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2 条搜索结果

四空定

又云四无色定(梵名四空处之各名加Dhyāna),十二门禪中之四禪也。一空无边处定,行人厌患色笼如牢如狱,心欲出离之,捨色想而缘无边之虚空心,与空无边相应,故名空无边定。二识无边处定,行人更厌前外之空,捨其虚空缘内识為心识无边之解,心与识无边相应,故名识无边处定。叁无...

《佛学大辞典》 / 455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叁假

為破凡情实我实法之执於般若经明叁种之假,名叁波罗摄提Prajña ti,又名叁摄提,叁假施设。智度论四十一曰:「经曰:菩萨摩訶萨行般若波罗蜜。名假设。受假施设。法假施设。如是应当学。」一法假,法者,色心等各自之法,此法自性本来虚假不实,故名法假。诸法因缘生,无实性,故...

《佛学大辞典》 / 367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十二头陀

一者尽形乞食。二者阿兰若处住。叁者着粪扫衣。四一坐食。五者坐。六者中后不受非时食。七者中后不饮浆。八者但有叁衣。九者毳衣。十者树下坐。十一者空地住。十二者死尸间住。

《法门名义集》 / 71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四枯四荣

佛於拘尸那城Kusinagara娑罗Śāla双树间入灭时,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面双树,一荣一枯,故曰四枯四荣,此有二重之意:一表凡夫二乘之八倒,二為表二乘菩萨之八正也。凡夫二乘之八倒者,谓凡夫於世间苦空无无我之法,起乐我净之见,是為凡夫之四倒,故譬之以四荣,又二乘向涅槃...

《佛学大辞典》 / 429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天子魔

四魔之一,欲界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之天主及天民障碍佛道者。智度论五曰:「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中略)一心故,一切处心不着故,入不动叁昧故,破他化自在天子魔。」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别解脱戒

又曰别解脱律仪。叁种戒之一。依受戒之作法,受五戒乃至具足戒,身口恶业别别解脱之戒法也。义林章叁末曰:「别别防非名之為别,(中略)戒即解脱,解脱恶故。(中略)别解脱者是戒别名。」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九业

九种之业也。欲界及色界各有作业,无作业,非作非无作业之叁种,无色界有无作业,非作非无作业,及无漏之叁种,合為九种。成实论第八曰:「欲界繫叁种:作、无作、非作非无作。色界繫业亦如是。无色界二种及无漏业,身口所造业名作。因作所集,罪福随,是心不相应法,名為无作。...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菩萨修十法见涅槃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经云:师子吼问佛言:菩萨成就几法,能见如是无相涅槃,至无所有?佛言:成就十法,则明见涅槃无相,至无所有处。(灭度者,谓大患永灭,超度叁界也。无相涅槃者,谓涅槃之法,离一切色相也。) 一、信心具足,谓修菩萨行,须发起圆正信之心,信一切法皆...

《三藏法数》 / 855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琰魔

Yama-rāja,又作炎摩、燄摩、阎魔、琰摩、爓魔、阎摩罗、阎摩罗社、琰摩逻闍、阎罗等。译曰缚。缚罪人之义。又曰双世。彼於世中,受苦乐二报之义。又曰双王。兄妹二人并王之义。又曰平等王。平等治罪之义。地狱之总司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燄摩或作琰摩,声之转也。旧云阎罗...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叁种

一可见有对色。对者对碍之义。色法之自性,具对碍之自性而眼可见者,青黄等之色尘是也。二不可见有对色。具对碍之自性而不可眼见者。声等之四尘,眼等之五根是也。叁不可见无对色,其自性无对碍,亦不可眼见者。无表色是也。无对碍之自性摄之於色者,以其為有对碍之四大所生之法故...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婆师波

Vāṣ a,又作婆师婆、婆湿婆、婆沙波。五比丘之一。译曰起气、泪出、气息。佛灭后,窟内窟外结集时,於窟外领界外之大眾结集叁藏者,即大眾部之祖也。佛本行集经叁十四曰:「次长老婆沙波,隋言起气。」叁论玄义曰:「界外大眾乃有万数,婆师波罗汉為主,此云泪出。悲苦眾生而泪...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叁分别

一自性分别,心心所之自性,对於现前之境,而寻求动跃,如眼识之识别色,耳识之识别声,谓之自性分别。是现量也。二计度分别,种种差别之事,猛利思量推度也。叁随念分别,追念思惟经歷之事也。后二者,限於意识,是比量非量也。俱舍论二曰:「分别略有叁种:一自性分别,二计度分...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七十五法

小乘俱舍宗立一切法為七十五,摄為五类:一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无為法叁也。 第一色法十一RūPāṇi,分之為叁种:一五根,二五境,叁无表色也。 五根者:一、眼根Cakṣur indriya,二、耳根Śrotra indriya,叁、鼻根Ghrāṇa iudriya,四、舌根J...

《佛学大辞典》 / 2493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十种发心

十种发心者,谓诸众生,迷妄失真,念念起心,贪着诸境,业报不同,苦乐有异,皆因发心不纯也。 一、发地狱心,谓众生念念起贪嗔之心,日增月甚,造上品十恶,行火涂道,是名发地狱心。(上品者,谓人作恶,于欲作、正作,作已,叁时之中,俱不能悔也。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

《三藏法数》 / 854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叁德

涅槃经所说大涅槃所具之叁德:一、法身德,為佛之本体,以住不灭之法性為身者。二、般若德,般若译曰智慧,法相如实觉了者。叁、解脱德,远离一切之繫缚,而得大自在者。此叁者各有乐我净之四德,故名叁德。而此叁德,不一不异,不纵不横,如伊字之叁点,首罗之叁目,称為大涅...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四假

叁论玄义谓一切诸法皆是假,然其要用,凡有四门:一因缘假,如空有二禪,是非自有,由空故有,空非自空,由有故空,是因缘假之义也。二随缘假,如随叁乘之根性说叁乘之教门是也。叁对缘假,如对治而说无,对治无而说是也。四就缘假,外人说诸法实有,诸佛菩萨就彼诸法推求...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十八道

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弘经叁轨

法华经法师品说弘经之法曰:「药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欲為四眾说是法华经者,云何应说?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尔乃应為四眾广说此经。如来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文句科之為弘经之叁...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叁律仪

由律仪不律仪之作法,而於身内生律仪不律仪之本体,此谓之无表色。无表色有叁种之别:一、律仪,持善戒而发善之无表色者,即上品之善也。二、不律仪,持恶戒而发恶之无表色者,即上品之恶也。叁、非律仪非不律仪,此中摄中善中恶之二无表色。若行中品之善而发善之无表色,非如律仪...

《佛学大辞典》 / 352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四德

大乘大般涅槃所具之德也。一德,涅槃之体,恒不变而无生灭,名之為,又随缘化用不绝,名之為。二乐德,涅槃之体,寂灭永安,名之為乐,又运用自在,所為适心,名之為乐。叁我德,解我有二种:一就体自实名為我,如涅槃经哀嘆品中所谓:「若法是实是真是主是依,性不变易是...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黑闇女

涅槃经十二曰:「姊云功德天,授人以福,妹云黑闇女,授人以祸。此二人同行不离。」功德天又曰吉祥女,黑闇女又云黑耳女。见[黑耳]条。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梦虎

梦中之虎,以譬虚事。慧命法师详玄赋曰:「保一异之四邪,执断之双计。怖梦虎於长眠,翫空华於久翳。」止观十曰:「今於观支忽发先解,梦虎空华如幻之有,作此有解解心明利。」善见律十二曰:「眠时梦见山崩或飞腾虚空,或见虎狼师子贼逐。此是四大不和,梦虚不实。」梁僧传佛图...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数论外道

又曰数论师。唯识述记二末,言劫初有外道,名曰劫比罗Ka ila,古云迦毘罗者讹也。此曰黄赤,以鬢髮面色并為黄赤故。今西方之贵婆罗门种,皆黄赤色也。於时世号為黄赤色仙人。立二十五諦,论生死涅槃。其后诸门徒分為十八部。其上首名伐里沙。此翻為雨。以生於雨时故名。其雨之徒...

《佛学大辞典》 / 561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十二分经

(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也。十界同遵曰法,叁世不易曰,此圣教之总名也。又修多罗即是长行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892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叁应供养

世有叁种宜供养者,一、如来所应供养,自利利他圆满而為世之最尊者。二、阿罗汉所应供养,既尽生死之因而為世之福田者。叁、转轮圣王所应供养,以正法治天下,為四海之父母者。见增一阿含经十二。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叁不护

大乘义章十九曰:「如来之叁业,纯净离过,不须防护,名為叁不护。诸罗汉之叁业虽净而须防护,方能离过,如来与彼异,故立叁不护。」法华经药草喻品曰:「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文句七曰:「知道谓意不护,开道谓身不护,说道谓口不护。」同记曰:「叁不护者,与智俱。」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不净观

五停心观之一。為治贪心,观身之不净也。此中有二:一者观自身之不净,二者观他身之不净。观自身不净,有九相:一死想,二胀想,叁青瘀想,四脓烂想,五坏想,六血涂想,七虫噉想,八骨锁想,九分散想。智度论中加烧想,而缺死想(见[九想]条)。观他身不净有五不净:一种子不净,...

《佛学大辞典》 / 233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悲菩萨

世尊昔為菩萨,曰悲,见世秽浊,背正向邪,愁忧悲慟。其时有佛名京法无秽,灭度未久,经法都尽。悲梦闻其佛说法消除心垢,而入清净定,即捨妻子入山苦行,自慟哭我不遇佛,不见法僧,何由修佛道?天神下教之,使东行。悲随教东行,数日即止。上方有佛飞来其前,菩萨见佛,...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目犍连為执杖梵志所杀

佛涅槃之先,上足二弟子先涅槃者,叁世诸佛之法也。舍利弗目连既知佛将涅槃,夏坐竟将般涅槃。是时尊者大目犍连入罗阅城乞食,执杖梵志遥见目连来,各各相谓曰:此是沙门瞿曇弟子,彼弟子中无出此人上者,我等盍共围打杀之。诸梵志共围打之,烂尽,苦恼甚。是时目连以神通还祇洹...

《佛学大辞典》 / 564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叁识

楞伽经所说:一,真识,如来藏也,又自性清净心也。离生灭相之真心也。起信论名之為心,亦名如来藏。性宗唯识不立此识。二,现识,又名藏识。真心与无明和合而生染净法之识体也。起信论所谓阿梨耶识之业转现叁细也,唯识论所谓阿赖耶识也。但彼不立真妄和合之义。叁,分别事识,名...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不定观

台家所立叁种观门之一。非初观实相,又非次第由浅至深,无论修何法,过去宿习之所发,豁然开悟,而证实相,谓之不定观,天台大师為陈尚书令毛喜所着,修禪六妙门是不定观之法也。法华玄义十曰:「不定观者,从过去佛深种善根。今修证十二门,豁然开悟得无生忍,即是毒在乳中,即能...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Vaṁ,智慧之标示,金刚界大日如来之种子也。叁种悉地轨曰:「鍐字即大日如来智海,水大种子。神通自在法,名為智法身。」秘藏记本曰:「阿字者毘卢遮那理法身种子,鍐字者智法身种子。」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五藏叁摩地观

叁种秘密仪轨所说,观吾五藏為五大即五如来,而即身成佛之叁摩地也。仪轨曰:「阿字(地大)者,金刚部,主肝;鍐字(水大)者,莲华部,主肺;览字(火大)者,宝部,主心;唅字(风大)者,羯磨部,主胃;欠字(空大)者,虚空部(虚空者佛之异名)主脾。(中略)阿字者东方阿...

《佛学大辞典》 / 216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叁福

叁种之福业。一、世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持十善戒。二、戒福,持叁归五戒乃至具足戒。叁、行福,发菩提心,而行佛道。观无量寿经曰:「欲生彼国者,当修叁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叁归具足眾戒,不犯威仪。叁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叁种等流果

分别等流果為叁种:一、真等流果,如上所言以善性恶性无记性為因而引善恶无记同类之果者。二、假等流果,如前世杀生令他短命,故今世感自身之短命,是实為异熟果,然以前后短命之义相似,故假名為等流果者。叁、分位等流果,如眼识之於声境乃至意识之於法境,皆為第八识所生之果,...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结使

结与使,皆烦恼之异名。击缚心身,结成苦果,故云结。随逐眾生又驱使眾生,故云使。结有九种,使有十使。净心诫观发真钞上本曰:「结使。成论云:犹如乳母随小儿,能繫缚生死故名為结,随生死故名為使,即九结十使。」大乘义章五本曰:「随逐紧缚,称之為使。结集生死,目之為...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不退菩萨

阿毘跋致之菩萨也。阿毘跋致,译曰不退,於无上菩提不退转也。分别之有叁种四种之异。法华经序品曰:「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同譬喻品曰:「有得缘觉,不退菩萨。」见[不退]条。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真如

梵音部多多他多Bhūtatathatā(此梵语出於金刚经之梵本,译曰真如性),真者真实之义,如者如之义,诸法之体性离虚妄而真实,故云真,住而不变不改,故云如。唯识论二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表无变易。谓此真实於一切法,如其性,故曰真如。」或云自性清净心,...

《佛学大辞典》 / 410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临济真人

临济上堂云: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从汝等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时有僧出问:如何是无位真人?师下禪床把云:道道。其僧拟议。济托开云:无位真人是什麼乾屎橛。便归方丈。见临济录,人天眼目上,从容录(叁十八则)。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六和敬

和敬者,和同爱敬也。此六者,通名和敬。盖外同他善,谓之和;内自谦卑,谓之敬。今称僧为六和,盖出于此。 一、同戒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理,知罪不可得,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名...

《三藏法数》 / 522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生净土五不退

一、大悲摄持不退,谓众生得生净土者,以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不舍,故得不退转也。 二、佛光照烛不退,谓众生得生净土者,被佛光照烛,故菩提之心,日得增长,而不退转也。 叁、闻法音不退,谓众生得生净土者,闻诸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无我之法,是以起念佛、...

《三藏法数》 / 231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七种懺悔心

欲為懺悔时,当起之七种心也:一、生大惭愧心。我与释迦如来,同為凡夫,今世尊成道以来,已经劫数,我犹轮转生死,无有出期,以此為惭愧也。二、恐怖心。我等凡夫身口意之业,与罪相应,以此因缘,命终之后,应堕於地狱畜生饿鬼,受无量之苦,以此為恐怖也。叁、厌离心。我等於...

《佛学大辞典》 / 317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八相成道

佛陀以成道為中心,示现由始至终一期之相状,谓之八相成道。成道虽為八相中之一,然為八相中之主脑,故别揭成道之名。八相经论所说存没不同,而大要有二说。大乘起信论所说者,一、降兜率,先住於兜率天,在彼天四千岁。见时机熟,遂乘白象由彼天降下之相也。二、入胎,乘白象由摩...

《佛学大辞典》 / 660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路迦耶底迦

Lokāyatika,又作路柯耶胝柯,路伽耶,路伽耶陀。译作顺世。四卷楞伽经谓之恶论,七卷楞伽经谓之世论。外道之名。随顺世间之凡情,计执是是有等者。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讚咏外书,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嘉祥法华义疏十曰:「路伽耶陀者,旧云是恶解义。(中略)注经云:...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虚空眼

佛母尊之名。又云佛眼。於胎藏界定叁部之母主时以金轮佛顶尊為佛部之部主,以虚空眼尊為佛部之部母。在旧译仁王经有「观空品」。在新译仁王经為「观如来品」。是证大空叁昧為佛故虚空即佛也。此虚空眼尊以大空叁昧為本体,主生佛部一切功德之母之德,故称佛母。大日经疏五曰:「次...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百八叁昧

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印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法数》 / 5399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动不动法

欲界之法,无迅速,故為动法,上二界之法长久,故名不动法。遗教经曰:「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维摩经五曰:「什云:欲界六天為动法。上二界寿命劫数长久,外道以為,名不动法。」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六念

一、念佛,念佛具足十号,有大慈大悲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济眾生之苦,我欲与[佛]同也。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之叁藏十二部经,有大功德,為诸眾生大妙药,我欲证之而施与眾生也。叁、念僧,念僧是如来弟子,得无漏法,具足戒定慧,能為世间良福田,我欲修僧行也。四、念戒,念戒...

《佛学大辞典》 / 504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叁於

於有所依之义。叁论之嘉祥依叁种之所依立叁种之二諦。一、本於二諦,佛出世先有空有二諦之理,是為佛二諦根本之二諦。故曰本於之二諦。二、教於二諦,依佛之言教,而说二諦。即佛之言教,為二諦之所依,故曰教於之二諦,一代佛教是也。叁、末於二諦,於佛灭后,迷於教於,执為有,...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叁极少

叁种之极少者。如一极微為物质之极少,一字為名之极少,一剎那為时之极少。俱舍论十二曰:「极微字剎那色名时极少。」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入定不定印经

一卷,唐义净译。妙吉祥问菩萨之退行不退行。佛言:有五种之行:一羊车行,二象车行,叁日月神力行,四声闻神力行,五如来神力行。前二种有退,名為不定。后叁种不退,名為入定。即入定与不定之法印也。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 《入定不定印经》

十五种无明

一、根本无明,谓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是为根本无明。 二、枝末无明,谓心、心所法相应而起,即有贪嗔慢疑见等烦恼,是为枝末无明。(心、心所法者,心即心王,心所即受想行也。) 叁、共无明,谓一切结使,共相造作一切诸业,是为共...

《三藏法数》 / 663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法无生灭变迁谓之住。住有叁种。见[叁种]条。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七眾溺水

第一人入水则溺。不习浮,入水故溺,水者生死之河水也,譬一阐提。第二人虽没还出,出已还没。譬人天乘之将进而退者。第叁人没已即出,出更不没。譬内凡之人,内凡者煗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也,永不堕於叁恶。第四人入已便没没已还出,出已即住,徧观四方。譬四果之人。第五人入已...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共相惑

又略曰共惑。对於自相惑而言。即诸法缘共通之苦,空,无,无我等相而迷之,执苦為乐,空為有,无,无我為我之烦恼也。俱舍论二十言:「二者共相,谓见疑痴。」次:「所餘一切见疑无明去来未断,徧缚叁世。由此叁种是共相惑,一切有情俱徧缚故。若现在世正缘境时,随其所应...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八种身品第八

佛告诸来会菩萨摩诃萨。学无学及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众生所可供养。或有众生。见地。薄地。净地。如来地。辟支佛地。不退转地。道场地。说法地。由此八地成无上等正觉。云何见地。菩萨发意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乃至坐道树。自伏其心...

《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 / 姚秦凉洲沙门竺佛念译 / 3445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1日

香象

或称香惠,赤色,不可息。贤劫十六尊之一。居金刚界外院方坛。南方四尊中之第一位。密号大力金刚或护戒金刚。 又(异类)青色带香气之象。罗什之维摩经注释香象菩萨之名曰:「青香象也,身出香风。菩萨身香风,亦如此也。」此菩萨在北方之香聚山说法。华严经菩萨住处品曰:「北方...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五藏

藏即含藏之义。谓经律论等皆能含藏无量法义故也。 一、素呾缆藏,梵语素呾缆,即修多罗,华言契经。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也。经者,法也、也。十界同遵之谓法,叁世不易之谓。经云:若彼有情,乐处山林,居闲寂,修静虑者,而为彼说素呾缆藏。是也。(十界者,佛...

《三藏法数》 / 478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问如来品第十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应.正遍知,为是耶为无耶?” 佛告圣者大慧菩萨言:“大慧!如来.应.正遍知,非非无。何以故?二边有过故。大慧!有无二边应有过失。大慧!若言如来是法者则同因。大慧!以诸外道说言微尘诸因故,非是作法。大慧!...

《入楞伽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880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大天叁种无间

婆沙论九十九曰:「昔末土罗国有一商,聘妻生一男儿,字大天。商主往他国,久不还,其母与其子有染。后闻父还,与母设计杀父,是第一无间业也。事恐灵,与母逃於摩竭陀国华氏城,彼后遇在本国供养之罗汉,復恐事彰,而杀罗汉,是第二无间业也。其后,母通於他人,大天怒,杀母,是...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七见

分别曰见。谓外道于诸法中执己为是,以正为非,迷惑不解,失于正理,故有七种之见也。 一、邪见,谓无正信,诽谤正法,而于善恶果报,及正因缘所生善法,一切拨以为无,是为邪见。(正因缘者,谓眼等六根为因,色等六尘为缘,能生一切诸法,非如外道计从梵天生,或计从微尘生。...

《三藏法数》 / 493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说遍十处

谓毗卢遮那如来,现法界无尽身云,遍周微尘刹海,说华严大经,令诸众生咸归性海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说遍阎浮提,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如来于阎浮提,七处九会,为诸大众,演说此法,而遍满十方法界阎浮提,亦同一时而说。故云说遍阎浮提。(七处...

《三藏法数》 / 1138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一缘

同一类之机缘,同一种之因缘也。妙玄一之上曰:「一根一缘,同一道味。」大集经叁十八曰:「行住坐卧,係一缘。」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契经二义

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也。如来所说契经,有此结集、刊定之二义也。 一、结集义,谓如来契经,摄持众义,冠有情心,令无忘失,犹结华鬘冠众生首,久无遗散也。 二、刊定义,谓如来契经,裁断众义,了别是非,去恶留善,犹匠绳墨,治彼众材,斲邪归正...

《三藏法数》 / 127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有财饿鬼

饿鬼有叁种:一无财饿鬼,毕竟不能食者。二小财饿鬼,食脓血等者。叁多财饿鬼,能得人遗落之食及祭饗之食者。叁界义说之。指后二者為有财饿鬼。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七种生死

诸说不同,梁摄论十四曰:「如来报障清净,由除七种生死」。而同十卷明四种生死。谓一方便生死,菩萨為利生之生死也,於地前及初叁地感之,灭之而入於四地。二因缘生死,八相示现之生死也,於四五六地感之,灭之而入於七地。叁有有生死,有后有也,於七八九地感之,灭之而入於十地...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叁觉

觉有叁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唯妙觉果佛,具足叁觉。故华严经云:奇哉大导师,自觉能觉他。是也。 一、自觉,谓觉知过去未来现在叁世一切诸法等,悟性真空,了惑虚妄,功成妙智,道证圆觉,故名自觉。 二、觉他,谓运无缘慈度诸众生,皆令离生死苦,得涅槃乐,...

《三藏法数》 / 179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叁大

起信论以眾生心為大乘之法体,名之為大乘之义理,分為叁种之大义与二种之乘义:一、体大,眾生心之体性,真如平等,无生无灭,无增无减,毕竟恒也。二、相大,眾生心之自性,具足大智大悲乐我净等一切功德也。叁、用大,眾生心之体性,具足一切功德,内潜源底而薰妄心,外现报...

《佛学大辞典》 / 271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凡小八倒

凡即凡夫,小即小乘。倒即颠倒。谓凡夫着有,妄于无法中计,苦中计乐,无我计我,不净计净;及小乘之人,但着于空,计无,乐计非乐,我计无我,净计不净。故有凡小八倒之名焉。(小乘,即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非,非者,谓世间一切有为之事,皆悉无...

《三藏法数》 / 633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品第十

尔时座中有菩萨。名曰观见无。即从坐起偏露右臂右膝着地。叉手合掌前白佛言。善哉善哉。世尊。快说斯义。诸佛正法不可思议。非罗汉辟支佛所能及。本无真性不可穷尽。如来降形出一入一变化无方。或碎身舍利。或全身舍利。或隐没不现。或流布世间。或现一佛境界。或现若干诸佛境界...

《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 / 姚秦凉洲沙门竺佛念译 / 1256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1日

二乘

乘人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二乘有叁种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叁漏

一欲漏,欲界中除无明,其餘一切之烦恼名之。二有漏,色无色界中除无明,其餘一切之烦恼名之。叁无明漏,叁界中之无明名之。成实论十曰:「欲界中除无明,餘一切烦恼名為欲漏。色无色界有漏亦如是,叁界无明名无明漏。」智度论叁曰:「叁界中叁种漏已尽无餘,故言漏尽也。」涅槃经...

《佛学大辞典》 / 154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十一门

唐光明寺和尚释观经叁辈九品立十一门之义。其九品各有十一义,相乘则為九十九义。加以总之一义,為总别一百义也。一总明告命,告命阿难及韦提希二人諦听善思者是也。二辨定其位,上上品乃至下下品是也。此二门有总别之二,告命是总,后十门是别。叁总举有缘之类,若有眾生愿生彼国...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八部眾

有二说:一為舍利弗问经等之说,通用之。一天眾Deva,欲界之六天,色界之四禪天,无色界之四空处天也。身具光明,故名為天,又自然之果报殊妙故名為天。二龙眾Nāga,為畜类,水属之王也。如法华经之听眾,列八大龙王。叁夜叉Yakṣa,新云药叉,飞行空中之鬼神也。四乾闥婆Gandhar...

《佛学大辞典》 / 412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阿须伦

旧译无端,无酒,新译非天,与帝释战斗之神也。见[阿修罗]条。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修罗宫悉地

密教有成阿修罗法之悉地,生於彼宫殿之法。陀罗尼集经鸟枢沙摩轨说明彼之咒法。曰:「修罗女及仙人女等,出迎行者,入内供养。与甘露饮行者,齿髮皮肤并自脱去,更得新生。其人身形如似金色,持咒人得一千年活,力如金刚。」同千转陀罗尼轨说咒法曰:「其地开而作孔穴,咒佛得入...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八念

念者,内心存忆也。论云:佛诸弟子于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善修不净等观,厌患其身;忽生惊怖,及为恶魔作种种恶事恼乱其心,忧惧转增,是故如来为说八念法,若存心于此,恐怖即除也。 一、念佛,谓修禅观之人,若遭恐怖障难之时,应念诸佛慈悲,救济众生,功德无量。如是,一...

《三藏法数》 / 594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一法句

谓一法也。句為章句之义。即谓绝待无為清净之法身也。天亲之净土论,分极乐国土之庄严功德為十七句,如来之庄严功德為八句,菩萨之庄严功德為四句,总為叁种功德二十九句。此二十九句之庄严,略说之,则说入一法句,且自解之曰:一法句者,清净句也。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為法身也...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不二之法

独一无二之法门。六祖坛经曰:「惠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禪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禪定解脱?惠能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

《佛学大辞典》 / 205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应身

Nirmāṇakāya,叁身之一。应他之机缘而化现之佛身也。又与真如相应之佛身也。义林章七本曰:「应宜现身名应身。」胜鬘经宝窟上本曰:「与真如相应,一名為应身。」定应身之体,依经论有叁种之不同。一,依同性经,摄论,则对於地上之菩萨,现无量之相好身,為应身,现於地前之菩萨...

《佛学大辞典》 / 505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声论师

依唯识论有二种:一為波罗门师之计。崇奉四吠陀论,谓其论之声,為诵诸法实义之梵王声,故是住,他声不契实义,则為无者。一為学习声论即毘伽罗论者之计。此中有声显论师与声生论师之二派。声之性,本来实有住,待寻伺等缘為名句文而显於世也。其名句文之音响,谓是无,声...

《佛学大辞典》 / 304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依正四句

依正者,依即所依国土,正即能依之身也。 一、依内现依,依内现依者,谓于国土中又现一切国土也。如成就品云:一一尘中难思刹,随众生心普现前,一切刹海靡不周,如是方便无差别。是也。 二、正内现正,正内现正者,谓于一身中,复现一切身也。如现相品云:如来一一毛孔中,一...

《三藏法数》 / 281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叁种即身成佛

一理具之即身成佛。一切眾生之身心,本来為两部之体,身為五大,是胎藏界本有之理体也,心為识大,是金刚界本有之智德也,身心即為两部,故凡夫肉身之外,更无本觉之体性,肉身之当相為大日法身,是曰理具之成佛。二加持之即身成佛。眾生本觉之功德,与如来叁密之加持力相应而成办...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葬法

印度之葬法有叁种,四种。叁种者:一火葬,二水葬,叁野葬也。四种者:一火葬,二水葬,叁土葬,四林葬也。西域记二曰:「送终殯葬,其仪有叁:一曰火葬,积薪焚燎。二曰水葬,沈流漂散。叁曰野葬,弃林飤兽。」毘奈耶杂事十八曰:「佛言:苾芻身死,应為供养。苾芻不知云何供养?...

《佛学大辞典》 / 304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叁种结界

一摄僧界,二摄衣界,叁摄食界。摄僧界中又有叁种:一、大界,一伽蓝地之外界為小极限,广者至十里乃至百里。佛使结此大界者,欲令為说戒等僧事时,一聚之僧尽和集,无一人乖隔故也。凡僧事之法,一界中,有一人不和集者,则其事不成就。夫无结界之法,阎浮提界僧眾,不尽和集,不...

《佛学大辞典》 / 377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佛子

眾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眾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眾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

《佛学大辞典》 / 228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叁法印

一切之小乘经,以叁法印印之,证其為佛说,大乘经以一实相印印之,证其為大乘之了义教。一、诸行无印,行有迁流之义,谓有為法。言一切之有為法,念念生灭而无也。是為诸行无印。二、诸法无我印,行之名局於有為法,法之名。通於无為法。言一切有為无為诸法中无有我之实体。...

《佛学大辞典》 / 286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梵天外道

行事钞下四所举十种外道中有梵天為因外道,以梵天為万物生因之外道也。此外道有叁种:一鞞陀论师之梵天,二鞞纽论师之梵天,叁摩醯首罗论师之梵天。鞞陀论师以梵天為那罗延天所生,摩醯首罗论师以梵天為摩醯首罗天之应身。见[大梵天]条。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小乘涅槃与大乘涅槃

大乘义章十八曰:「大小相对,则大乘得成法身,般若,解脱之叁德涅槃。小乘不成,此有五义:一有无分别,小乘之叁德是有法,涅槃之体是无法。有无别体,故不相成。大乘之叁德体是有法,大乘之涅槃亦是有法。有义相并,故得相成。二分别,小乘之叁德体是无,涅槃之体是,...

《佛学大辞典》 / 776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叁种佛眼

佛眼有叁种:一金刚萨埵所变之佛眼尊,瑜祇经说之。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曰:「时金刚萨埵对一切如来前,忽然现作一切佛母身,住大白莲,身作白月暉,两目微笑,二手住脐,如入奢摩他,从一切支分出生十凝誐沙俱胝佛,一一佛皆作礼敬本出生,於剎那间,一时化作一字顶轮王,皆执...

《佛学大辞典》 / 318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