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 条搜索结果

月喻菩萨种善法

菩萨尘缘净尽,体性圆明,慧光普照,有情归仰,咸令发菩提心,成就种智;如月天子,离诸翳染,圆明朗彻,光照一切,功德无边,故取以为喻焉。(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皆生欢喜,菩萨初出世时,令诸有情,悉得远离烦恼,而生喜乐;如月...

《三藏法数》 / 705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梵网经上说菩萨之阶乘四位,分為四位: 第一、发趣。谓大乘之行人至住初闻妙理,而发趣於佛地,故名发趣。一捨心、二戒心、叁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顶心也。此者,前八心為瓔珞所说信中之八心,后二心為同经所说住心之初后二心(...

《佛学大辞典》 / 290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种通

通即神通也。妙用难测曰神,自在无壅曰通。 一、他心通,谓世、出世间所有诸法,若种若类,与夫他人所起心念,皆悉能知,是名他心通。 二、天眼自在清净通,谓天眼离诸垢障,清净无碍,于所见境,而得自在;无边世界差别之相,若净若染,一一种类,悉能明见,是名天眼自在清净...

《三藏法数》 / 507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华严九会说

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也。梵...

《三藏法数》 / 1259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说遍

谓毗卢遮那如来,现法界无尽身云,遍周微尘刹海,常说华严大经,令诸众生咸归性海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说遍阎浮提,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如来于阎浮提,七处九会,为诸大众,演说此法,而遍满方法界阎浮提,亦同一时而说。故云说遍阎浮提。(七处...

《三藏法数》 / 1138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一、无常想,想即观想,谓观诸众生及诸世界一切有为之法,迁流代谢,皆悉无常。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断生灭,是名无常想。 二、苦想,谓观五阴之身,一切有为之法,常为诸苦之所逼迫。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灭众苦,是名苦想。(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三藏法数》 / 672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四智

法相宗所立如来之四智。凡夫有八识,至如来转為四智。一大圆镜智,转第八识者。如有漏之第八识变依正二报而持有情之身。此智变如来之身土而持一切之功德,犹如大圆镜中现一切之色像,故名大圆镜智。缘境无边,照法界之事理,故又名一切种智。即如来万德之总本也。二平等性智,是转...

《佛学大辞典》 / 671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四衍众

(衍者乘也,出翻译名义) 一、声闻,谓闻佛声教,依四谛法,修道证真,是名声闻。(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二、缘觉,谓禀佛教法,观二因缘,觉真谛理,是名缘觉。(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叁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有、一生、...

《三藏法数》 / 234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五乘

乘即运载之义。谓人天等各以所修之法为乘,运载至其所至之处,故有五乘也。 一、人乘,人者忍也。于世间违顺情境,悉能安忍故也。谓人以叁归五戒为乘,运出四趣,生于人道,故名人乘。(叁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也。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四趣...

《三藏法数》 / 481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叁尊观音

二中歷叁云:「颂曰:不空羂索、不空勾、夜输多罗、忿怒勾、阿鲁利迦、如意轮、圆满意愿、大随求、利乐金刚、灭恶趣、一髻罗剎、多罗女、莲华发生、披叶衣、千手千眼、一面、大吉祥明、水吉祥、大吉祥变、大势至、大明白身、毘俱胝、大吉大明,及丰财、马头、白身、白处尊,又加...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药师如来二大愿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惟愿演说诸佛名号,及本昔所发殊胜大愿。佛言:东方过此恒沙等佛土之外,有世界名净琉璃,彼土有佛,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行时,发二大愿。(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 一愿,愿我...

《三藏法数》 / 1534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五性成佛

一、不定性半成佛,不定性者,根性不定也。谓若近声闻则习声闻法,若近缘觉则习缘觉法,若近菩萨则习菩萨道。习声闻、缘觉之法者,沉滞小果,不乐度生,不求佛道,故不成佛。习菩萨利生之行者,取证菩提,而得成佛,故名不定性半成佛。 二、无种性不成佛,谓无有正信善根,拨无...

《三藏法数》 / 393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叁贤

大乘所立。仁王经上曰:「叁贤圣,忍中行,唯佛一人能尽源。」又曰:「叁贤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住,行,迴向之叁位為叁贤。初地以上,乃至第地之菩萨為圣。至初地而初会於理,故得圣之名。俱舍论宝疏二二曰:「依仁王经,地前為贤,地上名圣。经云叁圣...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摩訶罗

Mahallaka,又作摩迦罗,莫訶罗,莫喝洛迦。译曰无知,老。玄应音义四曰:「摩訶罗,此译云无知也,或言老也。」俱舍光记五曰:「莫喝洛迦,此云老,谓老苾芻。」饰宗记二末曰:「梵云莫喝洛迦,此云大愚钝者,旧言摩訶罗讹也。」毘奈耶杂事曰:「忽见一摩訶罗苾芻,以衣覆头...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不二门

门何为而设也?盖荆溪大师,因释法华玄义,其中广明妙之旨。法相该博,学者难入。故于迹本二门之间,对前妙,立此门;复于门门之下,结归一念。为令修学之人,于一念心开,妙解立妙行,故云不可不了妙大纲,故撮妙为观法大体。然此门,皆以不二命名者,盖法华以前...

《三藏法数》 / 1984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二乘异同

法华玄赞五论叁同七异,谓叁同者:一、同断烦恼障,二、同悟生空之理,叁、同得假之择灭无為。七异者:一、声闻根性钝,缘觉根性利,二、声闻依佛而出离,缘觉自觉而出离,叁、声闻藉声教,缘觉观法理,四、声闻观四諦,缘觉观二因缘,五、声闻分四果,缘觉唯一果,六、声闻练根...

《佛学大辞典》 / 656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五种无明

一、根本无明,谓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是为根本无明。 二、枝末无明,谓心、心所法相应而起,即有贪嗔慢疑见等烦恼,是为枝末无明。(心、心所法者,心即心王,心所即受想行也。) 叁、共无明,谓一切结使,共相造作一切诸业,是为共...

《三藏法数》 / 663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劫初诸说上,皆有万名,眾生渐钝,则减為千名(如帝释之千名),眾生弥昧,则减為百名,眾生更愚,则减為今之而名。天竺俗法有名,天上利根,尚有百名,大日如来天上成道,故应之而立百八号,释尊於人界成道,故亦应之而立号。其号者:一、[如来]。梵曰鞞多庶罗那叁般那Vi...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六慧法

一、闻慧,谓别教菩萨,于住位中,因闻中道之理,知一切法离二边相,故名闻慧。(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二边相者,空有二边之相也。) 二、思慧,谓别教菩萨于行位中,思惟中道之理,发生一切...

《三藏法数》 / 475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妙高义喻住菩萨行

妙高,即须弥山也。以其四宝所成,出七金山之上,故名妙高。如来说华严经时,以自在神力,升此山顶,加被法慧菩萨,说住菩萨之法行有此喻焉。(梵语须弥,华言妙高。四宝者,金银琉璃水精也。七金山者,一双持、二持轴、叁担木、四善见、五马耳、六障碍、七持地,皆言金者,...

《三藏法数》 / 902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地者,谓菩萨所证之地位,一切佛法依此发生也。然地位有浅深,故始自欢喜,终于法云,分为也。 一、欢喜地,谓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经云: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得法喜者,谓于证得之法而生喜...

《三藏法数》 / 583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二因缘

Dvādaśāiga Pratityasamut āda,新作二缘起,旧作二因缘,又单名因缘观,支佛观。是為辟支佛之观门。说眾生涉叁世而轮迴六道之次第缘起也。 一、无明Avidyā,过去世无始之烦恼也。 二、行Saṁskāra,依过去世烦恼而作之善恶行业也。 叁、识Vijñāna,依过去世之业而受现世...

《佛学大辞典》 / 804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四不可说

涅槃经中,明四教之理,但可智证,不可言说,以其理本无说故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生生不可说,生生者,能生、所生也。谓根尘相对,是为能生,由此根尘相对之时,一念心起,分别好恶,是为所生,即心法也。能所兼言,故名生生。此是藏教所诠,实有生...

《三藏法数》 / 499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种善法如师子王

菩萨因修善法,得无上正真之道,为天人师,令一切邪魔外道,见者无不调伏,如师子王,有大威力,而能慑伏诸兽,所向无不自在,故以为喻也。 一、得不惊怖,谓菩萨以勇猛精进,得最上乘,于诸法中无与等者;故能游戏生死,不惊不怖,得大自在,如师子王,于百兽中,莫能与等,游...

《三藏法数》 / 598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四种性行

一、自性行,经云:若诸菩萨本性已来,贤良质直,顺父母教,信敬沙门,及婆罗门;善知家内尊卑亲疏,恭敬承事无失,具足善,复更广行其余善业,是名菩萨自性行。(梵语沙门,华言勤息。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

《三藏法数》 / 324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七种无上

一、身无上,谓如来以叁二相,八种好,庄严其身,世出世间,无有超过其上,是名身无上也。(叁二相者,足下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

《三藏法数》 / 1100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宗收教

唐贤首法藏国师为宗计不同,乃开宗,判五教,收释一代圣教,理无不尽。故前六宗收小乘教,第七宗收始教,第八宗收顿教,第九宗收终教,第宗收圆教。故云宗收教也。 一、我法俱有宗,谓此宗执着有我,及计有无等法悉皆是有,是为我、法俱有宗。 二、法有我无宗,谓此宗计...

《三藏法数》 / 651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水喻菩萨种善法

夫水之为德,本体清净,澄湛凝寂,尤能滋长万物,涤除众垢;炎热遇之而清凉,枯渴饮之而沃润。今取以为喻者,菩萨业惑清净,身心寂静,能以法水普济群生,令其善芽增长,罪垢荡除,离生死之热恼,息贪爱之枯渴,成就菩提,超登觉岸也。 一、流润赴下,菩萨常行平等之慈,柔和善...

《三藏法数》 / 733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六坚法

一、信坚,谓别教菩萨,于住位中,修习空观,信一切法皆即真谛,无能毁坏,故名信坚。(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空观者,谓观一切法,性相皆空也。) 二、法坚,谓别教菩萨,于行位中,修习假观...

《三藏法数》 / 499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多罗菩萨

Tārā,是观音院之一尊,即多罗观音,莲华部之部母也,观音,有定慧之二德,毘俱胝主其慧德,多罗主定德。女性。从观如来眼生,故云眼观音。又以人之爱者在於眼,故表爱而谓之眼。大日经曰:「彼右大称名,圣者多罗尊。青白色相杂,中年女人状。合掌持青莲,圆光无不徧。暉发犹净金...

《佛学大辞典》 / 302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不可思议名妙,即实相之理也。实相之理,精微玄妙,清净寂绝。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是也。总论因果自他,故具明妙,妙体无殊也。 一、境妙,境即理境也。谓如是等境,心、佛、众生叁无差别,不可思议。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等是也...

《三藏法数》 / 983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五尊观音

一、正观音,二、千手观音,叁、马头观音,四、一面观音,五、准胝观音,六、如意轮观音,七、不空羂索观音,八、白衣观音,九、叶衣观音,、水月观音,一、杨柳观音,二、阿摩[齿来]观音,叁、多罗观音,四、青颈观音,五、香王观音。见诸尊真言句义抄中。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二部经

一切经分為二种类之名。据智度论叁叁之说,一、修多罗Sūtra,此云契经。经典中直说法义之长行文也。契经者,犹言契於理契於机之经典。二、祇夜Geya,译作应颂,又作重颂。应於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者,即颂也。凡定字句之文体,谓為颂。叁、伽陀Gāthā,译作讽颂又作孤起颂。不依...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金刚心

金刚是喻。金刚心者,谓菩萨之心,坚固不动,犹如金刚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觉了诸法,谓菩萨发大愿心,誓欲了知无量无边不可穷尽一切微妙法门,无有遗余,故云觉了诸法。 二、化度众生,谓菩萨以无上涅槃之道,度脱方无量无边一切众生,悉得出...

《三藏法数》 / 539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二妄想

经云:当说妄想、自性分别,随境有异,一切愚夫,计着有无,故有二种也。 一、言说妄想,谓计着种种妙音歌咏之声,以为有性,是名言说妄想。 二、所说事妄想,谓凡所说事,穷其自性,惟圣智所知;凡愚不了,但依彼事,而生言说,是名所说事妄想。 叁、相妄想,谓随事起见,...

《三藏法数》 / 555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五乘

一、佛乘,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乘即运载之义。谓如来以一乘实相之法,运诸众生同到涅槃彼岸,故名佛乘。(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菩萨乘,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之人以六度万行为乘,运诸众生同出叁界,故名菩萨乘。(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

《三藏法数》 / 372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师子吼喻一事

如来说法,每以师子吼为喻者,盖表如来于大众中,无畏而说,有此一事也。 一、破坏诈师子,谓如来无畏宣说正法,则彼邪魔外道之说,自然摧破。犹真师子王震吼,则彼诈作师子者,自失声矣。 二、试自身力,谓如来无畏说法,以示如实智用,通达一切,了了分明,无有能坏,亦无...

《三藏法数》 / 704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六知见

又云六神我。未见正道之人,於五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计有我我所,计我之心歷诸缘,即有六知见之别:一、我,於五阴等法中妄计有我我所之实,故名為我。二、眾生,於五阴等法和合中妄计有实之眾生而生,故名為眾生。叁、寿者,於五阴法中妄计有我受一期之报命有长短,故名寿者...

《佛学大辞典》 / 465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玄门

又曰玄缘起。华严宗所立。示四种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之相者。通此义,则可以入华严大经之玄海,故曰玄门。又此门互為缘而起他,故曰缘起。至相大师,承杜顺之意,创说於玄章,贤首於五教章中卷敷演之。但次第不同。然贤首更於探玄记一说玄,稍异於此,清凉全依之。 一,同...

《佛学大辞典》 / 1469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神力

一、吐舌相。经曰:「现大神力,出广长舌,上至梵世。」长舌者,不妄语之报也,故表法华经迹门之开权显实,本门之开迹显远,所说真实,不為虚妄,而出广长舌也。 二、通身毛孔放光照方。经曰:「一切毛孔放於无量无数色光,皆悉徧照方世界。」是表佛慧之究竟也,初於序品中,...

《佛学大辞典》 / 748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根本烦恼

又曰本惑,本烦恼。谓大乘百法中贪、瞋、痴、慢、疑,恶见之六大烦恼也。恶见以外,谓為五钝使。开恶见之一,则有身、边、邪、取、戒之五见,此谓為五利使。合而為。谓之随眠或使。共為根本烦恼。其他為随烦恼。又五住地之中,第五之无明住地為根本烦恼。其他之四住地為枝末...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地断障证真

一、欢喜地断障证真,谓菩萨见诸众生,心堕邪见,皆成障碍,故发起大愿慈心,而修舍行,于内身外财,无所吝惜。由因感果,而登初地,心生欢喜,即断异生性障,而证遍行真如,是名欢喜地断障证真。(异生性障者,性即凡夫之性,障即执着我、法,障于初地功德也。遍行真如者,谓此...

《三藏法数》 / 1483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行者,谓由前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自得己利,而利他之行未成,是故广行饶益,随顺众生,令其欢喜。然行有浅深,故始自欢喜,终至真实,而成种也。 一、欢喜行,谓由前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具佛妙德,能于方刹土,随顺饶益众生,自他俱喜。经云:成佛子已,具足无...

《三藏法数》 / 702字 / 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一声

一、执受大种声,执即执持,受即领受。谓人于内四大种,有所执受也。而言声者,如手相击,及语言等声,皆由内四大种而出,故名执受大种声。(四大种者,谓人身中地水火风也。) 二、不执受大种声,谓人于外四大种,无所执受,而言声者,如风林驶水等声,皆由外四大而出,故名不...

《三藏法数》 / 456字 / 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二位

明菩萨乘之阶位,诸经论所说,种种不同。如大日经依住而明位,又同经明地之位,胜天王般若经明地之位,智度论明叁乘合说之位,金光明经明地妙觉之一位,唯识论明迴向地妙觉之四一位,智度论加入等觉明四二位(四二字门是也),仁王般若经明...

《佛学大辞典》 / 649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四禪定

略云四禪,新云四静虑。修此四禪定生於色界之四禪天也。此四禪内道外道共修之,在因者超欲界之惑网,在果者生於色界,且為生诸功德之依地根本,故曰本禪。 (一)初禪,初禪之前行,有粗住、细住、欲界定、未到定。其正禪具八触功德。 其先行者安坐端身摄心,故气息调和,觉此...

《佛学大辞典》 / 1048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跋闍子比丘事非法

毘奈耶杂事四曰:「一、高声共许净法(四分「得寺内」,诵「如是净」,五分「求听净」),比丘在寺内作别眾非法之羯磨大眾高声共许,则其法成。二、随喜净法(四「后听可」,「证知净」,五「合於求听净中」),比丘作非法之羯磨,其座大眾随喜,又於界内先作别眾之羯磨,然...

《佛学大辞典》 / 816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种教体

教者,谓如来所说一大藏教也。体即体性,教之本也。然如来所说之教,诠显权实义趣,浅深不同,故分体,收摄一切教法罄无不尽也。(权者,叁乘权教,谓声闻、缘觉、菩萨也。实者,一乘实教也。) 一、音声语言体,谓言音语业为教体也。故佛唱号言辞,评量论说,是为教体。楞严...

《三藏法数》 / 899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四轮王

此四轮王,长阿含经唯言金轮王有金轮宝现。若据俱舍论,则四王各有轮现也。 一、铁轮王,大智度论以人寿一增一减为一小劫,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寿减一岁,如是减至岁则止;复过百年,又增一岁,如是增至二万岁时,有铁轮王出,独领南阎浮提一洲。诸国有不顺化者,王...

《三藏法数》 / 497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四增盛

一、寿量增盛,谓劫末时,此赡部洲,人寿减至岁后,复渐增展转增至八万岁,是名寿量增盛。(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赡部,又云阎浮,华言胜金。) 二、有情增盛,有情即众生也。谓劫末时,此赡部洲,惟余万人;后复渐增,展转无数。于劫增时,其地广博严净,人...

《三藏法数》 / 331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二佛

於东方配叁佛於西南北四维上下各配一佛,一、东方虚空功德清净微尘等目端正功德相光明华波头摩琉璃光宝体香最上香供养讫种种庄严顶髻无量无边日月光明愿力庄严变化庄严法界出生无障碍王如来。二、东方毫相日月光明燄宝莲华坚如金刚身毘卢遮那无障碍眼圆满方放光照一切佛剎相王如...

《佛学大辞典》 / 258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入重玄门

成佛果之前,更重修习无始凡夫地已来所作之事,使之一一称理也,是為入重玄门倒修凡事。其所以然者,则以等觉菩萨之元品无明难断故也。凡轮迴生死之苦,於一切眾生悉起偏执之见,存自他彼此之隔异,此我执之念更难止,虽由初地以来,地地断无明入等觉之位后,元品之无明尚存,此隔...

《佛学大辞典》 / 540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种行观一切法

谓华严经住品内,第叁修行住中,令此位菩萨,以种行,观一切法也。(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观一切法无常,谓此菩萨,但观一切诸法,念念不停,刹...

《三藏法数》 / 644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玄门无碍

玄门者,即玄门也。以此法性德为因,起大业用,令彼玄门诸法,混融无碍,重重无尽。故云玄门无碍因也。(玄者,妙也。) 一、唯心所现,谓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唯是真心所现。然法唯心现,全法是心,心既圆融,法亦无碍。经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是也。 二、法无定...

《三藏法数》 / 816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波罗蜜

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谓菩萨修此法,化度众生,超生死海,到涅槃岸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檀那波罗蜜,梵语檀那,华言布施。运心普周曰布,辍己惠人名施。经云:菩萨为令众生心满足故,内外悉舍,而无所着,是名檀那波罗...

《三藏法数》 / 826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二随眠

谓欲等烦恼,长时随逐,眠伏藏识之中,故名随眠。(藏即含藏之义。藏识,即第八识也。) 一、欲贪,谓于可意之境,爱染念着,而生悦乐也。 二、嗔恚,谓于不可意之境,无所爱乐,而自生嗔忿也。 叁、色贪,谓于色界,爱乐净法,贪着禅味也。 四、无色贪,谓于无色界,识处等...

《三藏法数》 / 443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叁无差别

谓心、佛、众生,虽在因在果,迷悟不同,然其理性所具,本来平等,初无有异。故经云:心、佛及众生,是叁无差别。 一、心无差别,谓一念心体,凡圣不二,具足界、如是等法,而与诸佛、众生性元平等,初无有异。故经云:游心法界如虚空,则知诸佛之境界,是名心无差别。(...

《三藏法数》 / 332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恶果报

谓众生前世造恶业,感饿鬼、畜生、地狱叁恶道报。受是苦尽,若生人中,余业未尽,每一恶中,复受二种果报,故名恶果报也。 一、杀生果报,谓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叁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是名杀生果报。 二、偷盗果报,谓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

《三藏法数》 / 544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种有依行轮

有依行者,有可凭依之行业也。轮以摧碾为义。佛谓众生依此行业,而修菩提,则能摧破一切烦恼惑业,故曰轮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具足净信,谓众生具足清净信心,则于一切善恶业缘受报因果,皆无所疑,此为有依行也。 二、具足惭愧,谓众生具足惭愧之心,凡有所作,身...

《三藏法数》 / 472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大展叁拜

大展坐具就之叁拜也。见象器笺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律仪

律者法律,仪者仪则,所制之法律,以防遏过非,恶律仪以防遏善事。因而立身之仪则也。通於善恶。善律仪者,大乘义章曰:「言律仪者,制恶之法,说名為律。行依律戒,故号律义。又復内调亦為律,外应真则,目之為仪。」行事钞资持记中一之二曰:「通禁制止名律,造作有相名仪。」...

《佛学大辞典》 / 346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观音顶上一面

千光眼秘法经曰:「顶有一面。当前叁面為菩萨相,右边叁面白牙出上相,左边叁面忿怒相,当后一面暴笑相,顶上一面如来相。」见[一面观音]条。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大数

大数者,华严经阿僧祇品,心王菩萨问佛:云何阿僧祇,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即为说算数无尽之法,积成种大数也。然数法有叁等:一、下等数法,变之,即一变变百,百变千,千变万等也;二、中等数法,百百变之,即一百洛叉为一俱胝等也;叁、上等数法,倍倍变之,即...

《三藏法数》 / 543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烦恼即菩提

止观一曰:「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中略)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又曰:「生死即涅槃,是名苦諦。(中略)烦恼亦即是菩提,是名集諦。」此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义,為大乘至极之谈,依教门之浅深而异其归趣。参照[即]条。法华玄义九曰:「体生死即涅槃名為定,达烦恼...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於别之生,加总之一生谓之一生。详见[一生类]条。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华严四分

一、信分,谓第一会菩提场中,说世主妙严品至毗卢遮那品,名举果劝乐生信分,盖举扬如来依正二报难思之果,劝励当机闻而乐欲生其净信,故名信分。(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依正二报者,身为正报,国土是依报也。) 二、解分,谓第二会普光明殿,说信...

《三藏法数》 / 717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种供养

一华,二香,叁瓔珞,四抹香,五涂香,六烧香,七繒盖幢幡,八衣服,九妓乐,合掌。法华经法师品说之,故名法华经為种供养经。其滥觴由於罗什叁藏。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贤首五教

贤首国师,唐则天时,于王宫讲华严经,感五云凝空,四华垂地,因赐以贤首之号。师以如来所说之法,而有浅深不同,乃约义立此五种之教。以华严一经,是佛称性宣扬圆融法界之性,判为一乘圆教。余经律论,判属小、始、终、顿四教,故名贤首五教。(五云者,五色之云也。四华者,四...

《三藏法数》 / 542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地寄报

地寄报者,谓地菩萨,寄生诸天王等报也。昔金刚藏菩萨为众说地菩萨修行法门,自行化他,成大功德,感报多作诸天王等,威力自在,化导众生,令修善法也。 一、阎浮提王,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欢喜地菩萨,修行初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阎浮提王,掌护正法,诸所作业...

《三藏法数》 / 1029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不二门指要钞

二卷,宋智礼着。发挥荆溪湛然不二门之真意者。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缠者,缚也。谓一切众生,被此法缠缚,不能出离生死之苦,证得涅槃之乐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无惭,惭即惭天。谓人于屏处作诸过恶,不自惭耻也。 二、无愧,愧即愧人。谓于人所见处为诸过非,不知羞愧也。 叁、嫉,嫉者,妒也。谓见他人荣富,心生妒忌也。 四...

《三藏法数》 / 323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五不退

一、信不退,谓信位菩萨发大信心,笃信中道圆妙之理,常住平等,不迁不变,信行满足,而无退转也。(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 二、位不退,谓菩萨信满足,入住位,乃至行、回向位,即得分见法身,住正定位...

《三藏法数》 / 491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密教重戒

有二说:(一)无畏叁藏禪要曰: 「一、菩提心不可退,有妨成佛故也。 二、不可捨叁宝而归依外道,是為邪法故也。 叁、不可毁谤叁宝及叁乘之教典,背佛性故也。 四、於甚深之大乘经典有不通解处,不可生疑惑,非凡夫之境故也。 五、若有眾生,已发菩提心,则不可说使退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1046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恶者:一杀生。二偷盗。新云不与取。叁邪婬,非自之妻妾而行欲者。四妄语,新云虚誑语。五两舌,新云离间语。六恶口,新云麤恶语。七綺语,新云杂秽语。语含婬意者。八贪欲。九瞋恚。邪见,拨正因果,求僻信福者。此者,并乖理而起,故名恶。又此恶為苦报之业因,故名曰...

《佛学大辞典》 / 214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种佛

佛,梵语具云佛阤,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一、成正觉佛,谓佛于菩提树下,降伏诸魔,朗然大悟,证无上果,是名成正觉佛。(梵语菩提,华言道。谓之菩提树者,以佛于此树下成道,而得名也。) 二、愿佛,谓佛从兜率下生人间,说法度生,酬宿因愿,是名愿佛。(梵...

《三藏法数》 / 412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登地

菩萨之阶位有迴向地等觉妙觉五二位,登其中地之位谓之登地,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后也。而地之间自初地至第地之终要二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其初地称欢喜地,始断一分烦恼而悟一分法性欢喜之位也,以后登地之菩萨又名法身之菩萨。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叁贤

住、行、回向诸位菩萨皆称贤者,此就别教而论,盖诸位菩萨,但断见、思惑尽,尚有无明惑在,未入圣位,故名贤也。 一、住,会理之心,安住不动,名之为住。一发心住、二治地住、叁修行住、四生贵住、五具足方便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灌顶住...

《三藏法数》 / 282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右膝着地

印度之敬礼法。以右膝与右指尖着於地,使右股在空。又竪左膝於上使左足蹠着於地也。是亦曰互跪。归敬仪下曰:「言互跪者,左右两膝,交互跪地,此谓有所啟请,悔过授受之仪也。佛法顺右,即以右膝拄地,右脮在空,右指拄地。又左膝上戴左指拄地,使叁处翘翘曲身前就,故得心有专志...

《佛学大辞典》 / 275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无尽句

华严经地品中说,初欢喜地菩萨,发广大如法界之愿,以无尽而得成就。若此句乃有尽者,我愿有尽;以此句而无尽故,我之大愿,亦无有尽,是名无尽句也。 一、众生界无尽,谓诸众生,皆依世界而住其中,众生无有尽故,是名众生界无尽。 二、世界无尽,谓一切世界,皆依...

《三藏法数》 / 529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殊胜语

一、所知依殊胜殊胜语,阿赖耶识也。是為所知之本体,故名所知依。二、所知相殊胜殊胜语。阿赖耶识叁种之自相,即徧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也。是為所知之相。故名所知相。叁、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唯识性也。是為行者证入之所,故名入所智相。四、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世出世之...

《佛学大辞典》 / 498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一面观自在法

此道场观,当金刚合掌而观想,妙高山之顶,有宝楼阁,其殿以无量之眾宝而成,处处悬列珠鬘瓔珞铃鐸繒丝,微风摇激,出和雅之音,以种种之摩尼半满月等校饰之。復有无量之诸供养具,徧满楼中。於其殿内观大曼荼罗,曼荼罗之中心,有莲华臺,莲上有月轮,轮内有字,字变為贤瓶,贤瓶...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一即多多即一

见[一即]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百法五位

百法五位者,谓色法一,心法有八,心所法五一,不相应行法二四,无为法六,总成百法,各有所属,列为五位也。 一、色位,色以质碍为义。色有一种:即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及法处所摄一分色,以此一种,皆有质碍,是名色位。(法处,是意所取之境。...

《三藏法数》 / 1693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一多相容不同门

玄门之一。详见[玄门]条下。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化理

事物变化之理。楞严经曰:「化理不住,运运密移。」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一面经

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之略名。 又一面神咒心经之略名。 又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华严七处说

华严者,因行如华,庄严果德也。七处者,佛说华严经之处也。所谓人间叁处,即菩提场、普光明殿、逝多林;天上四处,即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他化天也。 第一处,菩提场,梵语菩提,华言道。谓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此处,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共六品经...

《三藏法数》 / 731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缘起

缘起者,谓诸法所起因缘,递相摄持,涉入无碍,分为种,以释前玄门之义也。 一、诸缘各异义,诸缘各异者,谓诸法缘起各不同也。盖诸法递互相望,要须体用各别,不相杂乱,方成缘起。经云:多中无一性,一亦无有多。是也。 二、互遍相资义,互遍相资者,谓诸法所起,更互周...

《三藏法数》 / 805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真言

一、种子心,从久远世间展转相承,有善法之名,然以违理之心,推求种种而不能得,后忽自有念生,我今节食持斋,是善法也。然犹未是佛法中之八关戒。彼以节食自戒,故即觉缘务减少,使我饮食易足不生驰求劳苦,尔时生少分不意之心,欢喜而得安稳,亦数数修有此利益。此是最初微识善...

《佛学大辞典》 / 978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迹门

(一)境妙,境即理境。谓如是等境,心佛及眾生是叁无差别不可思议也,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等是也。此有六境:一、如之境,二、二因缘之境,叁、四諦之境,四、二諦之境,五、叁諦之境,六、一諦之境。(二)智妙,智即全境而起之智。以境妙...

《佛学大辞典》 / 559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不善道经

一卷,马鸣菩萨集。宋日称等译。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四光喻智

一、日光喻佛智,谓日光照世,无幽不烛,以喻佛之智慧,无事不了,无理不照,故云日光喻佛智。 二、月光喻菩萨智,谓月之光明,有亏有盈,以喻菩萨虽具智慧,而惑业尚未尽断,则其智慧或亏或明,故云月光喻菩萨智。 叁、星光喻缘觉智,谓星虽有光,其照不远,以喻缘觉之人,虽...

《三藏法数》 / 262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月有一事喻如来

一、能破暗,谓月盛满之时,清光普照,能使一切大地,悉皆明朗。犹如来种种说法,能破一切众生无明大闇也。 二、令见道非道,谓月盛满之时,普照大地,凡是路非路,令诸众生,悉皆明见。犹如来说法开示,正道邪道,人悉分别而知其可行不可行也。 叁、令见道邪正,谓月盛满之时...

《三藏法数》 / 633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一切处

总合一切万有為一对象而观之,其方法有种:如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是也。若住於水想,则万有自身皆成流动之观。又曰禪支,徧处定。见法界次第。详出[八背捨]项中。巴Kasiṇāyatana。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慈悲二利

一、福常随身。二、卧安。叁、觉安。四、不见恶梦。五、天护。六、人爱。七、不毒。八、不兵。九、水不丧。、火不丧。一、在所得利。二、死昇梵天。见法句经。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

叁卷,唐不空译。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一持

一、佛持,谓如来色相之身,住持世间,能令众生佛种不断,是名佛持。 二、法持,谓如来法性之法,住持世间,能令众生法种不断,是名法持。 叁、僧持,谓如来应化菩萨圣僧,住持世间,能令众生僧种不断,是名僧持。(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四、业持,谓如来...

《三藏法数》 / 545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大海

海以深广为名,以喻如来智海,深广无涯。故经中以大海相,喻地菩萨修行,而得入于佛之智海也。 一、次第渐深,此喻欢喜地菩萨修行,入于智海,渐次而进,而能成就大愿也。 二、不受死尸,此喻离垢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获功德清净,离诸垢染也。 叁、余水入失本名,此喻...

《三藏法数》 / 458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叁知识

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末会善财童子先於福城之东庄严幢娑罗林中,闻文殊说法,依其指导次第南行值诸知识而闻说法。其知识之数,旧华严列四四人,合文殊為四五人,新华严加后之知识九人,而列五四人,加文殊则总為五五人。今举南询之智识,故除文殊,又,第五番知识德生童子与...

《佛学大辞典》 / 1581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理事无碍

於事(现象)、与理(本体)之关係立门:一理偏於事,一、真法界之理徧在一切之事法,虽理无分限,事有分限,而事既即於理,则亦无分限,故一一微尘具足真理。二、事徧於理,理既徧於事,事亦徧於理,以有分限之事,具无分限之理,故徧在一微尘法界。叁、依理成事,依真如之理,...

《佛学大辞典》 / 461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生一切支分印

灌顶时加持弟子身分之印也。义释曰:「次当作生一切支分印,而於弟子顶上灌之。凡灌顶时作此印,结已取瓶為灌也。若不以此印者,则法式不具也。」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大乘百法

百法束为五门:谓色法有一,心法八,心所有法五有一,不相应行法二有四,无为法六,共成一百也。 色法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一种法,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

《三藏法数》 / 1706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一相法门

文殊功德庄严经下曰:「智上菩萨言:文殊师利以何一相而说於法?文殊师利言:善男子,云何所说一相法耶?智上菩萨答曰:文殊师利不见蕴及处界,亦非无见,亦非有见,於法无分别,亦无所分别,又不於法而见积集,亦不於法而见散失,是即名為一相法门(一)。师子勇猛雷音菩萨曰:若...

《佛学大辞典》 / 742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五种菩提

一发心菩提,信之菩萨於无量生死中為无上菩提发大心也。二伏心菩提,迴向之菩萨於诸烦恼调伏其心,行诸波罗蜜也。叁明心菩提,初地已上之菩萨观叁世诸佛之诸法实相,其心明了也。四出到菩提,八地已上之菩萨,於般若中不着於般若能灭诸惑,见方之佛,出叁界而到佛果...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一、贫穷布施难,谓人自厄于贫乏,而能随力辍己济人,是为难也。 二、豪贵学道难,谓人处于豪贵,而能厌于欲乐,折节求道,是为难也。 叁、判命必死难,谓人能尚义轻生,决志判命;或为法舍身,济彼饥苦;或为忠臣,以死徇节,是为难也。 四、得睹佛经难,谓人或生边地,不知...

《三藏法数》 / 662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叁业不二门

不二门之一。如来果后垂化之叁业,恒彼此相应,平等一味。密教所谓叁平等也。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袈裟二名

释氏要览上曰:「大集经云:袈裟名离染服,贤愚经云:出世服,如幻叁昧经云:无垢衣,又名忍辱鎧,又名莲华衣,谓不為欲泥染故。又名幢相。谓不為邪所倾故。又名田相衣。谓不為见者生恶故。又名痟瘦衣。谓着此衣烦恼痟瘦故,又名离染服,去秽衣,又名振起。」又六物图曰:「一、袈...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种喻法

一、般若為母,二、方便為父,叁、檀為乳母,四、尸罗為养母,五、忍為庄严具,六、勤為养育者,七、禪為浣濯人,八、善知识為教授师,九、一切菩提分為伴侣,、一切善法為眷属,一、一切菩萨為兄弟,二、菩提心為家,叁、如理修行為家法,四、诸地為家处,五、诸忍為...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迦嚧尼

Karuṇin,译曰悲。大日经疏曰:「迦嚧尼,悲也,麼也,体也。所谓大悲為体也。」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难陀跋难陀

Nanda-u ananda,摩竭陀国兄弟二龙王之名也。法华文句一曰:「难陀此云欢喜,跋难陀此云善欢喜,兄弟常护摩竭陀国。」法华经光宅疏一曰:「难陀者译言欢喜,跋难陀者為善欢喜也,变為人形,佛边听法。於人有染润之恩,见人皆欢喜也。」愚案跋為优波或鄔波或优婆之约音,有小或亚...

《佛学大辞典》 / 445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一面神咒经

一面神咒心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法身无相

涅槃经叁一曰:「是故涅槃名為无相,善男子无相故。何等為?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相。」大乘同性经下曰:「如来真法身者:无色,无现,无着,不可见,无言说,无住处,无相,无报,无生,无灭,无譬喻。」唯识论曰:「自性身唯...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二摩多

又名二转声。摩多译作点或韵。一之四摩多,总為六摩多。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妄语

谓作虚誑语所生之种祸也。智度论曰:「如佛说妄语有罪。何等為?一口气臭。二善神远之,非人得便。叁虽有实语,人不信受。四智人谋议常不参预。五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六人所不敬,虽有教勅,人不承用。七常多忧愁。八种诽谤业因缘。九身坏命终,当堕地狱。若出為...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佛具

於前身中第七如来身上而立身也,此身经中叁处说之,而名字稍异。旧经二六曰:「菩提身,愿身,化身,住持身,相好庄严身,势力身,如意身,福德身,智身,法身。」同叁七曰:「正觉佛,愿佛,业报佛,住持佛,化佛,法界佛,心佛,叁昧佛,性佛,如意佛。」同四二曰:...

《佛学大辞典》 / 539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一空

(一)内空(二)外空(叁)内外空(四)有為空(五)无為空(六)无始空(七)性空(八)无所有空(九)第一义空()空空(一)大空。见涅槃经六,大乘义章四。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吉祥经

一卷,失译。佛為离垢盖大士说东方佛之名号功德。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 《佛说十吉祥经》

法师

华严经地品中第九,善慧地菩萨修行一切功德行,愿作大法师,善能守护如来法藏,以无量善巧智慧辩才,能与大众而演说法,令诸众生得大安乐。具兹德,名为法师。(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善知法义,善知法义者,谓菩萨无碍之智,善知一切诸法句义差别也...

《三藏法数》 / 476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人四依

依即依止也。谓从五品位至等觉菩萨,堪为世间众生之所依止,能令众生闻法开解,修行证果,故名人四依。(五品位者,随喜品、读诵品、说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也。) 五品信为初依,五品、信,皆圆教位次也。谓此位之人,观慧明了,达如来秘密之藏,能令众生闻法开解...

《三藏法数》 / 542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

饮酒

一,顏色恶。饮酒之人,顏貌容色,因之变常,无有善相也。二,下劣。饮酒之人,威仪不整,动止轻薄,人所贱恶也。叁,眼视不明。恣饮而狂痴瞻视,昏瞀不辨色境也。四,现瞋恚相。醉酒之人,行不善法,不顾亲属贤善,恣為忿怒也。五,坏田业资生。恣饮放逸,破费產业,散失资财也。...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