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 条搜索结果

化身

佛叁身之一。又名应化身,变化身。為眾生变化种种形之佛身也。有广狭二门,广门之化身者,谓对二乘凡夫示现之种种佛身,及六道异类之身,总為化身也。佛地论七曰:「变化身者,為欲利益安乐眾生,示现种种变化事故。」成唯识论十曰:「变化身,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5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曲齿

梵名矩吒檀底之译意。又云施积。十罗剎女之一。形像如天女仙,衣色青,面低伏,前捧香花,长跪而居。為半。密家以之為西方阿弥陀佛之化身。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5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叁根禪说

日本莹山着。附於禪用心记之后。入大藏经。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疟加持

又名疟病法。加持病疟人使之平癒之法也。法令病者南向,修法者其后方,先作护身法,并结结界之印,防恶魔障碍,次结弥陀定印,入於冥想,观念病者之心月轮,有鍐、吽、怛洛、紇哩、恶之五字,此五字如其次第变為大日、阿閦、宝生、弥陀、不空之五佛,此五佛又成五大明王,不动明...

《佛学大辞典》 / 289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十二光佛

阿弥陀之十二光佛也。无量寿经上曰:「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中略)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燄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九品往生阿弥陀叁摩地集陀罗尼经曰:「是内十二曼陀罗...

《佛学大辞典》 / 227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八戒斋

又作八斋戒,八关斋,八支斋。亦单云八戒。有二说:依俱舍论之说,则一杀生,杀有情之生命也。二不与取,取他不与之物也。叁非梵行,男女之媾合也(与五戒中不邪婬不同)。四虚誑语,与心相违之言说也。五饮诸酒,饮酒也。六涂饰鬘舞歌观听,身涂香饰花鬘,观舞蹈,听歌曲也。七眠...

《佛学大辞典》 / 547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八十随形好

咽已下六十种好。咽已上二十种好。是为八十种好。咽下六十种。足二十抓指手足八处表里平满。两踝两膝两[阿-可+]两肩两腕两股两臂藏相两圆两膊两胁两腋两乳腰背心脐咽覆(悉皆妙好。是名咽下六种十好)咽上二十者。上下耳齿两唇两龂两颊两发鬓两眼两耳两鼻孔两眉两额两角。已上是名...

《法门名义集》 / 194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巴陵叁转语

巴陵,谓岳州顥鑑禪师也。碧严第十叁则评唱曰:「师,常缝具行脚,深得他云门脚跟下之大事,所以奇特。后出世為云门法嗣,先住岳州巴陵,不更作法嗣之书,只得叁转语上云门。如何是道?明眼人落井。如何是吹毛剑?珊瑚枝枝撑着月。如何是提婆宗?银碗裹盛雪。云门云:他日老僧忌...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慈明盆水

慈明圆禪师,一日於方丈内安一盆水,上横一口剑,下着一双草鞋,横安柱杖而。见僧入门,便指,僧拟议,师便棒。见会元十二。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画像

尊胜佛顶修瑜伽法仪轨上曰:「其所画布[(畾/(冗-几+互))毛]等,大小随意。(中略)於莲华臺上结,白肉色,两手脐下如入禪定,掌中承莲华,於莲华上有金刚鉤,如上顶轮王等,种种光明五智冠等,一依瑜伽图,皆於白莲华座结(云云)。」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一圆相

在禪门為悟之对照而出之圆相也。有圆相之商量者,自慧忠国师始。传灯录五曰:「师见僧来,以手作圆相,相中书曰字,僧无对。」碧巖六十九则曰:有南泉一圆相之公案。「南泉、归宗、麻谷,同去礼拜忠国师。至中路,南泉於地上画一圆相云:道得即去,皈师於圆相中,麻谷便作女人拜...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贝多罗

Pattra叶。但传说贝者叶之义,多罗(Tāla)树之叶,谓之贝多罗,叁藏之经典皆记之。多罗树之形如棕櫚,叶亦相似,或翻岸者,直然脱出之义歟。古师以之為菩提树者讹也。翻梵语曰:「贝多罗,译曰脱也。」名义集叁曰:「多罗,旧云贝多,此翻岸,如此方棕櫚。」法显传曰:「菩萨前到...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经行

於一定之地旋绕往来也。即禪而欲睡眠时,為此防之,又為养身疗病。寄归传叁曰:「五天之地,道俗多作经行。直去直来,唯遵一路。随时适性,勿居闹处。一则痊痾,一能销食。(中略)若其右绕佛殿,旋游制底,别為生福,本欲虔恭。经行乃是销散之仪,意在养身疗病。旧云行道,或曰...

《佛学大辞典》 / 364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对出家送丧

僧中有死者,则一山之僧眾送之,附於四葬之一,令诵经咒愿。毘奈耶杂事十八曰:「送丧苾芻,可令能者诵叁啟无常经并说伽陀為其咒愿。事了归寺,便不洗浴随处而散。俗人见讥,咸言:释子极不净洁,身近死尸身不洗浴。佛言:不应尔,可洗身。彼即俱洗。佛言:若触尸者连衣俱洗,其不...

《佛学大辞典》 / 303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八种喻

一、顺喻,谓佛说法随顺世谛次第,从小向大而为喻也。如经云:天降大雨,沟渎皆满。沟渎满,故小坑满。小坑满,故大坑满。如是渐次,乃至大海满。如来法雨亦复如是。众生戒满,乃至解脱满。解脱满,故涅槃满,是名顺喻。(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逆喻,谓佛说法逆于世谛次...

《三藏法数》 / 805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十八道

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十八不共法

不共法者,谓诸佛之智内充,无畏之德外显,一切功德智慧,超过物表,不与凡夫二乘及诸菩萨共有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身无失,谓佛从无量劫来,常用戒、定、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诸功德满足,故一切烦恼俱尽,是名身无失。(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三藏法数》 / 820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心咒

诸尊之神咒,有大咒小咒一字咒叁种。一字咒谓之心咒。心為真实精要之义,如心经之心。又,总曰陀罗尼,是為如来心中之胜法。故名心咒。随求陀罗尼经曰:「心中真言,佛之心中无胜此法故。」楞严经七曰:「无為心佛从顶发辉,实莲华所说心咒。」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光者后光。者臺座。又云光座。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五停心

停者,止也。谓修此五法,以止其五种过失之心也。 一、多贪众生不净观,谓多贪欲之人,于男女身分,互相染着,须假作九想不净之观治之,令其贪着之心不起。故云多贪众生不净观。(九想者,胖胀想、青瘀想、坏想、血涂漫想、脓烂想、虫啖想、散想、骨想、烧想也。) 二、多嗔众...

《三藏法数》 / 755字 / 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露牛

露地之大白牛车也。譬一乘之妙法。法华经譬喻品曰:「诸子等安稳得出,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中略)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其车高广,眾宝庄校,(中略)驾以白牛。」秘藏宝钥下曰:「羊鹿憋而露牛疾。」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一缘

同一类之机缘,同一种之因缘也。妙玄一之上曰:「一根一缘,同一道味。」大集经叁十八曰:「行住卧,常係一缘。」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乖尊卑次序戒

制乖背尊卑次第序列之戒也。四十八轻戒之第叁十八。佛法,之次第,不问老少贵贱,先受戒者在前,后受戒者在后。此戒即诫不依此次序,无前后,如兵奴之法者。通於大小二乘,道俗七眾。法藏名之為眾乖仪戒,太贤谓為无次第戒。今依天台之名,出於梵网经,菩萨戒义疏等。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大小二化身

一、大化身,谓佛被大乘菩萨之机,或现八万四千相好之身,或现微尘数相好之身,满虚空中,是名大化身。 二、小化身,谓佛被小乘及人天等机,或现叁十二相,一丈六尺之身,是名小化身。(叁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

《三藏法数》 / 255字 / 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大安乐不空金刚真实菩萨

与[大乐金刚萨埵]同。於胎藏界曼荼罗徧知院之最南。梵名摩訶缚曰罗母伽叁昧耶萨怛缚。译言金刚不空真实菩萨。密号称為真实金刚。即普贤延命菩萨也。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折芦

达磨祖师折芦苇而渡江也。释氏通鑑曰:「达磨至金陵,知机不契,遂去梁。折芦北趋魏境,寻至雒邑,止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壁而。」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围遶

遶右旋而敬礼,即右遶叁匝也。法会之行道式本此。贤愚因缘经九曰:「须达遥见世尊,犹如金山。(中略)覩之心悦,不知礼法。直问世尊,不审瞿曇起居何如?世尊即时命令就座。时首陀会天遥见须达,虽见世尊,不知礼拜供养之法。化為四人,行列而来。到世尊所,接足作礼,胡起问讯,...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健勇

称结曰健勇。见白伞盖大佛顶念诵要法。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佛十宿缘

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

《三藏法数》 / 2599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尸利沙

Śiriṣa’,或作尸利洒。树名。尸利沙者,吉祥之义。此方之合昏树也。又曰尸利沙者,头之义。其果曰似头果。又云舍利沙。此译合欢树。南本涅槃经叁十二曰:「如尸利沙果,光无形质,见昴星时,果则出生身长五寸。」增一阿含经四十一曰:「拘屡孙如来尸利沙树下而成佛道。」心地观...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佛陀之法也。结加於左右髀上而也(字添足者所谓蛇足也),跌者足背也,交结左右足背而置於左右髀上谓之,即结也。置左右之一足於左右之一髀,名為半有吉祥降魔之二、先以右足押左股,次以左足押右股,手亦上左,谓之降魔,反之谓之吉祥。释尊...

《佛学大辞典》 / 561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海龙王

一时,佛在灵鷲山。无量之眾围绕时,忽海龙王率无数眷属诣佛处,佛為说深法,则大欢喜。请佛降海底龙宫,以受供养说法。佛许之。时龙王化作大殿,以紺琉璃紫磨黄金庄严,宝珠瓔珞七宝為栏楯。极為广大。又自海边通金银琉璃叁道宝阶,使至於龙宫。以请世尊及大眾。世尊乃率无量之大...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尼连禪

又作尼连禪那Nairañjana,河名。佛将成道,先浴此河,后菩提树下。玄应音义叁曰:「尼连禪河应云尼连禪那,或云熙连禪,此译云。尼者不也,连禪那者乐着也,名不乐着河也。」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舍利塔

Śarīra-stū a,安置佛舍利之宝塔也。金刚童子轨曰:「此童子真言对舍利塔前念诵,餘所不应念诵,作法不成故。」宝楼阁经下曰:「离喧闹,密静处建立精室,或舍利塔前。皆对佛像而向东方作吉祥及结。」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参之大者。其规与寻常之参同,但首座入堂不烧香。见象器笺九。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孔雀明王

一头四臂,為菩萨形,驾孔雀,故曰孔雀明王(明王非忿怒尊),具名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种子為字。叁昧耶形為孔雀尾。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曰:「於内院中心,画八叶莲华。於莲华胎上,画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萨。头向东方,白色着白繒轻衣,头冠瓔珞,耳璫臂釧,种种庄严,乘金色孔雀...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梵唄

法会之声明也。唄者唄匿之略。又作婆陟、婆师。音韵屈曲昇降,能契於曲,為讽咏之声,是梵土之法曲,故名梵唄。又曰唄匿。单云唄。翻作止断止息或讚嘆,法事之初唱之,以止断外缘,止息内心,方堪作法事,又其偈颂多讚佛德,故云讚嘆。行事钞上四曰:「说戒者已,维那打静,小者...

《佛学大辞典》 / 347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药师如来十二大愿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惟愿演说诸佛名号,及本昔所发殊胜大愿。佛言:东方过此十恒沙等佛土之外,有世界名净琉璃,彼土有佛,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行时,发十二大愿。(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 一愿,愿我...

《三藏法数》 / 1534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叁钵罗佉哆

Saṁ rāgata,译作善至,正至,时至。旧称僧跋。译作等施。於大眾食前使维那唱此语,然后使大眾食。南山旧律以之為施主对於眾僧表白平等施意之语。义净新律,以此為消食毒之秘密语。行事钞下叁之叁曰:「梵摩难经夫欲施者,皆应平心,不同大小,佛令阿难临饭说僧跋,僧跋者眾僧饭...

《佛学大辞典》 / 481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五体

凡礼敬叁宝,必须五体投地,所以折伏憍慢,用表虔诚故也。(叁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一、右膝,疏云:愿我右膝着地之时,令诸众生得正觉道也。 二、左膝,疏云:愿我左膝着地之时,令诸众生于外道法不起邪见,悉得安立正觉道中也。 叁、右手,疏云:愿我右手着地之时...

《三藏法数》 / 246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四衢道

譬苦集灭道四諦之理。以小乘之人依止於四諦之理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诸子等安稳得出,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无復障碍。」法华文句五曰:「衢道正譬四諦,四諦观异名為四衢。」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薄伽梵六义

梵语薄伽梵,亦云婆伽婆,名具六义。佛地论云: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如是六德义圆满,是故彰名薄伽梵。唐玄奘法师,明五种不翻中,第二多含不翻,即薄伽梵是也。(五种不翻者,秘密不翻、多含不翻、此方无不翻、顺古不翻、尊重不翻也。) 一、自在义,谓如来永...

《三藏法数》 / 456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海丈夫

经律异相九,有「海以救估客」一章。昔菩萨与五百商人入海採宝,遇大飘风。菩萨曰:我為眾生捨身,海神所恶者死尸也。即引刀自害,海神恶之,漂舟上岸。天帝释覩菩萨弘慈,以天之神药灌口。菩萨忽苏,起与眾相劳。出杀身济估人经及度无极集。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般若波罗蜜多菩萨像

於白莲华等上结,身黄金色,眾宝瓔珞,徧身庄严,首戴宝冠,冠繫白绘,两边垂下,左手当心,持般若之梵篋,右手当乳,作说法印,以大拇指压无名指之头是也,即想菩萨顶至於足,身之诸毛孔,流出光明,作种种之色,徧满法界。一一光中,化无量之佛,徧於虚空界之诸世界中。普...

《佛学大辞典》 / 375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金鼓

梦有金鼓,说懺悔之偈颂。金光明经懺悔品曰:「尔时信相菩萨,即於其夜梦见金鼓,其状殊大。其明普照,喻如日光。復於光中得见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尊,眾宝树下琉璃座,与无量百千眷属围绕而為说法。见有一人,似婆罗门,以抱击鼓出大音声,其声演说懺悔偈颂。」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坚固惠

胎藏界地藏院上第八位。密号曰超越金刚。主内证坚固不坏,又名坚固深心。菩萨形肉色,右手持莲上有羯磨杵,左手立大指,轻屈头指,握餘指,仰置膝上,赤莲。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八相成道

佛陀以成道為中心,示现由始至终一期之相状,谓之八相成道。成道虽為八相中之一,然為八相中之主脑,故别揭成道之名。八相经论所说存没不同,而大要有二说。大乘起信论所说者,一、降兜率,先住於兜率天,在彼天四千岁。见时机熟,遂乘白象由彼天降下之相也。二、入胎,乘白象由摩...

《佛学大辞典》 / 660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八敬戒

又名八敬法,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如来成道之十四年,姨母求出家,佛不许之,盖以正法千年,若度女人,则减五百也。阿难叁请,便传八敬法,使向彼说。若能行之,则听女出家。姨母顶戴信受,乃得戒。由得戒之十缘而正法亦復千载。四分律四十八曰:「佛告阿难,今為女...

《佛学大辞典》 / 439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修私摩

频婆娑罗王长子之名。译曰善结。见禪叁昧经上。梵Suaiman。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提婆為利养学神通

有四说,一从佛学。五分律叁曰:「时世尊受诸大声闻与阿耨达龙王之请,调达未得神通,不能俱去,羞耻从佛,愿学通法。佛為教於安居中得神通。」二从修罗陀比丘学。增一阿含经四十六曰:「提婆达多从修罗陀比丘学沙门威仪礼节。是时提婆达多请说神通道,比丘為说其法。达多不久而得...

《佛学大辞典》 / 416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释迦密教成佛

一切义成就菩萨,既依显教,经叁无数劫修行,於色究竟天金刚座而证无上菩提,住於空观而作佛果圆满之思。然犹未见自心之本性,因是而徧空之诸佛来集,惊觉之使自禪定起,授五相之观门,使得五智圆满之佛果。见金刚顶经一。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降焰魔尊画像

大神验念诵法曰:「圣阎曼德迦威怒王,身乘青水牛,持种种器杖。以触髏為瓔珞头冠,虎皮為裙。其身长大,无量由旬。徧身火焰,洞然如劫烧焰。顾视四方,如师子奋迅。」仁王经仪轨上曰:「依教令轮,现作威怒六足金刚,手臂头各六,水牛上。」大日经疏六曰:「降阎摩尊,是文殊眷...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香饭

维摩自香积佛之世界齎供一会之大眾者。维摩经香积佛品曰:「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於何食?时维摩詰。知其意而语言:佛说八解脱,仁者受行,岂离饮食而闻法乎。若欲食者,且待须臾。当令汝得未曾有食。(中略)於是维摩詰,不起於座。居眾会前,化作菩萨。相好光明,...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大勇猛菩萨

於胎藏界曼荼罗徧知院叁角智印之左。梵名摩訶尼罗。译言大勇猛。密号称為严迅金刚。据大日经则此座可不安如意宝珠。故於如意宝珠附佛格,列於现图曼荼罗。其内证為雨万法。肉色。左手当脐,持如意法。右手持利剑。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悉达太子二相

梵语悉达,华言顿吉,即佛幼时之名也。二相者,谓佛初生时,净饭王令相师占之。相师云:太子相好,具有轮王及成佛之相也。 一、轮王相,轮王相者,谓转轮圣王,亦具叁十二相也。相师言:太子具足是相,若其在家,当作转轮圣王,王四天下也。(叁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辐轮相、...

《三藏法数》 / 343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梵网经莲华藏世界

有千叶之一大莲华中臺有卢舍那佛,千叶各為一世界,卢遮那佛化為千释迦,居於千世界。復就一叶世界有百亿之须弥山,百亿之四天下(即叁千大千世界),百亿之南阎浮提。千释迦各化為百亿之释迦,於百亿之菩提树下。见梵网经上。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百八叁昧

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印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法数》 / 5399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四种佛

一、叁藏佛,於摩羯陀国菩提树下以生草為座,於叁十四心断见思之惑,而成正觉。身长丈六,对叁乘之根机说生灭之四諦,為八十之老比丘,灰身灭尽於双树下,唯有此佛為十方之佛,叁世之佛,悉是他佛也。二、通佛,既於因位断叁惑之正使,於摩羯陀国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為座,以一念...

《佛学大辞典》 / 695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善知识

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於我為益,导我於善道者。法华文句四曰:「闻名為知,见形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心。」有部毘奈耶杂事曰:「阿难...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如来十恩

一、发心普被恩,谓如来最初发菩提心,修习胜行,成就功德,皆为普被法界群生,咸令利益安乐,是为发心普被恩。(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难行苦行恩,谓如来往昔因中,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剜身千灯、投形饲虎、雪岭亡躯,如是难行苦事,积劫行之,皆为利乐众生,是为难行...

《三藏法数》 / 1090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婆蹉

Vatsa,一云筏蹉梵志,又云筏蹉子,犊子部外道也。 又Vatsa,比丘名,為苦行第一。增一阿含经叁曰:「苦身露不避风雨,所谓婆蹉比丘是。」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二门

唐道绰所判。一、圣道门,此土由凡至圣修道之教门也。除净土叁经,其餘之诸经是。二、净土门,往生弥陀净土而证圣果之教门也。叁部经之所说是。安乐集上曰:「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选择集本曰:「道绰禪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捨圣道正归净土。」教行信证六本曰:「凡就一代...

《佛学大辞典》 / 2032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尊胜佛顶

一名佛顶尊胜,亦名除障佛顶。是五佛顶之随一,尊胜陀罗尼之本尊,即释迦如来由佛顶现出之轮王形,為佛顶尊中之最尊,故名尊胜佛顶,能除一切惑业,故名除障佛顶。尊胜佛顶修瑜伽法仪轨下曰:「一切佛顶中,尊胜佛顶能除一切烦恼业障故,号為尊胜佛顶心,亦名除障佛顶。」同下曰:...

《佛学大辞典》 / 344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叁会

叁度之法会也。罗什译之弥勒大成佛经曰:「说此偈已,出家学道,於金刚庄严道场龙华菩提树下。(中略)於此日初夜降四种魔,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中略)尔时释提桓因、护世天王、无数天子,於华林园头面礼足,合掌劝请转於法轮,时弥勒默然受请。(中略)说是语时九十六亿人...

《佛学大辞典》 / 300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梵语阿萨曩Āsana。诸佛以莲华為座。智度论八曰:「劫尽烧时,一切皆空。眾生福德因缘力故,十方风来,相对相触,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头人,二千手足,名為韦纽。是人脐中出千叶金色妙宝莲华,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有人结,此人復有无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此梵天王心...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出家二戒

一、十戒,谓一不杀、二不盗、叁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高广大床、七不着花鬘衣、八不观听歌舞、九手不捉金银财宝、十不过中食。此十戒是初出家沙弥所持,是为出家十戒。(梵语沙弥,华言息慈。息世染之情,慈济群生也。) 二、具足戒,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谓...

《三藏法数》 / 407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香芻

香草。自恣之比丘以為座。祖庭事苑六曰:「根本百一羯磨云:受随意比丘,应以生茅与僧伽為座,诸比丘并於草上。(中略)随意即自恣也。」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蛤蜊观音

叁十叁观音之一。於蛤蜊中,故有此称。又,唐文宗食蛤蜊,有擘而不开者,焚香祷之,俄变為大士形。帝召终南山惟政禪师问之。师曰:夫物无虚应,此盖陛下信心广耳。经云:应以此身得度者,即现此身而為说法。帝曰:大士虽现,末闻说法。师曰:陛下覩此,常耶?非常耶?信耶?非信...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力波罗蜜菩萨

胎藏界曼陀罗虚空藏院二十八尊之一。梵云:波罗尼波罗蜜多,密号為勇力金刚,主如来之十力。肉色,着羯磨衣,右手捧荷叶,上有狮子,左手為拳,於赤莲。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十不二门

十门何为而设也?盖荆溪大师,因释法华玄义,其中广明十妙之旨。法相该博,学者难入。故于迹本二门之间,对前十妙,立此十门;复于门门之下,结归一念。为令修学之人,于一念心开,妙解立妙行,故云不可不了十妙大纲,故撮十妙为观法大体。然此十门,皆以不二命名者,盖法华以前...

《三藏法数》 / 1984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波吒釐子城缘起

西域记八谓初有婆罗门,高才博学,门人数千受业。学徒一日游观,有一书生徘徊悵望。同儔谓曰:汝何忧?曰:盛色方刚,学业未成,顾此忧心弥剧。学徒戏曰:今将求子聘婚,乃假立二人為男父母,二人為女父母,遂令波吒釐树下。谓女婚者树也,採时果,酌清流,陈婚姻之绪。时假女父...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恒伽提婆

Gāngādevi,女人名。译曰河天。父母祷恒河之神而得之,故名。於般若会受佛之授记,出大般若二十卷,小品般若七卷,智度论七十五。智度论七十五曰:「问曰:何以名為恒伽提婆?答曰:一切皆有名字為识故,何足求义?有人言:是女人父母供养恒伽神得此女,故言恒伽提婆。恒伽是河...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心源

心為万法之根源,故曰心源。菩提心论曰:「妄心若起,知而勿随。妄若息时,心源空寂。万德斯具,妙用无穷。」止观五曰:「结束手,缄唇结舌,思想实相,心源一止,法界同寂。」又曰:「若欲照知,须知心源,心源不二,则一切诸法皆同虚空。」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行四依

谓出家之人,依此四法而修,则能成就圣道也。 一、着粪扫衣,着粪扫衣者,谓视同粪土,扫除不用,即世人所弃弊垢之衣也。修道之人当收拾净洗,补凑穿着,如此则心无所恋,能成道业矣。 二、常行乞食,乞食者,谓出家之人,常以乞食自活其命也。 叁、树下,树下者,谓出家...

《三藏法数》 / 196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拈衣

拈者撮也。佛传法而付法衣时,弟子撮之下法语,谓之拈衣,此為弟子初出世,开堂时行之者。勅修清规受请人际曰:「若新命是嗣法弟子住持付法衣,有法语被衣。」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灭恶趣

胎藏界除盖障院之上第二位。密号曰除障金刚。以破灭叁恶趣為本誓,与[地藏]同。又名破恶趣,除恶趣。菩萨形,白黄色,左手屈中指,附於大指,伸餘指,当胸。右手為与愿,於赤莲。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佛叁事入城

一、为女人入城,谓一切女人女子,皆为父母及夫主所拘,不得辄自出入,思仰如来,无由得见。是故如来入城,令彼女人,皆得瞻敬。观佛叁昧海经云:若能暂见如来,相好光明,除六十劫生死之罪,获无量福。未来生处,必见弥勒。(梵语弥勒,华言慈氏。) 二、为病人入城,谓如来于...

《三藏法数》 / 907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住无戏论菩萨

胎藏界曼荼罗金刚手院中行第七位,主阿閦之断德,断灭妄想戏论,与十九执金刚中住无戏论金刚本誓同。梵号钵罗波制尾贺哩,密号无量语金刚,肉色,左手独股,右手如胎拳,竪小指,立右膝,赤莲花。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如来叁十二相

谓如来应化之身具此叁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人天中尊众圣之王也。 【一足安平相】谓足下安立皆悉平满犹如奁底也(奁力盐切奁底者即盒底也)。 【二千辐轮相】辐即车轮中之辐谓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有如千辐轮也。 【叁手指纤长相】谓手指纤细圆长端直𦟛好指节参差光润可爱胜余...

《三藏法数》 / 998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七种无上

一、身无上,谓如来以叁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世出世间,无有超过其上,是名身无上也。(叁十二相者,足下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

《三藏法数》 / 1100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末尼教

具云末尼火祆教。為波斯国之火教也。末尼為宝珠,火祆言其光明,即彼教之神体太阳也。佛祖统纪叁十九曰:「唐太宗贞观五年,初波斯国苏鲁支,立末尼火祆教,勅於京师立大秦寺。」,「祆,火烟反,胡神,即外道梵志也。波斯国在西海,此云大秦。」同四十一曰:「代宗永泰叁年,勅回...

《佛学大辞典》 / 205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患子

木槵子也。於数珠用之。校量数珠经曰:「槵子搯一徧,得福千倍。」木槵子经曰:「若欲灭烦恼障报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常自随,若行若若卧,恒常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磨僧伽名,乃过一木槵子。」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尼八弃戒

梵语尼,华言女。弃,却也。谓尼犯此八罪,弃却于佛法之外也。 一、杀,杀即损伤物命也。谓一切有情,皆惜身命。尼若不能悯彼,反更伤残,是故为众所弃也。 二、盗,盗即窃取他物也。谓尼于他人所有财物,生贪乐心,不与而取,是故为众所弃也。 叁、淫,淫即染欲也。谓尼不能...

《三藏法数》 / 333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马鸣菩萨大神力无比验法念诵仪轨

一卷,唐金刚智译。释迦如来菩提树下马鸣菩萨白佛自说大神咒,使像末之贫穷获大福利。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荧惑星

梵名阿誐罗迦那乞叉怛摩Aṁgāraka-nakṣatra,又称荧惑天,火荧惑星,火曜星,罚星,四利星。或曰虚汉。金刚界叁昧耶会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一,南方五尊之五位也。形像為肉色女形,左手作拳安於膝。右手持火精当於胸。於荷叶座。出於焚天火罗九曜者為神形。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提谓波利

二商主名,提谓又作帝梨富娑Tra ṣa瓜,离谓等。波利又称跋梨迦Bhallika,优婆离,金挺等。或称為北天人。或称為优德伽罗Utkala人。佛对之初说人天教,与以髮爪使造塔。但此為梵天劝请以前之事也。五分律十五曰:「结七日受解脱乐。过七日已,从叁昧起。游行人间。时有五百...

《佛学大辞典》 / 567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行华

以华配赋也。慈恩传二曰:「法师至,诸德起来,相慰讫,各各还就。令一僧擎鲜华一盘来,授法师。法师受已,将至佛前,散华礼拜讫,就木叉毱多下,已復行华。」即此可见西域行之也。行华之行,同於行香之行。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修十种善法如师子王

菩萨因修善法,得无上正真之道,为天人师,令一切邪魔外道,见者无不调伏,如师子王,有大威力,而能慑伏诸兽,所向无不自在,故以为喻也。 一、得不惊怖,谓菩萨以勇猛精进,得最上乘,于诸法中无与等者;故能游戏生死,不惊不怖,得大自在,如师子王,于百兽中,莫能与等,游...

《三藏法数》 / 598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叁种结界

一摄僧界,二摄衣界,叁摄食界。摄僧界中又有叁种:一、大界,一伽蓝地之外界為小极限,广者至十里乃至百里。佛使结此大界者,欲令為说戒等僧事时,一聚之僧尽和集,无一人乖隔故也。凡僧事之法,一界中,有一人不和集者,则其事不成就。夫无结界之法,阎浮提界僧眾,不尽和集,不...

《佛学大辞典》 / 377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六斋日

六斋日者,据毗婆沙论所说,凡遇持斋之日,则过中不食。 一、每月初八日,帝释敕四天王,各治一方。至此日,四王遣辅臣,观察世间人民善恶。(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

《三藏法数》 / 366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大光音天

色界第二禪天也。在胎藏界曼荼罗,位於外金刚部院之北方。肉色。右手持瓶。左手竪头中二指,屈餘指,仰而当胸。於筵。左右有侍者,右持未敷莲。左竪头指小指,屈餘指,向胸。右手作掬势,置於膝。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提婆五法

五逆罪中以破僧罪為最重,破僧者於同一结界中构别法而树立一眾也。今提婆所立有五法。辅行一曰:「言五法者。婆沙云:一粪扫衣。二常乞食。叁一食。四常露。五不受盐及五味。与正理不同。正理云:一不受五味。二断肉。叁断盐。四不受割截衣。五不居聚落边寺。」非谓是五法悉邪...

《佛学大辞典》 / 138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宾头卢住世因缘

法苑珠林四十二曰:「昔有树提伽长者,造旃檀鉢着络囊中,悬高象牙杙上作是言:若沙门婆罗门不以梯杖能得者即与之。诸外道知欲现神通,挑头而去。宾头卢闻是事白目连言:实尔不?答言实尔。汝师子吼中第一,便往取之。其目连惧佛教不肯取。宾头卢即往其舍入禪定,申手取之。依四分...

《佛学大辞典》 / 440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俱发意转轮菩萨

在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於虚空藏菩萨之右。密号曰法轮金刚。与纔发心转法轮菩萨同本誓。肉色,左手持莲,上安轮,右手仰掌,立独股,於赤莲。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叁种色

一、显色,显即明显,色即质碍之色,谓青黄赤白、光影明暗、烟云、尘雾、虚空等色,明显可见,故名显色。 二、形色,形即形相,谓长短方圆、粗细高下,若正不正,皆有形相,故名形色。 叁、表色,表,显也、对也,谓行住卧,取舍屈伸,虽是所行之事,而有表对,显然可见,故...

《三藏法数》 / 114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外道之梵天

外道所见之梵天,有叁种:一、自那罗延天生梵天,自梵天生四姓之人类及一切。是鞞陀论师之说也。外道小乘涅槃论曰:「问曰:何等外道说梵天是涅槃因?答曰:第四外道围陀论师说,从那罗延天,脐中生大莲华,从莲华生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无命物。从梵天口中生婆罗门,两臂中生...

《佛学大辞典》 / 491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十乘床

十乘观法。可安住吾等之心。故以处喻之。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圆教

以名大乘穷极之实教。后魏光统律师立叁教,第叁為圆教。圆教之名,自此始。其后由晋华严经五十五:「尔时如来,知眾生应受化者,而為演说圆满因缘修多罗。」又「显现自在力,演说圆满经。」之经文而立名。天台宗判四教,第四為圆教,华严宗復立五教,第五為圆教。今依台宗之说释之...

《佛学大辞典》 / 466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威德观音

叁十叁观音之一。左手持莲华,於巖上之像也。配於法华经普门品所谓:「可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现天大将军身為说法。」此将军身之威德,广大而胜,故名為威德。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焰摩天曼荼罗

以焰魔天為中心而建立之曼荼罗也。中央焰魔天,踞水牛,左持人头幢。左右為焰魔后二人,右着衣,左裸。外界下部中央,五道大神於床上,右為司命,持简与笔而,右见司录卷子。又同左侧為拏吉尼,裸形持囊,左為遮文荼,马头形之莲叶上。又上部之中央,有泰山府君,凭机执笔...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日光菩萨

此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地藏院上第九位。梵名苏利也波罗皮遮那,密号曰威德金刚。主地藏光明徧明之德。為药师如来之胁士者,与月光菩萨相对。為菩萨形,肉色,左手為宝幢。右手為与愿,於赤莲。為药师胁士者,掌中或莲上持日轮。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摩竭掩室

摩竭為摩竭提,或摩竭陀之略。国名。肇论曰:「释迦掩室於摩竭,净名杜口於毘耶。」同新疏下曰:「摩竭国名,法华说,如来成佛叁七日中而不说法。智度论七云:佛得道五十七日不说等,义言掩室也。」祖庭事苑一曰:「掩室,言世尊禪定普光法堂也。西域记云:昔如来於摩竭陀国初成正...

《佛学大辞典》 / 330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召请童子

八大童子之一。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文殊菩萨左五位。梵名阿羯囉洒也,译言召请,密号称為普集金刚,主召请眾生於菩提道之德。為童子形,叁髻,黄色,右手持独股戟,左手持细叶青莲,赤莲上。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大吉祥大明菩萨

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第二行第五位。梵名摩訶室利摩訶微地也。译言大吉祥明王。密号称為灵瑞金刚。肉色。左手持莲华安股上。右手竪小指,屈餘指,当胸。赤莲华。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小乘寺宾头卢為上座

梵网经法藏疏一曰:「又闻,西国诸小乘寺以宾头卢為上座,诸大乘寺以文殊师利為上座。」支那寺院原以憍陈如或宾头卢為上座,后依不空叁藏之奏请,以文殊為上座。表制集二曰:「伏望自今已后令天下,食堂中於宾头卢上特置文殊师利形像以為上座,询之圣典具有明文。(中略)斯乃天竺...

《佛学大辞典》 / 240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寂静法

真言五种护摩中第一之息灾法曰寂灾法,又云寂静法。要略念诵经曰:「修寂静者,结,面向北方,对於圆相一心离缘,作成就法,名扇底迦。」Śāntika。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水天妃

在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西门榜水天之左。主水天之定德。白黄色,头顶七龙。右手持龙索,左拳当腰,筵上。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弹宅迦林

為弹宅迦王所领有,故曰弹宅迦林。昔有仙人名摩灯伽。得五通,入山禪。其妻有容色,侍仙奉食。弹宅迦王游行入山,将妻还。曰:仙既离欲,何用妻為?仙大忿,雨大石,压杀国王及国人。弹宅迦林遂為空墟。见二十唯识述记下,饰宗记叁末。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一旋一咒

在佛之周围一旋之间,诵毕一次陀罗尼也。摩訶止观第二上,明半行半,叁昧中,引大方等陀罗尼经:「礼竟,以志诚心悲泣雨泪,陈悔罪咎竟,起旋百二十匝,一旋一咒,不迟不疾,不高不下。」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末田底迦度龙罽宾国

佛尝记曰:我涅槃之后,有末田底迦阿罗汉,於罽宾国安人弘扬佛法。如来寂灭后五十年,阿难弟子有末田底迦,闻佛记大喜,便来此国,宴大山岭,现大神变。龙见而深信问所须,阿罗汉曰:愿於地内得容膝地。龙王缩水奉施,罗汉以神通广身,龙王纵缩水,池空水尽。龙翻请地於阿罗汉,...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韦纽天

Viṣṇu,又作违纽天,毘纽,韦糅,毘瑟纽,毘瑟笯,毘瑟怒,毘搜纽,毘瘦纽。译曰徧净等。大自在天之别名,生於劫初大水中,有一千头二千手,从其脐中生大莲华,莲华上化生梵天王云。智度论二曰:「如韦纽天,秦言徧闻。四臂,捉贝持轮,骑金翅鸟。」同八曰:「劫尽烧时,一切皆空...

《佛学大辞典》 / 298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光座

又作光,佛之后光与臺座也。陀罗尼集经十一曰:「功德天像,身长一肘一尺叁寸五分,除其光座。」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如来愍菩萨

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之右第七位。梵号怛他蘗多母隶底多,译言如来愍。密号曰教命金刚。主如来哀愍之德。肉色,左手持如意宝,右手持荷叶盛花者安膝上,着羯磨衣,冥荷叶上。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华色

比丘尼。又名莲华色尼,温盋罗苾芻尼,鬱波罗比丘尼。佛由忉利天降时,此比丘尼,化為轮王,最初拜佛。智度论十一曰:「如佛在忉利天夏安居受岁已,下阎浮提。(中略)眾人欲求先见佛礼敬。有华色比丘尼,欲除女名之恶,便化為转轮王,眾人见避,到佛所已,还復本身,最初礼佛。...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依正四句

依正者,依即所依国土,正即能依之身也。 一、依内现依,依内现依者,谓于国土中又现一切国土也。如成就品云:一一尘中难思刹,随众生心普现前,一切刹海靡不周,如是方便无差别。是也。 二、正内现正,正内现正者,谓于一身中,复现一切身也。如现相品云:如来一一毛孔中,一...

《三藏法数》 / 281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常念

时常忆念也。法华普门品曰:「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常念者,正念也。此正念有事理之二种。事之常念者昼夜二时行住卧念观音之神力而不忘也。理之常念,有四教之异。藏教之常念或观自他身内外不净,叁十六物之不净充满,或从死想至白骨想之九想一一...

《佛学大辞典》 / 443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长干寺瑞像

行事钞下二曰:「如长干寺瑞像是阿育王第四女作。脚铭云,今在京师大发灵相。」称阿育王像。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如来慈菩萨

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之右第八位。梵号怛他蘗多昧底哩,译言如来慈,密号曰护念金刚。司四无量心中之慈德。肉色,捧荷叶,中盛莲华,着羯磨衣,冥於荷叶。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莲叶千子

贤劫千佛之前因也。杂宝藏经曰:「佛告诸比丘,过去久远无量世时,波罗奈国中有山,名曰仙山。有梵志在彼山住,大小便利於石上,后有精气堕小行处。有雌鹿来舐,即便有身。生一女子,梵志取之,养育长成。时梵豫国王求索此女,立為第二夫人。后时有身。相师占言:当生千子。日月满...

《佛学大辞典》 / 381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对扬

於佛之说法会,对佛发起问答等,以扬发佛意,而成办利益,谓之对扬。佛亦以其对扬者為一会之代表而说法,则谓之对告眾。光明文句五曰:「诸佛说法,必有对扬。」 又(仪式)於法会行散华式时,散华之偈终后,举希望佛法世法常住安稳之偈文,谓之对扬。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迦叶传衣弥勒

迦叶自释迦如来受袈裟,於鸡足山入定,以传之於弥勒。毘奈耶杂事付法藏传以為粪扫衣,西域记以為金襴衣。增一阿含经四十四曰:「世尊告大迦叶,不应般涅槃,要须弥勒出世,(中略)弥勒当取迦叶僧伽梨着之。」智度论叁曰:「迦叶即着从佛所得僧伽梨,持衣鉢捉杖,如金翅鸟现上昇虚...

《佛学大辞典》 / 455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扫地五种胜利

(亦名扫地五德,出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根本部云:给孤长者,每于晨朝往逝多林礼世尊足。礼已,扫寺内地。后于一时,长者他缘,不遑入寺。世尊经行,见地不净,即自执彗(徐醉切,竹扫帚也),扫于林中。时舍利子等,悉皆执彗共扫园林。时佛世尊及圣弟子,遍扫除已,入食堂中...

《三藏法数》 / 402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赡部光像

以赡部檀金所造之佛像,给孤独长者作之。安置於大眾之上首。有部尼陀那五曰:「若佛世尊自居眾首為上座者,便有威肃,眾皆严整。世尊不在,即无上事。是时给孤独长者来至佛所,礼双足已,退一面。而白佛言:我今欲作赡部影像,唯愿听许。佛言:应作。」寄归传四曰:「言赡部光像...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千化

谓卢舍那佛所之千叶莲花臺释迦化佛。梵网经下曰:「我今卢舍那,方莲华臺,周匝千华上復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菩提树一时成佛道,如是千百亿卢舍那本身。」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优罗尼沙土

梵名U aniṣad,一作优婆尼沙曇。记述為印度哲学根本之思想者。非一人所作,亦非一时所编,故不能确定其成立之年代,但视為出於西歷前七八世纪者,似无大差。盖印度之宗教,以吠陀之讚诵而始,后以说其用法及仪式為目的之佛罗般摩那Brāhmaṇa者起,其中有所谓阿兰若迦Arāṇyaka之章...

《佛学大辞典》 / 775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道场观

真言行者观所住之道场及所信之佛身,谓為道场观。其所住之道场,分器界与道场之二段。而就其器界言之。则显密诸教所明,有叁轮五轮之不同。 今明其中叁轮,则初為风轮,次為水轮,次為地轮。此叁轮之种子為。摄大轨上曰:「最初於下位,思惟彼风轮,贺字所安住,黑光焰流布。归命...

《佛学大辞典》 / 603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叁时

早晨之禪(粥后已时),晡时之禪(申时),黄昏之禪(戌时)也。见象器笺九。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大仙

Maharṣi,行道而求长生之人名為仙,佛子為仙中之极尊,故称為大仙。涅槃经称佛為大仙,仁王经,称缘觉為大仙,涅槃经二曰:「大仙入涅槃,佛日坠於地。」仁王经上曰:「大仙缘觉。」探玄记四曰:「涅槃中名佛,為大仙也。」祖庭事苑二曰:「汉明帝问摩腾法师:佛道中亦有仙号不?...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迦叶入定

摩訶摩耶经下曰:「摩訶迦叶共阿难结集法藏,事悉毕已,摩訶迦叶於狼迹山中入灭尽定。」毘婆沙论百叁十五曰:「尊者大迦叶波,入王舍城最后乞食。食已未久,登鸡足山。山有叁峰,如仰鸡足,尊者入中结。」西域记九曰:「屈屈吒播陀山(唐言鸡足),亦谓窶卢播陀山(唐言尊足...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四种叁昧

欲登妙位,非行不阶。行法众多,略言其四。梵语叁昧,华言正定,又云调直定。众生心行,常不调、不直、不定,入此叁昧,能调、能直、能定,故名叁昧。 一、常叁昧,常叁昧者,亦名一行叁昧。文殊般若经以九十日为期,独居静室,,蠲除恶觉,舍诸乱想,不杂思惟,系...

《三藏法数》 / 565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七知

(亦名大乘七丈夫,出涅槃经) 七知者,谓佛于涅槃会上,告诸菩萨住于大乘知七善法,名具足梵行是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知法,知法者,谓知十二部经能诠之法也。(十二部经者,一契经、二重颂、叁讽颂、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

《三藏法数》 / 502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四威仪

谓修道之人,心不放逸,若行若,常在调摄其心,成就道业。虽久于行,亦当忍其劳苦;非时不住,非时不卧;设或住卧之时,常存佛法正念,如理而住,于此四法动合规矩,不失律仪,是为四威仪也。 一、行,谓修道之人,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叁昧,如法...

《三藏法数》 / 261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火曜

九曜之一。位於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南方。梵名阿伽罗伽。肉色左手持独股戟,右攫服。於筵。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叁种证相不同

谓修习法华叁昧,于叁七日中,一心精进,有叁种证相之不同者,盖由所修之人根性之有异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 一、下根证相,谓行人于叁七日中,获得戒根清净,就中所证之相,亦有叁品不同。若于叁七日中,或得灵异好梦,或觉诸根明净,四大轻利,道心勇发,是下品戒根渐...

《三藏法数》 / 675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五菩提

一、发心菩提,為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而发心者。二、伏心菩提,制伏烦恼而行诸波罗蜜者。叁、明心菩提,观察诸法而行般若波罗蜜者。四、出到菩提,於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故得无生法忍而出叁界,到一切智者。五、无上菩提,於道场,断烦恼之缘习,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者。见...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