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3 条搜索结果

月宫

月天子之宫殿。即月之世界。起世经十曰:「月天子宫,纵广正等,四十九由旬,四面周围,七重垣墙,(中略)七宝所成,(中略)月天宫殿,纯以天银天青琉璃,而相间错。(中略)彼月天子最胜宫殿,為五种风摄持而行。何等為五?一持,二住,叁愿,四摄,五行。以此五风所摄持故,月...

《佛学大辞典》 / 328字 / 7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十五、迦尸国王白香象养盲父母并二国缘

昔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言:“有八种人,应决定施,不复生疑。父母以佛及弟子,远来之人,远去之人,病人,看病者。” 诸比丘白佛言:“如来世尊!甚奇甚特!于父母所,常赞叹恭敬。” 佛言:“我非但今日,过去已来,恒尊重恭敬。” 诸比丘问言:“尊重赞叹,其事云何?” 佛...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779字 / 7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嗢钵

见[]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7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劫比

又作金毘天,俱鞞天。慧琳音义叁十一曰:「劫比,梵语云矩吠,旧云俱鞞,天名也。」见[迦毘]条。劫比者Ka ila,金毘者Kumbhira,俱鞞者Kubera也,时时混用之。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7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一合相

世界為微尘之集合者。故称世界為一合相。华严经大疏演义钞曰:「一合相者,眾缘合故。揽眾微以成於色,合五阴等,以成於人,名一合相。」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7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心经真言

揭諦揭諦Gātigāti者,揭為行不可得之字,乘如之行,是為真行,故曰行如。此二者初為声闻之行,次為缘觉之行也。波揭諦Pragāti者,波為圆满最胜之义,揭諦如上。是诸大乘之行也。胜於前之二乘行。故曰波。波僧揭諦Prasaṁgāti者,僧為合之义,对译之心经,注為究竟,譬如...

《佛学大辞典》 / 216字 / 7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六根互用

六根互用者,谓眼等六根更互而有其用也。如涅槃经云: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一根既尔,余根亦然。此真六根互用也。若据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所明,谓人以持经力故,得胜根用,虽未入初地,亦能一根具五根用,此相似六根互用也。若此言阿那律陀,无目...

《三藏法数》 / 737字 / 7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佛眼曼陀

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曰:「大金刚吉祥佛母復说画像曼拏法:取白净素羂等於自身量图画之,凡一切瑜伽中像皆自坐等量画之;於中应画叁层八叶莲华,中画我身;当我前一莲华上画一切佛顶轮王,手持八轮金刚宝轮;於此次右旋布七曜使者;次於第二华院当顶轮王前画金刚萨埵;次於右...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Ut ala,又作嗢鉢,优鉢,乌鉢,花名。译曰青黛花,青莲花。其花青色,叶细长,香气颇高。摩訶般若行瑫音义曰:「乌候反,此云青莲花,又云青黛花。」慧琳音义二曰:「嗢鉢花,唐云青莲花。其花青也,叶细陿长,香气远闻,人间难有,唯无热恼大龙池中有,或名...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7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优鉢龙王

法华经序品所列八龙王中之一。文句二上曰:「,此云黛色莲花池,龙依池住,从池得名。」法华义疏二曰:「龙者,从莲华池作名也。」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7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摩呼洛伽

Mahoraga,莫呼洛伽摩,旧曰休勒,摩睺伽,新曰莫呼洛伽,摩护囉誐。八部眾之一。大蟒神也。胎藏界第叁院之一尊,释迦如来之眷属也。是為大日如来普门示现之一法门身,一类眾生,因此法而遂得到於一切智地。大日经一曰:「尔时执金刚秘密主,於彼眾会中坐。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

《佛学大辞典》 / 449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牛头山

梵名瞿室[飢-几+夌]伽Gosriṅga,又译牛角山。在新疆闐市南十叁里。西域记第十二所谓:「王城西南二十餘里,有瞿室[飢-几+夌]伽山,唐言牛角。山峰两起,岩隒四绝。於崖谷间建一伽蓝,其中佛像,时放光明。昔如来曾至此处,為诸天人略说法要,悬记此地当建国土,敬崇遗法,遵习大...

《佛学大辞典》 / 469字 / 7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Rākṣasa,又具曰剎娑,叉婆。女曰叉私(Rākṣasi)。恶鬼之总名也。译為暴恶可畏等。按剎本為印度古民族之名称。至雅利安人。遂成為畏恶之名词。又谓剎男。黑身朱发录眼。剎女。為绝美之妇人。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剎娑,或言阿落剎娑,是恶鬼之通名也。又云叉娑,此...

《佛学大辞典》 / 282字 / 7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Dī aṁkara,又曰提竭,提洹竭。佛名。译言燃灯,锭光。玄应音义叁曰:「提竭,或云提,此云锭光,亦曰燃灯佛是也。」可洪音义二曰:「提洹竭,中户官反,亦云提竭,此云锭光,即燃灯佛也。」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7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五教章

叁卷,唐法藏着。述自宗所立五教之教义。本书题名不一。本之上中两卷,题曰华严一乘教记,七字题也。本之下卷,题曰华严经中一乘五教分齐义,十一字也。唐本叁卷,俱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宋净源序曰:华严一乘教分记。新崔致远所着贤首传中曰华严五教章。宋朝四大家,皆用...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7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二十空

一、内空,谓内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无自性,故名内空。 二、外空,谓外之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皆无自相,故名外空。 叁、内外空,谓六根、六尘、六识,都无自性,故名内外空。(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四、空空,谓一切法皆空,此空亦空,故名空...

《三藏法数》 / 715字 / 7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鱼篮观音

即马郎妇观音也。為叁十叁观音之一,手持鱼篮因有此名,又有水上乘大鱼之形像。宋濂鱼篮观音像讚序曰:「予按观音感应传,唐元十二年,陕右金沙滩上,有一美艷女子,挈篮鬻鱼,人竞欲室之。女曰:妾能授经。一夕能诵普品者,事焉。黎明能者二十。女辞曰:一身岂堪配眾夫耶?请易...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7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石蜜

冰糖也。善见律十七曰:「广州土境,有黑石蜜者,是甘庶糖,坚强如石,是名石蜜。伽陀者,此是蜜也。」法华玄义七曰:「言石蜜者,正法念经第叁云:如甘蔗汁器中火煎,彼初离垢名颇尼多。次第二煎,则渐微重,名曰巨吕。更第叁煎,其色则白,名曰石蜜。」本章曰:「一名乳糖,又名...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7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佉楼书

又作佉卢书,驴仙所造之书。百论疏上之下曰:「外云:昔有梵王,在世说七十二字,以教世间,名佉楼书。世间敬情渐薄,梵王贪吝心起,收取吞之,唯阿两字从口两边堕地。世人贵之以為字王,故取字置四韦陀首,以阿字置广主经初。(中略)毘婆沙云:瞿毘婆门造梵书。佉卢仙人造...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7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嗢鉢

嗢鉢之略。玄应音义二十一曰:「乌没切,旧言优鉢,此云黛花也。」见[]条。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7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布利迦

Pūrikā,饼名。大日经疏七曰:「布利迦译云着鑑饼,以种种上味合,為鑑作之。」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7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佛还国始见

佛成道后六年始还迦毘城,见父王。此时年六岁,耶输陀使持一欢喜丸於大眾中觅父奉之。直往佛所施之。见佛本行集经五十五。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伊沙驮

Īśādhara又作伊沙陀。山名。俱舍光记十一曰:「伊沙驮山,此云持轴。山峰上耸,犹如车轴。此山能持,故名持轴。」玄应音义二十四曰:「伊沙驮,旧言伊沙陀,此言自在持,亦言持轴。」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7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八功德水

八功德水,谓阿弥陀佛极乐净土池中之水,有八种功德也。 一、澄净,谓其水澄渟洁净,是为澄净功德。 二、清冷,谓其水清滢凉冷,是为清冷功德。 叁、甘美,谓其水甘甜嘉美,是为甘美功德。 四、轻软,谓其水轻浮柔软,是为轻软功德。 五、润泽,谓其水滋润泽物,是为润泽功...

《三藏法数》 / 216字 / 7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末伽梨拘赊梨

又曰末伽梨俱舍梨Maskārī Gośāli utra(巴Makkhali Gosāla,又Makkhali Gosāla urtta),具曰末伽梨拘赊梨子。子之一字汉语也。六师外道之一。末伽梨為其人名,拘赊梨為其人母名,子谓拘赊梨之子也。如言舍利子。註维摩经叁:「什曰:末伽梨字也,拘赊梨是其母也。」慧琳音义...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7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羼提梵志本生

四十四、 昔者菩萨,时为梵志,名羼提,处在山泽,树下精思,以果泉水而为饮食。内垢消尽,处在空寂,弘明六通得尽知之。智名香熏闻八方上下,十方诸佛、缘一觉道、应仪圣众靡不咨嗟。释梵四王、海龙地祇,朝夕肃虔叉手稽首,禀化承风拥护其国,风雨顺时,五谷丰熟,毒消灾灭...

《六度集经》 / 833字 / 6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十六善神

是丛林转读大般若经时,揭释尊与此十六神也,载於陀尼集经叁。般若波蜜大心经曰:「达哩底囉瑟吒大将,禁毘嚕大将,缚日嚕大将,迦毘大将,弥覩大将,哆怒毘大将,阿儞嚕大将,娑儞嚕大将,印捺嚕大将,波夷嚕大将,摩虎嚕大将,娇尾嚕大将,真特嚕大将,缚吒徒嚕大将,尾...

《佛学大辞典》 / 979字 / 6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拘耆

鸟名。见[鳩夷]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一时

一时者,佛与弟子说听合之时也。是故诸经之首,皆言一时。法华文句云:闻持合非异时。是也。(闻持者,弟子从佛闻法而受持也。)

《三藏法数》 / 64字 / 6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迦邻提

Sāiasa Kāraṇḍa(Dual),二鸟名。丽本之涅槃经叁,作「娑娑鸟迦邻提。宋,元,明叁本之涅槃经叁,作「娑迦邻提。」见[沙邻提]条。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6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庚申会

庚申之夜,以青面金刚之像為本尊,造猿形為神,设祭供彻夜,以满足眾愿,谓之守庚申。是本出於道家避叁尸之说,更无佛教之典据。但吾国佛者之者甚多。僧史略下曰:「近闻周郑之地,邑社多结守庚申会。初集鸣铜鈸,唱佛歌讚。眾人念佛行道,或动丝竹,一夕不睡。以避叁彭奏上帝,...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金襴衣

金缕织成之袈裟。又曰金色衣,金色[(畾/(冗-几+互))毛]衣,黄金[(畾/(冗-几+互))毛]衣,金缕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爱道,上之於释尊,其因缘散见诸经论。依贤愚经第十二,佛母摩訶波闍波提,於佛出家后,手自纺织,作金色之[(畾/(冗-几+互))毛],既见佛,喜发心髓,持奉如来...

《佛学大辞典》 / 931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囉尔迦

Rājīkā,一作尔迦。译曰芥子。用於降魔之法。大日经息障品曰:「或以尔迦,微妙共合,行者造形像,而以涂其身。」同疏九曰:「用芥子及诸毒药,二种相,作彼為障者形像,而用涂之,令彼身如火烧速被中伤。」同义释曰:「囉尔迦,此云芥子,其味辛辣,是降伏相应性类。」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6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频婆娑

Bimbisāra,佛在世摩竭陀国王之名。又作洴沙,瓶沙,萍沙。新曰频毘娑。古译為顏色端正模实等。模实者,身模充实之义。又译形牢。玄奘译為影坚,义净译為影胜。深归佛法。积善根虽多,终為逆子阿闍世王幽囚,幽中照於佛之光明,证阿那含果而死。频婆娑王请佛供养经曰:「摩竭...

《佛学大辞典》 / 352字 / 6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檀那

Dāna,又作陀那。译曰施。陀那鉢底Dāna ati,译曰施主。遂略称施主為檀那或檀越。慧琳音义上曰:「檀,具云檀那,此云施。」寄归传一曰:「梵云陀那鉢底,译為施主。陀那是施,鉢底是主。」翻译名义集曰:「要览曰:梵语陀那鉢底,唐言施主,今称檀那。讹陀為檀,去鉢底留那也,...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6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四梦

一、四大不梦,谓或梦山崩,或梦自身飞腾虚空,或梦见虎狼及贼追逐,此因地水火风四大不调,心神散逸,故有此梦,是名四大不梦。 二、先见梦,谓日间先见男女苦乐等境,夜则随梦,犹如日间所见,是名先见梦。 叁、天人梦,谓若人修善,乃感天人为现善梦,令其善根增长;若...

《三藏法数》 / 193字 / 6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十六大阿

梵语阿汉,华言无学,谓其生死已尽,无法可学;又云无生,谓其断见、思惑尽,无复叁界受生;又云应供,谓其应受人天供养;又云杀贼,谓其能杀烦恼之贼。以其皆具叁明六通,无量功德,故称为大。此阿汉,承佛敕故,以神通力,延自寿量,住于世间,守护正法,至今犹未入灭。若...

《三藏法数》 / 852字 / 6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六十四书

印度所行之一切外典也。佛本行集经十一曰:「一、梵天所说书,Brāhmī(今波门书正十四音是)。二、佉卢虱吒书,Kharoṣṭī(隋言驴唇)。叁、富沙迦仙人说书,Puṣkarasārī(隋言莲华)。四、阿迦书,Aṅgali i(隋言节分)。五、懵伽书,Vaṅgali i(隋言吉祥)。六、耶懵尼...

《佛学大辞典》 / 1921字 / 6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七佛八菩萨

七佛者:维卫佛、式佛、随弃佛、拘留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八菩萨者:文殊师利菩萨、虚空藏菩萨、观世音菩萨、救脱菩萨、跋陀菩萨、大势至菩萨、后大势至菩萨、及坚勇菩萨。见七佛八菩萨神咒经一。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6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优钵龙王

法华经序品所列八龙王中之一。文句二上曰:「,此云黛色莲花池,龙依池住,从池得名。」法华义疏二曰:「龙者,从莲华池作名也。」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6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赤袈裟

又作赤衣,絳袈裟,赤絳衣等。根本毘奈耶叁十九,以青泥赤叁色為佛制之坏色,曰:「赤者谓树赤皮。」是為十诵律十五所谓之茜色,四分律十六等所谓之木兰色,非為纯赤色。故十诵律十五,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八,禁用青黄赤白黑五种之纯色,谓若得赤衣,应叁种净。毘奈耶杂事二十九曰:...

《佛学大辞典》 / 359字 / 6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制怛

Caitra,星名。此星现於正月,故名正月曰制怛月。俱舍光记叁十曰:「制怛,是星名。正月出现,正月从此星為名。」西域记二曰:「春叁月,谓制怛月,吠舍佉月,逝瑟吒月。」 又人名。以此人生於此月,故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制怛,人名也。此正月星名,西国立名多此也...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6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一剎那

Kṣaṇa,谓时之极少。曰一剎那。俱舍论十二曰:「极微字剎那,色名时极少。」仁王经上曰:「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经九百生灭。」俱舍论十二曰:「何等名為一剎那量,眾缘合,法得自体顷,或有动法,行度一极微,对法诸师说,如壮士一疾弹指顷,六十五剎那,如是名為一...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6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受记

法华经人记品曰:「尔时,佛告: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蹈七宝华如来。」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睺阿修

Rāhuasura,具曰阿修。四种阿修王之一。译执月。此阿修王与帝释战时,能以其手执日月,障蔽其光,故名。法华文句二曰:「睺者,此云覆障,障持日月者也。」法华嘉祥疏二曰:「睺者,此云障持,又云吸气。(中略)问何故修手障月?答:婆沙云:月是帝释军...

《佛学大辞典》 / 334字 / 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色蕴有五种相

一、自相,自相者,即色身诸法自相,谓坚是地相,湿是水相,暖是火相,动是风相,各别不同故也。 二、共相,共相者,即色身诸法合之相也。谓此色身皆从地、水、火、风,合为相也。 叁、所依能依相,所依能依相者,谓色身。四大种子是所依相,四大造色是能依相也。(四大者...

《三藏法数》 / 218字 / 6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八识

一、眼识,谓眼以色为缘,而生眼识。眼识依根而生,眼根因识能见,而能见者,是名眼识。 二、耳识,谓耳以声为缘,而生耳识。耳识依根而生,耳根因识能听,而能听者,是名耳识。 叁、鼻识,谓鼻以香为缘,而生鼻识。鼻识依根而生,鼻根因识能嗅,而能嗅者,是名鼻识。 四、舌...

《三藏法数》 / 714字 / 6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一、理,二乘之圣者同断见思之惑,同证无為之理也。二、事,就二乘之凡僧而言。有六种:一、戒,谓同修也。二、见,谓同解也。叁、身,谓同住也。四、利,谓同均也。五、口,谓无諍也。六、意,谓同悦也。以此理事二名為僧伽,僧伽者,合之义也。见名义集一。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6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Airāvaṇa,又作[[口垔]]婆那,白象王名也。天帝释所乘。」同十六曰:「伊跋象,此象王名。天帝释常所乘,有大神通。」华严经六十六曰:「伊婆拏大象。」 又龙王名。本行集经叁十七曰:「尔时海内伊鉢王,既受龙身。」经注曰:「尹鉢,隋言霍香叶。」慧琳音义叁十八曰:...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6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十六知见

谓未见正道之人,于五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计有我、我所,计我之心,历于诸缘,即有十六知见之别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我者,谓于五阴中妄计有我也。我所,即五阴身等也。) 一、我,谓于五阴等法中,无明不了,妄计有我、我所之实,故名为我。 二...

《三藏法数》 / 695字 / 6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腊八粥

宋时东京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诸大寺,送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见天中记。又清嘉录卷十二曰:「案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初八日為腊日。魏臺访议汉以戌腊,魏以丑腊,以腊非定以初八日也。又西域诸国志云:天竺国十二月十六日為腊,而唐书历志以十二月為腊月,故八日為腊八。吴自牧书...

《佛学大辞典》 / 567字 / 6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敬者,同爱敬也。此六者,通名敬。盖外同他善,谓之;内自谦卑,谓之敬。今称僧为六,盖出于此。 一、同戒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理,知罪不可得,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名...

《三藏法数》 / 522字 / 6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Rāhu,又作护,星名。以能障蔽日月而使蚀,故印度传说谓之阿修王。大日经疏四曰:「睺是交会蚀神。」希麟音义六曰:「睺或云护,此云暗障,能障日月之光明,即暗曜也。」见[睺阿修]条。 又佛子,略曰睺。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6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九十五种外道与九十六种外道

经论中举西域外道之总数有九十五种与九十六种之二说。九十六种者,六十华严经十七曰:「令一切眾生得如来幢,摧灭一切九十六种诸邪见幢。」央掘摩经四举往昔自佛慧比丘生种种之苦行外道,其结文曰:「如是九十六种,皆因是比丘种种形类,起诸妄想,各自生见。」增一阿含经二十曰...

《佛学大辞典》 / 922字 / 6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香丸

种种之香末為一丸者,以譬一法之中具无量之佛法也。首楞严叁昧经上曰:「譬如有王若诸大臣,百千种香捣以為末。若有人来索中一种,不欲餘香,共相熏杂。坚意!如是百千眾香末中可得一种不杂餘不?不也世尊。坚意!是菩萨以一切波蜜熏身心故,於念念中常生六波蜜。」光明玄义...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6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八大童子

又云八大金刚童子,不动尊之使者也。八大童子仪轨曰:「一慧光菩萨,二慧喜菩萨,叁阿耨达菩萨,四指德菩萨,五乌俱婆誐,六清净比丘,七矜羯,八制吒迦,是等使者,四智四波蜜,為亲随顺大日教令故显现此形,围绕圣无动尊也。」 一、慧光童子,面貌少忿怒,着天冠,身色黄白...

《佛学大辞典》 / 612字 / 6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坚固林

树之译。此树冬夏不凋,故以意译曰坚固。晋译泥洹经一曰:「坚固林中双树间。」凉译涅槃经一曰:「娑双树间。」涅槃经会疏一曰:「娑双树,此云坚固,四方八株。」玄应音义二曰:「娑,泥洹经作坚固林。」名义集叁曰:「娑,此云坚固。北远云:冬夏不改,故名坚固。」...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6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毘伽

Vyākaraṇa,新译曰毘耶羯刺諵,又云毘何羯唎拏。译曰声明记论。关於五明中声明,即语学之俗书总名也。慈恩寺传叁曰:「印度梵书名為记论,其源无始,莫知作者。每於劫初,梵王先说,传授天人。以是梵王所说,故曰梵书。其言极广,有百万颂,即旧译云毘伽论者是也。然其音不正。...

《佛学大辞典》 / 1271字 / 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吉祥瓶

不空羂索陀尼自在王咒经上曰:「以赤铜作吉祥瓶,盛满一切诸妙香药末尼真珠金银等宝,杂盛之,以杂华绳繫其瓶顶。」大疏八曰:「吉祥瓶法,当用金银等宝,乃至无者应以瓷或净瓦為之,极令圆满端正。」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6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Śālavana,娑者坚固之义,因而谓之坚固林。慧苑师云高远之义也。佛在拘尸那城阿利跋提河边,娑树四方各二株双生中间入灭,故佛之入灭处谓之娑林,而曰娑树间。又云牛角娑林。牛角者表双树。或言角者拘尸那城之别名。又佛涅槃时,双树悉变白如白鹤,故谓之鹤树。玄应音...

《佛学大辞典》 / 425字 / 6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修多

Sūtra,又作修单,修妒路,修多阑,修单兰多。以綖為正翻。谓如以綖(线字同)贯花,使之不散。言教能贯穿法义使不散失,故名之為綖。其餘经文谓為契经,经本等者,义译也。新作素怛缆,素呾缆,苏多,苏呾。译綖或契经。綖之义如前。契经者,契於理,合於机,故曰契。贯穿...

《佛学大辞典》 / 1194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白伞盖神咒

又曰佛顶咒。白伞盖者,佛顶尊之名也。白伞盖佛顶尊所说之陀尼,名為白伞盖神咒。首楞严经所说总有四百二十七句。其中最后之八句,称為心咒,特念诵之。梵名萨怛多般怛。译為白伞盖,与妄染不相应為白,徧覆一切為盖,即如来藏心也。楞严经七曰:「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訶萨怛多...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6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七空

由凡夫执着妄想自性,故如来为说空法以破之。诸经所说空义不一,今言七种者,乃赴一时之机,如应病与药也。 一、相空,谓一切诸法之性,自他共离之相皆空,是为相空。(一切性者,即自他共离之四性也。谓如计一念心从根生即自性,从尘生即他性,根尘合生即共性,离根尘生即离性...

《三藏法数》 / 478字 / 6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轮藏

於大层龕中心,建一柱,开八面,架一切经,设机轮,使可旋转,谓之轮藏。一旋之,则与看读同其功。梁傅大士创之。释门正统塔庙志曰:「復次诸方梵剎立藏殿者,初梁朝善慧大士(傅翕玄风),愍诸世人虽於此道颇知信向,然於赎命法宝,或有男女生来不识字者,或识字而為他缘逼迫不暇...

《佛学大辞典》 / 386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憍梵波提入水定涅槃

智度论二曰:「佛既入灭,摩訶迦叶欲结集叁藏,议言谁能结集毘尼法藏者?长老阿泥卢豆言:舍利弗有好弟子,名憍梵波提,能知毘尼法藏。今在天上尼利沙树园中住,可遣使请来。迦叶便遣下座比丘,召憍梵波提。比丘至天上,传迦叶意。憍梵波提语比丘言:召我日佛灭度耶?比丘言实如所...

《佛学大辞典》 / 366字 / 6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Surā,又作苏,译曰酒。顺正理论叁十八曰:「窣者,谓米麦等如法烝煮。麴蘗汁投诸药物,酝酿具成酒色香味,饮已昏醉。」瑜伽略纂十一曰:「窣者,米酒也。迷隶(Meraya),即果酒也。末陀(Mada),蒲桃酒也。」梵语杂名曰:「苏。」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6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真空观四句

真空者,法界之理也,依理而观,故名真空观。 一、会色归空,会即融会,色即根身世界也。谓根身世界,本是真如一心,与生灭合而有。今观此色,都无实体,归于真心之空,故云会色归空。(根者,谓眼等诸根。身即色身也。) 二、明空即色,明即明了,谓了真空之理,不异于色;...

《三藏法数》 / 263字 / 6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结胎五位

一、揭逻蓝,梵语揭逻蓝,华言杂秽。谓人于胎位中,初七日内,受质之相,状如凝酥,是名揭逻蓝。 二、頞部昙,梵语頞部昙,华言疱。谓人于胎位中,二七日内,形成之相,状如疮疱,是名頞部昙。 叁、闭户,梵语闭户,华言凝结。谓人于胎位中,叁七日内,形成之相,状如厚肉,是...

《三藏法数》 / 214字 / 6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海眾

眾僧一味合,譬如海也。释氏要览下曰:「海眾,增一经云:眾僧如彼大海,流河决水以入乎海,便灭本名,但有大海之名。」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6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金波

金毘之异音。杂阿含经四十八曰:「佛住王舍城金婆山,金婆鬼神住处石室中。」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6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薄拘

Vakkula,又作薄矩,薄俱,薄婆拘,缚矩,波鳩蠡。汉名。译曰善容,或伟形。法华文句二曰:「薄拘者,此云善容,或伟形,或大肥盛。(中略)色貌端正,故言善容也。」玄应音义二十五曰:「薄俱,旧言薄俱,此云善容,持一不杀戒得五不死者也。」俱舍宝疏二十二...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6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谓异口同音也。行事钞下之一曰:「口赏劳。」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6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二十种小乘外道涅槃

【一小乘外道论师】此外道师说诸受阴重如灯火灭种坏风止名为涅槃(阴即身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外道方论师】此外道师说最初生诸方从诸方生世间人从人生天地天地灭没还入彼处名为涅槃(诸方即四方也)。 【叁外道风仙论师】此外道师说风能生长命物能杀命物风造万物能坏万物名...

《三藏法数》 / 1256字 / 6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七七斋

人命终后未受报之间,是中有也,中有之寿命但极於七日而死,死而復生,未得生缘,则至七七日,七七日,罪业审定,方受其报。此间亲属為亡者修追福,则转劣而為胜云。古婆沙论五十叁曰:「尊者奢摩达多说曰:中有眾生,寿七七日。尊者须蜜曰:中有眾生寿命七日,所以者何?彼身累...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鳩夷

Kokila,又作鳩那、拘耆那、拘耆、拘翅、拘枳、俱繫、瞿翅、瞿师、鴝[只鸟]、俱枳、瞿枳、具史等。鸟名。译曰好眼鸟,好声鸟,美音鸟,鵶鸥等。玄应音义五曰:「鳩夷,或云居枳鸟,此云好声鸟。」同十曰:「拘耆。或作拘翅。梵音转也。译云好声鸟...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6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嗢鉢

见[]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宾头卢颇

Piṇḍolabharadvāja,具曰宾头卢颇堕誓。略曰宾头卢或宾头。十六汉中之第一宾头卢尊者也。永住於世,现白头长眉之相。名宾头卢,姓颇堕,又曰宾头卢突闍,宾度惰闍。宾头卢翻言不动,颇堕译言捷疾,利根,重瞳等。婆门十八姓名之一。此人原為拘舍弥城优陀延王(...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叁部明妃

佛部之明妃為无能胜菩萨,莲华部為多菩萨,金刚部為金刚孙那利菩萨也。见诸部要目。明王与明妃,其叁摩地相异,明王安立其种子,明妃含藏此种子使之能出生也。大日经疏九曰:「復次若男女交会因缘种子託於胎藏而不失坏,即是相加持义。如是诸佛国王明妃合共生毘富种子,為大...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香神

又云香音神。八部眾之一,乾闥婆神Gandharva食香,从身放香,故云香神。玄应音义叁曰:「犍沓,又云犍陀,又作乾沓婆,或云犍达婆,或云乾闥婆。旧名也,今正言犍达缚。此云嗅香,亦云乐神。一云食香,旧云香神,亦近也。经中亦作香音神也。」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6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力士生地

拘尸那城有力士之一族。是彼之生处,故云力士生地。涅槃经一曰:「佛在拘尸那国力士生地阿利跋提河边娑双树间。」涅槃经疏一曰:「力士生地者,人中力士力敌千人,凡叁十万共為群党,无所臣属,以法自持,亦不乱暴,即土人也,故言生地。」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羯磨

Karma,译曰作业。作授戒懺悔等业事之一种宣告式也。以由此宣告文而其事成就故也。行事钞上一曰:「明了论疏翻為业也,所作是业,亦翻為所作。百论云事也。若约义求,翻為办事。」玄应音义十四曰:「羯磨此译云作法办事,优婆离问经作剑暮,此梵言之讹也。」慧苑音义上曰:「羯磨...

《佛学大辞典》 / 938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四荣

(亦名凡夫四倒,出涅槃经并宗镜录) 四荣者,佛于拘尸那城娑双树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面双树,一荣一枯,故名四荣四枯。以表凡夫、二乘、常、无常等八倒也。此四荣正表凡夫四倒。而言荣者,以凡夫由此四倒,增长惑业,有荣茂之义,故名四荣也。(梵语拘尸那,华言角城...

《三藏法数》 / 393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佛具九恼

如来已离一切障碍,成就无量诸胜功德,岂有如是种种业报之实。盖亦善巧方便,令诸众生,知造善恶业因,必有苦乐果报。故说此九种恼事也。 一、六年苦行,佛言:往昔波柰城边,有婆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二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火鬘...

《三藏法数》 / 2142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鸟窠禪师

名道林,唐杭州人,九岁出家,二十一岁於荆州果愿寺受戒。至京师謁径山道钦禪师而契悟心要。后南归,见秦望山有长松,枝叶繁茂,盘屈如盖,遂栖止其上。故时人谓之鸟窠禪师。有鹊巢於侧,人又曰鹊巢尚。元年中,白居易出知杭州。闻师之道,见师栖止巢上,乃问曰:师住处甚险?...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舍利弗

Śāri utra,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舍利子,新作舍利弗多,舍利富多,舍利补怛。舍利者母之名,弗或弗多者,弗多之略,子之义也。為舍利女之子,故曰舍利弗,舍利子。又父名云优婆提舍,故从父而称之曰优婆提舍。然母名之為舍利,古来有二释,一為鸟名。译曰秋露,鶖鷺...

《佛学大辞典》 / 743字 / 6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摩头律致品(二十一偈)

昔于惟耶离,身为大猕猴, 趣往取佛钵,比丘见被呵: “得无坏佛钵。”世尊告比丘: “比丘勿得呵,是终不坏钵。” 我时取佛钵,徐徐持上树, 盛以满钵蜜,便则从树下。 手擎满钵蜜,以奉上世尊, 蜜中有虫秽,正觉不肯受。 佛见其钵中,死蜂与蜜杂, 寻好...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592字 / 6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八定

定即摄散归静之义。色界、无色界各有四定,故云八定也。 一、初禅天定,谓人于欲界中修习禅定之时,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如云如影;又觉遍身毛孔气息,悉皆出入,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是名初禅天定。 二、二禅天定,谓既得初禅天定已,心厌初禅觉观动散,因摄心在定,澹然...

《三藏法数》 / 758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如来藏

真如在烦恼中,谓之如来藏,真如出烦恼。谓之法身。依佛性论如来藏品,藏有叁义:(一)所摄之义,真如立於眾生之位则含合不合之二门,為合门者生一切之染法,為不合门者,生一切之净法,一切染净之法,皆摄於如来之性,即真如,故云如来藏。易言之则真如摄一切法。如来藏...

《佛学大辞典》 / 627字 / 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五百

法苑珠林,记过去九十一劫有一婆门,好学广博。常教五百豪族童子,今五百汉是。又,尔时贾客五百眾者,则五百汉是。今佛寺中每有五百汉。考之佛经,其说不一。盖佛既累次转生,此五百人者。亦累次转生,故所见非一也。餘见[汉]条。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6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者,水泡也。海本澄湛,因风飘鼓,发起水泡。以譬大觉之性,真净明妙,因心妄动,生起虚空世界,虚空世界在大觉性中,如大海中之一耳。经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发。是也。

《三藏法数》 / 78字 / 6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十二分经

(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 一、修多,梵语修多,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曰法,叁世不易曰常,此圣教之总名也。又修多即是长行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892字 / 6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华严九会说

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迦楼、紧那、摩睺伽也。梵...

《三藏法数》 / 1259字 / 5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拈花微笑

联灯会要释迦牟尼佛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眾。眾皆默然,唯迦叶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訶迦叶。」古今禪宗以為宗门第一之口实,彼宗以心传心之根据大事也。然此事出何经何人传之,大藏所收之经论不记...

《佛学大辞典》 / 426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那之略。见[堙那]项。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五因

一、生因,生因者,即业惑也。谓诸众生因业惑而生此身,如诸草木种子,依地而生也。 二、合因,合因者,如善法与善心合,不善法与不善心合,无记法与无记心合也。(无记法,即不善不恶之法也。) 叁、住因,住因者,谓如屋有柱则不倾堕,山河树木因大地故,而得住立...

《三藏法数》 / 288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广六度行

一、广施,旷大曰广,舍财曰施。谓行施者,既怀广大之心,应当知身非常,四大不净,会归败坏;知身既不我有,财物亦是虚幻,乃至世间万物皆悉无常,由是观身非身,观物非物,纵心恣施,了无挂碍;复能广弘法施,开化愚蒙,故曰广施。(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二...

《三藏法数》 / 698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嗢钵

嗢鉢之略。玄应音义二十一曰:「乌没切,旧言优鉢,此云黛花也。」见[]条。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摩利

Mallikā,又作末利。波斯匿王夫人之名。译曰鬘。见[末利夫人]条。 又供物名。略出经四曰:「又以涂香烧香种种妙华灯鬘末利等而作供养。」註曰:「末利者,以诸饮食果子等水,置瓶盆中。是以施鬼神也。」末利者,上出鬘字之重出,可為华鬘。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旃陀

Caṇḍāla,又作旃荼。译曰屠者,严炽,执暴恶人,下姓等。在四姓之外。以屠杀為业者。男曰旃陀。女曰旃陀利。玄赞九曰:「旃陀,云屠者不律仪也,正言旃荼,此云严炽。恶业自严,行持标帜,摇铃持竹為自标故。」玄应音义叁曰:「旃陀,或云旃荼,此云严炽,谓屠杀者种...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五业

五种之业也。有四种:(一)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时分不定异熟定业,时分不定异熟不定业也。大毘婆沙论第一百十四曰:「復有餘师,说五种业。谓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各唯一种。顺不定受业中復有二种:一异熟决定,二异熟不决定。」即是。又出俱舍...

《佛学大辞典》 / 589字 / 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王舍城

梵名曷闍姞利呬城Rājagṛha,在中印度摩伽陀国。频婆娑王(新曰频毘娑)自上茅城之旧都,迁居於此,围王舍城有五山,五山之第一即灵鷲山也。智度论叁曰:「问曰:如舍婆提(Śrāvasti)、迦毘(Ka iavastu)、婆奈(Vārāṇasi)大城,皆有诸王舍,何以故独名此城為王舍?...

《佛学大辞典》 / 579字 / 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波利质多

Paricitra,又曰波利质,波疑质姤。具名波利耶怛拘陀,忉利天上之树名。译言香徧树,又称曰天树王。慧苑音义下曰:「波利质多,具云波利耶怛拘陀,此云香徧树。谓此树根茎枝叶华实皆能徧熏忉利天宫。」又曰:「波利,此曰徧也,亦曰周匝。质多,云间错庄严也。言此...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七识住

识,即心识。住者,谓此识随所感报而安住也。论中不及四禅天,非想非非想天者。偈曰:善处在欲界,及色界叁地,无色界亦然,是说为识住。(色界叁地者,初禅、二禅、叁禅也。无色界亦然者,谓亦有叁地,空处、识处、无所有处也。) 一、欲界人天识住,谓欲界中人,若初受生,此...

《三藏法数》 / 585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赖吒品(二十六偈)

有王修惟尼,其王有一子, 名赖吒拔檀,是王最小子。 迦叶佛吉祥,兴起大塔寺, 欲护父王意,为作刹柱头。 心欢喜踊跃,建立承露槃, 愿我作沙门,等正觉共会。 用是功德故,世世所生处, 于天上人间,其德自然见。 是为最后生,在投楼吒国, 生于尊者...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741字 / 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虚空

虚与空者,无之别称也。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此虚空有体有相,体者平等周徧,相者随於他之物质而彼此别异也。依有部之宗义分之為虚空与空界之色,以其体為虚空,以其相為空界之色。以此虚空為一无為法,数於叁无為之一而摄於法处之中,空界之色者,為眼所见之色法而摄於...

《佛学大辞典》 / 337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五逆

一、杀父母,谓父母养育,恩同天地,为子者,当竭力孝养奉事,以报其恩,况行杀逆;若行此事,是为逆罪,即堕地狱。四分律云:若杀父母者,不许出家受具足戒也。(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 二、破合僧,谓比丘集众行布萨时,合作法,若后来者,当随顺寂默,或当出避。...

《三藏法数》 / 477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外道七种无常

一、作已而舍无常,作,即造也。舍者,舍前造作之相。谓外道计地水火风四大合而造,后见四大相异,如地坚、水湿、火暖、风动,各各不同,遂执为无常,故云作已而舍无常。 二、形处坏无常,形处,即形状也。谓外道计四大造色,能造所造,色体毕竟不坏,但观形状长短变坏等相,...

《三藏法数》 / 372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鉢多

Pātra,又作波多,波呾囉,鉢呾,播怛囉,鉢,鉢兰。略云鉢。比丘六物之一,饭器也。有泥铁之二种,译曰应器,又曰应量器,以体色量叁者皆应法故也,又以贤圣应受人之供养者用之也。玄应音义十四曰:「鉢多,又云波多,此云薄。谓治厚物令薄而作此器也。」寄归传二...

《佛学大辞典》 / 306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叁十六部神

灌顶叁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佛说灌顶经神咒经一),谓受叁归者,有叁十六部之神王,将无量之眷属守护其人:一、弥栗头不婆,译曰善光,主疾命。二、弥栗头婆呵婆,译曰善明,主头痛。叁、弥栗头婆逻婆,译曰善力,主寒热。四、弥栗头抗陀,译曰善月,主腹满。五、弥栗头陀利奢...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叁力

一、佛之威力,二、叁昧之力,叁、行者之本功德力。此叁力合,能於定中见佛谓之般舟叁昧。般舟译作佛立。见止观二。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九山八海

谓须弥山等九山与周於各山间之八海也。是盖印度世界建立说所表之山海总数,以须弥山為中心,其周围有游乾陀等八大山,成列迴绕,而山与山之间,各有一海水,故总為九山八海。 据起世经一长阿含经十八等,所谓九山者:一、须弥Sumeru,二、佉提Khadiraka,叁、伊沙陀Iṣādhar...

《佛学大辞典》 / 1204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一印会

金刚界九会曼荼之第六会。见[九会曼荼]条。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宝楼阁法

宝楼阁经之修法也。道场观有千叶之大莲华,七宝庄严,於中有曼荼,曼荼中心有字,字变成佛鉢,鉢变成释迦如来。住於说法印,相好圆满,大眾围绕。有根本陀尼,能诵持之,则成就一切所愿。见宝楼阁经,百二十尊法。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五种果

一、异熟果,谓诸众生现世作不善业,则招来世恶趣之果。若作有漏善业,则招来世善趣之果。以其异世成熟,是名异熟果。(不善法者,杀、盗、淫、妄也。恶趣者,修、饿鬼、畜生、地狱也。有漏善法者,漏即叁界之惑,虽修人天之善,未能断惑故也。善趣者,人、天二道也。) 二、...

《三藏法数》 / 383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陈弃药

又云腐烂药。南山旧律家依僧祇四分所说谓為大小便,义净新律家依有部律谓為人所遗弃之医药。僧祇律四曰:「若被毒,医言应服大便汁。若自己许不须復受,若他许者当受。比丘病,医言当服小便者,不得取初后,应取中。若自己许承取即名受,若在地及他许当受。」四分律四十二曰:「尔...

《佛学大辞典》 / 497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拘鞞陀

Kovidāra,又作俱毘陀,拘毘陀。黑檀之一种。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十八道

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袈裟名。见[鬱多僧]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陈那裂石

陈那為新因明之祖。与迦毘仙之化石者问答,石為之裂。辅行十之一曰:「迦毘仙,恐身死,往自在天问。天令往频陀山取餘甘子食,可延寿。食已於林中化為石,如床大。有不逮者,书偈问石。后為陈那菩萨斥之。书偈,石裂。」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迦湿弥城结集

小乘经典第四期之结集,為说一切有部所传。有两说:一佛灭后四百年,集五百汉与五百菩萨,迦旃延汉為上座,马鸣菩萨為笔者,造阿毘达磨之毘婆沙一百万偈。一佛灭后四百年,当健陀国迦腻色迦王时集五百汉,世友菩萨為上首,造鄔波第鑠论十万颂,以释经藏,造毘那耶及阿毘达...

《佛学大辞典》 / 639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汉讲

讲讚五百汉之法会也。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食叁德

经云:诸优婆塞为佛及僧办诸食具,种种备足,皆是旃檀沉水香薪八功德水之所成熟,其食甘美,有叁德焉。(梵语优婆塞,华言近事男。梵语旃檀,华言与药,能除病故。八功德者,一澄净、二清冷、叁甘美、四轻软、五润泽、六安、七饮时除饥渴等、八长养诸根也。) 一、清净,谓奉...

《三藏法数》 / 186字 / 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曼荼

Maṇḍala,又作曼陀囉、满荼逻、漫怛、蔓陀、曼拏。略云曼拏、曼荼。新旧之译有种种,旧译多曰坛,又云道场,新译多曰轮圆具足,又云聚集。此中就体而言,以坛或道场為正意,就义而言,以轮圆具足或聚集為本义。即筑方圆之土坛安置诸尊於此,以祭供者,是為曼陀之本体,而...

《佛学大辞典》 / 929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雪山大士半偈杀身

涅槃经十四曰:「我住雪山天帝释為试我变其身為剎,说过去佛所说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我於尔时闻半偈心生欢喜,四顾唯见剎。乃言:善哉大士若能说餘半偈,吾终身為汝弟子。剎云:我今实飢,不能说。我即告曰:但汝说之,我当以身奉大士。剎於是说后半偈,生灭灭已,...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七真如

一、流转真如,流转,即运动之义。真如者,真名不伪,如名不异也。谓诸众生造作一切行业,流转生死,而真如之体,本无动摇,然亦不妨随缘转变。论云:一切行无先后性。是也。(无先后性者,谓于一切行业,不离真如之理性故也。) 二、实相真如,无虚妄相,故名实相。谓一切法中...

《三藏法数》 / 608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提河

阿利跋提河Ajiravati-nadi之略。舍卫城岸之河名。西域记六曰:「阿恃多伐底河,唐言无胜,旧云阿利跋提河。讹也。」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十种因

一、随说因,谓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惑业系缚之法,及不系缚之法,随所见闻觉知,起诸言说,是名随说因。(不系缚法者,即出世之道法也。) 二、观待因,待即对待之义,谓诸有情,欲求叁界有系缚之乐,及出世间不系缚之乐,于彼诸缘,或为求得,或为受用,观彼对此,是名观...

《三藏法数》 / 524字 / 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五种梵音

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声,而有五种清净之音也。 一、正直音,谓诸梵天,禅定持身,无诸欲行,而其音声端正,质直而不邪曲,是名正直音。 二、雅音,谓诸梵天,心离欲染,爱乐律仪,而其音声柔典雅,离诸粗犷,是名雅音。 叁、清彻音,不浊曰清,透明曰彻。谓诸梵天...

《三藏法数》 / 222字 / 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劫比伐窣堵

Ka ilavastu,又作劫比伐窣都。旧称迦毘卫。国名。慧琳音义六曰:「劫比伐窣堵国,旧曰迦毘卫国,或曰迦,皆梵语讹略也。即是释迦如来降生之地,净饭王所治之境。」见[迦毘婆苏都]条。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频婆娑

寄归传一曰:「频婆娑王,梦见一[(畾/(冗-几+互))毛]裂為十八片,一金杖斩為十八段。悕而问佛。佛言:我灭度后一百餘年,有阿输迦王,威加赡部。时诸苾芻,教分十八,趣解脱门,其致一也。此即先兆,王勿见忧耳。」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Malayu,香名。大日经疏七曰:「白檀香,西方名為麼庾,是山名,即智论所云除摩梨山更无出旃檀处是也。」见[摩耶]条。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菩萨难胜地第五

菩萨闻此胜地行,于法解悟心欢喜; 空中雨花赞叹言:“善哉!大士金刚藏! 自在天王与天众,闻法踊跃住虚空; 普放种种妙光云,供养如来喜充遍。 天诸婇女奏天乐,亦以言词歌赞佛; 悉以菩萨威神故,于彼声中发是言: 佛愿久远今乃满,佛道久远今乃得, 释迦...

《佛说十地经》 / 大唐于阗三藏尸罗达摩于北庭龙兴寺译 / 3759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9月11日

梦虎

梦中之虎,以譬虚事。慧命法师详玄赋曰:「保一异之四邪,执断常之双计。怖梦虎於长眠,翫空华於久翳。」止观十曰:「今於观支忽发先解,梦虎空华如幻之有,作此有解解心明利。」善见律十二曰:「眠时梦见山崩或飞腾虚空,或见虎狼师子贼逐。此是四大不,梦虚不实。」梁僧传佛图...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八寒八热

八寒地狱与八热地狱也。梁武帝文曰:噉食眾生,是八寒八热地狱囚。按翻译名义集地狱篇云:八大狱外附十六小地狱。八寒冰、八炎火。八炎火地狱者:一炭坑、二沸屎、叁烧林、四剑林、五刀道、六铁刺林、七咸河、八铜橛。八寒冰地狱者:一、额浮陀,寒生疱;二、尼浮陀,疱裂;叁、...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kṣa,又作乞叉,乞洒。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一切法尽不可得之义谓一切文字究竟无言说之声也。从Kṣaya(尽)及Akṣara(语,音,文字)之语而释之。金刚顶经曰:「乞叉(二合)字门一切法尽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乞洒(二合)字时,是一切文字究竟无言声。」 又梵名,Ksetra,...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七十二字

百论曰:劫初梵天王得七十二字,来化世间,世间皆不信,故吞七十字,唯二字留着於口之左右,即阿与也。故外道书之首,皆安此二字。阿者无,者有。谓一切诸法,不出有无之义,故安於经之首以表吉相。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佛十宿缘

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

《三藏法数》 / 2599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慧琳音义

本名一切经音义。西明寺慧琳法师撰,故称為慧琳音义。一百卷。宋高僧传五曰:「慧琳始事不空叁藏為室洒,内持密藏,外究儒流。印度声明,支那训詁,靡不精奥。尝谓翻梵成华,华皆典故。典故则西乾细语也。遂引用字林,字统,声类,叁苍,切韵,玉篇,诸经杂史,参合佛意,详察是非...

《佛学大辞典》 / 238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结跏趺坐

佛陀之坐法也。结加趺於左右髀上而坐也(跏字添足者所谓蛇足也),跌者足背也,交结左右足背而置於左右髀上谓之全跏坐,即结跏趺坐也。置左右之一足於左右之一髀,名為半跏坐。全跏坐有吉祥降魔之二、先以右足押左股,次以左足押右股,手亦上左,谓之降魔坐,反之谓之吉祥坐。释尊...

《佛学大辞典》 / 561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菩萨现前地之余

唯诸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中,不坏意乐转更圆满;决定意乐、贤善意乐、甚深意乐、不退转意乐、不休息意乐、无垢意乐、无边意乐、求智意乐、方便与慧相应意乐皆得圆满。于是菩萨此诸意乐,顺佛菩提对诸异论,精进不退入于智地。舍离声闻、独觉乘地,一向决定趣于佛智,以诸魔怨烦恼...

《佛说十地经》 / 大唐于阗三藏尸罗达摩于北庭龙兴寺译 / 1953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9月11日

叁宝

观无量寿经曰:「恭敬叁宝,奉事师长。」一切之佛陀Buddha,佛宝也,佛陀所说之教法,法宝Dharma也。随其教法而修业者,僧宝Saṁgha也。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合之义也。宝性论叁举所以名宝者,有六义。「偈言:真宝世希有,明净及势力,能庄严世间,最上不变等。」法...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结缘

於佛法结缘。创未来得度之缘也。止观六上曰:「光同尘,结缘之始。」文句二下曰:「现世虽见佛闻法,无四悉檀益但作未来得度因缘,此名结缘眾。」文句记二下曰:「结谓结构,立机之始。缘即缘助,能成其终。则成未来修得叁德之先萌也。」往生要集下末曰:「当知生谤亦是结缘,我...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迦毘婆苏都

Ka ilavastu,又作迦维,迦维阅,迦维越,迦毘,迦毘婆,迦比皤窣都,迦毘皤窣都,迦夷,迦维卫,迦比婆修斗,迦随卫,迦尾攞缚娑多,劫比伐窣堵等。城名。悉多太子之生处。释迦谱六曰:「迦维阅城,晋言妙德。」本行集经二十四曰:「迦毘婆苏都,隋言...

《佛学大辞典》 / 373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迦絺那

Kaṭhina,又作迦提,羯絺那。衣名。译曰坚实,功德。比丘九十日安居行终后,人所供养之衣,此衣依安居之功,有五种之德,故名功德衣。五德者,一受此功德衣上不行作法(一云说净作法),畜餘分之衣,亦无罪(寻常以為长衣戒禁之)。二叁衣之中,不携一衣,经一宿亦无罪(寻常以為...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双树也。

《佛学大辞典》 / 6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放钵经

一卷,失译,即普超叁昧经奉鉢品之别译也。二百天子欲退大心,佛化作一人持百味饭食使献佛,佛即置鉢於地下入地中,至赖毘耶佛剎悬空中,使诸弟子索之,不得,最后,文殊师得索之,还献佛所,赖毘耶佛因為诸弟子说诸菩萨在娑婆世界行苦道,二百天子闻之,遂发大心。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 《佛说放钵经》

菩萨现前地第六之一

菩萨既闻诸胜行,其心欢喜雨妙花; 放净光明散宝珍,供养如来称善说。 百千天众皆欣庆,共在空中雨众宝; 花鬘、缨珞及幢幡,宝盖、涂香咸供佛。 自在天王并眷属,心生欢喜在空中; 散宝成云持供养,赞言佛子快宣说。 无量天女空中住,共以乐音歌赞佛; 声中...

《佛说十地经》 / 大唐于阗三藏尸罗达摩于北庭龙兴寺译 / 2795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9月11日

频伽

Kalaviṅka,迦频迦或迦陵频迦之略。鸟名。於义為妙音鸟。此鸟常住极乐净土。酉阳杂俎曰:频伽,共命鸟,一头两身。旧唐书曰:元十八年,訶陵国献五色鸚鵡频伽鸟。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檀王经

昔者国王号萨檀,解曰一切施也,有所求索不逆人意。布施如是,其王名字流闻八方,莫不闻知。时,文殊师利欲往试之,化作年少婆门,从异国来诣王宫门,语守门者:“我从远来,欲见大王。”时守门者即白如此。王甚欢喜,即出奉迎,如子见父,前为作礼,便请令坐。问讯:“道人所从...

《六度集经》 / 997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二十八祖

台家依付法藏传,从摩訶迦叶至师子尊者,於西天立二十叁祖,若加第叁祖商那须同时之末田地,则有二十四祖。要皆金口相承至师子尊者而穷尽也(止观一)。然禪家於西天立二十八祖,此说出於慧炬之宝林传,成於明教之传法正宗记。明教以达磨多禪经之达磨多為菩提达磨之别名,而...

《佛学大辞典》 / 349字 / 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