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 条搜索结果

香严上

「禪师云:如人上,口啣枝,手不攀枝,脚不踏下有人,问西来意。不对即违他所问,若对又丧身失命。正与麼时,作麼生对?有虎头上座云:上即不问,未上,请和尚道。师呵呵大笑。雪竇云:下道即易,上道即难。老僧上,致将一问来。」见传灯录十一,会元九。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6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部护摩

护摩法总有六种,其中延命之一法入於增益中而為五种以配五部。诸经轨之说不同。又内外八供,通用於一切法。此二者属於五部,是叁十七尊虽各有所成之悉地,然亦通而皆成一切法,故如是通别互说也。今略解秘藏记之说,先息灾段,以佛母為本尊,佛母者佛眼尊也。两部皆以佛眼為佛部之...

《佛学大辞典》 / 622字 / 6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地论宗

為依学十地论之宗,故名。此论谈六相圆融,明一乘佛性,虽同华严,而立叁成佛,不许一念成佛是故非圆教也。十地论者,与华严经第六会十地之一品,别行之十地经释论也,有坚慧,金刚军,世亲之诸论,今所取者,世亲之十地论也。梁代光统慧顺道慎诸师盛讲衍之,及中唐华严宗勃兴,...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6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大羯磨印

五股印之称。瑜经曰:「决诵一字明,结大羯磨印。」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6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极乐

Sukhāvati,佛土名。阿弥陀佛之国土。又作安养,安乐,无量清净土,无量光明土,无量寿佛土,莲华藏世界,密严国,清泰国等。梵名须摩提。译曰妙乐。诸事具足圆满,惟有乐而无有苦也。阿弥陀经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佛学大辞典》 / 517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贝多罗

Pattra叶。但传说贝者叶之义,多罗(Tāla)之叶,谓之贝多罗,叁藏之经典皆记之。多罗之形如棕櫚,叶亦相似,或翻岸者,直然脱出之义歟。古师以之為菩提者讹也。翻梵语曰:「贝多罗,译曰脱也。」名义集叁曰:「多罗,旧云贝多,此翻岸,如此方棕櫚。」法显传曰:「菩萨前到...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陈弃药

又云腐烂药。南山旧律家依僧四分所说谓為大小便,义净新律家依有部律谓為人所遗弃之医药。僧律四曰:「若被毒,医言应服大便汁。若自己许不须復受,若他许者当受。比丘病,医言当服小便者,不得取初后,应取中。若自己许承取即名受,若在地及他许当受。」四分律四十二曰:「尔...

《佛学大辞典》 / 497字 / 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目犍连為执杖梵志所杀

佛涅槃之先,上足二弟子先涅槃者,叁世诸佛之常法也。舍利弗目连既知佛将涅槃,夏坐竟将般涅槃。是时尊者大目犍连入罗阅城乞食,执杖梵志遥见目连来,各各相谓曰:此是沙门瞿曇弟子,彼弟子中无出此人上者,我等盍共围打杀之。诸梵志共围打之,烂尽,苦恼甚。是时目连以神通还洹...

《佛学大辞典》 / 564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一念

其说有二:(一)极短促之时刻也。文句八上曰:「一念时节极促也。」教行信证文类叁末曰:「一念者斯显信乐开发时剋之极促。」观无量寿经曰:「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然其时限,诸说不同。仁王般若经上曰:「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之一剎那,经九百生灭。」往生论註上曰...

《佛学大辞典》 / 710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天神地

欲界所属之夜叉等,又色界已下诸天眾之属隶也。又时為梵天,帝释等之通称。地者,乃人间之鬼神,坚牢地神,八大龙王等也。法华经曰:「诸天神龙王阿修罗等。」无量寿经私记曰:「吉礼者,云事邦国之鬼神及天神地。」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字明王

五大虚空藏菩萨之五字真言也。具曰成就富贵金刚虚空藏鉤召五字明王,之五字也。见瑜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6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佛本行集经

六十卷,隋闍那崛多译。详悉佛一代化迹之本纪也。经末曰:「或问曰:当何名此经?答曰:摩訶僧师名為大事,萨婆多师名此经為大庄严,迦叶维师名為佛生因缘,曇无德师名為释迦牟尼佛本行,弥沙塞师名為尼藏根本。」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6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瞻波

Cam aka,又作占婆,瞻婆,瞻匐,瞻博,旃波迦,瞻博迦,睒婆。名。译曰金色花。其花有香气远熏。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瞻博花,旧言旃簸迦,或作瞻波花,亦作瞻匐,又作占婆花,皆方夏之差耳。此云金色花,大论云黄花也,形高大,花亦甚香,其气逐风弥远也。」玄应音义二...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6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摩蛇

药名。见[摩]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6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普贤如来

在金刚界或以名果上之大日如来,或以名因位之普贤菩萨。名大日者,依於大日普贤证成善愿行之义。名為普贤如来又名普贤法身。若依主伴互具之义,则叁十七尊总称為普贤如来也。日本安然之瑜经疏,依於此义而总称叁十七尊為普贤如来。瑜经曰:「金刚界普贤如来。」同疏曰:「叁十...

《佛学大辞典》 / 355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八种喻

一、顺喻,谓佛说法随顺世谛次第,从小向大而为喻也。如经云:天降大雨,沟渎皆满。沟渎满,故小坑满。小坑满,故大坑满。如是渐次,乃至大海满。如来法雨亦复如是。众生戒满,乃至解脱满。解脱满,故涅槃满,是名顺喻。(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逆喻,谓佛说法逆于世谛次...

《三藏法数》 / 805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六业

日本叡山所学之课业。一止观业,习法华之经疏也。二大日业,习大日经之经疏也。叁金顶业,习金刚顶经之经释也。四苏悉业,习苏悉地经之经记也。五一字业,习一字顶轮王经之经释也。六瑜业,习瑜经之经记也。初传教立止观遮那二业,於遮那业中摄大日业等诸业,后来渐分业於遮那...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巡寮

校定清规云:侍者上堂时,先使行者掛巡寮牌,住持巡寮自东廊第一寮巡起。寮眾各出外迎接,仍送出。眾寮人多处,唯寮元一人迎送出入,大眾只立门外。见象器笺九。僧云:世尊以五事故,五日一按行僧房。一恐弟子着有為事,二恐着俗论,叁恐着睡眠,四為看病僧,五令年少比丘观佛威...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四葬

此四葬法,皆西域殡葬之法也。 一、水葬,水葬者,谓弃置江河,以饲鱼鳖也。 二、火葬,火葬者,谓积薪而焚,灭诸有相也。 叁、土葬,土葬者,谓埋藏岸傍,以取速朽也。 四、林葬,林葬者,谓露置寒林,饲诸禽兽也。(寒林,即西域弃尸处。僧律云:谓多死尸,凡入者,可畏...

《三藏法数》 / 124字 / 6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乘也。取法华之叁草二木之譬喻,故曰。兴禪护国论序曰:「叁轮八藏之文,四五乘之旨。」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5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爱染王法

爱染王之修法也。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瑜经爱染明王品详述其作法。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论师

一、阿湿缚窭沙论师,梵语阿湿缚窭沙,华言马鸣。摩诃衍论云:过去世中,有一大王,名曰轮陀,有千白鸟,皆悉好声,若鸟出声,大王增德,若不出声,大王损德。如是诸鸟,若见白马,则出其声,若不见时,常不出声。尔时大王,遍求白马,终日不得。作如是言:若外道众,能令此鸟鸣...

《三藏法数》 / 412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不分

小乘经典第一期之结集,有分窟内窟外二部者,亦有不分者。不分之说,如阿育王传四曰:「迦叶与[五百罗汉]同至毕波罗窟,先使阿难结集修多罗藏,次使优波离结集毘尼藏,后迦叶自结集摩得勒伽藏。」(取意)。十诵律六十曰:「大迦叶与五百比丘共安居王舍城外精舍,先使优波离结集毘...

《佛学大辞典》 / 943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迦那伽牟尼

Kanakamuni,又作羯诺迦牟尼。佛名。旧称拘那含牟尼。译曰金寂,金仙人。贤劫中之第二佛。过去七佛中之第五。人寿叁万岁时生於清净城。智度论九曰:「迦那伽牟尼,秦言金仙人。」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羯诺迦牟尼,旧言拘那含牟尼,此云金寂也。」慧琳音义十八曰:「羯诺迦牟尼,唐...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光聚

称南方之摩尼部。瑜经曰:「此人如金刚,诸恶不能坏。此身如光聚,能破叁界冥。」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摩蚔

见[摩]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娑罗

娑罗双也。

《佛学大辞典》 / 6字 / 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百劫

小乘之菩萨,终叁大阿僧劫之行而至等觉之位,於此位而犹应种百大劫间至佛果感叁十二相之福业也。故菩萨修行之年时曰叁百大劫。而大乘之菩萨,自初兼修福智之二业,故於叁大阿僧劫之外,不别要百劫之修福。小乘之说,於百劫之初翘足七日间以一偈讚嘆弗沙佛,由此功德超越九劫...

《佛学大辞典》 / 273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妙高十义喻十住菩萨行

妙高,即须弥山也。以其四宝所成,出七金山之上,故名妙高。如来说华严经时,以自在神力,升此山顶,加被法慧菩萨,说十住菩萨之法行有此十喻焉。(梵语须弥,华言妙高。四宝者,金银琉璃水精也。七金山者,一双持、二持轴、叁担木、四善见、五马耳、六障碍、七持地,皆言金者,...

《三藏法数》 / 902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通夜

念诵自夜而达明也。行事钞中叁曰:「僧若佛生日转法轮日,乃至大会,通夜说法。」普通人死时守之彻宵,又谓进荐之勤行也。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牛角娑罗林

沙罗双林之别称。双并立四方犹如牛角,又拘尸那城译為角城,沙罗林在此地,故曰牛角。辅行一之一曰:「以牛角表双,以沙罗名。沙罗西音,此云坚固。坚固之名,称德也。故知牛角表双,义兼叁角,此即最后说涅槃处。」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寺内葬

寺為叁宝之住所,死骸葬此亦无咎。行事钞下曰:「高僧传多有寺中葬者,经律中亦有之。僧持律法师,营事比丘,德望比丘,应起塔。相轮悬於幡盖,在屏处安置,不得在经行处作之。」律以尸為不净,禁置於佛殿,故特以此辩解也。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拂子

拂虫之具也,许用线拂,羊毛拂,皮拂等。禁用猫牛尾马尾等类。毘奈耶杂事六曰:「缘在广严城,獼猴池侧,高阁堂中。时诸苾芻為蚊虫所食,身体患痒,爬搔不息。俗人见时问言:圣者何故如是?以事具答。彼言:圣者何故不持拂蚊子物?答言:世尊不许。乃以缘白佛。佛言:我今听诸苾...

《佛学大辞典》 / 215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坚牢地

[坚牢地神]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井中捞月

律曰:「佛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城名波罗奈,国名伽尸。於空间处,有五百獼猴,游行林中。到一尼俱律下,下有井,井中有月影现。时獼猴主见是月影,语诸伴言:月今日死,落在井中,当共出之,莫令世间长夜闇冥。共作议言:云何能出?时獼猴主言:我知出法。我捉枝,汝...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又曰小食。画字不成之柔者。禪林之常法,朝喫粥。僧律二十九曰:「粥初出釜,划不成字者。」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类说法

一、佛说,佛说者,谓一切经法,皆是佛说也。然华严一经,亦通菩萨、声闻等共说,此言佛说者,如阿僧品、随好品,乃是如来亲口宣说也。(梵语阿僧,华言无数。) 二、菩萨说,菩萨说者,谓诸大菩萨,互相宣说,以显主伴互融也。如华严经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品,皆是菩...

《三藏法数》 / 457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勒那识

Ratnaśikhin,译曰宝髻。太子名。见贤愚经八。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爱染金刚如法佛

爱染明王之异名。此明王有金刚王之别称,且為大日如来之变化,故名金刚如法佛。瑜经爱染王品曰:「叁世叁界中,一切无能越,此名金刚王。」日本安然之瑜经疏曰:「并是以大日尊為本尊,乃至变身成金刚爱染王。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快目王

贤愚经六曰:「过去久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劫,此阎浮提有一大城,名富迦罗跋。时有国王,名须提罗,此言快目。所以名之為快目者,其目明净,清妙无比,彻视墙壁四十里,以是故立字号曰快目。」梵Sudhira。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佛眼金轮五坛法

设五处坛场而祈念佛眼尊所变之金轮佛顶尊法也。金轮佛顶,有大日所变、释迦所变、佛眼所变之叁种。佛眼所变者,瑜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所说。见[佛眼尊]条。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大通智胜

叁千尘点劫昔出世之如来名。此佛在世。有十六王子,出家為沙弥,从佛闻法华经,佛入定后,十六沙弥。各昇法座,為大眾覆讲法华经。其第九沙弥。今已成佛,為阿弥陀。第十六沙弥成佛為今之释迦如来。而其闻第十六沙弥之说法者。為今之一座大眾云:盖今之大眾在大通智胜佛时,於第十...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九品

九种品类之意。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感,智,机,行等,皆分此等九种之品类,谓為九品惑等。而於净土教亦然。观无量寿经所说上品上生乃至下品下生,為九品,又名九辈。其往生称為九品之往生,其来迎称為九品之来迎,其佛称為九品之弥陀,其...

《佛学大辞典》 / 872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鉢支

又曰鉢枝,鉢鈘、鉢搘。支鉢之臺也。四分律四十叁曰:「鉢若不正,应作鉢支。」五分律二十六曰:「比丘以鉢盛食,着地翻之。佛言:听作鉢支,用铜铁牙角瓦石竹木,除漆。」十诵律六十一曰:「鉢枝法。」僧律二十八曰:「鉢鈘。」传灯录道禪师章曰:「鉢搘。」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园精舍兴废

法苑珠林叁十九曰:「依宣律师洹寺感通记云:经律大明洹寺基趾,多云八十顷地一百二十院。准约东西近有十里,南北七百餘步。陀须达二人共造,成之已后,经二百年,被烧都尽。则当此土周姬第十叁王平王叁十一年。(中略)於后五百年,有旃育迦王,依地而起,十不及一。经於百...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僧用六物

一、僧伽𥠖,梵语僧伽𥠖。华言合,又云重,谓割之合成而重迭也。此衣于说法时着。 二、郁多罗僧,梵语郁多罗僧。华言上着衣,谓加于安陀会之上也,此衣于入众礼诵时着。 叁、安陀会,梵语安陀会。华言中宿衣,谓于宿睡及作务时着。 四、漉水囊,会正记云。西方用白㲲,东土宜...

《三藏法数》 / 263字 / 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叁种佛眼

佛眼有叁种:一金刚萨埵所变之佛眼尊,瑜经说之。瑜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曰:「时金刚萨埵对一切如来前,忽然现作一切佛母身,住大白莲,身作白月暉,两目微笑,二手住脐,如入奢摩他,从一切支分出生十凝誐沙俱胝佛,一一佛皆作礼敬本出生,於剎那间,一时化作一字顶轮王,皆执...

《佛学大辞典》 / 318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罽那尸弃佛

释迦修行中出初僧满位之佛名。智度论四曰:「从过去释迦文佛到罽那尸弃,為初阿僧。」旧俱舍十叁作「刺那尸弃。」新婆沙一百七十七,新俱舍十八作「宝髻。」优婆塞戒经一作「宝顶。」菩萨本行经作「螺髻。」玄应音义九曰:「罽那居例切,秦言宝积,经本或作刺那,力达切。」梵...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叁阿僧劫之略。菩萨修行之年时。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园精舍鐘

园图经曰:「无常院中有一堂,但以白银為饰。院有八鐘,四為白银,四為颇梨。银鐘在院之四角,起而置之。颇梨鐘在无常堂之四角。其颇梨鐘,形如腰鼓,鼻有一金毘崙,乘金狮子,手执白拂。病僧之气(无常堂置病僧)将大渐时,从是金毘崙之口说无常苦空无我,手举白拂,鐘即自鸣,...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波吒釐子城缘起

西域记八谓初有婆罗门,高才博学,门人数千受业。学徒一日游观,有一书生徘徊悵望。同儔谓曰:汝何忧?曰:盛色方刚,学业未成,顾此忧心弥剧。学徒戏曰:今将求子聘婚,乃假立二人為男父母,二人為女父母,遂令坐波吒釐下。谓女婚者也,採时果,酌清流,陈婚姻之绪。时假女父...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溈山摘茶

「溈山与仰山摘茶次。溈云:终日闻子声,不见子形。仰遂撼茶。溈云:子得其用,不得其体。仰云:和尚得其体,不得其用。溈云:放子叁十棒。」见宗门葛藤集上。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取蕴

谓有漏之五蕴也。取者取着之义。小乘有部,总為烦恼之异名,大乘唯识,為贪爱之别名。取着於贪爱之烦恼事物,故名為取,五蕴以烦恼為因而生,故云取蕴(第一义),五蕴常从属烦恼,故云取蕴(第二义),五蕴能生烦恼,故云取蕴(第叁义)。俱舍论一曰:「有漏名取蕴。(中略)烦恼...

《佛学大辞典》 / 222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释迦叁僧修行

智度论四云:「菩萨过一阿僧,还从一起,初阿僧中心不自知我当作佛不作佛。二阿僧中心能知我必当作佛,口不称我当作佛。叁阿僧中心了了自知得作佛,口自发言,无所畏难,言我於来世当得作佛。释迦文佛,自过去释迦文佛至罽那尸弃佛為初阿僧,其中菩萨永离女人身,自罽那...

《佛学大辞典》 / 423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尊胜陀罗尼

具名佛顶尊胜陀罗尼,尊胜佛顶尊之陀罗尼也。帝释天,悯善住天子有从今受七度畜生恶道身之业因,诣园精舍请佛救济之法,佛為说此陀罗尼,令诵之。尊胜陀罗尼经曰:「告帝释言:天帝有陀罗尼名為如来佛顶尊胜,能净一切恶道,能净除一切生死苦恼。(中略)佛告天帝:此佛顶尊胜陀...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仪轨

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第九,大毘卢遮那佛眼修行仪轨。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区分

结集分窟内窟外之二部,上座部家之所传也。文殊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部者:一摩訶僧(此言大眾。老少同会,共集律部也),二体毘履(此言老宿。淳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法藏经曰:「五百罗汉集王舍城。迦叶问云:先结集何藏?即共和云:先结毘尼藏,毘尼藏者,佛...

《佛学大辞典》 / 660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阿耆尼

即[阿儞]。

《佛学大辞典》 / 7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释迦发心

依智度论四,俱舍论十八之说,则叁大阿僧劫前有佛,名释迦牟尼。逢此佛而发心,且愿如其佛作佛,此為最初之发心,今如其愿為释迦牟尼,其行化一同彼佛也。俱舍论十八曰:「我世尊,昔菩萨位。最初逢一佛。号释释迦牟尼。遂对其前发弘誓愿。愿我当叁作佛。一如今世尊。彼佛亦於末...

《佛学大辞典》 / 410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百八叁昧

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印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法数》 / 5399字 / 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五衣

使比丘持叁衣。使比丘尼持五衣。五衣者於叁衣外加支与覆肩,行事钞资持记中二之二曰:「五衣者,附明尼制,支覆肩皆入制故。」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本叁昧耶印

谓行法初之莲华合掌也。无量寿仪轨曰:「二手莲华合掌,诵净叁业真言。」秘藏记私钞六谓行法最初所以作此印者,古相传云:此印习為本叁昧耶印,我等处胎内时所结之印也。為理智不二本地自证之体性,故名本叁昧耶之印,出胎时,乃分两手作拳,秘键所谓分手於金莲场者,即此位,由此...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无忧

梵名阿输迦Aśoka,阿述迦。佛生於此下。见阿输迦条附录。(CBETA註:疑為见[阿输伽])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瞻病五德

律云:有比丘久病,佛因见之,躬与阿难为其洗身及衣,又为说法。问云:汝曾看病否?答:不曾。佛言:汝既不看,谁当看汝。佛乃制戒,自今以后,令诸弟子应看病比丘。若欲供养我,应供养病人。故说瞻病有五德也。(梵语阿难,华言庆喜。) 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谓供给病人...

《三藏法数》 / 323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一心叁观

又曰圆融叁观,不可思议叁观,或不次第叁观。為天台圆教之观法,利根菩萨之所修习。原出於大智度论二十七所谓叁智一心中得之文。又得中论观四諦品,眾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之意,天台智者大师之义因之而立。天台观经疏曰:「一心叁观者,此出释论。论云:...

《佛学大辞典》 / 637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叁十七尊四大轮

金刚顶十八会之第一教王会有四大轮:一、金刚界轮,叁十七尊皆持金刚之印。二、降叁世教令轮,叁十七尊皆持降叁世之印。叁、徧调伏法轮,叁十七尊皆持观世音之印。四、一切义成就轮,叁十七尊皆持虚空藏之印。见瑜经疏二。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见[僧支]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魔王

天魔中之王也。即欲界第六天之他化自在天主。彼常率眷属向人界為佛道之障碍,其名谓之波旬。但从大乘之法门言之,则深位之菩萨,以大方便力现為魔王,教化眾生也。楞严经六曰:「若不断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维摩经不思议品曰:「维摩詰告大迦叶:仁者十...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园精舍

陀园林须达精舍之略。涅槃经二十九曰:「时须达长者白舍利弗:大德!此大城(指舍卫城)外何处有地,不近不远,多饶泉池,有好林,花果蔚茂,清净闲豫,我当於中為佛世尊及比丘僧造立精舍。舍利弗曰:陀(太子名)园林,不近不远,(中略)此处最胜,可安立精舍云云。」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唄比丘

又谓之铃声比丘,妙声尊者。其形极為丑陋,而音声最好。其梵唄之声,能感动人畜,故称為唄比丘。曾於过去世在佛塔供养金铃,感此妙声。故又称為铃声比丘。贤愚经无恼指鬘品曰:「时波斯匿王将征讨鸯仇摩罗,路由洹,时洹中有一比丘,形极丑陋,音声异妙,振声高唄,军眾倾耳,...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牛头栴檀

又称赤栴檀。栴檀為香名,出自牛头山,故曰牛头栴檀。名义集叁曰:「正法会经云:此洲有山名曰高山,高山之峰多有牛头栴檀,以此山峰状如牛头於此峰中生栴檀,故名牛头。华严云:摩罗耶山出栴檀香名曰牛头,若以涂身,设入火坑火不能烧。大论云:除摩梨山无出栴檀香。」智度论...

《佛学大辞典》 / 296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叁长物

一、衣长物,衣长物者,谓出家之人,若依佛制,但许畜叁衣;叁衣之外,若更再有,即名余长物也。 二、钵长物,钵长物者,谓出家之人,若依佛制,但许畜一钵;一钵之外,若更再有,即名余长物也。 叁、药长物,药长物者,谓出家之人,若依佛制,有诸疾病,则许服药调治;若病已...

《三藏法数》 / 128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如聋如哑

华严顿教之座,舍利弗等声闻,有耳不得闻圆顿之教,故谓之如聋,有眼不得见舍那之身,而不能讚一语,故谓之如哑。六十华严经四十四曰:「尔时诸大声闻舍利弗目犍连,(中略)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如是等诸大声闻,在洹林,而悉不见如来自在如来庄严。(中略)所以者何?无明障曀覆...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七聚

聚即类聚。谓聚众律以成其类,随犯而制之,故名七聚也。 一、波罗夷,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有叁义:一者,退没,由犯此罪,道果无分,没溺恶道。二者,不共住,谓非但失道而已,不得于说戒羯磨僧中共住。叁者,堕落,舍此身已,堕在阿鼻地狱也。(梵语羯磨,华言作法。梵语阿...

《三藏法数》 / 345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大数

十大数者,华严经阿僧品,心王菩萨问佛:云何阿僧,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即为说算数无尽之法,积成十种大数也。然数法有叁等:一、下等数法,十十变之,即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千变万等也;二、中等数法,百百变之,即一百洛叉为一俱胝等也;叁、上等数法,倍倍变之,即...

《三藏法数》 / 543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逝多林

Jetavana,旧称陀林,洹林。本為逝多太子所有之林,故云逝多林。须达长者买之而建精舍,以献於佛。即洹精舍是也。西域记六曰:「逝多林。唐言胜林。旧曰陀,讹也。」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四大部洲

(亦名四洲形量,出长阿含经) 一、东弗于逮,梵语弗于逮,亦云弗婆提,华言胜身。以其身胜南洲故也。又翻为初,谓日初从此出也。在须弥山东。其土东狭西广,形如半月,纵广九千由旬;人面亦如半月之形,人身长八肘,人寿二百五十岁。(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由旬,亦云踰缮那...

《三藏法数》 / 361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一秃乘

斥佛道不具功德者之谓。止观七下曰:「一秃乘,无法门具度。」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华严七处说

华严者,因行如华,庄严果德也。七处者,佛说华严经之处也。所谓人间叁处,即菩提场、普光明殿、逝多林;天上四处,即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他化天也。 第一处,菩提场,梵语菩提,华言道。谓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此处,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共六品经...

《三藏法数》 / 731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爱染王根本印

左右两手於掌内交叉為缚,竪两方之中指使相交而染着。见瑜经爱染王心品。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一卷,西晋聂道真译。佛在园於后夜入定放光,照文殊房,作诸化现,阿难集眾,跋陀婆罗问其始末。佛為说文殊之生缘及观文殊之法。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九部经

佛经之内容分类,有九种也:(一)一修多罗,二夜,叁和伽罗那,四伽陀,五优陀那,六伊帝目多伽,七闍陀伽,八毘佛略,九阿浮陀达磨。涅槃经第叁曰:「能师子吼广说妙法,谓修多罗、夜、受记、伽陀、优陀那、伊帝目多伽、闍陀伽、毘佛略、阿浮陀达磨,以如是等九部经典,為他...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宾头卢住世因缘

法苑珠林四十二曰:「昔有提伽长者,造旃檀鉢着络囊中,悬高象牙杙上作是言:若沙门婆罗门不以梯杖能得者即与之。诸外道知欲现神通,挑头而去。宾头卢闻是事白目连言:实尔不?答言实尔。汝师子吼中第一,便往取之。其目连惧佛教不肯取。宾头卢即往其舍入禪定,申手取之。依四分...

《佛学大辞典》 / 440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二部戒本

比丘之戒本与比丘尼之戒本也。行事钞说戒篇曰:「僧云:若诵戒时,应诵二部律。」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四处立塔

一、生处立塔,谓诸佛降生之处,即应起塔。如今释迦牟尼佛,在毗蓝园内无忧下降生,即于其处立塔也。(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梵语毗蓝,华言解脱处。梵语塔婆,华言高显。) 二、得道处立塔,谓如来得道,在摩竭提国菩提下,即于其处立塔也。(梵语摩竭提,华言善胜...

《三藏法数》 / 225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摩楼

名。译曰坚。翻梵语九曰:「摩楼,译曰坚也,出曜经第叁。」梵Maru。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看病

看护病人也。梵网经下曰:「若佛子见一切病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僧律二十八说看病人法,其中记世尊洗病比丘之事缘。四分律四十一亦记此事,记佛诫而言曰:「汝曹比丘,自今已后,应看病比丘。(中略)若有欲供养我者,当供养病人。」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提伽往昔给病道人缘

提伽仓库盈实,金银具足,奴婢成行,无所乏少,其富过国王。一时国王与提伽同车诣佛所问言:世尊,提伽是我臣,前身有何功德,而妇女家宅过我甚?佛言:提伽布施功德,现天上受乐也。往昔五百商主,将诸商人齎持重宝,经遇险路,於空山中逢一病道人,给草屋,厚敷床褥,给...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十种自在

自在者,神通无碍也。谓菩萨修行,得此十种法;故于诸世间,教化调伏一切众生,圆满诸佛广大菩提,示现神通自在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命自在,谓菩萨得长寿慧命,经无量阿僧劫,住持世间,无有障碍,是名命自在。(梵语阿僧...

《三藏法数》 / 547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四种颂

一、阿耨窣睹婆,梵语阿耨窣(苏骨切)睹婆,华言颂。谓此颂不用长行与偈,但字数满叁十二字,即为一颂也。(长行者,即经中散文也。) 二、伽陀,梵语伽陀,华言讽颂,或名不颂颂,谓不颂长行也;或名直颂,谓直以偈说法也。 叁、夜,梵语夜,华言应颂。谓应前长行而颂也...

《三藏法数》 / 156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如来有七种语

一、因语,谓如来于现在因中,说未来果。如云众生乐杀,乃至乐行邪见,以此为因,是人当受地狱果报。若不乐杀生,乃至不行邪见,以此为因,是人当受天人果报,是名因语。 二、果语,谓如来于现在果中,说过去因。如云贫穷众生,颜貌丑陋,不得自在,此之果报,皆由是人前世破戒...

《三藏法数》 / 573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千手观音二十八部眾

千手观音造次第法仪轨曰:「其尊之正面天冠上有叁重。(中略)第叁重有二十八部眾,有各各本形。一、密迹金刚士,二、乌芻君荼央俱尸,叁、魔醯那罗达,四、金毘罗陀迦毘罗,五、婆馺婆楼那,六、满善车钵真陀罗,七、萨遮摩和罗,八、鳩兰单托半罗,九、毕婆伽罗王,十、应德毘...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大义王

唐沙门慧海曰:心為大经卷,心為大义王。若不了了识心者,不名善义,是学语人也。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下品中生

同上经曰:「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中略)遇善知识,以大慈悲為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中略)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十二部经

一切经分為十二种类之名。据智度论叁十叁之说,一、修多罗Sūtra,此云契经。经典中直说法义之长行文也。契经者,犹言契於理契於机之经典。二、夜Geya,译作应颂,又作重颂。应於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者,即颂也。凡定字句之文体,谓為颂。叁、伽陀Gāthā,译作讽颂又作孤起颂。不依...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迦毘罗

Ka ila,外道名。又云迦比罗,迦毘梨,劫毘罗等。译曰黄头,赤色等。数论派之祖。立二十五諦之义。百论疏上中曰:「迦毘罗,此云黄头仙,亦云金头。头有金色,故以名之。金七十论云:迦毘罗,此云赤色仙,劫初时,从空而出。」玄应音义二十叁曰:「迦比罗,此云赤色,谓赤色仙人...

《佛学大辞典》 / 377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篇配五刑

一、波罗夷配死,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此即根本极恶之戒也。谓修行之人,若犯此戒,道果无分,死堕地狱。四分律云:譬如断人头,不可复生;若犯此法,不复成比丘。以由此罪极重,故以死配之。 二、僧残配流,毗尼母云:僧残者,如人为他所斫,残有咽喉,故名为残。盖言人若犯...

《三藏法数》 / 418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菩提也,佛成佛於此下,故云佛,亦云道,菩提。维摩经佛国品曰:「始在佛力降魔。」无量寿经上曰:「受施草敷佛下。」辅行一曰:「佛者,亦曰元吉,亦曰道,菩提等。从此得道等故。」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智所生叁身

莲华叁昧经谓依五智而生叁身:一、法界体性智之身业為毘庐遮那佛,口业為普贤菩萨,意业為不动金刚。二、大圆镜智之身业為阿閦佛,口业為文殊师利菩萨,意业為降叁世金刚。叁、平等性智之身业為宝生佛,口业為虚空藏菩萨,意业為军荼利金刚。四、妙观察智之身业為阿弥陀佛,口业為...

《佛学大辞典》 / 277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鍱腹

有憍慢之外道,谓我腹中容一切之智慧,恐其破裂以铜鍱鍱腹也。智度论二十六曰:「萨遮尼犍子,铜鍱鍱腹自誓言:无有人得我难而不流汗破坏者,大象乃至木瓦石,闻我难声亦皆流汗。」光明文句五曰:「世智辩聪如长爪鍱腹,难石石裂难折。」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四种授记

一未发心而与授记,或有眾生往来五道,诸根猛利,好乐大法,佛知是人自此过若干阿僧劫,发无上菩提心,又过若干阿僧劫修菩萨行,度无量眾生令住於菩提,又过若干阿僧劫成无上菩提,号字如是,国土如是,乃至灭后法住岁数如是等,是名未发心而与授记,是十位已前之种性地也。...

《佛学大辞典》 / 503字 / 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多罗

Tārā,又作呾囉。译曰眼,眼瞳。苏婆呼经下曰:「多罗,此云妙目精。」大日经疏五曰:「多罗,是眼义。」不空羂索心咒王经中曰:「多罗,周云瞳子。」梵语杂名曰:「眼睫砂吃芻鉢呾囉。」演密钞七曰:「呾囉,此译云眼。」 又(植物)Tāla,名。译曰岸,高竦。玄应音义二曰...

《佛学大辞典》 / 306字 / 4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摩邓伽咒

又曰摩登咒,先梵天咒。摩邓伽种族所传梵天之神咒也,摩邓伽女以之幻惑阿难。鼻奈耶叁曰:「时母亦澡浴,着白服饰,以牛屎涂地,以五色綖结缕。盛满四瓶水,盛满四碗血,盛满碗四种香水,盛满四碗饼浆。以四口大刀竪牛屎四角头,竪四枚箭,然八明灯。取四死人髑髏,种种香涂其上...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4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断疑生信

於实相之妙理,断疑生信也。天台以之為法华经一部之功用。法华玄义九曰:「用是如来之妙能,此经之胜用。如来以权实二智為妙能,此经以断疑生信為胜用。二智能断疑生信,生信断疑由於二智,约人约法左右互论耳。」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甄叔迦

Kiṁśuka,又作坚叔迦,紧祝迦。宝石名。译曰赤宝。玄应音义六曰:「甄叔迦宝,译云赤色宝。按西域传云:有坚叔迦,其花赤色,形大如手。此宝色似此花,因以名焉。」慈恩之上生经疏下曰:「甄叔迦宝,状如延珪,似赤琉璃。」慧琳音义十六曰:「紧祝迦。」 又(植物)名。慧琳...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恶祁尼

或作些吉利多耶尼,译曰火神。见名义集二。见阿尼条。(CBETA註:疑為见[阿儞]条)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蘗罗訶

梵名Graha,又作蘗[口栗]訶,蘗[口栗]何。鬼魅之祟。又鬼魅之着於人也。大日经疏八曰:「蘗[口栗]何是魅鬼着人者。」又出瑜经爱染王品。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神分心经

法会之初,為劝请神读般若心经一卷,以拂魔障。见[神分]条。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师子国饿鬼

月支摩訶衍传法菩萨游化苏摩耶诸国,至师子国海畔,见五百饿鬼。问住海渚几时矣?饿鬼答曰:不知几时,见大海七变兴耳。见法华传记九。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波吒罗

国名。天竺十六大国之一。见[波吒釐]条。 又(植物)又曰鉢怛罗。名。梵语杂名曰:「黄桐波吒罗。」最胜王经七曰:「蕾香鉢怛罗。」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波吒罗,此翻為重叶也。」慧苑音义下曰:「波吒罗,其正似此方楸也,然甚有香气,其花紫色也。」梵Pāṭala。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婆伽婆七义

婆伽婆者,总万德至极之名也。经云:婆伽婆具此七义。不翻华言者,多含义故。即五种不翻之一也。(五种不翻者,秘密不翻、多含义不翻、此方无不翻、顺古不翻、生善不翻。) 一、能破烦恼,破者,裂断也。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谓如来断诸烦恼,乃至无明之惑,净尽无余。...

《三藏法数》 / 703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须达

Sudatta,又作须达多。新称苏达多。译言善与,善给,善授,善温等。舍卫国给孤独长者之本名,园精舍之施主也。玄应音义叁曰:「须达多,此云善与,故得给孤独名也。」慧苑音义下曰:「须达多,此云善给,施无依怙也。」华严疏钞六曰:「须达多,正言賑济无依,义云给孤独也,即...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灌顶

日本东密一流,於金胎两部灌顶外,由瑜经别立灌顶法,谓之瑜灌顶。谓两部之灌顶為金胎二、瑜灌顶為金胎不二。因而為五种叁昧中第五叁昧耶之秘密灌顶。是与日本台密於两部外,立两部不二之苏悉地灌顶相似。 又為以心灌顶之别称。瑜经内作业灌顶品,明以心灌顶,亦明手印灌...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神明

天神地也,不测曰神,灵明如镜曰明。无量寿经下曰:「日月照明,神明记识。」贤劫经一曰:「诸天神明,人与非人,爱重至德。」药师经曰:「解奏神明,呼诸魍魎。」大方等陀罗尼经一曰:「当以神明為证。」又言眾生之识性。释门归敬仪中曰:「开神明之正路,通正道之明津。」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憍慢

烦恼名。五上分结之一。自高凌物之心也。大乘义章五末曰:「自举凌物,称曰憍慢。」俱舍论四曰:「慢对他心举,憍由染自法,心高无所顾。」大集经二十曰:「摧憍慢山,拔生死。」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菴罗

果名。又作菴婆罗,菴罗(波利),菴没罗等。维摩经佛国品什註曰:「菴罗,其果似桃非桃也。」同肇註曰:「先言柰。」西域记四曰:「菴没罗果,虽同一名,而有两种:小者生青熟黄,大者始终青色。」玄应音义八曰:「菴罗或言菴婆罗,果名也。案此花多,而结子甚少矣。果形似梨。...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大疏

台密之目:一、大日经义释,十四卷,唐善无畏叁藏说,一行记。二、金刚顶经疏,七卷,日本慈觉着。叁、苏悉地经疏,七卷,日本慈觉着。四、菩提场一字经疏,五卷,日本智证着。五、瑜经行法记,一名瑜经疏,一卷,日本安然着。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厕之位置

天竺精舍,其西置厕院,或置於其南。摩訶僧律曰:「厕屋不得在东在北,应在南在西,小行亦如是。」园图经曰:「次北第六院名為流厕,有大高屋,叁重而立,飞桥双上,甚是清净。下施厕坑,砌以伏竇,天帝手作,上无臭气。大渠从大院北西注,南入厕院,伏流入竇,北出会於大河,...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徧照如来

大日如来之异名。瑜经曰:「薄伽梵金刚界徧照如来。」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罗阅

又曰罗阅耆,罗阅,罗越,罗阅迦罗,罗阅揭黎醯,囉惹讫哩呬Rājagṛha等。摩竭陀国王舍城之梵名也。法华文句一曰:「王舍城者,天竺称罗阅伽罗,罗阅此云王舍,伽罗此云城。」十二游经曰:「罗阅,此言王舍城。」善见律十七曰:「罗阅城,王舍城,摩竭国。此叁义一名异,汉...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訶利底南

同訶利底母。凉译之金光明经叁曰:「訶利底南,鬼子母等及五百神。名义集二曰:「訶利底南,此标梵语,鬼子母等,此显凉言。名虽有二,人是一。」见[訶利底]条。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色列次

一、白赤黄青黑(大日经一、叁,略出经叁,瞿醯经中,大疏六,不空羂索经九所说五色界道;大疏四所明五佛色,同五所出五色线)。二、白青黄赤黑(摄真实经下,大集轨所示五佛色,但至黑色彼经作杂,又轨云绿)。叁、白黄赤青黑(大疏六所说受染色,又十六所明五宝色,陀罗尼集经七...

《佛学大辞典》 / 224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贫女一灯

阿闍世王授决经曰:「阿闍世王,请佛饭食已,佛还洹。王与婆议曰:今日请佛,佛饭已,更復有所宜。婆曰:惟多燃灯。於是王乃勅使具百斛麻油膏,自宫门至洹精舍。时有贫穷老母常有至心欲供养佛,而无资财。见王作此功德乃更感激,行乞得两钱,因至麻油家买膏。膏主曰:母大...

《佛学大辞典》 / 434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叁僧

叁阿僧劫之略。译作叁无数长时。菩萨修行之年时也。见[叁阿僧劫]条。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精舍

寺院之异名。為精行者所居,故曰精舍。非精妙之谓。此名自园精舍而来。学林新编曰:「晋孝武幼奉佛法,立静舍於殿门,引沙门居之。因此俗谓佛寺曰静舍,亦曰精舍。」按汉儒者教授生徒,其所居悉称精舍。范书包咸传:咸住东海,立精舍讲授。党錮传:刘淑檀敷俱立精舍教授。姜肱传...

《佛学大辞典》 / 280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莫耆

与[摩]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仙人

梵语曰哩始,Ṛṣi称外道之高德者為仙人。以其多入山行道故也。仙果已极,得五种通力。故谓為五通仙。又称佛亦曰大仙。大日经疏六曰:「持明仙者,是餘药力等所成。悉地持明仙者,皆是专依咒术得悉地人。直云诸仙者,皆是围陀事火之类,劝修苦行成五通神仙。」楞伽经四曰:「大慧!...

《佛学大辞典》 / 260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鱉谋猴肝

有鱉与林间一獼猴亲,屡往游。其妇妒之,欲杀獼猴,止夫外出,佯卧病,谓夫言:吾病甚重,当得汝所亲獼猴之肝,吾乃活。夫不得已,往请弥猴,谓将供小食,獼猴曰:吾居陆地,卿在水中,安得相从。鱉曰:吾当负卿。獼猴便从之。负至中道,谓獼猴言:所以请卿者,因吾妇病困,欲得卿...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八藏

藏,即含藏之义。谓佛灭度后,阿难结集如来所说经法。以此八藏,类摄无遗也。(梵语阿难,华言庆喜。) 一、胎化藏,胎化藏者,谓佛说胎中化现等事,如菩萨处胎等经。是也。 二、摩诃衍藏,梵语摩诃衍,华言大乘。摩诃衍藏者,即佛所说法华、涅槃、华严等诸大乘经。是也。 叁...

《三藏法数》 / 366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体露

物全然显出也。传灯录云门章曰:「问:凋叶落时如何?师曰:体露金风。」传灯录古灵章曰:「师登座举唱百丈门风。乃曰:灵光独燿,迴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瑜伽

Yoga,一作瑜誐。男声呼曰瑜伽,女声呼曰瑜Yogin,与物相应之义(瑜Yogin為瑜伽Yoga之修行者,其体声第一格為Yogi女声為Yogini此解及末出大日经疏之解有疑)。相应有五义:一与境相应,二与行相应,叁与理相应,四与果相应,五与机相应。此中显宗多取理相应之义,瑜伽唯识之瑜...

《佛学大辞典》 / 333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神分

说法明眼论曰:「若供养佛菩萨像,以开眼為始。若讚嘆法宝,以神分為初。」神分者。於法事之初,对於五类诸天两神,诵般若心经一卷也。是一以除却恶魔邪鬼。一以请善神之拥护。其神分之文曰:「抑日来之间,降临道场,所随喜善根,天神地重奉法乐庄严,威光倍增。」次為总神分般...

《佛学大辞典》 / 327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紝婆

Niṁba,又作任婆,赁婆。名。玄应音义二曰:「絍婆,古文任同。如林如深二切,名也。叶若可煮為饮,治头痛也。如此间苦楝也。」同二十四曰:「赁婆果,女鴆反,形如此苦楝也。」俱舍颂疏业品六曰:「从赁婆种赁婆果生,其果大小,如苦楝子,其味极苦。」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如来藏经十喻

為显一切眾生皆有如来藏性而说九喻,合所喻之法称為十喻:一萎花中之佛,二巖之蜂蜜,叁[禾会]中之秔梁,四不净处之金,五贫家之宝藏,六菴罗果之种,七弊物中之金像,八贫女之贵胎,九模中之金像。见大方等如来藏经,名义集五。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菩萨十住经

一卷,东晋多蜜译。华严经十住品之别译。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 《佛说菩萨十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