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 条搜索结果

一、翻译,翻译者,谓翻梵语而为华言也。又译之为言,易也。以华夏之言,易彼梵语,俾大法以流通,如摩腾初至于汉,译四二章经之类是也。 二、解义,解义者,谓善解如来所说诸经甚深法义也。盖依解以立行,修行以契理,则可以弘大教,可以证菩提,如佛弟子迦旃延善解契经是也...

《三藏法数》 / 1012字 / 6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一行叁昧

梵语叁昧,华言调直定,又云正定。一行叁昧者,惟专一行,修习正定也。谓修行之人,应处空闲,舍诸乱意,系心实理,想念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而不懈怠,于一念中即能得见方诸佛,获大辩才也。

《三藏法数》 / 109字 / 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一识

一,身识。眼等五根。二,身者识。染污识也。叁,受者识意根也。四,应受识。色等六尘。五,正受识。眼等六识。六,世识。生死相绩不断绝之识也。七,数识。一乃至阿僧祇数之识。八,处识。器世界。九,言说识。依於见闻觉知之一切言说也。,自他差别识。自身他身依止之差别也。...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6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一色

色以质碍为义。谓眼、耳、鼻、舌、身、无表六种,即内色也;色、声、香、味、触五种,即外色也。凡有一种之别焉。 一、眼,谓眼根,有形质可见,故名色也。 二、耳,谓耳根,有形质可见,故名色也。 叁、鼻,谓鼻根,有形质可见,故名色也。 四、舌,谓舌根,有形质可见,...

《三藏法数》 / 328字 / 6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六鬼

正法念经六举叁六种曰:「一,鑊身饿鬼。二,针口饿鬼。叁,食吐鬼,四,食粪鬼。五,无食鬼。六,食气鬼。七,食法鬼。八,食水鬼。九,希望鬼。,食睡鬼。一,食髮鬼。二,食血鬼。叁,食肉鬼。四,食香鬼。五,疾行鬼。六,伺便鬼。七,地下鬼。八,神通...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6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叁落叉

Lakṣa,密教说念诵陀罗尼之数,谓之叁落叉。落叉原為数名,万曰落义。以万為一亿,则叁落叉译作叁亿,是乃一往浅略之释也。若依其深秘之释,则落叉為相之义,见之义,叁落叉者见字与印及本尊叁平等实相之叉也。又於身口意叁业各见瑞相之义也。又时分之义,晨午昏叁时或寒热雨...

《佛学大辞典》 / 387字 / 6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逆流

谓修行之人,由前顺流心,昏倒造恶,积集重累,生死浩然,而无际畔;今欲忏悔,应当逆此罪流,用种心,翻除恶法也。 一、深信因果,谓修行之人,先须正信因果,业种虽久,终不败亡。岂有自作,他人受果?是以深信善恶果报,不生疑惑。以此翻破拨无因果之心也。 二、生重惭...

《三藏法数》 / 604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六聚戒名义

聚者,集也。由众生罪有重轻故,佛制诸戒,结罪不一,因随其重轻,集分六类,故云六聚也。 一、波罗夷,梵语波罗夷,华言弃。谓犯此罪者,永弃于佛法之外也。又云极恶。释义有叁:一者由犯此戒,道果无分;二者不与僧中共住;叁者舍此身已,当堕地狱;故名极恶。 二、僧伽婆尸...

《三藏法数》 / 435字 / 6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摩诃般若波罗蜜明咒品第四

尔时释提桓因与四万天子在会中者,语释提桓因言:“憍尸迦!应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 佛告释提桓因:“憍尸迦!汝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若阿修罗生念:“欲与忉利诸天共斗。”尔时汝当诵念般若波罗蜜。以是因缘故,阿修罗恶心即灭。”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 2722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通教

通教,即四教中之一也。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云通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干慧地,谓叁乘之人,初居外凡位时,未得真空理水所润,故名干慧地。(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外凡者,谓心居理外也。) 二、性地,谓叁乘之人,居内凡位时,...

《三藏法数》 / 868字 / 6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一善

一、信,信者,谓于一切善法,忍可乐欲,而不疑也。有叁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叁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叁、信有能,谓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深信力故,能得能成,起希望故,是名为信。(叁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二、惭,惭...

《三藏法数》 / 489字 / 6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五法

小乘俱舍宗立一切法為七五,摄為五类:一色法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六,心不相应行法四,无為法叁也。 第一色法一RūPāṇi,分之為叁种:一五根,二五境,叁无表色也。 五根者:一、眼根Cakṣur indriya,二、耳根Śrotra indriya,叁、鼻根Ghrāṇa iudriya,四、舌根J...

《佛学大辞典》 / 2493字 / 6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五种菩提

一、发心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信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而发大心,名为发心菩提。(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华言无上正等...

《三藏法数》 / 594字 / 6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叁种鬼神魔

魔能现诸形相,恼乱行人,障蔽禅定;若不预善分别,以祛除之,则使魔得其便,身心恐怖,有妨精进,而道业难成矣。 一、精媚鬼,谓精神变化厌媚于人也。以二时中子鼠、丑牛等兽为种种相,或作少男少女,老宿之形,及可畏等相,恼乱行人,各当其时而来。善须别识。若多卯时来者...

《三藏法数》 / 534字 / 6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二相

具名叁二大人相。此叁二相,不限於佛,总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為天竺国人相说。智度论八八曰:「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為现叁二相。天竺国中人於今故治肩髆,令厚大头上皆有结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

《佛学大辞典》 / 1116字 / 6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安忍波罗蜜多品

尔时,佛薄伽梵显说如是净戒波罗蜜多已。时慈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菩萨修行安忍波罗蜜多,云何进求而得圆满,然此安忍复有几种,若修行者功用如何,唯愿开示,我等乐闻。” 尔时佛薄伽梵赞慈氏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汝今为欲利益...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 6241字 / 6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

八万四千尘劳

八万四千尘劳者,尘即染污之义,谓种种邪见烦恼,能染污真性也。劳即劳役也,谓众生被邪见烦恼,劳役不息,轮转生死,无有尽时。论其尘劳,根本不出使。于使中,随以一使为头,则九使为助,遂成一百;约叁世各有一百,共成叁百;而现在世一百时促,不论相助,于过去、未来二...

《三藏法数》 / 329字 / 6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般若波罗蜜多品之一

尔时薄伽梵处于种种摩尼宝王师子座上,现种种相,纯以菩萨摩诃萨众而共围绕。时慈氏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圣世尊已为利益安乐诸菩萨故,说静虑波罗蜜多,唯愿世尊为诸菩萨说般若波罗蜜多。又此般若波罗蜜多复有几种?修何方便而能得之?唯...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 4947字 / 6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

合掌而交叉指也。

《佛学大辞典》 / 9字 / 6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八难

八难者,八处障难也。此之八处,虽感报苦乐有异,而皆不得见佛,不闻正法,故总称为难也。 一、在地狱难,谓南赡部洲之下,过五百由旬,有八寒、八热等狱,皆名地狱。众生因恶业所感,堕于彼处,长夜冥冥,受苦无间,障于见佛闻法,故名地狱难。(梵语赡部洲,即阎浮提,华言胜...

《三藏法数》 / 666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序

御制 大朴既散,有为遂作。名利牵乎代,巧智丧乎真,爱恶攻其性情,因缘坚其染习,内则百虑无节,外则六根竞诱,天理灭而莫知,道源迷而忘返,沦溺苦海,劫尽还初。惟至人了万物之宗,越三界之表,廓独立而不改,遍诸有而常然,故能开导群疑济拔流品。六波罗蜜经者,众法之津梁...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 691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

不增长业

一、梦所作业,梦所作者,谓梦中所为,非意思所起,亦非身口所作,是为不增长业也。 二、无知所作业,无知所作者,谓无所知觉之人所作之业,皆非意思所起,是为不增长业也。 叁、无故思所作业,无故思所作者,谓身口所作之业,非故意所思而起,是为不增长业也。 四、不利不数...

《三藏法数》 / 402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种子

有多种:(一)唅字。合四字而成此一字,是即表中央之佛具四智也。谓字最初之横点,即字东方发心大圆镜智阿閦佛也。右之傍点,则字南方修行平等性智宝生佛也。上点是字即西方证菩提妙观察智无量寿佛也。本体之字者,风大北方入涅槃成所作智不空成就佛也(善无畏以风大為北方之佛)...

《佛学大辞典》 / 834字 / 6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佛具九恼

如来已离一切障碍,成就无量诸胜功德,岂有如是种种业报之实。盖亦善巧方便,令诸众生,知造善恶业因,必有苦乐果报。故说此九种恼事也。 一、六年苦行,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二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火鬘...

《三藏法数》 / 2142字 / 6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回向

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起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行之善,向于叁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叁、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梵行,等入法界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谓由前修行,神通满...

《三藏法数》 / 896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法身

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证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為法身也。以叁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為理智显现,有為(...

《佛学大辞典》 / 991字 / 5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菩萨

一、不杀戒,不杀戒者,谓慈心怜愍,不断一切命也。经云: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波罗夷罪。(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 二、不盗戒,不盗戒者,谓不攘窃他人一切财物也。经云:一针一草,不得故盗;应生佛...

《三藏法数》 / 707字 / 5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八定

定即摄散归静之义。色界、无色界各有四定,故云八定也。 一、初禅天定,谓人于欲界中修习禅定之时,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如云如影;又觉遍身毛孔气息,悉皆出入,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是名初禅天定。 二、二禅天定,谓既得初禅天定已,心厌初禅觉观动散,因摄心在定,澹然...

《三藏法数》 / 758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昔有国王,出射猎还,过绕塔,为沙门作礼,群臣共笑之。王觉知,问群臣:“有金在釜,釜沸中以手取,可得不?”答曰:“不可得。”王言:“汝冷水投中,可得不?”臣白王:“可得也。”王言:“我行王事,射猎所作如汤沸,烧香然灯绕塔,如持冷水投沸汤中。夫作王,有善恶之行,何可但有恶...

《旧杂譬喻经》 / 吴天竺三藏康僧会译 / 116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水喻真心有

一、水体澄清,谓众生真如之心,自性清净,圆湛明彻,本来无染,犹水之澄清也。 二、得泥成浊,谓众生真如之心,性虽清净,而为无明之所染污,觉成不觉,犹水本清净,得泥成浊也。(无明者,无所明了也。) 叁、虽浊不失净性,谓众生真如之心,虽为无明所染,而清净本然之性,...

《三藏法数》 / 527字 / 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序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何以登道场成正觉。正觉之所以成,群异之所以一,何莫由斯道也。是以异教殷勤,三抚以之频发;功德叠校,九增以之屡至。如〈问相〉摽玄而玄其玄,〈幻品〉忘寄而忘其忘,〈道行〉坦...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 释僧睿 / 513字 / 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旋陀罗尼

法华叁陀罗尼之一。谓於法门得旋转自在之力也。嘉祥法华义疏曰:「旋陀罗尼,於法门中圆满具足,出没无碍。」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双贴释观音普门

天台智者大师,通释妙法莲华经一部之外,复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世多持诵,故别立玄疏,详释此品。品题之中,乃约人法等双,一一贴释,以观音普门具有此双之义,该括自行化他,始因终果之法。故历陈之,助显其义,可谓无余蕴矣。(玄即玄义,通释品题。玄谓幽微难见,义则别...

《三藏法数》 / 1460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种发心

种发心者,谓诸众生,迷妄失真,念念起心,贪着诸境,业报不同,苦乐有异,皆因发心不纯也。 一、发地狱心,谓众生念念起贪嗔之心,日增月甚,造上品恶,行火涂道,是名发地狱心。(上品者,谓人作恶,于欲作、正作,作已,叁时之中,俱不能悔也。恶者,一杀生、二偷盗、...

《三藏法数》 / 854字 / 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华严九会说

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也。梵...

《三藏法数》 / 1259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五业

五种之业也。有四种:(一)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时分不定异熟定业,时分不定异熟不定业也。大毘婆沙论第一百四曰:「復有餘师,说五种业。谓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各唯一种。顺不定受业中復有二种:一异熟决定,二异熟不决定。」即是。又出俱舍...

《佛学大辞典》 / 589字 / 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华严五周因果

一、所信因果,谓华严第一会,菩提场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自第一卷至第一卷,共六品。前五品,显舍那依正果德;后一品,明佛本因,令人信乐,故名所信因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成道说法之处,故云菩提场。六品者,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叁昧品、世界成就品...

《三藏法数》 / 859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摩诃般若波罗蜜阿毗跋致觉魔品第

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乃至梦中不贪着三界,及声闻、辟支佛地,观一切法如梦,而不取证。须菩提!当知是阿毗跋致菩萨相。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梦中,见佛处在大众高座上坐,无数百千万比丘,及无数百千万亿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须菩提!当知是阿毗跋致菩萨相。...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 2528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二空

一、人空,又名我空,生空。人我空无之真理也。凡夫滥计五蕴為我,强立主宰以引生烦恼,造种种之业,佛欲破此计,為说五蕴无我之理,二乘悟之入於无我之理,谓之人空。二、法空,诸法空无之真理也。二乘之人,未达法空之理,计五蕴之法实,而不免一切之所知障,佛為之说五蕴之自性...

《佛学大辞典》 / 712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能夺命,谓能夺众生智慧之命;又翻作障,能于修道之人而作障难故也。 一、蕴魔,谓色受想行识五蕴为魔也。盖贪着五蕴之法,起惑造业,障碍正道,遂失智慧之命,是名蕴魔。 二、烦恼魔,谓一切烦恼之惑为魔也。盖贪着五尘之境,起诸烦恼,障碍正道,遂失...

《三藏法数》 / 545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弟子

如来有大弟子,此后大法会之大导师或灌顶式之大阿闍梨等拟之,引率弟子,以是亦曰阿闍梨弟子。陀罗尼集经二曰:「阿闍梨把香炉出,领六弟子,一一弟子各执一事,一人执华水,二人共舆煮熟五穀,一人擎食盘,一人擎蜜水盏,一人执炬火,随阿闍梨后行。普施与一切陪从,并及守...

《佛学大辞典》 / 294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不善品 之一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其有众生,修行杀生,广布杀生,种地狱罪,饿鬼、畜生行;若生人中,寿命极短。所以然者,由害他命。 “若有众生盗他物者,种三恶道之罪;若生人中,恒遭贫匮,食不充口,衣不盖形。皆由盗故,劫夺物...

《增壹阿含经》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 5933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0日

菩萨

谓菩萨奉持叁世诸佛种净戒,具足清白,无有缺犯。念诸众生颠倒破戒,我成正觉,为说真法,令离颠倒,得净戒法,是名菩萨戒。(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一、普饶益戒,谓菩萨受持净戒,广为利益一切众生也。 二、不受戒,谓菩萨不受外道诸戒,但自精进,奉持诸佛平...

《三藏法数》 / 569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雁宇

又作雁堂。佛堂之异名。善见律曰:「高阁讲堂者,於大林作堂,堂形如雁子,一切具足,為佛作此堂也。」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八背舍

(亦名八解脱,出禅波罗蜜) 背,谓违背。舍,即弃舍。大智度论云:背此净洁五欲,舍此着心,故名背舍。修此观故,发无漏智慧,断叁界见、思惑尽,证罗汉果,即转名八解脱也。(净洁五欲者,若欲界,色、声、香、味、触即名粗弊五欲,名为不净;若色界、无色界,色、声、香、味、...

《三藏法数》 / 948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一切处

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等。是一切处。

《法门名义集》 / 15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六观法

一、住观,心会于理为住。谓别教菩萨,于住位中,修习空观,故名住观。(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空观者,谓观一切法,性相皆空也。) 二、行观,行即进趣之义。谓别教菩萨,于行位中,修习假观...

《三藏法数》 / 489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不可思议名妙,即实相之理也。实相之理,精微玄妙,清净寂绝。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是也。总论因果自他,故具明妙,妙体无殊也。 一、境妙,境即理境也。谓如是等境,心、佛、众生叁无差别,不可思议。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等是也...

《三藏法数》 / 983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波罗

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谓菩萨修此法,化度众生,超生死海,到涅槃岸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檀那波罗蜜,梵语檀那,华言布施。运心普周曰布,辍己惠人名施。经云:菩萨为令众生心满足故,内外悉舍,而无所着,是名檀那波罗...

《三藏法数》 / 826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布施波罗蜜多品

尔时佛薄伽梵于大众中作师子吼,广说五种发菩提心已。时慈氏菩萨摩诃萨与无量无数百千俱胝诸大菩萨摩诃萨众,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皆已成就六种波罗蜜多。复有无量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离重担梵行清净。及无数俱胝百千万亿那庾多天、龙、阿苏罗、乾闼婆、迦噜罗...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 7431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

摩诃般若波罗蜜嘱累品第二

尔时佛告须菩提:“萨陀波仑菩萨得六百万三昧门已,即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诸佛,与大比丘众,恭敬围绕,皆以是文字章句相貌,说般若波罗蜜。如我今于此三千大千世界,与诸大众恭敬围绕,以是文字章句相貌,说般若波罗蜜。萨陀波仑从是已后,多闻智慧,不可思议。如大海水,世世所...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 497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金刚幢菩萨回向品第二一之七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第八如相回向?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成就念智安住不动,离痴正念直心不动,成就坚固不可坏业,一切智境界得不退转,得大乘勇猛无畏之心,修习无尽善根,积集胜妙善根,修白净法,增长大悲,得正直宝,常能正念一切诸佛白净法回向,心不退转。乐求菩萨道,巧妙...

《大方广佛华严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 8103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4日

准提求愿观想法

若求无分别,当观无分别无记念,若求无相无色,当观文字无文字念,若求不二法门,当观两臂,若求四无量,当观四臂,若求六神通,当观六臂,若求八圣道,当观八臂,若求波罗蜜圆满,当观臂,若求如来普徧广地,当观二臂,若求八不共法,当观八臂,即如画像法观也,若求叁...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金刚幢菩萨回向品第二一之一

尔时,金刚幢菩萨承佛神力,入菩萨明智三昧正受。入正受已,方各过百万佛刹微尘数等世界之外,各见百万佛刹微尘数诸佛;是诸如来,悉号金刚幢。 时,彼诸佛告金刚幢菩萨言:“善哉!善哉!佛子!乃能入是菩萨明智三昧正受。善男子!方各百万佛刹微尘数等世界诸佛,加汝神力...

《大方广佛华严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 7623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4日

陈那裂石

陈那為新因明之祖。与迦毘罗仙之化石者问答,石為之裂。辅行之一曰:「迦毘罗仙,恐身死,往自在天问。天令往频陀山取餘甘子食,可延寿。食已於林中化為石,如床大。有不逮者,书偈问石。后為陈那菩萨斥之。书偈,石裂。」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静虑波罗蜜多品之余

佛告慈氏:“菩萨摩诃萨修行静虑波罗蜜多,应当修习大悲无量,为此大悲于诸善业而为导首。譬如命根于出入息而为其先,轮王七宝轮宝为先,大乘万行大悲为先。譬如长者唯有一子,父母钟念彻于骨髓。菩萨大悲亦复如是,于诸有情住于极爱一子之地。云何大悲?大名么贺,么者名我,我以...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 4023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

五种无明

一、根本无明,谓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是为根本无明。 二、枝末无明,谓心、心所法相应而起,即有贪嗔慢疑见等烦恼,是为枝末无明。(心、心所法者,心即心王,心所即受想行也。) 叁、共无明,谓一切结使,共相造作一切诸业,是为共...

《三藏法数》 / 663字 / 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波罗㮈国王经

昔者波罗㮈国王太子名迦兰,兄弟二人,父王丧身,以国相让,无适立者。兄将妻遁迈入山学道,止临江水。时,他国有犯罪者,国政杌其手足、截其鼻耳,败舡流之。罪人呼天相属。道士闻之怆然,悲楚曰:“彼何人哉?厥困尤甚。夫弘慈恕己危命,济群生之厄者,斯大士之业矣。”投身于水荡...

《六度集经》 / 657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八道

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不善品 之二

四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众多比丘集普会讲堂,各生此念:“今如来甚奇!甚特!过去取般涅槃者,亦复知彼姓名、种族、持戒、翼从,皆悉分明,三昧,智慧、解脱、解脱见慧,身寿有长短,皆悉知之。云何,诸贤!为是如来分别法处,极为清净,知彼...

《增壹阿含经》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 5762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0日

四梵音

如来之音声。有六四种殊妙之相。梵者清净之义。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七曰: 「一、流泽声,Snigdhā。二、柔软声,Mṛdukā。叁、悦意声,Manojñā。四、可乐声,Manoramā。五、清净声,Śuddhā。六、离垢声,Vimalā。七、明亮声,Prabhāsvarā。八、甘美声,Valgu。九、乐闻声,Śravaṇiy...

《佛学大辞典》 / 1233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摩诃般若波罗蜜昙无竭品第二

“尔时昙无竭菩萨语萨陀波仑菩萨言:“善男子!诸佛无所从来,去无所至。何以故?诸法如,不动故。诸法如,即是如来。善男子!无生无来无去,无生即是如来。实际无来无去,实际即是如来。空无来无去,空即是如来。断无来无去,断即是如来。离无来无去,离即是如来。灭无来无去,灭即...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 3262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金刚幢菩萨回向品第二一之二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第三等诸佛回向?此菩萨摩诃萨随顺学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回向。此菩萨修菩萨行时,见好恶色,其心清净而无憎爱;欢喜悦乐,起无坏心,离诸忧恼;得正直心,身意柔软,诸根清凉。此菩萨得如是乐时,回向诸佛,作如是念:“一切诸佛虽有无上净妙快乐,复愿诸...

《大方广佛华严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 9145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4日

二地

地与等觉妙觉也。大日经疏曰:「亦如菩萨二地,即地等妙之觉,犹如二月,故此中得一月之分,即是入初住地。」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红莲地狱

八寒地狱之第七。梵名鉢特摩Padma,译曰红莲。為寒而皮肉分裂如红莲华也。瑜伽论四曰:「红莲那落迦,与此差别,过此青已,色变红赤。皮肤分裂,或或多。故此那落迦,名曰红莲。」俱舍光记一曰:「鉢特摩,此云红莲华。严寒逼切,身变折裂,如红莲华。」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持戒波罗蜜多品第七之六

复次舍利子。时彼菩萨摩诃萨说是偈已。而更前诣最上众佛般涅盘所。头面礼竟涕泪交流。绕百千匝却住一面。复说伽陀曰。 如来于诸有情中 善说最上真实法 我今发起真实心 愿求无上菩提果 佛具大智真实身 今灭度已我不见 志发誓愿等如来 当获殊妙诸相好 我昔曾于俗...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3760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忍辱波罗蜜多品第八之余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忍辱波罗蜜多。所谓自身毕竟忍辱。有我等相非究竟忍。何以故。若他瞋恚来娆恼时及能忍受。于心境中俱不可得。而菩萨作是思惟。何者为瞋何者为忍。于法数中。云何眼等处而有瞋恚。又复伺察。于二处忍辱亦不可得。展转入解有情等相悉无所得。又此忍辱非实究...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725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五停心

停者,止也。谓修此五法,以止其五种过失之心也。 一、多贪众生不净观,谓多贪欲之人,于男女身分,互相染着,须假作九想不净之观治之,令其贪着之心不起。故云多贪众生不净观。(九想者,胖胀想、青瘀想、坏想、血涂漫想、脓烂想、虫啖想、散想、骨想、烧想也。) 二、多嗔众...

《三藏法数》 / 755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布施波罗蜜多品第六之余

复次舍利子。有种称赞之法。菩萨若能具足清净。当行布施。此称赞法者。谓即有为出离故得有为果。菩萨应当如是布施。即得种称赞之法。何等为。一者施食。获得长寿。二者施饮。息除一切渴爱烦恼。三者施诸乘舆。即能获得诸利乐事。四者施妙衣服。即起惭愧之心如获金盖。五者施...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2543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金刚幢菩萨回向品第二一之六

复次,菩萨摩诃萨作无量亿那由他阿僧祇,大众施会,离恶清净,诸佛所叹。普净众生永离众恶,净三业迹,生萨婆若;无量境界,皆悉清净,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布施之具,皆悉庄严而以惠施。菩萨摩诃萨以大施会所摄善根,回向众生:令一切众生,悉得无上菩提之心,行无量施,皆悉清净;令...

《大方广佛华严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 9218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4日

叁恶道

道即能通之义。谓一切众生,造作恶业,而生其处,故名恶道也。 一、地狱道,谓此处在地之下,铁围山间,有八寒八热等狱,即造作极重恶业众生堕于此道,故名地狱道。(八寒者,頞浮陀狱、泥赖浮陀狱、阿吒吒狱、阿波波狱、呕喉狱、郁波罗狱、波头摩狱、芬陀利狱也。八热者,想狱...

《三藏法数》 / 263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摩诃般若波罗蜜阿惟越致相品第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阿惟越致菩萨相貌?我当云何知是阿惟越致菩萨?” 佛告须菩提:“所有凡夫地、声闻地、辟支佛地、如来地,是诸地于如中不坏不二不别。菩萨以是如,入诸法实相,亦不分别是如,此是如相,随是如,入诸法实相。出是如已,更闻余法。不疑不悔,不言...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 3071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净戒波罗蜜多品

尔时,佛薄伽梵于大众中作师子吼,广说布施波罗蜜多已。时慈氏菩萨摩诃萨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圣世尊已说修大乘者兴大悲心行布施波罗蜜多,以何方便而能圆满净戒波罗蜜多?何名净戒?防何过失?云何护持而得清净?设护净戒,现在未来有何果报?云何守护当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 6113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

精进波罗蜜多品

尔时,薄伽梵说是安忍波罗蜜多已。时慈氏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圣世尊已说安忍波罗蜜多,应当广说精进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应云何住?云何降伏?云何修行?云何圆满精进波罗蜜多?唯愿世尊分别广说。” 尔时薄伽梵告慈氏菩萨摩诃萨言:“...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 5561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

具足戒

為比丘,比丘尼当受之戒,别解脱戒中之至极也。比丘為二百五戒,比丘尼為五百戒(实為叁百四八戒),比丘之二百五戒,為四波罗夷,叁僧残,二不定,叁捨堕,九波逸提,四提舍尼,百眾学,七灭諍。比丘尼之叁百四八戒,為八波罗夷,七僧残,叁捨堕,一百七八波...

《佛学大辞典》 / 453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摩诃般若波罗蜜见阿閦佛品第二

佛说般若波罗蜜是时会中,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佛神力故,见阿閦佛在大会中,恭敬围绕,而为说法。如大海水,不可移动。时诸比丘,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自在,及诸菩萨摩诃萨,其...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 1575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菩萨无尽藏品第

尔时,功德林菩萨摩诃萨复告诸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有种藏,三世诸佛之所演说。何等为?信藏、戒藏、惭藏、愧藏、闻藏、施藏、慧藏、正念藏、持藏、辩藏。是为。 何等为菩萨信藏?此菩萨信一切法空无真实、信一切法无相、信一切法无愿、信一切法无作者、信一切法不...

《大方广佛华严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 5659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4日

七灾难

七灾难者,谓佛为六大国波斯匿王等而说也。若国土中,有此七种灾难,当讲读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其难即灭,万姓安乐也。(梵语波斯匿,华言胜军。) 一、日月失度难,谓日月失其所缠之度,时序不调。或赤日出,或黑日出,或二、叁、四、五日出,或日蚀无光,或日轮一重现乃至四...

《三藏法数》 / 453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五乘

乘即运载之义。谓人天等各以所修之法为乘,运载至其所至之处,故有五乘也。 一、人乘,人者忍也。于世间违顺情境,悉能安忍故也。谓人以叁归五戒为乘,运出四趣,生于人道,故名人乘。(叁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也。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四趣...

《三藏法数》 / 481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叁不退

一位不退,既修得之位次不退失也。二行不退,於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也。叁念不退,於正念不退转也。此叁不退配於菩萨之行位,依诸宗而异。据法相大乘,则依万劫修因,入住之位,虽识观成就,无復退堕恶业流转生死之位,谓之位不退。既入初地成就真唯识观於利他之行不退失,谓之行不...

《佛学大辞典》 / 331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开显

开权显实之略。是乃法华经一部之说意,天台宗之判释也。权者方便,实者真实。开方便而显真实,乃本经一部之主意。开方便者,指四餘年之方便说,开示此為方便。不开示之,谓為闭方便门。至於法华,方便之说,装如真实,闭方便之门,故不得见真实之义。然今以开示方便為方便,而知...

《佛学大辞典》 / 611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尸利沙

Śiriṣa’,或作尸利洒。树名。尸利沙者,吉祥之义。此方之合昏树也。又曰尸利沙者,头之义。其果曰似头果。又云舍利沙。此译合欢树。南本涅槃经叁二曰:「如尸利沙果,光无形质,见昴星时,果则出生身长五寸。」增一阿含经四一曰:「拘屡孙如来坐尸利沙树下而成佛道。」心地观...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摩诃般若波罗蜜嘱累品第二

佛告须菩提:“若菩萨闻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信解不疑,不悔不难,是菩萨当于阿閦佛,及诸菩萨所,闻深般若波罗蜜,亦复信解。须菩提!菩萨若能信解如佛所说般若波罗蜜,是人必至阿毗跋致。须菩提!若人但闻般若波罗蜜,尚得饶益,何况信解如所说行。当住萨婆若。” 须菩提白佛言:...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 2188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地品第二二之三

诸菩萨闻是,第四地行法, 心皆怀喜悦,踊跃无有量。 雨天众宝华,氛氛如雪下, 咸赞言善哉,金刚藏大士。 他化自在王,与诸眷属等, 于上虚空中,心皆大欢喜。 放众妙光明,作天诸妓乐, 歌叹佛功德,及诸菩萨众。 天诸采女等,各以清妙音, 同声称赞...

《大方广佛华严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 11306字 / 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4日

恶果报

谓众生前世造恶业,感饿鬼、畜生、地狱叁恶道报。受是苦尽,若生人中,余业未尽,每一恶中,复受二种果报,故名恶果报也。 一、杀生果报,谓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叁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是名杀生果报。 二、偷盗果报,谓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

《三藏法数》 / 544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地品第二二之五

说诸大菩萨,所行无上事, 无数那由他,首陀会诸天, 于上虚空中,心皆大欢喜, 咸以恭敬心,众妙供养佛。 那由他菩萨,欢悦无有量, 烧诸奇妙香,灭除诸烦恼。 他化自在王,与诸天大众, 住在虚空中,心皆大欢喜, 咸以恭敬心,种种设供养, 各散众宝...

《大方广佛华严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 9405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4日

般若波罗蜜多品之余

佛告慈氏:“菩萨摩诃萨有七种事,能得如是不可思议无尽法门,谓因无尽、有情界无尽、大悲无尽、妙用无尽、法门无尽、坏生死魔故、智无尽故。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无行无相、无生无灭,菩萨于一切法应如是知。” 佛说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会中有一外道名微末底,即从座起而白佛言...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 9707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

宿缘

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

《三藏法数》 / 2599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摩诃般若波罗蜜不可思议品第

尔时释提桓因作是念:“若人得闻般若波罗蜜者,当知是人,已曾供养诸佛,何况受持读诵,如所说学,如所说行。若人闻说深般若波罗蜜,受持读诵,如所说行当知是人,已曾多供养佛,广问其义,于过去诸佛,闻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能...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 3078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六足尊

五大明王中大威德明王之别号也。此尊有六头六面六臂六足,所乘之牛,亦為六牛,独以六足名之者,以多足限於此尊也。為西方无量寿佛之忿怒尊,文殊菩萨之所现也。补陀落海会轨曰:「六足尊,无量寿佛忿怒。自性轮,文殊菩萨。」秘藏记钞曰:「文殊菩萨者,西方四菩萨中第二利菩萨...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地品第二二之二

一切菩萨众,闻说上地义, 其心皆清净,欢喜无有量。 各于所坐处,踊住虚空中, 以诸上妙华,散于金刚藏。 咸皆称赞言:“善哉金刚藏, 大智无所畏,善说菩萨地。 解脱月大士,知众心清净, 欲闻第二地,行相之所说。 即请金刚藏,大智愿解说, 第二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 8799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4日

叁世假实

大乘勿论。小乘如大眾部化地部经部立现在之法有实体,过去未来之法无实体,故过去未来云者,已有当有之假名也。小乘之萨婆多部立叁世实有法体恒有,谓叁世之法歷然实有,若為无法,则对於过去未来无可起谓為过去谓為未来思想之理。然则云何而立叁世之别?解此者共有四论:一、类之...

《佛学大辞典》 / 616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静虑波罗蜜多品之一

尔时,佛薄伽梵处种种摩尼宝王师子之座,为无量无数大菩萨摩诃萨众之所围绕——是诸菩萨,或现天身天众围绕,或现龙身龙众围绕,乃至或现非人身非人众围绕,或现菩萨身菩萨众围绕——光明晃曜普及大会靡不周遍。时慈氏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圣...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 7919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

功德华聚菩萨行品第七之二

尔时,佛神力故,方世界,六种震动,如来威神,法应如是:雨天华云雨、天香云雨、天末香云雨、天鬘云雨、天衣云雨、天宝云雨、天庄严云雨;又自然出天妓乐音,天妙光明普照一切,演出诸天微妙音声。如此四天下夜摩天宫说行法,佛神力故,方世界亦复如是。 尔时,方各过...

《大方广佛华严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 3291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4日

小乘七五法

小乘七五法,摄为五类。谓色法有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有六,不相应行法有四,无为法叁也。 色法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一种,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

《三藏法数》 / 1470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地品第二二之四

他化自在王,诸天及菩萨, 闻说此上行,心皆大欢喜。 雨上妙华香,幡盖宝璎珞, 真妙摩尼珠,散佛及大众。 天女于空中,作种种妓乐, 供养于如来,并及诸菩萨。 同以微妙音,歌颂佛功德: 一切智慧者,众生中最尊, 哀愍世间故,现诸神通力, 华香珍宝...

《大方广佛华严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 9334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4日

精进波罗蜜多品第九之二

复次舍利子。时彼有情多起邪见横生计执。说法苾刍亦复减少。为人轻贱不生尊重。亦不恭敬亲近供养。有诸苾刍非法说法。于其正法不乐亲近。设见有人于诸契经。而生恭敬尊重供养。有大力能种种称赞者。共生侮慢。舍利子。时彼苾刍得离欲者。爱乐受持。未离欲者。于诸契经不乐受持。于...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4911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地寄报

地寄报者,谓地菩萨,寄生诸天王等报也。昔金刚藏菩萨为众说地菩萨修行法门,自行化他,成大功德,感报多作诸天王等,威力自在,化导众生,令修善法也。 一、阎浮提王,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欢喜地菩萨,修行初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阎浮提王,掌护正法,诸所作业...

《三藏法数》 / 1029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观音应现日天子

文句二下曰:「宝光是宝意日天子,观世音应作。」嘉祥法华疏二曰:「有经云:观世音名宝意,作日天子。大势至名宝吉祥。作月天子。虚空藏名宝光,作星天子也。」玄赞二同之。安乐集下曰:「须弥四域经云:阿弥陀佛,遣二菩萨:一名宝应声。二名宝吉祥。即伏牺女媧,是此二菩萨,共...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路迦耶底迦

Lokāyatika,又作路柯耶胝柯,路伽耶,路伽耶陀。译作顺世。四卷楞伽经谓之恶论,七卷楞伽经谓之世论。外道之名。随顺世间之凡情,计执是常是有等者。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讚咏外书,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嘉祥法华义疏曰:「路伽耶陀者,旧云是恶解义。(中略)注经云:...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五藏

藏即含藏之义。谓经律论等皆能含藏无量法义故也。 一、素呾缆藏,梵语素呾缆,即修多罗,华言契经。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也。经者,法也、常也。界同遵之谓法,叁世不易之谓常。经云:若彼有情,乐处山林,常居闲寂,修静虑者,而为彼说素呾缆藏。是也。(界者,佛...

《三藏法数》 / 478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阿难四问

佛将入灭,语阿难大众言。我灭度后,汝当精勤教诫我诸眷属,早求出离,此生空过,后悔无追。时阿难闻佛语已。悲哽呜咽,举体迷闷,时阿泥楼豆。安慰阿难曰,如来灭度时至,今日则有,明旦则无。汝依我语,咨启四问,阿难问已。佛言,汝致四问,为最后问,大能利益一切世间。汝等...

《三藏法数》 / 545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1日

魔王归伏品第三

尔时释迦牟尼如来。说此宝星陀罗尼经时。放大光明。遍照此娑婆世界百俱胝四天下处。悉皆大明。应时此间百俱胝处欲界诸魔。以佛力故皆起惊动。共睹此光所现因缘。咸作念言。决定是彼恶魔所为。于四天下有大威德。彼于我等大自在力故现此光。作是念时。观见恶魔坐忧恼室极生悒恨。尔...

《宝星陀罗尼经》 / 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 / 7103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3日

金刚幢菩萨回向品第二一之八

以此无缚无著解脱心善根,于一业分别知无量诸业种种缘造如一业,一切诸业亦复如是,修习普贤菩萨行业智地。 以此无缚无著解脱心善根,于一法中悉分别知一切诸法;于一切法中亦知一法,分别诸法而不违不着。 以此无缚无著解脱心善根,于一语中悉分别知无量言音,犹如呼响;如...

《大方广佛华严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 8050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4日

法言:“染神亿劫不朽,煎熬生死,得道乃止。”昔佛泥曰后五百年,有一国王,精进勇猛世所希有,供养六万沙门三月一时,甘香肴膳极世之味,最上座道人博综群籍探古达今,得应真。去此国东四百八里有一国王,供养五百婆罗门,亦尽世之美,作百种幢幡装校缯彩绵洁金宝杂物,一幢直...

《杂譬喻经(一卷一经)》 / 后汉月支沙门支娄迦谶译 / 404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