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5 条搜索结果

慢荼

Māṇḍaka,饼名。大日经疏七曰:「漫荼,是此方薄饼。」梵语杂名曰:「饼,满拏。」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8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布怛

Pūtana,又作富多,富单,布单,富陀。译為臭饿鬼。饿鬼中之最胜者。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布怛旧云富单,或作富多,此义云臭,是饿鬼中胜者也。」慧琳音义十二曰:「布单或富陀,皆不正音也。此云臭秽,虽身形臭秽,是饿鬼中福之最胜者。」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8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旃延

Kātyāyana,佛十大弟子中,论议第一之摩訶旃延子Mahā-Kātyāyani- utra,又云旃子,旃延子,多衍多衍尼子,底耶夜多演尼子,[(畾/(冗-几+互))毛]延,[(畾/(冗-几+互))毛]延尼子等。译曰剪剃种,扇绳,好肩等。婆罗门姓十姓之一。以姓為名。慧琳音义二...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8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优填王

Udayana,旧称优填,于闐。新称优陀延,鄔陀衍,嗢陀演伐蹉。拘睒弥国王名。译曰出爱。西域记五曰:「鄔陀衍王,唐言出爱,旧云优填王,讹也。」释方誌上曰:「鄔陀衍王,古优陀延也,唐云出爱。」瑜略纂十六曰:「云出爱王者,即旧言优填王也,正本音言嗢陀演(此...

《佛学大辞典》 / 154字 / 8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优楼

Ulūka,又作忧流,呕卢,优娄佉,嗢露,沤楼(僧佉)、优楼(僧佉)。译曰鵂鶹。仙人名。出於佛出世以前八百年之顷。说六句义之胜论者。百论疏上之中曰:「优楼,此云鵂鶹仙,云鵂角仙,亦云臰胡仙。此人释未兴八百年前,已出世。而白日造论,夜半游行。欲供养之,当於...

《佛学大辞典》 / 398字 / 8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摩呼洛

Mahoraga,莫呼洛摩,旧曰休勒,摩睺罗,新曰莫呼洛,摩护囉誐。八部眾之一。大蟒神也。胎藏界第叁院之一尊,释如来之眷属也。是為大日如来普门示现之一法门身,一类眾生,因此法而遂得到於一切智地。大日经一曰:「尔时执金刚秘密主,於彼眾会中坐。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

《佛学大辞典》 / 449字 / 8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无能胜菩萨

梵语阿逸多Ajita,译曰无能胜,弥勒菩萨之字,以其威德广大无能胜之者,故云。真言法中以慈氏菩萨(即弥勒)為自性轮身之名,以无能胜胜金刚為释如来教令轮身之名(教令轮身者,奉其如来之教令,现忿怒之身以对治恶魔者)。补陀落海会轨曰:「无能胜释牟尼佛忿怒,自性轮慈氏...

《佛学大辞典》 / 343字 / 8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山名。见[耶]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8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僧竭胝

Saṁghāti,见[僧梨]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8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楞严头

禪家举唱楞严咒者之职名,请音声好之人充之。勅修清规楞严会曰:「维先期择有音声者為楞严头。」又曰:「维白佛宣疏毕,楞严头唱楞严。眾和毕,仍作梵音,唱念经首序引毕,方举咒。咒毕唱摩訶,眾和毕,维迴向。」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7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六根互用

六根互用者,谓眼等六根更互而有其用也。如涅槃经云: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一根既尔,余根亦然。此真六根互用也。若据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所明,谓人以持经力故,得胜根用,虽未入初地,亦能一根具五根用,此相似六根互用也。若此言阿律陀,无目...

《三藏法数》 / 737字 / 7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牛头山

梵名瞿室[飢-几+夌]Gosriṅga,又译牛角山。在新疆和闐市南十叁里。西域记第十二所谓:「王城西南二十餘里,有瞿室[飢-几+夌]山,唐言牛角。山峰两起,岩隒四绝。於崖谷间建一蓝,其中佛像,时放光明。昔如来曾至此处,為诸天人略说法要,悬记此地当建国土,敬崇遗法,遵习大...

《佛学大辞典》 / 469字 / 7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四劫

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则寿减一岁;如是减至人寿十岁则止。复过百年,则增一岁,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名为一小劫。如是二十增减,名为一中劫。总成、住、坏、空四中劫,名为一大劫。 一、成劫,成劫者,谓世界初成立也。...

《三藏法数》 / 916字 / 7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毘卢舍

Vairocana,又作毘卢遮,鞞嚧杜,毘卢折,吠嚧遮。佛真身之尊称也。解此者诸家不一。 準天台以毘卢舍与卢舍及释,如其次第配於法报应叁身。毘卢舍,译曰徧一切处。卢舍,翻曰净满。法华文句会本二十五曰:「法身如来名毘卢,此翻徧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遮,...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7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Cina,又作脂、至、斯、真丹、振旦、震旦、真、振丹、脂难、旃丹。宋史曰:「天竺表来。译云:伏愿支皇帝,福寿圆满。旧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声教远被外国人,因称我国為秦,支即秦音之转。」玄应音义四曰:「振旦或言真丹,并非正音,应言支,此云汉国也。又无正翻,...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7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十山王

十山皆称王者,谓依海而住,高出一切诸余小山,以喻十地菩萨修行,同入如来智海,高出一切二乘诸行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雪山王,谓此山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取不可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法药,用之无竭,以破无明,超前行位,如雪山王也。 二、香山...

《三藏法数》 / 688字 / 7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俱毘蓝

生处之城名。见[毘罗]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7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摩訶衍僧

Mahāyāna-saṁghārāma,摩訶衍译曰大乘,僧蓝译曰眾园。即大乘寺也。法显传曰:「於阿育塔摩訶衍僧蓝甚严丽。」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7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耶陀

Lokāyata,见[路耶底]条。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7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宝主

四主之一。从雪山之西至於西海,其间多出财宝,故曰宝主。见释方志上。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7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Makara,新译摩竭,旧曰摩罗。鱼名。见[摩竭]条。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7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胜论宗

又译曰卫世师Vaiśeṣika胜论。印度六派哲学之一。為呕露仙Ulūka(一名陀Kaṇāda)所始称。分析宇宙万有為空间的之唯物的多元论也。别為六种,谓之六句义。实Dravya為本体。德Guna為属性。业Karman為作用。同Sāmānya為共通性。异Viśeṣa和合Samavāya為物物间之固有性。第五之异...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7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弥迟

塔名。本行集经叁十叁曰:「龙王起塔,名弥迟,隋言土塔。」梵Mṛttika。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7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囉尔

Rājīkā,一作罗尔。译曰芥子。用於降魔之法。大日经息障品曰:「或以罗尔,微妙共和合,行者造形像,而以涂其身。」同疏九曰:「用芥子及诸毒药,二种相和,作彼為障者形像,而用涂之,令彼身如火烧速被中伤。」同义释曰:「囉尔,此云芥子,其味辛辣,是降伏相应性类。」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伊舍

见[伊舍]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7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仙人鹿野苑

即[鹿野园]。在尸国。法显佛国记曰:「復顺恒水西行十二由延,到尸国波罗捺城之东北十里许,得仙人鹿野苑精舍。此苑本有辟支佛住,常有野鹿栖宿。世尊将成道,诸天於空中唱言:白净王子出家学道,却后七日当成。辟支佛闻已,即取泥洹,故名此处為仙人鹿野苑。世尊成道以后,人...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多揭罗

Tagaraka,又作多罗。多娄。香名。最胜王经七曰:「零凌香多揭罗。」玄应音义一曰:「多罗香,云根香。」同二十曰:「多娄香,又作多楼,译曰木香相也,一作不没香。」慧琳音义叁曰:「多揭罗香名也,正云蘗罗,即零凌香也。」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毘醯勒

又云鞞醯勒,毘梨勒,新云毘鞞得,尾吠怛。善见律十七曰:「鞞醯勒,其形如桃子,其味甜,服能治癩。」慧琳音义十六曰:「毘醯勒,西方果树名也,今毘梨勒是也。」百一羯磨八曰:「毘鞞得,旧云鞞醯勒者,讹也。」梵语杂名曰:「毘醯勒,尾吠怛。」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驱龙

持戒之罗汉,依戒力而驱逐毒龙也。婆沙论四十四曰:「昔此湿弥罗国中有一毒龙,名无怯惧(梵云阿利),稟性暴恶,多為损害。去彼不远,有毘訶弥(译曰寺),数数為彼龙所嬈恼。寺有五百大阿罗汉,共议入定,欲逐彼龙,尽其神力,不能遣。有阿罗汉自外来,诸旧住僧為说上事。时...

《佛学大辞典》 / 229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一路

路,犹道也,即能通之义。谓诸佛如来,离于生死,入大涅槃,无不皆以首楞严大定而为正路,舍此则无由而入。经云:十方薄梵,一路涅槃门。是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又一切事究竟坚固。梵语薄梵,佛之总号。其义有六: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

《三藏法数》 / 128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帝隶路也吠闍耶

Trailokya-vijaya,帝隶者叁,路也者世,吠闍耶者降,又為胜之义。即降叁世或胜叁世明王之名也。见大日经疏十。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7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六十四书

印度所行之一切外典也。佛本行集经十一曰:「一、梵天所说书,Brāhmī(今波罗门书正十四音是)。二、佉卢虱吒书,Kharoṣṭī(隋言驴唇)。叁、富沙罗仙人说书,Puṣkarasārī(隋言莲华)。四、阿罗书,Aṅgali i(隋言节分)。五、懵罗书,Vaṅgali i(隋言吉祥)。六、耶懵尼...

《佛学大辞典》 / 1921字 / 7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摩訶衍

具曰摩訶衍Mahāyāna,译曰大乘。声闻缘觉二乘之教法為小乘,菩萨之教法為大乘。慧苑音义上曰:「摩訶衍,具云摩訶衍,言摩訶者此云大也,衍者云乘也。」胜鬘经曰:「摩訶衍者,出世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起信论曰:「摩訶衍者,总说有二种:一者法,二者义。」智度...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7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降焰魔尊

又曰焰漫德,又曰六面尊,六足尊,大威德王。圣阎曼德威怒王立成大神验念诵法曰:「圣阎曼德威怒王。」阎曼德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曰:「阎曼德忿怒王。」又曰:「大威德尊。」大日经疏六曰:「降焰摩尊。」秘藏记末曰:「阎摩德尊。」仁王经仪轨上曰:「威怒六足金...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7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叁荒章

声明学处五经中第四经之称。见[毘罗]条。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7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摩怛理

Mātṛkā,又作摩怛履,摩夷,摩得勒,摩德勒,摩侄梨,摩多罗。论藏之别名。译曰本母,行母。本為理,论藏為生理之母,故曰本母,又為生行法之母,故曰行母。玄应音义一曰:「摩夷,正言摩怛理,此云本母。理為教本,故以名焉。」同十六曰:「摩得勒,或言摩侄梨,...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7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五味

如来因无垢藏王菩萨称叹涅槃法胜,乃说此五味,而以醍醐比法华、涅槃也。隋朝天台智者大师,因此约如来所说一代圣教,次第立为五时,以对教之相生,机之利钝,譬犹五味之有浓淡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乳味,乳味从牛而出,以喻十二部经从佛而宣说也。谓如来最初时说...

《三藏法数》 / 618字 / 7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摩纳

Mānavaka,又作摩纳婆,摩婆婆,摩纳婆嚩罗摩。译曰:儒童,年少,人,长者。玄应音义一曰:「摩纳,或云摩纳婆,或云摩婆,或云罗摩,或皆是梵音讹转也。此译云年少净行,或云人。」同二十一曰:「摩纳婆,又言摩纳缚,此云儒童,旧言摩婆,或作罗摩,又...

《佛学大辞典》 / 404字 / 7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八大地狱

相对於八寒地狱而言亦云八热地狱。赡部州地下五百踰缮有地狱,名等活。从其次第,第八為无间地狱。此八大地狱重重竪立也。据俱舍论八之说,一等活地狱,彼有情遇种种斫刺磨擣。被凉风所吹则苏如故,等於前活,故名等活。二黑绳地狱,先以黑绳秤量支体,而后斩锯,故名黑绳。叁眾...

《佛学大辞典》 / 580字 / 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拘尸

Kuśinagara,又曰俱尸,拘夷竭,究施,拘尸竭,拘尸揭罗。城名。译言角城,茅城等。是世尊入灭之处。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拘尸,旧经中,或作拘夷竭,又作究施城。者,以梵语囉,此云城也,译言上茅者,多有好茅故也。」涅槃经会疏一曰:「拘尸,云无翻,有多...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7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堙罗

Airāvaṇa,又作[[口垔]]罗婆,白象王名也。天帝释所乘。」同十六曰:「伊罗跋象,此象王名。天帝释常所乘,有大神通。」华严经六十六曰:「伊罗婆拏大象。」 又龙王名。本行集经叁十七曰:「尔时海内伊罗鉢王,既受龙身。」经注曰:「尹罗鉢,隋言霍香叶。」慧琳音义叁十八曰:...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金襴衣

金缕织成之袈裟。又曰金色衣,金色[(畾/(冗-几+互))毛]衣,黄金[(畾/(冗-几+互))毛]衣,金缕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爱道,上之於释尊,其因缘散见诸经论。依贤愚经第十二,佛母摩訶波闍波提,於佛出家后,手自纺织,作金色之[(畾/(冗-几+互))毛],既见佛,喜发心髓,持奉如来...

《佛学大辞典》 / 931字 / 7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Śāna,又作舍,奢。新作设诺,奢搦。艸名。其皮可以為衣。阿毘曇经下曰:「奢衣者。奢树似麻,取皮以為衣。」付法藏传二曰:「商衣。」西域记一曰:「设诺艸衣。」有部毘奈耶杂事四十曰:「奢搦衣。」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7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释提桓因

又云释提婆因提,释因陀罗,释罗因陀罗,赊羯罗因陀罗,释提桓因陀罗,新云释提婆因陀罗,释提婆因达罗。梵音Sakra Kevānāmlndra,释罗為名,译曰能,提婆译曰天,因陀罗译曰主,又曰帝,即能天主。住於须弥山顶上,忉利天(即叁十叁天)之主也。略称释帝与帝释。旧...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7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一剎

Kṣaṇa,谓时之极少。曰一剎。俱舍论十二曰:「极微字剎,色名时极少。」仁王经上曰:「九十剎為一念,一念中一剎,经九百生灭。」俱舍论十二曰:「何等名為一剎量,眾缘和合,法得自体顷,或有动法,行度一极微,对法诸师说,如壮士一疾弹指顷,六十五剎,如是名為一...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7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关帝

关云长尝於玉泉山现灵,受戒於天台之智者(佛祖统纪六智者传),问禪於神秀禪师(叁国英雄志传十叁),故僧蓝有以為护蓝神而祭之者。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7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梨拘赊梨

又曰末梨俱舍梨Maskārī Gośāli utra(巴Makkhali Gosāla,又Makkhali Gosāla urtta),具曰末梨拘赊梨子。子之一字汉语也。六师外道之一。末梨為其人名,拘赊梨為其人母名,子谓拘赊梨之子也。如言舍利子。註维摩经叁:「什曰:末梨字也,拘赊梨是其母也。」慧琳音义...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7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七众

七众者,谓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也。 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土。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以色身也。亦名苾刍,盖苾刍,雪山香草名,草有五义,以喻比丘五德。(五义五德者,一体性柔软义,喻比丘折伏身语粗犷之...

《三藏法数》 / 511字 / 7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Dāna,又作陀。译曰施。陀鉢底Dāna ati,译曰施主。遂略称施主為檀或檀越。慧琳音义上曰:「檀,具云檀,此云施。」寄归传一曰:「梵云陀鉢底,译為施主。陀是施,鉢底是主。」翻译名义集曰:「要览曰:梵语陀鉢底,唐言施主,今称檀。讹陀為檀,去鉢底留也,...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十六大阿罗汉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其生死已尽,无法可学;又云无生,谓其断见、思惑尽,无复叁界受生;又云应供,谓其应受人天供养;又云杀贼,谓其能杀烦恼之贼。以其皆具叁明六通,无量功德,故称为大。此阿罗汉,承佛敕故,以神通力,延自寿量,住于世间,守护正法,至今犹未入灭。若...

《三藏法数》 / 852字 / 7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十六善神

是丛林转读大般若经时,揭释尊与此十六神也,载於陀罗尼集经叁。般若波罗蜜大心经曰:「达哩底囉瑟吒大将,禁毘嚕大将,缚日嚕大将,毘罗大将,弥覩罗大将,哆怒毘大将,阿儞嚕大将,娑儞嚕大将,印捺嚕大将,波夷嚕大将,摩虎嚕大将,娇尾嚕大将,真特嚕大将,缚吒徒嚕大将,尾...

《佛学大辞典》 / 979字 / 7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由旬

Yojana,又作俞旬,揄旬,由延,或踰闍。新称踰缮。為计里程之数目。帝王一日行军之里程也。或云四十里,或云叁十里。西域记二曰:「夫数量之称,谓踰缮,旧曰由旬,又曰踰闍,又曰由延,皆讹略也。踰缮者,自古圣王一日军行也。旧传一踰缮四十里矣,印度国俗乃叁十里...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7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二十五有

二十五有,不出六道,有生有死,因果不亡之谓也。然梵王天、无想天、及五含天总在四禅天中,而别出其名者,以外道计梵王天为生万物之主,计无想天以无心为涅槃,计五含天为真解脱,所以经教特立此叁天为叁有,以对破外道之计也。(六道者,即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

《三藏法数》 / 511字 / 7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Śṛgāla,译曰野干。见玄应音义二十四。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7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旃檀

具名旃檀娜Candana,香木名。译曰与乐。出自南印度摩罗耶山,其山形似牛头,故名牛头旃檀。慧苑音义上曰:「旃檀,此云与乐,谓白檀能治热病,赤檀能去风肿,皆是除疾身安之乐,故名与乐。」玄应音义二十叁曰:「旃弹,或作旃檀,此外国香木也,有赤白紫等诸种。」案汉明帝时...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7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宝冠释

顶着宝冠之释像也。菩提树下初成道之佛像,有宝冠瓔珞,详记如西域记八。又南山之叁宝感通录曰:「东晋杨都金像,华臺有西域书。叁藏求跋摩曰:此古梵书也,是阿育王第四女所造。其像有七宝冠,饰以珠玉,可重叁斤。」盖造立者為尊重恭敬故,饰以宝冠瓔珞,非有别意。然后世作...

《佛学大辞典》 / 204字 / 7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舍楼

酱名。善见律十七曰:「舍楼,此是优鉢罗。拘物头花根,舂取汁,澄使清,是名舍楼酱。」梵Śāluka。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7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玄奘

唐大慈恩寺玄奘叁藏,姓陈,偃师人,俗名褘。兄长捷,先出家,在洛阳净土寺。师十叁岁,亦入净土寺出家,就慧景听涅槃经,於严法师受摄大乘论,令名夙着。 武德元年,与兄共入长安,寻赴成都,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毘曇,就震法师听讲发智论,五年受具足戒,又习律部。既而往...

《佛学大辞典》 / 1172字 / 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帝释

忉利天之主也,居须弥山之顶喜见城,统领他之叁十二天(忉利天译叁十叁天),梵名释提桓因陀罗Śakra devānām indra,略云释提桓因。新译之梵名,释提婆因达罗。释译能,天帝之姓,提桓者天,因陀罗者帝,即能天帝也,今反转梵语而谓為帝释,胎藏界曼荼罗释院之一眾也。...

《佛学大辞典》 / 393字 / 7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五种不男

不成完全之男性者有五人。有新旧两解。旧译家之解:一、生不男,生来男根不发育者。二、犍不男,以刀去男根者,如阉竪。玄应音义十四曰:「犍又作[打-丁+虔][利-禾+虔]二形,同居言切,字书犍害也,通俗文以刀去阴曰犍。」叁、妒不男,因见他之婬,方有妒心,而根勃发者。四、变不...

《佛学大辞典》 / 424字 / 7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周利槃特

Śuddhi anthaka又Kṣudra anthaka,又作周利槃陀,周利槃特,周梨槃陀。译曰:继道,小路。新作朱荼半託,翻曰小路。兄弟二人,父母旅行至中路生长子,称曰槃特。后又於路上生一子,名曰周利槃特。槃特者,路之义。周利槃特者,小路之义。兄聪明,弟愚钝。慧琳音义二十六...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7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二百亿比丘

见[守笼]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7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俱卢舍

Krośa,又作拘卢舍,拘娄舍,拘娄奢,句卢舍,拘楼赊。里程名。牛声或鼓声得闻之最大距离。五百弓或五里。玄应音义十八曰:「拘娄,或作句卢,今或云拘楼赊,此云五百弓。应言俱嚧舍,谓大牛鸣音声闻五里,八俱嚧舍為一踰缮,即四十里。」俱舍光记十二曰:「一弓有六尺四寸,五...

《佛学大辞典》 / 249字 / 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天帝释

忉利天之主,姓释,名天帝释,又云帝释天。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旧称泥洹僧,涅槃僧。新称泥缚些,泥伐散Nivāsana,译作裙。比丘穿於腰部者。十叁资具之一。西域记二曰:「泥缚些,唐言裙,旧曰涅槃僧,讹也。既无带襻,其将服也。集衣為襵,束带以緇,襵则诸部各异,色乃黄赤不同。」百一羯磨曰:「泥伐散,唐言裙。」寄归传二曰:「四...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7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六法戒

七眾中,学法女宜受持之戒法也:一、染心相触,以染污心触於男子之身也。二、盗人四钱,盗他人之金钱四钱也。叁、断畜生命,杀畜生之命也。四、小妄语,自称我為圣者而贪供养,為大妄语,其餘不实之言為小妄语。五、非时食,过午而食也。六、饮酒也。行事钞下四之叁曰:「式叉摩...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7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毘舍离城结集

是小乘叁藏中毘耶藏之结集也。佛灭后一百年,於毘舍离国有十个非法起。长老耶舍(陀)比丘,於毘舍离城波利园召集七百圣眾,断十箇非法,洗净律藏云:四分律五十四、十诵律六十、五分律叁十、僧祇律叁十叁、毘尼母经四、善见律一、西域记七之诸书所记同。西域记七曰:「吠舍釐...

《佛学大辞典》 / 345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卑丽叉尼

Gagana rekṣaṇa,又作必利綺,译曰观虚空。本行集经十一曰:「卑丽叉尼书,隋言观虚空。」可洪音义五上曰:「必利綺,唐云观虚空。」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7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八吉祥经

一卷,萧梁僧婆罗译。与[八佛名号经]同本,八吉祥即八佛之名号也。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7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 《八吉祥经》

阿兰若

Āriṇya,寺院之总名。是比丘之住处。又作阿兰,阿兰攘,阿兰若,阿练若,阿烂拏,阿练茹,曷剌[羊儿]等。译曰无諍声,闲寂,远离处。离人里五百弓之处。华严经一曰:「阿兰若法,菩提道场。」大乘义章十五曰:「阿兰若者,此翻名為空闲处也。」慧苑音义上曰:「阿兰若言阿兰...

《佛学大辞典》 / 352字 / 7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Ḍāna,又曰檀,檀。译曰布施。六波罗蜜之一。 又(杂语)量目名。译曰一銖。见大乘法数二。 又(术语)阿陀(Ādāna)之略。阿赖耶识之异名。楞严经五曰:「陀微细识。」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7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尼师坛

Niṣīdana,又作尼师但,[寧页]史娜曩。译言坐具。一曰随坐衣。亦為卧具。长四广叁。坐卧时,敷地护身,又布於卧具上护卧具之具也。以為礼拜之具者,谬也。寄归传二曰:「尼师但坐卧具也。」行事钞下一曰:「四分為身為衣為卧具故制。」慧琳音义一曰:「尼师坛,梵语略也。正梵...

《佛学大辞典》 / 309字 / 7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摩竭陀

Magadha,又作摩訶陀,摩竭提,摩陀。中印度国名,王舍城所在。译言持甘露,善胜,无恼,无害等。或為星名。或為古仙人或帝释前身之名。仁王经吉藏疏一曰:「摩訶陀者,名持甘露处。」西域记七曰:「摩竭陀国,旧曰摩陀,又曰摩竭提,皆讹也。」玄应音义一曰:「摩竭提,或云...

《佛学大辞典》 / 543字 / 6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阿育

Aśoka,旧称阿恕。新称阿输。译曰无忧。西纪前叁百二十一年顷,於印度创立孔雀王朝之旃陀掘多大王(Chandragu ta)孙也。纪元前二百七十年顷,统一全印度,大保护佛教,使之宣布各地。 王之传,南北各异其趣,北传之阿育王经,阿育王传,谓其母為瞻婆罗国之婆罗门女,名曰须...

《佛学大辞典》 / 1771字 / 6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一目多

又作一曰多。见[十二部经]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6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摩头

Madhuka,果名。译曰美果。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末度果,旧云摩头,此云美果也。」俱舍光记十八曰:「末度是果名,其形如枣,树似皂赖树。」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6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Vyākaraṇa,新译曰毘耶羯刺諵,又云毘何羯唎拏。译曰声明记论。关於五明中声明,即语学之俗书总名也。慈恩寺传叁曰:「印度梵书名為记论,其源无始,莫知作者。每於劫初,梵王先说,传授天人。以是梵王所说,故曰梵书。其言极广,有百万颂,即旧译云毘罗论者是也。然其音不正。...

《佛学大辞典》 / 1271字 / 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婆师

Varṣika,又曰婆使、婆利师、婆利师、婆利史罗、婆师波利。花名。译作雨时花、夏生花等。慧苑音义上曰:「婆利师,此云雨时生花。按梵语云婆利师,此云雨也。者时也。其花要至雨时方生,故名也。」同下曰:「婆师,具云婆利史罗,婆利史者,此云雨也。罗,此云时...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6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叁种鬼神魔

魔能现诸形相,恼乱行人,障蔽禅定;若不预善分别,以祛除之,则使魔得其便,身心恐怖,有妨精进,而道业难成矣。 一、精媚鬼,谓精神变化厌媚于人也。以十二时中子鼠、丑牛等兽为种种相,或作少男少女,老宿之形,及可畏等相,恼乱行人,各当其时而来。善须别识。若多卯时来者...

《三藏法数》 / 534字 / 6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大日经义轨

一、摄大毘卢遮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华胎藏海会悲生曼荼罗广大念诵仪轨供养方便会叁卷,唐善无畏译。称為摄大轨。二、大毘卢遮经广大仪轨,叁卷,同人译。称為广大轨。叁、大毘卢遮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供养方便会,二卷,唐法全於玄法寺集,称為玄法...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6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化地部

Mahiśāsaka,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叁百年由说一切有部而别立者。此部之主,本是国王,為领有土地之人,故名化地部也。宗轮论述记曰:「此部之主,本是国王,王所统领国界地也。化地上人庶,故言化地。捨国出家,弘宣佛法,从本為名,名化地部。真諦法师云:正地部本是王师,匡正...

《佛学大辞典》 / 299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蓬瓮

周利槃特愚蒙,婆罗门师教之以蓬瓮二字,道蓬,则忘瓮,道瓮,则忘蓬。此二字為吠陀论中之秘密语也。参照[半託]条。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七眾

一、比丘Bhikṣu,二、比丘尼Bhikṣuṇi,是男女之受具足戒者。叁、式叉摩Śikṣamāṇā,沙弥尼之学六法者。四、沙弥Śrāmaṇera,五、沙弥尼Śrāmaṇerikā,男女之受小戒者。六、优婆塞U āsaka,七、优婆夷U āsikā。男女之受五戒者。此中上五眾出家。下二眾在家。是诸经论通说之七眾也...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6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五心裁

一、疑佛,疑佛者,谓众生心,作如是念:佛为大耶?富兰等为大耶?由此疑念,不信佛是智人,恶口谗谤,裁断自心善根,故名心裁。(梵语富兰,无翻,即空见外道。谓一切法无所有,如虚空不生灭也。) 二、疑法,疑法者,谓众生心,作如是念:佛法为胜耶?韦陀等法为胜耶?由...

《三藏法数》 / 383字 / 6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逆路耶陀

梵云路耶陀Lokāyata,译曰顺世外道。立顺世情之教外道名。梵云缚摩路耶陀Vāma-lokāyata,译曰逆顺世外道。又曰左顺世外道。反於顺世外道而立逆世情之左教之外道名。玄赞九曰:「路耶陀者,先云恶答对人。正言路耶底,云顺世外道,逆路耶陀者。先云恶徵问人,正言缚摩...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6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奇臭饿鬼

梵语曰吒富单。译曰奇臭饿鬼。见玄应音义十一。参照[吒富单]条。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6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堙罗

堙罗之略。见[堙罗]项。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叁弃罗章

声明学处五经中第四经之称。见毘加罗条。(CBETA註:疑為见[毘罗]条)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6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懈慢国

在阎浮提西方十二亿由陀,至极乐国之中途,生於此国者,染着其国土之快乐,而起懈怠憍慢之心,不更进而生於极乐,故谓為懈慢国。疑佛智不思议,杂修自力之善根,而愿生於极乐者生之。菩萨处胎经二曰:「西方去此阎浮提十二亿由陀,有懈慢界。国土快乐,作倡伎乐,衣被服饰,香...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6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俱尸

俱尸之略。城名。见[拘尸]条。文句记四下曰:「熙连河,近俱尸城。」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末达

Madana,或作摩陀,摩达。又作摩陀罗。果名。译曰醉果。玄应音义叁曰:「末达果,此译云醉果。」同二十叁曰:「末达,或云摩陀,又言摩陀罗,此云醉果。甚堪服食,能令人醉故以名焉。」慧琳音义十八曰:「摩达果,西国果名也。此国无,其果大如檳榔,食之令人醉闷。亦...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兰陀

Karaṇḍa,Karaṇḍaka,又云兰駄,蓝陀,羯兰鐸兰多兰陀夷,羯兰駄邻等。鸟名。译曰好声鸟。玄应音义十九曰:「兰陀鸟,或言柯兰陀,或作兰駄,或云羯兰鐸,皆梵音轻重也。此译云好声鸟也。案外国传云:其形似鹊。但此鸟群集,多栖竹林。」释谱五曰...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6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提山

佉罗提耶山之略,地藏菩萨所居。地藏菩萨仪轨曰:「尔时释牟尼佛,在佉罗提耶山与无量诸地藏菩萨俱。」性灵集二曰:「提山埀迹。」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6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摩得勒

Mātṛkā,又作摩德勒。见摩怛里条。(CBETA註:疑為见[摩怛理]条)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6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Dinnāga,菩萨名。译曰童授,或译曰域龙。佛灭后一千百年顷出现於南印度案达罗国,作因明正理门论,是新因明之祖也。西域记十曰:「陈。唐言童授。」慈恩传四曰:「此言授童。」因明后记曰:「域龙者,梵语此云陈是也。」大部补註曰:「陈,具云摩訶陈,此翻大域龙。」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6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七种礼佛

叁藏Ratnamati,对於北方之俗,不习礼佛,教以七种礼佛。混是非浅深,皆教人心之我慢使归於正法也。一、我慢礼,身虽设拜,然无敬心,外观似恭,而内怀我慢也。二、求名礼,欲得修行之名誉,诈现威仪,常行礼拜,口称佛名,而心实驰求外境也。叁、身心礼,口唱佛名,心存相好...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6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叁宗

是永明所立,单於大乘判定其宗旨。一法相,谓一切染净诸法,无始时来,各有种子在阿赖耶识中,遇缘而由各自种子起,万法条然,因之於色心诸法建立种种名相者。如深密,唯识等之所明是也。二破相,谓一切染净之法,悉為因缘生,以因缘生故无自性,如梦如幻,诸法唯是空,即空亦為空...

《佛学大辞典》 / 234字 / 6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婆师

花名?见[婆师]条。 又(杂语)唄匿之转音。见[唄匿]条。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6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优婆夷

U āsikā,旧称优波夷,优婆斯。新称鄔婆斯,鄔波斯,优波赐,优婆私柯。译曰清净女,清信女,近善女,近事女。近事叁宝之义。总称受五戒之女子。四眾之一。七眾之一。净名疏曰:「优婆夷,此云清净女。」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鄔波斯,或言优波赐,此云近善女,言优婆夷...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6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最上秘密拏天经

叁卷,宋法贤译。说拏天之修法仪轨。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6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外道六师

邪心见理发于邪智,不禀正教,故名外道。辅行云:六师元祖,是毗罗,支流分异,遂为六宗。(梵语毗罗,华言黄色。) 一、富兰叶,梵语富兰,字也(无翻),叶因母之姓而为姓也。其人起邪见,谓一切法断灭,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名为色空外道,以色破欲界有,以空破...

《三藏法数》 / 546字 / 6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羯毘

又作羯随,毘。鸟名。译曰好声鸟。玄应音义四曰:「羯毘或言羯随,或云毘,此皆梵音讹也。此译云:毘声。毘者好,名為好声鸟也。」见[陵频]条。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6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十二分经

(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曰法,叁世不易曰常,此圣教之总名也。又修多罗即是长行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892字 / 6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有四译,今存叁本:一宋求跋陀罗译,名楞阿跋多罗宝经,有四卷,名四卷楞。二元魏菩提流支译,名入楞经,有十卷,名十卷楞。叁唐实叉难陀译,名大乘入楞经,有七卷,名七卷楞。本经各家之着述如下:入楞经心玄义一卷,唐法藏撰。楞经註卷二卷五,唐智儼註,残缺...

《佛学大辞典》 / 307字 / 6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月*册]

见[僧]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6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诺健

Niragraṇṭrha,又作荼健,诺。梵音Nagna译曰露身。裸形,有大力。好战。即大力神也。玄应音义二十五曰:「诺健,谓露身,大力神名也。」俱舍颂疏世品四曰:「诺健,此云露形神。」同智品二曰:「十凡象力当一香象力,二十香象力当一摩訶诺健力。」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阎摩德

大威德明王之梵名。见[阎曼德]条。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八热地狱

在地之下,故名地狱。婆沙论云:南赡部洲,下过五百踰缮,乃有其狱。然此地狱,有大有小。大则八寒、八热,小则一一大狱四门,各有四小狱,共为十六;小狱名为游增狱,谓受罪众生,游彼狱时,其苦转增故也。(梵语赡部洲,又云阎浮提,华言胜金洲。梵语踰缮,又云由旬,华言...

《三藏法数》 / 665字 / 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佛具九恼

如来已离一切障碍,成就无量诸胜功德,岂有如是种种业报之实。盖亦善巧方便,令诸众生,知造善恶业因,必有苦乐果报。故说此九种恼事也。 一、六年苦行,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二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见叶如来。火鬘...

《三藏法数》 / 2142字 / 6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十波罗蜜

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谓菩萨修此十法,化度众生,超生死海,到涅槃岸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檀波罗蜜,梵语檀,华言布施。运心普周曰布,辍己惠人名施。经云:菩萨为令众生心满足故,内外悉舍,而无所着,是名檀波罗...

《三藏法数》 / 826字 / 6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阿跋多罗宝经

Laṅkāvatāra-sūtra,四卷,刘宋求跋陀罗译。為本经叁译中之最古者。楞者,山名,阿跋多罗者,入之义,佛入此山说法,故名入,新译云入楞经者是也。宝字乃译人添加,因楞宝表经义之无上宝也。或言阿者,无也,跋多罗者,上也,阿跋多罗宝即无上宝也。华严疏钞六十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6字 / 6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牟尼

Kanakamuni,又作拘牟尼。新称牟尼。译曰金寂。為过去七佛中之第五佛。於人寿四万岁时出生。演密钞八曰:「梵语牟尼,此云金色,即是七佛中第五俱牟尼如来,俱含不正也。」见[牟尼]条。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6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入楞经陀罗尼品第十七

尔时世尊告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言:“大慧!汝应谛听,受持我楞经咒,是咒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今说当说。大慧!我今亦说,为诸法师受持读诵楞经者,而说咒曰: 兜谛兜谛 祝谛祝谛 苏颇谛苏颇谛 谛 阿摩利 阿摩谛 毗摩梨毗摩梨 尼弥尼弥 奚弥奚弥 婆迷婆迷...

《入楞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793字 / 6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俱珍

又作俱陈。城名。慧苑音义下曰:「俱珍城,或言俱陈耶。言俱陈者是名,此云大盆。,法律也。昔此城未立之时,有一五通仙,名俱陈。而於此地置一大盆,畜水若池。恒在盆侧修仙法律,亦常為人说护净经及养生法。於后学徒,皆以师名及法為其姓氏。人眾渐广,即於此边建立城郭...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6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须陀洹

Srota-ā auna,具称须陀般,窣路多阿半,窣路陀阿鉢囊。旧译入流,至流,逆流,沟港等。新译预流。声闻四果中初果之名也。入流者,初入圣道之义,逆流者,违背於生死之流也。断叁界之见惑,即得此果。大乘义章十七本曰:「须陀洹者是外国语。义释有叁:一当名正翻。名修无漏...

《佛学大辞典》 / 427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林名。探玄记四曰:「伊,此言王林,谓佛為太子时,在此林中生,故立名也。」梵Airāvaṇa。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天亲

Vasubandhu,梵名婆藪槃豆,又曰婆修槃陀,译曰天亲,新作伐苏畔度,译曰世亲。波藪译曰世天,毘纽天之异名也。以父母求世天亲爱而名。或言為天帝之弟,故名天亲,婆藪槃豆传曰:「婆藪槃豆者,北天竺富娄沙富罗国(译曰丈安国)人,佛灭后九百年而出,兄弟叁人,皆名婆藪槃豆,长...

《佛学大辞典》 / 484字 / 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耆婆

Jivaka jiva,又作耆域,时缚。译曰固活,能活。王舍城良医名。耆婆耆城同為一人,观同本异译经题一云奈女耆域因缘经,一云奈女耆婆可知(二经共為后汉安世高译,但少有具略相违),叙其出姓。前揭之二经以為柰女与萍沙王(频婆沙罗王)之子,毘耶杂事二十一所载,与此同。然...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红莲地狱

八寒地狱之第七。梵名鉢特摩Padma,译曰红莲。為寒而皮肉分裂如红莲华也。瑜论四曰:「红莲,与此差别,过此青已,色变红赤。皮肤分裂,或十或多。故此,名曰红莲。」俱舍光记十一曰:「鉢特摩,此云红莲华。严寒逼切,身变折裂,如红莲华。」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6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馥力刃

龙树菩萨之梵名。见[閼刺树]条。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6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华严九会说

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楼罗、紧罗、摩睺罗也。梵...

《三藏法数》 / 1259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镇头

Tinduka,译曰柿。止观十曰:「有害无害,譬如罗镇头二果。」牟梨曼陀罗咒经曰:「镇头木,此云柿木。」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镇头果,古译云状,同此方柿木之类也。」西域记二曰:「镇杜果。」梵语杂名曰:「底朵覩娑。」见[罗镇头]条。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6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优娄佉

见[优楼]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Bhāga,见[跋渠]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6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都维

叁纲之一。律宗禪宗曰维,教宗曰都维。见[维]条。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6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叁十六部神

灌顶叁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佛说灌顶经神咒经一),谓受叁归者,有叁十六部之神王,将无量之眷属守护其人:一、弥栗头不罗婆,译曰善光,主疾命。二、弥栗头婆呵婆,译曰善明,主头痛。叁、弥栗头婆逻婆,译曰善力,主寒热。四、弥栗头抗陀罗,译曰善月,主腹满。五、弥栗头陀利奢...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6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Puṣ a-nāga,译言龙树华。弥勒菩萨在此树下成道。大日经疏七曰:「龙华奔者,此奔是龙树花。弥勒世尊於此树下成佛,其直言龙华者,是龙中所尚之花,西方颇有其种。」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6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具名僧僧涅。旧译,僧為弘誓,大誓。僧涅為自誓。皆谓菩萨之四弘誓也。即自誓四弘誓谓之僧僧涅。或言僧為鎧,僧涅為着,着鎧也。是以鎧喻四弘誓之语。玄应师译為被甲。辅行一曰:「僧西音,此云弘誓。」玄应音义叁曰:「僧僧涅,应云摩訶僧僧涅陀。旧译云摩訶言大,...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6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十八道

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6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修行五门

一、修行施门,施有叁义:谓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舍自悭贪,令彼欢喜,即资生施也。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方便救济,令彼无畏,即无畏施也。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所解,方便为说,不为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即法施也,是名修行...

《三藏法数》 / 354字 / 6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百喻经

二卷,萧齐求毘地译。设一百喻,喻道法邪正等之事。末结曰:「尊者僧,造作痴华鬘竟。」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6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劫比罗伐窣堵

Ka ilavastu,又作劫比罗伐窣都。旧称毘罗卫。国名。慧琳音义六曰:「劫比罗伐窣堵国,旧曰毘罗卫国,或曰罗,皆梵语讹略也。即是释如来降生之地,净饭王所治之境。」见[毘罗婆苏都]条。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弥沙塞

Mahiśāsakāḥ,律部之名。译曰化地。就宗计而义翻為不着有无观。优婆毱多五弟子之一。此律主之部宗称為弥沙塞或化地部。律本名五分律。支译有叁十卷。律藏分派五部之一也。又小乘十八部中有化地部,佛灭叁百年中自一切有部别立者。玄应音义二十叁曰:「化地部,第叁百年中从一切...

《佛学大辞典》 / 356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毕力

又作必栗,香名。译曰目蓿香,又曰触香。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中曰:「必栗香,注云目蓿香也。」慧琳音义十二曰:「毕力,香名也。」同二十六曰:「此云触香也。」梵Pṛkkā,S ṛkkā。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裂石

為新因明之祖。与毘罗仙之化石者问答,石為之裂。辅行十之一曰:「毘罗仙,恐身死,往自在天问。天令往频陀山取餘甘子食,可延寿。食已於林中化為石,如床大。有不逮者,书偈问石。后為陈菩萨斥之。书偈,石裂。」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一念

其说有二:(一)极短促之时刻也。文句八上曰:「一念时节极促也。」教行信证文类叁末曰:「一念者斯显信乐开发时剋之极促。」观无量寿经曰:「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然其时限,诸说不同。仁王般若经上曰:「九十剎為一念,一念中之一剎,经九百生灭。」往生论註上曰...

《佛学大辞典》 / 710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梵语Khaḍga,又作竭誐。译云刀或剑。求祈愿成就时所用七物之一。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所谓:「如是计都,朅,伞盖,履盖,真陀摩尼,安饍,药卢遮等。」是也。慧琳音义叁十六曰:「朅唐云剑。」大日疏十一释朅曰:「刀以鑌為骨柄。」 又(动物)翻译名义集曰:「朅此云犀...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九山八海

谓须弥山等九山与周於各山间之八海也。是盖印度世界建立说所表之山海总数,以须弥山為中心,其周围有游乾陀罗等八大山,成列迴绕,而山与山之间,各有一海水,故总為九山八海。 据起世经一长阿含经十八等,所谓九山者:一、须弥Sumeru,二、佉提罗Khadiraka,叁、伊沙陀罗Iṣādhar...

《佛学大辞典》 / 1204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菴摩罗

Āmra,一作菴罗,菴没罗。果名。新称阿末罗,阿摩洛,菴摩洛等。旧称菴摩罗,阿摩勒,菴摩勒等。译曰无垢清净。谓如林檎。汉字之使用混乱。Āmra相当於菴罗,菴没罗,Amara译曰天果,Amala译曰无垢,通用阿摩罗,菴摩罗等。汉名混用之而不分明。西域记八曰:「阿摩落。印度药...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一法句

谓一法也。句為章句之义。即谓绝待无為清净之法身也。天亲之净土论,分极乐国土之庄严功德為十七句,如来之庄严功德為八句,菩萨之庄严功德為四句,总為叁种功德二十九句。此二十九句之庄严,略说之,则说入一法句,且自解之曰:一法句者,清净句也。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為法身也...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6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富单

又作布单。饿鬼名。见[布怛]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湿弥罗城结集

小乘经典第四期之结集,為说一切有部所传。有两说:一佛灭后四百年,集五百罗汉与五百菩萨,旃延罗汉為上座,马鸣菩萨為笔者,造阿毘达磨之毘婆沙一百万偈。一佛灭后四百年,当健陀罗国腻色王时集五百罗汉,世友菩萨為上首,造鄔波第鑠论十万颂,以释经藏,造毘耶及阿毘达...

《佛学大辞典》 / 639字 / 6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二种阐提

阐提,梵语具云一阐提,华言信不具,亦云极恶。 一、舍一切善根一阐提,舍善根者,楞经云:谓谤菩萨藏,及作恶言,不肯随顺经律之法,是名舍一切善根一阐提。(菩萨藏者,藏即含藏也,谓诸大乘经典含藏一切文理,是菩萨所修所证之法,故名菩萨藏。) 二、于无始众生发愿一阐...

《三藏法数》 / 188字 / 6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泥婆娑

与[泥缚些]同。

《佛学大辞典》 / 9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卫世师

又曰鞞世师。新称吠世史Vaiśeṣika,译曰胜。古仙所造之论名。成劫末,人寿无量岁时,有外道出世,名嗢露,译曰鵂鶹。又号羯拏僕,译曰食米斋。此人多年修道,成就五通。证六句义為宗,因而造论,名吠世史,此译曰胜论。以诸论无匹故也。以彼為胜论之师,故亦称胜论师。其后...

《佛学大辞典》 / 519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数论

萨婆多部之诸论也。彼之部宗為论佛教法数之根本,故谓之数论。大部补注十一曰:「诸文或云数人,又云数论,即萨婆多论师也。涅槃疏云:数人宗萨婆多,纯明无我,破诸外道。」又毘罗仙所造之论,亦称為数论。即金七十论是也。见[数论外道]条。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梵语,Nāga,长身,无足,蛇属之长也。八部眾之一。有神力。变化云雨。智度论曰:「,秦言龙。」梵语杂名曰:「龙,梵名曩誐。」善见论十七曰:「龙者长身无足。」慈云之天竺别集上曰:「天龙一鳞虫耳,得一渧之水,散六虚以為洪流。」辅行四曰:「龙得小水以降大雨。」五...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吠世师

又作鞞世师,卫世师。新曰吠世史。见[吠世史]项。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6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韦駄

翻译名义曰:「韦駄是符檄用徵召也,与今所称护法韦駄无涉。其护法者,盖跋闍罗波腻。跋闍罗,此云金刚。波腻,此云手。其手执金刚杵,因以立名。」正法念经曰:「昔有国夫人,生千子,试当来成佛之次。至楼至,当第千筹。其第二夫人生二子,一愿為梵王,请千兄转法轮。次愿為密迹...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6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净居天真言

(归命语上略)摩拏囉摩达摩叁婆嚩费婆嚩。叁。叁。莎訶。第一句摩拏囉摩為意悦之义,受种种乐,故意悦也。第二句达摩叁婆嚩為法生之义,此為佛所化生,不关於世天之垢,自法而生也。第叁句,费婆嚩為随有之义,第四句為说之义,通上句曰随有所说,随彼法而生,以之解...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6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耶底

Lokāyatika,又作路柯耶胝柯,路耶,路耶陀。译作顺世。四卷楞经谓之恶论,七卷楞经谓之世论。外道之名。随顺世间之凡情,计执是常是有等者。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讚咏外书,及路耶陀,逆路耶陀者。」嘉祥法华义疏十曰:「路耶陀者,旧云是恶解义。(中略)注经云:...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杂碎衣

叁衣中大衣之异名。以割截之条数最多故也。六物图曰:「梵云僧梨,此云杂碎衣,条相多故。」此解恐為不妥。当是拾集破碎杂布所作之衣之意。即粪扫衣也。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Kalaviṅka,罗频陵频之略。鸟名。於义為妙音鸟。此鸟常住极乐净土。酉阳杂俎曰:频,共命鸟,一头两身。旧唐书曰:元和十八年,訶陵国献五色鸚鵡频鸟。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耶舍

Saṁghayaśas,论师名。译曰眾称。因明大疏一曰:「僧耶舍,此云眾称,特善萨婆多及因声明论。」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5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吠世史

Vaisṣka,又作吠世师。具云吠世史奢萨怛罗。译曰胜论。论中立六句义,称為胜於他,故名胜论。论师名嗢露Ulūka,此译鵂鶹。又羯拏僕。此译食米斋。先於佛出世甚久远。见[优楼]条。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大毘卢遮成佛神变加持经

大日经之具题。经文六卷,供养次第一卷,共七卷,唐善无畏译。真言叁部经之一。胎藏界密部之本经也。见[大日经]条。兹将本经各家之着述列之如下。大毘卢遮成佛经疏二十卷(唐一行记),大毘卢遮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十四卷(唐一行述记),大毘虑遮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演密钞十...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摩睺罗

一作摩护囉誐。见[摩呼洛]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尼连禪

又作尼连禪Nairañjana,河名。佛将成道,先浴此河,后坐菩提树下。玄应音义叁曰:「尼连禪河应云尼连禪,或云熙连禪,此译云。尼者不也,连禪者乐着也,名不乐着河也。」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五论师

一、阿湿缚窭沙论师,梵语阿湿缚窭沙,华言马鸣。摩诃衍论云:过去世中,有一大王,名曰轮陀,有千白鸟,皆悉好声,若鸟出声,大王增德,若不出声,大王损德。如是诸鸟,若见白马,则出其声,若不见时,常不出声。尔时大王,遍求白马,终日不得。作如是言:若外道众,能令此鸟鸣...

《三藏法数》 / 412字 / 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吠率怒

天神名。见[别他]条。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牟尼

Kanakamuni,又作羯诺牟尼。佛名。旧称拘牟尼。译曰金寂,金仙人。贤劫中之第二佛。过去七佛中之第五。人寿叁万岁时生於清净城。智度论九曰:「牟尼,秦言金仙人。」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羯诺牟尼,旧言拘牟尼,此云金寂也。」慧琳音义十八曰:「羯诺牟尼,唐...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毘罗婆苏都

Ka ilavastu,又作维,维罗阅,维罗越,毘罗,毘罗婆,比罗皤窣都,毘罗皤窣都,夷罗,维罗卫,比罗婆修斗,随罗卫,尾攞缚娑多,劫比罗伐窣堵等。城名。悉多太子之生处。释谱六曰:「维罗阅城,晋言妙德。」本行集经二十四曰:「毘罗婆苏都,隋言...

《佛学大辞典》 / 373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Kaṭhina,又作提,羯絺。衣名。译曰坚实,功德。比丘九十日安居行终后,人所供养之衣,此衣依安居之功,有五种之德,故名功德衣。五德者,一受此功德衣上不行作法(一云说净作法),畜餘分之衣,亦无罪(寻常以為长衣戒禁之)。二叁衣之中,不携一衣,经一宿亦无罪(寻常以為...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不分

小乘经典第一期之结集,有分窟内窟外二部者,亦有不分者。不分之说,如阿育王传四曰:「叶与[五百罗汉]同至毕波罗窟,先使阿难结集修多罗藏,次使优波离结集毘尼藏,后叶自结集摩得勒藏。」(取意)。十诵律六十曰:「大叶与五百比丘共安居王舍城外精舍,先使优波离结集毘...

《佛学大辞典》 / 943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二十八祖

台家依付法藏传,从摩訶叶至师子尊者,於西天立二十叁祖,若加第叁祖商和须同时之末田地,则有二十四祖。要皆金口相承至师子尊者而穷尽也(止观一)。然禪家於西天立二十八祖,此说出於慧炬之宝林传,成於明教之传法正宗记。明教以达磨多罗禪经之达磨多罗為菩提达磨之别名,而...

《佛学大辞典》 / 349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