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条搜索结果

十种

一、萨迦耶见,梵语萨迦耶,华言身见。谓于五蕴法上,妄生执取,计我、我所,是名萨迦耶见。(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我者,谓五蕴法中强立主宰,妄计为我也。我所者,即五蕴色身等也。) 二、边执见,谓外道之人,于五蕴身见之中,执断执常,随执一边,我见...

《三藏法数》 / 565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海导师喻菩萨十种善法

大海浩瀚无边,须凭人导引,乃能顺济。然诸商众,自非一心敬信其言,随所指示,则何以获安隐而致利哉?菩萨于生死大海,作大导师,令诸有情,皆得远离险难恶趣,证入真空涅槃,故以海导师为喻。(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得他信许,菩萨于一切善法悉能了悟,精进勤修,为...

《三藏法数》 / 767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

法言:“染神亿劫不朽,煎熬生死,得道乃止。”昔佛泥曰后五百十年,有一国王,精进勇猛世所希有,供养六万沙门三月一时,甘香肴膳极世之味,最上座道人博综群籍探古达今,得应真。去此国东四百八十里有一国王,供养五百婆罗门,亦尽世之美,作百种幢幡装校缯彩绵洁金宝杂物,一幢直...

《杂譬喻经(一卷十一经)》 / 后汉月支沙门支娄迦谶译 / 404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十受生藏

受生,即生如来家也。藏即含藏之义,含藏所修所证之理也。谓善财童子于华严会上第叁十九参,妙德夜神,问言:云何修菩萨行?生如来家?答言:善男子,菩萨有十种受生藏,若能修习圆满,即入毗卢遮那如来无量受生藏海。愿一切菩萨示现受生,我皆亲近,是名受生藏也。(菩萨,梵语...

《三藏法数》 / 776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水喻菩萨十种善法

夫水之为德,本体清净,澄湛凝寂,尤能滋长万物,涤除众垢;炎热遇之而清凉,枯渴饮之而沃润。今取以为喻者,菩萨业惑清净,身心寂静,能以法水普济群生,令其善芽增长,罪垢荡除,离生死之热恼,息贪爱之枯渴,成就菩提,超登觉岸也。 一、流润赴下,菩萨常行平等之慈,柔和善...

《三藏法数》 / 733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种不思议法

思即心思,议即口议。谓十种法皆不可心思口议也。 一、最胜身相不思议,谓如来身相,最胜清净,积集无量福智,严具一切胜妙功德,如大圆镜,现众色像,如虚空界,普摄一切,令诸众生,超越分别,离诸疑悔,信解清净,发希有想,故名最胜身相不思议。 二、妙好音声不思议,谓如...

《三藏法数》 / 779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

昔者旭照高山。天宫御一乘之驾。流晖原隰。鹿苑转四谛之轮。虽复发轸分逵。而涂无乱辙。一云普洽。而卉木各茂。自鹄林变色慧日寝光。达学电谢以息肩。真人长往而寂虑。且前贤述圣。难令各解。后进孤陋。更异亲承。况乎正法既往。久当像末。定慧与福德异时。醇化与浇风殊运。然则一...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729字 / 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佛说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

尔时世尊。在净光天清净大楼阁之中。于彼楼阁以金刚柱及最上珍宝种种装严。如是严饰供养悉是如来神通变化。尔时会中有如是阿閦宝生无量寿不空成就等如来。 尔时大毗卢遮那如来胎藏于四面门。出生诸大菩萨众及诸大明者无数贤圣。复有忿怒明王。与其眷属唧吒唧致。讷多讷帝。紧羯...

《佛说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8177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第二十一之九

菩萨摩诃萨以此善根如是回向:不着色故回向;不着声、香、味、触、法故回向;不求生天故回向;不求欲乐故回向;不着欲境界故回向;不求眷属故回向;不求自在故回向;不求生死乐故回向;不着生死故回向;不着死此生彼故回向;不求三有乐故回向;不求欲相应故回向;不求乐处故回向;...

《大方广佛华严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 8493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4日

月喻菩萨十种善法

菩萨尘缘净尽,体性圆明,慧光普照,有情归仰,咸令发菩提心,成就种智;如月天子,离诸翳染,圆明朗彻,光照一切,功德无边,故取以为喻焉。(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皆生欢喜,菩萨初出世时,令诸有情,悉得远离烦恼,而生喜乐;如月...

《三藏法数》 / 705字 / 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布施十种

布施乃破悭贪之前阵,入正道之初门。菩萨能行此者,则获十种也。 一、降伏悭吝,谓修菩萨行者,若能布施,则悭鄙吝惜之心,自然降伏,不复萌动矣。 二、舍心相续,谓修菩萨行者,行于布施,财虽匮乏,而喜舍之心,无有间断也。 叁、同其资产,谓修菩萨行者,施心无量,观...

《三藏法数》 / 437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轮品第二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整理衣服。顶礼佛足偏袒一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我今问世尊 无量功德海 唯愿赐开许 为解释除疑 世尊告曰。汝真善士。于一切法智见无碍。为欲饶他有情故请问如来。随汝意问。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令汝心喜。于是地藏菩萨摩诃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9356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十种见佛

谓菩萨修殊胜行,离诸障碍,称佛所行,得见十佛,了了分明,如是见者,乃名真见。故云十种见佛也。 一、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着见,谓如来乘如实道,示成正觉,安住世间,而不着涅槃,不着生死。菩萨称佛无着而见,是名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着见。(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三藏法数》 / 550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种

通即神通也。妙用难测曰神,自在无壅曰通。 一、他心通,谓世、出世间所有诸法,若种若类,与夫他人所起心念,皆悉能知,是名他心通。 二、天眼自在清净通,谓天眼离诸垢障,清净无碍,于所见境,而得自在;无边世界差别之相,若净若染,一一种类,悉能明见,是名天眼自在清净...

《三藏法数》 / 507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功德华聚菩萨十行品第十七之一

尔时,功德林菩萨摩诃萨承佛神力,入菩萨善伏三昧。入三昧已,十方各过万佛世界尘数刹外,各见万佛世界尘数诸佛;是诸如来,皆号功德林。时,彼诸佛告功德林菩萨言:“善哉!善哉!佛子!乃能入是善伏三昧。十方各万佛刹尘数诸佛加汝神力故,能入是善伏三昧;卢舍那佛本愿力故、威...

《大方广佛华严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 8352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4日

闻经十

谓毗卢遮那如来,现法界无尽身云,遍一切处,与十方佛,互为主伴,称性圆融,而说此经,令诸菩萨一切大众,及未来世法界众生,皆悉得闻,信解悟入,生如来家;乃至深入毗卢性海,若人闻是经得无量无边利,今束为十,故云闻经十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见...

《三藏法数》 / 549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大海八不思议喻涅槃

一、渐渐转深,谓如来所说涅槃之法,随顺众生根性,利、钝、大、小,无不令其各各获,次第修证,而至于究竟之地。如经所说,优婆塞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须陀洹果乃至菩萨果、佛果之类,犹如大海之流,从浅而至深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优婆塞,华言清净土。梵...

《三藏法数》 / 992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种补特伽罗

梵语补特伽罗,华言有情,又云人。佛为有情之类罪业深重,轮回生死,难得人身,故说此十种差别也。 一、不种善根,谓诸有情,于宿世中,及现在世,不种菩提善根,惟作恶行,所以轮回诸趣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未修福业,谓诸有情,于宿世中,及现在世,未曾修习布施...

《三藏法数》 / 456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莲华喻菩萨十种善法

一、离诸染污,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察诸境,于一切法不生贪爱,虽处五浊生死流中,而不为生死过失所染;譬如莲华,出于水中,而不为淤泥所染也。(五浊者,劫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命浊也。) 二、不与恶俱,菩萨修行,唯欲灭一切恶,生一切善,于身口意守护清净,不与纤...

《三藏法数》 / 601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叁有

叁界之异名也。生死之境界,有因有果谓之有。叁有者,叁界之生死也。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也。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也。叁无色有。无色界之生死也。新译仁王经中曰:「叁有业果,一切皆空。」智度论一曰:「叁有爱着心。」颂疏界品一曰:「名叁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遁麟记一曰...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种方便

一、布施方便,谓修菩萨行者,心无悭吝,于身命财,悉皆喜舍,但欲利众生,不求人之恩报,是为布施方便也。 二、持戒方便,谓修菩萨行者,坚持禁戒,行头陀行,威仪具足;不轻他人,于诸尘境,心无染着,是为持戒方便也。(梵语头陀,华言抖擞。) 叁、忍辱方便,谓修菩萨行...

《三藏法数》 / 537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叁世

(亦名叁际,出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世即迁流之义,亦隔别之义也。 一、过去世,谓善恶诸行,已起、已生、已转、已聚集、已出现,落谢变灭,过去所摄,是名过去世。 二、未来世,谓善恶诸行,未起、未生、未聚集、未出现,未来所摄,是名未来世。 叁、现在世,谓善恶诸行,现...

《三藏法数》 / 133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大数

十大数者,华严经阿僧祇品,心王菩萨问佛:云何阿僧祇,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即为说算数无尽之法,积成十种大数也。然数法有叁等:一、下等数法,十十变之,即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千变万等也;二、中等数法,百百变之,即一百洛叉为一俱胝等也;叁、上等数法,倍倍变之,即...

《三藏法数》 / 543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地品第三

于是忍世界。百亿天帝释。皆于忉利紫绀殿上。化作七宝师子之座。施交露帐。席以彩絷已。各稽首请佛。佛意悉知。即为分身。遍诸释殿。一一佛者。从众菩萨。一切天帝。莫不悦豫。其下百亿小国。续自见佛。如故不减。时十方刹。复来云集。法意菩萨。首意菩萨。贤意菩萨。勤意菩萨。思...

《佛说菩萨本业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1929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2日

慈济微命

毘奈耶杂事五曰:「南方二苾芻,欲往室罗伐礼世尊,中路热渴,观水有虫,大者唯念法,不饮而丧身。小者谓佛世难遇,饮而涉路。大者直生於叁十叁天,以胜妙之身礼世尊,得法眼净。小者后至,為佛呵责。」南海寄归传一曰:「恚捐轻枝,现生龙户。慈济微命,交升帝居。」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种自在

自在者,神通无碍也。谓菩萨修行,得此十种法;故于诸世间,教化调伏一切众生,圆满诸佛广大菩提,示现神通自在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命自在,谓菩萨得长寿慧命,经无量阿僧祇劫,住持世间,无有障碍,是名命自在。(梵语阿僧祇...

《三藏法数》 / 547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种善法如师子王

菩萨因修善法,得无上正真之道,为天人师,令一切邪魔外道,见者无不调伏,如师子王,有大威力,而能慑伏诸兽,所向无不自在,故以为喻也。 一、得不惊怖,谓菩萨以勇猛精进,得最上乘,于诸法中无与等者;故能游戏生死,不惊不怖,得大自在,如师子王,于百兽中,莫能与等,游...

《三藏法数》 / 598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种行观一切法

谓华严经十住品内,第叁修行住中,令此位菩萨,以十种行,观一切法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观一切法无常,谓此菩萨,但观一切诸法,念念不停,刹...

《三藏法数》 / 644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八十八使

使,即驱役之义。谓此见惑,能驱役一切众生流转叁界生死故也。言见惑者,以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也。凡有十种:一、身见,谓于色受想行识五阴之中,妄计为身也。二、边见,谓于身见计断计常,随执一边也。叁、见取,谓于非真胜法中,谬见涅槃,生心而取也。四、戒取,谓于非戒中,...

《三藏法数》 / 420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地品第三

于是忍世界。百亿天帝释。皆于忉利紫绀殿上。化作七宝师子之座。施交露帐。席以彩絷已。各稽首请佛。佛意悉知。即为分身。遍诸释殿。一一佛者。从众菩萨。一切天帝。莫不悦豫。其下百亿小国。续自见佛。如故不减。时十方刹。复来云集。法意菩萨。首意菩萨。贤意菩萨。勤意菩萨。思...

《佛说菩萨本业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1929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9月14日

十种教体

教者,谓如来所说一大藏教也。体即体性,教之本也。然如来所说之教,诠显权实义趣,浅深不同,故分十体,收摄一切教法罄无不尽也。(权者,叁乘权教,谓声闻、缘觉、菩萨也。实者,一乘实教也。) 一、音声语言体,谓言音语业为教体也。故佛唱号言辞,评量论说,是为教体。楞严...

《三藏法数》 / 899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缘起十义

缘起者,谓诸法所起因缘,递相摄持,涉入无碍,分为十种,以释前十玄门之义也。 一、诸缘各异义,诸缘各异者,谓诸法缘起各不同也。盖诸法递互相望,要须体用各别,不相杂乱,方成缘起。经云:多中无一性,一亦无有多。是也。 二、互遍相资义,互遍相资者,谓诸法所起,更互周...

《三藏法数》 / 805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五种增上缘

又名五增上缘,亦曰五缘。即念佛者现当二世所应蒙之增上缘,有五种之别。观念法门所谓「现生及捨报决定,有大功德利,準依佛教,明五种增上利因缘,一者灭罪增上缘,二者护念得长命增上缘,叁者见佛增上缘,四者摄生增上缘,五者证生增上缘。」是也。灭罪增上缘,又名现生灭罪...

《佛学大辞典》 / 249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火喻菩萨十种善法

锻炼陶镕,必假其力,起灭变化,莫测其由;至若尽群有而归一空,破诸暗而昭万象,是皆火之德也。菩萨修行,以智慧火,了妄即真,锻凡成圣,破有着而归空,照昏迷而为朗,故以火喻焉。 一、烧烦恼薪,智慧如火,烦恼如薪。菩萨以智慧观察,灭除贪嗔痴等烦恼,净尽无余;譬如大火...

《三藏法数》 / 738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种说叁世

十种说叁世者,谓叁世各叁,乃分九别,会别归总,摄在一念;故以一融九,虽九而常一,虽一而常九,一九无碍,十世圆融。经云:无量无数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无念,如是见世间,是名十种说叁世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一、过去世说过去世,谓过去世中,说过...

《三藏法数》 / 385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行

十行者,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自得己利,而利他之行未成,是故广行饶,随顺众生,令其欢喜。然行有浅深,故始自欢喜,终至真实,而成十种也。 一、欢喜行,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具佛妙德,能于十方刹土,随顺饶众生,自他俱喜。经云:成佛子已,具足无...

《三藏法数》 / 702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讲经四

经云:虚空藏菩萨、梵释天等白佛言:若诸国土,有能讲说此金光明,微妙经典,于其国土获四利。 一、国土吉祥,谓若有国土讲说此经者,国王军众,势力强盛,无诸怨敌,疾疫消除,寿命修长,吉祥安乐,正法兴隆也。 二、辅臣和乐,谓若有国土,讲说此经,则辅相大臣,和悦...

《三藏法数》 / 278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种

佛,梵语具云佛阤,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一、成正觉佛,谓佛于菩提树下,降伏诸魔,朗然大悟,证无上果,是名成正觉佛。(梵语菩提,华言道。谓之菩提树者,以佛于此树下成道,而得名也。) 二、愿佛,谓佛从兜率下生人间,说法度生,酬宿因愿,是名愿佛。(梵...

《三藏法数》 / 412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叁十一色

叁十一色者:谓青、黄、赤、白、光、影、明、闇、烟、云、尘、雾、空,此十叁种,名为显色,以其显现为色故也;长、短、方、圆、粗、细、高、下、正与不正,此十种,名为形色,以其形量为色故也;取、舍、屈、伸、行、住、坐、卧,此八种,名为表色,以其表彰为色故也。

《三藏法数》 / 96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种有依行轮

有依行者,有可凭依之行业也。轮以摧碾为义。佛谓众生依此行业,而修菩提,则能摧破一切烦恼惑业,故曰轮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具足净信,谓众生具足清净信心,则于一切善恶业缘受报因果,皆无所疑,此为有依行也。 二、具足惭愧,谓众生具足惭愧之心,凡有所作,身...

《三藏法数》 / 472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大论十种

一、不缺戒,谓修行之人,毁犯净戒,如器已缺,无所堪用。若能恒自守护,如爱明珠,则能摄一切戒,是名不缺戒。 二、不破戒,谓修行之人,毁犯戒法,如器破裂,不堪为用。若能持护不犯,无有破损,是名不破戒。 叁、不穿戒,谓修行之人,毁犯戒法,如器穿漏,不堪受物。若能持...

《三藏法数》 / 471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四种死

一、寿尽财不尽死,谓如有人,由宿业故,报寿既短;于现生中,复不积善作福。但经营生理,多求财物。其寿已尽,积蓄尚多,是名寿尽财不尽死。 二、财尽寿不尽死,谓如有人,不能经营生理,少有财物。寿虽未尽,积蓄素无,或因饥饿,或由冻苦,遂致于死,是名财尽寿不尽死。 叁...

《三藏法数》 / 203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现生不退

日本真宗所谈。确得信心者,於现生住於所谓正定聚之不退位而未来必开涅槃之证也。现生中:「入正定聚」是也。无量寿经下曰:「诸有眾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十住毘婆沙论易行品曰:「无量光明慧,身如真金山。(中略)人...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念佛十种

弥勒菩萨白佛言:如佛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德利,若有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彼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也。(梵语弥勒,华言慈氏。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 一、无损害心,念佛之人,于诸众生,常起大慈之心,不加损害,令得快乐,是名无损害心。 二、无逼恼...

《三藏法数》 / 442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叁时业

一、顺现受业,现生作业而现生受果者。二、顺次受业,现生作业而次生受果者。叁、顺后受业,现生作业而二生已后受果者。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佛说十吉祥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五千人俱。 尔时,世尊与无央数百千人,前后围绕而为说经。 时大会中有一大士,名离垢盖,承佛威神,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叉手合掌,前白佛言:“今可现有诸佛世尊如来.至真.等正觉,若...

《佛说十吉祥经》 /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 652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十种修叁昧法

一、摧折我慢,我即我见,慢即憍慢。谓修行之人,当先摧灭我慢之心,而于佛法僧叁宝及一切众生之前,皆起恭敬也。 二、知恩念报,谓修行之人,当知天地盖载、国王水土、父母养育、师长训诲,皆有恩德,于一切时念念不忘,以报其恩也。 叁、心无嫉妒,谓修行之人,摄化有情,心...

《三藏法数》 / 412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不善业道经

马鸣菩萨集 此十不善业道体性是罪。若乐求佛道者远离彼过。当如是知。何等为十。所谓身业三种。语业四种。意业三种。于是义中今当解说。身三种者。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语四种者。妄言绮语两舌恶语。意三种者。贪瞋邪见。云何杀生。谓于有情率先见已。次审其名决定欲杀动身施作断...

《十不善业道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527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四童现生品第二

尔时世尊从座起入双树间。于师子床上右胁倚卧卧已。应时东方去此百亿万佛国有佛。号师子向作如来。今现在说法。其世界名解脱华。佛告阿难。彼之世界何故名曰解脱华乎。常以七宝华遍布满地无有空缺。其花柔软色甚鲜好出一切香。有七宝树以宝合成。有栴檀树以诸栴檀共相装挍。其色妙...

《佛说方等般泥洹经》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4194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8日

慈忍十种

慈即爱念,忍即安忍。谓修菩萨行者,于一切违顺等境,皆能慈忍,故获此十种也。 一、火不能烧,谓修菩萨行者,但为利众生,常怀慈忍之心,于一切违逆之境,了知身心自性本空,悉无所恼,是以嗔恚之火,所不能烧也。 二、刀不能割,谓修菩萨行者,但为利众生,常怀慈忍...

《三藏法数》 / 515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千人授记品

善男子!于尔时十千懈怠者同发声言:“唯!世尊!我等欲于净佛土中,成如来.应供.正遍知,所谓世界普贤菩萨行菩萨行所修净处,如是我等行六波罗蜜,满于佛土逮成正觉。” 善男子!宝藏如来亦复如是,授彼十千懈怠者记:“如普贤菩萨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汝等亦于周匝世界,...

《大乘悲分陀利经》 / 1006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佛具十身

於前十身中第七如来身上而立十身也,此十身经中叁处说之,而名字稍异。旧经二十六曰:「菩提身,愿身,化身,住持身,相好庄严身,势力身,如意身,福德身,智身,法身。」同叁十七曰:「正觉佛,愿佛,业报佛,住持佛,化佛,法界佛,心佛,叁昧佛,性佛,如意佛。」同四十二曰:...

《佛学大辞典》 / 539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般若十种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菩萨由此智慧,通达无碍,故获十种也。 一、一切舍,不取施想,谓菩萨修行般若,照了万法俱寂,是故虽行布施,而无能施之想,不着所施之物,不见受施之人,是为一切舍,不取施想。 二、持戒不缺,而不依戒,谓菩萨修行般若,虽坚持净戒,无所毁缺;...

《三藏法数》 / 553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佛说大方广菩萨十地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万人,其名曰:智幢菩萨、法幢菩萨、月幢菩萨、日幢菩萨、无量幢菩萨、跋陀波罗等十六正士、文殊师利等六十同意、弥勒菩萨等贤劫一切菩提萨埵。 尔时无尽智菩提萨埵,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以种...

《佛说大方广菩萨十地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译 / 3299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5日

十种力品第十五

佛告喜王菩萨。何谓有处无处深浅远近度无极有六事。从其处所逮得审谛了其本末。是曰布施。所可识知解三界空等无有异。是曰持戒。诸所晓了悉以分别。而得普入仁和之地。是曰忍辱。其弘誓行至德之业强而有势。是曰精进。毁坏众秽十二缘起令无有异。是曰一心。所可遵奉而以知时不失圣...

《贤劫经》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1248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十波罗蜜品之二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十法毗梨耶波罗蜜满足。何等为十。一者金刚不坏精进。二者勇猛精进。三者离两边精进。四者增广精进。五者练治精进。六者无休息精进。七者清净精进。八者无比精进。九者无轻蔑精进。十者非策精进。善男子。云何菩萨精进不坏喻如金刚。菩萨摩诃萨勇猛精进发...

《大乘宝云经》 / 梁扶南三藏曼陀罗仙共僧伽婆罗等译 / 10040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四胜身

华严宗所说龙女,普庄严童子,善财童子,兜率天子,四人名為四胜身成佛。胜身者,彼宗於圆教行位叁种中,约第二之果报以明其位,立叁生成佛之义,叁生之第二生名解行生,正证悟法界之理,穷满圆行之位也。於此位离界内分别之秽身得界外无染清净之金刚身,名解行身,是即胜身也。以...

《佛学大辞典》 / 518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菩萨修十种念处

念即能念之智,身即所念之处,智即能观之观,处即所观之境。菩萨于十种法,常自观察,是为十种念处也。 一、身念处,身以积聚为义,谓积聚诸根而成身也。菩萨观察所有身中,从我所起,诸不善法,皆悉远离;又当从顶至踵,遍观其身,而悉无我。是身不净,臭秽可恶。作是观时,身...

《三藏法数》 / 874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四种死

人死由宿业及其他理由而别為四种:一寿尽财不尽死,寿命尽而死也。二财尽寿不尽死,為贫苦饥死冻死者。叁寿尽财尽死,為贫乏与寿命尽而死者。四寿不尽财不尽死,诸种之横死也。大藏法数曰:「一谓,如有人,由宿业故报寿既短,於现生中復不积善作福,但经营生理多求财物,其寿已尽...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五功德门

净土论所云:得往生於弥陀净土,而成就之五种功德也。為配於五念门而立者。真宗谓五种中初二门為现生正定聚之。净土论曰:「一者近门,二者大会眾门,叁者宅门,四者屋门,五者园林游戏地门。此五种门,初四种门成就入功德,第五门成就出功德。入第一门者,以礼拜阿弥陀佛為生彼...

《佛学大辞典》 / 326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爪镜

梵网经心地品曰:「不得樗蒲。(中略)爪镜,蓍艸,杨枝,鉢盂,髑髏,而作卜筮。」明蕅梵网经合註六曰:「爪镜即圆光法。」或曰:「爪镜者,以药涂指上,咒之,光明如镜,见人吉凶。」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多闻十种

谓修菩萨行者,于世间、出世间一切邪正之法,无不闻知,故获此十种也。 一、知烦恼助,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知自身及诸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而不为所惑也。 二、知清净助,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悉知一切清净梵行,皆能...

《三藏法数》 / 569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精进十种

谓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精勤无怠,故有十种也。(梵行,即净行也。) 一、他不折伏,谓菩萨慧解精勤,行业成就,则不为一切邪论妄计之所折伏也。 二、得佛所摄,谓菩萨于诸梵行,精进无怠,则为诸佛之所摄受而不舍也。 叁、为非人护,非人,即鬼神之类。谓菩...

《三藏法数》 / 448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种化不失时

一、成等正觉化不失时,谓如来出现世间,成佛道已,随机应感,适彼时缘,而起化导,是为成等正觉化不失时。 二、成熟有缘化不失时,谓如来了知众生善根成熟,随时化度,咸令解脱,是为成熟有缘化不失时。 叁、授菩萨记化不失时,谓如来能知菩萨久修梵行,功业成就者,即与授菩...

《三藏法数》 / 467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龙户

龙宫也。寄归传一曰:「恚损轻枝,现生龙户。」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粥有十利

律云:佛住舍卫城时,难陀母作食,先饭比丘,然后自食;复作釜饭,逼上饭汁自饮,即觉身内风除,宿食顿消。由是多水少米合煎,复用胡椒荜茇调和,以奉世尊。由是佛听比丘,从今日后,许食粥,有十种利。时世尊即说偈曰: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粥施,十利饶于行者,色力寿...

《三藏法数》 / 347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二法身

有五种(一)金光明经所说。一理法身,本觉之理性,诸佛眾生所具,同一如如之理也。但在眾生,為无明隐没,在诸佛為始觉之智显现者,名之為理法身。二智法身,始觉究竟如如之智也。始觉之智究满,与本觉之理契合者,名之曰智法身。金光明经曰:「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如...

《佛学大辞典》 / 507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即得往生

圣道门说即心成佛与即身成佛,净土门说即得往生。言以信佛之因缘定直往生极乐也。而净土门中亦有二解。净土宗以為异时之即,真宗以為同时之即。异时者,来世往生极乐,於彼土住於不退转之位也。同时者,信之一念时,现生住於正定聚不退转之位也。无量寿经下曰:「诸有眾生闻其名号...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真言十心

一、种子心,从久远世间展转相承,有善法之名,然以违理之心,推求种种而不能得,后忽自有念生,我今节食持斋,是善法也。然犹未是佛法中之八关戒。彼以节食自戒,故即觉缘务减少,使我饮食易足不生驰求劳苦,尔时生少分不意之心,欢喜而得安稳,亦数数修有此利。此是最初微识善...

《佛学大辞典》 / 978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第十一十重戒门

诸佛子受持菩萨戒。所谓十重戒者。今当宣说至心谛听。 一者不应退菩提心。妨成佛故。 二者不应舍三宝归依外道。是邪法故。 三者不应毁谤三宝及三乘教典。背佛性故。 四者于甚深大乘经典不通解处。不应生疑惑。非凡夫境故。 五者若有众生已发菩提心者。不应说如是法...

《无畏三藏禅要》 / 3593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23日

净土叁十

卢山莲宗宝鑑九谓天台智者净土群疑论云列净土之叁十:一往生佛土,二得大法乐,叁亲近诸佛,四游歷十方供佛,五亲闻佛说,六福慧资粮疾得圆满,七速证菩提,八诸天人等同集一会,九无退转,十无量行愿增进,十一鸚鵡舍利宣扬法音,十二风树乐响,十叁摩...

《佛学大辞典》 / 257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波罗蜜品第二

尔时佛告降伏一切障碍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重复善哉。汝为利一切众生。亦为安乐一切世间。特为庄严人天大众。是故汝今以如是义。应问如来。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分别解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十法修行檀波罗蜜。何等...

《大乘宝云经》 / 梁扶南三藏曼陀罗仙共僧伽婆罗译 / 3847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十、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比丘:“比丘听!”“受教。”佛便说:“是比丘,人有四因缘,贪爱有轻重,从是离道。比丘,譬一人有四妇,第一妇为夫所重,坐起行步动作卧息未曾相离,沐浴庄饰饭食五乐常先与之,寒暑饥渴摩顺护视,随其所欲未曾与诤。第二妇者坐起言谈常在...

《杂阿含经》 / 847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2日

现生

现在之生。同於现世,指其人在生之一期。理趣经曰:「即於现生证一切法平等金刚叁摩地。」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禅定十种

谓修菩萨行者善能修习禅定则万缘俱息定性现前故获此十种也。 【一安住仪式】谓菩萨习诸禅定必须整肃威仪一遵法式行之既久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无所勉强是为安住仪式。 【二行慈境界】谓菩萨习诸禅定常存慈爱之心而无伤杀之念于诸众生悉令安隐是为行慈境界。 【叁无...

《三藏法数》 / 467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