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 条搜索结果

月喻菩萨十种善法

菩萨尘缘净尽,体性圆明,慧光普照,有情归仰,咸令发菩提心,成就种智;如月天子,离诸翳染,圆明朗彻,光照一切,功德无边,故取以为喻焉。(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皆生欢喜,菩萨初出世时,令诸有情,悉得远离烦恼,而生喜乐;如月...

《三藏法数》 / 705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门标

曼荼罗入口所立之幢标也。一字奇特佛顶经上曰:「门皆立剎柱,以时花為庄严,并悬幢旛。」大日经疏六曰:「曼荼罗夹门皆竪幢旗,以為幢帜,谓之门标帜。」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法界

梵名达磨駄都Dharmadhātu,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实相。法界之义有多种,以二义释之:一就事,一约理。就事而言:法者诸法也,界者分界也。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然则法界者,法之一,一名為法界,总该万有亦谓之一法界。是為严家所判四种法界中之事法界,台家约...

《佛学大辞典》 / 882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二种涅槃

一有餘涅槃,二无餘涅槃。新译曰有餘依,无餘依。依者,有漏之依身。对於惑业而曰餘。有餘涅槃者,為生死之因之惑业已尽,犹餘有漏依身之苦果也。无餘涅槃者,更灭依身之苦果无所餘也。此二种之涅槃,同為一体。叁乘之行人,於初成道时,虽证得之,而无餘涅槃之现,则在於命终之时...

《佛学大辞典》 / 589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夏金刚

理趣会曼荼罗,内供养之四菩萨,出於外供养。金刚花菩萨,名為夏金刚,或时夏金刚,时雨金刚,云金刚。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穀-禾+卵]藏

人為无明烦恼所缠覆,如鸟之藏於卵[穀-禾+卵]内也。经曰:「為无明[穀-禾+卵]藏世间开现演说,是故名圣諦。」同宝窟下末曰:「為於无明缠覆,如鸟在[穀-禾+卵]。為[穀-禾+卵]所藏,故名為藏。」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羼提罗

Śaṇḍha,一作扇提罗。新称曰扇搋。译曰石女。不具男女根者。宝窟上本曰:「依外国语四名相滥:一名旃提罗Saṇḍila,此云奄人。二扇提罗Śaṇḍhilā,此云石女。叁旃陀罗Caṇḍāla,此云杀狗人。四旃荼罗Candra,此名為月。」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舍卫

Śrāvastī,本城名,后以為国号。其国本名為憍萨罗国,為别於南方之憍萨罗国,故以城名為国号。新作室罗伐,室罗伐悉底。译曰闻者,闻物,丰德,好道等。以此城多出名声之人,多生物故也。又有别名曰舍婆提城,尸罗跋提,捨罗婆悉帝夜城。佛在世时。波斯匿王居於此。城内有祇园精...

《佛学大辞典》 / 602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五十二位

明菩萨乘之阶位,诸经论所说,种种不同。如大日经依十住而明十位,又同经明十地之十位,天王般若经明十地之十位,智度论明叁乘合说之十位,金光明经明十地妙觉之十一位,唯识论明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妙觉之四十一位,智度论加入等觉明四十二位(四十二字门是也),仁王般若经明十...

《佛学大辞典》 / 649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出家二戒

一、十戒,谓一不杀、二不盗、叁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坐高广大床、七不着花衣、八不观听歌舞、九手不捉金银财宝、十不过中食。此十戒是初出家沙弥所持,是为出家十戒。(梵语沙弥,华言息慈。息世染之情,慈济群生也。) 二、具足戒,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谓...

《三藏法数》 / 407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步掷金刚

播般曩结使波,唐云步掷,普贤菩萨所现之明王也。大妙金刚大甘露军荼利焰炽盛佛顶经曰:「善贤菩萨,现作步掷金刚明王。以右手把一旋盖,左手把金刚杵,徧身作虚空色,放火焰。」有步掷金刚修行仪轨一卷。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五天子

五净居天子之意也。又曰五净居天,五净居眾,五那含天子,净居天。或单曰五天。居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东方最北边之五尊也:一、自在天子,二、普华天子,叁、光天子,四、意生天子,五、名称远闻天子。大日经疏第五曰:「次於东方最近北边布列五净居眾。第一自在天子,第二普华...

《佛学大辞典》 / 526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无碍智

谓佛智之通达自在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如来无碍智。知彼佛灭度。及声闻菩萨。如见今灭度。」涅槃经八曰:「如来不尔。悉知自地及以他地。是故如来名无碍智。」大集经一曰:「无碍智慧无有边,善解眾生叁世事。」无量寿经下曰:「佛眼具足,觉了法性,以无碍智為人演说。」...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二如

一、随缘真如,不守自性随染缘而生染法随净缘而生净法者。二、不变真如,随缘而為万差之诸法,亦不失真如之自性者。随缘真如如波,不变真如如水,不变之水起波相,而随缘之波,不失水性,故以随缘真如之故,真如即万法也,以不变真如之故,万法即真如也。小乘不知二种之真如,大乘...

《佛学大辞典》 / 704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摩訶摩耶

Mahā-māya,译曰大术,大幻。天臂城释种善觉长者之长女,净饭王之夫人,生悉多太子。七日而没,生於忉利天。西域记六曰:「摩訶摩耶,唐言大术。」慧苑音义上曰:「摩耶,此云幻也。」眾许摩訶帝经二曰:「尔时酥鉢罗没駄王,忽於后时妃乃有娠怀。九月诞生一女,顏貌端正,诸相具...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供养会

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一。示诸尊以宝冠华等供养本师大日如来之相。四曼中羯磨曼荼罗也。有五佛,四波罗蜜,十六大菩萨,八供四摄,贤劫十六尊,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七十叁尊。见[九会曼荼罗]条。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法主

佛有诸法,故称法主。宝窟中末曰:「法主者,佛有诸法,故名法主。」止观一曰:「若唱弥陀,即是唱十方佛功德等,但专以弥陀為法门主。」释氏要览上曰:「阿含经云:佛為说法主。」 又(职位)僧官之称。僧史略中曰:「宋齐之世,曾立法主一员。故道猷勅為新安寺镇寺法主,法...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外道

以人之髏骨為而悬於头之外道也。慈恩传四曰:「离繫外道,髏外道,(中略)髏之类,以髏骨為,装头掛头,陷枯磈磊,若塚侧之药叉。」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二种供养

一、财供养,经云:所有十方一切佛刹,极微尘数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各有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音乐、伞盖、衣服及烧种种香,然种种灯,一一如须弥山。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是名财供养。(梵语须...

《三藏法数》 / 305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二障

烦恼障,智障也。新译為烦恼障,所知障。贪瞋痴等诸惑,各有二用:一者发业润生而缚有情,使在叁界五趣之生死中。由此而障涅槃寂静之理,名為烦恼障。扰恼有情之身心,故名烦恼,烦恼能障涅槃,故名障。此烦恼障由我执而生。二者一切贪瞋痴等诸惑,為愚痴迷闇,不能了知诸法之事相...

《佛学大辞典》 / 751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希麟音义

十卷,唐希麟撰,即续一切经音义也。慧琳音义,依开元释教录,从大般若经起,至护命法止。惟自开元录后,相继翻译之经论,及拾遗律传等,皆无音义,故麟师续之。从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起,至续开元释教录止,总二百六十六卷。黎养正序曰:「麟师续撰,一稟琳公家法。擷华成,积...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四处立塔

一、生处立塔,谓诸佛降生之处,即应起塔。如今释迦牟尼佛,在毗蓝园内无忧树下降生,即于其处立塔也。(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梵语毗蓝,华言解脱处。梵语塔婆,华言高显。) 二、得道处立塔,谓如来得道,在摩竭提国菩提树下,即于其处立塔也。(梵语摩竭提,华言善...

《三藏法数》 / 225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俱缚婆罗门

又作救婆俱婆罗门。日本内外之典。举随求陀罗尼经之功德,其中屡引此名。按随求经有二译:一為不空译,二卷,名普徧光明焰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一為宝思惟译,一卷,名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检此二经无俱缚婆罗门之名。但说有一优婆塞婆罗...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慧命

法身以智慧為寿命。智慧之命夭伤,则法身之体亡失。盖慧為法身之寿命,故曰慧命。四教仪曰:「末代凡夫於佛法中起断灭见,夭伤慧命,亡失法身。」 又尊称比丘曰慧命。博闻强识,以慧為命之义也。又曰慧寿。新译曰具寿。犹言慧命须菩提等。行事钞下叁曰:「毘尼母云:下座指上座為...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华严七处说

华严者,因行如华,庄严果德也。七处者,佛说华严经之处也。所谓人间叁处,即菩提场、普光明殿、逝多林;天上四处,即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他化天也。 第一处,菩提场,梵语菩提,华言道。谓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此处,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共六品经...

《三藏法数》 / 731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唄比丘

又谓之铃声比丘,妙声尊者。其形极為丑陋,而音声最好。其梵唄之声,能感动人畜,故称為唄比丘。曾於过去世在佛塔供养金铃,感此妙声。故又称為铃声比丘。贤愚经无恼指品曰:「时波斯匿王将征讨鸯仇摩罗,路由祇洹,时祇洹中有一比丘,形极丑陋,音声异妙,振声高唄,军眾倾耳,...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须弥

Sumeru,又作修迷楼,苏弥楼,须弥楼,弥楼。新作苏迷卢,苏迷嚧。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译言妙高,妙光,安明,善积,善高等。凡器世界之最下為风轮,其上為水轮,其上為金轮即地轮,其上有九山八海,即持双,持轴,担木,善见,马耳,象鼻,持边,须弥之八山八海与铁围山也,...

《佛学大辞典》 / 450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孛经

具名孛经抄,吴支谦译。佛住祇园有孙陀利女谤怀胎佛子,至第八日,波斯匿王察知其情,佛乃為说往昔行菩萨道时,其名曰孛,為国师,受四臣及夫人之谤,久后方明,今復如是。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六斋日

六斋日者,据毗婆沙论所说,凡遇持斋之日,则过中不食。 一、每月初八日,帝释敕四天王,各治一方。至此日,四王遣辅臣,观察世间人民善恶。(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

《三藏法数》 / 366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恶生王逆害

西域记六云:「初军王(波斯匿王)嗣位,求婚於释种,释种鄙其非类,欺以家人女,重礼而嫁之。军王立為正后。其產生之男為毘卢释迦王。毘卢释迦欲就舅氏受业,至此城,见新讲堂,就中憩驾。诸释闻之,逐骂曰:卑贱婢子,敢居此室。此室者,诸释所建,拟佛之居。毘卢释迦嗣位后...

《佛学大辞典》 / 659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一諦

对於二諦叁諦而言。谓究竟无二之实义也。与所谓一实諦同。涅槃经第十叁曰:「文殊白佛言:第一义中有世諦不,世諦之中有第一义不,如其有者,即是一諦,如其无者,将非如来虚妄说耶?佛答曰:世諦者,即第一义諦。有善方便故,随顺眾生,说有二諦。」是世諦即第一义諦,言有二諦者...

《佛学大辞典》 / 328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五住地

根本之烦恼,能生枝末之烦恼,故名住地。住地之烦恼有五种:一、见一处住地,身见等叁界之见惑,入见道时断於一处,故曰见一处。二、欲爱住地,欲界之烦恼中,除见与无明者。其中爱着之咎重,故表爱之名。叁、色爱住地,色界之烦恼中除见与无明者。其中爱着之咎最重,故独表爱之名...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金刚喻定

其体坚固,其用锐利,得断一切烦恼之禪定谓之金刚喻定。若以麟之一角喻之,其觉悟犹言麒喻独觉。是由梵之语法译者。与金刚定,金刚叁昧,金刚心等同。此為叁乘行心最后心之禪定,由此禪定而断尽最极微细之烦恼各得其极果。在声闻乘谓之阿罗汉向之最终,在菩萨乘谓之等觉位。俱舍论...

《佛学大辞典》 / 272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如来七

一、身,谓如来身真金色,相好光明,而自庄严,一切无比,众生乐见,无有猒足,是名身。 二、法住,谓如来既于诸法自得利益,住于真如法位,又复怜愍一切众生,皆欲令其安住于此,与己无异,是名法住。(真如法位者,谓一切诸法,皆以真如理性而为位也。) 叁、智,...

《三藏法数》 / 412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分别缘起初法门经

二卷,唐玄奘译。明以十一种殊之事故,於十二缘起之。初说无明支。一所缘殊,二行相殊,叁因缘殊,四等起殊,五转异殊,六邪行殊,七相状殊,八作业殊,九障碍殊,十随缚殊,十一对治殊也。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八大菩萨

般若理趣经说八大菩萨经曰:「所谓金刚手菩萨摩訶萨,观自在菩萨摩訶萨,虚空藏菩萨摩訶萨,金刚拳菩萨摩訶萨,文殊师利菩萨摩訶萨,纔发心转法轮菩萨摩訶萨,虚空库菩萨摩訶萨,摧一切魔菩萨摩訶萨,与如是等大菩萨眾,恭敬围绕而為说法。」又八大菩萨曼荼罗经说八大菩萨。经曰:...

《佛学大辞典》 / 473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乾闥婆身

叁十叁身之一。乾闥婆者,帝释执法乐神名。八部眾之一。观自在菩萨现种种之身,应入诸国土时亦示此身形。法华经普门品所谓「应以天、龙、夜叉、乾闥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得度者,即皆现之而為说法。」首楞严经六所谓「若乾闥婆乐脱其伦,我於彼前现乾闥...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剎那

Kṣana,译言一念。时之最少者。宝窟中末曰:「外国称剎那,此云念也。」探玄记十八曰:「剎那者,此云念顷,於弹指顷有六十剎那。」俱舍论十二曰:「极微字剎那,色名时极少。」西域记二曰:「时极短者,谓剎那也。」大藏法数曰:「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灭。」...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天台宗五时教

天台宗分别佛一代之说法為五时。第一华严时。佛成道后,叁七日中说华严经之间。是依经题而与名。第二鹿苑时。说华严经后十二年中於鹿野苑等说小乘阿含经之间。是就地而与名。第叁方等时。说阿含后八年说维摩等诸大乘经。广(方之义),谈藏通别圆四教,均(等之义),被眾机之...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通局四句

一、或局,谓佛说华严经,或局在娑婆世界内摩竭提国故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梵语摩竭提,华言善。) 二、或通,谓佛说华严经,或通十方世界故也。 叁、或俱,谓佛说华严经,或在摩竭提国,及十方世界故也。 四、或泯,谓佛说华严经,处染净二相,皆尽同一法界故也。

《三藏法数》 / 119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之略名。此经旨趣以一乘為宗。与[妙法莲华经]同。妙法莲华广说。此经略说。法华有叁会及种种权实。此则有二死五住之言。广略虽异。理可互明。本经之註述如下:经宝窟六卷,隋吉藏撰。经义记上卷,缺下卷,隋慧远撰。经述记二卷,唐沙门基说...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饿鬼叁障

一、外障,谓此饿鬼,常受饥渴,皮肉血脉皆悉枯槁,头发髼乱,其面黯黑,唇口干焦,常以其舌自舐口面,慞惶驰走,处处求食,所到泉池,便见其水变成脓血,自不欲饮。如是等鬼,由外障碍饮食,是名外障。 二、内障,谓此饿鬼,咽或如针,口或如炬,其腹宽大。由此因缘,纵得饮食...

《三藏法数》 / 183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六成就

诸经之初,有通别二序:通序,或分五段,或分六段,或分七段。六段者,以如是為信成就,信者,阿难之信也。阿难指本经一部而為如是我闻,示自己之信顺也。智度论一曰:「如是者即是信也。」二以我闻二字為闻成就。阿难自闻也,叁以一时二字為时成就,说法之时也。四以佛之一字為主...

《佛学大辞典》 / 757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莲叶千子

贤劫千佛之前因也。杂宝藏经曰:「佛告诸比丘,过去久远无量世时,波罗奈国中有山,名曰仙山。有梵志在彼山住,大小便利於石上,后有精气堕小行处。有雌鹿来舐,即便有身。生一女子,梵志取之,养育长成。时梵豫国王求索此女,立為第二夫人。后时有身。相师占言:当生千子。日月满...

《佛学大辞典》 / 381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四取

一、欲取,欲即贪欲,取即取着。谓于彼欲界色声香味触五尘之境,贪欲取着,故名欲取。 二、见取,邪心分别,名之为见。所谓身见、边见等。因见取着,故名见取。(身见者,于五阴等法,妄计为身也。边见者,于断、常二见中,随执一边也。) 叁、戒取,谓于非戒中,谬以为戒,取...

《三藏法数》 / 261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婆伽婆七义

婆伽婆者,总万德至极之名也。经云:婆伽婆具此七义。不翻华言者,多含义故。即五种不翻之一也。(五种不翻者,秘密不翻、多含义不翻、此方无不翻、顺古不翻、生善不翻。) 一、能破烦恼,破者,裂断也。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谓如来断诸烦恼,乃至无明之惑,净尽无余。...

《三藏法数》 / 703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八万四千法门

菩萨瓔珞经法门品曰:「吾今当说菩萨瓔珞八万法门。」经曰:「得一切佛法,摄八万四千法门。」心地观经七曰:「八万四千总持门,能除惑障销魔眾。」眾生有八万四千之烦恼,故佛為之说八万四千之法门。心地观经之说也。参照[法藏]条。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阿闍世

又作阿闍貰。王名。旧称阿闍世。新称阿闍多设咄路Ajātaśatru,译曰未生怨。佛在世之顷,摩竭陀国王舍城之治者。父名频婆娑罗,母曰韦提希。韦提希怀胎时,相师占之,谓此儿生必害父,因之名曰未生怨。未生以前结怨之意也。西域记九曰:「阿闍多设咄路王,唐云未生怨,旧云阿闍世,...

《佛学大辞典》 / 504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四事

一、根,谓菩萨根性聪利,于一切声闻、缘觉,是名根。(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道,为菩萨以慈悲心修行六度,既自度已,复能度脱一切众生,于声闻、缘觉但能自度,不能度他,是名道。(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叁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

《三藏法数》 / 215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叁从

女子从父母从夫从子,谓之叁从。四十华严经二十八曰:「处女居家从父母,笲年嫡事又从夫,夫亡从子护嫌疑。」贤愚经叁,智度论九十九亦同。超日明叁昧经下曰:「女有叁事隔五事碍。何谓叁?少制父母;出嫁制夫不得自由;长大难子,是谓叁。」法句譬喻经二曰:「我等稟形生為女人,...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

一卷,苻秦曇摩难提译。阿育王之息,曰法益(Dharma-vardhana),容貌甚美,王夫人欲姦之而不能,遂与姦臣耶奢(Yaśas)谋,抉坏太子两目,此经為说其因缘者。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本际

谓穷极之始修也。圆觉经曰:「平等本际圆满十方。」经曰:「生死者依如来藏,以如来藏故说本际不可知。」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分段生死

二种生死之一,為轮迴六道凡身之生死也。轮迴六道之身,各随其业因而寿命有分限,形体有段别,故曰分段。大乘义章八本曰:「言分段者,六道果报,叁世分异,名為分段。分段之法,始起為生,终谢為死。」宝窟中末曰:「分段生死者,谓色形区别,寿期长短也。」唯识了义灯六末曰...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叁世金刚

或云圣叁世。在胎藏界持明院北端。密号曰最金刚。与[降叁世明王]同体异名。然此院特列叁世降叁世两尊,青色头髮如马王髻,叁目,双牙向上,左持叁股杵,右持头附叁股杵之戟,坐於磐石,迦楼罗炎围之。大日经谓叁世威猛,燄围绕,有宝冠,持金刚,不顾自身命,专请受教。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摩利迦

花名。译曰次第花。见慧琳音义二十六。梵Mallikā。 又(人名)夫人名。旧曰末利夫人,新曰摩利迦夫人。见[末利夫人]条。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五种藏

佛性论二谓真性有五藏之义:一、如来藏,自性是藏之义,以一切诸法,不出如来之自性故。二、正法藏,因是藏之义,以一切圣人四念处等之正法皆取此性為境故。叁、法身藏,至得是藏之义,以一切圣人信乐此佛性故,使圣人得法身之果德故。四、出世藏,真实是藏之义,以此佛性离世间法...

《佛学大辞典》 / 347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应身

Nirmāṇakāya,叁身之一。应他之机缘而化现之佛身也。又与真如相应之佛身也。义林章七本曰:「应宜现身名应身。」经宝窟上本曰:「与真如相应,一名為应身。」定应身之体,依经论有叁种之不同。一,依同性经,摄论,则对於地上之菩萨,现无量之相好身,為应身,现於地前之菩萨...

《佛学大辞典》 / 505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八大灵塔

佛之灵塔有八。经云:若人发大信心,修建塔庙,承事供养,得大利益,获大果报,具大名称,是人命终,即得生天。然佛之舍利,人间、天上,建塔甚多,此经所载,乃如来降生等处所建之塔也。(梵语舍利,华言骨身。) 一、在迦毗罗城龙弥你园,梵语迦毗罗,华言黄色。梵语龙弥你,...

《三藏法数》 / 489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阎浮提人叁事余叁洲

梵语阎浮提,华言金洲,即南洲也。叁洲者,东弗于逮、西瞿耶尼、北郁单越也。 一、勇猛强记,谓南洲之人,于诸教法,勇猛读诵,记闻广博,心不忘失;其余叁洲,则不能然,所以之也。 二、勤修梵行,谓南洲之人,于诸清净梵行,则能精勤修习,期证道果;其余叁洲,则不能然...

《三藏法数》 / 175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净秽四句

净秽者,谓佛说华严经,或在清净之土,或在秽恶之土也。 一、唯染,染即秽染,谓佛于娑婆世界摩竭提国等处而说是经,隐覆净相,故名唯染。(梵语娑婆,华言能忍。梵语摩竭提,华言善。) 二、唯净,净即清净。谓佛于华藏世界而说是经,其地金刚,无有染相,故名唯净。 叁、...

《三藏法数》 / 191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十一面观自在法

此道场观,当金刚合掌而观想,妙高山之顶,有宝楼阁,其殿以无量之眾宝而成,处处悬列珠瓔珞铃鐸繒丝,微风摇激,出和雅之音,以种种之摩尼半满月等校饰之。復有无量之诸供养具,徧满楼中。於其殿内观大曼荼罗,曼荼罗之中心,有莲华臺,莲上有月轮,轮内有字,字变為贤瓶,贤瓶...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不请之友

谓眾生不请求,而菩萨以大悲為我之友与我利益也。无量寿经上曰:「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经曰:「普為眾生作不请之友,大悲安慰,哀愍眾生。」同宝窟上末曰:「四乘眾生虽有根性,乐欲未生,不能请求。菩萨照机,知其堪受,即便為说,故言不请。闻必得益,目之為友。...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提波延那

又作提波耶那,仙人名。辅行四曰:「如婆沙中云:佛未出时,帝释常诣提婆延那仙人所听法,舍脂(帝释夫人)念帝释捨我欲诣餘女隐形上车,到仙人所,帝释乃见之言:仙人不欲见女,汝当还去。不肯去。帝释以莲荷茎打之,舍脂乃以软语谢。诸仙闻声起欲,螺髻落地失通。」又佛本行集经...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波斯匿王游猎得末利夫人

见四分律十叁,经律异相二十八。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鹿母夫人

夫人有子,名鹿,為鹿子之母,故名鹿母,生叁十二卵,一卵出一儿。俱舍光记八曰:「鹿母者,是毘舍佉夫人。毘舍佉是二月星名,从星為名。云长养,即功德生长也。是弥伽罗长者儿妇,有子名鹿,故云鹿母。从子為名,生叁十二卵,卵出一儿。」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长夜

凡夫流转生死。无明之昏,未寝之间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汝亦长夜随我受学。」唯识论七曰:「未得真觉,恒处梦中,故佛说為生死长夜。」宝窟中本曰:「长夜者,生死远旷名长,无解自照称夜。又生死难晓,故称长夜也。」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五悭

一、住处悭,谓有众生,心作是念:于此之处唯独我住,不容余人,是名住处悭。 二、家悭,谓有众生,心作是念:独我出入此家,不容余人;设有余人,我当于中为,是名家悭。 叁、施悭,谓有众生,心作是念:我于此中,独得布施,勿与余人;设有余人,勿令过我,是名施悭。(过...

《三藏法数》 / 198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差摩婆帝授记经

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译。佛与弥勒共入城乞食,至频婆娑罗王宫,王夫人差摩婆帝Kṣemavati,以衣為座,请佛坐之,佛為夫人说法授道记。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 《差摩婆帝授记经》

普光如来

夫人当来正觉之佛号。经曰:「过二万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普光如来。」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盗牛

盗他之牛不知其方法,则不能得醍醐味,以喻外人之剽窃佛教之文句,不能得解脱之益者。涅槃经叁曰:「世尊入涅槃后,盗窃如来遗餘善法若戒定慧,如彼诸贼劫掠诸牛。诸凡夫人虽復是戒定慧不能解脱。以是义故,不能获得常定常慧解脱,如彼群贼不知方便已失醍醐。」叁论玄义曰:「若言...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鬱头為女失五通

智度论十七曰:「如鬱陀罗伽仙人,得五通。日日飞到王宫中食。王大夫人,如其国法,接足而礼。夫人手触,即失神通。从王求车,乘驾而出,还其本处。」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八万四千法门

就能詮之教曰法藏,就所詮之义曰法门,皆有八万四千之数。经曰:「广大义者,则是无量得一切佛法,摄八万四千法门。」见[法藏]条。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苦轮

生死之苦果轮转不止,故云轮。天王般若经一曰:「眾生长夜,流转六道。苦轮不息,皆由贪爱。」仁王经曰:「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叁界苦轮海。」同良賁疏四曰:「苦轮海者,苦通叁界,谓叁苦也。依苦乐捨,立為苦故,往返不息,迴转如轮。昇沈出没,深大如海。」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叁昧耶戒

授传法灌顶以前所授之作法也。叁昧耶有不违越之义,故於通戒,初上座,次惊觉铃作法,归命,运心懺悔,归依,发心遮难,请师,羯磨及杨枝打,涂香,花,烧香灯明,齿木,金刚线,金刚水是也。诸仪轨诀影一曰:「密教修行,先叁摩耶戒,初门也。今修四度加行终,传法灌顶之时,初...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天王般若波罗蜜多经

七卷,陈月婆首那译,五部般若之一。大般若第六会之别译。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第一义

以名究竟之真理,是為最上,故云第一。深有理由,故云义,圣智之自觉也。大乘义章一曰:「第一是其显之目,所以名义。」中论疏叁本曰:「以其最上莫过,故称第一。深有所以,目之為义。」宝窟上末曰:「理极莫过,名為第一。深有所以,目此為义。」法华义疏四曰:「第一义者...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补涩波

又作布瑟波Puṣ a,译曰花。大日经疏八曰:「梵云枳娑攞瑜。是林树上兼带条叶之花。次云补涩波。正目花体。如花散花之类皆用此名。」禪宗正脉序曰:「布瑟波印於饮光。」名义集叁曰:「布瑟波,此云华。」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钵吉帝

又作鉢吉蹄,波机提。译言本性,志性。摩登伽种之婬女也。见阿难而生婬心,请之於母,母诵神咒蛊惑阿难。阿难将行乐,為佛所救,婬女出家。摩登伽经上曰:「过去有婆罗门名莲华实,女名本性,尔时女者今性比丘是也。」舍头諫经曰:「有凶咒女名曰波机提,晋曰志性。」又曰:「过去...

《佛学大辞典》 / 665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耶输多罗

Yaśodharā,又作耶输陀罗,耶戍达罗。译曰持称,持誉,具称等。悉达太子之夫人,罗睺罗之母也。后随摩訶波闍婆提出家,於法华得授记。密教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也。法华嘉祥疏一曰:「耶输多罗,此云名称,诸女中有名称也。」法华玄赞一曰:「耶戍达罗,此云持誉。耶输陀罗,讹也。...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哀愍

哀者悲哀。愍者怜愍。见人苦而起之慈悲情也。经曰:「哀愍覆护我。」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普慈哀愍,悉令度脱。」宝窟上末曰:「哀者悲也,愍者慈也。」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二种

一、因,谓菩萨所修出世善法,皆以菩提为因,于声闻、缘觉,是名因。 二、果,谓菩萨修行,既以菩提为因,终证菩提之果;彼二乘,是名果。(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三藏法数》 / 79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十二随眠

谓欲等烦恼,长时随逐,眠伏藏识之中,故名随眠。(藏即含藏之义。藏识,即第八识也。) 一、欲贪,谓于可意之境,爱染念着,而生悦乐也。 二、嗔恚,谓于不可意之境,无所爱乐,而自生嗔忿也。 叁、色贪,谓于色界,爱乐净法,贪着禅味也。 四、无色贪,谓于无色界,识处等...

《三藏法数》 / 443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叁种勇猛

一、愿勇猛,愿即誓愿。谓初修行之时,须发四弘誓愿,发大勇猛,成佛菩提,广化有情,知功德,是名愿勇猛。(四弘誓者,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数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行勇猛,行即所修之行,谓至心学道,能行妙行,发...

《三藏法数》 / 183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善哉

梵语娑度Sādhu,义译曰善哉。称讚之辞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梵音慰喻我,善哉释迦文!」同譬喻品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智度论曰:「欢喜讚言,善哉善哉!再言之者,喜之至也。」宝窟中本曰:「善是好别称,哉是助语之辞。」法华玄赞四曰:「法尔随喜,皆云善哉。」寄...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缚曰罗吽

Vajra hūṁ,胎藏界持明院五大尊中之第二尊。金刚名曰缚曰罗吽金刚,密号曰叁世金刚。秘藏记末曰:「缚曰罗吽金刚,黑色四面八臂,面上叁目,头有火焰,极忿怒之相,左右二手作契印,左手取鉾,次手弓,次手索,右手持叁鈷铃,次手剑,并在炽盛火炎中,坐白莲华,五大皆白色也...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梨师达多富那罗

梨师达多,此云仙授,或翻仙施,又云仙餘。谓从仙人边求得子故也。富那罗,又名富兰那,此翻故旧,或云宿旧。是仙授之兄。此兄弟二人,是波斯匿王大臣,於拘萨罗国,钱财巨富,无与等者,而能於佛及四部眾等共受用,不计我所。杂阿含经曰:「富兰罗耑修梵行,离欲清净,不着香华,...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烦恼藏

五住地之烦恼,能含摄一切之烦恼,故名為藏,又能藏如来之法身,故名為藏。经曰:「不思议空智断一切烦恼藏。」又曰:「若於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於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同宝窟下本曰:「四住及无明,摄一切烦恼皆在其内,故名為藏。又此惑能藏如来法身,故...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摩揭陀国王舍城频婆娑罗王之夫人韦提希也。有部毘奈耶杂事四十五曰:「摩揭陀国,王舍城王,名曰影夫人身。」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麼也

又作摩耶。译曰体。大日经疏十曰:「麼也,体也。」梵语杂名曰:「体,摩耶。」 又Māyā,夫人名。译曰幻,术。又曰幻术(麼也或摩耶译為体者,果与译為幻,或幻术之摩耶夫人,名同一否,殊不可必)。见[摩訶摩耶]条。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摩罗提

Malaya-deśa,又曰摩离。国名。慧苑音义下曰:「摩罗提国,具云摩罗耶提数,此云地。或曰:摩罗耶山名也,提数中也,言此国中央有摩罗耶山,故因名也。」探玄记二十曰:「摩离者,具云摩罗底数也。摩罗此云,底数此云中,谓中国也。此近摩罗耶山,故名相同也。」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金地国夫人殉死

智度论十一曰:「舍利弗,才明见贵。目犍连,豪爽取重。此二人者,才智相比,德行互同。(中略)后俱厌世,出家学道作梵志弟子,精求道门,久而无徵。以问师(师名删闍耶),自我求道,弥歷年岁,不知為道果无耶?我非其人耶?(中略)他日其师寝疾,舍利弗在头边立,大目连在足边...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十地寄乘

十地寄乘者,谓十地菩萨寄于,人天等诸乘进修,而为因行,以显真实智证之果分也。所以欢喜、离垢、发光叁地,寄于世间人天乘;焰慧、难、现前、远行四地,寄于出世间叁乘;惟不动、善慧、法云叁地,超于世间、出世间,即是寄显一乘法也。(人天乘者,人乘、天乘也。叁乘者,声...

《三藏法数》 / 870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在家二戒

一、五戒,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此五戒是在家之人所持,故名在家五戒。 二、八戒,谓五戒之后,更加不坐高广大床、不着花缨络、不习歌舞戏乐,此八戒亦是在家之人所持,故名在家八戒。

《三藏法数》 / 92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波斯匿

舍卫国之王名,译曰和悦,又曰月光,新称鉢逻犀那时多Prasenajit,巴Pāsenādi,玄奘译作军,义净译曰光,梵授王之子也。与[佛]同日生,佛号日光,国人言:佛既号日光,当号大王為月光也,因国人称為月光。若依父母所立名者,字為军。以其斗战无敌不,故云军。」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菩萨生兜率天叁事

菩萨当补佛处,故生兜率。梵语兜率,华言知足。谓于五欲境界知止足故。(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一、命,菩萨已离叁界生死,虽不修命业,而于彼天托生。天数寿命四千岁。天寿毕已,降生中国,以补佛处,是名命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藏法数》 / 239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金刚饭食天

又作金刚食,金刚食天。在金刚界外金刚部南方之中央。随其所持物而称為华毘那耶迦,又云严大将。四方毘那耶迦南方守护之尊也。白肉色,象头人身,左拳腰,右持华,坐荷叶。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波斯匿女发心

见[夫人]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摩罗毘闍那

Mālāvijaya,夜叉名。译曰。见大威德陀罗尼经十八。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八福生处

谓修五戒十善,兼行布施,福业优劣不等,故感报所生之处,则亦高下不同,故名八福生处。(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嗔、不邪见也。) 一、人中富贵,人中富贵者,谓天地所生,惟人...

《三藏法数》 / 638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又七宝

一、钵攞娑,梵语钵攞娑,华言珊瑚。大智度论云:海中石树也。谓西南涨海中,去七八里许,有珊瑚洲,洲底有磐石,此宝生其上。人以铁网取之,世所希有,故名为宝。 二、阿湿摩揭婆,梵语阿湿摩揭婆,华言琥珀。其色红莹,世所希有,故名为宝。 叁、摩尼,梵语摩尼,又云末尼,...

《三藏法数》 / 344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人四依

依即依止也。谓从五品位至等觉菩萨,堪为世间众生之所依止,能令众生闻法开解,修行证果,故名人四依。(五品位者,随喜品、读诵品、说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也。) 五品十信为初依,五品、十信,皆圆教位次也。谓此位之人,观慧明了,达如来秘密之藏,能令众生闻法开解...

《三藏法数》 / 542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印度风俗男女多以花结贯饰首或身,谓之俱苏摩摩罗Kusumamālā,因而以為庄严佛前之具。大日经入漫荼罗具缘品之餘曰:「持真言行者,供养诸圣尊,当奉悦意华。洁白黄朱色,鉢头摩青莲,龙华奔那伽,计萨罗末利,(中略)是等鲜妙华。吉祥眾所乐,採集以為。」玄应音义一曰:「梵言...

《佛学大辞典》 / 294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八十种好

又曰八十随形好,更细别叁十二相為八十种之好也。随形好者随叁十二形相之好也。 一无见顶相,佛顶上之内,仰之则愈高,遂不见其顶上;二鼻高不现孔;叁眉如初月;四耳轮垂埵;五身坚实如那罗延;六骨际如鉤锁;七身一时迴旋如象王;八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九爪如赤铜色,薄...

《佛学大辞典》 / 684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祇哆槃那

Jetavana,旧称祇哆槃那。新称逝多饭那,誓多饭那。译作林。祇洹精舍所在之处。见[祇树]条。翻梵语九曰:「祇洹林,应云祇哆槃那,亦云祇哆槃林。译曰:祇多者,槃那者林。华严经叁十一卷。」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摩罗呵罗

Mālākhāda,夜叉名。译曰食。见孔雀王咒经上。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老子化胡

言李老聃死后生於天竺為佛也。后汉书襄楷传曰:「或言:老子入夷狄為浮屠。浮屠不叁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天神遗以好女,浮屠曰:此但革囊盛血,遂不眄之。其守一如此,乃能成道。」齐书顾欢传云:「欢着论曰:道经云:老子入关,之天竺维卫国。国王夫人,名曰净妙。老...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经五义

(亦云经五名,出华严经疏) 一、涌泉义,涌泉义者,谓如来正教,义无穷尽,犹如涌泉,注而无竭也。 二、出生义,出生义者,谓如来正教,义理深长,展转出生,而无尽也。 叁、显示义,显示义者,谓如来正教,显示事理,无有隐覆,而能开悟群迷也。 四、绳墨义,绳墨义者,谓如...

《三藏法数》 / 170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离车

Licchavī,又作利车,离奢,粟唱,隶车,黎昌,律车,梨车毘,离车毘,粟呫婆,粟呫毘等。毘舍离城剎帝利种之名也。译曰薄皮。其祖先从一胞肉中生,因有此名。又译為贵族豪族等。善见论十谓往昔波罗捺国王夫人怀妊,生一肉团,赤如木槿华。以為耻,盛之器中,作金薄,朱书波罗捺国...

《佛学大辞典》 / 358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鉢吉帝

又作鉢吉蹄,波机提。译言本性,志性。摩登伽种之婬女也。见阿难而生婬心,请之於母,母诵神咒蛊惑阿难。阿难将行乐,為佛所救,婬女出家。摩登伽经上曰:「过去有婆罗门名莲华实,女名本性,尔时女者今性比丘是也。」舍头諫经曰:「有凶咒女名曰波机提,晋曰志性。」又曰:「过去...

《佛学大辞典》 / 665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取着所对之境界谓之取。爱之异名也。又為烦恼之总名。唯识论八曰:「取是着义。」大乘义章五本曰:「取执境界,说名為取。」宝窟中末曰:「取者是其爱之别称,爱心取着,故名為取。」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九会曼陀罗

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為九会。第一会乃说大日如来以五相现成等正觉,成佛后,自金刚叁摩地现出叁十七尊乃至外部诸眾摄化眾生之状者,故名成身会。為曼陀罗之根本,故或名為根本会。或就其诸尊之活动作业,名為羯磨会。是四曼...

《佛学大辞典》 / 518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金刚菩萨

Vajramālin,金刚界内四供养菩萨之第一。是為由中央大日如来供养南方宝生如来心中流出之华叁摩地女菩萨也。略出经曰:「由结金刚契故,得美妙容色。」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金刚华菩提分法叁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华天女形菩萨,住毘卢遮那佛西南隅...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二种生死

一分断生死,诸有漏善不善之业,由烦恼障助缘所感之叁界六道果报也。其身果报有分分段段之差异,故曰分段。具见思惑之一切凡夫是也。二不思议变易生死,诸无漏之善业,依所知障助缘所感之界外净土果报也。為断见思惑之阿罗汉以上圣者之生死。不思议者。以业用之神妙不测而名,变易...

《佛学大辞典》 / 561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身洲

四大洲之一。在须弥山东方之咸海中。其身形,故名身。俱舍论十一曰:「东身洲,东狭西广,叁边量等,形如半月。东叁百五十叁,边各二千。」同光记八曰:「东身洲,身形故,或身赡部故,名身,梵云毘提訶。」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八部般若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佛于第四时中所说之经既多,法亦不一,故有八部之名焉。 一、大品般若,谓佛演说五蕴、十二入、十八界、叁十七道品等法,皆从六波罗蜜生。其般若波罗蜜最大、最、最为第一,余之五度,若无般若导达,则不得名为波罗蜜也。以其卷帙多故,是名大品般若。(...

《三藏法数》 / 885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四住地

常略名四住。叁界见思之烦恼也。一见一切住地,叁界之一切见惑也,二欲爱住地,欲界之一切思惑也,思惑之中以贪爱為重过,故举重而摄他。叁色爱住地,色界之一切思惑也。四有爱住地,无色界之一切思惑也。於此加入无明住地,称為五住地,皆言住地者,以此五法為生一切之过,恒沙之...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犍坻

祇洹精舍奴之字。译曰续。续生之义。本為波斯匿王兄之子,容色美。王之夫人私呼之,欲使从己。犍坻不听。夫人大怒,谗於王。王大怒,节节解体躯,弃於塚间。命未绝顷,佛到其边,光明照身,平復如故。佛為说法。即得第叁果。言我身已破,佛续我命。我当尽此形寿,布施於佛及比丘僧...

《佛学大辞典》 / 138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叁千大千世界藏

经之语。经宝窟中本曰:「隔别故称為界,叁千苞含人物,目之為藏也。」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不思议空

又名第一义空。佛菩萨所得之空,為绝有无之空,而非二乘凡夫之所测知,故名不思议空。经宝窟曰:「龙树云:空有叁:一外道邪道空;二者但空,谓二乘空智;叁者无所得空,谓菩萨空智也。今此无所得空智非二乘所知。故言不思议。」 又大日如来之大空叁昧也。此大空微妙而不可思...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迁化

迁者迁移,化者化灭,通谓人之死。原為儒典之语。前汉书外戚传曰:「李夫人卒,武帝自作赋曰:(中略)忽迁化而不反兮,魄放逸以飞扬。」文选魏文帝典籍论文曰:「日月游於上,体貌衰於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亦志士之大痛也。」佛者更為说,偏名释氏之死,化者化度,教化济度眾生...

《佛学大辞典》 / 216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如来悲菩萨

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之右第六位。梵号怛他怛多迦楼多,译言如来悲,密号曰慈化金刚。司四无量心中之悲德。肉色,童形,两手虚心合掌,戴,着天衣,坐荷叶。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摩离他罗

Mālādhara,夜叉名。译曰持华。见孔雀王咒经上。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天王问般若经

天王般若波罗蜜多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须弥四层级

苏迷卢山有四层级,始自水际至尽第一层。相去有十千踰缮那量,如是乃至有第叁层至尽第四层亦有十千之量,此四层级自妙高山傍出而围绕之,尽其下半,最初之层级,出為十六千。第二第叁第四之层级,如其次第為八千四千二千。有药叉神,名為坚手,住於初层级。有名持者,住於第二级...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妙吉祥最根本大教经

叁卷,赵宋法贤译。说持诵燄德迦明王真言之仪轨。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如是

梵语曰翳鍐Evam,指物之词也。又印可之辞也。资持记上一之一曰:「如是者指示之词。」宝窟上本曰:「印述之辞,如是如是。诚如圣教,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中略)法称合道理,故言如是。」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梵语Mahā,摩訶、麼贺。自体宽广之义,周徧包含之义,又多之义,之义,妙之义,不可思议之义。俱舍论一曰:「体宽广故。」起信论义记上本曰:「包含為义。」法华玄义二曰:「大义有叁大多。」玄义十曰:「即妙是大,即大是妙也。」止观叁曰:「大经云:大名不可思议也。」长水...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受持

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是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也。宝窟上本曰:「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曰持。」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通序

诸经之初有通别二序,如是我闻等通於诸经之序说為通序,通序后係本经一部之缘起為别序。通序天台分為五成就,嘉祥分為六成就。合此通别二序為一经叁分之第一序分。宝窟上本曰:「眾经大同,故名通序。」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六种授记

一种性未发心记,与上之第一同。二已发心记,与上之第二同。叁现前记,与上之第四同。四不现前记,对面说為现前记,於异处遥说為不现前记。五时觉时定记,记时劫之数量名字,并说佛及国土之名字者。六时无量时不定记,总言於无量劫作佛,不委曲辨时劫之数量及佛国之名号者。地持论...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业道

叁道之一。善恶之所作,使人向於六趣,故名為道。经宝窟上末曰:「造作称业,通人向於叁途,名之為道。」智度论九十二曰:「小者不名业道,以其能趣恶处故為道。」业以思之心所為体,十善十恶,共為业(即思游履之所),故名為道。即业之道也。俱舍论十七曰:「业之道故,立业...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摩利支提婆经

摩利支提婆华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得益分

善导之观经疏科本经之王宫会為四分,第叁曰得益分,即明十六观之正宗分已,而明韦提希夫人及五百侍女见佛得道之益之经文也。观经序分义曰:「四从说是语时,下至诸天,发心已来,正明得益分。」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真子

如来之真子,谓诸菩萨也。是於法信顺堪绍佛业者。又真实之行解由佛口而生,依正法而生,故云真子。涅槃经一曰:「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一切皆是佛之真子。」宝窟下曰:「真子者,於法信顺,堪绍佛业,故名真子。又行解非妄名真,从佛口生,从正法故,名如来真子。又摄论意,佛子...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普徧光明燄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

二卷,唐不空译。略称大随求陀罗尼经、随求陀罗尼经、大随求经、随求经等。佛在大金刚须弥峰楼阁,集一切大眾,放顶毫之光照十方一切佛剎说大神咒,名普徧光明。(中略)大随求陀罗尼。并说种种灵验之事。更有宝思惟译之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一卷,同本抄略。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末利室罗

Mālyaśrī,夫人名。译為。末利夫人之女,為阿踰闍国之王妃,说经者。唯识述记八末曰:「摩利迦,此名者,即末利夫人也。此夫人之女名末利室罗,即也。」宝窟一本曰:「言者,外国名為尸利摩罗(Śrīmālā),尸利此翻名之為,摩罗名。」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尸利

又作师利,室利,室离,室哩。译有首,,吉祥,德之四义。华严疏钞十二曰:「梵云室利,一名四实:一首,二,叁吉祥,四德。」探玄记四曰:「梵语呼头為室利。」大日经疏七曰:「室利具德吉祥义也。」行愿讚疏钞二曰:「室哩(二合)。」梵Śrī又,文殊尸利之略。四明教行录曰...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贤首

比丘之尊称。犹言贤者,尊者。义净译新律中多用此称。 又(菩萨)华严经贤首品有贤首菩萨。 又(人名)佛说贤首经有併沙国王妃贤首夫人。又华严宗第叁祖,唐法藏,字贤首。其祖康居国人,来居长安。藏年十六,诣四明山阿育王塔鍊一指,誓学华严。尝预玄奘叁藏之译场,然以所见不...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无恼指

凶人央掘摩罗Aṅgulimālya,译為指,指本名无恼。贤愚经十一曰:「阿亹贼奇,晋言无恼。」出曜经十七曰:「无害。」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叁种变易生死

一微细之生灭,念念迁异,前变后易名為变易。变易是死名為变易。此通於凡圣。二无漏业所得之法身,神化无碍。能变能易,故名变易,变易化死,名為变易。此通於大小。叁真证之法身,隐显自在,能变能易,故曰变易。变易非死,但此法身未出生死,犹為无常死法,所随变易身上有其生死...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叁藏

Tri iṭaka,经律论也。此叁者,各包藏文义,故名叁藏。经说定学,律说戒学,论说慧学。因之而通叁藏达叁学者,称為叁藏。特為真諦玄奘等翻译师之称号。其梵名一一列之於下。一、素呾缆藏Sūtra iṭaka,旧曰修多罗藏,译曰綖,圣人之言说,能贯穿诸法,如綖之贯花,故喻之以綖。...

《佛学大辞典》 / 344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法身体性

论法身之体性诸家不同,先言小乘。小乘理性不论,只以戒定慧解脱知见之五分功德為法身,称為五分法身。次言大乘诸家。叁论宗以实相為法身,实相者空理,真空无相,是法身之体性,真空无相,故现其无边之身相也。维摩经方便品曰:「佛身即法身。」同註:「肇曰:经云:法身者虚空身...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勤策律仪

梵语室罗摩拏洛迦叁跋罗Śramaneraka-samvara,正翻勤策拥护。室罗摩拏洛迦(旧曰沙弥)者勤策。叁跋罗者拥护之义,律仪乃意译也。别解脱律仪之一。為苾芻勤加策励,故云勤策,能防身语,故云律仪。俱舍论十四曰:「若受离十所应远离,安立第叁勤策律仪。何等名為十所应离?谓於前...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箭喻经

一卷,失译。中阿含第六十箭喻经之别译。有童子,欲佛说一向世之有常,佛呵责之,说拔毒箭之喻。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 《佛说箭喻经》

香市

即眾香市也。法苑珠林叁界篇曰:「忉利天有七市:第一榖米市,第二衣服市,第叁眾香市,第四饮食市,第五华市,第六工巧市,第七婬女市。处处并有市官,是诸市中,天子天女,往来贸易,具市廛法以為戏。」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旃陀越国王经

Candra ati-sūtra,一卷,宋沮渠京声译。旃陀越国王信婆罗门之譖,埋怀胎之夫人於土中。儿生於塚中,母之半身不朽,叁年饮乳。至六岁,佛度使出家,证阿罗汉果。乃以神通化其父王。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 《佛说旃陀越国王经》

功德

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义章九曰:「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為功德。」天台仁王经疏上曰:「施物名功,归已曰德。」经宝窟上本曰:「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二殊

此言观音菩萨极证圆通,十方普应,上同诸佛,下合群生,妙用超越,故云殊。 一、上合诸佛本觉妙心,本觉妙心,即诸佛本然觉了妙明真心也。谓菩萨极证寂灭,十方圆明,体同诸佛。故能起同体大慈,与众生乐。显应十方,现身说法,圣凡等度,有愿必从,是为殊。 二、下合众生...

《三藏法数》 / 178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明论

韦陀论也。韦陀Veda,译曰明,明者智也,又明实事也。婆罗门立四明论,佛教立五明论。宝窟中本曰:「五明论此是明智人之所造,又学此论者亦能生人慧明,故称五明。」唯识述记一末曰:「明论者,先云韦陀论,今云吠陀论。吠陀者明也,明诸实事故。」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等味

谓涅槃平等一味之性德也。经曰:「智慧等故得涅槃,解脱等故得涅槃,清净等故得涅槃。是故涅槃一味等味,谓解脱味。」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