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7 条搜索结果

佛具九恼

如来已离一切障碍,成就无量诸胜功德,岂有如是种种业报之实。盖亦善巧方便,令诸众生,知造善恶业因,必有苦乐果报。故说此九种恼事也。 一、六年苦行,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二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火鬘...

《三藏法数》 / 2142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法堂

他宗云讲堂,禪家云法堂。演说大法之堂也。华严经五曰:「世尊凝睟处法堂,炳然照曜宫殿中。」同七十五曰:「善财童子将升法堂。」同七十六曰:「时有守护菩萨法堂罗剎鬼王,名曰善眼。」大方等日藏经一曰:「於当来世,是中皆应起立塔寺。造作法堂,安置舍利经法形像。」毘奈耶杂...

《佛学大辞典》 / 364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宝篋印塔

纳宝篋印陀罗尼之塔也。经中说其功德曰:造像作塔者,奉安此咒,即成七宝所成之塔,即是奉藏叁世如来全身舍利也。佛祖统纪四十叁曰:「吴越王钱俶,天性敬佛,慕阿育王造塔之事。用金铜精钢造八万四千塔,中藏宝篋印心咒经,布散部内,凡十年而讫功。」见[塔]条。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菩提

而参究菩提名曰菩提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眷属

梵语杂名曰:「眷属,梵语跛儞缚罗。眷属二字见史记。史记樊噲传曰:「大臣诛诸吕,吕须婘(註音眷)属。」释迦大日各有内大二眷属。释迦之二眷属者,智度论叁十叁曰:「如释迦文佛,未出家时,车匿给使,优陀耶戏笑,瞿毘耶耶输陀等诸婇女為内眷属。出家六年苦行时,五人给侍。得...

《佛学大辞典》 / 402字 / 6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舍利

Śāri utra,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罗,舍利子,新作舍利弗多罗,舍利富多罗,舍利补怛罗。舍利者母之名,弗或弗多者,弗多罗之略,子之义也。為舍利女之子,故曰舍利弗,舍利子。又父名云优婆提舍,故从父而称之曰优婆提舍。然母名之為舍利,古来有二释,一為鸟名。译曰秋露,鶖鷺...

《佛学大辞典》 / 743字 / 6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二分经

(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曰法,叁世不易曰常,此圣教之总名也。又修多罗即是长行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892字 / 5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拈花微笑

联灯要释迦牟尼佛章曰:「世尊在灵山上,拈华示眾。眾皆默然,唯迦叶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訶迦叶。」古今禪宗以為宗门第一之口实,彼宗以心传心之根据大事也。然此事出何经何人传之,大藏所收之经论不记...

《佛学大辞典》 / 426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华严九

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也。梵...

《三藏法数》 / 1259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自欢喜经

舍利弗向佛之师子吼,称说如来之难及。见长阿含经。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 《自欢喜经》 / 本站介绍:长阿含经

华严五周因果

一、所信因果,谓华严第一,菩提场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自第一卷至第十一卷,共六品。前五品,显舍那依正果德;后一品,明佛本因,令人信乐,故名所信因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成道说法之处,故云菩提场。六品者,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叁昧品、世界成就品...

《三藏法数》 / 859字 / 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广六度行

一、广施,旷大曰广,舍财曰施。谓行施者,既怀广大之心,应当知身非常,四大不净,归败坏;知身既不我有,财物亦是虚幻,乃至世间万物皆悉无常,由是观身非身,观物非物,纵心恣施,了无挂碍;复能广弘法施,开化愚蒙,故曰广施。(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二...

《三藏法数》 / 698字 / 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生身供

供养释尊舍利之法也。舍利有生身法身之二种。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骨塔

舍利塔也。止观五下曰:「金光明中,佛礼骨塔。」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圆觉

禪林有圆觉。拈提圆觉经也。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琰魔

Yama-rāja,又作炎摩、燄摩、阎魔、琰摩、爓魔、阎摩罗、阎摩罗社、琰摩逻闍、阎罗等。译曰缚。缚罪人之义。又曰双世。彼於世中,常受苦乐二报之义。又曰双王。兄妹二人并王之义。又曰平等王。平等治罪之义。地狱之总司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燄摩或作琰摩,声之转也。旧云阎罗...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叁部都

与[叁部都法]同。

《佛学大辞典》 / 9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天华着舍利弗衣

维摩经观眾生品曰:「时维摩詰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尔时天女问舍利弗:何故去华?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天曰勿谓此华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安陀

又作安怛婆沙,安多婆裟,安多跋萨,安陀跋萨,安陀罗跋萨,安怛婆参,或作安多。内住之义。译言中宿衣,内衣,里衣,或中着衣。叁衣之一。即五条而近身衬体着者。又曰下衣。唐则天尝缩小之,以与禪僧,遂至被着於法衣之上。今禪宗等所用之络子是也。其构造法,以一长一短為法,...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弟子

如来有十大弟子,此后大法之大导师或灌顶式之大阿闍梨等拟之,引率十弟子,以是亦曰阿闍梨弟子。陀罗尼集经十二曰:「阿闍梨把香炉出,领六弟子,一一弟子各执一事,一人执华水,二人共舆煮熟五穀,一人擎食盘,一人擎蜜水盏,一人执炬火,随阿闍梨后行。普施与一切陪从,并及守...

《佛学大辞典》 / 294字 / 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腊八

十二月八日释尊成道日之法。即成道也。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二答

一、言答,谓华严经第一至第八,各有请问,皆以言说而答,是名言答。 二、示相答,谓华严经第九入法界品,初起六十句问,如来自入师子频申叁昧,现相而答。盖佛心自在,不待兴言,佛力殊胜,现相能答,是名示相答。(频申,奋迅貌。)

《三藏法数》 / 104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大斋

设斋食,供养僧之大法也。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放生

佛制比丘贮放生器,日常罗漉水囊之生类容之,以放之於泉池河水。未有放生之事。及天台智者制天台山海曲為放生池,使海上渔人放鱼介於此。放之当為授叁归戒,说大法以结法缘。盖取金光明经所说流水长者救生之事缘也。是為放生之滥觴。其后天台之慈云四明,盛行之,慈云之金园集...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密跡

又曰密迹力士,密迹金刚,金刚密迹等。新译為秘密主,手持金刚武器警固佛之夜叉神总名。密迹者,以彼常亲近佛闻佛秘密事迹之本誓,故名密迹也。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曰:「法意太子曰:吾自要誓,诸人成得佛时,当作金刚力士,常亲近佛。在外威仪省诸如来,一切秘要常委託依,普闻...

《佛学大辞典》 / 304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智慧第一

增一阿含经叁曰:「智慧无穷,决了诸疑,所谓舍利弗比丘是。」智度论十一曰:「一切眾生智,唯除佛世尊,欲比舍利弗,智慧及多闻,於十六分中,犹尚不及一。」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周那自宅供旃檀耳羹

据长阿含经叁,则说佛自行乞食,到周那(即准陀)宅受最后之供养,食旃檀耳羹,食已说法,中夜命终。是小机之所见也,大小感见之不同不可和。涅槃经疏四曰:「若见佛自行乞食,到纯陀舍食旃檀耳羹,中夜入灭,轝向双林以火焚身。此小缘劣见,若见纯陀悲感但献八斛四斗不思议供,...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夏斋

禪院於结夏之日设斋。见象器笺十四。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信解品

在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四经之第二。信者闻人言而不疑也,解者悟解於自心内也。此一品為譬喻品中第二之领解段。中根之人初闻方便品之法说,虽虚心信受,然未能悟其意,世尊為於上譬喻品广引叁车一车之譬,而说叁归一之旨。於是须菩提,迦旃延,迦叶,目连四大声闻,始领悟其旨,欲...

《佛学大辞典》 / 154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 《信解品》 / 本站介绍:妙法莲华经

舍利弗品 (十偈)

吾为仙闲居,于彼见沙门, 辟支佛之尊,身着绛衣被。 睹之心欢喜,为之浣衣服, 复为缝袈裟,数数为作礼。 彼则愍念我,便飞虚空中, 上下出水火,须臾忽不见。 我即时叉手,自心作是愿: “令我得如是,聪明大智慧。 莫令生豪家,亦勿生贱种, 常生于...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279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一印

金刚界九曼荼罗之第六。见[九曼荼罗]条。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泥塔

以泥土作小塔,中纳经文而供养之。西域记九曰:「印度之法,香末為泥作小率堵波高五六寸,书写经文以置其中,谓之法舍利也。数盈积建大率堵波,总聚於内常修供养。」密教有其供养法,谓之泥塔供。為延命灭罪而修之。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目犍连為执杖梵志所杀

佛涅槃之先,上足二弟子先涅槃者,叁世诸佛之常法也。舍利弗目连既知佛将涅槃,夏坐竟将般涅槃。是时尊者大目犍连入罗阅城乞食,执杖梵志遥见目连来,各各相谓曰:此是沙门瞿曇弟子,彼弟子中无出此人上者,我等盍共围打杀之。诸梵志共围打之,烂尽,苦恼甚。是时目连以神通还祇洹...

《佛学大辞典》 / 564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优婆替

U atisya,舍利弗之名。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宝积经第四十八胜鬘夫人之异译也。佛在给孤独园,波斯匿王末利夫人共致书於其女阿踰闍国王妃胜鬘夫人称扬佛德。胜鬘得书欢喜说偈,遥请佛来现。佛即现身。胜鬘说说偈讚叹其德。佛為授记。胜鬘復发十弘誓愿,感天花天音。乃至说大乘了义,广明二乘不了...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百僧

法华讲等大法,七僧要讲师读师等七役,外加伴僧為一百四,是為百僧。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多宝如来

东方宝净世界之佛,入灭后以本愿為全身舍利。诸佛说法华经,必於其前出现。见[多宝塔]条。智度论七曰:「有诸佛无人请者,便入涅槃而不说法。如法华经中多宝世尊,无人请故,便入涅槃。后化佛身及七宝塔证说法华经故一时出现。」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尸利沙

Śiriṣa’,或作尸利洒。树名。尸利沙者,吉祥之义。此方之合昏树也。又曰尸利沙者,头之义。其果曰似头果。又云舍利沙。此译合欢树。南本涅槃经叁十二曰:「如尸利沙果,光无形质,见昴星时,果则出生身长五寸。」增一阿含经四十一曰:「拘屡孙如来坐尸利沙树下而成佛道。」心地观...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佛十宿缘

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

《三藏法数》 / 2599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火葬

天竺四葬之一。梵语曰荼毘。又曰闍维Jhā ita,译為焚烧。谓以火烧之也。经中所谓全身舍利者埋葬也,身分舍利者火葬之结果也,佛取火葬。后分涅槃经下曰:「尔时如来,以大悲力,从心胸中,火踊棺外,渐渐荼毘。经於七日,焚妙香楼,尔乃方尽。」(妙香楼,安置金棺之处)。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宝珠法

宝珠者舍利之标帜也,宝珠法即舍利法也。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曰:「大宝陀罗尼,名曰法身駄都如意宝珠甘露药王金刚精进常经真如宝王大印。」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舍利

Śarīra-stū a,安置佛舍利之宝塔也。金刚童子轨曰:「此童子真言对舍利塔前念诵,餘所不应念诵,作法不成故。」宝楼阁经下曰:「离喧闹,密静处建立精室,或舍利塔前。皆对佛像而向东方作吉祥坐及结跏坐。」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国忌斋

先帝忌日所设之斋也。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浴佛

与[灌佛]同。

《佛学大辞典》 / 8字 / 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舍利

佛之遗骨也,见[舍利]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二请

一、言请,言请者,谓以言说而请问也。即华严第一叁昧品中,普贤菩萨以言重请下之叁品是也。(叁品者,世界成就品、华藏世界品、毗卢遮那品也。) 二、念请,念请者,谓不兴言说,唯以念想而请问也。即第二如来名号品中,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为现神通等,是名念请。

《三藏法数》 / 119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旨归

教意所趣谓之旨归。法华玄义八上曰:「体者一部之旨归,眾义之都也。」同止观二曰:「旨归者文旨所归也,如水流趣海,火灾向空。」辅行曰:「旨者意也,归者趣也,教意所趣名為指归。」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阿育王塔

阿育王為佛以后大兴佛事,到处建立寺塔,奉安佛舍利,及供养僧眾。据善见律毘婆沙一,谓阿育王统领之国,其数有八万四千,故王勅诸国建八万四千大寺,八万四千宝塔云。阿育王传一及阿育王经一等,谓王由海比丘知佛有悬记,诣王舍城,取阿闍世王所埋之四升舍利,又悉取他六所所埋之...

《佛学大辞典》 / 407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曼荼罗

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為正面,第一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合為九。第一乃说大日如来以五相现成等正觉,成佛后,自金刚叁摩地现出叁十七尊乃至外部诸眾摄化眾生之状者,故名成身。為曼陀罗之根本,故或名為根本。或就其诸尊之活动作业,名為羯磨。是四曼...

《佛学大辞典》 / 509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叁周

佛说法华经於其迹门度声闻人,分正说,领解,述成,授记四段,以之為一周。而於其声闻人以上中下之叁根有為前后叁周。是曰叁周说法:一、法说周,当舍利弗一人之上根直说妙法之实理,使之悟入一乘者。涉於方便品与譬喻品。二、譬喻周,当大迦叶等四人之中根。说叁车之譬喻,使之悟...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大天五事妄语

婆沙论九十九曰:「大天虽犯叁逆罪,然善根未断,深生忧悔。闻沙门释氏有灭罪法,遂诣鸡园寺,於其门外闻一苾芻诵伽陀曰:若人造重罪,修善以灭除,彼能照世间,如月出云翳。彼闻已欢喜,往一苾芻所请出家。大天聪明,出家未久,便能诵持叁藏说法,自称阿罗汉,上下归仰。后一夜起...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不分

小乘经典第一期之结集,有分窟内窟外二部者,亦有不分者。不分之说,如阿育王传四曰:「迦叶与[五百罗汉]同至毕波罗窟,先使阿难结集修多罗藏,次使优波离结集毘尼藏,后迦叶自结集摩得勒伽藏。」(取意)。十诵律六十曰:「大迦叶与五百比丘共安居王舍城外精舍,先使优波离结集毘...

《佛学大辞典》 / 943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四大弟子

佛弟子中以舍利弗,目连,须菩提,摩訶迦叶為四大弟子。智度论谓舍利弗目连為佛左右弟子。须菩提修无諍定,為行空第一,摩訶迦叶行十二头陀,為头陀第一。佛在世时,有人欲求今世之果者,供养此四人。輒得如愿。 又迦叶,宾头卢,罗云,君屠盋叹之四人也。法护译之弥勒下生经曰:...

《佛学大辞典》 / 233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叁生

一、见闻生,见闻生者,谓八难众生,宿世见闻华严大经正法,不能信受,反生毁谤,故感八难之报,堕地狱中,受诸极苦。今蒙如来放足下轮相清净功德光明所照,由其宿有见闻华严大经善种,即得脱地狱苦,生兜率天,而得成道,于一生内,超登十地也。(八难者,地狱难、畜生难、饿鬼...

《三藏法数》 / 444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须摩提菩萨

Sumati,又作须摩那。菩萨名也。智度论叁十译為妙意。以五百金钱买须罗婆女五茎华,供养燃灯佛,受释迦文之记别。智度论叁十五曰:「如须摩提菩萨,见燃灯佛。从须罗婆女买五茎华,不肯与之,即以五百金钱得五茎华,女犹不与,而耍之而言:愿我世世常為君妻,当以相与。菩萨以供养...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常略称為大般若。四处十六之说,唐玄奘译,六百卷。开元目录一曰:「唐太宗叁藏圣教序,唐高宗叁藏圣教记。」(缩印揭於目录之首,及十六有各沙门玄别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十六说,一万叁百叁十一纸。大唐叁藏玄奘於玉华寺译。」Mahā rājñā āramitā。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提婆為利养学神通

有四说,一从佛学。五分律叁曰:「时世尊受诸大声闻与阿耨达龙王之请,调达未得神通,不能俱去,羞耻从佛,愿学通法。佛為教於安居中得神通。」二从修罗陀比丘学。增一阿含经四十六曰:「提婆达多从修罗陀比丘学沙门威仪礼节。是时提婆达多请说神通道,比丘為说其法。达多不久而得...

《佛学大辞典》 / 416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成道

每年十二月八日(释尊成道之日)所行之法事,又云腊八。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金刚香菩萨

Vajradhñ a,金刚界曼陀罗第一根本成身叁十七尊中,居於外四供养菩萨之第一位。司供养香於大日本尊。秘藏记末曰:「外四供养右下角金刚烧香,黑色持香炉。」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金刚焚香云供养叁摩地,自受用故。从金刚云海叁摩地智流出金刚焚香,光明徧照十方...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僧而施斋食,故名斋。佛祖统记叁十七曰:「陈文帝天嘉四年,帝於太极殿设无遮大。」又曰:「后主至德二年,詔虎丘智聚法师赴太极殿讲金光明经。」皆斋也。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玻璃

又作颇梨,颇黎。新译曰颇胝迦,颇置迦,娑波致迦,塞颇致迦,颯破[木致]迦,窣坡致迦S haṭika,当於此方之水精,有紫白红碧四色。玄音应义二曰:「颇梨,力私切。又作黎,力奚切。西国宝名也。梵言塞颇胝迦,又言颇胝,此云水玉,或云白珠。大论云:此宝出山石窟中,过千年冰化...

《佛学大辞典》 / 302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百万徧

唱弥陀之名号百万徧也,满百万徧者。必得往生,唐道绰禪师依木槵子经,检得百万徧之文,之於阿弥陀经之七日念佛,七日不断,即满百万徧。自修之也。伽才净土论上曰:「如经说:若人念阿弥陀佛得百万徧已去,决定得生极乐世界。绰禪师检得此经,若能七日念佛即得百万徧也,由此义...

《佛学大辞典》 / 234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香饭

维摩自香积佛之世界齎供一之大眾者。维摩经香积佛品曰:「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於何食?时维摩詰。知其意而语言:佛说八解脱,仁者受行,岂离饮食而闻法乎。若欲食者,且待须臾。当令汝得未曾有食。(中略)於是维摩詰,不起於座。居眾前,化作菩萨。相好光明,...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经塔

纳经文陀罗尼而供养之塔也。西天之法,凡造塔及像,则必纳舍利或经颂。其纳经颂者,即经塔也。寄归传四曰:「凡造形像及以制底。(中略)中安二种舍利:一谓大师身骨,二谓缘起法颂。」密教劝置陀罗尼。宝篋印陀罗尼经曰:「安置此陀罗尼於塔像中者,我等十方诸佛,随其方处恒常随...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罗睺罗出家因缘

未曾有因缘经曰:「佛在祇园精舍,遣目连至迦毘罗城,请罗睺罗於耶输,舍利弗為和上,目连為教授师,度彼為沙弥。时年十五岁,净饭王怜之。令童子五十人从之出家。」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行事

又曰奉行。法时,掌仪式次第庄严等之役名,必任通於古实者。本於天台真言而用之。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种见佛

谓菩萨修殊胜行,离诸障碍,称佛所行,得见十佛,了了分明,如是见者,乃名真见。故云十种见佛也。 一、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着见,谓如来乘如实道,示成正觉,安住世间,而不着涅槃,不着生死。菩萨称佛无着而见,是名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着见。(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三藏法数》 / 550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佛於菩提树下成正觉时,十方之诸佛,现菩萨之形,為观音普贤等,无量之菩萨,现声闻之形,為舍利弗等。佛入叁昧,名如来不思议境界。於诸相中现十方之佛剎,於诸好中现往昔之行门,於是德藏菩萨问普贤菩萨此叁昧之名,普贤说其名义及证得此叁昧之福德因缘。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全身舍利品第九

尔时世尊告诸来者。念我古昔所行功德。舍身受身非一非二。今当为汝说一形法。云何名一形法。此大地种。厚八十四万亿里。乃有利风。厚八十四万亿里。风下有水。厚八十四万亿里。水下有火。厚八十四万亿里。火下有沙。厚八十四万亿里。沙下有金钢刹。厚八十四万亿里。诸佛全身舍利...

《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 / 姚秦凉洲沙门竺佛念译 / 1616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1日

曼陀罗由来

曼陀罗為合集本经别别品之说者,本经於九次第无所说。金刚顶经总有十万颂十入(支那无全本之译,不空译金刚大教王经叁卷出初四品中前一品,赵宋施护译大教王经叁十卷出初之四品,惟由不空译之十八指归一卷略知十八之纲领而已)。初中有四品:一金刚界品,二降...

《佛学大辞典》 / 320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斋七

谓人死后七七日之斋也。见[累七斋]条。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子父共

闻如是: 佛在释国,从千弟子梵志、故道人皆老年,悉得应真六达,所求皆具。佛从教授县国,转到迦维罗卫城外尼拘类园中。迦维罗卫诸释,闻佛从老年应真千比丘,转行教授,已到是国,近在城外园中,便转相告语:“先鸡鸣悉当。”自共议言:“诸贤者!正使太子不乐道,当作遮加越...

《佛说义足经》 /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 1567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23日

窥基

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事玄奘,学天竺语,传唯识因明之旨,造疏百本,称為百本疏主,法相宗之开祖也。永淳元年,寿五十一寂。尝书弥勒上生经之疏,感舍利二七粒。又造弥勒像,於像前日诵菩萨戒一徧,以愿兜率之往生。世称慈恩大师。见宋高僧传四。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开废

开与废及也。天台所谓论本迹二门开之叁义。开者开除,除权教及迹门也。废者废捨,捨权教及迹门也。入,融权教及迹门诸行使归入实教及本门也。开就教法之体而言,废就化导之用而言,就所修之行而言也。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光瑞

佛将说妙法,现种种之祥瑞其中多放光而照眾机之瑞,是云光瑞。法华经序品曰:「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无量寿如来曰:「世尊!我见如来光瑞希有。」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授戒

於一般在家之人授与优婆塞戒优婆夷戒之法也,除真宗外他宗皆行之。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读经及说法之座。多人合曰。无量寿经上曰:「菩萨大士,不可称计,一时来。」阿弥陀经曰:「诸上善人俱一处。」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波吒利弗城结集

阿育王Dharmāśoka即位十七年,即佛灭二百叁十五年,目犍连帝须為上座,一千比丘,於波吒利弗城诵出法藏。帝须更自作论事Kathāvatthu akaraṇa一千章,驳击异议邪说。盖此结集开之动机,以阿育王篤信佛法,外道之徒,穷於衣食,作佛教比丘形,混於佛徒中,大混浊佛教教义,為...

《佛学大辞典》 / 555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百万遍

唱弥陀之名号百万徧也,满百万徧者。必得往生,唐道绰禪师依木槵子经,检得百万徧之文,之於阿弥陀经之七日念佛,七日不断,即满百万徧。自修之也。伽才净土论上曰:「如经说:若人念阿弥陀佛得百万徧已去,决定得生极乐世界。绰禪师检得此经,若能七日念佛即得百万徧也,由此义...

《佛学大辞典》 / 234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大弟子

一、摩诃迦叶,上行第一,梵语摩诃迦叶,华言大龟氏。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从德命族,故名大龟氏。能行头陀上行,故称上行第一。(梵语头陀,华言抖擞。) 二、阿难陀,多闻第一,梵语阿难陀,华言庆喜。佛成道时,斛饭王遣使来白净饭王言:贵弟生男,王闻欢喜,语来使...

《三藏法数》 / 657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恒伽提婆

Gāngādevi,女人名。译曰河天。父母祷恒河之神而得之,故名。於般若坐受佛之授记,出大般若二十卷,小品般若七卷,智度论七十五。智度论七十五曰:「问曰:何以名為恒伽提婆?答曰:一切皆有名字為识故,何足求义?有人言:是女人父母供养恒伽神得此女,故言恒伽提婆。恒伽是河...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祇园精舍

祇陀园林须达精舍之略。涅槃经二十九曰:「时须达长者白舍利弗:大德!此大城(指舍卫城)外何处有地,不近不远,多饶泉池,有好林树,花果蔚茂,清净闲豫,我当於中為佛世尊及比丘僧造立精舍。舍利弗曰:祇陀(太子名)园林,不近不远,(中略)此处最胜,可安立精舍云云。」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舍利弗授记

舍利弗為声闻中第一智者,於法华之法说段第一唯独开悟圆乘,回心向大,受未来成佛华光如来之记别。见法华经譬喻品。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涅槃忌

见[涅槃]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叁十七尊四大轮

金刚顶十八之第一教王有四大轮:一、金刚界轮,叁十七尊皆持金刚之印。二、降叁世教令轮,叁十七尊皆持降叁世之印。叁、徧调伏法轮,叁十七尊皆持观世音之印。四、一切义成就轮,叁十七尊皆持虚空藏之印。见瑜祇经疏二。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维摩

Vimalakirti,维摩罗詰,毘摩罗詰,略称维摩或维摩詰。旧译曰净名。新译曰无垢称。佛在世毘耶离城之居士也。自妙喜国化生於此。委身在俗。辅释迦之教化,法身大士也。佛在毘耶离城菴摩罗园,城中五百长者子诣佛所请说法时,彼故现病不往,為欲令佛遣诸比丘菩萨问其病床,以成方等...

《佛学大辞典》 / 298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金骨

舍利也。宋仁宗之佛牙舍利赞曰:「惟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鍊色长新。」(释门正统四引之)。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慧命

法身以智慧為寿命。智慧之命夭伤,则法身之体亡失。盖慧為法身之寿命,故曰慧命。四教仪曰:「末代凡夫於佛法中起断灭见,夭伤慧命,亡失法身。」 又尊称比丘曰慧命。博闻强识,以慧為命之义也。又曰慧寿。新译曰具寿。犹言慧命须菩提等。行事钞下叁曰:「毘尼母云:下座指上座為...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佛牙

荼毘佛身时,全身悉為细粒之舍利,其一分之牙不损,现形在灰烬中,是云佛牙舍利。时有捷疾鬼盗佛牙去,其后毘沙门天之那吒太子以其佛牙授南山道宣律师云。后分涅槃经曰:「帝释於佛口中右畔上頷,取牙舍利,即还天上起塔供养。尔时有二捷疾罗剎隐身随帝释后,眾皆不见,盗取一双佛...

《佛学大辞典》 / 402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如聋如哑

华严顿教之座,舍利弗等声闻,有耳不得闻圆顿之教,故谓之如聋,有眼不得见舍那之身,而不能讚一语,故谓之如哑。六十华严经四十四曰:「尔时诸大声闻舍利弗目犍连,(中略)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如是等诸大声闻,在祇洹林,而悉不见如来自在如来庄严。(中略)所以者何?无明障曀覆...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舍利

又曰舍利讲,舍利报恩讲。供养佛舍利之法也。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表白

表显法事之旨趣,白告於叁宝及大眾曰表白。有表白兼愿文者,有更设愿文者。僧史略中曰:「唱导者,始则西域上座。凡趣请咒愿曰:二足常安,四足亦安,一切时中皆吉祥等以悦可檀越之心也。舍利弗多辩才,曾作上座,讚导颇佳,白衣大欢喜,此為表白之推轮也。」说法明眼论表白品曰:...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女有五障

法华经中谓舍利弗不知龙女是大乘根器,宿习圆因而得成佛,以为例同报障女流,故说女人有五种障也。然说此五障者,欲令女人知有此障,即当发菩提心,行大乘行,早求解脱也。 一、不得作梵天王,谓梵天因中,修持戒善,得获胜报,而为天王。若女人身器欲染,则不得作梵天王。 二...

《三藏法数》 / 378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舍利弗目连先佛入灭

舍利弗目犍连二大弟子共闻佛告诸比丘言:却后叁月,当入涅槃。不忍眼见世尊入灭,告佛已取灭。目连為宿业被执杖外道打杀。大方便报恩经五,贤愚因缘经五,记舍利弗入灭,且佛说其往昔因缘。增一阿含经十八说目连為执杖外道殴折,将入涅槃事,及舍利弗见之先取涅槃。又月光菩萨经说...

《佛学大辞典》 / 249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舍利

藏佛舍利者。若无舍利,则称之為支提。单為表灵场古蹟而立。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无动佛

妙喜世界之阿閦佛,译作无动佛。维摩经阿閦佛国品曰:「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是维摩詰於彼国没而来生此。」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韦駄天还佛牙

俗说佛涅槃时,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时韦駄天急追取还,至唐代授南山道宣律师。鬼盗双牙之说,出后分涅槃经。曰:「尔时帝释,持七宝瓶,至荼毘所。其火一时自然灭尽,帝释即开如来宝棺,欲请佛牙。楼豆言:莫輒自取,可待大眾共分。释言:佛先与我一牙舍利,是以我来火灭。於佛口...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长老

通称道高臈长之比丘。如长老舍利弗,长老须菩提等。汉书外戚传曰:「近世之事,语尚在长老之耳。」增一阿含经曰:「阿难白世尊:如何比丘当云何自称名号?世尊告曰:若小比丘向大比丘称长老,大比丘称小比丘称名字。」十诵律曰:「佛言:从今下座比丘唤上座言长老,尔时但唤长老不...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供养舍利品第三十一

尔时尊者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窃生此心。今闻如来至真等正觉说极妙之法。无限旷大不可思议。非是辟支所及。诸法自然无有生灭。云何于无生灭法中。有三道三乘。是时长老须菩提即从坐起。齐整衣服偏露右臂。右膝着地长跪叉手。即以此偈而叹颂曰。 本无如来法 如空无有形 云何...

《菩萨璎珞经》 /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 3794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1日

八佛名号经

一卷,隋闍那崛多译。因舍利弗之间而说东方八佛之名号,闻者不退菩提也。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 《八佛名号经》

江湖

禪宗夏安居之别名。多集江湖人為安居法之义。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舍利弗本地

法华文句五曰:「身子久成佛,号金龙陀,迹助释迦為右面智慧弟子。」智度论四十曰:「舍利弗是佛右面弟子,目犍连是佛左面弟子。」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五教佛身

五教者,即小、始、终、顿、圆也。佛身即如来之身也。如来之身,遍一切处,本无大小形量,但为众生根器利钝不同,故曲垂方便,演说种种法门,示现种种身相。即有五教佛身之异也。 一、小教丈六金身,谓如来示现降生出家成道,于鹿野苑说四谛生灭之法,专化二乘。而二乘但见丈六...

《三藏法数》 / 478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了本生死经

一卷,吴支谦译。谓见了十二因缘,即是见法见佛。与大乘舍黎娑担摩经同本。但说人不同。此為舍利弗对比丘而说者。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 《了本生死经》

纸钱

真言宗祭供星天,专用纸钱。又禪林,於祈祷及盂兰盆等雕纸如钱形,数十相连,与心经等於毕时,焚化之,所以供鬼神也。唐书王璵传曰:「汉以来葬者皆有瘞钱,后世里俗稍以纸寓钱為鬼事,至是璵乃用為穰祓。」按,法苑珠林,纸钱起於殷长史。洪庆善杜诗辨证云:齐东昏侯好鬼神之...

《佛学大辞典》 / 265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舍罗

Sāra,鸟名。百舌鸟之雄者。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舍罗,百舌鸟雄鸟也。若言舍利Sārikā(maina),雌鸟也。」能人语。 又(术语)Śalākā,译曰筹。舍罗本為草名,以之為筹,今多以竹木作之。為知比丘之数而行之也。行事钞上四曰:「四分舍罗此云筹也。五分,(中略)十诵行筹者,...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外道之梵天

外道所见之梵天,有叁种:一、自那罗延天生梵天,自梵天生四姓之人类及一切。是鞞陀论师之说也。外道小乘涅槃论曰:「问曰:何等外道说梵天是涅槃因?答曰:第四外道围陀论师说,从那罗延天,脐中生大莲华,从莲华生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无命物。从梵天口中生婆罗门,两臂中生...

《佛学大辞典》 / 491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大悲经

五卷,高齐那连提耶舍译。有十叁品。佛临涅槃,以法付嘱於梵天帝释及迦叶阿难,记灭后弘法之人,示供养舍利之功德及灭后结集之法。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开示悟入

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使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也。是显佛出世本怀之语。法华经方便品曰:「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诸佛世尊欲令眾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见故,出现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见故,出现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见道...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贤首五教

贤首国师,唐则天时,于王宫讲华严经,感五云凝空,四华垂地,因赐以贤首之号。师以如来所说之法,而有浅深不同,乃约义立此五种之教。以华严一经,是佛称性宣扬圆融法界之性,判为一乘圆教。余经律论,判属小、始、终、顿四教,故名贤首五教。(五云者,五色之云也。四华者,四...

《三藏法数》 / 542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十种教体

教者,谓如来所说一大藏教也。体即体性,教之本也。然如来所说之教,诠显权实义趣,浅深不同,故分十体,收摄一切教法罄无不尽也。(权者,叁乘权教,谓声闻、缘觉、菩萨也。实者,一乘实教也。) 一、音声语言体,谓言音语业为教体也。故佛唱号言辞,评量论说,是为教体。楞严...

《三藏法数》 / 899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须达七贫

须达七次贫,后贫最剧。於粪壤中得一木,乃旃檀也。卖之得米四斗,告妇曰:且炊一斗,吾当索菜。时佛知可度时至,先使舍利弗往乞食,妇喜入之鉢中。更炊一斗,目连復往乞,亦喜而与之。復炊一斗,迦叶往乞之,亦与之。犹有一斗炊之,佛自往乞之,妇喜而尽施之。佛口自咒愿,今日罪...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华严四分

一、信分,谓第一菩提场中,说世主妙严品至毗卢遮那品,名举果劝乐生信分,盖举扬如来依正二报难思之果,劝励当机闻而乐欲生其净信,故名信分。(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依正二报者,身为正报,国土是依报也。) 二、解分,谓第二普光明殿,说十信...

《三藏法数》 / 717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羯磨

此為金刚界九曼陀罗之中央。亦曰根本,成身。此為示诸尊之本体者,故名成身。於四曼中為大曼(為身相之全体故),然名之為羯磨者,以於真实之人体上,作业之义胜故也。秘藏记钞二说此中有叁十七尊,贤劫千佛二十天,四执金刚,一千六十一尊。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千二百五十人

谓耶舍长者子,朋党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师徒一百人。大目犍连,师徒一百人。此千二百五十人,并先事外道,勤苦累劫而无所证,承佛化导,即得证果,于是感佛之恩,一一法,常随不舍。故诸经首,列...

《三藏法数》 / 184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万华

万灯之异名。或谓万灯外有万华,供养一万之华於佛之法也。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无上正法付属

涅槃经二,诸比丘再叁请佛住世,佛言:「汝等不应作為是语,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摩訶迦叶,是迦叶者当為汝等作大依止。」舍利弗问经曰:「我寻涅槃,大迦叶等当共分别,為比丘比丘尼作大依止。如我不异,迦叶传付阿难,(中略)舍那婆私传付优波毱多。」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

二卷,西晋竺法护译。大宝积经第叁十八大乘方便之异译。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厕之位置

天竺精舍,其西置厕院,或置於其南。摩訶僧祇律曰:「厕屋不得在东在北,应在南在西,小行亦如是。」祇园图经曰:「次北第六院名為流厕,有大高屋,叁重而立,飞桥双上,甚是清净。下施厕坑,砌以伏竇,天帝手作,上无臭气。大渠从大院北西注,南入厕院,伏流入竇,北出於大河,...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印师二教

印师二教者,唐初印法师立此二教也。 一、屈曲教,谓释迦如来所说之经,逐其机性,随计破着,方便委曲,令物生解。如涅槃经,虽说圆通一极之理,或对权显实,或异归同之类,是名屈曲教。(对权显实者,对藏通别叁教之权,以显圆教一乘之实也。异归同者,叁教之异,归圆教...

《三藏法数》 / 192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法镜经

二卷,后汉严佛调等译。大宝积经郁伽长者第十九之异译。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 《法镜经》

行香本缘

贤愚经七说:「佛告阿难:过去无量阿僧祇劫,阎浮提有一大国,名波罗捺。时有一人,好修家业,意偏爱金而勤积之。因得一瓶,於其舍内掘地藏之。如是勤身,乃得七瓶悉取埋之。后遇疾终,作一毒蛇,守此金瓶。如是展转受形,经一万岁。最后受身,厌心忽生。见有一人通道,呼之曰:吾...

《佛学大辞典》 / 258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如来藏经十喻

為显一切眾生皆有如来藏性而说九喻,合所喻之法称為十喻:一萎花中之佛,二巖树之蜂蜜,叁[禾]中之秔梁,四不净处之金,五贫家之宝藏,六菴罗果之种,七弊物中之金像,八贫女之贵胎,九模中之金像。见大方等如来藏经,名义集五。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缘起十义

缘起者,谓诸法所起因缘,递相摄持,涉入无碍,分为十种,以释前十玄门之义也。 一、诸缘各异义,诸缘各异者,谓诸法缘起各不同也。盖诸法递互相望,要须体用各别,不相杂乱,方成缘起。经云:多中无一性,一亦无有多。是也。 二、互遍相资义,互遍相资者,谓诸法所起,更互周...

《三藏法数》 / 805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摩诃般若波罗蜜舍利品第五

尔时佛告释提桓因言:“憍尸迦!满阎浮提舍利以为一分,般若波罗蜜经卷以为一分。二分之中,为取何分?”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我取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世尊!我于舍利非不恭敬,以舍利从般若波罗蜜生故,般若波罗蜜所熏,故得供养。世尊!我于忉利天上善法堂中,我有坐处,...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 1462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大法

為法事大集人者。

《佛学大辞典》 / 8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一卷,赵宋法贤译。宝授童子年始叁岁,以金莲供佛,遂与目连舍利弗互相问答,明大乘之法义。又与妙吉祥菩萨问答。宝授次以一器之饮食,徧供佛僧而不尽。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者定离

言世之常者,必有离散之时也。遗教经曰:「世皆无常,必有离。」涅槃经二曰:「夫盛必有衰,合有别离。」未生怨经曰:「盛者即衰,合有离。」法句经曰:「合有离,生者有死。」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垔醯掣怛罗国

又作堊醯掣呾逻,阿蓝车多罗Ahicchatra,中印度般闍罗国北部之大都,在恒河之东,罽饶夷之北。小乘正量部之僧徒甚多。见西域记四。智度论叁。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八部眾

有二说:一為舍利弗问经等之说,通常用之。一天眾Deva,欲界之六天,色界之四禪天,无色界之四空处天也。身具光明,故名為天,又自然之果报殊妙故名為天。二龙眾Nāga,為畜类,水属之王也。如法华经之听眾,列八大龙王。叁夜叉Yakṣa,新云药叉,飞行空中之鬼神也。四乾闥婆Gandhar...

《佛学大辞典》 / 412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慢金刚

金刚界理趣中臺五尊之一。标示慢即菩提深密之理趣。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叁十七尊

金刚界曼陀罗之主脑也。第一根本成身一千六十一尊中,五佛与属於中央大日之四波罗蜜菩萨属於他四佛之十六大菩萨,内四供养,外四供养之八供,及四摄菩萨是也。此中十六大菩萨為慧德,四波八供四摄為定德。此数自应於叁十七菩提分法之数也。参照[九曼陀罗]条。因於密教依诸尊废...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

有同名异译二经:一、叁卷,為金刚界大曼荼罗广大仪品之一品(此中分一二叁),是正说金刚界曼荼罗之本经也。通常所说之金刚顶经,即指本经。一、二卷四品,设修习供养之方规。此乃仪轨也。皆為唐不空译。然金刚顶之全本,有十万偈十八。其第一名一切如来真实摄教王,有四大品...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佛印叁昧经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佛在耆闍崛山入於叁昧,光照十方,大眾云集,弥勒舍利弗,问文殊以佛身所在,文殊使入叁昧观之,皆不能见。须臾佛现,乃问其义,佛言住於深般若佛印叁昧故也。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佛骨

佛之舍利也。佛祖统纪五十叁曰:「唐高宗詔迎岐州法门寺护国真身塔释迦佛指骨至洛阳大内供养,皇后以金函九重命宣律师送还岐山;肃宗詔迎法门寺佛骨至禁中礼敬,传至诸寺瞻礼;德宗詔迎法门寺佛骨入禁中礼敬,歷送京城十寺。世传叁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安。韩愈上表諫,贬潮州。懿宗...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扫地五种胜利

(亦名扫地五德,出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根本部云:给孤长者,每于晨朝往逝多林礼世尊足。礼已,扫寺内地。后于一时,长者他缘,不遑入寺。世尊经行,见地不净,即自执彗(徐醉切,竹扫帚也),扫于林中。时舍利子等,悉皆执彗共扫园林。时佛世尊及圣弟子,遍扫除已,入食堂中...

《三藏法数》 / 402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二十五部

金刚界之五智為五部,五智互具五智。则為二十五部。秘藏记下曰:「建立二十五部,如何五部即五智,一智所互具五智,所以成二十五部,如是展转有无量部。」且约阿閦佛言之,则阿閦佛為中台之法界体性智,萨王爱喜之四菩萨為其餘之四智。更约金刚萨埵言之,则金刚萨埵為中台之法界体...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天女散华

维摩经天女散华,华着舍利弗等之体去之而不能去。见[天华]条。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叁生成佛

华严宗所立,成佛有二义:一、以此叁生配於过现未之叁世,於过去生见佛闻法,植佛种子,於今生全十信乃至十地之解行,於来世之生证入果海,即以叁生而成佛,故谓之叁生成佛,是為通途之义。二、见闻等叁生各自其一生成佛也。本经随好品记地狱天子於前生见闻华严大经之正法而毁谤之...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僧伽吒经

四卷,元魏月婆首那译。说大集正法者之功德。次有折伏尼犍外道事。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光讚般若波罗蜜经

十卷,晋竺法护译。佛自舌根放光照叁千世界,光中生莲华,华上诸佛出现,称讚此般若,故云光讚般若。大般若经第二之别译也。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般遮于瑟

Pañcavārṣika,又作般闍于瑟、般遮婆瑟、般遮跋瑟迦。般遮越师。具曰般遮跋利沙,又曰般遮婆栗迦史。直译则為五年。每五年一设之大斋也。义译曰无遮。以容受一切之人而不遮遣故也。玄应音义十七曰:「般闍于瑟,或作般遮于瑟,皆讹略也。应言般遮跋利沙,又言般遮婆栗史迦。...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长耳和尚

吴越时,杭州法相寺长耳行修和尚,泉南陈氏子。长耳垂肩。七岁犹不言。或问之,忽应声曰:不遇作家,徒撞破烟楼耳。出家金陵瓦棺寺。参雪峰,得其心印。自是猛兽驯若。灵异益着。僧问如何是长耳?师以手曳耳示之。问南峰难到麼?曰:只為他不过。曰到后如何?曰孤峰独宿。吴越王...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一处

同信心之人共往生极乐,於一处也。阿弥陀经曰:「眾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一处。」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大仙

Maharṣi,行道而求长生之人名為仙,佛子為仙中之极尊,故称為大仙。涅槃经称佛為大仙,仁王经,称缘觉為大仙,涅槃经二曰:「大仙入涅槃,佛日坠於地。」仁王经上曰:「大仙缘觉。」探玄记四曰:「涅槃中名佛,為大仙也。」祖庭事苑二曰:「汉明帝问摩腾法师:佛道中亦有仙号不?...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八指归

金刚顶瑜伽经十八指归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正记

唐太宗贞观中终南山道宣,作戒疏业疏行事钞,弘四分律,流转逾四百岁,释义近十家。於中宋嘉祐年中杭之大昭庆寺允湛律师,作正记十二卷,释南山之行事钞,独尽於理。其后灵芝之元照律师,继承其宗,且以法华显圆意,作资持记。见释氏稽古略四。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舍利八斛四斗

舍利之分量也。长阿含十二游经曰:「尔时香姓,以一瓶受一石许,即分舍利均為八分已。」后分涅槃经下曰:「造八金壜,八师子座,各以七宝而為庄严。其七宝壜各受一斛。」佛母般泥洹经曰:「我般泥洹后,二百岁时。阿育王从八王索八斛四斗舍利,一日中作八万四千佛图。」毘奈耶杂事...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大宝积经之第四十二。弥勒菩萨所问之别出异译。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阿难分身二国

阿难将入灭,去摩竭陀国,趣吠舍釐城,渡殑伽河,泛舟中流。摩竭陀王闻之。慕其德,严兵追请之,吠舍釐王亦闻阿难来,治军旅迎之。阿难恐其兵互欲杀害,由舟中上昇虚空,化火焚身中分落两岸。二国之王,各奉其舍利造塔。见西域记七。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