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6 条搜索结果

五髻文殊

顶上结五髻,為童子形。常云文殊之本体,為此五髻文殊,其他之文殊以之為本,五髻表五智五佛,童形取天真也。是為五字文殊法之本尊。五字即五髻。五髻即五智五佛。以阿字為种子,密号云吉祥金刚。大日经一曰:「次至第叁院先图妙吉祥,其身鬱金色,五髻冠其顶,犹如童子形。左持青...

《佛学大辞典》 / 280字 / 6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留波叉

又作留博叉,四天王中,西方天王之名。译曰杂语,丑眼,广目。玄应音义七曰:「俱留波叉,或言留博叉,讹也。具言鼻溜波阿叉,旧曰杂语,一义也。正言丑眼,西方天王名也。」见[流波叉]条(如音义之说,混沙门与广目)。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6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嚩拏

Rāvaṇa,天仙名。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6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大自在天

自在天外道之主神也。梵语摩醯首罗讹略,正為摩醯湿伐涅Maheśvara,译言大自在。在色界之顶,為叁千界之主。此大自在天有二种:一曰舍闍摩醯首罗,一曰净居摩醯首罗。舍闍為鬼类之名,摩醯首罗论师之所祀,有二目八臂,乘白牛,住於色界。密教以之為大日如来之应现。彼又言此...

《佛学大辞典》 / 1079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降焰魔尊

又曰焰漫德迦,又曰六面尊,六足尊,大威德王。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验念诵法曰:「圣阎曼德迦威怒王。」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曰:「阎曼德迦忿怒王。」又曰:「大威德尊。」大日经疏六曰:「降焰摩尊。」秘藏记末曰:「阎摩德迦尊。」仁王经仪轨上曰:「威怒六足金...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陪臚

Bhairava,自在天之一形,陪臚破阵曲為舞乐,唐招提寺之陪臚会奏之,称其蹈舞之际所走之方云陪臚走。参照[陪嚩]条。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6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婆尸

Vi aśyin,又作鉢尸,微鉢尸,鞞婆尸,婆沙,维卫,过去七佛之第一佛。译曰胜观,种种观,种种见等。又名弗沙,或底沙。释迦菩萨第叁阿僧祇劫满时,遭此佛初修百大劫种相之福,以為七佛之首。又由讚其佛之精进力,超九劫而成佛,可知此佛出世,在九十一大劫之前也。智度论九...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6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赤袈裟

又作赤衣,絳袈裟,赤絳衣等。根本奈耶叁十九,以青泥赤叁色為佛制之坏色,曰:「赤者谓树赤皮。」是為十诵律十五所谓之茜色,四分律十六等所谓之木兰色,非為纯赤色。故十诵律十五,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八,禁用青黄赤白黑五种之纯色,谓若得赤衣,应叁种净。奈耶杂事二十九曰:...

《佛学大辞典》 / 359字 / 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大施太子

贤愚经大施抒海缘品曰:「摩訶闍迦樊,译言大施,又云能施太子。昔释迦佛為大施太子时欲賑国人,入海求如意珠,知在龙王之顶,欲抒尽海水而取之。虽筋骨断坏,终不懈怠。诸天感其至诚而来助之。龙王恐送珠与之。」智度论十二谓為「能施太子。」是為梨耶波罗蜜(精进度)之圆满行...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六十四书

印度所行之一切外典也。佛本行集经十一曰:「一、梵天所说书,Brāhmī(今波罗门书正十四音是)。二、佉卢虱吒书,Kharoṣṭī(隋言驴唇)。叁、富沙迦罗仙人说书,Puṣkarasārī(隋言莲华)。四、阿迦罗书,Aṅgali i(隋言节分)。五、懵伽罗书,Vaṅgali i(隋言吉祥)。六、耶懵尼...

《佛学大辞典》 / 1921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苏达拏

又作苏陀沙拏,旧作须大拏,须达拏,须提梨拏。译曰善牙,善施等。释迦如来因位时,為叶波国太子,行檀波罗蜜时之名,又名须提梨拏,译曰好爱。太子须大拏经曰:「如来往昔為叶波国太子,好施。应敌国来求而与以国宝白象,父王怒,放之檀特山。太子携一妃二子至山中,后復施与之於...

《佛学大辞典》 / 272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释迦生处之城名。见[迦罗]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拘尸那

Kuśinagara,又曰俱尸那,拘夷那竭,究施,拘尸那竭,拘尸那揭罗。城名。译言角城,茅城等。是世尊入灭之处。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拘尸那,旧经中,或作拘夷那竭,又作究施城。那者,以梵语那迦,此云城也,译言上茅者,多有好茅故也。」涅槃经会疏一曰:「拘尸那,云无翻,有多...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戒律

五戒十善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防止佛徒邪非之法律也。梵语尸罗,Śila译曰戒,防非止恶之义。梵语优婆罗叉U alakṣa,译曰律(净影),梵语尼Vinaya,译曰律(南山),法律之义。汉灵帝建寧叁年,安世高首出义决律二卷。次有比丘诸禁律。魏世天竺叁藏曇摩迦罗到许洛。慨魏境僧无...

《佛学大辞典》 / 585字 / 6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醯勒

又云鞞醯勒,梨勒,新云鞞得迦,尾吠怛迦。善见律十七曰:「鞞醯勒,其形如桃子,其味甜,服能治癩。」慧琳音义十六曰:「醯勒,西方果树名也,今梨勒是也。」百一羯磨八曰:「鞞得迦,旧云鞞醯勒者,讹也。」梵语杂名曰:「醯勒,尾吠怛迦。」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娑罗林

Śālavana,娑罗者坚固之义,因而谓之坚固林。慧苑师云高远之义也。佛在拘尸那城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树四方各二株双生中间入灭,故佛之入灭处谓之娑罗林,而曰娑罗树间。又云牛角娑罗林。牛角者表双树。或言角者拘尸那城之别名。又佛涅槃时,双树悉变白如白鹤,故谓之鹤树。玄应音...

《佛学大辞典》 / 425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利耶之略。

《佛学大辞典》 / 7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伽罗

Vyākaraṇa,新译曰耶羯刺諵,又云何羯唎拏。译曰声明记论。关於五明中声明,即语学之俗书总名也。慈恩寺传叁曰:「印度梵书名為记论,其源无始,莫知作者。每於劫初,梵王先说,传授天人。以是梵王所说,故曰梵书。其言极广,有百万颂,即旧译云伽罗论者是也。然其音不正。...

《佛学大辞典》 / 1271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怛那尸紧鸡佛

Raṭnaśikhin,译曰称檀德佛,宝髻佛。见陀罗尼集经二。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耆婆天

译曰命天。长命之天也。楞严经二曰:「王言:我生叁岁,慈母携我,謁耆婆天。」长水疏曰:「耆婆此云命,西国风俗,皆事长命天神。子生叁岁,即謁彼庙,谢求得也。」此天為帝释天左右之侍卫。长阿含经曰:「释提桓因左右,常有十大天子,随从侍卫。何等為十?一名因陀罗,二名瞿夷...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大日经义轨

一、摄大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华胎藏海会悲生曼荼罗广大念诵仪轨供养方便会叁卷,唐善无畏译。称為摄大轨。二、大卢遮那经广大仪轨,叁卷,同人译。称為广大轨。叁、大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供养方便会,二卷,唐法全於玄法寺集,称為玄法...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剌那

见[怛娜]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5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修多罗

Sūtra,又作修单罗,修妒路,修多阑,修单兰多。以綖為正翻。谓如以綖(线字同)贯花,使之不散。言教能贯穿法义使不散失,故名之為綖。其餘经文谓為契经,经本等者,义译也。新作素怛缆,素缆,苏多罗,苏罗。译綖或契经。綖之义如前。契经者,契於理,合於机,故曰契。贯穿...

《佛学大辞典》 / 1194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舍闍

Piśācā,又作舍遮,辟舍柘,毕舍遮。持国天所领鬼之名称。孔雀王咒经下曰:「舍闍,梁云颠鬼。」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毕舍遮,旧云舍闍,又作舍遮,鬼名也。饿鬼中胜者也,亦言颠狂鬼也。」同二十四曰:「毕舍遮,旧经中名舍闍,亦言辟舍柘。」慧苑音义下曰:「舍闍王...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婆沙

佛名。见[婆尸]条。 又(术语)Vibhāṣā,又作鼻婆沙,鞞婆沙,颇沙。译曰广说,胜说,异说。俱舍光记一曰:「者名為广,或名為胜,或名為异,婆沙名说。」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婆沙,或言鼻婆沙,随相论作颇沙。此云广解,或言广说。亦云种种说,或言分分说,同一义也...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宾头卢颇罗堕

Piṇḍolabharadvāja,具曰宾头卢颇罗堕誓。略曰宾头卢或宾头。十六罗汉中之第一宾头卢尊者也。永住於世,现白头长眉之相。名宾头卢,姓颇罗堕,又曰宾头卢突罗闍,宾度罗跋罗惰闍。宾头卢翻言不动,颇罗堕译言捷疾,利根,重瞳等。婆罗门十八姓名之一。此人原為拘舍弥城优陀延王(...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涅槃声

於梵音显等十字,因兹名為涅槃之十字。」贤愚经及报恩经详记坚誓师子為法师所死之因缘,然不说此十字之事。是有密部经轨之典据耶?抑出於口传耶?宜更考之。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闍那

Vijñāna,又云若南。译曰识。了别之义也。婆沙论七曰:「闍那,秦言识。」瑜伽伦记一上曰:「若南,此云识,了别為义。」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眷属

梵语杂名曰:「眷属,梵语跛儞缚罗。眷属二字见史记。史记樊噲传曰:「大臣诛诸吕,吕须婘(註音眷)属。」释迦大日各有内大二眷属。释迦之二眷属者,智度论叁十叁曰:「如释迦文佛,未出家时,车匿给使,优陀耶戏笑,瞿耶耶输陀等诸婇女為内眷属。出家六年苦行时,五人给侍。得...

《佛学大辞典》 / 402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广严城

梵语曰舍离Vaiśali,译曰广严。在中印度,佛在此说药师经维摩经等。药师本愿经曰:「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同古迹曰:「言广严者,梵云舍离,或云耶离。」行宗记二上曰:「广严城者,广谓土境之大,严即风物之美。昔波罗奈国王夫人,生一肉团,羞...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舍离城结集

是小乘叁藏中那耶藏之结集也。佛灭后一百年,於舍离国有十个非法起。长老耶舍(陀)比丘,於舍离城波利迦园召集七百圣眾,断十箇非法,洗净律藏云:四分律五十四、十诵律六十、五分律叁十、僧祇律叁十叁、尼母经四、善见律一、西域记七之诸书所记同。西域记七曰:「吠舍釐...

《佛学大辞典》 / 345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微瑟纽

Viṣṇu,又作瑟纽、纽、韦纽、瑟笯、瑟怒、搜纽、瘦纽。那罗延天之别名也。又為自在天之别名。大日经疏五曰:「微瑟纽,旧译谓之纽。此是那罗延天也。」同十七曰:「韦纽天,自在天别名。正云瑟纽。」玄应音义二十二曰:「瑟笯天,旧云搜纽,或云纽,皆讹也...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阿修罗界

阿修罗之世界。叁界义曰:「若依十地经妙高山(须弥山)北,大海下,过二万一千由旬有罗睺阿修罗王宫,次下二万一千由旬有勇健宫,次下二万一千由旬有华鬘王宫,次下二万一千由旬有摩质多罗王宫。若依起世经,须弥东西面,去此一千由旬外有摩质多罗宫,纵横八万由旬。又云修罗...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沙门

鞞沙门四天王之一。见[沙门天]项。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略

Vai ulya,又作鞞佛略,裴佛略。新云富罗。十二部经之第十。译曰方广经。称方正广大之经典。小乘之长阿含经,大乘之华严法华等诸经是也。若对於小乘,则一切之大乘经悉為方广经。大乘义章一曰:「佛略经,此名方广。理正曰方,义备名广。若依小乘,诸正為方,言多曰广。」慧...

《佛学大辞典》 / 265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因陀达婆门佛

译曰相应佛。见陀罗尼杂集二。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琉璃

Virūḍhaka,国王名。又称流离王,琉璃王,娄勒王,维楼黎王,楼黎王,娄勒王等。新作卢释迦王,卢宅迦王。生时与琉璃宝俱,故号琉璃,又由大夫人之讖,而名恶生王。舍卫国(新曰室罗伐悉地国),波斯匿王(新译胜军王)之子,末利夫人所生。弒父王而嗣位,又以旧怨灭迦...

《佛学大辞典》 / 324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融叁世间十身

华严经说二种之十身,一谓融叁世间之十身,二谓佛具之十身。融叁世间之十身者:一眾生身,六道之眾生也。二国土身,六道眾生之依处也。叁业报身,生上二身之业因也。(已上叁身属於染分)。四声闻身,观四諦而求涅槃者。五独觉身,观十二因缘而求涅槃者。六菩萨身,修六度而求菩提...

《佛学大辞典》 / 347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王舍城

梵名曷罗闍姞利呬城Rājagṛha,在中印度摩伽陀国。频婆娑罗王(新曰频娑罗)自上茅城之旧都,迁居於此,围王舍城有五山,五山之第一即灵鷲山也。智度论叁曰:「问曰:如舍婆提(Śrāvasti)、迦罗(Ka iavastu)、婆罗奈(Vārāṇasi)大城,皆有诸王舍,何以故独名此城為王舍?...

《佛学大辞典》 / 579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鉢罗步多怛曩野

Prabhūtaratna,多宝佛之梵名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抱休兰,佛名也,正音鉢罗步多怛曩野(与格),唐云多宝。」萨曇分陀利经曰:「抱休罗兰,汉言大宝。」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金刚橛

又名四方橛,或作四橛。修法时坛上四隅所立之橛也。其形如独股杵,长六寸,或八寸四分,又有九寸。其头作莲形,或作宝形等,随修法而不同。於坛上等结界设之,意使道场之地分,坚固如金刚,诸障不能恼害也。法见苏悉地羯罗经中,大日经疏六等。 又(术语)印契名。修法道场,结界...

《佛学大辞典》 / 282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业

五种之业也。有四种:(一)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时分不定异熟定业,时分不定异熟不定业也。大婆沙论第一百十四曰:「復有餘师,说五种业。谓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各唯一种。顺不定受业中復有二种:一异熟决定,二异熟不决定。」即是。又出俱舍...

《佛学大辞典》 / 589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恶生王灭释种往昔因缘

奈耶杂事九详说之。兴起行经上曰:「过去久远世,於罗阅祇大城中时穀贵飢饉,(中略)其时罗阅祇有大村数百家,名曰吱越。村东不远有池名曰多鱼,吱越村人将妻子诣多鱼池,止於池边捕鱼食之。时捕鱼人採鱼着岸上,在於陆跳。我尔时為小儿,年适四岁,见鱼跳而喜。时池中有两种鱼...

《佛学大辞典》 / 226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四藏

小乘之大眾部立四藏。加杂藏也。杂藏者诸大乘经也。增一阿含经序品曰:「契经一藏,律二藏,阿曇经為叁藏。方等大乘义玄邃,及诸契经為杂藏。」智度论四十九曰:「四藏者所谓阿含、阿曇、尼、杂藏。」分别功德论一曰:「阿难所撰今四藏是也。」智度论十一曰:「以四种法藏教...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宝髻佛

怛那尸紧鸡佛之译名。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玄奘

唐大慈恩寺玄奘叁藏,姓陈,偃师人,俗名褘。兄长捷,先出家,在洛阳净土寺。师十叁岁,亦入净土寺出家,就慧景听涅槃经,於严法师受摄大乘论,令名夙着。 武德元年,与兄共入长安,寻赴成都,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曇,就震法师听讲发智论,五年受具足戒,又习律部。既而往...

《佛学大辞典》 / 1172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降叁世尊形

仁王经仪轨上曰:「依教令轮故,现作威怒降叁世金刚,四头八臂,摧伏摩醯首罗大自在天诸魔军眾。」降叁世成就极深密门曰:「吽迦罗金刚,暴怒处月轮,身流火光聚,徧体玄青色。大自在天王,妃乌摩為座。(中略)即起平身立,举右足左旋,躡彼傲慢者。大自在欲王,扑至於地已,定(...

《佛学大辞典》 / 335字 / 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金刚子

金刚树(一名天目树)之实。可造数珠。念诵不动尊等金刚部尊用之。慧琳音义叁十五曰:「鸣嚕捺叉Rudra-akṣa,西方树木子,核文似桃核,大如小樱桃颗。或如小弹子,有颗紫色。此名金刚子,堪作数珠。金刚部念诵人即用之,珠甚坚硬。」 又(术语)金刚之佛子也。於曼荼罗入灌顶...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湿缚

药名。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湿缚药,此云有种种功圣药也。」梵Viśva。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金刚网

梵语缚曰罗[口半]惹罗。印契名。十八契印之一。修法道场结界界所结之印明,特為结护上方虚空界故,一名虚空网。以二大指捻二头指下之第一文,即成。诵真言叁徧,随诵随以印於顶上右旋便散。网界之真言曰:唵尾娑普乞洒缚曰半惹吽发吒。由结此印及诵真言之加持力故,即於...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舍利弗

Śāri utra,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罗,舍利子,新作舍利弗多罗,舍利富多罗,舍利补怛罗。舍利者母之名,弗或弗多者,弗多罗之略,子之义也。為舍利女之子,故曰舍利弗,舍利子。又父名云优婆提舍,故从父而称之曰优婆提舍。然母名之為舍利,古来有二释,一為鸟名。译曰秋露,鶖鷺...

《佛学大辞典》 / 743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波斯

又作波嘶,国名。新作波剌私,波剌斯,波悉。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波剌私,亦云波嘶,或云波斯,国名也。临近西海,最饶其宝,诸国商人皆取其货,斯以龙威珠力古昔推焉耳。」西域记十一曰:「波剌斯人,性躁暴,俗无礼仪,无学艺,多工伎,婚姻杂乱,死多弃尸。」梵语杂名曰:「...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老宿

老成宿德之人。临济录曰:「有一老宿参师。」名义集一曰:「体履,此云老宿,他利此云宿德。」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胜敌沙门

对於胜军不动,胜军地藏而有胜敌沙门。以沙门為战神故也。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坏相金刚陀罗尼经

一卷,元沙巴译。此陀罗尼如金刚之坚利,能破坏一切烦恼魔障,故名坏相金刚。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天亲

Vasubandhu,梵名婆藪槃豆,又曰婆修槃陀,译曰天亲,新作伐苏畔度,译曰世亲。波藪译曰世天,纽天之异名也。以父母求世天亲爱而名。或言為天帝之弟,故名天亲,婆藪槃豆传曰:「婆藪槃豆者,北天竺富娄沙富罗国(译曰丈安国)人,佛灭后九百年而出,兄弟叁人,皆名婆藪槃豆,长...

《佛学大辞典》 / 484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kṣa,又作乞叉,乞洒。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一切法尽不可得之义谓一切文字究竟无言说之声也。从Kṣaya(尽)及Akṣara(语,音,文字)之语而释之。金刚顶经曰:「乞叉(二合)字门一切法尽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乞洒(二合)字时,是一切文字究竟无言声。」 又梵名,Ksetra,...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又作羯随,迦。鸟名。译曰好声鸟。玄应音义四曰:「羯或言羯随,或云迦,此皆梵音讹也。此译云:迦声。迦者好,名為好声鸟也。」见[迦陵频伽]条。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鉢多罗

Pātra,又作波多罗,波,鉢罗,播怛,鉢和罗,鉢和兰。略云鉢。比丘六物之一,饭器也。有泥铁之二种,译曰应器,又曰应量器,以体色量叁者皆应法故也,又以贤圣应受人之供养者用之也。玄应音义十四曰:「鉢多罗,又云波多罗,此云薄。谓治厚物令薄而作此器也。」寄归传二...

《佛学大辞典》 / 306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起尸鬼

陀罗法所用之鬼名。菩萨戒疏咸註中曰;「陀罗者。西土有咒法。咒死尸令起。谓使鬼去杀人。」文句十下曰:「吉遮起尸鬼。」见[陀罗]条。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旃檀烟

谓佛之荼也。以旃檀為薪而荼佛也。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弃罗章

声明学处五经中第四经之称。见加罗条。(CBETA註:疑為见[伽罗]条)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剌闍

又作惹Pajas,译曰尘。数论所立自性叁德之第二云剌闍。尘坌之义,又傍翻為瞋為苦。唯识述记一末曰:「梵云剌闍,此名云微,牛毛尘等,皆名剌闍,亦名尘坌,今取尘义。」梵语杂名曰:「尘,梵名度哩,惹。」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八道

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金刚合掌

十二合掌之第七。又云归命合掌。梵语鉢拏摩合掌。大日经疏十叁曰:「令十指头相叉,皆以右手指加於左手指上,如金刚合掌也。此云归命合掌,梵音名鉢拏摩合掌。」经云合掌叉手。梵Praṇāma。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契经

经文者契人之机,合法之理,故云契。大乘义章一曰:「以其圣教称当人情,契合法相。从义立目,名之為契。」玄义八上曰:「翻為契者,契缘契事契义。」义林章二本曰:「今大乘解,梵言素缆,此名契经。(中略)契者,契当至合之义。」探玄记一曰:「素缆,此云契经。契有二义,...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目犍连為执杖梵志所杀

佛涅槃之先,上足二弟子先涅槃者,叁世诸佛之常法也。舍利弗目连既知佛将涅槃,夏坐竟将般涅槃。是时尊者大目犍连入罗阅城乞食,执杖梵志遥见目连来,各各相谓曰:此是沙门瞿曇弟子,彼弟子中无出此人上者,我等盍共围打杀之。诸梵志共围打之,烂尽,苦恼甚。是时目连以神通还祇洹...

《佛学大辞典》 / 564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九山八海

谓须弥山等九山与周於各山间之八海也。是盖印度世界建立说所表之山海总数,以须弥山為中心,其周围有游乾陀罗等八大山,成列迴绕,而山与山之间,各有一海水,故总為九山八海。 据起世经一长阿含经十八等,所谓九山者:一、须弥Sumeru,二、佉提罗Khadiraka,叁、伊沙陀罗Iṣādhar...

《佛学大辞典》 / 1204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摩庾

见[摩由罗]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乾陀树香

由乾陀树製之香料,即安息香也。宝楼阁经中注曰:「乾陀树香,安息香也。」梵Gandhāra Gandhāla,安息香者,通常呼為Guggula。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卢印

卢遮那(即大日如来)之入定印也。大日之入定印為法界定印,其印相,仰左手右手重於其上,二大指相拄,舒着头指。左右头指之中节上下重合。深入禪定而观见法界眾生之相也。见胎藏界曼陀罗大钞一。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訶提

衣名。舍卫国波斯匿王闻阿难说法欢喜,施家中第一訶提衣,使作叁衣。见中阿含訶提经。梵Vihati巴Bāhitikā。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迦湿弥罗城结集

小乘经典第四期之结集,為说一切有部所传。有两说:一佛灭后四百年,集五百罗汉与五百菩萨,迦旃延罗汉為上座,马鸣菩萨為笔者,造阿达磨之婆沙一百万偈。一佛灭后四百年,当健陀罗国迦腻色迦王时集五百罗汉,世友菩萨為上首,造鄔波第鑠论十万颂,以释经藏,造那耶及阿达...

《佛学大辞典》 / 639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嚕捺罗

又曰驴那。见[鲁达罗]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不自在

梵语曰:阿伊湿伐Eśvara,中阿含经叁十六梵志品曰:「佛言:在家者以自在為乐,出家学道者以不自在為乐。」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频伽陀

又曰笈摩。药名。探玄记二十曰:「频伽陀药者,具云笈摩,此云除去,谓能除去毒恶故。」慧苑音义下曰:「笈摩此云普去,谓能普去一切疾病也。」梵Vigata Vigama。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不退菩萨

跋致之菩萨也。阿跋致,译曰不退,於无上菩提不退转也。分别之有叁种四种之异。法华经序品曰:「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同譬喻品曰:「有得缘觉,不退菩萨。」见[不退]条。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止观

梵名奢摩他,Śamatha鉢舍那Vi aśyana译言止观,定慧,寂照,明静。止者停止之义,停止於諦理不动也。此就能止而得名。又止息之义,止息妄念也。此就所观而得名。观者观达之义,观智通达,契会真如也。此就能观而得名。又贯穿之义,智慧之利用,穿凿烦恼而殄灭之也。若就所修之...

《佛学大辞典》 / 828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曼荼罗

Maṇḍala,又作曼陀、满荼逻、漫怛罗、蔓陀罗、曼拏罗。略云曼拏、曼荼。新旧之译有种种,旧译多曰坛,又云道场,新译多曰轮圆具足,又云聚集。此中就体而言,以坛或道场為正意,就义而言,以轮圆具足或聚集為本义。即筑方圆之土坛安置诸尊於此,以祭供者,是為曼陀罗之本体,而...

《佛学大辞典》 / 929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罗婆苏都

Ka ilavastu,又作迦维,迦维罗阅,迦维罗越,迦罗,迦罗婆,迦比罗皤窣都,迦罗皤窣都,迦夷罗,迦维罗卫,迦比罗婆修斗,迦随罗卫,迦尾攞缚娑多,劫比罗伐窣堵等。城名。悉多太子之生处。释迦谱六曰:「迦维罗阅城,晋言妙德。」本行集经二十四曰:「迦罗婆苏都,隋言...

《佛学大辞典》 / 373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净居天真言

(归命语上略)摩拏摩达摩叁婆嚩费婆嚩迦他那。叁。叁。莎訶。第一句摩拏摩為意悦之义,受种种乐,故意悦也。第二句达摩叁婆嚩為法生之义,此為佛所化生,不关於世天之垢,自法而生也。第叁句,费婆嚩為随有之义,第四句迦他那為说之义,通上句曰随有所说,随彼法而生,以之解...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火葬

天竺四葬之一。梵语曰荼。又曰闍维Jhā ita,译為焚烧。谓以火烧之也。经中所谓全身舍利者埋葬也,身分舍利者火葬之结果也,佛取火葬。后分涅槃经下曰:「尔时如来,以大悲力,从心胸中,火踊棺外,渐渐荼。经於七日,焚妙香楼,尔乃方尽。」(妙香楼,安置金棺之处)。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缚曰罗

Vajra,又作嚩馹,跋曰罗,嚩曰,跋折罗,跋闍罗,波闍罗,伐闍罗,髮闍罗,伐折罗,跋折多(斫迦罗)。译曰金刚,金刚杵。陀罗尼集经二曰:「跋折唐云金刚杵。」大日经疏一曰:「伐折罗即金刚杵。」孔雀王咒经上曰:「髮闍罗夜夜。」贤愚经二曰:「波闍罗女,晋云金刚。」...

《佛学大辞典》 / 307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内外道四执

又云四宗。叁论所诽斥之内外四执也:一一切外道,不达二空而存人法者。二曇宗,即萨婆多,虽已得人无我,而执法之有性者。叁成实宗,虽具辨二空,而明空犹不了者。四大执,大乘中一切有所得之见也。叁论玄义曰:「但邪谬纷论,难可备序。叁论所斥,略辩四宗:一摧外道,二析曇...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野狐之类,取人而食。大威德陀罗尼经十五曰:「梨,此野狐类,杀人食噉兽也。」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劫比罗伐窣堵

Ka ilavastu,又作劫比罗伐窣都。旧称迦罗卫。国名。慧琳音义六曰:「劫比罗伐窣堵国,旧曰迦罗卫国,或曰迦罗,皆梵语讹略也。即是释迦如来降生之地,净饭王所治之境。」见[迦罗婆苏都]条。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放钵经

一卷,失译,即普超叁昧经奉鉢品之别译也。二百天子欲退大心,佛化作一人持百味饭食使献佛,佛即置鉢於地下入地中,至赖罗耶佛剎悬空中,使诸弟子索之,不得,最后,文殊师得索之,还献佛所,赖罗耶佛因為诸弟子说诸菩萨在娑婆世界行苦道,二百天子闻之,遂发大心。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 《佛说放钵经》

迦罗

又作劫罗Ka ila,外道名。即数论师也。楞严经一曰:「娑罗迦,先梵天咒。」同十曰:「娑罗迦所归冥諦。」同长水疏曰:「娑罗迦,亦云劫罗,此云金头,或云黄髮。」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他鞞罗

又作体毗履,他毗利。上座部之梵名。慧琳音义七十叁曰:「他鞞罗,唐云上座部,或云尊宿也。」见体毗履条(CBETA註:疑為见[体履]条)。梵Sthavira。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4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摩睺罗伽

一作摩护誐。见[摩呼洛伽]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铁塔

南天竺有铁塔,收藏一切秘部大经,龙猛菩萨(旧译龙树)入其中,值金刚萨埵,传受两部之大经,金刚智叁藏口传,其弟子沙门智藏(不空叁藏之法讳),记之於金刚顶经义诀,是铁塔说之本据也。日本东密台密皆依用之而不疑。安然之教时问答叁曰:「沙门智藏金刚顶义诀云:此经有百千颂...

《佛学大辞典》 / 408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半託迦

Panthaka,又曰半他迦,槃陀迦,般陀,槃特。罗汉名。译曰路边生,又曰路。有兄弟二人,兄為大路边生,或曰大路。弟為小路边生,或曰愚路。以其皆於路上所生也。兄聪明,弟愚钝,然皆出家,证罗汉果。善见律十六曰:「般陀,汉曰路边生。般陀之母,為大富长者女,与其家奴通,逃於...

《佛学大辞典》 / 342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钵尸

又作微鉢尸,Vi aśyin,佛名。见[婆尸]条。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韦陀

Veda,又作围陀,陀,皮陀等,新称吠陀,吠駄,薜陀,鞞陀等。译曰明智,明分等。婆罗门所传经典之名也。明实事,发生智慧故名,大本别為四分。 西域记二曰:「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曰陀,讹也。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叁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

《佛学大辞典》 / 1100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不分

小乘经典第一期之结集,有分窟内窟外二部者,亦有不分者。不分之说,如阿育王传四曰:「迦叶与[五百罗汉]同至毕波罗窟,先使阿难结集修多罗藏,次使优波离结集尼藏,后迦叶自结集摩得勒伽藏。」(取意)。十诵律六十曰:「大迦叶与五百比丘共安居王舍城外精舍,先使优波离结集...

《佛学大辞典》 / 943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伴陀罗缚子尼

白衣观音之梵名。见[半拏嚩悉寧]条。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迦吒富单那

又作迦吒布单那Katabhūtana,又Kaṭa ūtana,译曰奇臭鬼。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羯吒布怛那,旧言竭吒富那,此云极臭鬼,或言奇臭鬼也。」慧琳音义十八曰:「羯吒布但那鬼,唐云叫譟作灾怪鬼。」首楞严经曰:「迦吒富单那。」梵语杂名曰:「迦吒布单那。」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外道六师

一富兰那迦叶Pūraṇa Kāśya a,富兰那其字,迦叶其姓。立一切之法,断灭性空,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者。二末伽梨拘赊梨子Maskārī Gośali utra,末伽梨,其字,拘赊梨,其母名。计眾生之苦乐,非由因缘,惟為自然者。叁删闍夜罗胝子Sañjaya Vairaṭī utra,删闍夜其字,罗胝...

《佛学大辞典》 / 577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流舍那

Vairocana,又作卢遮那,嚧柘那。佛名。或為卢舍那之略名,或卢舍那為法身佛之名,卢舍那為报身佛之名。见[卢舍那]条。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秘密结集

或谓金胎两部之大经,尽為阿难结集。或谓金刚手菩萨為正,阿难為伴。或谓两部杂部,皆為金刚手菩萨受持结集。后两说据六波罗蜜经所谓金刚手受持陀罗尼门之说也。六波罗蜜经一曰:「慈氏云何名為第叁法宝?所谓过去无量殑伽沙等诸佛世尊所说正法。我今亦当作如是说。所谓八万四千诸...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湿波

Viśva,又云湿婆。风名。译曰不巧。玄应音义二十二曰:「湿婆风,又云湿波风,此译云不巧风也。」瑜伽伦记七上曰:「湿婆风者,此云种种巧庄严风,如说湿羯摩天等名巧天。」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摩訶卢遮那

Mahāvairocana,台家依普贤观经译為徧一切处,密家译為大日,皆為法身如来之极称。普贤观经曰:「释迦牟尼,名卢遮那徧一切处。」法华文句九曰:「法身如来名卢遮那,此云徧一切处。」大日经疏一曰:「梵音卢遮那者,是日之别名,即除暗徧明之义也。然世间日则别方分,若照...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藏

佛灭后窟外大眾部之结集出五藏。西域记九曰:「於是凡圣咸会,贤智毕萃。復集素缆藏,奈耶藏,阿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為五藏。而此结集凡圣同会,因而谓之大眾部。」又分别功德论一说五藏:一、契经藏,二、尼藏,叁、阿曇藏,四、杂藏,五、菩萨藏。此中前四藏為佛...

《佛学大辞典》 / 427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大日经之具题。经文六卷,供养次第一卷,共七卷,唐善无畏译。真言叁部经之一。胎藏界密部之本经也。见[大日经]条。兹将本经各家之着述列之如下。大卢遮那成佛经疏二十卷(唐一行记),大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十四卷(唐一行述记),大虑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演密钞十...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多论

又云萨婆多论。萨婆多婆沙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龙尊

龙种尊之略。文殊菩萨之本地名。又龙王之尊称。大日经疏二曰:「龙尊是诸大龙,俱吠等皆世所宗奉大天也。」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四种佛

一、叁藏佛,坐於摩羯陀国菩提树下以生草為座,於叁十四心断见思之惑,而成正觉。身长丈六,对叁乘之根机说生灭之四諦,為八十之老比丘,灰身灭尽於双树下,唯有此佛為十方之佛,叁世之佛,悉是他佛也。二、通佛,既於因位断叁惑之正使,於摩羯陀国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為座,以一念...

《佛学大辞典》 / 695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首羯磨化人造佛像

止观辅行一曰:「如阿含云:佛昇忉利以神足力制诸弟子不令知处,二王(优填王与波斯匿王)忆佛,因成大患。大臣白王,造像供养,优填王以栴檀香作,匿王以紫磨金作,悉高五尺。初召工匠,与重宝偿,无能造者。首羯磨化為人,来為王造像。下斧之声,上至忉利,闻者解脱。」(二王...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大自在天与男根

大自在天依万物生本之义。而自在天派之人。以人之男根為天神之神实而祀之。续高僧传玄奘传曰:「至劫比他国,俗事大自在天。其精舍者高百餘尺,中有天根,谓诸有趣,由此而生。王民同敬不為鄙耻,诸国天祠率置此形。大都异道有百数,中所高者自在為多。」西域记健驮罗国记曰:「跋...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东弗於逮

Pūrva-videha,旧曰弗婆提,又曰弗於逮,新曰提訶。四大洲中东大洲之名。西域记一曰:「海中可居者大略有四洲焉,东提訶洲,旧曰弗婆提,又曰於逮,讹也。」见[提訶]条。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藏

藏即含藏之义。谓经律论等皆能含藏无量法义故也。 一、素缆藏,梵语素缆,即修多罗,华言契经。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也。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之谓法,叁世不易之谓常。经云:若彼有情,乐处山林,常居闲寂,修静虑者,而为彼说素缆藏。是也。(十界者,佛...

《三藏法数》 / 478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达罗

古国名,在南印度境,其领域跨帕拉尔河,有今麻打拉萨西南一带之地。西域记曰:「达罗荼国,周六千餘里,都城号逮志补罗。周叁十餘里,土地沃壤,稼穡丰盛,多华果,出宝物,气序温暑,风俗勇烈,深篤信义,高尚博识。而语言文字,少异印度。伽蓝百餘所,僧徒万餘人。」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一法句

谓一法也。句為章句之义。即谓绝待无為清净之法身也。天亲之净土论,分极乐国土之庄严功德為十七句,如来之庄严功德為八句,菩萨之庄严功德為四句,总為叁种功德二十九句。此二十九句之庄严,略说之,则说入一法句,且自解之曰:一法句者,清净句也。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為法身也...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麻豆瞿罗

Madhugola,饼名。善见律十曰:「麻豆瞿罗,汉言美饼。」大日经疏七曰:「末涂共饼,亦着鑑,兼以糖蜜涂之。」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祇园精舍鐘

祇园图经曰:「无常院中有一堂,但以白银為饰。院有八鐘,四為白银,四為颇梨。银鐘在院之四角,起而置之。颇梨鐘在无常堂之四角。其颇梨鐘,形如腰鼓,鼻有一金崙,乘金狮子,手执白拂。病僧之气(无常堂置病僧)将大渐时,从是金崙之口说无常苦空无我,手举白拂,鐘即自鸣,...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金刚歌菩萨

Vajragīti,金刚界叁十七尊中,内四供养菩萨之第叁。是為中央大日如来供养西方弥陀如来心中流出之歌咏叁摩地女菩萨也。略出经曰:「由结金刚歌咏契故,得清净妙音。」圣位经曰:「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金刚歌咏净妙法音叁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歌咏天形菩萨,住卢...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利曳那

见[梅利耶]项。

《佛学大辞典》 / 9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金刚萨埵

Vajrasattva,又云金刚手,秘密主。又云普贤。是真言宗八祖中之第二祖。大日如来為第一,此萨埵為第二。梵名缚曰萨怛缚摩訶萨怛缚。译名执金刚,持金刚,金刚手,金刚手秘密王,金刚萨埵,金刚手菩萨摩訶萨,金刚手萨埵摩訶萨埵等。萨埵者有情之义,勇猛之义,总言勇猛之大士。...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Prajā ati,译曰生主,梵王之别名。见鉢若鉢多曳条。(CBETA註:疑為见[鉢罗若鉢多曳]条)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分别说部

Vibhajyavādinaḥ,部计名。此部所说有是有非,须能分别简择,故名分别说部。是非小乘二十部等之部计,乃论者假定之名也。俱舍光记二十曰:「说非尽理,半是半非,更须分别,故名分别说部,梵云婆闍缚地。婆闍名分别,缚地名部,旧云婆闍婆提者讹也。」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