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心所也。心為身识等之心王。心数者新曰心所。為心王所有贪瞋等多数之别作用也。维摩经五曰:「徧知眾生心心数法。」俱舍论四曰:「心心所皆名有所依,託所依根故,或名有所缘,取所缘境故。(中略)或名相应,等和合故。」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唐代州五臺山清凉寺澄观,嗣贤首,弘华严宗。初居五臺山大华严寺,作新华严经疏二十卷。自兴元元年正月至贞元叁年十二月而毕功。四年正月寺主贤林请讲新疏。七年河东节度使復请使於崇福寺讲新疏。德宗下詔入都。使与罽宾般若叁藏译四十华严经。译成,詔使作疏。师於终南草堂寺编成...
《佛学大辞典》 / 247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Gautama,旧称瞿曇,俱谭具谭等。新称乔答摩。释种之姓,古来佛姓,称瞿曇甘蔗,日种,释迦,舍夷之五种。论其异同有诸说。十二游经举瞿曇与舍夷二名之因缘,梵志瞿曇之弟子曰瞿曇,世人称為小瞿曇。為贼所杀(在甘蔗园或甘蔗果园),师知之以尸和泥為两团,咒十月,成一男一女,...
《佛学大辞典》 / 323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甘露為涅槃之喻,得涅槃而灭生死,谓之甘露灭。维摩经佛国品曰:「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同註:「肇曰:大觉之道,寂灭无相。至味和神,喻若甘露。」天台之维摩经会疏二曰:「见四諦理,名得甘露。正习俱尽,故名灭也。」止观辅行一之二曰:「见无諦理,离生死法,名...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法华经序品曰:「有八龙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等。」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谓佛法僧,名虽有叁,体性是一,故名同体叁宝。 一、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性体灵觉,照了诸法,非空非有,是名佛宝。 二、法宝,法即轨持之义。谓法性寂灭,而恒沙性德,皆可轨持,是名法宝。 叁、僧宝,僧,梵语具云僧伽,华言和合众。谓恒沙妙德,性相不二,...
《三藏法数》 / 131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身即聚集之义。瑜伽师地论云:佛、菩萨是能说者,语是能说相,名句文身是所说相,声名句文和合,即为此方能诠之教体也。 一、名身,名即名字。楞伽经云:名身者,谓依事立名;盖一名非身,众名连合,方名为身。又唯识论云:名诠自性,是为名身。(名诠自性者,谓诸法自性,由名...
《三藏法数》 / 270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Vandana,又云婆南。新称伴谈,伴题,烦淡,槃淡,盘荼味,槃那寐,畔睇,畔弹南等。译曰稽首及敬礼,度我。义林章二曰:「古云南牟,即是敬礼。(中略)若云伴谈,或云伴题,此云稽首,亦云礼拜,亦云敬礼,讹云和南。」寄归传叁曰:「言和南者,梵云畔睇,或云畔弹南,译為敬礼...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唐德宗元和年中百丈山怀海禪师始立天下禪林之规式,谓之清规,即百丈清规也。后称曰古清规。其后一家之祖师各应时处而制寺规,皆谓之清规。清规者,清净之仪轨也,所立之仪轨,能清净大眾,故名清规,我国有备用清规,勅修清规,日用清规等。日本有大鑑清规,永平清规,莹山清规等...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有二种(一)罗什叁藏所立。一法化生身,由法性化现之化身佛也。二五分法身,戒定等之五分功德也。叁实相法身,空性之诸法实相也。註维摩经叁曰:「什曰:法身有叁种:一法化生身,金刚身是也。二五分法身。叁诸法实相和合為佛,故实相亦名法身也。」(二)天台所立。一但空法身,...
《佛学大辞典》 / 245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如来有七种之性自性,性者即不变迁之义,此不变迁之性即為如来之自性,故名性自性。一集性自性,集即聚也,其性自性,即是万善聚集之因,是约於圣而论。故经曰:即叁世如来性自性第一义心也。二性自性,由前第一义心所集万善之因而各有自性存於内,故名性自性。叁相性自性,可见而...
《佛学大辞典》 / 345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尝见行脚禪和。佩带小摺经目。奉為法宝。阅其名目卷数。与藏内多不相符。欲究其根源而未得也。一日检西游记。见有唐僧取经目次。即此摺所由来矣。按西游记係邱长春借唐僧取经名相。演道家修炼内丹之术。其於经卷数目。不过借以表五千四十八黄道耳。所以任意摭拾。全未考核也。乃后...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既知索欲无一人之破和合僧,就今作之羯磨事,问一同和否,是曰问和。此索欲与问和二法,於一切之羯磨必於其初行之。见行事钞上叁。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起信论之法门也。一,阿梨耶识Ālaya-vijñana,译曰无没。如来藏与无明和合而為阿梨耶识,藏一切诸法之种子而不没失,且常了别自识所现之境(即种子五根器界),故名无没识。二,分别事识,又名意识Mano-vijñāna,依阿梨耶识而生,分别色声等六境之眼耳等六识也。以唯识所说之八...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人无我,自主自在之我為我。凡夫不了五蕴假合和之义,固执实有自主自在之人体,曰人我,今了五蕴假和合之义,达实无人体,曰人无我,是為小乘之观道,以断烦恼障,而得涅槃者也。二、法无我,固执诸法有实体,有实用,曰法我,今了诸法因缘生之义,达实无自性,曰法无我,是為...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Śāṇakavāsa,又作Śāṇavāsa,旧云商那和修、舍那和修、舍那波私,阿难之弟子也。商那,商诺迦為衣名。世世着设诺迦衣,因以為名,设诺迦衣,此译麻衣,旧云胎衣者,义翻也。西域记一谓彼在先身中以设诺迦草续成為衣,於解安居日持施眾僧。以此福力,於五百身中阴生阴常服此衣,今世...
《佛学大辞典》 / 286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唐澧州夹山善会禪师,嗣船子德诚禪师,咸通十一年卜夹山而成院宇,接海眾。中和元年十一月寂於此,寿七十七,謚传明大师。见传灯录十五。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未起塔处起塔,塔,梵语具云塔婆,华言高显。谓人能起塔者,当来之世,受初禅天福。经云:若有善信男子女人,求梵天福者,未曾起塔婆处,于中能起,是为初受梵天之福也。 二、补治故寺,谓修补破坏故寺,当来之世,受二禅天福。经云:补治故寺,是为第二受梵天之福也。 叁...
《三藏法数》 / 225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大即体性圆融周遍无外之义。盖由万法不离地水火风而成,依空建立,因见有觉,因识有知,举此七种,则自他依、正、色、心,一切万法无不摄矣。然以众生迷失本心,根尘对起,知见妄分,听不出声,见不超色,但于日镜和合处见火起,月珠和合处见水生,各不相容,执相成碍,殊不知如...
《三藏法数》 / 832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极乐之池中及须弥山与七金山之内海,皆盈满八功德水。无量寿经上曰:「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称讚净土经曰:「何等名為八功德水?一者澄净、二者清冷、叁者甘美、四者轻软、五者润泽、六者安和、七者饮时除飢渴等无量过患、八者饮已定能长养诸根四大增益。」俱...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地大為方。一切形中四方均等之貌,有安住不动之势力。故维持诸法而使止住,是為方形。次水大為圆。圆形者,轮圆具足不住一性之形也。盖水於一切法中,形体不定,随器而為种种之形者也。故其形相為圆。次火大為叁角。叁角者,炽盛猛利之形也,其故如剑戟等,猛利能破坏一切事物,且...
《佛学大辞典》 / 337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於上五法加於其真言上下之语,各随於其法而定,诸轨之说不同。如图五说中,就秘藏记之说而释之,则息灾法安唵字於真言之初者,归命之义也。行者归於本尊,彼此不二之义,一切灾难,依於贪瞋痴之烦恼,烦恼之根,无始之间隔(无始无明)也。若生佛不二,自他一息,达於如理,则诸灾...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佛有生身法身二种,故舍利亦有二种,八石四斗之遗骨,生身之舍利也。所说之妙法,法身之舍利也。故谓之法身舍利偈,又云法颂舍利,略曰法身偈。说四諦中苦集灭叁諦之偈颂也。而常约於其说苦諦之诸法从缘生一句,称為缘生偈,又曰缘起偈,智度论十八引[虫毘]勒论中所说曰:「佛於四...
《佛学大辞典》 / 554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幻,幻术师所作之种种相貌也。二、阳炎,热空尘等因缘和合,於旷野之中现水相者也。叁、梦,睡眠中所见之种种境界也。四、影,镜中之影像也。五、乾达婆城,蜃气映日光於大海上现宫殿之相者也。六、响,深谷等中依声而生之声也。七、水月,水中所现之月影也。八、浮浪,水上所...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或云檀贰迦,或云但尼迦,或云达腻迦,或云陀尼迦。善见律云:檀尼迦是名,此比丘是瓦作家子。善见和泥作屋,窗牖户扃,悉是泥作,唯户扇是木,取柴薪牛屎及草,以赤土圬涂外烧之。熟已,赤色如火,打之呜唤,状如铃声,风吹窗牖,犹如乐音。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Vihāra āla,译曰护寺。守护一寺及和集僧而白事者。求法高僧传上曰:「若作番直典掌寺门,及和僧白事者名毘訶罗波罗,译為护寺。」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作咄吒迦,喜悦之音声名。又為鸟名。入楞伽经一曰:「以都吒迦音讚叹佛。」慧琳音义叁十一曰:「咄吒迦音,梵语不求字义,唐云喜悦之音也。经作都吒迦。」华严疏钞十四曰:「俱枳罗者,亦云都吒迦。此云眾音合和,微妙最胜。」梵Tutaka。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U āyakauśaiya,又作沤和俱舍罗,傴和拘舍罗。译曰方便胜智,善巧方便,方便善巧。法华义疏四上曰:「外国称傴和拘舍罗,沤和称為方便,拘舍罗称為胜智。」可洪音义五曰:「沤和拘舍罗,亦云忧波憍舍罗,此云妙,亦云善巧方便。」放光般若经行瑫音义曰:「沤和上乌候反,下或作惒...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外界之事物来,与自体以感触,谓之缘。应其缘而自体动作,谓之随缘。如水应风之缘而起波。真如之於诸法,佛陀之於教化,皆然。最胜王经五曰:「随缘所在觉群迷。」又随其机缘。不加勉强也。齐书陆法和传曰:文宣赐法和奴婢二百人,法和尽免之,曰:各随缘去。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百法束为五门:谓色法十有一,心法八,心所有法五十有一,不相应行法二十有四,无为法六,共成一百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法,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
《三藏法数》 / 1706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叁有之一。如色香味触四事之因缘和合,假名為酪。是酪者其实為色香味触,无酪之自体,而以假名之故有酪,是即假名有也。就色香味触一一而言亦然。见智度论十二,叁藏法数十叁。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智度论二曰:「佛后百年,阿输迦王,作般闍於瑟大会。诸大法师,论议异故,有别部名字。从是以来,展转至姓迦旃延婆罗门道人,智慧利根,尽读叁藏内外经书。欲解佛法,故作发智经八犍度。」是即发智论也。光记一曰:「至叁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发智论,二万五千颂。」婆藪槃豆传曰...
《佛学大辞典》 / 478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阿难為多闻第一受持佛一代之说法,故佛灭后,迦叶结集叁藏时使阿难昇师子座復演其说法。增一阿含经一颂之曰:「阿难仁和具四等,意转入微师子吼,顾眄四部瞻虚空,悲泣挥泪不自胜,便奋光明和顏色,普照眾主如日初,弥勒覩光及释梵,叉十希闻无上法。」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Vasumitrā,华严经五十叁善知识中之一,婬女之大善知识也。译言世友。晋华严经云:「復次,南行有城,名庄严,有善知识名和须蜜多女。善财童子往诣其门,见女人,容貌姿美,身出广大光明,遇者得身清净(云云)。」止观二之叁曰:「和须蜜多婬而梵行,提婆达多邪见即正。」 又Vas...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八音者,谓如来所出音声言辞清雅,令诸众生闻即解悟,而有此八种也。 一、极好音,谓一切诸天、二乘、菩萨,虽各有好音,未足为极;唯佛音声,闻者无厌,得入妙道,好中之最,故名极好音。(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柔软音,谓佛以慈善为心,所出音声巧顺物情,能令...
《三藏法数》 / 400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五种之染粉也。真言行者作坛时,涂坛所用之染料也。陀罗尼集经九曰:五色粉者,一白色,粳米粉是也。二黄色,若鬱金末,若黄土末。叁赤色,若朱沙末,赤土末等。四青色,若青黛末,乾蓝靛等。五黑色,若用墨末,若炭末等。其粉皆和沈香末用。」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相无性,谓一切众生,于世间之相,处处计着,执为实有。佛为除此妄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故名相无性。 二、生无性,谓一切诸法,皆托因缘和合而生,本无自性,故名生无性。 叁、胜义无性,谓前相无性、生无性,因破众生妄执之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是故佛说胜义无性者...
《三藏法数》 / 140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经云:虚空藏菩萨、梵释天等白佛言:若诸国土,有能讲说此金光明,微妙经典,于其国土获四利益。 一、国土吉祥益,谓若有国土讲说此经者,国王军众,势力强盛,无诸怨敌,疾疫消除,寿命修长,吉祥安乐,正法兴隆也。 二、辅臣和乐益,谓若有国土,讲说此经,则辅相大臣,和悦...
《三藏法数》 / 278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梵音samādhi,旧称叁昧,叁摩提,叁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於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於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以四大种為能造之因,以诸色法為所造之果,是有五因:一、生因,生四大种所生之色,名為生因。二、依因,造色生已,而随逐於大种如弟子之依於师,故名依因。叁、立因,任持四大种所造之色,如持壁画,名為立因。四、持因,使所造之色,相续而不断绝,名為持因。五、养因,增长四大...
《佛学大辞典》 / 302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梵语傴和U āya,有二释:一对般若而释。二对真实而释。对般若而释,则谓达於真如之智為般若,谓通於权道之智為方便。权道乃利益他之手段方法,依此释则大小乘一切之佛教,概称為方便。方者方法,便者便用,便用契於一切眾生之机之方法也。又方為方正之理,便為巧妙之言辞。对种种...
《佛学大辞典》 / 888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四大不和梦,或梦山崩,或梦自身飞腾虚空,或梦虎狼及劫贼追逐。此因地水火风之四大不调,心神散逸。二,先见梦,随昼间所见而梦。叁,天人梦,若人修善,则天人為感现善梦,以使增长善根,恶人作恶,则天人為现恶梦,使怖恶生善。四,想梦,常思想者,多现梦中,想善事,则现...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四律者:一、十诵律Sarvāstivāda-vinaya,六十一卷,后秦弗若多罗译。是五部中之萨婆多部也。二、四分律Dharmagu ta-vinaya,六十卷,姚秦佛陀耶舍译,是五部中之曇无德部也。叁、僧祇律Sāṅghika-vinaya,四十卷,东晋佛陀跋陀罗等译。本名摩訶僧祇律Mahāsāṅgha,是根本窟内之...
《佛学大辞典》 / 575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Vinaya,一作鼻那夜,毘那耶,又云毘尼,鞞尼迦。叁藏之一,谓佛所说之戒律。译曰灭,或律,新译曰调伏。戒律灭诸过非,故云灭,如世间之律法,断决轻重之罪者,故云律,调和身语意之作业,制伏诸要行,故云调伏。毘尼母论一曰:「毘尼,名灭。灭诸恶法,故名毘尼。」大乘义章一曰...
《佛学大辞典》 / 313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宗即派也。谓外道教文传习西域,不出十一宗;而九十五种外道,无不尽摄也。 一、数论师,计冥谛生,从数起论,名为数论。又论能生数,名为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者,皆名数论师。计冥谛生者,百论云:从冥生觉,乃至神我,共成二十五谛;以前二十四谛从神我而生,依神我为主,...
《三藏法数》 / 1050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Pañcāla,又作般沙罗,国王名,译曰五执。此王仁慈,废死刑,但缚罪人之五体,捨之於山林,因而国人称為般遮罗。王妃卵生五百子,各於他国生长而还,欲寇父王,王妃出而镇之。慧琳音义十八曰:「般遮,唐云五。数名也。罗,名為执。此乃国名,王之美称也。言彼国王性多慈爱。纵有...
《佛学大辞典》 / 379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外典谓之圣贤。内典谓之贤圣。贤者和於善之义。圣者会於正之义。和於善,虽离恶,而未发无漏智,不证理,不断惑,在凡夫之位者,谓之贤。既发无漏智,证理断惑,次捨凡夫之性者,谓之圣。见道前七方便之位,名為贤。见道以上名為圣。大乘义章十七本曰:「和善曰贤,会正名圣,正谓...
《佛学大辞典》 / 395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相应因,应,当也。谓心王与心所共相应,故如亲友知识和合成事,故名相应因。(心王,即第八识也。心所,即受想行也。) 二、俱有因,俱有因,亦名共因,谓心与心所更相佐助,如兄弟同生互相成济,故名俱有因。 叁、同类因,同类因,亦名自种因,谓过去善法与现在善法为因...
《三藏法数》 / 289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梵华兼举也。须弥山顶是诸天所住之处。有城名曰善现,乃帝释所都。城有千门,严饰壮丽,中有殊胜殿,种种妙宝,具足庄严,其城四隅,有四台观,金银等宝所成,甚可爱乐。城外四面,面各一苑,形皆正方,中央各有一如意池,八功德水盈满其中...
《三藏法数》 / 303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十二部经之一。梵语和伽罗那Vyākarana,译曰授记。又曰记别。俱舍光记十八曰:「正理四十四云:言记别者,谓随餘问,酬答辨析。如波罗衍拏等中辨,或诸所有辨曾当现真实义言,皆名记别。」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五蕴之假和合者。外道凡夫妄执之為实我,悟道之圣者了达為因缘生之假我。假我為因缘生,与兔角龟毛之都无不同。若拨无此假我,即為恶取空之邪见。经中诸贤圣之自称我者,皆但就假我而言,即如如是我闻,又我此土安稳。我说即是空,皆从人法假立為我也。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谓凡调和饮食之味,各有所宜,无出此之六种。虽进修道行之人,不尚于味,然滋益色力,亦由于此,所谓身安则道隆,故有六味之须也。 一、淡味,淡,薄味也。味之淡者,是受诸味之体也。 二、碱味,碱,盐味也。其性润,能滋于肌肤,故味之调者,必以盐为首。 叁、辛味,辛,辣...
《三藏法数》 / 210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谓彼此事物,互相融入,而无乖隔,如数多之灯光相和也。就差别之诸法,而论圆融无碍之义,由於相即与相入之二门。见[相即]条。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慧海禪师曰:心是佛,不用将佛求佛。心是法,不用将法求法。佛法无二,和合為僧。即是一体叁宝。经云:心佛与眾生。是叁无差别。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又曰八十随形好,更细别叁十二相為八十种之好也。随形好者随叁十二形相之好也。 一无见顶相,佛顶上之内鬘,仰之则愈高,遂不见其顶上;二鼻高不现孔;叁眉如初月;四耳轮垂埵;五身坚实如那罗延;六骨际如鉤锁;七身一时迴旋如象王;八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九爪如赤铜色,薄...
《佛学大辞典》 / 684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天竺之言语,由梵天稟承,故云梵语。西域记二曰:「详其文字,梵天所製。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也。(中略)因地随人,微有改变。语其大较,未异本源。而中印度特為详正。辞调和雅。与[天]同音。」俱舍论世间品曰:「一切天眾皆作圣言,谓彼言词同中印度。」依法相而论,二禪以上无寻...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慧远有二人:一,庐山东林寺慧远,俗姓贾氏,雁门人。初学儒,二十一岁出家,以道安為师,达大乘之奥旨。时襄阳有寇乱,道安散徒眾,远辞而至荆州,将往罗浮,抵潯阳,爱庐峰清静,住於山阴。时有沙门慧永,在西林寺,原為同门。永劝刺史桓伊兴东林寺,使远居之。於是隐士刘遗民雷...
《佛学大辞典》 / 347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尼姑之称。按青州报恩寺大圣院清座主灵骨记云:先师姑度小姑二人,师姐座主度小师五人,又后周云门山大云寺重修壁龕记,女弟子骆氏,长名大师姑,次女小师姑,并见段松苓益都金石记,则此称由来已久。传灯录曰:「有尼参保福从展。展问阿谁。侍者报曰:觉师姑。又五臺智通忽大悟曰...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U ādhyāya,又作鄔波柁耶,优波那訶,忧波第耶夜,鄔波陀耶,优波陀訶,郁波弟耶,鄔波[亭也]耶,坞波陀耶,鄔婆提耶,郁波弟耶夜等。译曰亲教师,依止师,依学等。呼师之称。善见律四曰:「优波那訶,汉言瞋盛。」百一羯磨一注曰:「鄔波驮耶,译為亲教师。言和尚者,乃是西方俗...
《佛学大辞典》 / 445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卷,吴支谦译,中阿含第十叁赖吒和罗经之别译也。记赖吒和罗之出家得道及為父母说法。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 《佛说赖吒和罗经》佛在迦尸国竹园中,与诸比丘一处安居。尔时,诸居士作种种粥,持诣竹园,以施佛僧。故有八种之名。(梵语比丘,华言乞士。居士者,清净自居也。) 一、酥粥,酥粥者,谓以牛马等酥,和于米粟,煮为粥也。 二、油粥,油粥者,谓以荏酥麻等油,和于米粟,煮为粥也。 叁、胡麻粥...
《三藏法数》 / 271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周梦顏着。是书凡四种。印光法师曰:「安士先生,姓周,名梦顏,一名思仁。江苏崑山诸生也。博通叁教经书,深信念佛法门。弱冠入泮,遂厌仕进。发菩提心,着书觉民。欲令斯民先立於无过之地,后出乎生死之海。故着戒杀之书,曰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曰欲海回狂。良以眾生造业,唯此...
《佛学大辞典》 / 357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有為之诸法,依因缘和合而為未有法之有,谓之生。依因缘离散而為已有法之无,谓之灭,有生者必有灭,有為法是也,有灭者必不有生。无為法是也。但自中道之正见言之,则有為法之生灭為假生假灭,而非实生实灭。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Pātra,又作波多罗,波呾囉,鉢呾罗,播怛囉,鉢和罗,鉢和兰。略云鉢。比丘六物之一,饭器也。有泥铁之二种,译曰应器,又曰应量器,以体色量叁者皆应法故也,又以贤圣应受人之供养者用之也。玄应音义十四曰:「鉢多罗,又云波多罗,此云薄。谓治厚物令薄而作此器也。」寄归传二...
《佛学大辞典》 / 306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思益经四忍法品谓「菩萨有四法,出毁禁之罪:一得无生忍,一切诸法自性空寂本来不生也,菩萨证忍此法,则能出毁犯禁戒之罪。二得无灭法忍,一切诸法本為无生,故今亦无灭,菩萨证忍此法,则能出毁犯禁戒之罪。叁得因缘忍,一切诸法皆依因缘之和合而生,无有自性,菩萨证忍此法,则...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华严五祖圭峰宗密禪师姓何氏。果州人。唐元和二年赴贡举,值遂州道圆禪师,因求披剃。一日,於任灌家赴斋,得圆觉经,诵未终,即感悟。圆曰:此经佛授汝耳,速参方去。后謁荆南忠,洛阳照,皆契印可。继览华严疏,欣然曰:吾逢圆觉,心地开通。今遇此疏,何其幸哉!乃以书达清凉,...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指爪狭长,薄润光洁。手足指圆,纤长柔软。节骨不现,手足各等无差,指间充密。手足圆满,软净光泽。筋脉盘结,深隐不现。两踝深隐,骨不显露。(踝,胡瓦切。)行步正直,端庄严肃。行步威容,齐整如师子王。行步安平,稳如象王。行步有仪,进止详缓。回身顾视,必皆右旋。支节...
《三藏法数》 / 720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随说因。於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惑业繫缚之法,及不繫缚之法,随其见闻觉知而起言说,是名随说因。二观待因。诸有情欲求叁界有繫缚之乐,及出世间不系缚之乐,於彼之所缘或為求得,或為受用,观彼而对此,是名观待因。叁牵引因。由净不净之熏习,叁界善恶诸行,於可爱不可爱之趣中...
《佛学大辞典》 / 427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奏天乐,歌舞而赞叹如来,赏扬往生人之菩萨。无量寿经下曰:「咸然奏天乐,畅发和雅音。歌叹最胜尊,供养无量觉。」又金刚界叁十七尊中有金刚歌,金刚舞之二菩萨。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物之生,亲与强力者為因,疏添弱力者為缘。例如种子為因,雨露农夫等為缘。此因缘和合而生米。大乘入楞伽经二曰:「一切法因缘生。」楞严经二曰:「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长水之楞严经疏一之上曰:「佛教因缘為宗,以佛圣教自浅至深,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维摩...
《佛学大辞典》 / 303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谓无我之真理。真如者以名常住之真理,今此真理為离我执之无我真体,故云我空真如。二乘证悟之真理,止此一也。原人论曰:「便悟此身但是眾缘和合相,元无我人。為谁贪瞋?為我杀盗施戒,遂不滞心於叁界有漏善恶,但修无我观智,以断贪等。止息诸业,证得我空真如。」孔目章叁曰:...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施福业,谓修行之人,若遇贫穷之人来乞之时,须食与食,须衣与衣,乃至卧具医药,随其所欲,皆悉施与;因施获福,是名施福业也。 二、平等福业,谓修行之人,能持戒律,不兴恶想,梵行端严,语言和雅,以平等慈悲爱护之心,普覆一切有情,令得安隐;以平等心,而能致福,是...
《三藏法数》 / 173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少字摄多义,谓于一字中包摄多义也。如圆觉经,长行文中,佛为普眼菩萨说四大和合,各离之相,文义甚长,至于重颂,则以四句,收摄多义。偈云: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等是也。(长行者,经之散文;重颂者,经之偈文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
《三藏法数》 / 381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Kalala,又作羯罗蓝,歌罗逻,羯刺蓝,羯逻罗等。译曰凝滑,杂秽等。父母之两精,初和合凝结者。自受生之初至七日间之位。胎内五位之一。玄应音义二十叁曰:「羯逻蓝,旧言歌罗逻,此云和合,又云凝滑。父母不净和合,如蜜和酪,泯然成一。於受生七日中,凝滑如酪上凝膏,渐结有肥...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开者,明明打开方便之方便,会者,真实和会其方便,即方便真实之法,例如於法华经方便品断定叁乘教為方便之说,為开。於经文名之曰开方便门。又叁乘教於一乘上,始有分别者,说一乘之外无叁乘,叁乘即一乘,為会。於经文名之曰示真实相。因而所谓开显亦同。是乃法华经一部之主意也...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在色者二缘和合,在心者四缘和合时,阿赖耶识所持之种子,生现行。是本有种子生果之功能也。此谓之种子生现行。其现行之法,必随所应而薰种子,其薰之种子,即新薰种子也。此谓之现行薰种子。应知此时有叁法,成二重之因果。叁法者:一為能生之种子,二為所生之现行,叁為所薰之种...
《佛学大辞典》 / 247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又曰但理随缘。理者真如也。谓别教之真如随缘而為一切万法,曰别理随缘。与圆教之真如,性具诸法,而為一切诸法异,纯一之真如,依无明之和合而取随缘之义,谓為但理随缘。此别教随缘之义,四明尊者对於严家盛所唱导。抑真如随缘之义,原為起信论所详说,严家之贤首作起信论之疏,...
《佛学大辞典》 / 421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舍卫国之王名,译曰和悦,又曰月光,新称鉢逻犀那时多Prasenajit,巴Pāsenādi,玄奘译作胜军,义净译曰胜光,梵授王之子也。与[佛]同日生,佛号日光,国人言:佛既号日光,当号大王為月光也,因国人称為月光。若依父母所立名者,字為胜军。以其斗战无敌不胜,故云胜军。」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梵语僧伽Saṁgha,此译眾,旧译家谓四人已上之和合,新译家谓叁人已上之和合。天台观经疏曰:「眾者,四人已上乃至百千无量。」法华义疏二曰:「四人已上,至万二千人以还悉名為眾。」法华玄赞一曰:「眾者僧也。理事二和,得眾名也。叁人已上得僧名故。」见[僧]条。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智慧广大,包含诸法故曰藏。五教章上曰:「一切诸法皆悉流入毘卢遮那智藏大海。」宗镜录十八曰:「一切眾生自心处内有八瓣,和合成莲华,此莲华中有正徧知海,是名毘卢遮那智藏,亦名莲华藏庄严世界海。」 又(人名)不空叁藏之讳。贞元释教目录十五曰:「大辩正大广智不空叁藏和...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Rāhula,旧作罗云,罗吼罗,罗睺罗,罗睺。新作曷罗怙罗,何罗怙罗,罗怙罗。佛之嫡子。在胎六年。生於成道之夜。十五岁出家。舍利弗為和上,而彼為沙弥,逐成阿罗汉果,在十大弟子中為密行第一。后於法华会上迴於大乘。受蹈七宝华如来之记别。以生於罗睺罗阿修罗王障蚀月时,故名...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胜论师言极微為圆常,更无生灭,虽空劫之时,亦离散而意游於空中。小乘之经部成实谓现在為实有,而过未為无。小乘之有部宗谓极微為叁世实有,常恒不变,只依眾生业力之有无而有作用之生灭眾生业缘未熟,微体未起作用之位,為未来之极微,正起作用,集成根境,从而為现在之极微,作...
《佛学大辞典》 / 383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阿育王為第四女所造也。梁书扶南国传曰:晋咸和中,丹阳尹高悝,行至张侯桥,见浦中五色光长数尺。不知何怪,乃令人於光处掊视之。得金像,未有光趺。悝乃下车载像,还至长干巷首,牛不肯进。悝乃令驭人任牛所之。牛径牵车至寺,悝因留像付寺僧。每至中夜,常放光明。又闻空中有金...
《佛学大辞典》 / 389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以譬物之和合。最胜王经六曰:「上下和穆犹如乳水。」观经疏钞序曰:「相冥者如水乳相冥。」祖庭事苑曰:「正法念处经云:譬如水乳同置一器,鹅王饮之,但饮其乳汁,其水犹在。」临济录曰:「如今有一个佛魔同体不分,如乳水合,鹅王喫乳。」南山戒疏曰:「如水乳合者,师乖见异,...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楞伽经唯识论等所明。对徧等叁性之有法而说相等叁无性之空义:一、相无性,一切眾生以妄心向因缘生之事物,计度有我有法之我法相名為徧计所执性。此徧计所执性之法,如认绳而浮蛇之相。其相非实有。故名相无性。二、生无性,一切诸法,不关於本来妄心,由因缘相和而生者,谓之依他...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念念坏灭无常,谓根、尘相对所起心念,前念既灭,后念复生,生已还灭,念念不住,皆悉无常,是名念念坏灭无常。(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二、和合离散无常,谓一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成,本无实体...
《三藏法数》 / 209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溈仰宗之灵祐,依楞严经而揭叁种生,以提撕学者:一、想生,对於尘境而妄想之能思心也。二、相生,识情所思一切境界之相也。叁、流注生,识尘和合,念念相续之一切烦恼也。吾等无始以来以此叁者,污清净之镜智。人天眼目四曰:「师一日谓仰山曰:吾以镜智為宗要,出叁种,所谓想生...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又曰五声,或五调子,即宫商角徵羽也。无量寿经上曰:「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宫者土声,最浊,為君,為壹越调,配於中央。商者金声,次浊,為臣,為平调,配於西方。角者木声,半清半浊,為民,為双调整,配於东方。徵者火声。微清,為人事,為黄钟调,配於...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马祖号也。六祖慧能有二大弟子:一為青原之行思,二為南岳之怀让。青原之法嗣有湖南,南岳之弟子有江西,禪法之盛,始於此二师云。江西名道一,以姓马氏而称為马祖,以振道於江西而号為江西。唐开元中习禪於衡岳让和尚,而得其心印。始自建阳之佛迹岭迁至临川,次至南康龚公山。大...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古昔婆罗门种专奉之教法也。中有种种别派,而大要以梵王為主,以四围陀论為经。大日经疏二曰:「於彼部类中,梵王犹如佛。四韦陀典犹如十二部经,传此法者犹如和合僧。时彼闻如是等世间叁宝,欢喜归依随顺修行。」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Vasumitra,又作伐苏蜜多罗。旧作和须蜜,婆须蜜多,婆须密多罗。世友菩萨之梵名。旧云天友。佛灭后四百年有部宗出家之小乘菩萨也。五百阿罗汉结集大毘婆沙论时,此是其上首,且称為婆沙论四评家之随一。着宗轮论。宗轮论述记上曰:「异部宗轮者。佛圆寂后四百许年,说一切有部,...
《佛学大辞典》 / 459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明眼论曰:「一劝请神分,必须劝请权实诸神故。二除障神分,依守护神念力可除天魔障碍故。叁显本神分,依修善力显本地,倍增威光故。四和合神分,依本迹和合,可满足二世悉地故。五供养神分,依上四种,使诸天龙神等欢喜,供养礼拜讚嘆故。」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1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僧俗和合,住於一处,如树木之丛集為林也。特為禪庭之名。以禪之翻名,有功德丛林之语也。智度论叁曰:「僧伽,秦言眾,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聚是名為林,(中略)僧聚处得名丛林。」大乘义章十叁曰:「禪者是中国之言,此翻名為思惟修习,亦云功德丛林。(中略)功...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法性譬水,无明比乳,和乳於水与鹅,则彼啜乳而残水,以譬菩萨之消无明,清法性也。玄义五曰:「无明是同体之惑,如水内乳,唯登地已去菩萨鹅王能唼无明乳,清法性水。从此已去,乃判真因。」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僧伽Saṁgha之略。译曰和或眾。四人已上之比丘和而為眾。新译家以為叁人已上。智度论叁曰:「僧伽,秦言眾。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僧非可名一人之上。寄归传叁曰:「凡有书疏往还,题云求寂某乙、小苾芻某乙,(中略)不可言僧某乙。僧是僧伽,目乎大眾,寧容一己輒道四人,...
《佛学大辞典》 / 494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宗镜录所出。一、自性妄想。妄执根尘等之法,各有体如,不相混滥也。二、差别妄想,差别无差别之妄想也。叁、摄受积聚妄想,妄执五蕴和合而成一切眾生也。四、我见妄想,执有我之妄想也。五、我所妄想。妄执有我身及所受用物之妄想也。六、念妄想,分别可爱之净境而不断之妄想也。...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传灯录十四谓石头迁法嗣潮州大颠,初参石头。石头问师曰:那个是汝心?师曰:言语者是。便為石头喝出。经旬日,师却问曰:前者既不是,除此外何者是心?石头曰:除却杨眉动目将心来。师曰:无心可将来?石头曰:元来有心,何言无心,无心尽同谤。师言下大悟。后辞师隐居潮州灵山。...
《佛学大辞典》 / 431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经云:人寿增至四万岁时,其人作是念言:我等由修善故,寿命延长,今可更增少善,即孝养父母,敬事师长,延于寿命至八万岁。当此之时,人已有此九种之病也。 一、寒病,谓人必寒温得宜,则身体安乐。若为寒冻所逼,则成一切病也。 二、热病,谓人必温凉得宜,则身体和畅。若为...
《三藏法数》 / 367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五逆罪之一。此有二种:一破法轮僧,如提婆达多立五种之邪法,与佛之法轮对立,以分离听闻佛之法轮之僧眾也。二破羯磨僧,於同一界内作别种之羯磨(作法),而破羯磨僧之和合也。此中前者其罪最重,止於佛在世(佛灭后无转法轮故)。次者其罪轻,通於在世灭后。资持记上叁之一曰:...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诸法何故事事无碍。一唯心所现故,诸法之本原,非有别种,為自唯一如来藏心缘起之差别法,故彼此必有可和融之理。二法无定性故,诸法為如来藏心之缘起法,原无一定之自性。故有彼此和融之理。叁缘起相由故,缘起之法,不得单独保体,必為相由而仅成体者,故随而有可和融之理。四法...
《佛学大辞典》 / 314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金刚界五佛之宝座也。一大日师子座师子為诸兽之王,於诸兽中游行无畏。毘卢遮那亦如是。為诸法之王,於诸法中不变无碍,故坐师子座。二阿閦象座。象之力用,於诸兽中无过之者,金刚部王皆据其上者,表坚力无碍也。又兔马象叁兽渡河象王独极底,象马车步四兵中,以象為第一,於诸兽...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或為理之深妙,或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法华玄义序曰:「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议也。」维摩经慧远疏曰:「不可思议者经中亦名不思议也。通释是一,於中分别非无差异,据实望情不思议,据情望实名不可思议。」嘉祥法华疏叁曰:「智度论云:小乘法中无不可思议...
《佛学大辞典》 / 277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五蕴之旧译,旧译曰五隐,五眾。眾為和集之义。法华经譬喻品曰:「分别说诸法生灭之五眾。」法华嘉祥疏五曰:「以五法和集,义称五眾。又一一阴法各眾多故云眾也。杂心云:积聚是阴义。」 又出家之五眾:一、比丘,受具足戒之男子。二、比丘尼,受具足戒之女子。叁、式叉摩那,译...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徧计所执性,由凡夫之妄执认為实物者。凡夫之妄情。徧计度一切法,故曰徧计。為此徧计之妄情所迷执者,谓之所执性,例如见绳而误以為蛇。非有蛇之实体。但妄情迷执為蛇耳。是曰徧计所执性,吾人於内外认实我执实法亦如此。有為之万法,為因缘假和合之法,无一实我,无一实法,...
《佛学大辞典》 / 503字 / 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自觉之心也。心地观经发菩提心品曰:「自觉悟心能发菩提,此觉悟心无有二相。自觉悟心有四相,云何為四?谓诸凡夫二种心:一者眼识乃至意识同缘自境名自悟心,二者离五根心心所法和合缘境名自悟心。如是二心能发菩提。诸佛菩萨有二种心:一者观真实理智,二者观一切境智。」是凡夫...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切菩萨之所行,无不悉迴向眾生与菩提。故法华经化城喻品,十方梵天,讚叹大通智胜佛偈文之终,特诵愿以此功德等迴向之伽陀,易行品弥陀章之终。讚弥陀偈之终,起信论之末等,皆有迴向之偈颂。此等皆以讚叹着作之功,迴向於眾生与佛道也。因之行法会其终末亦必使一人先诵迴向文之...
《佛学大辞典》 / 260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地大為黄色。是增味之义也。眾色加黄色,则其色必增光。徧於诸色而不违背,不失其性,是即色法之中义也。徧於眾色而黄色不违,故不失本之自体。示坚固不坏之性。如彼字徧於诸意而不失自体,是故黄色為金刚不坏之地大色,本不生及安住不动与黄色相应法尔之道理也。次水大為白色。白...
《佛学大辞典》 / 448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诸供混沌而供之意。即修护摩法时,混和残餘之诸供,而供养诸尊并十方世天也。如苏悉地羯罗经下所谓「所残餘穀酥蜜酪等,并和一处用祭火天。」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所谓「献圣眾所残五穀香花等,聚一器中,献十方世天。」息灾护摩次第所谓「若供物少时,混沌而供,又苏油等少时,混沌...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梵语Caturyoni一胎生Jarāyuja(十二因缘经作腹生),如人类在母胎成体而后出生者。二卵生Aṇḍaja,如鸟在卵壳成体而后出生者。叁湿生Saṁsvedaja(十二因缘经作寒热和合生),如虫依湿而受形者。四化生U a āduka,无所依託唯依业力而忽起者,如诸天与地狱及劫初眾生皆是也。此有五...
《佛学大辞典》 / 343字 / 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梵王相承。又云南天相承。劫初成时,摩醯首罗(又云商羯罗天,初禪之梵天也)与毘被剑和合而生一字,名婆蓝摩Brahma。彼有四面而说四韦陀。后面所说為阿闥婆陀Atharvaveda。即声明也。后人更造六论以释四韦陀,其一名毘伽罗论,释后面所说之阿闥婆陀,而辨声明之法。婆蓝摩又云...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无明与贪爱相和而生我,无明比父,贪爱譬母也。楞伽经叁曰:「贪爱名為母,无明则為父。」四教仪曰:「永别无明父母,究竟登涅槃山顶。」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通达智,能觉梦而通达诸法之智也。二随念智,能忆持过去事而不忘失之智也。叁安立智,能建立正行而使他修习之智也。四和合智,观一切法随缘和合之智也。五如意智,随意所欲而无不满足之智也。见摄大乘论五。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韶州云门山文偃禪师,姑苏嘉兴人,姓张氏,嗣雪峰。南汉主晟归依之,赐匡真禪师之号。乾和七年己酉岁示寂。后,宋太祖乾德四年(南汉主鋹天宝九年),赐諡大慈云匡真弘明禪师。见传灯录十九、会元十五、稽古略叁。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金刚界所立之秘法。金刚萨埵(中)、欲(东)、触(南)、爱(西)、慢(北),之五金刚菩萨也。一、金刚萨埵,谓一切眾生本有自性之六大。六大之体性坚固不变,故云金刚。萨埵译言有情,安之於中央者,以六大為诸法之根本体性故也。二、慾金刚,凡夫始遇阿闍梨,开示六大平等生佛...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犯母与无学之比丘尼,是杀母罪之同类。二、杀入定中之菩萨,是杀父罪之同类。叁、杀有学之圣者,是杀罗汉罪之同类。罗汉者,无学之圣者也。四、夺僧眾成和合之缘,不使和合之事成就,是破僧罪之同类。五、破佛之窣堵波,是出佛身血之同类。俱含论十八曰:「同类者何?颂曰:污...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僧尼之制度官也。僧史略中曰:「东汉初沙门,隶鸿臚寺,西晋无闻。至后魏初立监福曹,统摄僧伍,寻更為昭玄寺。后復改崇玄曹。齐梁之世,立同文寺,使主僧务。至唐初,僧尼皆隶司宾,则天朝改隶祠部。玄宗开元十四年分僧道,僧尼割属鸿臚寺,使祠部检校之,道士女冠隶之宗正寺。宪...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天仙名,胎藏界外金刚院之眾。秘藏记末曰:「阿诣罗仙,赤肉色。在天后傍,持莲华,上有瓶。」净严云与[央/瓦]伽罗和Aṅgiras同。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魏书释老志曰:「诸佛法身有二种义:一者真实,二者权应。真实身者,谓至极之体,妙绝拘累,不得以方处期,不可以形量限,有感斯应,体常湛然。权应身者,谓和光六道,同尘万类,生灭随时,修短应物,形由感生,体非实有,权形虽谢,真体不迁,但时无妙感,故莫得常见耳。」案此说...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又曰婆藪盘豆、筏苏盘豆、伐苏畔度、筏苏畔徒、婆藪槃陀Vasubandhu,世亲(旧曰天亲)菩萨也。西域记五曰:「筏苏畔度菩萨,唐言世亲,旧曰婆藪盘豆。译曰天亲、讹谬也。」唯识枢要上本曰:「伐苏畔徒菩萨,唐言世亲,无着菩萨同母弟也。」俱舍光记一曰:「俱舍论者筏苏槃豆之所作...
《佛学大辞典》 / 371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智慧之功能也。高僧传六曰:「藉慧能於前因,发胜心於旷劫。」 又(人名)禪宗东土第六祖也。姓卢氏,叁岁丧父。及长,家益贫。採薪贩卖养母。一日入市,闻人读金刚经。问其所得,謁蘄州黄梅山五祖弘忍禪师。五祖问曰:汝从何处来?答曰:岭南。师曰:岭南人无佛性。能曰:人即有...
《佛学大辞典》 / 409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恶业之障碍。恶业妨正道者。涅槃经十一曰:「业障者,五无间罪重恶之病。」俱舍论十七曰:「一者害母,二者害父,叁者害阿罗汉,四者破和合僧,五者恶心出佛身血。如是五种名為业障。」华严经世主妙严品曰:「若有眾生一见佛,必使净除诸业障。」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常闻恶音,常闻恶音者,谓因前世口无禁忌,发言粗恶,令不忍闻,故感今生常闻秽恶之音也。 二、恒有诤讼,恒有诤讼者,谓因前世恃力怙势,好诤健讼,恶逆无德,故感今生常致诤讼而不和也。
《三藏法数》 / 87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太子和休经皆大宝积经阿闍世王子会第叁十七之异译。刷护和休皆太子之名,宝积经译為师子。太子见佛而问答,佛与记别。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谓向彼说此,向此说彼,斗构是非,离间和合,致令乖分,故名两舌。 一、得弊恶眷属,得弊恶眷属者,谓因前世两舌,使人朋俦分离乖间,皆生怨恶,故感今生得弊恶眷属也。 二、得不和眷属,得不和眷属者,谓因前世两舌离间人之亲爱,使不和合,故感今生得不和眷属也。
《三藏法数》 / 117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己身有一主宰而常住者。外道认定我者為外道,否定之者為教。唯识论一曰:「我谓主宰。」述记一本曰:「我如主宰者,如国之主有自在故,及如辅宰能割断故。有自在力及割断力义,同我故。或主是我体,宰我所。或主如我体,宰如我用。」佛教指五蕴之和合者為假我,非有实之我体。佛地...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六根与六尘也。旧译六根云六情。智度论二十叁曰:「情尘识和合,所作事业成。」又心情之尘垢也。慈恩寺传九曰:「定凝慧水,非情尘所翳。」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色香味触四种之极微也。此四微為色法之元素,依四微而成地水火风四大,依四大而成五智。是為成实论之宗义。中论疏四末曰:「成实论云:四微成四大,四大成五根。」止观五曰:「镜中能成四微尚不可得,况所成幻柱?」同辅行曰:「言四微者,色香味触。」观心二百门曰:「能生树根,...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提婆达多造叁逆罪在生坠於无间地狱:一、破和合僧得五百弟子,此五逆罪之破和合僧也。二、僧还和合,则起恶心而以大石掷佛,佛足出血,此五逆中之出佛身血也。叁、华色比丘尼见之呵彼,则以拳杀尼,此五逆中之杀阿罗汉也。彼更入毒於爪中,欲於礼佛时中伤佛,未到佛处,地自然破裂...
《佛学大辞典》 / 216字 / 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阿育王传於佛灭后传化之师,揭五人:一摩訶迦叶,二阿难,叁摩田提,四商那和斯,五优婆毱多也。此中摩田提与商那和斯,同稟於阿难,同世之师也,故於付法藏传二十叁人之次第相承中不加之。然梁之僧祐,撰萨婆多部记五卷(出叁藏记十二),揭有部之资师相传中次第此五师,嘉祥,南...
《佛学大辞典》 / 502字 / 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Śima又云四摩室。為戒场,即布萨界之梵语也。译曰别住。法礪四分疏七末曰:「明了论西音名為四摩室,此方翻名称為别住。彼疏解云:此云布萨界,或称戒境者非正翻名,谓此住处与餘住处各不相通,於此作法,不须取餘住处,故云别住。别住不同,有十七种。」羯磨疏二上曰:「明了论疏...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Pravārana,又作盋和罗,鉢和兰。玄应师之说,安居竟谓為自恣日。即七月十五日也。此日供养叁宝之饭食,谓為鉢罗,译曰自恣食。宗密师之说,鉢和罗為鉢多罗之误。玄应音义五曰:「鉢和罗,亦言鉢多罗,梵音讹转,此云自恣食也。」盂兰盆经曰:「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鉢和罗饭。」...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续高僧传六曰:「曇鸞或作峦,雁门人。初研究四諦之佛性,註解大集经,半而罹疾,欲以长生之道究佛教之蕴,学仙法。大通年中,至梁接陶隐居,得仙经十卷,欲往名山依法修治。行至洛下,途遇天竺叁藏菩提留支,问曰:佛经中长生不死法有胜此仙经者否?留支唾地曰:是何言也?此方何...
《佛学大辞典》 / 250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梵语伴谈,又曰和南Vandana,或作那謨悉羯罗Namas-kāra,译為礼拜。恭敬之意,现於身相也。陀罗尼集经一曰:「那謨悉羯罗,唐云礼拜。」义林章四本曰:「若云伴谈,或云伴题,此云稽首,亦云礼拜,讹名和南。」西域记二曰:「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叁举手...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世尊之叁业,犹如车轮之轂辐輞叁法和合而成一轮。轮有运载摧破之功,故以為喻也。大疏九曰:「世尊以徧满一切佛剎身语心轮,说此叁昧耶。」演密钞七曰:「身语心轮者(云云)。」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又曰和会。和会疏通彼此相违,乖角之义,使归於一意也。肇论曰:「同我则非復有无,异我则乖会通。」五教章中曰:「应以六相方便而会通之。」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又曰无言行或无言戒,行无言之一种佛法。无言童子是也。大集经十二无言菩萨品曰:「王舍城师子将军家產一子。当其生时,虚空之中多有诸天作如是言:童子!当应念法,思惟於法。凡所发言,莫说世事,常当颁宣出世之法,常当守口,慎言少语,莫於世事起诸觉观,当依於义,莫依文字。...
《佛学大辞典》 / 507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杭州招贤寺会通,唐德宗时為六宫使,乞為僧,礼鸟巢道林禪师而落髮。通一日欲辞去。师曰:汝今何往?曰会通為法出家,和上不垂慧诲,今将往诸方学佛法去。师曰:若是佛法,吾此间亦有少许。曰:如何是和上佛法?师於身上拈起布毛吹之。会通遂领悟玄旨,时号為布毛侍者。见传灯录四...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又作优多梨。仙人名。释迦之本生,尝於过去住波罗捺国,求正道之念深,自剥身皮為纸,折取身骨為笔,以血和墨,听受书写婆罗门所诵之颂偈。见贤愚经一,菩萨本行经下。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菩萨戒经说菩萨修头陀行时,及游方而往来百里千里,宜常以十八物随身。一杨枝;二澡豆,和水洗手之豆粉也;叁叁衣,如上;四瓶,梵云军持,净水瓶也;五鉢,如上;六坐具,即上之尼师坛也;七锡杖;八香炉;九漉洒水囊,如上;十手巾;十一刀子;十二火燧;十叁镊子;十四绳床;十...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大觉之道。正觉之大道。维摩经佛国品曰:「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肇註曰:「大觉之道,寂灭无相,至味和神如甘露。」 又七觉与八正道。法华经譬喻品曰:「根力觉道。」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又名尊时身。天台立法报应之叁身,其报身分為自受用,他受用之二、其他受用之报身,对於自受用而名為应身,对於第叁应身之劣而名為胜,盖胜应身為他受用之报身也。法华文句记九之一曰:「故他受用亦得名报,亦得名应。若胜若劣,俱名应故。」止观一之二说见相发心,四教之人见佛之...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大曼荼罗,总集诸尊之坛场(即旧译曰坛者)及其诸尊之形体,并图画其坛场之全体及诸尊一一者是也。是為曼荼罗之总体,故云大。大者五大之义,又广大之义,他叁种虽亦係五大所成,而此為总体,且最广大,故独名為大。二叁昧耶曼荼罗,画诸尊手所持之器杖及印契者是也。叁昧耶為本...
《佛学大辞典》 / 592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半跏坐為吉祥坐,结跏趺坐為莲华坐。大日经不思议疏曰:「凡坐法圣善之寺叁藏和上边面受,左足先着右髀上,右足次着左髀上,名為莲华坐。单足着右髀上,名為吉祥坐也,别此坐者非圣坐也。」 又莲华之臺座也。诸佛恒以莲华為坐床者,取莲华藏世界之义。又智度论举诸释。见[莲华]项...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又曰白二羯磨。戒律之法,将於寺中行法务,随事而集寺中之僧眾。先示其事,表陈其次第,是曰白,更使量事之可不,方能成立,曰羯磨。羯磨译言作业,言使有作业之功之言辞也。以如是一白辞与一羯磨辞而成事,故曰白一羯磨。又合白与羯,故又曰白二羯磨。白一白二,其意一也。业疏上...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事物之生与灭也。因缘和合则生起,因缘离散则灭谢。维摩经问疾品曰:「应作是念:但以眾法,合成此身。起但法起,灭但法灭。」圆觉经曰:「生死涅槃同於起灭,妙觉圆照离华翳。」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句即句逗也,又众语和合成句。谓如来所说之经,必由文以载其义,由义以成其文;文义相成,是为句也。 一、文句,文即字也。依类象形为字,形声相称曰文。谓一切契经,皆以文为身,文成语为句,诠显其义,必藉于文,是为文句。 二、义句,义即义理。谓一切契经,皆诠义理,然义...
《三藏法数》 / 142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亡身於幻之爱欲,譬如犬吠井中之影。智度论八十九曰:「如恶狗临井,自吠其影。水中无狗,但有其相。而生恶心,投井而死。眾生亦如是,四大和合,故名為身。因缘生识和合,故动作言语。凡夫人於中起人相,生爱生恚,起罪业,堕叁恶道。」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唐江西道一禪师,為南岳让之法嗣,姓马氏,时称马祖。元和中諡大寂。传灯录六曰:「六祖能和尚谓让曰:向后佛法从汝边出,马驹蹈杀天下人。厥后江西法嗣布於天下,时号马祖焉。」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西藏新志中曰:「如达赖及尊贵之僧圆寂,敛尸棺内,塞之以盐,盐水漏於棺底,则以黄土和之,作小佛像,名盐水佛,最為贵重,得之甚艰。若得之者,异常宝重,永传於家。」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与四暴流同,一欲軛,二有軛,叁见軛,四无明軛也。和合有情而使受种种之苦,故云軛。俱舍论二十曰:「应知四軛与四暴流同。」又曰:「和合有情,故名為軛。」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证明受戒之公验也。即戒牒。受者乞戒验辞曰:「比丘某,今蒙慈济,秉受净戒,纳法在心。福河流註,伏乞现前传戒和上,幸垂示名,永為戒验。」见朝野群载十六。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因明四相违因之一。宗法中之法有自相与差别之二者,言语之表面云自相,言语里所含之意许云差别(见[法自相相违因]条),今立者所说之因相违於欲其成立之法之言下意许,谓之法差别相违因。例如数论师对佛者谓「服等為他用,积聚性故,如卧具等。」「他」為立者之意许者,非如佛者之...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调伏身口意叁业而制伏诸恶行也。又调理恶魔使降伏我也。又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唐华严经五曰:「调伏眾生,令究竟出离。」探玄记四曰:「调者调和,伏者制伏。谓调和控御身口意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维摩经净影疏曰:「调令离恶,离过顺法,故名调伏。」无量寿经下曰:...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Vyākāraṇa,又曰和伽那,和伽罗,和罗那。译為授记。十二部经之一。佛说弟子未来之结果,以示其人者。大乘义章一曰:「和伽罗那,此云授记。行因得果,目之為记。圣人说示人,故称為授。」饰宗记叁本曰:「和罗那,此云记别,旧名授记。」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调和经论之略义也。玄义分传通记二曰:「言和会者,此有二义:一、如冰水者,凝释虽异,湿性是一。是故和会冰水二法,相异体同。二、如水火者。彼此虽别,於一尘中有水有火,湿不碍煗,煗不碍湿。是故和会各据一义,并不相违。」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布施行,二持戒行,叁忍辱行,四精进行,五止观行。是於六度之中合定慧之二度而為止观之一者。见起信论。 又一、圣行,菩萨修戒定慧之叁业也。二、梵行,梵者清净之义,以净心而运慈悲,為眾生拔苦与乐也。叁、天行,天為四天中之第一义天,即天然之理也。菩萨由天然之理,而成...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叁位极微中第二位色聚之微,大小乘各异其论,小乘以分析之极為极微。至於极微,则无可分上下左右方角之部分(此曰极微无方分),故不可更為分析。若果欲分析之,则惟以意识之观慧,於一极微中分别有能造之四大,有所造之色香等而已,然如此分析之色香等二十,但為想像,故非实之极...
《佛学大辞典》 / 354字 / 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唐洪州百丈山大智禪师,名怀海,参马祖得法,后居百丈山,作禪门之仪式。称為百丈清规,為一宗之洪范。元和九年寂,寿九十五。见宋高僧传四十,传灯录六。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唐京兆大荐福寺义净叁藏,咸亨二年,年叁十七、发足取路南海趣印度,经二十五年,经叁十餘国,天后嗣圣元年,还洛阳,天后亲迎於上东门外,置所齎梵本於佛授记寺。初与于闐之实叉难陀共译华严经,后於长安福先寺及雍京西明寺自译最胜王经等二十部。和帝神龙元年,於洛阳内道场译孔...
《佛学大辞典》 / 234字 / 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梵名叁摩呬多Samāhita,译曰等引。定名也。在定心专注之性曰等引。等谓身心之安和平等也。人若修定则依定力而引生此等,故名等引。唯识述记六上曰:「等持通定散。但专注境义。等引唯定心庆作意注故。言等引者。一引等故名等引。谓身心中所有分位安和之性平等之时名之為等。此由定...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僧尼之名籍,置之於官,以防滥非。僧史略中置僧籍弛张二科,论曰:「周隋之世无得知。(中略)文宗大和四年正月祠部请天下僧尼冒名而非正度者,具名申省,各省给牒,以凭入籍,时入申名者七十万,造帐入籍自大和五年始。」仁王经嘱累品曰:「国王大臣太子王子,自恃高贵灭破吾法,...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叁结界之一,一寺一山之总界也。是為摄僧之结界,故曰僧界。因而住此界内者,成一团之和合眾。使比丘住此离别眾之罪。凡以為诸寺诸山之结界,不入外之俗人或女子等者,实為大误。盖為使僧无别眾之咎之善巧也。资持记上二之一曰:「僧界者,摄人以同处,令无别眾罪。」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如来所得八种之音声也。一、极好音,佛德广大之故,使皆入於好道。二、柔软音,佛德慈善之故,使之喜悦,皆捨刚强之心而自然入於律行。叁、和适音,佛居中道之理,故音声能调和,使皆和融,自会於理,四、尊慧音,佛德尊高,故闻者尊重,智解开明。五、不女音,佛住首楞严定有世欲...
《佛学大辞典》 / 247字 / 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窣罗Surā,以食製之者。二迷丽耶,以餘物製之者。叁末陀Madya,前二种之未熟已坏而使人醉者。俱舍论十四曰:「酝食成酒名為窣罗,酝餘物所成名迷丽耶酒。即前二酒未熟已坏不能名酒,不名末陀,若令醉时名末陀酒。」 又有叁酒:一穀酒,二果酒,叁药草酒。智度论十叁曰:「果酒...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Saṁgha,又作僧佉,僧加,僧企耶。译曰眾和会。常略曰僧。比丘之眾多和合者。见[僧]条。木槵子经曰:「至心称南无佛陀、南无达磨、南无僧伽。」 又译曰师子。孔雀王咒经上曰:「僧伽,梁言师子。」Siṁha之转也。 又人名。僧伽不知何国人何姓。唐龙朔初年来西凉府,次歷江淮,隶...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安息国人,优婆塞也。汉灵帝末,来洛阳,以功為骑都尉,世称為都尉玄。光和四年与严佛调共译法镜经二卷,又译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一卷。理辞皆正到,巧尽微旨。世称安侯都尉佛调叁人,传译难继。年寿并缺。见出叁藏记集十叁。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定之别名。梵名叁摩鉢底,在定中,身心平等安和谓之等,定能令至此平等位,故名為等至。是唯定而非散。通於有心无心,若有心定,则其心离昏沈与掉举而為平等,谓之等,以定力得至此等,故谓之等至,若无心定,则约定中依身大种平等,而名為等至。外有等持等引之二、见[叁昧]条。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世界相续,由眾生之有业而国土世界安立。二眾生相续,五蕴法和合而眾生存立。叁业界相续,依善恶之业因。而苦乐之果报成立。说见楞严经四。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十卷,明释函昰疏。其嗣法门人今释序之曰:「吾师天然昰和上,宴坐丹霞,以叁月成直指。(中略)言言本色,不借华词。其不可思议之妙,实有与诸家迴绝者。」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又曰禪和子,禪和者。参禪之人也。和子,和者,亲人之语。碧巖六十叁则着语曰:「杜撰禪和,如麻似粟。」六祖坛经御序曰:「越之南有禪和者卢慧能。」碧巖二则评唱曰:「如今禪和子,问着也道,我亦不知不会。」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使种子薰习者,必具备下之四义。所谓四义者:一有生灭,為生灭之法,以有生灭,有转变,始有作用也。二有胜用,宜有缘虑之作用与善染污强盛之势用者。色法与无覆无记者无此义。叁有增减,必為增减者。完全圆满者,无能薰之作用。四与所薰和合之性,宜与所薰之第八识為同时同身者。...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十六行相中之四行相。观苦諦之境,而起四种之观解。即苦諦為叁界迷妄之果报,而一切世间之法也。此世间之法,為由眾缘和合而存在者,因缘散亦随而忽灭,故為非常,又逼迫恼害有情之心身,故為苦,又诸法自我心身至於妻子眷族,无一可定為我有者,故為空,又诸法无常住之义,亦无常...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又名眼见家,即立眼根能见色境之说也。盖古来说五识依五根各缘自境时,眼识能见色乃至身识能觉触,或眼根能见色乃至身根能觉触者,凡有四种:一根见,二识见,叁根识相应之慧见,四根识和合见也。见大毘婆沙论等。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说法使听者生五种之福德:一於当生得长者,以听者不杀人故。二於当生得大富,以听者不盗故。叁於当生得端正,以听者意和故。四於当生得名誉,以听者归依叁宝故。五於当生得聪明,以听者晓了妙慧故。见贤者五福德经。参照五人说法条(CBETA註:疑為参照[五类说法]条。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又云乏道。梵语沙门那(略云沙门)之古译也。修正道而断生死贫乏之义也。涅槃经曰:「沙门名乏,那名道,断一切乏,断一切道(邪道),以是义故,名沙门那。」百论疏曰:「沙门者,云乏道,亦云息心。乏道者,以道断贫乏也。」 又贫道者,乏圣道之义,是沙门自谦之称。世说曰:「...
《佛学大辞典》 / 484字 / 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净智相与不思议用相也。净智相者,由真如内熏之力与法外熏之力而如实修行之结果,圆满方便,生纯净圆常之相也。由此净智相而现一切胜妙之境界与功德之相,利益眾生,谓之不思议用相。起信论上曰:「净智相者。谓依法熏习。如实修行,功德满足。破和合识,灭转识相。显现法身清净智...
《佛学大辞典》 / 365字 / 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地水火风也。依俱舍论言,此四大有假实二种,其实者,称為四界或四大界,假者,单云四大。实之四大,一地大,性坚,支持万物。二水大,性湿,收摄万物。叁火大,性煖,调熟万物。四风大,性动,生长万物。此四者,以造作一切之色法,故谓之能造四大。其体触处所摄,唯為身根所得。...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息灾等之五法,又互具五法,今就息灾一法而言之,此有内心外法之二种,先言内心之法,则行息灾法,而除贪瞋等之诸烦恼,是息灾也。依此息灾而除烦恼之闇,定慧等之功德增长,是增益也。因此诸功德增长而摧破无明等,是调伏也。依是调伏而违隔之烦恼与菩提相和,為烦恼即菩提,又受...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於因明立现、比、非之叁量,似现量、似比量為非量,似现量者,起分别心如见瓶衣等,作瓶衣之解,是不叶法之自相,故似现量而非现量,因之称為似现量。何则?以瓶衣為和合体之假法,非法之自相也。又比量者如见烟而比量有火是也。因明入正理论曰:「有分别智於义异转名似现量,谓诸...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假与实也。顺正理论叁十二曰:「然许极微略有二种:一实二假。其相云何?实谓极成色等自相,於和集位现量所得,假由分析,比量所知,谓聚色中,以慧渐析,至最极位。然后於中辨色声等极微差别,此析所至,名假极微。」成唯识论八曰:「依他起性有实有假,聚集相续分位性故,说為假...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比丘等五眾死亡时,其遗物别為轻重之二,金银田园房舍等之重物以之归入常住物,叁衣百一眾具為轻物,以之分配於现前之僧眾,就此分与而不得分与之均等时,则集僧眾而竞卖之,平分其价,此竞卖云唱衣。以先定价而唱呼几许也。释氏要览下曰:「唱衣。律云:僧轻物差一五法比丘分与现...
《佛学大辞典》 / 314字 / 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增一阿含经中说四种梵福:一无塔处作塔,二塔坏则治之,叁与圣眾和合,四於如来成道时请转法轮。俱舍论十八曰:「一為供养如来驮都(舍利),建窣堵波於未曾处。二為供养四方僧伽造寺施园,四事供养。叁佛弟子破乖,能令和合。四於一切有情修慈悲喜捨四无量。」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由七转识薰习种子之第八识,具备四义也:一、坚住性,无前后始终忧喜变动,一类而相续不断也。二、无记性,具中容性质,為无覆无记性,对善与染污皆不相违背。若有强胜之善,或有染污之性质,则互相违背,不能宽容也。叁、可重性,有不依他生起之自在之势力,与他融合之性质者。四...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Sīl āsthāna-vidyā,五明之一。又作巧业明。工巧者,工艺也。明者明显之义。即言关於伎术,机关,阴阳,历数等之学艺也。西域记之印度总说曰:「工巧明伎术机关,阴阳历数。」瑜伽论叁曰:「一切世间工巧业处,名工巧明论。」瑜伽师地论十五举营农工业,商估工业,事王工业,书...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