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agu ta,又作优婆鞠多,优婆掘多,优波毱多,鄔波毱多,优婆毱提,鄔波级多,乌波屈多,乌波毱多,优波毱多等。译曰大护,近藏,近护,小护等。阿育王经七曰:「优波毱多,翻大护也。」西域记四曰:「鄔波毱多,此云近护。」毘奈耶杂事四十曰:「鄔波笈多,此云小护。」俱舍宝...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6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土製之灯笼也,多穿小孔,故曰百目。毘奈耶杂事十叁曰:「苾芻夏月然灯损虫。佛言:应作灯笼,(中略)应作百目瓶。苾芻不知云何应作。佛言:令瓦师作如灯笼形,傍边多穿小孔。」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6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Kamboja,国名。又作剑蒲,紺蒲,略曰甘菩。印度十六大国之一。探玄记十五曰:「甘菩国者,正云剑甫,是北印度。此国多出美女,故以為名也。」华严疏钞四十五曰:「甘菩遮国,正云紺蒲,即是果名。赤白圆满,乍似此方林檎,而復叁约横文。此国多端正女人,面似甘蒲,叁约文成,以...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6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6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一、施多得福少,谓饮酒歌舞等事,费用极多,而无福报,是名施多得福少。 二、施少得福多,谓能以慈心供奉道德之人,彼人受已,精进学道。施物虽少,其福弥大,是名施少得福多。 叁、施少得福少,谓以悭贪恶意施邪见外道,施物既少,得福亦少。是名施少得福少。 四、施多得福...
《三藏法数》 / 182字 / 6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闻如是: 佛在释国迦维罗卫树下,与五百比丘俱,皆应真,所作已具,已下重担,以义自证,会胎生尽。 尔时,十方天地神妙天亦来礼佛,欲见尊德及比丘僧。是时,第七天四天王相谓言:“诸学人宁知,佛在释国迦维罗卫树下,从五百真人。复十方天地神妙天悉往礼,欲见尊威神及比...
《佛说义足经》 /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 1124字 / 6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23日闻如是。一时佛在堕舍罗。所止处名乐音。时有八百比丘菩萨万人俱。时有贫穷老女人来到佛所。以头面着地为佛作礼。白佛言。愿欲有所问。佛言。善哉当问。老女人言。生从何所来去至何所。老从何所来去至何所。病从何所来去至何所。死从何所来去至何所。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从何所来去...
《佛说老女人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761字 / 6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9日梵语駄都Dhātu,译曰界。差别之义。彼此之事物,差别而无混滥也。大乘义章八末曰:「界别為界,诸法性别,故名為界。」止观五上曰:「界名界别。」 又性之义。谓事物固有之体性。大乘义章八末曰:「经名為界,亦名為性。」止观五上曰:「界名界别,亦名性分。」俱舍光记一曰:「...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Ajita,旧称阿逸多,阿嗜多。新称阿氏多,阿制多。译曰无能胜,最胜之义。是弥勒菩萨之字。维摩经什註曰:「弥勒,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婆罗门子。」玄应音义二十六曰:「阿氏多,此云无胜,旧言阿嗜多,或作阿逸多,皆讹也。是弥勒今生名也。」慧苑音义上曰:「阿逸多,正...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Devadatta,又作提婆达兜、禘婆达多、地婆达多、地婆达兜、调婆达多、调达、达兜,译曰天热,天授。斛饭王之子,阿难之兄,佛之从弟也。出家学神通,身具叁十相,诵六万法藏,為利养造叁逆罪,生堕於地狱。但其本地為深位之菩萨,於法华受天王如来之记别。释迦谱六曰:「由中本起...
《佛学大辞典》 / 271字 / 6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谓须弥山等九山与周於各山间之八海也。是盖印度世界建立说所表之山海总数,以须弥山為中心,其周围有游乾陀罗等八大山,成列迴绕,而山与山之间,各有一海水,故总為九山八海。 据起世经一长阿含经十八等,所谓九山者:一、须弥Sumeru,二、佉提罗Khadiraka,叁、伊沙陀罗Iṣādhar...
《佛学大辞典》 / 1204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旧称耆闍崛(巴Gijjhakūṭa),新称姞栗陀罗矩吒Gṛdhrakūṭa,译曰灵鷲,鷲头,新译鷲峰,鷲臺。又称灵山,灵岳,鷲岳。山形似鷲,名又以山上鷲鸟多,故名。摩竭陀国之正中名上茅城,五山周围如城郭,是為摩竭陀国之旧都。自此东北四五里,有王舍城,毘婆娑罗王之新都也,自此东北十...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一、见行,為我见邪见等迷理之惑。即见修二惑中之见惑也。二、爱行,為贪欲瞋恚等迷事之惑。其中以爱惑為主要,故举一以摄他,即一切之修惑也。行者常作心行。心识之行动也。涅槃经十五曰:「人有二种:一者见行,二者爱行。见行之人多修慈悲,爱行之人多修喜捨。」智度论二十一曰...
《佛学大辞典》 / 480字 / 6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停者,止也。谓修此五法,以止其五种过失之心也。 一、多贪众生不净观,谓多贪欲之人,于男女身分,互相染着,须假作九想不净之观治之,令其贪着之心不起。故云多贪众生不净观。(九想者,胖胀想、青瘀想、坏想、血涂漫想、脓烂想、虫啖想、散想、骨想、烧想也。) 二、多嗔众...
《三藏法数》 / 755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梵语薜荔多Preta,旧译饿鬼。新译鬼。名义集二曰:「婆沙云:鬼者畏也,谓虚佉多畏。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又希求為鬼,谓彼饿鬼,恆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文句四下曰:「鬼者,胡言闍梨多(闍闭之写误),秦言祖父。眾生最初生彼道,故名祖父。后生者亦名祖父。又慳贪...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
《三藏法数》 / 2599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所地广七百由旬,周围上下俱是铁栅。内分八十一处。逐处皆有亭臺,判吏,设案记事。栅外另有羊肠细路十万八千条,盘曲湾通四大部洲。其内暗如煤漆。使聻道死生进出此路。外则望入亮如水晶,丝毫毕露。判派吏轮班把守进出。凡不孝及多杀物命之鬼,发交所内,用桃条抽死為聻。改头换...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5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闻如是: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国王、大臣及理家所待敬,事遇不懈,饭食、衣被、卧床、疾药,供所当得。 是时,梵志自坐其讲堂,共议言:“我曹本为国王、大臣、人民、理家所待遇,今弃不复用。悉反事沙门瞿昙及诸弟子,今我曹当共作方便败之耳。”便共议:“今但当求我...
《佛说义足经》 /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 1986字 / 5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23日Maṇḍala,又作曼陀囉、满荼逻、漫怛罗、蔓陀罗、曼拏罗。略云曼拏、曼荼。新旧之译有种种,旧译多曰坛,又云道场,新译多曰轮圆具足,又云聚集。此中就体而言,以坛或道场為正意,就义而言,以轮圆具足或聚集為本义。即筑方圆之土坛安置诸尊於此,以祭供者,是為曼陀罗之本体,而...
《佛学大辞典》 / 929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台家依付法藏传,从摩訶迦叶至师子尊者,於西天立二十叁祖,若加第叁祖商那和须同时之末田地,则有二十四祖。要皆金口相承至师子尊者而穷尽也(止观一)。然禪家於西天立二十八祖,此说出於慧炬之宝林传,成於明教之传法正宗记。明教以达磨多罗禪经之达磨多罗為菩提达磨之别名,而...
《佛学大辞典》 / 349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Saṁ rāgata,译作善至,正至,时至。旧称僧跋。译作等施。於大眾食前使维那唱此语,然后使大眾食。南山旧律以之為施主对於眾僧表白平等施意之语。义净新律,以此為消食毒之秘密语。行事钞下叁之叁曰:「梵摩难经夫欲施者,皆应平心,不同大小,佛令阿难临饭说僧跋,僧跋者眾僧饭...
《佛学大辞典》 / 481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一、能作小,谓菩萨以变化力,能化自他之身,而作小身;或化世界内所有小物,皆如微尘,是名能作小。(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能作大,谓菩萨以变化力,能化自他之身,而作大身;或化世界内所有大物,乃至满虚空中,是名能作大。 叁、能作轻,谓菩萨以变...
《三藏法数》 / 407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大自在天依万物生本之义。而自在天派之人。以人之男根為天神之神实而祀之。续高僧传玄奘传曰:「至劫比他国,俗事大自在天。其精舍者高百餘尺,中有天根,谓诸有趣,由此而生。王民同敬不為鄙耻,诸国天祠率置此形。大都异道有百数,中所高者自在為多。」西域记健驮罗国记曰:「跋...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闻如是。一时佛游于摩竭道场。初始得佛。光景甚明。自然莲华宝师子座。古昔诸佛所坐皆尔。道德威仪相好如一。身意清净。福行普具。明所彻照人刹法处。去来现在无复挂碍。成兴于世。一切悉等。时会菩萨。尽一生补处。神通妙达。周遍十方。导利众生。开佛法藏。示泥洹要。都入人根。...
《佛说菩萨本业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1017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2日闻如是: 佛在忉利天上,当竟夏月,波利质多树花适好盛,坐濡软石上,欲为母说经,及忉利天上诸天。尔时,天王释到佛所,为佛作礼,便白佛言:“今当用何时待遇尊?”佛告天王:“用阎浮利时待我。”天王得教,即礼佛,欢喜而去。 尔时,贤者摩诃目犍连,亦在舍卫,亦竟夏月,于...
《佛说义足经》 /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 2938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一切之凡夫具佛性,譬之贫女之有宝藏也。涅槃经七曰:「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见。善男子!如贫女人舍内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无有知者。时有异人,善知方便语贫女人:我今雇汝,汝可為我芸除草秽。女...
《佛学大辞典》 / 214字 / 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闻如是: 佛在释国,从千弟子梵志、故道人皆老年,悉得应真六达,所求皆具。佛从教授县国,转到迦维罗卫城外尼拘类园中。迦维罗卫诸释,闻佛从老年应真千比丘,转行教授,已到是国,近在城外园中,便转相告语:“先鸡鸣悉当会。”自共议言:“诸贤者!正使太子不乐道,当作遮加越...
《佛说义足经》 /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 1567字 / 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23日有四说,一从佛学。五分律叁曰:「时世尊受诸大声闻与阿耨达龙王之请,调达未得神通,不能俱去,羞耻从佛,愿学通法。佛為教於安居中得神通。」二从修罗陀比丘学。增一阿含经四十六曰:「提婆达多从修罗陀比丘学沙门威仪礼节。是时提婆达多请说神通道,比丘為说其法。达多不久而得...
《佛学大辞典》 / 416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多近善友,多闻法音,多修不净观也。又多供养佛,多事善友,多问法要也。或以名天台之叁观等,叁多不一种也。辅行序曰:「叁多之妙运遽阶。」四念处一曰:「叁多倍际。」助览曰:「或云:叁止叁观所蕴法多;或云叁种止观,所蕴法多,故曰叁多。」四教集解中曰:「言叁多者,长阿含...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Ajitakeśa-kambara,又作阿耆多颈舍甘婆罗。新称阿末多。外道六师之一人。执现世受苦则来世為乐之外道也。维摩经什註曰:「阿耆多翅舍,字也。钦婆罗,麤衣也。」同肇註曰:「其人着弊衣,自拔髮。五热炙身,以苦行為道。」希麟音义九曰:「阿末多,旧云阿耆多颈舍甘婆罗。阿耆多...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或谓金胎两部之大经,尽為阿难结集。或谓金刚手菩萨為正,阿难為伴。或谓两部杂部,皆為金刚手菩萨受持结集。后两说据六波罗蜜经所谓金刚手受持陀罗尼门之说也。六波罗蜜经一曰:「慈氏云何名為第叁法宝?所谓过去无量殑伽沙等诸佛世尊所说正法。我今亦当作如是说。所谓八万四千诸...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Vajra,又作嚩馹囉,跋曰罗,嚩曰囉,跋折罗,跋闍罗,波闍罗,伐闍罗,髮闍罗,伐折罗,跋折多(斫迦罗)。译曰金刚,金刚杵。陀罗尼集经二曰:「跋折囉唐云金刚杵。」大日经疏一曰:「伐折罗即金刚杵。」孔雀王咒经上曰:「髮闍罗夜夜。」贤愚经二曰:「波闍罗女,晋云金刚。」...
《佛学大辞典》 / 307字 / 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於白莲华等上结跏跌坐,身黄金色,眾宝瓔珞,徧身庄严,首戴宝冠,冠繫白绘,两边垂下,左手当心,持般若之梵篋,右手当乳,作说法印,以大拇指压无名指之头是也,即想菩萨顶至於足,身之诸毛孔,流出光明,作种种之色,徧满法界。一一光中,化无量之佛,徧於虚空界之诸世界中。普...
《佛学大辞典》 / 375字 / 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思即心思,议即口议。谓十种法皆不可心思口议也。 一、最胜身相不思议,谓如来身相,最胜清净,积集无量福智,严具一切胜妙功德,如大圆镜,现众色像,如虚空界,普摄一切,令诸众生,超越分别,离诸疑悔,信解清净,发希有想,故名最胜身相不思议。 二、妙好音声不思议,谓如...
《三藏法数》 / 779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界,限也、别也。谓叁界分限各别不同,故名界也。 一、欲界,欲有四种:一者情欲,二者色欲,叁者食欲,四者淫欲。下极阿鼻地狱,上至第六他化天,男女相参,多诸染欲,故名欲界。(梵语阿鼻,华言无间。第六他化天者,假他所化而自娱乐也。 二、色界,色即色质,谓虽离欲界秽...
《三藏法数》 / 316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五部律者,即如来所说律藏也。而分为五者,世尊成道叁十八年,赴王舍城国王斋,食讫,令罗睺罗洗钵,因失手破为五片。是日有多比丘皆白佛言,钵破五片。佛言:表我灭后,初五百年,诸恶比丘,分毗尼藏为五部也。后优波鞠多果有五弟子,各执一见,遂分如来一大律藏为五部焉。(梵...
《三藏法数》 / 724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一、众生浊,谓众生多诸弊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斋法,是名众生浊。 二、见浊,谓正法已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不修善道,是名见浊。 叁、烦恼浊,谓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恼乱心神,是名烦恼浊。 四、命...
《三藏法数》 / 217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四食之一。又作团食。揣摶字通。以手握食為丸而食之也。是印度人之食法,指欲界中一切之食物。印度人手握饭与菜纳之於口中也。新译曰段食。分分段段而食之义。註维摩二曰:「生曰:凡欲界食,谓之揣食。揣食者,揣握食也。」同净影疏二曰:「揣食者,即揣握之食也。」康熙字典曰:...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Indranilamuktā,又作因陀尼罗,因陀罗尼罗,帝释之青珠也。玄应音义二十叁曰:「梵言因陀罗尼罗目多,是帝释宝,亦作青色。以其最胜故,称帝释青。或解云:帝释所居处,波利质多罗树下地,是其宝故,名帝释青。目多此云珠,以此宝為珠也。」慧苑音义下曰:「因陀罗尼罗,因陀罗,...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佛灭后窟外大眾部之结集出五藏。西域记九曰:「於是凡圣咸会,贤智毕萃。復集素呾缆藏,毘奈耶藏,阿毘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為五藏。而此结集凡圣同会,因而谓之大眾部。」又分别功德论一说五藏:一、契经藏,二、毘尼藏,叁、阿毘曇藏,四、杂藏,五、菩萨藏。此中前四藏為佛...
《佛学大辞典》 / 427字 / 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一、先苦后乐,谓或有人,先生卑贱家,衣食不充,受诸困苦;然心无邪见,自念我于宿世,不行布施,不修福德,恒值贫贱,即便忏悔,改往所作,修于善行;后生人中,多饶财宝,无所缺乏,是名先苦后乐。 二、先乐后苦,谓或有人,先生富贵之家,衣食充足,受诸快乐;然心怀邪见,...
《三藏法数》 / 278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谓有漏之五蕴也。取者取着之义。小乘有部,总為烦恼之异名,大乘唯识,為贪爱之别名。取着於贪爱之烦恼事物,故名為取,五蕴以烦恼為因而生,故云取蕴(第一义),五蕴常从属烦恼,故云取蕴(第二义),五蕴能生烦恼,故云取蕴(第叁义)。俱舍论一曰:「有漏名取蕴。(中略)烦恼...
《佛学大辞典》 / 222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日本慧若所着释迦传曰:「佛教之入日本也,始於钦明天皇十叁年,百济供佛像及经论之役。其后佛教殷兴,计分十数宗派:若俱舍,成实,律,法相,叁论,华严,南都之六宗,则上古之宗派也。天台真言之二种,则中古之宗派也。日本之天台,与中国之天台异。相承圆密禪戒四者之法门,以...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阿育王磨崖等所刻之教法誥文也。阿育王既归佛法,欲普布德教於四方,故於己领土,到处刻教法誥文,法显传及西域记等,处处记石柱之事,谓是阿育王所建,是也。其后湮没者多,世人遂无知者,至近代欧洲人旅行印度各地方,发见几多之磨崖等,经普林摄Prinse 氏等苦心研究,遂得读破...
《佛学大辞典》 / 901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一、热气多见火,谓如人钻木得火,复理火事,以暖相分多,暖想即生,故梦于火,是则热气多而见火也。 二、冷气多见水,谓如人凿井得水,复理水事,以冷相分多,冷想即生,故梦于水,是则冷气多而见水也。 叁、风气多见飞坠,谓如人乘风登高,运转初息,以动相分多,动想即生,...
《三藏法数》 / 224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法华经卷五最初之品名。记释迦如来往昔為闻法华经,奉事今提婆达多前身阿私仙人之事。又记提婆达多今虽為叁逆罪,在无间地狱,然后来成佛,号天王如来,及八岁龙女依文殊菩萨之化导,於南方无垢世界现身成佛。於一经中為功德最胜之经文。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 《提婆达多品》 / 本站介绍:妙法莲华经祇陀园林须达精舍之略。涅槃经二十九曰:「时须达长者白舍利弗:大德!此大城(指舍卫城)外何处有地,不近不远,多饶泉池,有好林树,花果蔚茂,清净闲豫,我当於中為佛世尊及比丘僧造立精舍。舍利弗曰:祇陀(太子名)园林,不近不远,(中略)此处最胜,可安立精舍云云。」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优婆毱多之故事。付法传叁谓尔时有一比丘尼,年百二十,曾见如来,优婆毱多,知彼见佛,欲至其所,寻遣使者告比丘尼。尊者毱多欲来相见。时比丘尼即以一鉢盛满油置户扇后。优婆毱多至其所止,当入房时,弃油数滴,共相慰问,而后就座。问言大姉,世尊在时,诸比丘辈,威仪进止,其...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俱舍论九曰:「如讫栗枳王梦所见十事:谓大象、井、麨、栴檀、妙园林、小象、二獼猴、广坚衣、斗諍。」俱舍光记八曰:「讫栗枳,此云作事。是迦叶波佛父,夜梦十事。旦迦叶白佛。佛言此表当来释迦遗法弟子先兆:一,王梦见有一大象,被闭室中,更无门户,唯有小窗。其象以方便投身...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义释十曰:「作虚心合掌,屈小指无名指,入於掌中也。真言曰:归命阿萨埵係多(阿是能除义,萨埵即眾生,係多是利益义,谓利益眾生也),驃也嗢伽多(是除义,亦是开发其善性,令显现也),怛囕怛囕囕囕(怛览真如无垢义,览无垢也,上所谓除者,除何事,谓除四垢也,凡夫爱见垢一...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谓菩萨常为利乐一切众生,示现世间,而作善友,劝导诱掖,开示教他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遭苦不舍,谓菩萨运大悲心,怜悯六道众生,受诸苦恼,故随类现形,种种开示,令得出离。虽代受其苦,心无弃舍,是为遭苦不舍。(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
《三藏法数》 / 506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聚即类聚。谓聚众律以成其类,随犯而制之,故名七聚也。 一、波罗夷,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有叁义:一者,退没,由犯此罪,道果无分,没溺恶道。二者,不共住,谓非但失道而已,不得于说戒羯磨僧中共住。叁者,堕落,舍此身已,堕在阿鼻地狱也。(梵语羯磨,华言作法。梵语阿...
《三藏法数》 / 345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于是,佛告弥勒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弥勒白佛言:“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兜术天上,为诸天人讲法语,说菩萨大人不退转地之行。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卿弥勒!在一生补处,世尊所莂无上正真道者,为用何生得?弥勒!决用过去耶?当来耶?现在耶?去者生尽,未...
《佛说维摩诘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2598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7日经论所说有种种,悉曇字记有四十七字。摩多之十二音与体文之叁十五声也。 摩多十二音痾 体文叁十五声叉(乞洒)。 西域记二曰:「详其文字,梵天所製。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也。遇物合成,随事转用。流演枝派,其源深广。」 大庄严经示书品说四十六字,以阿字為始,以差字為终。...
《佛学大辞典》 / 546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闻如是。一时佛游于摩竭道场。初始得佛。光景甚明。自然莲华宝师子座。古昔诸佛所坐皆尔。道德威仪相好如一。身意清净。福行普具。明所彻照人刹法处。去来现在无复挂碍。成兴于世。一切悉等。时会菩萨。尽一生补处。神通妙达。周遍十方。导利众生。开佛法藏。示泥洹要。都入人根。...
《佛说菩萨本业经》 /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 1017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9月14日于是,维摩诘问众菩萨曰:“诸正士!所乐菩萨不二入法门者,为何谓也?” 座中有名法作菩萨,答曰:“族姓子!起分为二,不起、不生则无有二,得不起法忍者,是不二入。” 首闭菩萨曰:“吾我为二,如不有二,不同像则无吾我,以无吾我,无所同像者,是不二入。” 不眴菩萨曰:...
《佛说维摩诘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1571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7日认有我身之执念為我执,亦云人执。唯识述记一本曰:「烦恼障品类眾多,我执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俱舍论二十九曰:「由我执力,诸烦恼生。叁有轮迴,无容解脱。」俱舍光记二曰:「我执谓我见。」梵Ātma-grāha。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定,即禅定也。禅有二种,一者,世间禅;二者,出世间禅。而定名不出此七种也。(世间禅者,即色界四禅,无色界四无色定等也。出世间禅者,即八背舍、八胜处等也。) 一、叁摩呬多,梵语叁摩呬多,华言等引。远离沉掉,曰等;发生功德,曰引。谓能修此定,则离诸烦恼,而引发胜...
《三藏法数》 / 378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于是忍世界。百亿天帝释。皆于忉利紫绀殿上。化作七宝师子之座。施交露帐。席以彩絷已。各稽首请佛。佛意悉知。即为分身。遍诸释殿。一一佛者。从众菩萨。一切天帝。莫不悦豫。其下百亿小国。续自见佛。如故不减。时十方刹。复来云集。法意菩萨。首意菩萨。贤意菩萨。勤意菩萨。思...
《佛说菩萨本业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1929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2日六相者,谓一真法界之体,而有六种名义之相也。然法界体同,本无异相,由法入于义,遂有六名;名虽有六,不离一体,交彻融通,一多无碍故也。 一、总相,一即具多为总。谓一法界之体,能具多种之义也。如人之身能具眼耳等诸根,而为一体,故云总相。 二、别相,多即非一为别,...
《三藏法数》 / 351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提婆达多妄说五法,破释迦之和合僧。正理论四十叁曰:「言邪道者,提婆达多妄说五事為出离道:一者不应受用乳等,二者断肉,叁者断盐,四者应被不截衣服,五者应居聚落边寺。」婆沙论一百十六曰:「云何五法?一者尽寿着粪扫衣,二者尽寿常乞食,叁者尽寿唯一坐食,四者尽寿常居迴...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于是,世尊问维摩诘:“汝族姓子!欲见如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 维摩诘曰:“始不以生,终不以数,今则不住。空种是同,入无所积,眼耳鼻口身心已离三界。不疲懈三脱门,得三达智,为无所至,至一切法,得无碍立,积于诚信,如无所住,如慧无杂,不生因缘。不为相,不熟相,不...
《佛说维摩诘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1494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7日Bhūta,已生之有情名為部多。俱舍论十曰:「又契经说,食有四种,能令部多有情安住。(中略)言部多者,显已生义。诸趣生已,皆谓已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部多,已生义,含多解,故仍置本名。」 又以名鬼类之一种。慧苑音义下曰:「部多宫。部多,此云自生。谓此类从父母生...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法华玄赞五论叁同七异,谓叁同者:一、同断烦恼障,二、同悟生空之理,叁、同得假之择灭无為。七异者:一、声闻根性钝,缘觉根性利,二、声闻依佛而出离,缘觉自觉而出离,叁、声闻藉声教,缘觉观法理,四、声闻观四諦,缘觉观十二因缘,五、声闻分四果,缘觉唯一果,六、声闻练根...
《佛学大辞典》 / 656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贤首国师,唐则天时,于王宫讲华严经,感五云凝空,四华垂地,因赐以贤首之号。师以如来所说之法,而有浅深不同,乃约义立此五种之教。以华严一经,是佛称性宣扬圆融法界之性,判为一乘圆教。余经律论,判属小、始、终、顿四教,故名贤首五教。(五云者,五色之云也。四华者,四...
《三藏法数》 / 542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于是忍世界。百亿天帝释。皆于忉利紫绀殿上。化作七宝师子之座。施交露帐。席以彩絷已。各稽首请佛。佛意悉知。即为分身。遍诸释殿。一一佛者。从众菩萨。一切天帝。莫不悦豫。其下百亿小国。续自见佛。如故不减。时十方刹。复来云集。法意菩萨。首意菩萨。贤意菩萨。勤意菩萨。思...
《佛说菩萨本业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1929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9月14日闻如是: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比丘,在句参国石间土室中,长发须爪,被坏衣。时优填王,欲出游观,到我迹山,侍者即敕治道桥,还白王:“已治道,王可出。”王但从美人、妓女,乘骑到我迹山,下车步上。有一美人,经行山中,从崎至崎,顾见石间土室中,有一比丘,长须...
《佛说义足经》 /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 685字 / 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23日Prajñāgu ta,比丘名。译曰慧藏。唯识述记四本曰:「南印度罗罗国正量部僧,般若毱多,此云慧藏,安慧之学徒,叁代帝王师。造七百颂诽谤大乘。」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闻如是: 佛在王舍国多鸟竹园中,为国王、大臣、长者、人民所敬事,以饭食、衣被、卧床、疾药,共所当得。时梵志六世尊——不兰迦叶、俱舍摩却梨子、先跪鸠堕罗知子、稽舍今陂梨、罗谓娑加遮延、尼焉若提子——是六尊亦余梵志,共在讲堂议言:“我曹本为世尊,国王、人民所待敬,云...
《佛说义足经》 /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 1726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蚁之卵。又曰折脚蚁。瑜伽论八曰:「乃至极下捃多蚁。」同略纂叁曰:「捃多蚁者,此有二义:一蚁卵,二折脚蚁。故存梵音。」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4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涅槃经二,诸比丘再叁请佛住世,佛言:「汝等不应作為是语,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摩訶迦叶,是迦叶者当為汝等作大依止。」舍利弗问经曰:「我寻涅槃,大迦叶等当共分别,為比丘比丘尼作大依止。如我不异,迦叶传付阿难,(中略)舍那婆私传付优波毱多。」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4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O,又作鸥,袄,鄔,奥,鄂,污。悉曇十二母韵之一。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曰:「污字门一切法瀑流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污字时,是取声。」又大庄严经曰:「唱乌字时,出死瀑流,到彼岸声。」是由Ogha(瀑流)Oḍha(取)之语释之。 又Ū,悉曇五十字门之一,十二母韵之第...
《佛学大辞典》 / 216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是时,维耶离大城中有长者名曰维摩诘(汉言无垢称),在先佛已造行修善,本得法忍,已得辩才,神通不戏,得无所畏,降魔劳怨,深入微妙,出于智度无极,善权方便,博入诸道,令得所愿。人根名德,生而具足,造成大道,所作事胜,佛圣善行,皆已得立,觉意如海,而皆已入。诸佛咨嗟,...
《佛说维摩诘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1048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7日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之右第七位。梵号怛他蘗多母隶底多,译言如来愍。密号曰教命金刚。主如来哀愍之德。肉色,左手持如意宝,右手持荷叶盛花者安膝上,着羯磨衣,冥坐荷叶上。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西天之法,显物之多者,常举八万四千之数,略云八万,如举烦恼之多,曰八万四千之尘劳,举教门之多,曰八万四千之法门,须弥之高深,曰八万四千由旬,非想天之寿命,劫初之人寿曰八万四千岁。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一显教,二密教。显教之判,有天台真言之别。天台就释迦佛之说法作法而立显密二教。盖以对一会大眾显露说法,使彼此相知者為显露教,此时更密对餘眾说法,使一会之人不能知之者為秘密教。如鹿园之会,八万诸天得闻深法,故在我為显露教者,於彼為秘密教。在彼為秘密教者,在我则显...
《佛学大辞典》 / 2250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Sudatta,又作须达多。新称苏达多。译言善与,善给,善授,善温等。舍卫国给孤独长者之本名,祇园精舍之施主也。玄应音义叁曰:「须达多,此云善与,故得给孤独名也。」慧苑音义下曰:「须达多,此云善给,施无依怙也。」华严疏钞六曰:「须达多,正言賑济无依,义云给孤独也,即...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婆伽婆者,总万德至极之名也。经云:婆伽婆具此七义。不翻华言者,多含义故。即五种不翻之一也。(五种不翻者,秘密不翻、多含义不翻、此方无不翻、顺古不翻、生善不翻。) 一、能破烦恼,破者,裂断也。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谓如来断诸烦恼,乃至无明之惑,净尽无余。...
《三藏法数》 / 703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闻如是: 一时,佛游于维耶离奈氏树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八千。菩萨三万二千,皆神通菩萨,一切大圣能随俗化,佛所住者皆已得住,为法城堑护持正法,为师子吼十方闻声,众人不请祐而安之,兴隆三宝能使不绝,皆已降弃魔行仇怨,一切所化莫不信解,皆度死地脱无挂碍,不失辩才...
《佛说维摩诘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2791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7日彼时,佛语弥勒菩萨言:“弥勒!是名为无数亿劫习佛道品,汝随分布,受是像经,佛所建立,如来灭后,广博此道。所以者何?后世得者,族姓子族姓女、天龙神、揵沓和,当下德本,其于前胜已作无上正真道行,而未得闻受此法者,闻是辈经,必甚爱乐,当顶受此佛之要道。又,汝弥勒!当...
《佛说维摩诘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747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7日有华色比丘尼,呵提婆之不法,為彼所害。盖与最初见佛之华色為同人也,何则?彼為见佛化轮王,其活泼之状与呵提婆之势,其行為相似也。智度论十四曰:「提婆达多,便生恶心,推山压佛。金刚力士以金刚杵而遥掷之,碎石迸来,伤佛足。华色比丘尼呵之,復以拳打尼,尼即时眼出而死。...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缘起者,谓诸法所起因缘,递相摄持,涉入无碍,分为十种,以释前十玄门之义也。 一、诸缘各异义,诸缘各异者,谓诸法缘起各不同也。盖诸法递互相望,要须体用各别,不相杂乱,方成缘起。经云:多中无一性,一亦无有多。是也。 二、互遍相资义,互遍相资者,谓诸法所起,更互周...
《三藏法数》 / 805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梵音部多多他多Bhūtatathatā(此梵语出於金刚经之梵本,译曰真如性),真者真实之义,如者如常之义,诸法之体性离虚妄而真实,故云真,常住而不变不改,故云如。唯识论二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於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或云自性清净心,...
《佛学大辞典》 / 410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佛在舍卫国,当留三月竟,一时于祇树给孤独园中。是时,堕沙国诸长者子共赁一梵志,名勇辞,使之难佛取胜,谢金钱五百。梵志亦一时三月,讽五百余难,难中有变,自谓无胜己者。 佛三月竟,从众比丘,欲到堕沙国,转行郡县说经,次到堕沙猴猿溪边,高观殿中。诸长者子即闻佛众比...
《佛说义足经》 /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 618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23日初学之菩萨,有五怖畏:一、不活畏,行布施者,恐己不能过活,而不能尽所有。二、恶名畏,恐已恶名,不能為和光同尘之行。叁、死畏,虽发广大之心,然恐死而不能捨身命。四、恶道畏,恐己堕於恶道,而对治不善法。五、大眾咸德畏,恐眾多之人或威德之人,不能於其前為狮子吼。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梵语曰娑也地提嚩多。此译本尊。本有而於出世间為最胜最尊,故名本尊。又於诸尊中以其尊為本而尊崇之,故名本尊。大日经本尊叁昧品於本尊说字印形之叁种。字者,等之种子也,印者,金刚杵羂索等之叁昧耶形也,形者,相好具足之尊形也。大日经疏二十曰:「本尊者,梵音娑也地提嚩多...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天竺精舍,其西置厕院,或置於其南。摩訶僧祇律曰:「厕屋不得在东在北,应在南在西,小行亦如是。」祇园图经曰:「次北第六院名為流厕,有大高屋,叁重而立,飞桥双上,甚是清净。下施厕坑,砌以伏竇,天帝手作,上无臭气。大渠从大院北西注,南入厕院,伏流入竇,北出会於大河,...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Saṁtuṣita,又作删兜率陀,兜率陀,兜率,兜术。欲界第叁天之名。玄应音义叁曰:「珊兜,先安切,即天主也。此云正喜,一云正知足,兜率此云妙足。」智度论五十四曰:「删兜率陀,兜率天王名,秦言妙足。」慧琳音义六曰:「珊覩史多,上方欲界中天名也。古名兜率陀,或云兜术,皆...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印度古昔十六国之王也。仁王经下曰:「大王!吾以此经付嘱汝等。毘舍离国vaśiali,憍萨罗国Kosala,室罗筏国Śrāvasti,摩伽陀国Magadha,波罗痆斯国Bārāṇasi,迦毘罗国Ka ilavastu,拘尸那国Kuśinagara,憍睒弥国Kauśāmbi,般遮罗国Pañcāla,波吒罗国Pāṭali utra,末吐罗国Mathu...
《佛学大辞典》 / 238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室罗城有一狂人曰演若达多。某日朝,以镜照面,於镜中得见头中眉目而喜。还观己,不得见己头中眉目,因大瞋恨,谓是魑魅所作而狂走。此以自己之本头譬真性,镜中之头譬妄相。喜见镜内之头有眉目者,以比认妄相為真,坚执不捨。不见自己之本头有眉目者,以比真性无一切之诸相。楞严...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又作阿闍貰。王名。旧称阿闍世。新称阿闍多设咄路Ajātaśatru,译曰未生怨。佛在世之顷,摩竭陀国王舍城之治者。父名频婆娑罗,母曰韦提希。韦提希怀胎时,相师占之,谓此儿生必害父,因之名曰未生怨。未生以前结怨之意也。西域记九曰:「阿闍多设咄路王,唐云未生怨,旧云阿闍世,...
《佛学大辞典》 / 504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佛在句留国,县名悉作法。时有一梵志,字摩因提,生女端正,光世少双,前后国王亦太子及大臣长者来求之,父皆不应:“得人类我女者,乃与为妇。” 佛时持应器,于县求食,食竟,盥澡藏应器,出城到树间闲静处坐。摩因提食后出行园田,道经树间,便见佛金色身,有三十二相,如日月...
《佛说义足经》 /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 791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23日谓菩萨智慧具足,神变莫测,凡所作为,举念即成,无有障碍,故名如意通。 一、能到如意,谓具此通者,虽长江大海,重关复岭,千万里之远,俱无间隔,意欲到处,身即随到,故名能到如意。 二、转变如意,谓具此通者,能令世间所有诸物,大者作小,小者作大;一变为多,多变为一...
《三藏法数》 / 182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维耶离奈氏树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五百众菩萨。佛以晨旦着衣持钵。入城分卫众会皆从。诸天龙神香华伎乐倍于常时。佛到长者须福门外。须福有女名曰龙施。厥年十四。时在浴室澡浴涂香着好衣。为佛眉间毫相之光。照七重楼上。东向见佛在门外住。容貌端...
《佛说龙施女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793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9日林葬之处,定一林為墓所,运死尸而弃於此,饲诸禽兽也。梵语尸陀,尸陀Śitavana,其林幽邃而寒故。又横死尸所,入之者畏而毛戴寒栗。故名寒林。玄应音义七曰:「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王舍城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為尸陀林者,...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一、善知病,谓世之良医,善能知人种种疾病;以喻如来善知一切众生业惑等病也。 二、善知病源,谓世之良医,善知疾病所起之由;或由风湿,或由冷热,乃至饮食色欲之类,发于众病。以喻如来善知众生皆由无明烦恼为其根源,而有生死轮回之病也。 叁、善知病对治,谓世之良医,善...
《三藏法数》 / 310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