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 条搜索结果

一即

言一乘教即乘教之意也。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一行

心定於一行而修昧也。又名真如昧或一相昧。藏法数四曰:「一行昧者,惟专一行,修习正定也。」此有事理二种。理之一行昧者。為定心观真如之一理也。文殊般若经下曰:「法界一相,繫缘法界,是名一行昧。(中略)入一行昧者,尽知恆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起信论曰...

《佛学大辞典》 / 306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五比丘

佛最初所度之五个比丘。皆為佛之姻戚。一、憍陈如,二、额鞞,、跋提,四、十力迦叶,五、摩男俱利。是為文句四之之说,而诸经论诸家之义皆同。然列為一、陈如(又拘邻),二、頞鞞(又湿鞞阿说示马胜),、拔提(又摩訶男),四、十力迦叶,五、俱利太子。又玄义释籤六之二...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五悔

五种皆称悔者,以其皆能灭罪故也。忏悔则灭身口意所作之业,劝请则灭波旬请佛入灭之罪,随喜则灭嫉他修善之愆,回向则灭求生界之心,发愿则灭修行退志之过也。(梵语波旬,华言恶。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忏悔,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称忏...

藏法数》 / 376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八大童子

又云八大金刚童子,不动尊之使者也。八大童子仪轨曰:「一慧光菩萨,二慧喜菩萨,阿耨达菩萨,四指德菩萨,五乌俱婆誐,六清净比丘,七矜羯罗,八制吒迦,是等使者,四智四波罗蜜,為亲随顺大日教令故显现此形,围绕圣无动尊也。」 一、慧光童子,面貌少忿怒,着天冠,身色黄白...

《佛学大辞典》 / 612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落叉

Lakṣa,密教说念诵陀罗尼之数,谓之落叉。落叉原為数名,十万曰落义。以十万為一亿,则落叉译作亿,是乃一往浅略之释也。若依其深秘之释,则落叉為相之义,见之义,落叉者见字与印及本尊平等实相之叉也。又於身口意业各见瑞相之义也。又时分之义,晨午昏时或寒热雨...

《佛学大辞典》 / 387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性种性有十行菩萨

此是贤位之中品。一欢喜行。前观解既满。今如解而得自行化人。离于邪倒庆子除得之利故。曰欢喜行。二饶益行。自利行既转深。利他行弥广故。曰饶益行。无嗔恨行。既善利他。慈悲喜舍。怨亲平等。憎爱无二故。曰无嗔恨行。四无尽行。以无厌心度人不倦。利行增进无休无息故。曰无...

《法门名义集》 / 304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密教结界法

密教於每一修法结之解之。结界者,遮恶持善之义,分迷悟善恶之界畔,退恶类住善者之法也,其法有五种:一地结,二四方结,虚空网,四火院,五大昧耶。第一地结,又名金刚橛,立橛於大地其橛為金刚橛,其橛之根或说到金轮际,或说到水轮际等。是十八道之第六也。第二四方结,又...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毘卢舍那

Vairocana,又作毘卢遮那,鞞嚧杜那,毘卢折那,吠嚧遮那。佛真身之尊称也。解此者诸家不一。 準天台以毘卢舍那与卢舍那及释迦,如其次第配於法报应身。毘卢舍那,译曰徧一切处。卢舍那,翻曰净满。法华文句会本二十五曰:「法身如来名毘卢,此翻徧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遮那,...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藏法数》 / 3053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十一善

一、信,信者,谓于一切善法,忍可乐欲,而不疑也。有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信有能,谓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深信力故,能得能成,起希望故,是名为信。(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二、惭,惭...

藏法数》 / 489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一法界

真如之理体也。界,為所依及所因之义。真如為生圣法之所依所因,故曰法界。唯一无二,故名一也。起信论曰:「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义记中本曰:「一法界者,即无二真心,為一法界。此非算数之一,谓如理虚融,平等不二故,称為一,依生圣法故云法界,中边论云:法...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四一

一、理一,理即中道一实相之理也。此实相之理,诸佛众生体性平等,无有增减。但众生体虽本具,全体在迷。唯诸佛觉知如实之相,乘此实道,出应于世,要令众生得此实相。故经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又云: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

藏法数》 / 452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一、至诚心,真实愿净土之心。二、深心,深愿净土之心。、迴向发愿心,迴向所修之功德,愿求往生净土之心。具此心者,必得往生。观无量寿经曰:「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者迴向发愿心。具心者,必生彼国。」 又一、根本心,第八阿赖耶识之心王,含藏一切善恶之种子,生染...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五力

五种之魔力也,即五尘是。止观辅行八曰:「增一云:魔有五力,所谓五尘,佛圣弟子一力能拒,谓不放逸。」 又(名数)十七道品之一。信、精进、勤念、定、慧之五根增长,有治五障之势力者:一、信力,信根增长,破诸邪信者。二、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者。、念力,...

《佛学大辞典》 / 408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十六善神

是丛林转读大般若经时,揭释尊与此十六神也,载於陀罗尼集经。般若波罗蜜大心经曰:「达哩底囉瑟吒大将,禁毘嚕大将,缚日嚕大将,迦毘罗大将,弥覩罗大将,哆怒毘大将,阿儞嚕大将,娑儞嚕大将,印捺嚕大将,波夷嚕大将,摩虎嚕大将,娇尾嚕大将,真特嚕大将,缚吒徒嚕大将,尾...

《佛学大辞典》 / 979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法性

又名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等,异名同体也。性之為言体也,不改也,真如為万法之体,在染在净在有情数在非情数,其性不改不变,故曰法性。此法性小乘多不言之,大乘诸家则盛论之。其论有四家之不同。第一法相慈恩家,言法性為性中之圆成实性,是依地起性,一切有為万法之所依也,...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二宗

即空宗与性宗。此於相宗之外,又於性宗中分别者也。就经论上而言,则般若经四论已上,就八宗上而言。则论已上,均显寂灭之真性,宜统名性宗,然此中以阳破诸相為主,而阴显真性,直有显示真性之二门,即遮詮与表詮之相违,前者名空宗,后者正名性宗。以之料简八宗,则论之一宗...

《佛学大辞典》 / 952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种菩提心

是乃密教真言行者之菩提心也,密教立五佛有各别之主德,以东方阿閦如来之大圆镜智立发菩提心之德,故行者初发之菩提心,為毕竟厌求之心,此虽属第六意识,而其菩提心之性德,则為大圆镜智,故以自身之第八识為发心之体,受昧耶戒者,亦向东方以阿閦如来為本尊。盖昧耶戒,以此...

《佛学大辞典》 / 630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十佛

种种不一。(一)称讚净土经十佛:一东方不动如来,二南方日月光如来,西方无量寿如来,四北方无量光严通达觉慧如来,五下方一切妙法正理常放火王胜德光明如来,六上方梵音如来,七东南方最胜广大云雷音王如来,八西南方最胜日光名称功德如来,九西北方无量功德火王光明如来,十...

《佛学大辞典》 / 549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四十八愿

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法藏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大,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法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彻见。复白佛言:我已摄取如上佛...

藏法数》 / 2629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一觉

与[觉]同。即一悟也。金刚昧经曰:「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菴摩罗。」起信论曰:「本来平等,同一觉故。」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毘伽罗

Vyākaraṇa,新译曰毘耶羯刺諵,又云毘何羯唎拏。译曰声明记论。关於五明中声明,即语学之俗书总名也。慈恩寺传曰:「印度梵书名為记论,其源无始,莫知作者。每於劫初,梵王先说,传授天人。以是梵王所说,故曰梵书。其言极广,有百万颂,即旧译云毘伽罗论者是也。然其音不正。...

《佛学大辞典》 / 1271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五乘

乘人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五乘有六种:一者:一、人乘,乘五戒之行法而生於人间者。二、天乘,乘十善之行法而生於天上者。、声闻乘,乘四諦之行法而到阿罗汉果者。四、缘觉乘,乘十二因缘之行法而到辟支佛果者。五、菩萨乘,乘六度之行法而上於...

《佛学大辞典》 / 806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羯磨

Karma,译曰作业。作授戒懺悔等业事之一种宣告式也。以由此宣告文而其事成就故也。行事钞上一曰:「明了论疏翻為业也,所作是业,亦翻為所作。百论云事也。若约义求,翻為办事。」玄应音义十四曰:「羯磨此译云作法办事,优婆离问经作剑暮,此梵言之讹也。」慧苑音义上曰:「羯磨...

《佛学大辞典》 / 938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种鬼神魔

魔能现诸形相,恼乱行人,障蔽禅定;若不预善分别,以祛除之,则使魔得其便,身心恐怖,有妨精进,而道业难成矣。 一、精媚鬼,谓精神变化厌媚于人也。以十二时中子鼠、丑牛等兽为种种相,或作少男少女,老宿之形,及可畏等相,恼乱行人,各当其时而来。善须别识。若多卯时来者...

藏法数》 / 534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佛二种十身

一、融世间为十身,融即融会之义。隔别名世,间差名间。即众生、国土、智正觉之世间也。言融世间为十身者,众生身、业报身即众生世间,国土身即国土世间,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即智正觉世间也。 二、佛自具十身,佛自具十身者,一菩提身...

藏法数》 / 161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种子

有多种:(一)唅字。合四字而成此一字,是即表中央之佛具四智也。谓字最初之横点,即字东方发心大圆镜智阿閦佛也。右之傍点,则字南方修行平等性智宝生佛也。上点是字即西方证菩提妙观察智无量寿佛也。本体之字者,风大北方入涅槃成所作智不空成就佛也(善无畏以风大為北方之佛)...

《佛学大辞典》 / 834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受者领纳外境也。境有顺违俱非之,故受有苦乐捨之:一、苦受,领纳违情之境而起苦恼之感者。二、乐受,领纳顺情之境而起适恒之感者。、不苦不乐受,又曰捨受,领纳不适不顺之境而苦乐之感共捨离者。俱舍论一曰:「受蕴,谓领纳随触,即乐及苦,不苦不乐。」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十八学人

一、初果向,初果,即须陀洹所证之果也。谓此人修学将入初果,虽未至本位,而已向于此果也。(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 二、初果,初果者,谓此人断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即证此果也。(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而起分别也。) 、二果向,...

藏法数》 / 753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四智

一、大圆镜智,谓如来真智,本性清净,离诸尘染,洞彻内外,无幽不烛。如大圆镜,洞照万物,无不明了,是名大圆镜智。 二、平等性智,谓如来观一切法,与诸众生皆悉平等,以大慈悲心,随其根机,示现开导,令其证入,是名平等性智。 、妙观察智,谓如来善能观察诸法,圆融次...

藏法数》 / 204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坐具

旧称曰尼师檀,新称曰尼师但那Niṣīdana,译曰随坐衣、坐卧具、坐具。四分律十九曰:「為缘制之:一為护身,二為护衣,為护眾人床席卧具。」然无论何时以坐具為礼拜之具,礼拜时先敷坐具,就其上作之,是甚為不法。南山义净皆痛斥之。释门归敬仪下曰:「坐具之目,本是坐时之具...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八日

禪剎古以每旬之八日念诵,一月共有六日。今以上八中八下八為八,一月作日之念诵。见象器笺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二觉

一、本觉,谓众生心体灵明虚廓,本来离念,等虚空界,无处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是名本觉。 二、始觉,谓众生本觉心源,由无明熏动,觉成不觉,多劫在迷,今始觉悟,是名始觉,始觉究竟,即成佛也。

藏法数》 / 86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佛土

对於唯识论所说之佛身,定佛所居之国土:一、法性土,自性身之土,即真如之理也。此身土与体虽无差别,然相性不同,故以能知之觉相為佛(即身),以所知之法性為土。二、受用土,即报身受用之国土。為与大圆镜智相应之净识所变现,尽未来际而相续,以无漏之色為体。此中有自受...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亿家

舍卫城亿之家不见闻佛之出世。智度论九曰:「在人天中佛出世时其人不见,如说舍卫城九亿家亿家眼见佛,亿家耳闻有佛,亿家不闻不见。佛在舍卫二十五。而此眾生不闻不见,何况远者!」止观四曰:「振丹一国不觉不知,舍卫亿不闻不见,着乐诸天及生难处,不来听受。」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行道

為敬礼佛而向佛右方周围旋绕也。寄归传曰:「诸经应云旋右匝,若云佛边行道者非也。经云右绕匝者,正顺其仪。」万善同归集二曰:「行道一法,西天偏重,绕百千匝方施一拜。经云:一日一夜行道,志心报四恩。如是等人,得入道疾。」尊胜陀罗尼经曰:「於四衢道,造窣堵波,安...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五业

五种之业也。有四种:(一)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时分不定异熟定业,时分不定异熟不定业也。大毘婆沙论第一百十四曰:「復有餘师,说五种业。谓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各唯一种。顺不定受业中復有二种:一异熟决定,二异熟不决定。」即是。又出俱舍...

《佛学大辞典》 / 589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二门

二门者,盖言华严一经,而具显行布、圆融二门,皆能通入法界也。 一、行布门,谓经中广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四十二位法门,行列分布,令诸菩萨修行证入,从浅至深,次第不同,故名行布门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

藏法数》 / 342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二十种小乘外道涅槃

【一小乘外道论师】此外道师说诸受阴重如灯火灭种坏风止名为涅槃(阴即身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外道方论师】此外道师说最初生诸方从诸方生世间人从人生天地天地灭没还入彼处名为涅槃(诸方即四方也)。 【外道风仙论师】此外道师说风能生长命物能杀命物风造万物能坏万物名...

藏法数》 / 1256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乘人而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乘有四种:(一)大乘之乘也。一声闻乘,又云小乘。速则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於现世闻如来之声教。而悟四諦之理,以证阿罗汉者。二缘觉乘,又云中乘,辟支佛乘。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修空法,於其最后之生...

《佛学大辞典》 / 882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二如来藏

如来者,即理性如来也。藏以含摄为义,谓一切众生,烦恼心中,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之业,如石中有金,水中有火,故云垢藏之中,佛性满足,是名如来藏也。 一、空如来藏,谓此心性,虽随染净之缘,建立生死、涅槃等法,然心体平等,离性离相,非唯所起染净等法皆空,而...

藏法数》 / 183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一切如来金刚誓诫

如来昧耶之本誓也。大疏九曰:「结昧耶者,即是必定师子吼,说诸法平等义故,立大誓愿,当令一切眾生得如我故,欲善為眾生开净知见故,以此警觉眾生及诸佛故,是故此昧耶,名為一切如来金刚誓诫。」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七种礼佛

勒那藏Ratnamati,对於北方之俗,不习礼佛,教以七种礼佛。混是非浅深,皆教人心之我慢使归於正法也。一、我慢礼,身虽设拜,然无敬心,外观似恭,而内怀我慢也。二、求名礼,欲得修行之名誉,诈现威仪,常行礼拜,口称佛名,而心实驰求外境也。、身心礼,口唱佛名,心存相好...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天竺

印度之古称。西域记曰:「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云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玄应音义曰:「竺今作篤,或言身毒,或言贤豆,皆讹也,正言印度。印度名月。一说云:贤豆本名因陀罗婆他那,此云主处,谓天帝也。」希麟音义曰:「竺音篤,或云身毒,或云贤豆,或云印度...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等持

定之别名。梵语旧称昧,译曰定,新称摩地,译曰等持。谓心住於一境平等维持也。是通於定散二心也。假使在於散心而心专注於一境即摩地。故译為定者不可也。唯识述记七上曰:「等持者平等持心等,但於境转,故名為等持。故通定散。(中略)摩地,此云等持。」俱舍论二十八曰...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结胎五位

一、揭逻蓝,梵语揭逻蓝,华言杂秽。谓人于胎位中,初七日内,受质之相,状如凝酥,是名揭逻蓝。 二、頞部昙,梵语頞部昙,华言疱。谓人于胎位中,二七日内,形成之相,状如疮疱,是名頞部昙。 、闭户,梵语闭户,华言凝结。谓人于胎位中,七日内,形成之相,状如厚肉,是...

藏法数》 / 214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宝生如来

金刚界曼陀罗五智如来之第,南方月轮之中尊也。自大日如来之平等性智流出,从宝光幢笑之四金刚菩萨司一切之财宝。金色,左手為拳,右手开於外方,屈无名指与小指,中指与头指大指剑立,或曰:左手执衣两角,右手仰掌,成满愿印。密号云平等金刚,其种子為。胎藏界谓之开敷华王如...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二十八天

一、欲界六天,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二、忉利天,梵语忉利,华言。往世人,同修胜业,同生此天。、须夜摩天,梵语须夜摩,华言善时分。谓此天时时唱快乐,故又云受五欲境,知时分故。四、兜率陀天,梵语兜率陀...

藏法数》 / 756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七法财

财者,谓信等七种出世法财也。若一切眾生行此七法,资成道果,故谓之财。一、信财,谓信能决定受持正法,以為佛道之粮。二、进财,谓未能见真諦理,而一心精进求出世道,以為成佛之资。、戒财,谓戒為解脱之本,能止防身口意之恶非,以為成佛之资。四、惭愧财,惭者,惭天。愧者...

《佛学大辞典》 / 252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善道

对於恶道而立善道。由善业所赴,故名善道。一、天道,由上品之善所赴者。二、人道,由中品之善所赴者。、阿修罗道,由下品之善所赴者。智度论十曰:「善有上中下,故有善道,天人阿修罗。」同九十六曰:「善业亦有上中下:上者天,中者人,下者阿修罗等。」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扇底迦

又曰訕底。四种悉地之一。译曰息灾法。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轨曰:「訕底,此言息灾。」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行仪轨曰:「扇底迦法,息灾也。」见[护摩]条。梵Śāntika。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七流

流者,即见、思二惑也。此惑能漂流众生,入生死海故也。谓四果之人,因修四谛之法,能断见、思之惑,而不流转界,故有七流之义焉。(见、思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曰见惑;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起诸贪爱,曰思惑也。四果者,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藏法数》 / 684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五种菩提

一、发心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十信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阿耨多罗菩提故,而发大心,名为发心菩提。(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阿耨多罗菩提,华言无上正等...

藏法数》 / 594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土有五种

一、唯性土,唯性者,即如来所证法性之体也。谓如来之体,身外无土,土外无身,身土不殊,唯一法性,是名唯性土。 二、双泯土,谓如来身土,一如融通无碍,犹若虚空,性相俱寂,是名双泯土。 、俱性相土,谓如来以如实智,变化无边相海,众宝庄严,随众生心,示现国土境界,...

藏法数》 / 351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琰魔

Yama-rāja,又作炎摩、燄摩、阎魔、琰摩、爓魔、阎摩罗、阎摩罗社、琰摩逻闍、阎罗等。译曰缚。缚罪人之义。又曰双世。彼於世中,常受苦乐二报之义。又曰双王。兄妹二人并王之义。又曰平等王。平等治罪之义。地狱之总司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燄摩或作琰摩,声之转也。旧云阎罗...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经云:诸优婆塞为佛及僧办诸食具,种种备足,皆是旃檀沉水香薪八功德水之所成熟,其食甘美,有德焉。(梵语优婆塞,华言近事男。梵语旃檀,华言与药,能除病故。八功德者,一澄净、二清冷、甘美、四轻软、五润泽、六安和、七饮时除饥渴等、八长养诸根也。) 一、清净,谓奉...

藏法数》 / 186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普贤昧耶印明

两手外缚,竪二中指相合也。真言曰:唵(归命)昧耶(平等)萨怛鍐(入我我入)见真言句义钞中。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一大事

开显实相妙理之事业,开示佛知见之事业也。一大者,实相之妙理,谓佛知见,即法华之妙法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文句四上曰:「一则一实相也,非五非,非七非九,故言一也。其性广博,博五七九,故名為大。诸佛出世之仪式,故名為事。...

《佛学大辞典》 / 266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一真法界

华严宗所用极理之称。犹天台家用诸法实相之语也。唯识论九曰:「胜义胜义,谓一真法界。」华严大疏曰:「往復无际,动静一言,含眾妙而有餘,超言思而迴出者,其唯法界歟。」大疏钞一曰:「以一真法界,為玄妙体。」言事事物物。一微一尘尽足為一真法界也。其体绝待故曰一,真实故...

《佛学大辞典》 / 205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十种行愿

普贤菩萨于华严会上逝多林中,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如来功德,十方诸佛,经刹尘劫,说不能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也。(普贤者,德周法界曰普,调柔善顺曰贤。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逝多,华言胜林。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

藏法数》 / 814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四种缘起

华严宗之教理,以缘起為主。具之一字,弥显今宗者,天台之事也。本宗对之得云起之一字,益振当家。何则?以本宗之至极,在於法界缘起故也。今就五教而分别之,各有一个之缘起(但除顿教),曰业感缘起,是小乘教也。曰赖耶缘起,是大乘始教也。曰如来藏缘起,是大乘终教也。曰法界...

《佛学大辞典》 / 1132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五法退菩提

一、乐在外道出家,谓人之出家,当从正法修习善业成菩提果,若从外道,则增诸邪见,作不善业,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不修大慈之心,谓修菩萨行者,当以平等大慈之心,爱念一切众生与其清净法乐,然后得成菩提之果。若非此行,而菩提之心未有不...

藏法数》 / 337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十六部神

灌顶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佛说灌顶经神咒经一),谓受归者,有十六部之神王,将无量之眷属守护其人:一、弥栗头不罗婆,译曰善光,主疾命。二、弥栗头婆呵婆,译曰善明,主头痛。、弥栗头婆逻婆,译曰善力,主寒热。四、弥栗头抗陀罗,译曰善月,主腹满。五、弥栗头陀利奢...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华严五周因果

一、所信因果,谓华严第一会,菩提场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自第一卷至第十一卷,共六品。前五品,显舍那依正果德;后一品,明佛本因,令人信乐,故名所信因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成道说法之处,故云菩提场。六品者,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昧品、世界成就品...

藏法数》 / 859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七十五法

小乘俱舍宗立一切法為七十五,摄為五类:一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无為法也。 第一色法十一RūPāṇi,分之為种:一五根,二五境,无表色也。 五根者:一、眼根Cakṣur indriya,二、耳根Śrotra indriya,、鼻根Ghrāṇa iudriya,四、舌根J...

《佛学大辞典》 / 2493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巴陵转语

巴陵,谓岳州顥鑑禪师也。碧严第十则评唱曰:「师,常缝坐具行脚,深得他云门脚跟下之大事,所以奇特。后出世為云门法嗣,先住岳州巴陵,不更作法嗣之书,只得转语上云门。如何是道?明眼人落井。如何是吹毛剑?珊瑚枝枝撑着月。如何是提婆宗?银碗裹盛雪。云门云:他日老僧忌...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一音教

教判名。佛唯以一音说一切教之意。鳩摩罗什并菩提流支所立。华严经疏第一,出一音教中。有曰:「然有二师:一、后魏菩提流支云:如来一音,同时报万,大小并陈。二、姚秦罗什法师云:佛一圆音,平等无二,无思普应,机闻自殊。非谓言音本陈大小。故维摩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眾生...

《佛学大辞典》 / 355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小乘

一、小乘佛宝,谓如来隐其无量功德庄严之身,示现丈六紫金之相,以应声闻、缘觉、人、天等机,是名小乘佛宝。 二、小乘法宝,谓阿含等经,为声闻说四谛教,为缘觉说十二因缘教,令其依之而修,超凡入圣,是名小乘法宝。(梵语阿含,华言无比法。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藏法数》 / 303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二十五有

二十五有,不出六道,有生有死,因果不亡之谓也。然梵王天、无想天、及五那含天总在四禅天中,而别出其名者,以外道计梵王天为生万物之主,计无想天以无心为涅槃,计五那含天为真解脱,所以经教特立此天为有,以对破外道之计也。(六道者,即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

藏法数》 / 511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多近善友,多闻法音,多修不净观也。又多供养佛,多事善友,多问法要也。或以名天台之观等,多不一种也。辅行序曰:「多之妙运遽阶。」四念处一曰:「多倍际。」助览曰:「或云:观所蕴法多;或云种止观,所蕴法多,故曰多。」四教集解中曰:「言多者,长阿含...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楼夷亘罗佛

Lokeśvararāja,世自在王佛之梵名。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上曰:「有过去佛名锭光如来,(中略)復次有佛名楼夷亘罗。」或翻為世饶王佛。无量寿经上翻為世自在王如来。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四身

一、自性身,自性身者,即法身也。谓诸如来真净法界,湛然常寂,具足无边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也。 二、自受用身,自受用身者,即自报身也。谓诸如来,内智湛然,照真法界,尽未来际,常自受用广大法乐也。 、他受用身,他受用身者,为他机所感,而现此身,即他报身也...

藏法数》 / 221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十四心断结

藏教菩萨,扶惑润生,历劫具修六度梵行,饶益有情。最后至于菩提树下,一念相应慧发真无漏之时,以八忍、八智、十六心、九无碍、九解脱、十八心,顿断见、思习气,而成正觉。故云十四心断结也。(藏教者,即经律论藏也。扶惑润生者,谓此教菩萨,虽已离见、思之惑,为...

藏法数》 / 832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密教昧门

真言行者於行法之初中后為此观。此昧為吽字之摩地,吽字备解脱之德也。大日经疏九曰:「此真言以最后吽字為体,具足密解脱门,谓上有曩字空点,是大空义,即是空解脱门。本体是訶字,离因缘故,即是解脱门。下有鄔字昧点,以本不生故,即是无作解脱门。如是门,一切...

《佛学大辞典》 / 378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念处

处谓法界平等之理不增不减也。佛当说法时念法界平等之中,毕竟无减退之相,故眾生虽不一心听法,亦不以為忧,是為第一念处。又念法界平等之中,增进之相,毕竟不可得,故於眾生虽一心听法,亦不以為喜,是為第二念处。又念法界平等之中,毕竟生死涅槃之相,不可得,故常行捨心於一...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台家对於观而立止:一、体真止,诸法由因缘而生,因缘假和合之法体為性空,止息一切之攀缘妄想者。证空理谓之体真,空即真也。是对於中观之止也。二、方便随缘止,又名繫缘守境止。菩萨知空非空,停止於诸法幻化之理,分别药病化益眾生者。知空非空谓之方便,分别药病随缘歷境...

《佛学大辞典》 / 322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与法界力,周徧眾生界。」以此偈中说力故称為力偈:一、我功德力,即自身之修行,是自缘也。二、如来加持力,即如来之加持,是他缘也。、法界力,自心所具之佛性,是内因也。此内外自他之因缘和合而成办业事。大日经疏十一...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涅槃经所说大涅槃所具之德:一、法身德,為佛之本体,以常住不灭之法性為身者。二、般若德,般若译曰智慧,法相如实觉了者。、解脱德,远离一切之繫缚,而得大自在者。此者各有常乐我净之四德,故名德。而此德,不一不异,不纵不横,如伊字之点,首罗之目,称為大涅...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欲魔

婬欲之恶魔也。楞严经九曰:「有欲魔入其心腑,一向说欲為菩提道,化诸白衣平等行欲,其行婬者名持法子。」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密教普贤

有二体:一為大日内眷属中之上首金刚菩萨(见[金刚萨埵]同以剑為昧耶形,然此以标本有之智,文殊之剑标始成之智,有本始之异。而本有之智即理,故对文殊不越理智相对之常法也。理趣经曰:「大乐金刚萨埵(即金刚萨埵),即是普贤金刚萨埵。」金刚曼荼罗大钞曰:「普贤菩萨,左...

《佛学大辞典》 / 592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不失

佛之不护,又名不失。观音义疏下曰:「此是圣人业无谋而徧应一切,亦名不失,轮不思议化也,亦名不护。」见[不护]条。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二相

一、同相,谓染净二法,皆同真如性相。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故名同相。 二、异相,谓真如平等之理,随染净缘显现一切差别之相,故名异相。

藏法数》 / 67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等心

於一切眾生怨亲平等之心。又诸行等修之心。无量寿经下曰:「等心胜心深心。」智度论八曰:「等心者,是於一切眾生中无怨无恚。」探玄记二曰:「无思益物,故云等心。」大经净影疏曰:「诸行齐修,故曰等心。」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法华七喻

一、火宅喻,火譬众生五浊等苦,宅譬界。谓界众生,为五浊八苦之所煎逼,而不得安隐。犹大宅被火所烧,而不能安居。故以火宅为喻也。(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八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

藏法数》 / 804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Sama,译曰等。平等之义。均等之义。见大日经疏九。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无遮会

Pañca- ariṣad,P añcavarṣikā- ariṣad,梵语般闍于瑟。译曰无遮会。贤圣道俗贵贱上下无遮,平等行财法二施之法会也。印度国俗屡行之,支那则梁武大通元年初行之(佛祖统纪通塞志)。智度论二曰:「佛后百年,阿输迦王作般闍于瑟大会。」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六观法

一、住观,心会于理为住。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故名住观。(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空观者,谓观一切法,性相皆空也。) 二、行观,行即进趣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

藏法数》 / 489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菩萨十戒

谓菩萨奉持世诸佛十种净戒,具足清白,无有缺犯。念诸众生颠倒破戒,我成正觉,为说真法,令离颠倒,得净戒法,是名菩萨十戒。(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一、普饶益戒,谓菩萨受持净戒,广为利益一切众生也。 二、不受戒,谓菩萨不受外道诸戒,但自精进,奉持诸佛平...

藏法数》 / 569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

九地

又名九有。以欲界為一地,色界及无色界各分為四地也。一欲界五趣地,二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四离喜妙乐地,五捨念清净地,六空无边处地,七识无边处地,八无所有处地,九非想非非想处地。欲界五趣地者,或名五趣杂居地。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及天之五趣等為散地,并有欲故...

《佛学大辞典》 / 659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