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处征心者,佛于楞严会上,征诘阿难心目所在之处也。此由阿难遭摩登伽之幻术。佛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阿难,归来佛所。佛问其发心出家之始,阿难以见佛胜相而答。佛遂征其心目所在,阿难答以目在外,而心在内。及佛征其心不在内,又计之在外。如是展转穷逐征诘,至于无所着处...
《三藏法数》 / 1070字 / 9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龙猛菩萨以白芥子七粒,打开南天之铁塔,而传授密教(金刚顶经义诀),清辨论师以白芥子七粒,打开南印度执金刚神之巖窟,而入其中,待弥勒出世(西域记十)。盖芥子,梵名囉尔迦,非罌子粟,非蔓青子。加良志也。加良志者,其性辛且坚,备降伏之德用,故為打开铁石之相应物也。大...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9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又作勃沙,富沙,逋沙,补沙。华严经昇须弥顶品曰:「弗沙明达第一义,诸吉祥中最无上。(中略)提沙如来辩无碍,诸吉祥中最无上。」俱舍光记十八曰:「底沙(Tiṣya),此云圆满,是星名,从星為名。(中略)过去有佛号曰底沙,或曰补沙。」四教仪集解中曰:「底沙弗沙,梵音不同...
《佛学大辞典》 / 183字 / 9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又作狮子,梵语枲伽Siṁha,又曰僧伽彼,兽中之王也。经中以譬佛之勇猛。无量寿经上曰:「人雄师子,神德无量。」智度论曰:「又如师子四足兽中独步无畏能伏一切。佛亦如是,於九十六种外道中一切降伏,故名人师子。」梵语杂名曰:「师子,枲伽。」名义集二曰:「僧伽彼,此云师子...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9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9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Karmadāna,梵语羯磨陀那,司寺中事务者,寺中叁纲之一。维為汉语,纲维之义,那取羯磨陀那之那。又称為纲维,次第,授事,知事,悦眾,寺护等。寄归传四曰:「授事者,梵云羯磨陀那。陀那是授,羯磨是事。意道,以眾杂事指授於人,旧维那者非也。维是周语,意道纲维,那是梵音,...
《佛学大辞典》 / 346字 / 9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具云释迦毘楞伽Śakrābhilagnamaṇiratna,宝玉名。观无量寿经曰:「释迦毘楞伽宝以為其臺。」名义集叁曰:「释迦毘楞伽宝,此云能胜。」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9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饿鬼名。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时尊者目连见一饿鬼,身如燋柱,腹如大山,咽如细针,呻吟大唤,驰走四方,求索尿屎以為饮食。目连诣佛所问之,佛曰:此贤劫中舍卫城有长者,压甘蔗汁而致大富,时有辟支佛患渴病,诣长者家乞甘蔗汁,长者心生欢喜,告其妇富那奇曰:我有急缘欲出,汝...
《佛学大辞典》 / 319字 / 9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旧云光世音,观世音,略称观音,新云观世自在,观自在。梵音Avalokiteśvara,观世音者,观世人称彼菩萨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观世音,观世自在者,观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观音有六观音,七观音乃至叁十叁观音,但常称之观音,指六观音中之圣观音。如法华普门品之观音,观无量寿经之观...
《佛学大辞典》 / 617字 / 9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Mucilinda,又作目脂邻陀,目真邻陀,目邻,母真邻那,母止邻那,文真邻陀。龙王名。译為解脱。闻法而脱龙苦,故名。住於金刚座侧之池中及目真邻陀山之目真邻陀窟。西域记八曰:「帝释化池东邻中有目支邻陀龙王池,其水清黑,其味甘味。西岸有小精舍,中作佛像,昔如来初成正觉,...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9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Garuḍa,又云迦留罗,迦娄罗,揭路荼。迦嘍荼,伽楼罗,誐嚕拏,蘗嚕拏等。鸟名。旧译曰金翅鸟。新译曰妙翅鸟。顶癭鸟,食吐悲苦声等。居四天下之大树,取龙為食。八部眾之一。法华文句二下曰:「迦楼罗,此云金翅。翅翮金色,居四天下大树上,两翅相去叁百叁十六万里。」探玄记二...
《佛学大辞典》 / 514字 / 9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西域记十曰:「陈那菩萨者,佛去世后承风染衣,智愿广大,慧力深固,愍世无依,思弘圣教。以為因明之论,言深理广,学者虚功,难以成业。乃匿迹幽巖,栖神寂定,(中略)放大光明,照烛幽昧。时此国王深生尊敬,见此光明相,疑入金刚定,因请菩萨证无学果。陈那曰:吾入定观察,欲...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9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作幻术之人曰幻师。楞伽经一曰:「如工幻师依草木瓦石作种种幻,起一切眾生若干形色。」无量寿经上曰:「譬如幻师现眾异像為男為女。」见[幻]条。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8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Khaḍga,又作朅伽,佉伽。译曰犀牛。玄应音义一曰:「佉伽婆沙,又作喝伽,皆讹也。正言朅伽。朅音去謁切,此译云犀牛。毘沙拏,此云角,谓犀牛一角也。一亦独也,喻独觉也。」大日经疏十五曰:「独觉本云犀角,论云麟角。」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8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弥勒佛成道时之道树也。梵名,奔那伽。弥勒大成佛经曰:「枝如宝龙,吐百宝华。」大日经疏七曰:「奔那伽是龙树华,弥勒世尊於此树下成佛,其直云龙华者,是龙中所尚之花,西方颇有其种。」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8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又云强伽、弶伽、恒伽、恒架Gaṅgā,译日天堂来,以其原从高处神堂而来也。印度东北之大河名。為印度叁大河之一、发源於雪山之南部,合大小无数之支流而东南奔流五百里,与蒲拉买普篤罗河共流入印度洋,其流域一带之地,即所谓恒河之平原,四境开阔,交通八达,且地味极為丰饶,故...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8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密教之本尊大日如来也。大之梵语為摩訶。而毘卢遮那為日之别名。故若具存梵语,则宜曰摩訶毘卢那遮。曰并取汉语。则宜曰大日。今梵汉双取,故曰大毘卢遮那。但以毘卢遮那译為日。局於密教。若显密共通之译。则曰光明徧照。见[毘卢舍那]条。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8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法藏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大,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法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彻见。复白佛言:我已摄取如上佛...
《三藏法数》 / 2629字 / 8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Nivāsana,又作泥洹僧。新称泥嚩些那。又曰厥修罗(Kusñlaka),译言内衣。即裙也。行事钞下一之二曰:「涅槃僧法(此云内衣),僧祇佛於僧前自着内衣。又,泥婆珊那,泥伐散那,泥婆娑,旧称涅槃僧。教诸比丘,因制式。」资持记中叁之四曰:「涅槃僧,此云内衣,即是裙也。以西土...
《佛学大辞典》 / 228字 / 8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Bhandhiasura,又作跋墀,跋稚,跋移,末利,婆梨。阿修罗王名。列次於法华经序品。法华文句二曰:「婆稚者,此云被缚,或云五处被缚,或云五恶,物繫物不得脱,故云被缚。亦云有缚,為帝释所缚。」法华玄赞二曰:「婆稚者,旧云被缚,非天(阿修罗)前军為天所缚。正云跋稚迦,此...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8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又曰散脂。具名散脂迦,散脂修摩。新称僧慎尔耶,半只迦,半支迦。译作密神Pañcika,或谓是欢喜母即鬼子母神之子,或谓是鬼子母神之夫,北方毘沙门天王八大将之一、其所管有二十八部眾,巡行世间,赏罚善恶。金光明经叁曰:「散支鬼神品。」最胜王经八曰:「僧慎尔耶药叉大将品。...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8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Kalaviṅka,又作歌罗频伽,加兰伽,迦兰频伽,羯罗频迦,迦楞频伽,迦陵毘伽,迦陵伽,羯陵伽,羯罗频伽,羯毘伽罗,羯陵伽罗,迦毘伽罗,鶡鵯伽罗,羯脾伽罗,羯鞞伽罗,迦毘伽,迦尾罗等。鸟名。译曰好声,和雅。正法念经曰:「山谷旷野,多有迦陵频伽,出妙声音,若天若人,紧...
《佛学大辞典》 / 424字 / 8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又作金毘罗天,俱鞞罗天。慧琳音义叁十一曰:「劫比罗,梵语云矩吠罗,旧云俱鞞罗,天名也。」见[迦毘罗]条。劫比罗者Ka ila,金毘罗者Kumbhira,俱鞞罗者Kubera也,时时混用之。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8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Gavāṁ ati,又作伽梵波提,憍梵波提。译曰牛主。罗汉名。不思议境界经上曰:「伽傍簸帝,隋云牛主,旧名憍梵波提者。」阿育王经六曰:「伽梵波提,翻牛主。」见[憍梵波提]条。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8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叁衣中僧伽梨衣最大,故云大衣。九条以上為大衣,有叁品。释氏要览上曰:「萨婆多论云:僧伽梨有叁品,自九条十一条十叁条名下品衣,皆两长一短作。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名中品衣皆叁长一短作。二十一条二十叁条二十五条名上品衣皆四长一短作。」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8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生於旃檀木之耳。纯陀以之供佛。佛受之而涅槃。纯陀又作周那。长阿含经叁曰:「尔时世尊於负味城随宜住已,告贤者阿难,俱诣波婆城。(中略)路由末罗至波婆城闍头园中,时有工师子名曰周那,(中略)即请世尊明日舍食,时佛默然受请。(中略)大眾围绕往诣其舍,就座而坐。是时周...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8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Madhyāntika,又名末阐提,末田地,末田地那,末田鐸迦,末弹地,末田提等。比丘名。译曰中,日中,水中,金地,河中。据付法藏传二言,阿难弟子有二人,一云末田提,二云商那和修。阿难於此二人付法藏,令末田提布化罽宾国,商那和修布化中国。商那和修有弟子曰优婆毱多。以法付...
《佛学大辞典》 / 552字 / 8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锡兰岛本名楞伽,佛说楞伽经处也。山中拔海叁千尺,有胜区曰坎第,有湖作牛形,周遭可十里,故宫在焉。宫外一寺,有卧佛供养此中。岛中最高峰突出如方域,上有佛迹,长可二尺,土人往往於鸡鸣时攀躋瞻礼,谓可消灾难。殆即佛说经处矣。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8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Nuni,译曰寂。又作寂默,寂静。有二解:一就事,一就理。就事而解,则悉多太子始入劫毘罗城时,使诸释子寂静无言,故父王附以牟尼之称,又出家后常修禪行,而寂默无言,故从时人受牟尼仙之号。牟尼本為静止身口意叁业之学道者之尊号,通於内外之称号也。毘奈耶杂事二十日:「是时...
《佛学大辞典》 / 683字 / 8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Kuṇḍikā,又作君持,军持,捃穉迦,捃稚迦。译曰瓶,水瓶也。比丘十八物之一。西域记十曰:「捃穉迦,即澡瓶也,旧曰军持讹也。」玄应音义九曰:「军持,正言捃稚迦,此译云瓶也,谓双口澡罐也。论文作鍕[金持],字无所出。」同十四曰:「经中或作军迟。」慧琳音义八十二曰:「君...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8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巡僧堂也,此有数种:一住持之巡堂(入院,旦望之茶,坐禪),二大眾之巡堂(叁八念诵),叁首座之巡堂(坐禪,大座参,结制),四维那之巡堂(圣节),五参头之巡堂(掛搭),六都寺之巡堂(库司汤),七知事之巡堂(结制,旦望茶),八请客烧香之巡堂(方丈茶),九沙弥之巡堂(...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8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Śikhin,又作式,式弃,式詰。大论作罽那尸弃。旧俱舍十叁作剌那尸弃Ratnaśikhin,新俱舍十八作宝髻增一阿含经四十四作式詰。优婆塞戒经作宝顶。本行经作螺髻。有二佛:一、值遇释迦佛初阿僧祇劫满之佛也。大论四曰:「释迦文佛从过去释迦文佛,到罽那尸弃,為初僧祇。」二、过去...
《佛学大辞典》 / 395字 / 8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旧云一种子。言不还向中一种之圣者,虽断欲界修惑八九品然犹有一品或二品之餘残,更可受欲界之生者。俱舍论二十四曰:「一间者,间谓间隔,彼餘一生為间隔故,不证圆寂,或餘一品欲修所断惑為间隔故,不得不还果,有一间者,说名一间。」玄应音义二十四曰:「一间,梵言翳迦鼻至迦...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8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二十五种冥谛者,乃是迦毗罗外道之所计也。盖此外道,亦修禅定,有神通力,知八万劫中事;八万劫前,冥然不知,谓之冥谛。从冥初自性,生智大,乃至神我,开成二十五谛,合为九位也。(梵语迦毗罗,华言黄色。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一、冥初自性,谓此外道,以八...
《三藏法数》 / 496字 / 8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Pūtana,又作富多那,富单那,布单那,富陀那。译為臭饿鬼。饿鬼中之最胜者。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布怛那旧云富单那,或作富多那,此义云臭,是饿鬼中胜者也。」慧琳音义十二曰:「布单那或富陀那,皆不正音也。此云臭秽,虽身形臭秽,是饿鬼中福之最胜者。」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8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Kātyāyana,佛十大弟子中,论议第一之摩訶迦旃延子Mahā-Kātyāyani- utra,又云迦旃子,迦旃延子,迦多衍那,迦多衍尼子,迦底耶夜那,迦多演尼子,迦[(畾/(冗-几+互))毛]延,迦[(畾/(冗-几+互))毛]延尼子等。译曰剪剃种,扇绳,好肩等。婆罗门姓十姓之一。以姓為名。慧琳音义二...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8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Udayana,旧称优填,于闐。新称优陀延,鄔陀衍那,嗢陀演那伐蹉。拘睒弥国王名。译曰出爱。西域记五曰:「鄔陀衍那王,唐言出爱,旧云优填王,讹也。」释迦方誌上曰:「鄔陀衍那王,古优陀延也,唐云出爱。」瑜伽略纂十六曰:「云出爱王者,即旧言优填王也,正本音言嗢陀演那(此...
《佛学大辞典》 / 154字 / 8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Mahoraga,莫呼洛伽摩,旧曰休勒,摩睺罗伽,新曰莫呼洛伽,摩护囉誐。八部眾之一。大蟒神也。胎藏界第叁院之一尊,释迦如来之眷属也。是為大日如来普门示现之一法门身,一类眾生,因此法而遂得到於一切智地。大日经一曰:「尔时执金刚秘密主,於彼眾会中坐。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
《佛学大辞典》 / 449字 / 8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Ulūka,又作忧流迦,呕卢伽,优娄佉,嗢露迦,沤楼(僧佉)、优楼(僧佉)。译曰鵂鶹。仙人名。出於佛出世以前八百年之顷。说六句义之胜论者。百论疏上之中曰:「优楼迦,此云鵂鶹仙,云鵂角仙,亦云臰胡仙。此人释迦未兴八百年前,已出世。而白日造论,夜半游行。欲供养之,当於...
《佛学大辞典》 / 398字 / 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梵语阿逸多Ajita,译曰无能胜,弥勒菩萨之字,以其威德广大无能胜之者,故云。真言法中以慈氏菩萨(即弥勒)為自性轮身之名,以无能胜胜金刚為释迦如来教令轮身之名(教令轮身者,奉其如来之教令,现忿怒之身以对治恶魔者)。补陀落海会轨曰:「无能胜释迦牟尼佛忿怒,自性轮慈氏...
《佛学大辞典》 / 343字 / 8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禪家举唱楞严咒者之职名,请音声好之人充之。勅修清规楞严会曰:「维那先期择有音声者為楞严头。」又曰:「维那白佛宣疏毕,楞严头唱楞严。眾和毕,仍作梵音,唱念经首序引毕,方举咒。咒毕唱摩訶,眾和毕,维那迴向。」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7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六根互用者,谓眼等六根更互而有其用也。如涅槃经云: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一根既尔,余根亦然。此真六根互用也。若据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所明,谓人以持经力故,得胜根用,虽未入初地,亦能一根具五根用,此相似六根互用也。若此言阿那律陀,无目...
《三藏法数》 / 737字 / 7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梵名瞿室[飢-几+夌]伽Gosriṅga,又译牛角山。在新疆和闐市南十叁里。西域记第十二所谓:「王城西南二十餘里,有瞿室[飢-几+夌]伽山,唐言牛角。山峰两起,岩隒四绝。於崖谷间建一伽蓝,其中佛像,时放光明。昔如来曾至此处,為诸天人略说法要,悬记此地当建国土,敬崇遗法,遵习大...
《佛学大辞典》 / 469字 / 7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Vairocana,又作毘卢遮那,鞞嚧杜那,毘卢折那,吠嚧遮那。佛真身之尊称也。解此者诸家不一。 準天台以毘卢舍那与卢舍那及释迦,如其次第配於法报应叁身。毘卢舍那,译曰徧一切处。卢舍那,翻曰净满。法华文句会本二十五曰:「法身如来名毘卢,此翻徧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遮那,...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7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Cina,又作脂那、至那、斯那、真丹、振旦、震旦、真那、振丹、脂难、旃丹。宋史曰:「天竺表来。译云:伏愿支那皇帝,福寿圆满。旧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声教远被外国人,因称我国為秦,支那即秦音之转。」玄应音义四曰:「振旦或言真丹,并非正音,应言支那,此云汉国也。又无正翻,...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7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则寿减一岁;如是减至人寿十岁则止。复过百年,则增一岁,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名为一小劫。如是二十增减,名为一中劫。总成、住、坏、空四中劫,名为一大劫。 一、成劫,成劫者,谓世界初成立也。...
《三藏法数》 / 916字 / 7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十山皆称王者,谓依海而住,高出一切诸余小山,以喻十地菩萨修行,同入如来智海,高出一切二乘诸行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雪山王,谓此山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取不可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法药,用之无竭,以破无明,超前行位,如雪山王也。 二、香山...
《三藏法数》 / 688字 / 7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小乘四果之第一。旧称须陀洹。译曰逆流,入流。新称窣路多阿半那Srota-ā anna,声闻乘之人,断叁界之见惑已,方违逆生死瀑流之位。谓之逆流果。预流之流,圣道之流也。断叁界之见惑已,方预参於圣者之流,谓之预流果。是為声闻乘最初之圣果,故称為初果。向此果者在断见惑之见道...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摩訶提婆Mahādeva,译曰大天,比丘名。出於佛灭后百年,於大眾部中出家,小乘部中初创异见,更称為大眾部。先是虽有上座大眾二部之名,但结集之场处不同,其宗义实為一昧,至此而上座大眾初生宗义上之区别也。时国王阿输迦党於大天,欲悉杀上座部之圣僧,故彼等去而往迦湿弥罗国云...
《佛学大辞典》 / 309字 / 7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给孤独长者以阎浮檀金造佛像,设大斋,谓之佛陀大会。一切有部目得迦五曰:「给孤独长者言:世尊!我欲為作赡部影像,作佛陀大会,佛言应作。」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7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Mahāyāna-saṁghārāma,摩訶衍译曰大乘,僧伽蓝译曰眾园。即大乘寺也。法显传曰:「於阿育塔摩訶衍僧伽蓝甚严丽。」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7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又译曰卫世师Vaiśeṣika胜论。印度六派哲学之一。為呕露迦仙Ulūka(一名迦那陀Kaṇāda)所始称。分析宇宙万有為空间的之唯物的多元论也。别為六种,谓之六句义。实Dravya為本体。德Guna為属性。业Karman為作用。同Sāmānya為共通性。异Viśeṣa和合Samavāya為物物间之固有性。第五之异...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7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国名。西域之一处。开国之祖谓之汉日天种。谓母為汉土之人,父自日天而来。其王族之容貌与中国同,首饰方冠,身被胡服。此国有经部之祖童受论师之伽蓝。此国王尝闻论师之盛名,兴兵伐咀叉始罗国,将师而还。见西域记十二。梵Gorband。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7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Rājīkā,一作罗尔迦。译曰芥子。用於降魔之法。大日经息障品曰:「或以罗尔迦,微妙共和合,行者造形像,而以涂其身。」同疏九曰:「用芥子及诸毒药,二种相和,作彼為障者形像,而用涂之,令彼身如火烧速被中伤。」同义释曰:「囉尔迦,此云芥子,其味辛辣,是降伏相应性类。」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即[鹿野园]。在迦尸国。法显佛国记曰:「復顺恒水西行十二由延,到迦尸国波罗捺城之东北十里许,得仙人鹿野苑精舍。此苑本有辟支佛住,常有野鹿栖宿。世尊将成道,诸天於空中唱言:白净王子出家学道,却后七日当成。辟支佛闻已,即取泥洹,故名此处為仙人鹿野苑。世尊成道以后,人...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持戒之罗汉,依戒力而驱逐毒龙也。婆沙论四十四曰:「昔此迦湿弥罗国中有一毒龙,名无怯惧(梵云阿利那),稟性暴恶,多為损害。去彼不远,有毘訶弥(译曰寺),数数為彼龙所嬈恼。寺有五百大阿罗汉,共议入定,欲逐彼龙,尽其神力,不能遣。有阿罗汉自外来,诸旧住僧為说上事。时...
《佛学大辞典》 / 229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路,犹道也,即能通之义。谓诸佛如来,离于生死,入大涅槃,无不皆以首楞严大定而为正路,舍此则无由而入。经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是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又一切事究竟坚固。梵语薄伽梵,佛之总号。其义有六: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
《三藏法数》 / 128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又云鞞醯勒,毘梨勒,新云毘鞞得迦,尾吠怛迦。善见律十七曰:「鞞醯勒,其形如桃子,其味甜,服能治癩。」慧琳音义十六曰:「毘醯勒,西方果树名也,今毘梨勒是也。」百一羯磨八曰:「毘鞞得迦,旧云鞞醯勒者,讹也。」梵语杂名曰:「毘醯勒,尾吠怛迦。」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7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Tagaraka,又作多伽罗。多伽娄。香名。最胜王经七曰:「零凌香多揭罗。」玄应音义一曰:「多伽罗香,云根香。」同二十曰:「多伽娄香,又作多伽楼,译曰木香相也,一作不没香。」慧琳音义叁曰:「多揭罗香名也,正云蘗罗,即零凌香也。」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7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梵语比丘,华言乞士。谓此等比丘,于佛世时,聚集成众,作诸非威仪事,群出队入,故名六群比丘。 一、阐陀,又云阐那,即车匿。 二、迦留陀夷,车匿,又云阐释迦(无翻),是释种也。梵语迦留陀夷,华言粗黑,以其颜貌粗黑故也,是婆罗门种。此二人性多贪痴,不受人语,住迦尸...
《三藏法数》 / 513字 / 7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印度所行之一切外典也。佛本行集经十一曰:「一、梵天所说书,Brāhmī(今波罗门书正十四音是)。二、佉卢虱吒书,Kharoṣṭī(隋言驴唇)。叁、富沙迦罗仙人说书,Puṣkarasārī(隋言莲华)。四、阿迦罗书,Aṅgali i(隋言节分)。五、懵伽罗书,Vaṅgali i(隋言吉祥)。六、耶懵尼...
《佛学大辞典》 / 1921字 / 7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具曰摩訶衍那Mahāyāna,译曰大乘。声闻缘觉二乘之教法為小乘,菩萨之教法為大乘。慧苑音义上曰:「摩訶衍,具云摩訶衍那,言摩訶者此云大也,衍那者云乘也。」胜鬘经曰:「摩訶衍者,出世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起信论曰:「摩訶衍者,总说有二种:一者法,二者义。」智度...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7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又曰焰漫德迦,又曰六面尊,六足尊,大威德王。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验念诵法曰:「圣阎曼德迦威怒王。」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曰:「阎曼德迦忿怒王。」又曰:「大威德尊。」大日经疏六曰:「降焰摩尊。」秘藏记末曰:「阎摩德迦尊。」仁王经仪轨上曰:「威怒六足金...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7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Mātṛkā,又作摩怛履迦,摩夷,摩得勒伽,摩德勒伽,摩侄梨迦,摩多罗迦。论藏之别名。译曰本母,行母。本為理,论藏為生理之母,故曰本母,又為生行法之母,故曰行母。玄应音义一曰:「摩夷,正言摩怛理迦,此云本母。理為教本,故以名焉。」同十六曰:「摩得勒伽,或言摩侄梨迦,...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7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Mānavaka,又作摩纳婆,摩婆婆迦,摩纳婆嚩迦,那罗摩那。译曰:儒童,年少,人,长者。玄应音义一曰:「摩纳,或云摩纳婆,或云摩那婆,或云那罗摩那,或皆是梵音讹转也。此译云年少净行,或云人。」同二十一曰:「摩纳婆,又言摩纳缚迦,此云儒童,旧言摩那婆,或作那罗摩那,又...
《佛学大辞典》 / 404字 / 7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如来因无垢藏王菩萨称叹涅槃法胜,乃说此五味,而以醍醐比法华、涅槃也。隋朝天台智者大师,因此约如来所说一代圣教,次第立为五时,以对教之相生,机之利钝,譬犹五味之有浓淡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乳味,乳味从牛而出,以喻十二部经从佛而宣说也。谓如来最初时说...
《三藏法数》 / 618字 / 7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相对於八寒地狱而言亦云八热地狱。赡部州地下五百踰缮那有地狱,名等活。从其次第,第八為无间地狱。此八大地狱重重竪立也。据俱舍论八之说,一等活地狱,彼有情遇种种斫刺磨擣。被凉风所吹则苏如故,等於前活,故名等活。二黑绳地狱,先以黑绳秤量支体,而后斩锯,故名黑绳。叁眾...
《佛学大辞典》 / 580字 / 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又作赤衣,絳袈裟,赤絳衣等。根本毘奈耶叁十九,以青泥赤叁色為佛制之坏色,曰:「赤者谓树赤皮。」是為十诵律十五所谓之茜色,四分律十六等所谓之木兰色,非為纯赤色。故十诵律十五,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八,禁用青黄赤白黑五种之纯色,谓若得赤衣,应叁种净。毘奈耶杂事二十九曰:...
《佛学大辞典》 / 359字 / 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Airāvaṇa,又作[[口垔]]罗婆那,白象王名也。天帝释所乘。」同十六曰:「伊罗跋象,此象王名。天帝释常所乘,有大神通。」华严经六十六曰:「伊罗婆拏大象。」 又龙王名。本行集经叁十七曰:「尔时海内伊罗鉢王,既受龙身。」经注曰:「尹罗鉢,隋言霍香叶。」慧琳音义叁十八曰:...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梵语曰毘舍离Vaiśali,译曰广严。在中印度,佛在此说药师经维摩经等。药师本愿经曰:「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同古迹曰:「言广严者,梵云毘舍离,或云毘耶离。」行宗记二上曰:「广严城者,广谓土境之大,严即风物之美。昔波罗奈国王夫人,生一肉团,羞...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Kuśinagara,又曰俱尸那,拘夷那竭,究施,拘尸那竭,拘尸那揭罗。城名。译言角城,茅城等。是世尊入灭之处。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拘尸那,旧经中,或作拘夷那竭,又作究施城。那者,以梵语那迦囉,此云城也,译言上茅者,多有好茅故也。」涅槃经会疏一曰:「拘尸那,云无翻,有多...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又云释迦提婆因提,释迦因陀罗,释迦罗因陀罗,赊羯罗因陀罗,释迦提桓因陀罗,新云释迦提婆因陀罗,释迦提婆因达罗。梵音Sakra Kevānāmlndra,释罗為名,译曰能,提婆译曰天,因陀罗译曰主,又曰帝,即能天主。住於须弥山顶上,忉利天(即叁十叁天)之主也。略称释帝与帝释。旧...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7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金缕织成之袈裟。又曰金色衣,金色[(畾/(冗-几+互))毛]衣,黄金[(畾/(冗-几+互))毛]衣,金缕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爱道,上之於释尊,其因缘散见诸经论。依贤愚经第十二,佛母摩訶波闍波提,於佛出家后,手自纺织,作金色之[(畾/(冗-几+互))毛],既见佛,喜发心髓,持奉如来...
《佛学大辞典》 / 931字 / 7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Śāna,又作舍那,奢那。新作设诺迦,奢搦迦。艸名。其皮可以為衣。阿毘曇经下曰:「奢那衣者。奢那树似麻,取皮以為衣。」付法藏传二曰:「商那衣。」西域记一曰:「设诺迦艸衣。」有部毘奈耶杂事四十曰:「奢搦迦衣。」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7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Kṣaṇa,谓时之极少。曰一剎那。俱舍论十二曰:「极微字剎那,色名时极少。」仁王经上曰:「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经九百生灭。」俱舍论十二曰:「何等名為一剎那量,眾缘和合,法得自体顷,或有动法,行度一极微,对法诸师说,如壮士一疾弹指顷,六十五剎那,如是名為一...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7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关云长尝於玉泉山现灵,受戒於天台之智者(佛祖统纪六智者传),问禪於神秀禪师(叁国英雄志传十叁),故僧伽蓝有以為护伽蓝神而祭之者。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7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经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我者,释迦佛自谓也。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诸惑究尽谓之净,众德悉圆谓之满也。方坐者,方,正也,谓安住正法也。莲华者,华藏世界也,以其形似莲华,故以名之。台者,华藏世界之中央也。华严经云:风轮持香海,香海出莲华,莲华持世界。是也...
《三藏法数》 / 287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翻译梵本之道场也。佛祖统纪四十叁曰:「天息灾述译经仪式,於东堂面西粉布圣坛(作坛以粉饰之事在藏经),开四门,各以一梵僧主之,持秘密咒七日夜。又设木坛布圣贤名字轮(坛形正圆,层列佛大士天神名佐,环遶其上,如车轮之状),目曰大法曼拏罗(此云大会)。请圣贤阿伽沐浴(...
《佛学大辞典》 / 644字 / 7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七众者,谓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也。 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土。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以色身也。亦名苾刍,盖苾刍,雪山香草名,草有五义,以喻比丘五德。(五义五德者,一体性柔软义,喻比丘折伏身语粗犷之...
《三藏法数》 / 511字 / 7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又曰末伽梨俱舍梨Maskārī Gośāli utra(巴Makkhali Gosāla,又Makkhali Gosāla urtta),具曰末伽梨拘赊梨子。子之一字汉语也。六师外道之一。末伽梨為其人名,拘赊梨為其人母名,子谓拘赊梨之子也。如言舍利子。註维摩经叁:「什曰:末伽梨字也,拘赊梨是其母也。」慧琳音义...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7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Dāna,又作陀那。译曰施。陀那鉢底Dāna ati,译曰施主。遂略称施主為檀那或檀越。慧琳音义上曰:「檀,具云檀那,此云施。」寄归传一曰:「梵云陀那鉢底,译為施主。陀那是施,鉢底是主。」翻译名义集曰:「要览曰:梵语陀那鉢底,唐言施主,今称檀那。讹陀為檀,去鉢底留那也,...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7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其生死已尽,无法可学;又云无生,谓其断见、思惑尽,无复叁界受生;又云应供,谓其应受人天供养;又云杀贼,谓其能杀烦恼之贼。以其皆具叁明六通,无量功德,故称为大。此阿罗汉,承佛敕故,以神通力,延自寿量,住于世间,守护正法,至今犹未入灭。若...
《三藏法数》 / 852字 / 7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Yojana,又作俞旬,揄旬,由延,或踰闍那。新称踰缮那。為计里程之数目。帝王一日行军之里程也。或云四十里,或云叁十里。西域记二曰:「夫数量之称,谓踰缮那,旧曰由旬,又曰踰闍那,又曰由延,皆讹略也。踰缮那者,自古圣王一日军行也。旧传一踰缮那四十里矣,印度国俗乃叁十里...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二十五有,不出六道,有生有死,因果不亡之谓也。然梵王天、无想天、及五那含天总在四禅天中,而别出其名者,以外道计梵王天为生万物之主,计无想天以无心为涅槃,计五那含天为真解脱,所以经教特立此叁天为叁有,以对破外道之计也。(六道者,即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
《三藏法数》 / 511字 / 7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本為彗星之句,其名出汉书,梵语曰忧流迦,正法念经翻為天狗。亦彗星之名也。正法念经十九曰:「一切身分光燄腾赫,见此相者皆言忧流迦下,魏言天狗下。」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顶着宝冠之释迦像也。菩提树下初成道之佛像,有宝冠瓔珞,详记如西域记八。又南山之叁宝感通录曰:「东晋杨都金像,华臺有西域书。叁藏求那跋摩曰:此古梵书也,是阿育王第四女所造。其像有七宝冠,饰以珠玉,可重叁斤。」盖造立者為尊重恭敬故,饰以宝冠瓔珞,非有别意。然后世作...
《佛学大辞典》 / 204字 / 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具名旃檀娜Candana,香木名。译曰与乐。出自南印度摩罗耶山,其山形似牛头,故名牛头旃檀。慧苑音义上曰:「旃檀,此云与乐,谓白檀能治热病,赤檀能去风肿,皆是除疾身安之乐,故名与乐。」玄应音义二十叁曰:「旃弹那,或作旃檀那,此外国香木也,有赤白紫等诸种。」案汉明帝时...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唐大慈恩寺玄奘叁藏,姓陈,偃师人,俗名褘。兄长捷,先出家,在洛阳净土寺。师十叁岁,亦入净土寺出家,就慧景听涅槃经,於严法师受摄大乘论,令名夙着。 武德元年,与兄共入长安,寻赴成都,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毘曇,就震法师听讲发智论,五年受具足戒,又习律部。既而往...
《佛学大辞典》 / 1172字 / 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忉利天之主也,居须弥山之顶喜见城,统领他之叁十二天(忉利天译叁十叁天),梵名释迦提桓因陀罗Śakra devānām indra,略云释提桓因。新译之梵名,释迦提婆因达罗。释迦译能,天帝之姓,提桓者天,因陀罗者帝,即能天帝也,今反转梵语而谓為帝释,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之一眾也。...
《佛学大辞典》 / 393字 / 7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不成完全之男性者有五人。有新旧两解。旧译家之解:一、生不男,生来男根不发育者。二、犍不男,以刀去男根者,如阉竪。玄应音义十四曰:「犍又作[打-丁+虔][利-禾+虔]二形,同居言切,字书犍害也,通俗文以刀去阴曰犍。」叁、妒不男,因见他之婬,方有妒心,而根勃发者。四、变不...
《佛学大辞典》 / 424字 / 7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Śuddhi anthaka又Kṣudra anthaka,又作周利槃陀伽,周利槃特迦,周梨槃陀迦。译曰:继道,小路。新作朱荼半託迦,翻曰小路。兄弟二人,父母旅行至中路生长子,称曰槃特。后又於路上生一子,名曰周利槃特。槃特者,路之义。周利槃特者,小路之义。兄聪明,弟愚钝。慧琳音义二十六...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7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Krośa,又作拘卢舍,拘娄舍,拘娄奢,句卢舍,拘楼赊。里程名。牛声或鼓声得闻之最大距离。五百弓或五里。玄应音义十八曰:「拘娄,或作句卢,今或云拘楼赊,此云五百弓。应言俱嚧舍,谓大牛鸣音声闻五里,八俱嚧舍為一踰缮那,即四十里。」俱舍光记十二曰:「一弓有六尺四寸,五...
《佛学大辞典》 / 249字 / 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在龙门山之阳,伊水之左,本為唐日照叁藏之墓处,后因梁王之请立伽蓝,勅為香山寺。危楼当溪,飞阁凌云,石像七龕,浮图八角,庄丽冠於天下。见贤首华严传记一。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7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旧称泥洹僧,涅槃僧。新称泥缚些那,泥伐散那Nivāsana,译作裙。比丘穿於腰部者。十叁资具之一。西域记二曰:「泥缚些那,唐言裙,旧曰涅槃僧,讹也。既无带襻,其将服也。集衣為襵,束带以緇,襵则诸部各异,色乃黄赤不同。」百一羯磨曰:「泥伐散那,唐言裙。」寄归传二曰:「四...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7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七眾中,学法女宜受持之戒法也:一、染心相触,以染污心触於男子之身也。二、盗人四钱,盗他人之金钱四钱也。叁、断畜生命,杀畜生之命也。四、小妄语,自称我為圣者而贪供养,為大妄语,其餘不实之言為小妄语。五、非时食,过午而食也。六、饮酒也。行事钞下四之叁曰:「式叉摩那...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是小乘叁藏中毘那耶藏之结集也。佛灭后一百年,於毘舍离国有十个非法起。长老耶舍(陀)比丘,於毘舍离城波利迦园召集七百圣眾,断十箇非法,洗净律藏云:四分律五十四、十诵律六十、五分律叁十、僧祇律叁十叁、毘尼母经四、善见律一、西域记七之诸书所记同。西域记七曰:「吠舍釐...
《佛学大辞典》 / 345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Gagana rekṣaṇa,又作伽伽那必利綺那,译曰观虚空。本行集经十一曰:「伽伽那卑丽叉尼书,隋言观虚空。」可洪音义五上曰:「伽伽那必利綺那,唐云观虚空。」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7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Āriṇya,寺院之总名。是比丘之住处。又作阿兰那,阿兰攘,阿兰若迦,阿练若,阿烂拏,阿练茹,曷剌[羊儿]等。译曰无諍声,闲寂,远离处。离人里五百弓之处。华严经一曰:「阿兰若法,菩提道场。」大乘义章十五曰:「阿兰若者,此翻名為空闲处也。」慧苑音义上曰:「阿兰若言阿兰那...
《佛学大辞典》 / 352字 / 7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Ḍāna,又曰檀,檀那。译曰布施。六波罗蜜之一。 又(杂语)量目名。译曰一銖。见大乘法数二。 又(术语)阿陀那(Ādāna)之略。阿赖耶识之异名。楞严经五曰:「陀那微细识。」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7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Aśoka,旧称阿恕伽。新称阿输迦。译曰无忧。西纪前叁百二十一年顷,於印度创立孔雀王朝之旃陀掘多大王(Chandragu ta)孙也。纪元前二百七十年顷,统一全印度,大保护佛教,使之宣布各地。 王之传,南北各异其趣,北传之阿育王经,阿育王传,谓其母為瞻婆罗国之婆罗门女,名曰须...
《佛学大辞典》 / 1771字 / 6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Magadha,又作摩訶陀,摩竭提,摩伽陀。中印度国名,王舍城所在。译言持甘露,善胜,无恼,无害等。或為星名。或為古仙人或帝释前身之名。仁王经吉藏疏一曰:「摩訶陀者,名持甘露处。」西域记七曰:「摩竭陀国,旧曰摩伽陀,又曰摩竭提,皆讹也。」玄应音义一曰:「摩竭提,或云...
《佛学大辞典》 / 543字 / 6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Vyākaraṇa,新译曰毘耶羯刺諵,又云毘何羯唎拏。译曰声明记论。关於五明中声明,即语学之俗书总名也。慈恩寺传叁曰:「印度梵书名為记论,其源无始,莫知作者。每於劫初,梵王先说,传授天人。以是梵王所说,故曰梵书。其言极广,有百万颂,即旧译云毘伽罗论者是也。然其音不正。...
《佛学大辞典》 / 1271字 / 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Varṣika,又曰婆使迦、婆利师、婆利师迦、婆利史迦罗、婆师波利。花名。译作雨时花、夏生花等。慧苑音义上曰:「婆利师迦,此云雨时生花。按梵语云婆利师,此云雨也。迦者时也。其花要至雨时方生,故名也。」同下曰:「婆师迦,具云婆利史迦罗,婆利史者,此云雨也。伽罗,此云时...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6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魔能现诸形相,恼乱行人,障蔽禅定;若不预善分别,以祛除之,则使魔得其便,身心恐怖,有妨精进,而道业难成矣。 一、精媚鬼,谓精神变化厌媚于人也。以十二时中子鼠、丑牛等兽为种种相,或作少男少女,老宿之形,及可畏等相,恼乱行人,各当其时而来。善须别识。若多卯时来者...
《三藏法数》 / 534字 / 6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一、摄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华胎藏海会悲生曼荼罗广大念诵仪轨供养方便会叁卷,唐善无畏译。称為摄大轨。二、大毘卢遮那经广大仪轨,叁卷,同人译。称為广大轨。叁、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供养方便会,二卷,唐法全於玄法寺集,称為玄法...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Mahiśāsaka,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叁百年由说一切有部而别立者。此部之主,本是国王,為领有土地之人,故名化地部也。宗轮论述记曰:「此部之主,本是国王,王所统领国界地也。化地上人庶,故言化地。捨国出家,弘宣佛法,从本為名,名化地部。真諦法师云:正地部本是王师,匡正...
《佛学大辞典》 / 299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周利槃特愚蒙,婆罗门师教之以蓬瓮二字,道蓬,则忘瓮,道瓮,则忘蓬。此二字為吠陀论中之秘密语也。参照[半託迦]条。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6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一、比丘Bhikṣu,二、比丘尼Bhikṣuṇi,是男女之受具足戒者。叁、式叉摩那Śikṣamāṇā,沙弥尼之学六法者。四、沙弥Śrāmaṇera,五、沙弥尼Śrāmaṇerikā,男女之受小戒者。六、优婆塞U āsaka,七、优婆夷U āsikā。男女之受五戒者。此中上五眾出家。下二眾在家。是诸经论通说之七眾也...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6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一、疑佛,疑佛者,谓众生心,作如是念:佛为大耶?富兰那等为大耶?由此疑念,不信佛是智人,恶口谗谤,裁断自心善根,故名心裁。(梵语富兰那,无翻,即空见外道。谓一切法无所有,如虚空不生灭也。) 二、疑法,疑法者,谓众生心,作如是念:佛法为胜耶?韦陀等法为胜耶?由...
《三藏法数》 / 383字 / 6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