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9 条搜索结果

五部教主

部谓部类,教谓言教,主主宰。此之五部,乃是如来金刚不空真实叁昧门也。而依五方立五部,以五佛为主者,各有所表也。中方毗卢遮那,释迦如来也。四方四佛,乃释迦化现,以表诸佛同一身也。以如来入种种叁摩地,说种种陀罗尼门,虽各分部类,各有坛,而皆与般若理趣相...

《三藏数》 / 901字 / 8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爱染明王种子

吽。

《佛学辞典》 / 2字 / 8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阎曼德迦

Yamāntaka,又曰焰曼威怒王,阎摩德迦尊,降阎魔尊,威德明王,六足尊。五明王西方之尊,无量寿佛之教令轮身。胎曼陀罗钞叁曰:「威德密号也,威德金刚也,正名焰曼德迦也,汉号不明。」见[降焰魔尊]条。

《佛学辞典》 / 93字 / 8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月黶尊

降叁世明王之别名。日经疏五曰:「次復於执金刚下,置忿怒持明,降伏叁世一切作障者,号月黶尊。面有叁目,四牙出现,如夏水雨时云色,作笑之形。以金刚宝為瓔珞,此是持金刚者,以无量门势威猛摄护眾生叁昧也。」此尊半月轮中现黑色忿怒也。故似月黶。故云尔也。秘藏记末...

《佛学辞典》 / 158字 / 8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光明佛

马鸣菩萨之本地也。释摩訶衍论一曰:「马鸣菩萨若剋其本光明佛,若论其因第八地内住位菩萨,西天诞生,卢伽為父,瞿那為母。」

《佛学辞典》 / 55字 / 8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融叁世间十身

融者,通也、会也。叁世间者,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叁、智正觉世间也。谓菩萨知诸众生心,随其所乐,融会叁种世间,以为十身。复以十身及自身递互相作,融通无碍,是名融叁世间十身也。(隔别名世,间差名间。有情世间,众生世间;器世间,国土世间,谓世界如器故也;...

《三藏数》 / 785字 / 8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形像

不空羂索观音之像,依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有叁说:一者叁面十臂,一者叁面六臂,一者一面四臂。今世间所见之像多叁面六臂也。叁面六臂者叁面各有叁眼。经二十二曰:「不空王观世王音菩萨,身量横量十六指数,叁面六臂。正中面慈悲熙怡,如首戴梵天面,眉间一眼,首戴天冠冠有...

《佛学辞典》 / 283字 / 8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十忍

一音声忍,同於上之音响忍。二顺忍,同於上之柔顺忍。叁无生忍,同於上之无生忍。四如幻忍,了达诸皆依因缘而生,犹如幻化之性本来空寂而信忍也。五如焰忍,了达一切境界悉如阳焰之本性空寂而信忍也。六如梦忍,了达一切妄心,犹如梦境之无真实而信忍也。七如响忍,了达一切世...

《佛学辞典》 / 563字 / 8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无相菩提

无相者寂灭之义,菩提者自证而不从他,故曰无相寂灭菩提。日经具缘品偈曰:「坐无相菩提,真言势无比。」演密钞五曰:「寂灭者无相义,但心自证不从他,故无诸相。坐谓安处,是处於寂灭道场,故华云。诸空為座,是也。」

《佛学辞典》 / 98字 / 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龙华叁会

弥勒佛於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道,开叁番会,度尽上中下叁根之眾生,故曰龙华叁会。罗什译之弥勒下生经曰:「坐龙华菩提树下,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在华林园,其园纵广一百由旬,眾满中。初会说,九十六亿人阿罗汉。第二会说,九十四亿人阿罗汉。第叁会说,九十...

《佛学辞典》 / 295字 / 8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孔雀

梵名摩由罗Mayūra,鸟名。涅槃经叁十四曰:「自有眾生,非因父母而生长,譬如孔雀闻雷震声而便身。」

《佛学辞典》 / 48字 / 8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厕神

乌芻沙摩明王有解秽真言,遂以為厕神。

《佛学辞典》 / 17字 / 8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陀罗尼品

尔时药王菩萨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受持《华经》者,若读诵通利,若有书写经卷,几所福?” 佛告药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养八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于汝意云何?其所福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言:...

《添品妙莲华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共笈多译 / 2045字 / 7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

十上经

佛勅舍利弗使说,舍利弗因说十上:一成、二修、叁觉、四灭、五退、六增、七难解、八生、九知、十证也。此之十,於第一说十,各各增十,而说五百五十。出长阿含经九。

《佛学辞典》 / 78字 / 7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 《十上经》 / 本站介绍:长阿含经

明王捨头施婆罗门

方便佛报恩经四说:「释迦如来於过去為波罗奈国王,称為光明。惠施一切,不逆人意。敌国之王闻之,使婆罗门来乞王之头。王许之,群臣諫,不听。使婆罗门捉刀斫头,以果其慈心。」经律异相二十五曰:「明王捨头施婆罗门。」

《佛学辞典》 / 96字 / 7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叁十二应

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叁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叁昧之力也。梵语叁昧,...

《三藏数》 / 1983字 / 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十玄门

玄者,妙也。门能通之义。谓玄妙之门,能通莲华藏海故也。盖此十门,乃晋云华尊者依华严经一乘圆顿妙义而立也。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谓举一时,顿具一切诸。一既具,亦然,交互同时,皆相应,具足圆满。经云:一切门无尽海,同会一道场中。是也。 二、广...

《三藏数》 / 1015字 / 7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妙观察智

显教所说四智之一。转凡夫之第六识而至於佛果,观察诸而说之智也。心地观经二曰:「妙观察智转分别识此智慧,能观诸自相共相,於眾会前说诸妙,能令释生不退转,以是名為妙观察智。」 又密教所说五智之一。配於西方无量寿佛之智德。菩提心论曰:「西方阿弥陀佛由妙...

《佛学辞典》 / 137字 / 7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不动尊

见[不动明王]条。

《佛学辞典》 / 9字 / 7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涅槃四种

一、无苦乐,无苦乐者,谓无世间之苦乐也。世间之乐,是苦因。故经云:不断乐者,则名为苦;以断乐故,则无有苦。无苦无乐,乃名乐。此涅槃之乐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寂静乐,谓涅槃之性是寂静,以其远离一切愦闹故,以寂静,名为乐,此涅槃之...

《三藏数》 / 199字 / 7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五忍

一伏忍。二信忍。叁顺忍。四无生忍。五寂灭忍。地前叁贤菩萨伏忍。初地二地叁地信忍。四地五地六地顺忍。七地八地九地无生忍。十地与佛地寂灭忍。

门名义集》 / 63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如来八相

如来八相者,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数》 / 1500字 / 7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乌芻沙摩

Ucchusma,又作乌枢沙摩,乌芻涩摩,乌芻瑟摩,乌枢瑟摩。乌素沙摩。明王名。译曰不净洁,秽迹,火头等。有转不净為清净之德,因之於厕中祭此明王陀罗尼集经九曰:「乌枢沙摩,唐云不净洁金刚。」希麟音义五曰:「乌枢瑟摩,或云乌芻摩沙,此云秽迹。旧翻為不净洁,皆讹。新翻為...

《佛学辞典》 / 259字 / 7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陀罗

梵语陀罗尼,华言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也;又翻遮持,谓遮空、有二边之恶,持中道之善也。 一、陀罗尼,谓诸菩萨念慧力,持所闻,经无量时,永不忘失,是名陀罗尼。 二、义陀罗尼,谓诸菩萨持所闻无量义趣,经无量时,永不忘失,是名义陀罗尼。 叁、咒陀罗尼,...

《三藏数》 / 192字 / 7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数》 / 3053字 / 7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不动

以不动明王為本尊,為息灾增益而修之祈祷也。

《佛学辞典》 / 21字 / 7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智旭

名智旭,字蕅益,自号八不道人。从所居而曰灵峰。父岐仲,持白衣观音咒祈子,母金氏,梦士抱子授之而生,时明万歷二十七年五月叁日也。初学儒,以圣学自任,作闢佛论数十篇。十七岁阅莲池师自知录叙及竹窗随笔,取论焚之。二十岁丧父,读地藏本愿经发出世之心,日诵佛名。居叁...

《佛学辞典》 / 422字 / 7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自在我

自在之义。谓如来有神力,有智慧,故能随机示现,自在巧妙。经中谓如来常乐我净之我,具此八义,故称我德。(常者,不迁不变也。乐者,无生死苦也。我者,八自在也。净者,惑业净尽也。) 一、能示一身以为多身,一身多身者,于一身中现无量身也。经云:如来身数,犹...

《三藏数》 / 707字 / 7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五秘密曼荼罗

又名十七尊曼荼罗。於金刚萨埵欲触爱慢之五秘密,加八供四摄而成,故有此称。金刚界九会中之理趣会,与此曼荼罗相当。普通流布之像,中央画金刚萨埵,右边安欲触二尊,左边安爱慢二尊。而宗睿所传之曼荼罗,欲金刚画於萨埵之左后,触金刚安於右后,爱金刚安於左侧,慢金刚安於右...

《佛学辞典》 / 242字 / 7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光明真言曼荼罗

又曰光明真言破地狱曼荼罗。以光明真言二十叁字,自右方旋书為圆形者。或於图之中央书(金轮)之种子,又有记亡者之戒名者。是盖取光明真言一一字所放之光明,徧照眾生界,破无明烦恼黑暗之意。為此真言之字轮观时,画此曼荼罗於心内顺逆旋转观其字义等。又於此曼荼罗中书阿等五字...

《佛学辞典》 / 175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矜羯罗

又作金伽罗Kiṁkara,不动明王童子之第七,与制吒迦侍不动明王之左右者。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曰:「矜者问事也,羯逻者驱使也。(中略)此神作小童子形,有两种:一名矜羯逻,恭敬小心者是。一名制吒伽,难共语恶性者是。」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童子秘要品曰:「波罗蜜慈...

《佛学辞典》 / 215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尊形

有二样。降魔之黑,现忿怒相。施福神之黑,现爱乐相,忿怒相之形像。叁世最胜心明王经谓有一头二手。慧琳音义谓有一头八臂。神愷黑天神谓有叁面六臂。而日本所图者。皆叁面六臂。福神黑之形像,宜以寄归传所记者為本。而日本所行之形像。冠圆帽。负囊。持小槌。踏米袋。...

《佛学辞典》 / 138字 / 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叁聚经

佛,為比丘说至恶趣,至善趣,至涅槃之叁聚。由一而增至十。摄於长阿含经十。

《佛学辞典》 / 35字 / 7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金刚经

梵名Vajra-Prajña āramitā-Sñtra,一卷,般若部,姚秦鳩摩罗什译。又称金刚般若经,或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在舍卫国,為须菩提等,初说境空,次示慧空,后明菩萨空者,盖此经以空慧為体,说一切无我之理為詮也。此经不如般若经之浩瀚,又不如般若心经之太简,而能说般若...

《佛学辞典》 / 1729字 / 7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佛母孔雀明王咒经

叁卷,唐不空译。佛在祇园,莎底苾芻為眾破薪,螫於黑蛇,苦痛甚,阿难向佛求救,佛為说孔雀咒,诸译中,今此本流通。

《佛学辞典》 / 47字 / 7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二十五叁昧破二十五有

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二十五叁昧破前二十五有者,约理对治,随义以立名也。盖欲、色、无色叁界,虽苦乐不同,然实有生死执着,故以此无垢等叁昧之,一一破之,令诸众生,出于诸有也。 一、无垢叁昧,破地狱有,谓菩萨由净诸业惑,证于无垢叁昧。愍彼众生,受于地狱之苦,故以...

《三藏数》 / 2010字 / 7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散支

又曰散脂。具名散脂迦,散脂修摩。新称僧慎尔耶,半只迦,半支迦。译作密神Pañcika,或谓是欢喜母鬼子母神之子,或谓是鬼子母神之夫,北方毘沙门天王八将之一、其所管有二十八部眾,巡行世间,赏罚善恶。金光明经叁曰:「散支鬼神品。」最胜王经八曰:「僧慎尔耶药叉将品。...

《佛学辞典》 / 376字 / 7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迦楼罗

Garuḍa,又云迦留罗,迦娄罗,揭路荼。迦嘍荼,伽楼罗,誐嚕拏,蘗嚕拏等。鸟名。旧译曰金翅鸟。新译曰妙翅鸟。顶癭鸟,食吐悲苦声等。居四天下之树,取龙為食。八部眾之一。华文句二下曰:「迦楼罗,此云金翅。翅翮金色,居四天下树上,两翅相去叁百叁十六万里。」探玄记二...

《佛学辞典》 / 514字 / 7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叁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

《三藏数》 / 1127字 / 7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四弘誓愿

一、未度者令度,度超度也。谓众生未度生死苦者,令其度也。 二、未解者令解,解解脱也,谓众生未解烦恼业缚者,令其解也。 叁、未安者令安,安安住也,谓众生未能安住于戒定慧而修行者,令其安住也。 四、未涅槃者令涅槃,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众生未灭生死...

《三藏数》 / 152字 / 7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八十九、父闻子道欢喜生天缘

昔舍卫国,有兄弟二人,恒喜斗诤,更相怨恶,便共诣王,欲求断决。道中值佛,佛为说阿罗汉道。父闻其子遇佛道,心生欢喜,遂命终,生于天上,来至佛所,佛为说须陀洹。 比丘问言:“往作何业,今生天?” 佛言:“昔在人中,闻我为其子等说道,踊跃欢喜...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33字 / 7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六行观

谓厌下苦粗障,欣上胜妙利,各有因果,依此六修行,是名六行观。 一、厌苦观,谓思惟身中所起心数,缘于贪欲,不能出离,是为因苦。复思欲界报身,饥渴寒热,病痛刀杖等种种所逼,是为果苦。苦因、苦果,皆须厌恶也。(心数者,受、想、行也。) 二、厌粗观,谓思惟欲界五尘...

《三藏数》 / 513字 / 7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四十八愿

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藏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否?彼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一其心,遂天眼,莫不彻见。复白佛言:我已摄取如上佛...

《三藏数》 / 2629字 / 7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观音

旧云光世音,观世音,略称观音,新云观世自在,观自在。梵音Avalokiteśvara,观世音者,观世人称彼菩萨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观世音,观世自在者,观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观音有六观音,七观音乃至叁十叁观音,但常称之观音,指六观音中之圣观音。如华普门品之观音,观无量寿经之观...

《佛学辞典》 / 617字 / 7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军荼利明王

明王之一。具名阿密哩多军荼利。译曰甘露瓶。见[甘露]条附录。

《佛学辞典》 / 29字 / 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十二类生

谓诸有情,由颠倒妄想,起惑造业,随业感报,各各不同,故有十二类也。 一、卵生,卵生者,从壳而出生也。谓此类有情,因虚妄颠倒之惑,起飞沉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鱼鸟龟蛇之类是也。(飞沉者,若想念浮举,则为飞禽;若情念沉重,报为鱼蛇之类也。) 二、胎...

《三藏数》 / 1224字 / 7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叁兽

兔马象也。叁兽渡河,兔足在水上,以譬声闻之悟道最浅。马足在水中,以譬缘觉之悟道稍深。象足到水底,以譬菩萨之悟道最深。见思之烦恼有正体与习气,声闻但断正体,缘觉兼侵习气,菩萨正习俱尽。性之空理,或譬生死為河水,譬叁乘為叁兽。叁乘之人,虽证同一之性,渡同一生死...

《佛学辞典》 / 420字 / 7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一色

色者,眼根所对之色也。色界,具足叁谛。以一切,体性融通,互摄无碍。若一切色一色,此是真谛,忘泯一切也。若一色一切色,此是俗谛,建立一切也。若非一非一切,亦一亦一切,此是中谛,双遮双照,中道也。尽理言之,非但色之一尘,具足叁谛,声香味触五尘,...

《三藏数》 / 204字 / 7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君荼

Kuṇḍa,又作军荼。译曰火炉,护摩坛也。慧琳音义叁十六曰:「君荼,唐云地火炉,护摩坛也。」同四十二曰:「军荼,唐云火炉也。其炉形状,而有多种,方圆叁角,金刚杵,莲花等形,所用名别。」 又明王名。千手陀罗尼经曰:「君荼,鸯俱尸。」报乳记叁曰:「君荼者,军荼利也...

《佛学辞典》 / 125字 / 7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佛说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补陀落迦山圣观自在菩萨宫中。彼有无数娑罗树。多摩罗树瞻波迦树。阿输迦树阿提目多迦树。如是等种种宝树而为严饰。与苾刍众一百八十万。菩萨九十俱胝那庾多百千。复有自在自在等诸梵天子。及无数百千净光天子。如是等众恭敬围绕听受说。 尔时圣观...

《佛说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诏译 / 5643字 / 7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菩提

佛之菩提,对於声闻缘觉之菩提,谓之菩提。何则。二乘之无漏。為菩提而非。佛之无漏慧。乃為菩提而也。唯识论一曰:「由断碍解所知障菩提。」华论曰:「菩提有叁种:一声闻菩提,二缘觉菩提,叁无上菩提。」无上菩提佛果菩提也,今指之為佛菩提。

《佛学辞典》 / 108字 / 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形像

阿地瞿多译之摩利支天经(陀罗尼集经十)曰:「若人欲供养摩利支天者,应用金若银若赤铜若白檀若赤檀等,随力所办,作魔利支天像。其作像,似天女形。其像左手屈臂向上,手腕当左乳前作拳。拳中把天扇,扇如维摩詰前天女把扇,於扇当中作西国卐字。字如佛胸上卐字,字四曲内各...

《佛学辞典》 / 363字 / 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陀罗

此尊之真言最重要者有叁种:火界咒,慈救咒,心咒也。如其次序,不动之咒与中咒与心咒也。火界咒。咒曰:南謨(归命)萨缚(一切)怛他蘗帝弊(如来等)萨缚目契弊(一切门苦)萨缚他(一切处)怛罗吒(叱呵)战拏(暴恶)摩訶路洒拏(忿怒)欠(空)佉[[口皿]](引)(...

《佛学辞典》 / 267字 / 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一百八明门

明门者,为令众生破除昏暗,通达一切智慧也。故护明菩萨在兜率天宫,欲下人间托生,于师子座上,宣说此一百八门,留与诸天,以作忆念,然后下生也。(护明菩萨,释迦牟尼佛在天宫之号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正信明门,谓不破坚牢心故。净心明门,谓无秽浊故。欢喜...

《三藏数》 / 2717字 / 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不空鉤观音

梵名曰央俱捨Amoghānkuṣa,与[不空羂索观音]。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所谓清净莲华明王央俱舍是也。

《佛学辞典》 / 49字 / 7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摩利支

Marici,又曰摩梨支,摩利支天,摩利支菩萨,摩利支提婆。译曰阳燄。以其形相不可见不可取,故名。又曰华鬘。以天女之形相名之,常在日前行,有自在通力之天神也,若念之,则离一切之灾厄,特為武土之守护神,密家所传。此天之印咒,以隐形為其至极。本行集经叁十一曰:「摩梨支...

《佛学辞典》 / 266字 / 7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四安乐行

谓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乃能进行,故名安乐行。 一、身安乐行,谓身应当远离十种之事:一、远离豪势,二、远离邪人邪,叁、远离凶险嬉戏,四、远离旃陀罗,五、远离二乘众,妨修乘之行故,六、远离欲想,七、远离不男之人,八、远离危害之处,九、远离讥...

《三藏数》 / 381字 / 7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数》 / 5609字 / 7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白衣观音

Pāṇḍaravāsinī,又曰白衣,又曰白处观音。以此尊常着白衣,在白莲中,故就其被服名為白衣。以其住处名為白处。白者,表淳净之菩提心也。梵名半拏囉嚩悉寧,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莲华部之部母也。日经疏五曰:「半拏囉嚩悉寧,译云白处,以此尊常在白莲华中,故以為名。亦戴天...

《佛学辞典》 / 318字 / 7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六妙门

妙名涅槃,门名能通。修此六,则能通至涅槃,故名六妙门。前叁是定,后叁是慧。定爱慧策,能发真明,出离生死。(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定爱慧策者,爱谓爱乐于禅,策谓策进真行也。真明者,真性之明也。) 一、数息门,数息者,修行之人,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

《三藏数》 / 552字 / 7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形像

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二十八曰:「臺中出现不空羂索心王清净莲华明王,叁面四臂,首戴宝冠。冠有化佛,当中正面,圆满熙怡,眉间一目。左右二面如不空羂索观世音左右面目,一手持开莲华,一手持羂索,一手持宝幢,一手把叁叉戟。」秘藏记末曰:「不空鉤观自在菩萨,四面四手,肉色,...

《佛学辞典》 / 148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功德使

唐朝置管领天下僧尼之官,谓為功德使。僧史略中曰:「会要云:历十四年,勅内外功德使并宜停置。若然者,代宗朝早置功德使。」

《佛学辞典》 / 55字 / 7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四安乐行

此四安乐行者,乃清凉澄观国师依华经安乐行品而立。谓涅槃之果,名为安乐;修此行者,能趣涅槃,故名安乐行。又住此四行,则身静神定,外苦不干,故名安乐行。(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毕竟空行,毕竟空行者,心境两忘,空有双会也。华经云:行处近处。谓以观照理,如...

《三藏数》 / 346字 / 7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明王发心因缘

贤愚经光明始发无上心缘品说,明王自外国白象,付之象师,使其调养。不久象能调从。象师以白於王。王乃驾象出游。象气猛壮,见牝象,奔驰至深林,王因伤身垂死。以责象师。象师言我唯能调身。不能调心。唯有佛能调心。王闻之。踊跃发菩提心。

《佛学辞典》 / 101字 / 7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破地狱偈文

宗镜录九曰:「纂灵记云:京兆人,姓王失其名。原无戒行,曾未修善因,患病致死。為二人引至地狱,於地狱门前见一僧,云是地藏菩萨,乃使诵偈云:若人欲了知,叁世一切佛。应观界性,一切唯心造(华严经夜摩天宫品,觉林菩萨之偈)。菩萨授经已,谓之曰:诵此偈,能破地狱之苦...

《佛学辞典》 / 330字 / 7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毘卢遮那

密教之本尊日如来也。之梵语為摩訶。而毘卢遮那為日之别名。故若具存梵语,则宜曰摩訶毘卢那遮。曰并取汉语。则宜曰日。今梵汉双取,故曰毘卢遮那。但以毘卢遮那译為日。局於密教。若显密共通之译。则曰光明徧照。见[毘卢舍那]条。

《佛学辞典》 / 99字 / 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五种阿那含

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又云不还。谓不还来欲界受生,第叁果也。以其根有利钝,行有勤怠,于证阿罗汉果有先后之不同,故分为五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又云无生。) 一、中般涅槃,中中阴,亦名中有,以人死之后,未托生之识身也。梵语般涅槃,华言灭度。谓此阿那含...

《三藏数》 / 429字 / 7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性种性有十行菩萨

此是叁贤位之中品。一欢喜行。前观解既满。今如解而自行化人。离于邪倒庆子除之利故。曰欢喜行。二饶益行。自利行既转深。利他行弥广故。曰饶益行。叁无嗔恨行。既善利他。慈悲喜舍。怨亲平等。憎爱无二故。曰无嗔恨行。四无尽行。以无厌心度人不倦。利行增进无休无息故。曰无...

门名义集》 / 304字 / 7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明王

释迦如来於过去為阎浮提之国王。称為光明。

《佛学辞典》 / 20字 / 7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犊子部

小乘二十部之一。佛在世,有外道,归佛出家,成立实我。其门徒相续不绝。佛灭后二百年中,自说一切有部流出一派,称為犊子部。建立非非离蕴之我,谓眾生有实我,非五蕴,非离五蕴,不可说藏也。此违佛教所立真无我之理,故名之為附佛之外道。俱舍论破我品痛斥之。真諦玄应记...

《佛学辞典》 / 476字 / 6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阿弥陀真言

有一字咒,小咒,咒之叁种,其一字咒又有二种,一為之一字。理趣释曰:「紇利字,具四字,成一字真言,(中略)若人持一字真言,能除一切灾祸疾病。命终已后,当生安乐国土,上品上生。」其小咒又云心咒。本名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无量寿修愿行供养仪轨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

《佛学辞典》 / 582字 / 6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一切

又名一切万,一切诸。為总该万有之称。智度论二曰:「一切,略说有叁种:一者有為,二者无為,叁者不可说,此叁己摄一切。」梵Sarva-dharma。

《佛学辞典》 / 71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明王

梵名跋折罗吒訶婆Vajrahāsa,明王部之一尊。陀罗尼集经九跋折罗吒訶婆说其修

《佛学辞典》 / 41字 / 6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五字文殊

五髻文殊也,五髻就尊形而名,五字就真言字数而名。五字為(那)其本经為圣曼殊室利童子五字瑜伽一卷,五字陀罗尼颂一卷,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一卷,金刚顶经超胜叁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一卷。

《佛学辞典》 / 96字 / 6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涅槃僧

Nivāsana,又作泥洹僧。新称泥嚩些那。又曰厥修罗(Kusñlaka),译言内衣。裙也。行事钞下一之二曰:「涅槃僧(此云内衣),僧祇佛於僧前自着内衣。又,泥婆珊那,泥伐散那,泥婆娑,旧称涅槃僧。教诸比丘,因制式。」资持记中叁之四曰:「涅槃僧,此云内衣,是裙也。以西土...

《佛学辞典》 / 228字 / 6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佛说炽盛光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序

夫能仁之为教也。所契者道。所体者神。统界而有为。穷三世而不息。无乎不在。故天为覆。地为载。日月星辰为照临。群生品物为吉凶消长。感而遂通。故凶可以避。吉可以趋。天地日月星辰万物。各可以使其至于当者。皆斯经之宗用也。其消禳灾难。导致祯祥。方轨坛仪。要制期限。粲然...

《佛说炽盛光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 越溪沙门性澄述 / 228字 / 6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

一蛇首尾

杂譬喻经曰:「昔有一蛇,头尾自諍,头语尾曰:我应。尾语头曰:我应。头曰:我有耳能听,有目能视,有口能食,行时在前,故应。汝无此术。尾曰:我使汝去,故去,若我不去,则汝不去。以身绕木叁匝,叁日不已,求食不,饥饿垂死。头语尾曰:汝放我,听汝為。尾闻其...

《佛学辞典》 / 153字 / 6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不动金刚明王

不动明王也。安镇轨曰:「毘卢遮那如来,為拔济一切有情,於叁界中现威德光明自在之身,号曰不动金刚明王。」

《佛学辞典》 / 47字 / 6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无能胜菩萨

梵语阿逸多Ajita,译曰无能胜,弥勒菩萨之字,以其威德广无能胜之者,故云。真言中以慈氏菩萨(弥勒)為自性轮身之名,以无能胜胜金刚為释迦如来教令轮身之名(教令轮身者,奉其如来之教令,现忿怒之身以对治恶魔者)。补陀落海会轨曰:「无能胜释迦牟尼佛忿怒,自性轮慈氏...

《佛学辞典》 / 343字 / 6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二十五圆通

圆而通於性之实者,谓之圆通。眾生之机缘万差,欲圆通,须依种种之,佛於楞严会上,对菩萨声闻,问本何圆通。菩萨声闻,各举自答之,有二十五种,六尘六根六识七也。此中始於陈那之圆通声尘至观音之圆通耳根而终,论圆通虽无优劣,而如来特使文殊选择,取耳...

《佛学辞典》 / 545字 / 6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势至

具名势至菩萨,势。梵语摩訶那鉢Mahāsthāma rā ta,阿弥陀叁尊之一。侍於阿弥陀之右胁。主佛之智门者。菩萨之智至一切处,故名势至。真言以為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观无量寿经曰:「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叁涂,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势至。」观世音菩萨受记经曰...

《佛学辞典》 / 206字 / 6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十山王

十山皆称王者,谓依海而住,高出一切诸余小山,以喻十地菩萨修行,同入如来智海,高出一切二乘诸行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雪山王,谓此山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取不可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药,用之无竭,以破无明,超前行位,如雪山王也。 二、香山...

《三藏数》 / 688字 / 6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八相成道图画

有部毘奈耶杂事叁十八曰:「尔时世尊纔涅槃后,地震动,时迦摄波作是念:此未生怨王,胜身之子,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设方便。作是念已,命城中行雨臣,仁今知不,佛已涅槃,未生怨王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可豫设...

《佛学辞典》 / 355字 / 6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天台观行疏就佛而判六:一、理佛,位之佛,於叁恶之眾生身,无一毫之修善,唯具佛性者。二、名字佛,名字位之佛。宿福之人天,仅闻佛之名字者。叁、观行佛,观行位之佛。四、相似佛,相似位之佛,於十信之位,彷佛证佛理而与真解同者。五、分证佛,分真位...

《佛学辞典》 / 262字 / 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火宅喻

华七喻之一。华经譬喻品曰:「有长者,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僕。其家广,唯有一门。(中略)忽然火起,焚烧舍宅。长者诸子若十二十,或至叁十,在此宅中。(中略)於火宅内乐着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厌患,无求出意。(中略)...

《佛学辞典》 / 527字 / 6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甘露军荼利明王画像

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仪轨曰:「军荼利身色,莹如碧颇梨。威光逾劫焰,赫弈佩日轮。顰眉笑怒容,虎牙上下现。千目现不瞬,晃耀皆如日。千手各操持,金刚诸器杖。首冠金刚宝,龙瓔虎皮裙。无量忿怒眾,金刚及诸天,围绕作侍卫。」又曰:「次说本尊身相,应观四面四臂:右手执金刚...

《佛学辞典》 / 193字 / 6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琉璃金山宝花光照吉祥功德海如来

吉祥天女於过去念此佛,今之富乐自在。故诸人欲富乐者对於吉祥天之像,应归命於此佛云。见最胜王经吉祥天女品。

《佛学辞典》 / 51字 / 6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二智

一、根本智,根本智,亦名无分别智。谓此智不依于心,不缘外境,了一切真如,境智无异。如人闭目,外无分别。由此无分别智,能生种种分别,是名根本智。 二、后智,谓依止于心,缘于外境,种种分别,境智有异,如人开目,众色显现,以其于根本智后而此智,是名后智...

《三藏数》 / 118字 / 6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佛眼尊

具云一切佛眼金刚吉祥一切佛母,略云佛眼部母,又云佛眼佛母,更略云佛眼尊,又云佛母身、佛母尊。密教所立尊体之名,又名虚空佛,以虚空為佛之异名也。密教之叁部五部,各部有主部母。佛眼尊為生佛部功德之母,故云佛母,又云部母,以具五眼,故云佛眼。秘藏记末曰:「佛部金轮...

《佛学辞典》 / 180字 / 6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二十空

一、内空,谓内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无自性,故名内空。 二、外空,谓外之色声香味触六尘,皆无自相,故名外空。 叁、内外空,谓六根、六尘、六识,都无自性,故名内外空。(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四、空空,谓一切皆空,此空亦空,故名空...

《三藏数》 / 715字 / 6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五悔

五种皆称悔者,以其皆能灭罪故也。忏悔则灭身口意所作之业,劝请则灭波旬请佛入灭之罪,随喜则灭嫉他修善之愆,回向则灭求生叁界之心,发愿则灭修行退志之过也。(梵语波旬,华言恶。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忏悔,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称忏...

《三藏数》 / 376字 / 6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金刚顶经多罗菩萨念诵

归命瑜伽自在王 善住如幻三昧者 普于净染诸刹海 能示种种随类身 我依莲华相应门 开示多罗 为令修习三昧者 离于二乘无悲定 速具神通波罗蜜 能顿证如来位 行者应发普贤心 从师具受金刚戒 不顾身命起慈心 乃能堪入解脱轮 应从师受三摩耶 契印密...

《金刚顶经多罗菩萨念诵》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5043字 / 6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十忿怒明王

一、焰鬘迦忿怒明王,以為种子,字变成明王。光如劫火,身作青云色,有六面六臂六足,身短,腹,作忿怒相。利牙如金刚,面各有叁目,以八龙王為眷属,以虎皮為衣,以髑髏為冠,乘小牛,足蹈莲华,鬚赤黄色,有辩才,头戴阿閦佛而坐。恶相顾礼,正面笑容,右面黄色...

《佛学辞典》 / 1215字 / 6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十六

佛趣阿耨达龙王之请,為说无欲之,使诸菩萨修诸清净行,当此十六力,调摄身心,而化诸眾生也。一、志力,菩萨心志,善总持一切诸佛所说之,以化眾生,名為志力。二、意力,菩萨心意与佛之所行同。於诸眾生未度者愿悉度之,名為意力。叁、行力,菩萨能以精进之行,通达一切...

《佛学辞典》 / 495字 / 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四种璎珞庄严

璎珞庄严者,谓菩萨以戒等四庄严身,如世璎珞庄严于身也。 一、戒璎珞庄严,谓菩萨严持禁戒,于诸众生无有恶害之心;若无恶害之心,一切众生常所乐见,身口意业悉令清净,是名戒璎珞庄严。 二、叁昧璎珞庄严,谓菩萨于诸众生,运慈心,质直柔软,乃至远离贪嗔痴行,修习...

《三藏数》 / 263字 / 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佛六十四种梵音

佛告寂慧菩萨言:如来非于唇齿舌喉及其面门,出诸音声。当知如来音声,从虚空出,具有六十四种殊妙之相。 一、流泽声,谓如来音声,流演润泽也。 二、柔软声,谓如来音声,温柔和软也。 叁、悦意声,谓如来音声,欢悦一切众生意也。 四、可乐声,谓如来音声,巧妙而可爱乐也...

《三藏数》 / 1919字 / 6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五果回心

五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所证之果也,谓此五人,经劫不等,断尽烦恼,回心向,证取菩提,故名五果回心。(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菩提,华言道。) 初果八万劫回心,初果须陀洹也。谓断叁结之惑,而此果。超四恶趣,于人天中七返受生...

《三藏数》 / 574字 / 6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五种色

质碍之义。凡依正色,不出此五也。(依正色者,依是众生依报,山河地屋宇之类也。正是正报,众生五阴之身也。此二种皆有形量分嗮,故云色也。) 一、极略色,谓于色上分析长短形相粗细,以至极微,故名极略色。 二、极迥色(亦名自碍色),谓上见虚空青黄等色...

《三藏数》 / 359字 / 6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七种立题

天台之说。一藏经之题,不出人譬之叁,此中由单復具足之不同,而生七种之别:一,单人立题。如佛说阿弥陀经,佛為能说之人,阿弥陀為所说之人,是以两土之果人立名也。二,单立题。如般涅槃经,般涅槃為经中所说之也。叁,单譬立题。如梵网经,梵网為梵天之罗网,以譬...

《佛学辞典》 / 239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十八不共

是限於佛之十八种功德也。限於佛而不共同於其他二乘菩萨,故云不共:一、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二、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随眾之机宜而使皆证悟,是名口无失。叁、念无失,佛修...

《佛学辞典》 / 728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七种第一义境界

七种境界者,诸佛、菩萨所证所之境界也。而皆云第一义者,乃约究竟极处而言。然此七种有通、别之异,前六种通于佛及菩萨,后一种乃如来自到境界也。 一、心境界,谓中道之理无二无别,诸佛、菩萨心之所造至极之处,是名心境界。 二、慧境界,谓至极之理心既能造,发通...

《三藏数》 / 491字 / 6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降叁世明王

Trailokya-vijaya-rāja,又名月黶尊胜叁世王。五明王之一,四面八臂之忿怒身,践自在天之夫妻,在五方中為东方。贪瞋痴谓之叁世,降伏之,故云降叁世。又降伏过现未叁世之贪瞋痴,故云降叁世。又降伏叁界之主,故云降叁世。日经疏十曰:「所谓叁世,世名贪瞋痴,降此叁毒...

《佛学辞典》 / 342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五乘

乘人使各到其果地之教,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五乘有六种:一者:一、人乘,乘五戒之行而生於人间者。二、天乘,乘十善之行而生於天上者。叁、声闻乘,乘四諦之行而到阿罗汉果者。四、缘觉乘,乘十二因缘之行而到辟支佛果者。五、菩萨乘,乘六度之行而上於...

《佛学辞典》 / 806字 / 6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十六善神

是丛林转读般若经时,揭释尊与此十六神也,载於陀罗尼集经叁。般若波罗蜜心经曰:「达哩底囉瑟吒将,禁毘嚕将,缚日嚕将,迦毘罗将,弥覩罗将,哆怒毘将,阿儞嚕将,娑儞嚕将,印捺嚕将,波夷嚕将,摩虎嚕将,娇尾嚕将,真特嚕将,缚吒徒嚕将,尾...

《佛学辞典》 / 979字 / 6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月支

又作月氏。国名。在印度之西。史记宛列传曰:「月氏在宛西可二叁千里,其南则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也(宛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月氏在天竺北可七千里)。」汉书西域传上曰:「月氏国,治监氏城,去长安万一千六里。」玄应音义四曰:「月支国,薄佉罗国应是也,在雪...

《佛学辞典》 / 189字 / 6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七识住

於叁界五趣,长养其识,欲识自住,差别所乐,而立七识住:一、第一识住,為有色身之有情,身想共异之处,人趣之全及一分之天也。一分之天者,欲界之六天与色界初静虑叁天,除劫初起之有情,餘时之有情也。是有情各自之身形有小胜劣,思想亦名异,故曰身想俱异。二、第二识住,...

《佛学辞典》 / 582字 / 6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密教结界

密教於每一修结之解之。结界者,遮恶持善之义,分迷悟善恶之界畔,退恶类住善者之也,其有五种:一地结,二四方结,叁虚空网,四火院,五叁昧耶。第一地结,又名金刚橛,立橛於地其橛為金刚橛,其橛之根或说到金轮际,或说到水轮际等。是十八道之第六也。第二四方结,又...

《佛学辞典》 / 516字 / 6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莲华王

有二人:一,弥勒所问本愿经曰:「过去有太子,号莲华王。端正殊妙,威神巍巍,出游,道见一人,身体病癩,见已悲念,问病者:何药能疗?答曰:王身之髓涂身,其病乃愈。是时太子破身骨,与髓於病人。欢喜惠施,心无悔恨,尔时之太子。我身是也。」(取意)。一,百缘经四曰...

《佛学辞典》 / 307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二涅槃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性净涅槃,谓诸实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净。不染,不生;不净,不灭。不生不灭,名性净涅槃。(诸实相者,十界因果之,本来离虚妄相,相相皆实,故名实相。不可染、不可净者,谓实相之理,惑不能染,智不能净。不染不生者,既无惑染,岂有...

《三藏数》 / 230字 / 6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五坛

五坛之。祈祷五明王之修也。中坛為圣不动明王,东坛為降叁世明王,南坛為军荼利明王,北坛為金刚药叉明王,西坛為威德明王。须阿闍梨五人。

《佛学辞典》 / 63字 / 6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佛眼曼陀罗

瑜祇经金刚吉祥成就品曰:「金刚吉祥佛母復说画像曼拏罗:取白净素羂等於自身量图画之,凡一切瑜伽中像皆自坐等量画之;於中应画叁层八叶莲华,中画我身;当我前一莲华上画一切佛顶轮王,手持八轮金刚宝轮;於此次右旋布七曜使者;次於第二华院当顶轮王前画金刚萨埵;次於右...

《佛学辞典》 / 186字 / 6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依止阿闍梨

比丘新度后,以依止其他先辈比丘而受其监督為。此师曰依止阿闍梨。五种阿闍梨之一。见四分律叁十四。

《佛学辞典》 / 44字 / 6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一切智智

叁智中之一切智,混声闻缘觉之智,故為分别彼一切智,而名佛智為一切智智。日经疏一曰:「梵云萨婆若那Sarvajñāna,是一切智,今谓一切智智,是智中之智也。」又「一切智智,如实了知,名為一切智者。」又谓一切智智,譬如虚空界,离一切分别,又如地,為一切眾生所依,又...

《佛学辞典》 / 255字 / 6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摩呼洛伽

Mahoraga,莫呼洛伽摩,旧曰休勒,摩睺罗伽,新曰莫呼洛伽,摩护囉誐。八部眾之一。蟒神也。胎藏界第叁院之一尊,释迦如来之眷属也。是為日如来普门示现之一门身,一类眾生,因此而遂到於一切智地。日经一曰:「尔时执金刚秘密主,於彼眾会中坐。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

《佛学辞典》 / 449字 / 6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普遍光明燄鬘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明王随求陀罗尼经

二卷,唐不空译。略称随求陀罗尼经、随求陀罗尼经、随求经、随求经等。佛在金刚须弥峰楼阁,集一切眾,放顶毫之光照十方一切佛剎说神咒,名普徧光明。(中略)随求陀罗尼。并说种种灵验之事。更有宝思惟译之随求自在陀罗尼神咒经一卷,同本抄略。

《佛学辞典》 / 110字 / 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东方降叁世

以五明王配於五方,则降叁世明王為东方之位。

《佛学辞典》 / 21字 / 6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五髻文殊

顶上结五髻,為童子形。常云文殊之本体,為此五髻文殊,其他之文殊以之為本,五髻表五智五佛,童形取天真也。是為五字文殊之本尊。五字五髻。五髻五智五佛。以阿字為种子,密号云吉祥金刚。日经一曰:「次至第叁院先图妙吉祥,其身鬱金色,五髻冠其顶,犹如童子形。左持青...

《佛学辞典》 / 280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圆觉经

具名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唐佛陀多罗译。佛入神通光明藏叁昧,现诸净土,文殊普贤等十二士次第请问因地修证之门,佛一一答之。因而一经有十二章。诸家之註述如下:圆觉经略疏四卷,唐宗密述。圆觉经疏钞科叁卷,存中与下,唐宗密製。圆觉经略疏之钞二十五卷,唐...

《佛学辞典》 / 433字 / 6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金刚军荼利

胎藏界之叁部各有军荼利明王,金刚部之军荼利名金刚军荼利。在金刚手院。又,佛部之军荼利名甘露军荼利,或金刚军荼利。在苏悉地院。见[甘露]条附录。梵Vajra-Kuṇḍalī。

《佛学辞典》 / 78字 / 6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四正断

一、断断,谓所起恶不善,断已复生,更须精进摄受,令不生起;断而又断,是名断断。 二、律仪断,谓坚持戒律,慎守威仪,断一切恶,是名律仪断。 叁、随护断,谓于无漏真实叁昧相中,随顺守护,不令退没,是名随护断。(无漏者,不漏落生死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 四、...

《三藏数》 / 144字 / 6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戴塔吉祥

阿闍梨所传曼荼罗观音院之一尊,又窣堵波吉祥菩萨,谓之戴塔吉祥。弥勒菩萨也。表菩萨绍释迦如来之佛位,或以手结窣堵波印,或顶戴塔也。图作带塔德菩萨。疏六曰:「戴塔吉祥於顶髻上置窣堵波,或在所持华上。」不同记二曰:「窣堵波吉祥菩萨,梵号阿梨耶窣堵波摩訶室利Ār...

《佛学辞典》 / 203字 / 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四十七、长者子见佛求长命缘

昔佛在世,有一长者子,年五六岁。相师占之,福德具足,唯有短寿命。将至外道六师所,望求长寿,瞋彼六师都无有能与长寿。将至佛所,白佛言:“此子短寿,唯愿世尊与其长寿。”佛言:“无有是能与长寿。”重白佛言:“愿示方便。”佛时教言:“汝到城门下,见人出者,为之作礼,入者...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80字 / 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宝积经

有四十九会七十七品,前后诸师译一会或译数会而别行之。唐菩提流志新译叁十六会叁十九卷,取旧来诸师所译二十叁会八十一卷合之,以四十九会一百二十卷為全本。宝积者宝之集积也,為乘深妙之,故目之為宝,无量门摄在此中故谓之积。宝积经论一曰:「宝中,一切诸差...

《佛学辞典》 / 148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枳哩枳哩尊

降叁世明王之异名。见真言修行钞五。梵Kelikila。

《佛学辞典》 / 25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一、自,谓佛自行证,与十方佛无增无减,是名自。 二、本住,谓界之,本来常住,有佛无佛,性相常然,是名本住

《三藏数》 / 62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多子塔

為辟支佛之古迹,世尊尝於此处顾视迦叶尊者,分半座使坐六祖坛经序曰:「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华於灵山会上。」祖庭事苑八曰:「多子塔,青莲目顾视迦叶处也。辟支论曰:王舍城长者,财富无量。生育男女各叁十人。适化游观,到一林间,见人斫於树。枝柯条叶繁美茂盛,使多象...

《佛学辞典》 / 254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白伞盖佛母

此佛母尊有威力,放光明,表覆盖一切眾生,以白伞為叁昧耶形,故名白伞盖佛母。佛母者,诸佛之母之义也。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曰:「於其空中华月轮上想白色唵字唵字放光,其光復迴,字种变成白伞金柄;柄上严唵字,其字放光復迴,字种变成白伞盖佛母。一面二臂具叁目,金刚...

《佛学辞典》 / 169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降焰魔尊

又曰焰漫德迦,又曰六面尊,六足尊,威德王。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神验念诵曰:「圣阎曼德迦威怒王。」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威德仪轨品曰:「阎曼德迦忿怒王。」又曰:「威德尊。」日经疏六曰:「降焰摩尊。」秘藏记末曰:「阎摩德迦尊。」仁王经仪轨上曰:「威怒六足金...

《佛学辞典》 / 242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自在天

自在天外道之主神也。梵语摩醯首罗讹略,正為摩醯湿伐涅Maheśvara,译言自在。在色界之顶,為叁千界之主。此自在天有二种:一曰毘舍闍摩醯首罗,一曰净居摩醯首罗。毘舍闍為鬼类之名,摩醯首罗论师之所祀,有二目八臂,乘白牛,住於色界。密教以之為日如来之应现。彼又言此...

《佛学辞典》 / 1079字 / 6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又名实相真如,界,涅槃等,异名同体也。性之為言体也,不改也,真如為万之体,在染在净在有情数在非情数,其性不改不变,故曰性。此性小乘多不言之,乘诸家则盛论之。其论有四家之不同。第一相慈恩家,言性為叁性中之圆成实性,是依地起性,一切有為万之所依也,...

《佛学辞典》 / 799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四一

一、理一,理中道一实相之理也。此实相之理,诸佛众生体性平等,无有增减。但众生体虽本具,全体在迷。唯诸佛觉知如实之相,乘此实道,出应于世,要令众生此实相。故经云:是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又云:诸佛唯以一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

《三藏数》 / 452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十科

一、翻译,翻译者,谓翻梵语而为华言也。又译之为言,易也。以华夏之言,易彼梵语,俾以流通,如摩腾初至于汉,译四十二章经之类是也。 二、解义,解义者,谓善解如来所说诸经甚深义也。盖依解以立行,修行以契理,则可以弘教,可以证菩提,如佛弟子迦旃延善解契经是也...

《三藏数》 / 1012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八识

一、眼识,谓眼以色为缘,而生眼识。眼识依根而生,眼根因识能见,而能见者,是名眼识。 二、耳识,谓耳以声为缘,而生耳识。耳识依根而生,耳根因识能听,而能听者,是名耳识。 叁、鼻识,谓鼻以香为缘,而生鼻识。鼻识依根而生,鼻根因识能嗅,而能嗅者,是名鼻识。 四、舌...

《三藏数》 / 714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六十四书

印度所行之一切外典也。佛本行集经十一曰:「一、梵天所说书,Brāhmī(今波罗门书正十四音是)。二、佉卢虱吒书,Kharoṣṭī(隋言驴唇)。叁、富沙迦罗仙人说书,Puṣkarasārī(隋言莲华)。四、阿迦罗书,Aṅgali i(隋言节分)。五、懵伽罗书,Vaṅgali i(隋言吉祥)。六、耶懵尼...

《佛学辞典》 / 1921字 / 6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金色孔雀王

金色之孔雀明王也。见[孔雀明王]条。

《佛学辞典》 / 17字 / 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十门叙密咒功德深广

一、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宝星陀罗尼经云:一切国土中,所有陀罗尼流行之地,令其人王,常拥护,势力自在;亦能拥护王之政教;一切不祥之事,皆悉断灭。复令财谷丰饶,人民安乐也。(梵语陀罗尼,华言咒,愿也;亦云捻持,真言也。) 二、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菩提场...

《三藏数》 / 1158字 / 6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名称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思惟观察愍念未来诸众生故。说过去七俱胝准提如来等佛母准提陀罗尼。乃至我今同说。明曰。 娜么飒哆南(去音下同一)三藐三勃陀(去音)俱(去音)胝(上音)南(二)怛侄(停也反)他(三)唵(四)折隶(五)主隶(六)准提(七)莎...

《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陀罗尼经》 / 唐天竺三藏金刚智译 / 3206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戒律

五戒十善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防止佛徒邪非之律也。梵语尸罗,Śila译曰戒,防非止恶之义。梵语优婆罗叉U alakṣa,译曰律(净影),梵语毘尼Vinaya,译曰律(南山),律之义。汉灵帝建寧叁年,安世高首出义决律二卷。次有比丘诸禁律。魏世天竺叁藏曇摩迦罗到许洛。慨魏境僧无...

《佛学辞典》 / 585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六群比丘

梵语比丘,华言乞士。谓此等比丘,于佛世时,聚集成众,作诸非威仪事,群出队入,故名六群比丘。 一、阐陀,又云阐那,车匿。 二、迦留陀夷,车匿,又云阐释迦(无翻),是释种也。梵语迦留陀夷,华言粗黑,以其颜貌粗黑故也,是婆罗门种。此二人性多贪痴,不受人语,住迦尸...

《三藏数》 / 513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一、言说身,谓身无相,本离言说,虽离言说,非言莫显,故名言说身。 二、证身,谓身体遍,物物皆具,但以迷故,不能究显,若不造修,何由证。故以始觉之心,契于本觉之理,始本不二,究竟觉;是名证身。

《三藏数》 / 96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五味

如来因无垢藏王菩萨称叹涅槃胜,乃说此五味,而以醍醐比华、涅槃也。隋朝天台智者师,因此约如来所说一代圣教,次第立为五时,以对教之相生,机之利钝,譬犹五味之有浓淡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乳味,乳味从牛而出,以喻十二部经从佛而宣说也。谓如来最初时说...

《三藏数》 / 618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佛说一髻尊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无量菩萨摩诃萨俱。前后围绕。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与无数持明贤圣俱。前后围绕。来诣佛所到佛所已。五体投地顶礼佛足。礼佛足已绕佛三匝却坐一面。时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有诸天及持明仙等。师信梵者众。令欲降伏梵天及诸天...

《佛说一髻尊陀罗尼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6131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声闻四果

一、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初果也。谓此人断叁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流,故名入流。(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斯陀含果,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第二果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后叁品犹在,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来...

《三藏数》 / 286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叁忍

叁忍有叁种,无量寿经第四十八愿举声闻者忍之愿,而言第一忍第二忍第叁忍,未举其忍之名,因是而诸师之解不同。位云是仁王经所说五忍之前叁者,伏忍信忍顺忍也。憬兴云是伏忍中之下中上叁忍也。玄一曰是下说之音响忍柔顺忍无生忍也。 又无量寿经云往生极乐之人...

《佛学辞典》 / 452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十一色

色以质碍为义。谓眼、耳、鼻、舌、身、无表六种,内色也;色、声、香、味、触五种,外色也。凡有十一种之别焉。 一、眼,谓眼根,有形质可见,故名色也。 二、耳,谓耳根,有形质可见,故名色也。 叁、鼻,谓鼻根,有形质可见,故名色也。 四、舌,谓舌根,有形质可见,...

《三藏数》 / 328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孔雀王

明王部之一尊。驾孔雀,故云孔雀明王。详见[孔雀明王]条。

《佛学辞典》 / 25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佛顶白伞盖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三十三天善堂中。与诸比丘诸菩萨天主帝释无量众俱。尔时婆伽梵敷座而坐。入普观乌瑟尾沙三昧。时婆伽梵忽从肉髻。演出秘密微妙行。 南谟一切诸佛诸菩萨众 南谟佛陀耶 南谟达摩耶 南谟僧伽耶 南谟七俱胝佛诸声闻众 南谟世间所有阿罗汉众...

《佛顶白伞盖陀罗尼经》 / 光禄大夫大司徒三藏法师沙啰巴奉诏译 / 4783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

宗喀巴

又名罗卜藏札克巴。西藏新志中曰:「宗喀巴生於甘肃省之西寧府,性慧敏。年十四,学於后藏札什伦布之西萨迦庙,已涉红教之流弊,忧吞刀吐火之幻术,不足為世益,誓洗其风。一日会眾,自换黄色衣冠,告眾曰:教主者,世世呼毕尔罕,以救人民。后道於西藏之噶尔丹寺,此為黄教之始...

《佛学辞典》 / 402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六聚戒名义

聚者,集也。由众生罪有重轻故,佛制诸戒,结罪不一,因随其重轻,集分六类,故云六聚也。 一、波罗夷,梵语波罗夷,华言弃。谓犯此罪者,永弃于佛之外也。又云极恶。释义有叁:一者由犯此戒,道果无分;二者不与僧中共住;叁者舍此身已,当堕地狱;故名极恶。 二、僧伽婆尸...

《三藏数》 / 435字 / 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荼吉尼

Ḍākini,又作荼枳尼、拏吉儞、吒枳尼。夜叉鬼之一类,有自在之通力。六月前知人之死,取其人之心臟食之。使修其通力云:是外道邪之一种,四门神供之一神也。慧琳音义叁十五曰:「荼枳尼,梵语。则鬼之总名,能魅人,与人通者也。」日经疏四曰:「荼吉儞,世间小术。亦於...

《佛学辞典》 / 604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阿密哩多军荼利明王

译曰甘露瓶。常略名军荼利明王,五明王之一。见[军荼利]条。

《佛学辞典》 / 27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六成就

六成就者,如是我闻等六事,乃诸经之通序也。佛将入灭,阿难问云:世尊灭后,诸经之首,当安何语?佛答言: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为某众等。盖言佛所说,以此六事和合,方能成就,故名六成就。(梵语阿难,华言庆喜。) 一、信成就,信如是也。言如是者,乃诸经之...

《三藏数》 / 456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二鸟

迦提或鸳鸯之雌雄二鸟,常同游而不相离,以喻常与无常。苦与乐,空与不空等事理之二,常相而不离也。南本涅槃经鸟喻品曰:「鸟有二种:一名迦邻提,二名鸳鸯,游止共俱,不相捨离。是苦无常无我等亦復如是,不相离。」章安会疏八曰:「云双游者,生死具常无常,涅槃亦尔。...

《佛学辞典》 / 157字 / 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叁种鬼神魔

魔能现诸形相,恼乱行人,障蔽禅定;若不预善分别,以祛除之,则使魔其便,身心恐怖,有妨精进,而道业难成矣。 一、精媚鬼,谓精神变化厌媚于人也。以十二时中子鼠、丑牛等兽为种种相,或作少男少女,老宿之形,及可畏等相,恼乱行人,各当其时而来。善须别识。若多卯时来者...

《三藏数》 / 534字 / 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九十五种外道与九十六种外道

经论中举西域外道之总数有九十五种与九十六种之二说。九十六种者,六十华严经十七曰:「令一切眾生如来幢,摧灭一切九十六种诸邪见幢。」央掘摩罗经四举往昔自佛慧比丘生种种之苦行外道,其结文曰:「如是九十六种,皆因是比丘种种形类,起诸妄想,各自生见。」增一阿含经二十曰...

《佛学辞典》 / 922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逆流十心

谓修行之人,由前顺流十心,昏倒造恶,积集重累,生死浩然,而无际畔;今欲忏悔,应当逆此罪流,用十种心,翻除恶也。 一、深信因果,谓修行之人,先须正信因果,业种虽久,终不败亡。岂有自作,他人受果?是以深信善恶果报,不生疑惑。以此翻破拨无因果之心也。 二、生重惭...

《三藏数》 / 604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成就使者能办事分第五

尔时圣观自在菩萨。复说使者能办事。此之使者是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罥索王神咒之使。若欲驱使。应以彩色及㲲布帧上。画使者形又作药叉童子像。头发直竖如盛火焰。面目瞋怒绿眼平鼻。形貌赤色身服赤衣。口出四牙二上二下。其舌于口或入或出。一手持剑一手执索。严身之具皆悉周备...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 /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奉诏译 / 449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二宗

空宗与性宗。此於相宗之外,又於性宗中分别者也。就经论上而言,则般若经四论已上,就八宗上而言。则叁论已上,均显寂灭之真性,宜统名性宗,然此中以阳破诸相為主,而阴显真性,直有显示真性之二门,遮詮与表詮之相违,前者名空宗,后者正名性宗。以之料简八宗,则叁论之一宗...

《佛学辞典》 / 952字 / 5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叁途对叁毒

一、火途对嗔忿,火途地狱道也。谓其处受苦众生,常为镬汤炉炭等热苦所逼,故四解脱经称为火途。盖由众生无慈悲心,常怀嗔忿,致感斯报。故云火途对嗔忿。 二、刀途对悭贪,刀途饿鬼道也。谓其处受苦众生常受刀杖驱逼等苦,故四解脱经称为刀途,盖由众生无惠施心,常怀悭贪...

《三藏数》 / 201字 / 5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七十四、 禅度无极者云何?端其心,壹其意,合会众善,内着心中,意诸秽恶,以善消之。凡有四禅:一禅之行,去所贪爱五妖邪事,眼睹华色心为淫狂,去耳声、鼻香、口味、身好,道行之志必当远彼。又有五盖:贪财盖、恚怒盖、睡眠盖、淫乐盖、悔疑盖。有道无道,有佛无佛,有经无...

《六度集经》 / 721字 / 5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佛说不空罥索陀罗尼仪轨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净居天中。与诸天众净居天王。伊首罗天王魔醯首罗天王。梵天王帝释天王及诸天众。宝莲华师子之座而说妙。逾如日光照明一切。尔时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欢喜踊跃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恭敬。礼佛足已整理衣服。长跪叉手前白佛言。世尊。我有陀罗尼。名不空罥...

《佛说不空罥索陀罗尼仪轨经》 / 4525字 / 5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七贤

又曰七方便位。亦曰七加行位。小乘见道以前之修行位也。总称见道以前為贤位,见道以后為圣位。贤位中有七位:一、五停心观,二、别相念住,叁、总相念住,谓之叁贤位,四、煗,五、顶,六、忍,七、世第一,谓之四善根。此中有通别二名,通者,皆称為七贤,皆称為加行位。...

《佛学辞典》 / 218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轨则也,界有性、分二义。若约事说,界是分义,谓随事分别故也;若约理说,界是性义,谓诸性不能变易故也。以此性、分互相交络,则成理事无碍界。以理融事,一一融通,则成事事无碍界也。 一、事界,谓诸众生色心等,一一差别...

《三藏数》 / 235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通教十地

通教,四教中之一也。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云通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干慧地,谓叁乘之人,初居外凡位时,未真空理水所润,故名干慧地。(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外凡者,谓心居理外也。) 二、性地,谓叁乘之人,居内凡位时,...

《三藏数》 / 868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四藏

四藏者,经、律、论、咒也。以其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名藏也。 一、经藏,经藏者,如来所说一藏,小乘诸经也。经,也、常也,十界同遵,谓之。叁世不易,谓之常。又云契经,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

《三藏数》 / 267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