法数》 / 896字 / 6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一小乘外道论师】此外道师说诸受阴重如灯火灭种坏风止名为涅槃(阴即身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外道方论师】此外道师说最初生诸方从诸方生世间人从人生天地天地灭没还入彼处名为涅槃(诸方即四方也)。 【叁外道风仙论师】此外道师说风能生长命物能杀命物风造万物能坏万物名...
《三藏法数》 / 1256字 / 6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僧具之一。世所谓爪杖也。手所不能到之处,用此可以搔抓如意,故名。释氏要览中曰:「如意之制盖心之表也,故菩萨皆执之。状如云叶,又如此方篆书心字。」是亦一说也。然比丘之百一资具及曼陀罗诸尊之器仗,无见类於如意者,盖是始於支那也。佛祖统纪智者传曰:「南岳手持如意,临...
《佛学大辞典》 / 362字 / 6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天台智者大师,通释妙法莲华经一部之外,复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世多持诵,故别立玄疏,详释此品。品题之中,乃约人法等十双,一一贴释,以观音普门具有此十双之义,该括自行化他,始因终果之法。故历陈之,助显其义,可谓无余蕴矣。(玄即玄义,通释品题。玄谓幽微难见,义则别...
《三藏法数》 / 1460字 / 6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一、离言真如,谓真如之体,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离言说相,故名离言真如。 二、依言真如,谓真如之体,性本虚融,不碍言说,以依言说能显真如,故名依言真如。
《三藏法数》 / 72字 / 6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亦名四断,出法界次第) 正则不邪,勤则不怠。毗婆沙论云:断已生恶法,犹如除毒蛇;断未生恶法,如预防流水;增长已生善,如溉(居代切,灌也)甘果栽(栽,苗也);未生善令生,如钻(祖官切,穿也)木出火,故名四正勤。(梵语毗婆沙,华言广解。) 一、已生恶令永断,谓五...
《三藏法数》 / 289字 / 6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一、欲如意足,欲者,希向慕乐,庄严彼法,故名为欲。谓凡所修习一切诸法,若无乐欲之心,事必不遂;若能乐欲,所愿皆得,是为欲如意足。(庄严彼法者,谓修希即心,令四念处身受心法之观成就也。) 二、念如意足,念者,专注彼境,一心正住,故名念。谓若非一心,观法断绝;若...
《三藏法数》 / 233字 / 6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心体不可思议,称之曰妙。圆觉经曰:「如来圆觉妙心。」五灯会元一曰:「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四教仪曰:「妙心体具,如如意珠。」依台宗之判,则别教以如来之真心名為妙心。圆教直以凡夫之妄心称為妙心。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又名疟病法。加持病疟人使之平癒之法也。法令病者南向,修法者坐其后方,先作护身法,并结结界之印,防恶魔障碍,次结弥陀定印,入於冥想,观念病者之心月轮,有鍐、吽、怛洛、紇哩、恶之五字,此五字如其次第变為大日、阿閦、宝生、弥陀、不空之五佛,此五佛又成五大明王,不动明...
《佛学大辞典》 / 289字 / 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证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為法身也。以叁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為理智显现,有為(...
《佛学大辞典》 / 991字 / 6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真如在烦恼中,谓之如来藏,真如出烦恼。谓之法身。依佛性论如来藏品,藏有叁义:(一)所摄之义,真如立於眾生之位则含和合不和合之二门,為和合门者生一切之染法,為不和合门者,生一切之净法,一切染净之法,皆摄於如来之性,即真如,故云如来藏。易言之则真如摄一切法。如来藏...
《佛学大辞典》 / 627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