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僧伽Saṁgha,一译和合。和合僧者,梵汉双举也。比丘叁人已上集同处,持同戒,行同道者,名和合僧。见[僧]条。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优婆毱多依其师商那和修教,若起恶心,则下黑石,若生善心,则下白石。初黑多白少,渐渐修习而白黑平等,至满七日,黑石都尽,唯有白石。其时商那和修,说四圣諦,即时使得须陀洹道。见付法藏传叁。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世即隔别之义,间即间差之义,故名世间。 一、众生世间,谓一切有情众生,皆假五阴和合众共而生,名为众生;又复各各差别不同,故名众生世间。(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器世间,谓一切无情世界,皆假山河大地而成,有侧有仰,名之为器,又复各各差别...
《三藏法数》 / 126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有大长者,其家巨富,年老无子,忽怀孕,因问六师外道,六师咸言:是女而不长命。及其问佛,佛说其為男,长年具德。六师闻之,心生嫉妒,以菴罗卑和合毒药使服之,服已寻死。长者多积薪火葬。是时死尸火烧腹裂,子从中出,端坐火中,犹如鸳鸯处於莲华臺。佛告耆婆,汝往火中抱儿来...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佛陀之坐法也。结加趺於左右髀上而坐也(跏字添足者所谓蛇足也),跌者足背也,交结左右足背而置於左右髀上谓之全跏坐,即结跏趺坐也。置左右之一足於左右之一髀,名為半跏坐。全跏坐有吉祥降魔之二、先以右足押左股,次以左足押右股,手亦上左,谓之降魔坐,反之谓之吉祥坐。释尊...
《佛学大辞典》 / 561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Namah-Namo,又作南牟,南謨,那謨,纳慕,娜母,南忙,那模,曩謨,纳莫,曩莫。译曰归命,敬礼,归礼,救我,度我等。是眾生向佛至心归依信顺之语也。若佛对佛而称南无者,惊怖之义,谓生死之险难甚可惊怖,应悉救济之也。按广韵十一模部:「无莫胡切,南无出释典。」南无之无...
《佛学大辞典》 / 636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印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法数》 / 5399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又云腐烂药。南山旧律家依僧祇四分所说谓為大小便,义净新律家依有部律谓為人所遗弃之医药。僧祇律四曰:「若被毒,医言应服大便汁。若自己许不须復受,若他许者当受。比丘病,医言当服小便者,不得取初后,应取中。若自己许承取即名受,若在地及他许当受。」四分律四十二曰:「尔...
《佛学大辞典》 / 497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无常想,想即观想,谓观诸众生及诸世界一切有为之法,迁流代谢,皆悉无常。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断生灭,是名无常想。 二、苦想,谓观五阴之身,一切有为之法,常为诸苦之所逼迫。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灭众苦,是名苦想。(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三藏法数》 / 672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Samā atti,禪定之一种。又曰叁摩钵提,叁摩拔提,叁摩跋提。见[叁摩半那]条。又希麟续音义曰:「叁摩钵底,梵语也,此云等至,琳菀两法师云谓由加行伏沈掉,力至其受位,身心安和也。亦云等持。」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提婆达多妄说五法,破释迦之和合僧。正理论四十叁曰:「言邪道者,提婆达多妄说五事為出离道:一者不应受用乳等,二者断肉,叁者断盐,四者应被不截衣服,五者应居聚落边寺。」婆沙论一百十六曰:「云何五法?一者尽寿着粪扫衣,二者尽寿常乞食,叁者尽寿唯一坐食,四者尽寿常居迴...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Jña ticaturthaṁ,僧中行事务,如授戒之重法,向僧眾先告白其事,曰白。次叁问其可否而决其事曰叁羯磨Tṛtīya karmavācanā,合一度之白与叁度之羯磨曰白四羯磨。是最重之作法也。羯磨疏一上白:「若情事殷重,和举转难。如受懺大仪,治摈重罚。故须一白牒陈,叁羯磨量可,方能成...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因明论理上,自宗因喻叁支立量时,由种种配列次第生过误。陈那数廿九过,天主(商羯罗主)更加四过,為所谓叁十叁过。即宗九过,因十四过,喻十过也。 (甲)宗之九过:一、现量相违,谓於现证之事实立相违之宗也。例如言声非所闻,虽不述因喻,然已明為误谬也。二、比量相违,谓...
《佛学大辞典》 / 1993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又作安缮那,安禪那。黑色之药品。慧琳音义十二曰:「安饍那,眼药名,此药石类,深青色,兼有紫紺色,亦似金精。」此言其為石粉之类也。然慧苑音义下曰:「安缮那药,以其叶色青黛,可合和眼药。」此又似為一种之植物矣。要之则其為一种之眼药明甚。现今印度往往有以之涂於小儿眼...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地居二天,形交成淫,谓四天王天居须弥山腹,忉利天居须弥山顶,故名地居。此之二天,男女和合,与世无异也。(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忉利,华言叁十叁。) 二、夜摩天勾抱成淫,梵语夜摩,华言善...
《三藏法数》 / 228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四曰:「一、生年上座,生年尊长耆旧者。二、世俗上座,如知法、富贵长者、大财大位、大族大力、大眷属、大徒眾,皆和合推為上座者。叁、法性上座,受诸具戒耆旧长宿者,有说此亦生年上座。盖佛说出家受具足戒者名真生故也,若有苾芻得阿罗汉,则名法性上座。」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龙树菩萨造中观论云:因诸外道,计一切法,或从自生,或从他生,或从自他共生,或从无因生,故说偈破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一、不自生,自即六根。谓根尘相对,则有一念心起,若无所对六尘,则一念之心毕竟不生,故名不自生。(六根者,眼根、...
《三藏法数》 / 275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亦名七逆罪,出梵网经) 遮谓遮障圣道,逆谓不顺于理。行此七罪,不复成就善根。经云:法师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是也。 一、出佛身血,佛是一切众生慈父,能令众生悟明自心,出离苦趣,众生当历劫供养,以报其恩,况复出其身血。如兴起行经云:提婆达兜举石掷佛,迸石小片伤...
《三藏法数》 / 592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八大地狱之第八阿鼻地狱,谓之五无间。有五种之无间故也。一、趣果无间,感此狱之罪业,為顺现业或顺生业,在造业与受果之间,决无隔他生者。二、受苦无间,受苦无间隔者。叁、时无间,时无间断也。四、命无间,寿命常相续无间断也。五、形无间,地狱之广有八万由旬,身形亦有八万...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於自他之身分起贪着,妨正道,故為此七种想破着心也:一、种子不净,烦恼业因之内种,父母遗体之外种,皆為不净。二、受生不净,父母交媾赤白和合之不净。叁、住处不净,於不净之女体,胎处十月者。四、食噉不净,胎中食母血之不净。五、初生不净,言十月满足初生时之腥秽狼籍。六...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再治之唐本,有道亭之义苑疏十卷,观復之析薪记五卷,师会之復古记叁卷,希迪之集成记五卷。以上為宋朝四大家。未治之和本,有指事记叁卷,今开為六卷,通路记五十卷,问答钞十五卷,纂释叁十卷。皆和人作也。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徧计所执性,由凡夫之妄执认為实物者。凡夫之妄情。徧计度一切法,故曰徧计。為此徧计之妄情所迷执者,谓之所执性,例如见绳而误以為蛇。非有蛇之实体。但妄情迷执為蛇耳。是曰徧计所执性,吾人於内外认实我执实法亦如此。有為之万法,為因缘假和合之法,无一实我,无一实法,...
《佛学大辞典》 / 503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善即顺理之义。谓行此十法,皆顺理故。然有二种:一者止,二者行。止,则止息己恶,不恼于他;行,则修行胜德,利安一切也。 一、不杀生,不杀生者,谓不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杀之善。既不杀已,当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盗,不偷盗者,谓不窃取他人财物,即是止盗之善。既不盗...
《三藏法数》 / 440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此书传至日本者。以新罗之审祥,慈训法师皆入唐,亲謁贤首,稟华严奥旨,其后持至日本。是為和本五教章。此草案本也。其后日本求华严经未渡之章疏时,更自彼地得一本,為宋朝传来之本,故曰宋本,或曰唐本。是贤首再治之本也。然宋本亦多讹谬。宋之净源举其叁失。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Aśoka,旧称阿恕伽。新称阿输迦。译曰无忧。西纪前叁百二十一年顷,於印度创立孔雀王朝之旃陀掘多大王(Chandragu ta)孙也。纪元前二百七十年顷,统一全印度,大保护佛教,使之宣布各地。 王之传,南北各异其趣,北传之阿育王经,阿育王传,谓其母為瞻婆罗国之婆罗门女,名曰须...
《佛学大辞典》 / 1771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旧云商那Sāna,麻类,可以作衣。七种衣之一。 又(人名)比丘名。旧曰商那和修Sānavāsa,有部毘奈耶杂事四十曰:「其子生时,以奢搦迦衣里身而出,因即名為奢搦迦,即是麻类。此方先无,高共人等,堪织為布。旧云商那和修者讹。」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六相者,谓一真法界之体,而有六种名义之相也。然法界体同,本无异相,由法入于义,遂有六名;名虽有六,不离一体,交彻融通,一多无碍故也。 一、总相,一即具多为总。谓一法界之体,能具多种之义也。如人之身能具眼耳等诸根,而为一体,故云总相。 二、别相,多即非一为别,...
《三藏法数》 / 351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身无上,谓如来以叁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世出世间,无有超过其上,是名身无上也。(叁十二相者,足下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
《三藏法数》 / 1100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报恩福田,谓父母有养育之恩,师长有教诲之恩,若能供养恭敬,非惟报答其恩,抑且自然获福,是名报恩福田。 二、功德福田,谓若能恭敬供养佛法僧叁宝,非但成就无量功德,亦能获其福报,是名功德福田。(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僧,梵语具云僧伽,华言和合众。) 叁、...
《三藏法数》 / 168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谓须弥山等九山与周於各山间之八海也。是盖印度世界建立说所表之山海总数,以须弥山為中心,其周围有游乾陀罗等八大山,成列迴绕,而山与山之间,各有一海水,故总為九山八海。 据起世经一长阿含经十八等,所谓九山者:一、须弥Sumeru,二、佉提罗Khadiraka,叁、伊沙陀罗Iṣādhar...
《佛学大辞典》 / 1204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梵语萨埵Sattva,僕呼善那。新译曰有情,旧译曰眾生。眾生有多义:(一)眾人共生之义。法华文句四曰:「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间,无男女尊卑眾共生世,故言眾生。此据最初也。」(二)眾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眾生。法鼓经曰:「万法和合施设,名為眾生。」注维摩...
《佛学大辞典》 / 388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论问云:既说法界一相,佛体无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复假求学诸善之行?答曰: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而有矿(古孔切)秽之垢,若不以方便磨治,终不得净。故说四种方便。(梵语摩尼,华言如意。) 一、行根本方便,谓观一切法自性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及观一切法因缘和...
《三藏法数》 / 363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奉事梵天,受持围陀论者。大日经疏二曰:「围陀是梵王所演四种明论,大围陀论师是受持彼经能教授者,以能开示出欲之行故应归依也。於彼部类之中,梵王犹如佛,四韦陀典犹如十二部经,传此法者犹如和合僧,时彼闻如是等世间叁宝,欢喜归依随顺修行。」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蕴者,积聚之义。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受无量生死也。亦名五阴者,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也。翻译名义云:积集有为,盖覆真性。是也。 一、色蕴,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 二、受蕴,受即领纳之义。...
《三藏法数》 / 319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为女人入城,谓一切女人女子,皆为父母及夫主所拘,不得辄自出入,思仰如来,无由得见。是故如来入城,令彼女人,皆得瞻敬。观佛叁昧海经云:若能暂见如来,相好光明,除六十劫生死之罪,获无量福。未来生处,必见弥勒。(梵语弥勒,华言慈氏。) 二、为病人入城,谓如来于...
《三藏法数》 / 907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离诸染污,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察诸境,于一切法不生贪爱,虽处五浊生死流中,而不为生死过失所染;譬如莲华,出于水中,而不为淤泥所染也。(五浊者,劫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命浊也。) 二、不与恶俱,菩萨修行,唯欲灭一切恶,生一切善,于身口意守护清净,不与纤...
《三藏法数》 / 601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烦恼障,智障也。新译為烦恼障,所知障。贪瞋痴等诸惑,各有二用:一者发业润生而缚有情,使在叁界五趣之生死中。由此而障涅槃寂静之理,名為烦恼障。扰恼有情之身心,故名烦恼,烦恼能障涅槃,故名障。此烦恼障由我执而生。二者一切贪瞋痴等诸惑,為愚痴迷闇,不能了知诸法之事相...
《佛学大辞典》 / 751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千手观音造次第法仪轨曰:「其尊之正面天冠上有叁重。(中略)第叁重有二十八部眾,有各各本形。一、密迹金刚士,二、乌芻君荼央俱尸,叁、魔醯那罗达,四、金毘罗陀迦毘罗,五、婆馺婆楼那,六、满善车钵真陀罗,七、萨遮摩和罗,八、鳩兰单托半祇罗,九、毕婆伽罗王,十、应德毘...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山名。在浙江定海县东海中,梵名补陀洛迦,华言小白华也,亦名补陀山,又名梅岑山。相传以梅福名,山有大寺,僧徒争往朝礼。气候温和,风景奇特,西人之旅吾国者,多避暑於此。参照普陀落伽山条。(CBETA註:疑為见[普陀洛伽山]条)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叁时无悔者,谓人造作五逆等罪,若于欲作、正作、作已,叁时之中,心无改悔者,是名上品极恶之业,即感地狱之报也。(五逆者,一杀父、二杀母、叁杀阿罗汉、四出佛身血、五破和合僧也。) 一、加行心时,加行犹方便也。谓人欲作恶业之时,必先起心,方便加行,是名加行心时。...
《三藏法数》 / 184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叁土之一。為度凡夫二乘化作之国土。申言之,即变化身之住土也。此中有净土与秽土之别。如娑婆者為秽土之化土,如兜率者為净土之化土。化士由所住之佛身而名之。例如此娑婆世界,自眾生言之,则為眾生自业所招之眾生秽土,然佛為度二乘凡夫,以化身出於此土时,自以神通力,而变现...
《佛学大辞典》 / 342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障,蔽也。谓诸众生被惑业障蔽,不见正道,善心不能生起,故名障也。 一、烦恼障,昏烦之法,恼乱心神,故名烦恼。谓贪欲、嗔恚、愚痴等惑,障蔽正道,是名烦恼障。 二、业障,业即业行,谓由贪嗔痴起身口意,造作五无间重恶之业,障蔽正道,是名业障。(五无间业者,一杀父、...
《三藏法数》 / 170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摄僧界,二摄衣界,叁摄食界。摄僧界中又有叁种:一、大界,一伽蓝地之外界為小极限,广者至十里乃至百里。佛使结此大界者,欲令為说戒等僧事时,一聚之僧尽和集,无一人乖隔故也。凡僧事之法,一界中,有一人不和集者,则其事不成就。夫无结界之法,阎浮提界僧眾,不尽和集,不...
《佛学大辞典》 / 377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U ādhyāya,又曰和上。律家用上字其餘多用尚字。本為印度之俗语,呼吾师云乌社,至于闐国等则称和社,和闍(Khosha)等,和尚者其转讹也。罗什叁藏翻為力生,以依师而弟子之道力得生故也。晋书佛图澄传曰:「法常与法佐对车夜谈,言及和尚。比旦,佐入见澄,澄已知之。於是国人每...
《佛学大辞典》 / 675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眼识之用為见,耳识之用為闻,鼻舌身叁识之用為觉,意识之用為知,又云识。智度论四十曰:「问曰:何以故叁识所和合為一,叁识所知别為叁?答曰:是叁识助道法多,是故别说。餘叁识不尔,是故合说。是叁识但知世间事,是故合為一。餘叁亦知世间,亦知出世间,是故别说。」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谓以十二因缘分为叁世因果。无明与行二者,是过去之因;爱、取、有叁者,是现在之因;生、老死二者,是未来之果;识与名色、六入、触、受五者,是现在五阴之身,故名现在五果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一、识,识者,谓初入胎,阿赖耶现行之识种也。以...
《三藏法数》 / 366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切经分為十二种类之名。据智度论叁十叁之说,一、修多罗Sūtra,此云契经。经典中直说法义之长行文也。契经者,犹言契於理契於机之经典。二、祇夜Geya,译作应颂,又作重颂。应於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者,即颂也。凡定字句之文体,谓為颂。叁、伽陀Gāthā,译作讽颂又作孤起颂。不依...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十诵律云:佛在舍卫国时,有比丘癞病求治于药师耆域。耆域告病比丘言:汝可洗浴,病即得瘥。比丘言:佛未听入浴室。诸比丘以是事白佛,佛遂听入洗浴,故说此五种利也。(梵语舍卫,华言丰德。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耆域,华言能活。) 一、除垢,除垢者,谓澡浴身体,则诸垢...
《三藏法数》 / 235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又谓之铃声比丘,妙声尊者。其形极為丑陋,而音声最好。其梵唄之声,能感动人畜,故称為唄比丘。曾於过去世在佛塔供养金铃,感此妙声。故又称為铃声比丘。贤愚经无恼指鬘品曰:「时波斯匿王将征讨鸯仇摩罗,路由祇洹,时祇洹中有一比丘,形极丑陋,音声异妙,振声高唄,军眾倾耳,...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见结,我见也。二戒取结,行邪戒也。叁疑结,疑正理也。见惑中此叁者过最重,故以此叁结為见惑之总称,断此叁结為预流果。涅槃经叁十六曰:「迦叶菩萨白佛言:如佛先说,须陀洹人所断烦恼,犹如纵广四十里水,其餘在者如一毛渧。此中如何说断叁结名须陀洹?一者我见,二者非因见...
《佛学大辞典》 / 333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假名相,谓世间一切事物及以众生,虽因众缘和合而有种种名字,皆无自性,虚假不实。众生迷故,于此假名,起执取相,故名假名相。 二、法相,谓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诸法,以肉眼观故,则见是有;以慧眼观故,则见是无。众生迷故,于此等法,起执取相,故名法相。(五蕴者...
《三藏法数》 / 239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谤大乘,大乘即佛菩萨所乘之法也。谓人宿无善种,不能信受如来之法,而于大乘经典,妄生谤毁;既无修种之因,当受地狱之报。如世重病,实难治也。 二、五逆罪,逆者违悖天理也。谓人于父母,当竭力孝养,以报其恩,而反害之。僧之和合,得成道业,利益于人,反离间而破散之...
《三藏法数》 / 314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略云四禪,新云四静虑。修此四禪定生於色界之四禪天也。此四禪内道外道共修之,在因者超欲界之惑网,在果者生於色界,且為生诸功德之依地根本,故曰本禪。 (一)初禪,初禪之前行,有粗住、细住、欲界定、未到定。其正禪具八触十功德。 其先行者安坐端身摄心,故气息调和,觉此...
《佛学大辞典》 / 1048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毘奈耶杂事四十曰:「一、高声共许净法(四分「得寺内」,十诵「如是净」,五分「求听净」),比丘在寺内作别眾非法之羯磨大眾高声共许,则其法成。二、随喜净法(四「后听可」,十「证知净」,五「合於求听净中」),比丘作非法之羯磨,其座大眾随喜,又於界内先作别眾之羯磨,然...
《佛学大辞典》 / 816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佛经之内容分类,有九种也:(一)一修多罗,二祇夜,叁和伽罗那,四伽陀,五优陀那,六伊帝目多伽,七闍陀伽,八毘佛略,九阿浮陀达磨。涅槃经第叁曰:「能师子吼广说妙法,谓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伊帝目多伽、闍陀伽、毘佛略、阿浮陀达磨,以如是等九部经典,為他...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初学之菩萨,有五怖畏:一、不活畏,行布施者,恐己不能过活,而不能尽所有。二、恶名畏,恐已恶名,不能為和光同尘之行。叁、死畏,虽发广大之心,然恐死而不能捨身命。四、恶道畏,恐己堕於恶道,而对治不善法。五、大眾咸德畏,恐眾多之人或威德之人,不能於其前為狮子吼。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大日经转字轮品曰:「真言门修菩萨行,菩萨若欲见佛者:一若欲供养,二欲证发菩提心,叁欲与诸菩萨同会,四欲利益眾生,五欲求悉地,六欲求一切智智者,七於此一切佛心(阿字),当勤修习。」今此七句合為五点功德。初一句為发心,第二句為修行,第叁句為证菩提,第四、第五二句為...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声,而有五种清净之音也。 一、正直音,谓诸梵天,禅定持身,无诸欲行,而其音声端正,质直而不邪曲,是名正直音。 二、和雅音,谓诸梵天,心离欲染,爱乐律仪,而其音声柔和典雅,离诸粗犷,是名和雅音。 叁、清彻音,不浊曰清,透明曰彻。谓诸梵天...
《三藏法数》 / 222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华严纲要辩性相二宗之十异。一、一乘叁乘异,法相宗以叁乘為真实,一乘為方便,法性宗以叁乘為方便,一乘為真实。二、一性五性异,法相以五性各别有不成佛之眾生為了义,一性皆成為方便。法性以五性各别為方便,一性皆成為真实。叁唯心真妄异,法相谓万法由阿赖耶之一心而生,法性...
《佛学大辞典》 / 559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依有部宗之意,极微有叁位:一极微之微,二色聚之微,叁微尘也。极微之微者,色声香味触五境与眼耳鼻舌身五根等十色之最极微分也。是实色极少,不可更分,故光记名之為极微之微。对於色聚之微而谓之為实之极微。旧译云邻虚。然此极微非有色之体用,随而非现量所得,唯以慧渐渐分析...
《佛学大辞典》 / 885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比丘除其父母外,不许送在家人之丧,但為施无常助道念,则不在此限。善见律十一曰:「若檀越作是言:今某国王某檀越丧今葬,请比丘送丧,不得去。若比丘自念言:我往看彼葬,观无常,因此故我得诸道果,如此去无罪。」送父母之丧者,如佛担父棺,则為报恩也。檀越来為死者请诵经咒...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Raṣṭra āla,马呜菩萨所造伎曲之名。付法藏传五曰:「於华氏城游行教化,欲度彼城诸眾生,故作妙伎乐,名赖吒啝罗,其音清雅哀婉调和。」见[马鸣]条。 又比丘名。本為婆罗门之子,求父使出家,不许。断食强之。遂出家得道。见赖吒和罗经。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梵语萨婆罗奢S arśa,五境之一,身根所触有坚湿煖动等十一种。俱舍论一曰:「触者有十一:谓四大种、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及冷、飢、渴。」 又心所法之一。俱舍之十大地法,唯识之五徧行摄之。彼属於五境者,為所触之色法,而此為能触之心法也。使根境识叁者和合之心作用也...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梵语僧伽,华言和合众,谓与理和事和也。 一、理和,谓二乘之人,同断见、思之惑,同证无为之理,是名理和。(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事和,事和有六义,谓内凡外凡之僧,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名事和。(内凡者,谓四善...
《三藏法数》 / 204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外道所见之梵天,有叁种:一、自那罗延天生梵天,自梵天生四姓之人类及一切。是鞞陀论师之说也。外道小乘涅槃论曰:「问曰:何等外道说梵天是涅槃因?答曰:第四外道围陀论师说,从那罗延天,脐中生大莲华,从莲华生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无命物。从梵天口中生婆罗门,两臂中生...
《佛学大辞典》 / 491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老子曰:「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门。佛者假之。以显佛菩萨和威德光,近诸恶人,又示现种种身之义。如观音之普门示现,即和光同尘也。止观六之二曰:「和光同尘,结缘之始。八相成道,以论其终。」同辅行曰:「和光下释现身也。同四住尘,处处结缘。作净土之因,為利物之始。眾...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相待有,待即对待之义。谓如长短彼此等,实无长短,亦无彼此,以相待故,乃有长短等名。是则长因短有,短因长有,彼亦因此,此亦因彼,东西南北,皆亦如是,故名相待有。 二、假名有,假即虚假不实也,谓如毡,因毛缕而成,若无毛缕,毡则何有。是知毛缕因缘和合,假名为毡...
《三藏法数》 / 198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入空解脱门,谓菩萨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无作无受,如是通达,名空解脱,是为菩萨实德。(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入无我无愿门,谓菩萨观一切法皆无有我;而于叁界之中,无所愿求。虽得涅槃,恒起大悲,乐度众生,是为菩萨实德。(叁界者,欲...
《三藏法数》 / 225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真言教之异名。教法坚利如金刚也。瑜祇经曰:「以金刚自性,光明徧照,清净不坏,种种业用,方便加持,救度有情,演金刚乘,唯一金刚断烦恼。」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毘卢遮那叁摩地法曰:「演说如来叁密门,金刚一乘甚深教。」梵名Vajra-yāna,但於印度特指佛教中阴阳和合派之教义,...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八识中第八阿赖耶识也。阿赖耶,译曰藏。含藏一切种子之识也。依性宗,则為直真妄和合之识也。圆觉经曰:「我相坚固执持潜伏藏识,游履诸根曾不间断。」六波罗蜜多经十曰:「藏识為所依,随缘现眾像。如人目有翳,妄见空中华。」业疏济缘记叁下曰:「梵云阿梨耶,或云阿赖耶,此云...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贤劫千佛之前因也。杂宝藏经曰:「佛告诸比丘,过去久远无量世时,波罗奈国中有山,名曰仙山。有梵志在彼山住,大小便利於石上,后有精气堕小行处。有雌鹿来舐,即便有身。生一女子,梵志取之,养育长成。时梵豫国王求索此女,立為第二夫人。后时有身。相师占言:当生千子。日月满...
《佛学大辞典》 / 381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又曰金刚水。真言行者受叁昧耶戒时,為表誓约所饮之水名。大日经疏五曰:「又於别器调和香水,以鬱金龙脑旃檀等种种妙香,亦以真言加持,授与令饮少许,此名金刚水。以秘密加持故,乃至地狱重障皆悉除灭。内外俱净,堪為法器也。阿闍梨言:此即名為誓水。亦顺世諦犹如盟誓之法,令...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如幻喻,谓如幻师,幻作种种诸物及男女等相,体虽无实,然有幻色可见。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明幻作,迷心不了,妄执为实。修空观者,于诸幻法,心无所着,皆悉空寂,故说如幻。(空观者,谓观一切法皆空也。) 二、如焰喻,谓无智之人,初见阳焰,妄以为水。诸烦恼法,亦...
《三藏法数》 / 814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通於叁乘所立之五逆。又曰小乘之五逆。常言之五逆是也:一、杀父,二、杀母,叁、杀阿罗汉,四、由佛身出血,五、破和合僧(由罪之轻重次第)。破和合僧者,多数僧眾,和合而行法事;修佛道,以手段离间之,使之斗乱,使之废法事。五逆之中,此罪最重。阿闍世王问五逆经曰:「有五...
《佛学大辞典》 / 342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谓如来初成正觉,因为提谓长者开受叁归之戒,翻邪归正,以为入道根本。是故叁乘行者,修因证果,皆以此为道也。华严经疏云:叁宝吉祥,最胜良缘,有归依者,能办大事,生诸善根,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是名叁归依。(叁乘者,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也。) 一、归依佛,梵语佛陀...
《三藏法数》 / 376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住正戒,谓出家之人,入于聚落乞食,当收摄身心,安住正戒,勿令毁犯也。 二、住正威仪,谓出家之人,乞食之时,当须正其容貌,端其威仪,令一切人生敬信心也。 叁、住正命,谓出家之人,当依佛制,乞食自活,资身进道,离于五种邪命之食也。(五邪命者:诈现异相,自说功能...
《三藏法数》 / 649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Vajra āṇiyakṣa,金刚手菩萨之梵名,又曰执金刚神。玄应音义叁曰:「和夷罗洹阅叉,即执金刚神也。手执金刚杵,因以為名焉。」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缘起者,谓诸法所起因缘,递相摄持,涉入无碍,分为十种,以释前十玄门之义也。 一、诸缘各异义,诸缘各异者,谓诸法缘起各不同也。盖诸法递互相望,要须体用各别,不相杂乱,方成缘起。经云:多中无一性,一亦无有多。是也。 二、互遍相资义,互遍相资者,谓诸法所起,更互周...
《三藏法数》 / 805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大梵天王所出之音声有五种清净之音,佛之音声亦如是,故叁十二相中有梵音相。法华经序品曰:「梵音微妙,令人乐闻。」法华文句曰:「佛报得清净音声最妙,号為梵音。」华严经曰:「演出清净微妙梵音,宣畅最上无上正法。闻者欢喜,得净妙道。」长阿含五闍尼沙经曰:「时梵童子告忉...
《佛学大辞典》 / 312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金刚九喻者,乃是金刚般若经中九种譬喻也。此经有叁译:一、姚秦鸠摩罗什法师译,二、魏菩提流支法师译,叁、陈真谛法师译。此九种譬喻,乃是魏时所译之文,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是也。(梵语般若,华言智慧。梵语鸠摩罗什,华言童寿。梵语菩提...
《三藏法数》 / 818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后得智者,菩萨行满化他之智也。谓菩萨起行度生,分别显示,而能觉了,通达诸法,忆持不失,建立正教,令他修行。观一切法,随缘和合,随意所欲,无不满足,故有五种之别也。 一、通达,通达者,谓菩萨由此后得智,而能于观心中所知所见境界,一切诸法皆悉无碍也。 二、随念,...
《三藏法数》 / 298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我见,谓众生于五阴法中,妄计有我、我所,执之为实,强立主宰,是名我见。(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我、我所者,我即众生假名,我所即五阴之身也。) 二、众生见,谓众生妄计五阴众共和合而生,是名众生见。 叁、寿命见,谓众生于五阴法中,妄计我受一...
《三藏法数》 / 310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日本僧,為始入印度之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叁曰:「国初僧玄奘,住五印取经,西域敬之。成式见倭国僧金刚叁昧,言尝至中天,寺中多画玄奘屩及匙筋,以綵云乘之。盖西域所无者,每至斋日輒膜拜焉。」同续二有元和十叁年金刚叁昧游蜀之记事。 又(术语)如金刚能一切无碍,能通达...
《佛学大辞典》 / 414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八福田者,谓佛、圣人、僧叁种,名敬田;和尚、阿阇黎生我法身者,父母生我肉身者,此四名恩田;救济病人,名病田,亦名悲田;此八种皆堪种福,故名田也。若人能尽力从事此八种者,亦犹农之力田,则获秋成之利也。 一、佛田,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觉道俱圆,位登极果,...
《三藏法数》 / 569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梵语之塞犍陀Skandha,旧译為阴,又译為眾,新译為蕴。阴者积集之义。眾者眾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是显数多积集之有為法自性。作有為法之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多数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则概谓之阴,或蕴(阴者荫覆之义,旧译之一义也。见[阴]条),大别之五法...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天台以轨统收一切之叁法。真言以胎藏界之叁部又叁眾摄属一切之叁法。今於叁密记叁法,则一、佛部者,身密也,佛為身体,故配於身。莲华部者语密也,莲华部之主為阿弥陀,阿弥陀主说法断疑之德,故以语配於莲华部。金刚部者意密也,金刚部為智慧,意者心法了知,故以意配於金刚部。...
《佛学大辞典》 / 231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百法五位者,谓色法十一,心法有八,心所法五十一,不相应行法二十四,无为法六,总成百法,各有所属,列为五位也。 一、色位,色以质碍为义。色有十一种:即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及法处所摄一分色,以此十一种,皆有质碍,是名色位。(法处,是意所取之境。...
《三藏法数》 / 1693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文殊虽為助释迦之化,一时现菩萨之因位,然叁世皆為果上之如来。过去称為龙种上佛,又名大身佛,神仙佛,现在号為欢喜藏摩尼宝精佛,未来称為普见佛。首楞严叁昧经下曰:「过去久远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龙种上如来。(中略)佛世尊,於此世界南方过於千佛国土,国号平等...
《佛学大辞典》 / 532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和水乳置之於一器,则鹅鸟但饮乳汁而留水。祖庭事苑五曰:「正法念经云:譬如水乳同置一器,鹅王饮之,但饮其乳汁,其水犹存。」玄义五上曰:「无明是同体惑,如水内乳。唯登住已去菩萨鹅王,能唼无明乳,清法性水。」此鹅王喻菩萨。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心与心所也。心為身识等之心王。心数者新曰心所。為心王所有贪瞋等多数之别作用也。维摩经五曰:「徧知眾生心心数法。」俱舍论四曰:「心心所皆名有所依,託所依根故,或名有所缘,取所缘境故。(中略)或名相应,等和合故。」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唐代州五臺山清凉寺澄观,嗣贤首,弘华严宗。初居五臺山大华严寺,作新华严经疏二十卷。自兴元元年正月至贞元叁年十二月而毕功。四年正月寺主贤林请讲新疏。七年河东节度使復请使於崇福寺讲新疏。德宗下詔入都。使与罽宾般若叁藏译四十华严经。译成,詔使作疏。师於终南草堂寺编成...
《佛学大辞典》 / 247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Gautama,旧称瞿曇,俱谭具谭等。新称乔答摩。释种之姓,古来佛姓,称瞿曇甘蔗,日种,释迦,舍夷之五种。论其异同有诸说。十二游经举瞿曇与舍夷二名之因缘,梵志瞿曇之弟子曰瞿曇,世人称為小瞿曇。為贼所杀(在甘蔗园或甘蔗果园),师知之以尸和泥為两团,咒十月,成一男一女,...
《佛学大辞典》 / 323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甘露為涅槃之喻,得涅槃而灭生死,谓之甘露灭。维摩经佛国品曰:「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同註:「肇曰:大觉之道,寂灭无相。至味和神,喻若甘露。」天台之维摩经会疏二曰:「见四諦理,名得甘露。正习俱尽,故名灭也。」止观辅行一之二曰:「见无諦理,离生死法,名...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谓佛法僧,名虽有叁,体性是一,故名同体叁宝。 一、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性体灵觉,照了诸法,非空非有,是名佛宝。 二、法宝,法即轨持之义。谓法性寂灭,而恒沙性德,皆可轨持,是名法宝。 叁、僧宝,僧,梵语具云僧伽,华言和合众。谓恒沙妙德,性相不二,...
《三藏法数》 / 131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身即聚集之义。瑜伽师地论云:佛、菩萨是能说者,语是能说相,名句文身是所说相,声名句文和合,即为此方能诠之教体也。 一、名身,名即名字。楞伽经云:名身者,谓依事立名;盖一名非身,众名连合,方名为身。又唯识论云:名诠自性,是为名身。(名诠自性者,谓诸法自性,由名...
《三藏法数》 / 270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Vandana,又云婆南。新称伴谈,伴题,烦淡,槃淡,盘荼味,槃那寐,畔睇,畔弹南等。译曰稽首及敬礼,度我。义林章二曰:「古云南牟,即是敬礼。(中略)若云伴谈,或云伴题,此云稽首,亦云礼拜,亦云敬礼,讹云和南。」寄归传叁曰:「言和南者,梵云畔睇,或云畔弹南,译為敬礼...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时因缘,时即时分。因缘者,能生为因,助成为缘。谓五浊不增时,诸有情类,具大威德,好修诸善。盖于彼时,无诸浊恶,其人虽不乐为妙行,而亦自然能行也。(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 二、处因缘,处即处所,谓中国也。人生中国,其性聪敏,志意调柔...
《三藏法数》 / 210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唐德宗元和年中百丈山怀海禪师始立天下禪林之规式,谓之清规,即百丈清规也。后称曰古清规。其后一家之祖师各应时处而制寺规,皆谓之清规。清规者,清净之仪轨也,所立之仪轨,能清净大眾,故名清规,我国有备用清规,勅修清规,日用清规等。日本有大鑑清规,永平清规,莹山清规等...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尝见行脚禪和。佩带小摺经目。奉為法宝。阅其名目卷数。与藏内多不相符。欲究其根源而未得也。一日检西游记。见有唐僧取经目次。即此摺所由来矣。按西游记係邱长春借唐僧取经名相。演道家修炼内丹之术。其於经卷数目。不过借以表五千四十八黄道耳。所以任意摭拾。全未考核也。乃后...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如来有七种之性自性,性者即不变迁之义,此不变迁之性即為如来之自性,故名性自性。一集性自性,集即聚也,其性自性,即是万善聚集之因,是约於圣而论。故经曰:即叁世如来性自性第一义心也。二性自性,由前第一义心所集万善之因而各有自性存於内,故名性自性。叁相性自性,可见而...
《佛学大辞典》 / 345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既知索欲无一人之破和合僧,就今作之羯磨事,问一同和否,是曰问和。此索欲与问和二法,於一切之羯磨必於其初行之。见行事钞上叁。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人无我,自主自在之我為我。凡夫不了五蕴假合和之义,固执实有自主自在之人体,曰人我,今了五蕴假和合之义,达实无人体,曰人无我,是為小乘之观道,以断烦恼障,而得涅槃者也。二、法无我,固执诸法有实体,有实用,曰法我,今了诸法因缘生之义,达实无自性,曰法无我,是為...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起信论之法门也。一,阿梨耶识Ālaya-vijñana,译曰无没。如来藏与无明和合而為阿梨耶识,藏一切诸法之种子而不没失,且常了别自识所现之境(即种子五根器界),故名无没识。二,分别事识,又名意识Mano-vijñāna,依阿梨耶识而生,分别色声等六境之眼耳等六识也。以唯识所说之八...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Śāṇakavāsa,又作Śāṇavāsa,旧云商那和修、舍那和修、舍那波私,阿难之弟子也。商那,商诺迦為衣名。世世着设诺迦衣,因以為名,设诺迦衣,此译麻衣,旧云胎衣者,义翻也。西域记一谓彼在先身中以设诺迦草续成為衣,於解安居日持施眾僧。以此福力,於五百身中阴生阴常服此衣,今世...
《佛学大辞典》 / 286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唐澧州夹山善会禪师,嗣船子德诚禪师,咸通十一年卜夹山而成院宇,接海眾。中和元年十一月寂於此,寿七十七,謚传明大师。见传灯录十五。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有二说:(一)无畏叁藏禪要曰: 「一、菩提心不可退,有妨成佛故也。 二、不可捨叁宝而归依外道,是為邪法故也。 叁、不可毁谤叁宝及叁乘之教典,背佛性故也。 四、於甚深之大乘经典有不通解处,不可生疑惑,非凡夫之境故也。 五、若有眾生,已发菩提心,则不可说使退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1046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未起塔处起塔,塔,梵语具云塔婆,华言高显。谓人能起塔者,当来之世,受初禅天福。经云:若有善信男子女人,求梵天福者,未曾起塔婆处,于中能起,是为初受梵天之福也。 二、补治故寺,谓修补破坏故寺,当来之世,受二禅天福。经云:补治故寺,是为第二受梵天之福也。 叁...
《三藏法数》 / 225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大即体性圆融周遍无外之义。盖由万法不离地水火风而成,依空建立,因见有觉,因识有知,举此七种,则自他依、正、色、心,一切万法无不摄矣。然以众生迷失本心,根尘对起,知见妄分,听不出声,见不超色,但于日镜和合处见火起,月珠和合处见水生,各不相容,执相成碍,殊不知如...
《三藏法数》 / 832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极乐之池中及须弥山与七金山之内海,皆盈满八功德水。无量寿经上曰:「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称讚净土经曰:「何等名為八功德水?一者澄净、二者清冷、叁者甘美、四者轻软、五者润泽、六者安和、七者饮时除飢渴等无量过患、八者饮已定能长养诸根四大增益。」俱...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地大為方。一切形中四方均等之貌,有安住不动之势力。故维持诸法而使止住,是為方形。次水大為圆。圆形者,轮圆具足不住一性之形也。盖水於一切法中,形体不定,随器而為种种之形者也。故其形相為圆。次火大為叁角。叁角者,炽盛猛利之形也,其故如剑戟等,猛利能破坏一切事物,且...
《佛学大辞典》 / 337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於上五法加於其真言上下之语,各随於其法而定,诸轨之说不同。如图五说中,就秘藏记之说而释之,则息灾法安唵字於真言之初者,归命之义也。行者归於本尊,彼此不二之义,一切灾难,依於贪瞋痴之烦恼,烦恼之根,无始之间隔(无始无明)也。若生佛不二,自他一息,达於如理,则诸灾...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幻,幻术师所作之种种相貌也。二、阳炎,热空尘等因缘和合,於旷野之中现水相者也。叁、梦,睡眠中所见之种种境界也。四、影,镜中之影像也。五、乾达婆城,蜃气映日光於大海上现宫殿之相者也。六、响,深谷等中依声而生之声也。七、水月,水中所现之月影也。八、浮浪,水上所...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或云檀贰迦,或云但尼迦,或云达腻迦,或云陀尼迦。善见律云:檀尼迦是名,此比丘是瓦作家子。善见和泥作屋,窗牖户扃,悉是泥作,唯户扇是木,取柴薪牛屎及草,以赤土圬涂外烧之。熟已,赤色如火,打之呜唤,状如铃声,风吹窗牖,犹如乐音。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作咄吒迦,喜悦之音声名。又為鸟名。入楞伽经一曰:「以都吒迦音讚叹佛。」慧琳音义叁十一曰:「咄吒迦音,梵语不求字义,唐云喜悦之音也。经作都吒迦。」华严疏钞十四曰:「俱枳罗者,亦云都吒迦。此云眾音合和,微妙最胜。」梵Tutaka。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於死人之忌日招待僧人请读经,於是供斋而祈冥福也。梵网经下曰:「父母兄弟,和上阿闍梨,亡灭之日,及叁七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读诵讲说大乘经律,斋会求福。」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Vihāra āla,译曰护寺。守护一寺及和集僧而白事者。求法高僧传上曰:「若作番直典掌寺门,及和僧白事者名毘訶罗波罗,译為护寺。」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外界之事物来,与自体以感触,谓之缘。应其缘而自体动作,谓之随缘。如水应风之缘而起波。真如之於诸法,佛陀之於教化,皆然。最胜王经五曰:「随缘所在觉群迷。」又随其机缘。不加勉强也。齐书陆法和传曰:文宣赐法和奴婢二百人,法和尽免之,曰:各随缘去。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阿难為多闻第一受持佛一代之说法,故佛灭后,迦叶结集叁藏时使阿难昇师子座復演其说法。增一阿含经一颂之曰:「阿难仁和具四等,意转入微师子吼,顾眄四部瞻虚空,悲泣挥泪不自胜,便奋光明和顏色,普照眾主如日初,弥勒覩光及释梵,叉十希闻无上法。」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百法束为五门:谓色法十有一,心法八,心所有法五十有一,不相应行法二十有四,无为法六,共成一百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法,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
《三藏法数》 / 1706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U āyakauśaiya,又作沤和俱舍罗,傴和拘舍罗。译曰方便胜智,善巧方便,方便善巧。法华义疏四上曰:「外国称傴和拘舍罗,沤和称為方便,拘舍罗称為胜智。」可洪音义五曰:「沤和拘舍罗,亦云忧波憍舍罗,此云妙,亦云善巧方便。」放光般若经行瑫音义曰:「沤和上乌候反,下或作惒...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Vasumitrā,华严经五十叁善知识中之一,婬女之大善知识也。译言世友。晋华严经云:「復次,南行有城,名庄严,有善知识名和须蜜多女。善财童子往诣其门,见女人,容貌姿美,身出广大光明,遇者得身清净(云云)。」止观二之叁曰:「和须蜜多婬而梵行,提婆达多邪见即正。」 又Vas...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五种之染粉也。真言行者作坛时,涂坛所用之染料也。陀罗尼集经九曰:五色粉者,一白色,粳米粉是也。二黄色,若鬱金末,若黄土末。叁赤色,若朱沙末,赤土末等。四青色,若青黛末,乾蓝靛等。五黑色,若用墨末,若炭末等。其粉皆和沈香末用。」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