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 条搜索结果

四威仪

谓修道之人,心不放逸,若行若坐,常在调摄其心,成就道业。虽久于行坐,亦当忍其劳苦;非时不住,非时不卧;设或住卧之时,常存佛法正念,如理而住,于此四法动合规矩,不失律仪,是为四威仪也。 一、行,谓修道之人,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叁昧,如法...

《三藏法数》 / 261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六师迦王

佛灭后再造祇园精舍之王名。法苑珠林叁十九曰:「於后五百年有旃育迦王依地而起,十不及一,经於百年,贼烧尽。经十叁年有王六师迦者,依前重造。屋宇庄丽,皆宝庄严。」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二教

一显教,二密教。显教之判,有天台真言之别。天台就释迦佛之说法作法而立显密二教。盖以对一会大眾显露说法,使彼此相知者為显露教,此时更密对餘眾说法,使一会之人不能知之者為秘密教。如鹿园之会,八万诸天得闻深法,故在我為显露教者,於彼為秘密教。在彼為秘密教者,在我则显...

《佛学大辞典》 / 2250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如来

即宝胜,妙色身,甘露王,广博身,离怖畏之五佛也。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曰:「曩謨宝胜如来,除慳贪业福德圆满,曩謨妙色身如来,破丑陋形相好圆满,曩謨甘露王如来,灌法身心令受快乐,曩謨广博身如,来咽喉宽大受妙,味曩謨离怖畏如来,恐怖悉除离饿鬼趣。行者若能如此為称五如来...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祇园精舍兴废

法苑珠林叁十九曰:「依宣律师祇洹寺感通记云:经律大明祇洹寺基趾,多云八十顷地一百二十院。准约东西近有十里,南北七百餘步。祇陀须达二人共造,成之已后,经二百年,烧都尽。则当此土周姬第十叁王平王叁十一年。(中略)於后五百年,有旃育迦王,依地而起,十不及一。经於百...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法没时七秽行

一、百岁持戒,为恶所破,谓法将灭时,有人持戒满百岁已,一弹指顷,遂为恶知识之所破坏,是为法没时之秽行也。 二、久行慈心,为嗔所坏,谓法将灭时,有人久行平等慈忍,未尝少息,一旦逆境现前,不能安忍,嗔恚倏起,坏灭善根,是为法没时之秽行也。 叁、薄贱不随师教,谓法...

《三藏法数》 / 440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粥饭僧

言但喫粥饭无有一用之僧也。南部新书曰:「清泰朝李专美除北院,甚有舟楫之嘆。时韩伯裔已登庸。因赐之诗曰:伯裔登庸汝未登,凤池鸡池冷如冰,如何且作宣徽使,免人呼粥饭僧。」五代史李愚传曰:「废帝谓愚等无所事,常目宰相曰:此粥饭僧耳,以為饱食终日而无所用心也。」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铁剌林地狱

犯邪婬人所堕之处。智度论十七曰:「若犯邪婬,侵他妇女,贪受乐触,如是等种种因缘。堕铁剌林地狱中,剌树高一由旬,上有大毒蛇,化作善女身,唤此罪人:上来共汝作乐。狱卒驱之令上,剌皆向下贯剌罪人,身剌害,入骨彻髓。既至树上,化女还復蛇身,破头入腰,处处穿穴。」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叁因

一、应得因,谓依真如空理而修因行,应得菩提之果,故名应得因。(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行因,谓依菩提心,功用行,以此为因,即能证得法身之果,故名行因。 叁、圆满因,谓由行故,因行圆满,故名圆满因。

《三藏法数》 / 95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叶衣观音

在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第叁行第一位。裹於莲叶中。故名。密号曰异行金刚。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种天

涅槃经二十叁。明四种之天。同十八明生天与第一义天之二种,其中生天以在四种中合二处所明為五天,即於彼四种第一义天為第五也。第一义天是佛及佛所证之涅槃。经曰:「第一义天,谓诸佛菩萨,常不变易,以常住故,不生不老不病不死。」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鉢囉拏摩

十二合掌之第七,译曰归命合掌。大日经疏十叁曰:「合十指头相叉皆以右手指,於左手指上,如金刚合掌也。此云归命合掌,梵音云鉢囉摩合掌。」梵Praṇāma。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瞿曇

Gautama,旧称瞿曇,俱谭具谭等。新称乔答摩。释种之姓,古来佛姓,称瞿曇甘蔗,日种,释迦,舍夷之五种。论其异同有诸说。十二游经举瞿曇与舍夷二名之因缘,梵志瞿曇之弟子曰瞿曇,世人称為小瞿曇。為贼所杀(在甘蔗园或甘蔗果园),师知之以尸和泥為两团,咒十月,成一男一女,...

《佛学大辞典》 / 323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虚空无為

叁无為之一。有部宗所立有二虚空,一有為虚空,二无為虚空也。凡现於无色像所者,是有為虚空,本来常空者无為虚空也。有為虚空者有分限,有生灭,属於眼识之所见。因是称此為空界之色,為五蕴中色蕴之所摄,六大中空大之所摄。是有為无常也。无為虚空者,无限无际,真空寂灭、离一...

《佛学大辞典》 / 510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二种神力

楞伽经云:如来以二种神力,建立菩萨听受问义。(建立,犹也。) 一、现身面言说神力,经云:初菩萨地住佛神力,入于大乘照明叁昧。入是叁昧已,十方世界一切诸佛,以神通力,为现一切身面言说。是也。(初菩萨地者,即十地中初欢喜地菩萨也。住佛神力等者,由佛神力,...

《三藏法数》 / 272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难

难即厄难,苦恼之处也。谓火有焦身绝命之忧,故为初难。水有沉有浮,故为二难。罗刹虽暴,缓于火水,故为叁难。刀杖非随得随戮,必须研罪虚实,故为四难。鬼取非的,命衰逢害,故为五难。枷锁系身,未为失命,故为六难。怨贼觅宝,与宝即脱,故为七难。而此七难,一一皆有果报恶...

《三藏法数》 / 1174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衣蒲童子

宋太尉吕惠卿,游五臺山,见一童子。体黑髮,以蒲自足缠至肩,袒右膊,手执梵筴。对太尉说华严经之深义,且现文殊之本形而去。太尉还家,晨夕思之,久之忽然感见童子於香几上,命画工图之。见稽古略四。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现智身印明

莲华部心轨於甲拍掌之后说现智见智二身之印明。文云:「次结现智身,二羽金刚缚,禪智入於掌,身前想月轮,於中观本尊,諦观於相好,徧入金刚已,大印如仪则,身前当应结,思惟大萨埵。真言曰:唵(归命)嚩日囉(金刚)萨怛缚(有情金刚萨埵种子)。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九恼

又云九难,亦云九横,亦云九罪报。佛现生所受之九种灾难也。智度论九曰:「一者梵志女孙陀利谤,五百阿罗汉亦谤。二者旃遮婆罗门女,繫木盂作腹谤佛。叁者提婆达,推山压佛,伤足大指。四者逆木刺脚。五者毘琉璃王兴兵杀诸释子,佛时头痛。六者受阿耆达多婆罗门请而食马麦。七者...

《佛学大辞典》 / 364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卧时覆身之物也,章服仪谓為单。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入於正位之准备,一段之力而修行也。如行道,行位,四行,四度行等。旧译曰方便(七方便),以於佛果之善巧方便,有混滥之恐,故新译曰行。唯识述记九末曰:「旧言方便道,今言行,显与佛果善巧差别。」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草繫比丘

佛在世时,有比丘,為贼以生草繫之。比丘恐坏其生草,而不解缚,自待饿死。一切有部目得迦六曰:「佛在室罗伐城,时诸苾芻在跋蹉国,游行人间為贼所执。贼相告曰:仁等今可净诸苾芻。是时贼中有一先是苾芻相近住人。告诸伴曰:何劳杀此,应以连根茅草可急缚之,令其饥渴自饿而死。...

《佛学大辞典》 / 338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叁重圆坛与四重圆坛

现图曼陀罗与经疏所说异。依现图则上下四重,左右叁重,故约於前后而云四重。除中院外,徧智院、金刚手院、观音院、持明院之四院為第一重,次释迦,虚空藏之二院為第二重,次文殊,除盖障,地藏,苏悉地之四院為第叁重,此外金刚部眾围绕四周為第四重。总之左右叁重,上下四重也。...

《佛学大辞典》 / 689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结跏趺坐因由

智度论七曰:「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此是坐禪人坐法。(中略)此是禪坐,取道法坐,魔王见之,其心忧怖。(中略)见画跏趺坐,魔王亦愁怖,何况入道人,安坐不倾动。」嘉祥法华义疏二曰:「结跏趺坐,是诸佛常坐之法。作此坐者,身端而心正也。」行事钞下之叁曰:「...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教起十缘

一、依时,时即说经时分也。谓如来心冥至道,则混一古今。一念与多劫圆融,本无时分可限。今以无时之时,略显十时,恒演此经。经云:诸佛得菩提,实不计于日。是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十时者,一念时、尽七日时、遍叁际时、摄同类劫时、收异类劫时、以念摄劫时...

《三藏法数》 / 728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杖林

外道以竹杖量佛之身量处。西域记九曰:「佛陀伐那山空谷中,东行叁十餘里,至洩瑟知林,唐言杖林。竹竹脩劲,山弥谷。其先有婆罗门,闻释迦佛身长丈六,常怀疑惑未之信也。乃以丈六竹杖欲量佛身,恒於杖端出过丈六,如量增高,莫能穷实。遂投杖而去,因种根焉。」Yaṣṭivana。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本门十妙

一、本因,本初发菩提心修菩萨道所修之因也,经云:我本行菩萨道时所成寿命今犹不尽是也。二、本果,本初所行圆妙之因,契得究竟常乐我净,乃是本果。经曰: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是也。叁、国土,本既成果,必有依国,今既迹在同居土,或在叁土,中间亦有四土,本佛亦应有土,復居何...

《佛学大辞典》 / 527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二十五有

见[有]字条。涅槃经二十五曰:「无明枷,繫生死桎。达二十五有,不能得离。」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棒喝

禪家宗匠接人之作略,或用棒,或用大喝。棒始於德山,喝来自临济,临济问黄檗,如何是佛法的大意?檗便打。如是叁问,叁度打。后参大愚,得悟黄檗宗旨。却回黄檗,机锋敏捷。檗便打,师便喝。以后接人,棒喝交驰。故今谓警醒人之迷误者,曰当头棒喝。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九眾

寻常之七眾,出家,出家尼之二眾也。出十诵律五十五。一、比丘,持具足戒之男眾。二、比丘尼,持具足戒之女眾。叁、六法尼,持六法之女眾。四、沙弥,持十戒之男眾。五、沙弥尼,持十戒之女眾。六、出家,持八戒斋之男眾。七、出家尼,持八戒斋之女眾。八、优婆塞,持五戒之男眾...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弘誓鎧

弘誓之心坚如铁。可以此心奋进生死之阵头。故比之於鎧。无量寿经上曰:「為眾生故,弘誓鎧。积累德本,度脱一切。」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结冑

密教為速疾成就悉地,辟除诸魔,结金刚甲冑之印。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曰:「次於诸有情,当兴大悲心,无尽生死中,恒大誓甲,為净佛国土,降伏诸天魔,成最正觉故,如来甲冑,二羽金刚拳,当心舒进力,二度相縈遶,心背次两膝,斋腰至两肩,喉项额又顶,各各叁旋遶,徐徐前...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叁缚

一、贪缚,引取之心,名为贪。谓众生于五尘可意之境,贪染生着,起诸惑业,因缠系,不得解脱,故名贪缚。(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二、嗔缚,忿怒之心,名为嗔。谓众生于五尘违意之境,忿怒生嗔,起诸惑业,因缠缚,不得解脱,故名嗔缚。 叁、痴缚,...

《三藏法数》 / 150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日耳聋

五灯会元曰:「怀海禪师谓眾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马大师一喝,直得叁日耳聋。」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精进鎧

鎧為甲,叁种精进中之甲精进也。法华经涌出品曰:「汝等当共一心精进鎧為坚固意。」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流沙

蒙古之大沙漠也。西域记十二曰:「从此东行入大流沙,沙则流漫,集散随风。人行无迹,遂多迷路,四达茫茫莫知所指。是以往来者聚遗骸以记之。」尚书禹页曰:「东渐於海,西于流沙。」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甲护身

又曰护身叁昧耶。十八道之一。於真言念诵法,為欲行者之身,金刚甲冑,防护邪神恶魔之怨害时所结之印契也。因而又曰甲冑印。十八契印曰:「由结此印及诵真言持,即成金刚甲冑。所有毘那夜迦及诸天魔作障碍者,退散驰走,悉见行者光明身威德自在,若居山林及在险难皆悉无畏...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凡夫十重妄

凡夫阿赖耶识之不觉义,分為十重言也。禪源诸詮四曰:「此识(阿赖耶识)在凡,常有觉与不觉二义。觉是叁乘圣贤之本。今且示凡夫本末,总有十重(今每重以梦喻一一合之):谓一切眾生虽皆有本觉真心(此第一重。如一富贵人,端正多智,自在宅中住);未遇善友开示,法尔本来不觉(...

《佛学大辞典》 / 416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二十难

一、贫穷布施难,谓人自厄于贫乏,而能随力辍己济人,是为难也。 二、豪贵学道难,谓人处于豪贵,而能厌于欲乐,折节求道,是为难也。 叁、判命必死难,谓人能尚义轻生,决志判命;或为法舍身,济彼饥苦;或为忠臣,以死徇节,是为难也。 四、得睹佛经难,谓人或生边地,不知...

《三藏法数》 / 662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解空第一

增一阿含经叁曰:「恒乐空定,分别空义。所谓须菩提比丘是。」止观六曰:「须菩提,空智偏明,能於石室见佛法身,故大品中说般若。」肇论下曰:「须菩提唱无说以显道,释梵绝听而雨花。」同註曰:「大品般若自天主品以来,须菩提依幻化喻,广说甚深般若无说无听之理。」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梵语地瑟娓曩Adhiṣṭhāna,译言持。附佛力於软弱之眾生,而任持其眾生也。又佛所之叁密力,於眾生之叁业任持也。又祈祷者,為附佛力於信者,使信者受授其佛力,故祈祷直曰持。演密钞一曰:「地瑟娓曩此云持,通叁义也。或云忆念,唯意密故。」同二曰:「言持者,谓...

《佛学大辞典》 / 226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法螺

梵语商佉,译曰珂贝。即螺贝也。螺贝之声远闻,以喻佛之说法广大眾。又螺声勇猛,以表大法之雄猛。又吹螺而号令叁军,以譬说法降魔。法华经序品曰:「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无量寿经上曰:「扣法鼓,吹法蠃。」鼓音经曰:「吹大战螺,击大战鼓。」嘉祥法华经疏叁曰:「螺鼓远闻...

《佛学大辞典》 / 393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化法四教

化法者,佛化众生之方法也。 一、藏教,藏即含藏之义。谓经律论各含一切文理,故名藏教。 二、通教,谓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名通教。(通前藏教者,谓此教钝根菩萨,虽观无生四谛,但证真空之理,与前藏教是同也。通后别、圆者,谓此教利根菩萨,证真空之理时,能于真空,...

《三藏法数》 / 252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印度佛教

印度為佛陀之降诞地,占佛教史上最重要之地位。佛陀释迦牟尼开佛教,距今几何年,东西学者,聚讼纷紜,莫衷一是。其入灭时,则据眾圣点记之说,可知為西歷纪元前四百八十六年。 佛陀成道后四十五年间之行化,以摩揭陀,室罗伐悉底,為中心,而润泽憍赏弥,拘尸揭罗,吠舍厘等中印...

《佛学大辞典》 / 1832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波罗夷

Pārājika,六聚罪之第一,戒律中之严重罪也。新作波罗闍已迦,波罗市迦。戒经谓之弃(犯者不收於内法而弃於外之意也)。僧祇律谓之退没(退没道果也),不共住(不入僧数也),堕落(堕阿鼻地狱也)。十诵律谓之堕不如意处(由犯此戒与魔战而堕於负处也)。四分律谓之断头(以无论...

《佛学大辞典》 / 645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本有说

说第八识所藏之种子,皆為先天所固有,非新薰习者,种子本来為第八识之功能作用,故為自无始即具有者,薰习惟增长其功能耳,若种子非先天的本有,则五性各别之义无意味矣。此為护月之说,法相宗之异义也。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蜆子

唐洞山价禪师之法嗣,京兆府蜆子和尚。不知何许人。印心於洞山。俗混於闽川。不畜道具,不循律仪,冬夏唯一衲,逐日沿江岸,探掇虾蜆,以充其腹。暮即宿於东山白马庙纸钱中。居民目為蜆子和尚。华严静禪师与之往来唱歌。后不知所终。见五灯会元十叁。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十叁知识

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末会善财童子先於福城之东庄严幢娑罗林中,闻文殊说法,依其指导次第南行值诸知识而闻说法。其知识之数,旧华严列四十四人,合文殊為四十五人,新华严后之知识九人,而列五十四人,文殊则总為五十五人。今举南询之智识,故除文殊,又,第五十番知识德生童子与...

《佛学大辞典》 / 1581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虚堂和尚语录

十卷,门人等编。编录临济宗扬岐派虚堂智愚之法语偈颂诗文者。前七卷,虚堂在世已刊行,续集叁卷,係妙源所辑集刊行者。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国王五种可爱乐法

一、恩养苍生可爱乐法,谓国王能布德施仁,利济群生,使各遂其性,咸归治化。是以普天之下,咸恩泽,无不爱乐也。 二、英勇具足可爱乐法,谓国王英武神授,智勇天锡,德覆万邦,威四海。未降伏者,能降伏之;已降伏者,能摄护之。是以普天之下,畏威怀德,无不爱乐也。 叁...

《三藏法数》 / 315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说经

讲说经文之义理也。大智度论曰:「一,佛说,谓如来金口所宣。二,弟子说,谓诸声闻缘觉菩萨承佛神力所说。叁,仙说,谓佛会中诸大仙人,从佛入道,誓弘佛化,宣扬正法。四,诸天说,谓帝释每於善法堂上,為忉利天人演说般若。五,化人说,谓叁乘圣人,随机现化,如罗睺罗化作...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人有五苦

一、母人怀妊,从死得生,谓人托胎,居母腹中,生脏之下,熟脏之上,迫迮倒悬,苦痛无量;及至出胎,热风触身,如履刀剑,失声大叫,顿昧前因,是为生苦。 二、老人颜色败坏,谓人老年,发白齿落,目昏耳聩,四大不调,百节疼痛,头低腰屈,起坐呻吟,是为老苦。(四大者,地大...

《三藏法数》 / 269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鬼分九类

赡部洲南边直下深过五百逾缮那有琰魔王都纵广之量亦尔其处有叁种鬼一者无财二者少财叁者多财无财复有叁种一者炬口二者针口叁者臭口少财亦有叁种一者针毛二者臭毛叁者瘿鬼多财亦有叁种一者希祠二者希弃叁者大势合之而有九类也(梵语赡部即阎浮提华言胜金洲梵语琰魔华言静息梵语逾...

《三藏法数》 / 778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二头陀

头陀之行者,应守十二种之条项:一、纳衣,又曰粪扫衣。以同於人所委弃之粪扫者,缝纳為衣也。二、叁衣,又曰但叁衣。但着僧伽梨,鬱多罗,安陀会之叁衣,不用其餘长衣也。已上二者,属於衣服。叁、乞食,又曰常乞食。自行乞食,不敢受他之请待及僧中之食也。四、不作餘食。午前中...

《佛学大辞典》 / 416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恩

一、发心普恩,如来最初发菩提心,修习胜行,成就功德,欲普於法界之群生,咸使利益安乐也。是名发心普恩。 二、难行苦行恩,如来在往昔因中,捨头目髓脑国城妻子,身剜千灯,投形饲虎,雪岭亡躯,积如是难行苦行劫,其行之者,皆為利益眾生也,是名难行苦行恩。 叁、一向...

《佛学大辞典》 / 634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十叁智识

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末会善财童子先於福城之东庄严幢娑罗林中,闻文殊说法,依其指导次第南行值诸知识而闻说法。其知识之数,旧华严列四十四人,合文殊為四十五人,新华严后之知识九人,而列五十四人,文殊则总為五十五人。今举南询之智识,故除文殊,又,第五十番知识德生童子与...

《佛学大辞典》 / 1590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庄严法

严饰清净法界之五种庄严法也。苏悉地羯罗经上曰:「应当一心听是胜上微妙法则,苏悉地羯罗五庄严法。何谓為五?一谓精进,二谓明王,叁谓除障,四谓成就诸勇猛事,五谓成就一切真言。」是盖提示此经一部之大纲者也。其中精进者,远离二边之垢而住於极理為精,勤策於清净法界中為进...

《佛学大辞典》 / 359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增益

四种坛法之一。為增益福德,祈念南方宝部诸尊之修法也。大日经疏十一曰:「增益亦名圆满,谓能满一切所愿也。」秘藏记末曰:「增益用宝部尊。」同本曰:「增益法,以白月日出起首,行者面向东方,半跏坐若结跏趺坐。其修福德者即观我身徧法界,成黄金方坛。又观身成降叁世尊极善怡...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叁归

又曰叁归依,叁归戒:一、归依佛,归依佛宝以為师者。二、归依法,归依法宝以為药者。叁、归依僧,归依僧宝以為友者。此叁归由师受之谓之叁归戒。叁归戒有二称:一、翻邪叁归,二、重受叁归,翻从来之邪信而初入佛道受叁归者,谓之翻邪叁归,由是每受五戒八戒等輒先受叁归者,谓之...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叁轨弘经

法华经法师品,谓佛对药王菩萨,示叁轨之弘经。是為末世弘通妙经之叁种法则。復為真性等叁轨之法门。故名為叁轨之弘经。一、慈悲室,言弘经之人宜先住於大慈悲之心也。二、忍辱衣,言弘经之人宜忍辱之衣,堪任一切眾生之恶障也。叁、法空座,言弘经之人宜住於第一义空之理也。以...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显,佛以平等大悲常鑑眾生之机,若宿世善根成熟,或现世之精勤不怠,则光照摩顶等显以神力之,增其威力,长其辩才,利益显然可见者。二冥,佛对眾生冥以神力之,消其罪,增其德,使眾生密得其利益者。见华严疏钞一。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二十种烦恼随眠

烦恼者,谓见、思无明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由此烦恼,随逐众生,眠伏藏识之中,故名随眠。(藏识者,藏有含藏之义,即第八识也。) 一、不定地随眠,不定地,即欲界也。谓欲界散乱,不修禅定,以散乱故,眼等诸根烦恼,随逐不舍,故名不定地随眠。 二、定地随眠,定地,即色...

《三藏法数》 / 1012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妄语十罪

谓作虚誑语所生之十种祸也。智度论曰:「如佛说妄语有十罪。何等為十?一口气臭。二善神远之,非人得便。叁虽有实语,人不信受。四智人谋议常不参预。五常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六人所不敬,虽有教勅,人不承用。七常多忧愁。八种诽谤业因缘。九身坏命终,当堕地狱。十若出為...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六宗

叁论,法相,华严,律,成实,俱舍為六宗。又,于此六宗中除成实俱舍二宗之小乘,天台真言二宗,称為大乘之六宗。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两展叁礼

展者,将作礼,初欲展坐具(坐具即尼师檀),师家止之,乃作摺势,鞠躬叙事情,是為一展。復欲重展,復止,乃作摺势叙寒暖,是為两展。然不拜则情不足,故不展坐具以手持之触地叁拜也。勅修清规游方参请曰:「起至炉前,两展叁礼谢茶。初展云:某等重承煎点,特此拜谢,下情不胜...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权机

实机之对,当佛说法,正听受其法之对机不现时,则对於其非正所之机根而说法,此对告眾,為权假之机根,故云权机。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叁种忍行

一、身忍行,谓菩萨修行时,舍身命财,无有吝惜。虽割截身体,而能忍受,是名身忍行。 二、口忍行,谓菩萨修行时,虽人轻嫌打骂,闻已能忍,不起斗诤,是名口忍行。 叁、意忍行,谓菩萨修行时,虽人毁訾骂辱,嗔恚呵责,闻已能忍,不起忿恨之心,是名意忍行。

《三藏法数》 / 113字 / 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别教

华严宗之判,开一乘為别教同教之二门。与叁乘之机共同之一乘法為同教。法华等是也。永与叁乘之机别异,而独於圆顿大机之一乘法,為别教。华严经之所说是也。其别异有十门。见[同别二教]条。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上

晨午昏及夜半之四时上堂持念也。一切仪处轨曰:「叁谓晨午昏,夜半成四。」性灵集二曰:「四上持念,四魔请降。」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能行

所行之对。谓对行者而行之方也。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Āgama,梵语阿含。译曰教。圣人之言,於下者。在心云法,法发於言云教。玄义一上曰:「教者,圣人下之言也。」止观一上曰:「教是上圣下之言。」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龙有叁患

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然有此叁患也。 一、热风热沙患,谓一切龙,若遇热风热沙着身之时,烧皮烧肉及以骨髓,即受痛苦,故名为患。 二、恶风暴起患,谓一切龙,若遇恶风卒暴起时,其饰身宝衣,自然而失,龙身乃现,即受苦恼,故名为患。 叁、畏金翅鸟患,谓一切...

《三藏法数》 / 148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现图曼陀罗

胎藏金刚之两部曼荼罗,流布於世者。本為现於空中者,故云现图。或為现所图示者,故云现图。金曼者,金刚智,不空所传,胎曼者,善无畏所传,或云两曼皆善无畏所传。曼陀罗大钞一曰:「此现图曼陀罗者。善无畏叁藏捨国位入秘密教,奉值金刚智受两部大法,為北天竺坚陀罗陀国大王授...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叁有对

对為碍之义,有障碍之义者,谓之有对。一、障碍有对,如手碍手,石碍石,互碍而碍者。二、境界有对,六根六识及诸心所,為五境及法境之一分境界所拘束,而取境之作用不得自在者。叁、所缘有对,為六识及法境之一分所拘束,而缘虑之作用不得自在者。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叁种灌顶

一、摩顶灌顶,诸佛摩行者之顶,而授成佛之记也。二、授记灌顶,诸佛以言说与成佛之记也。叁、放光灌顶,诸佛放光而使其人利益也。见秘藏记末。 又一、成就真言灌顶。受明灌顶也。二、灭罪求福灌顶,息灾灌顶也。叁、来生求果灌顶,增益灌顶也。见瞿醯经上。 又一、结缘灌顶。...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寿域

长寿之域土也。西域记赞曰:「声教之所霑,驰騖福林。风轨之所鼓扇,輒驱寿域。」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心迷法华转

六祖坛经偈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是言开悟心性者,能运转利用法华。迷惑心性者,為法华所运转利用。即成主从之别。盖释迦之说法华,是运转利用法华而济度眾生也。眾生之听法华,是為法华所运转利用而济度也。楞严经曰:「若能转物即同如来,凡夫转物,菩萨能转物,如是...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华严释经十门

释华严经自十方面者:一教起因缘,二藏教所摄,叁义理分齐,四教所机,五教体浅深,六宗趣通局,七部类品会,八传译感通,九总释经题,十别释文义。出华严大疏一。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叁热

龙种有叁种之热恼,又云叁患。长阿含经十八曰:「佛言:何故名為阿耨达?其义云何?此阎浮提所有龙王尽有叁患:一者诸龙皆热风热沙着身烧其皮肉,及烧骨髓,以為苦恼,唯阿耨达龙无有此患。二者举阎浮所有龙宫,恶风暴起吹其宫内失宝饰衣,龙身自现,以為苦恼,唯阿耨达龙王无如...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行善

对於生得善而言。与所谓方便善及修得善同义。即行方便所得之善心也。俱舍论七曰:「叁界善心,各分二种,谓行得生得别故。」又法苑义林章六末曰:「若於叁藏,要用功力,所生明胜觉慧之善心,名行善。由功力起,性极明了。读解文义,行而起,名為闻慧。」又次下曰:「此叁...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救世

又作救世尊、救世者、救世大悲者等。佛菩萨之通称。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善哉见诸佛,救世之圣尊,能於叁界狱,勉出诸眾生。」起信论曰:「最胜业徧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此等皆以名佛者。法华经普门品曰:「眾生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此特以名...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施饿鬼法

修佛行以施為第一,六度中以施為最初,四摄中亦以施為第一。而施之中以施饿鬼為最。故叁国诸师盛行此法。其法出於不空译之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称宝掌如来(南方宝生佛),妙色身如来(东方阿閦佛),甘露王如来(西方弥陀佛),广博身如来(中央大日佛),离怖畏如来(北方释迦佛...

《佛学大辞典》 / 408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二种死

全其天命而死者,谓之命尽死,反之而不顺天命,自杀或杀害之横死者,谓之外缘死。曇无讖所译之大涅槃经十二,曾细别此二死曰:「命尽死者亦有叁种:一者命尽非是福尽,二者福尽非是命尽,叁者福命俱尽。外缘死者亦有叁种:一者非分自害死,二者横為他死,叁者俱死。」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象驾

以譬佛教之东渐。谓象驮经而来也。华严玄谈曰:「鷲巖西峙,象驾东驱。」演义钞曰:「上句明主出西天,故云鷲巖西峙。后句即化法东,故云象驾东驱。言象驾者略有二义:一、一千年后像法之时佛教方故。二者、象驮经故。初虽白马来仪本用象故。」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八地狱

一、光就居,人居此中相见即欲斗,泥犁中无兵,而自有兵相杀伤,无步数,又不死,其人长大,且以人间叁千七百五十岁為一日,叁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经一万岁,即人间百叁十五亿岁也。二、居虚倅略,此中一苦当前二十,其人入火中赤身出而相斗,以人间七千五百岁為一日,其寿...

《佛学大辞典》 / 270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二种人咒术不能

经云:阿难乞食,道逢摩登伽女取水,阿难渴乏,从之求饮,女心染着,归白其母,请以咒术致之。母云:世有二种人,虽咒术不能也。(梵语阿难,华言庆喜。梵语摩登伽,华言性。) 一、断欲人,谓人能断欲,必自持戒。持戒之人,正念坚定,立行端方,神所呵护,妖邪莫挠,虽有咒...

《三藏法数》 / 157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随

佛之说法,随於眾生之乐欲,随於眾生之机宜,随於对治眾生之所迷,随於第一义也。即四悉檀也。摩訶止观一之二曰:「禪经曰:佛以四随说法,随乐、随宜、随治、随义。」四明教行录四曰:「智论立悉檀机,禪经用四随益物。」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曹洞五位

洞山良价禪师為广接上中下之叁根而开五位。其法借易之卦爻而来。先以阴阳之爻如图相对。(-)正也,体也,君也,空也,真也,理也,黑也(--)偏也,用也,臣也,色也,俗也,事也,白也。取离卦回互叠变之而為五位。先言变叠之次第,则离卦如,第一重之,则為重离卦,第二取重...

《佛学大辞典》 / 1038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出家四愿

出家四愿者,谓释迦如来初欲出家,发此四誓愿度脱众生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 一、愿济众生困厄,谓我设成正觉,得一切智时,众生困厄,诸恼患,吾当济脱令断恩爱也。 二、愿除众生惑障,谓众生没在生死苦海,无明暗蔽,悉无所知,我当为其显示如清净眼,内外无障,令...

《三藏法数》 / 205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穷子

法华经七喻之一。叁界生死之眾生,譬之无功德法财之穷子。 法华经信解品曰:「譬若有人,年既幼稚,捨父逃逝,久住他国。或十,二十,至五十岁。年既长大,復穷困,驰骋四方,以求衣食。渐渐游行,遇向本国。 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中略)商估贾客,亦甚...

《佛学大辞典》 / 974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摩蹬伽仙人

往昔有仙人名摩蹬伽,形极丑陋,修得五通,坐禪於山中。有婬女触王怒驱出,入山见仙人。念我今驱出,是不祥事。若还此不祥,我当吉祥。乃取粪汁洗灌仙人,仙人忍受不生瞋恨,婬女后还為王所宠。又有一国师亦哀恼,婬女语曰:以不吉祥还仙,必还吉祥。国师依言以粪汁洗仙,仙復...

《佛学大辞典》 / 202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二道

大小便之二处。佛祖统纪叁十曰:「残秽在身,為欲蠲除便在二道成男女根。」 又无碍道,解脱道也。新译曰无间道,解脱道。断惑证理之智慧名也。正断惑之智慧為无碍道,正证理之智慧為解脱道。无碍者,正对破惑而智不為惑所障碍也。无间者其智不為惑所间隔也。解脱者其智离繫缚於惑...

《佛学大辞典》 / 1070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机

教者,谓华严一乘圆顿之法也。盖毗卢遮那如来演说此经,化群机,通有十类,故云教十机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无信机,谓邪见众生,无有善根,不能信受。或时闻已,反生诽谤,堕诸恶道。虽堕恶道,由闻名故,熏成其种,是名无信机。 二、违真机,...

《三藏法数》 / 726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量

於叁量譬喻量也。人生之无常,如水泡之无常,以喻而显者。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佛觉叁昧

依佛之而觉力如佛之叁昧也,阿难得此叁昧。法华文句一曰:「旧解云:阿难得佛觉叁昧力,自能闻。」同记曰:「言佛觉者,只是佛觉力如佛,故名佛觉。」往生要集中本曰:「应念愿令我得佛觉叁昧。」大部补註四曰:「準净名疏云:舍利弗问经说,阿难修不忘禪,得佛觉叁昧,以叁...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度叁行

十度一一各有叁行:一、施度之叁行,财施,法施及无畏施也,二、戒度之叁行,摄律仪戒(持佛戒律具眾威仪),摄善法戒(所作善法,悉皆摄持),饶益有情戒也。叁、忍度之叁行,耐怨害忍(无返,报心),安受苦忍,諦察法忍(审法性虚幻,超绝生灭)也。四、进度之叁行,甲精进,...

《佛学大辞典》 / 340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歌王

即[歌利王]条。稽古史略叁曰:「忍仙林下坐禪时,曾歌王割截肢。」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金刚心

一、觉了法性,菩萨发大愿心,誓欲了解无量无边不可穷尽之一切微妙法门,而不使有遗餘,故曰觉了诸法。二、化度眾生,菩萨以无上涅槃道,度脱十方无量无边之一切眾生,悉使出离诸趣,故曰化度眾生。叁、庄严世界,菩萨谓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穷尽,我当以诸佛国土最上庄藏之具庄严...

《佛学大辞典》 / 434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餘习

又曰残习,餘气,习气。既断烦恼,犹存残餘之习气也。二乘不能断此餘习,独佛断之。唐华严经二曰:「离一切烦恼心垢及其餘习。」智度论二曰:「阿罗汉辟支佛虽破叁毒,气分不尽,譬如香在器中。香虽去,餘气故在。又如草木薪,火烟烧出,炭灰不尽,火力薄故。佛叁毒永尽无餘,譬如...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游增地狱

八热八寒為大地狱。八大热一一各有十六小地狱,以一狱城之四面门外,各有炉煨增、尸粪增、锋刃增、烈河增之四处也,是名十六游增地狱。八大热合為一百二十八游增。有罪业之眾生游此,倍增苦恼,故曰游增。俱舍论十一曰:「十六增者,八捺落伽四面门外各有四所。(中略)四面各四增...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无上士

Anuttara,佛十号之一。无上之士夫也,人中最胜无有过之者,故云无上士。涅槃经曰:「有所断者名有上士。无所断者名无上士。」涅槃经八曰:「如来者,名无上士。譬如人身头最无上,非餘肢手足等也。佛亦如是,最為尊上,非法僧也。」智度论二曰:「涅槃法无上,佛自知之。(中略)...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申瑟知林

Yaṣṭi-vana,又作申怒林,申怒波林,杖林名。竹杖外道於此量佛之身量。释迦方志下曰:「申瑟知林,言杖林也。满山谷,昔有人以丈六竹杖量佛,而恒出杖表。因投杖去,遂生根山。」玄应音义十八曰:「申怒亦言申怒波,此译云实森,谓贞实也。」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种相承

一梵王相承。又云南天相承。劫初成时,摩醯首罗(又云商羯罗天,初禪之梵天也)与毘剑和合而生一字,名婆蓝摩Brahma。彼有四面而说四韦陀。后面所说為阿闥婆陀Atharvaveda。即声明也。后人更造六论以释四韦陀,其一名毘伽罗论,释后面所说之阿闥婆陀,而辨声明之法。婆蓝摩又云...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按位接

对於胜进接而言,接之一种。按者止之义,即止於旧位,為后教接入也。法华释籤二曰:「伏位来入伏位,名為按位。」是盖通别二教之人接於后教后,犹在与前教同一伏位(别教為地前,圆教為住前),不能进入证位之意。又约於开会而或名為按位开。即由尔前之伏位,直接入於圆教住前...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佛菩萨之力。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禪巾

禪者所之头巾。画中维摩所者是也。见象器笺十七。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楞严经正脉

四十卷,明释真鑑述。其卷首自序曰:「经本分明,而註多齿莽。正脉既失,本旨多乖。后贤指摘成帙,甚至但说本文。学者莫决从违,而临文浩叹者多矣。鑑长夜迷徒,释宗晚学。赖圣贤,发薄少善根。偶窥华屋之门,輒悯宫墙之望。僭伸管见,请正大方。实非横陈臆说而蔑先贤,意惟曲...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僧形

剃头袈裟之形。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石塔

石造之率塔婆,墓标之总名。原為死者之纪念,為标德而建之。佛於凡僧已上虽许建之,然有等级之差。密教别有五轮形之塔,以之為大日如来之叁昧耶形。為欲得其之功德,听僧俗一般立之。其趣旨大為殊异。见[塔]条。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反抄

袈裟也。寄归传二曰:「屏私执务随意反抄。」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语无表语

言语使某作业发动於口时,同时招感他日果报之原因,薰发於自己之身内。其薰发者,无形无象,无他可表示者,故曰语无表。见[业]条。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法身说法

法身说法者,密教之常谈也。在於显教,以法身无说,报化有说為通途,唯台家之圆教,独云法身有说。言法身如来具一切之德,何使无说法之义?净名疏曰:「法身无缘冥资,一切无说而说,即是法身说法。」四明教行录四曰:「当知剎剎尘尘,俱说俱听。说听同时,妙哉此境,不可以言想求...

《佛学大辞典》 / 1237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转教付财

天台所立五时中第四之般若时,佛故使须菩提等声闻人代说般若经於大乘之菩萨,谓為转教。大乘之妙理,愿非声闻人所知,但以佛之力,移转佛之教於他也。佛所以使须菩提转教者,其意在使须菩提自领知大乘之妙理,故寄喻而谓為付财。付财之信,取法华经信解品之喻,示转教之本意也...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叁通

通教之通有叁种之别:一因果俱通,叁乘同依於体空无生之理(是因通),而断惑证理(是果通)是叁乘共学之义。通教之当分也。二因通果非通,是就叁乘中之菩萨而分别之,通教之菩萨,有利钝之二种。钝根之菩萨,属於前之第一种,因果俱通也,若利根之菩萨者,七地以前,叁乘皆断证,...

《佛学大辞典》 / 319字 / 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幻师颰陀神咒经

一卷,东晋竺曇无兰译。幻师颰陀,為救比丘咬於毒蛇,嬈於鬼神,劫於贼,而说陀罗尼。一名佛说玄师所说神咒经。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玄高

冯翊万年(陕西临潼东北七十里)人。姓魏,俗名灵育。十二岁出家,专学禪律。闻佛驮跋陀罗,弘法长安石羊寺,往师之,旬日,精通禪法。於是游西秦入麦[卄/积]山。时长安沙门曇弘,亦隐此山,师与之道交最深。时河南有二僧谗於河南王世子曼,言师聚其徒将為国害。师乃摈,迁於河...

《佛学大辞典》 / 300字 / 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二种妄语报

一、多诽谤,多诽谤者,谓因前世不务诚实,妄语无信,故感今生多他人诽谤也。 二、为人所诳,为人所诳者,谓因前世专以妄语欺诳于人,故感今生为人之所诳惑也。

《三藏法数》 / 78字 / 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光触

為光明所照触之意。即谓佛之光明照,亲触行者之身也。讚阿弥陀佛偈所谓:「蒙光触者离有无。」往生礼讚所谓:「蒙光触者心不退」是也。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翳身药

用此药,则能隐身,不触他人之目云。為印度之仙法,谓之隐形药。龙树菩萨传曰:「四人相亲,莫逆於心,俱至术家,求隐身法。(中略)各与青药一丸,告之曰:汝在静处,以水磨之。用涂眼瞼,汝形当隐,无人见者。龙树磨此药时,闻其气,即皆识之。分数多少,錙銖无失。还告药师,向...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阿喇喇

细语不休之意。又作阿剌剌。如韩文所谓「持入直叁省,丁寧顾婢子,语剌剌不能休。」即其例也。又恐怖或惊骇之意。如金陵报寧语录叁所谓「东西南北,土旷人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阿喇喇。」之类是也。又散见於禪林类聚第十七刀剑门等。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九种横死

谓人生于世间,当勤修佛法,敬依国法,不作诸恶,奉行众善,斯能尽其天年。不然,则必遭横逆而死。故有此九种也。 一、得病无医,谓人得病虽轻,然无医药及看病者,或遇常医而不投以良药。又有不知正法,惟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便生恐动,卜问吉凶,杀诸众生,求...

《三藏法数》 / 404字 / 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牛皮

牛皮而向日,则弥坚,繫龙鬚而入水,则益痛。牛皮龙鬚虽贵,还害身。以譬人天有漏之福,伤法身之慧命也。止观五曰:「设便欲捨叁途欣五戒十善,相心修福。如市易转换,翻更益罪。似鱼入笱口,蛾趣灯中。狂计邪黠,逾速逾远,渴更饮咸。龙鬚缚身,入水转痛。牛皮繫体,向日弥坚。...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福林

福德之树林也。西域记赞曰:「声教之所霑,驰騖福林。风轨之所鼓扇,輒驱寿域。」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佛力以备眾生之用也。与[]同。玄义分曰:「请愿遥备,念念见诸佛。」法事讚曰:「遥普备。」俱舍光记一曰:「恐有魔事,造论不终。讚德归敬,请备故。」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付财

佛於般若时,於须菩提等小乘之比丘使对大乘之菩萨说般若之大乘,谓為转教。转教之意,於小乘之比丘附与大乘之法财故,法华譬之使穷子管领长者财物,谓為付财。四教仪集註上曰:「所以令其转教菩萨,意在二乘领知法门,故曰付财。二乘本所不知,但谓令说,故曰转教。」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护身叁昧耶

十八道之一。甲护身法之印与明也。见[十八道]条。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叁种精进

甲精进,菩萨大心之甲,不怖种种难行也。二摄善精进,勤修善法而不倦也。叁利乐精进,勤化眾生而不倦也。见成唯识论九。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厌苦缘

善导分观经之发起序為七段,自时韦提希幽闭已至共為眷属之一段,科為厌苦缘。谓此一段為韦提希夫人為阿闍世王所幽闭,起厌娑婆苦之情之缘起也。观经序分义曰:「从时韦提希幽闭,下至共為眷属已来,明厌苦缘。」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八种不还

前七种不定般為八种不还。不定般者,虽於叁界中任何一界,断餘恶而般涅槃,然无决定之种性也。但此為台宗一家所立,性相家不释之。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阿毘达磨发智论

佛灭后叁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唐玄奘译,二十卷。六足论义门少,发智论最广,故后代论师以六论為足,发智论為身。因之名曰发智身论。已上六足一身之七论,為说一切有部宗之根本论。见俱舍论光记一。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教相

教观二门之一。谓分别教义也。如天台之五时八教,法相之叁时教乃至真言之显密二教十住心是也。玄义一上曰:「教者圣人下之言也。相者分别同异也。」见[教观]条。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九执金刚

此為大日如来之内眷属,列於大日经之首,皆為菩提心之功德相。十者,阴之满数。九者,阳之满数。此十九执金刚,尽理智一切之诸尊矣。一说,对於显教瑜伽论之十九无知,而為十九差别智印。或谓金刚手為总,十八金刚為九尊理智之数。其名则虚空无垢,虚空游步,虚空生,杂色衣,善...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希代

希世也。慈恩传九曰:「英词曲,即超希代之珍。」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寂忍

寂静与忍辱也。指要钞序曰:「寂忍之衣据大慈室。」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大火灾

大叁灾之一,住劫终而入坏劫,坏劫之末有七日轮出,上自色界之初禪天,下至无间地狱,尽焚烧,俱舍论十二曰:「唯器世间,空旷而住。(中略)於是渐有七日轮现,诸海乾渴,眾山洞然,洲渚叁轮并从焚燎,风吹猛焰烧上天宫乃至梵宫无遗灰尽。」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二种嗔报

一、常为他人求其长短,常为他人求其长短者,谓因前世不能容物,稍不如意,即兴嗔恨,故感今生人伺求长短,动辄得咎也。 二、常为众人之所恼害,常为众人之所恼害者,谓因前世嗔恼众人,令不安隐,故感今生常多人之所恼害也。

《三藏法数》 / 104字 / 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禪林覆裹椅子之布云法。见象器笺十九。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白拈贼

白者空之义,拈者,以指取物也。手不持一物,指尖盗拈人物,更不留盗之形迹,谓之白拈贼,贼手之最巧者也。如不持刃物而战曰白战,以柔道杀人曰白折。联灯九曰:「雪峰云:临济大似白拈贼。雪竇云:夫善窃者鬼神不知,既雪峰覷破,临济不是好手。」无準录临济赞曰:「窃不见踪,...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类说法

华严一经中有五类之说法:一、佛说,本经中如阿僧祇品随好品佛之亲宣也。二、菩萨说,本经中如十住十行十迴向等品诸大菩萨之说也。叁、声闻说,本经中如法界品之初,声闻之人,以佛之而说法。四、眾生说,梵天之讚偈等也。五、器界说,菩提树等能演法音。见华严经疏一。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金铁二锁

金锁铁锁虽有胜劣,而缚则一,以譬内着外着,其邪一也。止观十上曰:「外道见通韦陀,乃至圆门,叁念处叁解脱,名数是同。所起见罪繫缚无异,如金铁二锁。」同辅行十之二曰:「大论二十五云:譬在囹圄,桎梏所拘。虽復蒙赦,更繫金锁。人為爱繫,如在囹圄。虽得出家,更着禁戒,...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八有学

有叁说:(一)成实论之说。於见道前立二人,一随信行,二随法行。是钝利之二根也。大果经中,见道前分為二,与此同。是俱舍七圣中之前二也。叁无相行。前二人入於见道,空观相续而无相之间在者,(本宗如俱舍宗不别观四諦之行相),此叁為须陀洹行(新作向),四须陀洹果,五斯陀...

《佛学大辞典》 / 454字 / 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紫磨忍辱

谓佛紫磨金色之身,有忍辱柔软之相。忍辱者,為有情非情所,堪忍痛恼,不起瞋恚忿怒也。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能缘断

断惑四因之一。灭能缘之惑,而所缘之惑,自然断灭也。见惑内苦集二諦下他界缘之惑,依之而断。即他界缘之惑,為自界缘之惑所缘者,故断其能缘之自界缘惑,则他界缘之惑,自然断灭也。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如绵入棘

亦髡见罗什姚兴妻之嫗媵曰什如绵入棘。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九种罗汉

称之為九无学。经论所说,其位次名称虽异,其体则一也。俱舍论之说:於前七种第八慧解脱与第九俱解脱者,慧解脱為但依慧力而离烦恼障者,俱解脱為兼离定障而得灭尽定者。成实论之说:一,退相,俱舍九无学之第一退法也。二,守相,九无学中之第叁护法也。叁,死相,九无学中之第...

《佛学大辞典》 / 353字 / 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惠果

唐京兆府昭应县(今陕西临潼县治)人,姓马氏,以天宝五年生。幼颖悟,师事大照禪师,随从见其师不空叁藏。不空一见异之曰:我法教,汝实兴之。遂就受叁密四曼之秘奥。后奉代宗奏对法要,為内道场之护持僧,住长安青龙寺东塔院。尔来受德宗顺宗之崇敬,為叁朝之国师,威德高於朝野...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十字门

又称五十字母。一名摩多体文。即梵语字母之总数也。摩多者,谓母音,此有十二摩多与四别摩多之十六字。体文者,谓子音,此有叁十四字。合成五十字。但母音中或省略哩ṛ、哩(引)ṝ(註)、[[口吕]]ḍa,无有一準。 然於印度所行之字母,排列系统,互相一致,先举母音,次第及於随音点...

《佛学大辞典》 / 969字 / 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部秘经

日本东密於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瑜祇经之四部要略念诵為五部。日本台密於上四部菩提场经為五部。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袈裟着法

寄归传云:取衣作叁襵,其肩头叠处,安其方帖以安衣[巾句],长可两指,结作同心,向外牵出,十字交繫,便成两[巾句]。其胸前叠处缘边安纽,以纽内於[巾句],以衣右角宽搭左肩,垂之背后。此古法也。至於中古,袈裟之着法,甚失古法,其滥觴殆起於宋之灵芝律师,彼着六物图,引感通...

《佛学大辞典》 / 234字 / 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六执金刚神

位於金刚界成身会曼荼罗下方之神也。出生义曰:「又下方有十六执金刚神。盖一切如来,勇健菩提心所生化。亦明如来修行之时有尘数心障烦恼,以是金刚慧破之。大觉之后成尘数种类智门,以此金刚慧用之。故復现其暴恶可畏之身,操大威之智以调伏难调。叱吒则大千震荡,指颐则群魔慑窜...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大安慰

佛之异名。以佛於一切眾生施安乐,使得法喜故也。讚弥陀佛偈曰:「慈光遐施安乐,故佛又号欢喜光,光所至处得法喜,稽首顶礼大安慰。」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披袒

披者,掛袈裟通覆两肩也,所谓通肩是。袒者,偏袒右肩也。释氏要览上曰:「舍利弗问经云:於何时披袒?佛言:随供养时应偏袒,以便作事故。作福田时应着两肩,现福田相故。」(记云:随供养者,如见佛礼佛同评叁师入眾等时也。作福田者,谓计斋坐禪诵经入聚落树下坐时。使人见福田...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冥鑑

冥眾之鑑照也。西域记二曰:「冥祇警卫,灵鑑潜。」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转物

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古德云:转得山河归自己,转得自己归山河。又云:老僧转得十二时,汝诸人十二时转。又云:拈一茎草作丈六金身,拈丈六金身作一茎草也。皆转物之义。又依教义,罗汉得六通时,地水火风空,皆能转变自由。菩萨神通,过於罗汉。见山河大地皆如幻影,芥纳...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慧苑

唐洛京佛授记寺慧苑(定刊等记有京兆静法寺沙门慧苑等),师华严之贤首,深精究一宗,号山首门人。刊定贤首新译华严经之略疏成十五卷,题曰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自己之臆见,往往乱贤首之正义。為华严一家之异解者。后清凉大师作大疏钞百卷,纠刊定之谬,师又作新经音义二卷,世...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部秘经

密宗所依之五部经典也。或於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瑜祇经,要略念诵经為五部。或於以上四部菩提场经為五部。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教迹

教法之踪迹。资持记上一之二曰:「圣人出现,為物垂范,谓之教迹。」续高僧传一曰:「五时教迹,迄今流行。」报恩经一曰:「如来教迹,随宜叁藏九部。」玄义十下曰:「达磨多罗。释教迹义云:教者谓佛下之言,迹谓踪迹,亦应迹化迹,言圣人布教各有归从。」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玄流

玄者緇也。緇衣之流派也。谓僧徒。辅行序曰:「津导玄流。」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袍裳

又曰袍服(作法服者非)。袍者原為祇支(左右衣),与覆肩衣(右胃衣)之二物,来支那合此二物。袗袖,称為褊袗。是今之袍也,裳者,梵语涅槃僧,即裙也。此袍裳上下离而着為袍服,上下缀一為直裰。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沃焦海

沃焦石所在之海。是眾生受苦之处。六波罗蜜经曰:「马头山,沃焦海。」超悟疏曰:「谓大海中,有沃焦石。海水无量,悉消鑠,此是增上受苦之处。」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之一。佛於华严会上神力於菩萨而使说法,有冥显之二。佛以身业摩菩萨顶,以口业劝说法,以意业与智,谓之显,但以意业与智,谓之冥。盖身口二业之,显然可见,故為显,意业之,冥然不可见,故為冥也。华严经疏一曰:「有二种:一者显。具於叁业。二...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妙生起次第

先言迹门十妙之次第。实相之境。非佛天人所作。本自有之。非始於今,故居最初。既迷,故起惑。解理,故起智。智為行之本,因智之目,而起行之足,目足及境之叁法為乘,乘於此乘,入清凉池,登诸位。位住於何所。则住在叁法秘密藏中。住是法已,寂而常照,照十方界之机缘,来则必应...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天龙八部

天龙為八部眾中之二眾,八部之中以此為上首,故标举曰天龙八部。八部者:一天、二龙、叁夜叉、四乾闥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迦也。法华经提婆品曰:「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龙女成佛。」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能化

对所化而言,在师位而教化他者為能化。為弟子而他教化者為所化。佛菩萨,能化也。一切眾生,所化也。佛地论七曰:「能化所化,相属决定。」婆沙论百七十八曰:「能化所化,善根应熟。」华严玄谈九曰:「眾生世间即所化机,智正觉世间即能化主。」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对所之机而言。能眾生之教法也。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