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8 条搜索结果

日冷十叁缘

一缘,谓须弥山,佉阤罗山,二山中间,有水,广八万四千由旬,其水生优钵罗等杂华,互相照触,日光为之生冷。(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梵语优钵罗,华言青莲。) 二缘,谓佉阤罗山,伊沙阤罗山,二山中间,有水,纵广四万二千由旬,其水生诸杂华,互相照触,...

《三藏法数》 / 564字 / 6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无畏

中天竺国王之子,梵名戍婆揭罗僧訶Śubhākarasiṁha,唐言净师子,义翻曰无畏。一云输婆迦罗,此云无畏,亦义翻也。十叁嗣位,昆弟嫉之而构乱,因让位於兄,出家至南海滨,遇殊胜招提,得法华叁昧。又诣那兰陀寺,遇龙树弟子达磨掬多(即龙智叁藏),受瑜伽叁密之教,掬多劝无畏行...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6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五种根发相

一、息道根发相,谓修禅之人,由先数息而修止观,故得身心调适,妄念皆止,因是自觉渐渐入定,泯然空寂。或经一日、二日,乃至一月、二月,不退不失,即于定中,忽觉身心运动,而发痛痒冷暖等触,触相发时,身心安定,悦豫清净,不可为喻,是为息道根发相。 二、不净观根...

《三藏法数》 / 435字 / 6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伏藏

埋伏於土中之宝藏也。贫女家中有伏藏,贫女不知之,智者教之发掘,以譬一切眾生具有佛性而流浪於叁界,佛為说法开示之也。涅槃经七曰:「男子!如贫女人舍内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无有知者。」无量寿如来会曰:「最胜丈夫修行已,於彼贫穷為伏藏。」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6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二智

一、观察智,谓以智慧照了人法二空,所显真如之理,了知能证所证二俱不可得,是名观察智。(能证者,谓能证之智;所证者,谓所证之理。) 二、取相智,谓取法界之相,若事若理,以智慧照了,悉使法法圆融,事理无碍,是名取相智也。

《三藏法数》 / 106字 / 6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五种菩提

一、发心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十信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而发大心,名为发心菩提。(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华言无上正等...

《三藏法数》 / 594字 / 6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十一

一、信,信者,谓于一切法,忍可乐欲,而不疑也。有叁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叁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叁、信有能,谓于世间、出世间一切法,深信力故,能得能成,起希望故,是名为信。(叁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二、惭,惭...

《三藏法数》 / 489字 / 6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六方礼

东南西北下方上方為六方。婆罗门之法,有晨朝洗浴,敬礼六方,增长命财之说。王舍城长者之子生,承父命。每朝洗浴敬礼。佛见之。说佛法之六方礼。名為生经。见[生经]条。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帝释

忉利天之主也,居须弥山之顶喜见城,统领他之叁十二天(忉利天译叁十叁天),梵名释迦提桓因陀罗Śakra devānām indra,略云释提桓因。新译之梵名,释迦提婆因达罗。释迦译能,天帝之姓,提桓者天,因陀罗者帝,即能天帝也,今反转梵语而谓為帝释,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之一眾也。...

《佛学大辞典》 / 393字 / 6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叁具磑轮

磑轮叁具也。马繫於此而调御。以譬调御放心也。导製观经疏后,梦叁具之磑轮,是表示以本经所说之叁心,可调御其心也。大庄严论曰:「训马之法,道立磑轮以繫马也,行者调心亦尔。」安乐集下曰:「心若散乱时,如调马用磑。」观经疏跋曰:「当夜即见叁具轮道边独转。」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6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见天

五净居天之一。在色界第四禪。定力胜而见清彻,故曰见。又帝释所居见城之宫殿也。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6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雪山大士

又曰雪山童子。释尊在过去世修菩萨道时,於雪山苦行,谓之雪山大士,或曰雪山童子。涅槃经十四曰:「男子!过去之世,佛日未出。我於尔时作婆罗门,修菩萨行。(中略)我於尔时住於雪山。其山清净,流泉浴池,树林药木,充满其地。(中略)我於尔时独处其中,唯食诸果。食已,繫...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6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优婆夷

U āsikā,旧称优波夷,优婆斯。新称鄔婆斯迦,鄔波斯迦,优波赐迦,优婆私柯。译曰清净女,清信女,近女,近事女。近事叁宝之义。总称受五戒之女子。四眾之一。七眾之一。净名疏曰:「优婆夷,此云清净女。」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鄔波斯迦,或言优波赐迦,此云近女,言优婆夷...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佛具九恼

如来已离一切障碍,成就无量诸胜功德,岂有如是种种业报之实。盖亦巧方便,令诸众生,知造恶业因,必有苦乐果报。故说此九种恼事也。 一、六年苦行,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二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火鬘...

《三藏法数》 / 2142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菩萨修十法见涅槃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经云:师子吼问佛言:菩萨成就几法,能见如是无相涅槃,至无所有?佛言:成就十法,则明见涅槃无相,至无所有处。(灭度者,谓大患永灭,超度叁界也。无相涅槃者,谓涅槃之法,离一切色相也。) 一、信心具足,谓修菩萨行,须发起圆常正信之心,信一切法皆...

《三藏法数》 / 855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月轮观

胎藏界為开自心八叶之佛身,以干栗驮耶即肉团心之八分,观為八叶之莲华。金刚界一以满月圆明之体与菩提心相类故,一為开自心之十六菩萨,亦以肉团心观為十六分之月轮。月之十六分者,晦夕日月相并之际,月光為日光所夺,全行隐去,若於日月一分相过之后。月光必少现。以此小分合於...

《佛学大辞典》 / 766字 / 6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二十八天

一、欲界六天,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二、忉利天,梵语忉利,华言叁十叁。往世叁十叁人,同修胜业,同生此天。叁、须夜摩天,梵语须夜摩,华言时分。谓此天时时唱快乐,故又云受五欲境,知时分故。四、兜率陀天,梵语兜率陀...

《三藏法数》 / 756字 / 6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十魔

一,蕴魔,色等五蕴,為眾恶之渊藪,障蔽正道,害慧命者。二,烦恼魔,贪等烦恼,迷惑事理,障蔽正道,害慧命者。叁,业魔,杀等恶业,障蔽正道,害慧命者。四,心魔,我慢之心,障蔽正道,害慧命者。五,死魔,人之寿命有限,妨修道,害慧命者。六,天魔,欲界第六天主作种种之障...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井河

為譬身无常之二喻。井者谓人於旷野為醉象所逐,攀树而入井也。见[鼠]条。河者如涅槃经所谓:「譬如河岸临嶮大树,若遇暴风,必当颠坠。男子!人亦如是,临老嶮岸,死风忽至,势不可住」也。释门归敬仪中曰:「井河引喻,逼形器於剎那。」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如来藏

真如在烦恼中,谓之如来藏,真如出烦恼。谓之法身。依佛性论如来藏品,藏有叁义:(一)所摄之义,真如立於眾生之位则含和合不和合之二门,為和合门者生一切之染法,為不和合门者,生一切之净法,一切染净之法,皆摄於如来之性,即真如,故云如来藏。易言之则真如摄一切法。如来藏...

《佛学大辞典》 / 627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空果

虚空之果实。以譬无法。圆觉经曰:「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辨於佛境。犹如空华,復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华严九会说

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也。梵...

《三藏法数》 / 1259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华严五周因果

一、所信因果,谓华严第一会,菩提场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自第一卷至第十一卷,共六品。前五品,显舍那依正果德;后一品,明佛本因,令人信乐,故名所信因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成道说法之处,故云菩提场。六品者,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叁昧品、世界成就品...

《三藏法数》 / 859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弥勒楼阁

华严经七十七曰:「於此南方有国名海岸,有园名大庄严,其中有一广大楼阁名毘卢遮那庄严藏,从菩萨根果报生。」同七十九曰:「尔时财童子,恭敬右绕弥勒菩萨摩訶萨已,而白之言:唯愿大圣开楼阁门令我得入。时弥勒菩萨,前诣楼阁禪指出声,其门即开命财入。财心喜,入已还...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四土

一、同居土,同居土者,有秽有净。谓如此土娑婆世界,沙砾充满,即同居秽土也。西方安养世界,金宝庄严,无四恶趣,即同居净土也。虽净秽有异,皆是凡圣共住,故名同居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四恶趣者,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二、有余土,有余土者,谓二乘...

《三藏法数》 / 501字 / 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十魔

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能夺命,谓能夺众生智慧之命;又翻作障,能于修道之人而作障难故也。 一、蕴魔,谓色受想行识五蕴为魔也。盖贪着五蕴之法,起惑造业,障碍正道,遂失智慧之命,是名蕴魔。 二、烦恼魔,谓一切烦恼之惑为魔也。盖贪着五尘之境,起诸烦恼,障碍正道,遂失...

《三藏法数》 / 545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七识住

识,即心识。住者,谓此识随所感报而安住也。论中不及四禅天,非想非非想天者。偈曰:处在欲界,及色界叁地,无色界亦然,是说为识住。(色界叁地者,初禅、二禅、叁禅也。无色界亦然者,谓亦有叁地,空处、识处、无所有处也。) 一、欲界人天识住,谓欲界中人,若初受生,此...

《三藏法数》 / 585字 / 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大乘五位

一、资粮位,谓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以福德智慧为助道资粮,故名资粮位。(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嗔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现行、无着行、尊重行、法行、...

《三藏法数》 / 431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四法

法宝中有四种:一教法,叁世诸佛所说破无明烦恼之声名句文也。二理法,教法所詮之义理也。叁行法,依理而行之戒定慧也。四果法,行满所得有為无為之证果也。心地观经二曰:「於法宝中有其四种:一者教法,二者理法,叁者行法,四者果法。」 又菩萨修行之四法也:一不捨菩提心,二...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十妙

不可思议名妙,即实相之理也。实相之理,精微玄妙,清净寂绝。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是也。总论因果自他,故具明十妙,妙体无殊也。 一、境妙,境即理境也。谓十如是等境,心、佛、众生叁无差别,不可思议。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等是也...

《三藏法数》 / 983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六观法

一、住观,心会于理为住。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故名住观。(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空观者,谓观一切法,性相皆空也。) 二、行观,行即进趣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

《三藏法数》 / 489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卷上

归命诸如来 及法菩萨众 莲花金刚部 并诸眷属等 我今依教说 供养持诵法 省略通三部 次第及相应 先见神室处 复明其事法 对受得真言 及作手印法 于外出入处 分土洗净法 洒扫神室处 除萎花等法 澡浴自灌顶 献三掬水法 往于神室门 换衣洒身法...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 / 大唐中印度三藏善无畏译 / 7587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须夜摩

又作须炎,须炎摩。天名。译曰妙,妙时分。智度论五十四曰:「须夜摩,夜摩天王名也。秦言妙。」玄应音义叁曰:「须炎或作须夜摩天,此云妙天。又炎摩,此云时分。须炎摩,此言时分。」慧苑音义上曰:「须夜摩。须,也。夜摩,时也。言彼诸天,光明赫奕,昼夜不别。依看...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对出家送丧

僧中有死者,则一山之僧眾送之,附於四葬之一,令诵经咒愿。毘奈耶杂事十八曰:「送丧苾芻,可令能者诵叁啟无常经并说伽陀為其咒愿。事了归寺,便不洗浴随处而散。俗人见讥,咸言:释子极不净洁,身近死尸身不洗浴。佛言:不应尔,可洗身。彼即俱洗。佛言:若触尸者连衣俱洗,其不...

《佛学大辞典》 / 303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十号

此十号义,若总略释之,则:无虚妄名如来,良福田名应供,知法界名正遍知,具叁明名明行足,不还来名逝,知众生国土名世间解,无与等名无上士,调他心名调御丈夫,为众生眼名天人师,知叁聚名佛。具兹十德,名世间尊。祖师所述经教,皆依此义而释。今此经中,合世间解、无上士...

《三藏法数》 / 669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真言宗

圣位经曰:「真言陀罗尼宗者,一切如来秘奥之教,自觉圣智修证法门。」依之而称為真言宗。故本宗之得名,正為佛说之号也。 四家大乘中,法相宗依深密经之法相品,叁论宗依所依之论数,天台依所依之住所,华严宗依所依之本经,皆是末学人為之立名。真言之名,為约於叁密中语密之名...

《佛学大辞典》 / 1031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居士

梵语曰迦罗越kula ati,居财之士,居家之士,在家志佛道者。輟耕录曰:「今人多以居士自号。考之六经,惟礼记有居士锦带。註,谓道艺处士也。」吴曾能改斋漫录曰:「居士之号,起於商周之时。韩非子书曰:太公封於齐,东海上有居士狂矞华士昆弟二人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

《佛学大辞典》 / 451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入漫茶罗具缘真言品第二之一

尔时执金刚秘密主白佛言。希有世尊。说此诸佛自证三菩提。不思议法界超越心地。以种种方便道。为众生类。如本性信解而演说法。惟愿世尊次说修真言行。大悲胎藏生大漫茶罗王。为满足彼诸未来世。无量众生。为救护安乐故。尔时薄伽梵毗卢遮那。于大众会中遍观察已。告执金刚秘密主言...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6963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六十四梵音

如来之音声。有六十四种殊妙之相。梵者清净之义。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七曰: 「一、流泽声,Snigdhā。二、柔软声,Mṛdukā。叁、悦意声,Manojñā。四、可乐声,Manoramā。五、清净声,Śuddhā。六、离垢声,Vimalā。七、明亮声,Prabhāsvarā。八、甘美声,Valgu。九、乐闻声,Śravaṇiy...

《佛学大辞典》 / 1233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九住心

一、安住心,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或数息,或观心,当须系缘一境,念念相续,安住其心,不令散乱也。 二、摄住心,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摄心宁静,则禅定可成;若觉一念稍动,即便摄持,令心安住也。 叁、解住心,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既解知觉观之心,攀缘外广,即当收...

《三藏法数》 / 346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世人

世间之人。对於出世间之人而言。无量寿经下曰:「如是世人不信作為道得道。」心地观经报恩品曰:「世人為子造诸罪,堕叁途长受苦。」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智眼

智能见事物,故名眼,智即眼也。又智之眼也。谓非肉眼也。唐华严经六十一曰:「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眼。」成实论十九曰:「智慧现在前,犹明眼见色。」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一障一切障

一障一切障者,谓造恶众生,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一切根皆悉消灭,一切业障同时增长;所以一障则一切障也。

《三藏法数》 / 60字 / 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愿主

发起起立塔像,书写经典等,摠关於佛道根之人也。此人以此根愿成佛或往生,故名為愿主,又曰本愿。无量寿经下曰:「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繒然灯,散华烧香。以此迴向,愿生彼国。」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成就悉地品第七

时吉祥金刚 奇特开敷眼 手转金刚印 流散如火光 其明普遍照 一切诸佛刹 微妙音称叹 法自在牟尼 说诸真言行 彼行不可得 真言从何来 所去至何所 诸佛说如是 更无过上句 一切法归趣 如众流赴海 如是说已。世尊告执金刚秘密主言。 摩诃萨意处 说名...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723字 / 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佛十宿缘

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

《三藏法数》 / 2599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六种性

种性者,种别性分也。种即种子,有发生之义。性即性分,乃自分不改之义。璎珞经对别教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而论,故有六种性。然性通六位种局在因,故前之四位名种;等觉虽在因,然胜前,得称为觉,故不言种也。(局在因者,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皆属于因...

《三藏法数》 / 513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贫女宝藏

一切之凡夫具佛性,譬之贫女之有宝藏也。涅槃经七曰:「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见。男子!如贫女人舍内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无有知者。时有异人,知方便语贫女人:我今雇汝,汝可為我芸除草秽。女...

《佛学大辞典》 / 214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十地寄报

十地寄报者,谓十地菩萨,寄生诸天王等报也。昔金刚藏菩萨为众说十地菩萨修行法门,自行化他,成大功德,感报多作诸天王等,威力自在,化导众生,令修法也。 一、阎浮提王,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欢喜地菩萨,修行初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阎浮提王,掌护正法,诸所作业...

《三藏法数》 / 1029字 / 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增益守护清净行品第二

彼作成就处所已 每日先住于念慧 依法寝息初起时 除诸无尽为障者 是夜放逸所生罪 殷勤还净皆悔除 寂根具悲利益心 誓度无尽众生界 如法澡浴或不浴 应令身口意清净 次于斋室空静处 散妙花等以庄严 随置形像胜妙典 或心思念十方佛 心目现观谛明了 当依本...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2686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小乘七十五法

小乘七十五法,摄为五类。谓色法十有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有六,不相应行法十有四,无为法叁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

《三藏法数》 / 1470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五种大师功德

一、戒行无失,谓比丘于如来所制戒律,常能坚守执持,无有毁犯过失,具是功德,方宜为人戒法之师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二、建立法,谓比丘于诸戒律,能建立一切法则,令人修学,无所违越,具是功德,方宜为人戒法之师也。 叁、制立所学,谓比丘于律仪中当学之法...

《三藏法数》 / 248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百字成就持诵品第二十二

尔时世尊告执金刚秘密主言。谛听秘密主。真言救世者。身身无有异分。意从意生。令净除。普皆有光。彼处流出。相应而起遍诸支分。彼愚夫类常所不知。不达此道。乃至身所生分。无量种故。如是真言救世者分说。亦无量。譬如吉祥真陀摩尼。随诸乐欲。而作饶益。如是世间照世者身。一...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920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叁钵罗佉哆

Saṁ rāgata,译作至,正至,时至。旧称僧跋。译作等施。於大眾食前使维那唱此语,然后使大眾食。南山旧律以之為施主对於眾僧表白平等施意之语。义净新律,以此為消食毒之秘密语。行事钞下叁之叁曰:「梵摩难经夫欲施者,皆应平心,不同大小,佛令阿难临饭说僧跋,僧跋者眾僧饭...

《佛学大辞典》 / 481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知识品第三十四

由自他对待 相勉远诸恶 于难能救护 此说名知识 常说利益言 令自他安乐 若乐行众恶 彼则非其友 若近恶知识 则能生苦恼 依止贤人 永离诸忧患 彼二所习行 谓染污清净 于此二友中 智者拣择 当远离诸恶 专修于众 既无其苦因 唯获于乐分...

《诸法集要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600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定者

大法会行道之时,执火舍前行之小僧也。谓為定者,沙弥或财童子。又书定座。以於导师之下定座故也。财童子者,為华严经入法界品歷询五十叁知识之童子,其形為沙弥之相。故取今定者形為其异称。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弘经叁轨

法华经法师品说弘经之法曰:「药王!若有男子女人,如来灭后,欲為四眾说是法华经者,云何应说?是男子女人,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尔乃应為四眾广说此经。如来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文句科之為弘经之叁...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阿阇梨真实智品第十六

尔时持金刚者。次复请问大日世尊诸漫荼罗真言之心。而说偈言。 云何为一切 真言实语心 云何而解了 说名阿阇梨 尔时薄伽梵 大毗卢遮那 慰喻金刚手 哉摩诃萨 令彼心欢喜 复告如是言 解秘中最秘 真言智大心 今为汝宣说 一心应谛听 所谓阿字者 一切...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705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不分

小乘经典第一期之结集,有分窟内窟外二部者,亦有不分者。不分之说,如阿育王传四曰:「迦叶与[五百罗汉]同至毕波罗窟,先使阿难结集修多罗藏,次使优波离结集毘尼藏,后迦叶自结集摩得勒伽藏。」(取意)。十诵律六十曰:「大迦叶与五百比丘共安居王舍城外精舍,先使优波离结集毘...

《佛学大辞典》 / 943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五类说法

一、佛说,佛说者,谓一切经法,皆是佛说也。然华严一经,亦通菩萨、声闻等共说,此言佛说者,如阿僧祇品、随好品,乃是如来亲口宣说也。(梵语阿僧祇,华言无数。) 二、菩萨说,菩萨说者,谓诸大菩萨,互相宣说,以显主伴互融也。如华严经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品,皆是菩...

《三藏法数》 / 457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秘密八印品第十四

尔时毗卢遮那世尊。复观诸大众会。告执金刚秘密主言。佛子有秘密八印。最为秘密。圣天之位威神所同。自真言道以为幖帜。图具漫荼罗。如本尊相应。若依法教。于真言门修菩萨行诸菩萨。应如是知。自身住本尊形。坚固不动。知本尊已。如本尊住。而得悉地。云何八印。谓以智慧三昧手。...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826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四正勤

又名四意断,四正断,四正胜。為叁十七科道品中,次四念处所修之行品也。法界次第中之下谓:「一对已生之恶為除断,而勤精进。二对未生之恶,更為使不生而勤精进。叁对未生之為生而勤精进。四对已生之為使增长而勤精进。」一心精进,行此四法。故名四正勤,能断懈怠,故名四正...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鞞婆丽陵耆

巴Vebhaliṅga,往昔迦叶佛时之村邑名。佛与阿难共行道,到此处而微笑。阿难问故。佛因说昔迦叶佛时,此村邑长者有优多罗童子,与难提波罗陶师為亲友,难提婆罗劝优多罗使见佛出家事。中阿含鞞婆丽陵耆经是也。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五人说经

说佛教之经典者有五种人:一、佛说,如常。二、弟子说,声闻菩萨说法,為佛所认可者。叁、仙人说,五通仙人从佛入道说法化人者。四、诸天说,如帝释在法堂常说般若者。五、化人说,上四种人,隐本现化说法者。如观佛叁昧海经六,罗睺罗化為转轮圣王,至须达家度毘佉离者是也。见...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修忍五相

忍即安忍,菩萨为化度一切众生,而诸众生虽以种种诸恶加我,悉无嗔恨,故有五种相也。 一、众生相,菩萨若被他人打骂,即观宿世流转生死之时,一切众生皆我父母师长,当生恭敬;由此观故,灭怨憎相,生亲友相,如是修于慈忍,成就众生,是为众生相。 二、法相,菩萨修慈忍时,...

《三藏法数》 / 380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知识品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亲近知识,莫习恶行,信于恶业。所以然者,诸比丘!亲近知识已,信便增益,闻、施、智慧普悉增益。若比丘亲近知识,莫习恶行。所以然者,若近恶知识,便无信、戒、闻、施、智慧。是故,诸比丘...

《增壹阿含经》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 7665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0日

持明禁戒品第十五

尔时金刚手。复以偈颂。请问大日世尊持明禁戒。为真言门修菩萨行诸菩萨故。 云何成禁戒 云何住尸罗 云何随所住 修行离诸着 修行几时月 禁戒得终竟 住于何法教 而知彼威德 离时方作业 及法非法等 云何而速成 愿佛说其量 先佛所宣说 令得于悉地 我问...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822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二亲

二亲者,父母也。末罗王经云:人受父母遗体乳哺养育之恩,或从地积珍宝,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养父母也。(二十八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

《三藏法数》 / 227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菩萨四法门

一、智门,谓菩萨以大智慧,知一切众生根性,随顺调伏,令其解脱,是为菩萨智门。(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慧门,谓菩萨以大妙慧,为诸众生分别宣说深法句义,亦欲令其开发慧性,照了万法本来空寂,是为菩萨慧门。 叁、陀罗尼门,梵语陀罗尼,华言总持...

《三藏法数》 / 221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入真言门住心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如来加持广大金刚法界宫。一切持金刚者皆悉集会。如来信解游戏神变生大楼阁宝王。高无中边。诸大妙宝王。种种间饰。菩萨之身为师子座。其金刚名曰虚空无垢执金刚。虚空游步执金刚。虚空生执金刚。被杂色衣执金刚。行步执金刚。住一切法平等执金刚。哀愍...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4359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无始无明

胜鬘,本业,起信诸经论谓之无始无明,菩提心论谓之无始间隔,生死流转之根本惑体也。平等法界之理不达,妄隔平等之理性,谓之无明,又曰间隔。是闇惑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闇惑之心,隔离理性,故名间隔。依此无明之间隔而生种种之烦恼,作种种之业,受种种之果也。而名之為...

《佛学大辞典》 / 903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四相约位

四相,即生、住、异、灭也。此之四相,乃是本觉心源,无明初起一念之相,而有四种之别。以其细微难见,故约信、住、行、向地、等觉、妙觉,从浅至深,次第觉了粗细分齐之相以明之。此之四法,起则从生至灭,觉则从灭至生,故以灭、异、住、生而为次第也。 一、十信觉灭相,十信...

《三藏法数》 / 509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说法五福德

一、长寿,谓前世说法时,上中下语一一皆。若好杀者,以闻法故,而能止杀,是故今世得长寿福德。(上中下语,即经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也。) 二、多财,谓前世说法时,上中下语教人布施。若盗窃者,闻法不盗,便能行施,是故今世得多财福德。 叁、端正无比,谓前世说法时...

《三藏法数》 / 252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优婆塞

U āsaka,旧称优婆塞,伊蒲塞。新称鄔波索迦,优波娑迦,优婆娑柯,鄔波塞迦,鄔波素迦等。译曰清信士,近事男,宿男等。亲近奉事叁宝之义。总称受五戒之男子。四眾之一。七眾之一。西域记九曰:「鄔波索迦,唐言近事男,旧曰伊蒲塞,又曰优波塞,皆讹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

《佛学大辞典》 / 359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叁界

界,限也、别也。谓叁界分限各别不同,故名界也。 一、欲界,欲有四种:一者情欲,二者色欲,叁者食欲,四者淫欲。下极阿鼻地狱,上至第六他化天,男女相参,多诸染欲,故名欲界。(梵语阿鼻,华言无间。第六他化天者,假他所化而自娱乐也。 二、色界,色即色质,谓虽离欲界秽...

《三藏法数》 / 316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持诵法则品第四

如是具法供养已 起利无尽众生心 稽首诸佛圣天等 住相应座入三昧 四种静虑之轨仪 能令内心生喜乐 以真实义加持故 当得真言成等引 若作真言念诵时 今当次说彼方便 智者如先所开示 现前而观本所尊 于其心月圆明中 悉皆照见真言字 即应次第而受持 乃至令...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2843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海门国

华严经五十叁知识中,海云比丘之住处。探玄记十八曰:「言海门者,此国近在南海,城门向海,故名也。」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妙高十义喻十住菩萨行

妙高,即须弥山也。以其四宝所成,出七金山之上,故名妙高。如来说华严经时,以自在神力,升此山顶,加被法慧菩萨,说十住菩萨之法行有此十喻焉。(梵语须弥,华言妙高。四宝者,金银琉璃水精也。七金山者,一双持、二持轴、叁担木、四见、五马耳、六障碍、七持地,皆言金者,...

《三藏法数》 / 902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十受生藏

受生,即生如来家也。藏即含藏之义,含藏所修所证之理也。谓财童子于华严会上第叁十九参,妙德夜神,问言:云何修菩萨行?生如来家?答言:男子,菩萨有十种受生藏,若能修习圆满,即入毗卢遮那如来无量受生藏海。愿一切菩萨示现受生,我皆亲近,是名受生藏也。(菩萨,梵语...

《三藏法数》 / 776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秘密漫荼罗品第十一

尔时薄伽梵毗卢遮那。以如来眼。观察一切法界。入于法界俱舍。以如来奋迅平等庄严藏三昧。以现法界无尽严故。以是真言行门。度无余众生界。满足本愿故。时佛在三昧中。于如是无尽众生界。从众声门。出随类音声。如其本性。业生成熟。受用果报。显形诸色。种种语言。心所思念。而为...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6879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百字位成品第二十一

尔时执金刚秘密主。得未曾有。而说偈言。 佛说真言救世者 能生一切诸真言 摩诃牟尼云何知 谁能知此从何处 谁生如是诸真言 生者为谁惟演说 大勤勇士说中上 如此一切愿开示 尔时薄伽梵 法自在牟尼 圆满普周遍 悉遍诸世界 一切智慧者 大日尊告言 哉...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813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摸象

盲人摸象之喻也。涅槃经叁十二说:「有王告一大臣,汝牵一象来示盲者。大臣受王勅,多集眾盲,以象示之。时彼眾盲各以手触,大王即唤眾盲各各问言:汝见象否?眾盲各言我已见。王言象类何物?触其牙者即言象形如萝菔根,触其耳者言象如箕,触其头者言象如石,触其鼻者言象如杵,触...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叁大

起信论以眾生心為大乘之法体,名之為大乘之义理,分為叁种之大义与二种之乘义:一、体大,眾生心之体性,真如平等,无生无灭,无增无减,毕竟常恒也。二、相大,眾生心之自性,具足大智大悲常乐我净等一切功德也。叁、用大,眾生心之体性,具足一切功德,内潜源底而薰妄心,外现报...

《佛学大辞典》 / 271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四种性行

一、自性行,经云:若诸菩萨本性已来,贤良质直,顺父母教,信敬沙门,及婆罗门;知家内尊卑亲疏,恭敬承事无失,具足十,复更广行其余业,是名菩萨自性行。(梵语沙门,华言勤息。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十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

《三藏法数》 / 324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百八叁昧

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印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法数》 / 5399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布施十种利益

布施乃破悭贪之前阵,入正道之初门。菩萨能行此者,则获十种利益也。 一、降伏悭吝,谓修菩萨行者,若能布施,则悭鄙吝惜之心,自然降伏,不复萌动矣。 二、舍心相续,谓修菩萨行者,行于布施,财虽匮乏,而喜舍之心,无有间断也。 叁、同其资产,谓修菩萨行者,施心无量,观...

《三藏法数》 / 437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六度

一、檀那,梵语檀那,华言布施。施有二种:一者财施,谓以饮食、衣服、田宅、珍宝及一切资身之具,悉能施之。二者法施,谓从诸佛及知识,闻说世间、出世间法,以清净心转为他说也。 二、尸罗,梵语尸罗,华言性。谓好行道,不自放逸,此据义而译也。正翻止得,谓止恶得...

《三藏法数》 / 378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百字果相应品第二十

尔时毗卢遮那世尊。告执金刚秘密主言。秘密主。若入大觉世尊大智灌顶地。自见住于三三昧耶句。秘密主。入薄伽梵大智灌顶。即以陀罗尼形。示现佛事。尔时大觉世尊。随住一切诸众生前。施作佛事。演说三三昧耶句。佛言秘密主观我语轮境界。广长遍至无量世界清净门。如其本性。表示随...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387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六坚法

一、信坚,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信一切法皆即真谛,无能毁坏,故名信坚。(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空观者,谓观一切法,性相皆空也。) 二、法坚,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

《三藏法数》 / 499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知识

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者於我為益,导我於道者。法华文句四曰:「闻名為知,见形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知识。」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心。」有部毘奈耶杂事曰:「阿难...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