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私诃牒国中有大山,名私休遮他,山中有梵志五百余人,各达神通,自相谓曰:“吾等所得正是涅槃。”佛始出世初建法鼓开甘露门,此等梵志闻而不就,宿福应度,佛往就之独行无侣。到其路口坐一树下,三昧定意放身光明照一山中,状如失火山中尽燃。梵志怖惧咒水灭之,尽其神力不能使灭,怪而舍走从路出山,遥见世尊树下坐禅,譬如日出金山之侧,相好炳然如月星中。怪是何神就而观之。佛命令坐,问所从来?梵志对曰:“止此山中修道来久,旦欻火起烧山树木怖而走出。”佛告梵志:“此是福火不伤损人,欲灭卿等痴结之垢。”梵志师徒顾相谓曰:“是何道士也?九十六种未曾有此。”师曰:“曾闻白净王子名曰悉达,不乐圣位出家求佛。将无是也?”徒等启师:“可共问佛,梵志所行事为如法不也?”师徒之等共起白佛:“梵志经法名四无碍,天文地理,王者治国领民之法,并九十六种道术所应行法,此经为是涅槃法不?愿佛解说开化未闻。”佛告梵志:“善听思之。吾从宿命无数劫来常行此经,亦得五通移山住流,更历生死不可计数,既不得涅槃,亦复不闻有得道者。如汝等行,非名梵志。”
于是世尊以偈报曰:
“截流如渡无欲如梵,
知行已尽是谓梵志。
以无二法清净渡渊,
诸欲结解是谓梵志。
非蔟结发名为梵志,
诚行法行清白则贤。
饰发无慧草衣何施?
内不离着外舍何益?
去淫怒痴憍慢诸恶,
如蛇脱皮是谓梵志。
断绝世事口无粗言,
八道审谛是谓梵志。
已断恩爱离家无欲,
爱着已尽是谓梵志。
离人聚处不堕天聚,
诸聚不归是为梵志。
自识宿命本所更来,
生死得尽睿通道玄,
明如能嘿是谓梵志。”
佛说偈已告诸梵志:“汝等所修自谓已达涅槃,如少水鱼岂有长乐?合本无者也。”梵志闻经五情内发喜悦,长跪白佛:“愿为弟子。”头发自堕即作沙门,本行清净因而得道为阿罗汉,天龙鬼神皆得道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