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iśāsakāḥ,律部之名。译曰化地。就宗计而义翻為不着有无观。优婆毱多五弟子之一。此律主之部宗称為弥沙塞或化地部。律本名五分律。支那译有叁十卷。律藏分派五部之一也。又小乘十八部中有化地部,佛灭叁百年中自一切有部别立者。玄应音义二十叁曰:「化地部,第叁百年中从一切...
《佛学大辞典》 / 356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一、媱习因,习即数习之义。媱习因者,谓媱习交接,研磨不休,故有火光于中发动,二习交然,故有铁床铜柱八热地狱之报也。(八热者,想狱、黑绳狱、堆压狱、叫唤狱、大叫唤狱、烧炙狱、大烧炙狱、无间狱也。) 二、贪习因,贪习因者,谓贪习之心,往来计算,发于相吸,吸揽不止...
《三藏法数》 / 527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咽已下六十种好。咽已上二十种好。是为八十种好。咽下六十种。足二十抓指手足八处表里平满。两踝两膝两[阿-可+坐]两肩两腕两股两臂藏相两圆两膊两胁两腋两乳腰背心脐咽覆(悉皆妙好。是名咽下六种十好)咽上二十者。上下耳齿两唇两龂两颊两发鬓两眼两耳两鼻孔两眉两额两角。已上是名...
《法门名义集》 / 194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亦名八解脱,出禅波罗蜜) 背,谓违背。舍,即弃舍。大智度论云:背此净洁五欲,舍此着心,故名背舍。修此观故,发无漏智慧,断叁界见、思惑尽,证罗汉果,即转名八解脱也。(净洁五欲者,若欲界,色、声、香、味、触即名粗弊五欲,名为不净;若色界、无色界,色、声、香、味、...
《三藏法数》 / 948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一、衣服垢秽,谓诸天众铢衣妙服,光洁常鲜。福尽寿终之时,自生垢秽,是为大衰相也。(铢衣者,十黍重曰铢。诸天之衣,重六铢,故名铢衣。) 二、头上华萎,谓诸天众宝冠珠翠,彩色鲜明。福尽寿终之时,头上冠华,自然萎悴,是为大衰相也。 叁、腋下汗流,谓诸天众胜体微妙,...
《三藏法数》 / 212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普,遍也。门,即能通之义。谓菩萨以圆融中道,妙观通入,常住实际理地。故立此十门也。 一、慈悲普,慈能与乐,悲能拔苦。盖菩萨即于一念之中,遍观十界善恶苦乐,而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令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1131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诸法一性殊相,殊别之相,由外可见,谓之法相。维摩经佛国品曰:「善解法相,知眾生根。」大乘义章二曰:「一切世諦有為无為,通名法相。」 又法相宗之略称。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在佛曰叁达。在罗汉曰叁明。智之知法显了,故名為明,又曰智明,又曰智证明,证智之境而显了分明也:一、宿命明,知自身他身宿世之生死相,二、天眼明,知自身他身未来世之生死相,叁、漏尽明,知现在之苦相,断一切烦恼之智也(漏者烦恼)。又如次第,名為宿住智证明,死生智证明...
《佛学大辞典》 / 395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一、流转真如,流转,即运动之义。真如者,真名不伪,如名不异也。谓诸众生造作一切行业,流转生死,而真如之体,本无动摇,然亦不妨随缘转变。论云:一切行无先后性。是也。(无先后性者,谓于一切行业,不离真如之理性故也。) 二、实相真如,无虚妄相,故名实相。谓一切法中...
《三藏法数》 / 608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一、离言真如,谓真如之体,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离言说相,故名离言真如。 二、依言真如,谓真如之体,性本虚融,不碍言说,以依言说能显真如,故名依言真如。
《三藏法数》 / 72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亦名四善根,出析玄记) 此四通言加行者,谓此行人欲求见道,革凡成圣,遂起暖等四心,修四谛观,以定资慧加功用行,故名四加行。见道,即初果须陀洹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一、暖加行,暖者从喻得名。谓如人以木钻火,火虽未出,先得暖相。譬此加行位中...
《三藏法数》 / 293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又云不生不灭。 一、性净涅槃,谓诸法实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净;不染即不生,不净即不灭。不生不灭,名性净涅槃。(诸法实相者,十界因果之法,本来离虚妄相,相相皆实,故名实相。不可染、不可净者,谓实相之理,惑不能染,智不能净。不染即不生者,既无...
《三藏法数》 / 317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虚与空者,无之别称也。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此虚空有体有相,体者平等周徧,相者随於他之物质而彼此别异也。依有部之宗义分之為虚空与空界之色,以其体為虚空,以其相為空界之色。以此虚空為一无為法,数於叁无為之一而摄於法处之中,空界之色者,為眼所见之色法而摄於...
《佛学大辞典》 / 337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证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為法身也。以叁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為理智显现,有為(...
《佛学大辞典》 / 991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一、总相,谓说世间一切有为之法,皆是无常,故名总相。 二、别相,谓诸法虽皆无常,而各有别相。如地有坚相,水有湿相,火有热相,风有动相,各各不同,故名别相。
《三藏法数》 / 73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尔时佛告宝手菩萨言:“如来、应供、等正觉有随形好,名曰海王,彼出光明,名曰明净,七百万阿僧祇光以为眷属;又菩萨摩诃萨于兜率天,放大光明,名曰幢王,普照十世界微尘数刹,遍照彼处地狱众生,灭除苦痛,令彼众生十种眼、耳、鼻、舌、身、意,诸根行业皆悉清净,彼诸众生见光...
《大方广佛华严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 2751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4日南山律依凭之註疏,有五种之大部也。俱係道宣律师之撰述:一、四分律删繁补闕行事钞叁卷(分十二卷),二、四分律含註戒本疏四卷(分八卷),叁、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四卷(分八卷),四、四分律拾毘尼义钞叁卷(分六卷,后二卷今缺),五、四分比丘尼钞叁卷(分六卷)也。其中前...
《佛学大辞典》 / 369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唐道绰所判。一、圣道门,此土由凡至圣修道之教门也。除净土叁经,其餘之诸经是。二、净土门,往生弥陀净土而证圣果之教门也。叁部经之所说是。安乐集上曰:「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选择集本曰:「道绰禪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捨圣道正归净土。」教行信证六本曰:「凡就一代...
《佛学大辞典》 / 2032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一、世间般若,谓诸菩萨,唯依读诵书写,为他演说叁乘道教,劝正修行,灭除烦恼惑业,不行寂静真实般若,常行有见有相般若。如是般若,有取有着,是名世间般若。(有见有相般若,即世间之智。如劬宾大臣分阎浮提七分而能息诤,智满祖师云:正取世间之智,为般若也。) 二、出世...
《三藏法数》 / 196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一、资粮位,资粮位者,如人远行,必赍粮以为路资也。其位有叁:一、五停心,二、别相念,叁、总相念。若欲出于叁界,必以此叁种观法,而为资粮也。(五停心者,一多贪众生不净观、二多嗔众生慈悲观、叁多散众生数息观、四愚痴众生因缘观、五多障众生念佛观。别相念、总相念者,...
《三藏法数》 / 444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起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叁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叁、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梵行,等入法界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谓由前修十行,神通满...
《三藏法数》 / 896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一、息道善根发相。数息观成,入定时,自心安悦,而发善根也。二、不净观善根发相。定中起不净观,捨爱着之所而发善根也。叁、慈心善根发相。於定中起慈悲心,入深定,起清净之善根也。四、因缘观善根发相。於定中起正见,离断常之邪见,得法喜而起善根也。五、念佛善根发相。於定...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因缘生之有為法谓為事。不生不灭之无為法谓為理,即事者森罗万象之相,理者真如之体也。然如大乘中叁论宗谓理為真空,非别有理之实体。如法相宗谓理虽有实体。然惟為事之所依,依事之缘起而无何等之关係,即不障之能作因也。如华严宗谓真如之理。虽為不生不灭之无為法身,然依无明...
《佛学大辞典》 / 360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一、大化身,谓佛被大乘菩萨之机,或现八万四千相好之身,或现微尘数相好之身,满虚空中,是名大化身。 二、小化身,谓佛被小乘及人天等机,或现叁十二相,一丈六尺之身,是名小化身。(叁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
《三藏法数》 / 255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也。蕴者,积聚之义。谓由积聚色等五法,以成色身也。实相者,真如无妄之理也。即此五蕴,而是实相之理,故名五蕴实相也。 一、色蕴实相,色即质碍之义。谓色是质碍幻色,实是般若真空,即幻色而明真空,是名色蕴实相。(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二、...
《三藏法数》 / 288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梵语薄伽梵,亦云婆伽婆,名具六义。佛地论云: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如是六德义圆满,是故彰名薄伽梵。唐玄奘法师,明五种不翻中,第二多含不翻,即薄伽梵是也。(五种不翻者,秘密不翻、多含不翻、此方无不翻、顺古不翻、尊重不翻也。) 一、自在义,谓如来永...
《三藏法数》 / 456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又作九相。於人之尸相,起九种之观想也。是為观禪不净观之一种。即使贪着五欲之法,起美好耽恋之迷想者,觉知人之不净,除其贪欲之观想也。一、胀想Vyādbmātakasaṁjñā,死尸之膨胀也。二、青瘀想Vinilakasaṁjñā,风吹日曝而死尸之色变也。叁、壤想Vi adumakasaṁjñā,死尸之破坏也...
《佛学大辞典》 / 568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又曰六种释,六合释。梵语杀叁磨娑,此云六合。杀者六,叁摩娑者合也。诸法以二义已上為名者,以此六种法式,分别其名义也。唯一义之名,即不当於此释,二义之名,為判归趣何义,必须此法式。其作法,初离释二义,次合释二义,故谓之离合释,略称曰合释。一持业释Karmadhāraya,又...
《佛学大辞典》 / 719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一、发心普被恩,谓如来最初发菩提心,修习胜行,成就功德,皆为普被法界群生,咸令利益安乐,是为发心普被恩。(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难行苦行恩,谓如来往昔因中,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剜身千灯、投形饲虎、雪岭亡躯,如是难行苦事,积劫行之,皆为利乐众生,是为难行...
《三藏法数》 / 1090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在塔顶上之轮盖也。通常有九层,俗曰九轮。经律中,谓為轮相,相轮,金剎,金幢,露盘等。寄归传四曰:「制底如小粟,上置轮相,竿若细针。」见[相轮]条。 又(杂名)观佛叁昧海经曰:「佛举足时,足下千辐轮相。」谓足掌纹如千辐轮也。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忍即安忍,菩萨为化度一切众生,而诸众生虽以种种诸恶加我,悉无嗔恨,故有五种相也。 一、众生相,菩萨若被他人打骂,即观宿世流转生死之时,一切众生皆我父母师长,当生恭敬;由此观故,灭怨憎相,生亲友相,如是修于慈忍,成就众生,是为众生相。 二、法相,菩萨修慈忍时,...
《三藏法数》 / 380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惟愿演说诸佛名号,及本昔所发殊胜大愿。佛言:东方过此十恒沙等佛土之外,有世界名净琉璃,彼土有佛,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行时,发十二大愿。(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 一愿,愿我...
《三藏法数》 / 1534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佛陀以成道為中心,示现由始至终一期之相状,谓之八相成道。成道虽為八相中之一,然為八相中之主脑,故别揭成道之名。八相经论所说存没不同,而大要有二说。大乘起信论所说者,一、降兜率,先住於兜率天,在彼天四千岁。见时机熟,遂乘白象由彼天降下之相也。二、入胎,乘白象由摩...
《佛学大辞典》 / 660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十地者,谓菩萨所证之地位,一切佛法依此发生也。然地位有浅深,故始自欢喜,终于法云,分为十也。 一、欢喜地,谓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经云: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得法喜者,谓于证得之法而生喜...
《三藏法数》 / 583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一、如理智,如佛菩萨真諦之理之实智也。或名根本智,无分别智,正体智,真智,实智。二、如量智,如佛菩萨俗諦之事量之智也。或名后得智,有分别智,俗智,徧智。十八空论曰:「如理智,即是无分别智;如量智,即是无分别后智。」佛性论叁曰:「此二智有二种相:一者无着,二者无...
《佛学大辞典》 / 711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四相,即生、住、异、灭也。此之四相,乃是本觉心源,无明初起一念之相,而有四种之别。以其细微难见,故约信、住、行、向地、等觉、妙觉,从浅至深,次第觉了粗细分齐之相以明之。此之四法,起则从生至灭,觉则从灭至生,故以灭、异、住、生而为次第也。 一、十信觉灭相,十信...
《三藏法数》 / 509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天台智者大师,凡释诸经,皆立五重玄义。所谓一释名、二辩体、叁明宗、四论用、五判教相。故此法华一经,亦有五重玄妙之义也。 一、法喻为名,法即妙法,喻即莲华。妙法者,妙名不可思议,法即十界十如权实之法。良以妙法难解,假喻易彰。妙法则权、实一体,莲华则华、果同时。...
《三藏法数》 / 471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谓众生于此四法,不了虚假,而于心识之境,妄生邪见,执着取相,故名识境四相。 一、我相,谓众生于五阴法中,若即若离,计我、我所之实,是名我相。(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若即若离者,谓计即阴是我,离阴是我也。我、我所者,我即假名,我所即五阴也。)...
《三藏法数》 / 218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六粗谓由业转现叁细而生,故名六粗。(业转现,即第八藏识中初起之叁相,以其微细,故名叁细也。) 一、智相,谓依叁细中,第叁境界相,不了自心所现,妄起分别染净之相,于净境则爱,于染境则不爱,是名智相。(境界相,即叁细中之现相也。) 二、相续相,谓依前智相,分别于...
《三藏法数》 / 286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一、细作方便,方便犹善巧也。谓欲破众生执着色身之相,故佛假喻,微细分析,善巧而说。如金刚经云:叁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宁为多不等。意谓由微尘而成世界,世界本来不实;因四大而成色身,色身本来是假,是名细作方便。(叁千大千世界者,一须弥山、一日月、一四天下、一帝释...
《三藏法数》 / 248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一、无常想,想即观想,谓观诸众生及诸世界一切有为之法,迁流代谢,皆悉无常。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断生灭,是名无常想。 二、苦想,谓观五阴之身,一切有为之法,常为诸苦之所逼迫。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灭众苦,是名苦想。(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三藏法数》 / 672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印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法数》 / 5399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依梵网经之授戒法,戒和尚向受者十重禁一一说其戒相,问汝能持之否,受者答以能持,此於言下受得戒也。梵网经义疏上曰:「直说十重相,问能持不。次第答能。」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时常忆念也。法华普门品曰:「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常念者,正念也。此正念有事理之二种。事之常念者昼夜二时行住坐卧念观音之神力而不忘也。理之常念,有四教之异。藏教之常念或观自他身内外不净,叁十六物之不净充满,或从死想至白骨想之九想一一...
《佛学大辞典》 / 443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息即鼻中出入之气也。谓坐禅之人,若欲摄心入定,必先行数息之法。息有四种不同,故须拣其粗而守其细也。 一、风,谓鼻中之气,出入有声,为风。坐禅之人,若依之而数,则心散难调,故须拣而不用也。 二、喘,谓鼻中之气,虽无声相,而结滞不通者,为喘。坐禅之人,若依之而数...
《三藏法数》 / 234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心地观经一曰:「能施所施及施物,於叁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此一偈说无相之叁轮故云叁轮清净偈。布施之时诵之故又云布施偈。参照[叁轮相]条。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停者,止也。谓修此五法,以止其五种过失之心也。 一、多贪众生不净观,谓多贪欲之人,于男女身分,互相染着,须假作九想不净之观治之,令其贪着之心不起。故云多贪众生不净观。(九想者,胖胀想、青瘀想、坏想、血涂漫想、脓烂想、虫啖想、散想、骨想、烧想也。) 二、多嗔众...
《三藏法数》 / 755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梵语悉达,华言顿吉,即佛幼时之名也。二相者,谓佛初生时,净饭王令相师占之。相师云:太子相好,具有轮王及成佛之相也。 一、轮王相,轮王相者,谓转轮圣王,亦具叁十二相也。相师言:太子具足是相,若其在家,当作转轮圣王,王四天下也。(叁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辐轮相、...
《三藏法数》 / 343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因明论理上,自宗因喻叁支立量时,由种种配列次第生过误。陈那数廿九过,天主(商羯罗主)更加四过,為所谓叁十叁过。即宗九过,因十四过,喻十过也。 (甲)宗之九过:一、现量相违,谓於现证之事实立相违之宗也。例如言声非所闻,虽不述因喻,然已明為误谬也。二、比量相违,谓...
《佛学大辞典》 / 1993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小乘叁贤之第一,修五种之观法而五种之过失停心也。是為声闻乘入道之初。有二种,一种:一、不净观,观境界不净之相,停止贪欲之法。贪着心多之人修之。二、慈悲观,向一切有情,观可怜之相,而停止瞋恚之法。瞋恚多之人修之。叁、因缘观,观十二因缘,叁世相续之理,而停止愚痴之...
《佛学大辞典》 / 357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一、闻慧,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因闻中道之理,知一切法离二边相,故名闻慧。(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二边相者,空有二边之相也。) 二、思慧,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思惟中道之理,发生一切...
《三藏法数》 / 475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不可思议名妙,即实相之理也。实相之理,精微玄妙,清净寂绝。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是也。总论因果自他,故具明十妙,妙体无殊也。 一、境妙,境即理境也。谓十如是等境,心、佛、众生叁无差别,不可思议。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等是也...
《三藏法数》 / 983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谓一名之中,有能所等,互相混滥,故须明此六种之释。复以依主等,皆有离合之意,故云六离合释。(离合意者,如依主释中,以眼与识分说为离;眼识通说为合。持业中,藏与识;有财中,金刚与人;相违中,眼与耳;带数中,五与蕴;邻近中,念与慧,其意皆与此同。) 一、依主释,...
《三藏法数》 / 539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各人固有之佛性,譬之额上之金刚珠。涅槃经七曰:「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间有金刚珠。与餘力土较力相扑。而彼力士,以头抵触其额上,珠寻没肤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处有疮,即命良医,欲自疗治。时有明医,善知方药,即知是疮因珠入体,是珠入皮,即便停住。(中略)是时力...
《佛学大辞典》 / 226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佛虽说八万四千之法。而佛自证之法,则非可以言说说。又所说之诸教,有本来法性,而非為佛之创说。此义谓之一字不说。四卷楞伽经叁曰:「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间,乃至不说一字。」七卷楞伽经四曰:「大慧菩萨摩訶萨。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我於某夜。...
《佛学大辞典》 / 309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一、名,名即假名也。谓一切圣凡,情与无情,若根若尘,各有自相,逐体称呼,是为名也。(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尘者,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 二、相,相即色相也。谓叁界一切品类,洪纤妍丑,情与无情,及根尘诸法,各有形状,是为相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藏法数》 / 294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对无作之语。与[有相]同。传通记杂钞五曰:「旧译经论云有作无作,新译经论云安立非安立。安立者有作义也,非安立者无作义也。」 又有作者犹言有為,谓因缘所生之法也。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复于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本来无性法中。以寻求慧而请问言。世尊胜三摩地当云何修。 尔时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赞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即说颂曰。 善哉金刚大萨埵 善哉金刚众妙宝 善哉金刚正法门 善哉金刚胜事业 善说此经秘密义 是即无上金刚乘...
《佛说秘密相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诏译 / 3594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2日(旧名二识,出宗镜录) 一、所缘境相,谓心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境,其相显现于外,是名所缘境相。 二、能缘识相,谓眼识乃至意识,能缘六尘之境,其相显现于内,是名能缘识相。(眼识乃至意识者,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
《三藏法数》 / 115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一、身无上,谓如来以叁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世出世间,无有超过其上,是名身无上也。(叁十二相者,足下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
《三藏法数》 / 1100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袈裟之异名。袈裟為求解脱人所服,而不為邪所倾动,又条相似佛塔之幢,故名。地藏十轮经四曰:「被殑伽沙佛解脱幢相衣,於此起恶心,定堕无间狱。」释氏要览上曰:「又名幢相,谓不為邪所倾故。」应法记曰:「条相四围有同佛塔,故云幢相。」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六相者,谓一真法界之体,而有六种名义之相也。然法界体同,本无异相,由法入于义,遂有六名;名虽有六,不离一体,交彻融通,一多无碍故也。 一、总相,一即具多为总。谓一法界之体,能具多种之义也。如人之身能具眼耳等诸根,而为一体,故云总相。 二、别相,多即非一为别,...
《三藏法数》 / 351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谓如来应化之身具此叁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人天中尊众圣之王也。 【一足安平相】谓足下安立皆悉平满犹如奁底也(奁力盐切奁底者即盒底也)。 【二千辐轮相】辐即车轮中之辐谓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有如千辐轮也。 【叁手指纤长相】谓手指纤细圆长端直𦟛好指节参差光润可爱胜余...
《三藏法数》 / 998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又曰轮相。塔上之九轮也。相者表相,表相高出,故谓之相。又相者视也,人仰视之,故云相。行事钞资持记下四之一曰:「相轮者,圆轮耸出,以為表相故也。」名义集七曰:「言轮相者,僧祇云:佛造迦叶佛塔,上施盘盖,长表轮相。经中多云相轮,以人仰望而瞻视也。」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是為旧称,新称云叁叁摩地,译曰叁定,叁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经谓之叁空,此就所观之理而名之。十地论谓之叁治,此就所断之障而名之。此叁昧有有漏无漏二种:有漏定谓之叁叁昧,无漏定谓之叁解脱门。解脱即涅槃,无漏為能入涅槃之门也。犹如有漏曰八背捨,无漏曰八解脱也...
《佛学大辞典》 / 680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如者如法之各各之相也,如法之实相也。如地之坚相,如水之湿相,谓之各各之相是事相之如也。然此各各之事相,非实有,其实皆空,以彼此之诸法以空為实,空者,是诸佛之实相也,此实相之如,称為如。故实相即如也。又此如為诸法之性,故名法性,此法性為真实之际极,故曰实际。故如...
《佛学大辞典》 / 380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一、为女人入城,谓一切女人女子,皆为父母及夫主所拘,不得辄自出入,思仰如来,无由得见。是故如来入城,令彼女人,皆得瞻敬。观佛叁昧海经云:若能暂见如来,相好光明,除六十劫生死之罪,获无量福。未来生处,必见弥勒。(梵语弥勒,华言慈氏。) 二、为病人入城,谓如来于...
《三藏法数》 / 907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為九会。第一会乃说大日如来以五相现成等正觉,成佛后,自金刚叁摩地现出叁十七尊乃至外部诸眾摄化眾生之状者,故名成身会。為曼陀罗之根本,故或名為根本会。或就其诸尊之活动作业,名為羯磨会。是四曼...
《佛学大辞典》 / 509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佛叁十二相中乌瑟腻沙相中之好也(相為大相,好為小相)。佛顶上有肉块隆起為髻形,谓為乌瑟腻沙相,顶上肉髻相等,於此相中有一切人天不能见之顶点,故名无见顶相。观佛经叁曰:「佛顶肉髻生万亿光,光光相次乃至上方无量世界,诸天世人十地菩萨亦不能见。」观无量寿经曰:「唯顶...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谓菩萨修此十法,化度众生,超生死海,到涅槃岸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檀那波罗蜜,梵语檀那,华言布施。运心普周曰布,辍己惠人名施。经云:菩萨为令众生心满足故,内外悉舍,而无所着,是名檀那波罗...
《三藏法数》 / 826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一、业识,业识者,即根本无明之惑也。谓本觉心源,初无动相,以不觉故,动为业识。论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是也。 二、转识,转识者,亦名见相,谓依前业识初动之相,转成能见,即此能见初动之相,是名转识。论云: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是也。 叁、现识,谓有...
《三藏法数》 / 246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谓菩萨能安忍世间有情无情种种苦恼之事。然心有广狭,根有胜劣,行有浅深,故分世间、出世间二种之别也。(有情恼,谓蚊虻蚤虱等。无情恼,谓风寒雨湿等。) 一、世间忍,谓菩萨以有漏心,依诸福业,安忍世间种种苦恼违逆等事,是为世间忍也。 二、出世间忍,谓菩萨但为利益一...
《三藏法数》 / 159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起信论所说叁细之一。自第二之转相现一切之境界者。亦名现相。又名现识。唯识论所谓果能变。与识之自体分所现之相分同。起信论曰:「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是名究极之真理之嘉名也。或曰真如。或曰法性。或曰实际。皆同体异名也。虽然,诸宗自有常用之语,华严约於中諦,频唱法界,天台约於性具之妙有,盛鸣诸法实相。所以然者以空中之真諦,為诸宗之通谈,妙有之俗諦,独限於台家故也。故言具一字弥显今宗。诸法实相者,诸法為十界因果...
《佛学大辞典》 / 908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缘即助成之义。九缘生识者,谓明空根境等九种之缘,生眼耳鼻舌等八种之识也。以眼耳鼻舌身五识,依第八识相分建立。由第八识种子而生揽明空诸境而为相也。第六识缘第八识相分而得生,取五尘境界而分别,依第七识而能执取也。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而得起,转第六识染净而为依也。第...
《三藏法数》 / 1082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谓华严经十住品内,第叁修行住中,令此位菩萨,以十种行,观一切法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观一切法无常,谓此菩萨,但观一切诸法,念念不停,刹...
《三藏法数》 / 644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一、令入秘密,声闻之人,执着空法,谓一切法皆空。如来为说大乘之法,破其执空之见,令生胜解,得入圣教,是名令入秘密。 二、相秘密,如来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为破诸外道、凡夫邪执着有之相,是名相秘密。 叁、对治秘密,谓如来宣说隐密之教,皆是对彼众生过失而调...
《三藏法数》 / 213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六染心者,谓心体本净,离诸妄染,以依不觉,忽起无明,由无明熏习力故,遂有六种染心之相。 一、执想应染,谓于苦乐等境,不了虚无,妄起执着,与心相应,见、思烦恼之惑污其净心,故名执相应染,即是六粗中第叁执取相、第四计名字相也。(见、思者,见即分别也。谓意根对法尘...
《三藏法数》 / 520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大乘义章十八曰:「大小相对,则大乘得成法身,般若,解脱之叁德涅槃。小乘不成,此有五义:一有无分别,小乘之叁德是有法,涅槃之体是无法。有无别体,故不相成。大乘之叁德体是有法,大乘之涅槃亦是有法。有义相并,故得相成。二常无常分别,小乘之叁德体是无常,涅槃之体是常,...
《佛学大辞典》 / 776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诸法之实相,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谓之寂灭。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又曰:「诸法从本来,常示寂灭相。」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一、欢喜地断障证真,谓菩萨见诸众生,心堕邪见,皆成障碍,故发起大愿慈心,而修舍行,于内身外财,无所吝惜。由因感果,而登初地,心生欢喜,即断异生性障,而证遍行真如,是名欢喜地断障证真。(异生性障者,性即凡夫之性,障即执着我、法,障于初地功德也。遍行真如者,谓此...
《三藏法数》 / 1483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一、光明覆身相,谓人初生天时,光明覆身,身无衣服,心作是念,勿令他天,见我裸露,即于念时,他见有衣,而实无衣,是为第一相。 二、欲见园林相,谓人初生天时,已见天上所有之物,生希有心,而于园林等则未曾见,故欲见之,而遍观看,是为第二相。 叁、见天女生惭相,谓人...
《三藏法数》 / 218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复白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言。世尊云何是金刚杵。复云何是莲华。 尔时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告金刚手菩萨摩诃萨言。金刚手一切如来安住之智即金刚杵。本部贤圣和合相应是谓莲华。而彼金刚杵住于莲华上。由是出生一切如来。彼诸如来身即毗卢遮那。如是作已。...
《佛说秘密相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诏译 / 3357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2日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也,此六境有眼等六根入身以坌污净心者。故谓之尘。圆觉经曰:「妄认四大為自身相,六尘缘影為自心相。」净心诫观下曰:「云何名尘?坌污净心触身成垢,故名尘。」法界次第上之上曰:「尘以染污為义,以能染污情识,故通名為尘也。」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一、假名相,谓世间一切事物及以众生,虽因众缘和合而有种种名字,皆无自性,虚假不实。众生迷故,于此假名,起执取相,故名假名相。 二、法相,谓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诸法,以肉眼观故,则见是有;以慧眼观故,则见是无。众生迷故,于此等法,起执取相,故名法相。(五蕴者...
《三藏法数》 / 239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对於劣应身(即化身佛)之叁十二相八十种好,而胜应身有八万四千之相与好。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尔时彼持诵行人。被诸魔障种种恼乱欲令退心者。既知是魔。即须作法而为除解。得除解已。身心安静无恼无垢。譬如明月得云退散。离于障闭朗然天际。住于空中照耀无碍。彼之行人持诵修行。获离魔障亦复如是。又复持诵不获成就者。譬如种子因地因时。风雨不愆溉润无失。乃可生芽以至成...
《妙臂菩萨所问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2440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略云四禪,新云四静虑。修此四禪定生於色界之四禪天也。此四禪内道外道共修之,在因者超欲界之惑网,在果者生於色界,且為生诸功德之依地根本,故曰本禪。 (一)初禪,初禪之前行,有粗住、细住、欲界定、未到定。其正禪具八触十功德。 其先行者安坐端身摄心,故气息调和,觉此...
《佛学大辞典》 / 1048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画释尊横卧宝床,五十二类异眾围绕之而哀慟之相也。画虚空云中有一僧,携锡杖立於前,无数天人从於后而降临之相者,是尊者阿那律(又曰阿泥楼駄),於如来身入棺后,昇忉利天,以世尊入灭之事,告摩耶夫人,摩耶闻之哀慕,自天下趣於双树间也。见摩訶摩耶经下。佛北首下娑罗树之枝...
《佛学大辞典》 / 271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一实之妙体,绝待不二而离诸虚妄之相,是曰一实无相。无方圆之相,如水之妙体。此即诸法之实相也。无量义经曰:「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有鱉与林间一獼猴亲,屡往游。其妇妒之,欲杀獼猴,止夫外出,佯卧病,谓夫言:吾病甚重,当得汝所亲獼猴之肝,吾乃活。夫不得已,往请弥猴,谓将供小食,獼猴曰:吾居陆地,卿在水中,安得相从。鱉曰:吾当负卿。獼猴便从之。负至中道,谓獼猴言:所以请卿者,因吾妇病困,欲得卿...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心识各自固有之性能,谓之行相。心识以各自之性能,游行於境相之上,又行於所对境之相状,故名行相。唯识论二曰:「识以了别為行相故。」心识对於事物之境时,必现其影像於心内,如镜之於物指其心内之影像而谓之行相。唯识述记叁本曰:「相者体也,即谓境相,行於境相,名為行相。...
《佛学大辞典》 / 338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华严纲要辩性相二宗之十异。一、一乘叁乘异,法相宗以叁乘為真实,一乘為方便,法性宗以叁乘為方便,一乘為真实。二、一性五性异,法相以五性各别有不成佛之眾生為了义,一性皆成為方便。法性以五性各别為方便,一性皆成為真实。叁唯心真妄异,法相谓万法由阿赖耶之一心而生,法性...
《佛学大辞典》 / 559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对根本无明而得名。起信论谓眾生不达一法界之理忽然妄念微动,谓之根本无明,依此根本无明而起之业相,见相,境界相叁细,名為枝末无明。又五住地中,第五之无明住地名根本无明,前四住地即见思之惑,名枝末无明。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谓万法唯一心,故生外无佛,亦无净土,弥陀即己身中之弥陀,净土即我心内之净土也。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叁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天台观经疏曰:「诸佛法身与己同体,现观佛时,心中现者名心是佛。」...
《佛学大辞典》 / 523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一、心清净,谓修学般若菩萨,不生染心,不生嗔心,不生憍慢心,不生悭贪心,不生邪见心,是名心清净。(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二、身清净,谓修学般若菩萨,心既清净,再后受身,常得化生,是名身清净。 叁、相清净,谓修学般若菩萨,身心既皆清净,则能具足相好,庄严其身...
《三藏法数》 / 123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复次苏婆呼童子。我今说成就转近悉地法者。其念诵人当生发爱乐心。不得攀缘杂染之境。亦不辞饥渴寒热等苦。于诸违法外相之境。心不动摇。逢境不乱。一切蚊虻及蛇等。诸恶毒虫皆不敢害。毗舍阇鬼及诸饿鬼富单那等诸余鬼类。不敢近过念诵人影中。何况触身。所出言教人皆信受。转如聪...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 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奉制译 / 1700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一、如幻喻,谓如幻师,幻作种种诸物及男女等相,体虽无实,然有幻色可见。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明幻作,迷心不了,妄执为实。修空观者,于诸幻法,心无所着,皆悉空寂,故说如幻。(空观者,谓观一切法皆空也。) 二、如焰喻,谓无智之人,初见阳焰,妄以为水。诸烦恼法,亦...
《三藏法数》 / 814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一、怜愍相,谓菩萨以慈悲菩提之心,愍念一切众生,广行方便,饶益摄受,是为怜愍相。 二、爱语相,谓菩萨能于一切佛法,巧妙宣说,柔言软语,令诸众生,而得正信,是为爱语相。 叁、勇健相,谓菩萨为众生故,于诸难行苦行而悉行之,不生退屈,是为勇健相。 四、开手相,开手...
《三藏法数》 / 189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谓修习法华叁昧,于叁七日中,一心精进,有叁种证相之不同者,盖由所修之人根性之有异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 一、下根证相,谓行人于叁七日中,获得戒根清净,就中所证之相,亦有叁品不同。若于叁七日中,或得灵异好梦,或觉诸根明净,四大轻利,道心勇发,是下品戒根渐...
《三藏法数》 / 675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又作塔婆、兜婆、偷婆、浮图等。皆梵语窣堵波(Stū a,巴Thū a)之讹略也。高积土石,以藏遗骨者。又名俱攞。译言聚、高显、坟、灵庙等。别有所谓支提或制底(Chaitya),言不藏身骨者。或通称為塔。亦曰支提。法华义疏十一曰:「依僧祇律有舍利名塔婆,无舍利名支提。地持云:...
《佛学大辞典》 / 468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复次苏婆呼童子。时彼行者于诸障难。得解脱已。身心清净无诸垢秽。譬如明月而埋于云。云除散灭丽乎光天。于虚空中朗然显现。念诵人所修种种功德。除断毗那夜迦所作障难。悉皆消灭。亦复如是。所持真言悉得成就。譬如种子因地及时并雨溉灌。润泽调顺。得好风雨。然后芽生乃至成熟。...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 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奉制译 / 1392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