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 条搜索结果

佛说圣多罗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香醉山五髻乾闼婆王宫。彼有种种鼓乐弦歌出微妙音。 尔时世尊处大殿中。与诸菩萨摩诃萨众俱。复有诸大圣众皆来集会。所谓有学无学诸声闻众。并无量无边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复有无量无边成就持明持金刚者。金刚手及忿怒王持明...

《佛说圣多罗菩萨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2589字 / 6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菩萨

出家菩萨与声闻其受戒及外形等之异同颇有諍论,以梵网為宗者,谓声闻之外有菩萨,外相虽与声闻為一、而其戒法别有梵网所说之菩萨戒,大异於声闻之小乘戒,引心地观经报恩品所说之叁种為其的证。稟承瑜伽者,以智度论之文為的证,谓餘佛虽於叁乘之,各异其戒,以别...

《佛学大辞典》 / 570字 / 6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二和

一、理和,二乘之圣者同断见思之惑,同证无為之理也。二、事和,就二乘之凡而言。有六种:一、戒和,谓同修也。二、见和,谓同解也。叁、身和,谓同住也。四、利和,谓同均也。五、口和,谓无諍也。六、意和,谓同悦也。以此理事二和名為伽,伽者,和合之义也。见名义集一。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6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唱道师

為说法之人也。 又法会之首座,唱经文始诱导眾也。常略称為导师。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6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罗什门下四哲之一。初以老庄為心要,尝读老子嘆曰:美则美矣,未尽善也。后读旧译之维摩经,欢喜顶受,始知所归,自此出家。闻罗什至姑臧,自远从之。乃什至长安,姚兴命肇,睿等入逍遥园,评定经论。着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等以尽玄微,见者莫不称嘆。晋义熙十年没於长安,...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莲池大师

明杭州云栖寺。名祩宏,亦称云栖大师。俗姓沈,初业儒,后為,居云栖坞。融合志禪净土二宗,定十约,徒奉為科律。清雍正中赐号净妙真修禪师。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九十五种外道与九十六种外道

经论中举西域外道之总数有九十五种与九十六种之二说。九十六种者,六十华严经十七曰:「令一切眾生得如来幢,摧灭一切九十六种诸邪见幢。」央掘摩罗经四举往昔自佛慧比丘生种种之苦行外道,其结文曰:「如是九十六种,皆因是比丘种种形类,起诸妄想,各自生见。」增一阿含经二十曰...

《佛学大辞典》 / 922字 / 6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多罗迦神

天竺雪山神也。有禪法拥护之誓。梵Uttaraka。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6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唄匿

单曰唄。又曰婆陟,婆师。梵音之歌咏也。引声咏偈颂,是為讚嘆叁宝之功德,故曰唄讚。佛在世有最巧於唄道者,称為唄比丘或铃声比丘。佛教来汉土,人未知唄道之音调,魏陈思王曹植,游鱼山,闻巖谷之水声,自感得之,遂制曲谱云。见[渔山]条。文句记四曰:「经云唄者,或云唄匿,云...

《佛学大辞典》 / 365字 / 6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断事沙门

中之判决犯罪者。史略中曰:「周隋之际有法导,专精律范。北齐主既敬法门,五眾斯盛,有犯律者令逆理之,勅為断事沙门。」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6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赞扬圣德多罗菩萨一百八名经

一心归命礼 适悦最吉祥 补多罗迦山 其界以种种 珍宝所严饰 种种宝林树 枝蔓密垂布 有种种成就 俱苏摩妙花 其华光普照 有种种池沼 泉流种种声 亦有种种色 香象及鹿王 蜂王妙歌音 紧那女美曲 犍闼婆奏乐 圣天及人民 牟尼离欲众 恒集于其中...

《赞扬圣德多罗菩萨一百八名经》 /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诏译 / 3034字 / 6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六聚戒名义

聚者,集也。由众生罪有重轻故,佛制诸戒,结罪不一,因随其重轻,集分六类,故云六聚也。 一、波罗夷,梵语波罗夷,华言弃。谓犯此罪者,永弃于佛法之外也。又云极恶。释义有叁:一者由犯此戒,道果无分;二者不与中共住;叁者舍此身已,当堕地狱;故名极恶。 二、伽婆尸...

《三藏法数》 / 435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旧称泥洹,涅槃。新称泥缚些那,泥伐散那Nivāsana,译作裙。比丘穿於腰部者。十叁资具之一。西域记二曰:「泥缚些那,唐言裙,旧曰涅槃,讹也。既无带襻,其将服也。集衣為襵,束带以緇,襵则诸部各异,色乃黄赤不同。」百一羯磨曰:「泥伐散那,唐言裙。」寄归传二曰:「四...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6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波伽罗

又云波利迦罗。译曰助身衣。十诵律六十一曰:「优婆离问佛:佛听诸比丘所着衣,覆身衣,拭身巾,拭面巾,祇支,泥洹,是衣名何等?佛言:名波伽罗(晋言助身衣也)。」羯磨疏四上曰:「波利迦罗,唐译助身衣也。」梵Parikara。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五种菩提

一、发心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十信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而发大心,名为发心菩提。(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华言无上正等...

《三藏法数》 / 594字 / 6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覆肩衣

依南山之旧律家,则覆肩衣祇支為二物,覆肩衣為覆右肩者,祇支為覆左肩者,是比丘尼受持五衣中之二衣也。其本制兴於比丘尼。但智度论记佛,对阿难特听覆肩衣,别有缘由。又汉地之风,不好露体,故倣阿难,两用祇支与覆肩衣。遂製出缝合两衣而為褊衫者云。此以四分律以叁衣与祇支及...

《佛学大辞典》 / 435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卵塔

昔南阳忠国师,对代宗谓為老作箇无缝塔(传灯录忠国师章)。后之禪者托斯语。窆亡削坚石,团圝而无缝稜,无层级,呼為无缝塔。无缝塔之形如鸟卵,因名卵塔。雪峰存禪师录难提塔铭曰:「土主曰松山,卵塔号难提。」正宗赞雪峰赞曰:「松山小塔卵石子,乱叠几层。」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6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戒律

五戒十善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防止佛徒邪非之法律也。梵语尸罗,Śila译曰戒,防非止恶之义。梵语优婆罗叉U alakṣa,译曰律(净影),梵语毘尼Vinaya,译曰律(南山),法律之义。汉灵帝建寧叁年,安世高首出义决律二卷。次有比丘诸禁律。魏世天竺叁藏曇摩迦罗到许洛。慨魏境无...

《佛学大辞典》 / 585字 / 6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放灯

点灯放夜也。汉明帝时,佛法初东渐,摩腾竺法兰与道士角法力胜之,明帝勅於上元(正月十五日)点灯以表佛法大明。后代傚之,至叁元(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皆放灯云。史略下曰:「案汉法本内传曰:佛法初来与道士角试,烧经像无损而发光。又西域十二月叁十日是此...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6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善世

见[录司]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6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紫衣

紫色之袈裟或上衣也。是非佛制之色,乃赐之紫衣,始於唐之法朗等。史略下曰:「按唐书,则天朝有法朗等,重译大云经。陈符命言,则天是弥勒下生,為阎浮提主。唐氏合微,故由之革命称周,法朗薛怀义九人并封县公,赐物有差,皆赐紫袈娑金龟袋。其大云经颁於天下寺,各藏一本...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6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玄奘

唐大慈恩寺玄奘叁藏,姓陈,偃师人,俗名褘。兄长捷,先出家,在洛阳净土寺。师十叁岁,亦入净土寺出家,就慧景听涅槃经,於严法师受摄大乘论,令名夙着。 武德元年,与兄共入长安,寻赴成都,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毘曇,就震法师听讲发智论,五年受具足戒,又习律部。既而往...

《佛学大辞典》 / 1172字 / 6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丰*力)/石]

姚秦[(丰力)/石],通六经及叁藏,律行清谨,能振佛法。及姚萇偕有关中,盛弘大化。罗什入关,内外尼多动輒有过,於是姚兴始以[(丰力)/石]為正,使正纲纪。是為官之始。弘始末年没於长安之大寺。寿七十。见高传六。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6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佛具九恼

如来已离一切障碍,成就无量诸胜功德,岂有如是种种业报之实。盖亦善巧方便,令诸众生,知造善恶业因,必有苦乐果报。故说此九种恼事也。 一、六年苦行,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二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火鬘...

《三藏法数》 / 2142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狗子佛性

又作赵州狗子,赵州无字。赵州从諗寄託狗子佛性打破有无之执见也。五灯会元第四曰:「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无。曰:上自诸佛下至螻蚁,皆有佛性,狗子為甚麼却无?师曰:為伊有业识性在。又有问狗子还有佛性也否?师曰有。曰:既是佛性,為什麼撞入这个皮袋裹?师曰為...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羯磨

Karma,译曰作业。作授戒懺悔等业事之一种宣告式也。以由此宣告文而其事成就故也。行事钞上一曰:「明了论疏翻為业也,所作是业,亦翻為所作。百论云事也。若约义求,翻為办事。」玄应音义十四曰:「羯磨此译云作法办事,优婆离问经作剑暮,此梵言之讹也。」慧苑音义上曰:「羯磨...

《佛学大辞典》 / 938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十二分经

(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曰法,叁世不易曰常,此圣教之总名也。又修多罗即是长行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892字 / 5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月*册]那訶

见[那]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七羯磨

治罚比丘之七种作法:一訶责,二摈出,叁依止,四不至白家,五不见举,六不懺举,七恶见不捨举也。后叁者谓之叁举,举弃於外也。见行事钞上二。巴Kammavācā。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明嘉靖癸丑,倭兵入犯苏淞海滨。其兵民御之,败而走者叁十七阵矣。操江蔡公克廉募兵殄灭之。自后我师与倭战多凯旋。凯旋自天员一阵始也。(中略)倭犯杭城,叁司令兵四十人御之。其将為天真天池二人。天池乃少林。於是交兵,大破倭奴。倭人走袭上海太仓。蔡公驻节於苏,走金...

《佛学大辞典》 / 362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五逆

一、杀父母,谓父母养育,恩同天地,为子者,当竭力孝养奉事,以报其恩,况行杀逆;若行此事,是为逆罪,即堕地狱。四分律云:若杀父母者,不许出家受具足戒也。(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 二、破和合,谓比丘集众行布萨时,和合作法,若后来者,当随顺寂默,或当出避。...

《三藏法数》 / 477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竭支

又作祇支。译曰覆腋衣。长方形,自左肩覆右腋者。玄应音义四曰:「竭支或作祇支者,皆讹也,应言伽鵄,此译云覆腋。若着瞿修罗,则不着伽鵄。瞿修罗者,此云圌也,像其衣形而立名也。」资持记中叁之叁曰:「竭支即祇支,相量四方。」Saṁkakṣikā。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知事

院司事务之总名。禪院诸役拟朝官,分两班,都寺,监寺,副寺,维那,典座,直岁诸役為东班,称此等為知事。史略中曰:「案西域知事总曰羯磨陀那,译為知事,亦曰悦眾,谓知其事悦其眾也。稽其佛世,饮光位眾於灵鷲,身子涖事於竹林,及沓婆摩罗年甫十六已证应真。其念身...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官名。佛祖统纪叁十一曰:「陈文帝勅宝琼為京邑大统。」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十妙

不可思议名妙,即实相之理也。实相之理,精微玄妙,清净寂绝。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是也。总论因果自他,故具明十妙,妙体无殊也。 一、境妙,境即理境也。谓十如是等境,心、佛、众生叁无差别,不可思议。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等是也...

《三藏法数》 / 983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临坛

尼之戒坛,為授戒之作法,谓之临坛。其尼谓之临坛大德。叁师七证是也。见史略下。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梁京师建初寺祐,律学之名匠也。出出叁藏记,释迦谱,释迦方誌,弘明集等行於世。天监十七年寂,寿七十四。见高传十一。唐南山律师為此师之后身云。见宋高传道宣传。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具名涅。旧译,那為弘誓,大誓。涅為自誓。皆谓菩萨之四弘誓也。即自誓四弘誓谓之涅。或言那為鎧,涅為着,着鎧也。是以鎧喻四弘誓之语。玄应师译為被甲。辅行一曰:「那西音,此云弘誓。」玄应音义叁曰:「涅,应云摩訶涅陀。旧译云摩訶言大,...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一圆相

在禪门為悟之对照而出之圆相也。有圆相之商量者,自慧忠国师始。传灯录五曰:「师见来,以手作圆相,相中书曰字,无对。」碧巖六十九则曰:有南泉一圆相之公案。「南泉、归宗、麻谷,同去礼拜忠国师。至中路,南泉於地上画一圆相云:道得即去,皈师於圆相中坐,麻谷便作女人拜...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八种喻

一、顺喻,谓佛说法随顺世谛次第,从小向大而为喻也。如经云:天降大雨,沟渎皆满。沟渎满,故小坑满。小坑满,故大坑满。如是渐次,乃至大海满。如来法雨亦复如是。众生戒满,乃至解脱满。解脱满,故涅槃满,是名顺喻。(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逆喻,谓佛说法逆于世谛次...

《三藏法数》 / 805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多罗

袈裟名。见[多罗]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黄衣

戒律之上,黄為五正色之一、為衣不如法也。史略上曰:「后周忌闻黑衣之讖。悉屏黑色。着黄色衣。起於周也。」然以黄色是不如法,一转而為褐色,是如法也。史略上曰:「时有青黄间色,号為黄褐,石莲褐也。东京关辅,尚褐色衣。」是宋代之事,至元则屡有赐黄色者,及明则喇嘛...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多罗

见[多罗]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数论外道

又曰数论师。唯识述记二末,言劫初有外道,名曰劫比罗Ka ila,古云迦毘罗者讹也。此曰黄赤,以鬢髮面色并為黄赤故。今西方之贵婆罗门种,皆黄赤色也。於时世号為黄赤色仙人。立二十五諦,论生死涅槃。其后诸门徒分為十八部。其上首名伐里沙。此翻為雨。以生於雨时故名。其雨之徒...

《佛学大辞典》 / 561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大统

官名。统辖一国之比丘也。佛祖统纪五十一曰:「隋文帝勅猛為隋国大统。」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食叁德

经云:诸优婆塞为佛及办诸食具,种种备足,皆是旃檀沉水香薪八功德水之所成熟,其食甘美,有叁德焉。(梵语优婆塞,华言近事男。梵语旃檀,华言与药,能除病故。八功德者,一澄净、二清冷、叁甘美、四轻软、五润泽、六安和、七饮时除饥渴等、八长养诸根也。) 一、清净,谓奉...

《三藏法数》 / 186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伽烂提迦

译曰说转部。小乘部派之名。开宗记一本曰:「伽烂提迦部,此云说转部。然是经部异名,為立实我异故别说。」经量部也。参照[经量部]条。梵Saṁkrānṭikāḥ。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善世院

见[录司]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百劫

小乘之菩萨,终叁大阿祇劫之行而至等觉之位,於此位而犹应种百大劫间至佛果感叁十二相之福业也。故菩萨修行之年时曰叁祇百大劫。而大乘之菩萨,自初兼修福智之二业,故於叁大阿祇劫之外,不别要百劫之修福。小乘之说,於百劫之初翘足七日间以一偈讚嘆弗沙佛,由此功德超越九劫...

《佛学大辞典》 / 273字 / 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具足戒

為比丘,比丘尼当受之戒,别解脱戒中之至极也。比丘為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為五百戒(实為叁百四十八戒),比丘之二百五十戒,為四波罗夷,十叁残,二不定,叁十捨堕,九十波逸提,四提舍尼,百眾学,七灭諍。比丘尼之叁百四十八戒,為八波罗夷,十七残,叁十捨堕,一百七十八波...

《佛学大辞典》 / 453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菩萨号

称人师号為菩萨,史略号竺法护為燉煌菩萨。盖我国菩萨号之始也。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伽耶舍

Saṁghayaśas,论师名。译曰眾称。因明大疏一曰:「伽耶舍,此云眾称,特善萨婆多及因声明论。」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多罗

见[多罗]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又云伴。随从住持之也。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红教

Shamār,喇嘛旧教之,用红色之衣冠,故有此名。教主蓄妻,血脉相承,行於西藏之南部。西藏新志中曰:「喇嘛教始名红教,西歷七百四十七年巴特玛繖巴斡者,被聘至西藏。此人住克什米尔之境,為印度之有名学者。於是巴师以其卓越天稟之能力,热心布教,亲自周行全国。其奇蹟甚多。...

《佛学大辞典》 / 431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迦絺那

Kaṭhina,又作迦提,羯絺那。衣名。译曰坚实,功德。比丘九十日安居行终后,人所供养之衣,此衣依安居之功,有五种之德,故名功德衣。五德者,一受此功德衣上不行作法(一云说净作法),畜餘分之衣,亦无罪(寻常以為长衣戒禁之)。二叁衣之中,不携一衣,经一宿亦无罪(寻常以為...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堂达

之一。法会之式,於场传达愿文等之也。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观自在多罗菩萨经画像品

尔时释迦牟尼佛。又复观察净居天宫。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汝今次应为多罗菩萨说画像法。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承佛圣旨从坐而起。礼佛双足复遍观察净居天宫。而敕天龙夜叉健闼婆阿苏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呼罗伽。及一切世界持明咒仙。作是誓言。汝等应当听受忆本三昧耶勿生疑惑。若当...

《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562字 / 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五藏

藏即含藏之义。谓经律论等皆能含藏无量法义故也。 一、素呾缆藏,梵语素呾缆,即修多罗,华言契经。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也。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之谓法,叁世不易之谓常。经云:若彼有情,乐处山林,常居闲寂,修静虑者,而为彼说素呾缆藏。是也。(十界者,佛...

《三藏法数》 / 478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阎浮檀金

Jambunadasuvarṇa,又作炎浮檀金,阎浮那提金,阎浮那陀金,剡浮那他金。金名。其色赤黄,带紫焰气。阎浮為树名。檀或那提,译曰河。阎浮树下有河,曰阎浮檀。此河中出金曰阎浮檀金。即阎浮河金也。智度论叁十五曰:「此洲上有树林,林中有河,底有金沙,名為阎浮檀金。」玄应音义...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叁衣名义

一、伽梨,梵语伽梨,华言合,又云重;谓割之而合成也。义净法师云:梵语伽胝,华言重复衣。宣律师云:此叁衣名,皆无正翻。今以义译之:大衣名杂碎衣,以条数多故也。若从用为名,则曰入王宫衣,又曰入聚落衣;谓于王宫说法时着,及聚落乞食时着也。萨婆多论云:大衣分叁...

《三藏法数》 / 262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魔王归伏品第三

尔时释迦牟尼如来。说此宝星陀罗尼经时。放大光明。遍照此娑婆世界百俱胝四天下处。悉皆大明。应时此间百俱胝处欲界诸魔。以佛力故皆起惊动。共睹此光所现因缘。咸作念言。决定是彼恶魔所为。于四天下有大威德。彼于我等大自在力故现此光。作是念时。观见恶魔坐忧恼室极生悒恨。尔...

《宝星陀罗尼经》 / 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 / 7103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3日

陀罗尼品之余

尔时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妙音。位居十住摩诃萨地。若于梵中诸梵中尊。若于魔中诸魔中尊。若于释中诸释中尊。乃至毗沙门。毗楼茶。毗楼博叉。提头赖吒。大自在。那罗延。阿修罗等。于诸天主天主中尊。是时妙音梵王。变作第一女人之形色相圆满威仪具足。以胜庄严而自庄严。于释迦...

《宝星陀罗尼经》 / 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 / 2227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3日

轮番守护堂宇之。又云堂守。 又(杂名)西番之也。西番即西域。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叁钵罗佉哆

Saṁ rāgata,译作善至,正至,时至。旧称跋。译作等施。於大眾食前使维那唱此语,然后使大眾食。南山旧律以之為施主对於眾表白平等施意之语。义净新律,以此為消食毒之秘密语。行事钞下叁之叁曰:「梵摩难经夫欲施者,皆应平心,不同大小,佛令阿难临饭说跋,跋者眾饭...

《佛学大辞典》 / 481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云门六不收

问云门:如何是法身?门云:六不收。」见碧巖四十七则,种电钞五。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施食

施饿鬼之食也。又供养斋食於也。 又向食施咒愿,谓之唱食。又云施食。佛说贤者五福德经曰:「佛言:人持食施,有五种利:一色二力叁命四安五辩。」禪苑清规曰:「首座施食粥,云粥有十利(云云),斋云叁德六味(云云),施食已,行者喝食。」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巡寮

校定清规云:侍者上堂时,先使行者掛巡寮牌,住持巡寮自东廊第一寮巡起。寮眾各出外迎接,仍送出。眾寮人多处,唯寮元一人迎送出入,大眾只立门外。见象器笺九。祇云:世尊以五事故,五日一按行房。一恐弟子着有為事,二恐着俗论,叁恐着睡眠,四為看病,五令年少比丘观佛威...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多罗

Uttarāsaṅga,又作嗢多罗,优多罗,郁多罗伽,嗢怛罗伽等。袈裟名。叁衣之一。译曰上衣。玄应音义十四曰:「多罗,或云郁多罗伽,或云优多罗,或作沤多罗亦犹梵言讹转耳,此译云上着衣也。着谓与身相合,言於常所服中,最在其上,故以名焉。或云覆左肩衣。」慧...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浴佛

与[灌佛]毛]揩之。举两指灌水於自顶之上,谓之吉祥之水,冀求胜利焉。问:浴佛表何?通曰:象佛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也。然彼日日灌洗,则非生日之意。疑五竺多热,既频浴,佛亦勤灌耳。东夏尚腊八,或二月四月八日,乃是為佛生日也。」参照灌佛条。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观自在多罗菩萨经曼荼罗品第二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多罗菩萨言。若女人为欲成就一切种智。及欲满足世间胜愿。应当修习如是秘要。其曼荼罗。一如今日释迦如来在净居天宫。与诸菩萨集会之位。其修行者先应择地。或于山峰或于河岸。或近大海华果泉池。寂静之处离诸危难。及蔑戾车怨贼毒虫。旃陀罗等杂秽之处。...

《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1746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寺内葬

寺為叁宝之住所,死骸葬此亦无咎。行事钞下曰:「高传多有寺中葬者,经律中亦有之。祇持律法师,营事比丘,德望比丘,应起塔。相轮悬於幡盖,在屏处安置,不得在经行处作之。」律以尸為不净,禁置於佛殿,故特以此辩解也。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伽婆尸沙

见[残]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不分

小乘经典第一期之结集,有分窟内窟外二部者,亦有不分者。不分之说,如阿育王传四曰:「迦叶与[五百罗汉]同至毕波罗窟,先使阿难结集修多罗藏,次使优波离结集毘尼藏,后迦叶自结集摩得勒伽藏。」(取意)。十诵律六十曰:「大迦叶与五百比丘共安居王舍城外精舍,先使优波离结集毘...

《佛学大辞典》 / 943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临济真人

临济上堂云: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从汝等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时有出问:如何是无位真人?师下禪床把云:道道。其拟议。济托开云:无位真人是什麼乾屎橛。便归方丈。见临济录,人天眼目上,从容录(叁十八则)。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护正法品第十一

尔时世尊释迦如来告诸大众。释梵天王。毗楼勒叉。毗楼博叉。提头赖吒。毗沙门等。诸善男子。我以大悲愍众生故。于此五浊秽恶佛刹难得法时。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中众生堕无明闇。烦恼怨贼奸狡恼害。我为众生灭烦恼故。退诸魔党建立法幢。无量众生诸苦解脱。雨大法雨退俱胝魔...

《宝星陀罗尼经》 / 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 / 4310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3日

赵州勘婆

「五臺山路上有一婆子,凡有,问臺山路向甚麼处去。婆云:驀直去。纔行叁五步。婆云:好个师又恁麼去?后有举似赵州。州云:待我去勘过这婆子。明日便去,亦如是问。婆亦如其答。州还,谓眾云:臺山婆子,我勘破了。」见会元赵州章,无门关叁十一则,从容录十则。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八敬戒

又名八敬法,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如来成道之十四年,姨母求出家,佛不许之,盖以正法千年,若度女人,则减五百也。阿难叁请,便传八敬法,使向彼说。若能行之,则听女出家。姨母顶戴信受,乃得戒。由得戒之十缘而正法亦復千载。四分律四十八曰:「佛告阿难,今為女...

《佛学大辞典》 / 439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叁病难治

一、谤大乘,大乘即佛菩萨所乘之法也。谓人宿无善种,不能信受如来之法,而于大乘经典,妄生谤毁;既无修种之因,当受地狱之报。如世重病,实难治也。 二、五逆罪,逆者违悖天理也。谓人于父母,当竭力孝养,以报其恩,而反害之。之和合,得成道业,利益于人,反离间而破散之...

《三藏法数》 / 314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观自在多罗菩萨第二画像品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复告多罗菩萨言。若修行人复欲成就第二画像法者。先于中台画无量寿佛。倚菩提树。左边画离垢菩萨白色种种庄严衣纱縠衣。手持白拂侧顾向佛。右边画四臂观自在菩萨。右第一手作无畏印。以中指大指捻数珠。展手作摩顶势。第二手作执杖形。左第一手持红莲华。第...

《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1101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五大部

南山律依凭之註疏,有五种之大部也。俱係道宣律师之撰述:一、四分律删繁补闕行事钞叁卷(分十二卷),二、四分律含註戒本疏四卷(分八卷),叁、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四卷(分八卷),四、四分律拾毘尼义钞叁卷(分六卷,后二卷今缺),五、四分比丘尼钞叁卷(分六卷)也。其中前...

《佛学大辞典》 / 369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白四羯磨

Jña ticaturthaṁ,中行事务,如授戒之重法,向眾先告白其事,曰白。次叁问其可否而决其事曰叁羯磨Tṛtīya karmavācanā,合一度之白与叁度之羯磨曰白四羯磨。是最重之作法也。羯磨疏一上白:「若情事殷重,和举转难。如受懺大仪,治摈重罚。故须一白牒陈,叁羯磨量可,方能成...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妙高十义喻十住菩萨行

妙高,即须弥山也。以其四宝所成,出七金山之上,故名妙高。如来说华严经时,以自在神力,升此山顶,加被法慧菩萨,说十住菩萨之法行有此十喻焉。(梵语须弥,华言妙高。四宝者,金银琉璃水精也。七金山者,一双持、二持轴、叁担木、四善见、五马耳、六障碍、七持地,皆言金者,...

《三藏法数》 / 902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用六物

一、伽𥠖,梵语伽𥠖。华言合,又云重,谓割之合成而重迭也。此衣于说法时着。 二、郁多罗,梵语郁多罗。华言上着衣,谓加于安陀会之上也,此衣于入众礼诵时着。 叁、安陀会,梵语安陀会。华言中宿衣,谓于宿睡及作务时着。 四、漉水囊,会正记云。西方用白㲲,东土宜...

《三藏法数》 / 263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七遮罪

(亦名七逆罪,出梵网经) 遮谓遮障圣道,逆谓不顺于理。行此七罪,不复成就善根。经云:法师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是也。 一、出佛身血,佛是一切众生慈父,能令众生悟明自心,出离苦趣,众生当历劫供养,以报其恩,况复出其身血。如兴起行经云:提婆达兜举石掷佛,迸石小片伤...

《三藏法数》 / 592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嗢怛罗

见[多罗]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魔王归伏品之余

尔时魔王见彼一切所有魔众。各与眷属归依如来。是时魔王转加瞋怒过于前量。惊怖迷乱举声悲泣说如是偈。 我失胜威德 无复有见助 沙门胜神通 夺我魔境界 应更勤方便 思后时所作 斫断莲华根 令众散诸方 莲华根断已 令大众迷乱 若众迷乱已 此我后愿力 尔时...

《宝星陀罗尼经》 / 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 / 1037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3日

旦过

宿泊於旦过寮之。谓行脚之禪也。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四种信心

一、信根本,谓真如之法,诸佛所师,众行之源,能爱乐者,即是信于根本,故云信根本。 二、信佛,谓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求一切智,故云信佛。 叁、信法,谓信受诸佛所说之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故云信法。 四、信,谓信能正修行,自利利他...

《三藏法数》 / 128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威仪

同威仪师。

《佛学大辞典》 / 5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重复衣

伽梨之异名。以重着多罗上故也。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葬式

佛家之葬式,本依后分涅槃经净饭王泥洹经等所说及毘奈耶杂事所说之亡葬法(见[葬法]条。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戒膝

比丘受戒时之膝也。即右膝着地之坐法。见[右膝着地]条。行事钞上之叁曰:「若堂内者,至门限内,举手呼言:某甲来!彼来已為捉衣鉢,令至中,教礼足已,至戒师前,右膝着地合掌。」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招提

具名拓斗提舍,梵音Caturdeśa,译曰四方。谓四方之為招提,四方之施物為招提物,四方之住处為招提坊。魏太武造伽蓝,以招提名之,招提二字,遂為寺院之异名。增一阿含经十四曰:「毘沙鬼白世尊曰:我今以此山谷施招提,唯愿世尊為之受之。」悲华经八曰:「比丘比丘...

《佛学大辞典》 / 329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贡高

净名经曰:「我心憍慢者,為现大力士,消伏诸贡高,令住无上道。」肇曰:「慢心自高,如山峰不停水,菩萨现力士伏贡高心,然后润以法水。」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4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穿耳

印度之,多繫耳环,谓之穿耳。风穴眾吼集指达磨為穿耳客。西域记七曰:「阿避陀羯刺拏伽蓝,唐言不穿耳。(中略)昔大雪山北覩货罗国有乐学沙门,二叁同志礼诵餘闲,每相谓曰:妙理幽玄,非言谈所究。圣迹明着,可足趾相寻。(中略)既至印度,寓诸伽蓝,轻其边鄙,莫之见舍...

《佛学大辞典》 / 266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四种

一、胜义,谓诸佛世尊及诸菩萨、缘觉、声闻等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通达无碍,而得自在,是名胜义。 二、世俗,谓剃除须发,被服袈裟,成就出家威仪,能持佛之禁戒,是名世俗。 叁、哑羊,谓愚痴鲁钝,不能了知根本等罪犯与不犯,及于微小之罪,不能发露忏悔,是名...

《三藏法数》 / 180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七聚

聚即类聚。谓聚众律以成其类,随犯而制之,故名七聚也。 一、波罗夷,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有叁义:一者,退没,由犯此罪,道果无分,没溺恶道。二者,不共住,谓非但失道而已,不得于说戒羯磨中共住。叁者,堕落,舍此身已,堕在阿鼻地狱也。(梵语羯磨,华言作法。梵语阿...

《三藏法数》 / 345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出家二戒

一、十戒,谓一不杀、二不盗、叁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坐高广大床、七不着花鬘衣、八不观听歌舞、九手不捉金银财宝、十不过中食。此十戒是初出家沙弥所持,是为出家十戒。(梵语沙弥,华言息慈。息世染之情,慈济群生也。) 二、具足戒,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谓...

《三藏法数》 / 407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圣道衣

紫衣,素绢,道服等谓之圣道衣。以是為天台真言等圣道眾之人所着故也。对於律之律衣,念佛之黑衣而言。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官名。佛祖统纪五十一曰:「秦主以[(丰力)/石]為国正,法钦為录。」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法事

又云佛事。為追福及善根开供佛施读诵讲说之会座也。 又(杂语)佛法之修行,谓之法事。楞严经一曰:「发大勇猛,行一切难行法事。」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默摈

梵曰梵坛,对於强獷之比丘,一切之七眾,不与之往来谈话也。行事钞上二之二曰:「言默摈者,五分云:梵坛法者,一切七眾不来往交言。」同资持记曰:「梵坛者。有云:梵王宫前立一坛,天眾不如法者,令立坛上,餘天不与往来交言。五分因阐陀恼,故用此治。」维摩经略疏一曰:「彼...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中阿含经

四阿含经之一。六十卷,东晋瞿曇伽提婆译。见[阿含]条。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尼八敬戒

中本起经云:佛成道后,姨母大爱道,求出家学道,佛不许。阿难白佛:愿听出家。佛言:止,止,无使女人入我法中为沙门也。譬如族姓之家,多女少男,即知其家衰弱,不得强盛。阿难再请,佛乃说八敬法,若能依此,听许出家。大爱道顶戴信受,遂度为尼。(梵语阿难,华言庆喜。梵语...

《三藏法数》 / 439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