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4 条搜索结果

又作恒天。印度恒河之河伯也。见[殑]条。祖庭事苑七曰:「主河之名是女,非鼻闻香,未见其缘。」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10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官之公任始於支那。后秦姚萇以[(丰力)/石]為正,后魏皇始年中以法果為沙门统,是支那官之始也。见史略中。 又(杂语)以為在家者之官也。事物纪原七曰:「自隋文帝以沙门彦琮為翻经馆学士,后始命以官。及唐又以不空為开府仪同叁司试鸿臚卿。宋朝会要曰:太宗时法...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10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梵摩皇经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汝等修德奉行众善,必获景福。譬如农夫宿有良田,耕犁调熟,雨润和适,下种以时,应节而生。芸除草秽,又无灾害,何惧不获?昔我前世未为佛时,心弘普爱,愍济众生,犹若慈母育其赤子,如斯七年,仁功勋着。寿终,魂灵上为...

《六度集经》 / 479字 / 10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耶迦叶

Gayākāśya a,又作竭夷迦叶、耶迦叶簸,罗汉名。耶,译曰象城,叁迦叶之一。光宅之法华疏一曰:「耶迦叶者,昔日亦是外道,其人事火,领五百徒眾,住在耶城中。如来往化,即捨邪从正,得罗汉道。仍以本所住城為名也。」文句一下曰:「耶亦竭夷,亦象,此翻城,家在王舍...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10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女子出定

五灯会元一曰:「昔文殊至诸佛集处,值诸佛各还本。唯有一女人,近彼佛座入於叁昧。文殊乃白佛言:何此女人得近佛座,而我不得?佛告文殊:汝但觉此女令从叁昧起,汝自问之。文殊遶女人叁匝,鸣指一下,乃尽其神力而不能出。世尊云假使百千之文殊,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经过四十...

《佛学大辞典》 / 421字 / 10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难有大疾病。佛自知已即诣彼。敷座而坐告阿难曰。汝今谛听我有六字大明陀罗尼。能消灾患增益寿命。汝若受持非但自身。复令四众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长夜安隐远离众苦。 复次阿难此六字大明陀罗尼。七十七俱胝佛。并六大...

《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680字 / 10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官之一。后秦姚萇始以[(丰力)/石]為正。史略中曰:「正者何?正政也,自正正人克敷政令故曰也。盖以比丘无法如马无轡勒牛无贯绳,渐染俗风,将乖雅则。故设有德望者,以法而绳之,令归於正,故曰正也。此偽秦[(丰力)/石]為始也。」又见录司条。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10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叁迦叶

叁迦叶者兄弟也,皆為佛弟子。长云优楼频螺迦叶,又云鬱為,译曰木瓜林,次云耶迦叶,译曰城,次云那提迦叶,译河,又译江。十二游经曰:「叁年為鬱為迦叶兄弟叁人说法,满千比丘。」法华文句一曰:「毘婆尸佛时,叁人共立剎柱,以是因缘感报,遂為兄弟。」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10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入瓶

沙弥有通力,能入於澡瓶中。阿育王传七曰:「昔阿恕王,见一七岁沙弥,将至屏处而為作礼,语沙弥言:莫向人道我礼汝。时沙弥前有一澡瓶,沙弥即入其中,从澡瓶中还来出,而语言:王慎莫向人道沙弥入澡瓶中復还来出。王即语沙弥言:我当现向人说,不復得隐。是以诸经皆云:沙弥虽...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10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小乘九部

部即部类。谓佛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10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五臺山

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统志一百十四曰:「五臺山在五臺县东北一百八十里西北距繁峙县一百叁十里。水经注,山五峦巍然,故谓之五臺。其中南臺去中臺八十里,臺高叁十里,顶周二里。金莲日菊佛钵华灿发如锦,亦名锦绣峰,世传文殊菩萨示现之处。」华严经疏曰:「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五...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10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道种性有十回向

亦名解行地。叁贤位之内凡之上品。一救护一切众生相回向。菩萨摄无为众生不合住空。摄有为众生不令着俗。皆回邪倒而向正道故。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者不坏回向。有则有为不碍。回无为而向有为。则无为不俱。有无俱通。则行成莫毁故。曰不坏回向。叁等一切佛回向。若行...

《法门名义集》 / 452字 / 10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八还辩见

还者,复也。辩者,分别也。见,即能见之性也。八还辩见者,以见八种可还之境,而辩能见之性不可还也。此由阿难不知尘有生灭,见无动摇,而妄认缘尘、随尘分别,故如来以心、境二法,辩其真妄。言心则曰:今当示汝无还地;言境则曰:吾今各还本因处。此显见之境可还,而...

《三藏法数》 / 1025字 / 10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佛说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卷下

复次持诵者往于河岸。用白檀香作曼拏罗。献广大供养。时诵真言一阿庾多。至第七日复作广大供养。至夜半彼摩拏贺哩尼夜叉女。即来现身甚大苦恼。女言呼我何作。持诵者言汝为我婢女。即听允日给金钱一百。赡彼行人等八人丰足使尽复与。若不使尽不复与之。 复次持诵者往彼尼拘陀树...

《佛说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7395字 / 9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13日

耶山

新称羯闍尸利沙山,旧称耶山、闍山、种山等,译曰象头山。有二处,一在灵鷲山附近,一在菩提道场附近,见[羯闍尸利沙]条。西域记八,记近於菩提道场之耶山曰:「城西南五六里至耶山,溪谷杳冥,峰巖危险。印度国俗,称曰灵山。自昔君王,驭宇承统,化洽远人,德隆前代。...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9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佛说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卷中

尔时金刚手菩萨。说降伏诸部多观想成就之法。于十五日月圆之时。想彼月中有一吽字。字有光明圆满照曜。即诵真言曰。 唵(引)悉驮嚩日啰(二合)吽 此真言灭一切罪业。复想啰字如彼日轮光遍炽盛。作此观时即诵此真言曰。 唵(引)贺那尾特网(二合)娑野曩(引)舍野播(引)半吽发吒...

《佛说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8417字 / 9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13日

耶城

西域记八曰:「渡尼连禪河至耶城,甚险固,少居人,唯婆罗门有千餘家,大仙人祚胤也。」出城东南行,叁里,大道坦坦,直至菩提道场。法华经涌出品曰:「如来為太子时,出於释宫,去耶城不远,坐於道场,得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成菩提之地,通常称為佛陀那Buddhagayā之地...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9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不可思议解脱经

维摩经之异名。以此经明不可思议解脱之法门故也。经首曰:「维摩詰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 又华严经之异名也。智度论叁十叁曰:「不可思议解脱经中广说。」同一百曰:「又有不可思议解脱经十万偈。」探玄记一曰:「良為此经说之法皆一摄一切,无不悉是不思议解脱,故以為...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9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毘那夜迦

Vināyaka,又作毘那耶迦,毘那也迦,频那夜迦,毘那耶怛迦,毘那吒迦,吠那野怛迦。译云常随魔,障碍神。人身象鼻,常随侍人為障难之恶鬼神也。大日经疏七曰:「毘那夜迦,即是一切為障者。此障皆从妄想心生。」毘那夜迦含光轨曰:「毘那夜迦,常随作障难,故名常随魔也。(中略)...

《佛学大辞典》 / 319字 / 9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十八空

一、内空,内即内身,谓叁十六种不净充满,九孔常流,净相不可得故,是名内空。(叁十六种者,毛、发、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九孔者,两眼、两...

《三藏法数》 / 1008字 / 9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二果

一、增上果,谓眼耳鼻舌身五根,皆为识依,根即增胜,名增上果;又第六意识,能引生眼等五识,亦名增上果;又第七识,前念为后念依,亦名增上果;又第八识为第七识之依故,亦名增上果。(第七识者,即分别识也。第八识者,即藏识也。) 二、异熟果,异熟果者,谓果报异时...

《三藏法数》 / 200字 / 9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佛足石

石上印佛足也。佛将入灭,於摩揭陀国留足迹。西域记八曰:「窣堵波侧,不远精舍,中有大石,如来履双迹犹存。其长尺有八寸,广餘六寸矣。两迹俱有轮相十指皆带花文,鱼形映起,光明时照。昔者如来将取寂灭,北趣拘尸那城,南顾摩揭陀国蹈此石上,告阿难曰:吾今最后留此足迹,将...

《佛学大辞典》 / 502字 / 9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殑耆

河女神名。见[殑神]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9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黄门

梵语般吒阿毘曇,译為阉人,以无男根故。律有五种黄门,谓生黄门,形残黄门,妒黄门,变黄门,半月黄门。祇律曰:「是不能男,有於六种:一、生,谓从生不能男。二、捺破,谓妻妾生儿,共相妒嫉,小时捺破。叁、割却,谓若王若大臣,取人割却男根,以备门阉。四、因他,谓因前人...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9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Saṁghāti,胝之略,袈裟名,自九条至二十五条之袈裟也。可洪音义一曰:「胝丁尼反,袈裟名也。旧译云梨,此云复衣。从九条已上,至二十五条,皆名胝。」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9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赐紫

史略曰:「则天朝法朗译大云经,陈符命言,法朗等皆赐紫袈裟。」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9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四分律

四律之一,六十卷。五部中曇无德部之律藏也。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佛灭后百年,法正尊者(又曰法护尊者,梵名曇无德)於上座部之律藏中契同己见者,采集成文,随说止,而為一分,四度完结,故称為四分律。盖四分之名,非依义而判段章之名,乃四度结集之,分之為四夹,故名...

《佛学大辞典》 / 889字 / 9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一切经

佛教圣典之总名。或曰大藏经。省曰藏经。隋书开皇元年,京师及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於寺内。而又别写藏於秘阁。一切经之名,本乎此。此名原称佛所说之经律等,而今则併吾国印度日本等高之着作而称之。 佛教传播於世界各国之间,其圣典為各种之国语所翻译举其主要者,...

《佛学大辞典》 / 1341字 / 9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典座

禪林主大眾床座及斋粥等杂事之役也。史略中曰:「典座者谓典主床座九事,举座一色以摄之,乃通典杂事也。」祇律六曰:「佛住舍卫城,尔时有比丘名陀驃摩罗子,眾拜典知九事。九事者:典次付床座,典次差请会,典次分房舍,典次分衣物,典次分花香,典次分果蓏,典次知煖水人...

《佛学大辞典》 / 408字 / 9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纲司

见[录司]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9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优婆离

U āli,又作优婆利,鄔波离,优波离,忧波利。译曰近取,近执。罗汉名。悉达太子执事之人。是本行集经五十叁优波离因缘品说。持律第一之比丘。更有一人,本為尼犍外道之弟子,是中阿含经叁十二优婆离经说。註维摩经叁曰:「肇曰:优婆离,秦言上首,弟子中持律第一也。」二十...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9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大眾部

有二:一、為根本结集时之大眾部。以窟内之结集,谓之上座部。故窟外之结集,谓之大眾部。是為小乘二十部之根本二部。佛灭后百年,大天比丘出。始确立大眾部之本义(以前未见宗义之相异),尔后自其部更出异部,本末合有五部。文殊师利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者,一、摩訶...

《佛学大辞典》 / 785字 / 9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不空供养菩萨

在胎藏界曼茶罗悉地院南端第五位,又名供养宝菩萨。梵名阿利也阿目补惹摩尼,译言不空养。密号曰如意金刚。肉色,四手,左第一手莲,第二手索,右第一手剑,第二手叁股戟,坐赤莲上。或谓為赤色忿怒形。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9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却崎

见[祇支]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9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9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鸽园

在迦湿弥罗国。五百园之一。宗轮论述记曰:「尔时鸡园,諍犹未息。后随异见,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眾部。时诸贤圣,和眾乖违,便捨鸡园,欲往他处。王闻既瞋,便勅臣曰:宜皆引至殑河边,载以破船,中流坠溺,即验斯辈是圣是凡。臣奉王言,便将验试。时诸贤圣,各起神通。...

《佛学大辞典》 / 252字 / 9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戒刀

比丘所持之小刀。供割切叁衣之用。史略上曰:「禪师则[卄/凶/ㄆ]笠,及持澡罐漉囊锡杖戒刀斧子针筒,此皆為道具。」释氏要览中曰:「史略云:戒刀皆是道具,按律许畜月头刀子為割衣故。今比丘畜刀名戒者,盖佛不许斫截一切草木坏鬼神村故,草木尚戒,况其他也。」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9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雀王经

昔者菩萨身为雀王,慈心济众有尚慈母,悲彼艰苦情等亲离,睹众禀道喜若己宁,爱育众生犹护身疮。有虎食兽,骨柱其齿,病困将终。雀睹其然,心为悲楚曰:“诸佛以食为祸,其果然矣。”入口啄骨,日日若兹。雀口生疮,身为瘦疵,骨出虎稣。雀飞登树,说佛经曰:“杀为凶虐,其恶莫大;...

《六度集经》 / 235字 / 9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梨之略。

《佛学大辞典》 / 6字 / 9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迹本二门

门即能通之义。谓由此门,皆能通至实相也。然此二门,惟法华一经明之。盖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皆不思议,故称为妙。诸经但论释迦近得成佛之迹,而不言久远已成之本;则显法华已今当说,最为第一,故得为经中王也。(实相者,离虚妄相名为实相,即中道真实之妙...

《三藏法数》 / 379字 / 9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佛六十四种梵音

佛告寂慧菩萨言:如来非于唇齿舌喉及其面门,出诸音声。当知如来音声,从虚空出,具有六十四种殊妙之相。 一、流泽声,谓如来音声,流演润泽也。 二、柔软声,谓如来音声,温柔和软也。 叁、悦意声,谓如来音声,欢悦一切众生意也。 四、可乐声,谓如来音声,巧妙而可爱乐也...

《三藏法数》 / 1919字 / 9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欢喜天

又云大圣欢喜天,大圣天,圣天。夫妇二身相抱象头人身之形,為本尊。男天者大自在天之长子,為暴害世界之大荒神。女天者观音化现,而与彼抱着,得其欢心,以镇彼暴者。因称欢喜天。梵名誐那鉢底Gaṇa ati,就其形而谓之毘那夜迦Vināyaka,象鼻天。善无畏译之大圣欢喜供养法曰:「...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8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见[录司]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8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七处征心

七处征心者,佛于楞严会上,征诘阿难心目所在之处也。此由阿难遭摩登之幻术。佛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阿难,归来佛所。佛问其发心出家之始,阿难以见佛胜相而答。佛遂征其心目所在,阿难答以目在外,而心在内。及佛征其心不在内,又计之在外。如是展转穷逐征诘,至于无所着处...

《三藏法数》 / 1070字 / 8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俱哩迦

又作古力迦。龙名。见[俱利罗]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8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摩调王经

闻如是: 一时众祐在无夷国,坐于树下,颜华韑韑,有逾紫金,欣然而笑,口光五色。当时见者靡不踊豫,咸共叹曰:“真谓天中天者也。” 阿难整服稽首而曰:“众祐之笑,必欲济度众生之冥也。” 众祐曰:“善哉!实如尔云,吾不虚笑,即兴法也。尔欲知笑意不乎?” 阿难对曰...

《六度集经》 / 1362字 / 8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如来八相

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8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维那

Karmadāna,梵语羯磨陀那,司寺中事务者,寺中叁纲之一。维為汉语,纲维之义,那取羯磨陀那之那。又称為纲维,次第,授事,知事,悦眾,寺护等。寄归传四曰:「授事者,梵云羯磨陀那。陀那是授,羯磨是事。意道,以眾杂事指授於人,旧维那者非也。维是周语,意道纲维,那是梵音,...

《佛学大辞典》 / 346字 / 8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妙声鸟

迦陵频之译名。

《佛学大辞典》 / 8字 / 8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毘楞

具云释迦毘楞Śakrābhilagnamaṇiratna,宝玉名。观无量寿经曰:「释迦毘楞宝以為其臺。」名义集叁曰:「释迦毘楞宝,此云能胜。」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8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而供养斋食也。斋食之外,有讲经之仪式,谓之斋会或讲供。以斋食供养為主,但有讽经之略仪,谓之斋或讽供。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8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师子

又作狮子,梵语枲Siṁha,又曰彼,兽中之王也。经中以譬佛之勇猛。无量寿经上曰:「人雄师子,神德无量。」智度论曰:「又如师子四足兽中独步无畏能伏一切。佛亦如是,於九十六种外道中一切降伏,故名人师子。」梵语杂名曰:「师子,枲。」名义集二曰:「彼,此云师子...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8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华藏世界

释迦如来真身毘卢舍那佛净土之名。最下為风轮,风轮之上有香水海,香水海中生大莲华,此莲华中包藏微尘数之世界,故称莲华藏世界,略名华藏世界。凡报身佛之净土,具十八圆满,其中之依持圆满,即莲华藏世界也。唐华严经八曰:「尔时普贤菩萨告大眾言:诸佛子!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是...

《佛学大辞典》 / 606字 / 8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如来十力

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二、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谓如来于一切众...

《三藏法数》 / 599字 / 8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会司

见[录司]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8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二十八部眾

千手观音有孔雀王二十八部之大仙眾,二十八部者,一方有四部,四方上下之六方有二十四部,四维各有一部,通為二十八也。千手经曰:「我遣金色孔雀王二十八部大仙眾,常当拥护受持者。」金光明文句七曰:「孔雀王经云:一方有四部,六方则二十四部。四维各一部,合為二十八部。」参...

《佛学大辞典》 / 271字 / 8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七灭諍

比丘具足戒八篇之第八為灭比丘諍论之戒律也。比丘之諍有四事:一、言諍,此由谈论法相是非而起之諍也。二、觅諍,求觅比丘犯之罪而起之諍也。叁、犯諍,缘比丘犯罪之虚实轻重而起之諍也。四、事諍,依他行羯磨之事,或云如法,或云不如法之諍也。灭已上四諍,有七种之毘尼,应用...

《佛学大辞典》 / 511字 / 8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佛经入中国

疑耀二曰:「世但知佛书,自汉明帝时,始入中国。不知秦之先,中国已有其书。隋经藉志曰:其书久矣流布,遭秦火之世,以湮灭。又刘向列仙传曰: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二人,已在佛经。又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口传浮屠经。此皆白马未入中国之前也。况明帝...

《佛学大辞典》 / 654字 / 8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毘鐸佉

Piṭṭaka,又作鞞鐸佉。蓝名。译曰嚼杨枝。西域记一曰:「象坚窣堵波北山巖下有一龙泉,是如来受神饭已,及阿罗汉,於中漱口嚼杨枝,因即种根,今為茂林。后人於此建立蓝,名鞞鐸佉,唐言嚼杨枝。」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8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8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佛说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补陀落迦山圣观自在菩萨宫中。彼有无数大娑罗树。多摩罗树瞻波迦树。阿输迦树阿提目多迦树。如是等种种宝树而为严饰。与大苾刍众一百八十万。菩萨九十俱胝那庾多百千。复有自在大自在等诸梵天子。及无数百千净光天子。如是等众恭敬围绕听受说法。 尔时圣观...

《佛说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诏译 / 5643字 / 8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二十五护戒神

护戒神者,谓五戒之中,各有五神,为作卫护也。灌顶经云:若持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卫护其身,在人左右,守于宫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也。 一、护不杀戒五神,一、荼刍毗愈陀尼,护持戒人身,辟除邪鬼;二、输多利输陀尼,护持戒人六情,悉令完具;叁、毗楼遮那世波,护持戒人...

《三藏法数》 / 590字 / 8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羯陵

又作羯[飢-几+夌],迦陵。译曰和雅。鸟名。见迦陵频条。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8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菩提树

Bodhidruma,又Bodhivṛkṣa,释尊於此树下成道,故名菩提树,译曰道树,又云觉树。然此树之本名,法苑珠林八云阿沛多罗树,法显传云贝多树,观佛叁昧经云阿输陀树Aśvattha,西域记八云毕鉢罗树(Pi ala)。见[毕鉢罗]条。谓贝多罗為菩提树者误也。酉阳杂俎曰:「菩提树出摩阤...

《佛学大辞典》 / 656字 / 8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Khaḍga,又作朅,佉。译曰犀牛。玄应音义一曰:「佉婆沙,又作喝,皆讹也。正言朅。朅音去謁切,此译云犀牛。毘沙拏,此云角,谓犀牛一角也。一亦独也,喻独觉也。」大日经疏十五曰:「独觉本云犀角,论云麟角。」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8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又云强、弶、恒、恒架Gaṅgā,译日天堂来,以其原从高处神堂而来也。印度东北之大河名。為印度叁大河之一、发源於雪山之南部,合大小无数之支流而东南奔流五百里,与蒲拉买普篤罗河共流入印度洋,其流域一带之地,即所谓恒河之平原,四境开阔,交通八达,且地味极為丰饶,故...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8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五苦

一、生老病死苦,谓众生初受生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及出胎时,冷风触身,如被物刺;至于衰老,气力羸劣,动止不宁;复有疾痛,寒热恼;至于命终,四大分离,神识飘散。此等因缘,悉皆是苦,是为生老病死苦。(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二、爱别离苦,谓常亲...

《三藏法数》 / 254字 / 8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俱利剑

龙名。见[俱利罗]条。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8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五祖

(一)华严之五祖。初祖终南杜顺,二祖云华智儼,叁祖贤首法藏,四祖清凉澄观,五祖圭峰宗密也。华严宗唯立此五祖。盖华严经至东晋觉贤叁藏,始翻传之,尔后世讲解者虽多,然未立一宗。陈隋之世有杜顺,着法界观门,五教止观等,始开华严宗之基。门人智儼,思惟十玄六相之幽旨,发...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8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一如

一者不二之义。如者不异之义。名不二不异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叁藏法数四曰:「不二不异,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文殊般若经下曰:「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讚弥陀偈曰:「同乘一如号正觉。」教行信证四曰:「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密教以事...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8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建佗歌

Kaṇṭhaka,悉达太子王宫出走乘之马。因果经作「犍陟。」六度集经作「犍德。」修行本起经作「蹇特。」玄应音义十九曰:「犍陟,六度集作犍德,正言建佗歌,此译云纳也。」此马為帝释之化身。见六度集经八,经律异相七。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8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龙华树

弥勒佛成道时之道树也。梵名,奔那。弥勒大成佛经曰:「枝如宝龙,吐百宝华。」大日经疏七曰:「奔那是龙树华,弥勒世尊於此树下成佛,其直云龙华者,是龙中所尚之花,西方颇有其种。」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8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半斋

半日之斋也。斋法,一日一夜以今日之明相至翌日之明相為限。故过今日之正午,至明日之夜明,不可食一物,若至夜分為食事而破斋,曰半斋。自正午至暮持半日之斋。至夜分而破斋也。故就昼食曰半斋。就夜分曰破斋。半斋破斋同意也。经律异相四十四曰:「破斋犹得生天第九。昔有迦罗越...

《佛学大辞典》 / 632字 / 8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镜面王经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众比丘以食时持应器入城求食,而日未中,心俱念言:“入城甚早,我曹宁可俱到异学梵志讲堂坐须臾乎!”佥然曰:“可。”即俱之彼,与诸梵志更相劳来,便就座坐。是时梵志自共争经,生结不解,转相谤怨:“我知是法,汝知何法?我知合于道,...

《六度集经》 / 994字 / 8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摩利支

Marici,又曰摩梨支,摩利支天,摩利支菩萨,摩利支提婆。译曰阳燄。以其形相不可见不可取,故名。又曰华鬘。以天女之形相名之,常在日前行,有自在通力之天神也,若念之,则离一切之灾厄,特為武土之守护神,密家传。此天之印咒,以隐形法為其至极。本行集经叁十一曰:「摩梨支...

《佛学大辞典》 / 266字 / 8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儒童受决经

昔者菩萨,生钵摩国。时为梵志,名曰儒童。白师学问,仰观天文,图谶众书,闻见即贯,守真崇孝,国儒嘉焉。师曰:“尔道备艺足,何不游志教化始萠乎?”对曰:“宿贫乏货无以报润,故不敢退也。母病尤困,无以医疗,乞行佣赁以供药直。”师曰:“大善!”稽首而退,周旋近国,睹梵志五百...

《六度集经》 / 996字 / 8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正司

见[录司]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8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有无数大苾刍众,复十俱胝童子相菩萨摩诃萨。 尔时,世尊告帝释天主:“憍尸迦!此般若波罗蜜,其义甚深。非一非异,非相非无相,非取非舍,非增非损,非有烦恼非无烦恼,非舍非不舍,非住非不住,非相应非不相应,非烦恼非不烦恼,非...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2177字 / 8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3日

佛说回向轮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大摩尼金刚宝山峰中。与大菩萨众俱。尔时世尊告金刚摩尼菩萨言。佛子若有菩萨求大菩提。为欲救度一切有情。已受菩萨律仪戒。学已曾发起大菩提心。有大悲愍。常欲奉事一切如来。欲广积集诸大菩萨福德资粮。欲证佛智。欲以无碍等持总持诸解脱门神通游戏。欲令虚空...

《佛说回向轮经》 / 1541字 / 8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

叁种菩提心

是乃密教真言行者之菩提心也,密教立五佛有各别之主德,以东方阿閦如来之大圆镜智立发菩提心之德,故行者初发之菩提心,為毕竟厌求之心,此虽属第六意识,而其菩提心之性德,则為大圆镜智,故以自身之第八识為发心之体,受叁昧耶戒者,亦向东方以阿閦如来為本尊。盖叁昧耶戒,以此...

《佛学大辞典》 / 630字 / 8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唯识

梵语摩怛刺多Mātratā,此译曰唯。梵语毘若底Vijña ti,此译為识。梵语倒置之為识唯,通常為Vijñānamatravāda。唯者简别之义。简别识外无法,谓之唯。识者了别之义。了别之心略為叁种,广有八种,谓之识。然则唯识者為叁识或八识之复名数,非唯一识之义也。华严经就集起之义而云唯...

《佛学大辞典》 / 741字 / 8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法界体性智

密家立五智之一。无尽之诸法名法界。其诸法依之体性,名法界体性智者,对之决断分明也。此智以之配於五如来中之大日如来。菩提心论曰:「中方毘卢遮那佛,由成法界智為本。」秘藏记本曰:「法界体性智叁密差别,数过剎尘,名之法界,诸法依故曰体也。法然不坏,故名為性。决...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8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涅槃

Nivāsana,又作泥洹。新称泥嚩些那。又曰厥修罗(Kusñlaka),译言内衣。即裙也。行事钞下一之二曰:「涅槃法(此云内衣),祇佛於前自着内衣。又,泥婆珊那,泥伐散那,泥婆娑,旧称涅槃。教诸比丘,因制式。」资持记中叁之四曰:「涅槃,此云内衣,即是裙也。以西土...

《佛学大辞典》 / 228字 / 8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皇觉寺

在今凤阳县南二里。明太祖微时。尝為寺。洪武初改名龙兴寺。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8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散支

又曰散脂。具名散脂迦,散脂修摩。新称慎尔耶,半只迦,半支迦。译作密神Pañcika,或谓是欢喜母即鬼子母神之子,或谓是鬼子母神之夫,北方毘沙门天王八大将之一、其所管有二十八部眾,巡行世间,赏罚善恶。金光明经叁曰:「散支鬼神品。」最胜王经八曰:「慎尔耶药叉大将品。...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8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菩萨以明离鬼妻经

昔者菩萨,时为凡人,年十有六,志性开达,学博睹弘,无经不贯练精深。思:“众经道术,何经最真?何道最安?”思已喟然而叹曰:“唯佛经最真,无为最安。”重曰:“吾当怀其真处其安矣。”亲欲为纳妻,怅然而曰:“妖祸之盛莫大于色,若妖蛊臻,道德丧矣。吾不遁迈,将为狼吞乎?”于是遂...

《六度集经》 / 524字 / 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叩髑髏知生处

五分律二十曰:「耆域能别音声本末之相,佛将至塚间,示五人髑髏。耆域徧叩白佛言:第一叩者生地狱,第二叩者生饿鬼,第叁叩者生畜生,第四叩者生人道,第五叩者生天上。佛言善哉皆如汝说,復示一髑髏,耆域叁叩不知之。白佛言:我不知此人生之处。佛言:汝应不知。何以故?...

《佛学大辞典》 / 431字 / 8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行香

行者,施与之义,香者為对佛信心之使(见[香]条),故施与而烧之以使劝请佛也。汉书高帝纪曰:「行田宅」,「苏林曰:行音行酒之行,犹付与也。」此事為法会之严仪,非大会不作,作之者多係上位之人。普达王经曰:「佛言:乃昔摩訶文佛时,王為大姓家子。其父供养叁尊,父命子传...

《佛学大辞典》 / 578字 / 8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须大拏经

昔者叶波国王号曰湿随,其名萨阇,治国以正,黎庶无怨。王有太子,名须大拏,容仪光世,慈孝难齐,四等普护,言不伤人。王有一子宝之无量,太子事亲同之于天。有知之来,“常愿布施拯济群生,令吾后世受福无穷。愚者不睹非常之变,谓之可保。有智之士照有五家,乃尚布施之士。十方...

《六度集经》 / 4676字 / 8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迦陵频

Kalaviṅka,又作歌罗频,加兰,迦兰频,羯罗频迦,迦楞频,迦陵毘,迦陵,羯陵,羯罗频,羯毘罗,羯陵罗,迦毘罗,鶡鵯罗,羯脾罗,羯鞞罗,迦毘,迦尾罗等。鸟名。译曰好声,和雅。正法念经曰:「山谷旷野,多有迦陵频,出妙声音,若天若人,紧...

《佛学大辞典》 / 424字 / 8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法处摄色

总括诸法為十二处,摄属於法处而為意处之对者,有五种,一极略色,分析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等有质之实色而令至极微者。二极迥色,分析虚空青黄等无质之显色而令至极少者,达见為难,故名极迥色。叁受引色,即无表色也,是為依受戒而引发於身中之色,故名受引色。四徧计...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8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蓝者寺院之梵语,大者对於小蓝而言。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7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七种立题

天台之说。一大藏经之题,不出人法譬之叁,此中由单復具足之不同,而生七种之别:一,单人立题。如佛说阿弥陀经,佛為能说之人,阿弥陀為说之人,是以两土之果人立名也。二,单法立题。如大般涅槃经,大般涅槃為经中说之法也。叁,单譬立题。如梵网经,梵网為梵天之罗网,以譬...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7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傍簸帝

Gavāṁ ati,又作梵波提,憍梵波提。译曰牛主。罗汉名。不思议境界经上曰:「傍簸帝,隋云牛主,旧名憍梵波提者。」阿育王经六曰:「梵波提,翻牛主。」见[憍梵波提]条。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7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增上品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生漏婆罗门往至世尊,共相问讯,在一面坐。尔时,婆罗门白世尊曰:“在闲居穴处,甚为苦哉!独处只步,用心甚难。” 世尊告曰:“如是。梵志!如汝言:‘闲居穴处,甚为苦哉!独处只步,用心甚难!’以然者,我曩...

《增壹阿含经》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 12472字 / 7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0日

之裸国经

昔者菩萨,伯叔二人,各资国货俱之裸乡。叔曰:“夫福厚者衣食自然,薄祐者展乎筋力。今彼裸乡,无佛、无法、无沙门众,可谓无人之土矣,而吾等往,俯仰取其意,岂不难哉?入国随俗,进退寻仪,柔心言逊,匿明扬愚,大士之虑也。”伯曰:“礼不可亏,德不可退,岂可裸形毁吾旧仪乎?”...

《六度集经》 / 435字 / 7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君迟

Kuṇḍikā,又作君持,军持,捃穉迦,捃稚迦。译曰瓶,水瓶也。比丘十八物之一。西域记十曰:「捃穉迦,即澡瓶也,旧曰军持讹也。」玄应音义九曰:「军持,正言捃稚迦,此译云瓶也,谓双口澡罐也。论文作鍕[金持],字无出。」同十四曰:「经中或作军迟。」慧琳音义八十二曰:「君...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7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锡兰岛本名楞,佛说楞经处也。山中拔海叁千尺,有胜区曰坎第,有湖作牛形,周遭可十里,故宫在焉。宫外一寺,有卧佛供养此中。岛中最高峰突出如方域,上有佛迹,长可二尺,土人往往於鸡鸣时攀躋瞻礼,谓可消灾难。殆即佛说经处矣。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7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西晋惠帝永康年中,长安青门炖煌菩萨竺法护者,初翻此经,名正法华。东晋安帝隆安年中,后秦弘始,龟兹沙门鸠摩罗什次翻此经,名妙法莲华。隋氏仁寿,大兴善寺北天竺沙门阇那笈多...

《妙法莲华经》 / 417字 / 7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

地藏

梵名乞叉底蘗沙Kṣitigarbha,在忉利天,受释迦如来付属,每日晨朝入恒沙禪定观察眾机,於二佛中间无佛世界教化六道眾生之大悲菩萨也。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又在密教其密号為悲愿金刚或称与愿金刚,在金刚界示现南方宝生如来之幢菩萨,在胎藏界则為地藏院中...

《佛学大辞典》 / 915字 / 7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竭胝

Saṁghāti,见[梨]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7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摩呼洛

Mahoraga,莫呼洛摩,旧曰休勒,摩睺罗,新曰莫呼洛,摩护囉誐。八部眾之一。大蟒神也。胎藏界第叁院之一尊,释迦如来之眷属也。是為大日如来普门示现之一法门身,一类眾生,因此法而遂得到於一切智地。大日经一曰:「尔时执金刚秘密主,於彼眾会中坐。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

《佛学大辞典》 / 449字 / 7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六入

入,即趣入之义。谓六根为六识依,能入六尘,故名六入。 一、眼入,谓眼根为识依,能入于色,故名眼入。 二、耳入,谓耳根为识依,能入于声,故名耳入。 叁、鼻入,谓鼻根为识依,能入于香,故名鼻入。 四、舌入,谓舌根为识依,能入于味,故名舌入。 五、身入,...

《三藏法数》 / 152字 / 7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优楼迦

Ulūka,又作忧流迦,呕卢,优娄佉,嗢露迦,沤楼(佉)、优楼(佉)。译曰鵂鶹。仙人名。出於佛出世以前八百年之顷。说六句义之胜论者。百论疏上之中曰:「优楼迦,此云鵂鶹仙,云鵂角仙,亦云臰胡仙。此人释迦未兴八百年前,已出世。而白日造论,夜半游行。欲供养之,当於...

《佛学大辞典》 / 398字 / 7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尸弃

Śikhin,又作式,式弃,式詰。大论作罽那尸弃。旧俱舍十叁作剌那尸弃Ratnaśikhin,新俱舍十八作宝髻增一阿含经四十四作式詰。优婆塞戒经作宝顶。本行经作螺髻。有二佛:一、值遇释迦佛初阿祇劫满之佛也。大论四曰:「释迦文佛从过去释迦文佛,到罽那尸弃,為初祇。」二、过去...

《佛学大辞典》 / 395字 / 7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阿离念弥经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优梨聚中。时,诸比丘,中饭之后坐于讲堂,私共讲议:“人命致短,身安无几,当就后世。天人众物无生不死。愚闇之人,悭贪不施,不奉经道,谓善无福,恶无重殃。恣心快志,恶无不至,违于佛教,后悔何益?”佛以天耳,遥闻诸比丘讲议非常无上之谈,世尊即...

《六度集经》 / 1473字 / 7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副都纲

见[录司]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十六大力

佛趣阿耨达龙王之请,為说无欲之法,使诸菩萨修诸清净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诸眾生也。一、志力,菩萨心志,善总持一切诸佛说之法,以化眾生,名為志力。二、意力,菩萨心意与佛之行同。於诸眾生未度者愿悉度之,名為意力。叁、行力,菩萨能以精进之行,通达一切...

《佛学大辞典》 / 495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六根互用

六根互用者,谓眼等六根更互而有其用也。如涅槃经云: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一根既尔,余根亦然。此真六根互用也。若据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明,谓人以持经力故,得胜根用,虽未入初地,亦能一根具五根用,此相似六根互用也。若此言阿那律陀,无目...

《三藏法数》 / 737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月*册]捺陀

见[那]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7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鱼篮观音

即马郎妇观音也。為叁十叁观音之一,手持鱼篮因有此名,又有水上乘大鱼之形像。宋濂鱼篮观音像讚序曰:「予按观音感应传,唐元和十二年,陕右金沙滩上,有一美艷女子,挈篮鬻鱼,人竞欲室之。女曰:妾能授经。一夕能诵普品者,事焉。黎明能者二十。女辞曰:一身岂堪配眾夫耶?请易...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7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顶生圣王经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阿难闲居深惟:“众生自始至终,厌五欲者鲜。”过日中后,至向佛,稽首毕退白言:“唯世尊!吾闲坐深惟:“众生知足者鲜,不厌五欲者众。” 世尊叹曰:“善哉,善哉!如尔之云。以然者?往古有王,名曰顶生,东西南北靡不臣属。王有...

《六度集经》 / 1090字 / 7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邪聚品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人在邪见聚者,有何相像?有何相貌?”尔时,诸比丘白世尊言:“如来是诸法之王,诸法之尊。善哉!世尊!当与诸比丘而说此义。我等闻已,当奉行之。” 世尊告曰:“汝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其义。”...

《增壹阿含经》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 6150字 / 7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0日

七日品 之一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众多比丘食后皆集普会讲堂,作如是论议:“此须弥山极为广大,非众山之及,甚奇!甚特!高广极峻。如是,不久当复坏败,无有遗余,依须弥山更有大山,亦复坏败。” 尔时,世尊以天耳闻众多比丘而作是论,即从座起,...

《增壹阿含经》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 9097字 / 7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0日

察微王经

昔者菩萨为大国王,名曰察微,志清行净唯归三尊,禀玩佛经靖心存义,深睹人原始自本无生。元气强者为地,软者为水,暖者为火,动者为风,四者和焉识神生焉。上明能觉,止欲空心还神本无,因誓曰:“觉不寤之畴,神依四立,大仁为天,小仁为人,众秽杂行为蜎飞蚑行蠕动之类,由行受...

《六度集经》 / 804字 / 7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乾屎橛

拭人粪之橛之乾者。取至秽之意。屎橛又作厕筹、净筹、净木、厕简子等。用之者印度之风。会元十五曰:「问云门:如何是佛?门云:乾屎橛。」禪林集句曰:「不念弥陀佛,南无乾屎橛。」指月录曰:「临济曰: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未证据者看看。有出问。济曰:是乾屎橛。又问...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7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法华七喻

一、火宅喻,火譬众生五浊等苦,宅譬叁界。谓叁界众生,为五浊八苦之煎逼,而不得安隐。犹大宅被火烧,而不能安居。故以火宅为喻也。(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八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

《三藏法数》 / 804字 / 7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山名。见[耶]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7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佛说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法野菩提道场,坐金刚摩尼宝师子之座,有菩萨摩诃萨众周匝围绕,复有十佛刹百千俱胝那由他众听佛说法。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不思议光王,即从座起,瞻视大会诸菩萨已而白众言:“汝诸佛子,今当谛听!此娑婆世界满一大劫,较量时分,是彼...

《佛说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618字 / 7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9月11日

有对

就十八界分别叁种之有对:一障碍有对,二境界有对。叁缘有对。对者碍之义。碍有二种:一障碍之义,二拘碍之义。障碍之义者,第一之障碍有对也。以五根五境之小色為体。此十色互相障碍,如手之碍手,石之碍石,故名障碍,障碍即有对也。拘碍之义者,第二之境界有对,与第叁之缘...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7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