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 条搜索结果

瑞像

优填王始以栴檀作释迦佛之形像,瑞相圆满,故名瑞像。西域记五曰:「城内故宫中有大精舍,高六十餘尺,有刻檀佛像,上悬石盖,鄔陀衍那王之所作也。灵相间起,神光时照,诸国君王恃力欲举,虽多人数莫能转移。遂图供养,俱言得真,语其源迹,即此像也。初如来成正觉已,上昇天宫為...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毒龙

毒龙持戒而失身。智度论十四曰:「菩萨本身曾作大力毒龙,若眾生在前身力弱者眼视便死。身力强者,气往而死。是龙受一日戒,出家求静入林树间,思惟坐久,疲懈而睡。龙法睡时形状如蛇,身有文章,七宝杂色。猎者见之,惊喜言曰:以此希有难得之皮,献上国王,以為服饰,亦宜乎!...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五果回心

五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所证之果也,谓此五人,经劫等,断尽烦恼,回心向大,证取菩提,故名五果回心。(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菩提,华言道。) 初果八万劫回心,初果即须陀洹也。谓断叁结之惑,而得此果。超四恶趣,于人天中七返受生...

《三藏法数》 / 574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顺流十心

顺即随顺,流即流转。谓诸众生因此十心,则随顺烦恼,流转生死故也。 一、无明昏闇,谓诸众生,从无始来,闇识昏迷,无所明了;烦恼所醉,于一切法,妄计人我,起诸爱见,想计颠倒,起贪嗔痴,广造诸业,是以流转生死也。 二、外加恶友,谓诸众生,内具烦恼,外值恶友,扇动邪...

《三藏法数》 / 467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七觉分

又曰七菩提分,七觉支。俱舍论谓之七等觉支。七科道品中之第六也。觉有觉了觉察之义。此為使定慧均等之法,故名等觉。觉法分七种,故曰支,或曰分。 一,择法觉支,以智慧简择法之真偽。 二,精进觉支,以勇猛之心离邪行行真法。 叁,喜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 四,轻安觉支...

《佛学大辞典》 / 397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定性

法相宗所立五性之一。声闻,独觉,菩萨叁乘之种子皆具,或可為阿罗汉,或可為辟支佛,或可為佛,无有一定之向,故名定性。此有四类:一具菩萨声闻之二性,而开果定也。二具菩萨独觉之二性,而开果定也。叁具声闻独觉之二性,而开果定也。四叁乘皆具而开果定也。此中第叁...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毘卢舍那

Vairocana,又作毘卢遮那,鞞嚧杜那,毘卢折那,吠嚧遮那。佛真身之尊称也。解此者诸家一。 準天台以毘卢舍那与卢舍那及释迦,如其次第配於法报应叁身。毘卢舍那,译曰徧一切处。卢舍那,翻曰净满。法华文句会本二十五曰:「法身如来名毘卢,此翻徧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遮那,...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十种仙

一地行仙,食麻仁草木之实,而休息,则食道圆成,名為地行仙,二飞行仙,食松柏等草木而休息。则以草木轻,故体亦轻,飞行空中,而坠地,名為飞行仙。叁游行仙,服丹砂而休息,则能化骨使寿永,使体固,且能化物。使贱為贵。自在游行人间化人,名為游行仙。四空行仙,消息...

《佛学大辞典》 / 330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增长业

一、梦所作业,梦所作者,谓梦中所为,非意思所起,亦非身口所作,是为增长业也。 二、无知所作业,无知所作者,谓无所知觉之人所作之业,皆非意思所起,是为增长业也。 叁、无故思所作业,无故思所作者,谓身口所作之业,非故意所思而起,是为增长业也。 四、数...

《三藏法数》 / 402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九净肉

九净肉者,律中但开见、闻、疑叁种。楞严要解加自死、鸟残,为五种。而此经复加为己等,是为九净肉也。然如来护生戒杀,而听比丘食此净肉者,盖因地多沙石,草菜生之处,听以活命。此亦权巧方便耳。若大慈利物,皆所应断。故此经复制诸比丘悉得食也。 一、见杀,...

《三藏法数》 / 421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六妙门

妙名涅槃,门名能通。修此六法,则能通至涅槃,故名六妙门。前叁是定,后叁是慧。定爱慧策,能发真明,出离生死。(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定爱慧策者,爱谓爱乐于禅,策谓策进真行也。真明者,真性之明也。) 一、数息门,数息者,修行之人,调和气息,滑,安详徐数,从一...

《三藏法数》 / 552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四十八愿

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法藏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大,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法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彻见。复白佛言:我已摄取如上佛...

《三藏法数》 / 2629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十法界

法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同,故有十法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叁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

《三藏法数》 / 1127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忍辱太子

昔毘婆尸佛时,波罗捺国王有太子,名忍辱。太子之父母病重,医云:应以瞋人肉為药。太子自念我生来瞋,因名忍辱,可充此药。国中设有瞋者,岂可以彼救我亲耶?遂自割肉充药,父母病即癒。见大方便佛报恩经二,经律异相叁十一。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月轮观

胎藏界為开自心八叶之佛身,以干栗驮耶即肉团心之八分,观為八叶之莲华。金刚界一以满月圆明之体与菩提心相类故,一為开自心之十六菩萨,亦以肉团心观為十六分之月轮。月之十六分者,晦夕日月相并之际,月光為日光所夺,全行隐去,若於日月一分相过之后。月光必少现。以此小分合於...

《佛学大辞典》 / 766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四无明

无明者,于第一义无所明了,故曰无明,即惑是也。 一、缠无明,缠即缠缚,谓由此无明之惑缠缚,能出离生死,故曰缠无明。 二、随眠无明,谓无明烦恼,长时随逐,眠伏第八藏识之中,故曰随眠无明。 叁、相应无明,谓意识缘于六尘之境,识与境相应而起无明烦恼,故曰相应无明...

《三藏法数》 / 183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六群比丘

梵语比丘,华言乞士。谓此等比丘,于佛世时,聚集成众,作诸非威仪事,群出队入,故名六群比丘。 一、阐陀,又云阐那,即车匿。 二、迦留陀夷,车匿,又云阐释迦(无翻),是释种也。梵语迦留陀夷,华言粗黑,以其颜貌粗黑故也,是婆罗门种。此二人性多贪痴,受人语,住迦尸...

《三藏法数》 / 513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七空

由凡夫执着妄想自性,故如来为说空法以破之。诸经所说空义一,今言七种者,乃赴一时之机,如应病与药也。 一、相空,谓一切诸法之性,自他共离之相皆空,是为相空。(一切性者,即自他共离之四性也。谓如计一念心从根生即自性,从尘生即他性,根尘合生即共性,离根尘生即离性...

《三藏法数》 / 478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秘密藏

秘密之法藏也。甚深秘奥,唯為佛与佛之境界,非凡常所可了知之法门,故曰密。又如来能护念深法,苟非其器,则秘之而说示,故曰秘。故秘密藏之名,在诸经為显其深甚秘极之通名也。圆觉经曰:「惟愿捨无遮大悲,為诸菩萨开秘密藏。」涅槃经二曰:「我今当令一切眾生及以我子四部...

《佛学大辞典》 / 497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佛六十四种梵音

佛告寂慧菩萨言:如来非于唇齿舌喉及其面门,出诸音声。当知如来音声,从虚空出,具有六十四种殊妙之相。 一、流泽声,谓如来音声,流演润泽也。 二、柔软声,谓如来音声,温柔和软也。 叁、悦意声,谓如来音声,欢悦一切众生意也。 四、可乐声,谓如来音声,巧妙而可爱乐也...

《三藏法数》 / 1919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叁十种外道

一时外道,以时為生因者。 二五大外道,以地水火风空五大為生因者。 叁相应外道,计学定者内心相应之理為真我者。 四建立净外道,建立一切法,依此修行,以之為清净者。 五建立无净外道,与上相反,建立一法,无所修之净法者。 六自在天外道,以自在天為生因者。 七流出...

《佛学大辞典》 / 750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空羂索王

空羂索观音也。

《佛学大辞典》 / 8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五种忏悔

普贤观经云:若国王大臣欲忏悔者,当修行五事,即是名忏悔也。 一、必礼拜,应常忆念第一义空,谓必拘于礼诵之功,但当存心忆念正理,谤叁宝,于修梵行人作恶留难,是即忏悔也。 二、孝养父母,恭敬师长,梵网经云: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既能孝养父母,恭敬学法受戒之...

《三藏法数》 / 359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龙珠

龙頷下之珠也。四分戒本二上曰:「律中龙珠乌翅,一去。」行宗记二上曰:「龙珠者,昔有螺髻梵志,居恒水边,為龙所挠。佛令从彼乞颈下珠瓔,龙即来。」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十八共法

是限於佛之十八种功德法也。限於佛而共同於其他二乘菩萨,故云共法:一、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二、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眾之机宜而使皆得证悟,是名口无失。叁、念无失,佛修...

《佛学大辞典》 / 728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四法

法宝中有四种:一教法,叁世诸佛所说破无明烦恼之声名句文也。二理法,教法所詮之义理也。叁行法,依理而行之戒定慧也。四果法,行满所得有為无為之证果也。心地观经二曰:「於法宝中有其四种:一者教法,二者理法,叁者行法,四者果法。」 又菩萨修行之四法也:一捨菩提心,二...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二十种小乘外道涅槃

【一小乘外道论师】此外道师说诸受阴重如灯火灭种坏风止名为涅槃(阴即身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外道方论师】此外道师说最初生诸方从诸方生世间人从人生天地天地灭没入彼处名为涅槃(诸方即四方也)。 【叁外道风仙论师】此外道师说风能生长命物能杀命物风造万物能坏万物名...

《三藏法数》 / 1256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水喻真心有十义

一、水体澄清,谓众生真如之心,自性清净,圆湛明彻,本来无染,犹水之澄清也。 二、得泥成浊,谓众生真如之心,性虽清净,而为无明之所染污,觉成觉,犹水本清净,得泥成浊也。(无明者,无所明了也。) 叁、虽浊失净性,谓众生真如之心,虽为无明所染,而清净本然之性,...

《三藏法数》 / 527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佛具九恼

如来已离一切障碍,成就无量诸胜功德,岂有如是种种业报之实。盖亦善巧方便,令诸众生,知造善恶业因,必有苦乐果报。故说此九种恼事也。 一、六年苦行,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二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火鬘...

《三藏法数》 / 2142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伊梨沙掌拏

生殖器病之名。译曰妒黄门。因见他婬,方有妒心,而起婬根之病也。出名义集二。Īrṣyā aṇḍaka又见[五种男]条。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梵坛

法藏以為梵语,译曰默摈。眾僧与之交言语也。智者元照以為汉言,谓梵王於宫前立一坛,天眾如法者则令立坛上餘天与之往来交语,佛依车匿比丘恶性故,制此法,又名梵天法治。长阿含经四曰:「阿难白佛言:阐拏比丘(即车匿)虏扈自用,佛灭度后,当如之何?佛告阿难:我灭度后...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建爪

外道之种类。大日经所说叁十种外道中有建立净外道与建立无净外道两种,是曰建。爪者,长爪梵志,外道名。大日经疏二曰:「建立净,建立无净等。种种宗计,皆相应。乃至长爪梵尼诸大论师等。」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七流

流者,即见、思二惑也。此惑能漂流众生,入生死海故也。谓四果之人,因修四谛之法,能断见、思之惑,而流转叁界,故有七流之义焉。(见、思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曰见惑;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起诸贪爱,曰思惑也。四果者,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三藏法数》 / 684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天华着舍利弗衣

维摩经观眾生品曰:「时维摩詰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能令去。尔时天女问舍利弗:何故去华?答曰:此华如法,是以去之。天曰勿谓此华為如法,所以者何?是华...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如来藏

真如在烦恼中,谓之如来藏,真如出烦恼。谓之法身。依佛性论如来藏品,藏有叁义:(一)所摄之义,真如立於眾生之位则含和合和合之二门,為和合门者生一切之染法,為和合门者,生一切之净法,一切染净之法,皆摄於如来之性,即真如,故云如来藏。易言之则真如摄一切法。如来藏...

《佛学大辞典》 / 627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五种菩提

一、发心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十信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而发大心,名为发心菩提。(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华言无上正等...

《三藏法数》 / 594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对出家送丧

僧中有死者,则一山之僧眾送之,附於四葬之一,令诵经咒愿。毘奈耶杂事十八曰:「送丧苾芻,可令能者诵叁啟无常经并说伽陀為其咒愿。事了归寺,便洗浴随处而散。俗人见讥,咸言:释子极净洁,身近死尸身洗浴。佛言:应尔,可洗身。彼即俱洗。佛言:若触尸者连衣俱洗,其...

《佛学大辞典》 / 303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四事可久保

经云:有一孤母而丧其子,忧恼失意,来白于佛。佛即以此四事告之。 一、常必无常,世间之相,一一无常,假令万劫之久,铁石之坚,须弥之高,大海之广,终为无常之所坏灭。是故常可久保也。(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二、富贵必贫贱,世间之事,盛必有衰,盈必有亏,此理之必...

《三藏法数》 / 296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五根有四事增上

五根者,眼耳鼻舌身也。增上,犹增胜也。 一、庄严身,庄严,端庄严饰也。谓眼耳鼻舌庄严于身,然后完美,于此诸根,若阙一者,便成残陋。若缺者,全美增胜,是为庄严身也。 二、导养身,导养者,导引资养也。谓眼能见安危之色,耳能闻美恶之声,鼻能嗅香臭之气,舌能尝甜苦...

《三藏法数》 / 262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四种缘起

华严宗之教理,以缘起為主。具之一字,弥显今宗者,天台之事也。本宗对之得云起之一字,益振当家。何则?以本宗之至极,在於法界缘起故也。今就五教而分别之,各有一个之缘起(但除顿教),曰业感缘起,是小乘教也。曰赖耶缘起,是大乘始教也。曰如来藏缘起,是大乘终教也。曰法界...

《佛学大辞典》 / 1132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陀罗尼

Dhāraṇi,又曰陀罗那,陀邻尼。译作持,总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使散,持恶法使起之力用。分之為四种:一法陀罗尼,於佛之教法闻持而忘也,又名闻陀罗尼。二义陀罗尼,於诸法之义总持而忘也。叁咒陀罗尼,依禪定发秘密语,有测之神验,谓之咒,咒陀罗尼者,於咒总持...

《佛学大辞典》 / 529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七十五法

小乘俱舍宗立一切法為七十五,摄為五类:一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六,心相应行法十四,无為法叁也。 第一色法十一RūPāṇi,分之為叁种:一五根,二五境,叁无表色也。 五根者:一、眼根Cakṣur indriya,二、耳根Śrotra indriya,叁、鼻根Ghrāṇa iudriya,四、舌根J...

《佛学大辞典》 / 2493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二十五有

二十五有,出六道,有生有死,因果亡之谓也。然梵王天、无想天、及五那含天总在四禅天中,而别出其名者,以外道计梵王天为生万物之主,计无想天以无心为涅槃,计五那含天为真解脱,所以经教特立此叁天为叁有,以对破外道之计也。(六道者,即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

《三藏法数》 / 511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十种发心

十种发心者,谓诸众生,迷妄失真,念念起心,贪着诸境,业报同,苦乐有异,皆因发心纯也。 一、发地狱心,谓众生念念起贪嗔之心,日增月甚,造上品十恶,行火涂道,是名发地狱心。(上品者,谓人作恶,于欲作、正作,作已,叁时之中,俱能悔也。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

《三藏法数》 / 854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宿作外道

外道十一宗之一。此外道计一切眾生受苦乐之报皆由宿世本业之所作,故若於现世持戒精进,受身心之苦,则能坏本业,本业既坏,则眾苦灭,故得涅槃。是说宿因现报,虽与佛法之正说异,然以一切归於宿作许感现在之功力果(是曰士用因士用果),故以之為邪执也。毘婆沙论百九十八曰...

《佛学大辞典》 / 452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广六度行

一、广施,旷大曰广,舍财曰施。谓行施者,既怀广大之心,应当知身非常,四大净,会归败坏;知身既我有,财物亦是虚幻,乃至世间万物皆悉无常,由是观身非身,观物非物,纵心恣施,了无挂碍;复能广弘法施,开化愚蒙,故曰广施。(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二...

《三藏法数》 / 698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八定

定即摄散归静之义。色界、无色界各有四定,故云八定也。 一、初禅天定,谓人于欲界中修习禅定之时,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如云如影;又觉遍身毛孔气息,悉皆出入,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是名初禅天定。 二、二禅天定,谓既得初禅天定已,心厌初禅觉观动散,因摄心在定,澹然...

《三藏法数》 / 758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叁念处

处谓法界平等之理减也。佛当说法时念法界平等之中,毕竟无减退之相,故眾生虽一心听法,亦以為忧,是為第一念处。又念法界平等之中,增进之相,毕竟可得,故於眾生虽一心听法,亦以為喜,是為第二念处。又念法界平等之中,毕竟生死涅槃之相,可得,故常行捨心於一...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四种意识

四种意识,出叁境:一、性境,二、带质境,叁、独影境。性境者,谓意识与眼耳鼻舌身五识同缘五尘,初心取境,未有分别,是名性境意识。于五尘境上,分别方圆长短好恶,以有尘相可分别故,是名带质境意识。与五识同缘,而独缘法尘,谓缘过去未来变现之相,或缘空华水月等相,...

《三藏法数》 / 327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横竪

横与竪也。与纵横同。次第曰竪,次第曰横,又亘於时间曰竪,空间曰横。例如法华文句九曰:「若但性德叁如来是横,修德叁如来是纵。先法次报后应,亦是纵。今经圆说横叁如来。」又选择决疑钞叁曰:「若横若竪,具足叁心,而行念佛者,百千皆生,万无一失。」皆有次第次第...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七众

七众者,谓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也。 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土。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以色身也。亦名苾刍,盖苾刍,雪山香草名,草有五义,以喻比丘五德。(五义五德者,一体性柔软义,喻比丘折伏身语粗犷之...

《三藏法数》 / 511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叁行

(亦名叁种业,出大智度论并王法念处经) 一、福行,谓因修十善等福报,生欲界天上人间及阿修罗,享福受乐,故名福行。(十善者,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也。梵语阿修罗,华言无酒。) 二、罪行,谓因作五逆、十恶等罪...

《三藏法数》 / 216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八背舍

(亦名八解脱,出禅波罗蜜) 背,谓违背。舍,即弃舍。大智度论云:背此净洁五欲,舍此着心,故名背舍。修此观故,发无漏智慧,断叁界见、思惑尽,证罗汉果,即转名八解脱也。(净洁五欲者,若欲界,色、声、香、味、触即名粗弊五欲,名为净;若色界、无色界,色、声、香、味、...

《三藏法数》 / 948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一印二明

金胎两部之大日菩萨印,皆為徧法界无所至之塔印,其真言,金大日為之五字明。金刚顶经曰:「诸法本生(二地),自性离言说(二水),清净无垢染(二火),回业等虚空(二风二空)。」是说无所至之塔印也。 又大日经真言品曰:「我觉本生(二地),出过语言道(二水),诸...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退

一位退,既修得之位次退失也。二行退,於所修之行法退失也。叁念退,於正念退转也。此叁退配於菩萨之行位,依诸宗而异。据法相大乘,则依万劫修因,入十住之位,虽识观成就,无復退堕恶业流转生死之位,谓之位退。既入初地成就真唯识观於利他之行退失,谓之行...

《佛学大辞典》 / 331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七种人

师子吼菩萨问佛言:若一切众生,既有佛性,何须更习八圣道耶?佛言:性虽本具,要须修习圣道,方见佛性。譬如恒河边有七种人,或为洗浴,或畏贼寇,或为采花,则入河中。河喻生死大河,浴喻出家受戒清净,贼喻烦恼,采花喻七净花以为其因,而求涅槃之果也。(八圣道,又云八正道...

《三藏法数》 / 873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七净华

染曰净,华乃对果而言,即因中所修之行也。谓二乘修习无漏之业,以七种净行为华,而证道果,故言七净华也。维摩经云: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是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无漏业者,谓修戒定慧之业,漏落叁界生死也。) 一、戒净华,戒净华者,谓摄律仪等戒,即正...

《三藏法数》 / 535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菩萨十戒

谓菩萨奉持叁世诸佛十种净戒,具足清白,无有缺犯。念诸众生颠倒破戒,我成正觉,为说真法,令离颠倒,得净戒法,是名菩萨十戒。(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一、普饶益戒,谓菩萨受持净戒,广为利益一切众生也。 二、受戒,谓菩萨受外道诸戒,但自精进,奉持诸佛平...

《三藏法数》 / 569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菩萨十戒

一、杀戒,杀戒者,谓慈心怜愍,断一切命也。经云:一切有命者,得故杀;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波罗夷罪。(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 二、盗戒,盗戒者,谓攘窃他人一切财物也。经云:一针一草,得故盗;应生佛...

《三藏法数》 / 707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八戒斋

又作八斋戒,八关斋,八支斋。亦单云八戒。有二说:依俱舍论之说,则一杀生,杀有情之生命也。二与取,取他与之物也。叁非梵行,男女之媾合也(与五戒中邪婬同)。四虚誑语,与心相违之言说也。五饮诸酒,饮酒也。六涂饰鬘舞歌观听,身涂香饰花鬘,观舞蹈,听歌曲也。七眠...

《佛学大辞典》 / 547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杨枝

梵曰惮哆家瑟诧Dantakāṣṭha,译曰齿木。嚙小枝之头為细条,用刷牙齿者。杨枝者义译也。寄归传一曰:「每日旦朝须嚼齿木揩齿,刮舌务令如法,盥漱清净,方行敬礼。(中略)其齿木者,梵云惮哆家瑟诧。惮哆译之為齿,家瑟诧即是其木。长十二指,短减八指,大如小指。一头缓须熟嚼...

《佛学大辞典》 / 494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七处征心

七处征心者,佛于楞严会上,征诘阿难心目所在之处也。此由阿难遭摩登伽之幻术。佛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阿难,归来佛所。佛问其发心出家之始,阿难以见佛胜相而答。佛遂征其心目所在,阿难答以目在外,而心在内。及佛征其心在内,又计之在外。如是展转穷逐征诘,至于无所着处...

《三藏法数》 / 1070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梦虎

梦中之虎,以譬虚事。慧命法师详玄赋曰:「保一异之四邪,执断常之双计。怖梦虎於长眠,翫空华於久翳。」止观十曰:「今於观支忽发先解,梦虎空华如幻之有,作此有解解心明利。」善见律十二曰:「眠时梦见山崩或飞腾虚空,或见虎狼师子贼逐。此是四大和,梦虚实。」梁僧传佛图...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十八共法

共法者,谓诸佛之智内充,无畏之德外显,一切功德智慧,超过物表,与凡夫二乘及诸菩萨共有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身无失,谓佛从无量劫来,常用戒、定、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诸功德满足,故一切烦恼俱尽,是名身无失。(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三藏法数》 / 820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如水与波,水与波相别,故云即,水波之性无别,故云离。如言异也。圆觉经曰:「离,无缚无脱。」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鹿野园

Mṛgadāva,又名鹿野苑、仙人论处、仙人住处、仙人堕处、仙人鹿园、仙人园、仙园、鹿园、施鹿园、鹿林等,在中天竺波罗奈国,佛成道后,始来此说四諦之法,度憍陈如等五比丘,為古来仙人始说法处,故名仙人论处。為仙人之住处,故名仙人住处。昔有五百仙人见王之婇女发欲心失神通坠...

《佛学大辞典》 / 697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二门

唐道绰所判。一、圣道门,此土由凡至圣修道之教门也。除净土叁经,其餘之诸经是。二、净土门,往生弥陀净土而证圣果之教门也。叁部经之所说是。安乐集上曰:「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选择集本曰:「道绰禪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捨圣道正归净土。」教行信证六本曰:「凡就一代...

《佛学大辞典》 / 2032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穿耳僧

印度之僧,多繫耳环,谓之穿耳僧。风穴眾吼集指达磨為穿耳客。西域记七曰:「阿避陀羯刺拏僧伽蓝,唐言穿耳。(中略)昔大雪山北覩货罗国有乐学沙门,二叁同志礼诵餘闲,每相谓曰:妙理幽玄,非言谈所究。圣迹明着,可足趾相寻。(中略)既至印度,寓诸伽蓝,轻其边鄙,莫之见舍...

《佛学大辞典》 / 266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般荼迦

Pāṇḍaka,又曰般吒、半托、半择迦、半释迦。译曰黄门,男。男根之具者也。玄应音义十七曰:「般吒,此讹略也,应言般荼迦,此云黄门。其类有五,般荼迦总名。」饰宗记七末曰:「梵云半释伽,此云黄门。」此有五类,见[五种男]条。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五戒

一、杀戒,谓人若于彼众生,妄加杀害,而夺其命,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寿命短促。若作是事,名杀戒。 二、偷盗戒,谓人若于有主物与而窃取之,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受贫乏报。若作是事,名偷盗戒。 叁、邪淫戒,谓人若淫泆无度,好犯他人妻妾,死堕恶道;...

《三藏法数》 / 223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十种因

一、随说因,谓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惑业系缚之法,及系缚之法,随所见闻觉知,起诸言说,是名随说因。(系缚法者,即出世之道法也。) 二、观待因,待即对待之义,谓诸有情,欲求叁界有系缚之乐,及出世间系缚之乐,于彼诸缘,或为求得,或为受用,观彼对此,是名观...

《三藏法数》 / 524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常念

时常忆念也。法华普门品曰:「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常念者,正念也。此正念有事理之二种。事之常念者昼夜二时行住坐卧念观音之神力而忘也。理之常念,有四教之异。藏教之常念或观自他身内外净,叁十六物之净充满,或从死想至白骨想之九想一一...

《佛学大辞典》 / 443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佛祖统纪

五十四卷,宋志磐撰。天台一家之正史也。等等观杂录四曰:「宋僧志磐所作佛祖统纪,收入大藏,流传已久。予阅之,觉其尊崇本宗,实有违乎佛祖之本意也。夫瞿曇捨金轮王位而作沙门,是弃世间之荣,而就山林之寂也。传其道者,莫皆然。而志磐立一派以為正宗,作本纪,尊之為帝王...

《佛学大辞典》 / 340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叁善道

叁善道者,谓天、人、阿修罗,同修十善,虽有上中下品同,皆名善道。(十善者,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也。) 一、天道,天即欲界、色界、无色界诸天也。谓因修上品十善,复修世间禅定,得生其中,是名天道。 二、...

《三藏法数》 / 286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