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经中,明四教之理,但可智证,不可言说,以其理本无说故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生生不可说,生生者,能生、所生也。谓根尘相对,是为能生,由此根尘相对之时,一念心起,分别好恶,是为所生,即心法也。能所兼言,故名生生。此是藏教所诠,实有生...
《三藏法数》 / 499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宋白云庵清觉,於禪门立一宗,取所居名為白云宗,其徒眾谓為白云菜。释门正统四曰:「白云者大观间西京宝应寺僧孔清觉,称鲁圣之裔,来居杭之白云庵。涉猎释典,立四果十地以分大小两宗,造论数篇传於流俗,从者尊之曰白云和尚。名其徒曰白云菜,亦曰十地菜。」释氏稽古略四曰:「...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有多种:(一)唅字。合四字而成此一字,是即表中央之佛具四智也。谓字最初之横点,即字东方发心大圆镜智阿閦佛也。右之傍点,则字南方修行平等性智宝生佛也。上点是字即西方证菩提妙观察智无量寿佛也。本体之字者,风大北方入涅槃成所作智不空成就佛也(善无畏以风大為北方之佛)...
《佛学大辞典》 / 834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一、欲如意足,欲者,希向慕乐,庄严彼法,故名为欲。谓凡所修习一切诸法,若无乐欲之心,事必不遂;若能乐欲,所愿皆得,是为欲如意足。(庄严彼法者,谓修希即心,令四念处身受心法之观成就也。) 二、念如意足,念者,专注彼境,一心正住,故名念。谓若非一心,观法断绝;若...
《三藏法数》 / 233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通教者,谓通前藏教,通后别、圆也。无生四谛者,谓此教叁乘之人根利,用体空观,体达五阴诸法,当体即空,如幻如化。故云苦无逼迫相,集无和合相,灭无生相,道不二相也,是名通教无生四谛。(通前藏教者,谓此教钝根菩萨,但证真空之理,与前藏教是同也。通后别、圆者,谓此教...
《三藏法数》 / 327字 / 6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亦名凡夫四倒,出涅槃经并宗镜录) 四荣者,佛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面双树,一荣一枯,故名四荣四枯。以表凡夫、二乘、常、无常等八倒也。此四荣正表凡夫四倒。而言荣者,以凡夫由此四倒,增长惑业,有荣茂之义,故名四荣也。(梵语拘尸那,华言角城...
《三藏法数》 / 393字 / 6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Karma,译曰作业。作授戒懺悔等业事之一种宣告式也。以由此宣告文而其事成就故也。行事钞上一曰:「明了论疏翻為业也,所作是业,亦翻為所作。百论云事也。若约义求,翻為办事。」玄应音义十四曰:「羯磨此译云作法办事,优婆离问经作剑暮,此梵言之讹也。」慧苑音义上曰:「羯磨...
《佛学大辞典》 / 938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一、欲界六天,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二、忉利天,梵语忉利,华言叁十叁。往世叁十叁人,同修胜业,同生此天。叁、须夜摩天,梵语须夜摩,华言善时分。谓此天时时唱快乐,故又云受五欲境,知时分故。四、兜率陀天,梵语兜率陀...
《三藏法数》 / 756字 / 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十种发心者,谓诸众生,迷妄失真,念念起心,贪着诸境,业报不同,苦乐有异,皆因发心不纯也。 一、发地狱心,谓众生念念起贪嗔之心,日增月甚,造上品十恶,行火涂道,是名发地狱心。(上品者,谓人作恶,于欲作、正作,作已,叁时之中,俱不能悔也。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
《三藏法数》 / 854字 / 6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一、初果向,初果,即须陀洹所证之果也。谓此人修学将入初果,虽未至本位,而已向于此果也。(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 二、初果,初果者,谓此人断叁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即证此果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而起分别也。) 叁、二果向,...
《三藏法数》 / 753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五钝者,钝即迟钝也。谓此五种妄惑,由推前身见等五种利使而生,对利说钝,故名钝使。 一、贪欲使,贪即引取无厌也。谓诸众生,贪着世间色欲财宝,恣纵心情,而无厌足,由此贪惑之所驱役,流转叁界,故名为使。(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嗔恚使,嗔即忿怒,谓诸...
《三藏法数》 / 290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此四通言摄者,摄即摄受也。谓菩萨欲化导众生,必须以此四法摄受,使其依附,然后导以大乘正道。故维摩经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是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布施摄,谓菩萨以财、法二种布施摄众生也。若众生乐财,即以财施摄之;若众生乐法,即...
《三藏法数》 / 296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五种之业也。有四种:(一)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时分不定异熟定业,时分不定异熟不定业也。大毘婆沙论第一百十四曰:「復有餘师,说五种业。谓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各唯一种。顺不定受业中復有二种:一异熟决定,二异熟不决定。」即是。又出俱舍...
《佛学大辞典》 / 589字 / 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谓菩萨奉持叁世诸佛十种净戒,具足清白,无有缺犯。念诸众生颠倒破戒,我成正觉,为说真法,令离颠倒,得净戒法,是名菩萨十戒。(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一、普饶益戒,谓菩萨受持净戒,广为利益一切众生也。 二、不受戒,谓菩萨不受外道诸戒,但自精进,奉持诸佛平...
《三藏法数》 / 569字 / 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一、修行施门,施有叁义:谓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舍自悭贪,令彼欢喜,即资生施也。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方便救济,令彼无畏,即无畏施也。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所解,方便为说,不为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即法施也,是名修行...
《三藏法数》 / 354字 / 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谓欲界五趣,杂居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分为四地,共为九也。地有持载之义,众生依之而住。此之九地,从忉利天已下及四趣,皆为地居;夜摩已上,以至非非想天,皆为空居。从所依处得名,故皆言地也。 一、五趣杂居地,五趣者,即欲界六天、人、饿鬼、畜生、地...
《三藏法数》 / 730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谓菩萨修此十法,化度众生,超生死海,到涅槃岸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檀那波罗蜜,梵语檀那,华言布施。运心普周曰布,辍己惠人名施。经云:菩萨为令众生心满足故,内外悉舍,而无所着,是名檀那波罗...
《三藏法数》 / 826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灌顶叁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佛说灌顶经神咒经一),谓受叁归者,有叁十六部之神王,将无量之眷属守护其人:一、弥栗头不罗婆,译曰善光,主疾命。二、弥栗头婆呵婆,译曰善明,主头痛。叁、弥栗头婆逻婆,译曰善力,主寒热。四、弥栗头抗陀罗,译曰善月,主腹满。五、弥栗头陀利奢...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护摩法总有六种,其中延命之一法入於增益中而為五种以配五部。诸经轨之说不同。又内外八供,通用於一切法。此二者属於五部,是叁十七尊虽各有所成之悉地,然亦通而皆成一切法,故如是通别互说也。今略解秘藏记之说,先息灾段,以佛母為本尊,佛母者佛眼尊也。两部皆以佛眼為佛部之...
《佛学大辞典》 / 622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圆教者,谓事理无碍,法法融摄也。无作四谛者,大乘菩萨圆观诸法,事事即理,无有造作;故云阴入皆如,无苦可舍;尘劳本清净,无集可除;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是名圆教无作四谛。(阴入皆如者,阴即色受想行识五阴也。入即六根六尘,互相涉入,通为十二...
《三藏法数》 / 314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梵语韦陀,华言智论,即婆罗门所作邪论也。以世间之智,造养生等书,而有四种不同,故名四韦陀典。其书不曾传至东土。(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 一、阿由,梵语阿由,华言方命,亦曰寿。谓养生缮性之书也。(缮者,治也。) 二、殊夜,梵语殊夜(无翻),谓祭祀祈祷之书也。...
《三藏法数》 / 176字 / 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归命诸如来 及法菩萨众 莲花金刚部 并诸眷属等 我今依教说 供养持诵法 省略通三部 次第及相应 先见神室处 复明其事法 对受得真言 及作手印法 于外出入处 分土洗净法 洒扫神室处 除萎花等法 澡浴自灌顶 献三掬水法 往于神室门 换衣洒身法...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 / 大唐中印度三藏善无畏译 / 7587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有二体:一為大日内眷属中之上首金刚菩萨(见[金刚萨埵]同以剑為叁昧耶形,然此以标本有之智,文殊之剑标始成之智,有本始之异。而本有之智即理,故对文殊不越理智相对之常法也。理趣经曰:「大乐金刚萨埵(即金刚萨埵),即是普贤金刚萨埵。」金刚曼荼罗大钞叁曰:「普贤菩萨,左...
《佛学大辞典》 / 592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梵语阿难,华言庆喜。经云:佛语文殊师利言:阿难事我二十余年,具足八种不可思议。是故,我称阿难比丘为多闻藏。(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不受别请,谓阿难事佛二十余年,虽多闻第一,出诸弟子之上,动必随众,未尝受别施主之请,背众而食也。...
《三藏法数》 / 474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普,遍也。门,即能通之义。谓菩萨以圆融中道,妙观通入,常住实际理地。故立此十门也。 一、慈悲普,慈能与乐,悲能拔苦。盖菩萨即于一念之中,遍观十界善恶苦乐,而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令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1131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不共法者,谓诸佛之智内充,无畏之德外显,一切功德智慧,超过物表,不与凡夫二乘及诸菩萨共有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身无失,谓佛从无量劫来,常用戒、定、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诸功德满足,故一切烦恼俱尽,是名身无失。(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三藏法数》 / 820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停者,止也。谓修此五法,以止其五种过失之心也。 一、多贪众生不净观,谓多贪欲之人,于男女身分,互相染着,须假作九想不净之观治之,令其贪着之心不起。故云多贪众生不净观。(九想者,胖胀想、青瘀想、坏想、血涂漫想、脓烂想、虫啖想、散想、骨想、烧想也。) 二、多嗔众...
《三藏法数》 / 755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尔时执金刚秘密主白佛言。希有世尊。说此诸佛自证三菩提。不思议法界超越心地。以种种方便道。为众生类。如本性信解而演说法。惟愿世尊次说修真言行。大悲胎藏生大漫茶罗王。为满足彼诸未来世。无量众生。为救护安乐故。尔时薄伽梵毗卢遮那。于大众会中遍观察已。告执金刚秘密主言...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6963字 / 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周徧於一切心王心所而相应之五种心所也。一作意、二触、叁受、四想、五思。成唯识论第叁曰:「此识与几心所相应,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於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以是徧行心所摄故。」又第五曰:「復以四一切辨五差别,谓一切性及地...
《佛学大辞典》 / 270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佛於毘耶离国菴摩罗树园对宝积童子说十七种之净土:一、直心,是菩萨之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諂之眾生,来生其国云云。二、深心,叁、大乘心,四、布施,五、持戒,六、忍辱,七、精进,八、禪定,九、智慧,十、四无量行,十一、四摄法,十二、方便,十叁、叁十七品,十四、迴向心...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梵语阿修罗,华言非天。以其果报最胜,邻次诸天,而非天也。 一、卵生,谓若于鬼道,以护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罗从卵而生,鬼趣所摄。 二、胎生,谓若于天中,降德贬坠,生于彼道。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阿修罗从胎而出,人趣所摄。 叁、湿生,谓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
《三藏法数》 / 217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时吉祥金刚 奇特开敷眼 手转金刚印 流散如火光 其明普遍照 一切诸佛刹 微妙音称叹 法自在牟尼 说诸真言行 彼行不可得 真言从何来 所去至何所 诸佛说如是 更无过上句 一切法归趣 如众流赴海 如是说已。世尊告执金刚秘密主言。 摩诃萨意处 说名...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723字 / 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一、小乘佛宝,谓如来隐其无量功德庄严之身,示现丈六紫金之相,以应声闻、缘觉、人、天等机,是名小乘佛宝。 二、小乘法宝,谓阿含等经,为声闻说四谛教,为缘觉说十二因缘教,令其依之而修,超凡入圣,是名小乘法宝。(梵语阿含,华言无比法。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三藏法数》 / 303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乘即运载之义。谓人天等各以所修之法为乘,运载至其所至之处,故有五乘也。 一、人乘,人者忍也。于世间违顺情境,悉能安忍故也。谓人以叁归五戒为乘,运出四趣,生于人道,故名人乘。(叁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也。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四趣...
《三藏法数》 / 481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七灾难者,谓佛为十六大国波斯匿王等而说也。若国土中,有此七种灾难,当讲读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其难即灭,万姓安乐也。(梵语波斯匿,华言胜军。) 一、日月失度难,谓日月失其所缠之度,时序不调。或赤日出,或黑日出,或二、叁、四、五日出,或日蚀无光,或日轮一重现乃至四...
《三藏法数》 / 453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止观云:五尘非欲,而其中有味,能起行人须欲之心,故言五欲常能牵人,入诸魔境故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一、色欲,谓男女形貌端庄,及世间宝物玄黄朱紫种种妙色,能令众生乐着无厌,故名色欲。 二、声欲,谓丝竹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能令众...
《三藏法数》 / 230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以喻地水火风之四大。杂阿含经四十叁曰:「四蚖蛇凶恶毒虐,盛一篋中。(中略)毒蛇者,譬四大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地界若諍,能令身死,及以近死。水火风諍,亦復如是。」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大乘勿论。小乘如大眾部化地部经部立现在之法有实体,过去未来之法无实体,故过去未来云者,已有当有之假名也。小乘之萨婆多部立叁世实有法体恒有,谓叁世之法歷然实有,若為无法,则对於过去未来无可起谓為过去谓為未来思想之理。然则云何而立叁世之别?解此者共有四论:一、类之...
《佛学大辞典》 / 616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胎藏界曼陀罗之第一院中臺也。中央為大日,四方之八叶,為宝生,开敷华王,无量寿,天鼓雷音之四佛,普贤,文殊,观音,弥勒之四菩萨,合為九尊,是叁密相应之时,吾人肉团心(心臟)开敷之相也。大日经二曰:「内心大莲华八叶及鬚蕊。」同疏四曰:「先观此莲,令其开敷,為八叶白...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Kaṭhina,又作迦提,羯絺那。衣名。译曰坚实,功德。比丘九十日安居行终后,人所供养之衣,此衣依安居之功,有五种之德,故名功德衣。五德者,一受此功德衣上不行作法(一云说净作法),畜餘分之衣,亦无罪(寻常以為长衣戒禁之)。二叁衣之中,不携一衣,经一宿亦无罪(寻常以為...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十地寄报者,谓十地菩萨,寄生诸天王等报也。昔金刚藏菩萨为众说十地菩萨修行法门,自行化他,成大功德,感报多作诸天王等,威力自在,化导众生,令修善法也。 一、阎浮提王,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欢喜地菩萨,修行初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阎浮提王,掌护正法,诸所作业...
《三藏法数》 / 1029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叁善道者,谓天、人、阿修罗,同修十善,虽有上中下品不同,皆名善道。(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也。) 一、天道,天即欲界、色界、无色界诸天也。谓因修上品十善,复修世间禅定,得生其中,是名天道。 二、...
《三藏法数》 / 286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支即支分也。如树,根茎是一,枝条有异。禅中支义亦尔。谓色界初禅有五支,二禅四支,叁禅五支,四禅四支,共为十八支也。初禅天定五支: 一、觉支,初心在缘名觉,谓行者在欲界,依未到地,发初禅色界诸净色法,触欲界身根,心大惊悟,即生身识,觉此色触也。(未到地者,谓在...
《三藏法数》 / 899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一、段食,段即分段,食有资益之义。谓以香味触叁尘为体,入腹变坏,资益诸根,故言段食。古译经律皆为搏食,以手团曰搏;后译复言浆饮等不可搏,遂译为段食。 二、触食,触即对也。谓六识所对色等诸尘,柔软细滑冷暖等触,而生喜乐,俱能资益诸根,故名触食。(六识者,眼识、...
《三藏法数》 / 313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法会之声明也。唄者唄匿之略。又作婆陟、婆师。音韵屈曲昇降,能契於曲,為讽咏之声,是梵土之法曲,故名梵唄。又曰唄匿。单云唄。翻作止断止息或讚嘆,法事之初唱之,以止断外缘,止息内心,方堪作法事,又其偈颂多讚佛德,故云讚嘆。行事钞上四曰:「说戒者坐已,维那打静,小者...
《佛学大辞典》 / 347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天台五时者,乃天台智者大师以如来所说一代圣教,判为五时也。谓如来成道,最初为大菩萨说华严经。次于鹿苑,为接引二乘,说四阿含等经。次于方等,说楞伽等诸大乘经,令诸二乘耻小乘,而慕大法。次说般若经,遣除二乘执情。后说法华、涅槃二经,开示众生,咸得作佛。故为五时也...
《三藏法数》 / 730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小乘七十五法,摄为五类。谓色法十有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有六,不相应行法十有四,无为法叁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
《三藏法数》 / 1470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尔时世尊告执金刚秘密主言。谛听秘密主。真言救世者。身身无有异分。意从意生。令善净除。普皆有光。彼处流出。相应而起遍诸支分。彼愚夫类常所不知。不达此道。乃至身所生分。无量种故。如是真言救世者分说。亦无量。譬如吉祥真陀摩尼。随诸乐欲。而作饶益。如是世间照世者身。一...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920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彼作成就处所已 每日先住于念慧 依法寝息初起时 除诸无尽为障者 是夜放逸所生罪 殷勤还净皆悔除 寂根具悲利益心 誓度无尽众生界 如法澡浴或不浴 应令身口意清净 次于斋室空静处 散妙花等以庄严 随置形像胜妙典 或心思念十方佛 心目现观谛明了 当依本...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2686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一、凡夫妄计我,谓世间凡夫之人,不了五阴等法皆空,于中妄计我身,强立主宰,造作诸业,流转生死,无有休息,是为凡夫妄计我。(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外道神我,谓外道之人,于五阴中,妄计识神,如麻豆等,或计遍身,起于我见,坠堕边邪,轮回生...
《三藏法数》 / 283字 / 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為九会。第一会乃说大日如来以五相现成等正觉,成佛后,自金刚叁摩地现出叁十七尊乃至外部诸眾摄化眾生之状者,故名成身会。為曼陀罗之根本,故或名為根本会。或就其诸尊之活动作业,名為羯磨会。是四曼...
《佛学大辞典》 / 509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一、能作小,谓菩萨以变化力,能化自他之身,而作小身;或化世界内所有小物,皆如微尘,是名能作小。(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能作大,谓菩萨以变化力,能化自他之身,而作大身;或化世界内所有大物,乃至满虚空中,是名能作大。 叁、能作轻,谓菩萨以变...
《三藏法数》 / 407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欲界之诸天也。有六重,称曰六欲天。俱舍论八曰:「欲天者一、四天王眾天,二、叁十叁天,叁、夜摩天,四、覩史多天,五、乐变化天,六、他化自在天。」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思即心思,议即口议。谓十种法皆不可心思口议也。 一、最胜身相不思议,谓如来身相,最胜清净,积集无量福智,严具一切胜妙功德,如大圆镜,现众色像,如虚空界,普摄一切,令诸众生,超越分别,离诸疑悔,信解清净,发希有想,故名最胜身相不思议。 二、妙好音声不思议,谓如...
《三藏法数》 / 779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尔时持金刚者。次复请问大日世尊诸漫荼罗真言之心。而说偈言。 云何为一切 真言实语心 云何而解了 说名阿阇梨 尔时薄伽梵 大毗卢遮那 慰喻金刚手 善哉摩诃萨 令彼心欢喜 复告如是言 解秘中最秘 真言智大心 今为汝宣说 一心应谛听 所谓阿字者 一切...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705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一、资粮位,资粮位者,如人远行,必赍粮以为路资也。其位有叁:一、五停心,二、别相念,叁、总相念。若欲出于叁界,必以此叁种观法,而为资粮也。(五停心者,一多贪众生不净观、二多嗔众生慈悲观、叁多散众生数息观、四愚痴众生因缘观、五多障众生念佛观。别相念、总相念者,...
《三藏法数》 / 444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尔时毗卢遮那世尊。复观诸大众会。告执金刚秘密主言。佛子有秘密八印。最为秘密。圣天之位威神所同。自真言道以为幖帜。图具漫荼罗。如本尊相应。若依法教。于真言门修菩萨行诸菩萨。应如是知。自身住本尊形。坚固不动。知本尊已。如本尊住。而得悉地。云何八印。谓以智慧三昧手。...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826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如来加持广大金刚法界宫。一切持金刚者皆悉集会。如来信解游戏神变生大楼阁宝王。高无中边。诸大妙宝王。种种间饰。菩萨之身为师子座。其金刚名曰虚空无垢执金刚。虚空游步执金刚。虚空生执金刚。被杂色衣执金刚。善行步执金刚。住一切法平等执金刚。哀愍...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4359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尔时金刚手。复以偈颂。请问大日世尊持明禁戒。为真言门修菩萨行诸菩萨故。 云何成禁戒 云何住尸罗 云何随所住 修行离诸着 修行几时月 禁戒得终竟 住于何法教 而知彼威德 离时方作业 及法非法等 云何而速成 愿佛说其量 先佛所宣说 令得于悉地 我问...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822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佛陀以成道為中心,示现由始至终一期之相状,谓之八相成道。成道虽為八相中之一,然為八相中之主脑,故别揭成道之名。八相经论所说存没不同,而大要有二说。大乘起信论所说者,一、降兜率,先住於兜率天,在彼天四千岁。见时机熟,遂乘白象由彼天降下之相也。二、入胎,乘白象由摩...
《佛学大辞典》 / 660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Veda,又作围陀,毘陀,皮陀等,新称吠陀,吠駄,薜陀,鞞陀等。译曰明智,明分等。婆罗门所传经典之名也。明实事,发生智慧故名,大本别為四分。 西域记二曰:「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曰毘陀,讹也。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叁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
《佛学大辞典》 / 1100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一、智门,谓菩萨以大智慧,善知一切众生根性,随顺调伏,令其解脱,是为菩萨智门。(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慧门,谓菩萨以大妙慧,为诸众生分别宣说深法句义,亦欲令其开发慧性,照了万法本来空寂,是为菩萨慧门。 叁、陀罗尼门,梵语陀罗尼,华言总持...
《三藏法数》 / 221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四相,即生、住、异、灭也。此之四相,乃是本觉心源,无明初起一念之相,而有四种之别。以其细微难见,故约信、住、行、向地、等觉、妙觉,从浅至深,次第觉了粗细分齐之相以明之。此之四法,起则从生至灭,觉则从灭至生,故以灭、异、住、生而为次第也。 一、十信觉灭相,十信...
《三藏法数》 / 509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又名八敬法,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如来成道之十四年,姨母求出家,佛不许之,盖以正法千年,若度女人,则减五百也。阿难叁请,便传八敬法,使向彼说。若能行之,则听女出家。姨母顶戴信受,乃得戒。由得戒之十缘而正法亦復千载。四分律四十八曰:「佛告阿难,今為女...
《佛学大辞典》 / 439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有四说,一从佛学。五分律叁曰:「时世尊受诸大声闻与阿耨达龙王之请,调达未得神通,不能俱去,羞耻从佛,愿学通法。佛為教於安居中得神通。」二从修罗陀比丘学。增一阿含经四十六曰:「提婆达多从修罗陀比丘学沙门威仪礼节。是时提婆达多请说神通道,比丘為说其法。达多不久而得...
《佛学大辞典》 / 416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如是具法供养已 起利无尽众生心 稽首诸佛圣天等 住相应座入三昧 四种静虑之轨仪 能令内心生喜乐 以真实义加持故 当得真言成等引 若作真言念诵时 今当次说彼方便 智者如先所开示 现前而观本所尊 于其心月圆明中 悉皆照见真言字 即应次第而受持 乃至令...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2843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菩萨尘缘净尽,体性圆明,慧光普照,有情归仰,咸令发菩提心,成就种智;如月天子,离诸翳染,圆明朗彻,光照一切,功德无边,故取以为喻焉。(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皆生欢喜,菩萨初出世时,令诸有情,悉得远离烦恼,而生喜乐;如月...
《三藏法数》 / 705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一、除难灌顶,降伏灌顶也。二、成就灌顶,受明灌顶也。叁、增益己身灌顶。四、得阿闍梨位灌顶,传法灌顶也。见瞿醯经下。 又一、庭仪灌顶。二、堂上灌顶。叁、无职眾灌顶,古名无作法灌顶。四、平座灌顶。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西域内外学者,必宜学习之处,有五明,故云五明处:一、声明Śabdavidya,明言语文字者(见声明顶)。二、工巧明Sil akarmasthānavidyā,明一切工艺技术算历等者。叁、医方明Cikitsāvidā,明医术者。四、因明Hetuvidyā,明考定正邪,詮考真偽之理法者,所谓论理学也。五、内明Adhy...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如来说法,每以师子吼为喻者,盖表如来于大众中,无畏而说,有此十一事也。 一、破坏诈师子,谓如来无畏宣说正法,则彼邪魔外道之说,自然摧破。犹真师子王震吼,则彼诈作师子者,自失声矣。 二、试自身力,谓如来无畏说法,以示如实智用,通达一切,了了分明,无有能坏,亦无...
《三藏法数》 / 704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七佛者,谓过去庄严劫中叁佛,现在贤劫中四佛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庄严劫者,谓此劫中,多所庄严也。贤劫者,谓此劫中,多贤人也。) 一、毗婆尸佛,梵语毗婆尸,华言有四。以其如月圆智满,则云遍见。魄尽惑亡,则云净观。既圆且净,则云胜观、胜见,是为七...
《三藏法数》 / 487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一、欢喜地断障证真,谓菩萨见诸众生,心堕邪见,皆成障碍,故发起大愿慈心,而修舍行,于内身外财,无所吝惜。由因感果,而登初地,心生欢喜,即断异生性障,而证遍行真如,是名欢喜地断障证真。(异生性障者,性即凡夫之性,障即执着我、法,障于初地功德也。遍行真如者,谓此...
《三藏法数》 / 1483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Jña ticaturthaṁ,僧中行事务,如授戒之重法,向僧眾先告白其事,曰白。次叁问其可否而决其事曰叁羯磨Tṛtīya karmavācanā,合一度之白与叁度之羯磨曰白四羯磨。是最重之作法也。羯磨疏一上白:「若情事殷重,和举转难。如受懺大仪,治摈重罚。故须一白牒陈,叁羯磨量可,方能成...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一、众生浊,谓众生多诸弊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斋法,是名众生浊。 二、见浊,谓正法已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不修善道,是名见浊。 叁、烦恼浊,谓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恼乱心神,是名烦恼浊。 四、命...
《三藏法数》 / 217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佛灭后窟外大眾部之结集出五藏。西域记九曰:「於是凡圣咸会,贤智毕萃。復集素呾缆藏,毘奈耶藏,阿毘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為五藏。而此结集凡圣同会,因而谓之大眾部。」又分别功德论一说五藏:一、契经藏,二、毘尼藏,叁、阿毘曇藏,四、杂藏,五、菩萨藏。此中前四藏為佛...
《佛学大辞典》 / 427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五部律者,即如来所说律藏也。而分为五者,世尊成道叁十八年,赴王舍城国王斋,食讫,令罗睺罗洗钵,因失手破为五片。是日有多比丘皆白佛言,钵破五片。佛言:表我灭后,初五百年,诸恶比丘,分毗尼藏为五部也。后优波鞠多果有五弟子,各执一见,遂分如来一大律藏为五部焉。(梵...
《三藏法数》 / 724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尔时薄伽梵毗卢遮那。以如来眼。观察一切法界。入于法界俱舍。以如来奋迅平等庄严藏三昧。以现法界无尽严故。以是真言行门。度无余众生界。满足本愿故。时佛在三昧中。于如是无尽众生界。从众声门。出随类音声。如其本性。业生成熟。受用果报。显形诸色。种种语言。心所思念。而为...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6879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尔时执金刚秘密主。得未曾有。而说偈言。 佛说真言救世者 能生一切诸真言 摩诃牟尼云何知 谁能知此从何处 谁生如是诸真言 生者为谁惟演说 大勤勇士说中上 如此一切愿开示 尔时薄伽梵 法自在牟尼 圆满普周遍 悉遍诸世界 一切智慧者 大日尊告言 善哉...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813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诸说不同,梁摄论十四曰:「如来报障清净,由除七种生死」。而同十卷明四种生死。谓一方便生死,菩萨為利生之生死也,於地前及初叁地感之,灭之而入於四地。二因缘生死,八相示现之生死也,於四五六地感之,灭之而入於七地。叁有有生死,有后有也,於七八九地感之,灭之而入於十地...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忍即忍可,亦安忍也。思益经云:梵天菩萨有四忍法,善出毁犯禁戒之罪。 一、得无生忍,谓一切诸法自性空寂,本来不生。菩萨证知此法,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是为得无生忍。 二、得无灭忍,谓一切诸法,昔本不生,今亦无灭。菩萨证知此法,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是为得无灭忍...
《三藏法数》 / 252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尔时毗卢遮那世尊。告执金刚秘密主言。秘密主。若入大觉世尊大智灌顶地。自见住于三三昧耶句。秘密主。入薄伽梵大智灌顶。即以陀罗尼形。示现佛事。尔时大觉世尊。随住一切诸众生前。施作佛事。演说三三昧耶句。佛言秘密主观我语轮境界。广长遍至无量世界清净门。如其本性。表示随...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387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一、地居二天,形交成淫,谓四天王天居须弥山腹,忉利天居须弥山顶,故名地居。此之二天,男女和合,与世无异也。(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忉利,华言叁十叁。) 二、夜摩天勾抱成淫,梵语夜摩,华言善...
《三藏法数》 / 228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谓毗卢遮那如来,现法界无尽身云,遍周微尘刹海,常说华严大经,令诸众生咸归性海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说遍阎浮提,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如来于阎浮提,七处九会,为诸大众,演说此法,而遍满十方法界阎浮提,亦同一时而说。故云说遍阎浮提。(七处...
《三藏法数》 / 1138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因明论理上,自宗因喻叁支立量时,由种种配列次第生过误。陈那数廿九过,天主(商羯罗主)更加四过,為所谓叁十叁过。即宗九过,因十四过,喻十过也。 (甲)宗之九过:一、现量相违,谓於现证之事实立相违之宗也。例如言声非所闻,虽不述因喻,然已明為误谬也。二、比量相违,谓...
《佛学大辞典》 / 1993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亦名二乘四倒,出涅槃经并宗镜录) 四枯者,表二乘四倒也。所言枯者,以二乘观无常苦空无我等,则烦恼有朽灭不生之义,故名为四枯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常计无常,常者,即法身常住之义;无常者,即变异也。谓声闻、缘觉为无明之惑所覆,于如来常住法身中,...
《三藏法数》 / 320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一、修习梵行先苦后乐,梵即净也。谓人不辞劳苦,修习净行,净行既立,则能证于道果,而得涅槃之乐,故名修习梵行先苦后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诵习经文先苦后乐,谓人不辞劳苦,口诵经文,心习其义;其义习熟,则能如说修行,证于道果,而得涅槃之乐,故名诵习经文...
《三藏法数》 / 249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稽首毗卢遮那佛 开敷净眼如青莲 我依大日经王说 供养所资众仪轨 为成次第真言法 如彼当得速成就 又令本心离垢故 我今随要略宣说 然初自他利成就 无上智愿之方便 成彼方便虽无量 发起悉地由信解 于满悉地诸胜愿 一切如来胜生子 彼等佛身真言形 所住种...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1577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无所畏大力神通所入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无所畏力神通法门。不悕乐根法门。宝聚法门。十有德法门。净浣法门。净光行法门。净宝光法门。喜入法门。净等法门。电光法门。善男...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177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下分结者,即欲界之结惑也。 一、贪结,贪者,贪着无厌也。谓欲界众生,于顺情境上,起于贪心,无有厌足,由此贪惑,系缚叁界,无有出期,故名结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嗔结,嗔者,忿怒之心也。谓欲界众生,于违情境上,起于嗔心,而不自已,由此嗔惑,...
《三藏法数》 / 368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一、渐渐转深,谓如来所说涅槃之法,随顺众生根性,利、钝、大、小,无不令其各各获益,次第修证,而至于究竟之地。如经所说,优婆塞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须陀洹果乃至菩萨果、佛果之类,犹如大海之流,从浅而至深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优婆塞,华言清净土。梵...
《三藏法数》 / 992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譬如十方虚空相 常遍一切无所依 如是真言救世者 于一切法无所依 又如空中诸色像 虽可现见无依处 真言救世者亦然 非彼诸法所依处 世间成立虚空量 远离去来现在世 若见真言救世者 亦复出过三世法 唯住于名趣 远离作者等 虚空众假名 导师所宣说 名字...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294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此四通言无畏者,由佛十力之智内充,明了决定,故于大众中凡有所说,则无恐惧之相,故名无所畏。(十力者,知是处非处智力、知过去现在未来业报智力、知诸禅解脱叁昧智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种种解智力、知种种界智力、知一切至处道智力、知天眼无碍智力、知宿命无漏智力、知永...
《三藏法数》 / 510字 / 4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道即能通之义,品犹类也。合四念处等法门为叁十七,皆是入道浅深之气类,故云道品也。 一、四念处,念即想念,处即身受心法也。一、身念处,谓观此色身,皆是不净也。二、受念处,谓观领受好恶等事,悉皆是苦也。叁、心念处,谓观此识心生灭无常也。四、法念处,谓观诸法从因缘...
《三藏法数》 / 817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如是正业净其身 住定观本真言主 以真言印而召请 先当示现三昧耶 真言相应除障者 兼以不动慧刀印 稽首奉献阏伽水 行者复献真言座 次应供养花香等 去垢亦以无动尊 辟除作净皆如是 加持以本真言王 或观诸佛胜生子 无量无数众围绕 右摄颂竟下当次第分别说...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4912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一、十戒,谓一不杀、二不盗、叁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坐高广大床、七不着花鬘衣、八不观听歌舞、九手不捉金银财宝、十不过中食。此十戒是初出家沙弥所持,是为出家十戒。(梵语沙弥,华言息慈。息世染之情,慈济群生也。) 二、具足戒,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谓...
《三藏法数》 / 407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尔时大日世尊。入于等至三昧。观未来世诸众生故。住于定中。即时诸佛国土。地平如掌。五宝间错。悬大宝盖。庄严门标。众色流苏。其相长广。宝铃。白拂。名衣。幡佩。绮绚垂布而校饰之。于八方隅。建摩尼幢。八功德水芬馥盈满。无量众鸟鸳鸯鹅鹄。出和雅音。种种浴池时华杂树敷荣间...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782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十门何为而设也?盖荆溪大师,因释法华玄义,其中广明十妙之旨。法相该博,学者难入。故于迹本二门之间,对前十妙,立此十门;复于门门之下,结归一念。为令修学之人,于一念心开,妙解立妙行,故云不可不了十妙大纲,故撮十妙为观法大体。然此十门,皆以不二命名者,盖法华以前...
《三藏法数》 / 1984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一、佛乘,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乘即运载之义。谓如来以一乘实相之法,运诸众生同到涅槃彼岸,故名佛乘。(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菩萨乘,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之人以六度万行为乘,运诸众生同出叁界,故名菩萨乘。(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
《三藏法数》 / 372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复次薄伽梵毗卢遮那。告执金刚秘密主言。秘密主。彼真言门修菩萨行诸菩萨。乐欲成就无相三昧。当如是思惟。想从何生。为自身耶。自心意耶。若从身生。身如草木瓦石。自性如是。离于造作。无所识知。因业所生。应当等观同于外事。又如造立形像。非火非水。非刃非毒。非金刚等之所伤...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346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次作护身。法明王手印。诵此真言。印顶等五处。便成坚固护身真言曰。 五遍诵之此是护身真言。 其手印相。二小指叉入掌。二无名双。押二小指叉上。入掌中。二中指头直竖相着。二头指押二中指上节令头指中节曲入大指直竖。辅着中指(此是护身手印)。 次作大护身。诵此真言及...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 / 大唐中印度三藏善无畏译 / 3488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横死有九因:一、不应饭而饭,即不可食而食也。二、不量食,食无节制也。叁、不习食,食不习食之食也。四、不出食,食未消化而又食也。五、止熟,强制止大小便也。六、不持戒,不持戒行,而遂触世法也。七、近恶知识,近於恶友也。八、入里不时,不时入里井也。九、可避不避,恶疫...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尔时世尊。复观诸大众会。为欲满足一切愿故。复说三世无量门决定智圆满法句。 虚空无垢无自性 能授种种诸巧智 由本自性常空故 缘起甚深难可见 于长恒时殊胜进 随念施与无上果 譬如一切趣宫室 虽依虚空无著行 此清净法亦如是 三有无余清净生 昔胜生严修此故...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5339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于佛部中其线白色。莲花部中其线黄色。金刚部中其线赤色。此等物备具在身。方可作法。依经依部。如经所说。结大界已。次应供养。随其成就及与事部差别。所办涂香色味香气。与彼相应。前所泻垢乃至光泽涂香。以此真言及本真言。持诵后作手印而奉献之。奉涂香真言曰。 伊(上)咩言...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 / 大唐中印度三藏善无畏译 / 4767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复次秘密主。于此三昧门。以空加持。于一切法。自在成就最正觉。是故此字。即为本尊。而说偈言。 秘密主当知 阿字第一句 明法普周遍 字轮以围绕 彼尊无有相 远离诸见相 无相众圣尊 而现相中来 声从于字出 字生于真言 真言成立果 诸救世尊说 当知声性空...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221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复次。秘密主。今说秘密持真言法。 一一诸真言 作心意念诵 出入息为二 常第一相应 异此而受持 真言阙支分 内与外相应 我说有四种 彼世间念诵 有所缘相续 住种子字句 或心随本尊 故说有攀缘 出入息为上 当知出世心 远离于诸字 自尊为一相 无二...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212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称,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色身,净命自活,福利众生,破憍慢心,谦下自卑,以成清雅之德也。(净命者,以清净之食,自活其命也。) 二、比丘尼,梵语尼,华言女。大智度论云:尼得无量律仪,故应次于比丘,佛以...
《三藏法数》 / 354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尔时执金刚秘密主。白佛言。世尊所说三三昧耶。云何说此法为三三昧耶。如是言已。世尊告执金刚秘密主言。善哉善哉秘密主。汝问吾如是义。秘密主。汝当谛听善思念之。吾今演说。金刚手言。如是世尊愿乐欲闻。佛言。有三种法相续。除障相应生名三三昧耶。云何彼法相续生。所谓初心不...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450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周者,周遍也。佛为多嗔众生,令修众生缘慈之观而对治之,不出七境,先亲而后冤者,从易而至难也。若以平等之心观之,何冤何亲,于此七境,境境悉以叁乐与之,使冤亲无间,故先假作此观,以破嗔障。而于众生,实未得其乐也。(多嗔者,谓于违情之境,多所忿恨也。众生缘慈者,谓...
《三藏法数》 / 312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台家所立之八教也。於华严时乃至法华涅槃时五时所说,化法之四教与化仪之四教是也。化法之四教者:一、叁藏教,经律论之叁藏,部类判然,说因缘生灭之四諦,正教声闻缘觉之二乘,傍化菩萨者。二、通教,说即空无生之四真諦,使通叁乘而同学者,但以菩萨為正机,二乘為傍机。叁、别...
《佛学大辞典》 / 371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慈(Maitrī)悲(Karuṇā)喜(Muditā)舍(U ekṣā)之四无量心也。从所缘之境,而谓為无量,从能起之心,而谓為等。以於平等起此心故也。增一阿含经序品曰:「迦叶端思行四等。」大乘义章十一末曰:「经中名此以為无量,亦云四等。缘於无量诸眾生起,故名无量。等缘一切,故復名...
《佛学大辞典》 / 451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谓无明等展转感果名因,互相由藉为缘,叁世相续,无间断也。(叁世相续无间断者,谓由过去世无明、行为因,感现在世识乃至受,五者为果;由现在果,起爱、取、有叁者,为现在因;由现在因,感未来世生、老死之果,如是循环,无间断也。) 一、无明,谓过去世烦恼之惑,覆于本性...
《三藏法数》 / 657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尔时毗卢遮那世尊。观察一切大会。以修习大慈悲眼。观察众生界。住甘露王三昧。时佛由是定故。复说一切三世无碍力明妃曰。 怛侄他伽伽娜三迷(一)阿钵啰(二合)底(丁以反)三迷(二)萨婆怛他(引)檗多三么哆弩檗帝(三)伽伽那三摩(四)嚩啰落吃洒(二合)奶(平)(五)莎诃(六) 善男子以...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2604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尔时世尊。又复宣说入秘密漫荼罗法。优陀那曰。 真言遍学者 通达秘密坛 如法为弟子 烧尽一切罪 寿命悉焚灭 令彼不复生 同于灰烬已 彼寿命还复 谓以字烧字 因字而更生 一切寿及生 清净遍无垢 以十二支句 而作于彼器 如是三昧耶 一切诸如来 菩萨...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233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复次秘密主往昔一时我为菩萨行菩萨行住于梵世时有梵天来问我言大梵我等欲知火有几种时我如是答言。 所谓大梵天 名我慢自然 次大梵天子 彼名簸嚩句 世间之火初 其子名梵饭 子名毕怛啰 吠湿婆捺罗 复生诃嚩奴 合毗嚩诃那 簸说三鼻睹 及阿闼末拏 彼子钵体...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1489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於四魔之中除死魔其餘之叁魔也,等觉之菩萨,除此叁魔。瓔珞本业经上曰:「超度叁魔。」见[魔]条。 又止持会集音义释叁魔曰:「一、烦恼魔。谓叁界中一切妄惑也。修行之人為此妄惑恼乱心神,不能成就菩提,是名烦恼魔。而五蕴魔亦摄其中。二、天魔。此魔即欲界第六天摄也。若人勤...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一、身无上,谓如来以叁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世出世间,无有超过其上,是名身无上也。(叁十二相者,足下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
《三藏法数》 / 1100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八大地狱之第八阿鼻地狱,谓之五无间。有五种之无间故也。一、趣果无间,感此狱之罪业,為顺现业或顺生业,在造业与受果之间,决无隔他生者。二、受苦无间,受苦无间隔者。叁、时无间,时无间断也。四、命无间,寿命常相续无间断也。五、形无间,地狱之广有八万由旬,身形亦有八万...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四)名金刚鼓。(二)口开舌举震法界宫。莲华藏诸如来出定。即以摧破地狱灭七遍之殃。起教菩萨(善住天子也)说五字秘密。执本授。如法布字。人主顶戴乎冠中。万国清泰。节度观察。旌旗上书写真言。四方晏静。专城太守镇遏总戎。鼓角上题字严警。远闻妖气潜。炽盛布千里。苗稼洪润人无...
《佛顶尊胜心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陀罗尼》 / 中天竺国三藏善无畏奉诏译 / 1110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12日变即转变,化即幻化。谓此四禅诸天,于五欲胜妙之境,悉能次第种种变化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一、初禅天二变化,初禅天二变化者,一者能于初禅天中变化,二者能于欲界变化也。 二、第二禅天叁变化,第二禅天叁变化者,一者能于二禅天中变化,二者...
《三藏法数》 / 262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一切印契一切法要以四智印摄尽之:一大智印,梵名摩河岐若勿他罗Mahā-jñāna-mudrā五相成身之佛也。二叁昧耶印,梵名叁昧耶岐若勿他罗Samaya-jñānā-mudrā诸尊所持叁昧耶形五鈷刀莲华之类也。又结於诸尊手之印契也,又结於行者手之印契也。叁法智印,梵名陀罗摩岐若勿他罗Dharma...
《佛学大辞典》 / 362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道,即能通之义,谓六道生死,展转相通,故名六道。 一、天道,天,即天然,自然乐胜身胜,是名天道。 二、人道,人者,忍也。于世苦乐之境,而能安忍,是名人道。 叁、阿修罗道,梵语阿修罗,华言无酒,又言无端正,又言无天。此道或居海岸,海底,或居半须弥山岩窟,宫殿严...
《三藏法数》 / 397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夫佛之垂化也,道济百灵;法之传世也,慈育万有。叁乘贤圣,既肃尔以归依;八部鬼神,亦森然而翊卫。故诸经中,多列八部之众也。(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一、天,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清净光明,尊胜无比,故名为天。列位虽多,必以大梵帝释为首。盖大梵...
《三藏法数》 / 547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尔时世尊。告一切众会言。汝今应当住不放逸。于此法门。若不知根性。不应授与他人。除我弟子具标相者。我今演说汝等当一心听。若于吉祥执宿时生。志求胜事。有微细慧。常念恩德。生渴仰心。闻法欢喜而住。其相青白。或白色。广首长颈。额广平正。其鼻修直面䩉圆满。端严相称。如是...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416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十乘者十乘观法也此十通名乘者乘即运载之义如世车乘堪能运载也盖言修行之人依此十法修之则能运出生死之苦到于涅槃彼岸也数至十者由修观之人上中下根不等上根者唯观初不思议境即得破惑显理其次者于初种观法修之不入湏用第二发心乃至第八对治助开方能破惑显理又其次者于前七种观之...
《三藏法数》 / 2967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菩萨因修善法,得无上正真之道,为天人师,令一切邪魔外道,见者无不调伏,如师子王,有大威力,而能慑伏诸兽,所向无不自在,故以为喻也。 一、得不惊怖,谓菩萨以勇猛精进,得最上乘,于诸法中无与等者;故能游戏生死,不惊不怖,得大自在,如师子王,于百兽中,莫能与等,游...
《三藏法数》 / 598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Namah-Namo,又作南牟,南謨,那謨,纳慕,娜母,南忙,那模,曩謨,纳莫,曩莫。译曰归命,敬礼,归礼,救我,度我等。是眾生向佛至心归依信顺之语也。若佛对佛而称南无者,惊怖之义,谓生死之险难甚可惊怖,应悉救济之也。按广韵十一模部:「无莫胡切,南无出释典。」南无之无...
《佛学大辞典》 / 636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尔时世尊。复告金刚手言。 复次秘密主 诸佛所宣说 安布诸字门 佛子一心听 迦字在咽下 佉字在腭上 誐字以为颈 伽字在喉中 遮字为舌根 车字在舌中 若字为舌端 社字舌生处 吒字以为胫 咤字应知髀 拏字说为腰 荼字以安坐 多字最后分 他字应知腹 娜字...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296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尔时薄伽梵毗卢遮那。观察诸大众会。告执金刚秘密主言。秘密主有同如来庄严具。同法界趣幖帜。菩萨由是严身故。处生死中巡历诸趣。于一切如来大会。以此大菩提幢。而幖帜之。诸天龙夜叉乾达婆阿苏啰揭噜茶紧那啰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敬而绕之受教而行。汝今谛听极善思念。吾当演说。...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8673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有四种(一)菩萨瓔珞经所说。一如如智法身,证如如之理之实智也。二功德法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之功德也。叁自法身,地上菩萨应现之应身也。天台谓之為胜应身,法相谓為报身中之他受用身。四变化法身,台家所谓劣应身,法相家所谓变化身也。五虚空法身,如虚空离诸相之如如理也。...
《佛学大辞典》 / 448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尔时毗卢遮那世尊。观察诸大会众。说不空教随乐欲。成就一切真言自在。真言之王。真言导师。大威德者。安住三三昧耶。圆满三法故。以妙音声。告大力金刚手言。勤勇士一心。谛听诸真言真言导师。即时住于智生三昧。而说出生种种巧智。百光遍照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暗...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270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自在者,神通无碍也。谓菩萨修行,得此十种法;故于诸世间,教化调伏一切众生,圆满诸佛广大菩提,示现神通自在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命自在,谓菩萨得长寿慧命,经无量阿僧祇劫,住持世间,无有障碍,是名命自在。(梵语阿僧祇...
《三藏法数》 / 547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