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拘尸弥国,有辅相婆罗门,为人狂暴,动不以道,其妇邪谄,亦复无异。夫敕妇言:“瞿昙沙门,在此国界,若其来者,闭门莫开。”于一日中,如来忽然在其屋中,婆罗门妇,见已默然都不与语。佛便说言:“汝婆罗门愚痴邪见!不信三宝。”妇闻此语,极大瞋恚,自绝璎珞,着垢腻衣,在地...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984字 / 8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昔舍卫城中,有一女人,坐地磨香,值佛入城,女见佛身,生欢喜心,以所磨香,涂佛脚上。其后命终,得生天中,身香远闻,彻四千里,便往集于善法堂上。帝释以偈而问言: 汝昔作何福,身出微妙香, 生在于天中,光色如镕金? 天女即以偈答言: 我以上妙香,供养最胜尊,...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247字 / 8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舍卫国,有一长者,作浮图僧坊,长者得病,命终生三十三天。妇追忆夫,愁忧苦恼,以追忆故,修治浮图及与僧坊,如夫在时。夫在天上,自观察言:“我以何缘生此天上?”知以造作塔寺功德,是故得来。自见定是天身,心生欢喜,常念塔寺,以天眼观所作塔寺,今谁料理?即见其妇,昼夜忆...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52字 / 8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昔有婆罗门,其妇少壮,姿容艳美,欲情深重,志存淫荡,以有姑在,不得遂意,密作奸谋,欲伤害姑。诈为孝养,以惑夫意,朝夕恪勤,供给无乏,其夫欢喜,谓其妇言:“尔今供给,得为孝妇,我母投老,得尔之力。”妇答夫言:“今我世供,资养无几,若得天供,是为愿足,颇有妙法,可生...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556字 / 8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舍卫国中,有长者子,共诸长者子,游戏园中。欲去之时,语其家内:“为我送食。”其家于后,遣婢送食。婢到门外,遇见于佛,即以其食,供养如来。还复归家,取食更送,亦于路中,见舍利弗、目犍连等,即复与之。第三取食,与长者子。长者子食竟,自来还归,语其妇言:“今日送食何为...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51字 / 8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尔时耆阇崛山南天竺,有一长者,见频婆娑罗王为佛作好浮图僧坊,亦请如来,为造浮图,僧房住处。其后命终生于天上,来至佛所,报恩供养,佛为说法,得须陀洹。比丘问言:“此天子往日,以何因缘,得生天宫?”佛言:“昔在人中,见王起塔,心生随喜,便请如来,造立浮图。由此善业,...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29字 / 8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昔舍卫国,有一长者,于祇洹林,求空闲地,欲造房舍。须达长者,遍已作竟,无复空处,便于祇洹大门之中,以好净水,用种种蜜种种之麨作浆,供给一切行人。九十日后,佛亦受之。于是命终,生于天上,有大威德,乘天宫殿,来供养佛,佛为说法,得须陀洹。 比丘问言:“以何业行,...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65字 / 8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尔时复有一天女,受持八斋,生于天上,得端政报,光颜威相,与众超异。时共诸天,集善法堂上,诸天见已,生希有心。释提桓因,以偈而问: 汝昔作何业,身如真金山, 光颜甚炜炜,色如净莲花? 得是胜威德,身出大妙光, 以何业行获?愿为我说之。 天女尔时,说偈答...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33字 / 8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尔时舍卫国,须达长者,以十万两金,雇人使归依佛。时有一婢,闻长者语,即归依佛。命终之后,生三十三天,于是往集善法堂上。帝释以偈而问言: 汝宿有何福,得生于天中, 光明色微妙?今为我说之。 天女以偈答言: 三界之坚胜,能拔生死苦, 三界之真济,断除三垢...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215字 / 8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佛在王舍城,语提婆达多言:“我恒深心慈念于汝,及身口意于汝无恶,今可共忏。”提婆达多,骂詈而去。 诸比丘言:“云何如来慈心若此,提婆达多,反更恶骂?” 佛言:“非但今日。于过去时,波罗㮈国,有王名梵摩达,夫人名不善意,有子法护,聪明慈仁,就师教学。时梵摩王,将...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49字 / 8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尔时须达长者,作是思惟:“生我家者,命终之后,无堕恶道,何以故?我尽教以净法故,贫穷困苦,信与不信,我今亦当教以善法,使供养佛僧。”于是具以上事,启波斯匿王,王便击鼓鸣铃。却后七日,须达长者,欲劝化乞索供养三宝,一切人民,各各随喜,多少布施。至七日头,须达长者,...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257字 / 8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一切狡猾谄伪诈惑,外状似直,内怀奸欺,是故智者,应察真伪。如往昔时,有婆罗门,其年既老,娉娶少妇,妇嫌夫老,傍淫不已。欲心既着,诳夫设会,请诸少壮婆罗门等,夫疑有奸,不肯延致。时彼少妇,设种种计,用惑其夫。老婆罗门前妇之子,坠于火中,尔时少妇,眼看使堕,而不捉...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010字 / 8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时南天竺,有二比丘,闻祇夜多有大威德,来向罽宾,到其住处。道由树下,见一比丘,形体甚悴,灶前然火。彼二比丘,而问之言:“汝识尊者祇夜多不?”答言:“我识。”彼比丘言:“今在何处?”语言:“在上第三窟中。”彼二比丘,即便上山,往到窟所,见向然火比丘。时二比丘,疑怪所以,...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52字 / 8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言:“若有人欲得梵天王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梵天即在家中。欲使帝释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即是帝释在家中。欲得一切天神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当知一切天神已在家中。但能供养父母,便为和上已在家中。欲得阿阇梨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840字 / 8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阿地瞿多译之摩利支天经(陀罗尼集经十)曰:「若人欲得供养摩利支天者,应用金若银若赤铜若白檀若赤檀等,随力所办,作魔利支天像。其作像法,似天女形。其像左手屈臂向上,手腕当左乳前作拳。拳中把天扇,扇如维摩詰前天女把扇,於扇当中作西国卐字。字如佛胸上卐字,字四曲内各...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8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尔时佛在舍卫国,入城乞食,有一童女,乘车游戏,欲向园中,道逢如来,回车避道,生欢喜心。其后命终,生三十三天,往集善法堂。释提桓因,以偈问言: 汝昔作何行,身色如真金, 光颜甚炜炜,犹若优钵罗, 得是胜威德,而生于天中? 愿今为我说,何由而得之? 天女...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227字 / 8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第一内心地有九净月轮,中央之月轮中安置施无畏观音(是二十五观音中南大洲之观音但今取千体之总本尊),妙色超叁界,具金色暉曜,首戴髮髻冠,自冠下垂紺髮,顶上有十一面,诸头之宝冠中,安住化佛身。菩萨身上具足四十手。一一手掌中各有一慈眼,随诸眾类而执持杂宝物,住莲华臺...
《佛学大辞典》 / 598字 / 8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尔时舍卫国中,有一长者,名曰弗奢,生二女子,一者出家,精进用行,得阿罗汉;一者邪见,诽谤不信。父时语此不信之女:“汝今归依于佛,我当雇汝千枚金钱,乃至归依法僧,受持五戒,当与八千金钱。”于是便受五戒。不久之顷,命终生天,来向佛所,佛为说法,得须陀洹。比丘问言:“...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60字 / 8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昔舍卫国有人,使子出家事佛,佛即度之,恒使扫地,不堪辛苦,罢道还俗。其父语言:“汝但出家,从今已后,代汝扫地。”父即共子,往彼祇洹精舍。儿见精舍,其中清净,心生欢喜,便作是言:“我宁杀身,出家扫地,不复还俗。”其后命终,生于天上,即来佛所,佛为说法,得须陀洹。...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73字 / 8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Śikhin,又作式,式弃,式詰。大论作罽那尸弃。旧俱舍十叁作剌那尸弃Ratnaśikhin,新俱舍十八作宝髻增一阿含经四十四作式詰。优婆塞戒经作宝顶。本行经作螺髻。有二佛:一、值遇释迦佛初阿僧祇劫满之佛也。大论四曰:「释迦文佛从过去释迦文佛,到罽那尸弃,為初僧祇。」二、过去...
《佛学大辞典》 / 395字 / 8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昔舍卫国,波斯匿王、须达长者久不见佛,心生渴仰,于夏坐后,遣使请佛。使至佛所,恭敬白佛言:“王与长者,欲见如来,唯愿世尊!乘此车上,往到舍卫。”佛言:“我不用车,自有神足。”虽作是语,为其得福,当于车上空中而行。使便在前,而告于王及以长者。王与长者,躬自出迎,使亦...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209字 / 8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昔有一妇,禀性佷戾,不顺礼度,每所云为,常与姑反,得姑瞋责,恒怀不分。瞋心转盛,规欲杀姑,后作方计,教其夫主,自杀其母。其夫愚痴,即用妇语,便将其母,至旷野中,缚结手足,将欲加害。罪逆之甚,感彻上天,云雾四合,为下霹雳,霹杀其儿。母即还家,其妇开门,谓是夫主,...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43字 / 8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Vimalacitra,新云吠摩质呾利。阿修罗王之名。译曰净心,綺画,宝饰等。娶乾闥婆之女,生舍脂夫人,嫁於帝释,即帝释之舅也。法华文句二曰:「毘摩质多,此云净心。亦云种种疑,波海水出声。名毘摩质多,即舍脂父也。观佛叁昧云:索乾闥婆女生舍脂,帝释业力,令其父居七宝殿,纳...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8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谓以此五种邪法,用求利养,而自活命。为比丘者,当深戒之。(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诈现异相,谓诸比丘违佛正教,于世俗人前,诈现奇特之相,令其心生敬仰,而求利养,是为邪命。 二、自说功能,谓诸比丘,以辩口利词,抑人扬己,自逞功能,令所见者,心生信敬,而求利...
《三藏法数》 / 228字 / 8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梵语蘗缚俱舍Garbha-kośa(dhātu)。有二义:一隐覆之义。如人在母胎而隐覆其胎也,理体隐於烦恼中而不显现,故云胎藏。二含藏之义。如母胎内含藏子体而覆育之也,理体能具足一切功德而不失之,故名胎藏。而此含藏有执持与出生之二义,其所譬之法有叁:一譬本具之理性。密教以地...
《佛学大辞典》 / 698字 / 8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昔难陀王,聪明博通,事无不练,以己所知谓无酬敌,因问群臣:“颇有智慧聪辩之人,咨询疑事,能对我不?”时有一臣,家先供养一老比丘,履行清净,然不广学,即谈于王。王问之言:“夫得道者,为在家得,为出家得乎?”时老比丘,即答之曰:“二俱得道。”王复问言:“若二俱得,何用出...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900字 / 8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一者足下安平。二者足下千辐轮。叁者纤长指。四者肤足跟。五者手足网缦。六者手足柔软。七者肤[跳-兆+专]肠如伊尼近鹿王。八者踝骨不见。九者平身立手摩两膝。十者阴藏如马王。十一者身圆满如尼呴类树。十二者身毛上靡。十叁者一一毛右旋。十四者身如金色。十五者圆光一寻。十六者...
《法门名义集》 / 256字 / 8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阿闍梨所传曼荼罗观音院之一尊,又窣堵波大吉祥菩萨,谓之戴塔吉祥。即弥勒菩萨也。表菩萨绍释迦如来之佛位,或以手结窣堵波印,或顶戴塔也。图作带塔德菩萨。大疏六曰:「戴塔吉祥於顶髻上置窣堵波,或在所持华上。」不同记二曰:「窣堵波大吉祥菩萨,梵号阿梨耶窣堵波摩訶室利Ār...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7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一、火宅喻,火譬众生五浊等苦,宅譬叁界。谓叁界众生,为五浊八苦之所煎逼,而不得安隐。犹大宅被火所烧,而不能安居。故以火宅为喻也。(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八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
《三藏法数》 / 804字 / 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十二卷,唐地婆訶罗译。佛在祇洹,中夜入佛庄严叁昧,放顶髻之光,照净居天,净居天子来问法,佛受其请,晨朝為眾宣说,有二十七品,说佛住兜率天宫乃至降生成道转法轮之八相。与[普曜经]同本,但品有开合。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7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Bhrukuṭi,又作毘俱知。胎藏界观音院叁十七尊中之一尊也。谓之毘俱胝菩萨。又云毘俱胝观音。又云毘俱胝天女(八大观音之一),毘俱胝者,皱之义,此天女从观音额上之皱中生,故名毘俱胝。译曰瞋目。叁目四手忿怒形之天女也。不空羂索心咒王经下曰:「毘俱胝天女,毘俱胝,周言瞋目...
《佛学大辞典》 / 385字 / 7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观经十六观之一。观念极乐之观音菩萨身相也。观经曰:「见无量寿佛,了了分明已,次当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陀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中略)其餘身相,眾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7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不成完全之男性者有五人。有新旧两解。旧译家之解:一、生不男,生来男根不发育者。二、犍不男,以刀去男根者,如阉竪。玄应音义十四曰:「犍又作[打-丁+虔][利-禾+虔]二形,同居言切,字书犍害也,通俗文以刀去阴曰犍。」叁、妒不男,因见他之婬,方有妒心,而根勃发者。四、变不...
《佛学大辞典》 / 424字 / 7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又云八大金刚童子,不动尊之使者也。八大童子仪轨曰:「一慧光菩萨,二慧喜菩萨,叁阿耨达菩萨,四指德菩萨,五乌俱婆誐,六清净比丘,七矜羯罗,八制吒迦,是等使者,四智四波罗蜜,為亲随顺大日教令故显现此形,围绕圣无动尊也。」 一、慧光童子,面貌少忿怒,着天冠,身色黄白...
《佛学大辞典》 / 612字 / 7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胎藏界曼荼罗除盖障院上第五位。主眾生自发生慈悲。又名大慈起,慈发生,慈愍慧。梵名昧怛利也。毘廋拏蘗多,译言慈发生密号称為慈念金刚。肉色。左手持无忧树。右手於膝上仰掌,立开敷莲。坐赤莲上。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7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一、理和,二乘之圣者同断见思之惑,同证无為之理也。二、事和,就二乘之凡僧而言。有六种:一、戒和,谓同修也。二、见和,谓同解也。叁、身和,谓同住也。四、利和,谓同均也。五、口和,谓无諍也。六、意和,谓同悦也。以此理事二和名為僧伽,僧伽者,和合之义也。见名义集一。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7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聚者,集也。由众生罪有重轻故,佛制诸戒,结罪不一,因随其重轻,集分六类,故云六聚也。 一、波罗夷,梵语波罗夷,华言弃。谓犯此罪者,永弃于佛法之外也。又云极恶。释义有叁:一者由犯此戒,道果无分;二者不与僧中共住;叁者舍此身已,当堕地狱;故名极恶。 二、僧伽婆尸...
《三藏法数》 / 435字 / 7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具名叁十二大人相。此叁十二相,不限於佛,总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為天竺国人相说。智度论八十八曰:「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為现叁十二相。天竺国中人於今故治肩髆,令厚大头上皆有结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
《佛学大辞典》 / 1116字 / 7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宋咸平年中,天台遵式治定请观音经消伏毒害之懺仪,现今所流布之观音懺法是也。所述正意,為劝请观世音及一切叁宝,懺悔叁业。以成就现当之二利也。其文或取经疏止观等全文本意,或取其意而略其辞,或文意皆自作。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7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涅槃经所说大涅槃所具之叁德:一、法身德,為佛之本体,以常住不灭之法性為身者。二、般若德,般若译曰智慧,法相如实觉了者。叁、解脱德,远离一切之繫缚,而得大自在者。此叁者各有常乐我净之四德,故名叁德。而此叁德,不一不异,不纵不横,如伊字之叁点,首罗之叁目,称為大涅...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6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Vaidūrya,新译曰吠琉璃,吠琉璃耶,毘头梨,吠努璃耶等。七宝之一。译言远山宝,不远山宝等。青色之宝石也。就產出之山名之。远山為须弥山之异名。不远山者去波罗奈城不远之山也。玄应音义二十叁曰:「琉璃,吠琉璃也,亦云毘琉璃,又言鞞头梨。从山為名,谓远山宝也,远山即须弥...
《佛学大辞典》 / 245字 / 6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护摩法总有六种,其中延命之一法入於增益中而為五种以配五部。诸经轨之说不同。又内外八供,通用於一切法。此二者属於五部,是叁十七尊虽各有所成之悉地,然亦通而皆成一切法,故如是通别互说也。今略解秘藏记之说,先息灾段,以佛母為本尊,佛母者佛眼尊也。两部皆以佛眼為佛部之...
《佛学大辞典》 / 622字 / 6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梵名曷罗闍姞利呬城Rājagṛha,在中印度摩伽陀国。频婆娑罗王(新曰频毘娑罗)自上茅城之旧都,迁居於此,围王舍城有五山,五山之第一即灵鷲山也。智度论叁曰:「问曰:如舍婆提(Śrāvasti)、迦毘罗(Ka iavastu)、婆罗奈(Vārāṇasi)大城,皆有诸王舍,何以故独名此城為王舍?...
《佛学大辞典》 / 579字 / 6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菩萨既闻诸胜行,其心欢喜雨妙花; 放净光明散宝珍,供养如来称善说。 百千天众皆欣庆,共在空中雨众宝; 花鬘、缨珞及幢幡,宝盖、涂香咸供佛。 自在天王并眷属,心生欢喜在空中; 散宝成云持供养,赞言佛子快宣说。 无量天女空中住,共以乐音歌赞佛; 声中...
《佛说十地经》 / 大唐于阗三藏尸罗达摩于北庭龙兴寺译 / 2795字 / 6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9月11日唯诸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中,不坏意乐转更圆满;决定意乐、贤善意乐、甚深意乐、不退转意乐、不休息意乐、无垢意乐、无边意乐、求智意乐、方便与慧相应意乐皆得圆满。于是菩萨此诸意乐,顺佛菩提对诸异论,精进不退入于智地。舍离声闻、独觉乘地,一向决定趣于佛智,以诸魔怨烦恼...
《佛说十地经》 / 大唐于阗三藏尸罗达摩于北庭龙兴寺译 / 1953字 / 6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9月11日观无量寿经述观音之相曰:「毘楞伽摩尼宝,以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大日经一曰:「北方大精进,观世自在者。光色如皓月,商佉军那花。微笑坐白莲,髻现无量寿。」龙树十二礼曰:「观音顶戴冠中住,种种妙相宝庄严,能伏外道魔憍慢,故我顶礼弥陀尊。」般...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菩萨闻此胜地行,于法解悟心欢喜; 空中雨花赞叹言:“善哉!大士金刚藏! 自在天王与天众,闻法踊跃住虚空; 普放种种妙光云,供养如来喜充遍。 天诸婇女奏天乐,亦以言词歌赞佛; 悉以菩萨威神故,于彼声中发是言: 佛愿久远今乃满,佛道久远今乃得, 释迦...
《佛说十地经》 / 大唐于阗三藏尸罗达摩于北庭龙兴寺译 / 3759字 / 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9月11日是时大众心欢喜,散宝成云在空住; 普发种种妙音声,白于最胜清净者: 了达胜义智自在,成就功德百千亿; 人中莲花无所著,为利群生演深行。 自在天主在空中,放大光明照佛身; 亦散最上妙香云,普供除忧烦恼者。 尔时大众皆欢喜,悉发大音同赞述: “我等闻...
《佛说十地经》 / 大唐于阗三藏尸罗达摩于北庭龙兴寺译 / 4976字 / 6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0日一、大化身,谓佛被大乘菩萨之机,或现八万四千相好之身,或现微尘数相好之身,满虚空中,是名大化身。 二、小化身,谓佛被小乘及人天等机,或现叁十二相,一丈六尺之身,是名小化身。(叁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
《三藏法数》 / 255字 / 6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停者,止也。谓修此五法,以止其五种过失之心也。 一、多贪众生不净观,谓多贪欲之人,于男女身分,互相染着,须假作九想不净之观治之,令其贪着之心不起。故云多贪众生不净观。(九想者,胖胀想、青瘀想、坏想、血涂漫想、脓烂想、虫啖想、散想、骨想、烧想也。) 二、多嗔众...
《三藏法数》 / 755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唯诸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中,不坏意乐转更圆满;决定意乐、贤善意乐、甚深意乐、不退转意乐、不休息意乐、无垢意乐、无边意乐、求智意乐、方便与慧相应意乐皆得圆满。于是菩萨此诸意乐,顺佛菩提对诸异论,精进不退入于智地。舍离声闻、独觉乘地,一向决定趣于佛智,以诸魔怨烦恼...
《佛说十地经》 / 大唐于阗三藏尸罗达摩于北庭龙兴寺译 / 1953字 / 6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0日菩萨闻此胜地行,于法解悟心欢喜; 空中雨花赞叹言:“善哉!大士金刚藏! 自在天王与天众,闻法踊跃住虚空; 普放种种妙光云,供养如来喜充遍。 天诸婇女奏天乐,亦以言词歌赞佛; 悉以菩萨威神故,于彼声中发是言: 佛愿久远今乃满,佛道久远今乃得, 释迦...
《佛说十地经》 / 大唐于阗三藏尸罗达摩于北庭龙兴寺译 / 3755字 / 6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0日一位不退,既修得之位次不退失也。二行不退,於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也。叁念不退,於正念不退转也。此叁不退配於菩萨之行位,依诸宗而异。据法相大乘,则依万劫修因,入十住之位,虽识观成就,无復退堕恶业流转生死之位,谓之位不退。既入初地成就真唯识观於利他之行不退失,谓之行不...
《佛学大辞典》 / 331字 / 6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惟愿演说诸佛名号,及本昔所发殊胜大愿。佛言:东方过此十恒沙等佛土之外,有世界名净琉璃,彼土有佛,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行时,发十二大愿。(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 一愿,愿我...
《三藏法数》 / 1534字 / 6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菩萨既闻诸胜行,其心欢喜雨妙花; 放净光明散宝珍,供养如来称善说。 百千天众皆欣庆,共在空中雨众宝; 花鬘、缨珞及幢幡,宝盖、涂香咸供佛。 自在天王并眷属,心生欢喜在空中; 散宝成云持供养,赞言佛子快宣说。 无量天女空中住,共以乐音歌赞佛; 声中...
《佛说十地经》 / 大唐于阗三藏尸罗达摩于北庭龙兴寺译 / 2795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0日梵语薄伽梵,亦云婆伽婆,名具六义。佛地论云: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如是六德义圆满,是故彰名薄伽梵。唐玄奘法师,明五种不翻中,第二多含不翻,即薄伽梵是也。(五种不翻者,秘密不翻、多含不翻、此方无不翻、顺古不翻、尊重不翻也。) 一、自在义,谓如来永...
《三藏法数》 / 456字 / 5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广西全州之湘山寺,无量寿佛真身在焉。其法名曰全真。唐肃宗时,脩道於衡山。后居湘山者七十年。涅槃於此。其徒漆其身而龕之。僖宗时,奉為无量寿佛。歷朝香火甚盛。明一统志八十叁曰:「全真,柳州人。唐至德初来游湘源,刱净土院。宋州刺史韦宙,遣使礼请,翌日即至,四门各见其...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梵语悉达,华言顿吉,即佛幼时之名也。二相者,谓佛初生时,净饭王令相师占之。相师云:太子相好,具有轮王及成佛之相也。 一、轮王相,轮王相者,谓转轮圣王,亦具叁十二相也。相师言:太子具足是相,若其在家,当作转轮圣王,王四天下也。(叁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辐轮相、...
《三藏法数》 / 343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Tārā,是观音院之一尊,即多罗观音,莲华部之部母也,观音,有定慧之二德,毘俱胝主其慧德,多罗主定德。女性。从观如来眼生,故云眼观音。又以人之爱者在於眼,故表爱而谓之眼。大日经曰:「彼右大称名,圣者多罗尊。青白色相杂,中年女人状。合掌持青莲,圆光无不徧。暉发犹净金...
《佛学大辞典》 / 302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是时大众心欢喜,散宝成云在空住; 普发种种妙音声,白于最胜清净者: 了达胜义智自在,成就功德百千亿; 人中莲花无所著,为利群生演深行。 自在天主在空中,放大光明照佛身; 亦散最上妙香云,普供除忧烦恼者。 尔时大众皆欢喜,悉发大音同赞述: “我等闻...
《佛说十地经》 / 大唐于阗三藏尸罗达摩于北庭龙兴寺译 / 4976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9月11日施饿鬼之食也。又供养斋食於僧也。 又向食施咒愿,谓之唱食。又云施食。佛说贤者五福德经曰:「佛言:人持食施僧,有五种利:一色二力叁命四安五辩。」禪苑清规曰:「首座施食粥,云粥有十利(云云),斋云叁德六味(云云),施食已,行者喝食。」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思即心思,议即口议。谓十种法皆不可心思口议也。 一、最胜身相不思议,谓如来身相,最胜清净,积集无量福智,严具一切胜妙功德,如大圆镜,现众色像,如虚空界,普摄一切,令诸众生,超越分别,离诸疑悔,信解清净,发希有想,故名最胜身相不思议。 二、妙好音声不思议,谓如...
《三藏法数》 / 779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Mahā-māya,译曰大术,大幻。天臂城释种善觉长者之长女,净饭王之夫人,生悉多太子。七日而没,生於忉利天。西域记六曰:「摩訶摩耶,唐言大术。」慧苑音义上曰:「摩耶,此云幻也。」眾许摩訶帝经二曰:「尔时酥鉢罗没駄王,忽於后时妃乃有娠怀。九月诞生一女,顏貌端正,诸相具...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一、为女人入城,谓一切女人女子,皆为父母及夫主所拘,不得辄自出入,思仰如来,无由得见。是故如来入城,令彼女人,皆得瞻敬。观佛叁昧海经云:若能暂见如来,相好光明,除六十劫生死之罪,获无量福。未来生处,必见弥勒。(梵语弥勒,华言慈氏。) 二、为病人入城,谓如来于...
《三藏法数》 / 907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经云:当说妄想、自性分别,随境有异,一切愚夫,计着有无,故有十二种也。 一、言说妄想,谓计着种种妙音歌咏之声,以为有性,是名言说妄想。 二、所说事妄想,谓凡所说事,穷其自性,惟圣智所知;凡愚不了,但依彼事,而生言说,是名所说事妄想。 叁、相妄想,谓随事起见,...
《三藏法数》 / 555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净土论有「菩萨如是修五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等语,曇鸞於论註释之曰:「然覈求其本阿弥陀如来為增上缘他利之与利他,谈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眾生而言,宜言他利。」盖不言自利他利,而言自利利他者,他利以眾生得利益為主题,施利者之力...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自利与利他也。上求菩提為自利,下化眾生為利他。小乘之行,唯為自利,菩萨之行,乃兼利他。无量寿经上曰:「自利利人,人我兼利。」赞阿弥陀佛偈曰:「自利利他力圆满。」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七佛者,谓过去庄严劫中叁佛,现在贤劫中四佛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庄严劫者,谓此劫中,多所庄严也。贤劫者,谓此劫中,多贤人也。) 一、毗婆尸佛,梵语毗婆尸,华言有四。以其如月圆智满,则云遍见。魄尽惑亡,则云净观。既圆且净,则云胜观、胜见,是为七...
《三藏法数》 / 487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发心普被恩,谓如来最初发菩提心,修习胜行,成就功德,皆为普被法界群生,咸令利益安乐,是为发心普被恩。(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难行苦行恩,谓如来往昔因中,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剜身千灯、投形饲虎、雪岭亡躯,如是难行苦事,积劫行之,皆为利乐众生,是为难行...
《三藏法数》 / 1090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渐渐转深,谓如来所说涅槃之法,随顺众生根性,利、钝、大、小,无不令其各各获益,次第修证,而至于究竟之地。如经所说,优婆塞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须陀洹果乃至菩萨果、佛果之类,犹如大海之流,从浅而至深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优婆塞,华言清净土。梵...
《三藏法数》 / 992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印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法数》 / 5399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Nanda-u ananda,摩竭陀国兄弟二龙王之名也。法华文句一曰:「难陀此云欢喜,跋难陀此云善欢喜,兄弟常护摩竭陀国。」法华经光宅疏一曰:「难陀者译言欢喜,跋难陀者為善欢喜也,变為人形,佛边听法。於人有染润之恩,见人皆欢喜也。」愚案跋為优波或鄔波或优婆之约音,有小或亚...
《佛学大辞典》 / 445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谓如来应化之身具此叁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人天中尊众圣之王也。 【一足安平相】谓足下安立皆悉平满犹如奁底也(奁力盐切奁底者即盒底也)。 【二千辐轮相】辐即车轮中之辐谓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有如千辐轮也。 【叁手指纤长相】谓手指纤细圆长端直𦟛好指节参差光润可爱胜余...
《三藏法数》 / 998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法显记曰:「僧尼罗国王,以金等身,而铸佛像。髻装宝珠,有盗者以梯取之,像渐高而不及,盗叹佛不救眾生,像俯首而与之。后市人擒盗,盗言其事,视像尚俯,王重赎其珠而更装之。」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谓菩萨常为利乐一切众生,示现世间,而作善友,劝导诱掖,开示教他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遭苦不舍,谓菩萨运大悲心,怜悯六道众生,受诸苦恼,故随类现形,种种开示,令得出离。虽代受其苦,心无弃舍,是为遭苦不舍。(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
《三藏法数》 / 506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身无上,谓如来以叁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世出世间,无有超过其上,是名身无上也。(叁十二相者,足下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
《三藏法数》 / 1100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聚即类聚。谓聚众律以成其类,随犯而制之,故名七聚也。 一、波罗夷,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有叁义:一者,退没,由犯此罪,道果无分,没溺恶道。二者,不共住,谓非但失道而已,不得于说戒羯磨僧中共住。叁者,堕落,舍此身已,堕在阿鼻地狱也。(梵语羯磨,华言作法。梵语阿...
《三藏法数》 / 345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十诵律云:佛在舍卫国时,有比丘癞病求治于药师耆域。耆域告病比丘言:汝可洗浴,病即得瘥。比丘言:佛未听入浴室。诸比丘以是事白佛,佛遂听入洗浴,故说此五种利也。(梵语舍卫,华言丰德。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耆域,华言能活。) 一、除垢,除垢者,谓澡浴身体,则诸垢...
《三藏法数》 / 235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念珠者,佛令众生欲灭烦恼,当持数珠,常随其身,专心系念诸佛名号。故说数珠之多少,功德之胜劣,而有四种之不同也。金刚萨埵菩萨偈云:念珠功德有四种,上品最胜及中下,一千八十以为上,一百八珠为最胜,五十四珠以为中,二十七珠为下类。手持念珠当心上,静虑离念心专注。设...
《三藏法数》 / 511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具名菩提萨埵Bodhisattva,又曰菩提索埵,摩訶菩提质帝萨埵。旧译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译曰大觉有情,觉有情等。谓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觉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觉有情。又萨埵者勇猛之义,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萨埵。又译作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义译...
《佛学大辞典》 / 598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法华玄赞五论叁同七异,谓叁同者:一、同断烦恼障,二、同悟生空之理,叁、同得假之择灭无為。七异者:一、声闻根性钝,缘觉根性利,二、声闻依佛而出离,缘觉自觉而出离,叁、声闻藉声教,缘觉观法理,四、声闻观四諦,缘觉观十二因缘,五、声闻分四果,缘觉唯一果,六、声闻练根...
《佛学大辞典》 / 656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叁十叁身之一。乾闥婆者,帝释执法乐神名。八部眾之一。观自在菩萨现种种之身,应入诸国土时亦示此身形。法华经普门品所谓「应以天、龙、夜叉、乾闥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得度者,即皆现之而為说法。」首楞严经六所谓「若乾闥婆乐脱其伦,我於彼前现乾闥...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八髻文殊之使者,一光网童子,二地慧童子,叁无垢光童子,四不思慧童子,五召请童子,六髻设尼童子。七救护慧童子,八鄔波髻设尼童子。见胎曼大钞四。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佛叁十二相中乌瑟腻沙相中之好也(相為大相,好為小相)。佛顶上有肉块隆起為髻形,谓為乌瑟腻沙相,顶上肉髻相等,於此相中有一切人天不能见之顶点,故名无见顶相。观佛经叁曰:「佛顶肉髻生万亿光,光光相次乃至上方无量世界,诸天世人十地菩萨亦不能见。」观无量寿经曰:「唯顶...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又作计利枳攞,计里计罗。金刚手菩萨名。译曰触。男女相触着之义。般若经义述曰:「髻利吉罗,於中国之言名触,以不捨眾生必令解脱故,欲明触性即菩提故。所以住抱持相,而现其触净俱幻平等智身。」慧琳音义叁十九曰:「计利枳攞,金刚部大使者名也。」五秘密轨曰:「金刚计里计罗...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一、波罗夷配死,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此即根本极恶之戒也。谓修行之人,若犯此戒,道果无分,死堕地狱。四分律云:譬如断人头,不可复生;若犯此法,不复成比丘。以由此罪极重,故以死配之。 二、僧残配流,毗尼母云:僧残者,如人为他所斫,残有咽喉,故名为残。盖言人若犯...
《三藏法数》 / 418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婆伽婆者,总万德至极之名也。经云:婆伽婆具此七义。不翻华言者,多含义故。即五种不翻之一也。(五种不翻者,秘密不翻、多含义不翻、此方无不翻、顺古不翻、生善不翻。) 一、能破烦恼,破者,裂断也。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谓如来断诸烦恼,乃至无明之惑,净尽无余。...
《三藏法数》 / 703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作周罗,首罗,译言小髻,小髻云周罗髮。沙弥得道时,顶留五叁小髻,至和尚前,互跪,和尚乃剃除此小髻也。行事钞下四曰:「与剃髮时,当顶留五叁周罗髮,来至和尚前互跪。和尚问云:今為汝去顶髮可?答言尔便為除之。」同资持记曰:「周罗,经音义云:此翻為小,梵僧云小髻也。...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梵名乌瑟腻沙Uṣṇīṣa,佛顶上有一肉团,如髻状,名肉髻,即叁十二相中之无见顶相也。大般若叁百八十一曰:「世尊顶上乌瑟腻沙,高显周圆,犹如天盖,是叁十二。」玄应音义叁曰:「肉髻,梵言嗢瑟尼沙,此云髻。即无上依经云:鬱瑟尼沙,顶骨涌起,自然成髻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证成妙法自莲华经王八叶莲华上涌出宝塔中两足婆誐鑁八大菩萨等及三重方坛三摩耶眷属妙威仪形色满愿会方位幖帜曼荼罗八平等大会成就法花三昧现世入初地决定证菩提法经(从青流自)。 尔时毗卢遮那婆誐鑁。告持金刚秘密手菩萨言。佛子志心听说证成妙法大曼荼罗相及诸尊等满愿会方位...
《法华曼荼罗威仪形色法经》 / 4777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於东方配叁佛於西南北四维上下各配一佛,一、东方虚空功德清净微尘等目端正功德相光明华波头摩琉璃光宝体香最上香供养讫种种庄严顶髻无量无边日月光明愿力庄严变化庄严法界出生无障碍王如来。二、东方毫相日月光明燄宝莲华坚如金刚身毘卢遮那无障碍眼圆满十方放光照一切佛剎相王如...
《佛学大辞典》 / 258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以佛威神之力。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于世尊前合掌礼已而白佛言。我请世尊说真言不思议。世尊诸佛世尊明王佛顶不思议。设住十地菩萨不能瞻睹。何况余释梵护世天等。今请世尊应供正遍知。唯愿说三昧耶曼茶罗。过去先佛世尊已说。由入此曼茶罗。即成入一...
《一字奇特佛顶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监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3206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1日指凡诸佛之教化,谓之佛事。观无量寿经曰:「於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曰:「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同註「什曰:佛事谓化眾生。」同菩萨品曰:「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為,无非佛事。」同註「肇曰:佛事者以有益為事耳。」又,害佛道谓之魔事...
《佛学大辞典》 / 216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难即厄难,苦恼之处也。谓火有焦身绝命之忧,故为初难。水有沉有浮,故为二难。罗刹虽暴,缓于火水,故为叁难。刀杖非随得随戮,必须研罪虚实,故为四难。鬼取非的,命衰逢害,故为五难。枷锁系身,未为失命,故为六难。怨贼觅宝,与宝即脱,故为七难。而此七难,一一皆有果报恶...
《三藏法数》 / 1174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文殊之使者。胎藏界曼陀罗第七文殊院二十五尊中之一,位於文殊之左方第一。秘藏记下曰:「乌波髻使者,黄色,左手青莲华,右手利剑。」梵U akeśini。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Śrigu ta,又作室利毱多,尸利崛多。王舍城长者名。译曰吉护、德护、胜密。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尸利毱多此云吉护,亦云德护也。」西域记九曰:「室利毱多唐言胜密。」德护长者经上註曰:「尸利崛多者隋言德护。」此外道欲以火坑毒饭害佛,不成,遂归佛。见[胜密外道]条。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第一行第六位。梵名豪利摩訶微地也,译言大明白身。密号称為放光金刚常住金刚。大明白身者清净无垢之义。為黄白色,左手持开敷髻花,右手於胸边為与愿印,坐赤莲华上。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比丘营不如法事而為生活,谓之邪命。有五种:一、诈现异相,於世俗之人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者。二、自说功能,说自己功德,以求利养者。叁、占相吉凶,学占卜而说人之吉凶以求利养者。四、高声现威,大言庄语而现威势,以求利养者。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於彼得利,则於此称说...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其印与种子如大日经疏所言,其形像及功德,据所谓吒枳尼旃陀利经曰:「尔时世尊於宝座上结跏跌坐。(中略)时从地涌出白辰狐王,白形色朗满白净如白雁王,现顶上孔雀鸟,颈悬宇头宝珠。(中略)尔时佛言:今此会中有一菩萨,名為辰狐王菩萨,是则贫(贫字或為观字之误)自在菩萨生...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髻中之珠也。法华七喻之一。有大功者,王解髻中之明珠而与之,以喻為已出分段生死,进而离变易生死之机说法华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文殊师利!譬如强力转轮圣王,欲以威势降伏诸国,而诸小王不顺其命。时转轮王,起种种兵,而往讨伐。王见兵眾战有功者,即大欢喜,随功赏赐。或...
《佛学大辞典》 / 539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台宗二祖南岳慧思尊者,姓李氏。武津人。心爱法华,借本入塚,对经涕泣。梦普贤菩萨摩顶而去。所摩顶上,隐起肉髻。年十五,出家,文师授以心观之诀,豁然大悟,得法华叁昧。乃结庵大苏山。时齐运将倾,思避其难。遂卓锡南岳。灵瑞重沓,有诸天童以為侍卫。将顺世,大集门人说法,...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胎藏界虚空藏菩萨之左第五位密号曰秘密金刚、轮圆金刚、集起金刚。与大轮菩萨同本誓,主诸法能生之德。為黑色忿怒形,叁目六臂,火灾髻,左右第一手结小金刚轮之印,仰安顶上,左第二手轮,第叁手独股,右第二手叁股,第叁手剑,坐於赤莲。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卐之形也。是印度相传之吉祥标相,梵名室利靺蹉洛剎曩Śrivatsalakṣaṇa,即吉祥海云相也。罗什玄奘诸师,译之曰德字。魏菩提流支於十地经论十二译此语為万字。此中室利靺蹉即卐译為万者,為功德圆满之义。故吉祥海云之义,译无咎。惟洛剎那译為字者,是与恶剎那之语相混,梵语洛剎...
《佛学大辞典》 / 1106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又名文殊五使者,五种金刚使。即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中列位於主尊文殊菩萨左方之五童子也:一、髻设尼Keśinl,又作计设尼,继室尼。二、鄔波髻设尼U akeśini,又作乌波髻施儞,乌波髻施尼,优婆计设尼。叁、质多罗Citra,又作质怛罗。四、地慧,梵名嚩苏摩底Vasumati,又译财慧。...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大日经悉地成就品及转字轮品所说。以阿之一字布於身之一切处也。註转字轮品曰:「或一切阿字,髮髻金色光,住白莲华台,等同於[仁者]。」演奥钞四十叁曰:「或一切阿字者,谓以阿一字徧布金身,為一曼荼罗也。」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具名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经,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佛為普思义菩萨说金刚髻珠王化生悉陀太子修行金刚如来心品叁摩地,及说外道苦行之恶报,并不师受叁摩耶法,自作法咒之恶果。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谓如来出现说华严经,必有因缘。故出现品云:非以一缘,非以一事,如来出现,以无量因缘而得成就,令斯教兴。故以因缘二字,各开十义,以显无尽。先彰十因,后显十缘。故云教起因缘也。 一、法应尔,法应尔者,理本当然也。谓如来出现,法应说此华严经故。所以诸佛,皆于无尽世...
《三藏法数》 / 741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梵语具云突吉罗,华言恶作恶说。 一、身恶作,谓身行杀、盗、邪淫等恶,是名身恶作。 二、口恶说,谓口出妄言、绮语、两舌、恶口等,是名口恶说。
《三藏法数》 / 66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大海中娑伽罗龙王宫庄严道场。与大比丘众七千五百人俱。并诸得大智慧菩萨摩诃萨。自十方世界皆来集会。复有百千俱胝那由他梵王帝释及护世等。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誐噜拏紧那罗摩睺罗伽等亦来集会。 尔时世尊见彼一切大众来集会已。告娑伽罗龙王言。龙主。观...
《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 / 3913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5日一,言说妄想。二,所说事妄想。叁,相妄想。四,利妄想。五,自性妄想。六,因果妄想。七,见妄想。八,威妄想。九,生妄想。十,不生妄想。十一,相续妄想。十二,缚不缚妄想。详见楞伽经二。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Āryabhāṣa,又曰圣言。即梵语所谓叁尸克利德婆罗门之经语,為中天竺之正音。俱舍论十一曰:「一切天眾皆作圣语,谓彼言词同中印度。」毘婆沙论七十九曰:「世尊有时為四天王,先以圣语说四圣諦。四天王中二能领解,二不领解。世尊怜愍饶益彼故,以南印度边国俗语(旧婆沙作毘陀罗...
《佛学大辞典》 / 643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依即依止也。谓从五品位至等觉菩萨,堪为世间众生之所依止,能令众生闻法开解,修行证果,故名人四依。(五品位者,随喜品、读诵品、说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也。) 五品十信为初依,五品、十信,皆圆教位次也。谓此位之人,观慧明了,达如来秘密之藏,能令众生闻法开解...
《三藏法数》 / 542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赡部洲南边直下深过五百逾缮那有琰魔王都纵广之量亦尔其处有叁种鬼一者无财二者少财叁者多财无财复有叁种一者炬口二者针口叁者臭口少财亦有叁种一者针毛二者臭毛叁者瘿鬼多财亦有叁种一者希祠二者希弃叁者大势合之而有九类也(梵语赡部即阎浮提华言胜金洲梵语琰魔华言静息梵语逾...
《三藏法数》 / 778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万人,其名曰:智幢菩萨、法幢菩萨、月幢菩萨、日幢菩萨、无量幢菩萨、跋陀波罗等十六正士、文殊师利等六十同意、弥勒菩萨等贤劫一切菩提萨埵。 尔时无尽智菩提萨埵,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以种...
《佛说大方广菩萨十地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译 / 3299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5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佛于第四时中所说之经既多,法亦不一,故有八部之名焉。 一、大品般若,谓佛演说五蕴、十二入、十八界、叁十七道品等法,皆从六波罗蜜生。其般若波罗蜜最大、最胜、最为第一,余之五度,若无般若导达,则不得名为波罗蜜也。以其卷帙多故,是名大品般若。(...
《三藏法数》 / 885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又名四等,四梵行。十二门禪中之四禪也。一慈无量心,能与乐之心也。二悲无量心,能拔苦之心也。叁喜无量心,见人离苦得乐生庆悦之心也。四捨无量心,如上叁心捨之而心不存着也。又怨亲平等,捨怨捨亲也。此四心普缘无量眾生,引无量之福故名无量心。又平等利一切眾生,故名等心。...
《佛学大辞典》 / 276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Ācārya,旧称阿闍梨,阿祇利。译曰教授。新称阿遮利夜,阿遮梨耶。译曰轨范正行。可矫正弟子行為,為其轨则师范高僧之敬称。玄应音义十五曰:「阿闍梨,经中或作阿祇利,皆讹也。应言阿遮利夜,此云正行,又言阿遮梨耶,此云轨范。旧云:於善法中,教授令知,名阿闍梨也。」南海寄...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以七宝所作之阶段。佛从仞利天下之阶段也。西域记四曰:「劫比他国城西二十餘里有大伽蓝,伽蓝大垣内有叁宝阶,南北列东面下,是如来自叁十叁天降还也。」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经云与愿金刚使。大日经一曰:「左边画五种与愿金刚使。」疏五曰:「文殊五使者:一名髻设尼,二名优波髻设尼,叁名质多罗,四名地慧,五名请召。於妙吉祥左右次第列之,盖各持文殊一智也。髻设尼是髮端严义,鄔波其亚者,文殊以五髻徵表五智,故此使者亦以美髮為名,质多罗是杂色...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五佛顶者,在释尊之左方,表五智也。大日经一曰:「救世释师子,圣尊之左方,如来之五顶,最初名白伞,胜顶最胜顶,眾德火光聚,及与捨除顶,是名五大顶。大我之释种,应当依是处,精进造眾相。」一、白伞佛顶,又作白繖佛顶,名曰白伞盖佛顶轮王,以白色伞盖為叁昧耶形之佛顶尊也...
《佛学大辞典》 / 835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对於下化眾生而云上求菩提。向上而求菩提,向下而化眾生也。上求菩提是自利,下化眾生是利他,是為菩提心,菩萨之万行不出此二者。止观一上曰:「上求菩提,下化眾生,发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梵天王顶髻作螺形,故曰螺髻梵王。在维摩会上与舍利弗问答。维摩经佛国品曰:「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念,谓此佛土以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如自在天宫。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螺髻梵王言:仁着心有高下,不依...
《佛学大辞典》 / 215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菩萨以圆融中道之妙观,通入常住之实际理地,故立此立此十门。一、慈悲普,菩萨於一念中,徧观十界之善恶苦乐,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使眾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二、弘誓普,菩萨於四諦之境,发弘誓愿,若见苦諦逼迫楚毒之相,则缘此起誓,故言未度者令度。若见集諦迷惑...
《佛学大辞典》 / 712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释唯识叁十颂之十论师也。一、护法,梵云达磨波罗Dharma Pāla,南印度境,达罗毘荼国,建至城中帝王之子也。二、德慧,梵云窶拏末底Guṇamati,安慧之师也。叁、安慧,梵云悉耻萨末底Sthilamati又Sthīramati,糅杂集论持俱舍论破正理论為护法论师同时之先德,南印度境逻罗国人。四...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律云:佛住舍卫城时,难陀母作食,先饭比丘,然后自食;复作釜饭,逼上饭汁自饮,即觉身内风除,宿食顿消。由是多水少米合煎,复用胡椒荜茇调和,以奉世尊。由是佛听比丘,从今日后,许食粥,有十种利。时世尊即说偈曰: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粥施,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
《三藏法数》 / 347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闻如是: 一时,佛与五百沙门俱游拘留国,转到黈罗欧吒国。国中人民婆罗门道人,皆闻佛转游到此国,闻佛功德妙达,无有贪淫瞋怒愚痴,人心所言者皆中正,但得佛道,自知所从来生,豫知去来现在之事;眼能彻视,知世间人民蚑行蠕动之类,所趣生死善恶之道;行即能飞能入地,出无...
《赖吒和罗经》 /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 4959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01日梵天王留顶发,结之如螺。称為螺髻。西土之梵志效之而為螺髻,故曰螺髻仙人。象头精舍经有「螺髻仙人。」异译之大乘伽耶山顶经谓之「长髻梵志。」伽耶山顶经谓之「编髮梵志。」又指梵王而曰螺髻。维摩经佛国品曰:「螺髻梵王语舍利弗。」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又作师利,室利,室离,室哩。译有首,胜,吉祥,德之四义。华严疏钞十二曰:「梵云室利,一名四实:一首,二胜,叁吉祥,四德。」探玄记四曰:「梵语呼头為室利。」大日经疏七曰:「室利具德吉祥义也。」行愿讚疏钞二曰:「室哩(二合)。」梵Śrī又,文殊尸利之略。四明教行录曰...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由檀家归属之寺也。檀那為施与之义,俗家施与僧寺以资缘,则自僧称俗曰檀那。又曰檀家。僧施与俗家以法利,则自俗家呼僧寺為檀那寺。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是成实论之所明。一、现般,是俱舍七种不还中之现般也。二、转世,谓既得预流果,经多生欲界之生,得那含,即得罗汉者。俱舍无之。叁、中般,五种不还中之中般也。四、生般,五种不还中之生般也。五、有行般,五种不还中之有行般也。六、无行般,五种不还中之无行般也。七、乐定,...
《佛学大辞典》 / 188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此派举出家者宜持之道具。如金七十论下所谓:「取者一切出家行道具,具有四种:谓叁杖,澡罐,袈裟,吉祥等。吉祥有五:一灰囊,二天目珠,叁叁缕缨身,四诸咒术章句,五以一长草安顶髻上,谓吉祥草。此五并是学道之具,能去不净,故曰吉祥。就前叁种合八具也。」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U an-iṣad,一作优波尼沙土。吠陀后所出佛罗般摩那Brāhmana文学之末期,有附属於阿兰若迦Āraṇyaka部分之一大文学。谓之优婆尼沙曇。优婆尼沙曇,其数极多。其内容非一人之思想,其所说区区。今亘於全体而观其思想之倾向,论宇宙之本源,造化之本体,确立為印度思想根本之梵我不...
《佛学大辞典》 / 864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尔时释迦牟尼佛,复说摄一切如来轮入大轮中般若波罗蜜多教。所谓:“入金刚平等故,是即入一切如来轮;入义平等故,是即入大菩萨轮;入法平等故,是即入妙法轮;入一切平等故,是即入一切轮。” 尔时同心生转法轮菩萨摩诃萨,闻佛说此真理法门已,即现笑容,而说转金刚轮入一切金...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555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高丽人。后唐明宗天成二年生。有异相,顶有肉髻,眉长五六寸。乾祐顷来汉土,至天台山云居寺见韶国师,又於螺溪义寂闻一心叁观之旨,以為圆顿之学,悉於兹彻。遂留受业,又為天台之第十六祖。将归乡里,经四明,郡守钱维治固止其行,漕使顾承徽舍宅為传教院使居之。宋太宗赐宝云之...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