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1 条搜索结果

四种佛

一、叁藏佛,坐於摩羯陀国菩提树下以生草為座,於叁十四心断见思之惑,而成正觉。身长丈六,对叁乘之根机说生灭之四諦,為八十之老比丘,灰身灭尽於双树下,唯有此佛為十方之佛,叁世之佛,悉是他佛也。二、通佛,既於因位断叁惑之正使,於摩羯陀国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為座,以一念...

《佛学大辞典》 / 695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大空点

依大日经所说,则托於麼,於一切叁昧自在速能成辨诸事。」同疏七曰:「今毘卢遮宗,寄此五字以明大空。大空是证处,无法可说,故但以圆点表之。」又吽字义显宗记下曰:「凡空点有七种:仰、让、拏、、麼、佉、也。」餘详[空点]条。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朅伽

梵语Khaḍga,又作竭誐。译云刀或剑。求祈愿成就时所用七物之一。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所谓:「如是计都,朅伽,伞盖,履盖,真陀摩尼,安饍,药卢遮等。」是也。慧琳音义叁十六曰:「朅伽唐云剑。」大日疏十一释朅伽曰:「刀以鑌為骨柄。」 又(动物)翻译名义集曰:「朅伽此云犀...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尸弃佛

释迦修行中出初僧祇满位之佛名。智度论四曰:「从过去释迦文佛到罽尸弃,為初阿僧祇。」旧俱舍十叁作「刺尸弃。」新婆沙一百七十七,新俱舍十八作「宝髻。」优婆塞戒经一作「宝顶。」菩萨本行经作「螺髻。」玄应音义九曰:「罽居例切,秦言宝积,经本或作刺,力达切。」梵...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七佛

七佛者,谓过去庄严劫中叁佛,现在贤劫中四佛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庄严劫者,谓此劫中,多所庄严也。贤劫者,谓此劫中,多贤人也。) 一、毗婆尸佛,梵语毗婆尸,华言有四。以其如月圆智满,则云遍见。魄尽惑亡,则云净观。既圆且净,则云胜观、胜见,是为七...

《三藏法数》 / 487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因明之语。对於前(或作先阵)而言,一作后说。见[后说]条。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斋会

会僧而施斋食,故名斋会。佛祖统记叁十七曰:「文帝天嘉四年,帝於太极殿设无遮大会。」又曰:「后主至德二年,詔虎丘智聚法师赴太极殿讲金光明经。」皆斋会也。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安膳

又作安缮,安禪。黑色之药品。慧琳音义十二曰:「安饍,眼药名,此药石类,深青色,兼有紫紺色,亦似金精。」此言其為石粉之类也。然慧苑音义下曰:「安缮药,以其叶色青黛,可合和眼药。」此又似為一种之植物矣。要之则其為一种之眼药明甚。现今印度往往有以之涂於小儿眼...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十受生藏

受生,即生如来家也。藏即含藏之义,含藏所修所证之理也。谓善财童子于华严会上第叁十九参,妙德夜神,问言:云何修菩萨行?生如来家?答言:善男子,菩萨有十种受生藏,若能修习圆满,即入毗卢遮如来无量受生藏海。愿一切菩萨示现受生,我皆亲近,是名受生藏也。(菩萨,梵语...

《三藏法数》 / 776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提婆為利养学神通

有四说,一从佛学。五分律叁曰:「时世尊受诸大声闻与阿耨达龙王之请,调达未得神通,不能俱去,羞耻从佛,愿学通法。佛為教於安居中得神通。」二从修罗陀比丘学。增一阿含经四十六曰:「提婆达多从修罗陀比丘学沙门威仪礼节。是时提婆达多请说神通道,比丘為说其法。达多不久而得...

《佛学大辞典》 / 416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五道

五道者,天、人、地狱、饿鬼、畜生也。若言六道,则加阿修罗。此不言者,以阿修罗一道,摄于天、人、畜生、饿鬼诸趣之中故也。(梵语阿修罗,华言无端正。) 一、天道,天者,最高最上,极大极尊,受用出于自然,快乐莫非如意,由昔广修净行故感此报,是名天道。 二、人道,人...

《三藏法数》 / 410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又作俱含。拘含牟尼之略。乃过去七佛中第五佛之名。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富兰迦叶

Pūraṇakāśya a,又作棓刺拏,布刺拏,不兰迦叶,补刺迦叶,布赖伽叶,布刺拏迦叶波,晡刺拏迦摄波子。六师外道之一。富兰,译曰满,是其实名,迦叶波,译曰饮光,是母氏之姓,从母姓而称為迦叶波,因之又云迦叶波子。是空见外道也。註维摩经叁曰:「什曰:迦叶母姓也。富兰...

《佛学大辞典》 / 250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一法句

谓一法也。句為章句之义。即谓绝待无為清净之法身也。天亲之净土论,分极乐国土之庄严功德為十七句,如来之庄严功德為八句,菩萨之庄严功德為四句,总為叁种功德二十九句。此二十九句之庄严,略说之,则说入一法句,且自解之曰:一法句者,清净句也。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為法身也...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安饍

又作安缮,安禪。黑色之药品。慧琳音义十二曰:「安饍,眼药名,此药石类,深青色,兼有紫紺色,亦似金精。」此言其為石粉之类也。然慧苑音义下曰:「安缮药,以其叶色青黛,可合和眼药。」此又似為一种之植物矣。要之则其為一种之眼药明甚。现今印度往往有以之涂於小儿眼...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明行足

佛十号之一。梵名婢侈遮罗叁般Vidyā-caraṇa-saṁ anna。依涅槃经之说,明者,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也,行足者,脚足之义,指戒定慧言。佛依戒定慧之脚足而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名明行足。又依智度论之说,明者宿命,天眼,漏尽之叁明也,行者身口意之叁业也,足者满足之义...

《佛学大辞典》 / 269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乌仗

Udyāna,又曰乌杖,乌萇,鄔荼,乌孙,乌儞也曩等。国名。西域记二曰:「乌仗国,唐言苑,昔轮王之苑囿也。旧云乌孙场,或曰乌茶,皆讹。北印度境。」开元录六曰:「乌萇国,正音应云鄔荼。」慈恩传二曰:「乌仗,旧称乌长,讹也。」梵语杂名曰:「乌儞也曩。」在北印度境,...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六度

一、檀,梵语檀,华言布施。施有二种:一者财施,谓以饮食、衣服、田宅、珍宝及一切资身之具,悉能施之。二者法施,谓从诸佛及善知识,闻说世间、出世间善法,以清净心转为他说也。 二、尸罗,梵语尸罗,华言性善。谓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此据义而译也。正翻止得,谓止恶得...

《三藏法数》 / 378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伽耶

Kāya,译曰身。名义集六曰:「梵有四名:一伽耶,二设利罗,叁弟訶,四应伽,此云积集。」 又Gaya,译曰象。本行集经十二曰:「伽耶,隋言象王,仙名也。」名义集二曰:「伽耶,或伽(Nāga),或先,此云象。」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伽定

身变龙而定止於深渊曰伽定。為保长寿,逢弥勒出世,以愿力而入於伽定。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闻经十益

谓毗卢遮如来,现法界无尽身云,遍一切处,与十方佛,互为主伴,称性圆融,而说此经,令诸菩萨一切大众,及未来世法界众生,皆悉得闻,信解悟入,生如来家;乃至深入毗卢性海,若人闻是经得无量无边利益,今束为十,故云闻经十益也。(梵语毗卢遮,华言遍一切处。) 一、见...

《三藏法数》 / 549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黑白石

优婆毱多依其师商和修教,若起恶心,则下黑石,若生善心,则下白石。初黑多白少,渐渐修习而白黑平等,至满七日,黑石都尽,唯有白石。其时商和修,说四圣諦,即时使得须陀洹道。见付法藏传叁。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Manasvati,又曰摩苏婆帝。龙王名。译言大身,慈心,高意等。法华光宅疏一曰:「摩斯,译云大身,则绕须弥七匝也。」法华文句二曰:「摩斯,此云大身,或大意大力等。修罗排海,淹喜见城,此龙縈身以遏海水。」同玄赞二曰:「摩斯,此云慈心。」探玄记二曰:「摩苏婆帝...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异生

凡夫之异名,凡夫轮迴六道,受种种别异之果报,又凡夫种种变异而生邪见造恶,故曰异生。大日经疏一曰:「凡夫者,正译应云异生,谓由无明故。随业受报,不得自在。堕於种种趣中,色心像类,各各差别,故曰异生也。」唯识述记二本曰:「异有二义:一别异名异,谓圣唯生人天趣。此通...

《佛学大辞典》 / 348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修净土五念门

一、礼拜门,谓修净土之人,清净身业,面对阿弥陀如来,一心翘勤恭敬礼拜,愿生彼国,是名礼拜门。(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 二、赞叹门,谓修净土之人,清净口业,称叹如来名号功德,光明智相,如实修行,求生彼国,是名赞叹门。 叁、作愿门,谓修净土之人,清净意业,发...

《三藏法数》 / 300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叁十叁过

因明论理上,自宗因喻叁支立量时,由种种配列次第生过误。数廿九过,天主(商羯罗主)更加四过,為所谓叁十叁过。即宗九过,因十四过,喻十过也。 (甲)宗之九过:一、现量相违,谓於现证之事实立相违之宗也。例如言声非所闻,虽不述因喻,然已明為误谬也。二、比量相违,谓...

《佛学大辞典》 / 1993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说遍十处

谓毗卢遮如来,现法界无尽身云,遍周微尘刹海,常说华严大经,令诸众生咸归性海也。(梵语毗卢遮,华言遍一切处。) 一、说遍阎浮提,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如来于阎浮提,七处九会,为诸大众,演说此法,而遍满十方法界阎浮提,亦同一时而说。故云说遍阎浮提。(七处...

《三藏法数》 / 1138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摩訶劫宾

又作摩訶劫譬Mahāka hina,见[劫宾]条。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摄大乘论

无着菩萨所造,有叁译:一為后魏佛陀扇多译,二卷。二為真諦译,叁卷。叁為唐玄奘译,叁卷。前二谓之摄大乘论,后一谓之摄大乘论本。法华玄义私记一末曰:「玄赞要集云:西方摄大乘经有七百卷,此方不来,有一品名摄大乘品,造摄大乘论解之。」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叁身华梵

(亦名叁如来,出法华文句) 一、法身,毗卢遮如来,法名可轨,诸佛轨之而得成佛,以法为身,故名法身。梵语毗卢遮,华言遍一切处。以真如平等性相常然,身土无碍故也。如来者,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是也。 二、报身,卢舍如来,修因感报,名之为报。...

《三藏法数》 / 334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五祖

(一)华严之五祖。初祖终南杜顺,二祖云华智儼,叁祖贤首法藏,四祖清凉澄观,五祖圭峰宗密也。华严宗唯立此五祖。盖华严经至东晋觉贤叁藏,始翻传之,尔后世讲解者虽多,然未立一宗。隋之世有杜顺,着法界观门,五教止观等,始开华严宗之基。门人智儼,思惟十玄六相之幽旨,发...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禪宗

以禪為示,故名。禪或译思惟修,或译静虑,為思惟真理静息念虑之法,原為叁学六度之一。初祖达磨天竺人,梁魏之世,来支传佛心宗,其法唯静坐默念,发明佛心,凝工夫而已,其外相一等於禪,故称為禪宗。所谓禪宗者,非叁学六度之一分禪,於是而如来禪,祖师禪之称起。以经...

《佛学大辞典》 / 372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十大弟子

一、摩诃迦叶,上行第一,梵语摩诃迦叶,华言大龟氏。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从德命族,故名大龟氏。能行头陀上行,故称上行第一。(梵语头陀,华言抖擞。) 二、阿难陀,多闻第一,梵语阿难陀,华言庆喜。佛成道时,斛饭王遣使来白净饭王言:贵弟生男,王闻欢喜,语来使...

《三藏法数》 / 657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十二部经

一切经分為十二种类之名。据智度论叁十叁之说,一、修多罗Sūtra,此云契经。经典中直说法义之长行文也。契经者,犹言契於理契於机之经典。二、祇夜Geya,译作应颂,又作重颂。应於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者,即颂也。凡定字句之文体,谓為颂。叁、伽陀Gāthā,译作讽颂又作孤起颂。不依...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南无

Namah-Namo,又作南牟,南謨,謨,纳慕,娜母,南忙,模,曩謨,纳莫,曩莫。译曰归命,敬礼,归礼,救我,度我等。是眾生向佛至心归依信顺之语也。若佛对佛而称南无者,惊怖之义,谓生死之险难甚可惊怖,应悉救济之也。按广韵十一模部:「无莫胡切,南无出释典。」南无之无...

《佛学大辞典》 / 636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奢搦迦

旧云商Sāna,麻类,可以作衣。七种衣之一。 又(人名)比丘名。旧曰商和修Sānavāsa,有部毘奈耶杂事四十曰:「其子生时,以奢搦迦衣里身而出,因即名為奢搦迦,即是麻类。此方先无,高共人等,堪织為布。旧云商和修者讹。」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Nāga,译言龙,象,无罪,不来。称佛或阿罗汉為摩訶伽,喻其有大力用也。玄应音义叁曰:「伽,此云龙,或云象也。言其大力故以喻焉。」同二十叁曰:「伽有叁义:一云龙,二云象,叁云不来。孔雀经名佛為伽,由佛不更来生死故也。」智度论叁曰:「摩訶伽,名阿罗汉。摩訶...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卢遮

见[流舍]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Ānā āna,旧称安般,安,阿。新称阿,阿阿波。译曰数息观。数出息入息镇心之观法名。大乘义章十二曰:「安观,自气息繫心数之,勿令忘失,名数息观。」安般守意经曰:「安名出息,般名入息。」智度论慧影疏六曰:「阿者,阿名出息,般名入...

《佛学大辞典》 / 231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师子吼喻十一事

如来说法,每以师子吼为喻者,盖表如来于大众中,无畏而说,有此十一事也。 一、破坏诈师子,谓如来无畏宣说正法,则彼邪魔外道之说,自然摧破。犹真师子王震吼,则彼诈作师子者,自失声矣。 二、试自身力,谓如来无畏说法,以示如实智用,通达一切,了了分明,无有能坏,亦无...

《三藏法数》 / 704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如实论

一卷,天亲菩萨造,真諦译。明道理难无道理难且明二十二种之堕负处。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拘夷

又作俱夷竭,拘尸。世尊入灭之国名。在中印度之东北方。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拘尸,旧经中或作拘夷竭,又作究施城。者,以梵语迦罗,此云城也。译言上茅者,多有好茅故也。」又為拘尸城Kuśinagara之转讹。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波吒釐子城缘起

西域记八谓初有婆罗门,高才博学,门人数千受业。学徒一日游观,有一书生徘徊悵望。同儔谓曰:汝何忧?曰:盛色方刚,学业未成,顾此忧心弥剧。学徒戏曰:今将求子聘婚,乃假立二人為男父母,二人為女父母,遂令坐波吒釐树下。谓女婚者树也,採时果,酌清流,婚姻之绪。时假女父...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释迦叁僧祇修行

智度论四云:「菩萨过一阿僧祇,还从一起,初阿僧祇中心不自知我当作佛不作佛。二阿僧祇中心能知我必当作佛,口不称我当作佛。叁阿僧祇中心了了自知得作佛,口自发言,无所畏难,言我於来世当得作佛。释迦文佛,自过去释迦文佛至罽尸弃佛為初阿僧祇,其中菩萨永离女人身,自罽...

《佛学大辞典》 / 423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Kṣana,译言一念。时之最少者。胜鬘宝窟中末曰:「外国称剎,此云念也。」探玄记十八曰:「剎者,此云念顷,於弹指顷有六十剎。」俱舍论十二曰:「极微字剎,色名时极少。」西域记二曰:「时极短者,谓剎也。」大藏法数曰:「一念中有九十剎,一剎中有九百生灭。」...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数目。梵语由他。译曰姟。玄赞八曰:「风俗通:十千曰万,十万曰亿,十亿曰兆,十兆曰京,十京曰姟。(中略)由他,姟也。」梵Nayuta,一為十兆,又為百万即兆(名义大集二四九)Ayuta阿庾多,译為垓。与百京相当。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末尼教

具云末尼火祆教。為波斯国之火教也。末尼為宝珠,火祆言其光明,即彼教之神体太阳也。佛祖统纪叁十九曰:「唐太宗贞观五年,初波斯国苏鲁支,立末尼火祆教,勅於京师立大秦寺。」,「祆,火烟反,胡神,即外道梵志也。波斯国在西海,此云大秦。」同四十一曰:「代宗永泰叁年,勅回...

《佛学大辞典》 / 205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阿育

Aśoka,旧称阿恕伽。新称阿输迦。译曰无忧。西纪前叁百二十一年顷,於印度创立孔雀王朝之旃陀掘多大王(Chandragu ta)孙也。纪元前二百七十年顷,统一全印度,大保护佛教,使之宣布各地。 王之传,南北各异其趣,北传之阿育王经,阿育王传,谓其母為瞻婆罗国之婆罗门女,名曰须...

《佛学大辞典》 / 1771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苏末

Sumana,又作苏摩,苏蔓,须摩。人名。译曰善意。见本行集经四十叁。 又花名。苏摩花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苏末,旧云苏磨,花色黄白,亦甚香,不作大树,纔高叁四尺,四垂似盖。」知首四分律疏九曰:「苏蔓花末,利末相似,广州有。」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圆生树

树名。在忉利天善见城之东北。俱舍论十一曰:「东北圆生树。」同颂疏曰:「城外东北有圆生树,是叁十叁天受欲乐所也。其圆生树盘根,深广五十踰缮,耸乾上昇,枝叶傍布,高广量,等百由缮,挺叶开花,妙香芬馥,顺风熏满百由缮,逆风时犹徧五十。」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阿提佛陀

梵名Ādi-buddha。西藏语云:Cho-gidang- oisang-ye,译言本初觉者或第一觉者。喇嘛教之本初本佛也。西藏佛教之古派以此佛為生自毘卢遮之普贤Samantabhadra,谓之Kuntu-bzaṅ- o(至善法身),即梵语之Dharmakāya-samantabhadra(法身普贤),盛崇拜之,新派谓為跋折囉陀...

《佛学大辞典》 / 544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摩陀

见[末达]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五众

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称,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色身,净命自活,福利众生,破憍慢心,谦下自卑,以成清雅之德也。(净命者,以清净之食,自活其命也。) 二、比丘尼,梵语尼,华言女。大智度论云:尼得无量律仪,故应次于比丘,佛以...

《三藏法数》 / 354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七种定名

定,即禅定也。禅有二种,一者,世间禅;二者,出世间禅。而定名不出此七种也。(世间禅者,即色界四禅,无色界四无色定等也。出世间禅者,即八背舍、八胜处等也。) 一、叁摩呬多,梵语叁摩呬多,华言等引。远离沉掉,曰等;发生功德,曰引。谓能修此定,则离诸烦恼,而引发胜...

《三藏法数》 / 378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婆怛

城名。慧苑音义下曰:「婆怛,具云难陀婆怛(Nandavardhana),言难陀者,此云嘉也。婆怛者,增益也。其城在摩竭国内。」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四諦论

四卷,婆藪跋摩造,真諦译。分别四諦之义。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道果

道為菩提,果為涅槃,涅槃由菩提之道而证,故曰果。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渐次修行,皆得道果。」四十二章经曰:「度憍如等五人而证道果。」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达嚫

Dakṣiṇā,又作噠嚫、达嚫、达亲、达櫬、大嚫、檀嚫。财施之义。又右手之义,以右手受施物也。盖於斋食之后,施僧以财物,令右手受之也。僧对其施物為报之而说法,称其说法亦曰达嚫。是转财施之义而為法施之义。义净叁藏谓為陀伽陀或特欹拏伽陀,译作施颂。探玄记十八曰:「达[打...

《佛学大辞典》 / 439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Nada,又与Nadi地,提同。译言江,海。见[提]条。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数目。梵语由他。译曰姟。玄赞八曰:「风俗通:十千曰万,十万曰亿,十亿曰兆,十兆曰京,十京曰姟。(中略)由他,姟也。」梵Nayuta,一為十兆,又為百万即兆(名义大集二四九)Ayuta阿庾多,译為垓。与百京相当。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妙法莲华经

Saddharma uṇḍarīka,七卷,或八卷,秦罗什译。法华有叁译。此其第二译也。梁僧祐之出叁藏记,隋费长房之歷代叁宝记,丽宋元明之四大藏经目录,明智旭之阅藏知津等,悉记為七卷。独唐智昇之开元释教录记妙法莲华经八卷,註记古本七卷。又玄应师之音义,据八卷本。盖此时既為八卷...

《佛学大辞典》 / 1299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九部经

佛经之内容分类,有九种也:(一)一修多罗,二祇夜,叁和伽罗,四伽陀,五优陀,六伊帝目多伽,七闍陀伽,八毘佛略,九阿浮陀达磨。涅槃经第叁曰:「能师子吼广说妙法,谓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伊帝目多伽、闍陀伽、毘佛略、阿浮陀达磨,以如是等九部经典,為他...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檀槃

Dānavana,园名。译曰施林。翻梵语九曰:「增一第十檀(檀疑檀槃之误),应云檀,译曰施林。」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羯絺

译曰功德衣。见[迦絺]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金刚九喻

金刚九喻者,乃是金刚般若经中九种譬喻也。此经有叁译:一、姚秦鸠摩罗什法师译,二、魏菩提流支法师译,叁、真谛法师译。此九种譬喻,乃是魏时所译之文,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是也。(梵语般若,华言智慧。梵语鸠摩罗什,华言童寿。梵语菩提...

《三藏法数》 / 818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大寒林

西国谓墓所為尸陀。译為寒林。使人怖而寒之义也。见[尸多婆]条。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早离速离

兄弟二人名。以其早离父母,故名。净土本缘经:「无数劫昔有国,名摩湿波吒。有梵志名长,妻名摩耶斯罗。生二子,兄云早离,弟云速离。兄七岁弟五岁时,母摩耶斯罗病死。父娶后妻,时遇饥年,父入海求食。继母在家欲害二子,欺二子,引之海岸,弃於绝岛而还。二子在孤岛昼夜悲痛...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羯诺迦牟尼

佛名。见伽伽牟尼条。(CBETA註:疑為见[迦伽牟尼]条)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十号

劫初诸说上,皆有万名,眾生渐钝,则减為千名(如帝释之千名),眾生弥昧,则减為百名,眾生更愚,则减為今之而十名。天竺俗法有十名,天上利根,尚有百名,大日如来天上成道,故应之而立百八号,释尊於人界成道,故亦应之而立十号。其十号者:一、[如来]。梵曰鞞多庶罗叁般Vi...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千化

谓卢舍佛所坐之千叶莲花臺释迦化佛。梵网经下曰:「我今卢舍,方坐莲华臺,周匝千华上復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如是千百亿卢舍本身。」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域龙

又曰大域龙。论师名。梵名Dinnāga,新因明学之鼻祖。瑞源记一曰:「后记云:域龙者,梵语此云是也。秋条记云:具存梵音。应言摩訶Mahā,伽,此云大域龙。谓由菩萨德雄辩捷,而立破自在,其犹龙故。五印度域,莫敢抗者,故称曰大域龙。」案西域记十曰:「,唐言童...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内道场

大内之道场也。梁武帝天监十六年勒沙门慧超為寿光殿学士。召眾僧而使讲解,并使居於禁中。是為内道场之始。唐则天於洛阳大内置内道场,中宗睿宗不改,至代宗而益厚,常使僧百餘人在宫中佛像经教而念诵,谓之内道场。每西蕃入寇。必使群僧讲诵仁王经。以禳寇虏。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俗云為脐带者,资道什记上曰:「九界袈裟者,寻其根元,宿胎内时,自脐生物,犹如海草,本小末大也。譬如袋中纳物,自面前覆背边,而御寒热,令赤子生长。正垂出胎,乃向產门,逆头而生。尔时身先生,衣后出,故谓后物。於是量赤子臂长,切其脐尾,而以吉酒洗见之时。於其衣,...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迦利沙钵拏

又云迦履沙鉢拏。钱量名。见[迦利沙婆]条。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羯吒布怛

又作朅吒富呾。译曰奇臭鬼。见[迦吒富单]条。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又作奢,梵音Śāṭaka,衣名。见[商]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迦提

见[迦絺]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Nadii,译言河,或江。又河名。法华文句曰:「提,此翻河亦江。」慧琳音义二十曰:「提河名。」西域记八曰:「捺地迦叶波,旧曰提迦叶,讹也。」法华玄赞一曰:「梵云捺地,言提讹。」 又(人名)Nadii fuṇyo āya,比丘名。续高僧传五曰:「提叁藏,此云福生具依,梵...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Dāna,又作檀,陀。译曰布施,施与。大乘义章十二曰:「言檀者是外国语,此名布施。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為布。惙己惠人目之為施。」慧琳音义十二曰:「陀,正云驮曩。唐云施,古曰檀,一也。」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共比量

用立敌共许之法之比量也。又略名共比。叁比量之一。即宗因喻,或唯宗,用立敌共许之法之论法也。此亦有共自他叁者之别。共者,為宗因喻共用立敌共许之法之比量,即共不定也。自者,宗之前,虽為共许,而因喻唯用自许之法。他者,亦宗之前,虽為共许,而因喻用他许之法...

《佛学大辞典》 / 228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劫比拏

又作劫庀,劫譬Ka hiṇa,译曰房宿。见[劫宾]条。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渔山

又作鱼山。地名。魏曹植在此处始製梵唄。因而梵唄谓之渔唄渔梵等。玄赞四曰:「思王登渔山,闻巖岫诵经,清婉遒亮,远谷流响。遂拟其声,而制梵唄。故今俗中,谓之渔梵。冥会西域叁契七声闻俱胝耳等所作法也。」文句记五中曰:「按梁宣验记云:思王,姓曹名植,字子建,魏武帝...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比丘名。伽之略,象之梵语,先者先时也(Sena军也)。此人生时,有一大象,於同日生,故父母名之曰先。生於佛灭后,应宿愿而出家,得阿罗汉果。先前世有故旧,是亦应宿愿而為边小之国王,名弥兰陀。国王善问难,先一一解答之。先比丘经上曰:「其一人前世欲剃头作沙...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七种礼佛

谓天竺勒叁藏,睹此方俗,不习礼佛之仪,遂传此七种之法。虽通云礼佛,而有是非浅深不同,盖欲令人知我慢、求名二种之非,而归于身心礼等五种之正,从浅至深,修行获益,故有七种礼佛之名也。(勒,梵语具云勒摩提,华言宝意,中印度人也。) 一、我慢礼,谓人礼佛,身虽...

《三藏法数》 / 624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马鸣

佛灭后六百年出世之大乘论师名。有马鸣比丘,马鸣大士,马鸣菩萨等称。梵名阿湿缚窶沙Aśvaghosa,其纪传诸说不同。 罗什译马鸣菩萨传曰:「马鸣菩萨,长老胁弟子也。本在中天竺出家為外道沙门,世智聪辩,善通论议。唱言若诸比丘能与我论义者,可打揵椎,若其不能,则不足公鸣揵...

《佛学大辞典》 / 1148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一旋一咒

在佛之周围一旋之间,诵毕一次陀罗尼也。摩訶止观第二上,明半行半,坐叁昧中,引大方等陀罗尼经:「礼竟,以志诚心悲泣雨泪,悔罪咎竟,起旋百二十匝,一旋一咒,不迟不疾,不高不下。」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印师二教

印师二教者,唐初印法师立此二教也。 一、屈曲教,谓释迦如来所说之经,逐其机性,随计破着,方便委曲,令物生解。如涅槃经,虽说圆通一极之理,或对权显实,或会异归同之类,是名屈曲教。(对权显实者,对藏通别叁教之权,以显圆教一乘之实也。会异归同者,会叁教之异,归圆教...

《三藏法数》 / 192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Kāuṇḍinya,巴Koṇḍañña,旧称憍如。亦曰拘邻。尊者之姓。译曰火器,了本际。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憍,旧云憍如,讹也。此云火器,是姓也。阿若是名,亦云初智,以最初悟无生而得智由本愿也。」五比丘之笔头人。初释尊出家求道,净饭王命供奉共為苦行。后释尊观破苦行於成...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叵囉虞麼洗

Phalgunamāsa,又曰颇攞遇抳,叵勒拏,颇勒窶拏。十二月也。叵罗虞為星宿名,麼洗译月。西域记二曰:「颇勒窶拏月,十二月也。」梵语杂名曰:「十二月,颇攞遇抳。」饰宗记六末曰:「叵勒月,十二月也。」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善来比丘

由当人之愿力与佛之威神力,佛向愿出家之人称善来比丘,便為沙门,剃髮染衣之相自备,身成具足戒也。增一阿含经十五曰:「诸佛常法若称善来比丘便成沙门。是时世尊告迦叶曰:善来比丘!此法微妙,善修梵行。是时迦叶及五百弟子所着衣囊尽变作袈裟,头髮自落,如似剃髮以经七日。」...

《佛学大辞典》 / 314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布施

梵语曰檀Dāna,译為布施。以福利施与人也。所施虽有种种,而以施与财物為本义。得大富乐之果。周语曰:「享祀时至,布施优裕。」文子自然篇曰:「為惠者布施也。」庄子外物篇曰:「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為。」荀子哀公篇曰:「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布施天下而不病贫。」韩非显学篇曰...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劫宾比丘

光宅法华义疏一曰:「劫宾者,亦是外国语,此间翻言坊宿。正言此人在僧坊中宿,如来知其根熟,仍化為老比丘,与同共宿,即於尔夜化令得道,故言坊宿也。又解言:此人是劫宾国人,从国受名,前解必然,后未必尔也。」文句一上曰:「父母祷房星感子,故用房宿以名生身也。」玄赞一...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摩訶耶提婆

Mahāyānadeva,译曰大乘天。印度人称玄奘叁藏為大乘天。西域记十二曰:「印度学人咸仰盛德,既曰经笥,亦称法。将小乘学徒号木叉提婆(唐言解脱天),大乘法眾号摩訶耶提婆(唐言大乘天)。」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摩达

见[末达]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鲁达罗

Rudra,又作涝达罗,嚕捺罗。译曰暴恶,黑天。自在天之别名也。俱舍光记七曰:「恒以苦具逼害有情,名恒逼害。或时乐食血肉髓,故名鲁达罗,此云暴恶,大自在天异名。大自在天总有千名,今现行世唯有六十,鲁达罗即一名也。」大日经疏二曰:「黑天梵音嚕捺罗,是自在天眷属。」同...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千二百五十人

谓耶舍长者子,朋党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师徒一百人。大目犍连,师徒一百人。此千二百五十人,并先事外道,勤苦累劫而无所证,承佛化导,即得证果,于是感佛之恩,一一法会,常随不舍。故诸经首,列...

《三藏法数》 / 184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泥缚些

一作泥伐散娜,泥婆娑Nivāsana,译曰裙。西域记二曰:「泥缚些,唐曰裙。曰涅槃僧,讹。」百一羯磨十曰:「泥伐散娜,裙也。」寄归传二曰:「泥婆娑。」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提波延

又作提波耶,仙人名。辅行四曰:「如婆沙中云:佛未出时,帝释常诣提婆延仙人所听法,舍脂(帝释夫人)念帝释捨我欲诣餘女隐形上车,到仙人所,帝释乃见之言:仙人不欲见女,汝当还去。不肯去。帝释以莲荷茎打之,舍脂乃以软语谢。诸仙闻声起欲,螺髻落地失通。」又佛本行集经...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一心真见道

唯识论所明菩萨乘之见道,有真见道相见道之二。於世第一法之后念生无漏之根本智,断分别起二障之位為无见道,於次一念证所显真理之位為解脱道,此二道称為真见道。次生后得智分别思想所证之真理,谓之相见道。此有叁心相见道,十六相见道之二。而真见道有无间解脱之二道,虽涉於多...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小乘寺宾头卢為上座

梵网经法藏疏一曰:「又闻,西国诸小乘寺以宾头卢為上座,诸大乘寺以文殊师利為上座。」支寺院原以憍如或宾头卢為上座,后依不空叁藏之奏请,以文殊為上座。表制集二曰:「伏望自今已后令天下,食堂中於宾头卢上特置文殊师利形像以為上座,询之圣典具有明文。(中略)斯乃天竺...

《佛学大辞典》 / 240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Paṇasa,又曰半橠娑,半娜娑。果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半橠娑,乃可切。旧言波娑,果形如冬瓜,其味甚甘也。」慧琳音义四曰:「半娜娑果,此国并无。」(Jack-fruit)。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羯磨陀

Karmadāna,旧称维。译曰授事。寺役名。求法高僧传上曰:「若鸣犍稚,及监食者,名為羯磨陀,译為授事,言维者略也。」见[维]条。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罗陀

Guṇarata,又作拘罗他。真諦叁藏之别名。译曰亲依。家依。起信论义记上曰:「译经纪云:沙(波之误)罗末陀Paramārtha,此云真諦,亦云拘罗陀,此曰亲依。西印度优禪尼国人。」续高僧传一曰:「拘罗陀,言亲依。或云波罗未陀,译云真諦,并梵文名字也。」二十唯识述记上曰...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阿罗波遮

见[阿罗婆遮]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俱舍释论

阿毘达磨俱舍释论,二十二卷,真諦译。旧译则称旧论。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摩訶止观

天台叁大部之一。天台大师说之,弟子章安记之,有十卷,开為二十卷,述观心之事。荆溪大师註释之曰止观辅行传弘决,有十卷,开為四十卷。此外各家疏註如下:大乘止观法门四卷,慧思说。修习止观坐禪法要一卷,隋智顗说,鍼传。附始终心要一卷,唐湛然述。止观义例二卷,唐湛然...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香集

佛国名。虚空藏菩萨之本土。虚空藏菩萨经曰:「西方过八十恒河沙世界,有一佛剎,名一切香集。彼国有佛,名胜华敷藏如来。彼佛今正為诸大眾转妙法轮。彼有菩萨,名虚空藏。已从彼佛,闻深妙法,得诸禪定。时虚空藏菩萨,即与八十亿菩萨俱顶礼佛足,身昇虚空,诣娑婆世界。」文帝...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牟尼

佛名。见[拘含牟尼]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懺悔

止观七曰:「懺名露先恶,悔名改往修来。」然懺為梵语懺摩Kṣamayati之略,而非汉语,故台宗之子弟不取之。四明之金光明经文句记叁曰:「懺悔二字,乃双举二音。梵语懺摩,华言悔过。」悔过之译,不叶本义。懺摩者请他忍恕之义也。又谓发露已犯罪,则梵语提舍矣Deśayati或Deśan...

《佛学大辞典》 / 440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散陀

花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散陀花,亦云线陀,此云流花也。」探玄记二十曰:「删陀大药王树者,此云续断药,谓此药树能令所伤骨肉等皆得復续故。」梵Sandānika。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梅呾利耶

Maitreya,旧讹略而云弥勒,译曰慈。当来嗣释迦出世成佛之菩萨名。又作梅怛丽药、梅怛梨、梅呾囉曳尼、梅呾利曳尼、梅呾利曳。玄应音义二十五曰:「梅怛丽药,此云慈,即旧云慈氏者也。慈有二因缘:一值慈佛发心,二初得慈心叁昧,因以名焉。言弥勒,或云梅怛黎,并讹。」唯识述...

《佛学大辞典》 / 280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囉怛娜

Ratna,又云罗怛,罗怛曩,曷剌怛,剌。译曰宝。仁王良賁疏下叁曰:「囉怛娜,此云宝。」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多经

七卷,月婆首译,五部般若之一。大般若第六会之别译。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须曼

又作须曼。花名。见[须摩]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二宗释题

二宗释题者,谓天台、贤首二宗,解释诸经题目,有通别能所之不同也。 一、天台通别释题,隋间,天台智者大师,凡解一经题目,必以通别二义而判释之。如妙法莲华经上之四字是别,别在此经故;经之一字是通,通于一切诸经故。余经亦然;是为天台通别释题。 二、贤首能所释题,...

《三藏法数》 / 190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叁檀

檀者梵语檀Dāna之略,译曰布施。叁檀者财施,法施,无畏施之叁施也。智度论十四曰:「檀有叁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叁者无畏施。」以此叁檀摄六度。金刚般若论上曰:「檀有叁种:一、资生施者,谓檀波罗蜜。二、无畏施者,谓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叁、法施者谓毘梨耶波罗...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无遮大会

见[无遮会]条。梁武帝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武帝詔出佛牙於杜姥宅,集四部设无遮大会,并见南史。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鞞杀社

Bhaiṣajya,译曰药。寄归传叁曰:「鞞杀社译之為药,即是弃药也。」梵语杂名曰:「药,毘皱社。」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自然成就真言

加持坛地之真言也。怛文(汝)睇微(女天)娑吃屣(护)捕哆赐(亲也於也),译云:汝天亲护者(於字入下句)。萨麼(一切也)勃驮曩(佛也有多声)哆以难(度世也即有导师义),译云:於诸佛导师。淅唎耶(行也)娜也(修行也)尾世鎩数(殊胜也),译云:修行殊胜行。部弭(净地...

《佛学大辞典》 / 437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万字

卐之形也。是印度相传之吉祥标相,梵名室利靺蹉洛剎曩Śrivatsalakṣaṇa,即吉祥海云相也。罗什玄奘诸师,译之曰德字。魏菩提流支於十地经论十二译此语為万字。此中室利靺蹉即卐译為万者,為功德圆满之义。故吉祥海云之义,译无咎。惟洛剎译為字者,是与恶剎之语相混,梵语洛剎...

《佛学大辞典》 / 1106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十八部论

一卷,真諦译。

《佛学大辞典》 / 7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月婆首

比丘名。续高僧传一曰:「中天竺优禪尼国王子,月婆首云高空。」译僧伽吒经等。梵U aśūna。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称意华

翻译名义集曰:「须曼或云须末,又云苏摩,此云菩摄意,又云称意华。其色黄白而极香,树不至大,高叁四尺,下垂如盖,须曼女生於须曼华中。」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十六罗汉

以宾头卢尊者為始。十六大阿罗汉,受佛勅,永住此世,济度眾生者。其名字住处等,详於法住记。此法住记為佛灭后八百年中师子国(今之锡兰)阿罗汉难提蜜多罗尊者之说。记初,有「尊者告曰:汝等諦听,如来先己说法住经,今当為汝麤更宣说。」则原為佛说,彼惟述说耳。其名第一宾度...

《佛学大辞典》 / 534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慧愷

又作智愷。乡贯未详。姓曹氏。天嘉四年,奉真諦叁藏对译摄大乘及释论,当笔受之任,寻助俱舍论之翻业,两论皆作其疏。梁承圣二年,真諦译起信论,又光大二年,译律二十二明了论,师亦并当笔受之任。年五十一寂。见续高僧传一。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伽閼刺树

Nāgarjuua,菩萨名。龙树。新曰龙猛。西域记八曰:「南印度伽閼刺树菩萨,唐言龙猛,旧译曰龙树,非也。」见[龙树]条。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摄大乘论释

释无着之摄大乘论者。有二本:一為世亲菩萨作,一為无性菩萨作。前之一本有叁译,一為真諦译,十五卷,二為隋笈多译,十卷,叁為唐玄奘译,十卷。后之一本,唯玄奘译,十卷。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Na,又作娜,拏,曩。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体文叁十五字之一,属喉声之第五。金刚顶经曰:「曩字门一切法名不可得故。」此由Nāman(名)释之。涅槃经曰:「者,叁宝安住无有倾动,喻如门閫,是故名。」智度论四十八曰:「若闻字,即知一切法不得不失不来不去。,秦言不。」...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哺剌拏

又作补剌拏Pūrṇa,阿罗汉名。见[富楼]条。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頞顺

见[阿顺]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有法

对无法之语。如龟毛兔角体性都无者,谓之无法,如他之事物体用非无者,谓之有法。涅槃经十曰:「本有今无,本无今有。叁世有法,无有是处。」 又於因明宗之前句,名為有法,后句名為法。即前句有后句之法之义。例如声(是有法),无常(是法)合二者而名為宗。因明大疏上本曰:「...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香严击竹

师出家,依溈山禪会。祐和尚知其法器,欲激发智光。一日谓之曰:吾不问汝平生学解及经卷册子上记得者,汝未出胞胎未辨东西时之本分事,诚道一句来,吾要记汝。师瞢然无对,沈吟久之,进数语其所解。祐皆不许。师曰:却请和尚為说。祐曰:吾说得吾见解,於汝眼目何益?师遂归堂,...

《佛学大辞典》 / 300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叁分科经

叁分者,分即分限。谓诸经中皆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也。始自晋道安法师判节诸经,皆具叁分。尔后亲光论自西天传至此土,果有叁分之说。是故诸经皆以叁分而科节也。(亲光论者,谓亲光菩萨所造之论也。) 一、序分,序即序述,亦次序也。有通序、别序。通序者,谓如是我闻。一...

《三藏法数》 / 476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十八空论

一卷,龙树造,真諦译。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浴圣

禪家洗浴圣僧像之法也。安置僧堂中央之像,总名圣僧。然其像不定,若大乘之寺安文殊,小乘之寺,安憍如或宾头卢或大迦叶或须菩提。见象器笺叁。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盐牟

Yamunā,又作蓝牟尼,摇尤。恒河之支流,至鉢逻耶伽Allahabad而合於本流。翻梵语九曰:「蓝牟尼,应云盐牟,亦云摇尤,译曰缚也。」大智度论第二十八卷曰:「河名也。」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引饭大师

喻禪家引饭之槌也。清异录上曰:「禪家未粥饭,先鸣槌,维掌之。丛林目净槌為引饭大师,维為欒槌都督。」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羯瑟

印象名。译曰着鹿皮印。见陀罗尼集经四。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菩萨戒作法

受菩萨戒之作法戒经天台疏上出六种:一梵网本,二地持本,叁高昌本,四瓔珞本,五新撰本,六制旨本。其中梵网本之受法,梵网之受法是卢舍佛為妙海王子(莲华藏世界)授戒之法,释迦从舍所受诵,次传与逸多菩萨,如是二十餘菩萨次第相付,而什师传来,出於律藏品(梵网经)。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吉藏

唐延兴寺吉藏,原為安息国人,其祖避仇移於南海,家於交广之间。后,移金陵而生藏,年七岁,从道朗法师出家,有颖悟誉,具戒之后,声闻转高,桂阳王深钦奉之,及隋定南地,东游而止於嘉祥寺,开皇末岁,煬帝置四道场於晋藩,引藏入慧日道场,优赏殊渥,藩王又置日严寺於京师,别...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智永

南北朝永欣寺僧,俗姓王,会稽人,号永禪师。善书,能兼诸体,草书尤胜。临书叁十年,得真草千字文八百餘本。浙东诸寺,各施一本。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迦絺

又作迦提月,迦栗底迦月,羯栗底迦月,迦利邸迦月,迦剌底迦月,迦哩底迦麼洗Kārttika等。安居竟之明日,叁十日间,為比丘受迦絺衣之时,故以之名月。但配月有新旧之别,南山旧译家,以四月十六日(阴历)為前安居之入日,故七月十五日為安居竟日,自其翌日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之...

《佛学大辞典》 / 426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大乘起信论

马鸣菩萨造。有二译。旧译者為梁之真諦,一卷,新译者為唐之实叉难陀,二卷。说如来藏缘起之理。本论可分為叁分观之。起首叁颂為序分。从论下為正宗分。末后一颂,即是随行所起大愿,為流通分。兹将本论各家之着述列下。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一卷(智愷作),起信论义疏上卷(缺下...

《佛学大辞典》 / 382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禪定

禪為梵语禪之略,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思惟修者思惟所对之境,而研习之义,静虑者心体寂静。能审虑之义。定者,為梵语叁昧之译,心定止一境而离散动之义。即一心考物為禪,一境静念為定也。故定之名宽,一切之息虑凝心名之,禪之名狭,定之一分也。盖禪之思惟审虑,自有定...

《佛学大辞典》 / 726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龙象

Nāga,梵语,伽。译曰龙。又译象。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大力者,佛氏称為龙象。盖水行龙力最大,陆行象力最大,故以為喻也。涅槃经二曰:「世尊我今已与大龙象菩萨摩訶萨,断诸结漏,文殊师利法王子等。」旧华严经七曰:「威仪巧妙最无比,是名龙象自在力。」智度论叁曰:...

《佛学大辞典》 / 280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叁重圆坛与四重圆坛

现图曼陀罗与经疏所说异。依现图则上下四重,左右叁重,故约於前后而云四重。除中院外,徧智院、金刚手院、观音院、持明院之四院為第一重,次释迦,虚空藏之二院為第二重,次文殊,除盖障,地藏,苏悉地之四院為第叁重,此外金刚部眾围绕四周為第四重。总之左右叁重,上下四重也。...

《佛学大辞典》 / 689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寒林

林葬之处,定一林為墓所,运死尸而弃於此,饲诸禽兽也。梵语尸陀,尸陀Śitavana,其林幽邃而寒故。又横死尸所,入之者畏而毛戴寒栗。故名寒林。玄应音义七曰:「尸陀林,正言尸多婆,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王舍城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為尸陀林者,...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瞿卢折娜

药名。见[瞿萨旦]项。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Cunda,纯陀之异名。大部补注叁曰:「周恐是纯陀,梵音不同。」玄义私记七曰:「周者,经云王子周,双卷泥洹名华氏子淳陀,大经云工巧之子纯陀,六卷泥洹经云长者淳陀。」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因明正理门论

着,唐义净译,一卷。与上同本。(CBETA註:与[因明正理门论本]同本)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晡提木底鞞杀社

Pātimukta-bhaiṣajya,弃药之梵名。见[弃药]条。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祇哆槃

Jetavana,旧称祇哆槃。新称逝多饭,誓多饭。译作胜林。祇洹精舍所在之处。见[祇树]条。翻梵语九曰:「祇洹林,应云祇哆槃,亦云祇哆槃林。译曰:祇多者胜,槃者林。华严经叁十一卷。」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修跋拏婆颇婆鬱多摩因陀罗遮阅修多罗

Suvarṇa rabhāo-ttamendrarājāsutra,译曰金光明帝王经。金光明玄义上曰:「真諦叁藏云:修跋拏,此言金。婆颇婆,此言光。鬱多摩,此言明。因陀罗,此言帝。遮阅,此言王。修多罗,此言经。都云金光明帝王经。」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和南

Vandana,又云婆南。新称伴谈,伴题,烦淡,槃淡,盘荼味,槃寐,畔睇,畔弹南等。译曰稽首及敬礼,度我。义林章二曰:「古云南牟,即是敬礼。(中略)若云伴谈,或云伴题,此云稽首,亦云礼拜,亦云敬礼,讹云和南。」寄归传叁曰:「言和南者,梵云畔睇,或云畔弹南,译為敬礼...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腊缚

(杂语)Lava,时刻名。俱舍论十二曰:「剎百二十為一怛剎,六十怛剎為一腊缚,叁十腊缚為一牟呼粟多,叁十牟呼粟多為一昼夜。」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Dināra,译曰金钱。最胜王经义净自註曰:「罗即金钱也。」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案达罗

Andhra,南印度国名。首府曰瓶耆罗城。在此国造因明论。又此地东南之驮羯磔迦国,亦名大案达罗国。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转法轮日

佛初在鹿野园说法之日,八月八日也。俱舍宝疏一曰:「定转法轮日者,诸经论中皆云波罗奈国鹿野苑中為五比丘转四諦法轮,说中间事日数不同,然不指说法月日者不可凭準。唯有婆沙及释律论,分明指说法月日,应依此文。婆沙一百八十叁云:佛於迦栗底迦月日半第八曰度阿若憍,...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居伦

又作居邻,拘轮,俱邻。五比丘之第一。阿若憍如也。玄应音义四曰:「居伦大哀经作拘轮,译云本际,第一解法者也。普曜经云:俱邻者解本际也,阿若者言已知也。正言解了,拘邻亦姓也。」又曰:「拘邻,或作居伦,或作拘轮。皆梵言讹也。此云本际,则经中尊者了本际,尊者知本际,...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龙树

菩萨名。旧称,伽曷树伽阿周陀Nāgārjuna,生於阿周陀下,故名阿周陀。以龙成道,故字曰龙。新称,伽閼剌树。译為龙猛。佛灭后七百年出世於南天竺(摩訶摩耶经下),马鸣弟子迦毘摩罗尊者之弟子,提婆菩萨之师也(付法藏传五)。入龙宫齎华严经,开铁塔传密藏,...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Vinata,比多之略。山名。译曰不高。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轮灯

佛前吊垂之灯器也。其形為轮形,故曰轮灯。律中有轮灯,其製异。行事钞下二之叁曰:「若夜集闇须灯器,灯炷铁着铁柱,转轮灯树。」同资持记曰:「转轮灯树,谓作层轮,周匝安灯,机关运转,形如树焉。」广弘明集叁十六文帝药师斋懺文曰:「十方世界若轮灯而明朗。」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五佛子

佛最初所度之五比丘也。一憍如,二頞鞞,叁跋提,四十力迦叶,五摩男拘利。出於法华玄义六下。详见[五比丘]条。 又预流果之人,一来果之人,不还果之人,阿罗汉果之人,辟支佛之人。见大藏法数叁十一。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因明入正理论

之弟子,商羯罗主着,唐玄奘译,一卷。明真能立,真能破,真现量,真比量,似能立,似能破,似现量,似比量之八门,而辩自悟悟他之两益者。本论各家之註解如下:因明入正理门论述记一卷,唐神泰述,不全。因明入正理论疏叁卷,唐交轨述,佚中下二卷。因明入正理论疏六卷,唐窥...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止观法门

具名大乘止观法门,四卷,南岳慧思,说其心要,立五门:一止观依止,二止观境界,叁止观体状,四止观断得,五止观作用,后更示礼佛止观,食时止观,大小便利止观。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伽尼多

Gaṇanaganita,数名。本行集经十二曰:「百叁蔓多罗婆,名伽伽尼多,隋数十柿。」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苏曼

花名。见[苏末]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佛十无碍

谓卢舍佛说华严经,现法界无尽身云,真应相融,一多无碍。虽常在此处,而不离他处,虽远在他方,而恒住此方。身虽不异,而亦非一;同时异处,而是一身。盖佛之体用,与法界同故。混万化而即真,会精粗而一致。圆融无碍,随机教异耳。(梵语卢舍,华言净满,亦云光明遍照。真...

《三藏法数》 / 929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商诺迦缚娑

Śāṇakavāsa,又作Śāṇavāsa,旧云商和修、舍和修、舍波私,阿难之弟子也。商,商诺迦為衣名。世世着设诺迦衣,因以為名,设诺迦衣,此译麻衣,旧云胎衣者,义翻也。西域记一谓彼在先身中以设诺迦草续成為衣,於解安居日持施眾僧。以此福力,於五百身中阴生阴常服此衣,今世...

《佛学大辞典》 / 286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Citta,四卷楞伽经注举汗栗太Hṛd Hṛdaya(自性清净心)、质多心(虑知心)之二心。止观举质多心、汗栗驮心(草木心)、矣栗驮心(精集精要心)之叁心。大日经疏举质多心与干栗驮心之二心。干栗驮心附肉团心与真实心之二义。法相宗於唯识述记与唯识枢要举质多(心)、末(意)、...

《佛学大辞典》 / 1674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观所缘缘论

一卷,菩萨造,唐玄奘译。以因明叁支之法,说明心外之所缘缘非有,心内之所缘缘非无者。註释如下:观所缘缘论会释一卷,明明昱会释。观所缘缘论直解一卷,明智旭解。观所缘缘论释记一卷,附问答释疑,明明昱录记。观所缘缘论释直解一卷,明智旭解。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提婆

Kāna-deva,龙树弟子,提婆菩萨之别名,缺一眼,故云迦提婆。付法藏传六曰:「其初託生南天竺土婆罗门种,尊贵豪胜,由毁神眼,遂无一目,因即号曰迦提婆。」提婆菩萨传曰:「初出眼与神,故遂无一眼,时人号曰迦提婆也。」见[提婆]条。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由多

数名。详见[由他]条。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伽伽必利綺

见[伽伽卑丽叉尼]项。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式叉摩

出家五眾之一。旧译学法女。新译正学女。沙弥尼之欲受具足戒者,使自十八岁至二十岁满二年间别学六法,验胎之有无,且试行之真固也。是為式叉摩尼。俱舍光记十四曰:「式叉摩,唐云正学。正谓正学六法。言六法者:谓不婬,不盗,不杀,不虚誑语,不饮诸酒,不非时食。」行事钞...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印度佛教

印度為佛陀之降诞地,占佛教史上最重要之地位。佛陀释迦牟尼开佛教,距今几何年,东西学者,聚讼纷紜,莫衷一是。其入灭时,则据眾圣点记之说,可知為西歷纪元前四百八十六年。 佛陀成道后四十五年间之行化,以摩揭陀,室罗伐悉底,為中心,而润泽憍赏弥,拘尸揭罗,吠舍厘等中印...

《佛学大辞典》 / 1832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尊者

又曰尊者。号睦州,嗣法於黄檗,居睦州之龙兴寺。见传灯录十二。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智慧

梵语若Jñāna,译曰智。般若Prajñā,译曰慧。决断曰智,简择曰慧。又知俗諦曰智,照真諦曰慧。通為一也。大乘义章九曰:「照见名智,解了称慧,此二各别。知世諦者,名之為智,照第一义者,说以為慧,通则义齐。」法华经义疏二曰:「经论之中,多说慧门鉴空,智门照有。」瑜伽伦...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踰缮

又作喻缮,旧称由旬。见[由旬]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四律五论

四律者:一、十诵律Sarvāstivāda-vinaya,六十一卷,后秦弗若多罗译。是五部中之萨婆多部也。二、四分律Dharmagu ta-vinaya,六十卷,姚秦佛陀耶舍译,是五部中之曇无德部也。叁、僧祇律Sāṅghika-vinaya,四十卷,东晋佛陀跋陀罗等译。本名摩訶僧祇律Mahāsāṅgha,是根本窟内之...

《佛学大辞典》 / 575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拘尸揭罗

城名。拘尸之正音。

《佛学大辞典》 / 9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摩訶槃

Mahāvana,林名。译曰大林。翻梵语九曰:「摩訶槃,应云摩訶槃,亦云摩訶婆。译曰:摩訶者大,槃者林。」西域记叁曰:「摩訶伐,唐言大林。」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鬼分九类

赡部洲南边直下深过五百逾缮有琰魔王都纵广之量亦尔其处有叁种鬼一者无财二者少财叁者多财无财复有叁种一者炬口二者针口叁者臭口少财亦有叁种一者针毛二者臭毛叁者瘿鬼多财亦有叁种一者希祠二者希弃叁者大势合之而有九类也(梵语赡部即阎浮提华言胜金洲梵语琰魔华言静息梵语逾...

《三藏法数》 / 778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便饍

Vyañjana,又作便善,[扁瓜]饍,便社。旧译曰味。新译曰文。能显之义,以文能显义故也。俱舍光记五曰:「梵云便饍,唐言文。是能彰显义,近显名句,远显於义。西国俗呼扇盐酢等,亦名便饍,亦是能显义。扇能显风,盐等能显食中味也。旧译為味,译者讹也。」唯识述记二末...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十大论师

释唯识叁十颂之十论师也。一、护法,梵云达磨波罗Dharma Pāla,南印度境,达罗毘荼国,建至城中帝王之子也。二、德慧,梵云窶拏末底Guṇamati,安慧之师也。叁、安慧,梵云悉耻萨末底Sthilamati又Sthīramati,糅杂集论持俱舍论破正理论為护法论师同时之先德,南印度境逻罗国人。四...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梵言舍磨奢。封葬之所云塚,其高者云坟。又以土高筑為物事之标者亦曰塚,后转為墓之汎称。翻译名义集曰:「舍磨奢(Śmaśāna)此云塚。西域僧死,埋骨地下,上累砖石,似率堵婆,但形卑小。」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怛迦

一作毘吒迦。又云毘夜迦。鬼神名。见[毘夜迦]条。 又(杂名)Vināyaka,七金山之第六。象头Gayaśirṣa山之别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毘怛迦,此云有障鬼神。有障鬼神,人形象头,凡见他事皆為障碍。山峰似彼神头,故以名也。」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Gaṇa,译曰密合。大日经疏七曰:「梵云伽是密合义,如眾微相合成一细尘,诸蕴相合成一身等。」 又译曰厚。智度论四十八曰:「若闻伽字,即知诸法不厚不薄,伽秦言厚。」Ghana。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俱舍四善根

一煗法,总相念住后念所生之善根,名煗法。有下中上叁品,皆具观苦集等四圣諦修苦空等十六行相之位也。煗者,圣火之前相,圣火譬见道之无漏智。其圣火将生之前相,略兆暖意之位也。入此位,虽退堕所得之煗法,或断善,造无间之业,堕於恶道,然流转不久,必到涅槃。二顶法,煗法上...

《佛学大辞典》 / 582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大颠

传灯录十四谓石头迁法嗣潮州大颠,初参石头。石头问师曰:个是汝心?师曰:言语者是。便為石头喝出。经旬日,师却问曰:前者既不是,除此外何者是心?石头曰:除却杨眉动目将心来。师曰:无心可将来?石头曰:元来有心,何言无心,无心尽同谤。师言下大悟。后辞师隐居潮州灵山。...

《佛学大辞典》 / 431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法报应叁身

台家所立之叁身也。法报应之名,法华论取之,是开真合应之叁身也。开真者,法与自受用及报之二。合应者,应中合他受用与报之胜应也。一、法身,中道之理体也,本有之叁千也。二、报身,报因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也。二分之,自受内证法乐之身,名為自受用报身。对於初地已上菩萨应现...

《佛学大辞典》 / 740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六十八大仙

一頞瑟吒迦大仙,二婆莫迦大仙,叁婆摩提婆大仙,四摩唎支大仙,五鉢利拏摩大仙,六末建提也大仙,七安隐知识大仙,八婆斯瑟佗大仙,九跋弥迦大仙,十迦摄波大仙, 十一老迦摄波大仙,十二毗栗咎大仙,十叁鸯祇罗大仙,十四鸯祇洛迦大仙,十五鸯祇刺四大仙,十六有相分大仙,十七...

《佛学大辞典》 / 529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须嚏

天名。见[须达梨舍]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跋提

Ratnamati,译曰宝意,中天竺人。诵一亿之偈,尤明禪法。魏正始五年至洛邑,译十地等论二十四卷,既通此土之音,讲华严经,道俗云集。讲次,忽有一人执笏,形如大官,云:天帝请和尚讲华严经。都讲、维、梵唄、法事所须,咸已备具。讲序之眾僧皆同见之。言讫,便隐。勒及都讲...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密迹金刚之梵语。玄应音义一曰:「密迹,梵言散,译云密主。密是名也,以知佛之密功德故也,主者夜叉主也。案梵本都无迹义,当以示迹為神,故译经者义立名耳。」梵Ṣaṇḍa。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阿顺

Arjuna,又作頞顺,阿闍,阿周陀,閼剌树,夷离淳。印度所產之乔木,尊树中之一也。龙树菩萨之名即取此树。见[阿周陀]条。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圆觉叁观

一、奢摩他,梵语奢摩他,华言止。止即止寂之义。谓欲求圆觉者,以净觉心,取静为行,而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即是体真止,义当空观。故经云: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体真止者,谓体达无明颠倒之妄,即是实相之真也。) 二、叁...

《三藏法数》 / 340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枳吒

译曰踊出处。见[枳怛]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卢脂

Rocana,花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卢脂亦云卢遮,此云眼花也。」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和提

天名。玄应音义叁曰:「波和提天,新道行经云自在天也,亦即梵天也。」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阿浮呵

A attivyutthānaṁ,又作阿浮訶,除比丘犯罪之作法名。比丘尼钞下上曰:「阿浮呵,此翻出罪羯磨,见论名為唤入眾,亦名拔除罪法。」行事钞中一曰:「阿浮訶,翻為呼入眾也。」巴Abbhāna。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宗依

因明叁支中宗法有宗依宗体二者。前之声(是曰有法),后之无常(谓之能别),二者名宗依。此二言极成而相关连,若於立敌一许一不许,是名宗体。此二者為宗体之所依,故曰宗依。因明大疏上曰:「有法能别,但是宗依,而非是宗。」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因缘

一物之生,亲与强力者為因,疏添弱力者為缘。例如种子為因,雨露农夫等為缘。此因缘和合而生米。大乘入楞伽经二曰:「一切法因缘生。」楞严经二曰:「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长水之楞严经疏一之上曰:「佛教因缘為宗,以佛圣教自浅至深,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维摩...

《佛学大辞典》 / 303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大日经

本名,大毘卢遮成佛神变加持经。以毘卢遮為日之别名,故称為大日经。唐善无畏译,共七卷。前六卷為正经文,第七卷為其供养法。秘密部叁经之一,而胎藏界真言之本经也。所说之法对於金刚顶经之所说,而谓之胎藏界,亦曰大日宗,瑜伽宗。大日经疏二曰:「所以称大日经王者非為此...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妙色

梵语曰苏楼波Surū a,佛之报身报土色相不可思议者。胜天般若经七曰:「尔时有一人,名苏楼波,云妙色。」名义集叁曰:「经云:妙色湛然常安住,不為生老病死迁。」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莲华婬女见化人得悟

有二莲华女,皆是婬女,与前诸莲华女有别。经律异相叁十二曰:「佛在耆闍崛山,有一妇女,名曰莲华,善心自生,便弃世事,作比丘尼。即行到佛所,未至中道有流泉水,女因饮水澡手自见其面像,姿妍无比。便念云何自弃作沙门耶?且当少时快我私情,寻即还家。佛知莲华应得道,化作妇...

《佛学大辞典》 / 276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称檀德佛

见[囉怛尸紧鸡佛]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圆通叁昧

楞严会上二十五大士,各言法性圆通之叁昧行。如以憍之音声為圆通叁昧,以观音之耳闻為圆通叁昧。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尸梨伽

Śriguṇa,译作厚德。佛之别号。智度论二曰:「尸梨伽,秦言厚德。」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因明

五明之一。梵名醯都费陀Hetuvidyā,属於论理之学科。立宗因喻叁支作法而為言论之法。例如「声无常(宗),為所作性故(因),如瓶等(喻)。」此叁支中,以因支為最要,故云因明。因明大疏上本曰:「明此因义,故曰因明。」释尊以前,足目Akṣa āda仙人创之。至佛灭后,大乘论师...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