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 条搜索结果

四身

一、自性身,自性身者,即法身也。谓诸如来真净法界,湛然常寂,具足无边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也。 二、自受用身,自受用身者,即自报身也。谓诸如来,内智湛然,照真法界,尽未来际,常自受用广大法乐也。 叁、他受用身,他受用身者,为他机所感,而现此身,即他报身也...

《三藏法数》 / 221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十八支

支即支分也。如树,根茎是一,枝条有异。禅中支义亦尔。谓色界初禅有五支,二禅四支,叁禅五支,四禅四支,共为十八支也。初禅天定五支: 一、觉支,初心在缘名觉,谓行者在欲界,依未到地,发初禅色界诸净色法,触欲界身根,心大惊悟,即生身识,觉此色触也。(未到地者,谓在...

《三藏法数》 / 899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不退菩萨

阿毘跋致之菩萨也。阿毘跋致,译曰不退,於无上菩提不退也。分别之有叁种四种之异。法华经序品曰:「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同譬喻品曰:「有得缘觉,不退菩萨。」见[不退]条。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药师如来十二大愿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惟愿演说诸佛名号,及本昔所发殊胜大愿。佛言:东方过此十恒沙等佛土之外,有世界名净琉璃,彼土有佛,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行时,发十二大愿。(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 一愿,愿我...

《三藏法数》 / 1534字 / 5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法轮品之二

尔时佛告诸比丘:“如来化五人竟,作是念言:‘优楼频螺迦叶有大名称,与五百弟子俱,国王奉事臣庶宗仰,我当诣彼教以正法。’即往寻之。迦叶见佛迎前问讯:‘善安隐不?’尔时如来报迦叶言:‘无病知足寂灭清信是为安隐。’迦叶请佛:‘日既将暮,惟愿沙门幸留于此,随意所处。’佛语迦叶...

《方广大庄严经》 / 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 6730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4日

四种意趣

一、平等意趣,意即心意,趣即趣向。谓菩萨于往昔因中,修平等行,而成正觉;今于现世,化诸众生,与昔无异,是名平等意趣。(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别时意趣,谓众生现世修习净业,求生极乐世界者,命终皆即往生,得不退,盖现种是因,则在他时成熟,...

《三藏法数》 / 240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叁种定业轮

定即禅定,业即行业,轮有运摧碾之义。谓如来以禅定诵习之法轮,摧碾一切烦恼惑业,而成无上菩提;亦令众生如说修行,而证道果。故说此叁种定业轮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建立修定业轮,谓令众生修行正观,观察无明烦恼起灭之相,及观察世间如幻如化;以安那般那数息...

《三藏法数》 / 268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鹿野园

Mṛgadāva,又名鹿野苑、仙人论处、仙人住处、仙人堕处、仙人鹿园、仙人园、仙园、鹿园、施鹿园、鹿林等,在中天竺波罗奈国,佛成道后,始来此说四諦之法,度憍陈如等五比丘,為古来仙人始说法处,故名仙人论处。為仙人之住处,故名仙人住处。昔有五百仙人见王之婇女发欲心失神通坠...

《佛学大辞典》 / 697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不退法轮

四卷,失译。广博严净不退法轮经之异译。 又广博严净不退法轮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五类说法

一、佛说,佛说者,谓一切经法,皆是佛说也。然华严一经,亦通菩萨、声闻等共说,此言佛说者,如阿僧祇品、随好品,乃是如来亲口宣说也。(梵语阿僧祇,华言无数。) 二、菩萨说,菩萨说者,谓诸大菩萨,互相宣说,以显主伴互融也。如华严经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品,皆是菩...

《三藏法数》 / 457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九缘生识

缘即助成之义。九缘生识者,谓明空根境等九种之缘,生眼耳鼻舌等八种之识也。以眼耳鼻舌身五识,依第八识相分建立。由第八识种子而生揽明空诸境而为相也。第六识缘第八识相分而得生,取五尘境界而分别,依第七识而能执取也。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而得起,第六识染净而为依也。第...

《三藏法数》 / 1082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法轮品第十六

尔时世尊将欲示现诸佛无量遗体报应。令一切会神通菩萨学无学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围绕。现生受报法轮。非沙门婆罗门魔若魔天所能者。即以神足定力。放诸身节毛孔光明。远照十方诸佛刹土。一一光明皆有三千大千佛国。一一佛国皆有化佛。一一化佛皆有三千大千众生之...

《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 /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 2434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1日

四相约位

四相,即生、住、异、灭也。此之四相,乃是本觉心源,无明初起一念之相,而有四种之别。以其细微难见,故约信、住、行、向地、等觉、妙觉,从浅至深,次第觉了粗细分齐之相以明之。此之四法,起则从生至灭,觉则从灭至生,故以灭、异、住、生而为次第也。 一、十信觉灭相,十信...

《三藏法数》 / 509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一、烦恼依菩提,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即一切众生无明妄惑也。梵语菩提,华言道,即一切诸佛所悟所证之道也。然菩提、烦恼,其性是一,但由迷悟,不分而分。众生迷故,即菩提而为烦恼;诸佛悟故,即烦恼而为菩提。若能了达烦恼即是菩提,念念修习,是名烦恼依菩...

《三藏法数》 / 227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十种不思议法

思即心思,议即口议。谓十种法皆不可心思口议也。 一、最胜身相不思议,谓如来身相,最胜清净,积集无量福智,严具一切胜妙功德,如大圆镜,现众色像,如虚空界,普摄一切,令诸众生,超越分别,离诸疑悔,信解清净,发希有想,故名最胜身相不思议。 二、妙好音声不思议,谓如...

《三藏法数》 / 779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叁如来

又天台依智度论二「如法相解,如法相说」之文而释叁身如来。法相二字,即法身如来也,法相者如如之境也,解者如如之智也,如如之理,為如如之智境,是名法身,此法身,徧一切处,而无有异為如。不动而来应一切处為来。解之一字,报身如来也,乘如实之道而如法相解也,是契於如如之...

《佛学大辞典》 / 305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五部律

五部律者,即如来所说律藏也。而分为五者,世尊成道叁十八年,赴王舍城国王斋,食讫,令罗睺罗洗钵,因失手破为五片。是日有多比丘皆白佛言,钵破五片。佛言:表我灭后,初五百年,诸恶比丘,分毗尼藏为五部也。后优波鞠多果有五弟子,各执一见,遂分如来一大律藏为五部焉。(梵...

《三藏法数》 / 724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月喻菩萨十种善法

菩萨尘缘净尽,体性圆明,慧光普照,有情归仰,咸令发菩提心,成就种智;如月天子,离诸翳染,圆明朗彻,光照一切,功德无边,故取以为喻焉。(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皆生欢喜,菩萨初出世时,令诸有情,悉得远离烦恼,而生喜乐;如月...

《三藏法数》 / 705字 / 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六坚法

一、信坚,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信一切法皆即真谛,无能毁坏,故名信坚。(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空观者,谓观一切法,性相皆空也。) 二、法坚,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

《三藏法数》 / 499字 / 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八相成道

佛陀以成道為中心,示现由始至终一期之相状,谓之八相成道。成道虽為八相中之一,然為八相中之主脑,故别揭成道之名。八相经论所说存没不同,而大要有二说。大乘起信论所说者,一、降兜率,先住於兜率天,在彼天四千岁。见时机熟,遂乘白象由彼天降下之相也。二、入胎,乘白象由摩...

《佛学大辞典》 / 660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生净土五不退

一、大悲摄持不退,谓众生得生净土者,以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不舍,故得不退也。 二、佛光照烛不退,谓众生得生净土者,常被佛光照烛,故菩提之心,日得增长,而不退也。 叁、常闻法音不退,谓众生得生净土者,闻诸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无我之法,是以常起念佛、...

《三藏法数》 / 231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说遍十处

谓毗卢遮那如来,现法界无尽身云,遍周微尘刹海,常说华严大经,令诸众生咸归性海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说遍阎浮提,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如来于阎浮提,七处九会,为诸大众,演说此法,而遍满十方法界阎浮提,亦同一时而说。故云说遍阎浮提。(七处...

《三藏法数》 / 1138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闻经十益

谓毗卢遮那如来,现法界无尽身云,遍一切处,与十方佛,互为主伴,称性圆融,而说此经,令诸菩萨一切大众,及未来世法界众生,皆悉得闻,信解悟入,生如来家;乃至深入毗卢性海,若人闻是经得无量无边利益,今束为十,故云闻经十益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见...

《三藏法数》 / 549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四种性行

一、自性行,经云:若诸菩萨本性已来,贤良质直,顺父母教,信敬沙门,及婆罗门;善知家内尊卑亲疏,恭敬承事无失,具足十善,复更广行其余善业,是名菩萨自性行。(梵语沙门,华言勤息。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

《三藏法数》 / 324字 / 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叁身华梵

(亦名叁如来,出法华文句) 一、法身,毗卢遮那如来,法名可轨,诸佛轨之而得成佛,以法为身,故名法身。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以真如平等性相常然,身土无碍故也。如来者,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是也。 二、报身,卢舍那如来,修因感报,名之为报。...

《三藏法数》 / 334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百八叁昧

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印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法数》 / 5399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十金刚心

金刚是喻。金刚心者,谓菩萨之心,坚固不动,犹如金刚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觉了诸法,谓菩萨发大愿心,誓欲了知无量无边不可穷尽一切微妙法门,无有遗余,故云觉了诸法。 二、化度众生,谓菩萨以无上涅槃之道,度脱十方无量无边一切众生,悉得出...

《三藏法数》 / 539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不退法轮

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彼时世尊于后夜起,三昧正受,号离垢光。文殊师利童子菩萨亦以普明三昧,弥勒菩萨导众大士普显三昧。 于是贤者舍利弗后夜寤起,自出其室,发心往诣文殊师利。欲入其室,未入之顷,见佛神室则前进矣。睹十万莲...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5954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8日

起信四觉

一、本觉,谓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源,离于妄念,即寂而照,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故名本觉。 二、相似觉,谓圆教十信位中,由始觉之功,见、思粗惑既已断竟,尚余无明细惑未破,所觉之理,非真本觉,唯得名为相似,故名相似觉。(十信者,信心、念心...

《三藏法数》 / 402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四无所畏

此四通言无畏者,由佛十力之智内充,明了决定,故于大众中凡有所说,则无恐惧之相,故名无所畏。(十力者,知是处非处智力、知过去现在未来业报智力、知诸禅解脱叁昧智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种种解智力、知种种界智力、知一切至处道智力、知天眼无碍智力、知宿命无漏智力、知永...

《三藏法数》 / 510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六慧法

一、闻慧,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因闻中道之理,知一切法离二边相,故名闻慧。(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二边相者,空有二边之相也。) 二、思慧,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思惟中道之理,发生一切...

《三藏法数》 / 475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不退

不退法轮也。维摩经佛国品曰:「已能随顺,不退轮。」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安住神通,不退轮。」同分别功德品曰:「復有叁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訶萨,能不退法轮。」见[不退法轮]条。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十种方便

一、布施方便,谓修菩萨行者,心无悭吝,于身命财,悉皆喜舍,但欲利益众生,不求人之恩报,是为布施方便也。 二、持戒方便,谓修菩萨行者,坚持禁戒,行头陀行,威仪具足;不轻他人,于诸尘境,心无染着,是为持戒方便也。(梵语头陀,华言抖擞。) 叁、忍辱方便,谓修菩萨行...

《三藏法数》 / 537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善友七事

谓菩萨常为利乐一切众生,示现世间,而作善友,劝导诱掖,开示教他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遭苦不舍,谓菩萨运大悲心,怜悯六道众生,受诸苦恼,故随类现形,种种开示,令得出离。虽代受其苦,心无弃舍,是为遭苦不舍。(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

《三藏法数》 / 506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生公四轮

生公者,即罗什法师之弟子也。立此四轮者,轮有摧灭之义,能摧灭众生惑业,而超出叁界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善净法轮,谓修五戒十善之法,摧灭四恶趣业,而得天人果报,是为善净法轮。(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十善者,不杀、不...

《三藏法数》 / 364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不退品第三十

佛告舍利弗。如来今当断汝等疑亦令将来读诵是经说者受者皆得断疑。舍利弗。如来名为一切智者一切见者一切说者。无法不见无法不闻无法不觉无法不知。了达三世无所挂碍。舍利弗。如来名为无等等者。于一切法悉得正解。自然自在无有所归。如来今欲于大众中作师子吼。置是愚人行邪道法...

《佛说华手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奉诏译 / 8704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1日

十大数

十大数者,华严经阿僧祇品,心王菩萨问佛:云何阿僧祇,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即为说算数无尽之法,积成十种大数也。然数法有叁等:一、下等数法,十十变之,即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千变万等也;二、中等数法,百百变之,即一百洛叉为一俱胝等也;叁、上等数法,倍倍变之,即...

《三藏法数》 / 543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入定不定印经

一卷,唐义净译。妙吉祥问菩萨之退行不退行。佛言:有五种之行:一羊车行,二象车行,叁日月神力行,四声闻神力行,五如来神力行。前二种有退,名為不定。后叁种不退,名為入定。即入定与不定之法印也。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 《入定不定印经》

五种性

种者,能生之义;性者,不改之义。性有叁种不同:有理性之性,有性分之性,有数习之性。此之五种,乃数习性分之性也。以由菩萨修观,断惑证理,历位从十住至于等觉,次第浅深不同,故有五种之性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

《三藏法数》 / 503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无胜国

释迦如来之净土也。涅槃经二十四曰:「西方去此娑婆世界,度四十二恒河沙等佛国土,彼有世界,名曰无胜。彼土何故名曰无胜?其土所有严丽之事,悉皆平等无有高下,犹如西方安乐世界,亦如东方满月世界。我於彼土出现於世,為化眾生故,於此土阎浮提中现法轮。」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四处立塔

一、生处立塔,谓诸佛降生之处,即应起塔。如今释迦牟尼佛,在毗蓝园内无忧树下降生,即于其处立塔也。(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梵语毗蓝,华言解脱处。梵语塔婆,华言高显。) 二、得道处立塔,谓如来得道,在摩竭提国菩提树下,即于其处立塔也。(梵语摩竭提,华言善胜...

《三藏法数》 / 225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八法

八法者,地、水、火、风,名为四大。以其四种无处不有故也。色、香、味、触,名为四微,以其四种体性微细故也。谓人之身因四大假合而有,此之四大,亦由四微所成,故总称为八法也。 一、地大,地以坚碍为性,谓眼、耳、鼻、舌、身等名为地大。圆觉经云:发、毛、爪、齿、皮、肉...

《三藏法数》 / 319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俱发意轮菩萨

在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坐於虚空藏菩萨之右。密号曰法轮金刚。与纔发心法轮菩萨同本誓。肉色,左手持莲,上安轮,右手仰掌,立独股,坐於赤莲。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十种行观一切法

谓华严经十住品内,第叁修行住中,令此位菩萨,以十种行,观一切法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观一切法无常,谓此菩萨,但观一切诸法,念念不停,刹...

《三藏法数》 / 644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八大菩萨

般若理趣经说八大菩萨经曰:「所谓金刚手菩萨摩訶萨,观自在菩萨摩訶萨,虚空藏菩萨摩訶萨,金刚拳菩萨摩訶萨,文殊师利菩萨摩訶萨,纔发心法轮菩萨摩訶萨,虚空库菩萨摩訶萨,摧一切魔菩萨摩訶萨,与如是等大菩萨眾,恭敬围绕而為说法。」又八大菩萨曼荼罗经说八大菩萨。经曰:...

《佛学大辞典》 / 473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大眾印

一寺公用之印鑑也。毘奈耶杂事一曰:「佛言:凡印有二:一是大眾二是私物。若大眾印可刻法轮印像,两边安鹿伏跪而住,其下应书元本造寺施主名字。」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八佛名号经

一卷,隋闍那崛多译。因舍利弗之间而说东方八佛之名号,闻者不退菩提也。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 《八佛名号经》

不退法轮

略云不退轮。佛菩萨之说法,谓之法轮,菩萨得此法轮,愈增愈进,而不退失,故云不退,又所说之理有进无退,故云不退;又為证不退之法而法轮,故云不退;又使眾生得不退,故云不退法轮。法华经序品曰:「乐说辩才,不退法轮。」法华经嘉祥义疏二曰:「无生正观,...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华严四分

一、信分,谓第一会菩提场中,说世主妙严品至毗卢遮那品,名举果劝乐生信分,盖举扬如来依正二报难思之果,劝励当机闻而乐欲生其净信,故名信分。(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依正二报者,身为正报,国土是依报也。) 二、解分,谓第二会普光明殿,说十信...

《三藏法数》 / 717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五蕴成五分法身

蕴即积聚之义。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也。五分法身,身亦聚集之义,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谓众生若能持戒修习定慧,行诸净业,则能此五蕴色身,而为五分法身也。涅槃经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乃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也。 一、色蕴成戒身,色蕴者,即眼...

《三藏法数》 / 506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入道四行

达磨大师谓二祖可大师曰: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理、行而已。谓理入者,则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则圣凡一等,无有分别。若以行入者,乃有四焉。 一、报冤行,凡修道之人,若受苦时,当念我从往昔劫中,弃本逐末,流浪诸有...

《三藏法数》 / 488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十无尽句

华严经十地品中说,初欢喜地菩萨,发广大如法界之愿,以十无尽而得成就。若此十句乃有尽者,我愿有尽;以此十句而无尽故,我之大愿,亦无有尽,是名十无尽句也。 一、众生界无尽,谓诸众生,皆依世界而住其中,众生无有尽故,是名众生界无尽。 二、世界无尽,谓一切世界,皆依...

《三藏法数》 / 529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不退

九无学之一。又二十七贤圣之一。生来利根,所得之功德,悉无遗失。谓无学之圣者也。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不退

一、位不退,谓别教菩萨从初住位中断见惑,二住至七住位中断思惑,则永不退失超凡之位,故名位不退。(初住即十住,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 二、行不退,谓别教菩萨从八住已去,至十行位中,伏断尘沙之惑...

《三藏法数》 / 206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叁处入法界

法界,即一切众生本有之心,诸佛所证平等之理也,而云叁处入者,由菩萨根有利钝,行有浅深,故所证入先后不定,遂分叁处也。 一、十住初心入法界,谓利根菩萨,即于初住位中,破无明惑,证入法界平等之理,得不退,是名十住初心入法界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

《三藏法数》 / 332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六忍法

一、信忍,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信一切法皆悉空寂,能于空法,忍可忍证,故名信忍。(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空观者,谓观一切法,性相皆空也。) 二、法忍,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

《三藏法数》 / 556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叁悔法

一、忏悔,梵语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称忏悔。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谓修将来之善果,改已往之恶因,是名忏悔。 二、劝请,劝请有二:一谓十方世界有佛将入涅槃者,劝请住世,利济众生。二谓十方世界有佛初成正觉者,劝请法轮,度诸众生。虽不面见诸佛而虔心劝请,以...

《三藏法数》 / 191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授现不退天子莂品第十五

尔时天帝释白世尊曰。唯天中天。犹摩尼珠所入着处。则于其处人目睹见珠之光明。如是世尊。斯诸正士奉行具足无思议法。自在所游普则悉以法宝光明而自恣照。辄便修习显曜本际。堪任自由而演辩才。其自恣者则于诸法无所倚着不着彼我。自恣辩者则无反耶。亦不颠倒常得自在。自恣辩者净...

《持心梵天所问经》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5857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4日

不退菩萨相品第十七

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不退菩萨摩诃萨当有何相?我等云何而能识知是不退者?” 佛告须菩提言:“汝今当知,不退菩萨摩诃萨有种种相。须菩提!所有异生地、声闻地、缘觉地、菩萨地、如来地,如是诸地于真如中无二无别无疑无坏。菩萨从是真如入诸法性,虽入是法而...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4428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叁佛身

一、自性身,谓诸如来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是名自性身。 二、受用身,受用身有二种:一者,自受用身,谓诸如来修习无量福慧所起无边真实功德,恒自受用广大法乐也;二者,他受用身,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

《三藏法数》 / 252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七难

难即厄难,苦恼之处也。谓火有焦身绝命之忧,故为初难。水有沉有浮,故为二难。罗刹虽暴,缓于火水,故为叁难。刀杖非随得随戮,必须研罪虚实,故为四难。鬼取非的,命衰逢害,故为五难。枷锁系身,未为失命,故为六难。怨贼觅宝,与宝即脱,故为七难。而此七难,一一皆有果报恶...

《三藏法数》 / 1174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叁退屈

一、菩提广大屈,梵语菩提,华言道。谓闻无上菩提广大深远,心便退屈,是名菩提广大屈。 二、万行难修屈,谓闻布施等波罗蜜多,修之甚难,心便退屈,是名万行难修屈。(梵语波罗蜜多,华言到彼岸。) 叁、依难证屈,谓闻烦恼、依菩提,生死、依涅槃,极难可证,心便退屈...

《三藏法数》 / 140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不退

不退法轮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六种决定

菩萨修六度之增上力,得六种之决定也:一、财成决定,谓由布施之力必定常得大财之成就。二、生胜决定,谓由持戒之力必定常生贵胜之家。叁、不退决定,谓由忍辱之力,所修之善法,必定常不退失。四、修习决定,谓由精进之力,常时修习善法,必定无有间息。五、定业决定,谓由禪定之...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不退

善业问佛:“不退闿士大士,当何以比观其行相知是?” 佛言:“如逮得禅者不动不摇,如应仪地,如缘一觉地,如佛地,如本无终不动。佛说本无。闻者不言非虚空本无,本无是所有,本无如本亦不言非。如闻已,若于余处闻,终不疑、不言是非。如本无立,其所言诚而重,不说不轨凡...

《大明度经》 / 吴月氏国居士支谦译 / 1970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

不退

一、信不退,谓十信位菩萨发大信心,笃信中道圆妙之理,常住平等,不迁不变,信行满足,而无退也。(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 二、位不退,谓菩萨十信满足,入十住位,乃至十行、十回向位,即得分见法身,住正定位...

《三藏法数》 / 491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四种无

一、未有名无,谓梵志妄计涅槃之法,在众生烦恼心中不可说有。譬如瓶未出泥,名为无瓶。盖外道不知众生烦恼心中实具涅槃之德。故佛答言,如是涅槃,非是先无,同泥无瓶。(梵语梵志,华言净裔。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灭已名无,谓梵志妄计灭烦恼已,名为涅槃,涅槃即无,...

《三藏法数》 / 333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五后得智

后得智者,菩萨行满化他之智也。谓菩萨起行度生,分别显示,而能觉了,通达诸法,忆持不失,建立正教,令他修行。观一切法,随缘和合,随意所欲,无不满足,故有五种之别也。 一、通达,通达者,谓菩萨由此后得智,而能于观心中所知所见境界,一切诸法皆悉无碍也。 二、随念,...

《三藏法数》 / 298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法轮菩萨

仁王经所说五大力菩萨中,金刚波罗蜜多菩萨(又曰般菩萨)之异名也。不空叁藏所持之梵本金刚顶瑜伽经,谓之法轮菩萨。新译仁王经谓之金刚波罗蜜多菩萨。旧译仁王经谓之无量力菩萨。此菩萨為大日如来之正法轮身,不动明王乃其教令轮身也。仁王经仪轨下曰:「言金刚波罗蜜多者此云...

《佛学大辞典》 / 216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现生不退

日本真宗所谈。确得信心者,於现生住於所谓正定聚之不退位而未来必开涅槃之证也。现生十益中:「入正定聚益」是也。无量寿经下曰:「诸有眾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十住毘婆沙论易行品曰:「无量光明慧,身如真金山。(中略)人...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不退

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变也。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毘跋致也。无量寿经上曰:「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者,不取正觉。」十住毘婆娑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法华经序品曰:「此於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不退。」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六种决定

论云:菩萨由六度增上,得六种决定。 一、财成决定,谓菩萨由布施力,必定常得大财成就,是名财成决定。 二、生胜决定,谓菩萨由持戒力,必定常得贵胜之家,随意受生,是名生胜决定。 叁、不退决定,谓菩萨由忍辱力所修善法,必定常不退失,是名不退决定。 四、修习决定,谓...

《三藏法数》 / 215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六种住

六种住者,约别教位次而论也。以此六人所证之位,皆不退失,故名为住。 一、种性住,种即能生之义,性即自分不改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住、十行位中,道种成就,无有退失,数数增进,故名种性住。(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

《三藏法数》 / 529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五蕴成叁德

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也。叁德者,法身、般若、解脱也。法身即真如之理,般若即会真之智,解脱即自在之用。此之叁德,皆由五蕴而成也。(五蕴者,蕴乃积聚之义。谓众生积聚色等五法而成身也。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解脱即自在之义,谓解脱业惑之缚也。) 一、色蕴成法...

《三藏法数》 / 417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法轮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六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尽诸有结皆得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调象王,所作已办,脱于重担,逮得己利往来已尽,得正智已,心得自在,到于彼岸——唯除一人长老阿难。菩萨摩诃萨众八十四百千人俱,弥勒为首,...

《大乘悲分陀利经》 / 1952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千佛出兴异说

或以為一轮王之千子,或以為千手观音之化出,或以為千佛各别出生,经论所说种种不同。宝积经九曰:「过去有佛,曰无量勋宝饰净王如来。其时有轮圣王,住清净大城,名勇郡王。王有千子,第一名净意,第千子名意无量。后又生二子:一名法意,二名法念。父王及千子共诣如来所,发...

《佛学大辞典》 / 708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二十难

一、贫穷布施难,谓人自厄于贫乏,而能随力辍己济人,是为难也。 二、豪贵学道难,谓人处于豪贵,而能厌于欲乐,折节求道,是为难也。 叁、判命必死难,谓人能尚义轻生,决志判命;或为法舍身,济彼饥苦;或为忠臣,以死徇节,是为难也。 四、得睹佛经难,谓人或生边地,不知...

《三藏法数》 / 662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法华六瑞

谓法华一经,妙理玄微,人难信受。故先以瑞相警变常情,常情既变,而生渴仰,则闻法染心,妙道易阶,密有所表,故具明六瑞焉。 一、说法瑞,谓佛将说法华,先说无量义经,而为法华作序。从一法说无量义,会无量义归于一法,故无量义经为法华会多归一之序。经云:说大乘经名无量...

《三藏法数》 / 856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叁心得叁身

一、根本心得法身,根本心者,即第八识,谓善恶诸法,依此出生,故名根本心。此识时,一切烦恼断灭已尽,即得法身。 二、依本心得报身,依本心者,即第七识。谓依于根本而生,故名依本心。此识时,一切智慧无不具足,即得报身。 叁、起事心得化身,起事心者,即第六...

《三藏法数》 / 174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教起十因

谓如来出现说华严经,必有因缘。故出现品云:非以一缘,非以一事,如来出现,以无量因缘而得成就,令斯教兴。故以因缘二字,各开十义,以显无尽。先彰十因,后显十缘。故云教起因缘也。 一、法应尔,法应尔者,理本当然也。谓如来出现,法应说此华严经故。所以诸佛,皆于无尽世...

《三藏法数》 / 741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四大

四大者,谓人之身,揽外地水火风四大,而成内身四大。因对色香味触四微,故称为四大也。 一、地大,地以坚碍为性。谓眼耳鼻舌身等名为地大,若不假水,则不和合。经云:发毛爪齿、皮肉筋骨等,皆归于地。是也。 二、水大,水以润湿为性。谓唾涕津液等名为水大,若不假地,即便...

《三藏法数》 / 238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大乘修多罗有十七种名

大乘即佛乘也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法华文句云论列十七种者皆法华之异名所以显示此经甚深微妙之理不可思议也。 【一无量义经】谓佛欲说法华一实相理故先说此无量义处盖将以无量之义会归于一实相之理实相之中妙义无穷故名无量义经。 【二最胜修多罗】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于叁...

《三藏法数》 / 1032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十种修叁昧法

一、摧折我慢,我即我见,慢即憍慢。谓修行之人,当先摧灭我慢之心,而于佛法僧叁宝及一切众生之前,皆起恭敬也。 二、知恩念报,谓修行之人,当知天地盖载、国王水土、父母养育、师长训诲,皆有恩德,于一切时念念不忘,以报其恩也。 叁、心无嫉妒,谓修行之人,摄化有情,心...

《三藏法数》 / 412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日行五风

经云:佛告诸比丘,日天宫殿纵广五十一由旬,上下四方,悉皆正等,墙壁栏楯,皆以金银琉璃所成。宫殿之形,四方远看似圆。宫殿之中,有五种风吹而行,故名日行五风也。(月宫亦有五风,众宝严饰,种种墙壁栏楯,与日宫无异。但纵广止有四十九由旬也。梵语由旬,华言限量。)...

《三藏法数》 / 283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四梵福

一、未起塔处起塔,塔,梵语具云塔婆,华言高显。谓人能起塔者,当来之世,受初禅天福。经云:若有善信男子女人,求梵天福者,未曾起塔婆处,于中能起,是为初受梵天之福也。 二、补治故寺,谓修补破坏故寺,当来之世,受二禅天福。经云:补治故寺,是为第二受梵天之福也。 叁...

《三藏法数》 / 225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不退

阿毘跋致,即不退之位地也。不退有叁种四种之别,又虽依诸宗而位次不同,然常谓菩萨初地之位,即叁不退中之行不退,四不退中之证不退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或住不退地,或得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人四依

依即依止也。谓从五品位至等觉菩萨,堪为世间众生之所依止,能令众生闻法开解,修行证果,故名人四依。(五品位者,随喜品、读诵品、说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也。) 五品十信为初依,五品、十信,皆圆教位次也。谓此位之人,观慧明了,达如来秘密之藏,能令众生闻法开解...

《三藏法数》 / 542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法轮

佛初在鹿野园说法之日,八月八日也。俱舍宝疏一曰:「定法轮日者,诸经论中皆云波罗奈国鹿野苑中為五比丘四諦法轮,说中间事日数不同,然不指陈说法月日者不可凭準。唯有婆沙及释律论,分明指陈说法月日,应依此文。婆沙一百八十叁云:佛於迦栗底迦月日半第八曰度阿若憍陈那,...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鬼分九类

赡部洲南边直下深过五百逾缮那有琰魔王都纵广之量亦尔其处有叁种鬼一者无财二者少财叁者多财无财复有叁种一者炬口二者针口叁者臭口少财亦有叁种一者针毛二者臭毛叁者瘿鬼多财亦有叁种一者希祠二者希弃叁者大势合之而有九类也(梵语赡部即阎浮提华言胜金洲梵语琰魔华言静息梵语逾...

《三藏法数》 / 778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下根

根性之劣者,与根机之弱者。华严经十七曰:「利根乃与中下根。」涅槃经十四曰:「极下根者,如来终不為法轮。」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