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条搜索结果

摄摩腾

Kāśya a-mātaṅga,印度之僧,初至汉土译四十二章经者。开元释教录一曰:「沙门迦叶摩腾,或云竺叶摩腾,亦云摄摩腾。群录互存,未详孰是。」梁高僧传曰:摄摩腾本中天竺人,善风仪,解大小乘经,常游化為任。汉永平中,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往天竺寻访佛法。愔等於彼...

《佛学大辞典》 / 357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多罗

Tārā,又作呾囉。译曰眼,眼瞳。苏婆呼经下曰:「多罗,此云妙目精。」大日经疏五曰:「多罗,是眼义。」不空羂索心咒王经中曰:「多罗,周云瞳子。」梵语杂名曰:「眼睫砂吃芻鉢呾囉。」演密钞七曰:「呾囉,此译云眼。」 又(植物)Tāla,树名。译曰岸树,高竦树。玄应音义二曰...

《佛学大辞典》 / 306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瞻波国

Cam ā,瞻波,木名,以木名国。在中印度恒河滨,此国都城名瞻波城,中印度都城之元始也。西域记十曰:「昔劫初人物伊始,野居穴处,未知宫室。后有天女降迹人中,游殑伽河,濯流自媚,感灵有娠。生四子,分王瞻部洲,各擅区字,建都筑邑,封疆画界,此则一子之国都,瞻部洲诸城之...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清辩

梵名婆毘吠伽Bhavaviveka,译曰清辩。為佛灭后一千一百年顷,与护法菩萨同时之论师,承龙树中观之宗旨,作大乘掌珍论。以破护法之有宗而立空宗,是在印度為空有二宗諍论之嚆矢。西域记十曰:「论师雅量广远,外示僧佉(数论)之服,内弘龙猛(龙树)之学,曾闻护法菩萨隆名,怀谈...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般若毱多

Prajñāgu ta,比丘名。译曰慧藏。唯识述记四本曰:「南印度罗罗国正量部僧,般若毱多,此云慧藏,安慧之学徒,叁代帝王师。造七百颂诽谤大乘。」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颠倒真实章第十二

不思议是灭谛。过一切众生心识所缘。亦非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智慧境界。譬如生盲不见众色七日婴儿不见日轮。苦灭谛者。亦复如是。非一切凡夫心识所缘。亦非二乘智慧境界。凡夫识者二见颠倒。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智者。则是清净。边见者。凡夫于五受阴我见妄想计着生二见。是名边见。所谓...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 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454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6日

鉢伐多

国名。在北印度。都城傍有大伽蓝,僧徒数百,并学大乘。昔最胜子论师於此作瑜伽师地论释。又為贤爱论师,德光论师之出家处。见西域记十一。梵Parvata。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如来藏章第七

圣谛者说甚深义。微细难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何以故。此说甚深如来之藏。如来藏者。是如来境界。非一切声闻缘觉所知。如来藏处。说圣谛义。如来藏处甚深故。说圣谛亦甚深。微细难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 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05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6日

观音净土

谓之补陀落山Potalaka,在印度之南海岸。千手经曰:「一时,释迦牟尼佛,在补陀落山观世音宫殿宝庄严道场中。」十一面观自在菩萨仪轨经上曰:「一时,薄伽梵,住补陀洛山大圣观自在宫殿中。」八十华严经六十八曰:「於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西域记十(秣...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津送

禪家送亡者曰津送。有二义:一,本為送生人之语,送人至津而止,今準生人而送亡者也。一,人之去,譬如舟之发津,而人送之也。勅修清规尊宿迁化曰:「但举无常偈,同亡僧津送。」送其生人之例证,如传灯录会通传曰:「帝厚其所赐,勅有司津送。」禪林宝训曰:「迎待连日,厚礼津送...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净名居士方丈

说维摩居士之居室也。以其室广一丈而為四方,故有此名。法苑珠林叁十八曰:「於大唐显庆年中,勅使卫长史,王玄策。因向印度,过净名宅以笏量基,止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也。」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阿闍世

又作阿闍貰。王名。旧称阿闍世。新称阿闍多设咄路Ajātaśatru,译曰未生怨。佛在世之顷,摩竭陀国王舍城之治者。父名频婆娑罗,母曰韦提希。韦提希怀胎时,相师占之,谓此儿生必害父,因之名曰未生怨。未生以前结怨之意也。西域记九曰:「阿闍多设咄路王,唐云未生怨,旧云阿闍世,...

《佛学大辞典》 / 504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垔醯掣怛罗国

又作堊醯掣呾逻,阿蓝车多罗Ahicchatra,中印度般闍罗国北部之大都会,在恒河之东,罽饶夷之北。小乘正量部之僧徒甚多。见西域记四。智度论叁。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比丘众百千人俱。圆满一切白法。大师子吼智慧无量得大善利。并诸菩萨摩诃萨众。其名曰。 普贤菩萨摩诃萨。宝印手菩萨摩诃萨。常现菩萨摩诃萨。功德庄严菩萨摩诃萨。福德音菩萨摩诃萨。大慧菩萨摩诃萨。德严菩萨摩诃萨。金刚慧菩萨摩...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 /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传教大师三藏赐紫沙门臣法天奉诏译 / 6064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5日

梵语曰驮怒沙。印度尺度名。大毘婆沙论百叁十六,杂阿毘曇心论二,俱舍论十二,谓七[麩-夫+广]麦,成一指节,二十四指节成一肘,四肘為一弓。方广大庄严经四,谓一麦成一指节,十二指节成一搩手,两搩手成一肘,四肘成一弓,四肘一弓之说,诸经论大致相同,然配之於我国丈尺,则有...

《佛学大辞典》 / 432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佛说六道伽陀经

归命一切佛 及诸菩萨众 愿开正智慧 忆念佛功德 归依三界尊 身口意三业 所作善不善 为彼作分别 彼人受果报 无有主宰者 三界天中尊 愿起于悲智 广为世间说 我今闻彼说 如依于轮回 观察业果报 佛说恶道因 贪瞋痴为本 若人行杀害 彼业随缠缚...

《佛说六道伽陀经》 /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诏译 / 3071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佛说守护大千国土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王舍城鹫峰山南面佛境界大树林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其名曰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目乾连。尊者摩诃迦叶尊者伽耶迦叶。尊者那提迦叶尊者摩诃那提迦叶。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优楼频螺迦叶。尊者摩诃迦旃延尊者跋俱罗尊者婆薮槃豆尊者俱絺罗。尊者嚩倪舍尊...

《佛说守护大千国土经》 / 西天北印度乌填曩国帝释宫寺传法大师三藏沙门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5349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

婆罗门国

印度之别名。西域记二曰:「印度种姓,族类群分,而婆罗门殊為清贵,从其雅称传以成俗,无云经界之别,总谓婆罗门国焉。」释迦方誌上曰:「雪山以南名婆罗门国,与胡隔绝,书语不同。」寄归传叁曰:「五天之地皆曰婆罗门国,北方速利总号胡疆。」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金刚乘

真言教之异名。教法坚利如金刚也。瑜祇经曰:「以金刚自性,光明徧照,清净不坏,种种业用,方便加持,救度有情,演金刚乘,唯一金刚断烦恼。」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毘卢遮那叁摩地法曰:「演说如来叁密门,金刚一乘甚深教。」梵名Vajra-yāna,但於印度特指佛教中阴阳和合派之教义,...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管絃讲

於佛前奏管絃之讲社也。印度似有此风。长阿含经第十叙帝释天执乐神般遮翼,至摩揭陀帝释窟弹琉璃琴。中世盛行之。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甄叔迦

Kiṁśuka,又作坚叔迦,紧祝迦。宝石名。译曰赤宝。玄应音义六曰:「甄叔迦宝,译云赤色宝。按西域传云:有坚叔迦树,其花赤色,形大如手。此宝色似此花,因以名焉。」慈恩之上生经疏下曰:「甄叔迦宝,状如延珪,似赤琉璃。」慧琳音义十六曰:「紧祝迦。」 又(植物)树名。慧琳...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般若鞠多

Prajñāgu ta,比丘名。译曰慧藏。唯识述记四本曰:「南印度罗罗国正量部僧,般若毱多,此云慧藏,安慧之学徒,叁代帝王师。造七百颂诽谤大乘。」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卷第五

又放光明种种严 种种幢幡及伞盖 作诸妓乐及众香 严持上妙杂花香 如是种种供养佛 花香烧香及粖香 幢幡妙盖垂宝帐 能出种种妙庄严 又放光明发净心 手持众宝而住立 清净大仙佛塔处 得此清净妙光明 又放广大光明云 复雨种种妙涂香 涂香水洒塔界地 是故得...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 /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传教大师三藏赐紫沙门臣法天奉诏译 / 6451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5日

优罗尼沙土

梵名U aniṣad,一作优婆尼沙曇。记述為印度哲学根本之思想者。非一人所作,亦非一时所编,故不能确定其成立之年代,但视為出於西歷前七八世纪者,似无大差。盖印度之宗教,以吠陀之讚诵而始,后以说其用法及仪式為目的之佛罗般摩那Brāhmaṇa者起,其中有所谓阿兰若迦Arāṇyaka之章...

《佛学大辞典》 / 775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唐生

印度札记上曰:「唐宋之世,中土请经求法之僧,踵趾相错,至今相沿称华人曰唐生。」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和尚

U ādhyāya,又曰和上。律家用上字其餘多用尚字。本為印度之俗语,呼吾师云乌社,至于闐国等则称和社,和闍(Khosha)等,和尚者其转讹也。罗什叁藏翻為力生,以依师而弟子之道力得生故也。晋书佛图澄传曰:「法常与法佐对车夜谈,言及和尚。比旦,佐入见澄,澄已知之。於是国人每...

《佛学大辞典》 / 675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序

观夫。法王利见。权巧殊途或声光动人。或开智摄物。立仪列相兴像。设之机缘。聚砂涂香表乘。时之净养。斯德有归。可略言也。有师子庄严王菩萨者。学周八藏。智越五乘。籍胜报而开教端。寄善权而行图范。故使方坛外启。圆场内罗。列八座而延八圣。陈四报而成四德。空有两业。自此修...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 / 大唐中印度三藏那提译 / 268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2日

右膝着地

印度之敬礼法。以右膝与右指尖着於地,使右股在空。又竪左膝於上使左足蹠着於地也。是亦曰互跪。归敬仪下曰:「言互跪者,左右两膝,交互跪地,此谓有所啟请,悔过授受之仪也。佛法顺右,即以右膝拄地,右脮在空,右指拄地。又左膝上戴左指拄地,使叁处翘翘曲身前就,故得心有专志...

《佛学大辞典》 / 275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发觉净心经卷下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希有,世尊!世间人聚集言话,乃有如此多浊过患,无有功德和合。此世间言话者,但增长诸烦恼,于白法中当作虚妄。世尊!何有智者菩萨求功德者,闻此世间过患语已,当不乐独行。世尊!云何菩萨乐于多言复观诸患?菩萨若观时乐择真义,后更无悔。” 佛言:“...

《发觉净心经》 / 隋北印度健陀罗国三藏阇那崛多译 / 5348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7日

南天铁塔

古时南印度之铁塔也。相传大日如来所说之法门,其上首金刚萨埵辑录為经文藏於塔中,龙树菩萨开之,由金刚萨埵授其经典。关於此传说,古来有法尔随缘之二说。依法尔说,则铁塔為指龙树之内心者,不外乎吾人各自之心性。依随缘说,则铁塔為实际存於歷史的者。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拘那罗陀

Guṇarata,又作拘那罗他。真諦叁藏之别名。译曰亲依。家依。起信论义记上曰:「译经纪云:沙(波之误)罗末陀Paramārtha,此云真諦,亦云拘那罗陀,此曰亲依。西印度优禪尼国人。」续高僧传一曰:「拘那罗陀,陈言亲依。或云波罗未陀,译云真諦,并梵文名字也。」二十唯识述记上曰...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瓔珞

梵语枳由罗Keyūra,编玉而悬於身者。印度邦俗贵人男女皆作之。法华经普门品曰:「解颈眾宝珠瓔珞,价直百千两金而以与之。」同信解品曰:「即脱瓔珞细软上服严饰之具,更着麤弊垢腻之衣。」观无量寿经曰:「诸瓔珞中盛蒲桃浆。」玄应音义一曰:「吉由罗应云枳由逻,此云瓔珞。」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食堂安文殊像

印度之法,食堂安频头卢尊者像為上座,於此供饍。不空叁藏奏请於朝,使天下食堂中置文殊菩萨為上座。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商羯罗阿闍利

Saṅkaraācārya,有名之印度教復兴者。纪元约七百八十九年顷,生於南印度之摩腊盘。嗣甘把里腊Kumārila之迹,盛一层婆罗门哲学之学风,於几多之古哲学书下注释,以自己之意见,主张為印度哲学之正教。自歷游四方或派遣其弟子於全印度,渐次张教线於民间,以屈伏佛教為目的,遂至驱...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小乘

梵名希那衍Hinayānā,对於大乘之称。求佛果為大乘,求阿罗汉果辟支佛果為小乘。佛果者谓开一切种智,為尽未来际眾生化益之悟。阿罗汉果与辟支佛果,虽有浅深之别,然皆為灰身灭智归於空寂涅槃之悟。乘者,运载之义,指使人乘之至其悟岸之教,以四諦為至阿罗汉果之教体,以十二因缘...

《佛学大辞典》 / 325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摩訶耶那提婆

Mahāyānadeva,译曰大乘天。印度人称玄奘叁藏為大乘天。西域记十二曰:「印度学人咸仰盛德,既曰经笥,亦称法。将小乘学徒号木叉提婆(唐言解脱天),大乘法眾号摩訶耶那提婆(唐言大乘天)。」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一乘章第五

佛告胜鬘。汝今更说一切诸佛所说摄受正法。胜鬘白佛。善哉世尊。唯然受教。即白佛言。世尊。摄受正法者是摩诃衍。何以故。摩诃衍者。出生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世尊。如阿耨大池出八大河。如是摩诃衍。出生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世尊。又如一切种子皆依于地而得生长...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 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2549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6日

拘睒弥国

在中印度,周六千餘里,土地沃壤,气序热,都城宫内有大精舍,高六千餘尺,内有刻檀佛像,是优填王所作。诸国君王来欲移之,不能。遂图而供养,俱言得真。城东不远,有故[土尃]室,世亲菩萨於此作唯识论。其东菴没罗林中有故基,无着菩萨於此作显扬论。自此东北七百餘里殑伽河边有...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菩提流志

Bodhiruci,译曰觉爱。南天竺人,唐朝武后时来,译叁藏。开元释教录九曰:「沙门菩提流志,本名达磨流支,唐言法希,天后改為菩提流志,唐言觉爱。南印度人。」宋高僧传叁曰:「释菩提流志,南天竺国人也。净行婆罗门种,姓迦叶氏。」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西藏佛教

西藏新志中曰:「周赧王二年岁在戊申,额纳特克(中印度)有乌迪雅纳汗者,為邻国所败。自印度逃至雪山,住雅赞塘,遂呼谓雅尔隆氏。其季子生有异表,眾人推為汗(王之意),寻為土伯图国之王。其后七世,有奸臣隆纳木者纂其位。不半载,前汗之子某汗恢復故位。又传七世,至多里隆...

《佛学大辞典》 / 288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嗢呾罗

梵名Uttara,又作嗢怛罗、鬱多罗、温呾罗。译曰上,南印度珠利耶国人。西域记十、珠利耶国条,谓提婆尝闻师得六神通,具八解脱,往投宿,席唯一床。师乃聚落叶,指使就坐。提婆频述请决。师為言屈,厚礼提婆,恭敬有加。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真丹

印度人亦称我国曰真丹,与震旦,神丹。皆异译之字也。西域记曰:「翻摩訶支那為大汉国,或谓日出东隅,其色如丹。故云震旦真丹者,此皆讹说。今谓神丹者,唯借其音耳。」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马喻品

譬马调能软,随意如所行, 信戒及精进,定法要具足。 获法第一义,利用故无穷, 一心行和忍,得免轮回苦。 忍和意得定,能断诸苦恼, 从是得住定,如马善调御。 断恚获无漏,如马能自调, 弃恶至平坦,后受生天乐。 不恣在放恣,于眠多觉悟, 如羸马比...

《法集要颂经》 /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诏译 / 476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那提

Nadii,译言河,或江。又河名。法华文句曰:「那提,此翻河亦江。」慧琳音义二十曰:「那提河名。」西域记八曰:「捺地迦叶波,旧曰那提迦叶,讹也。」法华玄赞一曰:「梵云捺地,言那提讹。」 又(人名)Nadii fuṇyo āya,比丘名。续高僧传五曰:「那提叁藏,此云福生具依,梵...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释迦夹侍

文殊普贤二菩萨為二夹侍,或以文殊普贤阿难迦叶為四夹侍。此迦叶阿难之左右次第,依於臈之上下(印度俗法尚左)。普贤文殊之次第,密教胎藏界曼荼罗金刚部置於左,莲华部置於右,与通常之理智定慧左右分配异也。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十受章第二

尔时胜鬘闻受记已。恭敬而立受十大受。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所受戒不起犯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尊长不起慢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众生不起恚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他身色及外众具不起疾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内外法不起悭心。世尊。我...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 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600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6日

叁天四仙

二天加鳩摩罗天则為叁天,叁仙加若提子则為四仙。智度论二曰:「如摩醯首罗天,秦言大自在,八臂叁眼骑白牛;如韦纽天,秦言徧闻,四臂捉贝持轮骑金翅鸟;如鳩摩罗天,秦言童子,是天擎鸡持铃提赤幡骑孔雀;皆是诸天大将。」入大乘论上曰:「诸外道不解因缘,而起四执。僧佉所说有...

《佛学大辞典》 / 491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安饍林

在中印度沙枳多国,佛说法之旧地也。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一依章第十一

一苦灭谛。离有为相。离有为相者是常。常者非虚妄法。非虚妄法者。是谛是常是依。是故灭谛。是第一义。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 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44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6日

摩偷罗

Mathurā,又作摩度,摩突罗,秣菟罗。国名,译曰孔雀、密善。慧苑音义下曰:「摩度罗城,或云摩偷罗,亦云摩突罗,此云孔雀城,或云密善,皆吉事者也。」探玄记十五曰:「摩偷罗者,正云秣菟罗,此云孔雀,或云蜜。并是古世因事為名。是中印度,此国中有舍利弗等塔及文殊师利塔,...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大众中。天人围绕。瞻仰尊颜。目不暂舍。时诸大众。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归命一切智 三界第一尊 敷演微妙音 广利诸群生 尔时世尊。告诸大众。即说颂曰。 若有诸众生 不杀施无畏 慈心能忍辱 端严寿无比 若于有情所 如同父母想 能...

《妙法圣念处经》 / 大宋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诏译 / 3842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竹林精舍

梵名Veṇuvana天竺五精舍之一。迦兰陀竹林之精舍也。在王舍城之傍。迦兰陀长者归佛以竹园奉佛而立精舍,是為印度僧园之嚆矢。见[迦兰陀]条。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三愿章第三

尔时胜鬘。复于佛前发三大愿而作是言。以此实愿安隐无量无边众生。以此善根于一切生得正法智。是名第一大愿。我得正法智已。以无厌心为众生说。是名第二大愿。我于摄受正法舍身命财护持正法。是名第三大愿。尔时世尊即记胜鬘。三大誓愿如一切色悉入空界。如是菩萨恒沙诸愿。皆悉入...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 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34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6日

空义隐覆真实章第九

世尊。如来藏智。是如来空智。世尊如来藏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本所不见本所不得。 世尊。有二种如来藏空智。世尊。空如来藏。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世尊。不空如来藏。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世尊。此二空智。诸大声闻。能信如来。一切阿罗汉辟支佛。...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 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64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6日

摄受章第四

尔时胜鬘白佛言。我今当复承佛威神说调伏大愿真实无异。佛告胜鬘。恣听汝说。胜鬘白佛。菩萨所有恒沙诸愿。一切皆入一大愿中。所谓摄受正法。摄受正法真为大愿。佛赞胜鬘。善哉善哉。智慧方便甚深微妙。汝已长夜殖诸善本。来世众生久种善根者。乃能解汝所说。汝之所说摄受正法。皆...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 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1707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6日

自性清净章第十三

世尊。生死者依如来藏。以如来藏故。说本际不可知。世尊。有如来藏故说生死。是名善说。世尊。生死。生死者。诸受根没。次第不受根起。是名生死。世尊。死生者此二法是如来藏。世间言说故。有死有生。死者谓根坏。生者新诸根起。非如来藏有生有死。如来藏者离有为相。如来藏常住不...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 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503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6日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卷第二

尔时法慧菩萨摩诃萨。为诸菩萨说是菩萨十住法已。于时十方以佛神力。于一一方。各有十千佛刹微尘等世界。一一佛刹微尘等世界。地皆六种震动。所谓。动遍动。等遍动。震遍震。等遍震。击遍击。等遍击。涌遍涌。等遍涌。吼遍吼。等遍吼。起遍起等遍起。是时以佛神力。复雨种种天华云...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 /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传教大师三藏赐紫沙门臣法天奉诏译 / 6966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5日

重阁讲堂

在中印度毘舍离国獼猴池边大林中。五分律一曰:「后之毘舍离住獼猴河边重阁讲堂。」杂阿含经叁曰:「一时佛住毘耶离獼猴池侧重阁讲堂。」大涅槃经上曰:「一时佛住毘耶离大林中重阁讲堂。」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万字

卐之形也。是印度相传之吉祥标相,梵名室利靺蹉洛剎曩Śrivatsalakṣaṇa,即吉祥海云相也。罗什玄奘诸师,译之曰德字。魏菩提流支於十地经论十二译此语為万字。此中室利靺蹉即卐译為万者,為功德圆满之义。故吉祥海云之义,译无咎。惟洛剎那译為字者,是与恶剎那之语相混,梵语洛剎...

《佛学大辞典》 / 1106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五印

印度之略。

《佛学大辞典》 / 6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案达罗

Andhra,南印度国名。首府曰瓶耆罗城。陈那在此国造因明论。又此地东南之驮那羯磔迦国,亦名大案达罗国。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卷第三

是时尊者舍利弗。白妙吉祥童子言。善男子。如此妙法住世几何。妙吉祥言。舍利弗。如此三毒贪瞋痴故。舍利弗言。善男子。此贪瞋痴住当几何。妙吉祥言。舍利弗。此三毒住由如地界故。舍利弗言。善男子。此地界复住几何。妙吉祥言。舍利弗。此三毒地界如无明界故。舍利弗言。善男子。...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 /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传教大师三藏赐紫沙门臣法天奉诏译 / 5795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5日

真子章第十四

若我弟子随信增上者。依明信已随顺法智。而得究竟。随顺法智者观察施设根意解境界。观察业报。观察阿罗汉眼。观察心自在乐禅乐。观察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圣自在通。此五种巧便观成就。于我灭后未来世中。我弟子随信增上依于明信随顺法智。自性清净心。彼为烦恼染污而得究竟。是究...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 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282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6日

胜鬘章第十五

诸余众生。于诸甚深法坚着妄说违背正法习诸外道腐败种子者。当以王力及天龙鬼神力而调伏之。尔时胜鬘与诸眷属顶礼佛足。佛言。善哉善哉。胜鬘。于甚深法方便守护。降伏非法善得其宜。汝已亲近百千亿佛能说此义。 尔时世尊。放胜光明普照大众。身升虚空高七多罗树。足步虚空还舍...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 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710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6日

八时

印度俗法,以一日一夜為八时,如那烂陀寺亦依此俗法。然圣教所说,以六时為法。西域记二曰:「居俗日夜分為八时,昼四夜四,於一一时各有四分。」寄归传叁曰:「夜有四时,与昼相似,成八时也。(中略)调御之教但列叁时,谓分一夜為叁分也。」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契吒

梵名Kheḍa,中印度古王国名。见西域记十一。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天根

大自在天之标帜,其形為男根者。现今印度教西拔派之神体也。续高僧传玄奘传曰:「至劫比他国,俗事此自在天,其精舍者高百餘尺,中有天根,形极伟大。谓诸有趣由之而生,王民同敬不為鄙耻,诸国天祠率置此形。」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无边圣谛章第六

世尊。声闻缘觉初观圣谛以一智断诸住地。以一智四断知功德作证亦善知此四法义。世尊。无有出世间上上智。四智渐至及四缘渐至。无渐至法是出世间上上智。世尊。金刚喻者是第一义智。世尊。非声闻缘觉不断无明住地初圣谛智是第一义智。世尊。以无二圣谛智。断诸住地。世尊。如来应等...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 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268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6日

一谛章第十

世尊。此四圣谛。三是无常一是常。何以故。三谛入有为相。入有为相者。是无常。无常者是虚妄法。虚妄法者。非谛非常非依。是故苦谛集谛道谛。非第一义谛。非常非依。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 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68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6日

北方佛教

南方佛教之对。纪元前叁世纪阿育王传道师派遣后,发达於印度北部,传播於西藏,支那,日本等之佛教总称。此等处所现存之经典,与锡崙,缅甸等所谓南方佛教国之经典為小乘教者相反。含大乘经典為多,两者显有相异之点,故从地理上之区分,称為北方佛教。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阿僧祇

Asaṁkhya,旧称阿僧祇。译曰无数。或作无央数。印度数目名。智度论曰:「僧祇秦言数,阿秦言无。」新称阿僧企耶。译曰无央数。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阿僧企耶,此云无央数。旧言阿僧祇,讹略也。」按阿僧祇為数之极。以万万為亿万亿為兆计之。一阿僧祇凡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梵...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黑白二月

由十五夜之满月前十五日曰白月,后十五日曰黑月。此一月两分之名,乃印度之历法。如言黑月白月,黑分白分。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那伽閼刺树那

Nāgarjuua,菩萨名。龙树。新曰龙猛。西域记八曰:「南印度那伽閼刺树那菩萨,唐言龙猛,旧译曰龙树,非也。」见[龙树]条。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圣语

Āryabhāṣa,又曰圣言。即梵语所谓叁尸克利德婆罗门之经语,為中天竺之正音。俱舍论十一曰:「一切天眾皆作圣语,谓彼言词同中印度。」毘婆沙论七十九曰:「世尊有时為四天王,先以圣语说四圣諦。四天王中二能领解,二不领解。世尊怜愍饶益彼故,以南印度边国俗语(旧婆沙作毘陀罗...

《佛学大辞典》 / 643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如来真实义功德章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及末利夫人。信法未久共相谓言。胜鬘夫人是我之女。聪慧利根通敏易悟。若见佛者必速解法心得无疑。宜时遣信发其道意。夫人白言。今正是时。王及夫人与胜鬘书略赞如来。无量功德。即遣内人名旃提罗。使人奉书至阿逾阇国入其宫内敬...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 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702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6日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卷第四

若得发心净觉意 彼说最上最殊胜 若得最上殊胜已 常行波罗蜜多行 若行波罗蜜多行 则能随顺此大乘 若能随顺此大乘 则能随顺供养佛 若得随顺供养佛 则得智慧志坚固 若能智慧志坚固 常见彼佛不思议 若常见佛不思议 见佛无去无有住 若得见佛无去住 此法住...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 /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传教大师三藏赐紫沙门臣法天奉诏译 / 6817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5日

利养品

芭蕉以实死,竹芦实亦然, 駏驉坐妊终,人为贪利丧。 如是贪无利,当知从痴生, 愚为此害贤,首落分于地。 贪利不善性,苾刍勿羡之, 住处多爱恋,希望他供养。 在家及出家,族姓诸愚迷, 贪利兴嫉心,我为降伏彼。 愚为愚计想,欲慢日夜增, 异哉得利...

《法集要颂经》 /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诏译 / 533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经笥

盛经之箱。释氏要览中曰:「经笥法将,并五印度学人,称奘法师。」是由箱之义,转而為通经人之义。与西域记十二赞奘师所谓:「印度学人,咸仰盛德。既曰经笥,亦称法将。」皆有脚经笥之义也。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牛粪

梵语瞿磨夷,巨磨Gomaya,印度风俗以牛粪為最清净者,净物必用之。密教之仪轨,亦傚之。以牛粪涂坛去污秽為法。大日经疏四,示牧牛场之迹造曼陀罗事曰:「牛栏者西方聚落,牧牛共在一处,去村或十里五里,既积多时,牛屎尿徧地重积,梵俗以為净。」又说造坛之法曰:「如是次第除诸...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迦湿弥罗

Kaśmira,新称迦湿弥罗,羯湿弭罗,迦叶弥罗。旧称罽宾。国名。在印土之西北境。西域记叁曰:「迦湿弥罗国,旧曰罽宾,讹也。北印度境,周七千餘里,四境负山,山极峭峻。虽有门径,而復隘狭。自古邻敌,无能攻伐。国大都城,西临大河。南北十二里,东西四五里。宜稼稷,多花果。...

《佛学大辞典》 / 227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天竺叁时

印度以一岁分為叁期,而立名者,亦云叁际。热时(Grīṣma)為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之间。雨时(Varṣakāla)為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之间。寒时(Hemanta)為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之间。此叁期冥加,世尊叁时殿名之所由起也。更二分此叁时為六时。渐热时(Vasanta)正月十六日...

《佛学大辞典》 / 446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族姓子

又云族姓男。梵名矩罗补囉Kula- utra,印度有四姓,生於如来家,於诸姓中為最胜,故云。大日经疏五曰:「梵云矩罗,是族义、部义。补怛罗,是男子义。若世諦释於四姓中生,皆名大族,今得生如来家。於诸族中為最胜,故名族姓子。」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陀毘罗

又作陀毘荼,达罗毘荼,达罗弭荼。南印土国名。其国言咒语,多甚难解。西域记十曰:「达罗毘荼国,南印度境。」瑜伽论九曰:「达罗弭荼种种明咒。」同伦记九下曰:「景云:南天竺东南海渚有一师子国,名达罗弭荼。(中略)测云:旧论云陀弥国书。旧释云:是鬼国所发语言,不可解了...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引正太子

印度憍萨罗国引正王(娑多婆汉那Sātyavāhana’)之子也。王深归依龙树菩萨,依龙树之妙术,年貌不衰,太子患不能嗣王位。因思父王之长命依於龙树之福力,乃请龙树使自杀。父王闻龙树死,即命终。太子遂即王位。见西域记十。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菴罗树园

印度之毘耶离国,菴罗树女所献,佛於此说维摩经。维摩经佛国品曰:「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眾八千人俱。」嘉祥之维摩经疏一曰:「菴园者,即是别处,亦云捺女园。此事如祇陀园。祇陀园,给孤长者,买為佛起精舍。此处是捺女自捨,為佛起精舍。」梵Āmra āli-ārāma。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雪山

印度之北境有高耸大山,千古顶雪,故云雪山。梵语Himālaya。译曰雪藏。涅槃经二十七曰:「雪山有草,名為忍辱。牛若食者,则出醍醐。」唐书西域传曰:「北天竺距雪山,圜抱如壁。南有谷,通為国门。」同註曰:「长春真人西游记,过大雪山,积雪甚高。马上举鞭测之,犹未及其半。又...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印度佛教

印度為佛陀之降诞地,占佛教史上最重要之地位。佛陀释迦牟尼开佛教,距今几何年,东西学者,聚讼纷紜,莫衷一是。其入灭时,则据眾圣点记之说,可知為西歷纪元前四百八十六年。 佛陀成道后四十五年间之行化,以摩揭陀,室罗伐悉底,為中心,而润泽憍赏弥,拘尸揭罗,吠舍厘等中印...

《佛学大辞典》 / 1832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羯朱嗢祇罗

国名。在中印度。土地卑湿,稼稷丰饶,崇重学艺昔戒日王之游东印度也,於此筑宫,理国务。至则葺茅為宇,去则焚烧之。伽蓝六七所,僧徒叁百餘人。见西域记十。梵Kajughil。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屈露多

印度古王国名。闍烂陀罗国之东北地方也。西域记四谓多学大乘者。Kullūta。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普尔

西域记地理考证曰:「印度称城為普尔。或作波尔,或作婆耳,或作不耳,或作波罗,或作补罗,或作波里,或作波力,或作普力,又作古耳、土耳、各耳。」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劫比拏王

古代印度之王。玄应音义二十叁曰:「劫比拏王,南憍萨罗国王名也,因缘广如经说也。」经说者指佛地经论。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金刚叁昧

日本僧,為始入印度之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叁曰:「国初僧玄奘,住五印取经,西域敬之。成式见倭国僧金刚叁昧,言尝至中天,寺中多画玄奘屩及匙筋,以綵云乘之。盖西域所无者,每至斋日輒膜拜焉。」同续二有元和十叁年金刚叁昧游蜀之记事。 又(术语)如金刚能一切无碍,能通达...

《佛学大辞典》 / 414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五

尔时天主帝释。而白众言。汝所作善。守护增长。如意欢喜。即说伽陀曰。 三种善作已 三种三因缘 三位次三地 三德三大果 不杀施最上 此法汝爱乐 得真实忍辱 获生一切天 随身有宫殿 快乐受无极 若人好不善 生处无安乐 邪法被增缠 云何而出离 作此人天...

《妙法圣念处经》 / 大宋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诏译 / 5196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医罗钵呾逻龙王池

医罗鉢呾逻Elā attra者梵名。在北印度呾叉始罗国。西域记叁谓其周百餘步,其水澄清,杂色莲华,开荣有异彩云。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頞瑟吒

又作阿史吒Aṣṭan,译曰八时。见唯识演秘一本。印度之俗有分日夜為八时者。见义林章一本。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尊也,主也,要也,自己尊崇主张之要旨也。辅行一之一曰:「宗者,尊也,主也」玄义一上曰:「宗者要也。」此宗有二种,一、成一宗而师资相承者,如印度之小乘二十部及成实宗之二十一宗,大乘瑜伽中观之二宗,支那之十叁宗,日本之十四宗是也。见[宗派]条。二、自家以一己之见判诸...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恭御陀

梵名Kongodha,东印度古王国名。在乌荼国之西南。玄奘渡天时,此国外道甚盛,不信佛教,国王為热心之溼婆教徒。见西域记十等。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华鬘

印度风俗男女多以花结贯饰首或身,谓之俱苏摩摩罗Kusumamālā,因而以為庄严佛前之具。大日经入漫荼罗具缘品之餘曰:「持真言行者,供养诸圣尊,当奉悦意华。洁白黄朱色,鉢头摩青莲,龙华奔那伽,计萨罗末利,(中略)是等鲜妙华。吉祥眾所乐,採集以為鬘。」玄应音义一曰:「梵言...

《佛学大辞典》 / 294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欧文佛书之一

〈编者按:此名相内容颇多,特将其分為叁部份,此為之一。〉欧美各国开佛教研究之端绪者,虽在百年以前,然当其初期,不过仅街谈巷议,试其臆说耳。惟曾驻札尼波罗加德门府之霍奇孙,Brian Houghton Hodgson於彼地初发见梵语之佛典,千八百叁十七年以来,寄赠之於各地图书馆,法...

《佛学大辞典》 / 6231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佛说守护大千国土经卷下

是时索诃世界主大梵天王。及天帝释护世四大天王。即起礼佛同声白言。世尊惟愿以此守护大千国土大明王威神之力。护持我等各并眷属及余一切诸众生类令得安乐。以是密印印于四方。及以密印印彼一切药叉罗刹步多鬼神令彼调顺。其中若有起毒害心行不饶益者。以是大明王陀罗尼。而为谪罚...

《佛说守护大千国土经》 / 西天北印度乌填曩国帝释宫寺传法大师三藏沙门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9263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

拘睒弥国

西域记曰:「憍赏弥国,旧曰拘睒弥国,讹也。中印度境,周六千餘里。国大,都城周叁十里。土称沃壤,地利丰植,气序暑热,风俗刚强,好学典艺,崇树福善。」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吉日良辰

由星宿之法定吉日良辰,為印度之古法,宿曜经,摩登伽经,舍头諫太子二十八宿经等详说之。大日经疏四曰:「良日辰者,谓作法当用白分月,就中一日叁日五日七日十叁日,皆為吉祥,堪作漫荼罗。又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最胜,至此日常念诵,亦应加功也。」宿曜经上以偈说:「一叁五九十...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金刚杵

梵语伐折罗Vajra,原為印度之兵器。密宗假之,以标坚利之智,断烦恼,伏恶魔。其两头单独者,谓之独股,分叁枝者,谓之叁股,分五枝者,谓之五股,分九枝者,谓之九股。以金石或木材作之,有大中小之叁品。大日经疏一曰:「伐折罗即是金刚杵。」又曰:「伐折罗如来金刚智印。」又...

《佛学大辞典》 / 329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毘输安呾囉

Viśvāntara,太子名。旧云苏达拏太子是也。寄归传四曰:「东印度月官大士作毘输安呾囉太子歌,词人皆舞咏徧五天矣,旧云苏达拏太子者是也。」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乌荼

梵名Odra,或作Odivisa。东印度之国名。西域记十谓其国东南境临大海滨,有折利呾罗城,周二十餘里,入海商人,远方旅客,往来中止之路,其城坚峻,多诸奇宝云。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苦行

梵语Duṣkara-carya又Ta as,又常曰难行苦行,敢為身所难堪之诸种行也。主指佛法以外外道所教之行业。以苦行為出离解脱之道,此思想印度多行之者。观世尊六年苦行之事迹可知。至后世,佛教中之荒行亦云苦行。 又寺内之净人谓之苦行。传灯录(丰干章)曰:「本寺厨中,有二苦行:...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二

尔时会中诸苾刍等。闻佛所说。地狱焚烧。受苦无量。悲啼雨泪。礼敬佛足。而白佛言。此诸地狱。受罪有情。修何因行免于未来诸苦痛恼。不被缠缚。速得解脱。唯愿慈悲。利益未来。敷演斯事。 尔时世尊告苾刍言。谛听谛听。吾今为汝分别解说。若复有人。修诸净戒。离于邪执愚迷颠倒...

《妙法圣念处经》 / 大宋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诏译 / 3602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赡部

Jambū,旧称,阎浮,剡浮。树名。印度多有之。瑜伽伦记二十叁曰:「西国多有赡部之树,阴厚,比丘多在彼树影中住。」玄应音义二十四曰:「赡部树名也,旧经中或言剡浮,或作阎浮,讹也。」嘉祥法华义疏八曰:「阎浮者,此云秽。」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阿顺那

Arjuna,又作頞顺那,阿闍那,阿周陀那,閼剌树那,夷离淳那。印度所產之乔木,尊树中之一也。龙树菩萨之名即取此树。见[阿周陀那]条。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三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若复有人。于未来世。求生人天。厌离苦果。应当远离诸业烦恼暴恶淫逸。及离妄语破坏损恼一切有情。修诸善业。渐令增长。相续恒时。获报安乐。舍离苦恼。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暴恶能远离 苦涩果非有 轻毁妄语无 闻名皆欢喜 邪执宿冤贼 伏除令不起...

《妙法圣念处经》 / 大宋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诏译 / 4730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羯尼迦

又作迦尼迦,尼迦割罗,尼割迦罗(尼迦尼割二字颠倒)译云耳作。印度所產之树名。参照[迦尼迦]条。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十大论师

释唯识叁十颂之十论师也。一、护法,梵云达磨波罗Dharma Pāla,南印度境,达罗毘荼国,建至城中帝王之子也。二、德慧,梵云窶拏末底Guṇamati,安慧之师也。叁、安慧,梵云悉耻萨末底Sthilamati又Sthīramati,糅杂集论持俱舍论破正理论為护法论师同时之先德,南印度境逻罗国人。四...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西乾

印度之异名。西為西方,乾為身毒,贤豆之借字。或云乾非梵语,乾者天也。西乾如言西天。祖庭事苑二曰:「西乾即天竺国,五印土,或云西天西乾,皆译师义立。」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大族王

西域记四曰:「北印度磔迦国数百年前有一王,号摩醘罗矩罗Mihirakula,唐言大族王。有武勇,统治印度。有事,恶佛法。令於五印度,使尽毁灭。大擅残逆。摩竭陀国幻日王厚崇敬佛法与之战而胜。擒大族王。依母言,放之还国。大族王投迦湿弥罗国,后夺其国自立。乘餘威伐健驮罗国,逆...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羯陵伽国

Kaliṅga,在南印度。周五千餘里,稼稷丰饶,僧徒多学习大乘上座部之法。此国触五通仙人怒,以咒术残害国人,令不充实云。见西域记十。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金刚智叁藏

金刚智,名。梵名跋曰罗菩提Vajrabodhi,叁藏者尊称。南印度摩赖耶国人。婆罗门姓。年甫十岁,於那烂陀寺依寂静智出家,叁十一岁往南天竺,时龙智(龙树菩萨之弟子),年七百岁犹在,就之,七年承事供养,受学一切密教。寻游师子国登楞伽山。闻支那佛法盛,唐玄宗开元七年达广州,...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坚意

梵名悉耻罗末底Sthiramati,印度人。年代事迹不详。着有入大乘论二卷。其中引用龙树提婆等,北凉道泰译為汉文,据此而观,师為龙树之后起也。慧祥之法华传一举真諦之传说曰:「佛涅槃后,五百年终,龙树菩萨造法华论。六百年初,坚意菩萨造释论并未来此土。」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阿波逻罗龙泉

阿波逻罗A alāla,為梵名,译言无苗。北印度乌仗那国之池,阿波逻罗所住,故有此名。即苏婆伐窣堵(今名Swat)河之水源也。据西域记之说,昔迦叶佛时,所谓殑祇Gaṅgi之人,深通咒术,御恶龙不许暴雨。国人德之,恒从收获中赠几分,后怠之,彼怒,自為暴龙,损害苗稼,佛教化之,...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破恶见论

玄奘叁藏在印度造。世不传。慈恩寺传四曰:「时法师欲往乌荼,乃访得小乘所製破大乘义七百颂者。(中略)备得其旨,遂寻其谬节,用大乘义而破之,為一千六百颂,名破恶论,将呈戒贤法师。」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五百人。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无量八部前后围绕听佛说法。 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师子庄严王。从座而起来诣佛所。顶礼双足绕无数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于过去亿百...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 / 大唐中印度三藏那提译 / 1530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2日

阿般提

Avanti,又作阿般地,阿盘提,頞饭底,阿和檀提。在西印度频闍耶山之古王国。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佛说诸行有为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告苾刍众言。苾刍。一切行迁流。如幻不实。不得久住。无有定相。是颠倒法。苾刍乃至一切行。垢尽无染。离一切垢。一切众生。乃至蠕动。及部多等。至寿命尽。决定殒灭。若彼无生。即当无灭。若彼长...

《佛说诸行有为经》 /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诏译 / 673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7日

圣观自在菩萨一百八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补怛落迦山圣观自在菩萨宫。其山峰峙众宝所成。无垢清净阎浮檀金。摩尼宝王种种珍宝。妙色光明常普照曜复有如意天劫波树。恒时流出阿僧祇数。苏罗鼻香栴檀沉水。俱苏摩华柔软适意。妙色芬芳处处严饰。复有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数。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

《圣观自在菩萨一百八名经》 / 宋西天中印度惹烂驮罗国三藏明教大师天息灾奉诏译 / 2910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华喻品

何人能择地?舍地狱取天, 惟说善法句,如采善妙华。 学人能择地,舍地狱取天, 善说妙法句,能采众妙华。 截林勿截树,因林生怖畏, 截林而灭已,苾刍得圆寂。 截林不断根,因林生怖畏, 未断分毫间,令意生缠缚。 截林勿断根,因林生怖畏, 心缠最难...

《法集要颂经》 /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诏译 / 813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下

“复云何业,有补特伽罗,若身及心俱不快乐又不修福?此一有情,于过去世损恼众生令他怖畏,又无信心不发善愿,故此补特伽罗,命终之后生在人中身心不安,又多愚闇而不修施。 “云何补特伽罗人间命短三涂命长?此一补特伽罗,过去修因,顺生善少顺后恶多,故此补特伽罗人中命促,...

《分别善恶报应经》 /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诏译 / 3970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1日

法身舍利

与[法身偈]同。又佛所说之经卷,谓之法身舍利。如来所说实相中道之理,不改不变,性相常尔,故云法身舍利。法华经法师品曰:「经卷所住处,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復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瓔珞繒幢幡伎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讚叹。」西域记...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始欠持

译曰顶髻。南印度国之太子名,杀父杀阿罗汉犯二逆罪。见俱舍光记十八。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阿修罗宫

阿修罗之宫殿。义楚十六曰:「长阿含云:阿修罗宫,在大海底。(中略)如天富乐。」西域记十说清辩菩萨,入南天竺案达罗国修罗窟待弥勒出世。同九曰:「石室西南隅,有巖岫,印度谓之阿素洛宫也。」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乌剌尸

国名。属於北印度境之迦湿弥罗国,僧徒学大乘。见西域记叁。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竺法兰

姓竺,名法兰。中印度人,汉明帝永平中与迦叶摩腾共来我国,译四十二章经等。见高僧传二。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筏苏密呾罗

Vasumitra,又作伐苏蜜多罗。旧作和须蜜,婆须蜜多,婆须密多罗。世友菩萨之梵名。旧云天友。佛灭后四百年有部宗出家之小乘菩萨也。五百阿罗汉结集大毘婆沙论时,此是其上首,且称為婆沙论四评家之随一。着宗轮论。宗轮论述记上曰:「异部宗轮者。佛圆寂后四百许年,说一切有部,...

《佛学大辞典》 / 459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补陀落迦

Potalaka,又作补陀落伽、逋多、逋多罗、补怛洛迦、布呾洛迦、补但落迦、补陀落。山名。译作光明山,海岛山,小花树山等。在印度之南海岸,為观音之住处。其山形為八角。旧华严经入法界品曰:「於此南方有山曰光明,彼有菩萨名观世音。」同探玄记十九曰:「光明山者,彼山树华常有...

《佛学大辞典》 / 340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上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城次第乞食,至兜你野子输迦长者舍,在门外立。是时,输迦长者家有一犬,名曰商佉,常在门首。于是,长者常用铜器盛以美饭,与商佉食。犬见世尊瞋恚而吠。尔时,世尊谓商佉言:“汝由未悟,见我乃吠...

《分别善恶报应经》 /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诏译 / 5046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08日

佛说守护大千国土经卷中

是时复有诸大药叉步多鬼神。皆具威德有大神力。以是因缘奔来集会。所谓四臂药叉大毒害药叉。多足药叉四足药叉。二足药叉一足药叉。一头多足药叉。仰足药叉悬头药叉。四头多眼药叉半身一目药叉。一十二腹药叉驴唇药叉。象头药叉半手药叉。倒面药叉铁牙药叉。铁臂药叉。铁足药叉。复...

《佛说守护大千国土经》 / 西天北印度乌填曩国帝释宫寺传法大师三藏沙门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9793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

慧日

佛智能照世之盲冥,故比之於日。无量寿经下曰:「慧日照世间,清除生死云。」法华经方便品曰:「慧日大圣尊。」同普门品曰:「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 又(人名)唐慧日叁藏,青州东莱人。姓辛氏。幼见义净叁藏从印度归,羡慕之。嗣圣十九年,决志西游。叁年达印度境。拜圣迹...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瞿拏鉢剌婆

Guna rabha,又作瞿拏鉢赖婆。印度论师名。译曰德光。西域记四曰:「昔瞿拏鉢剌婆论师(唐曰德光),於此作辩真等论凡百餘部。论师少而英杰,长而弘敏,博物强识,硕学多闻。本习大乘,未穷玄奥,因览毘婆沙论,退业而学小乘。作数十部论,破大乘纲纪,成小乘执着。又制俗书数十...

《佛学大辞典》 / 288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佛生日

释迦如来诞生之日也。经论记佛生之月日有二月八日与四月八日之二说,其中多以周历建卯四月八日為正当。长阿含经四曰:「二月八日佛出生。」灌佛经曰:「十方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时生。」萨婆多论曰:「二月八日生。」瑞应经曰:「四月八日生。」俱舍宝疏二会通之谓以立正有异之故...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宝掌

谓千岁宝掌和尚也。中印度人,於周威烈十二年丁卯降神,左手握拳,七岁祝髮,乃展,因名宝掌。魏晋间来游此土,入蜀。一日谓眾曰:吾愿住世千载,今年六百二十有六,后歷游海内,唐显庆二年,寂於浦江宝巖寺。见五灯会元。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玄鑑居士

印度人。為护法菩萨之檀越。常给侍之。菩萨没后,护持其所着唯识之释论,授之玄奘叁藏。见唯识枢要上本。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罽宾

汉西域国名。在北印度。新称迦湿弥罗。即今克什米尔一带之地。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佛说楼阁正法甘露鼓经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难陀发诚谛心,诣世尊所。到佛所已,用彼头顶礼世尊足。修敬毕已,住立一面。尔时尊者阿难陀白世尊言:“云何种于清净善根?云何作曼拏罗?云何归依受持学处?云何合十指掌,恭敬如来,成何善业?世尊!云何轮回善根不灭?...

《佛说楼阁正法甘露鼓经》 /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诏译 / 1862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梵语

天竺之言语,由梵天稟承,故云梵语。西域记二曰:「详其文字,梵天所製。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也。(中略)因地随人,微有改变。语其大较,未异本源。而中印度特為详正。辞调和雅。与[天]同音。」俱舍论世间品曰:「一切天眾皆作圣言,谓彼言词同中印度。」依法相而论,二禪以上无寻...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天台九祖

佛祖统纪於台宗立东土之九祖:第一祖龙树菩萨,第二祖北齐禪师,第叁祖南岳禪师,第四祖智者禪师,第五祖章安禪师,第六祖法华禪师,第七祖天宫禪师,第八祖左溪禪师,第九祖荆溪禪师。龙树菩萨虽生於印度,然北齐禪师,依其中观论承其旨,故取之為高祖。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垂迹

佛菩萨之本体,曰本地,由其本体示现种种之身济度眾生,曰垂迹。佛叁身中法身报身為本地,化身為垂迹。此本地垂迹之义,為法华经寿量品所说,又為大日经胎藏界四重曼陀罗所说,大乘摄化门之枢纽也。於胎藏界第四重,外金刚院摄印度古来诸天诸神,皆是大日之垂迹也。维摩经序曰:「...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珂贝

珂者美石,贝者贝壳之美者。古以為货币之用。慧琳音义二十五曰:「珂,广雅美石,次玉也,埤苍玛瑙也。贝,玉篇螺属也。出海中,色白如雪。龟传曰:古者无钱,唯传贝齿。且如资财货贿之字,皆从於贝。中天五印度,见今行用。」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鉤纽

又作勾纽,[革玄]纽。悬袈裟而结合两片者。作轮形,谓之[巾句],垂絛帛為纽,即叁分袈裟之幅於前后处置[巾句]与纽也。然依律则纽之前后相反。毘奈耶杂事七曰:「佛言:為护衣,应安纽[巾句],可於肩上安[巾句],胸前缀纽,纽有叁种:一如蘡薁子,二如葵子,叁如棠梨子。应於缘后四...

《佛学大辞典》 / 574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阿伐罗势罗

Avaraśaila,译曰西山。在南印度,駄那羯砾迦国之伽蓝名。见西域记十。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地婆訶罗

Divākara,中印度人。译曰日照。唐则天武后时来,於弘福寺译华严经入法界品。华严纲目曰:「中天竺藏法师地婆訶罗,唐言日照。」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优婆尼沙曇

U an-iṣad,一作优波尼沙土。吠陀后所出佛罗般摩那Brāhmana文学之末期,有附属於阿兰若迦Āraṇyaka部分之一大文学。谓之优婆尼沙曇。优婆尼沙曇,其数极多。其内容非一人之思想,其所说区区。今亘於全体而观其思想之倾向,论宇宙之本源,造化之本体,确立為印度思想根本之梵我不...

《佛学大辞典》 / 864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羯罗拏苏伐剌那

Karṇasvarṇa,国名。南印度之境。周四千四五百里。国之大都城二十餘里,人多家富。伽蓝十餘所,僧徒二千餘人,习学小乘正量部之法。别有叁伽蓝,不食乳酪。遵提婆达多之遗训。见西域记十。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二部五部

印度小乘教,佛灭之年结集时,分上座大眾之二部。佛灭百年优婆毱多之时,分曇无德部,萨婆多部,弥沙塞部,迦叶遗部,婆麤富罗部之五部。行宗记一上曰:「二部,结集上座大眾二部。五部,横分五部者是。」叁论玄义曰:「言诸部异执者,或二部,或五部。」参照[结集]条。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佛说佛名经卷第五

南无天盖佛 南无龙光佛 南无胜步佛 南无法威德佛 南无见有佛 南无惭愧面佛 南无胜色佛 南无普眼佛 南无功德光佛 南无月胜佛 南无定实佛 南无功德幢佛 南无世自在劫佛 南无无畏亲佛 南无摄智佛 南无降怨佛 南无法光明佛 南无胜积佛 南无一念光佛 南无力士奋迅佛...

《佛说佛名经》 / 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 8107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建志补罗

梵名。Kāñchi ura,南印度达罗毘荼Drāviḍa国之首府,护法论师出生之故地。见西域记十。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商主天子所问经

尔时婆伽婆住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大菩萨众,所谓弥勒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诸众首等出过数量,种种诸方及与非方诸佛刹土俱来集会。 尔时商主天子与无量诸天百千大众,前后围绕,来诣佛所。到佛所已,顶礼佛足,右绕三匝,以种种供具供...

《商主天子所问经》 / 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 / 8875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5日

禪那

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与[禪定]同。心定一境而审為思虑者。是為色界所属之心德,不具欲界之心,离欲界之烦恼,乃可得之。思惟修者,為寄於因之名,一心思惟研修為因,乃得此定心,故名為思惟修,静虑者就当体而名之,其禪那之体為寂静而亦具审虑之用,故曰静虑。静即定,虑即慧...

《佛学大辞典》 / 452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南海寄归传

四卷,唐之义净在南海之室利佛逝(Śribuja)国,记印度之僧规,以寄归客,赠大唐诸德之书也。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首陀罗

印度四姓之第四。见[首陀]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金刚

Vajra,梵语缚曰罗(曰或作日通用),一作跋折罗。译言金刚。金中之精者。世所言之金刚石是也。抱扑子曰:「扶南出金刚,生水底石上,如鐘乳状,体似紫石英,可以刻玉。虽铁锥击之,亦不能伤。唯羚羊角扣之,则涣然冰泮。」西使记曰:「金刚钻出印毒。」按,印毒即印度也。梵网经...

《佛学大辞典》 / 448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爱乐品

爱处生忧愁,爱处生怖畏, 若无所爱乐,何愁何怖畏? 由爱生忧愁,由爱生怖畏, 若远离念爱,遂舍狂乱终。 夫人怀忧愁,世苦无数量, 斯由念恩爱,无念则无愁。 是故不生念,念者是恶累, 彼则无诸缚,无念无不念。 念为求方便,非义不设权, 权慧致大...

《法集要颂经》 /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诏译 / 701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两河

尼连禪河Nairañjana,与跋提河也,佛在尼连禪河边成道,在跋提河Hiraṇyavati边涅槃。即前為有餘涅槃之处,后為无餘涅槃之处也。因明大疏序曰:「归真寂於两河,餘烈光乎沙劫。」寄归传一曰:「迹灭两河,人天掩望,影沦双树龙鬼摧心。」 又四大河中以殑河与信度河之二流,流通印...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火生叁昧

為不动尊之叁昧,由身出火焰者。底哩叁昧耶经上曰:「不动亦自身徧出火焰光,即是本尊,自住火生叁昧。」 又「此真言行人,亦於诸尊若欲作降伏,即须自身作无动尊,住於火轮中,亦名火生叁昧也。」义释七曰:「囉字门,是毘卢遮那大忿怒之火,能烧一切世界,使灰烬无餘,今不动尊...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真言

梵语曼怛罗Mantra。是如来叁密之随一语密也,总谓法身佛之说法。假令经中有显言,而其声名句文以大日如来之秘密加持為体性,故总為真言秘密藏也。演密钞一曰:「释曰:密宗一一文言无非字门,秘密加持而為体性。虽有显言,从宗体俱属秘藏。」别云陀罗尼。译云总持。又云秘密号,密...

《佛学大辞典》 / 1215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外教

佛法以外之教。印度有九十五种之外道,支那有九流百家等。佛祖统记叁十九曰:「沙门道安作二教论,以儒道九流為外教,释氏為内教。」二教论曰:「聚虽一体而形神两异,散虽质别而心数不亡。故救形之教,教称為外。济神之典,典号為内。」又。治心之术,名為内教。修身之教,名為外...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真諦叁藏

西印度优禪尼国人,梵称波罗末陀Paramārtha。又曰拘那罗陀Guṇarata。梁大同十二年叁十餘岁来支那,受武帝好遇,会逢国难,往北齐,赴东魏,流离间,述金光明经,摄大乘论,唯识论等译,及世亲传等着二百七十八卷。大建元年正月十一日寂。岁七十一。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稽薑那

Kikāṇa,西印度古王国名。在伐剌拏国之西方山中。以多產羊马而有名。见西域记十一。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象尊

印度之国王皆尊象,故谓之象尊国。寄归传一曰:「鸡贵象尊之国。」自註曰:「言象尊者。西国君王以象為最,五天并悉同然。」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合爪

合左右十指之爪也,同於[合掌]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师子颊王

梵语Siṁhahanu。印度迦毘罗城之主,净饭王之父,即释尊之祖父也。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忆念品

入息出息念,具满谛思惟, 常依次第行,按如佛所说。 是则照世间,如云开月现, 起止觉思惟,坐卧不废忘。 苾刍立是念,现利未来胜, 始得终最胜,逝不睹生死。 若见身所住,六触以为最, 苾刍常一心,便自知圆寂。 以有是诸念,自身恒逮行, 若其不如...

《法集要颂经》 /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诏译 / 812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跋陀罗楼支

Bhadraruci,论师名。译曰贤爱。摧大慢之婆罗门,使生陷於地狱。西域记十一曰:「西印度有苾芻,跋陀罗楼支。唐言贤爱,妙极因明,深穷异论。」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譬喻师

又云日出论者。小乘十八部中经量部之元祖也。唯识述记二本曰:「日出论者即经部本师,佛去世后一百年中,北印度怛叉翅罗国有鳩摩逻多,此言童首,造九百论。时五天竺有五大论师,喻如日出明导世间,名日出者。以似於日,亦名譬喻师。或為此师造喻鬘论,集诸奇事,名為譬喻师。经部...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南方佛教

北方佛教之对,阿育王以后,传播印度南部,锡崙,暹罗,缅甸等地之佛教也。现存此等地之经典,皆為巴利语,小乘教也。其由北印度存在於西藏支那等之经典殆為原文,大乘教也。如斯南北异其趣,故以地理区分称為南方佛教。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齿木

刷齿之小木也。寄归传一曰:「齿木者,梵惮哆家瑟託Dandakaṣṭha,惮哆译之為齿,家瑟託即是其木。长十二指,短不减八指。大如小指,一头缓须熟嚼。」大日经疏五曰:「印度国人,凡请僧食,乃至世人相命,皆先遗其齿木。以种种香华严饰而授与之,当知明日请彼饭食也。」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訶利鸡罗

Harikela,谓缅甸阿罗犍Arakan地方。求法高僧传下有曰:「从师子洲东北,泛舶一月,到訶利鸡罗国。此国是东天东界,即赡部洲地,渐之东印度。」因是又可知义净以赡部洲為印度之总称也。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剎帝利

Kṣatriya,又曰剎利。印度四姓之第二。译言田主。王种也。西域记二曰:「二曰剎帝利,王种也。旧曰剎利,略也。」註维摩经二:「肇曰:剎利,王种也,秦言田主。」智度论叁十二曰:「剎利者,王及大臣也。」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迦兰陀竹林

Kāraṇḍa-veṇūvana,又云迦兰陀竹园,迦蓝陀竹园,迦陵竹园,迦邻竹园等。迦兰陀鸟所栖之竹林。又迦兰陀长者所有之竹林也。在摩竭陀国王舍城与上茅城之间。係迦兰陀长者所有,本与尼犍外道,后奉佛為僧园,是為印度僧园之初,所谓竹林精舍是也。慧琳音义四十一曰:「迦兰多迦,古...

《佛学大辞典》 / 713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己身品

常习善语言,沙门思坐起, 一坐而所乐,欲求于息心。 一坐而一卧,独步而无伴, 当自降伏心,自乐居山林。 千千而为敌,一夫能胜之, 莫若自伏心,便为战中胜。 自胜而为上,如彼众生心, 自降为大士,众行则具足。 非天彦达嚩,非魔及梵天, 弃胜最为...

《法集要颂经》 /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诏译 / 618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善来

印度比丘,欢迎来人之辞。寄归传叁曰:「西方寺眾多為制法,凡见新来,无论客旧及弟子门人旧人,即须迎前唱莎揭哆,译曰善来。」梵Susvāgata。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迦罗阿育

Kālāśoka,佛灭百年顷君临摩訶陀国之王,而难陀王朝(Nanda)之始祖也。此王歷史古来颇有议论。為未决之问题。此以北方所传无此王之记事故也。排之者以為迦罗者时之义,為补某时代缺陷故作虚构之人物云,或谓迦罗者黑色之义,為欲大达磨阿育王归佛后之光彩,故指归佛前兇暴之时代...

《佛学大辞典》 / 188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阿难陀补罗国

Ānanda ūra,西印度之境。小乘之僧徒颇多。见西域记十一。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