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4 条搜索结果

库伦

Kurun,又云Urgya Kuren,蒙古喇嘛教之中心地,去长城北六百里,在土拉Tula河岸。市区分為蒙古人汉人二住所,商业繁盛,人口凡叁万。其半為喇嘛教徒也。蒙古区有巨圆形之佛堂。其结构甚壮丽,屋上总以金箔装饰,炯炯眩人目。又有喇嘛胡土克图之宫殿。其外观虽无异佛殿,然华...

《佛学辞典》 / 187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四身

一、自性身,自性身者,即法身也。谓诸如来真净法界,湛然常寂,具足无边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也。 二、自受用身,自受用身者,即自报身也。谓诸如来,内智湛然,照真法界,尽未来际,常自受用广法乐也。 叁、他受用身,他受用身者,为他机所感,而现此身,即他报身也...

《三藏法数》 / 221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部般若

一摩訶般若,二金刚般若,叁天王问般若,四光讚般若,五仁王般若。仁王经上曰:「五眼法身觉世尊,前已為我等眾,二十九年说摩訶般若波罗蜜、金刚般若波罗蜜、天王问般若波罗蜜、光讚般若波罗蜜,今日如来放光明,斯作何事?」天台仁王经疏上曰:「从得道后二十九年,说四般...

《佛学辞典》 / 435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溥首

又作普首。文殊师利,一译溥首,又译普首。溥為梵语也。乘法门经曰:「文殊师利者,晋言溥首童真。」同经慧琳音义叁十二曰:「溥首,上音普。梵语。经以晋音翻文殊师利為溥首童真,今唐言翻妙吉祥。」圆觉钞四下曰:「观察诸法叁昧经云普首,阿目佉经云濡首,无量门微密经云敬...

《佛学辞典》 / 218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八种变化

一、能作小,谓菩萨以变化力,能化自他之身,而作小身;或化世界内所有小物,皆如微尘,是名能作小。(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能作,谓菩萨以变化力,能化自他之身,而作身;或化世界内所有物,乃至满虚空中,是名能作。 叁、能作轻,谓菩萨以变...

《三藏法数》 / 407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莲华夫人

杂宝藏经一曰:「过去久远时,雪山有一仙人,名提婆延,婆罗门种。婆罗门法不生男女,不得生天。此婆罗门常於石上小便,精气流堕石宕,一雌鹿来舐小便处,便有娠。月满,诣仙人窟下生一女子。莲华裹其身,自母胎出,端正殊妙。仙人知是己子,取而蓄养。渐长,脚蹈地处,皆出莲华...

《佛学辞典》 / 502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六足尊

明王中威德明王之别号也。此尊有六头六面六臂六足,所乘之牛,亦為六牛,独以六足名之者,以多足限於此尊也。為西方无量寿佛之忿怒尊,文殊菩萨之所现也。补陀落海会轨曰:「六足尊,无量寿佛忿怒。自性轮,文殊菩萨。」秘藏记钞十曰:「文殊菩萨者,西方四菩萨中第二利菩萨...

《佛学辞典》 / 160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海底四宝

经云:譬如海,有四炽然光明宝布在其底,性极猛热,常能饮缩百川所注无量水,是故海无有增减。以譬如来智慧海,亦有四种智慧宝,具足无量威德光明,能令众生竭爱欲流,破愚痴暗,故以此四宝喻之。 一、日藏光明宝,日藏光明宝者,譬如来有灭一切散善波浪智慧...

《三藏法数》 / 321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不分

小乘经典第一期之结集,有分窟内窟外二部者,亦有不分者。不分之说,如阿育王传四曰:「迦叶与[五百罗汉]同至毕波罗窟,先使阿难结集修多罗藏,次使优波离结集毘尼藏,后迦叶自结集摩得勒伽藏。」(取意)。十诵律六十曰:「迦叶与五百比丘共安居王舍城外精舍,先使优波离结集毘...

《佛学辞典》 / 943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十宿缘

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泉,与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

《三藏法数》 / 2599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小乘七十五法

小乘七十五法,摄为五类。谓色法十有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有六,不相应行法十有四,无为法叁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

《三藏法数》 / 1470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天台五时

天台五时者,乃天台智者师以如来所说一代圣教,判为五时也。谓如来成道,最初为菩萨说华严经。次于鹿苑,为接引二乘,说四阿含等经。次于方等,说楞伽等诸乘经,令诸二乘耻小乘,而慕法。次说般若经,遣除二乘执情。后说法华、涅槃二经,开示众生,咸得作佛。故为五时也...

《三藏法数》 / 730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四德

般涅槃所具之德也。一常德,涅槃之体,恒不变而无生灭,名之為常,又随缘化用常不绝,名之為常。二乐德,涅槃之体,寂灭永安,名之為乐,又运用自在,所為适心,名之為乐。叁我德,解我有二种:一就体自实名為我,如涅槃经哀嘆品中所谓:「若法是实是真是主是依,性不变易是...

《佛学辞典》 / 297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善知识

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於我為益,导我於善道者。法华文句四曰:「闻名為知,见形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心。」有部毘奈耶杂事曰:「阿难...

《佛学辞典》 / 237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日经之具题。经文六卷,供养次第一卷,共七卷,唐善无畏译。真言叁部经之一。胎藏界密部之本经也。见[日经]条。兹将本经各家之着述列之如下。毘卢遮那成佛经疏二十卷(唐一行记),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十四卷(唐一行述记),毘虑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演密钞十...

《佛学辞典》 / 150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界

界,限也、别也。谓叁界分限各别不同,故名界也。 一、欲界,欲有四种:一者情欲,二者色欲,叁者食欲,四者淫欲。下极阿鼻地狱,上至第六他化天,男女相参,多诸染欲,故名欲界。(梵语阿鼻,华言无间。第六他化天者,假他所化而自娱乐也。 二、色界,色即色质,谓虽离欲界秽...

《三藏法数》 / 316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般若波罗蜜多经

常略称為般若。四处十六会之说,唐玄奘译,六百卷。开元目录一曰:「唐太宗叁藏圣教序,唐高宗叁藏圣教记。」(缩印揭於目录之首,及十六会有各沙门玄别序)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十六会说,一万叁百叁十一纸。唐叁藏玄奘於玉华寺译。」Mahā rājñā āramitā。

《佛学辞典》 / 123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如是我闻

如是者,指经中所说之佛语,我闻者阿难自言也,佛经為佛入灭后多闻第一之阿难所编集,故诸经之开卷,皆置此四字。又,如是者,信顺之辞也。以信则言如是,不信则言不如是故也。佛法以信為第一,故诸经之首举阿难之能信而云如是。又外道之经典,开卷有阿(无之义)、傴(有之义)二...

《佛学辞典》 / 447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甘露法雨

如来之教法譬之甘露之雨。涅槃经二曰:「世尊我今身,有调牛良田。除去株杌,唯悕如来甘露法雨。」法华经普门品曰:「悲体戒雷震,慈意妙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佛学辞典》 / 72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梵王

梵天王也。

《佛学辞典》 / 6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百八叁昧

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印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法数》 / 5399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地寄报

十地寄报者,谓十地菩萨,寄生诸天王等报也。昔金刚藏菩萨为众说十地菩萨修行法门,自行化他,成功德,感报多作诸天王等,威力自在,化导众生,令修善法也。 一、阎浮提王,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欢喜地菩萨,修行初地法门,成功德,多作阎浮提王,掌护正法,诸所作业...

《三藏法数》 / 1029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我者自在之义。凡夫虽认自己之身心為我。然身心无一自在者,思為我者。惟迷倒之见耳。无我之实也。悟此理即為小乘之知见。然彼但知无凡夫之倒我小我,更不知佛之有真我有我。佛所证之涅槃,真我也,我也,佛得八自在,离一切之繫累,於万法自在,以之為涅槃之我。涅槃经一部...

《佛学辞典》 / 266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梵摩尼

宝珠名。译作净珠。又梵天王之如意宝珠也。弥勒上生经疏下曰:「梵摩尼者,谓净摩尼也,或梵王如意珠也。」名义集叁曰:「摩尼。应法师云:正云末尼,即珠之总名也。此云离垢,或加梵字显其净也。」Brahma-maṇi。

《佛学辞典》 / 95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水喻菩萨十种善法

夫水之为德,本体清净,澄湛凝寂,尤能滋长万物,涤除众垢;炎热遇之而清凉,枯渴饮之而沃润。今取以为喻者,菩萨业惑清净,身心寂静,能以法水普济群生,令其善芽增长,罪垢荡除,离生死之热恼,息贪爱之枯渴,成就菩提,超登觉岸也。 一、流润赴下,菩萨常行平等之慈,柔和善...

《三藏法数》 / 733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金刚华菩萨

Vajra us a,住金刚界叁十七尊中,外四供养第二之菩萨名。為女形,奉花於日本尊者。秘藏记末曰:「金刚华菩萨,浅黄色,持鲜华。」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金刚觉华云海叁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觉觉侍女菩萨形,住西南角金刚宝楼阁。」

《佛学辞典》 / 115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尊配置

或不动(中),军荼梨(东),金刚药叉(北),降叁世(军荼梨之东),威德(金刚药叉之西),或不动(中),降叁世(东),军荼梨(西),金刚药叉(降叁世之东),威德(军荼梨之西)立状不同。

《佛学辞典》 / 84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如来十恩

一、发心普被恩,谓如来最初发菩提心,修习胜行,成就功德,皆为普被法界群生,咸令利益安乐,是为发心普被恩。(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难行苦行恩,谓如来往昔因中,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剜身千灯、投形饲虎、雪岭亡躯,如是难行苦事,积劫行之,皆为利乐众生,是为难行...

《三藏法数》 / 1090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区分

结集分窟内窟外之二部,上座部家之所传也。文殊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部者:一摩訶僧祇(此言眾。老少同会,共集律部也),二体毘履(此言老宿。淳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法藏经曰:「五百罗汉集王舍城。迦叶问云:先结集何藏?即共和云:先结毘尼藏,毘尼藏者,佛...

《佛学辞典》 / 660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莫醯伊湿伐罗

Maheśvara,一作摩醯伊湿代罗,略名摩醯湿伐罗,摩醯首罗。摩醯者,伊湿伐罗者自在,即自在。位於色界顶上之天神名也。慧苑音义上曰:「摩醯首罗,正云摩醯湿伐罗。言摩醯者,此云也。湿伐罗者,自在也。谓此天王於千世界中得自在故也。」智度论二曰:「摩醯首罗天,秦言...

《佛学辞典》 / 194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对於小乘之偏空,而谓乘究竟之空寂為空。空亦為空。是為究竟之空。即乘之涅槃也。密教以阿字為此空。证之谓為空智。宝积经二十二曰:「广空寂名曰虚空,涅槃空寂亦復如是,為空寂,无有主宰亦无我所,一切眾生没入其中,无能摄取一毛端量,广空寂广无量名涅...

《佛学辞典》 / 236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母孔雀明王

或云佛母金曜孔雀明王、金色孔雀王、孔雀明王、孔雀王、孔雀明王、佛母明王,皆同尊也。以能生诸佛神变之德為主,故云佛母,乘金色孔雀,故云金曜孔雀明王。见[孔雀明王]条。

《佛学辞典》 / 76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梵天王

色界之初禪天有梵眾梵辅梵之叁天,其梵天称梵天王名為尸弃。法华经序品曰:「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梵。」见[梵天]条。

《佛学辞典》 / 56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俱摩罗轨

金刚童子之仪轨。有佛说无量寿佛化身忿迅俱摩罗金刚念诵瑜伽仪轨一卷指此。

《佛学辞典》 / 35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仪轨

瑜祇经金刚吉祥成就品第九,毘卢遮那佛眼修行仪轨。

《佛学辞典》 / 25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海八不思议喻涅槃

一、渐渐转深,谓如来所说涅槃之法,随顺众生根性,利、钝、、小,无不令其各各获益,次第修证,而至于究竟之地。如经所说,优婆塞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须陀洹果乃至菩萨果、佛果之类,犹如海之流,从浅而至深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优婆塞,华言清净土。梵...

《三藏法数》 / 992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提和竭

见[和竭罗]条。

《佛学辞典》 / 9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那伽

Nāga,译言龙,象,无罪,不来。称佛或阿罗汉為摩訶那伽,喻其有力用也。玄应音义叁曰:「那伽,此云龙,或云象也。言其力故以喻焉。」同二十叁曰:「那伽有叁义:一云龙,二云象,叁云不来。孔雀经名佛為那伽,由佛不更来生死故也。」智度论叁曰:「摩訶那伽,名阿罗汉。摩訶...

《佛学辞典》 / 243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涅槃得五事

涅槃,梵语具云摩诃般涅槃那,华言灭度。即法身,灭即解脱,度即般若。此即乘涅槃也。 一、不闻得闻,谓涅槃甚深微密之义,一切众生心中无不具足,以由旷劫来,无明覆故,而不得闻。今者修习涅槃法,达于如来性常之理,昔所不闻而能得闻,是为不闻得闻也。(劫,梵...

《三藏法数》 / 397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事功德

菩萨修行涅槃经者得十事之功德也:一、第一功德有五事,得闻所不能开者。(中略)断疑惑之心慧心正直,能知如来之密义也。二、第二功德有五事:得、见、闻、到、知也。叁、第叁功德有叁事:得第一义慈,得菩萨所缘之慈,得菩萨无缘之慈。四、第四功德有十事:根深而难倾动,生自身...

《佛学辞典》 / 465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愚法

小乘二类之一。声闻缘觉二种之小乘,单迷执自法而愚於乘法空之妙理者。谓為愚法小乘。一旦虽取小果。然解乘之理。遂迴心向者,谓為不愚法小乘。乘义章十七末曰:「小中有二种人:一愚法人,执小迷,名愚法人。知小解,名不愚法人。」冠註五教章上之叁曰:「一小乘教,...

《佛学辞典》 / 173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长老

通称道高臈长之比丘。如长老舍利弗,长老须菩提等。汉书外戚传曰:「近世之事,语尚在长老之耳。」增一阿含经曰:「阿难白世尊:如何比丘当云何自称名号?世尊告曰:若小比丘向比丘称长老,比丘称小比丘称名字。」十诵律曰:「佛言:从今下座比丘唤上座言长老,尔时但唤长老不...

《佛学辞典》 / 278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曇无竭

菩萨名,具名达摩鬱伽陀。译曰法盛,法勇,法上,法起等。於眾香城為王,常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常啼菩萨到此闻般若。智度论九十七曰:「鬱伽陀,秦言盛。达磨,秦言法。此菩萨在眾香城中,為眾生随意说法,令眾生广种善根,故号法盛。其国无王,此中人民皆无吾我,如鬱单越人,唯以...

《佛学辞典》 / 253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界外相

言结界之外面。於界结之标石书此四字。自此表内為摄僧界也。

《佛学辞典》 / 26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十叁尊观音

二中歷叁云:「颂曰:不空羂索、不空勾、夜输多罗、忿怒勾、阿鲁利迦、如意轮、圆满意愿、随求、利乐金刚、灭恶趣、一髻罗剎、多罗女、莲华发生、披叶衣、千手千眼、十一面、吉祥明、水吉祥、吉祥变、势至、明白身、毘俱胝、明,及丰财、马头、白身、白处尊,又加...

《佛学辞典》 / 124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母

佛从法生,故以法名佛母。方便佛报恩经六曰:「佛以法為师,佛从法生,法是佛母。」 又般若波罗蜜為生诸佛之母,故称佛母,故禪家称摩訶般若波罗蜜為摩訶佛母也。品般若经十六曰:「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中略)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出生诸佛。」智度论叁十四曰:「般若波罗...

《佛学辞典》 / 255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明王

称教令轮身。受日觉王教令现忿怒身降伏诸恶魔之诸尊称為明王,如不动明王,威德明王是也。明者光明之义,以智慧而名,有以智力摧破一切魔障之威德,故云明王,是通於诸教令轮身忿怒尊之称也。但常说之明王,多指不动明王而言,总即别名也。真偽杂记十叁曰:「明者光明义,即象...

《佛学辞典》 / 241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自性

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是名自性。教行信证信卷曰:「近世宗师,沈自性唯心,贬净土真证。」 又数论师二十五諦中第一諦為冥性。又称自性。為万有之生因。唯识述记一末曰:「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胜性。未生等但住自分,名為自性。」见[数论外道]条附录。

《佛学辞典》 / 118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迦腻色迦王结集叁藏

王以如来涅槃后第四百年应期抚运,王风远被,殊俗内附,机务餘暇,每习佛经,日请一僧,入宫说法。诸师各异其说,王颇惑於去就,以问胁尊者。尊者曰:如来去世岁月逾邈,师资部执,自致矛盾,不如及今随自宗而结集叁藏。王听之,精选其人,得四百九十九人,皆阿罗汉也。后得世友菩...

《佛学辞典》 / 239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梵天王

梵天為初禪天之王,故曰梵天王,略曰梵王,亦曰梵王。色界十八天之通名,然以就初禪梵天之王而言,為常。

《佛学辞典》 / 46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比丘

比丘之德高年长者。又对於沙弥而总称比丘為

《佛学辞典》 / 21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菩萨

般若理趣经说八菩萨经曰:「所谓金刚手菩萨摩訶萨,观自在菩萨摩訶萨,虚空藏菩萨摩訶萨,金刚拳菩萨摩訶萨,文殊师利菩萨摩訶萨,纔发心转法轮菩萨摩訶萨,虚空库菩萨摩訶萨,摧一切魔菩萨摩訶萨,与如是等菩萨眾,恭敬围绕而為说法。」又八菩萨曼荼罗经说八菩萨。经曰:...

《佛学辞典》 / 473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种即身成佛

一理具之即身成佛。一切眾生之身心,本来為两部之体,身為五,是胎藏界本有之理体也,心為识,是金刚界本有之智德也,身心即為两部,故凡夫肉身之外,更无本觉之体性,肉身之当相為日法身,是曰理具之成佛。二加持之即身成佛。眾生本觉之功德,与如来叁密之加持力相应而成办...

《佛学辞典》 / 244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忏悔五法

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今云忏悔者,华梵兼称也。谓比丘有罪,须请比丘为证,具此五法而行忏悔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比丘即上座也。) 一、袒右肩,谓行忏悔时,须着袈裟,当袒右肩,以便执侍作务使令也。 二、右膝着地,谓行忏悔时,当右膝着地,以显翘勤恳切...

《三藏法数》 / 255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八部

夫佛之垂化也,道济百灵;法之传世也,慈育万有。叁乘贤圣,既肃尔以归依;八部鬼神,亦森然而翊卫。故诸经中,多列八部之众也。(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一、天,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清净光明,尊胜无比,故名为天。列位虽多,必以梵帝释为首。盖梵...

《三藏法数》 / 547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帝释宿因

智度论五十六云:「问曰先言释者是字,提桓因者是天主,今佛何以不言释,乃命言憍尸迦耶?答曰:昔摩伽陀国中有婆罗门,名摩伽,姓憍尸迦,有福德智慧。知友叁十叁人皆修福德。命终皆生须弥山顶第二天上,摩伽婆罗门為天主,叁十二人為辅臣。以是叁十叁人故名為叁十叁天,唤其本...

《佛学辞典》 / 135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达嚫

Dakṣiṇā,又作噠嚫、达嚫、达亲、达櫬、嚫、檀嚫。财施之义。又右手之义,以右手受施物也。盖於斋食之后,施僧以财物,令右手受之也。僧对其施物為报之而说法,称其说法亦曰达嚫。是转财施之义而為法施之义。义净叁藏谓為陀那伽陀或特欹拏伽陀,译作施颂。探玄记十八曰:「达[打...

《佛学辞典》 / 439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六念

一、念佛,念佛具足十号,有光明,神通无量,能拔济眾生之苦,我欲与[佛]同也。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之叁藏十二部经,有功德,為诸眾生妙药,我欲证之而施与眾生也。叁、念僧,念僧是如来弟子,得无漏法,具足戒定慧,能為世间良福田,我欲修僧行也。四、念戒,念戒...

《佛学辞典》 / 504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化身叁

一、化身千丈,化身千丈者,谓如来为应十地已前等诸菩萨演说妙法,令其进修,向于佛果,故化现千丈之身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 二、小化身丈六,小化身丈六者,谓如来为应二乘、凡夫之人,说...

《三藏法数》 / 215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母孔雀明王经

叁卷,唐不空译。佛在祇园,莎底苾芻為眾破樵,為黑蛇所螫,不堪苦痛。阿难白佛求救,佛為说孔雀明王神咒救之。前后有数译,世间流通此本。见[孔雀]条附录。

《佛学辞典》 / 65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琰魔界

Yama-loka,琰魔王之世界,在此洲地下五百由旬之处,纵广亦五百由旬。俱舍论十一曰:「琰魔王国,於此赡部洲下,过五百踰缮那,有琰魔王国,纵广量亦尔。从此展转,散居餘处,或有端严具威德,受诸富乐,自在如天。或有飢羸顏貌丑陋,如是等类,广说如经。」长阿含经地狱品曰...

《佛学辞典》 / 145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臂卑履也

Pi ili(多)Pi ilikā,又作比臂里迦,译曰蚁子。威德经六曰:「臂卑履也,蚁子也。」梵语杂名曰:「蚁子,比臂里迦。」

《佛学辞典》 / 60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佛土

一、法性土,法性土者,即法身如来所依之土,乃理土也。谓以本识如来藏身为所依持,恒顿变现外诸器界,则法性土通为诸土之体也。(器界者,世界如器故也。) 二、受用土,受用土者,即报身如来受用之土也。受用有二:一者,若以相应净识所修,自利行满,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

《三藏法数》 / 262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八念

念者,内心存忆也。论云:佛诸弟子于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善修不净等观,厌患其身;忽生惊怖,及为恶魔作种种恶事恼乱其心,忧惧转增,是故如来为说八念法,若存心于此,恐怖即除也。 一、念佛,谓修禅观之人,若遭恐怖障难之时,应念诸佛慈悲,救济众生,功德无量。如是,一...

《三藏法数》 / 594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玄门无碍十因

玄门者,即十玄门也。以此十法性德为因,起业用,令彼玄门诸法,混融无碍,重重无尽。故云玄门无碍十因也。(玄者,妙也。) 一、唯心所现,谓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唯是真心所现。然法唯心现,全法是心,心既圆融,法亦无碍。经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是也。 二、法无定...

《三藏法数》 / 816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菩萨七相怜愍

一、无畏怜愍,谓菩萨于诸有情,以无畏力,起怜愍心,随顺众生身语意业,利益安乐,是名无畏怜愍。(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如理怜愍,理即法也。谓菩萨于诸有情,如法怜愍,利益一切,而终不以非法、非律、非贤善行,劝化有情,乖违于理,是名如理怜愍。...

《三藏法数》 / 324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心数

新曰心所。旧曰心数。是為心法,其法数多,故曰心数。密教以日如来為心王。一切眷属之诸尊為心数。秘藏宝钥下曰:「心王自在,得本性之水。心数客尘,息动浊之波。」即身义曰:「心王者法界体性智等,心数者多一识。」性灵集七曰:「真言我本住心莲,尘沙心数自居觉月。」

《佛学辞典》 / 114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即体性圆融周遍无外之义。盖由万法不离地水火风而成,依空建立,因见有觉,因识有知,举此七种,则自他依、正、色、心,一切万法无不摄矣。然以众生迷失本心,根尘对起,知见妄分,听不出声,见不超色,但于日镜和合处见火起,月珠和合处见水生,各不相容,执相成碍,殊不知如...

《三藏法数》 / 832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思修六意

一、广意,谓菩萨修行,发广心,历无数劫,而得菩提。于此时劫,常舍身命,及以恒河沙数世界满中七宝供施如来,从初至终,其心犹不满足,是名菩萨广意。(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

《三藏法数》 / 369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衣那

俗云為脐带者,资道什记上曰:「九界袈裟者,寻其根元,宿胎内时,自脐生物,犹如海草,本小末也。譬如袋中纳物,自面前覆背边,而御寒热,令赤子生长。正垂出胎,乃向產门,逆头而生。尔时身先生,衣那后出,故谓后物。於是量赤子臂长,切其脐尾,而以吉酒洗见之时。於其衣那,...

《佛学辞典》 / 244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阿含

Āgama,小乘经之总名。新称阿笈摩。旧称阿含,阿鋡,阿含暮。译曰法归。万法归趣於此而无漏之义。又译曰无比法,谓无类之妙法也。或译曰趣无,所说之旨毕竟无归趣之义。长阿含经序曰:「阿含者,秦言法归,所谓万法之渊府总持之林苑也。」名义集四曰:「阿含正云阿笈多,此云教,...

《佛学辞典》 / 328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梵天外道

行事钞下四所举十种外道中有梵天為因外道,以梵天為万物生因之外道也。此外道有叁种:一鞞陀论师之梵天,二鞞纽论师之梵天,叁摩醯首罗论师之梵天。鞞陀论师以梵天為那罗延天所生,摩醯首罗论师以梵天為摩醯首罗天之应身。见[梵天]条。

《佛学辞典》 / 104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华严四分

一、信分,谓第一会菩提场中,说世主妙严品至毗卢遮那品,名举果劝乐生信分,盖举扬如来依正二报难思之果,劝励当机闻而乐欲生其净信,故名信分。(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依正二报者,身为正报,国土是依报也。) 二、解分,谓第二会普光明殿,说十信...

《三藏法数》 / 717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吉祥明菩萨

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第二行第五位。梵名摩訶室利摩訶微地也。译言吉祥明王。密号称為灵瑞金刚。肉色。左手持莲华安股上。右手竪小指,屈餘指,当胸。坐赤莲华。

《佛学辞典》 / 66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四摄利益

一、佛摄利益,谓佛摄持众生,令其常得亲近诸佛,诸魔不得其便,故名佛摄利益。 二、天摄利益,谓诸天摄持众生,于说法之处常乐听受,不为他缘所害,故名天摄利益。 叁、福摄利益,谓福德庄严于身,有诸相好;庄严于口,凡所演说,众生乐闻;庄严种姓,令生尊贵,故名福摄利益...

《三藏法数》 / 170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中间定

又名中间叁昧,中间静虑,中间禪。梵天王所得之禪定也。色界,无色界通有八地,每一地各有近分定与根本定。其中初禪地之近分定与根本定寻与伺之心所相应,第二禪以上,七地之近分定与根本定,则寻与伺皆不相应,而至极寂静。然其中间,唯有伺之心所相应而寻之心所不相应之禪定,...

《佛学辞典》 / 212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和尚

U ādhyāya,又曰和上。律家用上字其餘多用尚字。本為印度之俗语,呼吾师云乌社,至于闐国等则称和社,和闍(Khosha)等,和尚者其转讹也。罗什叁藏翻為力生,以依师而弟子之道力得生故也。晋书佛图澄传曰:「法常与法佐对车夜谈,言及和尚。比旦,佐入见澄,澄已知之。於是国人每...

《佛学辞典》 / 675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梵音

梵天王所出之音声有五种清净之音,佛之音声亦如是,故叁十二相中有梵音相。法华经序品曰:「梵音微妙,令人乐闻。」法华文句曰:「佛报得清净音声最妙,号為梵音。」华严经曰:「演出清净微妙梵音,宣畅最上无上正法。闻者欢喜,得净妙道。」长阿含五闍尼沙经曰:「时梵童子告忉...

《佛学辞典》 / 312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毒鼓

毒鼓之声能杀人,以譬涅槃经所说佛性常住之声,能杀害眾生之五逆十恶,使入於佛道也。然鼓有二种:一天,一毒。对於五乘之机,各说五乘之教,彼等各信顺修行,得证果之益,故譬之於天鼓,又如对於五逆十恶之眾生,说佛性常住之乘极致,彼等却為生诽谤,堕於无间,故譬之於毒鼓。...

《佛学辞典》 / 442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马鸣

佛灭后六百年出世之乘论师名。有马鸣比丘,马鸣士,马鸣菩萨等称。梵名阿湿缚窶沙Aśvaghosa,其纪传诸说不同。 罗什译马鸣菩萨传曰:「马鸣菩萨,长老胁弟子也。本在中天竺出家為外道沙门,世智聪辩,善通论议。唱言若诸比丘能与我论义者,可打揵椎,若其不能,则不足公鸣揵...

《佛学辞典》 / 1148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黑天

Mahākāla,即黑天神。自在天之眷属。本名嚕捺罗。Rudra译曰暴恶。别名摩訶迦罗。译曰黑。日经疏二曰:「黑天,梵音鲁捺罗。是自在天眷属。」同十曰:「嚕捺罗,亦佛所化身。是摩醯首罗之化身也。」见[黑天]条。

《佛学辞典》 / 97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释子

释迦佛之弟子也。从释迦师之教化而出生,故名释子。般若经四百五十叁曰:「非沙门,非释迦子。」楞严经六曰:「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眾生肉,名為释子。」维摩经慧远疏曰:「从佛释师教化出生,故名释子。」增一阿含经云:佛告诸比丘,有四姓出家者,无復本性,但言沙门释子。所...

《佛学辞典》 / 248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小乘涅槃与乘涅槃

乘义章十八曰:「小相对,则乘得成法身,般若,解脱之叁德涅槃。小乘不成,此有五义:一有无分别,小乘之叁德是有法,涅槃之体是无法。有无别体,故不相成。乘之叁德体是有法,乘之涅槃亦是有法。有义相并,故得相成。二常无常分别,小乘之叁德体是无常,涅槃之体是常,...

《佛学辞典》 / 776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二宫

此又為用於天文占星之法者,其名目与形像,在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院。曼荼罗之名与宿曜经之名同小异。十二宫,如二十八宿各有分掌之事物以判吉凶者也。即太阳分之六宫,如其次第,掌军旅,宫房,库藏,病患,将相,刑杀之事。太阴分之六宫,掌学事,吏职,厨饍,马厩,户钥,狱讼...

《佛学辞典》 / 299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智

於小乘立十智,以摄一切之智。一世俗智,见諦以前一切凡夫之智也,与烦恼相应,故称有漏智。二法智,证欲界苦集灭道之智也。叁类智,证上二界苦集灭道之智也。四苦智,知上下界苦諦之智也。五集智,知上下界集諦之智也。六灭智,知上下界灭諦之智也。七道智,知上下界道諦之智也。...

《佛学辞典》 / 526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鲁达罗

Rudra,又作涝达罗,嚕捺罗。译曰暴恶,黑天。自在天之别名也。俱舍光记七曰:「恒以苦具逼害有情,名恒逼害。或时乐食血肉髓,故名鲁达罗,此云暴恶,自在天异名。自在天总有千名,今现行世唯有六十,鲁达罗即一名也。」日经疏二曰:「黑天梵音嚕捺罗,是自在天眷属。」同...

《佛学辞典》 / 182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阿罗汉

阿罗汉中年长德高者。称為阿罗汉。阿弥陀经曰:「与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罗汉。」慈恩疏曰:「者名称位高,善见律云:僧中功德极者為阿罗汉。」

《佛学辞典》 / 72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莲叶千子

贤劫千佛之前因也。杂宝藏经曰:「佛告诸比丘,过去久远无量世时,波罗奈国中有山,名曰仙山。有梵志在彼山住,小便利於石上,后有精气堕小行处。有雌鹿来舐,即便有身。生一女子,梵志取之,养育长成。时梵豫国王求索此女,立為第二夫人。后时有身。相师占言:当生千子。日月满...

《佛学辞典》 / 381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吉祥明菩萨

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第二行第六位。梵名摩訶室利微地也。译言吉祥明。密号称為常乐金刚。肉色。左手持半开莲华。右手屈无名小二指,竪餘指,置胸边。坐白莲华。

《佛学辞典》 / 66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紺青

青而含赤之色,為佛之毛髮之色。又云紺琉璃。般若叁百八十一曰:「世尊首髮脩长,紺青稠密不白。」又曰:「世尊眼睫犹如牛王,紺青齐整,不相杂乱。」玄应音义叁曰:「紺古闇反,青赤色也。释名云:紺含也,谓青而含赤色也。」

《佛学辞典》 / 95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海印

海之水面印现森罗万像。以譬菩萨之叁昧含藏一切诸法,是名海印叁昧。集经十五曰:「喻如阎浮提一切眾生身及餘外色,如是等色道中皆有印像,以是故名海印。菩萨亦復如是,得海印叁昧已能分别一切眾生心行,於一切法门皆得慧明,是為菩萨得海印叁昧。」

《佛学辞典》 / 111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般若经

转读般若经六百卷也。转读者,唯读每卷之初中后数行。若言读般若经,即每行通读,因此对於转读而谓之真读。此转读般若之本据,為苏悉地经成就具支法品所谓:「犹不成者,当作是法,决定成就。所谓乞食精勤念诵,发恭敬,巡八圣迹,礼拜行道。或復转读般若经七徧,或一百徧...

《佛学辞典》 / 117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祅教

具名秦末尼火祅教。略名末尼教,又云祅教。是波斯国之火教也。见[秦寺]条。

《佛学辞典》 / 34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华色為提婆所害

有华色比丘尼,呵提婆之不法,為彼所害。盖与最初见佛之华色為同人也,何则?彼為见佛化轮王,其活泼之状与呵提婆之势,其行為相似也。智度论十四曰:「提婆达多,便生恶心,推山压佛。金刚力士以金刚杵而遥掷之,碎石迸来,伤佛足。华色比丘尼呵之,復以拳打尼,尼即时眼出而死。...

《佛学辞典》 / 253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能施太子

释迦牟尼佛在因位时為医王,疗一切之病,病者甚多,力不足,懊恼而死,生於忉利天。自思惟我今生於天,享福报,然於人无益,自以方便捨天寿,生於娑伽陀龙王宫中,為龙之太子。身已长,又方便而死,生於阎浮提中為国太子,名曰能施,生而好施,年长,自身所有皆尽。乃告父母...

《佛学辞典》 / 220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金刚密跡

又曰密迹金刚,密迹力士,金刚力士,金刚手,执金刚等。总為执金刚杵现威势拥护佛法之天神之通称。日如来以此金刚眾為内眷属,以普贤文殊等诸菩萨為眷属,犹之释迦以舍利弗等声闻眾為内眷属。其他诸菩萨為眷属也。密迹者,常侍佛而忆持佛秘密事之义。又知佛之叁密垂迹為神...

《佛学辞典》 / 213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二教

一显教,二密教。显教之判,有天台真言之别。天台就释迦佛之说法作法而立显密二教。盖以对一会眾显露说法,使彼此相知者為显露教,此时更密对餘眾说法,使一会之人不能知之者為秘密教。如鹿园之会,八万诸天得闻深法,故在我為显露教者,於彼為秘密教。在彼為秘密教者,在我则显...

《佛学辞典》 / 2250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菩提幢

谓密印也。是為无上菩提之标帜。故曰菩提幢。日经密印品曰:「菩萨由此严身故,处生死中巡歷诸趣,於一切如来会,以此菩提幢而标帜之。」

《佛学辞典》 / 62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Hāḥ,降叁世尊之种子也。见降叁世条(CBETA註:疑為见[降叁世种子]条)。 又Ha,悉曇五十字门之一。配之六,以表风。字记曰:「訶字许下反音,近许可反,一本音贺」。日经曰:「贺字门,一切法因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贺字时,是害烦恼离欲声。」华严经曰:「唱訶婆...

《佛学辞典》 / 184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沃焦

海底吸水石之名。由其下无间地狱之火气,故此石常焦热云。观佛经五曰:「从阿鼻地狱上冲海沃焦山,下海水渧如车轴计。」贤愚因缘经四曰:「海何以故?註入不增不减。下阿鼻火上冲海,海水消涸,以故不增。常註入故,以故不减。」文句记九下曰:「沃焦者,旧华严经名号品...

《佛学辞典》 / 277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楞严经叁就地水火风空见识之七法,明周徧法界之义,周徧法界者之义也,此七法,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故种种法法无不周徧,无不含容,此為之实义。小乘中虽说四,然是各持自相,地不能徧於水,水不能容火,岂成之义哉,欲显此义,故经中先就五阴,六...

《佛学辞典》 / 300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叉手

叉手乃吾国之古法,即拱手也。洪武正韵曰:「叉手相错也,今俗呼拱手曰叉手。」然竺土之法,叉手之礼,合掌交叉中指者,单曰叉手,亦曰合掌叉手。方等般泥洹经上记阿难礼空无菩萨曰:「叉十指说是偈言:其雄根為寂定,空无出光明,我為勇猛叉手,為师子吼礼。(中略)佛告阿难...

《佛学辞典》 / 186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沙门

佛之尊号。涅槃经十八曰:「佛世尊,常不变易,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师子吼,名沙门婆罗门。」 又通名比丘。对於沙弥或外道而名為。沙门者出家之都名也。

《佛学辞典》 / 68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明白身菩萨

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第一行第六位。梵名豪利摩訶微地也,译言明白身。密号称為放光金刚常住金刚。明白身者清净无垢之义。為黄白色,左手持开敷髻花,右手於胸边為与愿印,坐赤莲华上。

《佛学辞典》 / 79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境

台宗於观法,立所观之十种。一、阴境,即色受想行识之五阴也。十境以阴為初,有二义。一现前,一依经。现前者,人受一期果报之身,即是五阴。五阴之重担常自现前,是故為初观。依经者,品般若言之,声闻依四念处而行道。五阴即四念处所观之境也。又经中多列法门,无非以五阴為首...

《佛学辞典》 / 1090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鳩摩逻多

Kumāralabdha,又作矩摩逻多,拘摩罗罗多,拘摩罗逻多,鳩摩罗陀,鳩摩罗驮。译作童受、童首、豪童、童子。论师名,有二人:一為经部之鳩摩逻多。出於阿输迦之时。西域记叁(呾叉始罗国下)曰:「昔经部拘摩罗逻多(唐言童受)论师,於此製述诸论。」同十二(竭盘陀国)曰:「无忧...

《佛学辞典》 / 490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吉祥金刚

金刚手之异名。义释十二曰:「吉祥金刚,欢喜,文殊等。」

《佛学辞典》 / 25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温独波罗

夜叉名。译曰勇进勤护,见孔雀咒王经。梵Udyoga- āla。

《佛学辞典》 / 30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吉祥天

又名功德天。主富贵之女天也。吉祥陀罗尼经谓之吉祥菩萨。见[吉祥天]条。

《佛学辞典》 / 34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重阁讲堂

在中印度毘舍离国獼猴池边林中。五分律一曰:「后之毘舍离住獼猴河边重阁讲堂。」杂阿含经叁曰:「一时佛住毘耶离獼猴池侧重阁讲堂。」涅槃经上曰:「一时佛住毘耶离林中重阁讲堂。」

《佛学辞典》 / 85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菩萨有七种

一、法,法即诸佛所说之法也。谓菩萨能受持十二部经之法,最上最,故名法。(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十二部经者,一契经、二重颂、叁讽诵、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七希有、八譬喻、九论议、十自说、十一方广、十二授记也。) 二、心,心即诸佛广之心...

《三藏法数》 / 420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菩萨之通称也,或以名声闻及佛。士者凡夫之通称,简别於凡夫而称為。又,士者事也,為自利利他之事者,谓之士。韩诗外传曰:「孔子与子路子贡顏渊言志,谓子路曰:勇士哉!谓子贡曰:辨士哉!谓顏渊曰:士哉!」管子法法篇曰:「务物之人,无士焉。」士文本出儒传。法...

《佛学辞典》 / 305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月有十一事喻如来

一、能破暗,谓月盛满之时,清光普照,能使一切地,悉皆明朗。犹如来种种说法,能破一切众生无明闇也。 二、令见道非道,谓月盛满之时,普照地,凡是路非路,令诸众生,悉皆明见。犹如来说法开示,正道邪道,人悉分别而知其可行不可行也。 叁、令见道邪正,谓月盛满之时...

《三藏法数》 / 633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自性受用变化叁身

法相宗所立之叁身也。佛地论,取唯识论之名。是又开真合应之叁身也。一、自性身,即上之法身。二、受用身,此有二。唯為佛与佛之境界。他菩萨不能见闻,佛自受用法乐之佛身。名為自受用身。是圆镜智之所变也。又使初地已上之菩萨感见之,使彼受用法乐之佛身。名為他受用身。是平...

《佛学辞典》 / 452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婆伽婆七义

婆伽婆者,总万德至极之名也。经云:婆伽婆具此七义。不翻华言者,多含义故。即五种不翻之一也。(五种不翻者,秘密不翻、多含义不翻、此方无不翻、顺古不翻、生善不翻。) 一、能破烦恼,破者,裂断也。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谓如来断诸烦恼,乃至无明之惑,净尽无余。...

《三藏法数》 / 703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法师十德

华严经十地品中第九,善慧地菩萨修行一切功德行,愿作法师,善能守护如来法藏,以无量善巧智慧辩才,能与众而演说法,令诸众生得安乐。具兹十德,名为法师。(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善知法义,善知法义者,谓菩萨无碍之智,善知一切诸法句义差别也...

《三藏法数》 / 476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六善神

般若经护持之神也。

《佛学辞典》 / 10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菴罗树园

在印度之毘耶离国,菴罗树女所献,佛於此说维摩经。维摩经佛国品曰:「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比丘眾八千人俱。」嘉祥之维摩经疏一曰:「菴园者,即是别处,亦云捺女园。此事如祇陀园。祇陀园,给孤长者,买為佛起精舍。此处是捺女自捨,為佛起精舍。」梵Āmra āli-ārāma。

《佛学辞典》 / 121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龙象

Nāga,梵语,那伽。译曰龙。又译象。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力者,佛氏称為龙象。盖水行龙力最,陆行象力最,故以為喻也。涅槃经二曰:「世尊我今已与龙象菩萨摩訶萨,断诸结漏,文殊师利法王子等。」旧华严经七曰:「威仪巧妙最无比,是名龙象自在力。」智度论叁曰:...

《佛学辞典》 / 280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周徧於一切色法,故名,能造色法,故名种。色香等一切物质,不能离此四而生,故称為种。俱舍论一曰:「种谓四界,即地水火风。」同颂疏曰:「叁义释,一体宽广故。谓四种徧所造色,其体宽广。(中略)一义释种。与所造色為所依,故名為种。即是种...

《佛学辞典》 / 155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