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 条搜索结果

一百八法明门

法明门者,为令众生破除昏暗,通达一切智慧也。故护明菩萨在兜率天宫,欲下人间托生,即于师子座上,宣说此一百八门,留与诸天,以作忆念,然后下生也。(护明菩萨,即释迦牟尼佛在天宫之号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正信法明门,谓破坚牢心故。净心法明门,谓无秽浊故。欢喜...

《三藏法数》 / 2717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十五叁昧破二十五有

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二十五叁昧破前二十五有者,约理对治,随义以立名也。盖欲、色、无色叁界,虽苦乐同,然实有生死执着,故以此无垢等叁昧之法,一一破之,令诸众生,出于诸有也。 一、无垢叁昧,破地狱有,谓菩萨由净诸业惑,证于无垢叁昧。愍彼众生,受于地狱之苦,故以...

《三藏法数》 / 2010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安乐行

谓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乃能进行,故名安乐行。 一、身安乐行,谓身应当远离十种之事:一、远离豪势,二、远离邪人邪法,叁、远离凶险嬉戏,四、远离旃陀罗,五、远离二乘众,妨修大乘之行故,六、远离欲想,七、远离男之人,八、远离危害之处,九、远离讥...

《三藏法数》 / 381字 / 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佛现十种神变伏迦叶

一、毒龙中。二、龙火烧。佛入迦叶之窟,有赤龙放火,佛收毒龙使住鉢内,而至迦叶所。叁、恒水溺。恒水卒至,迦叶恐佛溺於水,使弟子往见,水没足,在水上行。四、叁方取果。迦叶请住,供养叁月,时至请食於佛,佛便往阎浮提取阎浮果,次往东弗婆提取毘梨勒果,次往瞿耶尼...

《佛学大辞典》 / 383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阶佛法

信行禪师,於教乘立二阶,就根机立叁阶。教乘之二阶者,即一乘教与叁乘教也。五教章上曰:「后代信行禪师依此宗立二教,谓一乘叁乘。叁乘者即别解别行及叁乘差别,并先习小乘后趣大乘是也。一乘者谓普解普行,唯是一乘,亦华严法门及直进等是也。」根机之叁阶者,谓最上利根一乘之...

《佛学大辞典》 / 547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伴夜

荼毘之前夜,為大夜,终夜寐,以伴灵故,亦曰伴夜。大鑑清规曰:「入灭第叁日荼毘,先第二日晚夜,此时名大夜。大夜之义,谓只此一夜之留,明日出而归也。故慇懃供养,小师围绕终夜寐,名曰伴夜。唯诵金刚经鸣磬。」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净居天

五净居天者,谓声闻之人,断欲界九品思惑尽,证第叁阿那含果,而居其中,亦名五还天。若据俱舍图言,此五天次第而上。若据楞严经言,此五天,皆横在第四禅天中,彼四禅天,但能闻此五天之名,而能知见。如世间圣地道场,多有罗汉所居,而人能见也。(九品者,欲界思惑叁品...

《三藏法数》 / 544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顺流十心

顺即随顺,流即流转。谓诸众生因此十心,则随顺烦恼,流转生死故也。 一、无明昏闇,谓诸众生,从无始来,闇识昏迷,无所明了;烦恼所醉,于一切法,妄计人我,起诸爱见,想计颠倒,起贪嗔痴,广造诸业,是以流转生死也。 二、外加恶友,谓诸众生,内具烦恼,外值恶友,扇动邪...

《三藏法数》 / 467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以叁该收一切眾生也。一、正定,必定证悟者。二、邪定,毕竟证悟者。叁、,在二者中间有缘证悟,无缘证悟也。此叁之义通於大小乘,小乘之俱舍论十曰:「正邪圣造无间餘。」预流向已上之圣者為正定,造五无间业者為邪定,在此二者中间修七方便之行者為...

《佛学大辞典》 / 397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九十九、尼乾子投火为佛所度缘

佛在舍卫国。尔时如来降化外道邪见六师,及其眷属,悉使破尽。五百尼干作是念言:“我等徒众,都破散尽,如烧身早就后世。”即集薪草,便欲烧身。如来大悲,欲拔彼苦,使火然。佛在其边,入火光三昧。诸尼乾子,见大火,心生欢喜,而作是言:“我等须然火,皆共投中。”既到火...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463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十法界

法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同,故有十法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叁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

《三藏法数》 / 1127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微

依一切有部宗所说,则虽欲界之有形质中最為单简者,亦称為八事俱生,随一减,能造之地水火风四大与所造之色香味触四境互相和融,而成一微体。此八事得更為分离,是為色之最极者,故名之為微,又曰极微。此极微六方中,心与七微,集而始為天眼等之所见。谓之阿菟色Anu,...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梦

一、四大和梦,谓或梦山崩,或梦自身飞腾虚空,或梦见虎狼及贼追逐,此因地水火风四大调,心神散逸,故有此梦,是名四大和梦。 二、先见梦,谓日间先见男女苦乐等境,夜则随梦,犹如日间所见,是名先见梦。 叁、天人梦,谓若人修善,乃感天人为现善梦,令其善根增长;若...

《三藏法数》 / 193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定性

法相宗所立五性之一。声闻,独觉,菩萨叁乘之种子皆具,或可為阿罗汉,或可為辟支佛,或可為佛,无有一定之向,故名定性。此有四类:一具菩萨声闻之二性,而开果定也。二具菩萨独觉之二性,而开果定也。叁具声闻独觉之二性,而开果定也。四叁乘皆具而开果定也。此中第叁...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七觉分

又曰七菩提分,七觉支。俱舍论谓之七等觉支。七科道品中之第六也。觉有觉了觉察之义。此為使定慧均等之法,故名等觉。觉法分七种,故曰支,或曰分。 一,择法觉支,以智慧简择法之真偽。 二,精进觉支,以勇猛之心离邪行行真法。 叁,喜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 四,轻安觉支...

《佛学大辞典》 / 397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九净肉

九净肉者,律中但开见、闻、疑叁种。楞严要解加自死、鸟残,为五种。而此经复加为己等,是为九净肉也。然如来护生戒杀,而听比丘食此净肉者,盖因地多沙石,草菜生之处,听以活命。此亦权巧方便耳。若大慈利物,皆所应断。故此经复制诸比丘悉得食也。 一、见杀,...

《三藏法数》 / 421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退土

退之净土也。谓西方之极乐,以彼土為净土门所立四退中之处退故也。往生拾因曰:「出轮迴之乡至退之土。」见[退]条。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增长业

一、梦所作业,梦所作者,谓梦中所为,非意思所起,亦非身口所作,是为增长业也。 二、无知所作业,无知所作者,谓无所知觉之人所作之业,皆非意思所起,是为增长业也。 叁、无故思所作业,无故思所作者,谓身口所作之业,非故意所思而起,是为增长业也。 四、数...

《三藏法数》 / 402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心

一、至诚心,真实愿净土之心。二、深心,深愿净土之心。叁、迴向发愿心,迴向所修之功德,愿求往生净土之心。具此叁心者,必得往生。观无量寿经曰:「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叁者迴向发愿心。具叁心者,必生彼国。」 又一、根本心,第八阿赖耶识之心王,含藏一切善恶之种子,生染...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法性

又名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等,异名同体也。性之為言体也,改也,真如為万法之体,在染在净在有情数在非情数,其性变,故曰法性。此法性小乘多言之,大乘诸家则盛论之。其论有四家之同。第一法相慈恩家,言法性為叁性中之圆成实性,是依地起性,一切有為万法之所依也,...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种仙

一地行仙,食麻仁草木之实,而休息,则食道圆成,名為地行仙,二飞行仙,食松柏等草木而休息。则以草木轻,故体亦轻,飞行空中,而坠地,名為飞行仙。叁游行仙,服丹砂而休息,则能化骨使寿永,使体固,且能化物。使贱為贵。自在游行人间化人,名為游行仙。四空行仙,消息...

《佛学大辞典》 / 330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九十五种外道与九十六种外道

经论中举西域外道之总数有九十五种与九十六种之二说。九十六种者,六十华严经十七曰:「令一切眾生得如来幢,摧灭一切九十六种诸邪见幢。」央掘摩罗经四举往昔自佛慧比丘生种种之苦行外道,其结文曰:「如是九十六种,皆因是比丘种种形类,起诸妄想,各自生见。」增一阿含经二十曰...

《佛学大辞典》 / 922字 / 4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八佛

一东方难降伏世界之善说称功德如来,二东方无障碍世界之因陀罗幢星王如来,叁东方爱乐世界之普光明功德庄严如来,四东方普入世界之善斗战难降伏超越如来,五东方净世界之普功德明庄严如来,六东方无毒主世界之无碍药树功德称如来,七东方侧塞香满世界之步宝莲华如来,八妙音明世...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无明

无明者,于第一义无所明了,故曰无明,即惑是也。 一、缠无明,缠即缠缚,谓由此无明之惑缠缚,能出离生死,故曰缠无明。 二、随眠无明,谓无明烦恼,长时随逐,眠伏第八藏识之中,故曰随眠无明。 叁、相应无明,谓意识缘于六尘之境,识与境相应而起无明烦恼,故曰相应无明...

《三藏法数》 / 183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法身塔

书法身偈而藏之者。寄归传四曰:「或积為,以砖里之,即成佛塔。或置空野,任其销散。西方法俗莫以此為业。(中略)当作之时中安二种舍利:一谓大师身骨,二谓缘起法颂。其颂曰: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参照[法身偈]条。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佛六十四种梵音

佛告寂慧菩萨言:如来非于唇齿舌喉及其面门,出诸音声。当知如来音声,从虚空出,具有六十四种殊妙之相。 一、流泽声,谓如来音声,流演润泽也。 二、柔软声,谓如来音声,温柔和软也。 叁、悦意声,谓如来音声,欢悦一切众生意也。 四、可乐声,谓如来音声,巧妙而可爱乐也...

《三藏法数》 / 1919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忍辱太子

昔毘婆尸佛时,波罗捺国王有太子,名忍辱。太子之父母病重,医云:应以瞋人肉為药。太子自念我生来瞋,因名忍辱,可充此药。国中设有瞋者,岂可以彼救我亲耶?遂自割肉充药,父母病即癒。见大方便佛报恩经二,经律异相叁十一。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七空

由凡夫执着妄想自性,故如来为说空法以破之。诸经所说空义一,今言七种者,乃赴一时之机,如应病与药也。 一、相空,谓一切诸法之性,自他共离之相皆空,是为相空。(一切性者,即自他共离之四性也。谓如计一念心从根生即自性,从尘生即他性,根尘合生即共性,离根尘生即离性...

《三藏法数》 / 478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八共法

是限於佛之十八种功德法也。限於佛而共同於其他二乘菩萨,故云共法:一、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二、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眾之机宜而使皆得证悟,是名口无失。叁、念无失,佛修...

《佛学大辞典》 / 728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秘密藏

秘密之法藏也。甚深秘奥,唯為佛与佛之境界,非凡常所可了知之法门,故曰密。又如来能护念深法,苟非其器,则秘之而说示,故曰秘。故秘密藏之名,在诸经為显其深甚秘极之通名也。圆觉经曰:「惟愿捨无遮大悲,為诸菩萨开秘密藏。」涅槃经二曰:「我今当令一切眾生及以我子四部...

《佛学大辞典》 / 497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叁十种外道

一时外道,以时為生因者。 二五大外道,以地水火风空五大為生因者。 叁相应外道,计学定者内心相应之理為真我者。 四建立净外道,建立一切法,依此修行,以之為清净者。 五建立无净外道,与上相反,建立一法,无所修之净法者。 六自在天外道,以自在天為生因者。 七流出...

《佛学大辞典》 / 750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二十种小乘外道涅槃

【一小乘外道论师】此外道师说诸受阴重如灯火灭种坏风止名为涅槃(阴即身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外道方论师】此外道师说最初生诸方从诸方生世间人从人生天地天地灭没还入彼处名为涅槃(诸方即四方也)。 【叁外道风仙论师】此外道师说风能生长命物能杀命物风造万物能坏万物名...

《三藏法数》 / 1256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十一品思惑

如上所言,见惑者顿断之,思惑者渐断之。渐断之者声闻乘為钝根故,分十惑為九地之九品而分断之也。九地者欲界五趣地為一,於此加色界之四禪地与无色界之四空处而為九地也,九品者此各地之思惑,為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乃至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之九品。故為八十一品。既断见...

《佛学大辞典》 / 258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叁草二木

法华经药草喻品所说。以譬五乘之机类:「一切眾生闻我法者,随力所受,住於诸地,或处人天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是小药草。知无漏法,能得涅槃,起六神通,及得叁明,独处山林,常行禪定,得缘觉证,是中药草。求世尊处,我当作佛行精进定,是上药草。又诸佛子,专心佛道,常行慈悲,...

《佛学大辞典》 / 390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空罥索王

空羂索观音也。

《佛学大辞典》 / 8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法

法宝中有四种:一教法,叁世诸佛所说破无明烦恼之声名句文也。二理法,教法所詮之义理也。叁行法,依理而行之戒定慧也。四果法,行满所得有為无為之证果也。心地观经二曰:「於法宝中有其四种:一者教法,二者理法,叁者行法,四者果法。」 又菩萨修行之四法也:一捨菩提心,二...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降叁世尊形

仁王经仪轨上曰:「依教令轮故,现作威怒降叁世金刚,四头八臂,摧伏摩醯首罗大自在天诸魔军眾。」降叁世成就极深密门曰:「吽迦罗金刚,暴怒处月轮,身流火光,徧体玄青色。大自在天王,妃乌摩為座。(中略)即起平身立,举右足左旋,躡彼傲慢者。大自在欲王,扑至於地已,定(...

《佛学大辞典》 / 335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种菩提

一、发心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十信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而发大心,名为发心菩提。(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华言无上正等...

《三藏法数》 / 594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建爪

外道之种类。大日经所说叁十种外道中有建立净外道与建立无净外道两种,是曰建。爪者,长爪梵志,外道名。大日经疏二曰:「建立净,建立无净等。种种宗计,皆相应。乃至长爪梵尼诸大论师等。」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种意识

四种意识,出叁境:一、性境,二、带质境,叁、独影境。性境者,谓意识与眼耳鼻舌身五识同缘五尘,初心取境,未有分别,是名性境意识。于五尘境上,分别方圆长短好恶,以有尘相可分别故,是名带质境意识。与五识同缘,而独缘法尘,谓缘过去未来变现之相,或缘空华水月等相,...

《三藏法数》 / 327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处征心

七处征心者,佛于楞严会上,征诘阿难心目所在之处也。此由阿难遭摩登伽之幻术。佛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阿难,归来佛所。佛问其发心出家之始,阿难以见佛胜相而答。佛遂征其心目所在,阿难答以目在外,而心在内。及佛征其心在内,又计之在外。如是展转穷逐征诘,至于无所着处...

《三藏法数》 / 1070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广六度行

一、广施,旷大曰广,舍财曰施。谓行施者,既怀广大之心,应当知身非常,四大净,会归败坏;知身既我有,财物亦是虚幻,乃至世间万物皆悉无常,由是观身非身,观物非物,纵心恣施,了无挂碍;复能广弘法施,开化愚蒙,故曰广施。(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二...

《三藏法数》 / 698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定性喜乐地

叁界九地之一。色界之第二禪天也。此地之天之眾生,住於胜妙之禪定,由禪定生心识之喜乐,故名定性喜乐地。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涅槃夜阿闍世王梦

阿闍世王害父王,身生恶疮,既遇世尊月爱光,身疮渐愈,即还本宫,都知如来涅槃。於涅槃夜,梦月落,日自地出,星宿云雨,繽纷而陨,復有烟气自地出,七彗星现於天上,復见天上有大火。徧空炽燃,而堕於地。见后分涅槃经下。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七流

流者,即见、思二惑也。此惑能漂流众生,入生死海故也。谓四果之人,因修四谛之法,能断见、思之惑,而流转叁界,故有七流之义焉。(见、思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曰见惑;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起诸贪爱,曰思惑也。四果者,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三藏法数》 / 684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分法身

五分法身者,分即分齐;法者,戒定慧诸法也。身者也,集诸法,以成其身也。(集诸法者,谓集色受想行识之法也。) 一、戒身,谓二乘因持无作之戒,戒法成就,证得此身,故名戒身。(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无作戒者,作意持,任运无犯,名无作戒也。) 二、定身...

《三藏法数》 / 366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根有四事增上

五根者,眼耳鼻舌身也。增上,犹增胜也。 一、庄严身,庄严,端庄严饰也。谓眼耳鼻舌庄严于身,然后完美,于此诸根,若阙一者,便成残陋。若缺者,全美增胜,是为庄严身也。 二、导养身,导养者,导引资养也。谓眼能见安危之色,耳能闻美恶之声,鼻能嗅香臭之气,舌能尝甜苦...

《三藏法数》 / 262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种缘起

华严宗之教理,以缘起為主。具之一字,弥显今宗者,天台之事也。本宗对之得云起之一字,益振当家。何则?以本宗之至极,在於法界缘起故也。今就五教而分别之,各有一个之缘起(但除顿教),曰业感缘起,是小乘教也。曰赖耶缘起,是大乘始教也。曰如来藏缘起,是大乘终教也。曰法界...

《佛学大辞典》 / 1132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七羯磨

治罚比丘之七种作法:一訶责,二摈出,叁依止,四至白家,五见举,六懺举,七恶见捨举也。后叁者谓之叁举,举弃於僧外也。见行事钞上二。巴Kammavācā。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止观

梵名奢摩他,Śamatha毘鉢舍那Vi aśyana译言止观,定慧,寂照,明静。止者停止之义,停止於諦理动也。此就能止而得名。又止息之义,止息妄念也。此就所观而得名。观者观达之义,观智通达,契会真如也。此就能观而得名。又贯穿之义,智慧之利用,穿凿烦恼而殄灭之也。若就所修之...

《佛学大辞典》 / 828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伊梨沙掌拏

生殖器病之名。译曰妒黄门。因见他婬,方有妒心,而起婬根之病也。出名义集二。Īrṣyā aṇḍaka又见[五种男]条。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对出家送丧

僧中有死者,则一山之僧眾送之,附於四葬之一,令诵经咒愿。毘奈耶杂事十八曰:「送丧苾芻,可令能者诵叁啟无常经并说伽陀為其咒愿。事了归寺,便洗浴随处而散。俗人见讥,咸言:释子极净洁,身近死尸身洗浴。佛言:应尔,可洗身。彼即俱洗。佛言:若触尸者连衣俱洗,其...

《佛学大辞典》 / 303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功德

功德之魄。佛之德称。涅槃经叁十二曰:「右膝着地,以偈讚佛。如来无量功德,我今能广宣说。」浴佛功德经曰:「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讚阿弥佛偈曰:「斯等宝林功德,一心合掌头面礼。」大日经疏五曰:「制底,翻為福,谓诸佛一切功德在其中。是故世人為...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梵坛

法藏以為梵语,译曰默摈。眾僧与之交言语也。智者元照以為汉言,谓梵王於宫前立一坛,天眾如法者则令立坛上餘天与之往来交语,佛依车匿比丘恶性故,制此法,又名梵天法治。长阿含经四曰:「阿难白佛言:阐拏比丘(即车匿)虏扈自用,佛灭度后,当如之何?佛告阿难:我灭度后...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陀罗尼

Dhāraṇi,又曰陀罗那,陀邻尼。译作持,总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使散,持恶法使起之力用。分之為四种:一法陀罗尼,於佛之教法闻持而忘也,又名闻陀罗尼。二义陀罗尼,於诸法之义总持而忘也。叁咒陀罗尼,依禪定发秘密语,有测之神验,谓之咒,咒陀罗尼者,於咒总持...

《佛学大辞典》 / 529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七种人

师子吼菩萨问佛言:若一切众生,既有佛性,何须更习八圣道耶?佛言:性虽本具,要须修习圣道,方见佛性。譬如恒河边有七种人,或为洗浴,或畏贼寇,或为采花,则入河中。河喻生死大河,浴喻出家受戒清净,贼喻烦恼,采花喻七净花以为其因,而求涅槃之果也。(八圣道,又云八正道...

《三藏法数》 / 873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懈慢国

在阎浮提西方十二亿那由陀,至极乐国之中途,生於此国者,染着其国土之快乐,而起懈怠憍慢之心,更进而生於极乐,故谓為懈慢国。疑佛智思议,杂修自力之善根,而愿生於极乐者生之。菩萨处胎经二曰:「西方去此阎浮提十二亿那由陀,有懈慢界。国土快乐,作倡伎乐,衣被服饰,香...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七十五法

小乘俱舍宗立一切法為七十五,摄為五类:一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六,心相应行法十四,无為法叁也。 第一色法十一RūPāṇi,分之為叁种:一五根,二五境,叁无表色也。 五根者:一、眼根Cakṣur indriya,二、耳根Śrotra indriya,叁、鼻根Ghrāṇa iudriya,四、舌根J...

《佛学大辞典》 / 2493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如来藏

真如在烦恼中,谓之如来藏,真如出烦恼。谓之法身。依佛性论如来藏品,藏有叁义:(一)所摄之义,真如立於眾生之位则含和合和合之二门,為和合门者生一切之染法,為和合门者,生一切之净法,一切染净之法,皆摄於如来之性,即真如,故云如来藏。易言之则真如摄一切法。如来藏...

《佛学大辞典》 / 627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