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 条搜索结果

五人说经

一、佛说,谓如来出现于世,为度众生,广说种种诸经,但自金口所宣者,是名佛说。 二、弟子说,弟子即声闻、缘觉、菩萨等诸大弟子也。谓佛在世时,承佛加被,各运神通,随机演教,化度众生,是名弟子说。 叁、仙说,仙即佛会之中诸大仙人也。谓其从佛入道,誓弘佛化,宣扬正法...

《三藏法数》 / 282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韦纽天

Viṣṇu,又作违纽天,毘纽,韦糅,毘瑟纽,毘瑟笯,毘瑟怒,毘搜纽,毘瘦纽。译曰徧净等。大自在天之别名,生於劫初大水中,有一千头二千手,从其脐中生大莲华,莲华上化生梵天云。智度论二曰:「如韦纽天,秦言徧闻。四臂,捉贝持轮,骑金翅鸟。」同八曰:「劫尽烧时,一切皆空...

《佛学大辞典》 / 298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如来有七种语

一、因语,谓如来于现在因中,说未来果。如云众生乐杀,乃至乐行邪见,以此为因,是人当受地狱果报。若不乐杀生,乃至不行邪见,以此为因,是人当受天人果报,是名因语。 二、果语,谓如来于现在果中,说过去因。如云贫穷众生,颜貌丑陋,不得自在,此之果报,皆由是人前世破戒...

《三藏法数》 / 573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祸母

昔有一国,五穀丰熟,人民安乐。问群臣:我闻天下有祸,不知是何类?答曰:臣亦不见。便勅一臣於邻国求之。祸母神化人卖一物,状如猪。臣问是何名?答曰祸母。臣乃以价千万买之。问曰:是何食?答曰:食针一升。既买得,还进於勅畜养之。课人民以针,一国扰乱。臣遂白...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千手观音二十八部眾

千手观音造次第法仪轨曰:「其尊之正面天冠上有叁重。(中略)第叁重有二十八部眾,有各各本形。一、密迹金刚士,二、乌芻君荼央俱尸,叁、魔醯那罗达,四、金毘罗陀迦毘罗,五、婆馺婆楼那,六、满善车钵真陀罗,七、萨遮摩和罗,八、鳩兰单托半祇罗,九、毕婆伽罗,十、应德毘...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纸钱

真言宗祭供星天,专用纸钱。又禪林,於祈祷及盂兰盆会等雕纸如钱形,数十相连,与心经等於会毕时,焚化之,所以供鬼神也。唐书璵传曰:「汉以来葬者皆有瘞钱,后世里俗稍以纸寓钱為鬼事,至是璵乃用為穰祓。」按,法苑珠林,纸钱起於殷长史。洪庆善杜诗辨证云:齐东昏侯好鬼神之...

《佛学大辞典》 / 265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佛为优填法政论经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尔时优填独处空闲,静室而坐,生如是心:“我当云何知诸帝真实过失及真实功德?我若知者,当舍其失,当修其德。谁有沙门净行者能了为我广开示?”良久思已,便作是念:“唯...

《佛为优填法政论经》 / 3806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1日

优填

闻如是: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比丘,在句参国石间土室中,长发须爪,被坏衣。时优填,欲出游观,到我迹山,侍者即敕治道桥,还白:“已治道,可出。”但从美人、妓女,乘骑到我迹山,下车步上。有一美人,经行山中,从崎至崎,顾见石间土室中,有一比丘,长须...

《佛说义足经》 /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 685字 / 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23日

五蕴

梵语之塞犍陀Skandha,旧译為阴,又译為眾,新译為蕴。阴者积集之义。眾者眾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是显数多积集之有為法自性。作有為法之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多数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则概谓之阴,或蕴(阴者荫覆之义,旧译之一义也。见[阴]条),大别之五法...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毘首羯磨化身鸽

天帝释欲试尸毘之檀波罗蜜,使毘首羯磨变身為鸽,自变鹰逐之。鸽飞来,入於腋下,以身施鹰而救鸽命。见智度论四。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4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四轮

此四轮,长阿含经唯言金轮有金轮宝现。若据俱舍论,则四各有轮现也。 一、铁轮,大智度论以人寿一增一减为一小劫,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寿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则止;复过百年,又增一岁,如是增至二万岁时,有铁轮出,独领南阎浮提一洲。诸国有不顺化者,...

《三藏法数》 / 497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泥哩底

罗剎名。大日经疏五曰:「次於西南隅画泥哩底鬼,执刀作可怖畏形。」梵Nirṛti。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阎罗

俗传地管狱之神曰阎罗。其说有二。或以為十之一。群书拾唾曰:「释氏所谓十者,五曰阎罗。」或以為位在十八上。戒庵漫笔曰:「佛言琰魔罗,盖主捺落迦者。阎罗即琰魔罗之异译。餘十八,见於阿含等经。名皆梵语,主一狱,乃阎罗僚属。」按梵语阎罗,其义為双。佛经云:...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梵魔

梵為色界初禪之天主,即梵也。以代表色界诸天者。魔為欲界第六天之主即他化自在天也。以代表欲界诸天者。法华经序品曰:「梵魔沙门婆罗门。」见[梵天]条。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事度

五戒十善等之世善也。是為有為之事相,故曰事。度叁途之苦,故曰度。止观二之叁曰:「诸蔽為恶,事度為善。」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中间定

又名中间叁昧,中间静虑,中间禪。大梵天所得之禪定也。色界,无色界通有八地,每一地各有近分定与根本定。其中初禪地之近分定与根本定寻与伺之心所相应,第二禪以上,七地之近分定与根本定,则寻与伺皆不相应,而至极寂静。然其中间,唯有伺之心所相应而寻之心所不相应之禪定,...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新译仁般若经陀罗尼念诵轨仪序

我皇帝圣德广运仁育群品。亦既纂历吹大法螺。刊梵言之轻重。警迷徒之耳目。伟矣哉。乃辟兴善寺大广智三藏不空。与义学沙门良贲等一十四人。开府鱼朝恩翰林学士常衮等。去岁夏四月。于南桃园再译斯经。秋九月诏资圣西明。百座敷阐。下紫微而五云抱出。经长衢而万姓作礼。阡郭充满犹...

《仁般若念诵法》 / 大兴善寺翻经沙门慧灵述 / 428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

无量寿

无量寿佛也,佛是觉,故称曰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罗阅祇

又曰罗阅耆,罗阅,罗越,罗阅祇迦罗,罗阅揭黎醯,囉惹讫哩呬Rājagṛha等。摩竭陀国舍城之梵名也。法华文句一曰:「舍城者,天竺称罗阅祇伽罗,罗阅祇此云舍,伽罗此云城。」十二游经曰:「罗阅祇,此言舍城。」善见律十七曰:「罗阅城,舍城,摩竭国。此叁义一名异,汉...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退凡下乘率都婆

在天竺灵鷲山之二基石塔也。频毘娑罗所建。西域记九曰:「宫城东北行十四里,至鷲峰,如来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广说妙法。频毘娑罗為闻法故,发兴人徒,由山麓至峰岑,跨谷凌岩,编石為阶,广十餘步,长五六里。中路有二小率堵婆,一云下乘,至此徒行以进。一云退凡,即简...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二十五菩萨

影护念佛行者之菩萨也。十往生经曰:「若有眾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即遣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药菩萨、药上菩萨、普贤菩萨、法自在菩萨、师子吼菩萨、陀罗尼菩萨、虚空藏菩萨、佛藏菩萨、菩藏菩萨、金藏菩萨、金刚藏菩萨、山海慧菩萨、光明菩萨、...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贫女一灯

阿闍世授决经曰:「阿闍世,请佛饭食已,佛还祇洹。与祇婆议曰:今日请佛,佛饭已,更復有所宜。祇婆曰:惟多燃灯。於是乃勅使具百斛麻油膏,自宫门至祇洹精舍。时有贫穷老母常有至心欲供养佛,而无资财。见作此功德乃更感激,行乞得两钱,因至麻油家买膏。膏主曰:母大...

《佛学大辞典》 / 434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金刚出现品第十五之余

复次金刚藏菩萨。是诸明妃右半跏趺立如舞势。二臂三目竖忿怒髻。皆用如前五印庄严。遨哩明妃黑色陬哩明妃红色。尾多哩明妃黄赤色。渴三摩哩明妃绿色。卜葛西明妃帝青珠色。设嚩哩明妃珂月色。赞拏哩明妃虚空青色。努弥尼明妃具种种色。又诸明妃足履八魔。谓梵释那罗延大自在。吠湿...

《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仪轨经》 / 宋西天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普明慈觉传梵大师法护奉诏译 / 1327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佛说秘密三昧大教经卷第一

一切如来大乘现证三昧金刚仪轨会。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三十三天杂饰柔软地帝释宫殿大楼阁中。与大菩萨一百六十万俱胝那庾多众。其名曰金刚手菩萨摩诃萨金刚钩菩萨摩诃萨。金刚弓菩萨摩诃萨金刚善哉菩萨摩诃萨。金刚藏菩萨摩诃萨金刚光菩萨摩诃萨。金刚幢菩萨摩诃萨金刚喜菩...

《佛说秘密三昧大教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诏译 / 6127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2日

阿育弟七日為

据南传善见律,弟帝须初不信佛教,一日入森林,见群鹿交尾,疑比丘能制欲,还语乃解此疑问,欲使归佛教,让位於帝须,七日且告以期终处死。帝须昇位,虽快乐供养,无不任意,而畏死无寧日,故不起欲,忧恼憔悴。仍谓帝须曰:出家比丘,常思惟死,故无暇起染着心。於...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大集譬喻经卷下

奢利弗。譬如有人入宝性中(谓出宝处)。问先入者言。丈夫。诸宝何似何相。于先入者报彼人言。丈夫。汝痴云何名入宝性。自见诸宝复问此宝。如是奢利弗。若善家子善家女作如是问。法界何似法界何相。奢利弗。于时诸菩萨摩诃萨应着如是铠甲。我今当示众生如此法界为说令住。奢利弗。宝...

《大集譬喻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7033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8日

瞿曇

Gautama,旧称瞿曇,俱谭具谭等。新称乔答摩。释种之姓,古来佛姓,称瞿曇甘蔗,日种,释迦,舍夷之五种。论其异同有诸说。十二游经举瞿曇与舍夷二名之因缘,梵志瞿曇之弟子曰瞿曇,世人称為小瞿曇。為贼所杀(在甘蔗园或甘蔗果园),师知之以尸和泥為两团,咒十月,成一男一女,...

《佛学大辞典》 / 323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金粟

金粟所造之塔。善无畏叁藏於此塔下由文殊菩萨受毘卢遮那供养次第法,是大日经第七卷不可思议疏之说也。金刚界曼陀罗大钞一曰:「或说云:北天竺慕嚕陀国有,名金粟。归依善无畏叁藏,建塔置其寺。」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桀贪

闻如是: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梵志。祇树间有大稻田,已熟,在朝暮当收获。梵志晨起,往到田上,遥见禾穟,心内欢喜,自谓得愿,视禾不能舍去。佛是时从诸比丘,入城求食,遥见梵志喜乐如是,便谓诸比丘:“汝曹见是梵志不?”皆对言:“见。”佛默然入城,食后各还精舍...

《佛说义足经》 /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 2165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23日

十力

如来之十力也。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处者道理之义,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也。二、知叁世业报智力,知一切眾生叁世因果业报之智力也。叁、知诸禪解脱叁昧智力,知诸禪定及八解脱叁叁昧之智力也。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眾生根性之胜劣与得果大小之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知一切...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教令轮身

行教令轮之身也。诸明现忿怒之相者。凡一一之佛,有叁种之轮身:本地之佛体,為自性轮身,现菩萨之身為正法轮身,现明忿怒之相為教令轮身。例如大日如来為自性轮身,般若菩萨為正法轮身,不动明為教令轮身。又金刚萨埵為正法轮身,降叁世明為教令轮身也。秘藏记钞二曰:「...

《佛学大辞典》 / 458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叁种天

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故名天也。 一、世间天,谓十方世界,一切刹土中,诸大国,虽处人中,享受天福,是名世间天。 二、生天,即一切众生,修行十善之因,受其果报,或生欲界天,或生色界天,或生无色界天,是名生天。(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

《三藏法数》 / 162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婆提

Bhadrika,释姓中之也,称曰跋提释。跋提,译為贤。佛初还迦毘罗城时,与五百餘人共出家,礼家奴优婆离比丘,剃头受具,遂证阿罗汉果。见百缘经九。 又(杂语)Vana,译曰林。探玄记十九曰:「婆提者,正云婆那。此云林也。」梵语杂名曰:「林,缚尼。」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佛说琉璃

闻如是: 一时,佛游迦维罗卫释氏精舍,尼拘类树下,与五百比丘、侍者阿难、金刚力士楼由俱。 于城中有舍夷贵姓五百长者,共为世尊造立讲堂,自相兴誓:“讲堂成已,当请正觉于上设供,沙门、梵志、长者居士、群黎人民,不得先佛妄升此堂;若违要者,罪在不测。” 舍卫国...

《佛说琉璃经》 /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 3214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9日

叁辈事佛

一、为魔弟子事佛,经云:何谓魔弟子事佛?佛言:虽受佛戒,心乐邪业,不信正道,不知有罪恶之报,假名事佛,常与邪俱,是名魔弟子事佛。 二、为天人事佛,经云:何谓天人事佛?佛言:受持五戒,行于十善,至死不犯,信有罪福,常念正法,是名天人事佛。(五戒者,不杀、不盗、...

《三藏法数》 / 273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

十善业道经》 /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制译 / 2481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5日

释迦或设枳也(Śakya)之略称。佛世尊之姓也,佛法始来汉土,僧犹称俗姓,或称竺,或弟子多呼师之姓。如支遁本姓关,学於支谦,故為支。帛道猷本姓冯,学於帛尸梨蜜多,故為帛(避暑录话下)。晋道安始云:佛以释迦為氏,今為佛子者,宜从佛之氏,即姓释。及后阿含经渡来,经说果...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冥土之十也。一秦广。叁初江。叁宋帝。四伍官。五阎罗。六变成。七泰山府君。八平等。九都市。十转轮。见十经。此十各有本地。见[十叁佛]条。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师子庄严菩萨请问经序

观夫。法利见。权巧殊途或声光动人。或开智摄物。立仪列相兴像。设之机缘。聚砂涂香表乘。时之净养。斯德有归。可略言也。有师子庄严菩萨者。学周八藏。智越五乘。籍胜报而开教端。寄善权而行图范。故使方坛外启。圆场内罗。列八座而延八圣。陈四报而成四德。空有两业。自此修...

《师子庄严菩萨请问经》 / 大唐中印度三藏那提译 / 268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2日

马鸣

佛灭后六百年出世之大乘论师名。有马鸣比丘,马鸣大士,马鸣菩萨等称。梵名阿湿缚窶沙Aśvaghosa,其纪传诸说不同。 罗什译马鸣菩萨传曰:「马鸣菩萨,长老胁弟子也。本在中天竺出家為外道沙门,世智聪辩,善通论议。唱言若诸比丘能与我论义者,可打揵椎,若其不能,则不足公鸣揵...

《佛学大辞典》 / 1148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二种子

一、名言种子,為现行一切善恶诸法亲因之种子。善种子生善法,恶种子生恶法,无记种子生而无记法,乃至由色种生色法,由心种生心法等,依附於第八阿赖耶识则而為一切诸法之亲因者是也。名之為名言者,或自发名言,而詮显色心之诸法,於自心之前,反现彼诸法之相分,而熏彼诸法种子...

《佛学大辞典》 / 685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生八子

同出师子颊,各生二子,故通有八子也。 一、净饭生二子,第一子,梵语名悉达多,华言顿吉。以其生时诸吉祥瑞顿出现故,即释迦牟尼佛也。第二子,梵语名难陀,华言善欢喜。从初慕道,为名欢喜中胜,故云善欢喜。 二、白饭生二子,第一子,梵语名调达,华言天热。以其...

《三藏法数》 / 290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变成

地狱十之一。司掌大海底正北沃燋石下大叫唤大地狱。此狱广大五百由旬,四围另设十六小地狱,查核第五殿解来鬼犯,更有餘罪,则发入大地狱,分发小地狱受苦,受满转解第七殿。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初度五人

谓佛初出家入山修道,父思念,乃命陈如等五人,寻访随侍。及佛成道,因念五人当先度脱,故在鹿苑,先调其根性,为说苦、集、灭、道,四谛之法,而得解脱,是为初度五人也。 一、阿若憍陈如,梵语阿若,华言已知,此其名也;梵语憍陈如,华言火器,此其姓也。以其是婆罗门种,...

《三藏法数》 / 307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维摩经云:东方有世界名须弥相,其佛号须弥灯,其师子座,高四万八千由旬。维摩詰现神通力,即时彼佛遣叁万二千师子之座,来入维摩詰室。谢灵运赋曰:「应鐙之赠席。」咏此事也。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阿育最后施半菴摩勒果

卧病,施心益强,日夜送黄金於鸡园寺不止。时邪见之大臣,劝太子叁波地,勒守库藏,使命不行。竟无施物,唯有半菴摩勒果在手中。大悲恼,说偈曰:「今我阿育,无復自在力,唯半阿摩勒,於我得自在。」乃遣侍臣施与鸡园寺。鸡园寺上座碎為粉末,置羹中徧分与眾僧。见阿育...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悉达多

Siddhārtha,又作悉达、悉多、悉陀、悉多頞他,正音萨婆曷剌他悉陀Sarvārthaśiddha,译曰一切义成。释迦佛為净饭太子时之名也。修行本起经上曰:「悉达,汉言财吉。」本行集经二十四曰:「悉达,隋言成利,太子名也。」智度论二曰:「父母名字悉达多,秦言成利。得道时知一切诸...

《佛学大辞典》 / 271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十善

不犯十恶,则谓之十善。见[善恶]条。天台云:十善有二种:一止二行。止则但止前恶,不恼於他。行则修行胜德,利乐一切。此二通称善者,善以顺利為义。息倒归真曰顺理,止则息於重倒之恶。行则渐归胜道之善。故止作二种,皆名曰善。或以加道名,以能通至乐果也。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战达罗钵喇婆

Candra rabha,国名。译曰月光。西域记叁曰:「如来昔修菩萨行,為大国主,号战达罗鉢剌婆,唐言月光。志求菩提,断头惠施。」贤愚经五曰:「旃陀婆罗鞞,晋言月光。」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天台智者製法华经之序而题為序者起也,初也,序者眾文之起初,故名序。释籤一之一曰:「字去声,谓起也、初也。序起眾文之始故云序。」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髻珠

髻中之珠也。法华七喻之一。有大功者,解髻中之明珠而与之,以喻為已出分段生死,进而离变易生死之机说法华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文殊师利!譬如强力转轮圣,欲以威势降伏诸国,而诸小不顺其命。时转轮,起种种兵,而往讨伐。见兵眾战有功者,即大欢喜,随功赏赐。或...

《佛学大辞典》 / 539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帝须

Tiṣya,比丘名。同时有二人同名,阿育时,第叁结集之上座谓為目犍连子帝须(巴Moggali uttatissa)又之弟,為七日,观无常而出家,名為帝须比丘。见善见律二。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邪正二戒

一、邪戒,谓外道之人,执邪为道,非因计因,自计前世因从鸡中来,便即独立,行于苦行,或计因从狗中来,便即啖食粪秽,行于苦行,是名邪戒。 二、正戒,谓佛未出世时,轮亦教人行于不杀、不盗等十善,即此十善戒法,是名正戒。(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

《三藏法数》 / 138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魔梵

欲界第六天之魔与色界之梵天也。法华嘉祥疏八曰:「欲天主為魔,色天主為梵。」俱舍光记叁曰:「魔谓他化自在天魔,梵谓梵。」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鸟四生

金翅鸟与龙之类,皆具卵胎湿化四种而生。经云:大海之北,有一大树,名曰居吒奢摩离,其树高一百由旬,枝叶遍覆五十由旬。此鸟与龙等皆依此树四面而住,其四面各有宫殿,纵广六百由旬,七重垣墙,七宝庄严。(梵语居吒奢摩离,华言鹿聚。梵语由旬,华言限量。) 一、卵生,...

《三藏法数》 / 361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五碍

五障之异名。智度论二曰:「女人有五碍:不得作转轮、释天、魔天、梵天、佛。」同五十六曰:「女人有五碍:不得作释提因、梵、魔、转轮圣、佛。」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六无畏

真言行者菩提心一念之功德有六种之差别,谓之六无畏,无畏者,安稳苏息之义,一切眾生被烦恼所缚而似死灭,若到此六处,则各各离彼之扼缚,而得苏息,故名无畏。凡大日经之说相,地前立叁阿僧祇劫,於此叁劫越麤妄执与细妄执及极细妄执之叁妄执,此上更立十地,為开发金刚宝藏位,...

《佛学大辞典》 / 576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妙庄严本事品

尔时佛告诸大众:“乃往古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云雷音宿华智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国名光明庄严,劫名喜见。彼佛法中有,名妙庄严,其夫人名曰净德,有二子,一名净藏,二名净眼。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萨所行之道,所谓檀波罗蜜、...

《妙法莲华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 1865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

五如来

即宝胜,妙色身,甘露,广博身,离怖畏之五佛也。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曰:「曩謨宝胜如来,除慳贪业福德圆满,曩謨妙色身如来,破丑陋形相好圆满,曩謨甘露如来,灌法身心令受快乐,曩謨广博身如,来咽喉宽大受妙,味曩謨离怖畏如来,恐怖悉除离饿鬼趣。行者若能如此為称五如来...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意处

十二处之一。即心也。在五蕴中為识蕴,在十八界中為七心界。此六识界与意界之七心界,有能使心心所法作用生长之义,故於十二处中,略立為意处。盖由十二处者,為愚於色者所说之法门,故开色者為详,心略而唯為一也。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斑足

贤愚经十一谓為迦摩沙波陀,译曰斑足。智度论四作劫磨沙波陀,译曰鹿足。以足有斑駮故也,是為天罗国之太子。故曰斑足太子。后為,故曰斑足。尝从邪师之教,欲得千之头,既得九百九十九而缺一人,后得普明,普明请一日之间,设百座仁会。第一法师為说四非常偈,普...

《佛学大辞典》 / 827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迦利

Kali,又云哥利,歌利,迦梨,羯利,迦蓝浮,迦罗富,迦黎。名。译曰斗諍,恶生。西域记叁曰:「瞢揭釐城东四五里,有窣堵波,极多灵瑞。是佛在昔,作忍辱仙。於此為羯利(唐言斗諍,旧云哥利,讹也),割截肢体。」玄应音义叁曰:「歌利,或言迦利,论中作迦蓝浮,皆讹...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阿闍世女经

阿闍貰女阿术达菩萨经之略。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阿欧

AU,又作阿沤。阿者无之义。欧者有之义。外道之经前必置此二字,佛教对之而置如是二字。法华文句一上曰:「对破外道阿欧二字不如不是。」同记一上曰:「阿沤者:阿无,沤有。一切外经,以二字為首,以其所计此二為本。」百论疏上之下曰:「外云:昔有梵在世说七十二字,以教世间...

《佛学大辞典》 / 178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阿闍世之梦

於如来涅槃之夜,见月落,日由地出,星宿云雨,繽纷而落,七彗星现於天上。又天上有大火聚,一时堕地。问之臣下,知如来涅槃不祥之相也。见大般涅槃经后分下。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苦轮

生死之苦果轮转不止,故云轮。胜天般若经一曰:「眾生长夜,流转六道。苦轮不息,皆由贪爱。」仁经曰:「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叁界苦轮海。」同良賁疏四曰:「苦轮海者,苦通叁界,谓叁苦也。依苦乐捨,立為苦故,往返不息,迴转如轮。昇沈出没,深大如海。」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金刚密跡

又曰密迹金刚,密迹力士,金刚力士,金刚手,执金刚等。总為执金刚杵现大威势拥护佛法之天神之通称。大日如来以此金刚眾為内眷属,以普贤文殊等诸菩萨為大眷属,犹之释迦以舍利弗等声闻眾為内眷属。其他诸菩萨為大眷属也。密迹者,常侍佛而忆持佛秘密事之义。又知佛之叁密垂迹為神...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善恶

判善恶之性经论诸师之说种种不一,菩萨瓔珞经以顺理為善,违理為恶。经下曰:「一切眾生识始起一想住於缘,顺第一义諦起名善,背第一义諦起為恶。」大乘义章七曰:「顺名為善,违名為恶。」同十二曰:「顺理名善,违理名恶。」法界次第上之下曰:「善顺理為义,息倒归真,故云顺理...

《佛学大辞典》 / 1135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成就妙法莲华经瑜伽观智仪轨

归命释迦牟尼佛 宣说方广大乘典 为诸菩萨而开示 甚深最胜真实教 我今依于大教 遍照如来成道法 若能依此胜义修 现世得成无上觉 归命缘起初序品 光中能显因果事 福德智慧至究竟 一乘实相胜义门 归命善巧方便品 甚深难测如来智 言语道断离心境 是故方...

《成就妙法莲华经瑜伽观智仪轨》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10647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

阎曼德迦仪轨

有四本:一,圣阎曼德迦威怒立成大神验念诵法,一卷。二,大乘方广曼殊室利菩萨华严本教阎曼德迦忿怒真言大威德仪轨品第叁十,一卷。叁,大方广曼殊室利童真菩萨华严本教讚阎曼德迦忿怒真言阿毘遮嚕迦仪轨品第叁十一,一卷。四,妙吉祥最胜根本大教经,叁卷。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四大明

降叁世,军荼利,大威德,金刚夜叉之四明也。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沓婆摩罗子

沓婆,或作达婆,或作陀婆。又曰陀驃陀驃。翻云主摩罗。此云力士,或云壮士。根本律曰:波波国中有一壮士大臣,名胜军。大富多财,受用丰足。所有貲產,如毘沙门。虽非种,时诸壮士作灌顶法,扶以為。后生一儿,色相端美,天然净洁。彼国之法,若天然净洁者,名实。此儿亦尔...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胜身

摩揭陀国舍城频婆娑罗之夫人韦提希也。有部毘奈耶杂事四十五曰:「摩揭陀国,舍城,名曰影胜,夫人曰胜身。」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四兵

谓转轮出游之时,即集此四兵,随从而卫护也。 一、象兵,谓转轮出游之时,其军士皆乘象也。 二、马兵,谓转轮出游之时,其军士皆乘马也。 叁、车兵,谓转轮出游之时,其军士皆乘车也。 四、步兵,谓转轮出游之时,其军士皆带甲胄,随从步行也。

《三藏法数》 / 114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八部鬼众

一、乾闼婆,梵语乾闼婆,华言香阴。谓不啖酒肉,唯香资阴,是帝释天乐神也。(阴,即身也。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 二、毗舍阇,梵语毗舍阇,华言啖精气。谓其啖人精气及五谷之精气也。(五谷者,禾麻黍菽麦也。) 叁、鸠槃荼,梵语鸠槃荼...

《三藏法数》 / 309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贯花

譬经之散文,谓之散花。其偈颂谓之贯花。文句一上曰:「佛赴缘作散花贯花两说。」嘉祥法华义疏叁曰:「龙树十住毗婆沙云:一者随国法不同。如震旦有序铭之文,天竺有散华贯华之说也。」宋高僧传曰:「释灵幽,诵习惟勤,偶暴终,魂為冥府引之见,问修何业?曰:素持金刚般若。...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叁世无障碍智戒

此戒能成就叁世无障碍之智,故名為叁世无障碍智戒。又名叁昧耶戒,自性本源戒,叁平等戒,菩提心戒,无為戒,真法戒。入坛之前初心行者所受之叁世无障碍戒,即十善戒也。大日经一曰:「应授彼叁世无障碍智戒。」同疏五曰:「菩萨所以发心摄受方便学处,皆為成就如来清净智慧。」大...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八十种好

又曰八十随形好,更细别叁十二相為八十种之好也。随形好者随叁十二形相之好也。 一无见顶相,佛顶上之内鬘,仰之则愈高,遂不见其顶上;二鼻高不现孔;叁眉如初月;四耳轮垂埵;五身坚实如那罗延;六骨际如鉤锁;七身一时迴旋如象;八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九爪如赤铜色,薄...

《佛学大辞典》 / 684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千佛出兴异说

或以為一转轮之千子,或以為千手观音之化出,或以為千佛各别出生,经论所说种种不同。宝积经九曰:「过去有佛,曰无量勋宝饰净如来。其时有转轮圣,住清净大城,名勇郡有千子,第一名净意,第千子名意无量。后又生二子:一名法意,二名法念。父及千子共诣如来所,发...

《佛学大辞典》 / 708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自在菩萨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城祇陀树林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二万人俱。菩萨摩诃萨皆是一生补处。其名曰弥勒菩萨。得大势菩萨。师子意菩萨。师子相菩萨。大相菩萨如是上首一万人俱。尔时世尊。大众围绕恭敬为发大乘意众生演说经典。尔时众中有菩萨。名自在。从坐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

《自在菩萨经》 /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8153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8日

十善业道经

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佛為海龙说一切法,无不由心,应修十善,终明广摄十善之功德及一切之善法。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 《十善业道经》

舍卫城

或云舍婆提,此翻闻物,谓宝物多出此城。又翻丰德。天台云:舍卫城又名舍婆提者,昔有二仙,弟名舍婆,此云幼小,兄名阿跋提,此云不可害。合此二人,以名城也。善见律曰:「舍卫者,是道士名也,昔有道士居住此地。往古有,见此地好,就道士乞為立国。以道士名,号為舍卫。又名...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四德

一、大富,谓转轮有珍宝田宅奴婢珠玉象马众多,天下之人无有能及,是为第一德。 二、端正姝好,谓转轮端正姝好,颜色无比,天下之人无有能及,是为第二德。 叁、无疾病,谓转轮常安隐无病,天下之人,无有能及,是为第叁德。 四、长寿,谓转轮常安隐长寿,天下之人,...

《三藏法数》 / 129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镜面

闻如是: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众比丘以食时,持应器入城欲求食,自念言:“今入城甚早,我曹宁可到异梵志讲堂,与相劳徕便就坐。”是时,诸梵志自共诤,生结不解,转相谤怨:“我知是法,汝知何法?我所知合于道,汝所知合何道?我道法可猗行,汝道法难可亲。当前说着后说,...

《佛说义足经》 /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 934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23日

日种

释尊五姓之一。见[瞿曇]条。昔有二茎甘蔗炙於日,生男女二人,是為释氏之先,故号日种(佛本行集经五)。智度论叁曰:「昔有日种,名师子颊,其有四子:第一名净饭,二名白饭,叁名斛饭,四名甘露饭。」梵Sūrya-va-ṃśa。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祇陀饮酒

未曾有经下曰:「祇陀太子白佛,昔受五戒制酒持难,欲捨五戒而持十善。佛言饮时有何过?答国中豪贤时斋共饮,亦无餘过。佛言若如此终身无过。」止观二曰:「祇陀末利,唯酒唯戒。」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娄勒

琉璃,一作娄勒

《佛学大辞典》 / 9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顺分

顺為顺益之义,分為部分之义。顺益其所顺法之部分名為顺分。此有叁种:一顺福分,為感世间可爱之果之有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二顺解脱分,解脱為涅槃。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有情名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之毛竪,悲...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修跋拏婆颇婆鬱多摩因陀罗遮阅那修多罗

Suvarṇa rabhāo-ttamendrarājāsutra,译曰金光明帝经。金光明玄义上曰:「真諦叁藏云:修跋拏,此言金。婆颇婆,此言光。鬱多摩,此言明。因陀罗,此言帝。遮阅那,此言。修多罗,此言经。都云金光明帝经。」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印度佛教

印度為佛陀之降诞地,占佛教史上最重要之地位。佛陀释迦牟尼开佛教,距今几何年,东西学者,聚讼纷紜,莫衷一是。其入灭时,则据眾圣点记之说,可知為西歷纪元前四百八十六年。 佛陀成道后四十五年间之行化,以摩揭陀,室罗伐悉底,為中心,而润泽憍赏弥,拘尸揭罗,吠舍厘等中印...

《佛学大辞典》 / 1832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波斯匿

舍卫国之名,译曰和悦,又曰月光,新称鉢逻犀那时多Prasenajit,巴Pāsenādi,玄奘译作胜军,义净译曰胜光,梵授之子也。与[佛]同日生,佛号日光,国人言:佛既号日光,当号大為月光也,因国人称為月光。若依父母所立名者,字為胜军。以其斗战无敌不胜,故云胜军。」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劫比拏

古代印度之。玄应音义二十叁曰:「劫比拏,南憍萨罗国名也,因缘广如经说也。」经说者指佛地经论。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十善

十善业道也。见[善恶]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象中之。以譬佛者。涅槃经二十叁曰:「是大涅槃,唯大象能尽其底。大象谓诸佛也。」法苑珠林曰:「佛有八十种好相,进止如象,行步如鹅,容仪如师子。」华严经曰:「象行处落花红。」又譬菩萨也。无量寿经下曰:「犹如象,善调伏故。」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八福生处

谓修五戒十善,兼行布施,福业优劣不等,故感报所生之处,则亦高下不同,故名八福生处。(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嗔、不邪见也。) 一、人中富贵,人中富贵者,谓天地所生,惟人...

《三藏法数》 / 638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五种比量

比量者,谓思惟决择推度境界定其理也。 一、相比量,谓随其所有相貌相属,或由现在及先所见,推度境界。如以见幢故,比知有车;以见烟故,比知有火。如是以比国,以夫比妻,以角犎(音封,即橐驼也)比牛。以形软发黑,轻举色美,比知是少;以面皱发白等,比知是老。以具如来...

《三藏法数》 / 574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须陀须摩

又作须陀摩。国名。译言普明。智度论四曰:「昔有须陀须摩,持戒精进,常依实语。晨朝乘车欲入园游戏,时有一婆罗门来乞施。曰诺,待我出还。入园游戏时,有两翅鬼曰鹿足,自空中飞来,捉去。至所住山,置於九十九诸中。须陀须摩涕零如雨。鹿问言:汝何以啼如小儿...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六漏

漏,即失也,落也。谓因烦恼惑业,漏落叁界生死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漏自性,谓六根对于六尘,而起贪嗔痴等烦恼诸惑,由惑造业,遂招叁界生死,是则惑自性业为有漏之因,是名漏自性。(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

《三藏法数》 / 387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阿输柯七日為

是阿输伽之弟。见[阿育]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佛说秘密三昧大教经卷第二

转字轮曼拏罗会。 尔时妙吉祥菩萨摩诃萨。白金刚手菩萨摩诃萨言。我今于汝大仪轨中。而亦宣说入字门轮秘密法仪名字章句陀罗尼等。若诸行人修此法者。则能断除诸烦恼苦。得妙乐成就。彼字门轮大明章句者所谓。 阿迦(引)噜目亢萨哩嚩(二合)达哩摩(二合引)𧹞(引)阿(引)[寧×也]...

《佛说秘密三昧大教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诏译 / 5845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2日

灌顶旛

真言宗之说,谓旛具无量之佛德,以顶触之。则先受轮之灌顶,终受佛位之灌顶。故因中说果,名旛為灌顶云。此名為菩萨形旛。秘藏记末曰:「世人皆以旛号灌顶,是以旛功德先為轮,终成佛以致佛,果名為灌顶,是故知以果名因也。」参照[灌顶]条。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胜军

同胜光

《佛学大辞典》 / 5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香聚山

香象菩萨之住处。六十华严二十九曰:「北方有菩萨住处,名香聚山。(中略)彼现有菩萨名香象。」探玄记十五曰:「香聚山,应是在北香山。」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草繫比丘

佛在世时,有比丘,為贼以生草繫之。比丘恐坏其生草,而不解缚,自待饿死。一切有部目得迦六曰:「佛在室罗伐城,时诸苾芻在跋蹉国,游行人间為贼所执。贼相告曰:仁等今可净诸苾芻。是时贼中有一先是苾芻相近住人。告诸伴曰:何劳杀此,应以连根茅草可急缚之,令其饥渴自饿而死。...

《佛学大辞典》 / 338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八十随形好

指爪狭长,薄润光洁。手足指圆,纤长柔软。节骨不现,手足各等无差,指间充密。手足圆满,软净光泽。筋脉盘结,深隐不现。两踝深隐,骨不显露。(踝,胡瓦切。)行步正直,端庄严肃。行步威容,齐整如师子。行步安平,稳如象。行步有仪,进止详缓。回身顾视,必皆右旋。支节...

《三藏法数》 / 720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六种摄

摄即摄取,亦摄受也。谓菩萨以此六种摄诸众生,过去已摄,现在今摄,未来当摄,乃至历尘数劫,无有疲厌,故名六种摄。(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一、顿摄,顿,遽也。谓菩萨从初发心,于一切众生作父母想,随力所能,直以一切乐事饶益而摄取之,是名顿摄。(菩萨,...

《三藏法数》 / 380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智永

南北朝陈永欣寺僧,俗姓,会稽人,号永禪师。善书,能兼诸体,草书尤胜。临书叁十年,得真草千字文八百餘本。浙东诸寺,各施一本。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十善十恶

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新云不与取。叁邪婬,非自之妻妾而行欲者。四妄语,新云虚誑语。五两舌,新云离间语。六恶口,新云麤恶语。七綺语,新云杂秽语。语含婬意者。八贪欲。九瞋恚。十邪见,拨正因果,求僻信福者。此十者,并乖理而起,故名恶。又此十恶為苦报之业因,故名曰十...

《佛学大辞典》 / 214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华严

来迎二十五菩萨之一。念佛行者临命终时,与阿弥陀佛共来迎之之菩萨名。形像善悦慈爱,相好端严缠天衣天冠,以瓔珞庄严,手持銈鸣之。种子。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罽腻吒之略称。

《佛学大辞典》 / 8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鸣鐘功德

行事钞上之一曰:「增一阿含云:若打鐘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付法藏传五云:月支国栴檀罽呢吒,与安息国战而胜,杀九亿人。死后生於大海中為千头鱼,剑轮绕身而斫头,随斫随生。时有罗汉僧维那。白曰:我闻鐘声时,苦痛少息,愿為我长打鐘。自此此寺至今长打。唐高...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云门失通

「灵树生生不失通(為僧修净业故),云门叁生為,所以失通(染着五欲垢故)。」灵树者云门同门人。见碧巖六则评唱。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不两舌

十善之一。两舌者,向两边说是非而使相斗諍也。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护童子法

大梵天诣佛所曰:世有十五鬼神,对於诸童子,作种种之恼害。我说其鬼神之形相及童子恼害之相,及驱除之法。其调治之法有大鬼神,名旃檀乾闥婆,於诸鬼神最為上首,当以五色之线诵此陀罗尼,一徧一结,作一百八结,并书其所害鬼神之名,使人齎此书与线言於彼徒,今疾走速如风。...

《佛学大辞典》 / 335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普达

闻如是: 一时,众祐游于闻物国祇氏之树给孤独聚,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 时有夫延国,号名普达,典领诸国,四方贡献。身奉佛尊法,未尝偏抂,常有慈心,愍伤愚民不知三尊,每当斋戒,辄登高观烧香,还头面着地,稽首为礼。国中臣民怪如此,自共议言:“处万民之尊,...

《普达经》 / 失译人今附西晋录 / 1649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1日

大力

昔有曰大力,好施。有来乞者,则一切施与。帝释欲试之,化為婆罗门,来乞之身分。以刀断臂与之,无悔恨之心。大力者今之释迦佛,婆罗门者今之提婆达多是也。见菩萨藏经下,经律异相二十五。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阿弥陀佛叁名

一译无量寿Amitāyus,二译无量光Amitābha,叁译甘露Amṛta,密教称阿弥陀佛為甘露,其大咒称十甘露明者是也。菩提心义九曰:「此佛亦名无量寿佛,梵云阿弥陀喻丽,又云阿弥陀婆耶没駄,此云无量光明佛。」因之以此叁名如其次第為法报应叁身之称号。但此為密教之说。显教唯取初之...

《佛学大辞典》 / 188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离车

Licchavī,又作利车,离奢,粟唱,隶车,黎昌,律车,梨车毘,离车毘,粟呫婆,粟呫毘等。毘舍离城剎帝利种之名也。译曰薄皮。其祖先从一胞肉中生,因有此名。又译為贵族豪族等。善见论十谓往昔波罗捺国夫人怀妊,生一肉团,赤如木槿华。以為耻,盛之器中,作金薄,朱书波罗捺国...

《佛学大辞典》 / 358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大族

西域记四曰:「北印度磔迦国数百年前有一,号摩醘罗矩罗Mihirakula,唐言大族。有武勇,统治印度。有事,恶佛法。令於五印度,使尽毁灭。大擅残逆。摩竭陀国幻日厚崇敬佛法与之战而胜。擒大族。依母言,放之还国。大族投迦湿弥罗国,后夺其国自立。乘餘威伐健驮罗国,逆...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佛说秘密三昧大教经卷第三

尔时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白金刚手菩萨摩诃萨言。我今于汝大仪轨中。我亦授与三摩地法。何以故由能观想此三摩地故。即能获得一切如来大自在法。而为一切三界法。所有我得观自在名。亦从如是法中所建立故。 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即现高举势。左手执莲华右手结开敷印。说此入三...

《佛说秘密三昧大教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诏译 / 7357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2日

刘虯所立五时教

晋武都山隐士刘虬,初分顿渐二教,以华严经為顿教,餘為渐教,渐教之中分五时。是唐土判教之嚆矢也:一、最初说提谓经,开五戒十善之人天教。二、成道后十二年中说阿含经等,开叁乘差别之教门。叁、佛成道后叁十年中说般若经维摩经等,说叁乘同观之空理。四、佛成道四十年后八年中...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北枕

如来以灭后之佛教有止住於北方之缘,故临灭至北方拘尸那城,於沙罗双树间北首而入涅槃。是北枕之起因也。长阿含经叁曰:「尔时世尊,入拘尸那城,向本生处沙罗双树间,告阿难曰:汝為如来於双树间敷置床座,使头北首而向西方,所以然者,吾法流布,当久住北方。对曰唯然。即敷座令...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十甘露

阿弥陀之别称。

《佛学大辞典》 / 7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琉璃

Virūḍhaka,又作流璃,娄勒,楼黎,维楼黎,毘流离。新称毘卢释迦。亡迦毘罗卫国释种之恶名。见[毘琉璃]条。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心之主作用,对於心所之伴作用,而谓為心。心者,总了别所对之境,心所者,对之而起贪瞋等之情也。密教以之為金刚界之大日如来,心所即心数為其眷属。此心心数之差别,吽字义以大日為心,餘尊為心数,十住心论等以五佛為心,餘尊為心数,守护国经等以九尊為心,餘尊為...

《佛学大辞典》 / 249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普菴

禪林或安普菴像於佛殿背后,普菴為临济十二世之孙,牧菴忠禪师之法嗣,名印肃,号普菴,宋孝宗乾道五年入寂。初,师振化於袁洲之南泉山,道场之盛甲於天下,没后有灵,凡有祷者,其应如响。元朝加赠大德慧庆之号,因之号曰慧庆禪师。后元仁宗延佑年中南康沙门宗[忽]相姑苏城西五...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毘卢觉

毘卢舍那佛也。

《佛学大辞典》 / 7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风鼓山相击

六祖坛经之偈语。风鼓,灾风鼓动也。山相击,须弥崩倒也。因本经曰:「大叁灾时,有大黑风吹使海水两披。取日宫殿,置须弥山半,安日道中,缘此世间有二日出,河渠流竭。其后久久,大风復取第叁日出,大恒河竭。四日出,阿耨池竭。五日出,大海乾枯。六日出,天下烟起。至七日出,...

《佛学大辞典》 / 270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法华护摩

静明法印云:密教之护摩,围陀梵志之行也,药之烧臂烧身,真实之护摩也。法华药菩萨烧臂烧身之行為最上乘之大行,真法供养之密行。所谓烧两臂者空二偏而归于中道之意也,烧身者烧别教假中显圆融叁諦之意也。又依迹门之意,以不变真如為本,故云烧臂烧身。依本门之意,以随缘真...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金光童子

迦毘罗城释种中,有一童子,名金光。色相端严,光明晃曜,闻佛出家成道,遂诣佛所。佛说其往昔之因缘。童子生净信而出家。见金光童子经。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佛说秘密三昧大教经卷第四

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又复宣说妙乐金刚秘密大曼拏罗颂曰。 内外曼拏罗相分 悉依大曼拏罗法 中心依法安本尊 所谓金刚萨埵像 或用雕镂或铸造 或塑或画当随应 结加趺坐具威容 执金刚杵高举势 面现喜相身月色 赫奕焰光遍围绕 诸佛宝鬘等庄严 及诸璎珞为严饰...

《佛说秘密三昧大教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诏译 / 7377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2日

叁部降叁世

胎藏界曼荼罗有降叁世叁尊。一金刚手院中之一尊,一五大院中降叁世与胜叁世之二尊,降世与胜世其义一,故為同尊。而此叁尊為叁部之忿怒尊,犹如军荼利明有叁部之别,盖金刚手院之降叁世為金刚萨埵,是金刚部之忿怒尊,五大院中不动尊北之降叁世為大日所变,是佛部之忿怒尊...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阿罗闍

Rāja-dhātu,阿剌闍界,结界名。译為界。饰宗记八末曰:「阿罗闍界者,一所领,一国土眾僧,皆得是名阿罗闍界。阿剌闍,此翻為也。」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成就妙法莲华经瑜伽观智仪轨经

一卷,不空译。先有归命本经二十八尊之颂,次说成就此法之四缘:一亲真善知识,二听闻正法经,叁作如理瑜伽观,四随法而行修奢摩他毘钵舍那。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四胜身

华严宗所说龙女,普庄严童子,善财童子,兜率天子,四人名為四胜身成佛。胜身者,彼宗於圆教行位叁种中,约第二之果报以明其位,立叁生成佛之义,叁生之第二生名解行生,正证悟法界之理,穷满圆行之位也。於此位离界内分别之秽身得界外无染清净之金刚身,名解行身,是即胜身也。以...

《佛学大辞典》 / 518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毒蛇

身之四大,譬如四种之毒蛇,四大增损,害人身如毒蛇也。维摩经方便品:「是身如毒蛇。」涅槃经二十叁曰:「譬如有以四毒蛇盛之一篋,令人赡养餧饲卧起摩洗其身。(中略)观身如篋,地水火风如四毒蛇。」智度论十二曰:「佛说毒蛇喻经中,有人得罪於令掌护一篋,篋中有四毒...

《佛学大辞典》 / 392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犍坻

祇洹精舍奴之字。译曰续。续生之义。本為波斯匿兄之子,容色美。之夫人私呼之,欲使从己。犍坻不听。夫人大怒,谗於大怒,节节解体躯,弃於塚间。命未绝顷,佛到其边,光明照身,平復如故。佛為说法。即得第叁果。言我身已破,佛续我命。我当尽此形寿,布施於佛及比丘僧...

《佛学大辞典》 / 138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曼荼罗外道

自在菩萨经列种种之外书,中有曼荼罗咒术经。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活童子

耆婆之译名。善见律十七曰:「耆婆者外国音,汉言活童子。何以名之活童子?时无畏子,晨朝乘车,欲往见。路见小儿,问傍人言:此儿為死為活?傍人答言:活。是故言活童子。」见[耆婆]条。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叁谛

谛即审实之义。谓观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不出空与色、心。经云:我以叁谛,摄一切法。是也。 一、空谛,空即虚幻之义,谓谛审一切众生及与世界等法,性相本空,虚假不实,是名空谛。 二、色谛,色即质碍之义,谓谛审世间众生色身及山河大地种种形相,乃至意识所缘一切境界,...

《三藏法数》 / 174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刘虬所立五时教

晋武都山隐士刘虬,初分顿渐二教,以华严经為顿教,餘為渐教,渐教之中分五时。是唐土判教之嚆矢也:一、最初说提谓经,开五戒十善之人天教。二、成道后十二年中说阿含经等,开叁乘差别之教门。叁、佛成道后叁十年中说般若经维摩经等,说叁乘同观之空理。四、佛成道四十年后八年中...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罗惹

Rājan,又作曷罗惹。译曰。梵语杂名曰:「梵名,罗(引)惹。」又曰:「大梵名摩贺罗(引)惹。」守护国界经曰:「言者即罗惹义。」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韦陀输

Vitāśoka,又Vigatāśoka,达磨阿输迦之弟。智度论二十谓之韦駄输,阿育经叁谓之毘多输迦,阿育传二谓之宿大哆。善见律二谓之帝须。由阿输迦之方便為七日,遂发心者。阿育经叁言阿育之弟毘多输迦,信外道之法,谤供养佛僧,告大臣言:我弟信外道之言,我当以方便使...

《佛学大辞典》 / 334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鸚鵡諫

无道,养一鸚鵡。聪明能言。见无道,言其恶,惭而受諫。见鸚鵡諫经,义楚二十叁。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五家所共

世之财物,為与贼、火、水、恶子等五家之共有物,不能独用之也。智度论十一曰:「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定。」同十叁曰:「勤苦求财,五家所共,若若贼若火若水若不爱子用,乃至藏埋亦失。」大疏八曰:「我今捨世间所爱之财,五家所共,多诸过患,用贸...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师子庄严菩萨请问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五百人。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无量八部前后围绕听佛说法。 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师子庄严。从座而起来诣佛所。顶礼双足绕无数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于过去亿百...

《师子庄严菩萨请问经》 / 大唐中印度三藏那提译 / 1530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2日

五十恶

金刚叁昧经曰:「一念心相故皆名心,净中心动五阴具生,五阴生中具五十恶。」五十恶者,识阴有八,即是八识,受想二阴随识各有八。行阴有九,八与想相应,一与想不相应,所谓不相应法也。色阴有十七,十七者,受想行识能通之四与五根,五尘,及法处所摄色之律仪色,不律仪色,自...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金龙尊

过去有,名金龙尊。以微妙章句,讚嘆叁世诸佛,且夜梦金鼓,闻深妙之声,依此因缘,当来值释迦佛与二子金龙金光皆发愿受记别。依此发愿,於今世為信相菩萨,是金光明经之发起眾也。见金光明经讚叹品。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称其经胜於他经,曰经。即经中之也。法华经药品曰:「如帝释於叁十叁天中,此经亦復如是,诸经中。(中略)如佛為诸法,此经亦復如是,诸经中。」法华嘉祥疏九曰:「言经者,此经於今昔权实开合自在,故称為。又独一无二,亦是义。」最胜经一曰:「金光明妙...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二谛

谛,即审实之义,谓观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不出空与色、心,经云:我以叁谛,摄一切法是也。 一、空谛,空即虚幻之义,谓谛审一切众生及与世界等法,性相本空,虚假不实,是名空谛。 二、色谛,色即质碍之义,谓谛审世间众生色身及山河大地种种形相,乃至意识所缘一切境界,...

《三藏法数》 / 174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善

十善之业行也。见[善恶]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自在菩萨经卷下

自在。何谓菩萨摩诃萨谛智。求声闻者。以谛法证声闻解脱。菩萨得此谛而不证解脱。是名自在。求辟支佛者。以谛法证辟支佛解脱。菩萨得此谛而不证解脱。是名自在。谛智者。苦谛虚妄知见。云何知见苦虚妄不实得时故为苦。以倒故有。若菩萨知苦无生无起。是名知见苦谛。云何断集诸法...

《自在菩萨经》 /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7364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8日

须弥四层级

苏迷卢山有四层级,始自水际至尽第一层。相去有十千踰缮那量,如是乃至有第叁层至尽第四层亦有十千之量,此四层级自妙高山傍出而围绕之,尽其下半,最初之层级,出為十六千。第二第叁第四之层级,如其次第為八千四千二千。有药叉神,名為坚手,住於初层级。有名持鬘者,住於第二级...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五忿怒

就金刚界之五智如来而各分忿怒也。补陀落海会轨曰:「以五智忿怒相配五智:不动尊毘卢遮那忿怒,降叁世尊阿閦佛忿怒,军荼利宝生佛忿怒,六足尊无量寿佛忿怒,金刚药叉不空成就佛忿怒。」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甘蔗

譬物之多者。维摩经法供养品曰:「叁千大千世界,如来满中,如甘蔗竹苇稻麻丛林。」 又(人名)释尊五姓之一。佛本行集经五载甘蔗之次前有,名大茅草。捨位出家,得五通,称仙。仙衰老不能行,诸弟子盛之以草笼,悬於木,出而乞食。时有猎者,误仙為白鸟,射杀之。...

《佛学大辞典》 / 438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戒善

持戒之善根。前生持五戒则今生生於人间,前生持十善戒则今生生於天上。国為人间已上者,故由前生十善持戒之功也。见[十善]条。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满泥

Vande,又作漫提。译曰礼拜。观自在如意轮瑜伽法要曰:「行人面於西,漫提自在,次礼餘方佛。」一本作满泥。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满泥自在,梵语也。唐云礼拜,自在者无量寿佛。」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佛说阿阇世经卷下

应时二万二千菩萨。同共发声。我等欲与文殊师利俱行。即时如其数菩萨。与文殊师利俱行。忽以在沙阿刹土其处而坐。其处者谓室中。所以能容者。是菩萨威神故。悉共坐已。文殊师利说其法。其法名曰陀邻尼。文殊师利谓诸菩萨。乃知何所法名陀邻尼者。而言解一切诸法故。其意无所望故。...

《佛说阿阇世经》 / 后汉月氏三藏支娄迦谶译 / 13522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9日

五大尊

又曰五大明:不动、降叁世、军荼利、大威德、金刚夜叉之五尊,见[五大明]条。 又胎藏界持明院之五尊也,见[五大院]条。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业道

叁道之一。善恶之所作,使人向於六趣,故名為道。胜鬘经宝窟上末曰:「造作称业,通人向於叁途,名之為道。」智度论九十二曰:「小者不名业道,以其能趣恶处故為道。」业以思之心所為体,十善十恶,共為业(即思游履之所),故名為道。即业之道也。俱舍论十七曰:「业之道故,立业...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十善戒经

受十一善戒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妙高山

妙高山為山中最高者故曰。药师经曰:「妙高山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俱舍论十一曰:「妙高山四宝為体。」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佛之异名。法曰空法。佛曰空。以空无一切邪执,為入涅槃城之要门故也。圆觉经曰:「佛為万法之,又曰空,」沈佺期诗曰:「无言诵居远,清净得空。」颂古联珠集曰:「空以此垂洪范,锦上敷华知几重。」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转轮出家具五通者。俱舍光记五曰:「仙,谓转轮捨家修道,具足五通名曰仙。」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佛说顶生因缘经卷第三

“复次,大!其上即是三十三天所居之处,彼有龙住于水际,所谓难陀龙、乌波难陀龙、阿说多哩龙、母唧邻那龙、摩那斯龙、伊罗钵怛罗龙等,住寿经劫,护持世间,力无能敌。是诸龙与坚首天、持鬘天、常骄天、四大天,同为守护三十三天。若阿修罗来斗战时,即各对...

《顶生因缘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诏译 / 3521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1日

佛说妙色因缘经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从定起已,为诸四众演说无上甘露妙法。时有无量百千大众前后围绕,诸根不动听闻法要。 时诸苾刍既见大众身心寂静殷勤听法,咸皆有疑白佛言:“世尊!唯愿慈悲为断疑网;如来大师无上法,今此座中听法诸人,...

《妙色因缘经》 /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 1468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1日

饶舌

多言也。隋书曰:「齐时谣云:饶舌老母不得语。」吴越备史曰:「僧延寿告曰:长耳和尚,定光佛应身也。趣驾参礼,行修默然。但云延寿饶舌。」传灯录曰:「閭丘公牧台州,乞丰干一言。曰到任后謁文殊普贤,在国清寺执爨涤器者,寒山拾得是也。閭丘访之,见二人,致拜。二人笑曰...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叁种净业

经云: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于是世尊以叁种净业,答思惟十六妙观酬正受。故知叁种净业,乃往生净土之因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十六妙观者,日观、水观、地观、宝树观、八功德水观、总观...

《三藏法数》 / 297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不恶口

十善之一。不发麤獷之恶言骂辱他人也。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曼陀枳尼

池名,在忉利天上。六波罗蜜多经二曰:「善法堂中眾议长隔,曼陀枳尼殊胜池水沐浴无由。」慧琳音义四十一曰:「曼陀枳尼池梵语,大龙象浴池名也。准起世经及立世阿毘曇论等,皆说此池在此赡部洲大雪山北有此池,是善住象之所浴处。今经意云,是诸天浴池。若尔即合在忉利天上,...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抱佛脚

孟郊诗曰:「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庭。」刘敞中山诗话曰:「丞相论沙门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对曰:急则抱佛脚。曰:投老欲依僧是古诗一句。客亦曰:急则抱佛脚是俗谚全语。上去投,下去脚,岂不的对。大笑。」张世南宦游纪闻曰:「云南之南一番国,专尚释教。有犯罪应诛...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迦陵伽

译曰憍逸,斗諍。罗什译之金刚经作「歌利。」留支译之金刚经作「迦陵伽。」二十唯识述记下曰:「迦陵伽,此云憍逸,仙人之名,旧云名。」慧琳音义十曰:「迦陵伽,古昔名也。此云斗諍,即波罗奈国无道也。」Kaliṅgarāja。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义天

慈恩大师能解妙义,称曰义天。宋高僧传七曰:「有大乘基,為其高足,不缘宿习,多见生知,谓之义天。」 又十住等之菩萨,名為义天,四天之一。涅槃经二十二曰:「义天者,十住菩萨摩訶萨等。以何义故?十住菩萨名為义天,以能善解诸法义故。云何為义?见一切法是空义故。」 又高...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自在菩萨经

二卷,秦罗什译。自在菩萨请问自在法於佛,佛答以戒自在,五神通自在,乃至无碍慧自在等,及说菩萨之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瓶沙问事品

于是车匿,将马去后;寂然灭意, 详雄猛步。如师子,裂坏众网; 专心一向,乐居山泽。形体巍巍, 目明普视;入林树间,如日入云。 虽独游行,德如大众;众善内着, 外福始友。 行且自思惟,不宜着彩服; 忽见释化作,猎师被袈裟。 太子因语曰:“此服非...

《佛本行经》 / 宋凉州沙门释宝云译 / 2635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周金刚

周金刚,更云周金刚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梵摩叁鉢

Brahma-sahām ati,梵天名。玄应音义叁曰:「梵摩叁鉢天,此应天名也。新道行经云梵天也。」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十善戒力

十善戒行者中,上品者与中品者由其功德,得生於天上,下品者能於人中,有此功力,谓之十善戒力。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山海空市

止观七曰:「若觉无常过於暴水猛风掣电,山海空市无逃避处。」辅行曰:「法句经二云:昔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神通。知后七日一时皆死,共议之。我等四人有五通力,翻覆天地,捫摸日月,寧不可避死乎?一人云:吾入大海下至地,上出水。一人云:吾入须弥之腹,还合其山。一人云:吾...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五顶成就法品第七

尔时世尊复为导利诸有情故说大成就顶法小智有情贪世间之法。心不精专。智者依法修习。定当成向每日请召之时。世间诸神空神星神随所住神。一心念诵随唤来住。常当结界护身诵咒作法。若不护身结界结印。则为夺人精气鬼。夺所咒力六分偷五。或全偷夺。或为荼枳尼鬼。夺所咒力。若恐...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 / 大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奉诏译 / 2167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

二十天

一大梵天、二帝释尊天、叁多闻天、四持国天、五增长天、六广目天、七金刚密迹、八摩醯首罗、九散脂大将、十大辩才天、十一大功德天、十二韦驮天神、十叁坚牢地神、十四菩提树神、十五鬼子母神、十六摩利支天、十七日宫天子、十八月宫天子、十九裟竭龙、二十阎摩罗。...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新旧医

经中有云旧医客医者,止观谓為新旧医。佛初对小乘之徒,说无常之义,至涅槃时,说常住之义。因而小乘之徒,疑佛语之前后相违。佛即举新旧两医之喻,以解其惑。涅槃经二谓:「譬如国闍钝,有一医师亦顽冥。国无鑑识之明,厚赐重录。其医病,不察其病症,一用乳药。后客医来,...

《佛学大辞典》 / 482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佛说大乘日子所问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憍闪弥瞿尸罗林,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及诸菩萨摩诃萨众。 是时无比摩建你迦女而起瞋恚,憎嫉舍摩嚩底妃后,于日子边说言:“天子知耶?舍摩嚩底妃后等五百女,共其沙门而行淫欲。我今告言,要天子知,实难容恕。” 是时日子闻无比摩建你迦女说已,...

《佛说大乘日子所问经》 /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诏译 / 5227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8日

梵摩叁钵

Brahma-sahām ati,梵天名。玄应音义叁曰:「梵摩叁鉢天,此应天名也。新道行经云梵天也。」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五十二眾

涅槃会上五十二类之眾生也。佛将於双林树下入灭,见放光而自四方来集者,中有数多异类之眾生。经文虽无五十二之数字,而章安之涅槃经疏科经文数五十二眾。 无量诸大比丘一,六十亿比丘尼二,十地菩萨比丘尼叁,一恒沙菩萨四,二恒沙优婆塞五,叁恒沙优婆夷六,四恒沙诸离车七,五...

《佛学大辞典》 / 595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名字殊异

无量力神通无动使者(底哩叁昧耶不动念诵法),不动尊(同上,又,立印轨,大日经一,同经七,同疏九),大威怒圣者无动(立印轨),无动尊(同轨大日经七),(同轨),不空圣者无动威怒(同轨),圣无动(同轨),无动使(同轨),无动大威怒金刚(同轨),不动使者(五佛顶经...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讫利多

北印度迦湿弥罗国為末田底迦阿罗汉所开拓,阿罗汉入灭后,讫利多种自立為。其后佛灭后四百年顷,健驮逻国迦腻色迦,一旦伏讫利多种,大兴佛法。迦腻色迦死后,讫利多种復為。斥逐僧徒,毁坏佛法。其后佛灭六百年顷,為覩货罗国释种呬摩呾罗所亡。见西域记叁。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如来示教胜军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其无量大苾刍众、天人等俱。 尔时,憍萨罗主胜军大,尊位威德皆悉成就,为欲瞻仰请问佛故,严驾出城往如来所。乘至下处步进入园,遥见世尊坐一树下端严殊妙,诸根闲寂其心宴然,已能善得最上调顺寂止究竟,已能善到第...

《如来示教胜军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3170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9日

八犍度

一、杂犍度,杂说四善根,四圣果,有餘涅槃,无餘涅槃等法,故名。二、结使犍度,结使者,烦恼之异名也。说叁结,五盖,五上分结,五下分结等,乃至百八烦恼,故名。叁、智犍度,智者智慧也。说二智,叁慧,四智,八智,十智等,故名。四、行犍度,说身口意叁业之所行,叁业道,乃...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四达

又云一名四实,谓於先陀婆Saindhava之一语,含盐水器马之四实也。,涅槃经九曰:「如来密语甚深难解,譬如大告诸群臣先陀婆来。先陀婆者,一名四实:一者盐,二者器,叁者水,四者马。如是四法皆同此名。」止观二曰:「大经云:盐水器马,一名四实。智臣善知,谓洗时奉水,食时...

《佛学大辞典》 / 138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摩蹬伽仙人

往昔有仙人名摩蹬伽,形极丑陋,修得五通,坐禪於山中。有婬女触怒被驱出,入山见仙人。念我今被驱出,是不祥事。若还此不祥,我当吉祥。乃取粪汁洗灌仙人,仙人忍受不生瞋恨,婬女后还為所宠。又有一国师亦哀恼,婬女语曰:以不吉祥还仙,必还吉祥。国师依言以粪汁洗仙,仙復...

《佛学大辞典》 / 202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佛说顶生因缘经卷第二

“复次,持轴山后至持双山,其山严丽殊妙可观,纯金所成;彼有四大天,诸天子众往复其间。须弥山高出众山,此山东有大天,名曰持国,所居宫城亦号持国;其城纵广正等二百五十由旬,周匝千由旬,内外严丽,殊妙可观;城有金墙,高半由旬;金城之上有四女墙,金、银、琉璃、...

《顶生因缘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诏译 / 3555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1日

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如来修行法

我今依金刚顶经。演金刚莲华达摩法要。先须入于灌顶三昧耶曼茶罗。发大菩提心。舍身命财饶益一切。勇猛精进随念相应。慈悲喜舍无有间断。如是之人方应修习。其曼茶罗画像等法。广如余所说。凡入精舍欲顺念时。先以五轮着地。顶礼本尊观自在如来。次礼北方不空成就如来。乃至无动...

《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如来修行法》 / 唐南天竺国三藏金刚智译 / 4174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

行雨

频婆沙罗大臣名。涅槃经谓之雨行。有部毘奈耶谓之行雨。有部毘奈耶四十五曰:「摩竭陀国舍城,名曰影胜。以法理人,国无灾患,如餘广说。夫人名胜身,仪貌超绝,国内无比。之太子,名未生怨。有一大臣,名曰行雨,是大婆罗门种,高胜贵族。」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佛说阿阇世经卷上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万二千比丘俱。菩萨八万四千。一一尊复尊。诸菩萨摩诃萨。悉得诸总持。悉得无所挂阂欲。悉得无所从生法。而得如是三昧慧。悉得知一切人心之所行。如所欲以法教令各得其所。诸四天及天帝释。释天及诸天子。龙.阅叉.揵陀罗.阿须轮.迦留罗....

《佛说阿阇世经》 / 后汉月氏三藏支娄迦谶译 / 11860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9日

师子颊

梵语Siṁhahanu。印度迦毘罗城之主,净饭之父,即释尊之祖父也。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迦兰陀竹林

Kāraṇḍa-veṇūvana,又云迦兰陀竹园,迦蓝陀竹园,迦陵竹园,迦邻竹园等。迦兰陀鸟所栖之竹林。又迦兰陀长者所有之竹林也。在摩竭陀国舍城与上茅城之间。係迦兰陀长者所有,本与尼犍外道,后奉佛為僧园,是為印度僧园之初,所谓竹林精舍是也。慧琳音义四十一曰:「迦兰多迦,古...

《佛学大辞典》 / 713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佛说末罗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 时有国,号曰末罗,土地丰沃,士民壮勇。其国中有方石,周旋数十里,当于道。群臣共议,启徙石。便料选国内,凡得九亿人,令掘徙石,乃历年月,士民疲极,不能动石。 佛念人民愚痴,空自勤苦,而石...

《佛说末罗经》 /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 726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9日

毘卢释迦

Virūḍhaka,国名。旧云毘琉璃。西域记六曰:「毘卢释迦,旧曰毘琉璃,讹也。」见[毘琉璃]条。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佛说顶生因缘经卷第一

佛世尊一时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憍萨罗国主胜军大来诣佛所,到已头面礼世尊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世尊往昔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云何行施作诸福行?” 佛言:“大!且止过去久远劫事,我念于此贤劫之中,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修布施行,其事因缘,汝当谛...

《顶生因缘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诏译 / 3767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

为瓶沙说法品

意如重庆云,欲时降甘露; 以深奥流声,清净梵天音。 又复以八种,柔软和调向; 以妙辞之前,降测瓶沙。 具照知意,正直且清净; 慈爱恭敬意,充盈于心怀。 “今虽兴于,衰末浊乱世; 以善自将御,乃逾上世。 见诸净意,内意清净彻; 犹如昼...

《佛本行经》 / 宋凉州沙门释宝云译 / 2547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塔之层级

探玄记八曰:「依长阿含经四人应起塔:一佛,二辟支,叁声闻,四轮也。真諦叁藏引十二因缘经云八人应起塔:一如来,露盘八重已上,是佛塔。二菩萨,七盘。叁缘觉,六盘。四罗汉,五盘。五那含,四盘。六斯陀含,叁盘。七须陀洹,二盘。八轮一盘。若见之不得礼,以非圣塔故也(...

《佛学大辞典》 / 617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阿输伽

见[阿育]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摩邓伽

Mātaṅga,又作摩灯伽,摩登伽。男曰摩邓伽,女曰摩邓祇Mātaṅgi,正翻曰有志。义译曰憍逸,恶作业。贱种之通称也。摩邓女经,摩登女解行中六事经直作人者,译人之误也(长水等从之)。摩登伽经曰:「过去有名帝胜伽,是旃陀罗摩登伽种。」舍头諫经曰:「过去有名曰摩登,摩登此...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智者

天台大师智顗之德号,由晋所赐。辅行一曰:「幼名光道,亦名道。此从初生端相立名,法名智顗,顗静也。即出家后师為立号,从德為名,故用静义。后授晋菩萨戒品,因即為立以法号云。大紆尊圣禁,名曰总持。曰:大师传佛法灯,称為智者。」见[智顗]条。 又(杂语)有智...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异世五师

阿育传於佛灭后传化之师,揭五人:一摩訶迦叶,二阿难,叁摩田提,四商那和斯,五优婆毱多也。此中摩田提与商那和斯,同稟於阿难,同世之师也,故於付法藏传二十叁人之次第相承中不加之。然梁之僧祐,撰萨婆多部记五卷(出叁藏记十二),揭有部之资师相传中次第此五师,嘉祥,南...

《佛学大辞典》 / 502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为太子求妃品

佛告比丘:“时白净与其太子及诸释种,住于彼间。时诸力士释种长者启白净:‘欲知之,是诸梵志未得究竟,假使太子弃国捐,成为如来乃得究竟;设不出家,为转轮治以正法,号曰法。然有七宝:一曰、金轮宝,二曰、绀色马,三曰、白象,四曰、明月珠,五曰、玉女妻,六曰、...

《普曜经》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2050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4日

佛说胜军所问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是时,有憍萨罗国胜军大,其尊贵,有大威德富饶自在,所居国土境界广远,为一切人所共尊敬;其福德久于佛法生大信重。是时,大即乘宝车,与诸臣从及无数百千婆罗门、长者等而共围绕,以诸音乐...

《佛说胜军所问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2889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9日

甘露饭

梵名阿弥都檀那Amṛtodana,释种师子颊之子,释尊之叔父也。父為师子颊,诸经论多一致,但五分律十五以之為尼休罗,眾许摩訶帝经二以為星贺贺努。又其兄弟有异说,起世经十,起世因本经十,佛本行集经五,及智度论叁,以為有净饭等叁兄一妹。眾许摩訶帝经二,五分律十五,彰所...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普达

一卷,失译。夫延国普达,命卖一切之头,人无卖者,因劝人生信心,佛说之夙缘。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 《普达王经》

善不受报

竺道生尝着善不受报论。其言曰:依五戒十善等善伏恶,以受人天之身报,但是增上缘,故实者是善非是受报,是与菩萨本业经下所谓「一切善受佛果,无明受有為生灭果,故善果从善因生,恶果从恶因生,名善不受生灭之果。若凡夫圣人一切善皆名无漏,而言受无漏果者。佛化眾生行善背恶故...

《佛学大辞典》 / 231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二业

一引业,二满业。六趣各有总别之二报,例如人趣上自一人下至贱民,同一人趣之果报為总报,其中根有利钝,形有好丑,福有多少等,人人各异,谓之别报,引发其总报之业因,谓之引业,成满其别业之业因,谓之满业。见俱舍论十七。 又一、善业,為五戒十善等善道之所作而能感善趣之乐...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油鉢

持正念譬如持油鉢。涅槃经二十二曰:「譬如世间有诸大眾,满二十五里。勅一臣持一油鉢,经由中过,莫令倾覆。若弃一滴,当断汝命。復遣一人拔刀在后随而怖之。臣受教,尽心坚持。经歷尔所大眾中,虽见可意五邪欲等,心常念言:我若放逸,着彼邪欲,当弃所持,命不全济。是人以...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抽韱

即俗所谓求籤也。幸蜀记曰:「衍祷张恶子庙,抽籤得逆天者殃四字。」剑南诗自註曰:「予出蜀日,遣僧乞籤於射洪陆使君祠,使君以老杜诗為籤,予得遣兴五首中第二首。」朱子语类谓:「易爻辞,如今籤解耳。」按诸籤解,最家諭户晓者,莫如关帝籤。据陆粲庚已编,苏州江东神行祠在...

《佛学大辞典》 / 415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净饭

迦毘罗卫国之,释尊之父也。名义集叁曰:「首图驮那Śuddhodana,此云净饭或云白净。」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不綺语

十善之一。不作污杂之语,巧佞之辩也。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毘闍耶多

Vijayārtha,译曰最胜好事。起世经二曰:「其转轮坐毘闍耶多,隋言最胜好事。」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戒日

Śīlāditya,中印度,羯若鞠闍国Kanyākubja,曲女城之,本為吠奢种。名曷利沙伐弹那Harsavardhana,译言喜增。及兄為邻国之所杀。嗣兄為,号尸罗阿迭多。唐译戒日。立六年復兄之讎,臣五印度,有象军六万马军六万,垂叁十年兵戈不起,政教和平。於五印度城邑建立精舍,设饮...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迦兰陀村

善见律六曰:「时毘舍离,将诸妓女,入山游戏。时疲倦,眠一树下。伎女左右,四散走戏。时树下窟中,有大毒蛇,闻酒气,出欲螫。树上有鼠,从上来下,鸣唤觉,蛇即还缩。(中略)自念言:我今復活,由鼠之恩。便思惟,欲报鼠恩。时山边有村,即命村中,自今以后,...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转轮之坐法也,有叁种。一字顶轮时处念诵轨曰:「或作轮坐,交脚,或垂一,乃至独膝竪。轮叁种坐。」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十二神将

与[十二神明]同。十二大将应於本尊之十二大愿,保护昼夜之十二时也。又其大将一一具孟仲季之叁辅,故成叁十六禽,又於七觉各具千如故其药叉之眷属成七千(经中说药叉眷属七千),十二神将各具七千之药叉,则為八万四千,是成八万四千之护法神,转一切眾生八万四千之烦恼,成八万...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自性戒

十善戒者,不待佛之制止,自性可受持之戒也,故云自性戒,又云本性戒。大日经疏十七曰:「菩萨戒,略有二种:一在家,二出家。此二眾中復有二种戒:一自性修行,二是制戒。今此十戒是菩萨修行戒也。以此善性故,一切菩萨应行之,即涅槃所谓性自能持戒,或云自性戒也。」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牛皮

被牛皮而向日,则弥坚,繫龙鬚而入水,则益痛。牛皮龙鬚虽贵,还害身。以譬人天有漏之福,伤法身之慧命也。止观五曰:「设便欲捨叁途欣五戒十善,相心修福。如市易转换,翻更益罪。似鱼入笱口,蛾趣灯中。狂计邪黠,逾速逾远,渴更饮咸。龙鬚缚身,入水转痛。牛皮繫体,向日弥坚。...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白饭

梵音Śukulodanarāja师子颊之第二子,净饭之弟,释尊之叔父也。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觉德

比丘名。涅槃经云:世尊於过去為,名有德,為拥护觉德比丘,与恶比丘斗战而死。涅槃经会疏一曰:「仙豫行诛,觉德破阵,诸菩萨上求心大,至此如海。」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人中牛

佛之德号。佛如有大力之牛也。涅槃经十八曰:「人中象,人中牛,人中龙,人中丈夫。」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摩醯因陀罗

Mahendra,译曰大帝。阿输迦之弟。有罪,欲刑之,乃请宽七日,使进之珍羞,每一日使守者唱曰:已过一日,餘有六日。乃至至第七日,遂证圣果。后至锡兰始传正法。西域记八曰:「无忧有同母弟,名摩醯因陀罗,唐言大帝。」同十一曰:「僧伽罗国,先时唯宗淫祠。佛去世后第...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跋罗哈摩达多

Brahmadatta,名。译曰净授。俱舍光记八曰:「昔有一名跋罗哈摩达多。唐言净授。於腋下有疱生一女子。名為鸽鬘。」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佛说顶生因缘经卷第四

“复次,粗坚园南二十由旬有粗坚地,纵广正等二百五十由旬,周匝千由旬,有百一种采绘严饰清净柔软;其地中间有四宝台间错庄严,天曼陀罗华散布其地;道路长二十由旬,阔半由旬,清净严饰,华果、树林、衣服、音乐、庄严等树一一具足;亦有舆辇,随思即至受诸快乐。彼有天仙修习梵...

《顶生因缘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诏译 / 2703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1日

佛说优填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深国。号曰优填。拘深国有逝心。名摩回提。生女端正华色世间少双。父睹女容一国希有。名曰无比。邻国诸。群僚豪姓靡不娉焉。父答曰。若有君子容与女齐吾其应之。佛时行在其国。逝心。睹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色紫金巍巍堂堂光仪无上。心喜而曰。吾女获匹。...

《佛说优填经》 / 西晋沙门释法炬奉诏译 / 2312字 / 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8日

恶生

恶生依於宿福,忽感得五百之宝鉢。出杂宝藏经九。恶生者,别处谓之琉璃,舍卫国末利夫人所生,族灭迦毘罗国之释种者。出有部毘奈耶杂事八、经律异相七。参照[毘琉璃]条。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慈力

往昔慈力十善,鬼神无食,以人皆持戒,时五夜叉来见以身血施,令饱满,而愿若我当来成佛时,令汝得法食,且先度。慈力即今释迦牟尼佛,五夜叉即今五俱伦也。见贤愚经二,慈力血施缘品。梵Maitrabala。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佛说顶生因缘经卷第五

“复次,三十三天有大象,名爱啰嚩拏,守卫园苑。身相可观,纯色洁白,如俱母陀花七支拄地;象头相最胜妙好内赤外青,如帝青色具有六牙;身长二由旬半,前后平阔各一由旬,周匝七由旬,高一由旬半。又彼象有八千象而为眷属;身皆白色如俱母陀花七支拄地,一一象头具足色相,...

《顶生因缘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诏译 / 2799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1日

玄高

冯翊万年(陕西临潼东北七十里)人。姓魏,俗名灵育。十二岁出家,专学禪律。闻佛驮跋陀罗,弘法长安石羊寺,往师之,旬日,精通禪法。於是游西秦入麦[卄/积]山。时长安沙门曇弘,亦隐此山,师与之道交最深。时河南有二僧谗於河南世子曼,言师聚其徒将為国害。师乃被摈,迁於河...

《佛学大辞典》 / 300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五顶普通成就法护摩品第十

尔时释迦牟尼如来。于是之时入于一切密法光中佛不思议界神变三摩地。其殑伽沙一切诸佛。同是之时亦入一切密法光中不思议界神变三摩地。是时金刚密迹。从座而起合掌恭敬。绕佛七匝却住一面。瞻仰如来目不异顾。是时释迦牟尼如来。与殑伽沙一切如来。从三摩地安详而起。告金刚密...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 / 大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奉诏译 / 5306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

十善业道

十善之业行,為生於善处之道,故曰十善业道。见[善恶]条。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谓山之最高者。在诸山中為也。无量寿经下曰:「智慧如大海,叁昧如山。」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弥楼山,摩訶弥楼山等诸山。」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都市

之第八。司掌大海底正西沃燋石下大热恼大地狱。此狱纵广五百由旬,另有十六小地狱,罪鬼入狱期满解第九殿。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六大

又曰六界。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六法周徧一切法界,而造作有情非情,故名為大。盖非情為五大所成,而有情為六大所成也。此六大之义,虽涉于显密而说之。然显教之义,以欲知六大假和合而成一身,能成之六大,所成之一身,皆是生灭无常之假法而说之也。仁经观空品曰:「色受想行识空...

《佛学大辞典》 / 301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十山

一、雪山Himālaya-girrāja,山中具诸药草,能疗眾病,取之无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之法药,用之不竭,以破无明,超前之行位也。二、香山Gandhamādana-girirāja,此山中徧满一切诸香,以譬离垢地菩萨戒行威仪功德之妙香徧熏一切也。叁、鞞陀梨山,梵语鞞陀梨Vaidharī,华云...

《佛学大辞典》 / 568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拘沙

又作贵霜。种族名。即月氏族之一分派也。大庄严论经六曰:「拘沙种中有,名真檀迦腻吒,讨东天竺,既平定已,威势赫振,福利具足。」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法华经第二十五品之名。说观世音菩萨开周徧法界之门而济度眾生者,河西沮渠蒙逊之代,使别行此一品,称為观音经。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 本站介绍:妙法莲华经

八戒斋八种胜法

十善戒经曰:「持此受斋功德:(一)不堕地狱。(二)不堕饿鬼。(叁)不堕畜生。(四)不堕阿修罗。(五)常生人中正见出家得涅槃道。(六)若生天上。(七)恒生梵天。(八)值佛出世请转法轮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粟散

之多如散粟也。自轮以下领一国一州者,皆云粟散。仁经上曰:「中下品善粟散,上品十善铁轮。」天台仁经疏中曰:「小眾多,犹如粟散。」大部补注十叁曰:「或云取数之眾多,故云粟散,或云如人把粟散置盘中,各得分位。」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善知识十德

善财童子南询第八参诣毘目仙人举十喻嘆其功德:一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门,令我得入真实道故。二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乘,令我得至如来地故。叁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船,令我得至智宝洲故。四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炬,令我得生十力光故。五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道,令我得入涅槃城...

《佛学大辞典》 / 234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法华曼陀罗

形法华会座之画像也。颂曰:「右释迦佛左多宝,八大菩萨四声闻,次八菩萨八供养,五大明四天,梵释二天五部眾。」八大菩萨者:东方文殊,东南药,南方妙音,西南精进,西无尽意,西北观音,北方普贤,东北弥勒也。四大声闻者:东北迦叶,东南善吉,西南身子,西北目连也(已...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沙罗拏

又作沙罗那。优填之子,后出家得道,故谓之娑刺拏,亦曰沙罗那比丘。译曰流转。迦旃延以通力现梦度此人。宗镜录六十四曰:「娑刺拏,此云流转。」见[迦旃延]条。梵Sārana。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拔提达多

Bhadradatta,名。译曰贤授。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拔提言贤,达多名授,即贤授也。」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金翅鸟

金翅鸟中之最胜者。用以譬佛。旧华严经叁十六曰:「佛子譬如金翅鸟,飞行虚空,以清净眼观察大海龙宫殿。奋勇猛力,以左右力搏开海水,悉令两闢,知龙男女有命尽者而撮取之。如来应供养,应等正觉,金翅鸟亦復如是。安住无碍虚空之中,以清净眼观察法界诸宫殿中一切眾生。若...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智顗

天台大师,名智顗,字德安,姓陈氏,其母梦吞白鼠而生师。卜者曰:白鼠者,龙所化也。七岁,喜往伽蓝,僧口授普门品,一徧成诵。十八岁就湘州果愿寺法绪出家,二十岁受具。初从慧旷学律,兼通方等诸经。陈文帝元嘉元年时,思禪师止光州大苏山,师往顶拜。思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

《佛学大辞典》 / 788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一字顶轮瑜伽观行仪轨

真言行者若求安怛陀娜。应作是念。我云何能速取成就。当习是三摩地。所谓一切法无色。犹如虚空性自成就。作如是胜解。当如本教净治地等。作是三摩地。 普遍三千界 充满智成水 有大宝莲华 开敷在水中 宝茎如须弥 上方珠网覆 花上有大宝 八柱以庄严 想成宝楼阁 ...

《一字顶轮瑜伽观行仪轨》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2979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

金刚顶经一字顶轮仪轨音义

文稽首至是故常归命。赞曰。此八颂初五句有五。谓一于初句言普贤者是理也。即是为一字摄在下诸佛故。或分为二佛。谓普贤与诸佛转轮是也。或分为三佛。先二加现证大菩提是也。或分作四智。谓普贤者是大圆镜智即阿閦佛。次一句妙观察即阿弥陀佛也。次一句平等性智即宝生佛也。为转...

《金刚顶经一字顶轮仪轨音义》 / 685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

法华叁昧经

法华叁昧经。一卷,刘宋智严译,眾会欲问佛,佛放口光,徧照十方,即不见佛。大眾各入叁昧亦观察不可得。罗阅辩通及女利行等来,佛由地涌出,坐莲华之上。利行问佛,乃至得道与眾问答,诸女发心皆出家,亦出家得授记。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中尊

诸尊中位於中央之尊体也。如五大明之中尊為不动明。叁尊佛之中尊為阿弥陀如来。八叶之中尊為胎藏界之大日如来。五智如来之中尊為金刚界之大日如来也。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事理五法

一切事理之诸法,不过五种。小乘俱舍立之為心外之实法,大乘唯识,尽成於唯一之识体上者:一、心法,是识之自相也,唯识有眼等八种之心,俱舍有唯一之心。二、心所法,是与上之八识相应而起者。唯识有五十一,俱舍有四十六。叁、色法,是上之心法与心所法所变也。唯识俱舍皆有...

《佛学大辞典》 / 238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成就法华仪轨

成就妙法莲华经瑜伽观智仪轨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飢遇饍之譬喻也。法华经授记品曰:「如从飢国来,忽遇大饍。心犹怀疑惧,未敢即便食。若復得教,然后乃敢食。我等亦如是,每惟小乘过。不知当云何?得佛无上慧。虽闻佛音声,言我等作佛。心尚怀忧惧,如未敢便食。若蒙佛授记,而乃快安乐。」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六轮

本业瓔珞经示叁贤十圣之果报,用铁轮等之名。天台取其经意而立六轮,以配於因位之六位:一铁轮,十信位也。二铜轮,十住位也。叁银轮,十行位也。四金轮,十迴向位也。五琉璃轮,十地位也。六摩尼轮,等觉位也。此中经无琉璃轮之名。止观辅行一之叁曰:「入铜轮者,...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譬火之猛曰。无量寿经下曰:「犹如火,烧灭一切烦恼薪故。」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十善

见[十善戒力]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迦摩缕波

Kāmarū a,国名。在东印度。周万餘里,人体卑小,语言少异於中印度,崇奉天神,不信佛法。自佛教兴至唐世,未建立伽蓝,招集僧侣,净信之徒惟窃念佛耳。拘摩罗,闻玄奘叁藏在摩揭陀,频遣使延请叁藏。叁藏由戒贤论师劝至彼处盛颂大唐天子圣德,与同行还,会於戒日之无遮会...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佛说顶生故事经

闻如是: 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难在闲独处,便作是念:“乃至贪欲染着皆悉藏贮,贪欲无厌足。”尔时,尊者阿难便从坐起,往至世尊所,到已头面作礼,便一面坐。尔时,尊者阿难须臾退坐,长跪叉手白世尊言:“向至禅所,便起是念,乃至贪欲染着无厌足。”...

《顶生故事经》 / 西晋三藏法炬译 / 2640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4日

[囗@(/玨)]

攘除魔障之符字。释摩訶衍论曰:「[囗@(/玨)]字治魔事。」似出自道教。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佛说金光童子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毗罗城你也(二合)誐噜驮林精舍。时释族中有一童子名金光。色相端严身肢圆满。光明晃耀由如日月。聪明殊异俊利过人。尊重自然精勤匪励。师友耆耄用律其心。富有一切异宝珍玩。虽常受用而不贪着与自眷属嫔嫱伎女千五百人。常处宫中受其快乐。时彼童子忽于一日...

《佛说金光童子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1442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7日

十善

见[十善戒力]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罪福

五逆十恶等為罪。五戒十善等為福,罪有苦报。福有乐果。无量寿经下曰:「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百论疏上之上曰:「罪以摧折為义。造不善业,感彼叁涂,得於苦报,摧折行人,目之為罪。福是富饶為义。起於善业,招人天乐果,故称為福。」俱舍光记十五曰:「罪福二门,非皆...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阅头檀

Śuddhodana,又作首图駄那。译曰净饭,白净饭。本行集经五曰:「阅檀头,隋言净饭。」玄应音义四曰:「阅头檀,此译云白净饭也,或言净饭也。」见[净饭]条。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飢遇饍之譬喻也。法华经授记品曰:「如从飢国来,忽遇大饍。心犹怀疑惧,未敢即便食。若復得教,然后乃敢食。我等亦如是,每惟小乘过。不知当云何?得佛无上慧。虽闻佛音声,言我等作佛。心尚怀忧惧,如未敢便食。若蒙佛授记,而乃快安乐。」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生天因

可受生於天界之因业也。释氏要览引业报差别经曰:「具修增上十善得生欲界散地天,若修有漏十善,以定相应生色界天。若离色修,远离身口。以定相应,生无色界。」又引正法念经曰:「因持戒不杀不盗不婬,由此叁善得生天。」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金刚菩萨秘密念诵仪轨

一卷,唐不空译。说金刚菩萨之念诵法。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