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大摩尼金刚宝山峰中。与大菩萨众俱。尔时世尊告金刚摩尼菩萨言。佛子若有菩萨求大菩提。为欲救度一切有情。已受菩萨律仪戒。学已曾发起大菩提心。有大悲愍。常欲奉事一切如来。欲广积集诸大菩萨福德资粮。欲证佛智。欲以无碍等持总持诸解脱门神通游戏。欲令虚空...
《佛说回向轮经》 / 1541字 / 7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西域天神也。唐书西域传註曰:「杜佑通典:职宫门视流内,有萨宝符祅正(祅希烟切,又呼朝切)。自注,祅者,西域天神,佛经所谓摩醯首罗也。元奘记尼波罗国邪正兼信,伽蓝天祠,接堵连隅。(中略)案西域故皆婆罗门祅教,汉霍去病踰焉支收休屠祭天金人,疑即胡祅像,非佛像也。」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7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Nivāsana,又作泥洹僧。新称泥嚩些那。又曰厥修罗(Kusñlaka),译言内衣。即裙也。行事钞下一之二曰:「涅槃僧法(此云内衣),僧祇佛於僧前自着内衣。又,泥婆珊那,泥伐散那,泥婆娑,旧称涅槃僧。教诸比丘,因制式。」资持记中叁之四曰:「涅槃僧,此云内衣,即是裙也。以西土...
《佛学大辞典》 / 228字 / 7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转轮王於轮宝之外,具六种之宝,合有七宝,又具足千子。长阿含六卷转论圣王修行经曰:「一金轮宝,二白象宝,叁紺马宝,四神珠宝,五玉女宝,六居士宝,七主兵宝。千子具足,勇健雄猛。」涅槃经十二曰:「即於东方金轮宝,其轮千辐,轂輞具足。(中略)復有象宝,状白端严如白莲华...
《佛学大辞典》 / 327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谓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乃能进行,故名安乐行。 一、身安乐行,谓身应当远离十种之事:一、远离豪势,二、远离邪人邪法,叁、远离凶险嬉戏,四、远离旃陀罗,五、远离二乘众,妨修大乘之行故,六、远离欲想,七、远离不男之人,八、远离危害之处,九、远离讥...
《三藏法数》 / 381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梵语蘗缚俱舍Garbha-kośa(dhātu)。有二义:一隐覆之义。如人在母胎而隐覆其胎也,理体隐於烦恼中而不显现,故云胎藏。二含藏之义。如母胎内含藏子体而覆育之也,理体能具足一切功德而不失之,故名胎藏。而此含藏有执持与出生之二义,其所譬之法有叁:一譬本具之理性。密教以地...
《佛学大辞典》 / 698字 / 7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五分律二十曰:「耆域能别音声本末之相,佛将至塚间,示五人髑髏。耆域徧叩白佛言:第一叩者生地狱,第二叩者生饿鬼,第叁叩者生畜生,第四叩者生人道,第五叩者生天上。佛言善哉皆如汝所说,復示一髑髏,耆域叁叩不知所之。白佛言:我不知此人所生之处。佛言:汝应不知。何以故?...
《佛学大辞典》 / 431字 / 7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经云:于一毛端现宝王刹。此是正报中现依报也。由佛具足不思议神通之力,故能依中现正,正中现依,依正融通,事理无碍,大小相含,一多平等。故于一毛之端,能现宝王刹也。
《三藏法数》 / 78字 / 7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此為密教所立。一自性法身。诸佛之真身,理智法性,自然具足,常住之法身,叁世常恒,為从身流出之菩萨说叁密之法。自体法然,故云自性,具无為之作业,故云法界,此有理智差别,法界诸法,体性寂然,法尔不改,名理法身,即胎藏之四重圆坛是也。一切之法,互相周徧,冥理同体,名...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7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具名大方等大集经。大方等為大乘经之通名。佛在欲色二界中间广集十方之佛菩萨,说大乘之法,谓之大集经。前后诸师,各译一部分,无全本。高丽藏本收诸师译本為一部,有六十卷。其中前二十六卷及叁十一卷至叁十叁卷之日密分叁卷,北凉曇无讖译,為诸译中之大本。他藏本称之為大方等...
《佛学大辞典》 / 414字 / 7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梵语叁昧Samaya,一译正受。叁為正,昧為受也。是禪定之异名。定心,离邪乱,谓之正,无念无想,纳法在心,谓之受。如明镜之无心现物也。大乘义章十叁曰:「离於邪乱故说為正,纳法称受。」探玄记叁曰:「纳法在心名為正受。」观经玄义分曰:「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缘虑并亡,叁昧...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7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锡兰岛本名楞伽,佛说楞伽经处也。山中拔海叁千尺,有胜区曰坎第,有湖作牛形,周遭可十里,故宫在焉。宫外一寺,有卧佛供养此中。岛中最高峰突出如方域,上有佛迹,长可二尺,土人往往於鸡鸣时攀躋瞻礼,谓可消灾难。殆即佛说经处矣。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Sundari,孙陀罗难陀尊者之本妻,译曰艳。 又Sundari罗汉名。一聚落之小儿,生而端正,名孙陀利,波斯匿王率小儿诣佛所,佛说四諦之法,小儿悟道,佛说其往因。见百缘经十。 又有婬女名孙陀利,在大眾中诽谤佛,是佛十难之一。佛说其往昔之因缘。名為孙陀利宿缘经。摄於兴起行经...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六根互用者,谓眼等六根更互而有其用也。如涅槃经云: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一根既尔,余根亦然。此真六根互用也。若据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所明,谓人以持经力故,得胜根用,虽未入初地,亦能一根具五根用,此相似六根互用也。若此言阿那律陀,无目...
《三藏法数》 / 737字 / 7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上。与大苾刍众俱。尔时大智舍利子法将中最。哀愍世间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今欲少咨问。愿垂听许。佛告舍利弗。随汝所问我当为说。时舍利子即以伽他请世尊曰。 大师所授记 当来佛下生 彼号为慈氏 ...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 /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 3253字 / 7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5日夫能仁之为教也。所契者道。所体者神。统法界而有为。穷三世而不息。无乎不在。故天为覆。地为载。日月星辰为照临。群生品物为吉凶消长。感而遂通。故凶可以避。吉可以趋。天地日月星辰万物。各可以使其至于当者。皆斯经之宗用也。其消禳灾难。导致祯祥。方轨坛仪。要制期限。粲然...
《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 越溪沙门性澄述 / 228字 / 7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Śikhin,又作式,式弃,式詰。大论作罽那尸弃。旧俱舍十叁作剌那尸弃Ratnaśikhin,新俱舍十八作宝髻增一阿含经四十四作式詰。优婆塞戒经作宝顶。本行经作螺髻。有二佛:一、值遇释迦佛初阿僧祇劫满之佛也。大论四曰:「释迦文佛从过去释迦文佛,到罽那尸弃,為初僧祇。」二、过去...
《佛学大辞典》 / 395字 / 7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黑色之袈裟。律中禁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许似青、似黑、木兰之叁不正色。似黑者即緇色,言如黑泥之色也。释门章服仪曰:「问:上引大乘中,被服染衣,未知何色成於如法?答:如经律中,通云坏色。故文云:当以叁种:青、黑、木兰,随用一坏,成如法色(坏者,言正色坏浊也)。(...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7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五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所证之果也,谓此五人,经劫不等,断尽烦恼,回心向大,证取菩提,故名五果回心。(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菩提,华言道。) 初果八万劫回心,初果即须陀洹也。谓断叁结之惑,而得此果。超四恶趣,于人天中七返受生...
《三藏法数》 / 574字 / 7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增一阿含经叁十叁曰:「劫初光音天,相谓我等欲至阎浮提地,即来下地食地肥故。失神足,皆共号咒。自相谓言:我等穷厄,不能復还天上。」经律异相一曰:「天地更始,盪盪空虚,了无所有,亦无日月。地涌甘泉,味如苏蜜。时光音诸天,或有福尽来生,或乐观新地,性多轻躁,以指尝之...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Madya,酒之总名。俱舍论十四曰:「酝食成酒,名為窣罗。酝餘物所成,名迷丽耶酒。即前二酒未熟已坏,不能令醉,不名末陀。若令醉时,名末陀酒。」瑜伽略纂十一曰:「末陀蒲桃酒也。」翻梵语九曰:「摩陀池,译曰醉也,增一阿含经叁十叁。」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7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谓菩萨约位进修,以妙觉为本,此觉由信而入,入则能住,故自发心住至灌顶住,通为十种也。 一、发心住,谓由前十信,相蹑进修,作真方便,显发十住之心,此心真精,发本明耀,令彼十信之用,于明耀中,遍互涉入,圆成一心之德。经云: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辉,十用涉入,...
《三藏法数》 / 806字 / 7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具名,佛说大乘不思议境界经,叁卷,赵宋施护译。佛住法界光明菩萨宫,入普徧光明叁摩地,而放大光明,殑伽沙之菩萨云集,妙吉祥菩萨入无垢普光叁摩地,现大神变而来,普华幢天子问修何法,而得如是神通,佛以四种之四法答之,又说妙吉祥最初发心转女成男之因缘。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7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别名知事。僧中之职名。司僧中之事务者。僧史略中曰:「案西域知事僧,总曰羯磨陀那Karma-dāna,译為知事,亦曰悦眾,谓知其事,悦其眾也。(中略)秦主勅选道碧法师為僧正,慧远為悦眾,法钦慧斌掌僧录。」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7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為护世四天王。其所居云四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天处之最初也。称為四天王天Caturmahārājakāyikās,东持国天Dhṛitarāṣṭra,南增长天Virūḍhaka,西广目天Virū ākṣa,北多闻天Dhanada,又...
《佛学大辞典》 / 371字 / 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天人之衣。其量至轻者。瓔珞本业经下曰:「净居天,衣重叁銖。」长阿含经二十曰:「忉利天衣,重六銖。」智度论叁十四曰:「四天王,衣重二两。忉利天,衣重一两。(中略)色界天,衣无重相。」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7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Mānavaka,又作摩纳婆,摩婆婆迦,摩纳婆嚩迦,那罗摩那。译曰:儒童,年少,人,长者。玄应音义一曰:「摩纳,或云摩纳婆,或云摩那婆,或云那罗摩那,或皆是梵音讹转也。此译云年少净行,或云人。」同二十一曰:「摩纳婆,又言摩纳缚迦,此云儒童,旧言摩那婆,或作那罗摩那,又...
《佛学大辞典》 / 404字 / 7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无上之正觉也。佛觉悟一切法之真智也。梵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译曰无上正等正觉。七佛经曰:「如是出家时,速成无上觉。」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7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又作摩伽罗,摩迦罗Makara,译曰鲸鱼,巨鰲。玄应音义一曰:「摩伽罗鱼,亦言摩竭鱼,正言摩迦罗鱼,此云鲸鱼,谓鱼之王也。」慧苑音义下曰:「摩竭鱼,此云大体也,谓此方巨鰲鱼也。」慧琳音义四十一曰:「摩竭海中大鱼,吞陷一切。」探玄记二十曰:「摩伽罗鱼者,此云极大之鱼,...
《佛学大辞典》 / 183字 / 7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佛担父王之棺也。净饭王般涅槃经曰:「尔时世尊,念当来世,人民凶暴,不报父母育养之恩,為是不孝之者。為是当来之眾生等设礼法故。如来躬身,自欲担父王之棺。即时叁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中略)尔时世尊,威光益显,如万日并。如来躬身,手执香炉,在丧前行。」又舁姨母大爱道...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6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或作堆惕鬼,埠惕鬼,埠场鬼。以[怡-台+追]惕鬼為正。坐禪时来作人障碍之鬼名也。治禪病经下曰:「罗旬踰等一千长者子,始初出家,请尊者阿难摩訶迦叶舍利弗等為和上。摩訶迦叶教千比丘数息静处。鬼魅所着,见一鬼神,面如琵琶,四眼两口,举面放光,以手击攊两腋下及餘身分,口中...
《佛学大辞典》 / 318字 / 6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因果不亡曰有,谓由身口意所作善恶之因,能招六趣生死之果。因果相续,故名七有。(六趣者,天趣、人趣、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一、地狱有(亦名不可有),地狱者,此狱在地之下也。谓众生由过去恶逆之因,感现在地狱之果,因果不亡,故名地狱有。 二、畜生有...
《三藏法数》 / 371字 / 6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云门接人,好说一字,谓之一字禪。碧巖六则评唱曰:「云门寻常,爱说叁字禪:顾筡咦。又说一字禪。僧问:杀父杀母,佛前懺悔;杀佛杀祖,向什麼处懺悔?门云:露。又问如何是正法眼藏?门云:普。」大慧语录十曰:「一字入公门,九牛拽不出。」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6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又去浴佛。灌浴佛像而拂拭之,其功德广大,经说之,西天每作之。寄归传四曰:「但西国诸寺,灌沐尊仪,每於禺中(正午)之时,授事(执事)便鸣健椎。寺庭张施宝盖,殿侧罗列香瓶,取金银铜石之像,置以铜金木石盘,内令诸妓女奏其音乐,涂以磨香,灌以香水,以净白[(畾/(冗-几+互...
《佛学大辞典》 / 484字 / 6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地水火风之四大也。见增一阿含经二十。界為性之义,此四者各持自性不改,故名界。俱舍论界品颂曰:「大种谓四界,即地水火风。」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6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禪林之正寝,住持之住所也,故称寺主曰方丈,因其住於此也。古来之说维摩居士之石室,四方有一丈,丈室之名,始基於此。法苑珠林感通篇曰:「吠舍釐国宫城周五里,宫正北六里有寺塔,是说维摩经处。寺东北四里许有塔,是维摩故宅基,尚多灵神。其舍叠砖,传云:积石,即是说法现疾...
《佛学大辞典》 / 324字 / 6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Bimbisāra,佛在世摩竭陀国王之名。又作洴沙,瓶沙,萍沙。新曰频毘娑罗。古译為顏色端正模实等。模实者,身模充实之义。又译形牢。玄奘译為影坚,义净译為影胜。深归佛法。积善根虽多,终為逆子阿闍世王幽囚,幽中照於佛之光明,证阿那含果而死。频婆娑罗王请佛供养经曰:「摩竭...
《佛学大辞典》 / 352字 / 6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金缕织成之袈裟。又曰金色衣,金色[(畾/(冗-几+互))毛]衣,黄金[(畾/(冗-几+互))毛]衣,金缕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爱道,上之於释尊,其因缘散见诸经论。依贤愚经第十二,佛母摩訶波闍波提,於佛出家后,手自纺织,作金色之[(畾/(冗-几+互))毛],既见佛,喜发心髓,持奉如来...
《佛学大辞典》 / 931字 / 6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印度所行之一切外典也。佛本行集经十一曰:「一、梵天所说书,Brāhmī(今波罗门书正十四音是)。二、佉卢虱吒书,Kharoṣṭī(隋言驴唇)。叁、富沙迦罗仙人说书,Puṣkarasārī(隋言莲华)。四、阿迦罗书,Aṅgali i(隋言节分)。五、懵伽罗书,Vaṅgali i(隋言吉祥)。六、耶懵尼...
《佛学大辞典》 / 1921字 / 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香醉山五髻乾闼婆王宫。彼有种种鼓乐弦歌出微妙音。 尔时世尊处大殿中。与诸菩萨摩诃萨众俱。复有诸大圣众皆来集会。所谓有学无学诸声闻众。并无量无边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复有无量无边成就持明持金刚者。金刚手及忿怒王持明...
《佛说圣多罗菩萨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2589字 / 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谓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为正。复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正见,谓人修无漏道,见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为正见。(无漏道者即戒定慧。修此道者,能断叁界有漏生死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二、正思惟,谓人见四...
《三藏法数》 / 426字 / 6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弟子:“当勤精进听闻讽诵,莫得懈怠阴盖所覆。吾念过去无数劫时,有佛名一切度王如来.无所著.最正觉,时为一切诸天人民不可计数而说经法。是时众中有两比丘,其一比丘名精进辩,一比丘名德乐正,共听经法。精进辩者闻经欢喜,应...
《六度集经》 / 856字 / 6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陀罗尼名。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一卷,不空译。佛说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一卷,唐代失译。二经同本异译。此中说之。经曰:「我今说过去沙罗王如来所说炽盛光大威德陀罗尼除灾难法。(中略)受持读诵此陀罗尼者,成就八万种吉祥事,能除灭...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6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如来因无垢藏王菩萨称叹涅槃法胜,乃说此五味,而以醍醐比法华、涅槃也。隋朝天台智者大师,因此约如来所说一代圣教,次第立为五时,以对教之相生,机之利钝,譬犹五味之有浓淡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乳味,乳味从牛而出,以喻十二部经从佛而宣说也。谓如来最初时说...
《三藏法数》 / 618字 / 6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身识。眼等五根。二,身者识。染污识也。叁,受者识意根也。四,应受识。色等六尘。五,正受识。眼等六识。六,世识。生死相绩不断绝之识也。七,数识。一乃至阿僧祇数之识。八,处识。器世界。九,言说识。依於见闻觉知之一切言说也。十,自他差别识。自身他身依止之差别也。...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6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又云九居。叁界中有情乐住之地处有九所。名曰九有情居,又云九眾生居。略云九有,又云九居:一欲界之人与六天,二初禪天,叁二禪天,四叁禪天,五四禪天中之无想天,六空处,七识处,八无所有处,九非想非非想处(此中除无想非想名七识住)。俱舍论八曰:「前七识住及第一有无想有...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Āriṇya,寺院之总名。是比丘之住处。又作阿兰那,阿兰攘,阿兰若迦,阿练若,阿烂拏,阿练茹,曷剌[羊儿]等。译曰无諍声,闲寂,远离处。离人里五百弓之处。华严经一曰:「阿兰若法,菩提道场。」大乘义章十五曰:「阿兰若者,此翻名為空闲处也。」慧苑音义上曰:「阿兰若言阿兰那...
《佛学大辞典》 / 352字 / 6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如来所应供养,谓如来出现世间,咸欲利乐一切众生,于天人中,最尊最上,不降伏者而降伏之,无救护者而救护之,未度脱者而度脱之,以是因缘,一切天人所应供养。 二、阿罗汉所应供养,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阿罗汉生死已尽,梵行已立,而能利益有情,为世福田,以是因缘...
《三藏法数》 / 186字 / 6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身长一丈六尺,是通常化身佛之身量也。佛说十二游经曰:「调达身丈五四寸,佛身长丈六尺,难陀身丈长五四寸,阿难身长丈五叁寸,其贵姓舍夷一丈四尺,其餘国皆长丈叁尺。」行事钞下曰:「明了论云:人长八尺,佛则倍之丈六。」业疏四上曰:「佛在人倍,人长八尺,佛则丈六,并依周...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6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经论中举西域外道之总数有九十五种与九十六种之二说。九十六种者,六十华严经十七曰:「令一切眾生得如来幢,摧灭一切九十六种诸邪见幢。」央掘摩罗经四举往昔自佛慧比丘生种种之苦行外道,其结文曰:「如是九十六种,皆因是比丘种种形类,起诸妄想,各自生见。」增一阿含经二十曰...
《佛学大辞典》 / 922字 / 6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杭州灵芝寺元照,字湛然,初依东藏慧鑑律师专学毘尼。后从神悟禪师讲天台之教观。復从广慈之才法佛受菩萨戒,博究南山之律宗。而意篤净业。每曰生弘律范,死归安养,平生所得,唯二法门而已。住灵芝叁十年,宋徽宗政和六年九月一日寂。寿六十九。謚大智。唐太宗贞观中,终南山。澄...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6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名称大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思惟观察愍念未来诸众生故。说过去七俱胝准提如来等佛母准提陀罗尼。乃至我今同说。即说大明曰。 娜么飒哆南(去音下同一)三藐三勃陀(去音)俱(去音)胝(上音)南(二)怛侄(停也反)他(三)唵(四)折隶(五)主隶(六)准提(七)莎...
《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 / 唐天竺三藏金刚智译 / 3206字 / 6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以叁聚该收一切眾生也。一、正定聚,必定证悟者。二、邪定聚,毕竟不证悟者。叁、不定聚,在二者中间有缘证悟,无缘不证悟也。此叁聚之义通於大小乘,小乘之俱舍论十曰:「正邪不定聚圣造无间餘。」预流向已上之圣者為正定聚,造五无间业者為邪定聚,在此二者中间修七方便之行者為...
《佛学大辞典》 / 397字 / 6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叁忍有叁种,无量寿经第四十八愿举声闻者得叁法忍之愿,而言第一法忍第二法忍第叁法忍,未举其法忍之名,因是而诸师之解不同。法位云是仁王经所说五忍之前叁者,即伏忍信忍顺忍也。憬兴云是伏忍中之下中上叁忍也。玄一曰是下说之音响忍柔顺忍无生忍也。 又无量寿经云往生极乐之人...
《佛学大辞典》 / 452字 / 6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舍利弗未来成佛,云华光如来。法华经譬喻品曰:「舍利弗,汝於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若干千万忆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号曰华光如来、应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6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四姓家遭宿命殃,贫窭尤困,草衣草席,菜糜自供;虽为极困,足不蹈无道之宅,手不执无道之惠,志行清净,众邪不能染其心。朝禀暮讲,经戒不释于口,世尊所叹,众智所敬,虽衣食不供于身口,奉养圣众,随家所有菜糜草席,不忽一日。诸...
《六度集经》 / 507字 / 6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僧伽尼城北。迦叶佛时偷婆。陷在下方金刚际。佛从天上为母说法。还于此城下。阿难问佛。佛从天下以何为帜。佛言。今当现证。即申手下方。执迦叶佛偷婆出。此偷婆以杂色玉石作偷婆。名僧伽尸。迦叶佛父。名说立婆留言慈造。高三百肘方三里半。本真七宝合。故有七种色。现城即以此偷...
《佛说枯树经》 / 281字 / 6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6日译曰命天。长命之天也。楞严经二曰:「王言:我生叁岁,慈母携我,謁耆婆天。」长水疏曰:「耆婆此云命,西国风俗,皆事长命天神。子生叁岁,即謁彼庙,谢求得也。」此天為帝释天左右之侍卫。长阿含经曰:「释提桓因左右,常有十大天子,随从侍卫。何等為十?一名因陀罗,二名瞿夷...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6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经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我者,释迦佛自谓也。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诸惑究尽谓之净,众德悉圆谓之满也。方坐者,方,正也,谓安住正法也。莲华者,华藏世界也,以其形似莲华,故以名之。台者,华藏世界之中央也。华严经云:风轮持香海,香海出莲华,莲华持世界。是也...
《三藏法数》 / 287字 / 6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缘,谓须弥山,佉阤罗山,二山中间,有水,广八万四千由旬,其水生优钵罗等杂华,互相照触,日光为之生冷。(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梵语优钵罗,华言青莲。) 二缘,谓佉阤罗山,伊沙阤罗山,二山中间,有水,纵广四万二千由旬,其水生诸杂华,互相照触,...
《三藏法数》 / 564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Śālavana,娑罗者坚固之义,因而谓之坚固林。慧苑师云高远之义也。佛在拘尸那城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树四方各二株双生中间入灭,故佛之入灭处谓之娑罗林,而曰娑罗树间。又云牛角娑罗林。牛角者表双树。或言角者拘尸那城之别名。又佛涅槃时,双树悉变白如白鹤,故谓之鹤树。玄应音...
《佛学大辞典》 / 425字 / 6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又曰月光儿。其父德护為摩揭陀国王舍城之长者,不信佛,听六师之言,作火坑欲害佛,其子月光童子諫止之,亦不听。后见佛到,火坑变而為凉池,心大悔责。归佛,得须陀洹果。佛与月光童子以成佛之记。且说佛灭后当作支那国王,兴隆叁宝。德护长者经下曰:「又此童子,我涅槃后,於未...
《佛学大辞典》 / 514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发心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十信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而发大心,名为发心菩提。(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华言无上正等...
《三藏法数》 / 594字 / 6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净居天中。与诸天大众净居天王。伊首罗天王魔醯首罗天王。大梵天王帝释天王及诸天众。宝莲华师子之座而说妙法。逾如日光照明一切。尔时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欢喜踊跃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恭敬。礼佛足已整理衣服。长跪叉手前白佛言。世尊。我有陀罗尼。名不空罥...
《佛说不空罥索陀罗尼仪轨经》 / 4525字 / 6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马粮之麦也,佛一夏受阿耆达婆罗门王请,安居彼国,与五百比丘共食叁月马麦。是佛十难之一。楞严经六曰:「若不為此捨身微因纵成无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参照[阿耆达]条。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6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Sūtra,又作修单罗,修妒路,修多阑,修单兰多。以綖為正翻。谓如以綖(线字同)贯花,使之不散。言教能贯穿法义使不散失,故名之為綖。其餘经文谓為契经,经本等者,义译也。新作素怛缆,素呾缆,苏多罗,苏呾罗。译綖或契经。綖之义如前。契经者,契於理,合於机,故曰契。贯穿...
《佛学大辞典》 / 1194字 / 6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普贤观经云:若国王大臣欲忏悔者,当修行五事,即是名忏悔也。 一、不必礼拜,应常忆念第一义空,谓不必拘于礼诵之功,但当存心忆念正理,不谤叁宝,不于修梵行人作恶留难,是即忏悔也。 二、孝养父母,恭敬师长,梵网经云: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既能孝养父母,恭敬学法受戒之...
《三藏法数》 / 359字 / 6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Niṣīdana,又作尼师但那,[寧页]史娜曩。译言坐具。一曰随坐衣。亦為卧具。长四广叁。坐卧时,敷地护身,又布於卧具上护卧具之具也。以為礼拜之具者,谬也。寄归传二曰:「尼师但那坐卧具也。」行事钞下一曰:「四分為身為衣為卧具故制。」慧琳音义一曰:「尼师坛,梵语略也。正梵...
《佛学大辞典》 / 309字 / 6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佛说决定毘尼经说犯五无间业者宜於叁十五佛之边至心懺悔。叁十五佛者:一释迦牟尼佛、二金刚不坏佛、叁宝光佛、四龙尊王佛、五精进军佛、六精进喜佛、七宝火佛、八宝月光佛、九现无愚佛、十宝月佛、十一无垢佛、十二离垢佛、十叁勇施佛、十四清净佛、十五清净施佛、十六婆留那佛、...
《佛学大辞典》 / 273字 / 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小千世界,谓一日一月绕一须弥山照四天下,山腰是四天王天所居,山顶是叁十叁天所居,此天之上,有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此名一世界。如此一千世界,一千日月,一千须弥山,一千四天下,一千四天王天,一千叁十叁天,一千夜摩天,一千兜率天,一千...
《三藏法数》 / 465字 / 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谓修行忏悔者,自念烦恼深厚,覆盖慧眼,令无所见,断除众善,不能出离苦果。今既发露众恶,投诚忏悔,须作四种观行,为灭罪之方便也。 一、观因缘,谓修行忏悔者,当观我之此罪,由无明所覆,无正观力,不识其过;远离善友,随逐魔行,如蛾赴火,自烧自烂,以是因缘,不能自出...
《三藏法数》 / 340字 / 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切诸佛威神恩,诸过去、当来、今现在亦尔。 佛在摩竭提国时,法清净处,其处号曰在所问清净。 始作佛时,光景甚明。自然金刚莲华,周匝甚大。自然师子座,诸佛过去时亦悉于上坐,仪法等无有异。 极相法中,出生极过度已。诸佛身体行,悉等具足,明无所复挂碍。 不可...
《佛说兜沙经》 / 2394字 / 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6日具名叁十二大人相。此叁十二相,不限於佛,总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為天竺国人相说。智度论八十八曰:「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為现叁十二相。天竺国中人於今故治肩髆,令厚大头上皆有结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
《佛学大辞典》 / 1116字 / 6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外道十一宗之一。此外道计一切眾生受苦乐之报皆由宿世本业之所作,故若於现世持戒精进,受身心之苦,则能坏本业,本业既坏,则眾苦灭,故得涅槃。是说宿因现报,虽与佛法之正说不异,然以一切归於宿作不许感现在之功力果(是曰士用因士用果),故以之為邪执也。毘婆沙论百九十八曰...
《佛学大辞典》 / 452字 / 6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言。阿难。汝当谛听。我有六字大明王陀罗尼。乃是过去无量诸佛。为诸大士之所宣说。阿难。我今复为汝等及末世有情。宣说是陀罗尼。当使有情。于未来世。得此陀罗尼者。而得大利。 尔时阿难及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
《佛说圣六字大明王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709字 / 6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又曰清净法眼。禪家以之為教外别传之心印。释氏稽古略一曰:「佛在灵鷲山中,大梵天王以金色波罗华持以献佛。世尊拈华示眾,人天百万悉皆罔摄,独有迦叶,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分付迦叶。」今以禪门之意解之,则是正為佛心之德名,此心彻见正法,故曰正法眼。...
《佛学大辞典》 / 557字 / 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Vakkula,又作薄矩罗,薄俱罗,薄罗婆拘罗,缚矩罗,波鳩蠡。罗汉名。译曰善容,或伟形。法华文句二曰:「薄拘罗者,此云善容,或伟形,或大肥盛。(中略)色貌端正,故言善容也。」玄应音义二十五曰:「薄俱罗,旧言薄俱罗,此云善容,持一不杀戒得五不死者也。」俱舍宝疏二十二...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真言教叁部经之一。是為梵本十万偈十八会之总名,故通於现行流布金刚界之诸经,然特以叁本為主:一為不空所译叁卷之教王经,具名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十八会之第一会四品中译其第一品者。二為施护所译叁十卷之教王经,具名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叁昧教王经...
《佛学大辞典》 / 183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忉利天帝释宫中善法堂会。而于是时忽有阿素啰王。与诸眷属部领兵众。各各身被甲胄手执器仗。前后围绕来相战斗。讨伐忉利天宫。尔时帝释天主与诸天众。身严宝铠执持器仗与之共战。时阿素啰王兵众得胜。忉利天众退败怖散驰走。 是时帝释天主。隐天主容仪现...
《佛说无能胜幡王如来庄严陀罗尼经》 / 2214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佛告阿难:“世有八众。何谓八?一曰刹利众,二曰婆罗门众,三曰居士众,四曰沙门众,五曰四天王众,六曰忉利天众,七曰魔众,八曰梵天众。我自忆念:‘昔者,往来与刹利众坐起言语,不可称数,以精进定力,在所能现。彼有好色,我色胜彼;彼有妙声,我声胜彼;彼辞我退,我不辞彼;...
《长阿含经》 /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10565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4日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总而合数为叁十七道品。四念处大小乘名有异。观身不净。观受有苦。观心生灭。观法无我。是小乘四念处。观身如虚空。观受内外空。观心但名字。观法善恶俱不可得。是大乘四念处。四正勤。恶法未生方便令不生。名一正勤。恶法...
《法门名义集》 / 246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摩罗醯搜人间游行,与千二百五十比丘渐至摩楼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云何比丘当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于是,比丘内身身观,精勤无懈,忆念...
《长阿含经》 /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4901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4日Piṇḍolabharadvāja,具曰宾头卢颇罗堕誓。略曰宾头卢或宾头。十六罗汉中之第一宾头卢尊者也。永住於世,现白头长眉之相。名宾头卢,姓颇罗堕,又曰宾头卢突罗闍,宾度罗跋罗惰闍。宾头卢翻言不动,颇罗堕译言捷疾,利根,重瞳等。婆罗门十八姓名之一。此人原為拘舍弥城优陀延王(...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6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疑佛,疑佛者,谓众生心,作如是念:佛为大耶?富兰那等为大耶?由此疑念,不信佛是智人,恶口谗谤,裁断自心善根,故名心裁。(梵语富兰那,无翻,即空见外道。谓一切法无所有,如虚空不生灭也。) 二、疑法,疑法者,谓众生心,作如是念:佛法为胜耶?韦陀等法为胜耶?由...
《三藏法数》 / 383字 / 6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虚空藏菩萨经,一卷。虚空孕菩萨经,二卷。虚空藏菩萨神咒经,一卷(已上叁部同本异译)。观虚空藏菩萨经,一卷。大集经虚空藏品(已上方等部)。大虚空藏菩萨念诵经,一卷。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八卷。圣虚空藏菩萨陀罗尼经,一卷。虚空藏菩萨问七佛陀罗尼咒经,一卷。佛说虚...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罗阅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是时,摩竭王阿阇世欲伐跋祇,王自念言:“彼虽勇健,人众豪强,以我取彼,未足为有。”时,阿阇世王命婆罗门大臣禹舍,而告之曰:“汝诣耆阇崛山,至世尊所,持我名字,礼世尊足,问讯世尊:‘起居轻利,游...
《长阿含经》 /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8022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4日姚秦僧[(丰力)/石],通六经及叁藏,律行清谨,能振佛法。及姚萇偕有关中,盛弘大化。罗什入关,内外僧尼多动輒有过,於是姚兴始以僧[(丰力)/石]為僧正,使正纲纪。是為僧官之始。弘始末年没於长安之大寺。寿七十。见高僧传六。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如来已离一切障碍,成就无量诸胜功德,岂有如是种种业报之实。盖亦善巧方便,令诸众生,知造善恶业因,必有苦乐果报。故说此九种恼事也。 一、六年苦行,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二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火鬘...
《三藏法数》 / 2142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正知入不正知住出,谓转轮王宿世曾修广大之福,其业最胜,但知入胎,不能正知住胎出胎也。(正知,犹明知也。) 二、正知入住不正知出,谓独觉之人,久习多闻,其智最胜,但正知入胎住胎,不能正知出胎也。 叁、俱正知入住出,谓菩萨旷劫修行,福德智慧俱胜,故能正知入胎...
《三藏法数》 / 248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佛说九色鹿经一卷。吴支谦译。说世尊往昔為九色之鹿王而行忍辱之事。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 《佛说九色鹿经》 / 本站介绍:佛说九色鹿经Brahmacārin,婆罗门四时期之一。又志求梵天之法者云梵志。瑜伽伦记十九曰:「梵者西国音,此翻為寂静,谓涅槃也。志是此方语,志求於梵,故云梵志也。」婆沙论叁十四曰:「婆罗门至彼王所,王言:梵志从何所来?」增一阿含经四十一曰:「沙门名息心,诸恶永已尽。梵志名清净,除...
《佛学大辞典》 / 256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庄严重阁善胜讲堂,与菩萨摩诃萨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等,其名曰:光明幢菩萨、须弥山幢菩萨、宝幢菩萨、无碍幢菩萨、花幢菩萨、净幢菩萨、日光幢菩萨、静正幢菩萨、离尘幢菩萨、世静幢菩萨、地威德幢菩萨、宝威德菩萨、大威德菩萨、金...
《佛说罗摩伽经》 / 13439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3日对於小乘之涅槃而云大乘至极之涅槃為第一义空。小乘之涅槃者偏真但空也,大乘之涅槃者空亦空,為中道实相之空,故名第一义。叁藏法数四十六曰:「诸法中最第一法名為涅槃,涅槃之法空无有相,是為第一义空。」涅槃经二十七曰:「佛性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大智舍利弗。能随佛转法轮。佛法之大将。怜愍众生故白佛言。世尊如前后经中说。弥勒当下作佛。愿欲广闻弥勒功德神力国土庄严之事。众生以何施何戒何慧得见弥勒。 尔时佛告舍利弗。我今广为汝说。当一心听。舍利弗。四大海水以渐减少三千由旬。是时阎浮提地。长十千由旬广八千由...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 3006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5日师子吼菩萨问佛言:若一切众生,既有佛性,何须更习八圣道耶?佛言:性虽本具,要须修习圣道,方见佛性。譬如恒河边有七种人,或为洗浴,或畏贼寇,或为采花,则入河中。河喻生死大河,浴喻出家受戒清净,贼喻烦恼,采花喻七净花以为其因,而求涅槃之果也。(八圣道,又云八正道...
《三藏法数》 / 873字 / 6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梵云路伽耶陀Lokāyata,译曰顺世外道。立顺世情之教外道名。梵云缚摩路伽耶陀Vāma-lokāyata,译曰逆顺世外道。又曰左顺世外道。反於顺世外道而立逆世情之左教之外道名。玄赞九曰:「路伽耶陀者,先云恶答对人。正言路迦耶底迦,云顺世外道,逆路伽耶陀者。先云恶徵问人,正言缚摩...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佛说灌顶经一曰:「佛语梵志:是為叁十六部神王,此诸善神凡有万亿恒河沙鬼神以為眷属,阴相番代以护善男子女人等受叁归者。」见[叁十六部神]条。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6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勒那叁藏Ratnamati,对於北方之俗,不习礼佛,教以七种礼佛。混是非浅深,皆教人心之我慢使归於正法也。一、我慢礼,身虽设拜,然无敬心,外观似恭,而内怀我慢也。二、求名礼,欲得修行之名誉,诈现威仪,常行礼拜,口称佛名,而心实驰求外境也。叁、身心礼,口唱佛名,心存相好...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善法堂会。有一天子名曰善住。与诸大天并诸天女。前后围绕受胜尊贵。欢娱游戏种种天乐。共相娱乐受诸快乐。尔时善住天子。于其夜分闻有声言。善住天子却后七日决欲...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奉制译 / 3596字 / 5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真如在烦恼中,谓之如来藏,真如出烦恼。谓之法身。依佛性论如来藏品,藏有叁义:(一)所摄之义,真如立於眾生之位则含和合不和合之二门,為和合门者生一切之染法,為不和合门者,生一切之净法,一切染净之法,皆摄於如来之性,即真如,故云如来藏。易言之则真如摄一切法。如来藏...
《佛学大辞典》 / 627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心体不可思议,称之曰妙。圆觉经曰:「如来圆觉妙心。」五灯会元一曰:「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四教仪曰:「妙心体具,如如意珠。」依台宗之判,则别教以如来之真心名為妙心。圆教直以凡夫之妄心称為妙心。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净土门所立。往生极乐之正行有五种。对於杂行,故曰正行:一、读诵正行,专讚诵净土之叁部经。二、观察正行,专观想净土之相。叁、礼拜正行,专礼拜弥陀。四、称名正行,专称弥陀之名。五、讚嘆供养正行,专讚嘆供养弥陀。观经散善义曰:「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佛言。前已过去劫。大众多不可计。无边幅不可议。尔时有佛出世。名定光如来。教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乃取灭度。次有佛名光远。次有佛名月光。次有佛名栴檀香。次有佛名善山王。次有佛名须弥天冠。次有佛名须弥等曜。次有佛名月色。次有佛名正念。次有佛名离垢。次有佛名无著。...
《佛说大阿弥陀经》 / 406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闻如是。一时佛在堕舍罗。所止处名乐音。时有八百比丘菩萨万人俱。时有贫穷老女人来到佛所。以头面着地为佛作礼。白佛言。愿欲有所问。佛言。善哉当问。老女人言。生从何所来去至何所。老从何所来去至何所。病从何所来去至何所。死从何所来去至何所。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从何所来去...
《佛说老女人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761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