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 条搜索结果

叁应供养

世有叁种宜供养者,一、如来所应供养,自利利他圆满而為世之最尊者。二、阿罗汉所应供养,既尽生死之因而為世之福田者。叁、转轮圣王所应供养,以正法治天下,為四海之父母者。见增一阿含经十二。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种大师功德

一、戒行无失,谓比丘于如来所制戒律,常能坚守执持,无有毁犯过失,具是功德,方宜为人戒法之师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二、善建立法,谓比丘于诸戒律,善能建立一切法则,令人修学,无所违越,具是功德,方宜为人戒法之师也。 叁、善制立所学,谓比丘于律仪中当学之法...

《三藏法数》 / 248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圆教无作四谛

圆教者,谓事理无碍,法法融摄也。无作四谛者,大乘菩萨圆观诸法,事事即理,无有造作;故云阴入皆如,无苦可舍;尘劳本清净,无集可除;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是名圆教无作四谛。(阴入皆如者,阴即色受想行识五阴也。入即六根六尘,互相涉入,通为十二...

《三藏法数》 / 314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门

唐道绰所判。一、圣道门,此土由凡至圣修道之教门也。除净土叁经,其餘之诸经是。二、净土门,往生弥陀净土而证圣果之教门也。叁部经之所说是。安乐集上曰:「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选择集本曰:「道绰禪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捨圣道正归净土。」教行信证六本曰:「凡就一代...

《佛学大辞典》 / 2032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种根本

一、无始生死根本,谓众生经无穷劫,流转生死,求其初始,实不可得。但迷失本性,即随生死,故名无始生死。根本者,即是攀缘之心。经云:用攀缘心为自性者。是也。 二、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性净理体,虚融寂灭,不迁不变,无始无终...

《三藏法数》 / 150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道

道即能通之义。谓叁道更互相通。从烦恼通至业,从业通至苦,从苦复通至烦恼,展转相通,生死不绝,故名叁道。 一、苦道,苦即生死之苦也。谓叁界六道众生,生而复死,死已还生,故名苦道,(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

《三藏法数》 / 190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种声闻

一、决定声闻,谓其久习小乘之法,故今闻小乘教而得证果,既证小果之后,再不进求大乘之法,是名决定声闻。 二、退菩提声闻,梵语菩提,华言道。谓此声闻,本是菩萨,曾发菩提之心,积劫修道;忽因疲厌生死,退失大心,而证小果,是名退菩提声闻。(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

《三藏法数》 / 262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修忍五相

忍即安忍,菩萨为化度一切众生,而诸众生虽以种种诸恶加我,悉无嗔恨,故有五种相也。 一、众生相,菩萨若被他人打骂,即观宿世流转生死之时,一切众生皆我父母师长,当生恭敬;由此观故,灭怨憎相,生亲友相,如是修于慈忍,成就众生,是为众生相。 二、法相,菩萨修慈忍时,...

《三藏法数》 / 380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涅槃山

对於生死之河而譬涅槃於山。千手经曰:「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槃山。」又佛之入涅槃,如日之入山,故譬涅槃於山。涅槃经十四曰:「佛日将没大涅槃山。」大日经疏二十曰:「如是大涅槃迹极通本,眾生有缘薪尽,即如来方便之火息,故涅槃也。佛日既隐於涅槃山,故黑色也。」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百由旬

法华经说越五百由旬之险难而有宝所。化城喻品曰:「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若有多眾欲过此道至珍宝处。」天台谓凡圣同居土為叁界之果报,故以之為叁百由旬,方便有餘土為四百由旬,实报无障碍土為五百由旬,超之即有宝所,即究竟之常寂光土也。嘉祥以叁界為叁百...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结使

结与使,皆烦恼之异名。击缚心身,结成苦果,故云结。随逐眾生又驱使眾生,故云使。结有九种,使有十使。净心诫观发真钞上本曰:「结使。成论云:犹如乳母常随小儿,能繫缚生死故名為结,常随生死故名為使,即九结十使。」大乘义章五本曰:「随逐紧缚,称之為使。结集生死,目之為...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种懺悔心

欲為懺悔时,当起之七种心也:一、生大惭愧心。我与释迦如来,同為凡夫,今世尊成道以来,已经劫数,我犹轮转生死,无有出期,以此為惭愧也。二、恐怖心。我等凡夫身口意之业,常与罪相应,以此因缘,命终之后,应堕於地狱畜生饿鬼,受无量之苦,以此為恐怖也。叁、厌离心。我等於...

《佛学大辞典》 / 317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憍慢

烦恼名。五上分结之一。自高凌物之心也。大乘义章五末曰:「自举凌物,称曰憍慢。」俱舍论四曰:「慢对他心举,憍由染自法,心高无所顾。」大集经二十曰:「摧憍慢山,拔生死树。」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种我

一、凡夫妄计我,谓世间凡夫之人,不了五阴等法皆空,于中妄计我身,强立主宰,造作诸业,流转生死,无有休息,是为凡夫妄计我。(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外道神我,谓外道之人,于五阴中,妄计识神,如麻豆等,或计遍身,起于我见,坠堕边邪,轮回生...

《三藏法数》 / 283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种对治

(亦名四道,出阿毗达磨俱舍论) 对即敌对,治即攻治。譬如人有此病,即用此药治之,故名对治。 一、厌患对治,谓众生见欲界生死之苦,烦恼惑业之集,深生厌恶,起大加行,修于圣道,对治苦、集,故名厌患对治。 二、断对治,谓众生知一切烦恼惑业,能招生死之苦,于是修无间道...

《三藏法数》 / 240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海导师喻菩萨十种善法

大海浩瀚无边,须凭人导引,乃能顺济。然诸商众,自非一心敬信其言,随所指示,则何以获安隐而致利益哉?菩萨于生死大海,作大导师,令诸有情,皆得远离险难恶趣,证入真空涅槃,故以海导师为喻。(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得他信许,菩萨于一切善法悉能了悟,精进勤修,为...

《三藏法数》 / 767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法印

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叁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若无此叁法印印之,即是魔说。如世公文,得印可信,故名叁法印。(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无常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无常。众生不了,于无常法中执为常想,是故佛说无常,破其执常之倒,是名无常...

《三藏法数》 / 259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南无

Namah-Namo,又作南牟,南謨,那謨,纳慕,娜母,南忙,那模,曩謨,纳莫,曩莫。译曰归命,敬礼,归礼,救我,度我等。是眾生向佛至心归依信顺之语也。若佛对佛而称南无者,惊怖之义,谓生死之险难甚可惊怖,应悉救济之也。按广韵十一模部:「无莫胡切,南无出释典。」南无之无...

《佛学大辞典》 / 636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大船师

佛之德号。以能导眾生,渡生死海故也。涅槃经二十一曰:「汝今欲度生死大河,我能為汝作大船师。」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百八叁昧

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印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法数》 / 5399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度僧

度人為僧也。度者出也离也。出离俗也,又出离生死也。故云度。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想

一、无常想,想即观想,谓观诸众生及诸世界一切有为之法,迁流代谢,皆悉无常。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断生灭,是名无常想。 二、苦想,谓观五阴之身,一切有为之法,常为诸苦之所逼迫。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灭众苦,是名苦想。(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三藏法数》 / 672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苦集灭道

即四諦也。苦集二者如上。灭者谓灭生死苦果之涅槃。道者谓可得涅槃果之正道。盖苦集灭道者為世间与出世间,即生死与涅槃之一双因果,苦為生死之果,集為生死之因,灭為涅槃之果,道為涅槃之因也。但先果而后因者,以果显着易知,因幽微难知故也。此四种之理,皆是真实,故云諦。声...

《佛学大辞典》 / 301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谓色声等之有為法也。其解释诸师各异。天台谓阴有二义:一阴者荫覆之义,谓色声等之有為法荫覆真理也。二积聚之义,谓色声等之有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也。止观五上曰:「阴者阴盖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阴是积聚,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净影取积聚之一义。大乘义章八本曰:「积聚名...

《佛学大辞典》 / 386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种补特伽罗

梵语补特伽罗,华言有情,又云人。佛为有情之类罪业深重,轮回生死,难得人身,故说此十种差别也。 一、不种善根,谓诸有情,于宿世中,及现在世,不种菩提善根,惟作恶行,所以轮回诸趣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未修福业,谓诸有情,于宿世中,及现在世,未曾修习布施...

《三藏法数》 / 456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二因缘

Dvādaśāiga Pratityasamut āda,新作十二缘起,旧作十二因缘,又单名因缘观,支佛观。是為辟支佛之观门。说眾生涉叁世而轮迴六道之次第缘起也。 一、无明Avidyā,过去世无始之烦恼也。 二、行Saṁskāra,依过去世烦恼而作之善恶行业也。 叁、识Vijñāna,依过去世之业而受现世...

《佛学大辞典》 / 804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念

谓于佛等十境,起修十念,摄伏乱心,勿使妄动;则正念现前,佛道可期矣。 一、念佛,谓于如来相好功德,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佛。 二、念法,谓诸佛教法,为修行之轨则,能除爱欲尘劳诸结使缚,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法。(结使者,谓一切惑业缠结,而能驱...

《三藏法数》 / 557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五种无明

一、根本无明,谓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是为根本无明。 二、枝末无明,谓心、心所法相应而起,即有贪嗔慢疑见等烦恼,是为枝末无明。(心、心所法者,心即心王,心所即受想行也。) 叁、共无明,谓一切结使,共相造作一切诸业,是为共...

《三藏法数》 / 663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六粗相

六粗谓由业转现叁细而生,故名六粗。(业转现,即第八藏识中初起之叁相,以其微细,故名叁细也。) 一、智相,谓依叁细中,第叁境界相,不了自心所现,妄起分别染净之相,于净境则爱,于染境则不爱,是名智相。(境界相,即叁细中之现相也。) 二、相续相,谓依前智相,分别于...

《三藏法数》 / 286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法四依

法四依者,谓依凭正法,则能成就万行之因,满足菩提之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依法不依人,依法者,谓依实相等法,修诸波罗蜜行,则能具足清净功德,能至菩提也。不依人者,如涅槃经云:魔王尚能假化作佛,况能不作其余之身。是故虽是凡夫,若所说所行,与实相等法相...

《三藏法数》 / 401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生死

生死海之此岸也。涅槃為生死海之彼岸。增一阿含经叁十九曰:「梵志不明晓,犹涉生死岸。」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有漏四种过失

有漏者,谓漏落叁界生死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不寂静过失,谓诸众生,随逐根尘,起诸妄想,颠倒散乱,而无禅定之功,不能断惑证果,是为不寂静过失。 二、内外变异过失,谓诸众生,由内心乱想,外境迁流,心境相应,更互变异,所谓心随境起,境逐心生,...

《三藏法数》 / 219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性成佛

一、不定性半成佛,不定性者,根性不定也。谓若近声闻则习声闻法,若近缘觉则习缘觉法,若近菩萨则习菩萨道。习声闻、缘觉之法者,沉滞小果,不乐度生,不求佛道,故不成佛。习菩萨利生之行者,取证菩提,而得成佛,故名不定性半成佛。 二、无种性不成佛,谓无有正信善根,拨无...

《三藏法数》 / 393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种涅槃

一有餘涅槃,二无餘涅槃。新译曰有餘依,无餘依。依者,有漏之依身。对於惑业而曰餘。有餘涅槃者,為生死之因之惑业已尽,犹餘有漏依身之苦果也。无餘涅槃者,更灭依身之苦果无所餘也。此二种之涅槃,同為一体。叁乘之行人,於初成道时,虽证得之,而无餘涅槃之现,则在於命终之时...

《佛学大辞典》 / 589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心

有二种:(一)顺流十心,一、无明昏暗。谓诸眾生从无始以来,暗识昏迷,无所明了,為烦恼所醉,於一切法妄计人我,起诸爱见,想计颠倒,起贪瞋痴,广作诸业,由是流转於生死也。 二、外加恶友。谓诸眾生内具烦恼,外值恶友扇动邪法,益加惑我,无由开悟而修善业,以是流转於生死...

《佛学大辞典》 / 982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大愿船

佛之本愿譬如船也。净土传曰:「菩萨乘大愿船,住生死海,就此世界,呼引眾生上大愿船。如是送至西方,如有往者,无不得生。」往生要集中本曰:「无量清净觉经云: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乘大愿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唤眾生,令乘大愿船送着西方。若眾生有上大愿船者,并皆得...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眾溺水

第一人入水则溺。不习浮,入水故溺,水者生死之河水也,譬一阐提。第二人虽没还出,出已还没。譬人天乘之将进而退者。第叁人没已即出,出更不没。譬内凡之人,内凡者煗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也,永不堕於叁恶。第四人入已便没没已还出,出已即住,徧观四方。譬四果之人。第五人入已...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轮迴

眾生无始以来,旋转於六道之生死,如车轮之转而无穷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叁恶道。轮迴六趣中,备受诸苦毒。」心地观经叁曰:「有情轮迴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观佛叁昧经六曰:「叁界眾生,轮迴六趣,如旋火轮。」身观经曰:「循环叁界内,犹如汲井轮。」观...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了本生死

一卷,吴支谦译。谓见了十二因缘,即是见法见佛。与大乘舍黎娑担摩经同本。但说人不同。此為舍利弗对比丘而说者。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 《了本生死经》

妙高十义喻十住菩萨行

妙高,即须弥山也。以其四宝所成,出七金山之上,故名妙高。如来说华严经时,以自在神力,升此山顶,加被法慧菩萨,说十住菩萨之法行有此十喻焉。(梵语须弥,华言妙高。四宝者,金银琉璃水精也。七金山者,一双持、二持轴、叁担木、四善见、五马耳、六障碍、七持地,皆言金者,...

《三藏法数》 / 902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住地

根本之烦恼,能生枝末之烦恼,故名住地。住地之烦恼有五种:一、见一处住地,身见等叁界之见惑,入见道时断於一处,故曰见一处。二、欲爱住地,欲界之烦恼中,除见与无明者。其中爱着之咎重,故表爱之名。叁、色爱住地,色界之烦恼中除见与无明者。其中爱着之咎最重,故独表爱之名...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种见佛

谓菩萨修殊胜行,离诸障碍,称佛所行,得见十佛,了了分明,如是见者,乃名真见。故云十种见佛也。 一、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着见,谓如来乘如实道,示成正觉,安住世间,而不着涅槃,不着生死。菩萨称佛无着而见,是名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着见。(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三藏法数》 / 550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二妄想

经云:当说妄想、自性分别,随境有异,一切愚夫,计着有无,故有十二种也。 一、言说妄想,谓计着种种妙音歌咏之声,以为有性,是名言说妄想。 二、所说事妄想,谓凡所说事,穷其自性,惟圣智所知;凡愚不了,但依彼事,而生言说,是名所说事妄想。 叁、相妄想,谓随事起见,...

《三藏法数》 / 555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种生死

诸说不同,梁摄论十四曰:「如来报障清净,由除七种生死」。而同十卷明四种生死。谓一方便生死,菩萨為利生之生死也,於地前及初叁地感之,灭之而入於四地。二因缘生死,八相示现之生死也,於四五六地感之,灭之而入於七地。叁有有生死,有后有也,於七八九地感之,灭之而入於十地...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尊胜陀罗尼

具名佛顶尊胜陀罗尼,尊胜佛顶尊之陀罗尼也。帝释天,悯善住天子有从今受七度畜生恶道身之业因,诣祇园精舍请佛救济之法,佛為说此陀罗尼,令诵之。尊胜陀罗尼经曰:「告帝释言:天帝有陀罗尼名為如来佛顶尊胜,能净一切恶道,能净除一切生死苦恼。(中略)佛告天帝:此佛顶尊胜陀...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生死

谓至生死穷极之金刚喻定,相续随转之根本蕴,即六识以上之细意识。摄大乘论本卷上所云:「化地部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穷生死蕴。」是也。小乘中虽唯说六识,而六识时有断绝不起者,故至有别计恒转不断之一种识者。即大眾部之根本识,说假部之有分识,及此穷生死蕴等是也。唯识...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觉

觉有叁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唯妙觉果佛,具足叁觉。故华严经云:奇哉大导师,自觉能觉他。是也。 一、自觉,谓觉知过去未来现在叁世一切诸法常无常等,悟性真空,了惑虚妄,功成妙智,道证圆觉,故名自觉。 二、觉他,谓运无缘慈度诸众生,皆令离生死苦,得涅槃乐,...

《三藏法数》 / 179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转

密教之说,凡自因至果所得之功德,有五位,五位次第转生,故名五转。第一者发心,初发菩提心而求佛果之心也,第二者修行,修叁密之行而趣向佛道也。第叁者菩提,由行因而证果德也。第四者涅槃,果德既满而入於涅槃也。第五者方便究竟,圆满上四德而利他之方便究竟也。此五转,即五...

《佛学大辞典》 / 904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眾生

梵语萨埵Sattva,僕呼善那。新译曰有情,旧译曰眾生。眾生有多义:(一)眾人共生之义。法华文句四曰:「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间,无男女尊卑眾共生世,故言眾生。此据最初也。」(二)眾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眾生。法鼓经曰:「万法和合施设,名為眾生。」注维摩...

《佛学大辞典》 / 388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当体即是

如波之当体即水,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也。即是有相合相翻当体之叁种。见[即]条。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得度

生死比海,涅槃比彼岸,超生死而到涅槃云度。谓得渡生死之海也。无量寿经下曰:「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增一阿含经十四曰:「佛在菩提树下初得佛,作是念:罗勒迦蓝,诸根纯熟,应先得度。」遗教经曰:「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 又(仪式...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大云初分得转生死业烦恼健度第六

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生死烦恼业田。得心定愿藏法门。唯愿如来。广为众生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开示解说。此经中有得生死烦恼田果实法门。复有生死田乐王法门。复有生死庄严住心法门。复有生死喜地法门。复有生死期地法门。复...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234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

叁有

叁界之异名也。生死之境界,有因有果谓之有。叁有者,叁界之生死也。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也。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也。叁无色有。无色界之生死也。新译仁王经中曰:「叁有业果,一切皆空。」智度论一曰:「叁有爱着心。」颂疏界品一曰:「名叁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遁麟记一曰...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依

一、施设依,施设,犹建立也。谓人依五蕴中,假用言说,施设我及众生各各不同,有如是生类,如是种姓,如是名字,如是饮食,如是苦乐寿夭等,是名施设依。(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摄受依,摄受,含摄容受也。谓人依于父母妻子奴婢僮仆等,以为我所摄...

《三藏法数》 / 478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种忏悔心

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云忏悔。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若欲忏悔者,先当起七种心也。 一、生大惭愧心,惭即惭天,愧即愧人。谓自惟我与释迦如来同为凡夫,而今世尊成道以来,已经劫数,而我等轮转生死,未有出期,此实可惭可愧,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梵语释...

《三藏法数》 / 481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菩萨修行九种差别

一、善行生死,菩萨成就道业,为化导有情,虽出没于生死中,不为生死染着。譬如病人服苦涩药,但为除病,不生嫌弃也。 二、善行众生,菩萨于诸众生,起大悲心,设有病苦,常行救济,不生疲怠。譬如良医,亲近病者,心无厌舍也。 叁、善行自心,菩萨能调伏自心,破除烦恼,增长...

《三藏法数》 / 404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道

一实之道也。六十华严经六曰:「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八十华严经十叁曰:「诸佛世尊,唯以一道,而得出离。」涅槃经十叁曰:「实諦者,一道清净,无有二也。」大日经疏十七曰:「一道者即是一切无碍人,共出生死,直至道场之道也。而言一者,此即如如之道,独一法界,故言一...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莲华喻菩萨十种善法

一、离诸染污,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察诸境,于一切法不生贪爱,虽处五浊生死流中,而不为生死过失所染;譬如莲华,出于水中,而不为淤泥所染也。(五浊者,劫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命浊也。) 二、不与恶俱,菩萨修行,唯欲灭一切恶,生一切善,于身口意守护清净,不与纤...

《三藏法数》 / 601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障

烦恼障,智障也。新译為烦恼障,所知障。贪瞋痴等诸惑,各有二用:一者发业润生而缚有情,使在叁界五趣之生死中。由此而障涅槃寂静之理,名為烦恼障。扰恼有情之身心,故名烦恼,烦恼能障涅槃,故名障。此烦恼障由我执而生。二者一切贪瞋痴等诸惑,為愚痴迷闇,不能了知诸法之事相...

《佛学大辞典》 / 751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删闍夜毘罗胝子

Samjayin vairaḍi utra(Sañjaya vairatī utra),删闍耶毘罗胝子。新称删逝移毘剌知子。六师外道之一。删闍夜,為其字,译言等胜。毘罗胝,為母之名。因母而名,故曰子。注维摩叁曰:「什曰:删闍夜,字也。毘罗胝,母名也。其人起见,谓要久经生死弥歷劫数然后自尽苦际也。...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弘誓

弘,广也;誓,制也。谓菩萨广发誓愿,要制其心,志求满足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众生无边誓愿度,此依苦谛境而发誓也。谓菩萨遍观六道众生等类,无量无边,皆被生死诸苦所逼,一一不虚,故发誓愿欲度脱之,令出叁界。故云众生无边誓愿度。(六道者...

《三藏法数》 / 361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种立题

隋天台智者大师,谓一大藏经题,不出人、法、譬叁者而已。因以单复具足不同,遂立为七种也。 一、单人立题,单人者,如佛说阿弥陀等经是也。谓释迦佛为能说之人,阿弥陀佛为所说之人。此经以两土果人立名,故云单人立题。(梵语释迦,华言能仁。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两土果...

《三藏法数》 / 459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缠无明

四无明之一。缠者缠缚之义,无明烦恼,繫缚眾生而使不能出生死,故有此名。大藏法数曰:「缠即缠缚谓,由此无明之惑缠缚,不能出离生死,故谓缠无明。」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生死

叁界六道之生死,為载人运转之车轮,故曰生死轮。智度论五曰:「生死轮载人,诸烦恼浩业。大力自在转,无人能禁止。」止观辅行曰:「业相是能运,生死是所运,载生死之轮名生死轮。」毘奈耶杂事叁十四曰:「於寺门屋下画生死轮。」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小乘涅槃与大乘涅槃

大乘义章十八曰:「大小相对,则大乘得成法身,般若,解脱之叁德涅槃。小乘不成,此有五义:一有无分别,小乘之叁德是有法,涅槃之体是无法。有无别体,故不相成。大乘之叁德体是有法,大乘之涅槃亦是有法。有义相并,故得相成。二常无常分别,小乘之叁德体是无常,涅槃之体是常,...

《佛学大辞典》 / 776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世医四法喻如来

一、善知病,谓世之良医,善能知人种种疾病;以喻如来善知一切众生业惑等病也。 二、善知病源,谓世之良医,善知疾病所起之由;或由风湿,或由冷热,乃至饮食色欲之类,发于众病。以喻如来善知众生皆由无明烦恼为其根源,而有生死轮回之病也。 叁、善知病对治,谓世之良医,善...

《三藏法数》 / 310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火车地狱

地狱名。此地狱有铜鑊,纵广四十由旬,中满盛火。下有十二轮,上有九十四火轮。誑惑邪命,諂曲作恶者,於命终时,身冷如冰。欲热时,狱卒罗剎,化作火车乘其上,现童男形,鼓舞至前。罪人见之,心生爱着,气绝命终,在火车上。支节燃火,身体燋散。狱卒唱活,应声还活。火车轢身十...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乘

十乘者十乘观法也此十通名乘者乘即运载之义如世车乘堪能运载也盖言修行之人依此十法修之则能运出生死之苦到于涅槃彼岸也数至十者由修观之人上中下根不等上根者唯观初不思议境即得破惑显理其次者于初种观法修之不入湏用第二发心乃至第八对治助开方能破惑显理又其次者于前七种观之...

《三藏法数》 / 2967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转依

一、转烦恼依菩提,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即一切众生无明妄惑也。梵语菩提,华言道,即一切诸佛所悟所证之道也。然菩提、烦恼,其性是一,但由迷悟,不分而分。众生迷故,即转菩提而为烦恼;诸佛悟故,即转烦恼而为菩提。若能了达烦恼即是菩提,念念修习,是名转烦恼依菩...

《三藏法数》 / 227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杀鬼

有生者有死,由於无常之理,因而譬无常之理曰杀鬼。杀人之幽鬼也。止观七曰:「无常杀鬼不择豪贤。」毘奈耶律叁十四曰:「於寺门屋下画生死轮。(中略)於轮上应作无常大鬼髼髮张口长舒两臂抱生死轮。」法句譬喻经一、增一阿含经二十叁、四不可得经出曜经二等说四梵志避遁於山海空...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地断障证真

一、欢喜地断障证真,谓菩萨见诸众生,心堕邪见,皆成障碍,故发起大愿慈心,而修舍行,于内身外财,无所吝惜。由因感果,而登初地,心生欢喜,即断异生性障,而证遍行真如,是名欢喜地断障证真。(异生性障者,性即凡夫之性,障即执着我、法,障于初地功德也。遍行真如者,谓此...

《三藏法数》 / 1483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结

一见结,我见也。二戒取结,行邪戒也。叁疑结,疑正理也。见惑中此叁者过最重,故以此叁结為见惑之总称,断此叁结為预流果。涅槃经叁十六曰:「迦叶菩萨白佛言:如佛先说,须陀洹人所断烦恼,犹如纵广四十里水,其餘在者如一毛渧。此中如何说断叁结名须陀洹?一者我见,二者非因见...

《佛学大辞典》 / 333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种人

一、常没,谓人不能修习涅槃之法,则不得出离生死大河,故名常没。(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暂出还没,谓人或生世间,于信等五种善根不能坚固,还复退失,流转生死,故名暂出还没。(五种善根者,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也。) 叁、出观,谓人没于生死之河,而能...

《三藏法数》 / 174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真諦

又云四圣諦。苦集灭道之四諦也。其理真正,故云真諦,為圣者之所见,故云圣諦。涅槃经十五曰:「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諦,是故又流转生死大苦海。若能见四諦,则得断生死。」知度论二曰:「佛為五比丘初开甘露门,说四真諦法苦集灭道諦。」见[四圣諦]条。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种人

谓四种死生之人也。见[四种死生]条。 又顺流者,逆流者,中住者,得度者。顺流者顺生死之流也。逆流者,除灭五盖而修觉意截生死之流而名。 又一,常没人,不习修涅槃之法,常没流转於生死大海者。二,暂出还没人,生於世间五种之善根持不坚固,还復流转生死者。叁,出观人,乍沈...

《佛学大辞典》 / 252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空鸟

发空空之声之鸟也。以譬不知真空妙理而滥言空。止观八上曰:「诸位全无,谬谓即是,犹如鼠唧,若言空空,如空鸟空。」同辅行曰:「不达諦理,谬说即名,何异怪鼠作唧唧声,即声无旨。滥拟生死即涅槃,亦如怪鸟作空空声,岂得滥同重空叁昧。」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种生死

一、分段生死,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六道众生,随其业力所感果报身,则有长有短;命则有寿有夭,而皆流转生死,故名分段生死。(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变易生死,因移果易,名为变易。谓声闻、缘觉、菩萨虽离叁界内分段生死,而有方...

《三藏法数》 / 175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魔

於四魔之中除死魔其餘之叁魔也,等觉之菩萨,除此叁魔。瓔珞本业经上曰:「超度叁魔。」见[魔]条。 又止持会集音义释叁魔曰:「一、烦恼魔。谓叁界中一切妄惑也。修行之人為此妄惑恼乱心神,不能成就菩提,是名烦恼魔。而五蕴魔亦摄其中。二、天魔。此魔即欲界第六天摄也。若人勤...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圆照

圆觉经曰:「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又曰:「生死涅槃,同於[起灭]。妙觉圆照,离於华翳。」 又(人名)京兆蓝田(陕西蓝田县)人。姓张氏。十岁,依西明寺景云律师出家,研钻维摩法华因明唯识等,傍究儒典,特精律藏。唐开元年间,奉勅预译...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教化地

己既成佛,可教化他人之利他地位也。往生论曰:「出第五门者,以大慈悲,观察一切苦恼眾生,示应化身,迴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神通,至教化地,以本愿力迴向故。」同论註下曰:「修行成就已,当至教化地。教化地,即是菩萨自娱乐地。」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依正无碍六句

依谓依报,即世间国土也。为身所依,故名依报。正谓正报,即五阴身也。正由业力感报此身,故名正报。既有能依之身,即有所依之土,故国土亦名报也。六道众生,因有漏业,而感生死之身,即依秽恶国土而住;诸佛菩萨,因无漏清净业,而感法性之身,即依清净国土而住,今云依正无碍...

《三藏法数》 / 733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最后身菩萨

又名最后生,最后有,或后身菩萨。即住於生死身最后之生之菩萨也。俱舍论十八曰:「住最后有,名最后生。」俱舍光记十八释之曰:「即是王宫所生身。」又瑜伽论略纂十一曰:「最后身,谓已生欲界,即於此身成道。此身為生死身最后有,故名最后身。」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大船

以譬渡生死海。安乐集下曰:「善知识者,是汝大船。」教行信证序曰:「难思,弘誓度难度海大船。」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涅槃八味

涅槃,梵语具云摩诃般涅槃那,华言大灭度。大即法身,灭即解脱,度即般若,是乃叁德秘密理藏也。此之理藏,在诸佛不增,在众生不减,而有八种法味。故泥洹经立此八味之名也。(法味者,谓诸法中之义味也。) 一、常住,谓此涅槃之理,彻叁际以常存,亘十方而常在。故曰常住。(...

《三藏法数》 / 321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细意识

微细之意识也。又名细心。即於生死等之位相续不断之微细意识也。成唯识论叁所谓「有餘部执生死等位,别有一类微细意识,行相所缘俱不可了,应知即是此第八识。」是也。是為小乘上座部所立,但本末之执计不同。见唯识述记四、了义灯四等。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方行七步

谓如来初降生时,于四方面各行七步,步步举足,出大莲华。行七步已,先观东方,口自出言:世间之中,我为最胜。我从今日,生分已尽。此是菩萨希奇之事,未曾有法。余方悉然。 一、东行七步,东行七步者,涅槃经云:示为众生,而作导首也。 二、南行七步,南行七步者,经云:示...

《三藏法数》 / 186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种变易

变易者,因移果易,故名变易。谓修一分之因,即感一分之果,此从变易生死一种中开出后之叁种也。 一、变易生死,谓菩萨以无漏智力,断其粗惑,所感殊胜细异熟果,以因移果易,而为生死,故名变易生死。(漏即漏落生死,今言无漏者,谓菩萨依大智慧而修,不漏落生死,故名无漏智...

《三藏法数》 / 230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生死

羂网繫缚人。故曰缚。最胜王经二曰:「一切眾生於有悔,生死羂网坚牢缚。」教行信证行卷曰:「解一切生死缚。」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种法为菩萨实德

一、入空解脱门,谓菩萨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无作无受,如是通达,名空解脱,是为菩萨实德。(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入无我无愿门,谓菩萨观一切法皆无有我;而于叁界之中,无所愿求。虽得涅槃,恒起大悲,乐度众生,是为菩萨实德。(叁界者,欲...

《三藏法数》 / 225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漏

漏,失也落也。谓诸众生由起惑造业,漏落叁界生死,不能出离也,然有因果之分。惑业为诸漏之因,生死为诸漏之果也。 一、欲漏,谓众生因欲界见、思二惑,造作诸业,而于欲界不能出离,故名欲漏。(意根对于法尘而起分别曰见惑,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而起贪爱曰思惑。) 二、有漏...

《三藏法数》 / 196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种生死

见[生死]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归依

谓如来初成正觉,因为提谓长者开受叁归之戒,翻邪归正,以为入道根本。是故叁乘行者,修因证果,皆以此为道也。华严经疏云:叁宝吉祥,最胜良缘,有归依者,能办大事,生诸善根,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是名叁归依。(叁乘者,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也。) 一、归依佛,梵语佛陀...

《三藏法数》 / 376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种流

一、顺流,流即生死流也。盖六道众生,顺从生死之流,唯务趣下,而不知返;所谓顺生死流,逆涅槃道也。(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逆流,谓初果须陀洹,依戒定慧,精勤修习,则能断叁界见惑,出离四趣生死,而证真空涅槃;所谓逆生死流...

《三藏法数》 / 162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种佛

佛,梵语具云佛阤,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一、成正觉佛,谓佛于菩提树下,降伏诸魔,朗然大悟,证无上果,是名成正觉佛。(梵语菩提,华言道。谓之菩提树者,以佛于此树下成道,而得名也。) 二、愿佛,谓佛从兜率下生人间,说法度生,酬宿因愿,是名愿佛。(梵...

《三藏法数》 / 412字 / 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所依土

一、法性土,谓如来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以真如为体。然此身、土、体无差别,不变不迁,离相寂灭,是名法性土。 二、实报土,谓如来圆满报身所依之土,以无漏五蕴为体。此由往昔修习十力、四无所畏等功德,成就无碍庄严境智,融泯称实,感报之所招感,是名实报土。(无漏者,不漏...

《三藏法数》 / 509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教

一显教,二密教。显教之判,有天台真言之别。天台就释迦佛之说法作法而立显密二教。盖以对一会大眾显露说法,使彼此相知者為显露教,此时更密对餘眾说法,使一会之人不能知之者為秘密教。如鹿园之会,八万诸天得闻深法,故在我為显露教者,於彼為秘密教。在彼為秘密教者,在我则显...

《佛学大辞典》 / 2250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万法一如

万法由因缘而生,為自然之法,因缘生之法,无有自性,无自性故空,即以空為性也。万法各有一空性,谓之一如。一者不二之义,如者相似之义,以万法空性不二而相似也。对万之言而云一如,若对妄之言,则曰真如,如者正指空性之理体而言。往生十因曰:「而今觉知法界唯真,万法一如,...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分段生死

二种生死之一,為轮迴六道凡身之生死也。轮迴六道之身,各随其业因而寿命有分限,形体有段别,故曰分段。大乘义章八本曰:「言分段者,六道果报,叁世分异,名為分段。分段之法,始起為生,终谢為死。」胜鬘宝窟中末曰:「分段生死者,谓色形区别,寿期长短也。」唯识了义灯六末曰...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奇特梦

世尊往昔因中,在山修道,号善慧比丘,得五种奇特梦,走白普光如来,请为解说所梦之相。(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梦卧大海,普光云:梦卧大海者,汝身现居生死海中,未到彼岸,未证涅槃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梦枕须弥,普光云:梦枕须弥者,以表出生死海,登...

《三藏法数》 / 263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逆缘

恶事為佛道之缘也。盖对於佛果菩提则恶為逆缘,善為顺缘,对於生死苦果,则善為逆缘,恶為顺缘。总之违逆固体之果性者,皆逆缘也。楞严经六曰:「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然通常所论之顺逆二缘,為对於佛果菩提者,逆佛道之道為逆缘,顺佛道之道為顺缘。而顺逆虽异而其结缘佛道...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无明长夜

烦恼之惑覆智眼,不见不可思议之光明,流转於生死界,故譬以长夜之闇黑。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鼠唧鸟空

斥滥谈圆理者,谬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即义,又私诸法皆空之空义,不达即空之深义,谓如怪鼠唧唧之声,怪鸟空空之声也。止观八曰:「谬谓即,是犹鼠唧。若言空空,如空鸟空。」同辅行曰:「不达諦理谬说即名,何异怪鼠作唧唧声。即声无旨,滥拟生死即是涅槃。亦如怪鸟作空空声...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彼岸

梵语波罗Pāra,译曰彼岸。生死之境界,譬之此岸,业烦恼譬之中流,涅槃譬之彼岸也。智度论十二曰:「波罗,秦言彼岸。」又曰:「以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维摩经佛国品曰:「稽首已到彼岸。」註「肇曰:彼岸,涅槃岸也。彼涅槃岂崖岸之有?以我异於彼,借我谓之耳。」思益经一...

《佛学大辞典》 / 276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顺分

顺為顺益之义,分為部分之义。顺益其所顺法之部分名為顺分。此有叁种:一顺福分,為感世间可爱之果之有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二顺解脱分,解脱為涅槃。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有情名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之毛竪,悲...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一智

一、世俗智,谓世间有漏之智,不能出离生死,故名世俗智;亦云名字智,谓但有其名,而无其理也。(有漏者,谓漏落叁界生死也。) 二、法智,谓欲界苦集灭道四谛下,苦法等无漏之智,能断欲界见惑烦恼,故名法智。(无漏者,谓不漏落叁界生死也。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也...

《三藏法数》 / 560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