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条搜索结果

二十种小乘外道涅槃

【一小乘外道论】此外道说诸受阴重如灯火灭种坏风止名为涅槃(阴即身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外道方论】此外道说最初生诸方从诸方生世间人从人生天地天地灭没还入彼处名为涅槃(诸方即四方也)。 【叁外道风仙论】此外道说风能生长命物能杀命物风造万物能坏万物名...

《三藏法数》 / 1256字 / 6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譬喻品第三十二

尔时世尊说法璎珞。讲法身福功德无量。座中有五千菩萨。即从座起头面礼足。绕佛三匝便退而去。尔时尊者大目乾连。内自思惟。此五千正士。闻佛所说三身法宝。不肯受持各退而去。此必有缘事不空。尔时目连即从座起。偏露右臂长跪叉手。白佛言。唯然世尊。此五千正士修菩萨道。已入如...

《菩萨璎珞经》 /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 1720字 / 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1日

优婆鞠多

U agu ta,又作优婆鞠多,优婆掘多,优波毱多,鄔波毱多,优婆毱提,鄔波级多,乌波屈多,乌波毱多,优波毱多等。译曰大护,近藏,近护,小护等。阿育王经七曰:「优波毱多,翻大护也。」西域记四曰:「鄔波毱多,此云近护。」毘奈耶杂事四十曰:「鄔波笈多,此云小护。」俱舍宝...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华严宗七祖

一、马鸣尊者,马鸣乃西土十一祖也。东天竺国人。说法时,能感群马,得解悲鸣,故曰马鸣。依百本大乘经,造起信论,是为初祖。 二、龙树尊者,龙树,乃西土十叁祖也。南天竺国梵志之裔。始生之日,在于树下,因入龙宫,而得成道,故号龙树。申明起信论义,是为二祖。(梵语梵志...

《三藏法数》 / 573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一音教

教判名。佛唯以一音说一切教之意。鳩摩罗什并菩提流支所立。华严经疏第一,出一音教中。有曰:「然有二:一、后魏菩提流支云:如来一音,同时报万,大小并陈。二、姚秦罗什法云:佛一圆音,平等无二,无思普应,机闻自殊。非谓言音本陈大小。故维摩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眾生...

《佛学大辞典》 / 355字 / 6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玄奘

唐大慈恩寺玄奘叁藏,姓陈,偃人,俗名褘。兄长捷,先出家,在洛阳净土寺。十叁岁,亦入净土寺出家,就慧景听涅槃经,於严法受摄大乘论,令名夙着。 武德元年,与兄共入长安,寻赴成都,就道基宝迁二,学摄论,毘曇,就震法听讲发智论,五年受具足戒,又习律部。既而往...

《佛学大辞典》 / 1172字 / 6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大心密言品第二

先用大心真言王 澡浴洗净结护法 咒水洒身加持衣 复须想念皆成就 如此五种随次第 都用大明及本印 唵波怛摩进跢末尼摩贺惹嚩(引)啰吽 澡豆沐浴之具。各咒七遍。然后澡洗。 想水白色 犹如甘露 又想自身 垢秽烦恼 受此水已 一切尘劳 皆悉落尽 洗浴毕已 ...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 解脱师子译 / 356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宝林

极乐净土七宝之树林也。无量寿经上曰:「七宝诸树周满世界。」又观经宝树观所说是也。 又(寺名)禪宗六祖慧能大所住之寺也。在广东韶州曲江县南六十里南华山,即曹溪南华寺也。法海坛经序曰:「先是西国智药叁藏,自南海经曹溪口,掬水而饮,香美,异之。谓其徒曰:此水与西天...

《佛学大辞典》 / 531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天台宗

隋智者大入寂於天台山,故曰天台大。天台大所立,名天台宗。此宗以法华经為本经,以智度论為指南,以涅槃经為扶疏,以大品经為观法,因而明一心叁观之妙理也。先是本宗第一祖北齐慧文,依中观论始发明此妙理,以授第二祖南岳之慧思,慧思传之第叁祖天台之智者。智者曰:传道...

《佛学大辞典》 / 398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旧杂譬喻

二卷,吴康僧会译。集种种之譬喻者。对於后汉译而曰旧。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十二分经

(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曰法,叁世不易曰常,此圣教之总名也。又修多罗即是长行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892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瑜伽

观行者之总名也。瑜伽為相应之义。相应有五义。见[瑜伽]条。其中多取第二行瑜伽之义,观行即禪定相应之人,名為瑜伽。又此名虽通於显密二教。然多以名密教之观行者。盖总即别名也。唯识述记二本曰:「此言瑜伽,法相应称,取与理相应。多说唯以禪定為相应,瑜伽之即依士释。...

《佛学大辞典》 / 231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随心忆念品第七

我今复说随顺事 人与非人及畜生 又取盐和大麦面 所求随心作其形 男左女右从脚兴 须用宾铁刀细截 每日三时各百八 乃至千八自随心 若欲罗遮令忆念 所造形持称彼名 护摩亦须念名号 不过八百即随心 若摄诸龙作随顺 先作一龙似蛇形 若欲祈雨须青色 复若涝...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 解脱师子译 / 304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俱苏摩摩罗

Kusumamālā,译曰华鬘。贯花為轮者。玄应音义一曰:「俱苏摩,此译云华。摩罗,此译云鬘。案西国结鬘多用苏摩那华行列结之,以為条贯。无问男女贵贱,皆此庄严或首或身,以為饰好。则诸经中有华鬘宝鬘等,同其事也。」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大云初分子吼神通健度第二十

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子吼神通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光法门。法蜂法门。法鼓法门。法宝法门。法藏法门。法力法门。法动法门。三匝法门。大地法门。难近法门。一切缨络法门(梵本长一)善男子。是...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175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

小心密言品第四

复说最胜小心王 能成一切诸悉地 三业齐用结妙印 诵秘真言而付嘱 又于想中除结界 次奉遏伽洒四方 后责已过深惭愧 引大圣者还本宫 安置尊者彼殿已 辞别自念还本方 又复行者 每持诵已 须作付嘱 结此密印 及诵真言 付嘱圣者 作如是语 所有遍数 及持功...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 解脱师子译 / 733字 / 5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欲染

五欲之污染真性者。法华经譬喻品曰:「虽復教詔而不信受,於诸欲染贪着深故。」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优婆毱多

U agu ta,又作优婆鞠多,优婆掘多,优波毱多,鄔波毱多,优婆毱提,鄔波级多,乌波屈多,乌波毱多,优波毱多等。译曰大护,近藏,近护,小护等。阿育王经七曰:「优波毱多,翻大护也。」西域记四曰:「鄔波毱多,此云近护。」毘奈耶杂事四十曰:「鄔波笈多,此云小护。」俱舍宝...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根本密言品第三

复说根本轨仪法 想念奉请大圣王 诵此密言及结印 一一自想往彼山 存心顶礼而奉请 迎引尊者入道场 复用遏伽而授与 香华饮食及涂香 灯盖幢幡兼药等 如法供养彼明王 想念供养尊者已 随便持珠诵密言 悔先世过及发愿 至诚端坐观明王 行者像前端坐思惟。存心...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 解脱师子译 / 1004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巴陵叁转语

巴陵,谓岳州顥鑑禪也。碧严第十叁则评唱曰:「,常缝坐具行脚,深得他云门脚跟下之大事,所以奇特。后出世為云门法嗣,先住岳州巴陵,不更作法嗣之书,只得叁转语上云门。如何是道?明眼人落井。如何是吹毛剑?珊瑚枝枝撑着月。如何是提婆宗?银碗裹盛雪。云门云:他日老僧忌...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信解品

在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四经之第二。信者闻人言而不疑也,解者悟解於自心内也。此一品為譬喻品中第二之领解段。中根之人初闻方便品之法说,虽虚心信受,然未能悟其意,世尊為於上譬喻品广引叁车一车之譬,而说会叁归一之旨。於是须菩提,迦旃延,迦叶,目连四大声闻,始领悟其旨,欲...

《佛学大辞典》 / 154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 《信解品》 / 本站介绍:妙法莲华经

安稳

身安心稳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身意泰然,快得安稳。」文句十四曰:「不為五浊八苦所危,故名安。日倒暴风所不能动,故名稳。」稳通作隐。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八种喻

一、顺喻,谓佛说法随顺世谛次第,从小向大而为喻也。如经云:天降大雨,沟渎皆满。沟渎满,故小坑满。小坑满,故大坑满。如是渐次,乃至大海满。如来法雨亦复如是。众生戒满,乃至解脱满。解脱满,故涅槃满,是名顺喻。(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逆喻,谓佛说法逆于世谛次...

《三藏法数》 / 805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总持功德赞说譬喻无尽品第二十四之二

尔时贤王天子白佛言。世尊。一切法无摄受无我无取无续无断。然以方便随宜所作。诸勤行者。以正方便现前得法。世尊。譬如大水积于地下。须假人力勤行施作。或开以坑或凿以井。由勤力故方获其水。若无坑井水乃何得。勤行方便之者。亦复如是。以勤力故于一切处胜智通达。若无勤力智从...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1103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香严上树

「禪云:如人上树,口啣树枝,手不攀枝,脚不踏树。树下有人,问西来意。不对即违他所问,若对又丧身失命。正与麼时,作麼生对?有虎头上座云:上树即不问,未上树,请和尚道。呵呵大笑。雪竇云:树下道即易,树上道即难。老僧上树,致将一问来。」见传灯录十一,会元九。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十号

此十号义,若总略释之,则:无虚妄名如来,良福田名应供,知法界名正遍知,具叁明名明行足,不还来名善逝,知众生国土名世间解,无与等名无上士,调他心名调御丈夫,为众生眼名天人,知叁聚名佛。具兹十德,名世间尊。祖所述经教,皆依此义而释。今此经中,合世间解、无上士...

《三藏法数》 / 669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阿难八不思议

梵语阿难,华言庆喜。经云:佛语文殊利言:阿难事我二十余年,具足八种不可思议。是故,我称阿难比丘为多闻藏。(梵语文殊利,华言妙德。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不受别请,谓阿难事佛二十余年,虽多闻第一,出诸弟子之上,动必随众,未尝受别施主之请,背众而食也。...

《三藏法数》 / 474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四恩

一、父母恩,经云:父有慈恩,母有悲恩。盖父母长养之恩,广大无比。若有男女,背恩不顺,死即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男女,孝养父母,承顺无违,常为诸天护念,福乐无尽。纵能一日叁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尚未能报一日之恩也。 二、众生恩,经云: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

《三藏法数》 / 526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露牛

露地之大白牛车也。譬一乘之妙法。法华经譬喻品曰:「诸子等安稳得出,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中略)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其车高广,眾宝庄校,(中略)驾以白牛。」秘藏宝钥下曰:「羊鹿憋而露牛疾。」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楞严经会解

二十卷,元释惟则会解。其自序曰:「余见长水璿,孤山圆,泐潭月,温陵环之说。又阅吴兴岳之集。併得兴福,愨资,中沇,真际,节檇李敏诸之意,无不大同。惟所见或各从一长,乃不能不小异。(中略)今余会诸家要解以通大途,异不公乎眾者节之,异而互通者互存之,互為...

《佛学大辞典》 / 154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成实宗

印度小乘中最后所立之宗也,即小乘中之空宗,酷似大乘,以訶梨跋摩所造之成实论為所依,故名成实宗。於四諦立章,於五聚明义,来支那而居於十叁宗之一。立南北两宗。梁朝之叁大法,皆此宗之人也。天台嘉祥以前之诸,有谓之為大乘宗者,二勉破之。日本无以之為宗者,但附属於...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大白牛车

法华经譬喻品所说叁车之一。对於声闻乘之羊车,缘觉乘之鹿车而以譬菩萨乘也。「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其车高广眾宝庄校。(中略)驾以白牛。肤色充洁。形体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风。」见[四乘家]条。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鬼鞭故尸

经律异相四十六曰:「昔外国有人死。魂还,自鞭其尸。傍人问曰:是人已死,何以復鞭?报曰:此是我故身,為我作恶。见经戒不讚,偷盗欺诈,犯人妇女,不孝父母兄弟,惜财不肯布施。今死令我堕恶道中,勤苦毒痛,不可復言,是故来鞭之耳(出譬喻经)。」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芥子

以芥子投针锋难中,譬佛出世之难也。涅槃经二曰:「芥子投针锋,佛出难於此。」 又喻极小也。白居易僧问曰:「维摩经不可思议品中云:芥子纳须弥。须弥至大至高,芥子至微至小,岂可芥子之内入得须弥山乎? 又(物名)芥子為性坚辛者,密教以之為降伏之相应物,於此加持真言,投...

《佛学大辞典》 / 277字 / 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譬喻

尔时舍利弗踊跃欢喜,即起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今从世尊闻此法音,心怀勇跃,得未曾有。所以者何?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授记作佛,而我等不豫斯事,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世尊!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

《妙法莲华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 8108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

不退菩萨

阿毘跋致之菩萨也。阿毘跋致,译曰不退,於无上菩提不退转也。分别之有叁种四种之异。法华经序品曰:「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同譬喻品曰:「有得缘觉,不退菩萨。」见[不退]条。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五论

一、阿湿缚窭沙论,梵语阿湿缚窭沙,华言马鸣。摩诃衍论云:过去世中,有一大王,名曰轮陀,有千白鸟,皆悉好声,若鸟出声,大王增德,若不出声,大王损德。如是诸鸟,若见白马,则出其声,若不见时,常不出声。尔时大王,遍求白马,终日不得。作如是言:若外道众,能令此鸟鸣...

《三藏法数》 / 412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四树

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乘也。取法华之叁草二木之譬喻,故曰树。兴禪护国论序曰:「叁轮八藏之文,四树五乘之旨。」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阿难四问

佛将入灭,语阿难大众言。我灭度后,汝当精勤教诫我诸眷属,早求出离,此生空过,后悔无追。时阿难闻佛语已。悲哽呜咽,举体迷闷,时阿泥楼豆。安慰阿难曰,如来灭度时至,今日则有,明旦则无。汝依我语,咨启四问,阿难问已。佛言,汝致四问,为最后问,大能利益一切世间。汝等...

《三藏法数》 / 545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四衢道

譬苦集灭道四諦之理。以小乘之人依止於四諦之理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诸子等安稳得出,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復障碍。」法华文句五曰:「衢道正譬四諦,四諦观异名為四衢。」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威仪

授戒时叁七证中有教授,為指示授戒者以坐作进退之威仪者,此教授,又云威仪。行事钞上叁曰:「单白差威仪。」自此一般法会指挥眾僧仪式作法之僧,名為威仪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阿育王塔

阿育王為佛以后大兴佛事,到处建立寺塔,奉安佛舍利,及供养僧眾。据善见律毘婆沙一,谓阿育王统领之国,其数有八万四千,故王勅诸国建八万四千大寺,八万四千宝塔云。阿育王传一及阿育王经一等,谓王由海比丘知佛有悬记,诣王舍城,取阿闍世王所埋之四升舍利,又悉取他六所所埋之...

《佛学大辞典》 / 407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叁周

佛说法华经於其迹门度声闻人,分正说,领解,述成,授记四段,以之為一周。而於其声闻人以上中下之叁根有為前后叁周。是曰叁周说法:一、法说周,当舍利弗一人之上根直说妙法之实理,使之悟入一乘者。涉於方便品与譬喻品。二、譬喻周,当大迦叶等四人之中根。说叁车之譬喻,使之悟...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大船

佛之德号。以能导眾生,渡生死海故也。涅槃经二十一曰:「汝今欲度生死大河,我能為汝作大船。」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譬喻

若菩萨发坚固心,修行最上般若行, 超过声闻缘觉地,速能证得佛菩提。 如人欲渡于大海,所乘船舫忽破坏, 不依草木命不全,若得依附达彼岸。 若人不发坚信心,依于般若求解脱, 溺轮回海无出期,处生老死常苦恼。 若有信心持般若,解有无性见真如, 是人获福...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 360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

总持功德赞说譬喻无尽品第二十四之一

尔时寂慧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随入一切法相陀罗尼。佛言寂慧。随入法相者。即是文字无尽随入之智。谓阿字门。随入一切法故。又阿字者。是即诸法出生之门。又阿字者。是即诸法初生后际。又阿字者于一切处成办事业。随起语业。无所了知非无了知。以阿字门随入一切法故。此说是...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1070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七遮罪

(亦名七逆罪,出梵网经) 遮谓遮障圣道,逆谓不顺于理。行此七罪,不复成就善根。经云:法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是也。 一、出佛身血,佛是一切众生慈父,能令众生悟明自心,出离苦趣,众生当历劫供养,以报其恩,况复出其身血。如兴起行经云:提婆达兜举石掷佛,迸石小片伤...

《三藏法数》 / 592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罗睺罗出家因缘

未曾有因缘经曰:「佛在祇园精舍,遣目连至迦毘罗城,请罗睺罗於耶输,舍利弗為和上,目连為教授,度彼為沙弥。时年十五岁,净饭王怜之。令童子五十人从之出家。」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念佛免摩竭难

五百贾客,入海採宝。值摩伽罗鱼王开口,海水入其中,船去驶疾。船问楼上人,汝见何等?答言:见叁日出,白山罗列,水流奔趣,如入大坑。船言是摩伽罗鱼王开口也。一日是实日,两日是鱼目,白山是鱼齿,水流奔趣,是入其口。我曹将了,宜各各求其天神,以自救济。中有五戒之优...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五部律

五部律者,即如来所说律藏也。而分为五者,世尊成道叁十八年,赴王舍城国王斋,食讫,令罗睺罗洗钵,因失手破为五片。是日有多比丘皆白佛言,钵破五片。佛言:表我灭后,初五百年,诸恶比丘,分毗尼藏为五部也。后优波鞠多果有五弟子,各执一见,遂分如来一大律藏为五部焉。(梵...

《三藏法数》 / 724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利养

以利养身也。法华经序品曰:「贪着利养。」菩萨戒经曰:「為利养故。為名闻故。恶求多求。」智度论五曰:「是利养法如贼,坏功德本。譬如天雹伤害五穀,利养名闻亦復如是。坏功德苗令不增长,如佛说譬喻。如毛绳缚人断肤截骨,贪利养人断功德本,亦復如是。」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大云初分子吼健度第十九

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种甚深子吼行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一切味吼法门。一切味喜法门。时神通王法门。莲华法门。喜地法门。大喜地法门。四威仪法门。圣行法门。净法门。一切法体法门。善男子。...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205字 / 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

阿耆达王堕蛇道

此王一生积功德,皆以临终之一念起瞋恚,遂堕於蛇道。见杂譬喻经。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十叁佛

司死者七七日乃至叁十叁回忌之佛也。 一、字。其意以為今此之最期即為来生之因也。又以具足修行菩提之故,有叁昧与大空二点,是风大之一息收处也。此谓不动本所,徧至十方。 二、字也。 叁、字。是差别之义也。智表差别,以菩提圆满之故,加大空点。大日经所谓我见心际即是菩提...

《佛学大辞典》 / 533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舍利弗授记

舍利弗為声闻中第一智者,於法华之法说段第一唯独开悟圆乘,回心向大,受未来成佛华光如来之记别。见法华经譬喻品。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镰子

会元叁曰:「(南泉普愿)一日在山上作务。僧问:南泉路向那处去?拈起茅镰子曰:这茅镰子,叁十文钱买得。僧曰:不问茅镰子,南泉路向那处去?曰:我使得正快。」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宝乘

又云宝车,大白牛车也,以譬法华经所说一乘之法。经譬喻品曰:「乘此宝乘,直至道场。」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六神通

神者不测之义,通者无碍之义,叁乘之圣者,得神妙不测无碍自在之六种智慧,是曰六神通,略云六通。法华经譬喻品曰:「具足叁明及六神通。」见[通]条。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自性

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是名自性。教行信证信卷曰:「近世宗,沈自性唯心,贬净土真证。」 又数论二十五諦中第一諦為冥性。又称自性。為万有之生因。唯识述记一末曰:「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胜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為自性。」见[数论外道]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阿育

Aśoka,旧称阿恕伽。新称阿输迦。译曰无忧。西纪前叁百二十一年顷,於印度创立孔雀王朝之旃陀掘多大王(Chandragu ta)孙也。纪元前二百七十年顷,统一全印度,大保护佛教,使之宣布各地。 王之传,南北各异其趣,北传之阿育王经,阿育王传,谓其母為瞻婆罗国之婆罗门女,名曰须...

《佛学大辞典》 / 1771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金刚九喻

金刚九喻者,乃是金刚般若经中九种譬喻也。此经有叁译:一、姚秦鸠摩罗什法译,二、魏菩提流支法译,叁、陈真谛法译。此九种譬喻,乃是魏时所译之文,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是也。(梵语般若,华言智慧。梵语鸠摩罗什,华言童寿。梵语菩提...

《三藏法数》 / 818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宝印

叁宝中之法宝也,又叁法印也,是诸宝中之实宝,坚固不坏,故名宝。印智度论四十七曰:「於诸法中法宝是实宝,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為利益。如经中说:佛语比丘:為汝说法,所说法者所谓法印,法印即是宝印,宝印即是解脱门。復次叁法印名為宝印叁昧。」楞严经曰:「此经名大佛顶悉...

《佛学大辞典》 / 465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佛说子月佛本生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百菩萨俱。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比丘,名婆须蜜多,游竹园间缘树上下,声如猿猴,或捉三铃作那罗戏。时,诸长者及行路人竞集看之,众人集时,身到空中,跳上树端作猕猴声。耆阇崛山八万四千金色猕猴集菩萨所,菩萨复...

子月佛本生经》 / 新为失译人名附三秦录 / 3504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1日

八聚

此日本凝然便宜所立之类聚也。一波罗夷,如上。二僧残,如上。叁二不定,自篇门之突吉罪别开。四捨堕,梵云尼萨耆波逸提Naiḥsargika āyattika,尼萨耆者,翻云尽捨,今略云捨。尽捨与所犯之财物於僧中也,波逸提翻云堕,是结堕狱之罪故也,此有叁十戒。五波逸提,译曰堕,此罪...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莲华合掌

竪左右十指,而指掌共合,谓為莲华合掌。凡行法最初為此印。其所以然者,古来相传,此印名為本叁昧耶印。我等处胎内之位所结之印,為理智不二自证之性,故名本叁昧耶印,出胎时分两手作拳。心经秘键所谓分手於金莲场者為此位也。自此已后出於化他门,作种种之事业矣。仍於行法最初...

《佛学大辞典》 / 651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十二部经

一切经分為十二种类之名。据智度论叁十叁之说,一、修多罗Sūtra,此云契经。经典中直说法义之长行文也。契经者,犹言契於理契於机之经典。二、祇夜Geya,译作应颂,又作重颂。应於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者,即颂也。凡定字句之文体,谓為颂。叁、伽陀Gāthā,译作讽颂又作孤起颂。不依...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九部

十二部经中去方广与授记及无问自说之叁部者。是小乘教之九部也。又有大乘教之九部。十二部中除因缘与譬喻及论义之叁部者是也。然常言之九部,则多指小乘教。法华经方便品曰:「我此九部法,随顺眾生说,入大乘為本,以故说是经。」梁僧传叁(求那跋麼)曰:「洞明九部,博晓四含。...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叁支

因明之宗与因及喻,曰叁支。宗者,所立之义也。因者,成宗之理由也。喻者,助成宗之譬喻也。喻有同异之二,存宗因二义之喻法為同喻,无宗因二义之喻法為异喻:「声為无常,以所作性故,如瓶等(同喻),如虚空等(异喻)。」如此以此叁支立比量之作法谓之立量。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如来有七种语

一、因语,谓如来于现在因中,说未来果。如云众生乐杀,乃至乐行邪见,以此为因,是人当受地狱果报。若不乐杀生,乃至不行邪见,以此为因,是人当受天人果报,是名因语。 二、果语,谓如来于现在果中,说过去因。如云贫穷众生,颜貌丑陋,不得自在,此之果报,皆由是人前世破戒...

《三藏法数》 / 573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杀鬼

有生者有死,由於无常之理,因而譬无常之理曰杀鬼。杀人之幽鬼也。止观七曰:「无常杀鬼不择豪贤。」毘奈耶律叁十四曰:「於寺门屋下画生死轮。(中略)於轮上应作无常大鬼髼髮张口长舒两臂抱生死轮。」法句譬喻经一、增一阿含经二十叁、四不可得经出曜经二等说四梵志避遁於山海空...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阿育王譬喻

具名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一卷,失译。天尊為佛之尊号,是汇集教训的譬喻者。百譬喻经之类,冠以阿育王叁字者,因其初之一喻关於王之事也。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黄檗礼佛

公案名。黄檗宛陵录曰:「大中帝為沙弥,於佛殿上礼佛。沙弥云: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眾求,长老礼拜当何所求?云: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眾求,常礼如斯。沙弥云:用礼何為?便掌。沙弥云:太麤生。云:者里是什麼所在,说麤说细。随后又掌。沙弥便走。」是盖唐大...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九部经

佛经之内容分类,有九种也:(一)一修多罗,二祇夜,叁和伽罗那,四伽陀,五优陀那,六伊帝目多伽,七闍陀伽,八毘佛略,九阿浮陀达磨。涅槃经第叁曰:「能子吼广说妙法,谓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伊帝目多伽、闍陀伽、毘佛略、阿浮陀达磨,以如是等九部经典,為他...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佛子

眾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眾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眾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

《佛学大辞典》 / 228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风幡

传灯录五,六祖章曰:「仪凤元年,届南海,遇印宗法於法性寺讲涅槃经。寓止廊廡间,暮夜风颺剎幡,闻二僧对论。一云幡动,一云风动,往復酬答,未曾契理。曰:非风幡动,动者自心耳。印宗窃闻此语,竦然异之。」无门关第二十七则曰:「非风非幡。」因此世俗称僧德曰:「论妙...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大牛车

叁车之一。以譬大乘者。法华经譬喻品曰:「羊车鹿车大牛之车,今在门外。」见[叁车]条。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大集譬喻王经卷上

复次说此法时。命者奢利弗。从座而起。一肩优多罗僧伽作已。右膝着地合掌白言。大德世尊。我欲少问。愿佛听许。如我所问。赐为解说。如是言已。佛告命者奢利弗言。奢利弗。随汝所欲当问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其所问者。我为汝说令心欢喜。如是语已。命者奢利弗言。大德世尊。此阎...

《大集譬喻王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8512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8日

天衣拂千岁

假盘石劫之喻以示时之长也。瓔珞本业经下曰:「譬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方广亦然。以天衣重叁銖人中日月岁数,叁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小劫。若一里二里,乃至四十里,亦名小劫。」智度论五曰:「劫义佛譬喻说四十里石山,有长寿人,百岁过,持细软衣,一来拂拭,令是大石山尽,...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百丈野狐

百丈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随眾散去。一日不去,丈乃问立於前者何人。老人云:某甲,於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无?某甲答他道:不落因果。后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某甲下一转语,使脱野狐身。丈曰:不昧因果。老人於言下大悟,礼拜曰:某甲既脱...

《佛学大辞典》 / 277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须达七贫

须达七次贫,后贫最剧。於粪壤中得一木,乃旃檀也。卖之得米四斗,告妇曰:且炊一斗,吾当索菜。时佛知可度时至,先使舍利弗往乞食,妇喜入之鉢中。更炊一斗,目连復往乞,亦喜而与之。復炊一斗,迦叶往乞之,亦与之。犹有一斗炊之,佛自往乞之,妇喜而尽施之。佛口自咒愿,今日罪...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七种立题

隋天台智者大,谓一大藏经题,不出人、法、譬叁者而已。因以单复具足不同,遂立为七种也。 一、单人立题,单人者,如佛说阿弥陀等经是也。谓释迦佛为能说之人,阿弥陀佛为所说之人。此经以两土果人立名,故云单人立题。(梵语释迦,华言能仁。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两土果...

《三藏法数》 / 459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叁时

谓释迦如来入灭之后,其教法住世,有此叁时不同也。 一、正法时,正犹证也。谓如来灭后,教法住世,人有禀教者,即能修行;有修行者,即能证果,是名正法。据法住记云:佛告阿难:我灭度后,正法一千年,由女人出家,减五百年。又据善见论云:后为比丘尼说八敬法,还得一千年。...

《三藏法数》 / 534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八福田

八福田者,谓佛、圣人、僧叁种,名敬田;和尚、阿阇黎生我法身者,父母生我肉身者,此四名恩田;救济病人,名病田,亦名悲田;此八种皆堪种福,故名田也。若人能尽力从事此八种者,亦犹农之力田,则获秋成之利也。 一、佛田,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觉道俱圆,位登极果,...

《三藏法数》 / 569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龟藏六

佛在世时,有一道人,在河边树下学道,十二年中想念不除,六根贪染,曾无宁息,不能入道。佛知其可度,化作沙门,至彼寄宿。须臾月明,有龟从河中出来,至树下;复有水狗,饥行求食,便欲啖龟。龟乃缩其头尾,及与四足,藏于甲中,遂不能啖。于是道人问沙门曰:此龟有护命之铠,...

《三藏法数》 / 473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合九十五种外道为十一宗

宗即派也。谓外道教文传习西域,不出十一宗;而九十五种外道,无不尽摄也。 一、数论,计冥谛生,从数起论,名为数论。又论能生数,名为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者,皆名数论。计冥谛生者,百论云:从冥生觉,乃至神我,共成二十五谛;以前二十四谛从神我而生,依神我为主,...

《三藏法数》 / 1050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大车

以大白牛车譬佛乘。法华经譬喻品曰:「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祸母

昔有一国,五穀丰熟,人民安乐。王问群臣:我闻天下有祸,不知是何类?答曰:臣亦不见。王便勅一臣於邻国求之。祸母神化人卖一物,状如猪。臣问是何名?答曰祸母。臣乃以价千万买之。问曰:是何食?答曰:食针一升。既买得,还进於王。王勅畜养之。课人民以针,一国扰乱。臣遂白王...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般若毱多

Prajñāgu ta,比丘名。译曰慧藏。唯识述记四本曰:「南印度罗罗国正量部僧,般若毱多,此云慧藏,安慧之学徒,叁代帝王。造七百颂诽谤大乘。」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清辩

梵名婆毘吠伽Bhavaviveka,译曰清辩。為佛灭后一千一百年顷,与护法菩萨同时之论,承龙树中观之宗旨,作大乘掌珍论。以破护法之有宗而立空宗,是在印度為空有二宗諍论之嚆矢。西域记十曰:「论雅量广远,外示僧佉(数论)之服,内弘龙猛(龙树)之学,曾闻护法菩萨隆名,怀谈...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譬喻

佛告须菩提:“譬如大海中船破坏,其中人若不取木、不取器物、不取浮囊、不取死尸,须菩提!当知是人不到彼岸,没海中死。须菩提!若船破时,其中人取木,取器物、浮囊、死尸,当知是人终不没死,安隐无碍得到彼岸。须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亦复如是。若但有信乐,不依深般若...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 2401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