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 条搜索结果

六字文殊法

是亦依真言字数而名之。為闇婆计那摩之六字。文殊师利菩萨六字咒功能法经曰:「文殊师利童子菩萨摩訶萨咒曰:闇,於此文殊师利菩萨六字咒功能法我今说。若有人每日诵此咒七徧,决定罪业得除灭。若有人能每日诵此咒一百八徧,其人临命终时,现前见文殊师利菩萨。」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四种佛

一、叁藏佛,坐於摩羯国菩提树下以生草為座,於叁十四心断见思之惑,而成正觉。身长丈六,对叁乘之根机说生灭之四諦,為八十之老比丘,灰身灭尽於双树下,唯有此佛為十方之佛,叁世之佛,悉是他佛也。二、通佛,既於因位断叁惑之正使,於摩羯国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為座,以一念...

《佛学大辞典》 / 695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叁须菩提

一解空须菩提。前所明解空第一之须菩提也。二天须菩提。增一阿含经一曰:「喜着好衣,行本清净,所谓天须菩提比丘是。」叁恶性须菩提。百缘经十曰:「金翅鸟,捉一小龙,龙命终,生於舍卫国婆罗门家,端正殊妙,因立字曰须菩提。年渐长大,智慧聪明。唯甚為恶性,瞋骂凡眼所见之人...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八犍度

梵语犍度,华言法聚。谓佛弟子迦旃延以诸法门,各从其类,分为八聚,故名八犍度论。(梵语迦旃延,华言不定。佛十大弟子中之一也。) 一、杂犍度,如经,为声闻说四善根及四圣果、有余、无余涅槃等法不一,故名杂犍度。(四善根者,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即四加行也。四...

《三藏法数》 / 871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善知识

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於我為益,导我於善道者。法华文句四曰:「闻名為知,见形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心。」有部毘奈耶杂事曰:「阿难...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叁曼

又名叁万犍提Samantagandha,译作普熏。道神足经四曰:「彼世界有树,叁曼,晋云其香普熏。」称讚诸佛功德经中曰:「叁万犍提如来,晋言围绕香熏。」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帝释為佛造讲堂

选集百缘经二曰:「尔时诸罗汉六万二千将诣拘毘罗国,彼诸民眾,稟性贤善,仁慈孝顺,意志宽博。於时如来作是念言:吾今当作牛头旃檀重阁讲堂,化彼民眾。作是念已,时天帝释知佛心念,即与天龙夜叉究槃荼等各各齎持牛头旃檀树奉上世尊,為如来造大讲堂。天之诸床榻卧具被褥,天之...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Vidhāra,山名。慧苑音义上曰:「鞞,此云种种也。梨,亦曰罗。此云持也。谓此山中能持种种眾宝及诸华叶故名之。」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韦駄天

又作违天。婆罗门所事之天神也。慧琳师言是私建Skanda天之误,译曰阴天。金光明经鬼神品曰:「风水诸神,韦天神,及毘纽天。」大方等大云经叁曰:「见事韦駄作韦駄像,见事天母作天母像。」涅槃经七曰:「梵天,大自在天,违天,迦旃延天。」慧琳音义二十五曰:「违天,...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祇园精舍

园林须达精舍之略。涅槃经二十九曰:「时须达长者白舍利弗:大德!此大城(指舍卫城)外何处有地,不近不远,多饶泉池,有好林树,花果蔚茂,清净闲豫,我当於中為佛世尊及比丘僧造立精舍。舍利弗曰:祇(太子名)园林,不近不远,(中略)此处最胜,可安立精舍云云。」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曇无竭

菩萨名,具名达摩鬱伽。译曰法盛,法勇,法上,法起等。於眾香城為王,常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常啼菩萨到此闻般若。智度论九十七曰:「鬱伽,秦言盛。达磨,秦言法。此菩萨在眾香城中,為眾生随意说法,令眾生广种善根,故号法盛。其国无王,此中人民皆无吾我,如鬱单越人,唯以...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十大弟子

一、摩诃迦叶,上行第一,梵语摩诃迦叶,华言大龟氏。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从德命族,故名大龟氏。能行头上行,故称上行第一。(梵语头,华言抖擞。) 二、阿难,多闻第一,梵语阿难,华言庆喜。佛成道时,斛饭王遣使来白净饭王言:贵弟生男,王闻欢喜,语来使...

《三藏法数》 / 657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頞部

Arbuda,又作頞浮,或安浮。疱或肿物之义。八寒地狱之一。严寒逼身,其身生疱,故名。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跋难

Nanda-u ananda,摩竭国兄弟二龙王之名也。法华文句一曰:「难此云欢喜,跋难此云善欢喜,兄弟常护摩竭国。」法华经光宅疏一曰:「难者译言欢喜,跋难者為善欢喜也,变為人形,佛边听法。於人有染润之恩,见人皆欢喜也。」愚案跋為优波或鄔波或优婆之约音,有小或亚...

《佛学大辞典》 / 445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频婆娑罗王為佛最初檀越

涅槃经二十九说:善男子!我初出家,未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时,频婆娑罗王遣使言:悉达太子若為圣王,我当臣属。若不乐家,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则愿先来至此王舍城,说治度人,受我供养。我时默然,已受彼请。(中略)我时赴信,受彼王请,诣王舍城。未至中路,王与无量百千眾...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逝多林

Jetavana,旧称祇林,祇洹林。本為逝多太子所有之林,故云逝多林。须达长者买之而建精舍,以献於佛。即祇洹精舍是也。西域记六曰:「逝多林。唐言胜林。旧曰祇,讹也。」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弭曼差

Mimāṁsā印度六派哲学中兴起最初者。Jāimini所开此派之目的,在解释吠為正当说明其仪式。佛经中谓之声论师。见[声论师]条。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悉曇字数

经论所说有种种,悉曇字记有四十七字。摩多之十二音与体文之叁十五声也。 摩多十二音痾 体文叁十五声叉(乞洒)。 西域记二曰:「详其文字,梵天所製。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也。遇物合成,随事转用。流演枝派,其源深广。」 大庄严经示书品说四十六字,以阿字為始,以差字為终。...

《佛学大辞典》 / 546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金毘罗

鬼神将名。见[金毘罗神]条。梵Kumbhiraba’。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华严七处说

华严者,因行如华,庄严果德也。七处者,佛说华严经之处也。所谓人间叁处,即菩提场、普光明殿、逝多林;天上四处,即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他化天也。 第一处,菩提场,梵语菩提,华言道。谓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此处,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共六品经...

《三藏法数》 / 731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九部经

佛经之内容分类,有九种也:(一)一修多罗,二祇夜,叁和伽罗那,四伽,五优那,六伊帝目多伽,七闍伽,八毘佛略,九阿浮达磨。涅槃经第叁曰:「能师子吼广说妙法,谓修多罗、祇夜、受记、伽、优那、伊帝目多伽、闍伽、毘佛略、阿浮达磨,以如是等九部经典,為他...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Cunda,又作准、淳、周那,译曰妙义。拘尸那城工巧师之子。佛自此人受最后之供养。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准,此云妙义。旧云纯,讹也。」涅槃经二曰:「尔时会中有优婆塞,是拘尸城工巧之子,名纯。」涅槃经纯品与一切大眾所问品详记之。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论师

奉事梵天,受持围论者。大日经疏二曰:「围是梵王所演四种明论,大围论师是受持彼经能教授者,以能开示出欲之行故应归依也。於彼部类之中,梵王犹如佛,四韦典犹如十二部经,传此法者犹如和合僧,时彼闻如是等世间叁宝,欢喜归依随顺修行。」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二种流

一、顺流,流即生死流也。盖六道众生,顺从生死之流,唯务趣下,而不知返;所谓顺生死流,逆涅槃道也。(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逆流,谓初果须洹,依戒定慧,精勤修习,则能断叁界见惑,出离四趣生死,而证真空涅槃;所谓逆生死流...

《三藏法数》 / 162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拘贸

Kumuda旧称拘物头,拘物。花名。译曰地喜花。见玄应音义二十一。莲之一种也。见[拘物头]条。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七方便

(亦名七贤,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方,谓方法。便,谓便宜,犹善巧也。谓一切众生,欲出叁界,断除烦恼惑业,而证真空涅槃之理,必先以此七种法门,而为方便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五停心,停,止也,住也。心,即虑知心也。谓众生多贪...

《三藏法数》 / 516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外道之梵天

外道所见之梵天,有叁种:一、自那罗延天生梵天,自梵天生四姓之人类及一切。是鞞论师之说也。外道小乘涅槃论曰:「问曰:何等外道说梵天是涅槃因?答曰:第四外道围论师说,从那罗延天,脐中生大莲华,从莲华生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无命物。从梵天口中生婆罗门,两臂中生...

《佛学大辞典》 / 491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叁叁昧

一、分修叁昧,谓定、慧二分,随修一分也。或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是名分修叁昧。(梵语叁昧,华言调直定,亦名正定、正受。) 二、共修叁昧,谓修定亦兼修慧,修慧亦兼修定,是名共修叁昧。 叁、圣正叁昧,自初果须洹已去,圣位所修,名为圣正。谓以定修心,因慧能破...

《三藏法数》 / 152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五精舍

释迦谱云:息心所栖,故曰精舍,行者精练之所也。 一、给孤独园,给孤独,长者之名,以其仁而聪敏,积而能散,赈乏济贫,哀孤恤独,时美其德,号给孤独。尝侧金布地,以买只太子园,遂名给孤独园。因建精舍奉佛,佛于其中说法也。(梵语只,华言战胜。) 二、鹫岭,鹫岭,...

《三藏法数》 / 417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离繫子

旧云尼虔子。裸形外道也。离一切繫缚而修苦行之义也。以其裸形,故佛徒称之為无惭外道。唯识述记一本曰:「尼虔子,今言呢犍弗呾罗,翻為离繫子。苦行修胜因,名為离繫,露形少羞耻,亦名无惭。本师称离繫,是彼门徒,名之為子。」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印佛作法

或印之於纸上,或印之於净沙上,或印於虚空等,先於一前机备香花,置形木。次,叁礼,诵如来咒。次,净叁业印言。次,叁昧耶戒印言,针印。叁摩耶,萨埵鍐次,发菩提心印言,外缚定印。唵菩提质多摩耶弥。次,劝请合掌诵:「我今香烟印如来(水虚空等随改),相好具足放光明...

《佛学大辞典》 / 304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千手观音二十八部眾

千手观音造次第法仪轨曰:「其尊之正面天冠上有叁重。(中略)第叁重有二十八部眾,有各各本形。一、密迹金刚士,二、乌芻君荼央俱尸,叁、魔醯那罗达,四、金毘罗迦毘罗,五、婆馺婆楼那,六、满善车钵真罗,七、萨遮摩和罗,八、鳩兰单托半祇罗,九、毕婆伽罗王,十、应德毘...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迦旃邻

鸟名。见[迦遮邻地]条。净土论註上曰:「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摩竭掩室

摩竭為摩竭提,或摩竭之略。国名。肇论曰:「释迦掩室於摩竭,净名杜口於毘耶。」同新疏下曰:「摩竭国名,法华说,如来成佛叁七日中而不说法。智度论七云:佛得道五十七日不说等,义言掩室也。」祖庭事苑一曰:「掩室,言世尊禪定普光法堂也。西域记云:昔如来於摩竭国初成正...

《佛学大辞典》 / 330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摩竭提

见[摩竭]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十二部经

一切经分為十二种类之名。据智度论叁十叁之说,一、修多罗Sūtra,此云契经。经典中直说法义之长行文也。契经者,犹言契於理契於机之经典。二、祇夜Geya,译作应颂,又作重颂。应於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者,即颂也。凡定字句之文体,谓為颂。叁、伽Gāthā,译作讽颂又作孤起颂。不依...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旷野城

根本律云:时摩竭憍萨罗二国中间大旷野处,有五百群贼杀害商旅,由斯两界人行路绝。时影胜王闻知已,命大将往彼屏除群贼。其将至彼,方便降伏,群贼求哀请活。大将愍之,慈心向彼,即於二界中间筑一新城,总集诸人共住於此,从斯已后,名旷野城。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乐变化天

梵名须涅蜜。旧译化自乐天,或化乐天。新译乐变化天,或妙变化天。欲界六天中第五重之天也。自以通力自在变作妙乐而娱乐,故名。智度论九曰:「化自乐者,自化五尘而自娱乐,故言化自乐。」佛地论五曰:「乐变化天,乐自变化,作诸乐具以自娱乐。」俱舍颂疏世品一曰:「乐变化天...

《佛学大辞典》 / 234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华严四分

一、信分,谓第一会菩提场中,说世主妙严品至毗卢遮那品,名举果劝乐生信分,盖举扬如来依正二报难思之果,劝励当机闻而乐欲生其净信,故名信分。(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依正二报者,身为正报,国土是依报也。) 二、解分,谓第二会普光明殿,说十信...

《三藏法数》 / 717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拘某

又作究牟。花名,见[拘物头]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蕴

梵语之塞犍Skandha,旧译為阴,又译為眾,新译為蕴。阴者积集之义。眾者眾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是显数多积集之有為法自性。作有為法之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多数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则概谓之阴,或蕴(阴者荫覆之义,旧译之一义也。见[阴]条),大别之五法...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四果

声闻乘圣果之差别也,旧译家以梵名,谓為须洹果Srotā anna  hala,巴Sotā anna  hala,斯含果Sakrdāgāmi,阿那含果Angāmi-,阿罗汉果Arahat-,新译家以前叁果翻名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仍其旧。一须洹果,旧作入流,逆流。入流预流,同一之义。谓去凡...

《佛学大辞典》 / 443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Veda,一作鞞,又作皮,韦,围等。新云吠,鞞。婆罗门经书之名。译曰明,或智。观无量寿经曰:「臣闻毘论经说。」见[韦]条。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优罗尼沙土

梵名U aniṣad,一作优婆尼沙曇。记述為印度哲学根本之思想者。非一人所作,亦非一时所编,故不能确定其成立之年代,但视為出於西歷前七八世纪者,似无大差。盖印度之宗教,以吠之讚诵而始,后以说其用法及仪式為目的之佛罗般摩那Brāhmaṇa者起,其中有所谓阿兰若迦Arāṇyaka之章...

《佛学大辞典》 / 775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娑伽

或作修伽,亦云娑竭,又云娑婆揭多。此尊者初生时,容仪可爱,父见欢喜,唱言善来,故立為名。具德经曰:「我声闻中能具火界神通,修伽苾芻是。」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金粟如来

维摩居士之前身為金粟如来。古来盛传此说,然不见经文之本据,或谓发迹经,思惟叁昧经说之,然二经皆不载於经录。维摩经会疏叁曰:「今净名,或云金粟如来,已得上寂灭忍。」谷响集一曰:「李善所着头寺碑,註引发迹经云:净名大士,是往古金粟如来。予(寂照)尝检藏中,不得此...

《佛学大辞典》 / 331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屈屈吒播

Kukkuṭa adagiri山名,译言鸡足。在摩揭国,当菩提树之东百餘里,迦叶尊者於此入定。西域记九曰:「屈屈吒播山(唐言鸡足),亦谓窶卢播山(唐言尊足),高峦陗无极。深溪洞无涯。(中略)其后尊者大迦叶波,居中寂灭,不敢指言,故言尊足。」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梵天外道

行事钞下四所举十种外道中有梵天為因外道,以梵天為万物生因之外道也。此外道有叁种:一鞞论师之梵天,二鞞纽论师之梵天,叁摩醯首罗论师之梵天。鞞论师以梵天為那罗延天所生,摩醯首罗论师以梵天為摩醯首罗天之应身。见[大梵天]条。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珊兜史多

Saṁtuṣita,又作删兜率,兜率,兜率,兜术。欲界第叁天之名。玄应音义叁曰:「珊兜,先安切,即天主也。此云正喜,一云正知足,兜率此云妙足。」智度论五十四曰:「删兜率,兜率天王名,秦言妙足。」慧琳音义六曰:「珊覩史多,上方欲界中天名也。古名兜率,或云兜术,皆...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贫女一灯

阿闍世王授决经曰:「阿闍世王,请佛饭食已,佛还祇洹。王与祇婆议曰:今日请佛,佛饭已,更復有所宜。祇婆曰:惟多燃灯。於是王乃勅使具百斛麻油膏,自宫门至祇洹精舍。时有贫穷老母常有至心欲供养佛,而无资财。见王作此功德乃更感激,行乞得两钱,因至麻油家买膏。膏主曰:母大...

《佛学大辞典》 / 434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鸡足山

梵Kukkuṭa ada,迦叶尊者入定之山,在摩揭国。又曰狼迹山。西域记九曰:「莫訶河东入大林,野行百餘里,至屈屈吒播山,(中略)唐言鸡足。亦谓窶卢播山Guru ada,唐言尊足。其后尊者大迦叶波,居中寂灭,不敢指言,故云尊足。」昆奈耶杂事四十曰:「旧云鸡足,由尊者在中...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达嚫

Dakṣiṇā,又作噠嚫、达嚫、达亲、达櫬、大嚫、檀嚫。财施之义。又右手之义,以右手受施物也。盖於斋食之后,施僧以财物,令右手受之也。僧对其施物為报之而说法,称其说法亦曰达嚫。是转财施之义而為法施之义。义净叁藏谓為那伽或特欹拏伽,译作施颂。探玄记十八曰:「达[打...

《佛学大辞典》 / 439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迦叶入定

摩訶摩耶经下曰:「摩訶迦叶共阿难结集法藏,事悉毕已,摩訶迦叶於狼迹山中入灭尽定。」毘婆沙论百叁十五曰:「尊者大迦叶波,入王舍城最后乞食。食已未久,登鸡足山。山有叁峰,如仰鸡足,尊者入中结跏趺坐。」西域记九曰:「屈屈吒播山(唐言鸡足),亦谓窶卢播山(唐言尊足...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旃荼罗

佛国记,举国人民,悉不杀生,不饮酒,不食葱蒜,唯除旃荼罗。旃荼罗名為恶人,与人别居。按即旃罗。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花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散那花,亦云线那,此云流花也。」探玄记二十曰:「删那大药王树者,此云续断药,谓此药树能令所伤骨肉等皆得復续故。」梵Sandānika。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羯磨

Karmadāna,旧称维那。译曰授事。寺役名。求法高僧传上曰:「若鸣犍稚,及监食者,名為羯磨那,译為授事,言维那者略也。」见[维那]条。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大乘四果

大乘者,谓通教中菩萨,于当教中,对声闻、缘觉小乘,故得称为大乘也。四果者,本是声闻所证果位;今菩萨历于十地,修行证果,亦有浅深、始终不同,故借小乘四果之位以区别之,是名大乘四果。(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

《三藏法数》 / 396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火祠法

外典净行围Atharvaveda论中有火祠之法。大乘真言门亦有火法。其所以然者,為欲摄伏一类,故以佛之围摄伏之也。见大日经疏十九,同义释十四。经疏说火法四十四种,其所列者,惟二十七耳。见[火神]条。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贫女施叠衣生天

杂宝藏经四曰:「须达长者,欲供养叁宝劝化乞索於一切人民,时有一贫女,辛苦求价唯得一[(畾/(冗-几+互))毛],以覆身体。见须达乞,即施与,须达得已,奇其所能,便以钱财穀帛衣食,恣意所欲供给。贫女寿尽命终,生於天上。后来至佛边,佛為说法得须洹果。」贤愚经五贫人夫妇[(...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十号

劫初诸说上,皆有万名,眾生渐钝,则减為千名(如帝释之千名),眾生弥昧,则减為百名,眾生更愚,则减為今之而十名。天竺俗法有十名,天上利根,尚有百名,大日如来天上成道,故应之而立百八号,释尊於人界成道,故亦应之而立十号。其十号者:一、[如来]。梵曰鞞多庶罗那叁般那Vi...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拘那罗

Guṇarata,又作拘那罗他。真諦叁藏之别名。译曰亲依。家依。起信论义记上曰:「译经纪云:沙(波之误)罗末Paramārtha,此云真諦,亦云拘那罗,此曰亲依。西印度优禪尼国人。」续高僧传一曰:「拘那罗,陈言亲依。或云波罗未,译云真諦,并梵文名字也。」二十唯识述记上曰...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十八大经

又云十八明处。四韦与六论八论也。四韦出别项。六论者:一、式叉论,明六十四种之能法。二、毘伽论,释诸无常之法。叁、柯刺波论,释诸天仙上古以来之因缘名字。四、竪底沙论,释天文地理算数等之法。五、阐论,释作首卢迦之法。六、尼鹿多论,释一切物立名之因缘。八论者:...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持句神咒经

别名罗尼句经,一卷,吴支谦译。与[邻尼鉢经]同本异译。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迦留夷教化

佛在舍卫国。尔时长老迦留夷,得阿罗汉道,作是念。我先在六群比丘中,於舍卫国污辱诸家,我今当还使此诸家清净。作是念后,入舍卫国度九百九十九家。若夫得道而妇不得,妇得道而夫不得者不在此数。更度一家以满千家遂被枉杀。见十诵律十七。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和尚

U ādhyāya,又曰和上。律家用上字其餘多用尚字。本為印度之俗语,呼吾师云乌社,至于闐国等则称和社,和闍(Khosha)等,和尚者其转讹也。罗什叁藏翻為力生,以依师而弟子之道力得生故也。晋书佛图澄传曰:「法常与法佐对车夜谈,言及和尚。比旦,佐入见澄,澄已知之。於是国人每...

《佛学大辞典》 / 675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Dāna,又作檀那,那。译曰布施,施与。大乘义章十二曰:「言檀者是外国语,此名布施。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為布。惙己惠人目之為施。」慧琳音义十二曰:「那,正云驮曩。唐云施,古曰檀那,一也。」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四王生八子

四王同出师子颊王,各生二子,故通有八子也。 一、净饭王生二子,第一子,梵语名悉达多,华言顿吉。以其生时诸吉祥瑞顿出现故,即释迦牟尼佛也。第二子,梵语名难,华言善欢喜。从初慕道,为名欢喜中胜,故云善欢喜。 二、白饭王生二子,第一子,梵语名调达,华言天热。以其...

《三藏法数》 / 290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四恶比丘

佛藏经往古品曰:「过去大庄严如来灭度后百岁诸弟子分為五部:一名普事,二名苦岸,叁名萨和多,四名将去,五名跋难。普事比丘以知佛所说之真实空义无所得法度多人共入涅槃,其餘四比丘则以捨第一义无所得毕竟空之法,贪乐外道尼乾子之论,命终堕於阿鼻地狱,经无数劫始生人中,...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波斯匿王女婆死王求赎命

见经律异相二十八。

《佛学大辞典》 / 9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八识规矩

天亲宗相撮瑜伽百卷為嗢蓝。护法愍迷,造成唯识论解叁十颂。阐发慈氏之奥典。十师精贯,百卷洞该。类聚群分,各遵其本。玄奘大师糅兹十释,译成十卷。既使文同义异者,若出一师。然而记忆犹艰。乃造八识颂,以统其绪。谓之规矩者,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之八识,行相心所缘性量...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悉达多

Siddhārtha,又作悉达、悉多、悉、悉多頞他,正音萨婆曷剌他悉Sarvārthaśiddha,译曰一切义成。释迦佛為净饭王太子时之名也。修行本起经上曰:「悉达,汉言财吉。」本行集经二十四曰:「悉达,隋言成利,太子名也。」智度论二曰:「父母名字悉达多,秦言成利。得道时知一切诸...

《佛学大辞典》 / 271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Śūdra,又作首罗,新作戍罗、戍达罗、戍捺罗,天竺四大姓之第四,农人奴隶也。西域记二曰:「四曰戍罗,旧曰首,讹也。农人也。」玄应音义十八曰:「首,应云戍达罗,译曰农。」慧琳音义二曰:「戍达罗,古云首罗,或云首,即是农夫耕垦之儔也。」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邻尼钵经

一卷,东晋曇无兰译。与罗尼经及圣最上灯明如来罗尼经同本。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战达罗钵喇婆

Candra rabha,国王名。译曰月光。西域记叁曰:「如来昔修菩萨行,為大国主,号战达罗鉢剌婆,唐言月光。志求菩提,断头惠施。」贤愚经五曰:「旃婆罗鞞王,晋言月光。」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特欹拏伽

Dakṣiṇāgāthā,译言施颂,对於施物祈愿施主之福之伽也,旧曰噠嚫是也。寄归传一曰:「特欹拏伽,是持施物供奉之仪。特欹尼师,即是应合受供养人。是故圣制,每但食了,必须诵一两那伽报施主恩。」慧琳音义六十曰:「特欹拏,此云将施物供养叁宝之义。伽,即偈颂也。是咒...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Pada,又作播,波,鉢曇。译曰足,迹,句。法苑义林章一本曰:「梵云鉢,此翻為迹,当古之句。」唯识述记二末曰:「鉢是迹,如寻象迹以觅象等,此名為句。理应名迹,义之迹故,寻此知义也。顺古所翻称之為句,播是足。」大日经疏一曰:「梵云鉢曇,正翻為足。声论是进行...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大论十种戒

一、不缺戒,谓修行之人,毁犯净戒,如器已缺,无所堪用。若能恒自守护,如爱明珠,则能摄一切戒,是名不缺戒。 二、不破戒,谓修行之人,毁犯戒法,如器破裂,不堪为用。若能持护不犯,无有破损,是名不破戒。 叁、不穿戒,谓修行之人,毁犯戒法,如器穿漏,不堪受物。若能持...

《三藏法数》 / 471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念诵忌十五地

念诵即想念持诵神咒也忌者犹不宜也经云如来告金刚密迹主菩萨若诸有情为欲调他怨恶之心回伏者欲消除一切灾障者或求满足如意者当择空寂幽闲胜处结界建坛净身语意供养圣像诵持佛顶轮王咒加持作法若得成就则所愿满足不可于神龙所护及药义罗刹等地结界作法若在此等不善之处则鬼神得便...

《三藏法数》 / 877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迦邻

鸟名。见[迦遮邻地]条。名义集曰:「华言细锦衣。」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六群比丘

佛在世时,有恶比丘六人,结党多作非威仪之事,称曰六群比丘,佛制戒多缘此六群而起。诸律出名不同。僧祇律九称六群比丘曰:「一、难,二、迦留夷,叁、叁文达多,四、摩醯沙达多,五、马师,六、满宿。」毘奈耶律十一称六眾苾芻曰:「一、阐,Nanda,二、鄔波难,U anan...

《佛学大辞典》 / 449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妙喜足天

兜率天之译名。可洪音义一曰:「妙喜足天,覩史天王也。大智度论云:删兜率,秦言妙足,唐言妙喜足,亦言知足。」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有叁种:一涅槃,译為灭。涅槃之体,无為寂灭。故名灭。大乘义章二曰:「涅槃,无為恬泊,名灭。」二尼弥留,尼楼Nirodha,译為灭。四諦中之灭諦也,涅槃之灭,偏据满处。尼弥留之灭,通於因果。大乘义章一曰:「涅槃之灭偏据满处,尼弥留灭义通因果,是故灭諦有灭皆收。...

《佛学大辞典》 / 251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又作阐那,车匿,阐择迦。比丘名。太子出城时為御马者。六群比丘之一。见[车匿]条。 又外道六论之一。百论疏上之下曰:「阐论释作首卢迦法,佛弟子五通仙等说偈名首卢迦。」 又婆罗门读诵之法也。五分律二十六曰:「有婆罗门兄弟二人诵阐书,后於正法出家。闻诸比丘诵经...

《佛学大辞典》 / 296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斑足王

贤愚经十一谓為迦摩沙波,译曰斑足。智度论四作劫磨沙波,译曰鹿足。以足有斑駮故也,是為天罗国王之太子。故曰斑足太子。后為王,故曰斑足王。尝从邪师之教,欲得千王之头,既得九百九十九王而缺一人,后得普明王,普明王请一日之间,设百座仁王会。第一法师為说四非常偈,普...

《佛学大辞典》 / 827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起死人咒

咒新死之尸令起,以杀害所怨者之魔咒也。见[毘罗]条。五分律二十六曰:「诸比丘学起死人咒。佛言:不听,犯者偷兰遮。」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阿梨吒

Ariṣṭaka,巴Ariṭṭhaka,木名。翻梵语九曰:「阿梨吒,应云阿梨瑟吒,译曰无环。」木槵子也。 又比丘名。阿梨吒,亦名阿利吒。此云无相。是人生邪见,言须洹斯含皆有妻室,亦不障道。牵此自比,故生邪见。言婬欲非障道法也。萨婆多论云:此人先是外道弟子。外道邪见师遣入佛...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观世音罗尼和阿伽药法令人爱乐品第三

观世音菩萨复为怜愍众生故。说爱乐药法。令人见者生欢喜心。和合既了身上带行。最胜成就一切皆得遂意 牛黄 白檀 郁金香 龙脑香 射香 豆谷子 丁香 迦俱罗 莲华 青莲华 金薄。 各等分。白蜜与药亦等分捣和。诵前咒一千八遍。用香或熏身熏衣。或涂眼胞上或点额涂身之时...

《观世音菩萨秘密藏如意轮罗尼神咒经》 / 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 / 246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十六罗汉

以宾头卢尊者為始。十六大阿罗汉,受佛勅,永住此世,济度眾生者。其名字住处等,详於法住记。此法住记為佛灭后八百年中师子国(今之锡兰)阿罗汉难提蜜多罗尊者之说。记初,有「尊者告曰:汝等諦听,如来先己说法住经,今当為汝麤更宣说。」则原為佛说,彼惟述说耳。其名第一宾度...

《佛学大辞典》 / 534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摩羯宝

绿色之宝珠也。大疏五曰:「或如绿宝是绿摩羯宝。」智度论十曰:「摩罗伽,此珠金翅鸟口边出。绿色,能辟一切毒也。」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天竺叁时

印度以一岁分為叁期,而立名者,亦云叁际。热时(Grīṣma)為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之间。雨时(Varṣakāla)為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之间。寒时(Hemanta)為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之间。此叁期冥加,世尊叁时殿名之所由起也。更二分此叁时為六时。渐热时(Vasanta)正月十六日...

《佛学大辞典》 / 446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尼犍弗咀罗

译曰离击子。见[尼犍]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沓婆摩罗子

沓婆,或作达婆,或作婆。又曰驃。翻云主摩罗。此云力士,或云壮士。根本律曰:波波国中有一壮士大臣,名胜军。大富多财,受用丰足。所有貲產,如毘沙门王。虽非王种,时诸壮士作灌顶法,扶以為王。后生一儿,色相端美,天然净洁。彼国之法,若天然净洁者,名实。此儿亦尔...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Vetāla,又云毘罗。见[毘罗]条。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国名。所在不明。

《佛学大辞典》 / 7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仙人名。涅槃经二十一曰:「夜半踰城,至鬱伽阿罗罗等大仙人所。」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鬱伽,古音云胜也。亦名盛也。」见[鬱头蓝弗]条。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乌婆颇尼

译曰薄甘蔗糖。见善见律十七。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乌沙斯

Uṣas,星名。译曰太白星。见玄应音义二十二。吠之女神。化為曙光也。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那罗

Naradhara,华名。译曰人持华。慧苑音义上曰:「那罗,正言捺罗,此云人。罗,此云持也。其华香妙,人皆佩之,故曰人持华也。」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吉庆阿利沙偈

行灌顶时,贺受者吉事所唱之伽名。又曰吉祥伽。阿利沙偈者,古圣主所作伽之通称。见[阿利沙]条。大日经疏八曰:「经云吉祥伽等广多美妙言者,此颂凡有叁种:一名曰吉庆,二名曰吉祥,叁名曰极吉祥,皆是阿利沙偈。用之庆慰其心,仍有加持用,阿闍梨当自说之。次於次文,且...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十地寄乘

十地寄乘者,谓十地菩萨寄于,人天等诸乘进修,而为因行,以显真实智证之果分也。所以欢喜、离垢、发光叁地,寄于世间人天乘;焰慧、难胜、现前、远行四地,寄于出世间叁乘;惟不动、善慧、法云叁地,超于世间、出世间,即是寄显一乘法也。(人天乘者,人乘、天乘也。叁乘者,声...

《三藏法数》 / 870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六师

天竺外道之六师也。繙译名义有六师篇:一富兰那迦叶,二末伽黎拘赊黎,叁删闍夜毘罗胝,四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五迦罗鳩驮迦旃延,六尼犍若提子等。详见[外道]条。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善逝

梵名须伽Sugata,译曰善逝,又曰好去。诸佛十号之一。十号之第一曰如来,第五曰善逝。如来者,乘如实之道而善来娑婆界之义,善逝者,如实去彼岸不再退没生死海之义,以此二名显来往自在之德。智度论二曰:「佛一切智為大车,八正道行入涅槃,是名好去。」大乘义章二十末曰:「言...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饮酒

未曾有经下曰:「祇太子白佛,昔受五戒制酒持难,欲捨五戒而持十善。佛言饮时有何过?答国中豪贤时斋共饮,亦无餘过。佛言若如此终身无过。」止观二曰:「祇末利,唯酒唯戒。」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印度佛教

印度為佛之降诞地,占佛教史上最重要之地位。佛释迦牟尼开佛教,距今几何年,东西学者,聚讼纷紜,莫衷一是。其入灭时,则据眾圣点记之说,可知為西歷纪元前四百八十六年。 佛成道后四十五年间之行化,以摩揭,室罗伐悉底,為中心,而润泽憍赏弥,拘尸揭罗,吠舍厘等中印...

《佛学大辞典》 / 1832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圣语

Āryabhāṣa,又曰圣言。即梵语所谓叁尸克利德婆罗门之经语,為中天竺之正音。俱舍论十一曰:「一切天眾皆作圣语,谓彼言词同中印度。」毘婆沙论七十九曰:「世尊有时為四天王,先以圣语说四圣諦。四天王中二能领解,二不领解。世尊怜愍饶益彼故,以南印度边国俗语(旧婆沙作毘罗...

《佛学大辞典》 / 643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贫女施[(畾/(冗-几+互))*毛]衣生天

杂宝藏经四曰:「须达长者,欲供养叁宝劝化乞索於一切人民,时有一贫女,辛苦求价唯得一[(畾/(冗-几+互))毛],以覆身体。见须达乞,即施与,须达得已,奇其所能,便以钱财穀帛衣食,恣意所欲供给。贫女寿尽命终,生於天上。后来至佛边,佛為说法得须洹果。」贤愚经五贫人夫妇[(...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龙树

菩萨名。旧称,那伽曷树那,那伽阿周那Nāgārjuna,生於阿周那下,故名阿周那。以龙成道,故字曰龙。新称,那伽閼剌树那。译為龙猛。佛灭后七百年出世於南天竺(摩訶摩耶经下),马鸣弟子迦毘摩罗尊者之弟子,提婆菩萨之师也(付法藏传五)。入龙宫齎华严经,开铁塔传密藏,...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须摩

又作须摩。国王名。译言普明。智度论四曰:「昔有须须摩王,持戒精进,常依实语。晨朝乘车欲入园游戏,时有一婆罗门来乞施。王曰诺,待我出还。入园游戏时,有两翅鬼王曰鹿足,自空中飞来,捉王去。至所住山,置於九十九诸王中。须须摩王涕零如雨。鹿王问言:汝何以啼如小儿...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见[半託迦]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嗢柁南

又作嗢南。四法印之别称。译曰集施。但与四法印之本称乌挓南,其义别也。见乌挓南条。(CBETA註:疑為见[鄔南]条)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抖擞

又曰斗藪。梵语头,或杜多之译。抖擞者,手举物也,又振拂也,鸡犬等起而振其身,亦曰抖擞。法苑珠林一百曰:「西云头,此云抖擞。能行此法,即能抖擞烦恼,去离贪着。如衣抖擞能去尘垢,是故从譬為名。」玄应音义十八曰:「斗擞,又作藪。郭璞注方言曰:斗擞举之也。」梵Dhūt...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摩罗伽

译曰绿色宝。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末罗羯多,亦言磨罗伽多,绿色宝也。大论云:出金翅鸟口边,能避诸毒也。」智度论曰:「摩罗伽。」梵Mārakata。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阿顺那

Arjuna,又作頞顺那,阿闍那,阿周那,閼剌树那,夷离淳那。印度所產之乔木,尊树中之一也。龙树菩萨之名即取此树。见[阿周那]条。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迦叶

又作迦摄。Kāśya a,迦叶波,迦摄波之略。译曰饮光。古代之姓氏。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梵言迦叶波。迦叶,此云光。波,此云饮。」慧苑音义上曰:「迦叶,具云迦摄波,此曰饮光,斯则一家之姓氏。」佛十大弟子中,有头第一之罗汉,谓之摩訶迦叶,略称迦叶。见[饮光]条。 又(天...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人四依

涅槃经六举如来使者,於末世弘经,人天依止者四人,谓之人四依:一具烦恼性之人(即叁贤四善根),二须洹(即预流果),斯含(即一来果)之人,叁阿那含(即不还果)之人,四阿罗汉之人。是内证虽為大乘之菩萨,而外现声闻之相,传法化人者也。其内证之涅槃配於大乘之位次,诸...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汗栗驮

Hṛd Hṛdaya,又作乾栗驮、干栗多。见[紇哩耶]条。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毘罗

又作毘荼,达罗毘荼,达罗弭荼。南印土国名。其国言咒语,多甚难解。西域记十曰:「达罗毘荼国,南印度境。」瑜伽论九曰:「达罗弭荼种种明咒。」同伦记九下曰:「景云:南天竺东南海渚有一师子国,名达罗弭荼。(中略)测云:旧论云弥国书。旧释云:是鬼国所发语言,不可解了...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二福田

一学人田,小乘见道位已后,修学圣道之圣者也。是有十八人:一信行,二法行,叁信解,四见到,五身证,六家家,七一种,八向须洹,九得须洹,十向斯洹,十一得斯洹,十二向阿那含,十叁得阿那含,十四中般涅槃,十五生般涅槃,十六行般涅槃,十七无行般涅槃,十八上流色究...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娑磨

Sāma,四围之第叁。见[韦]条。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闍伊那教

闍伊那者梵音Jaina,亦曰耆那教。开祖曰若提子Jñāti utra,其起原与佛殆為同时代而少早。其开宗之动机,亦与[佛教]同,為物心对立论,使有生Jiva与无生Ajiva对立,谓有生之善神,為无生之物质的关係所繫缚,至於营恶之生,故吾人修一切之道德,由於苦行禁欲而从物质界解脱,由於...

《佛学大辞典》 / 272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摩訶迦叶

Mahākāśya a,具曰摩訶迦叶波。摩訶译曰大。迦叶波译曰龟或饮光。婆罗门种之一姓。名毕波罗Pi ala,彼父母祷於毕波罗树神而生,故名毕波罗。為大富长者之子,能捨大财与大姓,修头之大行,為大人所识,故标大之名。以别於十力,优楼频罗等之迦叶姓。法华光宅疏一曰:「摩訶...

《佛学大辞典》 / 412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四諦梵语

贤慧经十二曰:「豆佉,叁牟提耶,尼楼,末迦(晋言苦习灭道)。」(宋元明叁本俱习字作集梵音出本项)。毘沙论出毘语Veda及弥离车语Mleccha之四諦。参照[圣语]条。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娑訶楼

Sahā-lokadhātu,见[娑婆]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尼犍若提子

见[尼犍]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二十九有

如言六阴十叁入十九界,谓事物之绝无也。初果圣者以二十八有為极度,无第二十九有。十住毘婆沙论一曰:「人得须洹道(即初果),善闭叁恶道门。见法入法得法,住坚牢法不可倾动。究竟至涅槃,断见諦所断法故心大欢喜,设使睡眠懒惰不至二十九有。」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Sudāya,Sudāna,又作须,须那,沙弥名。译曰善施。俱舍光记十四曰:「苏夷,此云善施。年始七岁。佛问:汝家在何?彼答言:叁界无家。称可佛心。未满二十,佛许僧中羯磨受戒。」旃越国王经详说之。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佛围

Buddhaveda,佛之叁藏,犹如婆罗门之围经,故云佛围。善见律一曰:「此沙门知佛围。」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外道四见

疏云:外道所计,不出四见。谓数论计一,胜论计异,勒娑婆计亦一亦异,尼犍、若提子计非一非异。(梵语勒娑婆,华言苦行。梵语尼犍,华言离系。若提,母名,母子兼称,故名若提子。) 一、计一,谓数论师计:因中有果,因果不异,故名计一。 二、计异,谓胜论师计:因中无...

《三藏法数》 / 205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伽罗

菩萨之位名。译曰度边地。罗什译之仁王经下曰:「以六阿僧祇劫,集无量明波罗蜜故,入伽罗位,无相行,受持一切法。」吉藏疏五曰:「入伽罗者,此云度边地也。」 又(地名)Kharādīya,伽罗又作佉罗、佉罗帝耶、佉罗提耶,山名,译曰骡林山。十宝山之一,又七金山之一。...

《佛学大辞典》 / 296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二十种烦恼随眠

烦恼者,谓见、思无明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由此烦恼,随逐众生,眠伏藏识之中,故名随眠。(藏识者,藏有含藏之义,即第八识也。) 一、不定地随眠,不定地,即欲界也。谓欲界散乱,不修禅定,以散乱故,眼等诸根烦恼,随逐不舍,故名不定地随眠。 二、定地随眠,定地,即色...

《三藏法数》 / 1012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鹿足王

贤愚经十一作迦摩沙波Kalmāṣa āda,译曰斑足。智度论四作劫磨沙波,译曰鹿足。杀害须须摩王即普明王之恶王名。见[须须摩]条。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西竺诸国精舍

舍婆提国有二处:一祇园精舍,二摩伽罗母堂。婆罗奈斯国有一处,鹿林中之精舍也。名梨师槃那。毘耶离国有二处:一摩訶槃,二獮猴池岸精舍。鳩睒弥国有一处,名劬师罗园。见智度论叁。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受业师

得度后受教之师,名受业师,又曰亲教师。释氏要览上曰:「毘奈耶云:鄔波耶,此云亲教。由能教离出世业故,称受业和尚。」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迦留夷死粪中

时舍卫城有婆罗门家,应以声闻得度。迦留夷,念言我復度此家,则於舍卫城满千数。晨朝持鉢至其家,主妇闭门煎饼。迦留夷现种种神变以化其心,使至祇洹以其饼供僧。因说法使得初果证,与五戒為优婆夷。彼还家导其夫来,其夫亦得初果為优婆塞。夫妻既入道,尽力供养迦留夷,命...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鸯伽

王名。佛本行集经曰:「有剎利王,名鸯伽,隋言与分身。」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婆达罗钵

Bhādra ada,六月之梵名。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尸利漫

Śrimaṇḍa a,山名。翻梵语九曰:「尸利漫,传曰里头山也,外国传叁。」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世尊

梵语曰路迦那他Lokanātha,译為世尊,或婆迦婆Bhagavat译為世尊。佛之尊号。以佛具万德世所尊重故也。又,於世独尊也。阿含经及成实论以之為佛号中之第十,以具上之九号,故曰世尊。涅槃经及智度论置之於十号之外。智度论二曰:「路迦那他,秦言世尊。」净影大经疏曰:「佛具眾德...

《佛学大辞典》 / 231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二流

一、顺流,流即生死之流,六道之眾生,起惑造业,顺生死之流,而背涅槃之道,即流转之因果也。二、逆流,由初果须洹,断已后叁界之惑,渐逆生死之流,而趣涅槃之道,即还灭之因果也。见涅槃经叁十六。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甘露灭

甘露為涅槃之喻,得涅槃而灭生死,谓之甘露灭。维摩经佛国品曰:「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同註:「肇曰:大觉之道,寂灭无相。至味和神,喻若甘露。」天台之维摩经会疏二曰:「见四諦理,名得甘露。正习俱尽,故名灭也。」止观辅行一之二曰:「见无諦理,离生死法,名...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阿弥叁字法报应叁身空假中叁諦

阿字為本不生之义,故是空諦。弥字為吾我之义,故是随缘之假諦。字為如之义,故是中諦。又叁身者,取阿字第五转方便究竟之义為应身,弥為报身,為法身。日本慧心之阿弥部心集曰:「阿即空之义也,弥者即假之义也,者即中之义也。」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咒杀

谓以起尸鬼咒杀人也。菩萨戒经疏下曰:「咒杀谓毘罗等。」见[毘罗]条。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眾圣点记

持善见律毘婆沙之师资相传也。佛入灭以来每岁安居竟记一点,故名眾圣点记。出叁藏记十一善见律毘婆沙记曰:「仰惟佛世尊泥洹已来年载,至七月十五日受岁竟,於眾前谨下一点,年年如此。感慕心悲,不觉流泪。」歷代叁宝记十一曰:「外国沙门僧伽跋罗,齐言僧贤(善见律译者),师...

《佛学大辞典》 / 515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跋难阤龙

跋难阤龙,唐言贤喜也。见[跋难]项。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婆藪槃

天亲菩萨之梵名。见下条。(CBETA註:见[婆藪槃豆]条)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邻尼钵

Dhāraṇi ada,邻尼即罗尼。鉢者鉢吒之略,译曰句。罗尼之语句也。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末為莫之义,摩為中之义,无着於中道也。法华玄义二曰:「问:中道是何义?答:末摩经中自註曰:末者莫义,摩者中义,莫着中道名末摩。」经註者,文殊问经也。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迦遮邻地

Kācalindikāka,又云迦旃邻提,迦旃邻,迦止栗那,迦遮邻底迦,迦真邻底迦,迦邻提,迦邻等。鸟名。正法念经叁十曰:「迦旃邻提,海中鸟,触之大乐。有轮王出,此鸟则现。」慧琳音义二十五曰:「迦邻提,此云实可爱,谓水鸟,即鸳鸯之类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阿波阤那

Avadāna,译曰譬喻。十二部经之一。经中以世间之譬喻,寓言解说教理之部分也。智度论叁十叁曰:「波那者,与世间相似柔软浅语也。」大乘义章一曰:「阿波那经,此名喻。」巴A adāna。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金龙

舍利弗本地佛之名。法华文句本会十叁曰:「身子久成佛,号金龙。迹即释迦,為右面智慧弟子。」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同世五师

有部宗之相传,佛灭后百年,异世第五师,优婆毱多之下,有弟子五人。是曰同世五师。叁论玄义曰:「同世五师者:一、曇无德,二、摩訶僧祇,叁、弥沙塞,四、迦叶维,五、犊子部。」然大集经二十叁,则為一、曇摩毱多,二、萨波若帝婆,叁、迦叶毘部,四、弥沙塞部,五、波蹉富罗。...

《佛学大辞典》 / 330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祇树园

太子供养树林之园庭。即祇洹精舍所在之处。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祇夜伽

梵语祇夜伽,唐言讽诵。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Citta,四卷楞伽经注举汗栗太Hṛd Hṛdaya(自性清净心)、质多心(虑知心)之二心。止观举质多心、汗栗驮心(草木心)、矣栗驮心(精集精要心)之叁心。大日经疏举质多心与干栗驮心之二心。干栗驮心附肉团心与真实心之二义。法相宗於唯识述记与唯识枢要举质多(心)、末那(意)、...

《佛学大辞典》 / 1674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僧伽吒

又作僧伽多。译曰集会。法门名。僧伽吒经一曰:「有法门名僧伽吒,若此法门在阎浮提,有人闻者悉能除灭五逆罪业。」大集会正法经一曰:「我有正法名大集会。」此二经同本异译也。梵Saṁghāta。 又风灾劫时所起之风名。大宝积经叁十七曰:「又风灾起更有大风名僧伽多,彼风所吹举此...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Pada,又作播,波,鉢曇。译曰足,迹,句。法苑义林章一本曰:「梵云鉢,此翻為迹,当古之句。」唯识述记二末曰:「鉢是迹,如寻象迹以觅象等,此名為句。理应名迹,义之迹故,寻此知义也。顺古所翻称之為句,播是足。」大日经疏一曰:「梵云鉢曇,正翻為足。声论是进行...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萨婆曷剌他悉

Sarvārthasiddha,又作萨婆悉达多,萨婆頞他悉,萨缚頞他悉地。悉达太子之具名。译曰一切义成就,一切事成。西域记七曰:「萨婆曷剌他悉,唐言一切义成,旧曰悉达多,讹略也。」有部毘奈耶杂事二十曰:「一切事成,梵云萨婆頞他悉,此是菩萨最初立字。」慧苑音义曰:「悉达...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阿耆达

Agnidatta,又曰阿耆。王名。大部补註五曰:「萨婆多云:以供养火故,名阿耆达。」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波罗蜜

於六波罗蜜中除般若波罗蜜者。般若為主,他五者為从,得他种之波罗蜜者。般若之功德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善男子善女人,為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於八十万亿那由劫行五波罗蜜、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毘梨耶波罗蜜、禪波罗蜜、除般若波罗蜜。」智度论二十八曰...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軻地罗山

又作佉罗山等。七金山之第五。玄应音义一曰:「軻梨,应云軻地罗。此译曰軻,空也。地罗,破也。名空破山也。」慧苑音义下曰:「佉罗,应曰軻梨罗。此即木名,谓此方苦楝木也,由彼山中多有此木,故立其名。」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十大论师

释唯识叁十颂之十论师也。一、护法,梵云达磨波罗Dharma Pāla,南印度境,达罗毘荼国,建至城中帝王之子也。二、德慧,梵云窶拏末底Guṇamati,安慧之师也。叁、安慧,梵云悉耻萨末底Sthilamati又Sthīramati,糅杂集论持俱舍论破正理论為护法论师同时之先德,南印度境逻罗国人。四...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咒起死鬼

咒尸鬼使之起以杀怨人也。见[毘罗]条。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阿槃

译曰结界。為限寺院之境内者。饰宗记八末曰:「阿槃罗界者,阿兰若处界也。」梵Abhyantara。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尼拘律

树名。见[尼拘]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耆利柯

Caṇḍagiri,译曰可畏山。见阿育王经一。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又作悉,徙多,私多,枲多。四大河之一。自阿耨达池北面出,入於东北海。或言自西面出,入於西海。西域记一曰:「池北面颇胝师子口流出徙多河(旧曰私河,讹也),绕池一匝入东北海。或曰:流潜地下出积石山,即徙多河之流,為中国之河源云。」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徙多河,或...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譬喻

梵云阿波那Avadāna,以了知之法,显未了知之法也。法华文句五曰:「譬者比况也,喻者晓训也。託此比彼,寄浅训深。(中略)动树训风,举扇喻月,故言譬喻。」涅槃经二十九说八种之喻法:一,顺喻,随顺世諦,次第自小向大而喻也。天降大雨,则小坑满,小坑满,故大坑满,大坑满...

《佛学大辞典》 / 429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為头行人所携之袋也。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Dhūta,又作杜荼,杜多。译曰抖擞,抖拣,洮汰,浣洗等。谓抖擞衣服饮食住处叁种贪着之行法也。行事钞头行仪编曰:「善见云:头者汉言抖擞,谓抖擞烦恼,离诸滞着。」同资持记曰:「抖擞举弃於物令尽无餘,从喻為名。」大乘义章十五曰:「头胡语,此方正翻名為抖拣,此离着...

《佛学大辞典》 / 258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四种甘露

四种之苏Śuta味也。法华玄赞六曰:「若天得胜,便入非天(阿修罗)宫中,為夺其女,起此违论。若非天得胜,即入天宫。為求四种苏味,故相战諍。」此苏味,即甘露也。註维摩经云:「生曰:天食為甘露味也,食之长寿,遂号為不死食。」甘露通常名Amṛta,译曰不死。是天酒Soma...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佛寿四喻

王舍城中有一菩萨,名信相(最胜王经曰妙幢),一时作是思惟:何因?何缘?释迦如来寿命短速,方八十年耶?復更念如佛所说,有二因缘,寿命得长:一,不杀。二,施食。而我世尊於无量百千万亿那由阿僧祇劫修不杀戒,具足十善,饮食惠施,不可限量,乃至以己身骨髓肉血,令飢饿眾...

《佛学大辞典》 / 409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梵语伽Gāthā,译言颂。颂有种种。见[伽]条。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鬱持

Udaka,又作鬱持迦,忧伽,乌娜迦等。水之别名。涅槃经十叁曰:「随其种类,说言其水。或言波尼,或言鬱持,或言[沙/米]利蓝。」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鬱持东天竺人,呼水名也。」玄应音义二曰:「鬱持迦此水之一异名也。」翻梵语九曰:「鬱持应云忧伽,译曰水也。」梵语杂名曰...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摩訶目犍连

Mahā-maudgalyāyana,比丘名。法华经作大目犍连。阿弥经作摩訶目犍连,略曰目犍连,又曰目连。新称曰摩訶没特伽罗,没特伽罗子。姓也。译曰大讚诵,大莱茯根,大胡豆,大採菽等。佛十大弟子之一人。称為神通第一者。初与[舍利弗]同為六师外道之一人,颇精通教学。虽领一百徒弟...

《佛学大辞典》 / 485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给孤独园

给孤独长者买得祇太子之园林施与僧眾,故名给孤独园。见[祇园]条。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耶舍

Yasas,比丘名。译曰名闻,名称。或作耶舍Yaśoda,耶舍那。有部毘奈耶四十曰:「具寿阿难有弟子在婆颯婆聚落,号曰名称,梵云耶舍。」四分律曰:「耶舍伽那子。」善见律曰:「耶斯那。」西域记曰:「耶舍。」阿育王经二曰:「比丘名耶舍,翻名闻。」玄应音义二十五曰:「耶...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苏揭多

Sugata,旧称修伽,修伽度,修伽多,莎伽等。新称,苏揭多,索蘗多。译曰善逝。如来十号之一。去生死海而不再回来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苏揭多,旧言修伽,或作修伽度,或作修伽多,此云善逝,即如来德之一号也。有叁义:一讚嘆,二不迴,叁圆满也。」慧琳音义十曰:「正...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阿私仙

又作阿夷,阿私,阿斯Asita等。译曰无比端正。名义集二曰:「阿斯,或云阿夷,此翻无比,又翻端正。」有二人:一人於过去世為释尊说法华经者。见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一人為释尊生於净饭王宫时相之者。见因果经一。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优婆尼沙曇

U an-iṣad,一作优波尼沙土。吠后所出佛罗般摩那Brāhmana文学之末期,有附属於阿兰若迦Āraṇyaka部分之一大文学。谓之优婆尼沙曇。优婆尼沙曇,其数极多。其内容非一人之思想,其所说区区。今亘於全体而观其思想之倾向,论宇宙之本源,造化之本体,确立為印度思想根本之梵我不...

《佛学大辞典》 / 864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弗婆鞞

东大洲名。见[弗婆提]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