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药草喻品所说。以譬五乘之机类:「一切眾生闻我法者,随力所受,住於诸地,或处人天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是小药草。知无漏法,能得涅槃,起六神通,及得叁明,独处山林,常行禪定,得缘觉证,是中药草。求世尊处,我当作佛行精进定,是上药草。又诸佛子,专心佛道,常行慈悲,...
《佛学大辞典》 / 390字 / 6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金刚界曼荼罗五大月轮中央轮五尊之中尊也。為於色界顶摩醯首罗宫(即大自在宫与胎藏大日依处同),不坏金刚光明心殿中,五相圆满,始成正觉之相,显修生智德之智法身也,其相似菩萨,作天人之状,头垂髮,戴五智之宝冠,手结智拳印,其色清白。以字為大日种子。」瑜祇经曰:「薄伽...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木名。智度论十曰:「臂如有树名為好坚,是树在地中百岁,枝叶具足,一日出生,高百丈。是树出已欲求大树以荫其身,是时林中有神,语好坚树言:世中无大汝者,诸树皆当在汝荫中。」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6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旧作祇陀林,又作祇洹,译曰胜子树。胜子為波斯匿王之子。生时与敌战胜,因以名胜。為胜氏所有之树林,故云胜子林,又云祇树。然胜之梵语,為祇陀或祇洹者误也。应作逝多,故新作逝多林Jetavana。玄应音义九曰:「胜子树,祇陀林。或云祇洹,并讹也。正言逝多,憍萨罗国波斯匿之子...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6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佛眼尊之修法也。佛眼尊為佛母,故云明妃。大毘卢遮那佛眼修行仪轨有佛眼明妃之目。瑜祇经佛眼尊之所说有五大虚空藏之法,虚空藏為明星之本地,而猪為其使者,唐一行禪师有以七匹之馲闭於瓮而灭没北斗七星之说。见一行传。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6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由乾陀囉树製之香料,即安息香也。宝楼阁经中注曰:「乾陀囉树香,安息香也。」梵Gandhāra Gandhāla,安息香者,通常呼為Guggula。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6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五戒十善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防止佛徒邪非之法律也。梵语尸罗,Śila译曰戒,防非止恶之义。梵语优婆罗叉U alakṣa,译曰律(净影),梵语毘尼Vinaya,译曰律(南山),法律之义。汉灵帝建寧叁年,安世高首出义决律二卷。次有比丘诸禁律。魏世天竺叁藏曇摩迦罗到许洛。慨魏境僧无...
《佛学大辞典》 / 585字 / 6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他宗云讲堂,禪家云法堂。演说大法之堂也。华严经五曰:「世尊凝睟处法堂,炳然照曜宫殿中。」同七十五曰:「善财童子将升法堂。」同七十六曰:「时有守护菩萨法堂罗剎鬼王,名曰善眼。」大方等日藏经一曰:「於当来世,是中皆应起立塔寺。造作法堂,安置舍利经法形像。」毘奈耶杂...
《佛学大辞典》 / 364字 / 6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所信因果,谓华严第一会,菩提场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自第一卷至第十一卷,共六品。前五品,显舍那依正果德;后一品,明佛本因,令人信乐,故名所信因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成道说法之处,故云菩提场。六品者,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叁昧品、世界成就品...
《三藏法数》 / 859字 / 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曰法,叁世不易曰常,此圣教之总名也。又修多罗即是长行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892字 / 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梵曰惮哆家瑟诧Dantakāṣṭha,译曰齿木。嚙小枝之头為细条,用刷牙齿者。杨枝者义译也。寄归传一曰:「每日旦朝须嚼齿木揩齿,刮舌务令如法,盥漱清净,方行敬礼。(中略)其齿木者,梵云惮哆家瑟诧。惮哆译之為齿,家瑟诧即是其木。长十二指,短不减八指,大如小指。一头缓须熟嚼...
《佛学大辞典》 / 494字 / 6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又云斋堂。象器笺二曰:「禪林僧堂本食堂也,食堂即斋堂也。」释氏要览曰:「毘奈耶云:给孤长者造寺,復作食,若不彩画便不端严,即白佛。佛曰:随意。未知何物画?佛言:(中略)食堂画持饼药叉。」祇园图经曰:「最巷北大院名僧食所,自开叁门。中门北有大食堂,堂前列树,方维...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6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咽已下六十种好。咽已上二十种好。是为八十种好。咽下六十种。足二十抓指手足八处表里平满。两踝两膝两[阿-可+坐]两肩两腕两股两臂藏相两圆两膊两胁两腋两乳腰背心脐咽覆(悉皆妙好。是名咽下六种十好)咽上二十者。上下耳齿两唇两龂两颊两发鬓两眼两耳两鼻孔两眉两额两角。已上是名...
《法门名义集》 / 194字 / 6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旧作祇洹、祇树、祇陀林。新作逝多林。逝多,译曰胜。逝多太子之林也。西域记七曰:「逝多林,唐言胜林。旧曰祇陀,讹也。」中阿含经四十叁曰:「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梵Jetavana。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6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也。梵...
《三藏法数》 / 1259字 / 6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金刚树(一名天目树)之实。可造数珠。念诵不动尊等金刚部尊用之。慧琳音义叁十五曰:「鸣嚕捺囉叉Rudra-akṣa,西方树木子,核文似桃核,大如小樱桃颗。或如小弹子,有颗紫色。此名金刚子,堪作数珠。金刚部念诵人即用之,珠甚坚硬。」 又(术语)金刚之佛子也。於曼荼罗入灌顶...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6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又作祇支。译曰覆腋衣。长方形,自左肩覆右腋者。玄应音义四曰:「竭支或作僧祇支者,皆讹也,应言僧伽鵄,此译云覆腋。若着瞿修罗,则不着僧伽鵄。瞿修罗者,此云圌也,像其衣形而立名也。」资持记中叁之叁曰:「竭支即祇支,相量四方。」Saṁkakṣikā。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禪师云:如人上树,口啣树枝,手不攀枝,脚不踏树。树下有人,问西来意。不对即违他所问,若对又丧身失命。正与麼时,作麼生对?有虎头上座云:上树即不问,未上树,请和尚道。师呵呵大笑。雪竇云:树下道即易,树上道即难。老僧上树,致将一问来。」见传灯录十一,会元九。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6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护摩法总有六种,其中延命之一法入於增益中而為五种以配五部。诸经轨之说不同。又内外八供,通用於一切法。此二者属於五部,是叁十七尊虽各有所成之悉地,然亦通而皆成一切法,故如是通别互说也。今略解秘藏记之说,先息灾段,以佛母為本尊,佛母者佛眼尊也。两部皆以佛眼為佛部之...
《佛学大辞典》 / 622字 / 6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Sukhāvati,佛土名。阿弥陀佛之国土。又作安养,安乐,无量清净土,无量光明土,无量寿佛土,莲华藏世界,密严国,清泰国等。梵名须摩提。译曰妙乐。诸事具足圆满,惟有乐而无有苦也。阿弥陀经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佛学大辞典》 / 517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Pattra叶。但传说贝者叶之义,多罗(Tāla)树之叶,谓之贝多罗,叁藏之经典皆记之。多罗树之形如棕櫚,叶亦相似,或翻岸者,直然脱出之义歟。古师以之為菩提树者讹也。翻梵语曰:「贝多罗,译曰脱也。」名义集叁曰:「多罗,旧云贝多,此翻岸,如此方棕櫚。」法显传曰:「菩萨前到...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又云腐烂药。南山旧律家依僧祇四分所说谓為大小便,义净新律家依有部律谓為人所遗弃之医药。僧祇律四曰:「若被毒,医言应服大便汁。若自己许不须復受,若他许者当受。比丘病,医言当服小便者,不得取初后,应取中。若自己许承取即名受,若在地及他许当受。」四分律四十二曰:「尔...
《佛学大辞典》 / 497字 / 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其说有二:(一)极短促之时刻也。文句八上曰:「一念时节极促也。」教行信证文类叁末曰:「一念者斯显信乐开发时剋之极促。」观无量寿经曰:「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然其时限,诸说不同。仁王般若经上曰:「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之一剎那,经九百生灭。」往生论註上曰...
《佛学大辞典》 / 710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欲界所属之夜叉等,又色界已下诸天眾之属隶也。又时為梵天,帝释等之通称。地祇者,乃人间之鬼神,坚牢地神,八大龙王等也。法华经曰:「诸天神龙王阿修罗等。」无量寿经私记曰:「吉礼者,云事邦国之鬼神及天神地祇。」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Cam aka,又作占婆,瞻婆,瞻匐,瞻博,旃波迦,瞻博迦,睒婆。树名。译曰金色花树。其花有香气远熏。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瞻博花,旧言旃簸迦,或作瞻波花,亦作瞻匐,又作占婆花,皆方夏之差耳。此云金色花,大论云黄花树也,树形高大,花亦甚香,其气逐风弥远也。」玄应音义二...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6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在金刚界或以名果上之大日如来,或以名因位之普贤菩萨。名大日者,依於大日普贤证成善愿行之义。名為普贤如来又名普贤法身。若依主伴互具之义,则叁十七尊总称為普贤如来也。日本安然之瑜祇经疏,依於此义而总称叁十七尊為普贤如来。瑜祇经曰:「金刚界普贤如来。」同疏曰:「叁十...
《佛学大辞典》 / 355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顺喻,谓佛说法随顺世谛次第,从小向大而为喻也。如经云:天降大雨,沟渎皆满。沟渎满,故小坑满。小坑满,故大坑满。如是渐次,乃至大海满。如来法雨亦复如是。众生戒满,乃至解脱满。解脱满,故涅槃满,是名顺喻。(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逆喻,谓佛说法逆于世谛次...
《三藏法数》 / 805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日本叡山所学之课业。一止观业,习法华之经疏也。二大日业,习大日经之经疏也。叁金顶业,习金刚顶经之经释也。四苏悉业,习苏悉地经之经记也。五一字业,习一字顶轮王经之经释也。六瑜祇业,习瑜祇经之经记也。初传教立止观遮那二业,於遮那业中摄大日业等诸业,后来渐分业於遮那...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6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乘也。取法华之叁草二木之譬喻,故曰树。兴禪护国论序曰:「叁轮八藏之文,四树五乘之旨。」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5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阿湿缚窭沙论师,梵语阿湿缚窭沙,华言马鸣。摩诃衍论云:过去世中,有一大王,名曰轮陀,有千白鸟,皆悉好声,若鸟出声,大王增德,若不出声,大王损德。如是诸鸟,若见白马,则出其声,若不见时,常不出声。尔时大王,遍求白马,终日不得。作如是言:若外道众,能令此鸟鸣...
《三藏法数》 / 412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小乘经典第一期之结集,有分窟内窟外二部者,亦有不分者。不分之说,如阿育王传四曰:「迦叶与[五百罗汉]同至毕波罗窟,先使阿难结集修多罗藏,次使优波离结集毘尼藏,后迦叶自结集摩得勒伽藏。」(取意)。十诵律六十曰:「大迦叶与五百比丘共安居王舍城外精舍,先使优波离结集毘...
《佛学大辞典》 / 943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Kanakamuni,又作羯诺迦牟尼。佛名。旧称拘那含牟尼。译曰金寂,金仙人。贤劫中之第二佛。过去七佛中之第五。人寿叁万岁时生於清净城。智度论九曰:「迦那伽牟尼,秦言金仙人。」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羯诺迦牟尼,旧言拘那含牟尼,此云金寂也。」慧琳音义十八曰:「羯诺迦牟尼,唐...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小乘之菩萨,终叁大阿僧祇劫之行而至等觉之位,於此位而犹应种百大劫间至佛果感叁十二相之福业也。故菩萨修行之年时曰叁祇百大劫。而大乘之菩萨,自初兼修福智之二业,故於叁大阿僧祇劫之外,不别要百劫之修福。小乘之说,於百劫之初翘足七日间以一偈讚嘆弗沙佛,由此功德超越九劫...
《佛学大辞典》 / 273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妙高,即须弥山也。以其四宝所成,出七金山之上,故名妙高。如来说华严经时,以自在神力,升此山顶,加被法慧菩萨,说十住菩萨之法行有此十喻焉。(梵语须弥,华言妙高。四宝者,金银琉璃水精也。七金山者,一双持、二持轴、叁担木、四善见、五马耳、六障碍、七持地,皆言金者,...
《三藏法数》 / 902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未曾有因缘经曰:「佛在祇园精舍,遣目连至迦毘罗城,请罗睺罗於耶输,舍利弗為和上,目连為教授师,度彼為沙弥。时年十五岁,净饭王怜之。令童子五十人从之出家。」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沙罗双树林之别称。双树并立四方犹如牛角,又拘尸那城译為角城,沙罗林在此地,故曰牛角。辅行一之一曰:「以牛角表双,以沙罗名树。沙罗西音,此云坚固。坚固之名,称树德也。故知牛角表双,义兼叁角,此即最后说涅槃处。」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寺為叁宝之住所,死骸葬此亦无咎。行事钞下曰:「高僧传多有寺中葬者,经律中亦有之。僧祇持律法师,营事比丘,德望比丘,应起塔。相轮悬於幡盖,在屏处安置,不得在经行处作之。」律以尸為不净,禁置於佛殿,故特以此辩解也。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拂虫之具也,许用线拂,羊毛拂,树皮拂等。禁用猫牛尾马尾等类。毘奈耶杂事六曰:「缘在广严城,獼猴池侧,高阁堂中。时诸苾芻為蚊虫所食,身体患痒,爬搔不息。俗人见时问言:圣者何故如是?以事具答。彼言:圣者何故不持拂蚊子物?答言:世尊不许。乃以缘白佛。佛言:我今听诸苾...
《佛学大辞典》 / 215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药师如来之真言有大小二种,此其中之小咒也:「唵。呼卢呼卢。战驮利。摩撜祇。莎訶。」诸尊真言句义钞上曰:「句义未勘也。但元来言钞,呼卢呼卢者,无能胜药师义也。此不审也,追可考之。」唵之义,见[唵]条。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佛说,佛说者,谓一切经法,皆是佛说也。然华严一经,亦通菩萨、声闻等共说,此言佛说者,如阿僧祇品、随好品,乃是如来亲口宣说也。(梵语阿僧祇,华言无数。) 二、菩萨说,菩萨说者,谓诸大菩萨,互相宣说,以显主伴互融也。如华严经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品,皆是菩...
《三藏法数》 / 457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爱染明王之异名。此明王有金刚王之别称,且為大日如来之变化,故名金刚如法佛。瑜祇经爱染王品曰:「叁世叁界中,一切无能越,此名金刚王。」日本安然之瑜祇经疏曰:「并是以大日尊為本尊,乃至变身成金刚爱染王。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佛之异称。等者平等,觉者觉悟,诸佛觉悟,平等一如,故名等觉。智度论十曰:「诸佛等,故名為等觉。」往生论注下曰:「以诸法等,故诸如来等,是故诸佛如来名為等觉。 又大乘阶位五十二位中第五十一位之菩萨曰等觉。是菩萨之极位也。即满足叁祇百劫之修行,别教之菩萨断十一品之...
《佛学大辞典》 / 320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机转之一语,谓发扬转翻心机之格外语句也。向於公案而吐意见时所说者。碧巖九十一则曰:「请禪客各下一转语。」传灯录百丈章曰:「黄檗曰:古人祇错对一转语,五百生堕野狐身。」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设五处坛场而祈念佛眼尊所变之金轮佛顶尊法也。金轮佛顶,有大日所变、释迦所变、佛眼所变之叁种。佛眼所变者,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所说。见[佛眼尊]条。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叁千尘点劫昔出世之如来名。此佛在世。有十六王子,出家為沙弥,从佛闻法华经,佛入定后,十六沙弥。各昇法座,為大眾覆讲法华经。其第九沙弥。今已成佛,為阿弥陀。第十六沙弥成佛為今之释迦如来。而其闻第十六沙弥之说法者。為今之一座大眾云:盖今之大眾在大通智胜佛时,於第十...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九种品类之意。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感,智,机,行等,皆分此等九种之品类,谓為九品惑等。而於净土教亦然。观无量寿经所说上品上生乃至下品下生,為九品,又名九辈。其往生称為九品之往生,其来迎称為九品之来迎,其佛称為九品之弥陀,其...
《佛学大辞典》 / 872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又曰鉢枝,鉢鈘、鉢搘。支鉢之臺也。四分律四十叁曰:「鉢若不正,应作鉢支。」五分律二十六曰:「比丘以鉢盛食,着地翻之。佛言:听作鉢支,用铜铁牙角瓦石竹木,除漆树。」十诵律六十一曰:「鉢枝法。」僧祇律二十八曰:「鉢鈘。」传灯录道禪师章曰:「鉢搘。」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法苑珠林叁十九曰:「依宣律师祇洹寺感通记云:经律大明祇洹寺基趾,多云八十顷地一百二十院。准约东西近有十里,南北七百餘步。祇陀须达二人共造,成之已后,经二百年,被烧都尽。则当此土周姬第十叁王平王叁十一年。(中略)於后五百年,有旃育迦王,依地而起,十不及一。经於百...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僧伽𥠖,梵语僧伽𥠖。华言合,又云重,谓割之合成而重迭也。此衣于说法时着。 二、郁多罗僧,梵语郁多罗僧。华言上着衣,谓加于安陀会之上也,此衣于入众礼诵时着。 叁、安陀会,梵语安陀会。华言中宿衣,谓于宿睡及作务时着。 四、漉水囊,会正记云。西方用白㲲,东土宜...
《三藏法数》 / 263字 / 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又作九相。於人之尸相,起九种之观想也。是為观禪不净观之一种。即使贪着五欲之法,起美好耽恋之迷想者,觉知人之不净,除其贪欲之观想也。一、胀想Vyādbmātakasaṁjñā,死尸之膨胀也。二、青瘀想Vinilakasaṁjñā,风吹日曝而死尸之色变也。叁、壤想Vi adumakasaṁjñā,死尸之破坏也...
《佛学大辞典》 / 568字 / 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佛眼有叁种:一金刚萨埵所变之佛眼尊,瑜祇经说之。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曰:「时金刚萨埵对一切如来前,忽然现作一切佛母身,住大白莲,身作白月暉,两目微笑,二手住脐,如入奢摩他,从一切支分出生十凝誐沙俱胝佛,一一佛皆作礼敬本出生,於剎那间,一时化作一字顶轮王,皆执...
《佛学大辞典》 / 318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释迦修行中出初僧祇满位之佛名。智度论四曰:「从过去释迦文佛到罽那尸弃,為初阿僧祇。」旧俱舍十叁作「刺那尸弃。」新婆沙一百七十七,新俱舍十八作「宝髻。」优婆塞戒经一作「宝顶。」菩萨本行经作「螺髻。」玄应音义九曰:「罽那居例切,秦言宝积,经本或作刺那,力达切。」梵...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佛灭后窟外大眾部之结集出五藏。西域记九曰:「於是凡圣咸会,贤智毕萃。復集素呾缆藏,毘奈耶藏,阿毘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為五藏。而此结集凡圣同会,因而谓之大眾部。」又分别功德论一说五藏:一、契经藏,二、毘尼藏,叁、阿毘曇藏,四、杂藏,五、菩萨藏。此中前四藏為佛...
《佛学大辞典》 / 427字 / 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西域记八谓初有婆罗门,高才博学,门人数千受业。学徒一日游观,有一书生徘徊悵望。同儔谓曰:汝何忧?曰:盛色方刚,学业未成,顾此忧心弥剧。学徒戏曰:今将求子聘婚,乃假立二人為男父母,二人為女父母,遂令坐波吒釐树下。谓女婚者树也,採时果,酌清流,陈婚姻之绪。时假女父...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祇园图经曰:「无常院中有一堂,但以白银為饰。院有八鐘,四為白银,四為颇梨。银鐘在院之四角,起而置之。颇梨鐘在无常堂之四角。其颇梨鐘,形如腰鼓,鼻有一金毘崙,乘金狮子,手执白拂。病僧之气(无常堂置病僧)将大渐时,从是金毘崙之口说无常苦空无我,手举白拂,鐘即自鸣,...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溈山与仰山摘茶次。溈云:终日祇闻子声,不见子形。仰遂撼茶树。溈云:子祇得其用,不得其体。仰云:和尚祇得其体,不得其用。溈云:放子叁十棒。」见宗门葛藤集上。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谓有漏之五蕴也。取者取着之义。小乘有部,总為烦恼之异名,大乘唯识,為贪爱之别名。取着於贪爱之烦恼事物,故名為取,五蕴以烦恼為因而生,故云取蕴(第一义),五蕴常从属烦恼,故云取蕴(第二义),五蕴能生烦恼,故云取蕴(第叁义)。俱舍论一曰:「有漏名取蕴。(中略)烦恼...
《佛学大辞典》 / 222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智度论四云:「菩萨过一阿僧祇,还从一起,初阿僧祇中心不自知我当作佛不作佛。二阿僧祇中心能知我必当作佛,口不称我当作佛。叁阿僧祇中心了了自知得作佛,口自发言,无所畏难,言我於来世当得作佛。释迦文佛,自过去释迦文佛至罽那尸弃佛為初阿僧祇,其中菩萨永离女人身,自罽那...
《佛学大辞典》 / 423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具名佛顶尊胜陀罗尼,尊胜佛顶尊之陀罗尼也。帝释天,悯善住天子有从今受七度畜生恶道身之业因,诣祇园精舍请佛救济之法,佛為说此陀罗尼,令诵之。尊胜陀罗尼经曰:「告帝释言:天帝有陀罗尼名為如来佛顶尊胜,能净一切恶道,能净除一切生死苦恼。(中略)佛告天帝:此佛顶尊胜陀...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结集分窟内窟外之二部,上座部家之所传也。文殊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部者:一摩訶僧祇(此言大眾。老少同会,共集律部也),二体毘履(此言老宿。淳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法藏经曰:「五百罗汉集王舍城。迦叶问云:先结集何藏?即共和云:先结毘尼藏,毘尼藏者,佛...
《佛学大辞典》 / 660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十戒,谓一不杀、二不盗、叁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坐高广大床、七不着花鬘衣、八不观听歌舞、九手不捉金银财宝、十不过中食。此十戒是初出家沙弥所持,是为出家十戒。(梵语沙弥,华言息慈。息世染之情,慈济群生也。) 二、具足戒,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谓...
《三藏法数》 / 407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印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法数》 / 5399字 / 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又名自性。喻本有之见修二惑,无始无明也。瑜祇经第七品曰:「时会中有一障者,不从空生,亦不从他方而来,忽然而现,诸菩萨各如醉人,不知所从来处。(中略)时障者忽然现身,作金刚萨埵形,於顶上现一金刚轮,足下现一金刚轮,两手中各现一金刚轮,又於心上现一金刚轮,徧身於光...
《佛学大辞典》 / 188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使比丘持叁衣。使比丘尼持五衣。五衣者於叁衣外加祇支与覆肩,行事钞资持记中二之二曰:「五衣者,附明尼制,祇支覆肩皆入制故。」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谓行法初之莲华合掌也。无量寿仪轨曰:「二手莲华合掌,诵净叁业真言。」秘藏记私钞六谓行法最初所以作此印者,古相传云:此印习為本叁昧耶印,我等处胎内时所结之印也。為理智不二本地自证之体性,故名本叁昧耶之印,出胎时,乃分两手作拳,秘键所谓分手於金莲场者,即此位,由此...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又曰圆融叁观,不可思议叁观,或不次第叁观。為天台圆教之观法,利根菩萨之所修习。原出於大智度论二十七所谓叁智一心中得之文。又得中论观四諦品,眾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之意,天台智者大师之义因之而立。天台观经疏曰:「一心叁观者,此出释论。论云:...
《佛学大辞典》 / 637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金刚顶十八会之第一教王会有四大轮:一、金刚界轮,叁十七尊皆持金刚之印。二、降叁世教令轮,叁十七尊皆持降叁世之印。叁、徧调伏法轮,叁十七尊皆持观世音之印。四、一切义成就轮,叁十七尊皆持虚空藏之印。见瑜祇经疏二。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天魔中之王也。即欲界第六天之他化自在天主。彼常率眷属向人界為佛道之障碍,其名谓之波旬。但从大乘之法门言之,则深位之菩萨,以大方便力现為魔王,教化眾生也。楞严经六曰:「若不断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维摩经不思议品曰:「维摩詰告大迦叶:仁者十...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祇陀园林须达精舍之略。涅槃经二十九曰:「时须达长者白舍利弗:大德!此大城(指舍卫城)外何处有地,不近不远,多饶泉池,有好林树,花果蔚茂,清净闲豫,我当於中為佛世尊及比丘僧造立精舍。舍利弗曰:祇陀(太子名)园林,不近不远,(中略)此处最胜,可安立精舍云云。」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又谓之铃声比丘,妙声尊者。其形极為丑陋,而音声最好。其梵唄之声,能感动人畜,故称為唄比丘。曾於过去世在佛塔供养金铃,感此妙声。故又称為铃声比丘。贤愚经无恼指鬘品曰:「时波斯匿王将征讨鸯仇摩罗,路由祇洹,时祇洹中有一比丘,形极丑陋,音声异妙,振声高唄,军眾倾耳,...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又称赤栴檀。栴檀為香树名,出自牛头山,故曰牛头栴檀。名义集叁曰:「正法会经云:此洲有山名曰高山,高山之峰多有牛头栴檀,以此山峰状如牛头於此峰中生栴檀树,故名牛头。华严云:摩罗耶山出栴檀香名曰牛头,若以涂身,设入火坑火不能烧。大论云:除摩梨山无出栴檀香。」智度论...
《佛学大辞典》 / 296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华严顿教之座,舍利弗等声闻,有耳不得闻圆顿之教,故谓之如聋,有眼不得见舍那之身,而不能讚一语,故谓之如哑。六十华严经四十四曰:「尔时诸大声闻舍利弗目犍连,(中略)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如是等诸大声闻,在祇洹林,而悉不见如来自在如来庄严。(中略)所以者何?无明障曀覆...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十大数者,华严经阿僧祇品,心王菩萨问佛:云何阿僧祇,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即为说算数无尽之法,积成十种大数也。然数法有叁等:一、下等数法,十十变之,即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千变万等也;二、中等数法,百百变之,即一百洛叉为一俱胝等也;叁、上等数法,倍倍变之,即...
《三藏法数》 / 543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Jetavana,旧称祇陀林,祇洹林。本為逝多太子所有之林,故云逝多林。须达长者买之而建精舍,以献於佛。即祇洹精舍是也。西域记六曰:「逝多林。唐言胜林。旧曰祇陀,讹也。」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亦名四洲形量,出长阿含经) 一、东弗于逮,梵语弗于逮,亦云弗婆提,华言胜身。以其身胜南洲故也。又翻为初,谓日初从此出也。在须弥山东。其土东狭西广,形如半月,纵广九千由旬;人面亦如半月之形,人身长八肘,人寿二百五十岁。(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由旬,亦云踰缮那...
《三藏法数》 / 361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一卷,西晋聂道真译。佛在祇园於后夜入定放光,照文殊房,作诸化现,阿难集眾,跋陀婆罗问其始末。佛為说文殊之生缘及观文殊之法。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佛经之内容分类,有九种也:(一)一修多罗,二祇夜,叁和伽罗那,四伽陀,五优陀那,六伊帝目多伽,七闍陀伽,八毘佛略,九阿浮陀达磨。涅槃经第叁曰:「能师子吼广说妙法,谓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伊帝目多伽、闍陀伽、毘佛略、阿浮陀达磨,以如是等九部经典,為他...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法苑珠林四十二曰:「昔有树提伽长者,造旃檀鉢着络囊中,悬高象牙杙上作是言:若沙门婆罗门不以梯杖能得者即与之。诸外道知欲现神通,挑头而去。宾头卢闻是事白目连言:实尔不?答言实尔。汝师子吼中第一,便往取之。其目连惧佛教不肯取。宾头卢即往其舍入禪定,申手取之。依四分...
《佛学大辞典》 / 440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叁阿僧祇劫。叁无数劫。菩萨修行之年时。 又真言所立叁妄执之异名。劫有时分与妄执之二义。今取妄执之义。凡妄惑有百六十心,分之為叁重:一、麤妄执,执实我者。二、细妄执,执实法者,叁、极细妄执,障中道之无明也。见真言广名目六。 又过现未叁世之劫。过去名庄严劫,现在名...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司死者七七日乃至叁十叁回忌之佛也。 一、字。其意以為今此之最期即為来生之因也。又以具足修行菩提之故,有叁昧与大空二点,是风大之一息收处也。此谓不动本所,徧至十方。 二、字也。 叁、字。是差别之义也。智表差别,以菩提圆满之故,加大空点。大日经所谓我见心际即是菩提...
《佛学大辞典》 / 533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生处立塔,谓诸佛降生之处,即应起塔。如今释迦牟尼佛,在毗蓝园内无忧树下降生,即于其处立塔也。(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梵语毗蓝,华言解脱处。梵语塔婆,华言高显。) 二、得道处立塔,谓如来得道,在摩竭提国菩提树下,即于其处立塔也。(梵语摩竭提,华言善胜...
《三藏法数》 / 225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小乘之经量部立二藏:一,经藏。二,律藏。论藏者,但為诸经中詮慧之处,及弟子释经之疏也。是非藏之所摄见。顺正理论一。 又摩訶僧祇律叁十二叙佛灭后五百圣者之结集,唯举经律二藏,无论藏之结集。 又大乘亦立二藏:一,叁藏。经律论结集於别部之小乘法藏也。二,摩訶衍藏。说...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看护病人也。梵网经下曰:「若佛子见一切病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僧祇律二十八说看病人法,其中记世尊洗病比丘之事缘。四分律四十一亦记此事,记佛诫而言曰:「汝曹比丘,自今已后,应看病比丘。(中略)若有欲供养我者,当供养病人。」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树提伽仓库盈实,金银具足,奴婢成行,无所乏少,其富过国王。一时国王与树提伽同车诣佛所问言:世尊,树提伽是我臣,前身有何功德,而妇女家宅过我甚?佛言:树提伽布施功德,现天上受乐也。往昔五百商主,将诸商人齎持重宝,经遇险路,於空山中逢一病道人,给草屋,厚敷床褥,给...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举古则為韵语,发明其意者,称為颂古。禪林宝训下曰:「万庵曰:颂始自汾阳,暨雪竇宏其音,显其旨,汪汪乎不可涯。」碧巖第一则颂评曰:「颂古祇是绕路说禪,拈古大纲据款结案而已。」碧巖种电钞一乾曰:「盖颂古者颂出古则之奥义,令知斧头元是铁也。其中或有扬或有抑,虽涉言语...
《佛学大辞典》 / 264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自在者,神通无碍也。谓菩萨修行,得此十种法;故于诸世间,教化调伏一切众生,圆满诸佛广大菩提,示现神通自在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命自在,谓菩萨得长寿慧命,经无量阿僧祇劫,住持世间,无有障碍,是名命自在。(梵语阿僧祇...
《三藏法数》 / 547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一、阿耨窣睹婆,梵语阿耨窣(苏骨切)睹婆,华言颂。谓此颂不用长行与偈,但字数满叁十二字,即为一颂也。(长行者,即经中散文也。) 二、伽陀,梵语伽陀,华言讽颂,或名不颂颂,谓不颂长行也;或名直颂,谓直以偈说法也。 叁、祇夜,梵语祇夜,华言应颂。谓应前长行而颂也...
《三藏法数》 / 156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一、因语,谓如来于现在因中,说未来果。如云众生乐杀,乃至乐行邪见,以此为因,是人当受地狱果报。若不乐杀生,乃至不行邪见,以此为因,是人当受天人果报,是名因语。 二、果语,谓如来于现在果中,说过去因。如云贫穷众生,颜貌丑陋,不得自在,此之果报,皆由是人前世破戒...
《三藏法数》 / 573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千手观音造次第法仪轨曰:「其尊之正面天冠上有叁重。(中略)第叁重有二十八部眾,有各各本形。一、密迹金刚士,二、乌芻君荼央俱尸,叁、魔醯那罗达,四、金毘罗陀迦毘罗,五、婆馺婆楼那,六、满善车钵真陀罗,七、萨遮摩和罗,八、鳩兰单托半祇罗,九、毕婆伽罗王,十、应德毘...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同上经曰:「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中略)遇善知识,以大慈悲為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中略)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切经分為十二种类之名。据智度论叁十叁之说,一、修多罗Sūtra,此云契经。经典中直说法义之长行文也。契经者,犹言契於理契於机之经典。二、祇夜Geya,译作应颂,又作重颂。应於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者,即颂也。凡定字句之文体,谓為颂。叁、伽陀Gāthā,译作讽颂又作孤起颂。不依...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Ka ila,外道名。又云迦比罗,迦毘梨,劫毘罗等。译曰黄头,赤色等。数论派之祖。立二十五諦之义。百论疏上中曰:「迦毘罗,此云黄头仙,亦云金头。头有金色,故以名之。金七十论云:迦毘罗,此云赤色仙,劫初时,从空而出。」玄应音义二十叁曰:「迦比罗,此云赤色,谓赤色仙人...
《佛学大辞典》 / 377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波罗夷配死,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此即根本极恶之戒也。谓修行之人,若犯此戒,道果无分,死堕地狱。四分律云:譬如断人头,不可复生;若犯此法,不复成比丘。以由此罪极重,故以死配之。 二、僧残配流,毗尼母云:僧残者,如人为他所斫,残有咽喉,故名为残。盖言人若犯...
《三藏法数》 / 418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菩提树也,佛成佛於此树下,故云佛树,亦云道树,菩提树。维摩经佛国品曰:「始在佛树力降魔。」无量寿经上曰:「受施草敷佛树下。」辅行一曰:「佛树者,亦曰元吉树,亦曰道树,菩提树等。从此得道等故。」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叁卷,唐不空译。佛在祇园,莎底苾芻為眾破樵,為黑蛇所螫,不堪苦痛。阿难白佛求救,佛為说大孔雀明王神咒救之。前后有数译,世间流通此本。见[孔雀]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摩訶僧祇律五曰:「过去世时,香山中有仙人住处,去山不远有一池水。时池水中有一鱉,出池求食,食已向日张口而眠。时香山中有诸獼猴,入池饮水已。上岸,见此鱉张口而眠,时彼獼猴更欲作婬法,即以身生内鱉口中。鱉觉合口,藏六甲里时鱉急捉獼猴,却行欲入水。獼猴急怖,便作是念...
《佛学大辞典》 / 288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