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印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法数》 / 5399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准前印。屈二头指压二大母指甲上。其头指甲背相着用前身咒。若人随所求愿皆悉满足。必定不退菩提之道。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47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起立并足。先以左手无名指。捻大母指甲上。次以右手亦如是作。二小指及中指。直竖头相拄合腕。以头指来去。咒曰。 唵(一)萨婆提婆那伽(二)阿(去声)那唎(三)莎诃(四)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81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其说甚多。曰:拨忍度。忍度者火指(右中指)也,是為拨遣火天之意。或拨水指(无名指)以水拨火之意也。此印最合本轨之说。文云:以禪度(大指)拨戒度(右手无名)即成拨遣。此以水指作拨遣,故以大指拨水指也。如平常之弹指。大疏十六释请召火天印云:「当侧伸右手,其风指(头...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十门何为而设也?盖荆溪大师,因释法华玄义,其中广明十妙之旨。法相该博,学者难入。故于迹本二门之间,对前十妙,立此十门;复于门门之下,结归一念。为令修学之人,于一念心开,妙解立妙行,故云不可不了十妙大纲,故撮十妙为观法大体。然此十门,皆以不二命名者,盖法华以前...
《三藏法数》 / 1984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五净居天子之意也。又曰五净居天,五净居眾,五那含天子,净居天。或单曰五天。居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东方最北边之五尊也:一、自在天子,二、普华天子,叁、光鬘天子,四、意生天子,五、名称远闻天子。大日经疏第五曰:「次於东方最近北边布列五净居眾。第一自在天子,第二普华...
《佛学大辞典》 / 526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卷,唐义净译。妙吉祥问菩萨之退行不退行。佛言:有五种之行:一羊车行,二象车行,叁日月神力行,四声闻神力行,五如来神力行。前二种有退,名為不定。后叁种不退,名為入定。即入定与不定之法印也。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 《入定不定印经》金刚顶十八会之第一教王会有四大轮:一、金刚界轮,叁十七尊皆持金刚之印。二、降叁世教令轮,叁十七尊皆持降叁世之印。叁、徧调伏法轮,叁十七尊皆持观世音之印。四、一切义成就轮,叁十七尊皆持虚空藏之印。见瑜祇经疏二。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又名叁叁昧。密教谓身口意叁者互相摄入,不二一味。是乃真言行之宗要。大日常恒之说法,亦不外说此宗要。大日经一曰:「身语意平等句法门。」同疏一曰:「如此时中佛说何法?即是身语意叁平等句法门,言如来种种叁业皆至第一实际妙极之境。身等於语,语等於心,犹如大海徧一切处同...
《佛学大辞典》 / 720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台家所立之八教也。於华严时乃至法华涅槃时五时所说,化法之四教与化仪之四教是也。化法之四教者:一、叁藏教,经律论之叁藏,部类判然,说因缘生灭之四諦,正教声闻缘觉之二乘,傍化菩萨者。二、通教,说即空无生之四真諦,使通叁乘而同学者,但以菩萨為正机,二乘為傍机。叁、别...
《佛学大辞典》 / 371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又名如来清净禪。楞伽经所说四种禪之一。如来所得之禪定,即首楞严定也。依此禪定穷究法身般若解脱叁德秘藏之大涅槃,而起无作之妙用,别於外道二乘菩萨所得之涅槃,谓之如来禪。楞伽经二曰:「云何如来禪?谓人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叁种乐住,成办眾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禪。」同经...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谓行法初之莲华合掌也。无量寿仪轨曰:「二手莲华合掌,诵净叁业真言。」秘藏记私钞六谓行法最初所以作此印者,古相传云:此印习為本叁昧耶印,我等处胎内时所结之印也。為理智不二本地自证之体性,故名本叁昧耶之印,出胎时,乃分两手作拳,秘键所谓分手於金莲场者,即此位,由此...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叁宝中之法宝也,又叁法印也,是诸宝中之实宝,坚固不坏,故名宝。印智度论四十七曰:「於诸法中法宝是实宝,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為利益。如经中说:佛语比丘:為汝说法,所说法者所谓法印,法印即是宝印,宝印即是解脱门。復次叁法印名為宝印叁昧。」楞严经曰:「此经名大佛顶悉...
《佛学大辞典》 / 465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竪左右十指,而指掌共合,谓為莲华合掌。凡行法最初為此印。其所以然者,古来相传,此印名為本叁昧耶印。我等处胎内之位所结之印,為理智不二自证之性,故名本叁昧耶印,出胎时分两手作拳。心经秘键所谓分手於金莲场者為此位也。自此已后出於化他门,作种种之事业矣。仍於行法最初...
《佛学大辞典》 / 651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切之小乘经,以叁法印印之,证其為佛说,大乘经以一实相印印之,证其為大乘之了义教。一、诸行无常印,行有迁流之义,谓有為法。言一切之有為法,念念生灭而无常也。是為诸行无常印。二、诸法无我印,行之名局於有為法,法之名。通於无為法。言一切有為无為诸法中无有我之实体。...
《佛学大辞典》 / 286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断等,谓佛极解脱道初发起时,一切众生所有无明之惑,一时究竟顿断,此举如来望众生界无有一法而非清净,故名断等。 二、得等,谓佛初成道得满始觉之时,一切众生始觉之智皆得满足,此举众生望佛世尊所有无明等惑,皆悉清净,无所障碍,故名得等。
《三藏法数》 / 112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十乘者十乘观法也此十通名乘者乘即运载之义如世车乘堪能运载也盖言修行之人依此十法修之则能运出生死之苦到于涅槃彼岸也数至十者由修观之人上中下根不等上根者唯观初不思议境即得破惑显理其次者于初种观法修之不入湏用第二发心乃至第八对治助开方能破惑显理又其次者于前七种观之...
《三藏法数》 / 2967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加持自身而為本尊之法。大疏演奥钞十二曰:「观心中有缚字,变成五股金刚杵,杵变成金刚萨埵。如是观己,手结萨埵印,口诵其真言,為加持法也。」眾尊准之。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准前印。直竖散头持。大母指。开掌。此印我在因地时。恒河沙诸佛授我此法。令我得证菩提之道。诵前大身咒。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46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法印也。法华玄义八曰:「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叁印。印之则是佛说,修之得道,无叁法印即是魔说。」见[叁法印]条。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先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顶上。屈二头指以头相拄。二大指附头指第二文上。此法印名解脱禅定印。过去诸佛同修此法。得禅定解脱同前咒。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60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礼敬一切如来也。真言法有檀前普礼着座普礼之二者,结普礼之印,唱普礼之真言而礼拜也。普礼之真言,出於不空之戒仪。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梵音部多多他多Bhūtatathatā(此梵语出於金刚经之梵本,译曰真如性),真者真实之义,如者如常之义,诸法之体性离虚妄而真实,故云真,常住而不变不改,故云如。唯识论二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於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或云自性清净心,...
《佛学大辞典》 / 410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起立并足。合掌当心。以小指相叉左压右。诵身咒二十一遍。种种皆得成就。若救六道苦难众生。当用轮印。以十指头各相拄。开腕掌中使开。其指间各相去一寸许。即是菩萨在六道循环度诸苦难。以此印轮回悉得离苦。此印法拔吒那罗延长年师。才翻便即归国。并将所翻之本。智通毕竟寻逐不...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134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以五指相叉。左压右急把拳。当顶上着。诵身咒即降伏。若作此法。向舍利塔前二十九日夜。取白檀香作末。涂地作曼荼罗。其中散种种华。澡浴清净着新净衣。手把香炉烧沉水香。面向东坐咒一千八遍。此是最初功能。又取芥子乌麻。着一处捣为末。以三指撮取少许。咒之一遍掷着火中。如是...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134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起立合掌当心。以二大母指双屈入掌中。余四指直竖合掌当心。诵前大身咒二十一遍。决定得入诸天宫殿。游历十方诸佛国土。百千珍宝随心皆得。供养诸佛菩萨金刚一切圣众。若有人能作此法门者。晨朝早起清净澡漱。作此印法面见十方恒河沙国土诸佛。灭除无量劫来生死恶业重罪。是故赞叹...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126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起立以左手向前展臂。五指向前散托竖五指。次以右手大母指屈在掌中。以四指把拳当右耳上当。诵身咒头指来去。此印日别须三时一时诵七遍。能灭五逆四重罪。于一切众生生慈慈心。即能烧一切罪根。此身灭后即为值佛。于彼佛土得作转轮圣王。复得陀罗尼名曰无尽藏。复得三昧名智等。复...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224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习得一印相而顿得成佛之利益也。 又一法印之意,谓诸法实相唯一不二之真理也。玄义八之上曰:「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叁印印之,即是佛说。(中略)大乘经,但有一法印,谓诸法实相。」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结跏趺坐。先以左手舒五指。仰掌在左膝上。次以右手舒五指。覆手捺右膝上。此与灭尽印法同。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同此印得佛菩提。此印能除一切业障。若坐禅诸法不现前者。当七日七夜于阿练若处。诵此陀罗尼并此印法。至心念佛昼夜六时忏悔即得诸法现前。及所得福无量无边不可称计...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121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或印之於纸上,或印之於净沙上,或印於虚空等,先於一前机备香花,置形木。次,叁礼,诵如来咒。次,净叁业印言。次,叁昧耶戒印言,针印。叁摩耶,萨埵鍐次,发菩提心印言,外缚定印。唵菩提质多摩陀波陀耶弥。次,劝请合掌诵:「我今香烟印如来(水虚空等随改),相好具足放光明...
《佛学大辞典》 / 304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禪家之宗旨,不依经论文句,单传心印也。碧巖初则评唱曰:「达磨遥观此土有大乘根机,遂泛海得得来,单传心印。」祖庭事苑曰:「传法诸祖,初以叁乘教乘兼行,后达磨祖师单传心印破执显宗。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然不立文字失意者多矣,往往谓屏去文字以默坐為...
《佛学大辞典》 / 188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结跏趺坐。先以左手中指。与大母指头相捻。仰掌向上。余三指散展置于左膝上。次以右手亦如之。覆手置于右膝上。诵身咒二十一遍。所愿悉皆满足诸有苦恼悉皆解脱。若善男子善女人。具造十恶五逆等罪。如阎浮提履地变为微尘。一一微尘成于一劫。是人造若干等罪。应堕地狱历劫受苦永无...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218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以右手作拳,舒风指(第二指)直竪之,以此印当眉间指头亦当眉间即作毘俱胝之形也。其面如忿怒,心住於一境不动。故经云:以毘俱胝形住於等引,此一切佛之大印,能现如来威猛一切之力,恐怖一切為障难者使其降服,亦能与一切眾生之所愿,如来菩提道场,以印能降诸魔也。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寺公用之印鑑也。毘奈耶杂事一曰:「佛言:凡印有二:一是大眾二是私物。若大眾印可刻转法轮印像,两边安鹿伏跪而住,其下应书元本造寺施主名字。」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玄门者,即十玄门也。以此十法性德为因,起大业用,令彼玄门诸法,混融无碍,重重无尽。故云玄门无碍十因也。(玄者,妙也。) 一、唯心所现,谓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唯是真心所现。然法唯心现,全法是心,心既圆融,法亦无碍。经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是也。 二、法无定...
《三藏法数》 / 816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印师二教者,唐初印法师立此二教也。 一、屈曲教,谓释迦如来所说之经,逐其机性,随计破着,方便委曲,令物生解。如涅槃经,虽说圆通一极之理,或对权显实,或会异归同之类,是名屈曲教。(对权显实者,对藏通别叁教之权,以显圆教一乘之实也。会异归同者,会叁教之异,归圆教...
《三藏法数》 / 192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起立先以左手握右脚大母指如把拳。次以右手握左手腕背上。诵身咒七遍。欲进千里不以为难。诵咒之时勿令声出。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50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 (一)始於杜顺,成於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叁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註上一曰:「至相智儼大师,亲承於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
《佛学大辞典》 / 729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缘起者,谓诸法所起因缘,递相摄持,涉入无碍,分为十种,以释前十玄门之义也。 一、诸缘各异义,诸缘各异者,谓诸法缘起各不同也。盖诸法递互相望,要须体用各别,不相杂乱,方成缘起。经云:多中无一性,一亦无有多。是也。 二、互遍相资义,互遍相资者,谓诸法所起,更互周...
《三藏法数》 / 805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以左手握右手之地水(小指无名指),而入於掌中以大指头捻头指之第二节,是嚕捺罗后印,即自在天后印也。见大日经疏十四。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起立并足。先以右手仰垂左肘膝头。左手亦如之。于舍利像前。诵身咒一百八遍。即得无畏施于众生。又取槐香白芥子菖蒲舍多婆利(外国药名)以此等物内火中烧之。烧火之时应于佛前或在净处。诵咒三十二遍。以香华供养。咒法悉皆成就。所为之者皆悉克果。若余咒无验。以此咒咒之亦皆成就...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235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先以左手大母指捻小指甲上。次以右手亦如之。余三指各散竖。合腕相着置于顶上。诵身咒二十一遍。皆得游行自在。昔有罽宾国僧阇提。于北天竺求得此梵本。未曾翻译。自得受持威力广大不敢流传。智通于此僧弟婆伽伽边得本。依法受持功效不少。唯不流行于世。此本绝无。后同学得者愿同...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122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一枚之文,有次第前后,而印之於纸时,则现於同时,譬有次第前后之物,现於同时而用之。五教章上曰:「依此普法,一切佛法,并於第二七日,一时前后说。前后一时说,如世间印法,读文则句义前后,印文则同时显现。同时前后,理不相违。」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起立并足。先以左手大母指屈在掌中。四指把拳当心上着。次以右手亦如之。以右手在右耳边。以头指来去。咒曰。 南无尼健陀(上声一)南无阿利阇波陀(去声二)馺婆诃(三)南无阿利阇罗馺婆诃(四)堙醯夷醯(五)馺婆诃 此咒印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者。知七世宿命。毒蛇不敢螫。毒药...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253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唯识论十以自性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变化身為四佛身,而佛土亦有四:一法性土、二自受用土、叁他受用土、四变化土也。此中法性土,為无色无相之理土;自受用土,為实佛自託之报土;他受用土,為对於初地已上菩萨示现之净土;变化土,為示现於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之佛土。因之而...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起立以脚跟相拄。先以左手竖。五指相搏屈肘向前托。次以右手亦然。屈肘向内托。此名通达三昧印。此印能令通达一切三昧智印。庄严八万四千法门。皆因此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用前大身咒。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82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吴越时,杭州法相寺长耳行修和尚,泉南陈氏子。长耳垂肩。七岁犹不言。或问之,忽应声曰:不遇作家,徒撞破烟楼耳。出家金陵瓦棺寺。参雪峰,得其心印。自是猛兽驯若。灵异益着。僧问如何是长耳?师以手曳耳示之。问南峰难到麼?曰:只為他会不过。曰到后如何?曰孤峰独宿。吴越王...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准前身印上。合掌当心。以五指相叉左压右。以二头指直竖头相拄。以大母指附头指。压第一文上。掌少开。此印名总持陀罗尼法。若人作此印者诵咒二十一遍。能灭无量劫生死业障。当来往生十方净土。往昔释迦牟尼佛。临欲成道为魔王所恼。作此总持陀罗尼印获得禅定。咒曰。 哆侄他萨...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159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首楞严经之经题曰:「密事密因修证了义。」如来之果德名秘密藏,入此秘密藏之因行云密因。又密者经所说之陀罗尼,是非凡小之所能知,故名密,密即因也。楞严经八曰:「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同义疏八中曰:「叁世果人入秘密藏,以此為因,密之因也。又此大定行一切行,而非凡圣...
《佛学大辞典》 / 337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以空水二指(第一指第四指)头相捻,餘叁指皆舒散。以此印加持诸物,及其坛中一切供养之具悉用加之,皆得成也。见义释十一。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准前印上。开腕以手侧相拄。仰掌以头指来去。咒曰。 唵(一)魔诃梵摩(去声)耶(二)堙醯夷醯(三)莎诃(四) 此印咒法。能摄无量无数陀罗尼印法门悉皆来集。若日月蚀时。咒酥二十一遍。以印印酥食者。令人聪明日诵万偈。此印法门。日藏如来授与观世音菩萨。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120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又作布瑟波Puṣ a,译曰花。大日经疏八曰:「梵云枳娑攞瑜。是林树上兼带条叶之花。次云补涩波。正目花体。如花鬘散花之类皆用此名。」禪宗正脉序曰:「布瑟波印於饮光。」名义集叁曰:「布瑟波,此云华。」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内作业灌顶品所说。经疏叁曰:「逊婆明王五部吽迦罗具叁十七尊,内外火法之护磨也。」经说逊婆明王之根本真言曰:唵嚩日罗吽(引),迦罗吽吽吽,尔逊婆,吽吽。金刚顶十八会初,教王会四大品中第二降叁世尊有六曼荼罗,所谓大叁法羯之四各具叁十七尊,皆持降叁世印,四印会十七,...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此道场观,当金刚合掌而观想,妙高山之顶,有宝楼阁,其殿以无量之眾宝而成,处处悬列珠鬘瓔珞铃鐸繒丝,微风摇激,出和雅之音,以种种之摩尼半满月等校饰之。復有无量之诸供养具,徧满楼中。於其殿内观大曼荼罗,曼荼罗之中心,有莲华臺,莲上有月轮,轮内有字,字变為贤瓶,贤瓶...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百法束为五门:谓色法十有一,心法八,心所有法五十有一,不相应行法二十有四,无为法六,共成一百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法,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
《三藏法数》 / 1706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阿弥陀之相好印相,有显密之别,密教有胎金之别,显教有坐立之别。密教中四方之四佛,惟阿閦等叁佛,胎金两部,各改其方易其名,独於西方之阿弥陀无所改易,是為表无量寿佛之灭度无期也。其相好,胎藏界為金色之螺髮形,结定印,目稍闭而视下,是乃法藏比丘出家成道之相。金刚界為...
《佛学大辞典》 / 390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先本尊加持,為智拳印,次一印叁明,先於内五股印大咒叁返,次以同印二头指招中咒(口传)叁返,次以同印二大指押二无名,小咒(口传)叁返。见日本心舟七刀印田五。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又作阿尾罗吽欠,阿毘罗吽剑,阿味罗[合牛]欠。khaṁ,胎藏界大日如来之真言也。大日经叁曰:「尔时毘卢遮那世尊,又復住於降伏四魔金刚戏叁昧,说降伏四魔解脱六趣满足一切智智金刚句字:南麼叁曼多勃駄喃,阿味罗[合牛]欠。」大日经疏十一曰:「此五字,即是降四魔真言句也。」毘...
《佛学大辞典》 / 247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准前印。合掌当心头指来去。咒曰。 唵(一)萨婆勃陀三摩(去声)耶(二)堙醯夷醯(三)钵啰摩输陀萨埵(四)莎诃(五)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十肘曼荼罗法门凡作一切曼荼罗法门时。谨按梵本云。此国土无有作曼荼罗地。如彼天竺皆取上胜福德之地以为坛场。婆罗门国别有择地方法不能广说。...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1830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胎藏界曼陀罗十叁大院之第一院也。在曼荼罗之中央,有八瓣莲华开敷之形,是乃凡夫肉团心之开敷也。其中臺有大日如来。其八瓣有四佛四菩萨。总為五佛四菩萨之九尊。中臺大日如来為黄金色,入定印。东方宝幢如来,為赤白色,如日初出之色。南方开敷华王如来,為黄金色。西方无量寿如...
《佛学大辞典》 / 305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印蜡印於泥,蜡印溶解,同时泥中成字形。以譬现在之五阴灭,中有之五阴生也。涅槃经二十九曰:「如蜡印印泥,印与泥合,印灭文成。而是蜡印不变在泥,文非出泥不餘处来,以印因缘而生是文。现在阴灭,中阴阴生。是现在阴终不变為中阴五阴,中阴五阴亦非自生,不从餘来。因现阴故,...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性调伏,谓菩萨宿有善根种性,故能修习善法,调伏身心诸烦恼障,由是得证菩提,是名性调伏。(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众生调伏,谓菩萨善能调伏一切众生。若有声闻性者,令得声闻道。有缘觉性者,令得缘觉道。乃至有人天性者,令其...
《三藏法数》 / 400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禪家之常语,彻见自心之佛性也。达磨之悟性论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黄檗传心法要曰:「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眾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
《佛学大辞典》 / 307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又曰护身叁昧耶。十八道之一。於真言念诵法,為欲行者之身,被金刚甲冑,防护邪神恶魔之怨害时所结之印契也。因而又曰甲冑印。十八契印曰:「由结此印及诵真言加持,即成被金刚甲冑。所有毘那夜迦及诸天魔作障碍者,退散驰走,悉见行者光明被身威德自在,若居山林及在险难皆悉无畏...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引留临死病人之魂魄於现身,為令延命而结之印,屈无名指入掌中,竪小指者是也。禁者闭塞之义。五路即六道中之五道,言人死而趣他界,今既在人道,死去之处,是五道也。以不思议之加持力,禁闭五道之门,苏而还於前身,故尔言也。或曰:魂魄经五路而去,今令此防遏之。五路者:一脐...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谓法华一经,妙理玄微,人难信受。故先以瑞相警变常情,常情既变,而生渴仰,则闻法染心,妙道易阶,密有所表,故具明六瑞焉。 一、说法瑞,谓佛将说法华,先说无量义经,而为法华作序。从一法说无量义,会无量义归于一法,故无量义经为法华会多归一之序。经云:说大乘经名无量...
《三藏法数》 / 856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又曰十玄缘起。华严宗所立。示四种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之相者。通此义,则可以入华严大经之玄海,故曰玄门。又此十门互為缘而起他,故曰缘起。至相大师,承杜顺之意,创说於十玄章,贤首於五教章中卷敷演之。但次第不同。然贤首更於探玄记一说十玄,稍异於此,清凉全依之。 一,同...
《佛学大辞典》 / 1469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胎藏界虚空藏菩萨之左第五位密号曰秘密金刚、轮圆金刚、集起金刚。与大轮菩萨同本誓,主诸法能生之德。為黑色忿怒形,叁目六臂,火灾髻,左右第一手结小金刚轮之印,仰安顶上,左第二手轮,第叁手独股,右第二手叁股,第叁手剑,坐於赤莲。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表释迦如来持鉢相之印相,置两手於脐间也。大日经密印品曰:「住瑜伽座,持鉢相应,以定慧手俱在脐间,是名释迦牟尼大鉢印。」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波罗奈国仙人堕处鹿野园中。与大苾刍众二万人俱。菩萨摩诃萨一万二千。其名曰师子菩萨摩诃萨。师子意菩萨摩诃萨。善住意菩萨摩诃萨。胜思惟菩萨摩诃萨。持世菩萨摩诃萨。人授菩萨摩诃萨。水天菩萨摩诃萨。宝积菩萨摩诃萨。隐密菩萨摩诃萨。贤护菩萨摩诃萨。...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诏译 / 3017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8日秘密八印之一,先合掌,稍开曲,其二风指(左右人指)稍向里曲,张掌心,如掬水之像,是名从佛支生印。谓从如来一切支分而生也。见大日经疏十七。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宗,犹派也。圭峰密禅师云:大乘经教,统唯叁宗。 一、法相宗,谓此宗说一切有漏妄法及无漏净法,无始时来,各有种子,在阿赖耶识中,遇缘熏习,即各从自性而起,都不关涉真如。故于色心诸法,而建立种种名相,是名法相宗。(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即第八识也。) 二、破相宗...
《三藏法数》 / 269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佛之教典為内典,世之教典為外典,佛者之自称也。二教论曰:「救形之教称為外,济神之典号為内。智度有内外两经,仁王辩内外二论,方等明内外两律,百论言内外二道。」南山道宣作大唐内典录。册府元龟引唐会要曰:「开成二年二月,王彦进准宣索内典目录十二卷。」南史何胤传曰:「...
《佛学大辞典》 / 289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法相宗所立。一切万有,唯识所变,而非有非空之中道也。徧计所执者,以情有故為非空,以理无故為非有,依他起性者,以非有故為空,以似有故為有,圆成实性者,以真空故為非有,以妙有故為非空。就此一法上而论,非有非空之二义并存,是称一法中道。今叁性对望而论,现於虚妄认识上...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密教為速疾成就悉地,辟除诸魔,结金刚甲冑之印。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曰:「次於诸有情,当兴大悲心,无尽生死中,恒被大誓甲,為净佛国土,降伏诸天魔,成最正觉故,被如来甲冑,二羽金刚拳,当心舒进力,二度相縈遶,心背次两膝,斋腰至两肩,喉项额又顶,各各叁旋遶,徐徐前...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捷辩,谓菩萨智慧,通达诸法,名字分别无滞,捷如影响,故名捷辩。(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迅辩,谓菩萨明于事理,心无疑暗,善赴机缘,随问即答,语言迅疾,犹若悬河,故名迅辩。 叁、应辩,谓菩萨以一切文字名义,庄严种种法语,应时应机,无有差...
《三藏法数》 / 313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海龙王宫,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与众多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娑竭罗龙王即从座起,前礼佛足,白言:“世尊!颇有受持少法,得福多不?” 佛告海龙王:“有四殊胜法,若有受持、读诵、解了其义,用功虽少,获福甚多,即与读诵八万四千法藏功德...
《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 /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诏译 / 237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5日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四亲近女菩萨也。是皆由大日如来流出,為四方四佛能生之母。一金刚波罗蜜菩萨,為黑青色,左手莲华上有函,右手结阿閦如来之印。金刚者,金刚坚固菩提心也。此菩萨為东方阿閦如来能生养育之母。二宝波罗蜜菩萨,為白黄色,左手莲华上有宝珠,右手持四角金轮,宝者...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Vajrahasta-vajra-dharā,居胎藏界金刚手院中第一行金刚萨埵之右方。密号坚固金刚或秘密金刚。叁摩耶形為叁[月古]杵(一说五[月古]金刚杵),形像身黄白色,冠有珠。右手作施愿,开肘当膝,而不着。左手向内,执叁[月古]杵当乳。面少向右,坐赤莲华。印相是持地印,即苏悉地叁部...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名慧忠。受六祖之心印,居南阳之白崖山党子谷,四十餘年不下山。肃宗闻其道行,上元二年,勅中使孙朝进召趣京,待以师礼,使居千福寺之西禪院。帝屡问道,颇领会。及代宗世,迎止光宅寺者十有六载,随机说法。代宗大历十年十二月寂,諡大证禪师。见传灯录五。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利剑,此有二义:一、中智之义,密宗之中道,為诸法本不生,有(表)空(遮)不二,而有之边為本不生,空之边亦為本不生,故以本不生中道之剑為标帜。盖中道之智,不动於有之边,亦不动於空之边,故名不动尊。两部之辨事真言通用不动之深义在斯。二、降魔之义,魔者以无始之...
《佛学大辞典》 / 668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妙法之印璽也。妙法真实,不动不变,故称為印。又妙法如王印通达无碍,谓之印,又為证明佛之正法者,故曰印。又為诸佛诸祖互相印可,心心相传之法,故曰法印。该摄佛法,而立叁种之法印,称曰叁法印。智度论二十二曰:「得佛法印,故通达无碍,如得王印,则无所留难。问何等是佛法...
《佛学大辞典》 / 289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复次彼彼楼阁周匝。或有天女执众乐器。所谓琵琶筚篥琴笙箜篌螺鼓小鼓拍板等类。作妙音乐。或有天女捧赤栴檀香末。或有天女。捧龙实栴檀香末。或有天女捧沉水栴檀香末。或有天女。捧黑沈栴檀香末。或有天女。捧众妙栴檀香末。或有天女。执优钵罗华俱母陀华奔拏利迦华。或有天女。执...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诏译 / 3237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8日有二说:(一)无畏叁藏禪要曰: 「一、菩提心不可退,有妨成佛故也。 二、不可捨叁宝而归依外道,是為邪法故也。 叁、不可毁谤叁宝及叁乘之教典,背佛性故也。 四、於甚深之大乘经典有不通解处,不可生疑惑,非凡夫之境故也。 五、若有眾生,已发菩提心,则不可说使退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1046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灌顶时加持弟子身分之印也。义释十曰:「次当作生一切支分印,而於弟子顶上灌之。凡灌顶时作此印,结已取瓶為灌也。若不以此印者,则法式不具也。」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坐禪时安手或靠身之器也。上头穿小圆孔,此名向上一窍。盖此穴贯索,缚着绳床背后之横绳,使板面斜,以靠身也。今时夏日横安膝上,於其上定印,或支颐而已。释氏要觉曰:「倚版今呼禪版,毘奈耶摄颂曰:倚版為除劳,僧私皆许畜(僧即眾,私即己)。」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此乃四种陀罗尼之一,真言教之所谓陀罗尼也。佛菩萨从禪定所发之秘密言句也。陀罗尼者,总持之义,总持有二释:一就人,一就法。就人释者,佛菩萨之定力,能持神咒之功德,故名持,如上四种中所释者是也。大乘义章十一末曰:「菩萨依禪能起咒术,為眾除患第一神验,名咒陀罗尼。菩...
《佛学大辞典》 / 413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卷,刘宋曇摩蜜多译。佛為无垢光女说转女成男之法。由一法增至十法。兼明女身种种之苦恼。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 《佛说转女身经》梵语般若,华言智慧。佛于第四时中所说之经既多,法亦不一,故有八部之名焉。 一、大品般若,谓佛演说五蕴、十二入、十八界、叁十七道品等法,皆从六波罗蜜生。其般若波罗蜜最大、最胜、最为第一,余之五度,若无般若导达,则不得名为波罗蜜也。以其卷帙多故,是名大品般若。(...
《三藏法数》 / 885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具曰涅槃寂静印。叁法印之一。佛决定而说涅槃寂静之理,使眾生离烦恼生死。為涅槃寂静之法印,经中有此法印者,為真实之佛说。犹如世之印契也。又保证得涅槃证果之印契也。大集经五十叁曰:「若有眾生為我出家,剃除鬚髮,被服袈裟,设不持戒,彼等悉已為涅乐印之所印也。」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尔时佛告金刚秘密手菩萨言。若有佛子欲得最上大悉地法。随顺大师教。非己智慧分。先受灌顶法。然后结如意宝珠王印。诵持根本陀罗尼。我今欲说汝乐闻否。秘密手菩萨白佛言。愿佛世尊为我等说。愿乐欲闻。 尔时佛世尊。说根本陀罗尼曰。 娜谟曷罗怛那多罗夜耶(一)南无阿利耶(...
《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512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谓毗卢遮那如来,以本愿力,现法界无尽身云,遍一切处,常转无上法轮,令诸众生入华藏海,无有穷尽,故知此经,难可限量,然自狭至宽,略明十类。故现相品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是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略本经,谓此经一部...
《三藏法数》 / 951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為禪门教外别传本分之命令,棒喝之外不立一法,谓之正令。碧巖序曰:「提掇正令。」同种电钞曰:「正令乃本分之令,棒喝并行,不立一法,此谓正令也。」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观叁界唯心无於心外缘法者,以行菩提之道也。大日经疏二曰:「无缘乘者,至此僧祇始能观察阿陀那深细之识,解了叁界唯心,心外更无一法而可得者,乘此无缘心而行大菩提道,故名无缘乘也。」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如人有印则得入国,以般若之智為印,则得入实相之理,故曰智印。又如印契判物之真偽,以智為印,刊定是非真妄等,故曰智印。又如大日拳印不动之剑印,各证明内证之智德者,故曰智印。法华经妙音品曰:「智印叁昧。」法华义疏十二曰:「如人入安稳国,有印得入,无印不得入。菩萨得...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密教行者於修法中间有要事立座时之作法也。作法集曰:「行法之间,依要事立座时,结五股印,诵吽字,然后却去。传云:念诵之时有要事立座出时,蟠念珠安坛上而出云云。」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作幖帜。标者表也,又旌旗也,标帜者,彰表之义。真言之法,以身印器具等彰表如来内证之德。大日经五曰:「秘密主,有造漫荼罗圣尊分位种子标帜,汝当諦听善思念之。」同疏四曰:「种种世諦门,皆是法界幖帜。」同演密钞九曰:「标帜者彰表之义也,谓彰表如来内证之德也。」玄应...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八卷。清世宗因密云会下有法藏者,背其师旨,逞己臆见,着五宗原,以企后学推尊於己。其徒弘忍,更同恶相济,因密云闢而又闢。乃着五宗救,自误误人,致参禪者陷入魔道。特為摘录八十餘条,逐条驳正。命续入大藏,开人正眼。世宗所刻书册经板,悉皆校对精严。唯此一书,错讹甚多。...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Hiraṇyasa tati,数论师自在黑作,有七十行偈颂。其时国王赏之以金,故彼以之為名誉,而名為金七十论,或云论之长行(解释偈颂之语曰长行)為天亲所作者非是,述彼宗二十五諦之义,叁卷,陈真諦译。唯识述记一末曰:「有外道,入金耳国,以铁鍱腹,顶戴火盆,击王论鼓,求僧论议...
《佛学大辞典》 / 375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中央左第叁位,十波罗蜜菩萨之一。主叁忍,梵号乞叉底波罗蜜多,密号帝利金刚。肉色,着羯磨衣,左持漉水囊,右立无名小二指,餘屈,為刀印,坐赤莲上。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右手舒五指以按地,左手五指执衣角,入於东方不动如来之叁昧,当观字。字及我身十方界尽皆青色。此印能使诸魔鬼神一切烦恼悉皆不动。是名能灭毘那夜迦及诸恶魔之印。见摄真定经中。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华严宗所立五观中之第五,周徧含容观立十门:一、理如事门,是与上事理无碍中第七真理即事门同。二、事如理门,是与第八法法即理门同。叁、事含理事门,谓诸事法与理无异。故存本一事而能广容。如一微尘共相不大,而能容摄无边法界,由剎等诸法,既不离法界,故俱在一尘中而现,如...
《佛学大辞典》 / 553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僧问云门:如何是一代时教?云门云:对一说。」圆语评唱曰:「一大藏教,只消叁个字。四方八面,无儞穿毉处。人多错会却道,对一时机宜之事故说。又道森罗及万象,皆是一法所印,谓之对一说。更有道,只是说那个一法,有什麼交涉,非唯不会。更入地狱如箭,殊不知古人意不如此。...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吾从世尊。闻如是语。苾刍当知。我观世间。无别一法。覆障群生。驰骋流转生死长途。如无明盖。所以者何。世间群生。由无明盖所覆障故。驰骋流转生死长途。是故汝等。应如是学。我当云何修起慧明。破无明盖。出贪爱网。汝等苾刍。应如是学。尔时世尊。重摄此义。而说颂曰。 无别...
《本事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7464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7日五佛顶者,在释尊之左方,表五智也。大日经一曰:「救世释师子,圣尊之左方,如来之五顶,最初名白伞,胜顶最胜顶,眾德火光聚,及与捨除顶,是名五大顶。大我之释种,应当依是处,精进造眾相。」一、白伞佛顶,又作白繖佛顶,名曰白伞盖佛顶轮王,以白色伞盖為叁昧耶形之佛顶尊也...
《佛学大辞典》 / 835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六十亿百千那庾多。其名曰妙吉祥菩萨。观自在菩萨。大势至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集雷音王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一切皆得寂静决择三摩地。健行三摩地。甚深不动海潮三摩地。成就灌...
《入定不定印经》 / 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 6942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1日Akṣamamālā,印相名。别名跢赊波囉蜜多印Daśa āramitā,译言十度彼岸印,数珠印。见陀罗尼集经叁。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金轮时处仪轨说此法。是行者或旅行或多事不能行广法时,或其人之性為不好广轨者而说之也。其次第先以护身法清吾叁业,次以小金刚轮之印明,成坛场,次结其尊之根本印,诵其明七徧,以加持心额喉顶之四处,因而成大圆镜智乃至成所作智之四智,次為金刚合掌,置之顶上,诵字二十一徧...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禪家以心传心也。唐诗纪事僧希运曰:「上乘之印,惟是一心,更无别法。心体一空,万缘俱寂。裴休录之為传心法要。」传心法要上曰:「自达摩大师到中国,唯说一心,唯传一法。以佛传佛,不说餘佛。以法传法,不说餘法。法即不可说之法,佛即不可说之佛。乃是本源清净心也。唯此一事...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法华会座,迹门叁周说法已后,涌出於灵山空中之多宝塔中二佛也。初宝塔涌出在空中,依大眾之请释迦佛开其塔门,多宝佛全身舍利结跏趺座,结法界定印,其时多宝佛在宝塔中分半座使释迦佛坐,谓之二佛并座。多宝表法佛及定,释迦表报佛及慧,并座表法报不二,定慧一如也。此二佛孰左...
《佛学大辞典》 / 318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Acala-dharma-mudrā,圣法印经之异名。圣法印经题下曰:「天竺名阿遮曇摩文图。」佛对比丘说圣法印者。案阿遮,译曰无动。曇摩,译曰法。即指圣法印也。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生住异灭之四者,此有二种。一一期四相。法之初有名生,生已而相似相异名住,此相续之转变名异,后无名灭。二剎那生灭。谓一剎那中具四相也。此有大小乘之别,大乘法相宗谓色心之法体,自有生住异灭四相之变化。即言四相者,以其变化分位而名之假法也。本无今有之位名生。生位暂停...
《佛学大辞典》 / 650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大日,智拳印也。二、阿閦佛,触地印也。右手垂而触地。叁、宝生佛,施愿印也,仰右手掌。四、阿弥陀佛,叁摩地印也,舒右之五指安於左掌上。五、不空成就佛,羯磨印也。见瑜祇经。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行事钞下二之一曰:「五分诸比丘欲羯磨於一房一角,半房半角,中庭或通结坊间作净地并听。若通结,应云此住处共住共布萨,僧今结净地除某处。」寄归传二有五种之净地:一起心作,初造寺时定基石已,若一苾芻為检校人,应起如是心,於此一寺或可一房為僧当作净厨。二共印持,定寺基...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有五种(一)金光明经所说。一理法身,本觉之理性,诸佛眾生所具,同一如如之理也。但在眾生,為无明隐没,在诸佛為始觉之智显现者,名之為理法身。二智法身,始觉究竟如如之智也。始觉之智究满,与本觉之理契合者,名之曰智法身。金光明经曰:「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如...
《佛学大辞典》 / 507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本尊之身与真言及印,曰叁法道,此叁法之界畔,曰叁法道界。言真言行者,於此叁法界内修行,不可越此界畔也。大日经密印品曰:「不越叁法界道界,圆满地波罗蜜。」义释十曰:「此明力故,能满诸地,能令修者得现叁法,谓成就有叁法,谓本尊之身真言及印等。此叁法具,即得成就也。...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吾从世尊。闻如是语。苾刍当知。若有于贪未如实知。未正遍知。未能永断。彼于自心。未离贪故。不能通达。不能遍知。不能等觉。不能涅槃。不能证得无上安乐。若有于贪已如实知。已正遍知。已能永断。彼于自心。已离贪故。即能通达。即能遍知。即能等觉。即能涅槃。即能证得无上安乐...
《本事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6900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7日Vajra-Pāramitā,金刚界叁十七尊中大日如来四亲近菩萨之上首。是与转法轮菩萨异名同体。金刚者,金刚之宝轮,波罗蜜译曰到彼岸。手持金刚轮,转不退之法轮,以标令眾生到彼岸也。此菩萨之忿怒身為不动明王,即大日如来之教令轮身也。秘藏记末曰:「黑青色,左手莲华上有篋,右手...
《佛学大辞典》 / 314字 / 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四种陀罗尼中忍陀罗尼法之印。忍者安住於实相之理也。大乘之深经皆以此陀罗尼印印之。维摩经法供养品曰:「陀罗尼印印之。」註「什曰:总持有无量,实相即总持之一。若经中说实相,实相即是印,以实相印封此经则為深经。」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眾生本具之一心,大觉之妙体也,是云佛心。此心决定不改,故云印。犹如世间之印契,以此心印為禪之体而穷明之,為达磨之禪宗,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也。故有佛心宗之名。六祖坛经曰:「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於佛经。」碧巖初则曰:「誌公曰:此是观音大士传佛心印。」 又元...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四川人。姓王氏,一作龙氏。謁育王德光,得其法印。后於杭州净慈寺开法道。於寺之北磵筑室居之。着有北磵集十九卷,北磵续集一卷。淳祐六年寂。见续传灯录,释氏稽古略,五灯严统等。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马祖号也。六祖慧能有二大弟子:一為青原之行思,二為南岳之怀让。青原之法嗣有湖南,南岳之弟子有江西,禪法之盛,始於此二师云。江西名道一,以姓马氏而称為马祖,以振道於江西而号為江西。唐开元中习禪於衡岳让和尚,而得其心印。始自建阳之佛迹岭迁至临川,次至南康龚公山。大...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圆教以万法圆融之故,门门各立之义不可有。然於一法之上非无四门入理之异:一有门,观见思之假即是法界,具足一切佛法,是叁諦相即之假也。二空门。观一切之法不在因,不属缘,我及涅槃亦皆空,是叁諦相即之空也。叁亦有亦空门,空假相即,故為亦有亦空,是空假相双之中也。四非有...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如摩尼宝珠映彻一切,入此叁昧者,能观见诸法之本际,故名宝积叁昧。宝积叁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曰:「何故名宝积?佛言:譬如摩尼珠,本自净好。復以水洗,置其平地。转更明彻,无不见者。(中略)住是叁昧中,无不见诸法本际,其有住者以為得印。」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