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名相,谓世间一切事物及以众生,虽因众缘和合而有种种名字,皆无自性,虚假不实。众生迷故,于此假名,起执取相,故名假名相。 二、法相,谓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诸法,以肉眼观故,则见是有;以慧眼观故,则见是无。众生迷故,于此等法,起执取相,故名法相。(五蕴者...
《三藏法数》 / 239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处在不明,想像之国。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邱-丘+芽]又作[糸邪],同以遮切。师子国南浮海数千里,洲人卑小,长餘叁尺,人身鸟喙,唯食[糸邪]子,既无榖稼,所以不识於牛也。」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叁藏者,谓经律论,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皆名藏。 一、修多罗藏,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合也。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故名契经也。 二、毗柰耶藏,梵语毗柰耶,华言律,又云善治。谓能治众生之恶,如世法律则能断决重轻之罪,故名律也。 叁、阿毗达磨藏,梵语阿...
《三藏法数》 / 162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论问云:既说法界一相,佛体无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复假求学诸善之行?答曰: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而有矿(古孔切)秽之垢,若不以方便磨治,终不得净。故说四种方便。(梵语摩尼,华言如意。) 一、行根本方便,谓观一切法自性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及观一切法因缘和...
《三藏法数》 / 363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四大洲各有二中洲附属之。南赡部洲之二中洲:一、遮末罗洲Cāmara,此译言猫牛。二、筏罗遮末罗洲Varacāmara,此译言胜猫牛。东胜身洲之二中洲:一、提訶洲Deha,此译言身。二、毘提訶洲Videha,此译言胜身。西牛货洲之二中洲:一、舍諦洲Śāthā,此译言諂。二、嗢怛罗漫怛里拏洲Utt...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宗即派也。谓外道教文传习西域,不出十一宗;而九十五种外道,无不尽摄也。 一、数论师,计冥谛生,从数起论,名为数论。又论能生数,名为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者,皆名数论师。计冥谛生者,百论云:从冥生觉,乃至神我,共成二十五谛;以前二十四谛从神我而生,依神我为主,...
《三藏法数》 / 1050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谓以十二因缘分为叁世因果。无明与行二者,是过去之因;爱、取、有叁者,是现在之因;生、老死二者,是未来之果;识与名色、六入、触、受五者,是现在五阴之身,故名现在五果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一、识,识者,谓初入胎,阿赖耶现行之识种也。以...
《三藏法数》 / 366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贤劫千佛之前因也。杂宝藏经曰:「佛告诸比丘,过去久远无量世时,波罗奈国中有山,名曰仙山。有梵志在彼山住,大小便利於石上,后有精气堕小行处。有雌鹿来舐,即便有身。生一女子,梵志取之,养育长成。时梵豫国王求索此女,立為第二夫人。后时有身。相师占言:当生千子。日月满...
《佛学大辞典》 / 381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梵名婆毘吠伽Bhavaviveka,译曰清辩。為佛灭后一千一百年顷,与护法菩萨同时之论师,承龙树中观之宗旨,作大乘掌珍论。以破护法之有宗而立空宗,是在印度為空有二宗諍论之嚆矢。西域记十曰:「论师雅量广远,外示僧佉(数论)之服,内弘龙猛(龙树)之学,曾闻护法菩萨隆名,怀谈...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如来有七种之性自性,性者即不变迁之义,此不变迁之性即為如来之自性,故名性自性。一集性自性,集即聚也,其性自性,即是万善聚集之因,是约於圣而论。故经曰:即叁世如来性自性第一义心也。二性自性,由前第一义心所集万善之因而各有自性存於内,故名性自性。叁相性自性,可见而...
《佛学大辞典》 / 345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梵语僧伽Saṁgha,一译和合。和合僧者,梵汉双举也。比丘叁人已上集同处,持同戒,行同道者,名和合僧。见[僧]条。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又名悦喜叁昧耶,大叁昧耶真实印,素囉多大誓真实印。即谓行者发菩提心,灭除诸障,既為金刚萨埵,观自他无别,為同体大悲时,自住於无上欢悦之想也。大教王经一曰:「尔时薄伽梵復入极喜王大菩萨叁昧耶,所生萨埵加持,名金刚叁摩地,一切如来极喜叁昧耶也。」普贤念诵仪轨曰:「...
《佛学大辞典》 / 365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以眾宝庄严之大白牛车也。以譬一乘之法。法华经譬喻品曰:「以眾宝物造诸大车。(中略)有大白牛,肥壮多力,形体姝好,以驾宝车。」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相待有,待即对待之义。谓如长短彼此等,实无长短,亦无彼此,以相待故,乃有长短等名。是则长因短有,短因长有,彼亦因此,此亦因彼,东西南北,皆亦如是,故名相待有。 二、假名有,假即虚假不实也,谓如毡,因毛缕而成,若无毛缕,毡则何有。是知毛缕因缘和合,假名为毡...
《三藏法数》 / 198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一时各有叁兽。总為叁十六兽。止观八曰:「一时為叁十二时,即有叁十六兽。寅有叁:初是猩,次是豹,次是虎;卯有叁:狐,兔,貉;辰有叁:龙,蛟,鱼;此九属东方木也。已有叁:蝉,鲤,蛇;午有叁:鹿,马,獐;未有叁:羊,雁,鹰;此九属南方火也。申有叁:狖,猿,猴;酉有叁...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迦叶之译名。自光饮蔽他微光之义。名為饮光有二义:一是祖先之姓,故名。一彼身有光明,故名。文句一下曰:「摩訶迦叶,此翻大龟氏。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从德命族,故言龟氏。真諦叁藏,翻光波,古仙人身光炎涌,能映餘光使不现,故言光波,亦云饮光。迦叶身光,亦能映物...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戒禁取见之一种。天竺之外道有执牛行以為生天之因者。百论疏上中曰:「持牛戒者,如俱舍论说,合眼低头食草以為牛法,彼见牛死得生天上,即寻此牛八万劫来犹受牛身。不达尔前有於天因,谓牛死得生天,是故相与持於牛戒。成论云:持牛戒,若成则堕牛中,如其不成则入地狱。然外道苦...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此又為用於天文占星之法者,其名目与形像,在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院。曼荼罗之名与宿曜经之名大同小异。十二宫,如二十八宿各有分掌之事物以判吉凶者也。即太阳分之六宫,如其次第,掌军旅,宫房,库藏,病患,将相,刑杀之事。太阴分之六宫,掌学事,吏职,厨饍,马厩,户钥,狱讼...
《佛学大辞典》 / 299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劫初诸说上,皆有万名,眾生渐钝,则减為千名(如帝释之千名),眾生弥昧,则减為百名,眾生更愚,则减為今之而十名。天竺俗法有十名,天上利根,尚有百名,大日如来天上成道,故应之而立百八号,释尊於人界成道,故亦应之而立十号。其十号者:一、[如来]。梵曰鞞多庶罗那叁般那Vi...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谓如来初成正觉,因为提谓长者开受叁归之戒,翻邪归正,以为入道根本。是故叁乘行者,修因证果,皆以此为道也。华严经疏云:叁宝吉祥,最胜良缘,有归依者,能办大事,生诸善根,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是名叁归依。(叁乘者,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也。) 一、归依佛,梵语佛陀...
《三藏法数》 / 376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逗者止也投也,小大顿渐之教法各止住於其机类而不通融於他也。又各投合其机而与以应分之益也。总就方便教上而言。说文曰:「逗,止也。又通作投。」正韵「物相投合也。」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又称五分作法。谓因明以五支作法之论式也。弥勒,无着,世亲等古因明师所立,各家之论式,亦无一定。瑜伽师地论第十五,明五明处,其中於因明处之下曰:「能成立法,有八种者:一立宗,二辩因,叁引喻,四同类,五异类,六现量,七比量,八正教量。」显扬圣教论亦全与之同。此八能...
《佛学大辞典》 / 777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法会表白,终后唱礼,师登礼盘,唱五悔五大愿等之文。谓之唱礼。其唱礼初所唱奉请之佛名,有金、胎、合之叁种差别。胎藏界唱礼南无清净法身毘卢遮那佛、南无东方宝幢佛、南无西方无量寿佛、南无南方华开敷佛、南无北方天鼓雷音佛(已下诸菩萨等省略)。金刚界唱礼南无常住叁世净妙...
《佛学大辞典》 / 304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百法束为五门:谓色法十有一,心法八,心所有法五十有一,不相应行法二十有四,无为法六,共成一百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法,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
《三藏法数》 / 1706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盗他之牛不知其方法,则不能得醍醐味,以喻外人之剽窃佛教之文句,不能得解脱之益者。涅槃经叁曰:「世尊入涅槃后,盗窃如来遗餘善法若戒定慧,如彼诸贼劫掠诸牛。诸凡夫人虽復是戒定慧不能解脱。以是义故,不能获得常定常慧解脱,如彼群贼不知方便已失醍醐。」叁论玄义曰:「若言...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四十八卷,清释续法,总集贤首清凉圭峰等着述六百餘卷,而成贤首宗一家言。以祖述贤首而判释迦如来一代之所说法者,故曰贤首五教仪。凡六卷。嗣因旨义深奥,又自為之科註。為贤首宗一家之要书也。卷首冠以悬谈二卷。合五十卷。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示有风疾,命阿难乞乳於梵志家。梵志讥嫌。维摩说法开悟之。帝释化為童子,[穀-(一/禾)+牛]牛,牛母牛子欢喜布施,阿难以之白佛,佛说牛之往因,授成道之记。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 《佛说乳光佛经》譬人命之危。涅槃经一曰:「是身易坏,犹如河岸临峻大树。」慈恩传九曰:「眾缘和合,念念无常,虽岸树井藤不足以儔危脆。」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后得智者,菩萨行满化他之智也。谓菩萨起行度生,分别显示,而能觉了,通达诸法,忆持不失,建立正教,令他修行。观一切法,随缘和合,随意所欲,无不满足,故有五种之别也。 一、通达,通达者,谓菩萨由此后得智,而能于观心中所知所见境界,一切诸法皆悉无碍也。 二、随念,...
《三藏法数》 / 298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缘者,指上界四諦与上二界四諦之八諦。行者,指欲界四諦下十六行相与上二界四諦下十六行相之叁十二行相。自声闻乘四善根之初至忍法之上忍,连环普观此上下八諦之叁十二行相,同自中忍之位,一行减之,遂至留苦或道等之一行相,谓之减行,每减其四行相自减一諦,故谓之减缘。其所以...
《佛学大辞典》 / 421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卷,宋施护译。与沮渠京声译之諫王经,玄奘译之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义净译之佛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大同小异。佛為波斯匿胜军王Prasenajit说王法,并说十二因缘。但四山一喻后之叁经,合於老病死衰之四、此合於邪行老病死之四、名為四怖。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 《佛说胜军王所问经》梵音samādhi,旧称叁昧,叁摩提,叁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於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於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传灯录十四谓石头迁法嗣潮州大颠,初参石头。石头问师曰:那个是汝心?师曰:言语者是。便為石头喝出。经旬日,师却问曰:前者既不是,除此外何者是心?石头曰:除却杨眉动目将心来。师曰:无心可将来?石头曰:元来有心,何言无心,无心尽同谤。师言下大悟。后辞师隐居潮州灵山。...
《佛学大辞典》 / 431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智度论二曰:「佛后百年,阿输迦王,作般闍於瑟大会。诸大法师,论议异故,有别部名字。从是以来,展转至姓迦旃延婆罗门道人,智慧利根,尽读叁藏内外经书。欲解佛法,故作发智经八犍度。」是即发智论也。光记一曰:「至叁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发智论,二万五千颂。」婆藪槃豆传曰...
《佛学大辞典》 / 478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毘奈耶杂事四十曰:「一、高声共许净法(四分「得寺内」,十诵「如是净」,五分「求听净」),比丘在寺内作别眾非法之羯磨大眾高声共许,则其法成。二、随喜净法(四「后听可」,十「证知净」,五「合於求听净中」),比丘作非法之羯磨,其座大眾随喜,又於界内先作别眾之羯磨,然...
《佛学大辞典》 / 816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胎藏界真言本经大日经虽说诸种之曼荼罗而根本之都会檀曼荼罗由十叁大院而成,以大日為中心輳合一切之佛菩萨诸天诸神者,但现图之曼荼罗则省四大护院之一而為十二大院。见现图曼荼罗条。(CBETA註:疑為见[现图曼陀罗]条)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谓佛法僧,名虽有叁,体性是一,故名同体叁宝。 一、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性体灵觉,照了诸法,非空非有,是名佛宝。 二、法宝,法即轨持之义。谓法性寂灭,而恒沙性德,皆可轨持,是名法宝。 叁、僧宝,僧,梵语具云僧伽,华言和合众。谓恒沙妙德,性相不二,...
《三藏法数》 / 131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又作阿尾罗吽欠,阿毘罗吽剑,阿味罗[合牛]欠。khaṁ,胎藏界大日如来之真言也。大日经叁曰:「尔时毘卢遮那世尊,又復住於降伏四魔金刚戏叁昧,说降伏四魔解脱六趣满足一切智智金刚句字:南麼叁曼多勃駄喃,阿味罗[合牛]欠。」大日经疏十一曰:「此五字,即是降四魔真言句也。」毘...
《佛学大辞典》 / 247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梵语瞿磨夷,巨磨Gomaya,印度风俗以牛粪為最清净者,净物必用之。密教之仪轨,亦傚之。以牛粪涂坛去污秽為法。大日经疏四,示牧牛场之迹造曼陀罗事曰:「牛栏者西方聚落,牧牛共在一处,去村或十里五里,既积多时,牛屎尿徧地重积,梵俗以為净。」又说造坛之法曰:「如是次第除诸...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末会善财童子先於福城之东庄严幢娑罗林中,闻文殊说法,依其指导次第南行值诸知识而闻说法。其知识之数,旧华严列四十四人,合文殊為四十五人,新华严加后之知识九人,而列五十四人,加文殊则总為五十五人。今举南询之智识,故除文殊,又,第五十番知识德生童子与...
《佛学大辞典》 / 1581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译曰瓦碗。大日经二曰:「依於嚩廋方,闔以捨囉梵。」慧琳音义叁十六曰:「捨囉梵,唐云瓦碗也。於西北隅风神王位作法,止风雨,以瓦碗合之。」梵Śarāva。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对无法之语。如龟毛兔角体性都无者,谓之无法,如他之事物体用非无者,谓之有法。涅槃经十曰:「本有今无,本无今有。叁世有法,无有是处。」 又於因明宗之前句,名為有法,后句名為法。即前句有后句之法之义。例如声(是有法),无常(是法)合二者而名為宗。因明大疏上本曰:「...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十二合掌之一。礼拜之时,合左右之掌,交叉十指,谓之归命合掌。即金刚合掌也。大日经疏十叁曰:「令十指头相叉,皆以右手指加於左手指上,如金刚合掌也。此云归命合掌,梵音名鉢囉拏摩合掌。」莲华部心轨曰:「归命合掌亦名金刚合掌。」梵Praṇama。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未起塔处起塔,塔,梵语具云塔婆,华言高显。谓人能起塔者,当来之世,受初禅天福。经云:若有善信男子女人,求梵天福者,未曾起塔婆处,于中能起,是为初受梵天之福也。 二、补治故寺,谓修补破坏故寺,当来之世,受二禅天福。经云:补治故寺,是为第二受梵天之福也。 叁...
《三藏法数》 / 225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Nīla-ut ala,四种莲华之一。大日经疏十五曰:「泥卢鉢罗,此华从牛粪种生,极香,是文殊所执者,目如青莲,亦是此色。」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Gomūtra,译曰牛屎。慧琳音义叁十六曰:「瞿摸怛罗,梵语,唐云牛溺。」演密钞一曰:「瞿摩,牛也。乌怛罗,液也。」梵语杂名曰:「屎,梵语亩怛罗。」与牛粪共於清净者用之。见[瞿摩夷]条。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Mahākāśya a,具曰摩訶迦叶波。摩訶译曰大。迦叶波译曰龟或饮光。婆罗门种之一姓。名毕波罗Pi ala,彼父母祷於毕波罗树神而生,故名毕波罗。為大富长者之子,能捨大财与大姓,修头陀之大行,為大人所识,故标大之名。以别於十力,优楼频罗等之迦叶姓。法华光宅疏一曰:「摩訶...
《佛学大辞典》 / 412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见修无学之叁道中,特於见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建立九种之区别也。盖徧知為於四諦之境周徧知之之意。虽以智為其性,然今非称智為徧知。乃以因此徧知而断烦恼之故,於果附以因之名,名断為徧知。所谓断徧知是也。 俱舍论光记二十一云:「断徧知,谓诸断择灭為体。徧知是智,即是断...
《佛学大辞典》 / 1094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幻,幻术师所作之种种相貌也。二、阳炎,热空尘等因缘和合,於旷野之中现水相者也。叁、梦,睡眠中所见之种种境界也。四、影,镜中之影像也。五、乾达婆城,蜃气映日光於大海上现宫殿之相者也。六、响,深谷等中依声而生之声也。七、水月,水中所现之月影也。八、浮浪,水上所...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末会善财童子先於福城之东庄严幢娑罗林中,闻文殊说法,依其指导次第南行值诸知识而闻说法。其知识之数,旧华严列四十四人,合文殊為四十五人,新华严加后之知识九人,而列五十四人,加文殊则总為五十五人。今举南询之智识,故除文殊,又,第五十番知识德生童子与...
《佛学大辞典》 / 1590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又曰四乘家。大乘有叁乘家与一乘家之异义,如叁论法相為叁乘家,其说谓佛之教法,终始不超叁乘,但法华已前,主说叁乘,於法华废权之二乘,而归实之一菩萨乘。然则权实双存而有叁乘,因而谓之為叁乘家。又如华严天台叁乘中之菩萨乘与二乘皆為方便假说,至法华更说一佛乘,开会前之...
《佛学大辞典》 / 349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於上五法加於其真言上下之语,各随於其法而定,诸轨之说不同。如图五说中,就秘藏记之说而释之,则息灾法安唵字於真言之初者,归命之义也。行者归於本尊,彼此不二之义,一切灾难,依於贪瞋痴之烦恼,烦恼之根,无始之间隔(无始无明)也。若生佛不二,自他一息,达於如理,则诸灾...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立印轨曰:「復次献华座,名金刚莲华。定慧芙蓉合,水(无名)火中俱散开,犹如莲华叶。二风头屈附火初节之侧住,奉诸佛菩萨。」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光宅者,梁光宅寺,云法师也,立四乘教。谓临门叁车,为叁乘,即权教也;四衢所授大白牛车为第四乘,即实教也。 一、羊车,谓声闻之人,以析空观,观于生灭四谛,破见、思烦恼,证真谛理,得离叁界生死;如乘羊车,出于火宅。故法华经云:为求羊车,出于火宅。是也。(析空观者...
《三藏法数》 / 489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一、少字摄多义,谓于一字中包摄多义也。如圆觉经,长行文中,佛为普眼菩萨说四大和合,各离之相,文义甚长,至于重颂,则以四句,收摄多义。偈云: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等是也。(长行者,经之散文;重颂者,经之偈文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
《三藏法数》 / 381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一、立宗,宗,犹主也,要也,以所立之法为宗要也。谓如五蕴等法,皆假因缘而生,实无自性,于中求我,决不可得,故说诸法无我,以破执我立论者,是名立宗。(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因缘者,谓眼等六根为因,色等六尘为缘也。执我立论者,谓执五蕴之身为我,...
《三藏法数》 / 567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叁有之一。如色香味触四事之因缘和合,假名為酪。是酪者其实為色香味触,无酪之自体,而以假名之故有酪,是即假名有也。就色香味触一一而言亦然。见智度论十二,叁藏法数十叁。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本因,本初发菩提心修菩萨道所修之因也,经云:我本行菩萨道时所成寿命今犹不尽是也。二、本果,本初所行圆妙之因,契得究竟常乐我净,乃是本果。经曰: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是也。叁、国土,本既成果,必有依国,今既迹在同居土,或在叁土,中间亦有四土,本佛亦应有土,復居何...
《佛学大辞典》 / 527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Pāśu ata,又曰波输鉢多,涂灰外道也。玄应音义二十二曰:「波输鉢多,此涂灰外道名也。徧身涂灰,髮则有剃不剃,衣纔蔽形,但非赤色為异耳,事魔醯首罗天者也。」同二十四曰:「播输鉢多,亦作波输。」俱舍光记九曰:「播输鉢多外道,此云牛主。谓事天主,摩醯首罗天乘牛而行。...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Pāśu ata,又曰波输鉢多,涂灰外道也。玄应音义二十二曰:「波输鉢多,此涂灰外道名也。徧身涂灰,髮则有剃不剃,衣纔蔽形,但非赤色為异耳,事魔醯首罗天者也。」同二十四曰:「播输鉢多,亦作波输。」俱舍光记九曰:「播输鉢多外道,此云牛主。谓事天主,摩醯首罗天乘牛而行。...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念念坏灭无常,谓根、尘相对所起心念,前念既灭,后念复生,生已还灭,念念不住,皆悉无常,是名念念坏灭无常。(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二、和合离散无常,谓一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成,本无实体...
《三藏法数》 / 209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Gavāṁ ati,又旧称憍梵波提。新称笈房鉢底,笈防鉢底。译曰牛相。法华玄赞一曰:「梵云笈房鉢底,此云牛相。憍梵波提,讹也。过去因摘一茎禾数颗堕地,五百生中,作牛偿他。今虽人身,尚作牛蹄牛呞之相,因号為牛相比丘。」见[憍梵波提]条。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Nīla-ut ala,四种莲华之一。大日经疏十五曰:「泥卢鉢罗,此华从牛粪种生,极香,是文殊所执者,目如青莲,亦是此色。」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以摩多体文四十七言(又四十九言),為本而生之文字有十八章,载於悉曇字记。寄归传四曰:「本有四十九字,共相乘转成一十八章。总有一万餘字,合叁百餘颂。」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以四大种為能造之因,以诸色法為所造之果,是有五因:一、生因,生四大种所生之色,名為生因。二、依因,造色生已,而随逐於大种如弟子之依於师,故名依因。叁、立因,任持四大种所造之色,如持壁画,名為立因。四、持因,使所造之色,相续而不断绝,名為持因。五、养因,增长四大...
《佛学大辞典》 / 302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梵语曰翳鍐Evam,指物之词也。又印可之辞也。资持记上一之一曰:「如是者指示之词。」胜鬘宝窟上本曰:「印述之辞,如是如是。诚如圣教,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中略)法称合道理,故言如是。」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梵云阿波陀那Avadāna,以了知之法,显未了知之法也。法华文句五曰:「譬者比况也,喻者晓训也。託此比彼,寄浅训深。(中略)动树训风,举扇喻月,故言譬喻。」涅槃经二十九说八种之喻法:一,顺喻,随顺世諦,次第自小向大而喻也。天降大雨,则小坑满,小坑满,故大坑满,大坑满...
《佛学大辞典》 / 429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依七曜与二十八宿配合而生之吉日名。例如月与尾宿合之时,恰如当於日曜日,是名金刚峰日。此日宜修一切降伏法。宿曜经下曰:「太阳直日(日曜日也),月与尾合。太阴直日(月曜日也),月与心合。火曜直日,月与壁合。水曜直日,月与昴合。木曜直日,月与井合。金曜直日,月与张合...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Mahā-maudgalyāyana,比丘名。法华经作大目犍连。阿弥陀经作摩訶目犍连,略曰目犍连,又曰目连。新称曰摩訶没特伽罗,没特伽罗子。姓也。译曰大讚诵,大莱茯根,大胡豆,大採菽等。佛十大弟子之一人。称為神通第一者。初与[舍利弗]同為六师外道之一人,颇精通教学。虽领一百徒弟...
《佛学大辞典》 / 485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在色者二缘和合,在心者四缘和合时,阿赖耶识所持之种子,生现行。是本有种子生果之功能也。此谓之种子生现行。其现行之法,必随所应而薰种子,其薰之种子,即新薰种子也。此谓之现行薰种子。应知此时有叁法,成二重之因果。叁法者:一為能生之种子,二為所生之现行,叁為所薰之种...
《佛学大辞典》 / 247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十八有学之一。一来向中证极果之圣者也。此有二种:一叁生家家,断欲惑叁品,既灭四生,犹餘六品,即叁生者。二二生家家,断欲惑四品,既灭五生,犹餘五品,即二生者。此圣者叁生或二生,由家转生於家,证极果,入涅槃,故称家家。而叁生二生之一生,与人之一生皆谓之少生或半生。...
《佛学大辞典》 / 673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黄牛之尿、粪、乳、酪、酥也。苏悉地经仪轨下曰:「牛五净者,谓黄牛尿及粪未堕地者,乳酪酥。」 又(术语)谓色界第四禪之五净居天也。安乐集上曰:「寄华五净,风日不萎。」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牛乳,牛酪,白米也。修法行者食之。十一面神咒经曰:「行者唯应食叁白食,乳酪饭。」末法中一字心咒经曰:「持法之人须喫叁白食,所谓乳酪粳米,不得破斋。」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曰:「清净洗浴,着鲜净衣,喫叁白食,所谓乳酪粳米。」一切法功德庄严王经曰:「惟喫叁种白食...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溈仰宗之灵祐,依楞严经而揭叁种生,以提撕学者:一、想生,对於尘境而妄想之能思心也。二、相生,识情所思一切境界之相也。叁、流注生,识尘和合,念念相续之一切烦恼也。吾等无始以来以此叁者,污清净之镜智。人天眼目四曰:「师一日谓仰山曰:吾以镜智為宗要,出叁种,所谓想生...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佛灭后,经典之结集。有二藏叁藏四藏五藏等之别。经量部為经律二藏之结集。萨婆多部為叁藏之结集。大眾部為四藏或五藏之结集。四藏者叁藏与杂藏也。此中摄一切菩萨之教行。增一阿含经序品曰:「方等大乘总玄邃,及诸契经為杂藏。」分别功德论一曰:「杂藏者,非一人说。或佛所说,...
《佛学大辞典》 / 286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子丑等十二时,有鼠牛等十二兽,此一一兽中,有叁属兽,故正属合有叁十六禽兽也。各随其时来恼座禪行者。见[十二兽]条。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A ara-godānīya,又作西瞿耶尼,西瞿伽尼。西大洲名。瞿陀尼译曰牛货。其俗以為牛货币,故名。在须弥山之西方。玄应音义二十叁曰:「西瞿陀尼,或云俱耶尼,或作瞿伽尼。瞿此云牛,陀尼此云取与,以彼多牛。用市易,如此间用钱帛等也。」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二十卷,唐智昇撰。以叁藏经论编為目录。不分门目,但以译人时代為先后。起汉明帝永平十年丁卯,迄开元十八年庚午,凡六百六十四载,中间传经緇素总一百七十六人,所出大小二乘,叁藏圣教,及圣贤集传,併及失译总二千二百七十八部,合七千四十六卷,分為二录:一曰总括群经录。皆...
《佛学大辞典》 / 288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见修无学之叁道中,特於见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建立九种之区别也。盖徧知為於四諦之境周徧知之之意。虽以智為其性,然今非称智為徧知。乃以因此徧知而断烦恼之故,於果附以因之名,名断為徧知。所谓断徧知是也。 俱舍论光记二十一云:「断徧知,谓诸断择灭為体。徧知是智,即是断...
《佛学大辞典》 / 1094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阿育王為第四女所造也。梁书扶南国传曰:晋咸和中,丹阳尹高悝,行至张侯桥,见浦中五色光长数尺。不知何怪,乃令人於光处掊视之。得金像,未有光趺。悝乃下车载像,还至长干巷首,牛不肯进。悝乃令驭人任牛所之。牛径牵车至寺,悝因留像付寺僧。每至中夜,常放光明。又闻空中有金...
《佛学大辞典》 / 389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僧俗和合,住於一处,如树木之丛集為林也。特為禪庭之名。以禪之翻名,有功德丛林之语也。智度论叁曰:「僧伽,秦言眾,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聚是名為林,(中略)僧聚处得名丛林。」大乘义章十叁曰:「禪者是中国之言,此翻名為思惟修习,亦云功德丛林。(中略)功...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Kalala,又作羯罗蓝,歌罗逻,羯刺蓝,羯逻罗等。译曰凝滑,杂秽等。父母之两精,初和合凝结者。自受生之初至七日间之位。胎内五位之一。玄应音义二十叁曰:「羯逻蓝,旧言歌罗逻,此云和合,又云凝滑。父母不净和合,如蜜和酪,泯然成一。於受生七日中,凝滑如酪上凝膏,渐结有肥...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僧伽Saṁgha之略。译曰和或眾。四人已上之比丘和而為眾。新译家以為叁人已上。智度论叁曰:「僧伽,秦言眾。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僧非可名一人之上。寄归传叁曰:「凡有书疏往还,题云求寂某乙、小苾芻某乙,(中略)不可言僧某乙。僧是僧伽,目乎大眾,寧容一己輒道四人,...
《佛学大辞典》 / 494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又作八关斋戒,八支斋法等:一,不杀。二,不盗。叁,不婬。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身不涂饰香鬘。七,不自歌舞,又不观听歌舞。八,於高广之床座不眠坐。九,不过中食。此中前八者為戒而非斋,第九者正為斋戒。即合八种之戒与一种之斋戒而名八斋戒,是成实论智度论之意也,...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随说因。於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惑业繫缚之法,及不繫缚之法,随其见闻觉知而起言说,是名随说因。二观待因。诸有情欲求叁界有繫缚之乐,及出世间不系缚之乐,於彼之所缘或為求得,或為受用,观彼而对此,是名观待因。叁牵引因。由净不净之熏习,叁界善恶诸行,於可爱不可爱之趣中...
《佛学大辞典》 / 427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明眼论曰:「一劝请神分,必须劝请权实诸神故。二除障神分,依守护神念力可除天魔障碍故。叁显本神分,依修善力显本地,倍增威光故。四和合神分,依本迹和合,可满足二世悉地故。五供养神分,依上四种,使诸天龙神等欢喜,供养礼拜讚嘆故。」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亡身於幻之爱欲,譬如犬吠井中之影。智度论八十九曰:「如恶狗临井,自吠其影。水中无狗,但有其相。而生恶心,投井而死。眾生亦如是,四大和合,故名為身。因缘生识和合,故动作言语。凡夫人於中起人相,生爱生恚,起罪业,堕叁恶道。」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尔时佛告阿难言。此观世音菩萨所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神咒者。真实不虚。若有人等所求愿。而欲请求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者。取拙具罗香。咒三七遍烧。时观世音菩萨必即来到(拙具罗香者安悉香是也)。 若有人等横鬼所著。取弭哩吒那烧作灰。和净泥捻作横鬼形。于千眼像前。...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治病合药经》 / 2818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五逆罪之一。此有二种:一破法轮僧,如提婆达多立五种之邪法,与佛之法轮对立,以分离听闻佛之法轮之僧眾也。二破羯磨僧,於同一界内作别种之羯磨(作法),而破羯磨僧之和合也。此中前者其罪最重,止於佛在世(佛灭后无转法轮故)。次者其罪轻,通於在世灭后。资持记上叁之一曰:...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谓向彼说此,向此说彼,斗构是非,离间和合,致令乖分,故名两舌。 一、得弊恶眷属,得弊恶眷属者,谓因前世两舌,使人朋俦分离乖间,皆生怨恶,故感今生得弊恶眷属也。 二、得不和眷属,得不和眷属者,谓因前世两舌离间人之亲爱,使不和合,故感今生得不和眷属也。
《三藏法数》 / 117字 / 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车匿牵马还,望绝心悲塞, 随路号泣行,不能自开割。 先与太子俱,一宿之径路, 今舍太子还,生夺天荫故。 徘徊心顾恋,八日乃至城, 良马素体骏,奋迅有威相。 踯躅顾瞻仰,不睹太子形, 流泪四体垂,憔悴失光泽。 旋转恸悲鸣,日夜忘水草, 遗失救世...
《佛所行赞》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2710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古云瞿伽尼,或作瞿耶尼瞿陀尼,皆讹转也。正云遇嚩柅。义译為牛货。毘曇云:以彼多牛,用牛货易故。因以為名。见希麟音义。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以七曜与二十八宿相应之日名甘露日,為大善日。宿曜经下曰:「太阳直日,月与軫合;太阴直日,月与毕合;(中略)土曜直日,月与星合;已上名甘露日,是大吉祥。宜册立受灌顶法,造作寺宇,及受戒习学经法,出家修道,一切并吉。」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梵语僧伽Saṁgha,此译眾,旧译家谓四人已上之和合,新译家谓叁人已上之和合。天台观经疏曰:「眾者,四人已上乃至百千无量。」法华义疏二曰:「四人已上,至万二千人以还悉名為眾。」法华玄赞一曰:「眾者僧也。理事二和,得眾名也。叁人已上得僧名故。」见[僧]条。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传灯录九曰:「大安禪师,造於百丈,礼而问曰: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百丈曰:大似骑牛觅牛。师曰识后如何?百丈曰:如人骑牛至家。」碧巖七则评曰:「有者道大似骑牛觅牛,有者道问处即是。」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Gavāṁ ati,又旧称憍梵波提。新称笈房鉢底,笈防鉢底。译曰牛相。法华玄赞一曰:「梵云笈房鉢底,此云牛相。憍梵波提,讹也。过去因摘一茎禾数颗堕地,五百生中,作牛偿他。今虽人身,尚作牛蹄牛呞之相,因号為牛相比丘。」见[憍梵波提]条。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同於[香篆]条。象器笺十九曰:「希叟曇禪师广录禪房十事香印颂云:要识分明古篆,一槌打得完全。烧炷旃檀牛粪,衲僧鼻孔校穿。」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义净叁藏渡天时,天竺之小乘宗唯有四部。寄归传一曰:「诸部流派,生起不同,西国相承大纲唯四。註云:一、阿难耶莫訶僧祇尼迦耶,周云圣大眾部。分出七部,叁藏各有十万颂,合叁十万颂,周译可成千卷。二、阿离耶悉他陛攞尼迦耶,周云圣上座部。分出叁部,叁藏多少同前。叁、阿离...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与四暴流同,一欲軛,二有軛,叁见軛,四无明軛也。和合有情而使受种种之苦,故云軛。俱舍论二十曰:「应知四軛与四暴流同。」又曰:「和合有情,故名為軛。」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修护摩而据炉者。有大坛水坛木坛叁种。掘地而涂牛粪,如式行大作法,谓之大坛,不作掘地等事,但以洒水净其地,急速作之,谓之水坛,如当今所行,以木作坛,炉据其中,谓之木坛。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佛就比丘波罗夷特说四喻戒之。五分律一曰:「犯婬者,如针鼻缺不可復用,如人命尽不可復活,如石破不可復合,如断多罗树心不可復生。」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南泉溈山之宗匠,皆言老僧百年后,成了一头水牯牛。牯牛為牝牛,可以生犊。然则今之诸禪师是犊牛之前身而已,假以骂禪宗也。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以瞋恚之心害人,如暴牛之觝触人者。无量寿经下曰:「朦冥觝突。」又曰:「鲁扈觝突。」法华文句四曰:「慳贪堕饿鬼,觝突堕畜生,十恶堕地狱。」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拜佛宜从佛制,其拜法与俗制不同,兹将拜法详述如下:一、两手合掌,当胸,站於蒲团之前。二、分右掌向下,按於蒲团之中心(此為一把左掌不动),两膝跪於蒲团。叁、以左掌按於蒲团之前左边(此為一把)。四、以右掌从中心移於蒲团之前右边(此為半把故拜之俗名谓之两把半),两掌...
《佛学大辞典》 / 392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大曼荼罗,总集诸尊之坛场(即旧译曰坛者)及其诸尊之形体,并图画其坛场之全体及诸尊一一者是也。是為曼荼罗之总体,故云大。大者五大之义,又广大之义,他叁种虽亦係五大所成,而此為总体,且最广大,故独名為大。二叁昧耶曼荼罗,画诸尊手所持之器杖及印契者是也。叁昧耶為本...
《佛学大辞典》 / 592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Mahānāgā,译曰大无罪,大龙象。阿罗汉及佛世尊之德号。智度论叁曰:「摩訶言大,那名无,伽名罪。阿罗汉诸烦恼断,以是故名大无罪。復次那伽或名龙,或名象,是五千阿罗汉,诸阿罗汉中最大力,以是故言如龙如象。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大。」大日经疏五曰:「摩訶那伽是如来别...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色香味触四种之极微也。此四微為色法之元素,依四微而成地水火风四大,依四大而成五智。是為成实论之宗义。中论疏四末曰:「成实论云:四微成四大,四大成五根。」止观五曰:「镜中能成四微尚不可得,况所成幻柱?」同辅行曰:「言四微者,色香味触。」观心二百门曰:「能生树根,...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於相应所缘二缚之中,更开所缘為四缚,合於相应缚而為五缚。四缚者:一同部同品缚,二同部异品缚,叁异部同品缚,四异部异品缚。部谓四諦修道之五部,品谓贪瞋等之各种。见俱舍光记一。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六根与六尘也。旧译六根云六情。智度论二十叁曰:「情尘识和合,所作事业成。」又心情之尘垢也。慈恩寺传九曰:「定凝慧水,非情尘所翳。」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挽臼石之牛也,彼磨牛只劳身形,以喻比丘之徒,身虽行道,而心无行道者。四十二章经曰:「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万善同归集二曰:「行道礼拜,未具真修。祖立客舂之愆,佛有磨牛之誚。」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Dhasmatrāta,阿罗汉名。译曰法救。有四人:一於佛灭后叁百年出世,作无常品等鄔南那颂。俱舍论一曰:「大德法救无常品等。」同光记一曰:「达磨多罗,此云法救。师涅槃后叁百年出世。」二於四百年出世,為婆娑论四评家之一人,俱舍论中往往引之。叁於六百年出世,立漏随增义之人...
《佛学大辞典》 / 250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凡夫与圣者也。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為圣者,其已下未断惑之人為凡夫。止观辅行一曰:「凡者常也,亦非一也,庶品多故。圣者,风俗通云:圣者声也。以其闻声知情,通天地,畅万物故也。易曰:圣者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节,与鬼神合吉凶。今出世圣不闻其声知九界...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