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4 条搜索结果

五种善根发相

一、息道善根发相。数息观成,入定时,自心安悦,而发善根也。二、不净观善根发相。定中起不净观,捨爱着之所而发善根也。叁、慈心善根发相。於定中起慈悲心,入深定,起清净之善根也。四、因缘观善根发相。於定中起正见,离断常之邪见,得法喜而起善根也。五、念佛善根发相。於定...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6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涅槃声

於梵音显等十字,因兹名為涅槃之十字。」贤愚经及报恩经详记坚誓师子為法师所死之因缘,然不说此十字之事。是有密部经轨之典据耶?抑出於口传耶?宜更考之。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二修

一专修,二杂修,唐善导於观经疏,就往生之行,分别正行杂行,更於礼讚,举此二修以料简其得失。即专修為专修正行,杂修為杂修杂行之谓,二行就所行之法而言。二修不外就能行之机而言。空师之所制亦尔。选择集二行章引礼讚文毕曰:「私云:见此文须捨杂修专,岂捨百即百生专修正行...

《佛学大辞典》 / 360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分别功德品

尔时大会,闻佛说寿命劫数长远如是,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得大饶益。于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复有千倍菩萨摩诃萨,得闻持陀罗尼门;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乐说无碍辩才;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

《妙法莲华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 3216字 / 5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

五正行

净土门所立。往生极乐之正行有五种。对於杂行,故曰正行:一、读诵正行,专讚诵净土之叁部经。二、观察正行,专观想净土之相。叁、礼拜正行,专礼拜弥陀。四、称名正行,专称弥陀之名。五、讚嘆供养正行,专讚嘆供养弥陀。观经散善义曰:「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法退菩提

一、乐在外道出家,谓人之出家,当从正法修习善业成菩提果,若从外道,则增诸邪见,作不善业,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不修大慈之心,谓修菩萨行者,当以平等大慈之心,爱念一切众生与其清净法乐,然后得成菩提之果。若非此行,而菩提之心未有不...

《三藏法数》 / 337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开善寺

梁武帝為宝德大士建塔寺名曰开善,礼敬智藏法师使居之。见稽古略二。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八热地狱

在地之下,故名地狱。婆沙论云:南赡部洲,下过五百踰缮那,乃有其狱。然此地狱,有大有小。大则八寒、八热,小则一一大狱四门,各有四小狱,共为十六;小狱名为游增狱,谓受罪众生,游彼狱时,其苦转增故也。(梵语赡部洲,又云阎浮提,华言胜金洲。梵语踰缮那,又云由旬,华言...

《三藏法数》 / 665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钝使

五钝者,钝即迟钝也。谓此五种妄惑,由推前身见等五种利使而生,对利说钝,故名钝使。 一、贪欲使,贪即引取无厌也。谓诸众生,贪着世间色欲财宝,恣纵心情,而无厌足,由此贪惑之所驱役,流转叁界,故名为使。(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嗔恚使,嗔即忿怒,谓诸...

《三藏法数》 / 290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业

五种之业也。有四种:(一)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时分不定异熟定业,时分不定异熟不定业也。大毘婆沙论第一百十四曰:「復有餘师,说五种业。谓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各唯一种。顺不定受业中復有二种:一异熟决定,二异熟不决定。」即是。又出俱舍...

《佛学大辞典》 / 589字 / 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种不男

不成完全之男性者有五人。有新旧两解。旧译家之解:一、生不男,生来男根不发育者。二、犍不男,以刀去男根者,如阉竪。玄应音义十四曰:「犍又作[打-丁+虔][利-禾+虔]二形,同居言切,字书犍害也,通俗文以刀去阴曰犍。」叁、妒不男,因见他之婬,方有妒心,而根勃发者。四、变不...

《佛学大辞典》 / 424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律师

善解戒律者之称。涅槃经叁曰:「如是能知佛法所作,善能解说是名律师,能解一字。」行事钞资持记下叁之四曰:「一字者律字,以律训法总合大小开遮轻重。故虽博通,指归一字。」叁德指归一曰:「像法决疑经及观心论皆明叁师,谓律师禪师法师也。明练持犯曰律师。」日本取之為僧官之...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菩提流支

又作菩提留支Bodhiruci,菩提鶻露支,译曰道希。北天竺人,魏宣武帝时来洛阳多翻诸经。续高僧传一曰:「菩提流支,魏言道希,北天竺人也。」十地经序曰:「叁藏法师菩提留支,魏言觉希。」二十唯识述记上曰:「菩提鶻露支,此云觉爱,先云觉喜,即魏时菩提流支法师。」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正法华经

十卷,西晋竺法护译。是法华译本之初出者。与后出之罗什译大同。但药草喻品中有迦叶之问答及生盲喻。五百弟子授记品之初有入海取宝喻。法师品名药王如来品。有宝盖王及千子善盖太子法供养之事,又诸咒皆翻梵為汉。嘱累品在最后。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部护摩

护摩法总有六种,其中延命之一法入於增益中而為五种以配五部。诸经轨之说不同。又内外八供,通用於一切法。此二者属於五部,是叁十七尊虽各有所成之悉地,然亦通而皆成一切法,故如是通别互说也。今略解秘藏记之说,先息灾段,以佛母為本尊,佛母者佛眼尊也。两部皆以佛眼為佛部之...

《佛学大辞典》 / 622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二行

一、见行,為我见邪见等迷理之惑。即见修二惑中之见惑也。二、爱行,為贪欲瞋恚等迷事之惑。其中以爱惑為主要,故举一以摄他,即一切之修惑也。行者常作心行。心识之行动也。涅槃经十五曰:「人有二种:一者见行,二者爱行。见行之人多修慈悲,爱行之人多修喜捨。」智度论二十一曰...

《佛学大辞典》 / 480字 / 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十普门

普,遍也。门,即能通之义。谓菩萨以圆融中道,妙观通入,常住实际理地。故立此十门也。 一、慈悲普,慈能与乐,悲能拔苦。盖菩萨即于一念之中,遍观十界善恶苦乐,而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令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1131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种无明

一、根本无明,谓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是为根本无明。 二、枝末无明,谓心、心所法相应而起,即有贪嗔慢疑见等烦恼,是为枝末无明。(心、心所法者,心即心王,心所即受想行也。) 叁、共无明,谓一切结使,共相造作一切诸业,是为共...

《三藏法数》 / 663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种

一、异熟果,谓诸众生现世作不善业,则招来世恶趣之果。若作有漏善业,则招来世善趣之果。以其异世成熟,是名异熟果。(不善法者,杀、盗、淫、妄也。恶趣者,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有漏善法者,漏即叁界之惑,虽修人天之善,未能断惑故也。善趣者,人、天二道也。) 二、...

《三藏法数》 / 383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声闻叁释

大乘义章十七本云:声闻之名义,汎解有叁:一,就得道之因缘而释,闻如来所说之言教而悟解,故曰声闻。地持论曰:「从他闻声而通达,故名声闻。」二,就所观之法门而释,如地持论所说:我,眾生,人等,唯有名而无实,故目之為声。观此声(即我眾生等)而闻解无我无眾生之义,谓之...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清凉国师

华严四祖。清凉国师,讳澄观,字大休,山阴人,姓夏侯氏。身长九尺四寸,垂手过膝,口四十齿,目光夜发。昼乃不眴,日记万言,七行俱下,才供二笔。年十一,出家。尝以十事自励,尝问径山钦西来宗旨,默受印记。住五臺山,疏华严经。后居京师,德宗迎入内,赐号清凉国师。生歷九朝...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天中天

佛之尊号。天為人之所尊,佛更為天之所尊,故曰天中天。又天有五种,第五之第一义天,即佛也。佛為天之至极,故曰天中天。又為佛之小字。释氏要览中曰:「一日抱太子謁释迦增长大天神庙,庙神石為像,即起礼太子足。王曰:我子於天神中更為尊胜,宜名天中天。」法华经化城喻品曰:...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往还衣

五种衲衣之一。

《佛学大辞典》 / 7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断食肉品第八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愿为我说食不食肉功德过失,我及诸菩萨摩诃萨知其义已,为未来现在报习所熏食肉众生而演说之,令舍肉味求于法味;于一切众生起大慈心,更相亲爱如一子想,住菩萨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二乘地暂时止息,究竟当成无上正觉。世尊!路迦耶等...

《大乘入楞伽经》 / 大周于阗国三藏法师实叉难陀奉敕译 / 2594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印光法师文钞

释圣量着。无卷数。共九十五篇。徐文霨跋曰:「印光法师,法名圣量,别号常惭,陕之郃阳人。驻锡普陀法雨寺之藏经楼,世罕知者。甲寅岁,高鹤年居士,攫师文稿数篇,印入佛学丛报。霨受而读之,合掌欢喜,叹未曾有。大法凌夷,於今為极。不图当世尚有具正知见者如我师者。续佛慧命...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停心

停者,止也。谓修此五法,以止其五种过失之心也。 一、多贪众生不净观,谓多贪欲之人,于男女身分,互相染着,须假作九想不净之观治之,令其贪着之心不起。故云多贪众生不净观。(九想者,胖胀想、青瘀想、坏想、血涂漫想、脓烂想、虫啖想、散想、骨想、烧想也。) 二、多嗔众...

《三藏法数》 / 755字 / 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受戒给牒

谓出家受戒者由官给与其度牒也。稽古略叁曰:「宋宣宗大中十年丙子,勅法师辩章為叁教首座,初令僧尼受戒给牒。」见[戒牒]条。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后五百岁

大集经所说五种五百年中,第五之五百年,斗諍坚固之时也。见[五五百年]条。法华经药王品曰:「若如来灭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同劝发品曰:「后五百岁浊恶世中。」 又佛灭度五百岁之后也。中论一曰:「佛灭度后,后五百岁像法中。人根转钝,深着诸法。」中论疏一末曰:「...

《佛学大辞典》 / 178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如来五种说法

一、言说,言说者,以言音而说法也。谓如来或说过去、未来、现在之法,或说世间、出世间法,悉为化导众生。乃至恒河沙劫,说无穷尽。虽如是说,而不坏法性,亦不着法性也。 二、随宜,随宜者,随顺众生之所宜也。谓如来所说种种诸法,或偏或圆,或顿或渐,皆是随顺众生之机,称...

《三藏法数》 / 368字 / 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转

密教之说,凡自因至果所得之功德,有五位,五位次第转生,故名五转。第一者发心,初发菩提心而求佛果之心也,第二者修行,修叁密之行而趣向佛道也。第叁者菩提,由行因而证果德也。第四者涅槃,果德既满而入於涅槃也。第五者方便究竟,圆满上四德而利他之方便究竟也。此五转,即五...

《佛学大辞典》 / 904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梦虎

梦中之虎,以譬虚事。慧命法师详玄赋曰:「保一异之四邪,执断常之双计。怖梦虎於长眠,翫空华於久翳。」止观十曰:「今於观支忽发先解,梦虎空华如幻之有,作此有解解心明利。」善见律十二曰:「眠时梦见山崩或飞腾虚空,或见虎狼师子贼逐。此是四大不和,梦虚不实。」梁僧传佛图...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譬喻品

尔时舍利弗踊跃欢喜,即起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今从世尊闻此法音,心怀勇跃,得未曾有。所以者何?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授记作佛,而我等不豫斯事,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世尊!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

《妙法莲华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 8108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

五种净食

诸食物依五事而清净,适於比丘之食,谓之净食。净者离过之义,如净命,净肉。一、火净,谓食物之宜烧煮者,如法烧煮之,熟方食之也。二、刀净,谓果物之宜以刀去其皮核者,如法去之,方食也。叁、爪净,谓果物之宜以爪去其皮壳者,如法去之,方食也。四、蔫乾净,谓果物之蔫乾失生...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寿量品第二

尔时王舍城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信相,已曾供养过去无量亿那由他百千诸佛,种诸善根。是信相菩萨作是思惟:“何因何缘,释迦如来寿命短促方八十年?”复更念言:“如佛所说,有二因缘寿命得长。何等为二?一者不杀、二者施食。而我世尊,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修不杀戒、具足...

《金光明经》 / 北凉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 873字 / 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五种梵音

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声,而有五种清净之音也。 一、正直音,谓诸梵天,禅定持身,无诸欲行,而其音声端正,质直而不邪曲,是名正直音。 二、和雅音,谓诸梵天,心离欲染,爱乐律仪,而其音声柔和典雅,离诸粗犷,是名和雅音。 叁、清彻音,不浊曰清,透明曰彻。谓诸梵天...

《三藏法数》 / 222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空品第五

无量余经,已广说空,是故此中, 略而解说。众生根钝,鲜于智慧, 不能广知,无量空义,故此尊经, 略而说之;异妙方便,种种因缘, 为钝根故,起大悲心,今我演说, 此妙经典。如我所解,知众生意, 是身虚伪,犹如空聚;六入村落, 结贼所止,一切自住,各...

《金光明经》 / 北凉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 961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大僧正

僧纲之极官。佛祖统纪五十一曰:「梁武帝詔云光法师為大僧正。」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慧琳音义

本名一切经音义。西明寺慧琳法师撰,故称為慧琳音义。一百卷。宋高僧传五曰:「慧琳始事不空叁藏為室洒,内持密藏,外究儒流。印度声明,支那训詁,靡不精奥。尝谓翻梵成华,华皆典故。典故则西乾细语也。遂引用字林,字统,声类,叁苍,切韵,玉篇,诸经杂史,参合佛意,详察是非...

《佛学大辞典》 / 238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授记品

尔时世尊说是偈已,告诸大众,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诃迦叶,于未来世,当得奉觐三百万亿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广宣诸佛无量大法。于最后身,得成为佛,名曰光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国名光德,劫名大庄严。...

《妙法莲华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 2170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

偈颂品第十之二

若诸修行者,不起于分别; 不久得三昧,力通及自在。 修行者不应,妄执从微尘, 时胜性作者,缘生于世间。 世从自分别,种种习气生; 修行者应观,诸有如梦幻。 恒常见远离,诽谤及建立; 身资及所住,不分别三有。 不思想饮食,正念端身住; 数数恭敬...

《大乘入楞伽经》 / 大周于阗国三藏法师实叉难陀奉敕译 / 11792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彦悰

乡贯不详。唐贞观末,学於玄奘门。着大唐京师寺录傅十卷,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六卷,大慈恩寺叁藏法师传十卷,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叁卷。年寿并缺。出於大唐内典录等。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不思议疏

解释大日经第七卷之疏也。為唐灵妙寺沙门不可思议法师所着,有二卷,附於大日经疏之后。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叁衣名义

一、僧伽梨,梵语僧伽梨,华言合,又云重;谓割之而合成也。义净法师云:梵语僧伽胝,华言重复衣。宣律师云:此叁衣名,皆无正翻。今以义译之:大衣名杂碎衣,以条数多故也。若从用为名,则曰入王宫衣,又曰入聚落衣;谓于王宫说法时着,及聚落乞食时着也。萨婆多论云:大衣分叁...

《三藏法数》 / 262字 / 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种大师功德

一、戒行无失,谓比丘于如来所制戒律,常能坚守执持,无有毁犯过失,具是功德,方宜为人戒法之师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二、善建立法,谓比丘于诸戒律,善能建立一切法则,令人修学,无所违越,具是功德,方宜为人戒法之师也。 叁、善制立所学,谓比丘于律仪中当学之法...

《三藏法数》 / 248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没

五种退没之相,天人退没於下界时,现五衰之相。参照[五衰]条。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愿为我说言说分别相心法门。我及诸菩萨摩诃萨善知此故,通达能说所说二义,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令一切众生于二义中而得清净。” 佛言:“大慧!有四种言说分别相。所谓:相言说,梦言说,计着过恶言说,无始妄想言说。大慧!相言说者,...

《大乘入楞伽经》 / 大周于阗国三藏法师实叉难陀奉敕译 / 9978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九缘生识

缘即助成之义。九缘生识者,谓明空根境等九种之缘,生眼耳鼻舌等八种之识也。以眼耳鼻舌身五识,依第八识相分建立。由第八识种子而生揽明空诸境而为相也。第六识缘第八识相分而得生,取五尘境界而分别,依第七识而能执取也。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而得起,转第六识染净而为依也。第...

《三藏法数》 / 1082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薄伽梵六义

梵语薄伽梵,亦云婆伽婆,名具六义。佛地论云: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如是六德义圆满,是故彰名薄伽梵。唐玄奘法师,明五种不翻中,第二多含不翻,即薄伽梵是也。(五种不翻者,秘密不翻、多含不翻、此方无不翻、顺古不翻、尊重不翻也。) 一、自在义,谓如来永...

《三藏法数》 / 456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种不男

法华经云:菩萨不应亲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正谓此五种也。 一、生不男,谓人从生来,男根不满,是名生不男。 二、犍不男,犍谓人以刀去其男根,是为犍不男。 叁、妒不男,谓男根似无,见他行淫,因生妒心,遂或有根,是名妒不男。 四、变不男,谓根能变现也,遇男则变...

《三藏法数》 / 156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除病品第十五

佛告道场菩提树神:“善女天!谛听,谛听!善持忆念,我当为汝演说往昔誓愿因缘。过去无量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出现于世,名曰宝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善女天!尔时是佛般涅槃后,正法灭已,于像法中,有王名曰...

《金光明经》 / 北凉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 1191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寺内葬

寺為叁宝之住所,死骸葬此亦无咎。行事钞下曰:「高僧传多有寺中葬者,经律中亦有之。僧祇持律法师,营事比丘,德望比丘,应起塔。相轮悬於幡盖,在屏处安置,不得在经行处作之。」律以尸為不净,禁置於佛殿,故特以此辩解也。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人说经

说佛教之经典者有五种人:一、佛说,如常。二、弟子说,声闻菩萨说法,為佛所认可者。叁、仙人说,五通仙人从佛入道说法化人者。四、诸天说,如帝释在善法堂常说般若者。五、化人说,上四种人,隐本现化说法者。如观佛叁昧海经六,罗睺罗化為转轮圣王,至须达家度毘佉离者是也。见...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种

一、出家乐,出家乐者,谓世间之人,多诸业惑烦恼。出家达道,永断是苦也。 二、远离乐,远离乐者,即初禅天之乐也。谓初禅能远离欲界爱染烦恼,得觉观禅定,而生喜乐也。(觉观者,初心在缘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也。) 叁、寂静乐,寂静乐者,即二禅天之乐也。谓二禅离初禅...

《三藏法数》 / 242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大乘天

印度之人美玄奘叁藏曰大乘天,以叁藏能鼓吹大乘也,印度之俗,总称物之美者為天。慈恩传五曰:「诸眾欢喜為法师竞立美名,大乘眾号曰摩訶耶那提婆,此云大乘天,小乘眾号曰木叉提婆,此曰解脱天。」梵Mahāyāna-deva,Mokṣā-deva。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修忍五相

忍即安忍,菩萨为化度一切众生,而诸众生虽以种种诸恶加我,悉无嗔恨,故有五种相也。 一、众生相,菩萨若被他人打骂,即观宿世流转生死之时,一切众生皆我父母师长,当生恭敬;由此观故,灭怨憎相,生亲友相,如是修于慈忍,成就众生,是为众生相。 二、法相,菩萨修慈忍时,...

《三藏法数》 / 380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烧香

五种供养及六种供养之一。世諦所释,则為拂邪气,请神灵。第一义諦所释,则為使所修之功德,周徧一切处。陔餘丛考叁十叁曰:「李相之贤已集,因谓烧香始於佛图澄。襄国城堑水源暴竭,石勒问澄,澄曰:今当勅龙取水。乃烧安息香,咒数百言,水大至云。然烧香实不自此始。叁国志孙策...

《佛学大辞典》 / 396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摄论

摄论者,即摄大乘论也。谓收摄一切大乘圣教法门要义,集而辨之也。此论乃无着菩萨所造,天亲、无性二菩萨各作论释,申通其义。梁真谛、唐玄奘二法师翻译不同,故通名五摄论也。 一、无着摄论,谓无着菩萨造大乘摄论叁卷成文,是为无着摄论。 二、天亲摄论,谓天亲菩萨因无着菩...

《三藏法数》 / 262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饮食供养

五种供养之一。真言观行要览曰:「苏悉经二(献食品)曰:略说献食,应用团根、长根、诸果、酥饼、油饼、诸羹曤等,或种种粥,及诸饮食,此四种食,通献诸部。瞿醯经中(奉请供养品)曰:所有臭秽、辛苦、涩味、古残宿、不祥之食,不应供养。或若不办种种羹者,但用小豆羹,而供养...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光记

唐普光法师着,有俱舍论记叁十卷,性相学者。单称光记。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摩揭陀国闲寂法林,坐妙菩提金刚坚固无量妙宝共所庄严红莲华台师子座上,与十不可说俱胝那庾多百千佛土极微尘数大菩萨俱,及诸天、人、阿素洛等无量大众前后围绕。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不可思议光王,承佛威神从坐而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 628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09日

五大施经

一卷,赵宋施护译。说五戒為五种之大施。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 《佛说五大施经》

世间七丈夫

谓能制心离欲,身无过恶,心怀道德,修诸梵行,具此七法,名为世间丈夫也。(梵行,即净行也。) 一、长寿,长寿者,谓寿命延长,久住世间,能修梵行,故名丈夫。 二、妙色,妙色者,谓形仪英伟,色相端严,能修梵行,故名丈夫。 叁、无病,无病者,谓宿福深厚,无病少恼,能...

《三藏法数》 / 260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徧净天

色界第叁禪天第叁天之名。此天净光周徧,故名。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光音及徧净。」可洪音义一曰:「徧净天,叁禪天王也。长阿含云:徧净天王名净智,四臂捉贝,持轮御金翅鸟。」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居士传

清彭际清着。為传五十六。列人二百二十七。附列者又七十七人。其发凡曰:「佛门人文记载,其专繫宰官白衣者,故有祐法师宏明集,宣律师广宏明集,心泰佛法金汤,姚孟长金汤徵文录,夏树芳法喜志。其以沙门為主兼收外护者,则有志磐佛祖统纪,念常佛祖通载,以及传灯录,续传灯录,...

《佛学大辞典》 / 408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火净

五种净食之一。一切瓜果等物,先以火烧煮使熟后方食,谓之火净食。见有部毘奈耶杂事叁十六,叁藏法数二十四。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千里驹

玄奘叁藏之嘉号也。释氏要览中曰:「长安常辩二法师為上京法匠,嗟赏奘法师曰:汝可谓释门千里驹也。」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提婆达多品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天人四众:“吾于过去无量劫中,求法华经,无有懈惓。于多劫中常作国王,发愿求于无上菩提,心不退转。为欲满足六波罗蜜,勤行布施,心无吝惜,象、马、七珍、国、城、妻、子,奴婢、仆从,头、目、髓、脑,身、肉、手、足,不惜躯命。时世人民寿命无量,为于法故...

《妙法莲华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 1975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

罗婆那王劝请品第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大海滨摩罗耶山顶楞伽城中,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其诸菩萨摩诃萨,悉已通达五法、三性、诸识无我,善知境界自心现义,游戏无量自在三昧神通诸力,随众生心现种种形方便调伏,一切诸佛手灌其顶,皆从种种诸佛国土而来此会,大慧菩萨摩诃萨为其上首。...

《大乘入楞伽经》 / 大周于阗国三藏法师实叉难陀奉敕译 / 4372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忏悔品第五

尔时世尊说是颂已。于众会中有无量百千众生。曾误闻法谬生空解。拨无因果断灭善根往诸恶趣。闻说此经还得正见。即从座起顶礼佛足。于世尊前深生惭愧至诚忏悔。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我等本在声闻乘中曾种善根。未能成熟声闻乘器。后复遇闻独觉乘法迷惑不了。便生空见拨无因...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5904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七遮罪

(亦名七逆罪,出梵网经) 遮谓遮障圣道,逆谓不顺于理。行此七罪,不复成就善根。经云:法师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是也。 一、出佛身血,佛是一切众生慈父,能令众生悟明自心,出离苦趣,众生当历劫供养,以报其恩,况复出其身血。如兴起行经云:提婆达兜举石掷佛,迸石小片伤...

《三藏法数》 / 592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斋会

会僧而施斋食,故名斋会。佛祖统记叁十七曰:「陈文帝天嘉四年,帝於太极殿设无遮大会。」又曰:「后主至德二年,詔虎丘智聚法师赴太极殿讲金光明经。」皆斋会也。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邻虚五尘

尘即色尘,谓眼、耳、鼻、舌、身五种胜义根,及色、声、香、味、触等法。乃至禅定中所发之色识,心缘想过去未来之境,皆是尘也。以此色尘微细难见,不可分析,邻于虚空,故名邻虚。然于此极微之中,又有五种不同,非人、天之眼能见,乃慧眼等所见之色也。(胜义根者,即五根所具...

《三藏法数》 / 297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有依行品第四之一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于大众中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偏袒一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以颂问曰。 昔言破戒失净德 非贤圣器非我子 诸沙门法弃如烬 不应居我清众中 三垢所污失灭道 彼不堪消胜供养 于施四方僧众物 少分我亦不听受 四根本罪随犯一 清众所弃如海尸 云...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3664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偈颂品第十之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修多罗中诸广义故,而说偈言: 诸法不坚固,皆从分别生, 以分别即空,所分别非有。 由虚妄分别,是则有识生, 八九识种种,如海众波浪。 习气常增长,槃根坚固依, 心随境界流,如铁于磁石。 众生所依性,远离诸计度, 及离智所知,转...

《大乘入楞伽经》 / 大周于阗国三藏法师实叉难陀奉敕译 / 6932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五明

西域内外学者,必宜学习之处,有五明,故云五明处:一、声明Śabdavidya,明言语文字者(见声明顶)。二、工巧明Sil akarmasthānavidyā,明一切工艺技术算历等者。叁、医方明Cikitsāvidā,明医术者。四、因明Hetuvidyā,明考定正邪,詮考真偽之理法者,所谓论理学也。五、内明Adhy...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律摄云:油谓苣藤蔓菁及木蜜等,并五种脂,如法澄滤。苣藤即胡麻也,蔓菁即芜菁也。其根茎叶,可為菜食,子可压油也。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药草喻品

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及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诚如所言,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功德,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也。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亦知...

《妙法莲华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 2009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

凡小八倒

凡即凡夫,小即小乘。倒即颠倒。谓凡夫着有,妄于无常法中计常,苦中计乐,无我计我,不净计净;及小乘之人,但着于空,常计无常,乐计非乐,我计无我,净计不净。故有凡小八倒之名焉。(小乘,即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非常计常,非常计常者,谓世间一切有为之事,皆悉无常...

《三藏法数》 / 633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忏悔品第三

尔时信相菩萨,即于其夜梦见金鼓,其状姝大,其明普照喻如日光;复于光中得见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尊,众宝树下坐琉璃座,与无量百千眷属围绕而为说法。见有一人似婆罗门,以枹击鼓出大音声,其声演说忏悔偈颂。 时信相菩萨,从梦寤已,至心忆念梦中所闻忏悔偈颂,过夜至旦出王舍...

《金光明经》 / 北凉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 3653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五种眷属

五种眷属者,谓如来说法,必假彼缘,缘即受道之人也。人受道已,因法为亲,即成眷属。譬如父母遗体,揽以成身,得为天性,天性亲爱,更相敬顺,故名眷属也。 一、理性眷属,谓诸佛众生,理性平等,自然相关。法华经云:我于众圣中尊,世间之父,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是则未曾受...

《三藏法数》 / 352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

昔者旭照高山。天宫御一乘之驾。流晖原隰。鹿苑转四谛之轮。虽复发轸分逵。而涂无乱辙。一云普洽。而卉木各茂。自鹄林变色慧日寝光。达学电谢以息肩。真人长往而寂虑。且前贤述圣。难令各解。后进孤陋。更异亲承。况乎正法既往。久当像末。定慧与福德异时。醇化与浇风殊运。然则一...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729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散脂鬼神品第十

尔时散脂鬼神大将,及二十八部诸鬼神等,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白佛言:“世尊!是金光明微妙经典,若现在世及未来世,在在处处,若城邑聚落、若山泽空处、若王宫宅,随是经典所流布处,我当与此二十八部大鬼神等,往至彼所隐蔽其形,随逐拥护是说法者,消灭诸恶令得安隐;...

《金光明经》 / 北凉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 619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五海

五种具德之海也。即佛自证之无尽圆明性海藏中五种之义分。旧华严经第叁所谓「尔时普贤菩萨承佛神力,观察一切眾世界海,一切眾生海,法界业海,一切眾生欲乐诸根海,一切叁世诸佛海。」是也。据华严经探玄记第叁谓第一是所依之义,第二是萌发或积聚之义,第叁是轨用之义,第四是行...

《佛学大辞典》 / 416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信解品

尔时慧命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从佛所闻未曾有法,世尊授舍利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发希有心,欢喜踊跃,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一心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我等居僧之首,年并朽迈,自谓已得涅槃,无所堪任,不复进求阿耨多...

《妙法莲华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 3879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大城耆阇崛山。是时如来游于无量甚深法性诸佛行处,过诸菩萨所行清净。 是金光明,诸经之王! 若有闻者, 则能思惟,无上微妙,甚深之义。 如是经典,常为四方,四佛世尊, 之所护持:东方阿閦、南方宝相、 西无量寿、北微妙声。我今当...

《金光明经》 / 北凉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 628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嘱累品第十九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三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诸菩萨摩诃萨顶,与诸天王及诸龙王、二十八部散脂鬼神大将军等,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恒河沙劫,修习是金光明微妙经典,汝等当受持读诵广宣此法,复于阎浮提内无令断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未来世中有受持读诵此经典者,汝...

《金光明经》 / 北凉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 434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阿赖耶

Ālaya,又作阿剌耶。心识名。八识中之第八。旧称阿梨耶。译曰无没。有情根本之心识,执持其人可受用之一切事物而不没失之义。新称阿赖耶。译曰藏。含藏一切事物种子之义。又曰室。谓此识是一身之巢宅也。盖此识中所含藏之种子為外缘所打而现起,以组织其人之依(外界)、正(身体...

《佛学大辞典》 / 296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获益嘱累品第八

佛说如是大法门时。于众会中有殑伽沙等菩萨摩诃萨。过去久习念佛思惟。今闻世尊所说念佛修观方便皆得念佛三摩地门。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是法已皆得一切定命华鬘陀罗尼门。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皆得一切首楞伽摩电光依止陀罗尼门。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皆得一切法自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942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功德天品第八

尔时功德天白佛言:“世尊!是说法者,我当随其所须之物,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及余资产,供给是人无所乏少,令心安住昼夜欢乐,正念思惟是经章句分别深义。若有众生于百千佛所种诸善根,是说法者为是等故,于阎浮提广宣流布是妙经典令不断绝,是诸众生听是经已,于未来世无量百千那由...

《金光明经》 / 北凉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 1015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懺悔五法

比丘懺悔罪时行五种之方式。着袈裟,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礼大比丘足。说所犯之罪名。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无依行品第三之二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大德世尊。颇有佛土。五浊恶世空无佛时。其中众生烦恼炽盛习诸恶行。愚痴佷戾难可化不。谓刹帝利旃荼罗。宰官旃荼罗。居士旃荼罗。长者旃荼罗。沙门旃荼罗。婆罗门旃荼罗。如是等人善根微少无有信心。谄曲愚痴怀聪明慢。不见不畏后世苦果。离善知识乃...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7597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福田相品第七之二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有般若大甲胄轮。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云何般若大甲胄轮。善男子。菩萨般若有二种相。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云何菩萨世间般若。谓诸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5908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五停心观

小乘叁贤之第一,修五种之观法而五种之过失停心也。是為声闻乘入道之初。有二种,一种:一、不净观,观境界不净之相,停止贪欲之法。贪着心多之人修之。二、慈悲观,向一切有情,观可怜之相,而停止瞋恚之法。瞋恚多之人修之。叁、因缘观,观十二因缘,叁世相续之理,而停止愚痴之...

《佛学大辞典》 / 357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善业道品第六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大德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于声闻乘得无误失。云何于声闻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云何于独觉乘得无误失。云何于独觉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云何于大乘得无误失。云何于大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云何常能炽然三宝种姓云何于诸如来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6783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兽主

梵名播输鉢多Paśu ati,唯识论所说五种外道之一。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4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无依行品第三之三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大德世尊。若有真善刹帝利真善宰官真善居士真善长者真善沙门真善婆罗门。如是等人能自善护亦善护他善护后世善护佛法。出家之人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无戒剃除须发被袈裟者普善守护恭敬供养。又能善护声闻乘法缘觉乘法及大乘法。恭敬听闻信受供养。于...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4505字 / 4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受明灌顶

又云学法灌顶。五种灌顶之一。见[灌顶]条。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无常品第三之一

尔时佛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今当为汝说意成身差别相。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大慧言:“唯。” 佛言:“大慧!意成身有三种。何者为三?谓:入三昧乐意成身,觉法自性意成身,种类俱生无作行意成身;诸修行者入初地已渐次证得。大慧!云何入三昧乐意成身?谓三、四、五地入...

《大乘入楞伽经》 / 大周于阗国三藏法师实叉难陀奉敕译 / 10150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法师功德品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摩诃萨:“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外...

《妙法莲华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 3796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

鬼神品第十三

佛告功德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以不可思议妙供养具供养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及欲得知三世诸佛甚深行处,是人应当必定至心,随有是经流布之处,若城邑村落舍宅空处,正念不乱,至心听是微妙经典。”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欲供养,一切诸佛,欲知三世,...

《金光明经》 / 北凉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 2331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无依行品第三之一

尔时会中有大梵天名曰天藏。久殖善根住第十地具诸菩萨摩诃萨德。即从座起合掌礼佛。而说颂言。 功德藏慧海 我今问所疑 愿慧海垂听 为我除疑滞 我等今渴仰 德藏胜法味 及最上义味 举众咸欲闻 佛告天藏大梵天言。如来今者恣汝意问。当随问答令汝心喜。大梵天言。...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6547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四天王品第六

尔时毗沙门天王、提头赖吒天王、毗留勒叉天王、毗留博叉天王,俱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是金光明微妙经典众经之王,诸佛世尊之所护念,庄严菩萨深妙功德,常为诸天之所恭敬,能令天王心生欢喜,亦为护世之所赞叹。此经能照诸天宫殿,是经能与众生快乐...

《金光明经》 / 北凉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 5833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传法灌顶

二种灌顶之第二、五种灌顶之第四。又曰受职灌顶。受大阿闍梨职,上传授密法於人之位之灌顶也。依此灌顶受大日如来之职,自身為传法之阿闍梨也。故具曰传法阿闍梨位灌顶。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众

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称,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色身,净命自活,福利众生,破憍慢心,谦下自卑,以成清雅之德也。(净命者,以清净之食,自活其命也。) 二、比丘尼,梵语尼,华言女。大智度论云:尼得无量律仪,故应次于比丘,佛以...

《三藏法数》 / 354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福田相品第七之一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十财施大甲胄轮。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何等为十。所谓布施种种饮食衣服宝饰象马车乘及以自身手足耳鼻头目髓脑皮骨血肉国城妻子奴婢田宅。...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4588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法师品第四

佛语喜王菩萨。乃往过去无央数劫不可称计。尔时有佛。号辩严净雷音吼如来至真等正觉。彼佛世时有一法师。名无量德辩幢英变音。曾闻如来说是三昧定。学是三昧而分别说用化众生。齐无数亿百千诸天人民。以度一切。有王太子名净福报众音。闻是三昧心中欣然。则百千贾妙好衣以覆法师。...

《贤劫经》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4190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大辩天神品第七

尔时大辩天白佛言:“世尊!是说法者,我当益其乐说辩才,令其所说庄严次第善得大智,若是经中有失文字句义违错,我能令是说法比丘次第还得,能与总持令不忘失。若有众生于百千佛所种诸善根,是说法者为是等故,于阎浮提广宣流布是妙经典令不断绝,复令无量无边众生得闻是经,当令...

《金光明经》 / 北凉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 190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五力难判

五难判者,谓定等五种之力,唯识论中,不能判摄也。然叁界唯心,万法唯识,而不能判此五力者,由斯五种乃圣人不思议境界,不与心识相应,此所以为难判。宗镜录云:有五力,唯识不判。是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定力,定力者,即如来大寂定力也。谓此定力,...

《三藏法数》 / 478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赞叹品第四

尔时佛告地神坚牢:“善女天!过去有王名金龙尊,常以赞叹,赞叹去来现在诸佛: 我今尊重,敬礼赞叹,去来现在, 十方诸佛。诸佛清净,微妙寂灭, 色中上色,金光照耀;于诸声中, 佛声最上,犹如大梵,深远雷音; 其发绀黑,光螺焰起,蜂翠孔雀, 色不得喻;其...

《金光明经》 / 北凉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 1376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五门禪经要用法

一卷,佛陀蜜多罗撰。宋曇摩蜜多译。说数息等五种之观门。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赞佛品第十八

尔时无量百千万亿诸菩萨众,从此世界至金宝盖山王如来国土,到彼土已五体投地,为佛作礼却住一面,合掌向佛异口同音,而赞叹曰: 如来之身,金色微妙,其明照耀, 如金山王;身净柔软,如金莲华; 无量妙相,以自庄严;随形之好, 光饰其体;净洁无比,如紫金山;...

《金光明经》 / 北凉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 1516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坚牢地神品第九

尔时地神坚牢白佛言:“世尊!是金光明微妙经典,若现在世若未来世,在在处处——若城邑聚落,若山泽空处,若王宫宅。世尊!随是经典所流布处,是地分中敷师子座,令说法者坐其座上,广演宣说是妙经典;我当在中常作宿卫,隐蔽其身于法座下顶戴其足。我闻法已,得服甘露无上法味增益...

《金光明经》 / 北凉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 988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十事功德

菩萨修行涅槃经者得十事之功德也:一、第一功德有五事,得闻所不能开者。(中略)断疑惑之心慧心正直,能知如来之密义也。二、第二功德有五事:得、见、闻、到、知也。叁、第叁功德有叁事:得第一义慈,得菩萨所缘之慈,得菩萨无缘之慈。四、第四功德有十事:根深而难倾动,生自身...

《佛学大辞典》 / 465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生公四轮

生公者,即罗什法师之弟子也。立此四轮者,轮有摧灭之义,能摧灭众生惑业,而超出叁界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善净法轮,谓修五戒十善之法,摧灭四恶趣业,而得天人果报,是为善净法轮。(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十善者,不杀、不...

《三藏法数》 / 364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诸佛心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如来境众宝道场。诸佛所都诸佛所乐。智无疑滞菩萨妙宫。具诸微妙种种严饰常演法音大功德殿。与无央数大菩萨俱。皆是如来法身真子。从诸佛土而来集会。无量天人阿素洛等。应真大众前后围绕。 尔时世尊告诸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有陀罗尼名诸佛心。殑伽沙等诸...

《诸佛心陀罗尼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953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23日

五种净肉

一、不见杀,谓眼不曾见杀者,是为净肉。 二、不闻杀,谓耳不曾闻杀声者,是为净肉。 叁、不疑为我杀,谓知彼为祠天等故杀,而不专为我杀,是为净肉。 四、自死,谓诸鸟兽命尽自死者,是为净肉。 五、鸟残,谓鹰鹞等所食鸟兽余残者,是为净肉。

《三藏法数》 / 109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正论品第十一

尔时佛告地神坚牢:“过去有王名力尊相,其王有子名曰信相,不久当受灌顶之位统领国土。尔时父王告其大子信相:“世有正论,善治国土。我于昔时曾为大子,不久亦当绍父王位。尔时父王持是正论,亦为我说,我以是论于二万岁善治国土,未曾一念以非法行,于自眷属情无爱着。”何等名为...

《金光明经》 / 北凉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 1905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莲华合掌

竪左右十指,而指掌共合,谓為莲华合掌。凡行法最初為此印。其所以然者,古来相传,此印名為本叁昧耶印。我等处胎内之位所结之印,為理智不二自证之性,故名本叁昧耶印,出胎时分两手作拳。心经秘键所谓分手於金莲场者為此位也。自此已后出於化他门,作种种之事业矣。仍於行法最初...

《佛学大辞典》 / 651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金刚九喻

金刚九喻者,乃是金刚般若经中九种譬喻也。此经有叁译:一、姚秦鸠摩罗什法师译,二、魏菩提流支法师译,叁、陈真谛法师译。此九种譬喻,乃是魏时所译之文,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是也。(梵语般若,华言智慧。梵语鸠摩罗什,华言童寿。梵语菩提...

《三藏法数》 / 818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八部

夫佛之垂化也,道济百灵;法之传世也,慈育万有。叁乘贤圣,既肃尔以归依;八部鬼神,亦森然而翊卫。故诸经中,多列八部之众也。(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一、天,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清净光明,尊胜无比,故名为天。列位虽多,必以大梵帝释为首。盖大梵...

《三藏法数》 / 547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