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jana,又作俞旬,揄旬,由延,或踰闍那。新称踰缮那。為计里程之数目。帝王一日行军之里程也。或云四十里,或云叁十里。西域记二曰:「夫数量之称,谓踰缮那,旧曰由旬,又曰踰闍那,又曰由延,皆讹略也。踰缮那者,自古圣王一日军行也。旧传一踰缮那四十里矣,印度国俗乃叁十里...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6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梵语阿罗汉,华言无生,又云无学。谓叁界生死已尽,故名无生;无法可学,故名无学。(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退法阿罗汉,谓因遇违缘,退失所得道法,即第四果退至初果,故名退法。(违缘者,涅槃经明五缘:一乐多事,二乐说世事,叁乐睡眠,四乐近在家,五乐多...
《三藏法数》 / 259字 / 6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一、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即初果也。谓此人断叁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斯陀含果,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即第二果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后叁品犹在,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来...
《三藏法数》 / 286字 / 6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相对於八寒地狱而言亦云八热地狱。赡部州地下五百踰缮那有地狱,名等活。从其次第,第八為无间地狱。此八大地狱重重竪立也。据俱舍论八之说,一等活地狱,彼有情遇种种斫刺磨擣。被凉风所吹则苏如故,等於前活,故名等活。二黑绳地狱,先以黑绳秤量支体,而后斩锯,故名黑绳。叁眾...
《佛学大辞典》 / 580字 / 6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Dāna,又作陀那。译曰施。陀那鉢底Dāna ati,译曰施主。遂略称施主為檀那或檀越。慧琳音义上曰:「檀,具云檀那,此云施。」寄归传一曰:「梵云陀那鉢底,译為施主。陀那是施,鉢底是主。」翻译名义集曰:「要览曰:梵语陀那鉢底,唐言施主,今称檀那。讹陀為檀,去鉢底留那也,...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6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佛之本愿譬如船也。净土传曰:「菩萨乘大愿船,住生死海,就此世界,呼引眾生上大愿船。如是送至西方,如有往者,无不得生。」往生要集中本曰:「无量清净觉经云: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乘大愿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唤眾生,令乘大愿船送着西方。若眾生有上大愿船者,并皆得...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6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Akṣobhya,如来名。具名阿閦鞞、阿閦婆。译曰无动,不动。无瞋恚。往昔於去此东方千佛剎,出现於阿比罗提国之大目如来所发愿,修行后,成佛於东方,其国土名善快,今现於其土说法。又依密教谓阿閦為金刚界五智如来中住於东方之如来。左手作拳,右手持梵函。黄金色。阿弥陀经曰:「...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6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印度所行之一切外典也。佛本行集经十一曰:「一、梵天所说书,Brāhmī(今波罗门书正十四音是)。二、佉卢虱吒书,Kharoṣṭī(隋言驴唇)。叁、富沙迦罗仙人说书,Puṣkarasārī(隋言莲华)。四、阿迦罗书,Aṅgali i(隋言节分)。五、懵伽罗书,Vaṅgali i(隋言吉祥)。六、耶懵尼...
《佛学大辞典》 / 1921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其生死已尽,无法可学;又云无生,谓其断见、思惑尽,无复叁界受生;又云应供,谓其应受人天供养;又云杀贼,谓其能杀烦恼之贼。以其皆具叁明六通,无量功德,故称为大。此阿罗汉,承佛敕故,以神通力,延自寿量,住于世间,守护正法,至今犹未入灭。若...
《三藏法数》 / 852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阿闍梨所传曼荼罗观音院之一尊,又窣堵波大吉祥菩萨,谓之戴塔吉祥。即弥勒菩萨也。表菩萨绍释迦如来之佛位,或以手结窣堵波印,或顶戴塔也。图作带塔德菩萨。大疏六曰:「戴塔吉祥於顶髻上置窣堵波,或在所持华上。」不同记二曰:「窣堵波大吉祥菩萨,梵号阿梨耶窣堵波摩訶室利Ār...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6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二十五有,不出六道,有生有死,因果不亡之谓也。然梵王天、无想天、及五那含天总在四禅天中,而别出其名者,以外道计梵王天为生万物之主,计无想天以无心为涅槃,计五那含天为真解脱,所以经教特立此叁天为叁有,以对破外道之计也。(六道者,即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
《三藏法数》 / 511字 / 6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Kṣaṇa,谓时之极少。曰一剎那。俱舍论十二曰:「极微字剎那,色名时极少。」仁王经上曰:「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经九百生灭。」俱舍论十二曰:「何等名為一剎那量,眾缘和合,法得自体顷,或有动法,行度一极微,对法诸师说,如壮士一疾弹指顷,六十五剎那,如是名為一...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七眾中,学法女宜受持之戒法也:一、染心相触,以染污心触於男子之身也。二、盗人四钱,盗他人之金钱四钱也。叁、断畜生命,杀畜生之命也。四、小妄语,自称我為圣者而贪供养,為大妄语,其餘不实之言為小妄语。五、非时食,过午而食也。六、饮酒也。行事钞下四之叁曰:「式叉摩那...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6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慈明之婆,近寺居,人无测之,慈明乘闲必至彼。一日罢粥当参,久不闻槌鼓。杨岐為监寺。曰:今日当参,何不击鼓?云:和尚出未归。直往慈处,见明执爨婆煮粥。岐云:和尚今日当参,大眾久待,以何不归?明云:儞下得一转语,即归。下不得,东西去。杨岐以笠子盖头上行数步,明大喜...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6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Kuśinagara,又曰俱尸那,拘夷那竭,究施,拘尸那竭,拘尸那揭罗。城名。译言角城,茅城等。是世尊入灭之处。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拘尸那,旧经中,或作拘夷那竭,又作究施城。那者,以梵语那迦囉,此云城也,译言上茅者,多有好茅故也。」涅槃经会疏一曰:「拘尸那,云无翻,有多...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6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如来所应供养,谓如来出现世间,咸欲利乐一切众生,于天人中,最尊最上,不降伏者而降伏之,无救护者而救护之,未度脱者而度脱之,以是因缘,一切天人所应供养。 二、阿罗汉所应供养,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阿罗汉生死已尽,梵行已立,而能利益有情,为世福田,以是因缘...
《三藏法数》 / 186字 / 6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璎珞经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彻照无碍,故名神通。 一、天眼通,谓能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及见一切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是名天眼通。(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天耳通,谓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
《三藏法数》 / 358字 / 6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又作苏陀沙拏,旧作须大拏,须达拏,须提梨拏。译曰善牙,善施等。释迦如来因位时,為叶波国太子,行檀波罗蜜时之名,又名须提梨拏,译曰好爱。太子须大拏经曰:「如来往昔為叶波国太子,好施。应敌国来求而与以国宝白象,父王怒,放之檀特山。太子携一妃二子至山中,后復施与之於...
《佛学大辞典》 / 272字 / 6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Āriṇya,寺院之总名。是比丘之住处。又作阿兰那,阿兰攘,阿兰若迦,阿练若,阿烂拏,阿练茹,曷剌[羊儿]等。译曰无諍声,闲寂,远离处。离人里五百弓之处。华严经一曰:「阿兰若法,菩提道场。」大乘义章十五曰:「阿兰若者,此翻名為空闲处也。」慧苑音义上曰:「阿兰若言阿兰那...
《佛学大辞典》 / 352字 / 6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Airāvaṇa,又作[[口垔]]罗婆那,白象王名也。天帝释所乘。」同十六曰:「伊罗跋象,此象王名。天帝释常所乘,有大神通。」华严经六十六曰:「伊罗婆拏大象。」 又龙王名。本行集经叁十七曰:「尔时海内伊罗鉢王,既受龙身。」经注曰:「尹罗鉢,隋言霍香叶。」慧琳音义叁十八曰:...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6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宝星陀罗尼经云:一切国土中,所有陀罗尼流行之地,令其人王,常得拥护,势力自在;亦能拥护王之政教;一切不祥之事,皆悉断灭。复令财谷丰饶,人民安乐也。(梵语陀罗尼,华言咒,即愿也;亦云捻持,即真言也。) 二、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菩提场...
《三藏法数》 / 1158字 / 6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观,五转成身,五法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叁成金刚心,四证金刚身,五佛身圆满。成此五相之观而显得金刚界之佛身也。金刚顶大教王经一说一切义成就菩萨(悉多太子),蒙诸佛警觉开示而修证五相之轨则。十八会指归曰:「毘虑...
《佛学大辞典》 / 805字 / 6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Śāna,又作舍那,奢那。新作设诺迦,奢搦迦。艸名。其皮可以為衣。阿毘曇经下曰:「奢那衣者。奢那树似麻,取皮以為衣。」付法藏传二曰:「商那衣。」西域记一曰:「设诺迦艸衣。」有部毘奈耶杂事四十曰:「奢搦迦衣。」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6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具名旃檀娜Candana,香木名。译曰与乐。出自南印度摩罗耶山,其山形似牛头,故名牛头旃檀。慧苑音义上曰:「旃檀,此云与乐,谓白檀能治热病,赤檀能去风肿,皆是除疾身安之乐,故名与乐。」玄应音义二十叁曰:「旃弹那,或作旃檀那,此外国香木也,有赤白紫等诸种。」案汉明帝时...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6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Ḍāna,又曰檀,檀那。译曰布施。六波罗蜜之一。 又(杂语)量目名。译曰一銖。见大乘法数二。 又(术语)阿陀那(Ādāna)之略。阿赖耶识之异名。楞严经五曰:「陀那微细识。」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6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经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我者,释迦佛自谓也。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诸惑究尽谓之净,众德悉圆谓之满也。方坐者,方,正也,谓安住正法也。莲华者,华藏世界也,以其形似莲华,故以名之。台者,华藏世界之中央也。华严经云:风轮持香海,香海出莲华,莲华持世界。是也...
《三藏法数》 / 287字 / 6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聚者,集也。由众生罪有重轻故,佛制诸戒,结罪不一,因随其重轻,集分六类,故云六聚也。 一、波罗夷,梵语波罗夷,华言弃。谓犯此罪者,永弃于佛法之外也。又云极恶。释义有叁:一者由犯此戒,道果无分;二者不与僧中共住;叁者舍此身已,当堕地狱;故名极恶。 二、僧伽婆尸...
《三藏法数》 / 435字 / 6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罗阅祇毗诃罗山七叶树窟,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时,王舍城有一居士,名散陀那,好行游观,日日出城,至世尊所。时,彼居士仰观日时,默自念言:“今往觐佛,非是时也,今者世尊必在静室三昧思惟,诸比丘众亦当禅静,我今宁可往诣乌暂婆利梵志女...
《长阿含经》 /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3748字 / 6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4日Vyākaraṇa,新译曰毘耶羯刺諵,又云毘何羯唎拏。译曰声明记论。关於五明中声明,即语学之俗书总名也。慈恩寺传叁曰:「印度梵书名為记论,其源无始,莫知作者。每於劫初,梵王先说,传授天人。以是梵王所说,故曰梵书。其言极广,有百万颂,即旧译云毘伽罗论者是也。然其音不正。...
《佛学大辞典》 / 1271字 / 6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Sahā,又作娑訶、索訶,世界名,见[娑婆]条。 又(术语)Svāha,又作莎訶、娑訶,是惊觉义,又警发义也。见[苏波訶]条。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6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旧称泥洹僧,涅槃僧。新称泥缚些那,泥伐散那Nivāsana,译作裙。比丘穿於腰部者。十叁资具之一。西域记二曰:「泥缚些那,唐言裙,旧曰涅槃僧,讹也。既无带襻,其将服也。集衣為襵,束带以緇,襵则诸部各异,色乃黄赤不同。」百一羯磨曰:「泥伐散那,唐言裙。」寄归传二曰:「四...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6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七众者,谓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也。 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土。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以色身也。亦名苾刍,盖苾刍,雪山香草名,草有五义,以喻比丘五德。(五义五德者,一体性柔软义,喻比丘折伏身语粗犷之...
《三藏法数》 / 511字 / 6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Piśācā,又作毘舍遮,辟舍柘,毕舍遮。持国天所领鬼之名称。孔雀王咒经下曰:「毘舍闍,梁云颠鬼。」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毕舍遮,旧云毘舍闍,又作毘舍遮,鬼名也。饿鬼中胜者也,亦言颠狂鬼也。」同二十四曰:「毕舍遮,旧经中名毘舍闍,亦言辟舍柘。」慧苑音义下曰:「毘舍闍王...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6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依南山之旧律家,则覆肩衣祇支為二物,覆肩衣為覆右肩者,祇支為覆左肩者,是比丘尼受持五衣中之二衣也。其本制兴於比丘尼。但智度论记佛,对阿难特听覆肩衣,别有缘由。又汉地之风,不好露体,故倣阿难,两用祇支与覆肩衣。遂製出缝合两衣而為褊衫者云。此以四分律以叁衣与祇支及...
《佛学大辞典》 / 435字 / 6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净土,谓其地纯以金刚所成,众宝间错,种种庄严,皆悉殊胜,即华藏世界,西方安养等世界也;以其无有四趣五浊等秽恶,是名净土。(四趣者,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 二、秽土,谓其地坑坎堆阜,秽恶充满,即娑婆...
《三藏法数》 / 158字 / 6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魔能现诸形相,恼乱行人,障蔽禅定;若不预善分别,以祛除之,则使魔得其便,身心恐怖,有妨精进,而道业难成矣。 一、精媚鬼,谓精神变化厌媚于人也。以十二时中子鼠、丑牛等兽为种种相,或作少男少女,老宿之形,及可畏等相,恼乱行人,各当其时而来。善须别识。若多卯时来者...
《三藏法数》 / 534字 / 6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Krośa,又作拘卢舍,拘娄舍,拘娄奢,句卢舍,拘楼赊。里程名。牛声或鼓声得闻之最大距离。五百弓或五里。玄应音义十八曰:「拘娄,或作句卢,今或云拘楼赊,此云五百弓。应言俱嚧舍,谓大牛鸣音声闻五里,八俱嚧舍為一踰缮那,即四十里。」俱舍光记十二曰:「一弓有六尺四寸,五...
《佛学大辞典》 / 249字 / 6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Dinnāga,菩萨名。译曰童授,或译曰域龙。佛灭后一千百年顷出现於南印度案达罗国,作因明正理门论,是新因明之祖也。西域记十曰:「陈那。唐言童授。」慈恩传四曰:「此言授童。」因明后记曰:「域龙者,梵语此云陈那是也。」大部补註曰:「陈那,具云摩訶陈那迦,此翻大域龙。」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6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於前六聚中分突吉罗罪之一為恶作恶说,即身口二业,而第六為突吉罗,第七為恶说。行事钞中一曰:「言七聚者:一波罗夷,二僧残,叁偷兰遮,四波逸提,五提舍尼,六突吉罗,七恶说。」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6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即空宗与性宗。此於相宗之外,又於性宗中分别者也。就经论上而言,则般若经四论已上,就八宗上而言。则叁论已上,均显寂灭之真性,宜统名性宗,然此中以阳破诸相為主,而阴显真性,直有显示真性之二门,即遮詮与表詮之相违,前者名空宗,后者正名性宗。以之料简八宗,则叁论之一宗...
《佛学大辞典》 / 952字 / 6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摄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华胎藏海会悲生曼荼罗广大念诵仪轨供养方便会叁卷,唐善无畏译。称為摄大轨。二、大毘卢遮那经广大仪轨,叁卷,同人译。称為广大轨。叁、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供养方便会,二卷,唐法全於玄法寺集,称為玄法...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6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Niṣīdana,又作尼师但那,[寧页]史娜曩。译言坐具。一曰随坐衣。亦為卧具。长四广叁。坐卧时,敷地护身,又布於卧具上护卧具之具也。以為礼拜之具者,谬也。寄归传二曰:「尼师但那坐卧具也。」行事钞下一曰:「四分為身為衣為卧具故制。」慧琳音义一曰:「尼师坛,梵语略也。正梵...
《佛学大辞典》 / 309字 / 6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秘密之法藏也。甚深秘奥,唯為佛与佛之境界,非凡常所可了知之法门,故曰密。又如来能护念深法,苟非其器,则秘之而不说示,故曰秘。故秘密藏之名,在诸经為显其深甚秘极之通名也。圆觉经曰:「惟愿不捨无遮大悲,為诸菩萨开秘密藏。」涅槃经二曰:「我今当令一切眾生及以我子四部...
《佛学大辞典》 / 497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Ullambana,又作乌蓝婆拏。译曰倒悬。言苦之甚者。玄音应义十叁曰:「盂兰盆,此言讹也。正言乌蓝婆拏,此译云倒悬。按西国法,至於眾僧自恣之日,盛设供具,奉施佛僧,以救先亡倒悬之苦,旧云盂盆是贮食之器。此言讹也。」然宗密之盂兰盆经疏曰:「盂兰是西域之语,此云倒悬。盆...
《佛学大辞典》 / 323字 / 6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马鸣尊者,马鸣乃西土十一祖也。东天竺国人。说法时,能感群马,得解悲鸣,故曰马鸣。依百本大乘经,造起信论,是为初祖。 二、龙树尊者,龙树,乃西土十叁祖也。南天竺国梵志之裔。始生之日,在于树下,因入龙宫,而得成道,故号龙树。申明起信论义,是为二祖。(梵语梵志...
《三藏法数》 / 573字 / 6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又作乾陀、乾驮、健达。译曰赤色、黄色等,即袈裟之色也。百一羯磨九曰:「乾陀色。梵云袈裟野Kaṣāya,译為赤色。」章服仪曰:「木兰一染,此方有之。赤多黑少。若乾陀色。」寄归传一曰:「袈裟乃是蕃言,即是乾陀之色。」(Kanthā或Kanṭaka)。 又(物名)译曰香Gandha,大日经...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6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Gagana rekṣaṇa,又作伽伽那必利綺那,译曰观虚空。本行集经十一曰:「伽伽那卑丽叉尼书,隋言观虚空。」可洪音义五上曰:「伽伽那必利綺那,唐云观虚空。」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6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Dhāraṇi,又曰陀罗那,陀邻尼。译作持,总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恶法不使起之力用。分之為四种:一法陀罗尼,於佛之教法闻持而不忘也,又名闻陀罗尼。二义陀罗尼,於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忘也。叁咒陀罗尼,依禪定发秘密语,有不测之神验,谓之咒,咒陀罗尼者,於咒总持...
《佛学大辞典》 / 529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疑佛,疑佛者,谓众生心,作如是念:佛为大耶?富兰那等为大耶?由此疑念,不信佛是智人,恶口谗谤,裁断自心善根,故名心裁。(梵语富兰那,无翻,即空见外道。谓一切法无所有,如虚空不生灭也。) 二、疑法,疑法者,谓众生心,作如是念:佛法为胜耶?韦陀等法为胜耶?由...
《三藏法数》 / 383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亦名四断,出法界次第) 正则不邪,勤则不怠。毗婆沙论云:断已生恶法,犹如除毒蛇;断未生恶法,如预防流水;增长已生善,如溉(居代切,灌也)甘果栽(栽,苗也);未生善令生,如钻(祖官切,穿也)木出火,故名四正勤。(梵语毗婆沙,华言广解。) 一、已生恶令永断,谓五...
《三藏法数》 / 289字 / 6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念尊胜佛顶尊诵尊胜陀罗尼之修法也。尊胜佛顶,一名除障佛顶,释迦如来五佛顶之一。释迦如来為救善住天子七徧堕恶趣之苦,由佛顶现轮王而说尊胜陀罗尼也。见尊胜轨。本尊乃大日如来也。百二十尊法曰:「观想坛中有八叶大莲华,莲华上有八师子座,座上有七宝楼阁,阁中有大叶宝莲华...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又云香音神。八部眾之一,乾闥婆神Gandharva食香,从身放香,故云香神。玄应音义叁曰:「犍沓和,又云犍陀罗,又作乾沓婆,或云犍达婆,或云乾闥婆。旧名也,今正言犍达缚。此云嗅香,亦云乐神。一云食香,旧云香神,亦近也。经中亦作香音神也。」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唐大慈恩寺玄奘叁藏,姓陈,偃师人,俗名褘。兄长捷,先出家,在洛阳净土寺。师十叁岁,亦入净土寺出家,就慧景听涅槃经,於严法师受摄大乘论,令名夙着。 武德元年,与兄共入长安,寻赴成都,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毘曇,就震法师听讲发智论,五年受具足戒,又习律部。既而往...
《佛学大辞典》 / 1172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顶上之髮结為五髻者。西域之童子形。唯识述记一末曰:「般遮尸弃Pañcaśikhin,此言五顶,顶髮五旋,头有五角。」 又五体之佛顶尊也,见[佛顶尊]条之五佛顶。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6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如来已离一切障碍,成就无量诸胜功德,岂有如是种种业报之实。盖亦善巧方便,令诸众生,知造善恶业因,必有苦乐果报。故说此九种恼事也。 一、六年苦行,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二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火鬘...
《三藏法数》 / 2142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师子吼菩萨问佛言:若一切众生,既有佛性,何须更习八圣道耶?佛言:性虽本具,要须修习圣道,方见佛性。譬如恒河边有七种人,或为洗浴,或畏贼寇,或为采花,则入河中。河喻生死大河,浴喻出家受戒清净,贼喻烦恼,采花喻七净花以为其因,而求涅槃之果也。(八圣道,又云八正道...
《三藏法数》 / 873字 / 6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勒那叁藏Ratnamati,对於北方之俗,不习礼佛,教以七种礼佛。混是非浅深,皆教人心之我慢使归於正法也。一、我慢礼,身虽设拜,然无敬心,外观似恭,而内怀我慢也。二、求名礼,欲得修行之名誉,诈现威仪,常行礼拜,口称佛名,而心实驰求外境也。叁、身心礼,口唱佛名,心存相好...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天台智者大师,通释妙法莲华经一部之外,复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世多持诵,故别立玄疏,详释此品。品题之中,乃约人法等十双,一一贴释,以观音普门具有此十双之义,该括自行化他,始因终果之法。故历陈之,助显其义,可谓无余蕴矣。(玄即玄义,通释品题。玄谓幽微难见,义则别...
《三藏法数》 / 1460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流者,即见、思二惑也。此惑能漂流众生,入生死海故也。谓四果之人,因修四谛之法,能断见、思之惑,而不流转叁界,故有七流之义焉。(见、思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曰见惑;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起诸贪爱,曰思惑也。四果者,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三藏法数》 / 684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也。梵...
《三藏法数》 / 1259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台家所立之四种佛土也。一凡圣同居土,人天凡夫及声闻缘觉等圣者,同居之国土也。此有净秽二种,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秽土,如西方极乐是同居之净土。二方便有餘土,断见思烦恼出离叁界生死之人之生处也。是為修小乘方便道断见思惑之人之生处,故名方便,尘沙无明之惑未尽,故曰有餘...
《佛学大辞典》 / 852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所信因果,谓华严第一会,菩提场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自第一卷至第十一卷,共六品。前五品,显舍那依正果德;后一品,明佛本因,令人信乐,故名所信因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成道说法之处,故云菩提场。六品者,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叁昧品、世界成就品...
《三藏法数》 / 859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一、初果向,初果,即须陀洹所证之果也。谓此人修学将入初果,虽未至本位,而已向于此果也。(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 二、初果,初果者,谓此人断叁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即证此果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而起分别也。) 叁、二果向,...
《三藏法数》 / 753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在地之下,故名地狱。婆沙论云:南赡部洲,下过五百踰缮那,乃有其狱。然此地狱,有大有小。大则八寒、八热,小则一一大狱四门,各有四小狱,共为十六;小狱名为游增狱,谓受罪众生,游彼狱时,其苦转增故也。(梵语赡部洲,又云阎浮提,华言胜金洲。梵语踰缮那,又云由旬,华言...
《三藏法数》 / 665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Srota-ā auna,具称须陀般那,窣路多阿半那,窣路陀阿鉢囊。旧译入流,至流,逆流,沟港等。新译预流。声闻四果中初果之名也。入流者,初入圣道之义,逆流者,违背於生死之流也。断叁界之见惑,即得此果。大乘义章十七本曰:「须陀洹者是外国语。义释有叁:一当名正翻。名修无漏...
《佛学大辞典》 / 427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在阎浮提西方十二亿那由陀,至极乐国之中途,生於此国者,染着其国土之快乐,而起懈怠憍慢之心,不更进而生於极乐,故谓為懈慢国。疑佛智不思议,杂修自力之善根,而愿生於极乐者生之。菩萨处胎经二曰:「西方去此阎浮提十二亿那由陀,有懈慢界。国土快乐,作倡伎乐,衣被服饰,香...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同居土,同居土者,有秽有净。谓如此土娑婆世界,沙砾充满,即同居秽土也。西方安养世界,金宝庄严,无四恶趣,即同居净土也。虽净秽有异,皆是凡圣共住,故名同居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四恶趣者,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二、有余土,有余土者,谓二乘...
《三藏法数》 / 501字 / 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Niragraṇṭrha,又作荼健那,诺伽那。梵音Nagna译曰露身。裸形,有大力。好战。即大力神也。玄应音义二十五曰:「诺健那,谓露身,大力神名也。」俱舍颂疏世品四曰:「诺健那,此云露形神。」同智品二曰:「十凡象力当一香象力,二十香象力当一摩訶诺健那力。」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又作犍闥婆城、犍闥缚城、巘达嚩城。译寻香城、蜃气楼。乐人名為乾闥婆,彼乐人能幻作楼阁以使人观,故名之為乾闥婆城。而现於空中之蜃气楼类是,故亦称為乾闥婆城。以譬物之幻有实无也。智度论六曰:「犍闥婆者,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櫓宫殿行人出入,日转高转灭,此城但可眼见而无...
《佛学大辞典》 / 401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Madana,或作摩陀那,摩达那。又作摩陀罗。果名。译曰醉果。玄应音义叁曰:「末达那果,此译云醉果。」同二十叁曰:「末达那,或云摩陀那,又言摩陀罗,此云醉果。甚堪服食,能令人醉故以名焉。」慧琳音义十八曰:「摩达那果,西国果名也。此国无,其果大如檳榔,食之令人醉闷。亦...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姚秦罗什最后译出梵网经中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為二卷,题曰梵网经卢遮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后别录此下卷中偈颂已后所说之戒相為一卷,以便诵持。台祖智者名之曰菩萨戒经,弟子章安,记智者之说作义疏二卷。又华严之法藏,题曰梵网经卢舍那佛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今刊本略称梵...
《佛学大辞典》 / 330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杀父母,谓父母养育,恩同天地,为子者,当竭力孝养奉事,以报其恩,况行杀逆;若行此事,是为逆罪,即堕地狱。四分律云:若杀父母者,不许出家受具足戒也。(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 二、破和合僧,谓比丘集众行布萨时,和合作法,若后来者,当随顺寂默,或当出避。...
《三藏法数》 / 477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不染曰净,华乃对果而言,即因中所修之行也。谓二乘修习无漏之业,以七种净行为华,而证道果,故言七净华也。维摩经云: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是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无漏业者,谓修戒定慧之业,不漏落叁界生死也。) 一、戒净华,戒净华者,谓摄律仪等戒,即正...
《三藏法数》 / 535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又作俱陈那。城名。慧苑音义下曰:「俱珍那城,或言俱陈那耶。言俱陈者是名,此云大盆。那,法律也。昔此城未立之时,有一五通仙,名俱陈。而於此地置一大盆,畜水若池。恒在盆侧修仙法律,亦常為人说护净经及养生法。於后学徒,皆以师名及法為其姓氏。人眾渐广,即於此边建立城郭...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我生已尽,谓阿罗汉断见、思惑尽,更不受叁界生死,故云我生已尽。(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见、思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名见惑;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起诸贪爱,名思惑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梵行已立,梵行即净行也。谓阿罗汉由戒定慧之行,成就...
《三藏法数》 / 192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谓菩萨修此十法,化度众生,超生死海,到涅槃岸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檀那波罗蜜,梵语檀那,华言布施。运心普周曰布,辍己惠人名施。经云:菩萨为令众生心满足故,内外悉舍,而无所着,是名檀那波罗...
《三藏法数》 / 826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Vasubandhu,梵名婆藪槃豆,又曰婆修槃陀,译曰天亲,新作伐苏畔度,译曰世亲。波藪译曰世天,毘纽天之异名也。以父母求世天亲爱而名。或言為天帝之弟,故名天亲,婆藪槃豆传曰:「婆藪槃豆者,北天竺富娄沙富罗国(译曰丈安国)人,佛灭后九百年而出,兄弟叁人,皆名婆藪槃豆,长...
《佛学大辞典》 / 484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僧院司事务僧之总名。禪院诸役拟朝官,分两班,都寺,监寺,副寺,维那,典座,直岁诸役為东班,称此等僧為知事。僧史略中曰:「案西域知事僧总曰羯磨陀那,译為知事,亦曰悦眾,谓知其事悦其眾也。稽其佛世,饮光位眾於灵鷲,身子涖事於竹林,及沓婆摩罗年甫十六已证应真。其念身...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灌顶叁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佛说灌顶经神咒经一),谓受叁归者,有叁十六部之神王,将无量之眷属守护其人:一、弥栗头不罗婆,译曰善光,主疾命。二、弥栗头婆呵婆,译曰善明,主头痛。叁、弥栗头婆逻婆,译曰善力,主寒热。四、弥栗头抗陀罗,译曰善月,主腹满。五、弥栗头陀利奢...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亦名八解脱,出禅波罗蜜) 背,谓违背。舍,即弃舍。大智度论云:背此净洁五欲,舍此着心,故名背舍。修此观故,发无漏智慧,断叁界见、思惑尽,证罗汉果,即转名八解脱也。(净洁五欲者,若欲界,色、声、香、味、触即名粗弊五欲,名为不净;若色界、无色界,色、声、香、味、...
《三藏法数》 / 948字 / 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香水之海。围绕须弥山之内海,尽香水也。此有二:一莲华藏世界之香水海。华严经八曰:「彼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有大莲华。」探玄记叁曰:「為异彼染士咸烈海故,云香水海也。」更有一,為娑婆世界之香水海。俱舍论十一曰:「...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具名僧那僧涅。旧译,僧那為弘誓,大誓。僧涅為自誓。皆谓菩萨之四弘誓也。即自誓四弘誓谓之僧那僧涅。或言僧那為鎧,僧涅為着,着鎧也。是以鎧喻四弘誓之语。玄应师译為被甲。辅行一曰:「僧那西音,此云弘誓。」玄应音义叁曰:「僧那僧涅,应云摩訶僧那僧涅陀。旧译云摩訶言大,...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Kanakamuni,又作拘那牟尼。新称迦诺迦牟尼。译曰金寂。為过去七佛中之第五佛。於人寿四万岁时出生。演密钞八曰:「梵语迦诺迦牟尼,此云金色,即是七佛中第五俱那含牟尼如来,俱那含不正也。」见[迦那伽牟尼]条。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分段生死,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叁界果报,寿有长短分限,身有大小形段,皆不免于生死,是为分段生死。(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变易生死,因移果易名为变易。谓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既离叁界生死,出生方便等土,就其断惑证果之时,因移果易,论为生死,...
《三藏法数》 / 454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梵语韦陀,华言智论,即婆罗门所作邪论也。以世间之智,造养生等书,而有四种不同,故名四韦陀典。其书不曾传至东土。(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 一、阿由,梵语阿由,华言方命,亦曰寿。谓养生缮性之书也。(缮者,治也。) 二、殊夜,梵语殊夜(无翻),谓祭祀祈祷之书也。...
《三藏法数》 / 176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据长阿含经叁,则说佛自行乞食,到周那(即准陀)宅受最后之供养,食旃檀耳羹,食已说法,中夜命终。是小机之所见也,大小感见之不同不可和会。涅槃经疏四曰:「若见佛自行乞食,到纯陀舍食旃檀耳羹,中夜入灭,轝向双林以火焚身。此小缘劣见,若见纯陀悲感但献八斛四斗不思议供,...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毘陀罗法所用之鬼名。菩萨戒疏咸註中曰;「毘陀罗者。西土有咒法。咒死尸令起。谓使鬼去杀人。」文句十下曰:「吉遮起尸鬼。」见[毘陀罗]条。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普,遍也。门,即能通之义。谓菩萨以圆融中道,妙观通入,常住实际理地。故立此十门也。 一、慈悲普,慈能与乐,悲能拔苦。盖菩萨即于一念之中,遍观十界善恶苦乐,而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令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1131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谓须弥山等九山与周於各山间之八海也。是盖印度世界建立说所表之山海总数,以须弥山為中心,其周围有游乾陀罗等八大山,成列迴绕,而山与山之间,各有一海水,故总為九山八海。 据起世经一长阿含经十八等,所谓九山者:一、须弥Sumeru,二、佉提罗Khadiraka,叁、伊沙陀罗Iṣādhar...
《佛学大辞典》 / 1204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其说有二:(一)极短促之时刻也。文句八上曰:「一念时节极促也。」教行信证文类叁末曰:「一念者斯显信乐开发时剋之极促。」观无量寿经曰:「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然其时限,诸说不同。仁王般若经上曰:「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之一剎那,经九百生灭。」往生论註上曰...
《佛学大辞典》 / 710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五為汉语。梵语為般遮。旬為梵语之神通。即五神通也。玄应音义叁曰:「五旬,或言般遮,旬即五神通也。案阿闇世王女阿术达经云:悉得五旬是也,大品经等云五神通同一也。」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Puṣ a-nāga,译言龙树华。弥勒菩萨在此树下成道。大日经疏七曰:「龙华奔那伽者,此奔迦是龙树花。弥勒世尊於此树下成佛,其直言龙华者,是龙中所尚之花,西方颇有其种。」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陈那為新因明之祖。与迦毘罗仙之化石者问答,石為之裂。辅行十之一曰:「迦毘罗仙,恐身死,往自在天问。天令往频陀山取餘甘子食,可延寿。食已於林中化為石,如床大。有不逮者,书偈问石。后為陈那菩萨斥之。书偈,石裂。」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日本叡山所学之课业。一止观业,习法华之经疏也。二大日业,习大日经之经疏也。叁金顶业,习金刚顶经之经释也。四苏悉业,习苏悉地经之经记也。五一字业,习一字顶轮王经之经释也。六瑜祇业,习瑜祇经之经记也。初传教立止观遮那二业,於遮那业中摄大日业等诸业,后来渐分业於遮那...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障即障碍。如金刚经中,须菩提得无诤叁昧,盖由离此二障故也。(梵语须菩提,华言空生。) 一、烦恼障,烦恼即见、思惑也。谓须菩提证得第四阿罗汉果时,见、思二惑,俱已断尽;心空寂静,诤从何起?是故得于无诤,实由离此烦恼障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二、叁昧障,...
《三藏法数》 / 176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战遮婆罗门女,以木盂覆腹,诣佛所。於大眾中,言是佛子。天帝化白鼠,咬断其绳而落木盂,大眾大笑。见[旃遮]条。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小乘佛宝,谓如来隐其无量功德庄严之身,示现丈六紫金之相,以应声闻、缘觉、人、天等机,是名小乘佛宝。 二、小乘法宝,谓阿含等经,为声闻说四谛教,为缘觉说十二因缘教,令其依之而修,超凡入圣,是名小乘法宝。(梵语阿含,华言无比法。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三藏法数》 / 303字 / 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亦名叁种业,出大智度论并王法念处经) 一、福行,谓因修十善等福报,生欲界天上人间及阿修罗,享福受乐,故名福行。(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也。梵语阿修罗,华言无酒。) 二、罪行,谓因作五逆、十恶等罪...
《三藏法数》 / 216字 / 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Ka ilavastu,又作迦维,迦维罗阅,迦维罗越,迦毘罗,迦毘罗婆,迦比罗皤窣都,迦毘罗皤窣都,迦夷罗,迦维罗卫,迦比罗婆修斗,迦随罗卫,迦尾攞缚娑多,劫比罗伐窣堵等。城名。悉多太子之生处。释迦谱六曰:「迦维罗阅城,晋言妙德。」本行集经二十四曰:「迦毘罗婆苏都,隋言...
《佛学大辞典》 / 373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阿湿缚窭沙论师,梵语阿湿缚窭沙,华言马鸣。摩诃衍论云:过去世中,有一大王,名曰轮陀,有千白鸟,皆悉好声,若鸟出声,大王增德,若不出声,大王损德。如是诸鸟,若见白马,则出其声,若不见时,常不出声。尔时大王,遍求白马,终日不得。作如是言:若外道众,能令此鸟鸣...
《三藏法数》 / 412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一、性土,法性之理,非秽非净,非广非狭,犹如虚空,徧满於一切处,如常寂光土是也。二、相土,或名净土。或為秽土。随眾生之心行而有种种之差别者。见宗镜录八十九。 又一、净土,為金银琉璃所成种种庄严且无四趣五浊等之杂秽者,如西方之极乐世界是也。此中有报土化土之二。报...
《佛学大辞典》 / 556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卷,失译,即普超叁昧经奉鉢品之别译也。二百天子欲退大心,佛化作一人持百味饭食使献佛,佛即置鉢於地下入地中,至赖毘罗耶佛剎悬空中,使诸弟子索之,不得,最后,文殊师得索之,还献佛所,赖毘罗耶佛因為诸弟子说诸菩萨在娑婆世界行苦道,二百天子闻之,遂发大心。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 《佛说放钵经》Vairocana,又作卢遮那,嚧柘那。佛名。或為毘卢舍那之略名,或毘卢舍那為法身佛之名,卢舍那為报身佛之名。见[毘卢舍那]条。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Kaṭhina,又作迦提,羯絺那。衣名。译曰坚实,功德。比丘九十日安居行终后,人所供养之衣,此衣依安居之功,有五种之德,故名功德衣。五德者,一受此功德衣上不行作法(一云说净作法),畜餘分之衣,亦无罪(寻常以為长衣戒禁之)。二叁衣之中,不携一衣,经一宿亦无罪(寻常以為...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大日经之具题。经文六卷,供养次第一卷,共七卷,唐善无畏译。真言叁部经之一。胎藏界密部之本经也。见[大日经]条。兹将本经各家之着述列之如下。大毘卢遮那成佛经疏二十卷(唐一行记),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十四卷(唐一行述记),大毘虑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演密钞十...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Dāna ati,谓施主也。越為施之功德,已越贫穷海之义也。寄归传一曰:「梵云陀那鉢底,译為施主。陀那是施,鉢底是主。而言檀越者,本非正译。略去那字取上陀音转名為檀,更加越字。意道由行檀捨自可越渡贫穷,妙释虽然,终乖正本。」资持记曰:「檀越,亦云檀那,并讹略也。义净...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又作尼连禪那Nairañjana,河名。佛将成道,先浴此河,后坐菩提树下。玄应音义叁曰:「尼连禪河应云尼连禪那,或云熙连禪,此译云。尼者不也,连禪那者乐着也,名不乐着河也。」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梵语Khaḍga,又作竭誐。译云刀或剑。求祈愿成就时所用七物之一。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所谓:「如是计都,朅伽,伞盖,履盖,真陀摩尼,安饍那,药卢遮那等。」是也。慧琳音义叁十六曰:「朅伽唐云剑。」大日疏十一释朅伽曰:「刀以鑌為骨柄。」 又(动物)翻译名义集曰:「朅伽此云犀...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谓一法也。句為章句之义。即谓绝待无為清净之法身也。天亲之净土论,分极乐国土之庄严功德為十七句,如来之庄严功德為八句,菩萨之庄严功德為四句,总為叁种功德二十九句。此二十九句之庄严,略说之,则说入一法句,且自解之曰:一法句者,清净句也。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為法身也...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Vibhajyavādinaḥ,部计名。此部所说有是有非,须能分别简择,故名分别说部。是非小乘二十部等之部计,乃论者假定之名也。俱舍光记二十曰:「说非尽理,半是半非,更须分别,故名分别说部,梵云毘婆闍缚地。毘婆闍名分别,缚地名部,旧云毘婆闍婆提者讹也。」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须陀洹向,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谓此人将入须陀洹道,未至本位,不称为果,但称为向,言其从此向初果也。 二、斯陀含向,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谓此人将入斯陀含道,未至本位,不称为果,但称为向,言其从此向第二果也。 叁、阿那含向,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谓此人将...
《三藏法数》 / 195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谓于佛等十境,起修十念,摄伏乱心,勿使妄动;则正念现前,佛道可期矣。 一、念佛,谓于如来相好功德,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佛。 二、念法,谓诸佛教法,为修行之轨则,能除爱欲尘劳诸结使缚,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法。(结使者,谓一切惑业缠结,而能驱...
《三藏法数》 / 557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台家依付法藏传,从摩訶迦叶至师子尊者,於西天立二十叁祖,若加第叁祖商那和须同时之末田地,则有二十四祖。要皆金口相承至师子尊者而穷尽也(止观一)。然禪家於西天立二十八祖,此说出於慧炬之宝林传,成於明教之传法正宗记。明教以达磨多罗禪经之达磨多罗為菩提达磨之别名,而...
《佛学大辞典》 / 349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南麼叁曼多勃驮喃,阿,摩訶奢底蘗多,舍底迦罗,鉢罗(二合)舍摩达磨儞栗惹多,阿婆缚娑嚩婆嚩达磨,叁曼麼多鉢罗鉢多,莎訶。Namaḥ samantabuddhānāṃ Aḥ Mahāśāntigata Śuddhikara rasama-dharmanirjāta abhāvasvabhāvadharma samanta rā ta Svāhā大日经疏八,同...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Jambunadasuvarṇa,又作炎浮檀金,阎浮那提金,阎浮那陀金,剡浮那他金。金名。其色赤黄,带紫焰气。阎浮為树名。檀或那提,译曰河。阎浮树下有河,曰阎浮檀。此河中出金曰阎浮檀金。即阎浮河金也。智度论叁十五曰:「此洲上有树林,林中有河,底有金沙,名為阎浮檀金。」玄应音义...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帝释天之宫殿,在善见城内,名殊胜殿。俱舍论十一曰:「於山顶中有宫名善见,面二千半,周万踰缮那。金城量高一踰缮那半,其地平坦,亦真金所成。俱用百一杂宝严饰。地触柔软,如妒罗绵。於践躡时,随足高下。是天帝释所都大城,於其城中有殊胜殿,种种妙宝,具足庄严,蔽餘天宫,...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乾闥婆城也。西域之伎人,名乾闥婆Gandharva,幻作城郭,须臾则灭,名曰乾闥婆城,又海上之蜃气楼,名乾闥婆。以譬不实之法也。往生十因曰:「水镜像,(中略)阳炎婆城。」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言请,言请者,谓以言说而请问也。即华严第一会叁昧品中,普贤菩萨以言重请下之叁品是也。(叁品者,世界成就品、华藏世界品、毗卢遮那品也。) 二、念请,念请者,谓不兴言说,唯以念想而请问也。即第二会如来名号品中,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为现神通等,是名念请。
《三藏法数》 / 119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遮日光而生之薄闇色。十二显色之一。俱舍论一曰:「障光明生,於中餘色可见名影。」 又影自实体生,而无实性,故以譬因缘生之事物。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影,从业缘生。」无量寿经下曰:「知法如电影,究竟菩萨道。」金刚经曰:「一切有為法,如梦幻泡影。」 又以譬物之不相...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又作迦吒布单那Katabhūtana,又Kaṭa ūtana,译曰奇臭鬼。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羯吒布怛那,旧言竭吒富呾那,此云极臭鬼,或言奇臭鬼也。」慧琳音义十八曰:「羯吒布但那鬼,唐云叫譟作灾怪鬼。」首楞严经曰:「迦吒富单那。」梵语杂名曰:「迦吒布单那。」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大海浩瀚无边,须凭人导引,乃能顺济。然诸商众,自非一心敬信其言,随所指示,则何以获安隐而致利益哉?菩萨于生死大海,作大导师,令诸有情,皆得远离险难恶趣,证入真空涅槃,故以海导师为喻。(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得他信许,菩萨于一切善法悉能了悟,精进勤修,为...
《三藏法数》 / 767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Kanakamuni,又作羯诺迦牟尼。佛名。旧称拘那含牟尼。译曰金寂,金仙人。贤劫中之第二佛。过去七佛中之第五。人寿叁万岁时生於清净城。智度论九曰:「迦那伽牟尼,秦言金仙人。」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羯诺迦牟尼,旧言拘那含牟尼,此云金寂也。」慧琳音义十八曰:「羯诺迦牟尼,唐...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梵语,那伽Nāga,长身,无足,蛇属之长也。八部眾之一。有神力。变化云雨。智度论曰:「那伽,秦言龙。」梵语杂名曰:「龙,梵名曩誐。」善见论十七曰:「龙者长身无足。」慈云之天竺别集上曰:「天龙一鳞虫耳,得一渧之水,散六虚以為洪流。」辅行四曰:「龙得小水以降大雨。」五...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资粮位,资粮位者,如人远行,必赍粮以为路资也。其位有叁:一、五停心,二、别相念,叁、总相念。若欲出于叁界,必以此叁种观法,而为资粮也。(五停心者,一多贪众生不净观、二多嗔众生慈悲观、叁多散众生数息观、四愚痴众生因缘观、五多障众生念佛观。别相念、总相念者,...
《三藏法数》 / 444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娑婆世界之译名。此界眾生忍為恶故,又诸菩萨,為教化忍受劳倦故,名曰堪忍世界。文句二下曰:「娑婆此翻忍。其土眾生,安於十恶,不肯出离。从人名土,故称為忍。悲华经云:云何名娑婆?是诸眾生。忍受叁毒及诸烦恼,故名忍土。」玄赞二曰:「梵云索訶,此云堪忍。诸菩萨等,行利...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五臺山路上有一婆子,凡有僧,问臺山路向甚麼处去。婆云:驀直去。僧纔行叁五步。婆云:好个师僧又恁麼去?后有僧举似赵州。州云:待我去勘过这婆子。明日便去,亦如是问。婆亦如其答。州还,谓眾云:臺山婆子,我勘破了。」见会元赵州章,无门关叁十一则,从容录十则。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五道者,天、人、地狱、饿鬼、畜生也。若言六道,则加阿修罗。此不言者,以阿修罗一道,摄于天、人、畜生、饿鬼诸趣之中故也。(梵语阿修罗,华言无端正。) 一、天道,天者,最高最上,极大极尊,受用出于自然,快乐莫非如意,由昔广修净行故感此报,是名天道。 二、人道,人...
《三藏法数》 / 410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Mahāvairocana,台家依普贤观经译為徧一切处,密家译為大日,皆為法身如来之极称。普贤观经曰:「释迦牟尼,名毘卢遮那徧一切处。」法华文句九曰:「法身如来名毘卢遮那,此云徧一切处。」大日经疏一曰:「梵音毘卢遮那者,是日之别名,即除暗徧明之义也。然世间日则别方分,若照...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又曰鞞世师。新称吠世史迦Vaiśeṣika,译曰胜。古仙所造之论名。成劫末,人寿无量岁时,有外道出世,名嗢露迦,译曰鵂鶹。又号羯拏僕,译曰食米斋。此人多年修道,成就五通。证六句义為宗,因而造论,名吠世史迦,此译曰胜论。以诸论无匹故也。以彼為胜论之师,故亦称胜论师。其后...
《佛学大辞典》 / 519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谤大乘,大乘即佛菩萨所乘之法也。谓人宿无善种,不能信受如来之法,而于大乘经典,妄生谤毁;既无修种之因,当受地狱之报。如世重病,实难治也。 二、五逆罪,逆者违悖天理也。谓人于父母,当竭力孝养,以报其恩,而反害之。僧之和合,得成道业,利益于人,反离间而破散之...
《三藏法数》 / 314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又名八敬法,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如来成道之十四年,姨母求出家,佛不许之,盖以正法千年,若度女人,则减五百也。阿难叁请,便传八敬法,使向彼说。若能行之,则听女出家。姨母顶戴信受,乃得戒。由得戒之十缘而正法亦復千载。四分律四十八曰:「佛告阿难,今為女...
《佛学大辞典》 / 439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