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7 条搜索结果

七十六、七种施因缘

佛说有七种施,不损财物,获大果报。一名眼施,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不以恶眼,名为眼施。舍身受身,得清净眼;未来成佛,得天眼佛眼,是名第一果报。二和颜悦色施,于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不颦蹙恶色,舍身受身,得端正色;未来成佛,得真金色,是名第二果报。三名言...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412字 / 8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顺流十心

顺即随顺,流即流转。谓诸众生因此十心,则随顺烦恼,流转生死故也。 一、无明昏闇,谓诸众生,从无始来,闇识昏迷,无所明了;烦恼所醉,于一切法,妄计人我,起诸爱见,想计颠倒,起贪嗔痴,广造诸业,是以流转生死也。 二、外加恶友,谓诸众生,内具烦恼,外值恶友,扇动邪...

《三藏法数》 / 467字 / 8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凡耆(取善八偈)

我不了福德,本亦不识义, 见惟卫佛寺,供养而奉侍。 金寺紫磨色,幡伞以香华, 见供养塔寺,而得生善处。 常在天人间,所作得照见, 过九十一劫,未曾归恶道。 作少功德已,获安甚众多, 已得无所著,灭度清且凉。 假使我本知,佛功德如是, 常当供塔...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220字 / 8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行一

法华经四一之一。一切之诸行尽归成佛之一行也。法华经方便曰:「正直捨方便,但说无上道。」同曰:「诸有所作,常為一事。」各家以之為明行一之文。见[四一]条。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8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四悉檀

悉,遍也。檀,梵语具云檀那,华言施。华梵兼称,故名悉檀。佛以此四说法,遍施一切众生,故名四悉檀也。 一、世界悉檀,世即隔别之义,界即界分也。盖由众生根器浅薄,故佛随其所欲乐闻,为之次第分别而说,令生欢喜,是名世界悉檀。 二、为人悉檀,谓佛欲说法,必先观众生机...

《三藏法数》 / 247字 / 8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五苦

一、生老病死苦,谓众生初受生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及出胎时,冷风触身,如被物刺;至于衰老,气力羸劣,动止不宁;复有疾痛,寒热所恼;至于命终,四大分离,神识飘散。此等因缘,悉皆是苦,是为生老病死苦。(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二、爱别离苦,谓常所亲...

《三藏法数》 / 254字 / 8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常不轻菩萨

尔时佛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汝今当知!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持《法华经》者,若有恶口、骂詈、诽谤,获大罪报如前所说;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说,眼、耳、鼻、舌、身、意清净。得大势!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

《添妙法莲华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共笈多译 / 1680字 / 8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

方便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者何?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

《添妙法莲华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共笈多译 / 6370字 / 8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

四相

自正。正他。能随问答。善解因缘义。

《法门名义集》 / 13字 / 8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歌唄

歌者歌嘆。唄者梵语唄匿。译曰讚颂,讚嘆。是梵汉双举之语。又唱唄之义。法华经方便曰:「或以欢喜心,歌唄颂佛德。」文句记五之中曰:「经云唄者,或云唄匿,此云讚诵。」玄赞四曰:「梵云婆陟,此言讚嘆,唄匿讹也。」梵Pāṭhaka。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8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三十、提婆达多欲毁伤佛因缘

佛在王舍城,告提婆达多言:“汝莫于如来生过患心,自取减损,得不安事,自受其苦。” 诸比丘言:“希有世尊!提婆达多于如来所,常生恶心;世尊长夜,慈心怜愍,柔软共语。” 佛言:“不但今日,乃往过去,迦尸之国,波罗㮈城,有大龙王,名为瞻卜,常降时雨,使谷成熟,十四日...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19字 / 8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一百一十七、罗睺罗因缘

我昔曾闻,佛初出家夜,佛子罗睺罗,始入于胎。悉达菩萨,六年苦行,于菩提树下,降伏四魔,除诸阴盖,豁然大悟,成无上道,具足十力、四无所畏,成就十八不共之法,具四辩才,悉于诸度得到彼岸,解了一切诸佛之法,过诸声闻缘觉之上。于初成道夜,生罗睺罗,举宫婇女,咸皆惭耻,...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636字 / 8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小念

以小声念佛也。大集日藏经念佛叁昧曰:「小念见小,大念见大。」群疑论七曰:「大念者大声称佛也,小念者小声称佛也。」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8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二乘

乘即运载之义。谓二乘之人,乘四谛、十二因缘之法,运出叁界生死,至于涅槃,故名为乘。(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叁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声闻乘,闻佛声...

《三藏法数》 / 209字 / 8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妙庄严王

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说过去无数劫有佛,名云雷音宿王华如来。说法华经。尔时国王名妙庄严,夫人名净德,有二子,名净藏,净眼。时妙庄严信外道婆罗门法,夫人与二子共设种种方便,以翻王心。遂诣宿王华如来所,闻法华经,共得妙益。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7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苦行

佛告诸比丘:“王舍城边有一仙人,摩罗之子名乌特迦,与七百弟子俱,常说非想非非想定。尔时菩萨见彼仙人,于大会中多闻聪慧众所宗仰,作是思惟:‘我若不至其所同其苦行,云何能显彼所修行诸定过失?我今方便令彼自知,其所修习非为究竟;又欲开显我之定慧利益一切,令彼众会生希有...

《方广大庄严经》 / 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诃罗奉诏译 / 3120字 / 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

天香

天上之香。又人中之妙香亦云天香,如人中之好华曰天华。法华经法师功德曰:「亦闻天上诸天之香。」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7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经中之篇章曰。梵曰跋渠Varga,巴Vaggo,译作。别之义也。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7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地狱之二

“复次,诸比丘!彼地狱中诸众生等,经无量时受极苦已,然后从此五百由旬燋渴狱出,奔走如前,略说乃至,求救护处。即复往诣脓血地狱,其地狱亦广五百由旬,脓血遍满,深至咽喉,悉皆热沸。地狱众生入其中已,东西南北,交横驰走。彼诸众生,如是走时,烧手烧足、烧耳烧鼻;手足耳...

《起世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 7387字 / 7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6日

法师功德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摩诃萨:“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

《添妙法莲华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共笈多译 / 3790字 / 7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

火宅喻

法华七喻之一。法华经譬喻曰:「有大长者,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僕。其家广大,唯有一门。(中略)忽然火起,焚烧舍宅。长者诸子若十二十,或至叁十,在此宅中。(中略)於火宅内乐着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厌患,无求出意。(中略)...

《佛学大辞典》 / 527字 / 7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二见

一、住地分见,谓十住等菩萨,破一无明之惑,显一分叁德,从浅至深,故名住地分见。(叁德者,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也。) 二、究竟无见,谓等觉菩萨,断最后微细无明之惑,净尽无余,即登妙觉果佛之位,本有性德一时究竟显现,更无所见,故名究竟无见。

《三藏法数》 / 111字 / 7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十种智明

智明者,智慧明了也。谓以十种善巧之智,明了通达一切众生境界,教化调伏,令出生死苦海,而成正觉也。 一、知众生业报智明,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达一切众生造诸恶业而受苦报,是名知众生业报智明。(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知一切境界寂灭智明,谓菩萨...

《三藏法数》 / 625字 / 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琉璃金山宝花光照吉祥功德海如来

吉祥天女於过去念此佛,得今之富乐自在。故诸人欲得富乐者对於吉祥天之像,应归命於此佛云。见最胜王经大吉祥天女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二十空

一、内空,谓内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无自性,故名内空。 二、外空,谓外之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皆无自相,故名外空。 叁、内外空,谓六根、六尘、六识,都无自性,故名内外空。(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四、空空,谓一切法皆空,此空亦空,故名空...

《三藏法数》 / 715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反照

日悬西山,反照东方,谓之反照。以譬鑑往古之事,又穷明自心之本源。仁王经菩萨教化曰:「圆照叁世恒劫事反照。」止观二曰:「以无住着智反照观察也。」临济录曰:「儞祇有一个父母,更求何物?儞自反照看。」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7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难陀(欣乐十二偈)

王舍国城东,曾为富尊者, 时世谷饥贵,有道士游彼。 时我坐独食,有好道士来, 坏破缘一觉,自在得无漏。 兴起贪嫉意,其心志于恶, 今此比丘来,焉得同太岁。 于是念饮食,杂糅以马通, 道人食之已,应时即命过。 我身寿终已,堕地狱甚久, 合会及叫...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332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摩诃目揵连 (十五偈)

吾为仙闲居,处于林树间, 于彼有人来,求我作沙门。 吾除其须发,为浣其衣服, 缝之而染之,心中自欢喜。 彼退在一面,而结跏趺坐, 则得辟支佛,便飞于虚空。 我时即兴愿:“令身得神足, 使吾得如是,大力大神足。” 用是福德故,在在所生处, 天上及...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417字 / 7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邪聚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人在邪见聚者,有何相像?有何相貌?”尔时,诸比丘白世尊言:“如来是诸法之王,诸法之尊。善哉!世尊!当与诸比丘而说此义。我等闻已,当奉行之。” 世尊告曰:“汝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其义。”...

《增壹阿含经》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 6150字 / 7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0日

十种智

十种智者,即叁世诸佛一切种智也。如来为令一切菩萨,应当修学而自得开解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叁世智,谓于过去、现在、未来叁世之法,皆悉通达,圆明显了,是名叁世智。 二、佛法智,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觉法自性,善出世间,现诸威仪...

《三藏法数》 / 442字 / 7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声闻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是时,四大声闻集在一处,而作是说:“我等共观此罗阅城中,谁有不供奉佛、法、众作功德者,由来无信者,当劝令信如来、法、僧。”尊者大目揵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那律、尊者宾头卢。 尔时,有长者名跋...

《增壹阿含经》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 11134字 / 7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0日

方广大庄严经

十二卷,唐地婆訶罗译。佛在祇洹,中夜入佛庄严叁昧,放顶髻之光,照净居天,净居天子来问法,佛受其请,晨朝為眾宣说,有二十七,说佛住兜率天宫乃至降生成道转法轮之八相。与[普曜经]同本,但有开合。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7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十八界

界即界分,谓众生心、色俱迷,故开色为十界,开心为八界;令其观此色、心二法,皆从虚妄因缘而生,起惑造业,轮转生死。若达此妄源无有实体,绝名离相,则不为惑染所迷也。(开色为十界者,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尘,皆属于色,故开之为十也。开心为八界者,谓眼识、耳...

《三藏法数》 / 465字 / 7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二乘

一、临门叁车,临门叁车,喻小乘权教也。谓法华经譬喻中,叁乘之人,于火宅门外,索羊鹿牛叁车,求出火宅,以喻叁乘之人,依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法修行,得出生死,是名临门叁车。(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十二因缘者,一无...

《三藏法数》 / 225字 / 7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朱利般特(八偈)

昔我先世时,曾为养猪者, 在于江水傍,系𢴲众猪口。 欲济至江半,身独由得渡, 猪不得喘息,中流皆溺死。 尔时我治生,亡遗无所依, 仙人来至彼,从顶有慈哀。 便劝教化我,剃除吾须发, 解喻诲善律,行无相三昧。 于彼寿终后,便得生天上, 天寿复竟...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220字 / 7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轮论(明听十一偈)

惟卫佛世时,槃头摩国土, 本为四方僧,兴立一房室。 加以床卧具,皆用持布施, 既与心欢喜,应时发是愿: “我见等正觉,令得作沙门, 逮无上无为,清凉正灭度。” 是因功德本,九十一劫安, 既得自然见,在天上世间。 其余功德福,于今最后世, 生𠢕长...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307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一与一切融即。其体无碍也。指月录四曰:「叁祖僧璨信心铭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笔削记一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互為主伴。」传心法要下曰:「若能了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心境无二,一切即一心,心即一切,更无罣碍。」又曰:...

《佛学大辞典》 / 670字 / 7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莲华

天竺有四种之莲华:一优鉢罗华Ut ala,二拘物头华Kumuda,叁波头摩华Padma,四芬陀利华Puṇḍarika。如其次第,青黄赤白之四色也。又加泥卢鉢罗Nilot ala為五种。总译為莲华。但通常称為莲华者,指芬陀利之白莲华。此华有叁时。未敷之时,名屈摩罗(Mukula);敷而将落之时,名迦...

《佛学大辞典》 / 564字 / 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金襴衣

金缕织成之袈裟。又曰金色衣,金色[(畾/(冗-几+互))毛]衣,黄金[(畾/(冗-几+互))毛]衣,金缕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爱道,上之於释尊,其因缘散见诸经论。依贤愚经第十二,佛母摩訶波闍波提,於佛出家后,手自纺织,作金色之[(畾/(冗-几+互))毛],既见佛,喜发心髓,持奉如来...

《佛学大辞典》 / 931字 / 7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劳度差

外道之能知幻术者,与舍利弗角种种之神力。见贤愚经须达起精舍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7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叁应供养

一、如来所应供养,谓如来出现世间,咸欲利乐一切众生,于天人中,最尊最上,不降伏者而降伏之,无救护者而救护之,未度脱者而度脱之,以是因缘,一切天人所应供养。 二、阿罗汉所应供养,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阿罗汉生死已尽,梵行已立,而能利益有情,为世福田,以是因缘...

《三藏法数》 / 186字 / 7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如来十力

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二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叁世业缘果报...

《三藏法数》 / 620字 / 7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五味

如来因无垢藏王菩萨称叹涅槃法胜,乃说此五味,而以醍醐比法华、涅槃也。隋朝天台智者大师,因此约如来所说一代圣教,次第立为五时,以对教之相生,机之利钝,譬犹五味之有浓淡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乳味,乳味从牛而出,以喻十二部经从佛而宣说也。谓如来最初时说...

《三藏法数》 / 618字 / 6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会宗

尔时慧命富楼那弥多罗尼子白佛言:“世尊!佛使须菩提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今乃说摩诃衍为?”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我说摩诃衍,将无离般若波罗蜜耶?” 佛言:“不也,须菩提!汝说摩诃衍,随般若波罗蜜不离。何以故?一切所有善法、助道法,若声闻法、若辟支佛法、...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 724字 / 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4日

夜耶(名闻二十六偈)

昔有一道人,入聚落乞丐, 见死亡女人,青膀甚臭恶。 结跏趺而坐,观视无常变, 省察败不净,一志学定心。 便于彼坐上,有微细音响, 闻声用恐怖,则从一心起。 见死腹溃坏,恶露而不净, 众孔自流出,臭处难可当。 肠胃五脏见,心肝皆散绝, 若干无数...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727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八正道

谓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为正。复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正见,谓人修无漏道,见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为正见。(无漏道者即戒定慧。修此道者,能断叁界有漏生死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二、正思惟,谓人见四...

《三藏法数》 / 426字 / 6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叁乘

乘人而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叁乘有四种:(一)大乘之叁乘也。一声闻乘,又云小乘。速则叁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於现世闻如来之声教。而悟四諦之理,以证阿罗汉者。二缘觉乘,又云中乘,辟支佛乘。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修空法,於其最后之生...

《佛学大辞典》 / 882字 / 6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八交道

通达四方四维之道路也。法华经譬喻曰:「有八交道,黄金為绳以界其侧。」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6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四一

一、理一,理即中道一实相之理也。此实相之理,诸佛众生体性平等,无有增减。但众生体虽本具,全体在迷。唯诸佛觉知如实之相,乘此实道,出应于世,要令众生得此实相。故经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又云: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

《三藏法数》 / 452字 / 6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颰提(十九偈)

昔世谷米贵,饥饿大恐惧, 比丘有五百,求食则施与。 一切诸长者,惠施众道术, 分卫得饭食,便持来授我。 虽得粗细食,常分以与身, 亦不能知我,每随用我语。 诸人民来趣,行求饭食具, 我尔时自力,从彼便出去。 是时各驰走,孚远相求索, 尽力从后...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531字 / 6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散华

如来说戒波罗蜜,一切戒中为第一, 智者欲奉一切戒,当学佛戒波罗蜜。 今此法藏诸佛母,为最第一快乐所, 过现未来十方佛,生此法界而无尽。 一切树林华果等,皆从大地而生长, 大地不厌亦不着,不减不增复不倦。 佛及声闻缘觉等,天及世间安隐法, 皆从般若...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 252字 / 6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

相貌第一

我今当说思惟法 三种真言而次第 初用大心外加持 第二根本复想内 第三小心内外通 应可存心无错乱 如是三道妙真言 安立行者明王地 若有修此三昧耶 须具七种殊胜相 犹如轮王持七宝 王四天下皆降伏 次说顺诸念诵法 复择清净吉祥地 或在山间及池边 或在伽...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 解脱师子译 / 285字 / 6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一子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犹如母人,心怀笃信,唯有一子,恒作是念:‘云何当教,使成为人?’”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我等,世尊!不解此义。世尊是诸法之本,如来所陈,靡不承受。唯愿世尊与诸比丘说此深法,闻已奉行。”...

《增壹阿含经》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 2424字 / 6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0日

五种善根发相

一、息道善根发相,谓修禅之人,由先数息而修止观,故得身心调适,妄念皆止,因是自觉渐渐入定,泯然空寂。或经一日、二日,乃至一月、二月,不退不失,即于定中,忽觉身心运动,而发痛痒冷暖等触,触相发时,身心安定,悦豫清净,不可为喻,是为息道善根发相。 二、不净观善根...

《三藏法数》 / 435字 / 6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五浊

又名五滓,五浑等。住劫中人寿二万劫已后,而有浑浊不净之法五种:一、劫浊,谓至二万岁已后见等之四浊起时也。二、见浊,身见边见等之见惑也,劫浊时之眾生盛起之。叁、烦恼浊,贪瞋痴等一切修惑之烦恼,劫浊时之眾生盛起之。四、眾生浊,劫浊时之眾生為见浊烦恼浊之结果,人间之...

《佛学大辞典》 / 475字 / 6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者,次序之义。谓于圆教外凡位中而有浅深次序之别,故分五也。(外凡者,因未登圣位,心居理外也。) 一、随喜,随喜者,随他修善,喜他得成也。谓佛转法轮,众生得益,我助彼喜,是名随喜。经云:若闻是经而不毁訾,起随喜心。是也。 二、读诵,看文曰读,背文曰诵...

《三藏法数》 / 396字 / 6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无著

佛复告阿难:“何谓如来叹美菩萨为无著也?是菩萨没一切行,离于处土;不倚诸佛,度脱众生;不有所造尘劳之垢及与苦乐,以灭色欲救济一切,故谓为无著。弗得众生,不获欲埃,非贪如,故谓无著。释去侵欺处无所住,一切法空,以了寂静,不习众想。诸想以定,则除众思。不计有人坏灭...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2711字 / 6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8日

四种观行

谓修行忏悔者,自念烦恼深厚,覆盖慧眼,令无所见,断除众善,不能出离苦果。今既发露众恶,投诚忏悔,须作四种观行,为灭罪之方便也。 一、观因缘,谓修行忏悔者,当观我之此罪,由无明所覆,无正观力,不识其过;远离善友,随逐魔行,如蛾赴火,自烧自烂,以是因缘,不能自出...

《三藏法数》 / 340字 / 6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七空

由凡夫执着妄想自性,故如来为说空法以破之。诸经所说空义不一,今言七种者,乃赴一时之机,如应病与药也。 一、相空,谓一切诸法之性,自他共离之相皆空,是为相空。(一切性者,即自他共离之四性也。谓如计一念心从根生即自性,从尘生即他性,根尘合生即共性,离根尘生即离性...

《三藏法数》 / 478字 / 6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善事太子

贤愚经九善事太子入海曰:「昔宝镜王有二王子,兄云善事,弟云恶事。二人共入海求宝,弟窃刺兄眼,使為盲人,夺其财而还,后兄还国,眼目已癒,父王闻之大怒,欲罪弟,兄请免其罪。善事太子今释迦如来是也。恶事太子提婆达多是也。」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6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魔业

我得授记非能所,是实愿力得增长, 若见授记及能所,是名执着及少智。 菩萨有执魔即知,现亲友相来娆恼, 或作父母七代人,言汝名此佛可证。 魔所现作无数相,皆云:“愍汝作利乐。” 菩萨闻已有所忻,是名少智魔所著。 或住城隍及聚落,山林旷野寂静处, 自称...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 289字 / 6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

礼三宝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礼拜如来神寺者,当行十一法礼如来寺。云何为十一?兴勇猛意,有所堪故;意不错乱,恒一心故,当念专意,诸止观故;诸念永息,入三昧故;意及无量,由智慧故;意难观察,由其形故;...

《增壹阿含经》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 11525字 / 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0日

不空罥索秘密成就真言第三

发觉真言曰。 唵(一)钵头摩(二合)播舍陀罗(二)婀慕伽嚩啰娜(三)散注娜野𤙖(四) 是咒加持香王烧焯供养。亦加持白芥子香水十方散洒。即手执持香炉启白愿言。警觉十方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天龙八部。依时会坛作大加被。 次说请召真言曰。 唵(一)窒㘑(二合)𡀔枳耶(二)嚩诃野(...

《佛说不空罥索陀罗尼仪轨经》 / 6437字 / 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醯哩

女神名。最胜王经大辩才天女曰:「醯哩言词妙辩才。」梵Heraya又Hari。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6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货提(二十七偈)

曾在王舍城,为富大尊者, 有五百道士,住我家一年。 五百诸长者,一切皆往诣, 彼时诸道人,各就一家食。 譬如我等故,家中所炊食, 一一诸比丘,供养亦如是。 听年长道士,彼分与长者, 无上尊道人,其心念如是。 饭食五百人,豆羹以灌上, 我所作供...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764字 / 6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禅承迦叶(十一偈)

有诸比丘僧,终竟于七岁, 时国谷米贵,饥饿大恐惧。 我分得一人,摩竭妙道人, 缘一觉之尊,清凉无有漏。 彼时我兴发,起意之为恶, “我当持何用,施饲是比丘?” 时停置饭食,令生虫臭恶, 往观诸作使,然后供养之。 以是所作罪,寿终堕地狱, 合会烧...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307字 / 6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安忍波罗蜜多

尔时,佛薄伽梵显说如是净戒波罗蜜多已。时慈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菩萨修行安忍波罗蜜多,云何进求而得圆满,然此安忍复有几种,若修行者功用如何,唯愿开示,我等乐闻。” 尔时佛薄伽梵赞慈氏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汝今为欲利益...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 6241字 / 6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

广长舌

叁十二相之一。舌广而长,柔软红薄,能覆面至髮际。智度论八曰:「问曰:如佛世尊,大德尊重,何以故?出广长舌似如轻相。答曰:舌相如是,语必真实。如昔佛出广长舌,覆面上,至髮际。语婆罗门言:汝见经书,颇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语不?婆罗门言:若人舌能覆鼻无虚妄,何况至髮际?...

《佛学大辞典》 / 183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譬喻第三十二

尔时世尊说法璎珞。讲法身福功德无量。座中有五千菩萨。即从座起头面礼足。绕佛三匝便退而去。尔时尊者大目乾连。内自思惟。此五千正士。闻佛所说三身法宝。不肯受持各退而去。此必有缘事不空。尔时目连即从座起。偏露右臂长跪叉手。白佛言。唯然世尊。此五千正士修菩萨道。已入如...

《菩萨璎珞经》 /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 1720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1日

婆师波

Vāṣ a,又作婆师婆、婆湿婆、婆沙波。五比丘之一。译曰起气、泪出、气息。佛灭后,窟内窟外结集时,於窟外领界外之大眾结集叁藏者,即大眾部之祖也。佛本行集经叁十四曰:「次长老婆沙波,隋言起气。」叁论玄义曰:「界外大眾乃有万数,婆师波罗汉為主,此云泪出。常悲苦眾生而泪...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6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大心密言第二

先用大心真言王 澡浴洗净结护法 咒水洒身加持衣 复须想念皆成就 如此五种随次第 都用大明及本印 唵波怛摩进跢末尼摩贺惹嚩(引)啰吽 澡豆沐浴之具。各咒七遍。然后澡洗。 想水白色 犹如甘露 又想自身 垢秽烦恼 受此水已 一切尘劳 皆悉落尽 洗浴毕已 ...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 解脱师子译 / 356字 / 6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十双贴释观音普门

天台智者大师,通释妙法莲华经一部之外,复以观世音菩萨普门,世多持诵,故别立玄疏,详释此题之中,乃约人法等十双,一一贴释,以观音普门具有此十双之义,该括自行化他,始因终果之法。故历陈之,助显其义,可谓无余蕴矣。(玄即玄义,通释题。玄谓幽微难见,义则别...

《三藏法数》 / 1460字 / 6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十不增长业

一、梦所作业,梦所作者,谓梦中所为,非意思所起,亦非身口所作,是为不增长业也。 二、无知所作业,无知所作者,谓无所知觉之人所作之业,皆非意思所起,是为不增长业也。 叁、无故思所作业,无故思所作者,谓身口所作之业,非故意所思而起,是为不增长业也。 四、不利不数...

《三藏法数》 / 402字 / 6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阿修罗王授记第四

尔时世尊为化父王现神变已,时彼会中有诸阿修罗王,瞩是瑞相,心各踊悦,复见色界诸天子等广大供养,深生随喜。时有上首尾摩唧怛啰阿修罗王而作是言:“我今于佛最初供养。”以神通力于彼园中,即时化作六十那庾多众宝网幔,杂色间饰弥覆空中。宝幔之下复现六十那庾多宝庄严地,宝地...

《父子合集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3883字 / 6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7日

非常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云何,比丘!汝等流转生死,经历苦恼,于中悲号涕泣,泪出为多耶?为恒水多乎?” 尔时,比丘前白佛言:“我等观察如来所说义,经历生死,涕泣之泪,多于恒水。”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诸比丘!...

《增壹阿含经》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 10916字 / 6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0日

利养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受人利养甚为不易,令人不得至无为之处。所以然者,若修罗陀比丘不贪利养者,终不于法中,舍三法衣而作居家。 “修罗陀比丘大作阿练若行;到时乞食,一处一坐,或正中食,树下露坐,乐闲居之处,着五...

《增壹阿含经》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 7166字 / 6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0日

佛具九恼

如来已离一切障碍,成就无量诸胜功德,岂有如是种种业报之实。盖亦善巧方便,令诸众生,知造善恶业因,必有苦乐果报。故说此九种恼事也。 一、六年苦行,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二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火鬘...

《三藏法数》 / 2142字 / 6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菩萨十戒

一、不杀戒,不杀戒者,谓慈心怜愍,不断一切命也。经云: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波罗夷罪。(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 二、不盗戒,不盗戒者,谓不攘窃他人一切财物也。经云:一针一草,不得故盗;应生佛...

《三藏法数》 / 707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十不善 之一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其有众生,修行杀生,广布杀生,种地狱罪,饿鬼、畜生行;若生人中,寿命极短。所以然者,由害他命。 “若有众生盗他物者,种三恶道之罪;若生人中,恒遭贫匮,食不充口,衣不盖形。皆由盗故,劫夺物...

《增壹阿含经》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 5933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0日

分别三身第三

尔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大众中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顶礼佛足,以上微妙金宝之花宝幢幡盖而为供养,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于诸如来甚深秘密,如法修行?”佛言: 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善男子!一切如来有三种身...

《金光明最胜王经》 /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奉制译 / 3944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四缘

一、因缘,谓六根为因,六尘为缘也。如眼根对于色尘时,识即随生;余根亦然,是名因缘。(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二、次第缘,谓心、心所法,次第无间,相续而起,名次第缘。(心、心所法者,心即心...

《三藏法数》 / 254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摩头和律致(二十一偈)

昔于惟耶离,身为大猕猴, 趣往取佛钵,比丘见被呵: “得无坏佛钵。”世尊告比丘: “比丘勿得呵,是终不坏钵。” 我时取佛钵,徐徐持上树, 盛以满钵蜜,便则从树下。 手擎满钵蜜,以奉上世尊, 蜜中有虫秽,正觉不肯受。 佛见其钵中,死蜂与蜜杂, 寻好...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592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四佛

四方之四佛也。金光明经寿量曰:「於莲华上有四如来:东方名阿閦,南方名宝相,西方名无量寿,北方名微妙声。」观佛叁昧海经本行曰:「东方阿閦,南方宝相,西方无量寿,北方微妙声。」大日经具缘曰:「东方号宝幢,南方大勤勇徧觉华开敷,北方不动佛(同疏曰:不动非其本名...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6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一大事

开显实相妙理之事业,开示佛知见之事业也。一大者,实相之妙理,谓佛知见,即法华之妙法也。法华经方便曰:「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文句四上曰:「一则一实相也,非五非叁,非七非九,故言一也。其性广博,博五叁七九,故名為大。诸佛出世之仪式,故名為事。...

《佛学大辞典》 / 266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三宝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自归之德。云何为三?所谓归佛第一之德,归法第二之德,归僧第三之德。 “彼云何名为归佛之德?诸有众生,二足、四足、众多足者,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至尼维先天上,如来于中,最尊、最上,...

《增壹阿含经》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 7565字 / 6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0日

十二分经

(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曰法,叁世不易曰常,此圣教之总名也。又修多罗即是长行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892字 / 6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华严九会说

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也。梵...

《三藏法数》 / 1259字 / 6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随心忆念第七

我今复说随顺事 人与非人及畜生 又取盐和大麦面 所求随心作其形 男左女右从脚兴 须用宾铁刀细截 每日三时各百八 乃至千八自随心 若欲罗遮令忆念 所造形持称彼名 护摩亦须念名号 不过八百即随心 若摄诸龙作随顺 先作一龙似蛇形 若欲祈雨须青色 复若涝...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 解脱师子译 / 304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华严五周因果

一、所信因果,谓华严第一会,菩提场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自第一卷至第十一卷,共六。前五,显舍那依正果德;后一,明佛本因,令人信乐,故名所信因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成道说法之处,故云菩提场。六者,世主妙严、如来现相、普贤叁昧、世界成就...

《三藏法数》 / 859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发心第十一

尔时东方过阿僧祇国。有世界名大名闻。佛号须弥肩。今现在为光明威德聚菩萨。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作如是言。是光明威德聚菩萨。次于我后当得作佛尔时彼佛大众围绕而为说法。是光明威德聚菩萨。时在彼会见大光明。闻謦欬声见地大动。问彼佛言世尊是为何佛光明音声。彼佛答言。...

《佛说华手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奉诏译 / 1861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1日

马血天子问八政 之一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马血天子非人之时,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天子白世尊言:“向者生此念:‘在地步度,可尽此世界不乎?’我今问世尊!可以步尽世界不耶?” 世尊告曰:“汝今以何义理而作此问?” 天子白佛言:“我昔日一时至...

《增壹阿含经》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 6611字 / 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0日

五逆

一、杀父母,谓父母养育,恩同天地,为子者,当竭力孝养奉事,以报其恩,况行杀逆;若行此事,是为逆罪,即堕地狱。四分律云:若杀父母者,不许出家受具足戒也。(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 二、破和合僧,谓比丘集众行布萨时,和合作法,若后来者,当随顺寂默,或当出避。...

《三藏法数》 / 477字 / 5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修行五门

一、修行施门,施有叁义:谓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舍自悭贪,令彼欢喜,即资生施也。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方便救济,令彼无畏,即无畏施也。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所解,方便为说,不为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即法施也,是名修行...

《三藏法数》 / 354字 / 5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五分法身

五分法身者,分即分齐;法者,戒定慧诸法也。身者聚也,聚集诸法,以成其身也。(聚集诸法者,谓聚集色受想行识之法也。) 一、戒身,谓二乘因持无作之戒,戒法成就,证得此身,故名戒身。(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无作戒者,不作意持,任运无犯,名无作戒也。) 二、定身...

《三藏法数》 / 366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阿难八不思议

梵语阿难,华言庆喜。经云:佛语文殊师利言:阿难事我二十余年,具足八种不可思议。是故,我称阿难比丘为多闻藏。(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不受别请,谓阿难事佛二十余年,虽多闻第一,出诸弟子之上,动必随众,未尝受别施主之请,背众而食也。...

《三藏法数》 / 474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欲染

五欲之污染真性者。法华经譬喻曰:「虽復教詔而不信受,於诸欲染贪着深故。」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迦耶(捉取十五偈)

昔为卖香者,既获香卖之, 有一童女人,来到香肆上。 容貌端正好,见彼趣我所, 适捉与调戏,欲意察着之。 身亦不犯触,亦不与合会, 唯但执其臂,为娆他女人。 用是过恶故,寿终堕地狱, 来还得人身,右臂自然枯。 如是五百世,所生处皆然, 右臂常枯...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416字 / 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说法第二

若人善说法 能使彼开解 为众之导师 令至安隐处 示菩提正路 毕竟令趣入 生死险道中 永断痴缠缚 是法无过上 非世俗所说 若有闻是者 能渡诸有海 若有智慧人 于此勤修习 有四种福田 能生诸善果 若奉持佛教 得诸根具足 不生爱乐心 于后徒悔恼...

《诸法集要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1170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根本密言第三

复说根本轨仪法 想念奉请大圣王 诵此密言及结印 一一自想往彼山 存心顶礼而奉请 迎引尊者入道场 复用遏伽而授与 香华饮食及涂香 灯盖幢幡兼药等 如法供养彼明王 想念供养尊者已 随便持珠诵密言 悔先世过及发愿 至诚端坐观明王 行者像前端坐思惟。存心...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 解脱师子译 / 1004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畜生第十八

彼畜生苦报 为牵缚捶打 不断杀因缘 则更生食啖 愚夫爱惑心 乐行于损害 不修施戒因 后受畜生报 为爱索所缚 五根如痴哑 怀忿恨憎嫉 后受畜生报 应作不应作 可食不可食 于善不善法 皆不能了知 人趣多追求 诸天着放逸 饿鬼受饥渴 地狱唯极苦...

《诸法集要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300字 / 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七种生死

一、分段生死,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叁界果报,寿有长短分限,身有大小形段,皆不免于生死,是为分段生死。(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变易生死,因移果易名为变易。谓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既离叁界生死,出生方便等土,就其断惑证果之时,因移果易,论为生死,...

《三藏法数》 / 454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听法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随时听法有五功德,随时承受不失次第。云何为五?未曾闻者,便得闻之;以得闻者,重讽诵之;见不邪倾;无有狐疑;即解甚深之义。随时听法有五功德。是故,诸比丘!当求方便,随时听法。如是,诸比丘!...

《增壹阿含经》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 9023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0日

布施波罗蜜多第六之余

复次舍利子。有十种称赞之法。菩萨若能具足清净。当行布施。此称赞法者。谓即有为出离故得有为果。菩萨应当如是布施。即得十种称赞之法。何等为十。一者施食。获得长寿。二者施饮。息除一切渴爱烦恼。三者施诸乘舆。即能获得诸利乐事。四者施妙衣服。即起惭愧之心如获金盖。五者施...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2543字 / 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优为迦叶(八偈)

导师有二人,同类悉兄弟, 见迦叶佛塔,搪揬崩坏落。 合集众贾人,更补治起塔, 时兄弟二人,俱扶竖刹柱。 缘是功德本,生天上甚久, 来还生人间,在于势族种。 未见等正觉,舍家学异道, 在泥莲水边,久习编发志。 世尊无等伦,愍念哀我等, 在于恒水...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220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布施波罗蜜多

尔时佛薄伽梵于大众中作师子吼,广说五种发菩提心已。时慈氏菩萨摩诃萨与无量无数百千俱胝诸大菩萨摩诃萨众,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皆已成就六种波罗蜜多。复有无量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离重担梵行清净。及无数俱胝百千万亿那庾多天、龙、阿苏罗、乾闼婆、迦噜罗...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 7431字 / 5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

安稳

身安心稳也。法华经譬喻曰:「身意泰然,快得安稳。」文句十四曰:「不為五浊八苦所危,故名安。日倒暴风所不能动,故名稳。」稳通作隐。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三身分别第三

尔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大众中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顶礼佛足。以上微妙金宝之华宝幢幡盖悉以供养。而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于诸如来如法正修行。 佛言。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一切如来有三种身。菩萨摩诃...

《合部金光明经》 / 隋沙门释宝贵合北凉三藏昙无谶译 / 3861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真言宗

圣位经曰:「真言陀罗尼宗者,一切如来秘奥之教,自觉圣智修证法门。」依之而称為真言宗。故本宗之得名,正為佛说之号也。 四家大乘中,法相宗依深密经之法相,叁论宗依所依之论数,天台依所依之住所,华严宗依所依之本经,皆是末学人為之立名。真言之名,為约於叁密中语密之名...

《佛学大辞典》 / 1031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不立文字

禪家之悟道者不涉文字言句,单以心传心之玄旨,谓之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五灯会元世尊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眾,此时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顏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大迦叶。」碧巖第一则评唱曰:...

《佛学大辞典》 / 346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十五种无明

一、根本无明,谓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是为根本无明。 二、枝末无明,谓心、心所法相应而起,即有贪嗔慢疑见等烦恼,是为枝末无明。(心、心所法者,心即心王,心所即受想行也。) 叁、共无明,谓一切结使,共相造作一切诸业,是为共...

《三藏法数》 / 663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五字明王

五大虚空藏菩萨之五字真言也。具曰成就富贵金刚虚空藏鉤召五字明王,之五字也。见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须鬘(善念十四偈)

昔者出游观,时与亲友俱, 头上戴傅饰,耳着须鬘花。 惟卫神通佛,于彼立大寺, 遥见众庶人,共住而奉事。 亲友俱发家,各共赍好华, 悉以清净心,供散彼佛寺。 我时见广施,亦复初发意, 便取林中华,以用上佛寺。 所生不堕余,升天下为人, 因是德本...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388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妙义

大智菩萨行如是,天人合掌恭敬礼, 乃至十方佛刹中,亦得功德鬘供养。 假使恒河沙佛刹,所有众生皆作魔, 一一毛变无边相,不能娆动于菩萨。 大智菩萨有四力,而彼四魔不能动, 空行亦不舍众生,菩萨慈悲处利乐。 佛母般若波罗蜜,菩萨了知深信重, 内心真实...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 324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

三摩地第四

尔时世尊大遍照金刚如来。入大智力变化圆满三摩地。从定出已。告金刚手大菩萨言。汝今谛听。我今为汝说一切真言秘密三摩地法。所为持明者于曼拏罗毕竟了知。粉画佛像等依法观想。当得毕竟大智不难。证得无上菩提。何况所求成就之法今说三摩地法于本身想出oṃ唵字变成大智。以慧开引...

《佛说瑜伽大教王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6440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难提(十四偈)

昔惟卫佛世,我施暖浴室, 一洗比丘僧,便自发愿言: “令我与是等,尊众共集会, 世世得清凉,离欲无垢尘。 端正常徐好,清净若妙花。” 于彼寿终后,便得生天上。 在天上人间,颜色好端正, 世世所生处,所住大势尊。 于彼寿终后,来还生人间, 诸天及...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391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随喜功德

难胜地摄定波罗蜜伽陀 所有声闻众功德,布施持戒观照行, 不及菩萨发一心,随喜福蕴之少分。 所有俱胝那由他,无边佛刹千俱胝, 过去现在佛说此,法宝为断一切苦。 先发最上菩提心,至成正觉及入灭, 彼量所有佛功德,咸成方便波罗蜜。 及彼声闻学无学,有漏...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 338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

七财

财者,信等七种出世间之法财也。一切众生行此七法,资成道果,故谓之财。 一、信财,信即信心。谓信能决定受持正法,以为成佛之资,故名信财。 二、进财,进即精进。谓未能见真谛理,而一心精进求出离道,以为成佛之资,故名进财。 叁、戒财,戒即戒律。谓戒为解脱之本,能防...

《三藏法数》 / 325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五停心

停者,止也。谓修此五法,以止其五种过失之心也。 一、多贪众生不净观,谓多贪欲之人,于男女身分,互相染着,须假作九想不净之观治之,令其贪着之心不起。故云多贪众生不净观。(九想者,胖胀想、青瘀想、坏想、血涂漫想、脓烂想、虫啖想、散想、骨想、烧想也。) 二、多嗔众...

《三藏法数》 / 755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降龙钵

降伏龙而入於鉢中也。佛本行集经迦叶叁兄弟曰:「如来化迦叶叁兄弟,至优娄频螺聚落,求一止宿处。彼有一草堂,迦叶一弟子,病下痢,秽草堂,故以恨摈出之。死為毒龙,住此草堂害人畜。迦叶欲伏之,祭祝火神,火神之力不及。如来住堂内,寂然入禪定。尔时,毒龙吐火焰逼如来,如...

《佛学大辞典》 / 338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6日

譬喻

尔时舍利弗踊跃欢喜,即起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今从世尊闻此法音,心怀勇跃,得未曾有。所以者何?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授记作佛,而我等不豫斯事,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世尊!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

《妙法莲华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 8108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