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4 条搜索结果

一百八法明门

法明门者,为令众生破除昏暗,通达一切慧也。故护明菩萨在兜率天宫,欲下人间托生,即于师子座上,宣说此一百八门,留与诸天,以作忆念,然后下生也。(护明菩萨,即释迦牟尼佛在天宫之号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正信法明门,谓不破坚牢心故。净心法明门,谓无秽浊故。欢喜...

《三藏法数》 / 2717字 / 5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二十五叁昧破二十五有

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二十五叁昧破前二十五有者,约理对治,随义以立名也。盖欲、色、无色叁界,虽苦乐不同,然实有生死执着,故以此无垢等叁昧之法,一一破之,令诸众生,出于诸有也。 一、无垢叁昧,破地狱有,谓菩萨由净诸业惑,证于无垢叁昧。愍彼众生,受于地狱之苦,故以...

《三藏法数》 / 2010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一、如理,谓诸佛菩萨以如实之,彻见实际之理,妙极寂静,无增无减,是名如理。 二、如量,谓诸佛菩萨究竟通达一切境界,若见众生乖于理,则成生死;若见众生称于理,则涅槃;是名如量

《三藏法数》 / 95字 / 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删提嵐

在久远过去之世界名。其时轮王名无諍念,王有千子。大臣宝海梵志之一子出家成佛。谓為宝藏。宝海梵志,劝王及千子发菩提心。使供养礼拜宝藏佛,已先成佛之记,次王及千子皆成佛之记。宝海梵志為今之释迦如来,无諍念王為弥陀如来,千子為观音菩萨势至菩萨阿閦如来等。见悲华经...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琉璃金山宝花光照吉祥功德海如来

吉祥天女於过去念此佛,今之富乐自在。故诸人欲富乐者对於吉祥天之像,应归命於此佛云。见最胜王经大吉祥天女品。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帝释瓶

帝释天之宝瓶也,所须之万物,自然涌出。又云德瓶,贤瓶,吉祥瓶等。观无量寿经曰:「涌出诸果,如帝释瓶。」度论十叁曰:「有人常供养天。其人贫穷,一心供养满十二岁,求索富贵。天愍此人,自现其身而问之曰:汝求何等?答言:我求富贵。欲令心之所愿一切。天与一器,名曰德...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五种藏

一、如来藏,藏即含藏也。谓真如法性之体,不离一切众生色心,具足圆满染净诸法,是名如来藏。 二、自性清净藏,谓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从无始已来,叁四德,具足无缺,烦恼垢缠,不能染污,是名自性清净藏。(叁者,一切、道种、一切种也。四德者,常德、乐德、我...

《三藏法数》 / 280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二十空

一、内空,谓内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无自性,故名内空。 二、外空,谓外之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皆无自相,故名外空。 叁、内外空,谓六根、六尘、六识,都无自性,故名内外空。(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四、空空,谓一切法皆空,此空亦空,故名空...

《三藏法数》 / 715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七种第一义境界

七种境界者,即诸佛、菩萨所证所之境界也。而皆云第一义者,乃约究竟极处而言。然此七种有通、别之异,前六种通于佛及菩萨,后一种乃如来自到境界也。 一、心境界,谓中道之理无二无别,即诸佛、菩萨心之所造至极之处,是名心境界。 二、慧境界,谓至极之理心既能造,即发通...

《三藏法数》 / 491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佛入中国之始

茶香室丛钞十叁曰:「晋王嘉拾遗记云:燕昭王七年,沐胥之国来朝,则申毒国之一名也。有道术人名尸罗,百叁十岁。荷锡持瓶。云发其国五年,乃至燕都。善衒惑之术,於其指端出浮屠十层,高叁尺,乃诸天神仙,巧丽特绝,人皆长五六分,分列幢盖鼓舞,绕塔而行,歌唱之音,如真人矣。...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阿弥陀真言

有一字咒,小咒,大咒之叁种,其一字咒又有二种,一為之一字。理趣释曰:「紇利字,具四字,成一字真言,(中略)若人持一字真言,能除一切灾祸疾病。命终已后,当生安乐国土,上品上生。」其小咒又云心咒。本名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无量寿修愿行供养仪轨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

《佛学大辞典》 / 582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一、根本,根本,亦名无分别。谓此不依于心,不缘外境,了一切法皆即真如,境无异。如人闭目,外无分别。由此无分别,能生种种分别,是名根本。 二、后,谓依止于心,缘于外境,种种分别,境有异,如人开目,众色显现,以其于根本后而,是名后...

《三藏法数》 / 118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实相。方便。复有二。如理。如量

《法门名义集》 / 16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叶衣观自在菩萨经

尔时婆伽梵住极乐世界。与诸大众宣说妙法。时金刚手菩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双膝着地顶礼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足。白观自在菩萨言。圣者住大悲解脱如幻三昧。能除一切有情苦恼。与世出世利益安乐。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同时有种种苦恼及八难苦。或希望世间出世果报。若能一心称...

《叶衣观自在菩萨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4113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十科

一、翻译,翻译者,谓翻梵语而为华言也。又译之为言,易也。以华夏之言,易彼梵语,俾大法以流通,如摩腾初至于汉,译四十二章经之类是也。 二、解义,解义者,谓善解如来所说诸经甚深法义也。盖依解以立行,修行以契理,则可以弘大教,可以证菩提,如佛弟子迦旃延善解契经是也...

《三藏法数》 / 1012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性种性有十行菩萨

此是叁贤位之中品。一欢喜行。前观解既满。今如解而自行化人。离于邪倒庆子除之利故。曰欢喜行。二饶益行。自利行既转深。利他行弥广故。曰饶益行。叁无嗔恨行。既善利他。慈悲喜舍。怨亲平等。憎爱无二故。曰无嗔恨行。四无尽行。以无厌心度人不倦。利行增进无休无息故。曰无...

《法门名义集》 / 304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佛说一髻尊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大城鹫峰山中。与无量菩萨摩诃萨俱。前后围绕。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与无数持明贤圣俱。前后围绕。来诣佛所到佛所已。五体投地顶礼佛足。礼佛足已绕佛三匝却坐一面。时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有诸天及持明仙等。师信大梵者众。令欲降伏大梵天及诸天...

《佛说一髻尊陀罗尼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6131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五果回心

五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所证之果也,谓此五人,经劫不等,断尽烦恼,回心向大,证取菩提,故名五果回心。(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菩提,华言道。) 初果八万劫回心,初果即须陀洹也。谓断叁结之惑,而此果。超四恶趣,于人天中七返受生...

《三藏法数》 / 574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观自在菩萨授记品

尔时世尊。复遍观察净居天宫。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愍念多众生故。住陀罗尼形。而为众生演说安立。劝进随喜解其理趣。为修行者开示法要及诸护摩。善巧方便能获无上正等菩提。及获二乘人天之果。以清净身能为众生作诸佛事。示现佛身。安立寂静无住涅槃。若有...

《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2234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迦楼罗

Garuḍa,又云迦留罗,迦娄罗,揭路荼。迦嘍荼,伽楼罗,誐嚕拏,蘗嚕拏等。鸟名。旧译曰金翅鸟。新译曰妙翅鸟。顶癭鸟,食吐悲苦声等。居四天下之大树,取龙為食。八部眾之一。法华文句二下曰:「迦楼罗,此云金翅。翅翮金色,居四天下大树上,两翅相去叁百叁十六万里。」探玄记二...

《佛学大辞典》 / 514字 / 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一、尽,谓阿罗汉断叁界见、思惑竟,即知我生已尽,梵行清净,是名尽。(梵语阿罗汉,华言无生,亦云无学。) 二、无生,谓阿罗汉断叁界见、思烦恼已尽,知诸缚解,更不叁界受生,是名无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藏法数》 / 99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佛经入中国

疑耀二曰:「世但知佛书,自汉明帝时,始入中国。不知秦之先,中国已有其书。隋经藉志曰:其书久矣流布,遭秦火之世,所以湮灭。又刘向列仙传曰: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二人,已在佛经。又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口传浮屠经。此皆白马未入中国之前也。况明帝...

《佛学大辞典》 / 654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四十八愿

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法藏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否?彼佛知其识高明,心愿广大,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法藏即一其心,遂天眼,莫不彻见。复白佛言:我已摄取如上佛...

《三藏法数》 / 2629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二十五圆通

圆而通於法性之实者,谓之圆通。眾生之机缘万差,欲圆通,须依种种之法,佛於楞严会上,对菩萨声闻,问本何法而圆通。菩萨声闻,各举自之法答之,有二十五种,即六尘六根六识七大也。此中始於陈那之圆通声尘至观音之圆通耳根而终,论圆通虽无优劣,而如来特使文殊选择,取耳...

《佛学大辞典》 / 545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根本

又作如理,无分别、正、真等。根本之名,对於后而言。正冥符於真理,而无能缘所缘之差别,一念之真也。此為生一切法乐,出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故曰根本。唯识论十曰:「根本无分别,亲证二空所显真理,无境相故,能断随眠。」叁藏法数五曰:「根本亦名无...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十六善神

是丛林转读大般若经时,揭释尊与此十六神也,载於陀罗尼集经叁。般若波罗蜜大心经曰:「达哩底囉瑟吒大将,禁毘嚕大将,缚日嚕大将,迦毘罗大将,弥覩罗大将,哆怒毘大将,阿儞嚕大将,娑儞嚕大将,印捺嚕大将,波夷嚕大将,摩虎嚕大将,娇尾嚕大将,真特嚕大将,缚吒徒嚕大将,尾...

《佛学大辞典》 / 979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二涅槃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性净涅槃,谓诸法实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净。不染,即不生;不净,即不灭。不生不灭,名性净涅槃。(诸法实相者,十界因果之法,本来离虚妄相,相相皆实,故名实相。不可染、不可净者,谓实相之理,惑不能染,不能净。不染即不生者,既无惑染,岂有...

《三藏法数》 / 230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五鈷金刚杵

又作五金刚杵,五峰金刚杵,五峰光明。略之五鈷金刚,又云五鈷。鈷者支之义,又作股或[月古]。即有五个支之金刚杵也。原為坚手天手所执之武器,真言家以之与叁鈷,独鈷,共為行者修法之道具而常用之。為显永断所谓难断之惑之金刚德者,表五佛五。中鈷表佛之实,弯曲於内部...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二法身

一、言说法身,谓法身无相,本离言说,虽离言说,非言莫显,故名言说法身。 二、证法身,谓法身体遍,物物皆具,但以迷故,不能究显,若不造修,何由证。故以始觉之心,契于本觉之理,始本不二,即究竟觉;是名证法身。

《三藏法数》 / 96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叁忍

叁忍有叁种,无量寿经第四十八愿举声闻者叁法忍之愿,而言第一法忍第二法忍第叁法忍,未举其法忍之名,因是而诸师之解不同。法位云是仁王经所说五忍之前叁者,即伏忍信忍顺忍也。憬兴云是伏忍中之下中上叁忍也。玄一曰是下说之音响忍柔顺忍无生忍也。 又无量寿经云往生极乐之人...

《佛学大辞典》 / 452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旭,字蕅益,自号八不道人。从所居而曰灵峰。父岐仲,持白衣观音咒祈子,母金氏,梦大士抱子授之而生,时明万歷二十七年五月叁日也。初学儒,以圣学自任,作闢佛论数十篇。十七岁阅莲池大师自知录叙及竹窗随笔,取论焚之。二十岁丧父,读地藏本愿经发出世之心,日诵佛名。居叁...

《佛学大辞典》 / 422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牛头禪

以牛头山法融為祖之禪派。又称牛头宗。四祖道信下旁出之禪宗也。初,法融入金陵牛头山幽栖寺北巖石室枯坐,有百鸟衔花之祥。唐贞观中,四祖道信闻之,往寻访,因附法。自是法席大盛。法融下,巖,慧方,法持,威,慧忠,六世相付。慧忠下,有维则。则下有云居。又威之门有...

《佛学大辞典》 / 381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不思议慧菩萨

此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除盖障院最下端。梵名阿惹底也麼底娜多,密号曰难测金刚。為权实不二不可思议之主。菩萨形,肉色,左手持莲,上安珠,右手举臂,掌向内,坐赤莲上。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多子塔

為辟支佛之古迹,世尊尝於此处顾视迦叶尊者,分半座使坐六祖坛经序曰:「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华於灵山会上。」祖庭事苑八曰:「多子塔,青莲目顾视迦叶处也。辟支论曰:王舍城大长者,财富无量。生育男女各叁十人。适化游观,到一林间,见人斫於大树。枝柯条叶繁美茂盛,使多象...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一切

中之一切,混声闻缘觉之,故為分别彼一切,而名佛為一切。大日经疏一曰:「梵云萨婆若那Sarvajñāna,即是一切,今谓一切,即是中之也。」又「一切,如实了知,名為一切者。」又谓一切,譬如虚空界,离一切分别,又如大地,為一切眾生所依,又...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意解

谓依意识而了解也。八十华严十四曰:「观其意解与同事。」深密经一曰:「唯除种种意解,别异意解,变异意解。」行事钞上曰:「意解不同,心相各别。」资持记上四之一曰:「意解即所见也。」 又意之解脱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漏尽意解。」又註曰:「漏尽,九十八结漏既尽,故意...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四恩

一、国王恩,谓出家之人,国王听许,方出家。又蒙治化之力,无强弱陵逼之忧,而安居山林,进修道业;兼复饮食水土,皆属国王,是为国王恩。 二、父母恩,谓禀父母遗体而成人,其生成养育之恩,如天罔极;复令出家,进修道业,是为父母恩。 叁、师友恩,谓出家之人,蒙师...

《三藏法数》 / 187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九十五种外道与九十六种外道

经论中举西域外道之总数有九十五种与九十六种之二说。九十六种者,六十华严经十七曰:「令一切眾生如来幢,摧灭一切九十六种诸邪见幢。」央掘摩罗经四举往昔自佛慧比丘生种种之苦行外道,其结文曰:「如是九十六种,皆因是比丘种种形类,起诸妄想,各自生见。」增一阿含经二十曰...

《佛学大辞典》 / 922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宗喀巴

又名罗卜藏札克巴。西藏新志中曰:「宗喀巴生於甘肃省之西寧府,性慧敏。年十四,学於后藏札什伦布之西萨迦庙,已涉红教之流弊,忧吞刀吐火之幻术,不足為世益,誓洗其风。一日会眾,自换黄色衣冠,告眾曰:教主者,世世呼毕尔罕,以救人民。后道於西藏之噶尔丹寺,此為黄教之始...

《佛学大辞典》 / 402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一、一切,谓于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即声闻、缘觉之也。(内法内名者,谓理内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佛教依理而说,故名理内也。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外道等违理横计,故名理外也。) 二、道种,道种者...

《三藏法数》 / 149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一、大圆镜,谓如来真,本性清净,离诸尘染,洞彻内外,无幽不烛。如大圆镜,洞照万物,无不明了,是名大圆镜。 二、平等性,谓如来观一切法,与诸众生皆悉平等,以大慈悲心,随其根机,示现开导,令其证入,是名平等性。 叁、妙观察,谓如来善能观察诸法,圆融次...

《三藏法数》 / 204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十忿怒明王

一、焰鬘迦忿怒大明王,以為种子,字变成明王。光如劫火,身作大青云色,有六面六臂六足,身短,腹大,作大忿怒相。利牙如金刚,面各有叁目,以八大龙王為眷属,以虎皮為衣,以髑髏為冠,乘小牛,足蹈莲华,鬚赤黄色,有大辩才,头戴阿閦佛而坐。大恶相顾礼,正面笑容,右面黄色...

《佛学大辞典》 / 1215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四种自在

一、无分别自在,谓菩萨住第八不动地,即舍一切功用之行,无功用法,于一切法远离一切分别之想,而自在,故名无分别自在。(不动地者,以无生慧,舍于叁界,性无动移故也。) 二、刹土自在,谓菩萨住不动地,深心清净,于诸刹土亦清净,出生自在,故名刹土自在...

《三藏法数》 / 258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四印

印也,於金刚界五如来中除大日如来之法界体性,谓其餘阿閦如来之大圆镜,宝生如来之平等性,无量寿如来之妙观察,不空成就如来之成所作也。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二宗

即空宗与性宗。此於相宗之外,又於性宗中分别者也。就经论上而言,则般若经四论已上,就八宗上而言。则叁论已上,均显寂灭之真性,宜统名性宗,然此中以阳破诸相為主,而阴显真性,直有显示真性之二门,即遮詮与表詮之相违,前者名空宗,后者正名性宗。以之料简八宗,则叁论之一宗...

《佛学大辞典》 / 952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种子

有多种:(一)唅字。合四字而成此一字,是即表中央之佛具四也。谓字最初之横点,即字东方发心大圆镜阿閦佛也。右之傍点,则字南方修行平等性宝生佛也。上点是字即西方证菩提妙观察无量寿佛也。本体之字者,风大北方入涅槃成所作不空成就佛也(善无畏以风大為北方之佛)...

《佛学大辞典》 / 834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五相成身

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观,五转成身,五法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叁成金刚心,四证金刚身,五佛身圆满。成此五相之观而显金刚界之佛身也。金刚顶大教王经一说一切义成就菩萨(悉多太子),蒙诸佛警觉开示而修证五相之轨则。十八会指归曰:「毘虑...

《佛学大辞典》 / 805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佛六十四种梵音

佛告寂慧菩萨言:如来非于唇齿舌喉及其面门,出诸音声。当知如来音声,从虚空出,具有六十四种殊妙之相。 一、流泽声,谓如来音声,流演润泽也。 二、柔软声,谓如来音声,温柔和软也。 叁、悦意声,谓如来音声,欢悦一切众生意也。 四、可乐声,谓如来音声,巧妙而可爱乐也...

《三藏法数》 / 1919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七常住果

楞伽经四明七种之常住法:一菩提、二涅槃、叁真如、四佛性、五菴摩罗识、六空如来藏、七大圆镜也。此法在修谓之因,在证谓之果。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毘醯勒

又云鞞醯勒,毘梨勒,新云毘鞞迦,尾吠怛迦。善见律十七曰:「鞞醯勒,其形如桃子,其味甜,服能治癩。」慧琳音义十六曰:「毘醯勒,西方果树名也,今毘梨勒是也。」百一羯磨八曰:「毘鞞迦,旧云鞞醯勒者,讹也。」梵语杂名曰:「毘醯勒,尾吠怛迦。」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摩呼洛伽

Mahoraga,莫呼洛伽摩,旧曰休勒,摩睺罗伽,新曰莫呼洛伽,摩护囉誐。八部眾之一。大蟒神也。胎藏界第叁院之一尊,释迦如来之眷属也。是為大日如来普门示现之一法门身,一类眾生,因此法而遂到於一切地。大日经一曰:「尔时执金刚秘密主,於彼眾会中坐。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

《佛学大辞典》 / 449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

敬礼遍照尊 我今依契经 略说阿閦佛 修行念诵仪 行者应当礼 五方诸如来 尽想虚空中 遍满如胡麻 即对一一佛 尽心而忏悔 随喜及劝请 我所积集福 回向诸有情 次即对本尊 应当结跏坐 端身应正直 闭目离攀缘 即起悲愍心 观察无边界 初结三昧耶...

《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6455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23日

金光明经

有叁译,一北凉曇无讖译,四卷,题曰金光明经。一隋宝贵等取前译补译,合入其缺品八卷,题曰合部金光明经。一唐义净译,十卷,题曰金光明最胜王经。叁译中此经在最后,而文义周足。但金光明经由天台者,说玄义及文句,故举世流通。本经各家之註述如下:金光明经疏一卷,隋吉藏撰...

《佛学大辞典》 / 350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高丽藏

高丽国彫刻之大藏经也。又称丽藏,高丽本,丽本或鲜本。案高丽藏经,如前后凡有叁幅:一、显宗二年為退治契丹兵之难发愿而刻者。二、為文宗朝所刻者。叁為高宗二十四年為蒙兵退散祈愿而刻者。显宗之板本,据义天之诸宗教藏雕印疏所言,為五千轴。藏於符仁寺。高宗二十年,為蒙兵所...

《佛学大辞典》 / 439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水喻真心有十义

一、水体澄清,谓众生真如之心,自性清净,圆湛明彻,本来无染,犹水之澄清也。 二、泥成浊,谓众生真如之心,性虽清净,而为无明之所染污,觉成不觉,犹水本清净,泥成浊也。(无明者,无所明了也。) 叁、虽浊不失净性,谓众生真如之心,虽为无明所染,而清净本然之性,...

《三藏法数》 / 527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荼吉尼

Ḍākini,又作荼枳尼、拏吉儞、吒枳尼。夜叉鬼之一类,有自在之通力。六月前知人之死,取其人之心臟食之。使修其法者通力云:是外道邪法之一种,四门神供之一神也。慧琳音义叁十五曰:「荼枳尼,梵语。则鬼之总名,能魅人,与人通者也。」大日经疏四曰:「荼吉儞,世间小术。亦於...

《佛学大辞典》 / 604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十种

十种者,即叁世诸佛一切种也。如来为令一切菩萨,应当修学而自开解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叁世,谓于过去、现在、未来叁世之法,皆悉通达,圆明显了,是名叁世。 二、佛法,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觉法自性,善出世间,现诸威仪...

《三藏法数》 / 442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叁草二木

法华经药草喻品所说。以譬五乘之机类:「一切眾生闻我法者,随力所受,住於诸地,或处人天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是小药草。知无漏法,能涅槃,起六神通,及叁明,独处山林,常行禪定,缘觉证,是中药草。求世尊处,我当作佛行精进定,是上药草。又诸佛子,专心佛道,常行慈悲,...

《佛学大辞典》 / 390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土有五种

一、唯性土,唯性者,即如来所证法性之体也。谓如来之体,身外无土,土外无身,身土不殊,唯一法性,是名唯性土。 二、双泯土,谓如来身土,一如融通无碍,犹若虚空,性相俱寂,是名双泯土。 叁、俱性相土,谓如来以如实,变化无边相海,众宝庄严,随众生心,示现国土境界,...

《三藏法数》 / 351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四法不菩提

一、无善友,谓修行之人,虽有精进之心,而无善友知识,为其说法开导,终不能佛果菩提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谬受学,谓修行之人,虽值善友知识,种种说法,而禀性愚钝,于所受法,错谬领解,亦不能佛果菩提也。 叁、不精进,谓修行之人,虽于受学之际,不谬领解...

《三藏法数》 / 181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一断一切断

一断一切断者,谓上根之人,断惑无渐次也。中下根人,不知妄惑即是真,所以断惑有其渐次。上根之人,了惑即,达妄即真,惑外无,妄外无真,所以一断则一切断也。

《三藏法数》 / 80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四风轮

经云:此四风轮,能持水轮;水轮能持大地,令不散坏。以譬如来出现,依无碍慧光明而起四种大风轮,能持一切众生善根也。 一、安住,谓叁千大千世界,依此风轮而安住。以譬如来大风轮,普摄众生,皆令欢喜安住也。(叁千者,小千、中千、大千也。言叁千大千者,总别兼称也...

《三藏法数》 / 262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鸟窠禪师

名道林,唐杭州人,九岁出家,二十一岁於荆州果愿寺受戒。至京师謁径山道钦禪师而契悟心要。后南归,见秦望山有长松,枝叶繁茂,盘屈如盖,遂栖止其上。故时人谓之鸟窠禪师。有鹊巢於侧,人又曰鹊巢和尚。元和年中,白居易出知杭州。闻师之道,见师栖止巢上,乃问曰:师住处甚险?...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叁佛土

对於唯识论所说之叁佛身,定叁佛所居之国土:一、法性土,自性身之土,即真如之理也。此身土与体虽无差别,然相性不同,故以能知之觉相為佛(即身),以所知之法性為土。二、受用土,即报身受用之国土。為与大圆镜相应之净识所变现,尽未来际而相续,以无漏之色為体。此中有自受...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十双贴释观音普门

天台者大师,通释妙法莲华经一部之外,复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世多持诵,故别立玄疏,详释此品。品题之中,乃约人法等十双,一一贴释,以观音普门具有此十双之义,该括自行化他,始因终果之法。故历陈之,助显其义,可谓无余蕴矣。(玄即玄义,通释品题。玄谓幽微难见,义则别...

《三藏法数》 / 1460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示教利喜

度论五十四所谓,示者為示人之好丑善不善,应行不应行也。如生死為丑,涅槃為好,分别叁乘,分别六波罗蜜,如是等名示。教者言汝捨恶行善,是教也。利者谓未善法之味故心则退没,為说法引导而言,汝於因时勿求果,汝今虽勤苦,然报出时大利益,导之以利,故名為利。喜者谓随...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华严宗七祖

一、马鸣尊者,马鸣乃西土十一祖也。东天竺国人。说法时,能感群马,解悲鸣,故曰马鸣。依百本大乘经,造起信论,是为初祖。 二、龙树尊者,龙树,乃西土十叁祖也。南天竺国梵志之裔。始生之日,在于树下,因入龙宫,而成道,故号龙树。申明起信论义,是为二祖。(梵语梵志...

《三藏法数》 / 573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七七斋

人命终后未受报之间,是中有也,中有之寿命但极於七日而死,死而復生,未生缘,则至七七日,七七日,罪业审定,方受其报。此间亲属為亡者修追福,则转劣而為胜云。古婆沙论五十叁曰:「尊者奢摩达多说曰:中有眾生,寿七七日。尊者和须蜜曰:中有眾生寿命七日,所以者何?彼身累...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五因

一、生因,生因者,即业惑也。谓诸众生因业惑而生此身,如诸草木种子,依地而生也。 二、和合因,和合因者,如善法与善心和合,不善法与不善心和合,无记法与无记心和合也。(无记法,即不善不恶之法也。) 叁、住因,住因者,谓如屋有柱则不倾堕,山河树木因大地故,而住立...

《三藏法数》 / 288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欲界定

欲界所属之禪定也。然欲界為散地不当有禪定,谓欲界定乃未至定之异名,是一义也。或谓欲界虽為多分散心,亦非无少分之定心,取其少分之定,故名欲界定。其定心不永续,灭去甚速,故又谓之电光定,是一义也。见七帖见闻叁末。若依成实之义,则欲界有确然之禪定,能发无働。见止观...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五种菩提

一、发心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十信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而发大心,名为发心菩提。(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华言无上正等...

《三藏法数》 / 594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十魔

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能夺命,谓能夺众生慧之命;又翻作障,能于修道之人而作障难故也。 一、蕴魔,谓色受想行识五蕴为魔也。盖贪着五蕴之法,起惑造业,障碍正道,遂失慧之命,是名蕴魔。 二、烦恼魔,谓一切烦恼之惑为魔也。盖贪着五尘之境,起诸烦恼,障碍正道,遂失...

《三藏法数》 / 545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叁菩提

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真性菩提,真名不伪,性名不改。不伪不改,名为真性。以此真性为道,故名真性菩提。 二、实菩提,谓能照真性之,称理不虚,名为实。以此实为道,故名实菩提。 叁、方便菩提,谓善巧随机,化用自在,名为方便。以此方便为道,故名方便菩提。

《三藏法数》 / 120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叁乘

乘人而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叁乘有四种:(一)大乘之叁乘也。一声闻乘,又云小乘。速则叁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於现世闻如来之声教。而悟四諦之理,以证阿罗汉者。二缘觉乘,又云中乘,辟支佛乘。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修空法,於其最后之生...

《佛学大辞典》 / 882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二种舍利

一、生身舍利,梵语舍利,又云设利罗,华言骨身。谓如来应身灭度,既阇维后,所有舍利,其色有叁。骨舍利色白,发舍利色黑,肉舍利色赤。体性坚固,椎击不碎。若菩萨、罗汉者,其色则同,而坚固不及。光明经云: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最上福田。故人能起塔供养...

《三藏法数》 / 242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一、观察,谓以慧照了人法二空,所显真如之理,了知能证所证二俱不可,是名观察。(能证者,谓能证之;所证者,谓所证之理。) 二、取相,谓善取法界之相,若事若理,以慧照了,悉使法法圆融,事理无碍,是名取相也。

《三藏法数》 / 106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叁十四心断结

谓叁藏教菩萨,扶惑润生,历劫具修六度梵行,饶益有情。最后至于菩提树下,一念相应慧发真无漏之时,以八忍、八、十六心、九无碍、九解脱、十八心,顿断见、思习气,而成正觉。故云叁十四心断结也。(叁藏教者,即经律论叁藏也。扶惑润生者,谓此教菩萨,虽已离见、思之惑,为...

《三藏法数》 / 832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施有四事

一、施多福少,谓饮酒歌舞等事,费用极多,而无福报,是名施多福少。 二、施少福多,谓能以慈心供奉道德之人,彼人受已,精进学道。施物虽少,其福弥大,是名施少福多。 叁、施少福少,谓以悭贪恶意施邪见外道,施物既少,福亦少。是名施少福少。 四、施多福...

《三藏法数》 / 182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六妙门

一数息门,善调身息,数息自一至十,以摄乱心。是為入定之要。故以数息為妙门。二随门,细心依息,知入知出,谓為随息。若强存数,则有起念之失,故宜放数息而修随息。入时知入,出时知出,长短冷暖皆悉知之。由是诸禪自发,以随為妙门也。叁止门,息心静虑名之為止,行者虽依随息...

《佛学大辞典》 / 448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四禪比丘

度论十七谓佛弟子中有一比丘,四禪,生增上慢,谓四道。初禪谓是须陀洹,第二禪时谓是斯陀含,第叁禪时谓是阿那含,第四禪时谓是阿罗汉。恃是不復求进,命欲尽时见四禪中阴相来,便生邪见谓无涅槃,佛為欺我。生此恶见,故失四禪中阴,便见阿鼻泥犁中阴相,命终便生阿鼻...

《佛学大辞典》 / 231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观自在多罗菩萨经画像品

尔时释迦牟尼佛。又复观察净居天宫。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汝今次应为多罗菩萨说画像法。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承佛圣旨从坐而起。礼佛双足复遍观察净居天宫。而敕天龙夜叉健闼婆阿苏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呼罗伽。及一切世界持明咒仙。作是誓言。汝等应当听受忆本三昧耶勿生疑惑。若当...

《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562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二般若

一、实相般若,实相般若者,谓本觉之理,非寂非照,离虚妄相,名为实相,即一切种也。(非寂非照者,寂谓寂静,照谓照明。寂照皆言非者,用遮二边,以显中道实相之德也。) 二、观照般若,观照般若者,谓观照之德,非照而照,了法无相,名为观照,即一切也。(非照而照者,...

《三藏法数》 / 134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鉤菩萨

金刚界四摄菩萨之一。具名金刚鉤菩萨。黑色,左為拳,右取叁股之鉤,示大日如来以大悲之鉤召,摄一切眾生之德。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请召金鉤叁摩地,从金刚像叁摩地流出金刚鉤光明,徧照十方世界,请召一切如来金刚道场,及拔一切眾生恶趣,安於无住涅槃之城。(...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七种人

师子吼菩萨问佛言:若一切众生,既有佛性,何须更习八圣道耶?佛言:性虽本具,要须修习圣道,方见佛性。譬如恒河边有七种人,或为洗浴,或畏贼寇,或为采花,则入河中。河喻生死大河,浴喻出家受戒清净,贼喻烦恼,采花喻七净花以为其因,而求涅槃之果也。(八圣道,又云八正道...

《三藏法数》 / 873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七种慢

谓诸众生无明妄惑,障覆于心,而生执取;恃己凌他,贡高自大,于佛法中自谓满足。所计不同,故有七种也。 一、慢,慢者,谓同类相傲也。如于相似法中,执己相似。又于下劣中,执己为胜也。 二、过慢,过慢者,谓于同类相似法中,执己为胜;或复他人胜于己处,执为相似,言我与...

《三藏法数》 / 306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四无碍

义无碍。法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义名下所以。称之为义。法自义之名。称之为法。辞说法之言。名之为辞。乐说随欲善授。名为乐说。善通无滞。故言无碍

《法门名义集》 / 63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七十五法

小乘俱舍宗立一切法為七十五,摄為五类:一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无為法叁也。 第一色法十一RūPāṇi,分之為叁种:一五根,二五境,叁无表色也。 五根者:一、眼根Cakṣur indriya,二、耳根Śrotra indriya,叁、鼻根Ghrāṇa iudriya,四、舌根J...

《佛学大辞典》 / 2493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佛陀之慧也。梵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Annttarasamyaksaṁbodhi,旧翻无上正等觉,又云萨般若Sarvajñā,旧译一切种,是佛之别号也。其真正而无有过之者,故云无上正。於法无有不知,故云一切种度论四十六曰:「佛慧有二种:一者无上正,名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二...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度论所说十一之一,观见欲界苦集灭道四諦法之无漏也。是初知法,故名法。又知现在之法,故名现。大乘义章十五曰:「言法者,亦名现。自体名法,初知法故,名為法。以知现法,故名现。」 又(人名)四明山延庆寺知礼,宋太宗赐法大师之号。见佛祖统纪五十。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