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3 条搜索结果

五比丘

佛最初所度之五个比丘。皆為佛之姻戚。一、憍陈如,二、额鞞,叁、跋提,四、十力迦叶,五、摩男俱利。是為文句四之叁之说,而诸经论诸家之义皆同。然列為一、陈如(又拘邻),二、頞鞞(又湿鞞阿说示马胜),叁、拔提(又摩訶男),四、十力迦叶,五、俱利太子。又玄义释籤六之二...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7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密教结界法

密教於每一修法结之解之。结界者,遮恶持善之义,分迷悟善恶之界畔,退恶类住善者之法也,其法有五种:一地结,二四方结,叁虚空网,四火院,五大叁昧耶。第一地结,又名金刚橛,立橛於大地其橛為金刚橛,其橛之根或说到金轮际,或说到水轮际等。是十八道之第六也。第二四方结,又...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7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地藏

梵名乞叉底蘗沙Kṣitigarbha,在忉利天,受释迦如来付属,每日晨朝入恒沙禪定观察眾机,於二佛中间无佛世界教化六道眾生之大悲菩萨也。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又在密教其密号為悲愿金刚或称与愿金刚,在金刚界示现南方宝生如来之幢菩萨,在胎藏界则為地藏院中...

《佛学大辞典》 / 915字 / 7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千手观音曼荼罗

第一内心地有九净月轮,中央之月轮中安置施无畏观音(是二十五观音中南大洲之观音但今取千体之总本尊),妙色超叁界,具金色暉曜,首戴髮髻冠,自冠下垂紺髮,顶上有十一面,诸头之宝冠中,安住化佛身。菩萨身上具足四十手。一一手掌中各有一慈眼,随诸眾类而执持杂宝物,住莲华臺...

《佛学大辞典》 / 598字 / 7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极光净天

旧译曰光音天。新译曰极光净天。色界第二禪天之最上天也。大火灾坏灭世界后。成劫之初,此天天人次第下生而為大梵天及人等。俱舍颂疏八曰:「第二静虑有叁天者:一少光天,於二禪内光明最少故,名光天。二无量光天,光明转增量难限故,名无量光天。叁极光净天,光明胜前徧照自地故...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7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甘露军荼利明王画像

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仪轨曰:「军荼利身色,莹如碧颇梨。威光逾劫焰,赫弈佩日轮。顰眉笑怒容,虎牙上下现。千目现不瞬,晃耀皆如日。千手各操持,金刚诸器杖。首冠金刚宝,龙瓔虎皮裙。无量忿怒眾,金刚及诸天,围绕作侍卫。」又曰:「次说本尊身相,应观四面四臂:右手执金刚...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一茎草

一茎之草,与梵剎或丈六金身,一如而不二也。从容录第四则曰:「世尊与眾行次,以手指地云:云此处宜建梵剎。帝释将一茎草,插於地上,云建梵剎已竟。世尊微笑。」又赵州语录曰:「此事如明珠在掌,胡来胡现,汉来汉现。老僧把一茎草,作丈六金身用,把丈六金身,作一茎草用。佛即...

《佛学大辞典》 / 138字 / 7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毘卢舍那

Vairocana,又作毘卢遮那,鞞嚧杜那,毘卢折那,吠嚧遮那。佛真身之尊称也。解此者诸家不一。 準天台以毘卢舍那与卢舍那及释迦,如其次第配於法报应叁身。毘卢舍那,译曰徧一切处。卢舍那,翻曰净满。法华文句会本二十五曰:「法身如来名毘卢,此翻徧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遮那,...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7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牛头山

梵名瞿室[飢-几+夌]伽Gosriṅga,又译牛角山。在新疆和闐市南十叁里。西域记第十二所谓:「王城西南二十餘里,有瞿室[飢-几+夌]伽山,唐言牛角。山峰两起,岩隒四绝。於崖谷间建一伽蓝,其中佛像,时放光明。昔如来曾至此处,為诸天人略说法要,悬记此地当建国土,敬崇遗法,遵习大...

《佛学大辞典》 / 469字 / 7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八解脱

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有色想之贪,為除此贪,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贪不起,故名解脱。此初解脱依初禪定而起,缘欲界之色也。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虽无色想之贪,而欲使更為坚牢,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不起贪,故名解脱。此依二禪而起。缘初禪之色也。以上二者...

《佛学大辞典》 / 429字 / 7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一杀多生

杀一人救多人也。杀生虽為罪恶之业,然杀一人,得生多数之人,则却為功德。瑜伽论第四十一曰:「如菩萨见劫盗贼為贪财故,或復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復欲造多无间业,我寧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如是思维,以怜愍心而断彼命,由是因缘,於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佛学大辞典》 / 369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五部般若

一摩訶般若,二金刚般若,叁天王问般若,四光讚般若,五仁王般若。仁王经上曰:「五眼法身大觉世尊,前已為我等大眾,二十九年说摩訶般若波罗蜜、金刚般若波罗蜜、天王问般若波罗蜜、光讚般若波罗蜜,今日如来放大光明,斯作何事?」天台仁王经疏上曰:「从得道后二十九年,说四般...

《佛学大辞典》 / 435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五种色法

色即质碍之义。凡依正色法,不出此五也。(依正色法者,依是众生依报,即山河大地屋宇之类也。正是正报,即众生五阴之身也。此二种皆有形量分嗮,故云色法也。) 一、极略色,谓于色上分析长短形相粗细,以至极微,故名极略色。 二、极迥色(亦名自碍色),谓上见虚空青黄等色...

《三藏法数》 / 359字 / 7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六种阿罗汉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生,又云无学。谓叁界生死已尽,故名无生;无法可学,故名无学。(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退法阿罗汉,谓因遇违缘,退失所得道法,即第四果退至初果,故名退法。(违缘者,涅槃经明五缘:一乐多事,二乐说世事,叁乐睡眠,四乐近在家,五乐多...

《三藏法数》 / 259字 / 7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四劫

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则寿减一岁;如是减至人寿十岁则止。复过百年,则增一岁,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名为一小劫。如是二十增减,名为一中劫。总成、住、坏、空四中劫,名为一大劫。 一、成劫,成劫者,谓世界初成立也。...

《三藏法数》 / 916字 / 7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七识住

於叁界五趣,长养其识,欲识自住,差别所乐,而立七识住:一、第一识住,為有色身之有情,身想共异之处,即人趣之全及一分之天也。一分之天者,欲界之六天与色界初静虑叁天,除劫初起之有情,餘时之有情也。是有情各自之身形有小大胜劣,思想亦名异,故曰身想俱异。二、第二识住,...

《佛学大辞典》 / 582字 / 7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叁荒章

声明学处五经中第四经之称。见[毘伽罗]条。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7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金襴衣

金缕织成之袈裟。又曰金色衣,金色[(畾/(冗-几+互))毛]衣,黄金[(畾/(冗-几+互))毛]衣,金缕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爱道,上之於释尊,其因缘散见诸经论。依贤愚经第十二,佛母摩訶波闍波提,於佛出家后,手自纺织,作金色之[(畾/(冗-几+互))毛],既见佛,喜发心髓,持奉如来...

《佛学大辞典》 / 931字 / 7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善见天

五净居天之一。在色界第四禪。定力胜而见清彻,故曰善见。又帝释所居善见城之宫殿也。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五味

如来因无垢藏王菩萨称叹涅槃法胜,乃说此五味,而以醍醐比法华、涅槃也。隋朝天台智者大师,因此约如来所说一代圣教,次第立为五时,以对教之相生,机之利钝,譬犹五味之有浓淡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乳味,乳味从牛而出,以喻十二部经从佛而宣说也。谓如来最初时说...

《三藏法数》 / 618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月光童子

又曰月光儿。其父德护為摩揭陀国王舍城之长者,不信佛,听六师之言,作火坑欲害佛,其子月光童子諫止之,亦不听。后见佛到,火坑变而為凉池,心大悔责。归佛,得须陀洹果。佛与月光童子以成佛之记。且说佛灭后当作支那国王,兴隆叁宝。德护长者经下曰:「又此童子,我涅槃后,於未...

《佛学大辞典》 / 514字 / 7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译经院

翻译梵本之道场也。佛祖统纪四十叁曰:「天息灾述译经仪式,於东堂面西粉布圣坛(作坛以粉饰之事在藏经),开四门,各以一梵僧主之,持秘密咒七日夜。又设木坛布圣贤名字轮(坛形正圆,层列佛大士天神名佐,环遶其上,如车轮之状),目曰大法曼拏罗(此云大会)。请圣贤阿伽沐浴(...

《佛学大辞典》 / 644字 / 7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五净居天

色界第四禪,证不还果之圣者所生之处有五地:一、无烦天,无一切烦杂之处。二、无热天,无一切热恼之处。叁、善现天,能现胜法之处。四、善见天,能见胜法之处。五、色究竟天,色天最胜之处。俱舍颂疏世品一曰:「此五名净居天,唯圣人居,无异生杂,故名净居。」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7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四禪比丘

智度论十七谓佛弟子中有一比丘,得四禪,生增上慢,谓得四道。得初禪谓是须陀洹,第二禪时谓是斯陀含,第叁禪时谓是阿那含,第四禪时谓是得阿罗汉。恃是不復求进,命欲尽时见四禪中阴相来,便生邪见谓无涅槃,佛為欺我。生此恶见,故失四禪中阴,便见阿鼻泥犁中阴相,命终便生阿鼻...

《佛学大辞典》 / 231字 / 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旃檀

具名旃檀娜Candana,香木名。译曰与乐。出自南印度摩罗耶山,其山形似牛头,故名牛头旃檀。慧苑音义上曰:「旃檀,此云与乐,谓白檀能治热病,赤檀能去风肿,皆是除疾身安之乐,故名与乐。」玄应音义二十叁曰:「旃弹那,或作旃檀那,此外国香木也,有赤白紫等诸种。」案汉明帝时...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6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佛名经

藏中有数部:一、元魏菩提流支译之佛名经十二卷,举一万一千九十叁尊。二、失译人名之佛名经,叁十卷。叁、隋闍那崛多译之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八卷。四、失译人名之叁劫叁千诸佛名经叁卷。五、隋那连提耶舍译之百佛名经,一卷。此中第四之叁劫叁千诸佛名经,略称為叁千佛...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 《佛说八部佛名经》

普通真言藏品第四

尔时诸执金刚。秘密主为上首。诸菩萨众。普贤为上首。稽首毗卢遮那佛。各各言音请白世尊。乐欲于此大悲藏生大漫荼罗王。如所通达法界清净门演说真言法句。 尔时世尊无坏法尔加持。而告诸执金刚及菩萨言。善男子当说如所通达法界。净除众生界真实语句。时普贤菩萨。即时住于佛境...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5861字 / 6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宝冠释迦

顶着宝冠之释迦像也。菩提树下初成道之佛像,有宝冠瓔珞,详记如西域记八。又南山之叁宝感通录曰:「东晋杨都金像,华臺有西域书。叁藏求那跋摩曰:此古梵书也,是阿育王第四女所造。其像有七宝冠,饰以珠玉,可重叁斤。」盖造立者為尊重恭敬故,饰以宝冠瓔珞,非有别意。然后世作...

《佛学大辞典》 / 204字 / 6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摩诃般若波罗蜜明咒品第四

尔时释提桓因与四万天子在会中者,语释提桓因言:“憍尸迦!应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 佛告释提桓因:“憍尸迦!汝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若阿修罗生念:“欲与忉利诸天共斗。”尔时汝当诵念般若波罗蜜。以是因缘故,阿修罗恶心即灭。”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 2722字 / 6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叁忍

叁忍有叁种,无量寿经第四十八愿举声闻者得叁法忍之愿,而言第一法忍第二法忍第叁法忍,未举其法忍之名,因是而诸师之解不同。法位云是仁王经所说五忍之前叁者,即伏忍信忍顺忍也。憬兴云是伏忍中之下中上叁忍也。玄一曰是下说之音响忍柔顺忍无生忍也。 又无量寿经云往生极乐之人...

《佛学大辞典》 / 452字 / 6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八难

八难者,八处障难也。此之八处,虽感报苦乐有异,而皆不得见佛,不闻正法,故总称为难也。 一、在地狱难,谓南赡部洲之下,过五百由旬,有八寒、八热等狱,皆名地狱。众生因恶业所感,堕于彼处,长夜冥冥,受苦无间,障于见佛闻法,故名地狱难。(梵语赡部洲,即阎浮提,华言胜...

《三藏法数》 / 666字 / 6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楼炭经

大楼炭经之略名。六卷,西晋法立译,记世界之成坏者。即长阿含第四分世起经也。隋闍那崛多译之谓為起世经。隋梵摩笈多译之,谓為起世因本经。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6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军荼梨金刚曼荼罗

若欲受持军荼利法,应先画其像。徧身青色,两眼俱赤,揽髮成髻,其头髮之色,黑赤交杂,如叁昧火焱,张眼大怒,上齿皆露,以咬下唇,作大瞋面。有二赤蛇,两头相交,垂在胸前,仰头向上。其两蛇之尾,各穿像耳,尾头垂下至肩上。其二蛇之色,如黄侯蛇,赤黑间错,其像有。八臂手,...

《佛学大辞典》 / 536字 / 6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九地

又名九有。以欲界為一地,色界及无色界各分為四地也。一欲界五趣地,二离生喜乐地,叁定生喜乐地,四离喜妙乐地,五捨念清净地,六空无边处地,七识无边处地,八无所有处地,九非想非非想处地。欲界五趣地者,或名五趣杂居地。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及天之五趣等為散地,并有欲故...

《佛学大辞典》 / 659字 / 6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通教十地

通教,即四教中之一也。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云通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干慧地,谓叁乘之人,初居外凡位时,未得真空理水所润,故名干慧地。(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外凡者,谓心居理外也。) 二、性地,谓叁乘之人,居内凡位时,...

《三藏法数》 / 868字 / 6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叫唤

地狱名。梵语曰楼独,或云啼哭号叫。八热地狱之第四。受苦之人,不堪痛苦,号泣叫唤故名。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七十五法

小乘俱舍宗立一切法為七十五,摄為五类:一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无為法叁也。 第一色法十一RūPāṇi,分之為叁种:一五根,二五境,叁无表色也。 五根者:一、眼根Cakṣur indriya,二、耳根Śrotra indriya,叁、鼻根Ghrāṇa iudriya,四、舌根J...

《佛学大辞典》 / 2493字 / 6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南阳净瓶

「肃宗问师:如何是九十身调御?师乃起立曰:还会麼。曰:不会。师曰:老僧与过净瓶来。」见传灯录五,会元二,从容录第四十叁则。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6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叁千世界

一、小千世界,谓一日一月绕一须弥山照四天下,山腰是四天王天所居,山顶是叁十叁天所居,此天之上,有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此名一世界。如此一千世界,一千日月,一千须弥山,一千四天下,一千四天王天,一千叁十叁天,一千夜摩天,一千兜率天,一千...

《三藏法数》 / 465字 / 6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法性

又名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等,异名同体也。性之為言体也,不改也,真如為万法之体,在染在净在有情数在非情数,其性不改不变,故曰法性。此法性小乘多不言之,大乘诸家则盛论之。其论有四家之不同。第一法相慈恩家,言法性為叁性中之圆成实性,是依地起性,一切有為万法之所依也,...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6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叫唤

地狱名。梵语楼獦Raurava之译,或曰啼哭号叫,八热地狱之第四。受苦之人,痛苦不堪。号泣叫唤,故名。见[八热地狱]条。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6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僕拏合掌

十二合掌之第四。梵Pūṇa。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6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南泉牡丹

「陆亘大夫与南泉语,话次,陆云:肇法师云,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也甚奇怪。南泉指庭前牡丹云:时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见传灯录南泉章,碧巖第四十则,从容录第九十二则。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6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天台宗

隋智者大师入寂於天台山,故曰天台大师。天台大师所立,名天台宗。此宗以法华经為本经,以智度论為指南,以涅槃经為扶疏,以大品经為观法,因而明一心叁观之妙理也。先是本宗第一祖北齐慧文,依中观论始发明此妙理,以授第二祖南岳之慧思,慧思传之第叁祖天台之智者。智者曰:传道...

《佛学大辞典》 / 398字 / 6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狗子佛性

又作赵州狗子,赵州无字。赵州从諗寄託狗子佛性打破有无之执见也。五灯会元第四曰:「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无。僧曰:上自诸佛下至螻蚁,皆有佛性,狗子為甚麼却无?师曰:為伊有业识性在。又有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否?师曰有。僧曰:既是佛性,為什麼撞入这个皮袋裹?师曰為...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6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焰地第四

诸佛子闻说,如是地相义, 深妙无有量,心皆大欢喜, 散众名花香,供养于如来。 地及大海水,悉皆大震动, 天诸婇女等,于上虚空中, 同以微妙音,歌颂此上法。 他化自在王,闻以大欢喜, 雨摩尼珠宝,以散于佛上, 踊跃称赞言:“善哉,佛出世, 功德...

《十住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2630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0日

阿修罗王授记品第四

尔时世尊为化父王现神变已,时彼会中有诸阿修罗王,瞩是瑞相,心各踊悦,复见色界诸天子等广大供养,深生随喜。时有上首尾摩唧怛啰阿修罗王而作是言:“我今于佛最初供养。”以神通力于彼园中,即时化作六十那庾多众宝网幔,杂色间饰弥覆空中。宝幔之下复现六十那庾多宝庄严地,宝地...

《父子合集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3883字 / 6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7日

伍官王

十王之第四。司掌大海底正东沃燋石下合大地狱。此重地狱,纵广五百由旬。另设十六小地狱。查核罪人事犯大小推入合大地狱受苦。另再判发何小地狱受苦。满日送解第五殿察核。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6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七种人

师子吼菩萨问佛言:若一切众生,既有佛性,何须更习八圣道耶?佛言:性虽本具,要须修习圣道,方见佛性。譬如恒河边有七种人,或为洗浴,或畏贼寇,或为采花,则入河中。河喻生死大河,浴喻出家受戒清净,贼喻烦恼,采花喻七净花以为其因,而求涅槃之果也。(八圣道,又云八正道...

《三藏法数》 / 873字 / 6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分别五阴品第四

而以甘露灭盛火,消除五阴诸苦本, 其慧光明喻日光,三界普奉吾亦归。 佛能仁尊深慧力,解了清净之智黠, 顺其所知而现义,采佛法教随应说。 当分别解听其讲,今者导彼顺定意, 别了五阴本所兴,博引众义善思之。 其修行者当分别了五阴行本。何谓晓了五阴之本?...

《修行道地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326字 / 6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5日

叁断

一、见所断,谓声闻初果之人,断惑见理,名为见道。因断叁界八十八使见惑,故名见所断。(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八十八使者,一身见、二边见、叁见取、四戒取、五邪见、六贪、七嗔、八痴、九慢、十疑。此十使历叁界四谛下,增减不同,成八十八。谓欲界苦谛十使具足;集...

《三藏法数》 / 308字 / 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叁弃罗章

声明学处五经中第四经之称。见毘加罗条。(CBETA註:疑為见[毘伽罗]条)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6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七流

流者,即见、思二惑也。此惑能漂流众生,入生死海故也。谓四果之人,因修四谛之法,能断见、思之惑,而不流转叁界,故有七流之义焉。(见、思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曰见惑;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起诸贪爱,曰思惑也。四果者,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三藏法数》 / 684字 / 6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二修

一专修,二杂修,唐善导於观经疏,就往生之行,分别正行杂行,更於礼讚,举此二修以料简其得失。即专修為专修正行,杂修為杂修杂行之谓,二行就所行之法而言。二修不外就能行之机而言。空师之所制亦尔。选择集二行章引礼讚文毕曰:「私云:见此文须捨杂修专,岂捨百即百生专修正行...

《佛学大辞典》 / 360字 / 6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叁律仪

由律仪不律仪之作法,而於身内生律仪不律仪之本体,此谓之无表色。无表色有叁种之别:一、律仪,持善戒而发善之无表色者,即上品之善也。二、不律仪,持恶戒而发恶之无表色者,即上品之恶也。叁、非律仪非不律仪,此中摄中善中恶之二无表色。若行中品之善而发善之无表色,非如律仪...

《佛学大辞典》 / 352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华严五周因果

一、所信因果,谓华严第一会,菩提场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自第一卷至第十一卷,共六品。前五品,显舍那依正果德;后一品,明佛本因,令人信乐,故名所信因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成道说法之处,故云菩提场。六品者,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叁昧品、世界成就品...

《三藏法数》 / 859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龙王浴太子品第四

佛复告族姓子。菩萨于时前升金机。颜色安详颜貌容豫。诸天在上散华烧香。作天伎乐娱乐菩萨。世人在下左右侍卫。异口同音声震天地。八十亿垓干沓和子。捶钟磬歌娱乐菩萨。时有摩那斯龙王。文驎龙王。伊罗钵龙王。阿耨达龙王等八十四亿。皆来云集。时诸龙王便以此偈。而赞颂曰。...

《菩萨璎珞经》 /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 8713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1日

华严九会说

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也。梵...

《三藏法数》 / 1259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如来不思议品第四之三

复次佛告舍利子言。于汝意云何。地界与众生界孰为多邪。舍利子白佛言。世尊。地界非多众生界多。佛言。舍利子。如是如是。众生界多。舍利子。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众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乃至普及诸有情界。于一刹那...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3485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震吼音声菩萨来会品第四

尔时世尊告寂慧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汝闻空中多种鼓乐妙音声不。寂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我初已闻此是何等殊妙音声。愿佛为说。佛言寂慧。汝今当知有菩萨摩诃萨名震吼音声。从大云世界云音王如来所。来此娑婆世界。瞻礼于我亲近供养。及欲听受金刚手菩萨宣说正法。亦复乐见十方来...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358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成就画像帧法分第四

尔时尊者说画像法及成就咒法。若画圣观自在菩萨形像之时。应织绢㲲随其长短不截两头。所用彩色和以香胶勿取余胶。画师先受八戒斋法。然后方画圣观自在菩萨形像。其身黄白首戴华冠绀发分被两肩前后。慈颜和悦放百千光。清净殊胜面有三目。以纯白綖交络肩臆。以瑿泥耶鹿王皮而覆肩上...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 /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奉诏译 / 1454字 / 6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灵隐寺

支那五山之第四。具称北山景德灵隐寺。在杭州。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五业

五种之业也。有四种:(一)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时分不定异熟定业,时分不定异熟不定业也。大毘婆沙论第一百十四曰:「復有餘师,说五种业。谓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各唯一种。顺不定受业中復有二种:一异熟决定,二异熟不决定。」即是。又出俱舍...

《佛学大辞典》 / 589字 / 6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四马

以四马譬四等之比丘。杂阿含经叁十叁曰:「世有四种良马:一第一良马,顾其鞭影驰驱,迟速左右随御者意。二第二良马,以鞭杖触其毛尾察御者意而随其意。叁第叁良马,鞭杖小侵,随御者意。四第四良马,铁锥刺身伤骨然后着路,随御者之叱。比丘有如是四种。」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小心密言品第四

复说最胜小心王 能成一切诸悉地 三业齐用结妙印 诵秘真言而付嘱 又于想中除结界 次奉遏伽洒四方 后责已过深惭愧 引大圣者还本宫 安置尊者彼殿已 辞别自念还本方 又复行者 每持诵已 须作付嘱 结此密印 及诵真言 付嘱圣者 作如是语 所有遍数 及持功...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 解脱师子译 / 733字 / 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四谛品第四之一

尔时,文殊师利告众菩萨言:“佛子!所说苦谛者,于此娑婆世界,或言害、或言逼迫、或言变异、或言境界、或言聚、或言刺、或言依根、或言不实、或言痈、或言童蒙行。所说苦集谛者,或言火、或言能坏、或言受义、或言觉、或言方便、或言决定、或言网、或言念、或言顺众生、或言颠倒...

《大方广佛华严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 1702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4日

八背舍

(亦名八解脱,出禅波罗蜜) 背,谓违背。舍,即弃舍。大智度论云:背此净洁五欲,舍此着心,故名背舍。修此观故,发无漏智慧,断叁界见、思惑尽,证罗汉果,即转名八解脱也。(净洁五欲者,若欲界,色、声、香、味、触即名粗弊五欲,名为不净;若色界、无色界,色、声、香、味、...

《三藏法数》 / 948字 / 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叁界九地

谓欲界五趣,杂居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分为四地,共为九也。地有持载之义,众生依之而住。此之九地,从忉利天已下及四趣,皆为地居;夜摩已上,以至非非想天,皆为空居。从所依处得名,故皆言地也。 一、五趣杂居地,五趣者,即欲界六天、人、饿鬼、畜生、地...

《三藏法数》 / 730字 / 6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四谛品第四之二

诸佛子!饶益世界如是等四谛名有四十亿百千那由他,随诸众生所应调伏,作如是说。 诸佛子!如娑婆世界所言苦谛者,于鲜少世界,或名恶逆心、或名不长慧、或名邪念、或名流转、或名无惭愧、或名贪根、或名炽然、或名刺棘、或名火山、或名忧恼。所言苦集谛者,或名广地、或名来起...

《大方广佛华严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 1134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4日

如相品第四

尔时东方过七百八万阿僧祇国。有世界名一宝聚。有佛号曰无边宝力。今现在无量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是无边宝力佛。与不虚行力菩萨摩诃萨。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作如是言。今是菩萨次于我后当得作佛。时不虚行力菩萨。于彼众中见大光明闻大音声。白彼佛言。是为何佛光明音声...

《佛说华手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奉诏译 / 1346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1日

信解品

在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四经之第二。信者闻人言而不疑也,解者悟解於自心内也。此一品為譬喻品中第二之领解段。中根之人初闻方便品之法说,虽虚心信受,然未能悟其意,世尊為於上譬喻品广引叁车一车之譬,而说会叁归一之旨。於是须菩提,迦旃延,迦叶,目连四大声闻,始领悟其旨,欲...

《佛学大辞典》 / 154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 《信解品》 / 本站介绍:妙法莲华经

真言宗

圣位经曰:「真言陀罗尼宗者,一切如来秘奥之教,自觉圣智修证法门。」依之而称為真言宗。故本宗之得名,正為佛说之号也。 四家大乘中,法相宗依深密经之法相品,叁论宗依所依之论数,天台依所依之住所,华严宗依所依之本经,皆是末学人為之立名。真言之名,為约於叁密中语密之名...

《佛学大辞典》 / 1031字 / 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法藏本因分第四

佛言。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十号具足。在世教化四十二劫。尔时有大国王。闻佛说法喜悦开悟。即弃王位往作沙门。号法藏比丘。高才智慧勇猛无能及者。诣彼佛所稽首礼足。右绕三匝长跪合掌。以偈赞佛。 如来妙色相 世间...

《佛说大阿弥陀经》 / 456字 / 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

三摩地品第四

尔时世尊大遍照金刚如来。入大智力变化圆满三摩地。从定出已。告金刚手大菩萨言。汝今谛听。我今为汝说一切真言秘密三摩地法。所为持明者于曼拏罗毕竟了知。粉画佛像等依法观想。当得毕竟大智不难。证得无上菩提。何况所求成就之法今说三摩地法于本身想出oṃ唵字变成大智。以慧开引...

《佛说瑜伽大教王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6440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五转

密教之说,凡自因至果所得之功德,有五位,五位次第转生,故名五转。第一者发心,初发菩提心而求佛果之心也,第二者修行,修叁密之行而趣向佛道也。第叁者菩提,由行因而证果德也。第四者涅槃,果德既满而入於涅槃也。第五者方便究竟,圆满上四德而利他之方便究竟也。此五转,即五...

《佛学大辞典》 / 904字 / 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有顶

天名。色界之第四处,本名色究竟天。此在有形世界之最顶,故称有顶(此外无色界有无形之世界),有顶之有,如有唐有宋之有,法华经序品曰:「从阿鼻狱,上至有顶。」法华经义疏二曰:「长行云阿迦尼吒(译言色究竟天),今称有顶者。楼炭经云:阿迦尼吒,在有色之顶也。」 又无色...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小乘十八部

据宗轮论之说,佛灭后百年依大天分上座大眾二部,其第二百年由大眾部出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多闻部,说假部之五部,又於第二百年末出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之叁部,合有八部之末家,加入本家之大眾部则為九部。又上座部於叁百年之初,分為萨婆多部与雪山部(萨婆多部...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迦湿弥罗城结集

小乘经典第四期之结集,為说一切有部所传。有两说:一佛灭后四百年,集五百罗汉与五百菩萨,迦旃延罗汉為上座,马鸣菩萨為笔者,造阿毘达磨之毘婆沙一百万偈。一佛灭后四百年,当健陀罗国迦腻色迦王时集五百罗汉,世友菩萨為上首,造鄔波第鑠论十万颂,以释经藏,造毘那耶及阿毘达...

《佛学大辞典》 / 639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静虑波罗蜜多品之余

佛告慈氏:“菩萨摩诃萨修行静虑波罗蜜多,应当修习大悲无量,为此大悲于诸善业而为导首。譬如命根于出入息而为其先,轮王七宝轮宝为先,大乘万行大悲为先。譬如长者唯有一子,父母钟念彻于骨髓。菩萨大悲亦复如是,于诸有情住于极爱一子之地。云何大悲?大名么贺,么者名我,我以...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 4023字 / 5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

双非

四句分别之时,谓第四句第一亦非第二亦非也。又曰双亡。见[四句分别]条。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宝积经第四十八胜鬘夫人会之异译也。佛在给孤独园,波斯匿王末利夫人共致书於其女阿踰闍国王妃胜鬘夫人称扬佛德。胜鬘得书欢喜说偈,遥请佛来现。佛即现身。胜鬘说说偈讚叹其德。佛為授记。胜鬘復发十弘誓愿,感天花天音。乃至说大乘了义,广明二乘不了...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来威神力故,遍百千万亿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业报众生。若非如来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变化。我今又蒙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已来,六道众生,遣令度脱。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

《地藏菩萨本愿经》 /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 2166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7日

二障

障即障碍。如金刚经中,须菩提得无诤叁昧,盖由离此二障故也。(梵语须菩提,华言空生。) 一、烦恼障,烦恼即见、思惑也。谓须菩提证得第四阿罗汉果时,见、思二惑,俱已断尽;心空寂静,诤从何起?是故得于无诤,实由离此烦恼障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二、叁昧障,...

《三藏法数》 / 176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十地寄报

十地寄报者,谓十地菩萨,寄生诸天王等报也。昔金刚藏菩萨为众说十地菩萨修行法门,自行化他,成大功德,感报多作诸天王等,威力自在,化导众生,令修善法也。 一、阎浮提王,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欢喜地菩萨,修行初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阎浮提王,掌护正法,诸所作业...

《三藏法数》 / 1029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四十八愿

阿弥陀如来於因地為法藏比丘时,在世自在王佛所建立之誓愿也。无量寿经上说之。是為由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选择摄取之大愿,故谓之选择本愿。其一一愿名,诸师所说不同。 据日本望西楼了慧之无量寿经钞言,第一无叁恶趣愿,第二不更恶趣愿,第叁悉皆金色愿,第四无有好丑愿,第五宿...

《佛学大辞典》 / 498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无量净天

色界第叁静虑叁天中之第二。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此净转胜,是难限故,名无量净天。」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无我品第四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未来众生当说有我遍一切处。何以故?一切行故。出过三世,苦、乐、瞋、爱悉是我相。世尊!外道计我,其意如是。” 佛告文殊师利:“譬如磁石,吸一切铁屑,为铁屑是我?磁石是我?若汝当说:“铁屑非我、磁石非我。”是则非遍。若磁石、铁屑悉是我者,云何...

《文殊师利问经》 / 梁扶南国三藏僧伽婆罗译 / 567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7日

九会曼荼罗

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為九会。第一会乃说大日如来以五相现成等正觉,成佛后,自金刚叁摩地现出叁十七尊乃至外部诸眾摄化眾生之状者,故名成身会。為曼陀罗之根本,故或名為根本会。或就其诸尊之活动作业,名為羯磨会。是四曼...

《佛学大辞典》 / 509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拘留秦佛

Krakucchanda,又作拘楼秦佛。过去七佛中第四之佛名。见[拘留孙佛]项。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健南

又作键南、蹇南、健男、羯南。译曰坚厚、坚固、凝厚。胎内五位之一。人於胎内至第四七日肉团坚厚者。玄应音义二十二曰:「键南,旧云伽訶那,此云坚厚。至第四七日,肉团方坚实。」俱舍光记九曰:「健南,此云坚肉。」大佛顶经七,作「羯南。」梵Ghana。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