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4 条搜索结果

佛名经

藏中有数部:一、元魏菩提流支译之佛名经十二卷,举一万一千九十叁尊。二、失译人名之佛名经,叁十卷。叁、隋闍那崛多译之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八卷。四、失译人名之叁劫叁千诸佛名经叁卷。五、隋那连提耶舍译之百佛名经,一卷。此中第四之叁劫叁千诸佛名经,略称為叁千佛...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佛说八部佛名经》

毘伽罗

Vyākaraṇa,新译曰毘耶羯刺諵,又云毘何羯唎拏。译曰声明记论。关於五明中声明,即语学之俗书总名也。慈恩寺传叁曰:「印度梵书名為记论,其源无始,莫知作者。每於劫初,梵王先说,传授天人。以是梵王所说,故曰梵书。其言极广,有百万颂,即旧译云毘伽罗论者是也。然其音不正。...

《佛学大辞典》 / 1271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门

二门者,盖言华严一经,而具显行布、圆融二门,皆能通入法界也。 一、行布门,谓经中广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四十二位法门,行列分布,令诸菩萨修行证入,从浅至深,次第不同,故名行布门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

《三藏法数》 / 342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通教十地

通教,即四教中之一也。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云通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干慧地,谓叁乘之人,初居外凡位时,未得真空理水所润,故名干慧地。(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外凡者,谓心居理外也。) 二、性地,谓叁乘之人,居内凡位时,...

《三藏法数》 / 868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日冷十叁缘

一缘,谓须弥山,佉阤罗山,二山中间,有水,广八万四千由旬,其水生优钵罗等杂华,互相照触,日光为之生冷。(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梵语优钵罗,华言青莲。) 二缘,谓佉阤罗山,伊沙阤罗山,二山中间,有水,纵广四万二千由旬,其水生诸杂华,互相照触,...

《三藏法数》 / 564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校量数珠功德

有二:一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之略称。一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一卷,唐宝思惟译。此二為同本,校量数珠之体质而以菩提子為至极者。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

叁十五佛

佛说决定毘尼经说犯五无间业者宜於叁十五佛之边至心懺悔。叁十五佛者:一释迦牟尼佛、二金刚不坏佛、叁宝光佛、四龙尊王佛、五精进军佛、六精进喜佛、七宝火佛、八宝月光佛、九现无愚佛、十宝月佛、十一无垢佛、十二离垢佛、十叁勇施佛、十四清净佛、十五清净施佛、十六婆留那佛、...

《佛学大辞典》 / 273字 / 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功德

谓檀越之人。见象器笺。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如来藏

真如在烦恼中,谓之如来藏,真如出烦恼。谓之法身。依佛性论如来藏品,藏有叁义:(一)所摄之义,真如立於眾生之位则含和合不和合之二门,為和合门者生一切之染法,為不和合门者,生一切之净法,一切染净之法,皆摄於如来之性,即真如,故云如来藏。易言之则真如摄一切法。如来藏...

《佛学大辞典》 / 627字 / 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八佛

一东方难降伏世界之善说称功德如来,二东方无障碍世界之因陀罗幢星王如来,叁东方爱乐世界之普光明功德庄严如来,四东方普入世界之善斗战难降伏超越如来,五东方净聚世界之普功德明庄严如来,六东方无毒主世界之无碍药树功德称如来,七东方侧塞香满世界之步宝莲华如来,八妙音明世...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法身

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证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為法身也。以叁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為理智显现,有為(...

《佛学大辞典》 / 991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归五戒功德

佛说叁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千世界

一、小千世界,谓一日一月绕一须弥山照四天下,山腰是四天王天所居,山顶是叁十叁天所居,此天之上,有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此名一世界。如此一千世界,一千日月,一千须弥山,一千四天下,一千四天王天,一千叁十叁天,一千夜摩天,一千兜率天,一千...

《三藏法数》 / 465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八万四千尘劳

八万四千尘劳者,尘即染污之义,谓种种邪见烦恼,能染污真性也。劳即劳役也,谓众生被邪见烦恼,劳役不息,轮转生死,无有尽时。论其尘劳,根本不出十使。于十使中,随以一使为头,则九使为助,遂成一百;约叁世各有一百,共成叁百;而现在世一百时促,不论相助,于过去、未来二...

《三藏法数》 / 329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百亿比丘

见[守笼那]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高丽藏

高丽国彫刻之大藏经也。又称丽藏,高丽本,丽本或鲜本。案高丽藏经,如前后凡有叁幅:一、显宗二年為退治契丹兵之难发愿而刻者。二、為文宗朝所刻者。叁為高宗二十四年為蒙兵退散祈愿而刻者。显宗之板本,据义天之诸宗教藏雕印疏所言,為五千轴。藏於符仁寺。高宗二十年,為蒙兵所...

《佛学大辞典》 / 439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种法身

一、法性生身,谓此法性,体本圆常,该通万有,如来之身,由此出生,故名法性生身。 二、功德法身,谓如来以万行功德为因,而成法身之果,故名功德法身。 叁、变化法身,谓如来法身,无感不形,无机不应,如千江月,随水现影,影虽有殊,月本是一,故名变化法身。 四、虚空法...

《三藏法数》 / 195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阿修罗界

阿修罗之世界。叁界义曰:「若依十地经妙高山(须弥山)北,大海下,过二万一千由旬有罗睺阿修罗王宫,次下二万一千由旬有勇健宫,次下二万一千由旬有华鬘王宫,次下二万一千由旬有毘摩质多罗王宫。若依起世经,须弥东西面,去此一千由旬外有毘摩质多罗宫,纵横八万由旬。又云修罗...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功德

功德之聚魄。佛之德称。涅槃经叁十二曰:「右膝着地,以偈讚佛。如来无量功德聚,我今不能广宣说。」浴佛功德经曰:「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聚。」讚阿弥佛偈曰:「斯等宝林功德聚,一心合掌头面礼。」大日经疏五曰:「制底,翻為福聚,谓诸佛一切功德聚在其中。是故世人為...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无諍念王

阿弥陀如来因位為转轮王时之名也。悲华经二曰:「往昔善持劫时有世界,名删提嵐,有转轮王名无諍念,有一大臣名宝海梵志,是梵志生一子,名宝藏。后出家成菩提,号宝藏如来。如来广為无諍念王说法,王请如来及诸圣眾叁月供养,王有千子,王及千子如是供养满二百五十岁。时宝海梵志...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峨眉山

四大名山之一。在四川峨眉县西。两山相对如蛾眉,故有此称。一名大峨山,与中峨小峨相连故,合称叁峨。周迴千里,有石龕一百二十,大小洞四十。山顶有寺号光相寺。為普贤菩萨示现之灵场,因而着名。方舆记所谓:「自白水经八十四盘山,径如线,登躋六十里而至寺」是也。五杂俎四曰...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浴佛功德

一卷,唐义净译。说浴佛之方规及功德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浴佛功德经》

一实圆顿

讚嘆法华之教旨也。谓一实之理,具圆顿之功德,圆顿者,言圆满顿速之义。為功德圆满,成佛顿速也。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功德天品第十三

尔时功德天白佛言。世尊。是说法者。我当随其所须之物。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及余资产供给是人无所乏少。令心安住昼夜欢乐。正念思惟是经章句分别深义。若有众生。于百千佛所种诸善根。是说法者为是等故。于阎浮提广宣流布是妙经典令不断绝。是诸众生听是经已。于未来世无量百千那由...

《合部金光明经》 / 北凉三藏昙无谶译 / 1155字 / 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入我我入

如来叁密入於我,我叁业入於如来,即如来之叁密与眾生之叁业彼此相应互入,因而具足一切诸佛之功德於吾身也。是谓之叁平等。以是称為叁平等观。秘藏记本曰:「真言印契等故,引入诸佛於吾身中,是曰入我。引入吾身於诸佛身中,是曰我入。入我我入故诸佛之无数劫中所修集功德具足我...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称赞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功德品第十

尔时尊者舍利子。前白佛言。世尊。所有十方世界。贤劫诸菩萨众。现于诸佛世尊所修梵行者。彼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于是诸菩萨众中。常随何等菩萨之后。佛言。舍利子。止止此是不思议行。世间天人于菩萨行。不生信者返招迷乱。若有众生。为善知识所摄受者。即于是中闻已净信不生惊怖...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奉诏译 / 512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香海

香水之海。围绕须弥山之内海,尽香水也。此有二:一莲华藏世界之香水海。华严经八曰:「彼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有大莲华。」探玄记叁曰:「為异彼染士咸烈海故,云香水海也。」更有一,為娑婆世界之香水海。俱舍论十一曰:「...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逆

一、杀父母,谓父母养育,恩同天地,为子者,当竭力孝养奉事,以报其恩,况行杀逆;若行此事,是为逆罪,即堕地狱。四分律云:若杀父母者,不许出家受具足戒也。(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 二、破和合僧,谓比丘集众行布萨时,和合作法,若后来者,当随顺寂默,或当出避。...

《三藏法数》 / 477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华严九会说

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也。梵...

《三藏法数》 / 1259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分别功德

尔时大会,闻佛说寿命劫数长远如是,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得大饶益。于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复有千倍菩萨摩诃萨,得闻持陀罗尼门;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乐说无碍辩才;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

《妙法莲华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 3216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

二空

一、人空,又名我空,生空。人我空无之真理也。凡夫滥计五蕴為我,强立主宰以引生烦恼,造种种之业,佛欲破此计,為说五蕴无我之理,二乘悟之入於无我之理,谓之人空。二、法空,诸法空无之真理也。二乘之人,未达法空之理,计五蕴之法实,而不免一切之所知障,佛為之说五蕴之自性...

《佛学大辞典》 / 712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优婆毱多

U agu ta,又作优婆鞠多,优婆掘多,优波毱多,鄔波毱多,优婆毱提,鄔波级多,乌波屈多,乌波毱多,优波毱多等。译曰大护,近藏,近护,小护等。阿育王经七曰:「优波毱多,翻大护也。」西域记四曰:「鄔波毱多,此云近护。」毘奈耶杂事四十曰:「鄔波笈多,此云小护。」俱舍宝...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明山

在浙江寧波。指要钞详解一曰:「四明乃庆元府南面山名,有峰最高。四六在上,每澄霽望之如户牖,相传谓之石窗。谓四畔通日月星辰之光故云四明。」大明一统志曰:「浙江寧波四明山,在府城西南一百五十里,周迴八百里,跨绍兴台州之境。二百八十峰,其巔五峰绝高,形如芙蓉。」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玄奘

唐大慈恩寺玄奘叁藏,姓陈,偃师人,俗名褘。兄长捷,先出家,在洛阳净土寺。师十叁岁,亦入净土寺出家,就慧景听涅槃经,於严法师受摄大乘论,令名夙着。 武德元年,与兄共入长安,寻赴成都,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毘曇,就震法师听讲发智论,五年受具足戒,又习律部。既而往...

《佛学大辞典》 / 1172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元藏

元代所刻之大藏经也。又曰元本。刻於杭州路餘杭县白云宗南山大普寧寺。以思溪福州二本校勘之。始於元世祖至元十四年,至至元二十七年而雕造竣功。总计一千四百二十二部,六千一十七卷,五百五十八函。其中有大乘经五百二十八部,二千一百七十四卷。小乘经二百四十二部,六百二十一...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十八愿

阿弥陀如来於因地為法藏比丘时,在世自在王佛所建立之誓愿也。无量寿经上说之。是為由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选择摄取之大愿,故谓之选择本愿。其一一愿名,诸师所说不同。 据日本望西楼了慧之无量寿经钞言,第一无叁恶趣愿,第二不更恶趣愿,第叁悉皆金色愿,第四无有好丑愿,第五宿...

《佛学大辞典》 / 498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达磨

Dharma,又作达摩、达麼、驮摩。译曰法。轨则之义,轨持之义也。义林章六本曰:「达磨,名法。方广经云:轨则,名法。成唯识云:法谓轨持。能持自相轨生解故。涅槃经说:法,名不觉。 又(人名)Bodhidharma,具名菩提达磨,译曰道法。南天竺之剎帝利种也。父王曰香至。磨為其第...

《佛学大辞典》 / 380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华严五周因果

一、所信因果,谓华严第一会,菩提场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自第一卷至第十一卷,共六品。前五品,显舍那依正果德;后一品,明佛本因,令人信乐,故名所信因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成道说法之处,故云菩提场。六品者,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叁昧品、世界成就品...

《三藏法数》 / 859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大乘五位

一、资粮位,谓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以福德智慧为助道资粮,故名资粮位。(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嗔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着行、尊重行、善法行、...

《三藏法数》 / 431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追荐

又曰追善。追荐者為死者追荐福之义,追善者為死者追修善事之义,追荐為典语,追善為俗字。又曰追福,追修,追严等。盂兰盆经宗密疏上曰:「逐搜索圣贤之教,虔求追荐之方。」梵网经下曰:「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律,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又曰:「父母...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回向

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起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叁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叁、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梵行,等入法界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谓由前修十行,神通满...

《三藏法数》 / 896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瞻匐

又作薝葡,香树名。见瞻婆条(CBETA註:疑為见[瞻波]条)。维摩经观眾生品曰:「如人入瞻匐林,唯嗅瞻匐,不嗅餘香。如是若入此室,但闻佛功德之香,不乐闻声辟支佛功德香也。」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素法身

谓唯有法身之现体而功德不具者,天台所谓理即佛,叁恶道之眾生是也。四教仪曰:「今虽然即佛此是理佛,亦是素法身无其庄严,何关修证者也。」是集注下曰:「无缘了功德庄严,法身体素,天龙之所忽劣。」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百劫

小乘之菩萨,终叁大阿僧祇劫之行而至等觉之位,於此位而犹应种百大劫间至佛果感叁十二相之福业也。故菩萨修行之年时曰叁祇百大劫。而大乘之菩萨,自初兼修福智之二业,故於叁大阿僧祇劫之外,不别要百劫之修福。小乘之说,於百劫之初翘足七日间以一偈讚嘆弗沙佛,由此功德超越九劫...

《佛学大辞典》 / 273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如来无过功德品之四

“大王当知!沙门瞿昙毕竟成就四无所畏。” 王言:“大师!何者如来四无所畏?” 答言:“大王!所谓一切智无畏、漏尽无畏、障道无畏、尽苦道无畏。 “大王当知!一切智无畏者,沙门瞿昙悉以觉知一切诸法。若诸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言:“沙门瞿昙不能觉知一...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4593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8日

朝鲜之佛教

叁国佛教略史曰:「世尊灭后一千叁百餘年,当西洋纪元后四百年代(佛教入汉叁百餘年),秦主苻坚遣沙门顺道送佛像经文於高勾丽。是為朝鲜佛教之始。时高丽王小兽林二年也。王受之。越叁年,始创肖门寺以置顺道。是為佛寺之始。」又曰:「朝鲜之佛教,现所存者有二派:一渐派,又名...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黑闇女

涅槃经十二曰:「姊云功德天,授人以福,妹云黑闇女,授人以祸。此二人常同行不离。」功德天又曰吉祥女,黑闇女又云黑耳女。见[黑耳]条。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具足戒

為比丘,比丘尼当受之戒,别解脱戒中之至极也。比丘為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為五百戒(实為叁百四十八戒),比丘之二百五十戒,為四波罗夷,十叁僧残,二不定,叁十捨堕,九十波逸提,四提舍尼,百眾学,七灭諍。比丘尼之叁百四十八戒,為八波罗夷,十七僧残,叁十捨堕,一百七十八波...

《佛学大辞典》 / 453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食叁德

经云:诸优婆塞为佛及僧办诸食具,种种备足,皆是旃檀沉水香薪八功德水之所成熟,其食甘美,有叁德焉。(梵语优婆塞,华言近事男。梵语旃檀,华言与药,能除病故。八功德者,一澄净、二清冷、叁甘美、四轻软、五润泽、六安和、七饮时除饥渴等、八长养诸根也。) 一、清净,谓奉...

《三藏法数》 / 186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八道

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种行愿

普贤菩萨于华严会上逝多林中,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如来功德,十方诸佛,经刹尘劫,说不能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也。(普贤者,德周法界曰普,调柔善顺曰贤。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逝多,华言胜林。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

《三藏法数》 / 814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力

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与法界力,周徧眾生界。」以此偈中说叁力故称為叁力偈:一、我功德力,即自身之修行,是自缘也。二、如来加持力,即如来之加持,是他缘也。叁、法界力,自心所具之佛性,是内因也。此内外自他之因缘和合而成办业事。大日经疏十一...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优婆鞠多

U agu ta,又作优婆鞠多,优婆掘多,优波毱多,鄔波毱多,优婆毱提,鄔波级多,乌波屈多,乌波毱多,优波毱多等。译曰大护,近藏,近护,小护等。阿育王经七曰:「优波毱多,翻大护也。」西域记四曰:「鄔波毱多,此云近护。」毘奈耶杂事四十曰:「鄔波笈多,此云小护。」俱舍宝...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称念三宝功德缘起

昔者如来出现于世,乃为父王及诸大众演说观佛三昧法门,如来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作黄金色无量光明。是时会中五百释种,观佛身相犹若灰人羸婆罗门,见已号哭自拔头发,举身投地口鼻吐血。如来见之乃安慰曰:“汝勿号哭!吾为汝说。过去有佛名毗婆尸,入涅槃后于像法中,有一长...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1010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

出家功德缘起

佛在世时,王舍城中有一长者,名曰福增,年过百岁齿衰力屈,家中大小无不生厌。闻说出家心生欢喜,功德无量譬喻不及,出家之利,高于须弥,深于巨海,广于虚空。所以然者?由出家故方得成佛,三世诸佛未有不因舍家出家成佛者也。是时长者来诣佛所欲求出家,值佛游化,即便往至舍利...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1082字 / 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

九山八海

谓须弥山等九山与周於各山间之八海也。是盖印度世界建立说所表之山海总数,以须弥山為中心,其周围有游乾陀罗等八大山,成列迴绕,而山与山之间,各有一海水,故总為九山八海。 据起世经一长阿含经十八等,所谓九山者:一、须弥Sumeru,二、佉提罗Khadiraka,叁、伊沙陀罗Iṣādhar...

《佛学大辞典》 / 1204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多闻部

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二百年顷自大眾部中分出之派。从部主之德而名。宗轮论述记曰:「广学叁藏,深悟佛言。从德為名,名多闻部,当时律主具多闻德也。」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迦湿弥罗城结集

小乘经典第四期之结集,為说一切有部所传。有两说:一佛灭后四百年,集五百罗汉与五百菩萨,迦旃延罗汉為上座,马鸣菩萨為笔者,造阿毘达磨之毘婆沙一百万偈。一佛灭后四百年,当健陀罗国迦腻色迦王时集五百罗汉,世友菩萨為上首,造鄔波第鑠论十万颂,以释经藏,造毘那耶及阿毘达...

《佛学大辞典》 / 639字 / 4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菩萨功德分第三十四

佛言。阿弥陀佛刹中诸菩萨众。容貌柔和相好具足。禅定智慧通达无碍。神通威德无不满足。深入法门得无生忍。诸菩萨道究竟明了。调伏诸根身心柔软。安住寂静尽般涅槃。深入正慧无复余习。依佛所行七觉圣道。修行五眼照真达俗。辩才总持自在无碍。善解世间无边方便。所言诚谛深入义味...

《佛说大阿弥陀经》 / 512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

帝释宫

帝释天之宫殿,在善见城内,名殊胜殿。俱舍论十一曰:「於山顶中有宫名善见,面二千半,周万踰缮那。金城量高一踰缮那半,其地平坦,亦真金所成。俱用百一杂宝严饰。地触柔软,如妒罗绵。於践躡时,随足高下。是天帝释所都大城,於其城中有殊胜殿,种种妙宝,具足庄严,蔽餘天宫,...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女

如来为诸众生但欣生恶死,而不知出离之方,故以二女喻之。盖二女行止共俱,不相弃舍。亦犹生必有死,死必有生,未尝暂离也。 一、功德天,经云:如有女人,入于他舍,主即问言:汝字何等?答言:我身即是功德大天。又问:为何所作?答言:我所至处,能与种种金银等宝。闻已欢喜...

《三藏法数》 / 365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功德

功德之深广,譬如海也。八十华严经七曰:「智慧甚深功德海,普现十方无量国。」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曼荼罗

Maṇḍala,又作曼陀囉、满荼逻、漫怛罗、蔓陀罗、曼拏罗。略云曼拏、曼荼。新旧之译有种种,旧译多曰坛,又云道场,新译多曰轮圆具足,又云聚集。此中就体而言,以坛或道场為正意,就义而言,以轮圆具足或聚集為本义。即筑方圆之土坛安置诸尊於此,以祭供者,是為曼陀罗之本体,而...

《佛学大辞典》 / 929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六种性

种性者,种别性分也。种即种子,有发生之义。性即性分,乃自分不改之义。璎珞经对别教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而论,故有六种性。然性通六位种局在因,故前之四位名种;等觉虽在因,然胜前,得称为觉,故不言种也。(局在因者,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皆属于因...

《三藏法数》 / 513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分法身

以五种功德法成佛身,故曰五分法身。小乘以之為叁身中之法身:一、戒,谓如来口意叁业离一切过非之戒法身也。二、定,如来之真心寂静,离一切妄念,谓之定法身。叁、慧,如来之真智圆明,观达法性,谓之慧法身。即根本智也。四、解脱,如来之心身,解脱一切繫缚,谓之解脱法身。即...

《佛学大辞典》 / 390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八支

支即支分也。如树,根茎是一,枝条有异。禅中支义亦尔。谓色界初禅有五支,二禅四支,叁禅五支,四禅四支,共为十八支也。初禅天定五支: 一、觉支,初心在缘名觉,谓行者在欲界,依未到地,发初禅色界诸净色法,触欲界身根,心大惊悟,即生身识,觉此色触也。(未到地者,谓在...

《三藏法数》 / 899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放钵经

一卷,失译,即普超叁昧经奉鉢品之别译也。二百天子欲退大心,佛化作一人持百味饭食使献佛,佛即置鉢於地下入地中,至赖毘罗耶佛剎悬空中,使诸弟子索之,不得,最后,文殊师得索之,还献佛所,赖毘罗耶佛因為诸弟子说诸菩萨在娑婆世界行苦道,二百天子闻之,遂发大心。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佛说放钵经》

十八不共法

不共法者,谓诸佛之智内充,无畏之德外显,一切功德智慧,超过物表,不与凡夫二乘及诸菩萨共有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身无失,谓佛从无量劫来,常用戒、定、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诸功德满足,故一切烦恼俱尽,是名身无失。(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三藏法数》 / 820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总持功德赞说譬喻无尽品第二十四之二

尔时贤王天子白佛言。世尊。一切法无摄受无我无取无续无断。然以方便随宜所作。诸勤行者。以正方便现前得法。世尊。譬如大水积于地下。须假人力勤行施作。或开以坑或凿以井。由勤力故方获其水。若无坑井水乃何得。勤行方便之者。亦复如是。以勤力故于一切处胜智通达。若无勤力智从...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1103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随喜功德

难胜地摄定波罗蜜伽陀 所有声闻众功德,布施持戒观照行, 不及菩萨发一心,随喜福蕴之少分。 所有俱胝那由他,无边佛刹千俱胝, 过去现在佛说此,法宝为断一切苦。 先发最上菩提心,至成正觉及入灭, 彼量所有佛功德,咸成方便波罗蜜。 及彼声闻学无学,有漏...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 338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

半託迦

Panthaka,又曰半他迦,槃陀迦,般陀,槃特。罗汉名。译曰路边生,又曰路。有兄弟二人,兄為大路边生,或曰大路。弟為小路边生,或曰愚路。以其皆於路上所生也。兄聪明,弟愚钝,然皆出家,证罗汉果。善见律十六曰:「般陀,汉曰路边生。般陀之母,為大富长者女,与其家奴通,逃於...

《佛学大辞典》 / 342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不分

小乘经典第一期之结集,有分窟内窟外二部者,亦有不分者。不分之说,如阿育王传四曰:「迦叶与[五百罗汉]同至毕波罗窟,先使阿难结集修多罗藏,次使优波离结集毘尼藏,后迦叶自结集摩得勒伽藏。」(取意)。十诵律六十曰:「大迦叶与五百比丘共安居王舍城外精舍,先使优波离结集毘...

《佛学大辞典》 / 943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佛小相光明功德品第三十

尔时佛告宝手菩萨言:“如来、应供、等正觉有随形好,名曰海王,彼出光明,名曰明净,七百万阿僧祇光以为眷属;又菩萨摩诃萨于兜率天,放大光明,名曰幢王,普照十世界微尘数刹,遍照彼处地狱众生,灭除苦痛,令彼众生十种眼、耳、鼻、舌、身、意,诸根行业皆悉清净,彼诸众生见光...

《大方广佛华严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 2751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4日

一大叁千世界

一世界之中央,有须弥山,此四方之大海中有四大洲,此大海之外,以铁围山围绕之,如是谓之一小世界。合一千一小世界,谓之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谓之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谓之大千世界。夫以一小世界為单位数,则一大千世界之数為一○○○○○○○○○也。其成立及破坏,无不相...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莲华夫人

杂宝藏经一曰:「过去久远时,雪山有一仙人,名提婆延,婆罗门种。婆罗门法不生男女,不得生天。此婆罗门常於石上小便,精气流堕石宕,一雌鹿来舐小便处,便有娠。月满,诣仙人窟下生一女子。莲华裹其身,自母胎出,端正殊妙。仙人知是己子,取而蓄养。渐长大,脚蹈地处,皆出莲华...

《佛学大辞典》 / 502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烧香

五种供养及六种供养之一。世諦所释,则為拂邪气,请神灵。第一义諦所释,则為使所修之功德,周徧一切处。陔餘丛考叁十叁曰:「李相之贤已集,因谓烧香始於佛图澄。襄国城堑水源暴竭,石勒问澄,澄曰:今当勅龙取水。乃烧安息香,咒数百言,水大至云。然烧香实不自此始。叁国志孙策...

《佛学大辞典》 / 396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韦陀

Veda,又作围陀,毘陀,皮陀等,新称吠陀,吠駄,薜陀,鞞陀等。译曰明智,明分等。婆罗门所传经典之名也。明实事,发生智慧故名,大本别為四分。 西域记二曰:「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曰毘陀,讹也。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叁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

《佛学大辞典》 / 1100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海导师喻菩萨十种善法

大海浩瀚无边,须凭人导引,乃能顺济。然诸商众,自非一心敬信其言,随所指示,则何以获安隐而致利益哉?菩萨于生死大海,作大导师,令诸有情,皆得远离险难恶趣,证入真空涅槃,故以海导师为喻。(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得他信许,菩萨于一切善法悉能了悟,精进勤修,为...

《三藏法数》 / 767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方便

一、细作方便,方便犹善巧也。谓欲破众生执着色身之相,故佛假喻,微细分析,善巧而说。如金刚经云:叁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宁为多不等。意谓由微尘而成世界,世界本来不实;因四大而成色身,色身本来是假,是名细作方便。(叁千大千世界者,一须弥山、一日月、一四天下、一帝释...

《三藏法数》 / 248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百戒

比丘尼具足戒之大数也。大爱道比丘尼经上曰:「佛告比丘尼裘曇弥:汝行十戒如法,则有大戒,名具足,真諦行之,疾得作佛。凡有五百要事。」毘尼母经八曰:「比丘二百五十法,比丘尼五百法。」药师如来本愿经曰:「比丘尼受持五百戒。」此外经论说五百者颇多。然检诸律,未明示五百...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迦絺那

Kaṭhina,又作迦提,羯絺那。衣名。译曰坚实,功德。比丘九十日安居行终后,人所供养之衣,此衣依安居之功,有五种之德,故名功德衣。五德者,一受此功德衣上不行作法(一云说净作法),畜餘分之衣,亦无罪(寻常以為长衣戒禁之)。二叁衣之中,不携一衣,经一宿亦无罪(寻常以為...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种不思议法

思即心思,议即口议。谓十种法皆不可心思口议也。 一、最胜身相不思议,谓如来身相,最胜清净,积集无量福智,严具一切胜妙功德,如大圆镜,现众色像,如虚空界,普摄一切,令诸众生,超越分别,离诸疑悔,信解清净,发希有想,故名最胜身相不思议。 二、妙好音声不思议,谓如...

《三藏法数》 / 779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念

谓于佛等十境,起修十念,摄伏乱心,勿使妄动;则正念现前,佛道可期矣。 一、念佛,谓于如来相好功德,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佛。 二、念法,谓诸佛教法,为修行之轨则,能除爱欲尘劳诸结使缚,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法。(结使者,谓一切惑业缠结,而能驱...

《三藏法数》 / 557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百由旬

法华经说越五百由旬之险难而有宝所。化城喻品曰:「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若有多眾欲过此道至珍宝处。」天台谓凡圣同居土為叁界之果报,故以之為叁百由旬,方便有餘土為四百由旬,实报无障碍土為五百由旬,超之即有宝所,即究竟之常寂光土也。嘉祥以叁界為叁百...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右绕佛塔功德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余无量众俱,前后围绕。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以偈请曰: 大威德世尊,愿为我等说, 右绕于佛塔,所得之果报。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右绕于佛塔,所得诸功德, 我今说...

《右绕佛塔功德经》 / 大周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等奉制译 / 1290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9日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为欲利益诸有情故。以大悲心告诸大众言。汝等善听我今演说。受持数珠校量功德获益差别若有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速求诸法得成验者。其数珠法应有如是须当受持。若用铁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五倍。若用赤铜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 / 大唐天竺三藏宝思惟译 / 665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8日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从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观业道众生,校量布施,有轻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是事云何?唯愿世尊,为我说之。”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吾今于忉利天宫,一切众会,说阎浮提布施,校量功德轻重。汝当...

《地藏菩萨本愿经》 /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 1075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7日

七金山

七金山者,谓山皆有金色光明故也。七重环绕须弥山外,高广形量,次第减半;如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双持山止高四万二千由旬之类是也。(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有叁等不同,上八十里,中六十里,下四十里。) 一、双持山,双持山者,谓二山相倚也。又言持双者,文互用耳。此山高...

《三藏法数》 / 359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佛说较量一切佛刹功德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法野菩提道场,坐金刚摩尼宝师子之座,有菩萨摩诃萨众周匝围绕,复有十佛刹百千俱胝那由他众听佛说法。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不思议光王,即从座起,瞻视大会诸菩萨已而白众言:“汝诸佛子,今当谛听!此娑婆世界满一大劫,较量时分,是彼...

《佛说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618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09日

真人

总称阿罗汉,亦称佛。以是為证真理之人故也。无量寿经下曰:「杀真人斗乱眾僧。」法华文句一曰:「瑞应云真人。」同疏记曰:「真是所证,证真之人,故曰真人。」玄应音义九曰:「真人是阿罗汉也,或言阿罗訶。经中或言应真,或言应仪,亦言无着果,皆是一也。」中本起经上曰:「方...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生

一、见闻生,见闻生者,谓八难众生,宿世见闻华严大经正法,不能信受,反生毁谤,故感八难之报,堕地狱中,受诸极苦。今蒙如来放足下轮相清净功德光明所照,由其宿有见闻华严大经善种,即得脱地狱苦,生兜率天,而得成道,于一生内,超登十地也。(八难者,地狱难、畜生难、饿鬼...

《三藏法数》 / 444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药师如来十二大愿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惟愿演说诸佛名号,及本昔所发殊胜大愿。佛言:东方过此十恒沙等佛土之外,有世界名净琉璃,彼土有佛,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行时,发十二大愿。(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 一愿,愿我...

《三藏法数》 / 1534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功德华聚菩萨十行品第十七之二

尔时,佛神力故,十方世界,六种震动,如来威神,法应如是:雨天华云雨、天香云雨、天末香云雨、天鬘云雨、天衣云雨、天宝云雨、天庄严云雨;又自然出天妓乐音,天妙光明普照一切,演出诸天微妙音声。如此四天下夜摩天宫说十行法,佛神力故,十方世界亦复如是。 尔时,十方各过...

《大方广佛华严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 3291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4日

黄龙派

禪七宗之一。始於临济宗第七祖石霜慈明之门弟黄龙慧南。后二百年而法统绝。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等觉

佛之异称。等者平等,觉者觉悟,诸佛觉悟,平等一如,故名等觉。智度论十曰:「诸佛等,故名為等觉。」往生论注下曰:「以诸法等,故诸如来等,是故诸佛如来名為等觉。 又大乘阶位五十二位中第五十一位之菩萨曰等觉。是菩萨之极位也。即满足叁祇百劫之修行,别教之菩萨断十一品之...

《佛学大辞典》 / 320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居士传

清彭际清着。為传五十六。列人二百二十七。附列者又七十七人。其发凡曰:「佛门人文记载,其专繫宰官白衣者,故有祐法师宏明集,宣律师广宏明集,心泰佛法金汤,姚孟长金汤徵文录,夏树芳法喜志。其以沙门為主兼收外护者,则有志磐佛祖统纪,念常佛祖通载,以及传灯录,续传灯录,...

《佛学大辞典》 / 408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种大师功德

一、戒行无失,谓比丘于如来所制戒律,常能坚守执持,无有毁犯过失,具是功德,方宜为人戒法之师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二、善建立法,谓比丘于诸戒律,善能建立一切法则,令人修学,无所违越,具是功德,方宜为人戒法之师也。 叁、善制立所学,谓比丘于律仪中当学之法...

《三藏法数》 / 248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月喻菩萨十种善法

菩萨尘缘净尽,体性圆明,慧光普照,有情归仰,咸令发菩提心,成就种智;如月天子,离诸翳染,圆明朗彻,光照一切,功德无边,故取以为喻焉。(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皆生欢喜,菩萨初出世时,令诸有情,悉得远离烦恼,而生喜乐;如月...

《三藏法数》 / 705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总持功德赞说譬喻无尽品第二十四之一

尔时寂慧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随入一切法相陀罗尼。佛言寂慧。随入法相者。即是文字无尽随入之智。谓阿字门。随入一切法故。又阿字者。是即诸法出生之门。又阿字者。是即诸法初生后际。又阿字者于一切处成办事业。随起语业。无所了知非无了知。以阿字门随入一切法故。此说是...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1070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百八叁昧

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印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法数》 / 5399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初发心菩萨功德品第十三

尔时,天帝释白法慧菩萨言:“佛子!初发心菩萨为成就几功德藏?” 法慧答言:“佛子!是处甚深!难知、难信、难解、难说、难通、难分别,虽然,我当承佛神力,具足演说。佛子!假使有人供养东方阿僧祇世界众生一切乐具乃至一劫,然后教令净修五戒,南、西、北方,四维,上、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 11587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4日

功德华聚菩萨十行品第十七之一

尔时,功德林菩萨摩诃萨承佛神力,入菩萨善伏三昧。入三昧已,十方各过万佛世界尘数刹外,各见万佛世界尘数诸佛;是诸如来,皆号功德林。时,彼诸佛告功德林菩萨言:“善哉!善哉!佛子!乃能入是善伏三昧。十方各万佛刹尘数诸佛加汝神力故,能入是善伏三昧;卢舍那佛本愿力故、威...

《大方广佛华严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 8352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4日

一位一切位

一位一切位者,谓上根之人,证一地位则具足一切地位之功德也。盖所证之位,全是法性。法性遍周恒沙功德无不含摄。是故证一地位,则一切地位功德皆悉具足也。

《三藏法数》 / 75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显无边佛土功德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摩揭陀国闲寂法林,坐妙菩提金刚坚固无量妙宝共所庄严红莲华台师子座上,与十不可说俱胝那庾多百千佛土极微尘数大菩萨俱,及诸天、人、阿素洛等无量大众前后围绕。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不可思议光王,承佛威神从坐而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 628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09日

祇园精舍兴废

法苑珠林叁十九曰:「依宣律师祇洹寺感通记云:经律大明祇洹寺基趾,多云八十顷地一百二十院。准约东西近有十里,南北七百餘步。祇陀须达二人共造,成之已后,经二百年,被烧都尽。则当此土周姬第十叁王平王叁十一年。(中略)於后五百年,有旃育迦王,依地而起,十不及一。经於百...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圣者功德林菩萨问品第七

尔时圣者功德林菩萨摩诃萨依一切法相白佛言。世尊。世尊说诸菩萨善知法相。世尊。菩萨善知诸法相者。云何名善知诸法相。世尊。菩萨能知几种法故。名为善知一切法相。而如来说菩萨善知一切法相。尔时佛告功德林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功德林。汝今乃能问佛此义。功德林。汝能为与...

《深密解脱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 1137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叁十生

十地有入住出叁者,出生功德故云叁十生。仁王经上曰:「十地皆成就,始生功德,住生功德,终生功德,叁十生功德皆成就。」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区分

结集分窟内窟外之二部,上座部家之所传也。文殊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部者:一摩訶僧祇(此言大眾。老少同会,共集律部也),二体毘履(此言老宿。淳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法藏经曰:「五百罗汉集王舍城。迦叶问云:先结集何藏?即共和云:先结毘尼藏,毘尼藏者,佛...

《佛学大辞典》 / 660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因佛性

涅槃经所说:一、正因佛性,离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也。依之成就法身之果德,故名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照了真如之理之智慧也,依之成就般若之果德,故名了因佛性。叁、缘因佛性,缘助了因,开发正因之一切善根功德也。依之成就解脱之德,故名缘因佛性,金光明玄义曰:「云何叁佛...

《佛学大辞典》 / 360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法句

谓一法也。句為章句之义。即谓绝待无為清净之法身也。天亲之净土论,分极乐国土之庄严功德為十七句,如来之庄严功德為八句,菩萨之庄严功德為四句,总為叁种功德二十九句。此二十九句之庄严,略说之,则说入一法句,且自解之曰:一法句者,清净句也。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為法身也...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地寄报

十地寄报者,谓十地菩萨,寄生诸天王等报也。昔金刚藏菩萨为众说十地菩萨修行法门,自行化他,成大功德,感报多作诸天王等,威力自在,化导众生,令修善法也。 一、阎浮提王,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欢喜地菩萨,修行初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阎浮提王,掌护正法,诸所作业...

《三藏法数》 / 1029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法师功德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摩诃萨:“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外...

《妙法莲华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 3796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

功德天品第八

尔时功德天白佛言:“世尊!是说法者,我当随其所须之物,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及余资产,供给是人无所乏少,令心安住昼夜欢乐,正念思惟是经章句分别深义。若有众生于百千佛所种诸善根,是说法者为是等故,于阎浮提广宣流布是妙经典令不断绝,是诸众生听是经已,于未来世无量百千那由...

《金光明经》 / 北凉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 1015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如来十恩

一、发心普被恩,谓如来最初发菩提心,修习胜行,成就功德,皆为普被法界群生,咸令利益安乐,是为发心普被恩。(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难行苦行恩,谓如来往昔因中,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剜身千灯、投形饲虎、雪岭亡躯,如是难行苦事,积劫行之,皆为利乐众生,是为难行...

《三藏法数》 / 1090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大

起信论以眾生心為大乘之法体,名之為大乘之义理,分為叁种之大义与二种之乘义:一、体大,眾生心之体性,真如平等,无生无灭,无增无减,毕竟常恒也。二、相大,眾生心之自性,具足大智大悲常乐我净等一切功德也。叁、用大,眾生心之体性,具足一切功德,内潜源底而薰妄心,外现报...

《佛学大辞典》 / 271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品

法华经分别功德品就如来灭后之弟子,说五品之功德。得此五品功德之位,圆教之八位,為第一之五品弟子位。同圆教之六即位,為观行即之位。天台大师,现登此位云:一、随喜品,闻实相之法而信解随喜者。经曰:「若闻是经而不毁訾,起随喜心,当知已為深心解相。」二、读诵品,更读诵...

《佛学大辞典》 / 269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修净土五念门

一、礼拜门,谓修净土之人,清净身业,面对阿弥陀如来,一心翘勤恭敬礼拜,愿生彼国,是名礼拜门。(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 二、赞叹门,谓修净土之人,清净口业,称叹如来名号功德,光明智相,如实修行,求生彼国,是名赞叹门。 叁、作愿门,谓修净土之人,清净意业,发...

《三藏法数》 / 300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观行五品位

於上示观行即之位,成就五品之功德,故云观行五品之位。五品者法华分别功德品所说:一、随喜品,二、读诵品,叁、说法品,四、兼行六度,五、正行六度也。天台大师居於此位云。四教仪曰:「依教修行,為观行即五品位。」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度加行

四度加行者,密法之传授,分為四番,復续之為一,皆传之法也。此事非上古之正规,乃末法之略式。四度者:一十八道,二胎藏,叁金刚,四护摩也。论其次第,其初皆為十八道,其餘叁度,次第不同。或依胎,金,护摩之次第,或依胎,护摩,金之次第,或依金,胎,护摩之次第,而授与之...

《佛学大辞典》 / 378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不共法

如来之功德与他不同。故名不共法。通论之则一切之功德悉名不共。故地持论中说百四十之不共法。今依一门说十八之不共法,而大小乘之法各异。梵Aveṇika-buddhadharma。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