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urā,又作摩度,摩突罗,秣菟罗。国名,译曰孔雀、密善。慧苑音义下曰:「摩度罗城,或云摩偷罗,亦云摩突罗,此云孔雀城,或云密善,皆吉事者也。」探玄记十五曰:「摩偷罗者,正云秣菟罗,此云孔雀,或云蜜。并是古世因事為名。是中印度,此国中有舍利弗等塔及文殊师利塔,...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佛在世时,有恶比丘六人,结党多作非威仪之事,称曰六群比丘,佛制戒多缘此六群而起。诸律出名不同。僧祇律九称六群比丘曰:「一、难陀,二、迦留陀夷,叁、叁文达多,四、摩醯沙达多,五、马师,六、满宿。」毘奈耶律十一称六眾苾芻曰:「一、阐陀,Nanda,二、鄔波难陀,U anan...
《佛学大辞典》 / 449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天台智者释法华经用四释:一因缘释,以四悉檀為因缘,而下四种之释义也。四悉檀者,一世界悉檀,二各各為人悉檀,叁对治悉檀,四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之义,原出智度论,龙树菩萨判释尊教化一代眾生之方法者也。今转用為释义之方规。惹眾生之乐欲為第一悉檀,使生信為第二悉檀,破恶...
《佛学大辞典》 / 721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法华经方便品曰:「乃至童子戏,聚沙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阿育王传一曰:「世尊与阿难在巷中,行见二小儿,一名德胜,是上族姓子。一名无胜,是次族姓子。弄土而戏,以土為城。城中復作舍宅仓储,以土為麨着仓中。此二小儿见佛叁十二大人相欢喜,德胜於是掬仓中土名...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贤為善之义。又名善瓶,德瓶,吉祥瓶,如意瓶,有德瓶。若人祈神天感得此瓶时,所求者如意由瓶而出云。大日经疏八曰:「有部毘尼中说:大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四大弟子,犹如贤瓶,若人净心供养竟,希求世间现报,无不如愿。」见[瓶]条。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又作鉢吉蹄,波机提。译言本性,志性。摩登伽种之婬女也。见阿难而生婬心,请之於母,母诵神咒蛊惑阿难。阿难将行乐,為佛所救,婬女出家。摩登伽经上曰:「过去有婆罗门名莲华实,女名本性,尔时女者今性比丘是也。」舍头諫经曰:「有凶咒女名曰波机提,晋曰志性。」又曰:「过去...
《佛学大辞典》 / 665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尔时海龙王子及一切龙白佛言:“未曾有。世尊!如来所说普安一切,授诸龙决开化眷属皆发道意。又以加恩乞施皂衣,使诸龙分。各以供养稽首奉事。缘是得护因发道意,慈愍众生遵四等心慈悲喜护,兴隆四恩惠施仁爱,利人等利一切救济合聚。由此行德沙不雨身离于众患,又寂意时不失天身...
《佛说海龙王经》 /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 815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5日智度论十叁云:舍利弗目连遇雨宿陶家。暗中先有女人,二人不知。女人夜梦失精,晨朝水浴。瞿伽离见之谓二人行不净,叁度為佛所呵,不改。遂生疮死,堕於大莲华地狱。杂宝藏经叁。杂阿含经四十八。十诵律叁十七亦见之。涅槃经二十曰:「瞿伽离比丘,生身入地,至阿鼻狱。」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精舍建立时过去世世於地见蚁。净心诫观发真钞中本曰:「灵感传云:须达共舍利弗,往图精舍(即祇洹也),须达自捉绳一头。舍利弗自捉一头,共经精舍。(中略)舍利弗惨然忧色,即问尊者何故忧色?答曰:汝今见此地中蚁子不?答曰见。时舍利弗语须达言:汝於过去毘婆尸佛,亦於此地...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曰:「过去有佛,号日月净明德如来。彼佛為一切眾喜见菩萨及大眾说法华经,一切眾生喜见菩萨乐修苦行,得现一切色身叁昧。得此叁昧已,心大欢喜,入此叁昧雨诸妙华妙香,供养日月净明德佛及法华经。作是供养已,自念不如以我身供养,服诸妙香,身涂香油。於日...
《佛学大辞典》 / 347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卷,秦罗什译,佛因舍利弗之问,说弥勒菩萨下生成佛之事。与弥勒下生经大同小异。疏一卷,唐憬兴撰。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大乘即佛乘也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法华文句云论列十七种者皆法华之异名所以显示此经甚深微妙之理不可思议也。 【一无量义经】谓佛欲说法华一实相理故先说此无量义处盖将以无量之义会归于一实相之理实相之中妙义无穷故名无量义经。 【二最胜修多罗】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于叁...
《三藏法数》 / 1032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Caitya,又作支帝,脂帝,支徵。新作制多,制底,制底耶。积聚之义。以积聚土石而成之也。又谓世尊无量之福德积集於此也。义翻云灵庙。或言有舍利云塔婆,无舍利云制底。或谓总云塔,别云制底。或谓制底与塔婆其义同,无有无总别之差。寄归传叁曰:「大师世尊既涅槃后,人天共集以...
《佛学大辞典》 / 390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智度论十一曰:「舍利弗,才明见贵。目犍连,豪爽取重。此二人者,才智相比,德行互同。(中略)后俱厌世,出家学道作梵志弟子,精求道门,久而无徵。以问师(师名删闍耶),自我求道,弥歷年岁,不知為道果无耶?我非其人耶?(中略)他日其师寝疾,舍利弗在头边立,大目连在足边...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涅盘经二十六说佛言我昔住波罗捺国,舍利弗教二弟子,一令观白骨,一令数息。经歷多年各不得定。以是因缘即生邪见。言无涅槃无漏之法,设其有者,我应得之。何以故?我能持所受戒故。我尔时唤舍利弗呵责之:汝不善教,為是二弟子颠倒说法。汝二弟子性各异,一主浣衣,一金师。金师...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又作塔婆、兜婆、偷婆、浮图等。皆梵语窣堵波(Stū a,巴Thū a)之讹略也。高积土石,以藏遗骨者。又名俱攞。译言聚、高显、坟、灵庙等。别有所谓支提或制底(Chaitya),言不藏身骨者。或通称為塔。亦曰支提。法华义疏十一曰:「依僧祇律有舍利名塔婆,无舍利名支提。地持云:...
《佛学大辞典》 / 468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恩养苍生可爱乐法,谓国王能布德施仁,利济群生,使各遂其性,咸归治化。是以普天之下,咸被恩泽,无不爱乐也。 二、英勇具足可爱乐法,谓国王英武神授,智勇天锡,德覆万邦,威加四海。未降伏者,能降伏之;已降伏者,能摄护之。是以普天之下,畏威怀德,无不爱乐也。 叁...
《三藏法数》 / 315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西域记九曰:「未生怨王窣堵波侧,有尊者阿难半身舍利。昔尊者将寂灭也,去摩揭陀国,趣吠舍釐城。两国交争,欲兴甲兵。尊者伤愍,遂分其身。摩揭陀王,奉归供养,即斯胜地,式修崇建。」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因水火风动故地动,经云:此阎浮提地,南北阔二万一千由旬,东西阔七千由旬,厚六万八千由旬。地下有水,厚八万四千由旬。水下有火,厚八万四千由旬。火下有风,厚六万八千由旬。风下有金刚轮,过去诸佛舍利,咸在其中。或有时大风忽动,火亦随动。火既动已,水复随动。水既...
《三藏法数》 / 491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唐西京千福寺僧楚金之舍利塔,天宝间勅建。碑文為顏真卿书,為其中年笔法之最整齐而圆健者。世称董香光书宝得力於此碑,盖顏书师褚登善,董由顏以学褚,此碑最有蹊径可窥也。清嘉道间馆阁书礼,习此者甚多,当时有处处顏多宝之谣,则但取其结构之严整而已。赏鉴家以「凿井」之「凿...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大乘之妄惑,分现行与种子及习气叁者,既伏惑之现行,且断惑之种子,尚有惑之气分而现惑相,是名习气。舍利弗既断瞋惑之种子,而动则怒气如摧,是瞋惑习气尚存之现证,叁乘中声闻全不断之,缘觉稍侵害之。佛全断之。述记二末曰:「言习气者,是现行气分薰习所成,故名习气。」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妙法之印璽也。妙法真实,不动不变,故称為印。又妙法如王印通达无碍,谓之印,又為证明佛之正法者,故曰印。又為诸佛诸祖互相印可,心心相传之法,故曰法印。该摄佛法,而立叁种之法印,称曰叁法印。智度论二十二曰:「得佛法印,故通达无碍,如得王印,则无所留难。问何等是佛法...
《佛学大辞典》 / 289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於前十身中第七如来身上而立十身也,此十身经中叁处说之,而名字稍异。旧经二十六曰:「菩提身,愿身,化身,住持身,相好庄严身,势力身,如意身,福德身,智身,法身。」同叁十七曰:「正觉佛,愿佛,业报佛,住持佛,化佛,法界佛,心佛,叁昧佛,性佛,如意佛。」同四十二曰:...
《佛学大辞典》 / 539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Jina utra,造瑜伽师地论释之菩萨名。西域记十一曰:「鉢伐多国,周五千餘里。(中略)城侧有大伽蓝,僧徒百餘人,并学大乘教,即是昔慎那弗呾罗(唐言最胜子)论师,於此製瑜伽师地释论。」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七卷,姚秦竺佛念译。一名处胎经。记二月八日夜半,佛卧於金棺以神通力示现处於母胎之宫殿,集十方之菩萨,说种种大乘之法。说已,付嘱此经於弥勒菩萨,身復本形在於金棺,寂然无声。后记分舍利起塔供养,大迦叶集八亿四千圣眾,结集八藏。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华严五祖圭峰宗密禪师姓何氏。果州人。唐元和二年赴贡举,值遂州道圆禪师,因求披剃。一日,於任灌家赴斋,得圆觉经,诵未终,即感悟。圆曰:此经佛授汝耳,速参方去。后謁荆南忠,洛阳照,皆契印可。继览华严疏,欣然曰:吾逢圆觉,心地开通。今遇此疏,何其幸哉!乃以书达清凉,...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舍利弗之译名也。又云鶖子,梵语舍利,译曰身。弗多罗,译曰子。舍利者鸟名,即鶖鷺鸟也,其母之眼似之,因名舍利;此是其子,故曰舍利子,或鶖鷺子。是佛弟子中第一之智者也(舍利弗译為身子者,似由译言鶖鷺之梵语舍利Sāri,与译言骨身之梵语舍利罗Śarīra為同一语而出者)。见[...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佛说阿闍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阿闍世王之女,名无畏德,年十二,与舍利弗,目连等诸声闻论难,尽使屈服。与大宝积经无畏德菩萨会第叁十二同本异译。摄於方等部。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宋高僧传曰:「唐窥基,字洪道,姓尉迟氏。关辅语曰叁车和尚。入大慈恩寺躬事奘师。后得弥勒上生经,造疏通畅厥理。援毫次笔锋有舍利二七粒而陨,如吴含桃许大,色红可爱,次零然而下者,状如黄梁粟粒。」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舍利弗為阿罗汉之圣者,尚不捨有漏之依身,故不能免风等之热病。光明文句曰:「虽入有涅槃,犹有果身在,身子风热,毕陵伽眼病。」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鸟鼠者蝙蝠之异名,以譬破戒之比丘。佛藏经上曰:「譬如蝙蝠,欲捕鸟时则入穴為鼠,欲捕鼠时则飞空為鸟,而实无有鼠鸟之用。其身臭秽,俱乐闇冥。舍利弗,破戒比丘亦復如是。既不入於布萨自恣,亦復不入王者使役,不名白衣不名出家。」 又如鼠唧唧声,鸟空空声,谓无意味之语也。...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增一阿含经叁曰:「神足轻举,飞到十方,所谓大目犍连比丘是。」智度论四十一曰:「如舍利弗,於智慧中第一,目犍连神足第一。」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又云马师。梵名頞鞞Aśvajit,巴Assaji,五比丘之一。端正之威容与庠序之举止,时时如引人目,舍利弗失师迷於所归,慒慒行路时,卒然见马胜比丘威仪,起问师问法之心,又诸比丘清旦由耆闍崛山為乞食来王舍城,时有一长者见马胜比丘,生欢喜之念,為僧眾建六十房舍(四分律及南传律...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舍利弗之集异门足论,二、大目乾连之法蕴足论,叁、大迦多衍那之施设足论,四、提婆设摩之识身足论,五、筏苏蜜多罗之品类足论,六、同人之界身足论也。前叁论為佛在世之作,后叁论為佛灭后之作,皆论一切有部宗之法义。智度论二谓為六分阿毘曇者是也。后迦多衍尼子作发智论,...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对於所现之化身,而称能现之本身為本地。能现所现,相望重重,故本地亦重重而不一定,唯佛之实相法身,即穷极之本地,越之更无能现之实身。故曰地法身。本地即法身也。道安之舍利礼文曰:「本地法身,法界塔婆。」演密钞二曰:「本地法身者,即实相法身也。一真实相為万化之本,犹...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又作鉢吉蹄,波机提。译言本性,志性。摩登伽种之婬女也。见阿难而生婬心,请之於母,母诵神咒蛊惑阿难。阿难将行乐,為佛所救,婬女出家。摩登伽经上曰:「过去有婆罗门名莲华实,女名本性,尔时女者今性比丘是也。」舍头諫经曰:「有凶咒女名曰波机提,晋曰志性。」又曰:「过去...
《佛学大辞典》 / 665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梵天王留顶发,结之如螺。称為螺髻。西土之梵志效之而為螺髻,故曰螺髻仙人。象头精舍经有「螺髻仙人。」异译之大乘伽耶山顶经谓之「长髻梵志。」伽耶山顶经谓之「编髮梵志。」又指梵王而曰螺髻。维摩经佛国品曰:「螺髻梵王语舍利弗。」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我般涅槃后,其有众生以众宝物供养舍利,乃至一称南无佛,一礼、一旋、一合掌业、一花供养者,令彼一切随于三乘得不退转。我般涅槃后,其有众生于我法中能受一戒如说奉持,乃至赞诵一四句偈为他人说,其有闻者能发好心,供养法师,能以一花或设一礼,令彼一切随于三乘得不退转,乃...
《大乘悲分陀利经》 / 1408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梵天王顶髻作螺形,故曰螺髻梵王。在维摩会上与舍利弗问答。维摩经佛国品曰:「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念,谓此佛土以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如自在天宫。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螺髻梵王言:仁着心有高下,不依...
《佛学大辞典》 / 215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与[法身偈]同。又佛所说之经卷,谓之法身舍利。如来所说实相中道之理,不改不变,性相常尔,故云法身舍利。法华经法师品曰:「经卷所住处,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復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瓔珞繒幢幡伎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讚叹。」西域记...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业鍜冶者之称。涅槃经二十六曰:「我昔住於波罗奈国时,舍利弗教二弟子,一观白骨,二数息。经歷多年,各不得定。(中略)唤舍利弗而呵责之:汝不善教,云何乃為是二弟子颠倒说法?汝二弟子其性各异,一主浣衣,一是金师。金师之子,应教数息。浣衣之人,应教骨观。以汝错教,令是...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大乘即佛乘也。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法华文句云:论列十七种者,皆法华之异名,所以显示此经,甚深微妙之理,不可思议也。 一、无量义经,谓佛欲说法华一实相理故,先说此无量义处,盖将以无量之义,会归于一实相之理。实相之中,妙义无穷,故名无量义经。 二、最胜修多罗,...
《三藏法数》 / 1000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解脱者叁昧之异名也,叁昧之神用,巨细相容,随变化於法,自在无碍,离一切之繫缚故云解脱,维摩经不思议品所明之一端也。又华严一部所明一多无碍之法相总是也。维摩经不思议品曰:「维摩詰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此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佛经四天王之一。即北方多闻天王。梵名毗沙门。管领罗剎夜叉。佛令掌擎古佛舍利塔。故俗称托塔天王。唐宋时勅诸府州军建天王堂奉祀之。元时绘其像於旗。列於卤簿之内。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佛有生身法身二种,故舍利亦有二种,八石四斗之遗骨,生身之舍利也。所说之妙法,法身之舍利也。故谓之法身舍利偈,又云法颂舍利,略曰法身偈。说四諦中苦集灭叁諦之偈颂也。而常约於其说苦諦之诸法从缘生一句,称為缘生偈,又曰缘起偈,智度论十八引[虫毘]勒论中所说曰:「佛於四...
《佛学大辞典》 / 554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四卷,刘宋智严宝云共译。文殊师利以神通力,与[舍利弗]同到十方世界,供养佛。集一切菩萨还祇园。请转不退之法轮。佛因说罗汉成就五逆满足五欲远离正见等之密语。眾会惊疑。文殊释之。其他有菩萨之密语,佛之解释,菩萨之讚偈等。法华部之摄。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毗舍离国大林精舍。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佛念。却后三月当入涅槃。即告长老目揵连。汝当至千世界。告比丘僧令到佛所。是时目连受佛教旨。于一念间到须弥山顶。发大音声遍告一千世界。尔时大林精舍有四十亿万比丘众。俱到佛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舍利弗陀罗尼经》 /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 / 4025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东晋法显译大般涅槃经下曰:「时八王既得舍利,踊跃顶戴,还於本国,各起兜婆。彼婆罗门从诸力士乞分舍利瓶,自起兜婆。诸力士等取其一分,於闍维处合餘灰炭而起兜婆。如是凡起十处兜婆。」阿育王经六曰:「佛入涅槃,起八舍利塔,第九甖塔,第十炭塔。」又后分涅槃经条目曰:「阎...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卢山莲宗宝鑑九谓天台智者净土群疑论云列净土之叁十益:一往生佛土益,二得大法乐益,叁亲近诸佛益,四游歷十方供佛益,五亲闻佛说益,六福慧资粮疾得圆满益,七速证菩提益,八诸天人等同集一会益,九无退转益,十无量行愿增进益,十一鸚鵡舍利宣扬法音益,十二风树乐响益,十叁摩...
《佛学大辞典》 / 257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谓舍利弗等二乘之人,既於阿含经说时,得二乘之极果,而中间缘於大乘诸经,其机调熟,终至法华,迴其小心而发大菩提心,由佛受未来成佛之记也。相性二宗,各有异义,法相宗谓五姓各别,定性二乘,永无归涅槃而成佛者,法华於声闻授成佛之记者,為欲引一类渐悟之机之方便也。华严天...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十诵律五十六曰:「起塔法者,给孤独居士深心信佛,到佛所,头面礼足,一面坐。白佛言:世尊!世尊游行诸国时,我不见世尊,故甚渴仰。愿赐一物,我当供养。佛与爪髮言:居士!汝当供养此爪髮。居士即时白佛言:愿世尊听我起髮塔爪塔。佛言:听起髮塔爪塔,是名起塔法。」高僧传曰...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法华会座,迹门叁周说法已后,涌出於灵山空中之多宝塔中二佛也。初宝塔涌出在空中,依大眾之请释迦佛开其塔门,多宝佛全身舍利结跏趺座,结法界定印,其时多宝佛在宝塔中分半座使释迦佛坐,谓之二佛并座。多宝表法佛及定,释迦表报佛及慧,并座表法报不二,定慧一如也。此二佛孰左...
《佛学大辞典》 / 318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学外教之典籍及世间法也。毘奈耶杂事六记舍利弗降伏拨无后世之外道,佛因听比丘学外论。其文曰:「佛告诸苾芻,非一切处有舍利子,其相似者亦不可求,是故我听诸苾芻学卢迦耶等诸外俗论。时诸苾芻闻佛世尊许学书论,遂无简别,愚昧之类亦学外书。佛言:不应愚痴少慧不分明者令学外...
《佛学大辞典》 / 329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释迦既卒,弟子阿难等焚其身,有骨子如五色珠,光莹坚固,名曰舍利子,因造塔以藏之。见释氏要览注。 又(人名)见[舍利弗]项。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宗镜录二十四谓心王即是师,十数即是十弟子,十弟子各具十德。如十心数,随有一起,十数即随起,虽以一数,当名,然实有十数也。对十弟子者,初想数,即对富楼那,想数徧强,从想入道,是故声闻弟子中说法第一也。成论云:识得实法,想得假名,富楼那用想数分明,故能分别名相,无...
《佛学大辞典》 / 183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U an-iṣad,一作优波尼沙土。吠陀后所出佛罗般摩那Brāhmana文学之末期,有附属於阿兰若迦Āraṇyaka部分之一大文学。谓之优婆尼沙曇。优婆尼沙曇,其数极多。其内容非一人之思想,其所说区区。今亘於全体而观其思想之倾向,论宇宙之本源,造化之本体,确立為印度思想根本之梵我不...
《佛学大辞典》 / 864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谓五百比丘各说自身所由生之原因也。依涅槃经叁十五,五百比丘,对舍利弗各说身因,有比丘言我未获得正解脱时,思惟无明即是身因,作是观时,得阿罗汉果。某比丘言爱与无明為身因,得阿罗汉果。有比丘言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等為身因。次诣佛前,问其说正不正。佛...
《佛学大辞典》 / 178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卷,梁僧伽婆罗译。舍利弗问懺悔随喜劝请迴向,佛具答之,初明十世界之十佛,使结坛受持,后明过去大光明聚如来时,世尊為竭伽陀天女受持此经即转女身。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Rāhula,旧作罗云,罗吼罗,罗睺罗,罗睺。新作曷罗怙罗,何罗怙罗,罗怙罗。佛之嫡子。在胎六年。生於成道之夜。十五岁出家。舍利弗為和上,而彼為沙弥,逐成阿罗汉果,在十大弟子中為密行第一。后於法华会上迴於大乘。受蹈七宝华如来之记别。以生於罗睺罗阿修罗王障蚀月时,故名...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大日如来之自证身说法也。大日如来入加持叁昧,以加持身说大日经,故曰加持门说。是為日本兴教大师觉鍐所创说。师之爱染讲式曰:「大日如来报在昔之悲难,入加持之门。」又舍利供养式曰:「大日如来出法乐之都,趣加持之门。」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Kauṣṭhila,又作俱瑟祉罗。罗汉名。译曰膝。玄应音义二十叁曰:「俱瑟祉罗,旧言俱絺罗,译云膝也,言膝骨大也,此即舍利弗舅,长爪梵志是也。」慧琳音义五十六曰:「拘瑟祉罗,梵语,罗汉名也。古曰俱絺罗,经作祉非也。」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外典谓之圣贤。内典谓之贤圣。贤者和於善之义。圣者会於正之义。和於善,虽离恶,而未发无漏智,不证理,不断惑,在凡夫之位者,谓之贤。既发无漏智,证理断惑,次捨凡夫之性者,谓之圣。见道前七方便之位,名為贤。见道以上名為圣。大乘义章十七本曰:「和善曰贤,会正名圣,正谓...
《佛学大辞典》 / 395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尔时世尊复告阿难。我灭度后。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在家若出家。乃至供养我之舍利如芥子等。恭敬尊重谦下供养。我说是人以此善根一切皆当得涅槃果尽涅槃际。阿难。若我灭后。所有善男子善女人心生敬信。为我造立形像塔庙。阿难。应生深信慎莫疑惑。我说是人以此善根一切皆当得涅槃...
《大悲经》 /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那舍译 / 1676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0日烦恼之习气也。已断烦恼,犹有其残气而不如法者,如难陀以婬欲之习故,虽得阿罗汉,然坐於男女大眾中,眼先视女眾,与之高语说法。如舍利弗以瞋习之故,闻佛言舍利弗食不净食,即吐食不復受请。智度论二十七曰:「烦恼习者,名烦恼残气。若身业口业不随智慧,似从烦恼起。」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又作鶖露子,秋露子。舍利弗之译名也。玄应音义四曰:「梵言舍利弗,旧文言舍利子,或言奢利富多囉Śāri utra,译此言鴝鵒子。从母為名,母眼似鴝鵒,或如秋露鸟眼,因以名焉。旧云身子者谬也,身者奢梨Śarīra,与此奢利声有长短,故有斯误。或言优婆提舍U atiṣya者,从父名也。...
《佛学大辞典》 / 231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Mahā-maudgalyāyana,比丘名。法华经作大目犍连。阿弥陀经作摩訶目犍连,略曰目犍连,又曰目连。新称曰摩訶没特伽罗,没特伽罗子。姓也。译曰大讚诵,大莱茯根,大胡豆,大採菽等。佛十大弟子之一人。称為神通第一者。初与[舍利弗]同為六师外道之一人,颇精通教学。虽领一百徒弟...
《佛学大辞典》 / 485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佛弟子有名象舍利者。还捨法服,习白衣之行,凭两女人肩上,后诣佛所復為沙门,寻於座上得阿罗汉。见增一阿含经四十五。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智度论二谓「如舍利弗有瞋恚餘习,佛由禪定起经行,罗睺罗从佛,佛问罗睺罗:何故羸瘦?罗睺罗以偈答佛:若人食油则得力,若食苏者得好色,食麻滓菜无色力,大德世尊当自知。佛问罗睺罗眾中谁為上座?罗睺罗答和上舍利弗。佛言舍利弗食不净食。尔时舍利弗转闻是语,即时吐食,自作...
《佛学大辞典》 / 391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依佛之加被而觉力如佛之叁昧也,阿难得此叁昧。法华文句一曰:「旧解云:阿难得佛觉叁昧力,自能闻。」同记曰:「言佛觉者,只是佛加觉力如佛,故名佛觉。」往生要集中本曰:「应念愿令我得佛觉叁昧。」大部补註四曰:「準净名疏云:舍利弗问经说,阿难修不忘禪,得佛觉叁昧,以叁...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修善道,未断惑证理者。如叁贤十圣,七贤七圣之贤。又通名上位。增一阿含经二十九曰:「贤者舍利弗,贤者大目乾连。」等。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即化度寺故僧邕禪师舍利塔铭。唐李百药制文。欧阳询所书。為率更得意之笔。所谓直木曲铁法也。其石宋时已亡。今所传搨本多翻刻者。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又作旃闍,战遮。婆罗门名。又名遮摩那。梵音Ciñca Mānavika。光明玄上曰:「若饥得食,病得差,狱得出,獼猴得酒。旃遮婆罗门饱食指腹,皆是世人畅情為涅槃尔。」此婆罗门女,名孙陀利,為腹盆而谤佛,佛九恼之一。兴起行经下曰:「佛告舍利弗:往昔阿僧祇劫前有佛名尽胜如来,...
《佛学大辞典》 / 476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又曰随邪利,随舍种。种族名。玄应音义叁曰:「随邪利,或云随舍利,或云随舍种,或云栗唱,或云离唱,或作黎昌,皆梵言讹转也。正言栗呫婆Lichavī,此云仙施王种,呫音昌叶反。经论或作离车,或作律车,同一也。」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传法正宗记曰:释迦以化期為近,乃命迦叶,以清净法眼及金缕僧伽梨衣付汝。一旦往拘尸那城右胁而卧。泊然大寂。内之金棺。待迦叶至。而后叁昧火燔然而焚。舍利光烛天地。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诸力士悲感,在于王殿上; 供养尊舍利,如是至数日。 邻侧七国王,时各寻遣使; 皆共同一时,如会至城下。 各通其王命,诸力士相闻; 皆陈其敬意,求得舍利分。 诸力士答言:“佛于我国灭, 自供养舍利,不能以相与。” 尔时诸国使,相闻至数返; 力士擎...
《佛本行经》 / 宋凉州沙门释宝云译 / 3941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阿育王传於佛灭后传化之师,揭五人:一摩訶迦叶,二阿难,叁摩田提,四商那和斯,五优婆毱多也。此中摩田提与商那和斯,同稟於阿难,同世之师也,故於付法藏传二十叁人之次第相承中不加之。然梁之僧祐,撰萨婆多部记五卷(出叁藏记十二),揭有部之资师相传中次第此五师,嘉祥,南...
《佛学大辞典》 / 502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释迦如来于拘尸城荼毗已竟,诸国起兵夺取舍利时,有婆罗门为息相夺诤故,分作八分,八国起塔供养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拘尸,梵语具云拘尸那,华言角城,谓此城叁角故也。梵语荼毗,华言焚烧。梵语舍利,华言骨身。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 一、拘尸城,拘尸城诸力士,得...
《三藏法数》 / 344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婆罗门子,字均提Kunti,七岁时,父母与舍利弗使出家。舍利弗得之至祇洹,渐為说法使得阿罗汉。均提既得道,思师恩,终身作沙弥,供给所须。见贤愚经十叁(沙弥均提品),经律异相二十二。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具名大乘舍黎娑担摩经,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告诸苾芻若於十二缘生能见了,名之為见法见佛。舍利弗以问慈氏菩萨,菩萨细释十二因缘甚深之义。舍黎娑担摩,译曰稻[卄/干]。别有稻[卄/干]经。同本也。Śālistambha。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 《大乘舍黎娑担摩经》僧受用之物曰白毫之赐。佛藏经下曰:「或有比丘,因以爱我法出家受戒。於此法中勤行精进,虽诸天神诸人不念但能一心勤行道者,终不念衣食所须,所以者何?如来福藏无量无尽。舍利弗!如来灭后,白毫相中百千亿分,其中一分供养舍利及诸弟子。舍利弗!设使一切世间人皆共出家随顺法...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探玄记八曰:「依长阿含经四人应起塔:一佛,二辟支,叁声闻,四轮王也。真諦叁藏引十二因缘经云八人应起塔:一如来,露盘八重已上,是佛塔。二菩萨,七盘。叁缘觉,六盘。四罗汉,五盘。五那含,四盘。六斯陀含,叁盘。七须陀洹,二盘。八轮王一盘。若见之不得礼,以非圣塔故也(...
《佛学大辞典》 / 617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佛灭后之比丘浴於如来白毫相之一分德而衣食有餘云。佛藏经下曰:「舍利弗,如来灭后,白毫相中,百千亿分,其中一分,供养舍利及诸弟子。舍利弗,设使一切世间人皆共出家随顺法行,於白毫相百千亿分,不尽其一。」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日本人,入唐謁玄奘叁藏,叁藏加意教诲。告曰:经论文博,劳多功少,我有禪宗,汝可承此法传於东土。昭喜修习,早得悟解。又指令见相州隆化寺慧满禪师。满委曲开示,且付以楞伽经。业成,辞叁藏,叁藏以佛舍利经论及相宗之章疏付之。昭归,盛弘相宗,日本始闻唯识之旨。寿七十二寂...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具名一切心如来秘密全身舍利宝篋印陀罗尼经,一卷,唐不空译。此陀罗尼藏叁世诸佛全分之法身舍利,故云宝篋,坚固不坏,故云印。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莲宗九祖之第九祖也。名实贤,字思齐。常熟时氏子。既出家,叩灵鷲和尚,参念佛者是谁,得悟。后於凤山梵天讲寺,屏绝诸缘。纯提净土。结长期,昼夜六时念佛,与同人互相策励,人皆谓永明再来。癸丑佛成道日,谓弟子曰:我於明年四月十四日长往矣。自此掩关寸香斋,限昼夜课佛十万...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安住於世而保持法也。圆觉经曰:「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毘婆沙论曰:「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净土论曰:「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又(杂名)一寺之主僧名住持,此由禪门起。勅修清规住持章曰:「佛教入中国四百餘年而达磨至,又八传而至百丈,唯以道相授受,或巖居...
《佛学大辞典》 / 252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又云回小向大。谓不定性之人,回转声闻缘觉之小乘根性而趣向大乘之佛道。如舍利弗,目莲,本二乘人,皆於法华经会坐回心向大而入於菩萨位也。菩提心论曰:「若不定性者,无论劫限,遇缘便回心向大,从化城立以為超叁界,谓信佛故。乃蒙诸佛菩萨加持力,而以方便遂发大心,乃从初十...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秘藏记上曰:「天竺呼米粒為舍利,佛舍利亦似米粒,是故曰舍利也。」弥勒上生经疏下曰:「舍利者稻穀也,駄都者体也,佛体大小如稻穀量,故以為名。」慧苑音义下曰:「舍利是稻穀也。」梵语杂名曰:「稻,舍理。」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般若经,佛之自证少。多使须菩提舍利弗等声闻弟子,对诸菩萨说诸法皆空之理。是曰转教。是佛於彼等声闻欲附属大乘法财之密意,故曰转教付财。四教仪曰:「次说般若转教付财。」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塔之别名。又以金所造之剎竿,即塔上之九轮。剎者,梵语掣多罗,差多立罗,紇差怛罗等之讹略。本义為土田,国等,即佛剎,梵剎等是也。然西国之风,於高处立竿,其头置佛骨,其义同於土田,故指竿或塔名曰剎,今谓之金剎。但本名曰剌瑟胝。玄应音义一曰:「剎又作擦,音察,梵言差...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梵语劫簸Kal a之略。译言分别时节。通常年月日时不能算之远大时节也。故又译大时。智度论叁十八曰:「劫簸,秦言分别时节。」又曰:「时中最小者六十念中之一念,大时名劫。」释迦氏谱曰:「劫波,此土译之名长时也。」慧苑音义上曰:「劫,梵言,具正云羯腊波,此翻為长时。」劫...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又曰残习,餘气,习气。既断烦恼,犹存残餘之习气也。二乘不能断此餘习,独佛断之。唐华严经二曰:「离一切烦恼心垢及其餘习。」智度论二曰:「阿罗汉辟支佛虽破叁毒,气分不尽,譬如香在器中。香虽去,餘气故在。又如草木薪,火烟烧出,炭灰不尽,火力薄故。佛叁毒永尽无餘,譬如...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过去现在因果经四曰:「耶舍长者子朋党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师徒一百人,大目犍连师徒一百人,此千二百五十人先事外道,后承佛之化导,而得证果。於是感佛之恩,一一法会常随不离,故诸经之首列眾多云千二百五...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大小诸经中常见佛特说十弟子之第一:一、舍利弗,智慧第一。二、目犍连,神通第一。叁、摩訶迦叶,头陀第一。四、阿那律,天眼第一。五、须菩提,解空第一。六、富楼那,说法第一。七、迦旃延,论义第一。八、优婆离,持律第一。九、罗睺罗,密行第一。十、阿难陀,多闻第一。天台...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二卷,赵宋惟净等译。善星比丘捨离佛法种种毁谤叁宝。舍利子,闻之白佛,佛為广说九次第定十力四无畏等及树证果之相。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全身舍利,如多宝佛之舍利是也。二碎身舍利,如释迦佛之舍利是也。 又一生身舍利,依戒定慧所薰修,如来灭后留全身或碎身之身骨,使人天永获供养之福德者。二法身舍利,一切大小乘之经卷是也。智度论曰:「经卷是法身舍利。」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Piṇḍāra,又作宾跎罗。地狱名。译曰集欲。普超经下曰:「舍利弗!阿闍世王所入地狱名宾吒罗(秦曰集欲),适入寻出,其身不遭苦恼之患。」可洪音义六下曰:「宾跎罗,地狱名也。晋云集欲,又云宾头。」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彼诸力士众,奉事于舍利, 以胜妙香花,兴无上供养。 时七国诸王,承佛已灭度, 遣使诣力士,请求佛舍利。 彼诸力士众,敬重如来身, 兼恃其勇健,而起憍慢心, 宁舍自身命,不舍佛舍利。 彼使悉空还,七王大忿恨, 兴军如云雨,来诣鸠夷城。 人民出城...
《佛所行赞》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2634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Stū a,又作窣堵波、窣覩波、素覩波、藪斗婆,旧称藪偷婆、私鍮簸、数斗波、鍮婆、塔婆、兜婆、塔、浮图等。奉安佛物或经文,又為标帜死者生存者之德,埋舍利、牙、髮等,以金石土木筑造,使瞻仰者。译曰大聚、方坟、圆塚、灵庙、高显处、功德聚等。西域记一曰:「窣堵波,即旧所...
《佛学大辞典》 / 437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不火化而全骸入於塔中者。四葬中之埋葬也。佛者虽以火化為本,而因法华多宝塔中有全身舍利及迦叶鸡足山入定,往往埋葬。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佛未入摩竭国时,国民丰富饶美饮食,作乐倡伎常欢不废,夙夜游戏。佛适入国,罗阅祇城昼夜寂寞,诵声济济,齐戒读经,舍世俗乐如弃粪除,唯佛是尊,听经行法不舍三宝。佛有沙门名曰安陛,遣行宣法开化未闻,五浊之世人心荒迷不达至真,入城分卫,衣服整齐威仪礼节,不失常法行步...
《普曜经》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1434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4日内秘菩萨之大行而外现小乘声闻之相也。舍利弗等是也。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法华玄义六曰:「诸声闻等,悉内秘外现。」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宣唱法而化导人也。佛世以舍利弗,富楼那為第一,梁高法传十科中有唱导之一科。法华经涌出品曰:「是四菩萨,於其眾中,最為上首唱导之师。」大部补注九曰:「啟发法门,名之為唱。引接物机,名之為导。」梁僧传(唱导论)曰:「唱导者,盖以宣唱法理开导眾心也。昔佛法初传,於时...
《佛学大辞典》 / 231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以白米為相应物。如圣天供之浴油。念诵时以白米浴之,一咒為一度。相传是大黑天為炽盛光佛顶舍利法之本源。故以白米為舍利之当体,最相应也。二以盐為最上之供物。常供盐一杯。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故住於空理与他无諍之禪定也。金刚经曰:「佛说我得无諍叁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离欲阿罗汉。」同略疏中曰:「无諍叁昧者,以其解空,则彼我俱忘。能不恼眾生,亦能令眾生不起烦恼故也。」智度论十一曰:「舍利弗,佛弟子中智慧第一。须菩提,於弟子中得无諍叁昧最第一,无諍叁昧相...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Droṇa,婆罗门名,平分佛舍利,以止诸国王之斗争,经中译香姓,又译香烟。出於毘奈耶杂事叁十九。见[香姓]条。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又曰无言行或无言戒,行无言之一种佛法。无言童子是也。大集经十二无言菩萨品曰:「王舍城师子将军家產一子。当其生时,虚空之中多有诸天作如是言:童子!当应念法,思惟於法。凡所发言,莫说世事,常当颁宣出世之法,常当守口,慎言少语,莫於世事起诸觉观,当依於义,莫依文字。...
《佛学大辞典》 / 507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二卷,隋那连提黎耶舍译。佛将入涅槃,勅使阿难諦观金身,為说舍利弗所作之佛事。又為现将来坏法之恶事,使生厌离。次至菩提树下,诸天哀叹,佛為悬记莲华面破佛鉢。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二卷,赵宋惟净等译。善星比丘捨离佛法种种毁谤叁宝。舍利子,闻之白佛,佛為广说九次第定十力四无畏等及树证果之相。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Udraka Rāma utra,涅槃经叁十八曰:「鬱头蓝弗。」同二十一曰:「鬱陀伽。」佛本行集经二十二曰:「优陀罗罗摩子。」中阿含优陀罗经曰:「优陀罗罗摩子。」中阿含罗摩经曰:「鬱陀罗罗摩子。」十轮经叁曰:「嗢达洛迦。」智度论十七曰:「鬱陀罗伽仙人。」同一梵语也。佛出家而...
《佛学大辞典》 / 204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Śāli秘藏记上曰:「天竺呼米粒為舍利,佛舍利亦似米粒,是故曰舍利也。」梵语杂名曰:「稻,梵语舍理。」舍利礼文钞曰:「慧恩上生经疏云:舍利者,稻榖也。驮都者体也,佛体大小如稻榖量,故以為名。」上解,梵语混米Śāli与身Śarīra也。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谓二乘之法,即四諦十二因缘之观行,以断尽生死之苦之道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是故舍利弗,我為设方便。说诸尽苦道,示之以涅槃。」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闻如是: 一时,释氏舍夷阿摩勒药树园。尔时,贤者舍利弗、摩诃目乾连比丘,游行诸国经历一年,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还至药树,欲见世尊。是等来还,比丘众多各共语言,各各着衣持钵,其声高大音响畅逸。佛以豫知,问贤者阿难:“此何比丘?扬大音声其响洋逸,如捕鱼师扬声...
《舍利弗摩诃目连游四衢经》 / 后汉外国三藏康孟详译 / 1256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04日一发起眾,如法华经会座因舍利弗叁请,而发起本经之说法,击扬发动,令如来有所说,是曰发起眾。二当机眾,正当座之机眾也,如诸声闻正闻本经得证悟之益者。叁影向眾,如文殊观音来自他方,助佛化,庄严法座者。四结缘眾,薄福眾生,今无证悟之益,而结见佛闻法之因缘,作未来得道...
《佛学大辞典》 / 333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对於色即是空而言。般若心经曰:「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復如是。」此就五蕴而说有空不二之理者。色為色蕴,谓有四大五根等之一切形质者。此色蕴為因缘所生之法,无有实性,则是色无异於空也。此实性虽空,然因缘所会之处有色相,是空无异...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佛入宝积叁昧,自叁昧起,与文殊问答法身不生不灭之深义,后舍利弗与文殊应答。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Aśvajit,马胜比丘之梵名。舍利弗之师。五比丘之一。佛之血族。瑜伽论略纂十六曰:「马胜者,即旧俱舍叁,阿输实,应云阿湿缚(此云马)伐多(此云胜),与梵王论义比丘也。」又作阿湿婆氏多。见慧琳音义一。又曰阿湿婆。见弥勒上生经上。又曰阿湿波持。见西域记九。又曰頞鞞。见...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扫地有五德。毘奈耶杂事曰:「世尊在逝多林,见地不净,欲令彼乐福眾生於胜田中植净业故,即自执篲欲扫林中。时舍利子、大目犍连、大迦叶波、阿难陀等诸大声闻,见是事已,悉皆执篲共扫园林。时佛世尊及圣弟子扫除已,入食堂中就座而坐。佛告诸苾芻:凡扫地者有五胜利,云何為五?...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法能破闍,故以灯譬之。传法於他,故曰传灯。大般若经四百六曰:「尊者善现,告尊者舍利子言:诸佛弟子凡有所说,一切皆承佛威神力。何以故?舍利子!如来為他宣说法要,与诸法性常不相违。诸佛弟子依所说法精勤修学,证法实性,由是為他有所宣说皆与法性不相违。故佛所言,如灯传...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维摩詰之女。生未几,大如八岁,容姿端正。城内之人,争来求婚不止,月上女即告曰:我当自选其人。期日,会城内士人,其时月上女於眾中上於虚空,说偈使眾人听之。大眾闻已,各止婬心,头面顶礼於女之下。自尔月上女诣佛所与舍利弗对扬深义。见月上女经。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戒庵漫笔曰:「韦南康镇蜀时,有一鸚鵡甚慧。驯养者晓以佛理,一日不震不仆,敛翼委足,奄然而绝。焚之,有舍利。韦公為立塔瘞之,号曰鸚鵡塔。」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唐京兆云阳陕西省西安府涇阳县人。俗姓车氏。名法界。悟空其字。后魏拓跋氏之胤裔。天宝九年,罽宾大首领萨波达干与叁藏舍利越魔来求和,朝廷遣中使张韜光等四十餘人,师时授左卫,与其行焉。取道安西,经歷诸国,至罽宾东都城乾陀罗国。张韜光等既毕使命,将归。师病不能随,仍留...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目连為神通第一,神通為定力所使然。故配之於左方,為佛左面之弟子。智度论四十曰:「舍利弗是右面弟子,目犍连是佛左面弟子。」天台净名疏一曰:「若据胜劣身子為左,若据定慧身子為右。」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佛在罗阅祇竹园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人俱,皆得应真,郁俾罗等。彼有一卿,名曰那罗陀。故有梵志,字曰沙然。精修仙行,延纳来学,好仙弟子,凡有二百五十人。门徒之中,有二人高足难齐:一名优波替,次曰拘律陀,才明深远,研精通微。沙然得病,自知将终,告于二贤:“此诸新学,志...
《中本起经》 / 后汉西域沙门昙果共康孟详译 / 872字 / 1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23日天台差别华严经為四种:一前分华严,又曰初顿华严,寂场华严,叁七日华严。谓成道后叁七日之说法八会中之前七会也。二后分华严,谓叁七日以后之说法,第八会之入法界品也。此会中以舍利弗等声闻在座,故知非叁七日之说法。叁时长华严。谓叁七日后,佛将尽未来际对於其机说华严之法...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二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佛左祇园先说法,文殊后来与须菩提应答,而使之默,舍利弗目连等各述文殊之智慧辩才。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